小专题写作话题作文

2024-10-19

小专题写作话题作文(8篇)

1.小专题写作话题作文 篇一

写作小专题 说明要抓住特征

文题展示:在你珍藏的艺术品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件呢?请你抓住其特征,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600字。【写作导航】

不同事物的特征各不相同,在写作说明文时,我们就要根据说明的对象,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呢?我们不妨运用下列方法:

一、同中求异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善于利用事物的形式相同、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如茅以升写《中国石拱桥》是这样来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同是对桥拱的说明: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同是对桥面的说明:前者是没有陡坡,后者是几乎与河面平行;同样是拱,前者是“像一张大弓”,后者则是“半圆形”。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这些同中之异、具有特征性的东西,两座桥的特点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多面展示法——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事物,要将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应该从多方面加以阐说,使其不同的特点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征。这个特征比较复杂,也比较抽象,因此作者从苏州园林的布局、假山堆叠的艺术性和池沼与其他景物配合的灵活性、园林中栽种和修剪树木、花墙和廊子的巧妙设置及每个角落的布置等四个方面进行逐一展现使读者通过对各个局部的了解,整体认识了苏州园林的特点。

三、表里合一法——有些事物,其内在的特征是能通过外在的形式充分地表露出来的。因此通过说明其外在的特征,也同样可以说明其内在的特征。【例文引路】

一张构思精巧的邮票

一张好的邮票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为好的邮票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在我所集的邮票中,我最喜欢“中国人口普查”这张邮票,因为它构思巧妙。

这张邮票的底色是白色的,正中间是一面钟——蓝白相间的钟,钟面呈圆形,粗黑边勾勒。在钟的边缘上,并没有把十二个小时的位置都标示出来,而是只画了五个点,分别表示十点、十一点、十二点、一点和两点。这五个小圆点是绿荧光色的,周围镶着黑边,黑边组成了一个小三角形,尖头朝内。在表示十二点的那个小绿点的正下端,是指针。指针也穿上了黑外套,上端是菱形,下端是圆形。中间绿色的是分针,在上端中部有一个箭头式的白色指针,表示时针,这就形象地说明,这时时针和分针正好重合,是十二点整。

这五个点和指针组成了钟面的上半部分,在上半部分的其他地方,染青莲色,一条向上弯的弧线把它和下半部分分开。下半部没有染色,但在中间画了一个金黄色的天安门。天安门是首都北京的象征,画在这儿是说明这里的十二点是指北京时间,而不是其他时间。

通看一遍整个钟面,你会发现很像夜空。那钟边由弧边和弧线组成的下半部分不就是月亮吗?上半部分多么像天空,那五颗绿色的小星星还在发光呢。

钟座是两只里面蓝色,外套黑边的小腿。钟顶里面也是蓝色,而且钟顶和两只腿的两边由一条纵贯钟面的黑带子连着,组成了一个“人”字。那圆形的钟面不就是一个“口”字吗?设计者别具匠心把这个时刻要干的事情表现了出来。

在钟的左上方,写着“标准时间1982.7.1”的字样,右上方写着“0:00”,这说明,这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82年7月1日零点整,在这以前出生在

世的人,都是普查对象。

邮票的上端有六个字:“中国人口普查”,和它相对称,在邮票的下端写着“中国人民邮政”六个字,稍不同的是,在这六个字中间还夹了“8分”的字样,表示这张邮票的面值。“中国人民邮政”的字样下面,左边写着“J.78(1-1)”,说明这是总共一套一张的第78套纪念邮票,因为“J”是“纪”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右边写着“1982”,表明这是1982年发行的。

这枚邮票能在小小的面积上把人口普查这样的大事表现得这么清楚,体现了设计者的智慧和匠心,真是巧妙极了。【名师点评】

本文抓住“邮票”的画面及其“构思精巧”的特征,有条不紊地揭示了它的内涵,赞扬了设计者的智慧和匠心。“构思精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如何具体地说明呢?本文的作者巧妙地采用多面展示法,先概括交代其“构思巧妙”的总体特征,然后从邮票正中间的“钟”,邮票上的文字以及它所表示的意思等几个方面具体介绍其“构思巧妙”的特征,条理清楚,特征鲜明。

2.小专题写作话题作文 篇二

那么, 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写话题作文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指导学生明确掌握话题作文的特征

话题作文, 是指用一段提示话语启发思维、激发想象, 然后限定范围的一种命题模式。它不同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看图作文, 话题作文的题目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提示性文字材料—话题范围—注意事项和要求。话题作文是一种崭新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作文模式, 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看图作文相比较, 它有如下特征:

1. 立意不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人生态度以及对事物的评价好恶, 从不同的角度去确定文章的主旨。

2. 选材不限。

由于题目提供的话题是一个开发性的内容, 因而学生在选择材料上有延伸性、拓展性和广泛性。这就可以让学生充分调动想象, 开拓思维, 推动构思, 写好文章。

3. 文体不限。

学生依据话题, 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 或者是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 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文体进行写作。

4. 写法不限。

学生作文时, 表现的角度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 可以叙事, 可以议论, 可以以小见大, 可以大题小做。

5. 鼓励创新。

鼓励学生选材新, 角度新, 立意新。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话题作文时, 首先要准确掌握话题作文的特征, 然后让学生也准确掌握话题作文的特征, 教师才能指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

二、注重指导学生审题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但鱼不能跃入天空, 鸟不能飞进海底。这就要求写话题作文必须注重审题。能否反复体味话题的内容, 是话题作文成败的关键。

如何审题呢?

首先是审题顺序。初审作文题, 材料作文题和话题作文题有点相似, 实则不然。因而在审题时的顺序也不同。材料作文审题的顺序是:提示性文字材料—话题—注意事项和要求;而话题作文的审题顺序应为:话题—提示性文字材料—注意事项和要求。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反复强化学生的这种话题为首的审题顺序意识, 让学生牢记, 使其在写作时不至于写出“离题”、“偏题”的文章。

其次是审提示性文字材料、注意事项和要求。按要求写作, 不然也会偏离题目要求, 造成重大失误。

如话题作文:人的一生, 都会有过婴幼儿时期的快乐生活, 也有过青少年时期的快乐生活……你也一定有过快乐的生活, 请以“分享快乐”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 文体不限 (不能写成诗歌) , 自拟题目, 要求不少于600字, 书面整洁。

读了这样的题目, 在审题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审话题“分享快乐”, 注意“分享”和“快乐”两个词眼。明白“快乐”是写作的内容, “分享”是对内容的限定。不能只写“快乐”不写“分享”, 而应注重着眼“分享”、围绕“分享”写“快乐”的内容。不然的话就会“离题”、“偏题”。

在审了话题“分享快乐”后, 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审提示性文字材料、注意事项和要求。如提示性文字材料中的“婴幼儿”时期, “青少年时期”, 隐含不同时期。如“文体不限 (不能写成诗歌) ”, 明确规定不能用诗歌的形式写, 写作时不是不要文体, 而是可选文体。如“题目自拟”, 用话题“分享快乐”做文章题目, 不是不可以, 如果你想用标题展示才能的话, 最好是根据自己所选材料及文章立意, 拟类似“共同拥有”、“阳光普照”这样新颖别致的标题来点明文章的中心, 让文章一目传神, 满篇生辉。如“要求不少于600字”你应写到650字, 要求“书面整洁”, 告诉学生要书写工整, 美观, 字体规范, 不涂改或少涂改, 让文章“貌若西施”, 令人一见钟情, 爱不释手。

三、指导学生立意

话题作文写作的范围较大, 在选材立意, 写法上都给学生留有广阔的空间, 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舞台。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紧跟社会价值取向的主流, 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看事物。“文如其人”, 作文时,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乐观向上, 教人从善。还以话题“分享快乐”为例, 写作文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写“己快乐, 人快乐”“人快乐, 己快乐”, “己快乐人快乐不损人”, 告诉学生不能以他人的痛苦为快乐, 不能损人为乐, 更不能损害民族、国家、集体的利益为快乐。再如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文, 不能从个人实惠的角度看待“诚信”, 不能用有利于自己更好地生存来决定“诚信”的取舍, 更不能从家庭、学校、社会中的个别现象 (如考试作弊, 偷税漏税) 以偏概全, 得出“不讲诚信更实惠更得益”的结论。因为此类文章的立意均与我国倡导的“以德治国”方针不相一致, 与我国倡导的价值取向相悖, 与我国的教育方针相悖。引导学生应以“讲诚信益己利人”, “讲诚信利国利民”等为文章的中心。当然还可以表达个人的价值取向, 说“诚信比地位更易得人心”, 说“诚信比语言更有价值”等。另外学生还可以谈人们广泛丧失诚信的结果。其实以“诚信”为话题进行作文, 不管学生如何立意, 均应有正面积极的态度, 或对“诚信”的赞誉, 或对诚信的倡导, 或是写人类精神家园失落诚信后导致的恶劣社会风气泛滥的后果, 立意只要是为了引起人们对诚信的重视, 呼唤道德伦理精神的回归, 都应该给予肯定。因而, 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 教师不能让学生误以为话题作文只要写些与话题有关的内容即可, 教师应该注意引导, 反复引导学生审题立意, 让学生写出思想内容健康, 立意高, 与时代主流相一致的文章。

四、指导学生选材

话题作文与其他模式作文一样, 也要选材。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 教师除了指导学生选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以外, 还应指导学生选自己熟悉的材料。如以“生活”为话题, 既可选择家庭生活也可选择校园生活, 既可选择团队生活也可选择军营生活, 既可选择夏令营生活也可选择假日生活, 既可选择自己的生活也可选择他人的生活, 既可写甜蜜生活也可写辛酸生活……对一般的学生来说, 可选择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团队生活、假日生活、自己的生活, 因为他们熟悉这些生活, 亲身体验过这些生活。而不宜选择军营生活和他人生活, 因为绝大多数学生不熟悉军营生活和他人生活。

3.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篇三

那么,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写话题作文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指导学生明确掌握话题作文的特征

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话语启发思维、激发想象,然后限定范围的一种命题模式。它不同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看图作文,话题作文的题目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提示性文字材料—话题范围—注意事项和要求。话题作文是一种崭新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作文模式,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看图作文相比较,它有如下特征:

1.立意不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人生态度以及对事物的评价好恶,从不同的角度去确定文章的主旨。

2.选材不限。由于题目提供的话题是一个开发性的内容,因而学生在选择材料上有延伸性、拓展性和广泛性。这就可以让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开拓思维,推动构思,写好文章。

3.文体不限。学生依据话题,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或者是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文体进行写作。

4.写法不限。学生作文时,表现的角度和写法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以小见大,可以大题小做。

5.鼓励创新。鼓励学生选材新,角度新,立意新。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话题作文时,首先要准确掌握话题作文的特征,然后让学生也准确掌握话题作文的特征,教师才能指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

二、注重指导学生审题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鱼不能跃入天空,鸟不能飞进海底。这就要求写话题作文必须注重审题。能否反复体味话题的内容,是话题作文成败的关键。

如何审题呢?

首先是审题顺序。初审作文题,材料作文题和话题作文题有点相似,实则不然。因而在审题时的顺序也不同。材料作文审题的顺序是:提示性文字材料—话题—注意事项和要求;而话题作文的审题顺序应为:话题—提示性文字材料—注意事项和要求。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反复强化学生的这种话题为首的审题顺序意识,让学生牢记,使其在写作时不至于写出“离题”、“偏题”的文章。

其次是审提示性文字材料、注意事项和要求。按要求写作,不然也会偏离题目要求,造成重大失误。

如话题作文:人的一生,都会有过婴幼儿时期的快乐生活,也有过青少年时期的快乐生活……你也一定有过快乐的生活,请以“分享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能写成诗歌),自拟题目,要求不少于600字,书面整洁。

读了这样的题目,在审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审话题“分享快乐”,注意“分享”和“快乐”两个词眼。明白“快乐”是写作的内容,“分享”是对内容的限定。不能只写“快乐”不写“分享”,而应注重着眼“分享”、围绕“分享”写“快乐”的内容。不然的话就会“离题”、“偏题”。

在审了话题“分享快乐”后,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审提示性文字材料、注意事项和要求。如提示性文字材料中的“婴幼儿”时期,“青少年时期”,隐含不同时期。如“文体不限(不能写成诗歌)”,明确规定不能用诗歌的形式写,写作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可选文体。如“题目自拟”,用话题“分享快乐”做文章题目,不是不可以,如果你想用标题展示才能的话,最好是根据自己所选材料及文章立意,拟类似“共同拥有”、“阳光普照”这样新颖别致的标题来点明文章的中心,让文章一目传神,满篇生辉。如“要求不少于600字”你应写到650字,要求“书面整洁”,告诉学生要书写工整,美观,字体规范,不涂改或少涂改,让文章“貌若西施”,令人一见钟情,爱不释手。

三、指导学生立意

话题作文写作的范围较大,在选材立意,写法上都给学生留有广阔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舞台。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紧跟社会价值取向的主流,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看事物。“文如其人”,作文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乐观向上,教人从善。还以话题“分享快乐”为例,写作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写“己快乐,人快乐”“人快乐,己快乐”,“己快乐人快乐不损人”,告诉学生不能以他人的痛苦为快乐,不能损人为乐,更不能损害民族、国家、集体的利益为快乐。再如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文,不能从个人实惠的角度看待“诚信”,不能用有利于自己更好地生存来决定“诚信”的取舍,更不能从家庭、学校、社会中的个别现象(如考试作弊,偷税漏税)以偏概全,得出“不讲诚信更实惠更得益”的结论。因为此类文章的立意均与我国倡导的“以德治国”方针不相一致,与我国倡导的价值取向相悖,与我国的教育方针相悖。引导学生应以“讲诚信益己利人”,“讲诚信利国利民”等为文章的中心。当然还可以表达个人的价值取向,说“诚信比地位更易得人心”,说“诚信比语言更有价值”等。另外学生还可以谈人们广泛丧失诚信的结果。其实以“诚信”为话题进行作文,不管学生如何立意,均应有正面积极的态度,或对“诚信”的赞誉,或对诚信的倡导,或是写人类精神家园失落诚信后导致的恶劣社会风气泛滥的后果,立意只要是为了引起人们对诚信的重视,呼唤道德伦理精神的回归,都应该给予肯定。因而,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误以为话题作文只要写些与话题有关的内容即可,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反复引导学生审题立意,让学生写出思想内容健康,立意高,与时代主流相一致的文章。

四、指导学生选材

话题作文与其他模式作文一样,也要选材。在具体的话题作文教学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选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以外,还应指导学生选自己熟悉的材料。如以“生活”为话题,既可选择家庭生活也可选择校园生活,既可选择团队生活也可选择军营生活,既可选择夏令营生活也可选择假日生活,既可选择自己的生活也可选择他人的生活,既可写甜蜜生活也可写辛酸生活……对一般的学生来说,可选择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团队生活、假日生活、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熟悉这些生活,亲身体验过这些生活。而不宜选择军营生活和他人生活,因为绝大多数学生不熟悉军营生活和他人生活。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应选新颖的材料,而不选择少选择人人皆知的材料,以避免和他人所选材料雷同。

4.小专题写作话题作文 篇四

【写作导航】

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据呢?

一、准确性原则。在使用材料时,要确保材料的准确性,要经得起推敲,列举事例或引用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

二、吻合性原则。要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要注意使用事实论据时,不需要详细记叙事件本身,而要通过概括叙述和对论据的分析,建立起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使用道理论据,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发,注意内在的逻辑性。

三、丰富性原则。所用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可以丰富、多样一些,比如可以用历史故事、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做道理论据,还可以将两者交替使用。

四、新颖性原则。选择论据,自然要挑选自己熟悉的,感觉陌生、缺乏把握的,必然难以驾驭。但是“熟悉”不等于陈旧,如果选用的论据都是些尽人皆知的“陈谷子、烂芝麻”,虽然一点也不“陌生”,但是文章也没有一点新鲜感了。所以要选择最恰当的论据,同时要选择新颖的时代感较强的新鲜材料。论据求新,要注意从时间上、空间上、角度上的求新。【例文引路】

创新成就未来

林肯曾说:“卓越的天才不屑走一条人家走过的路,他寻找迄今没有开拓过的地区。”人活于世,不可随波逐流,只愿我们能不断创新,不断在创新中彰显个性,或许最终可以看到成功的彼岸草丰水美,春暖花开。【开篇点题】开篇引用名言进行论证。语言富有文采。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有人却偏偏喜欢剑走偏锋,滔滔不绝地谈论着别人绝口不道的内容。正因如此,井冈山上燃起了星星之火,莱特兄弟带着梦想飞上云霄,诺贝尔发明出威力惊人的炸药。这正是彰显个性,敢于创新的表现。因此,我们要有独到的思维、坚定的信心,才能创造出不一样的成功。【提出分论点】提出分论点,创新要有独到的思维。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异想天开。”马克·吐温说。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与信心,坚持将自己独具匠心的创意付诸行动,最终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在西班牙,有一家叫“龙江饭店”的中餐馆。当别家饭店都在尽可能延长营业时间来增加营业额时,他们却在尽可能缩短营业时间。这家餐馆的做法并不是疯子的做法,他们是在创新,是在用独特的方法吸引顾客,用一种别具特色的“饥饿营销”的方式来增加营业额。很快,这种方式就让嘲笑者们再也笑不起来。正是这种独特的神秘感,吊足了顾客的胃口,让龙江饭店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这种创新意识来照亮自己的成功之路。【举例论证】举龙江饭店反其道而行之并获得成功的例子,准确地论证了分论点。

克里夫·扬曾是一位以种植土豆为生的农民,直到57岁时,他决定用长跑来改变人生。苦苦训练四年后,他参加了人生中第一场超马拉松比赛。第一天他远远落后于其他选手。然而他打破常规,尝试新的方法——凌晨1点就开始了他的夜间穿行,他超过了5点醒来的领先者们。接下来的几天,他继续采用这种战略。5天后,克里夫·扬成为胜利者,震惊世界。克里夫·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敢于创新,在任何年龄,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成功的。席慕蓉曾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过河的人。”如果我们有独树一帜的创意,每个人都可以在生命长河中走出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道路。【多种论证】打破常规,尝试新的方法就有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克里夫·扬的例子生动有力,也很励志。引用

席慕蓉的诗句,使严谨的论述多了一份灵动和诗意。

一位培养过数位院士的中学老教师曾这样说:“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所谓有心人,就是有创意,有个性的人。只有这种人,才更有可能成就未来。让我们做个有心之人,摆脱思维的束缚,在蓝天中自由翱翔,在大海上扬帆起航吧。【回扣论点】结尾深刻又富有激情。富有激情的呼吁,增强了论证的气势和力量。回扣论点,使文章更完整。【名师点评】

5.中考英语话题作文专题-环保问题 篇五

2011-10-05 13:20 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 [打印] [评论

环境问题今天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环境问题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而我们的工作,生活,生产等又使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请以“ How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为题写一篇短文。提示:存在问题:1.水污染越来越严重;2.砍伐森林严重;3.大气污染严重;4.白色垃圾等。要求:如何改善/保护环境?至少:3至4个方面。

How to protect/save our environment/world?

6.初中生如何写好话题作文专题 篇六

(一)话题作文特点简介

1.写作范围宽广。

对话题作文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理解:话题就是“作文题目”,就是“作文主题”,就是“作文中心”。“话”就是谈论的意思,因而话题作文的写作必须紧密围绕话题进行。广义理解:只要与话题有关,只要在话题范围内所进行的创作都可以。这时的话题只相当于一个“由头”。

2.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由于对话题作文的狭义、广义理解都正确,因而话题作文更有利于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真实的话,故其立意、取材都更自由。

3.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是小说、童话、寓言,甚至戏剧、诗歌等,只要是符合话题叙述的需要,都可成为作文的载体。

由于有上述三大特点,就给考生以更大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发挥创造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话题作文在文体、内容上的限制更少;取材、构思的范围更广;立意更自由,更有利于学生作文创新,因而成为一种作文新趋势。

(二)写作指导

审题是考试作文的最基础性的工作之一。话题作文的命题者在出题时常常运用宏博思维,使拟出的话题大而化之,范围非常宽泛,意义也比较抽象,这就要求应试者审题时有一个“化大为小,化意为象”的过程,运用精细思维,对话题进行限制、切分、细化等技术处理,点燃思想火花,拓展审题思路,然后从一个较细的角度切入,拟出题目,开始作文。那么话题作文审题时如何“化大为小,化意为象”呢?下列方法不妨一试。

1.分类

分类是区分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一个概念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每一标准可分成若干大类,同一大类又可分成若干小类,逐层划分,概念的外延越小,则概念的内涵越丰富,这种外延和内涵的反变关系为概念型的话题审题细化提供了可能。

如以“美”为话题作文,审题时,对“美”进行分类处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什么是美或许见仁见智,难得统一,但关于美的分类则无论美学界还是一般社会公众则容易形成共识。“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自然美是客观世界自然物的美,这些自然物包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自然物的美常表现在形态美、色彩美、声音美、综合美等几个方面。社会美是指现实生活中除自然美之外其他社会现象的美,如人的美、劳动的美、劳动产品的美等。如进一步细化“人的美”又可分为人体美、人的语言美、人的思想(品格、情操、才华)美等几个小类。再深入分析,“人体美”还可继续分为相貌美、姿态动作美、肌肤色彩美等。“艺术美”是指蕴含在艺术作品中的美,如绘画的美,音乐的美,雕塑的美,建筑的美,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的美等等。如此分类,思路越来越开阔,思维越来越具体,自感角度众多,切入容易,写好作文已具备一个良好的开端。

2.限制

限制是指概念型话题作文审题时,通过在概念前加上修饰限制成分来不断丰富和扩大概念内涵、细化话题的一种审题方法。

如以“起点”为作文的内容范围写一篇话题作文,就可在“起点”前通过增加修饰限制成份的方式来达到细化切入的目的。如“旅行的起点”“人生的起点”“事业的起点”“学习的起点”“长跑的起

点”„„有了这样的思路,再深入下去,便会有进一步的收获,如“车站、码头、空港是旅行的起点,出生是人生的起点,参加工作是事业的起点,入学发蒙是学习的起点,起跑线是长跑的起点„„”

再如“面对缺陷”这一话题,审题时不可避免地要思考“缺陷”从何而来,表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细想一下,可写的东西可谓多矣,如“面对生理的缺陷”“面对性格的缺陷”“面对文化基础方面的缺陷”“面对艺术品的缺陷”“面对劳动产品的缺陷”„„等等。

3.交叉

对话题作文而言,分类和限制等方法,常常是在话题的最大外延之内进行审题,这样做固然能够保证审题时不偏离题意,最大限度地保证切题和合题,但仅仅依靠这些方法,思维空间还不够广阔,通过交叉的方式,突破话题外延这一范围,将视线扩展到话题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的角度考虑,习作者将会有更优裕的选择余地。交叉的基本形式是“A与X”,其中A即话题,作为不变的因素,它相当于代数中的常量,X为别的与话题相关的事物,它是可以更换的,相当于代数中的变量。“A”与“X”各有其独立的外延,用“A与X”方式构成子话题,就是要寻求两个概念外延的交叉部分,将其作为作文切入的角度。

如以“读书”为题作文,可利用这一方式拟出一些范围较小的题目,如“读书与做人”“读书与审美”“读书与作文”“读书与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读书与工作”“课内读书与课外读书”等。

4.置换

话题作文除话题外,一般还包括材料、提示语和要求等几个部分,材料是话题的来源,同时也常常包孕和蕴含某一写作角度。而提示语则是命题人为启迪习作者审题时思考所作的点拨式提示,它常常在材料提供的写作角度之外,提供另外一两个角度,以期习作者举一反三,拓开思路。重视和研究材料和提示语

提供的已知角度,并善于推广开去,进行立体思维是话题作文成功的关键,常用的拓展思路的方法之一是“置换”。如:

一个同学,放学后本想赶快回家去做自己心爱的航模可朋友们非拉他去看电影,他不好意思推辞;一位国家公务员,心底的良知告诉他受贿有罪,可当厚厚的几打美元放在了茶几上,他却无力拒绝。对潮流说“不”是为了追求个性的张扬;对强权说“不”是为了捍卫平等的权利„„

请以“学会说‘不’”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自选。上题中无论材料还是提示语都有点拨启思的作用,提示语用列举的方式,用“对„„说‘不’,是为了„„”的句型为习作者提供了两种可供选择的角度,借用现成角度切入固无不可,但大家都拥入同一“车道”则容易出现题材撞车的现象。如能另辟蹊径,另择角度,则容易因角度翻新而获得较好的印象分。事实上“对„„说‘不’”,除“潮流”“强权”外,可写的东西多的是,如“溺爱”“抄袭”“升学教育”“美国”“日本”“铺张浪费”“侮辱人格”„„总之,一切不良现象,一切违背本人主观意愿的东西均可说“不”,甚至“对老师说‘不’”“对家长说‘不’”“对传统观点说‘不’”。这样用别的词语代替“潮流”“强权”的审题方法用的就是置换法。

5.沿展

沿展是从话题的本义出发,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挖掘话题的意义,由表及里、由浅而深,不断扩展和深化话题的一种审题方式。当然这种方法是没必要对一个中学生进行具体解释,关键是要看教师在这种方法的指引下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

例如以“网”为话题作文,就要善于围绕“网”展开丰富的联想,挖掘出“网”的各种意义。为此,首先必须明确“网”的本义是“用绳线编织的用来捕鱼或鸟的一种器具”,如鱼网;在此基础上进行引申,意义再抽象一些,指“像网一样的东西”,如蜘蛛网、电网、球网、网巾、网兜等。进一步抽象“网”还可引申为“像网一样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这种意义的“网”常见的有通信网、交通网、宣传网、情报网、关系网、法网等等。和“网”相关的动作行为也很多,如“结网、网罗、联网、上网、补网、自投罗网、网开一面、破网而出„„”,如此联类而及、不断引申将会产生一种多米诺牌效应,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网”的各种意义有相当充分的了解,寻求其中一个容易引起兴奋或易于驾驭的角度切入,自然会文思泉涌。

分类、限制、交叉、置换、沿展等这些话题作文审题方法的运用常常能够使话题化大为小,化难为易。但是应该看到,这还不是严格的科学的分类,实际审题时还有一些其他科学方法可资利用,综合利用几种方法的情况也不鲜见。只要我们细心体会,善于摸索和总结,套用话题、大而无当的审题毛病就一定能够克服,审题时思维不畅、定势老套的现象也会消失,写好话题作文才更有保障。

根据话题作文的形式和特点,我们在作文时应注意:首先应该认真阅读提示,读懂提示所暗含的全部指向,以便其后进行多角度构思。其次,要正确选择作文的立意角度。立意的要求:

(1)立意要正确,有积极意义,符合客观实际。

(2)立意要集中,只有一个中心意思。

(3)立意要新颖,选择角度的切入口要小。

(4)立意要深刻,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挖掘生活底蕴。

这四条要求在所有作文立意时都应遵循,但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兼顾新颖、深刻的要求,则首先要做到正确、集中。

由于作文有时间、篇幅的限制,尤其在考场上,我们不可能将所想到的都写出来。而且,虽然话题作文允许我们畅所欲言,但作文毕竟是展现大家世界观、是非观是否正确、健康的重要窗口,因此作文前一定要正确立意,对于自己理解不透的人物、事件、现象等,不要轻易写入作文中。一句话,要正确地选择立意角度,以写好话题作文。

[思路开拓1]

最简单的东西,往往包含最复杂的内容或复杂的道理,例如:“人”、“一”、“0”、“人要吃饭”、“细胞”、“原子”等。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以“简单”为话题,选取一个具体事物来说说这个道理。文体不限。

看到这个似乎“简单”的话题,我们的思考却不能“简单”。我们首先要认真分析话题的内涵和重点,明确话题给我们提供的写作范围;其次要对话题做一个多角度的分析,确定思考的路子;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自己所能想到的,与这个话题有关的材料都做一个细细的梳理,再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写作的一个题材和最适合表达的角度,然后构思写作。

话题要求我们选取一个具体事物来阐明“简单之中蕴涵复杂内容和深意”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自己的思路:

(1)从一个简单的汉字入手。“人”,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汉字,可是它的内涵却是极其丰富的,人生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写自己独特的一段人生经历来感悟人生的变化无常,体会人生的玄机妙理,从而表现人生的纷繁复杂。

(2)从一个数字入手。“0”,是一个数学概念,在我们的观念中代表着没有。其实,我们仔细一想,0并不等于“什么也没有”,如0度就表示一个气温。它也不只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在我们生活中就有“从零开始”、“化整为零”、“零距离”等复杂的意蕴。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被人们忽视的,看似简单平凡的琐事小事,以“零”为切入口,写出一篇蕴涵着生活哲理的好文章。

(3)从一个物体入手。“细胞”,既是“形状多种多样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又因其在生活中早被人们多向引申而生发新的涵义: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等等,因此,我们就可以从解剖这个最简单的社会细胞入手,来表现家庭的稳定和幸福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4)从一个动作入手。即从动作的“简单”来开掘过程的复杂。如体育比赛,我们经常看到运动员在夺冠后高举奖杯的场面,那高举奖杯的动作是极其简单的,然而,夺取奖杯的过程却充满了艰辛,因此,我们可以此着笔,透过这的简单动作,来展示运动员发奋拼搏、永往直前、为国争光的精神。

(5)从一个艺术作品入手。我们可以从艺术作品结构的“简单”,来探究艺术作品丰厚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艺术美感。如断臂维纳斯虽然没有了双手,却更加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6)从生活方式入手。我们可以从“简单”的生活方式中发现生活内涵丰富和生活情趣的高雅。如许多有成就的人,他们的物质生活总是简单而朴素的,然而,他们的精神生活却是多样的充实的,他们取得的辉煌业绩也展示着他们生活的价值和人品的高尚。

7.基于“学”的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篇七

一、基于“学”的理论在话题作文写作指导中的应用分析

根据加涅基于“学”的理论———“为学习设计教学”, 学习有不同的学习结果, 也有不同的学习条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实际上是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可靠的外部条件, 以促进学习的内部条件。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在话题作文的教学中要实现以“学”为主。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环境因素来应用他们的知识, 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帮助, 促使学生完成作文任务。

写作过程实际上是一种问题解决过程。Robert Glaser明确指出:“我们可以把写作看成是特殊领域的问题解决。”因此话题作文训练也就是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以“学”为主的指导应当贯穿在整个写作过程中。

认知心理学家把问题解决过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表征问题、确定解题计划、执行解题计划、监控与调节。由于话题作文写作过程也是一种问题解决过程, 相应地, 话题作文写作过程依次有审题、构思、表达、修改这样四个步骤, 如下所示。

问题解决过程:表征问题→确定解题计划→执行解题计划→监控与调节

写作过程:审题→构思→表达→修改

学生在话题作文写作中有审题、构思、表达、修改这样四个步骤。因此, 教师的指导只是在每个阶段提供相应的外部条件来帮助学生作文。

二、基于“学”的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一) 审题指导

审题就是作文时探究题目的意图, 即揣测命题人的心理。学生在话题作文写作中, 审题时要弄清话题作文的范围和要求等, 如有的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就对话题范围进行了限制, “结合实际作文, 不少于800字”就是作文的要求。

审题过程是一个阅读理解的过程, 学生在阅读作文题时, 主要是通过阅读将文字代码输入大脑, 进行信息加工。对于话题作文的题目, 学生在审题时, 有时会出现读不懂的情况, 如一段文言文材料学生阅读就有一定的难度, 对某个词或句子不理解时, 教师可提示让学生采取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语境等方法来理解。另外, 要指导学生审题时从作文题中揣测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如2000年高考作文是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 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 但通过记叙大伙猜脑筋急转弯的问题这件事反映则立意不深, 所写内容是“人生际遇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得出不同答案”等立意很符合命题人的意图。

(二) 构思指导

构思是话题作文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包括立意、选材、谋篇这样几个过程。立意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选材是围绕中心选取有关的作文材料;谋篇是指文章的内容安排, 即开头写什么, 中间写什么, 结尾写什么, 详略如何设置。

2001年高考话题作文, 在读完作文的材料审清题目后, 学生确定文章的中心是“诚信”, 再从自己的大脑中回忆与此有联系的内容, 可以选取几个事例来证明诚信的重要性, 也可以记叙具体反映诚信品质的事情, 在众多的内容中选择合适的来写。文章的内容确定下来之后, 就必须安排文章的结构, 组织文章的内容。

在学生进行话题作文构思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立意、选材、结构过程中的不同情况提供适当的指导。

1.立意

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很广泛, 所以在立意时要有所选择。可以选话题中的一个具体小范围来写, 这样化大为小, 文章才能写生动。教师要让学生在审清题意的前提下, 善于从作文范围中选择一点来写。正是由于话题作文立意自定的特点, 学生写作时每个人的选择不同, 因而大家的作文才会出现各抒己见、异彩纷呈的局面。

在学生选择作文的话题时, 要指导他们确立好角度, 选择有新意的话题来写作, 表现个性。如对“开卷有益”的话题作文, 可“反弹琵琶”, 确立“开卷未必有益”的中心。记叙事件时, 选择有独特感受的事来写, 如写现实中能反映深刻生活哲理的小事。

话题作文让学生自拟题目, 因此学生确定了作文的中心后还要为文章拟一个合适的题目, 拟题主要是根据立意内容, 教师要教给学生拟题的方法。如拟定表示文章中心的题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拟表示文章范围的题目“浅谈奋斗”。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所以不容小觑。

2.选材

选材实际上是学生围绕文章的中心回忆与此有关的信息, 从中选择恰当的内容。因此大脑中会出现许多信息, 要注意选取那些典型的、有新意的内容来写。话题作文一旦立意确定, 文章的材料就得围绕中心来组织。

在写作时, 学生大脑中材料的积累程度直接影响作文的好坏。学生积累材料主要靠平时的阅读, 多看书报和电视, 同时细心观察生活, 还要将所看到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在熟记后灵活应用。如果脑中素材有限, 作文时就会无话可说, 只能胡编乱造, 甚至照搬照抄别人的作品。

学生的大脑中有足够的材料, 在围绕中心来组织材料时, 还要掌握一些方法, 话题作文在选材上更不能忽视材料的运用技巧。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选材技巧。

(1) 选取大家常用的熟悉材料时, 可以将材料广泛采纳, 串连起来使用。如2004年某地区的高考话题作文是“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 为了证明遭遇人生挫折时不能灰心, 举例论证可以说贾谊被贬而作名篇《吊屈原赋》, 苏轼“乌台诗案”后成为一代文豪, 司马迁受宫刑仍创作《史记》。这些熟悉材料的大量连用, 既增强了说理的气势, 也显示了文章作者的知识丰富。当然, 这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材料, 写作时不需要详细加以叙述。

(2) 对同一材料, 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 合理地用于作文中。例如屈原既可以作为爱国的代表, 为了楚国不顾个人利益;也可以看作是坚持个人信念的典范, 葬身江中仍矢志不渝。再如马克思写成《资本论》, 我们看到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也敬佩他敢于挑战资产阶级统治者的勇气。在话题作文中, 像这样对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以应用, 在表述时要针对作文的话题内容来阐述, 能为你的观点所用。

(3) 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事和社会热点作为文章的材料, 这样能体现话题作文的现实意义。在对这些事情进行记叙的过程中, 可以适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体现一些见解和看法。如某一篇话题作文为了说溺爱给孩子成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用身边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来证明, 文章中描述了每天生活中一孩子家长的行为, 如替孩子背书包、帮孩子扫地等, 琐碎的细节描写也反映了作者对家长做法的不赞同。需要注意的是, 话题作文中学生所用的生活事例只是一些现象, 要透过这些现象抓住本质, 否则事例就没有说服力。例如有学生为了证明各级学校都要加强治安管理的观点, 只举了当前的城市幼儿园中发生的暴力事件, 虽然事例很新颖, 但只是个例, 并不能说明在中学和大学也要加强治安管理。

3.谋篇

谋篇指安排文章的结构。张志公先生说“文章的结构决定于文章的内容”, 话题作文同样如此。当文章的中心和材料都已经选择好了, 文章的内容也就确定了, 学生就要选择合适的文体来表达。

虽然话题作文文体不限, 但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选用合适的文体来写作, 同时要遵循选定文体的要求。如记叙文中记叙、描写的方法运用得很多, 对事件的经过记叙得很详细;而议论文中议论、抒情的方法运用得较多, 对事件的记叙只是为了说明某个观点, 写得很简略。文体要求除了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外, 每种文体还有约定俗成的结构安排。像议论文写作, 可以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写, 分析问题这一部分要作为重点内容。记叙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可以先写事情的起因, 接着写事情的经过, 最后写事情的结果, 对事情的经过要详写, 事情的起因和结果略写。

(三) 表达指导

表达实际是作文的思维外化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将自己的构思用合乎要求的文字加以表现, 学生要有遣词造句的能力, 能选择恰当的词语, 会运用规范的句式, 合理地使用标点符号等。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要达到熟练的程度才能将头脑中的内容外化出来。这要求学生要有足够的词汇储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 中小学生要掌握4000个汉字和1万个词语, 只有掌握规定的字词才能在写作时自由表达。造句既要遵循语法规则, 又要符合文章的表达需要, 如不同人物的语言要符合各自的身份, 大人说的话要有“成人味”, 孩子说的话要有“孩子气”。

话题作文中学生的表达要达到熟练的水平, 这主要靠平时的训练, 多积累词语句子, 常练习写作等。另外, 有些文章的语言有文采, 有些文章的语言有风格, 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基本功外, 还需要反复推敲提炼, 这些都属于较高层次的要求。中学生的作文语言一般要求能表情达意, 文从字顺。教师对学生表达进行的指导, 一般是将学生作文中遣词造句的不妥之处指出来, 让学生斟酌后明白使用什么词语和句子更合适。

(四) 修改指导

修改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保证, 修改文章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 看看中心和材料是否一致, 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语言是否通顺等。除看这些整体方面有无问题外, 还要看看文章的某几句话或某几段是否妥当。在进行话题作文的修改时, 还可以将作文暂时搁置, 过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重新修改, 这时学生可以换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 如站在老师的角度改文章, 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当然, 话题作文的修改不仅仅在作文完成后进行, 而是贯穿整个写作过程, 这种修改还是对写作的心理监控与调节, 像有的学生写作动机不强时要进行激励, 调整不良心理。教师对学生修改方面的指导, 除了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外, 还包括教学生如何矫正写作中的不良倾向。只有将以上所讲各个方面的指导进行到底, 才能让学生的话题作文更精彩。

参考文献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何更生《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 (中学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④何更生《语文教学论》,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⑤王逢贤《学与教的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篇八

关键词:话题作文 写作技巧

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然后限定范围的一种命题形式。它不同于以前的半命题、命题及材料作文,是一种崭新的、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作文样式。

近年来,话题作文在现今小学生的作文中独领风骚。这是因为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作者在同一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体验。这种写作考查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作为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方法,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有较大收获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审清“话题”意蕴,平中见奇

任何问题的提出,都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话题作文也不例外。无论什么话题,都有出题者个人的意识倾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是自然的。但是认识理解不可偏颇,更不能错误。这就要求同学们拿到话题之后,认真思考斟酌,提出一个较普遍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加强思维,多角度地分析,追求新发现,突破思维定势,提出一个较为新奇的观点,才能不落俗套。

第二,驾轻就熟定文体,推陈出新拟文题

话题作文多数不限文体,但并不是不讲文体,让你随心所欲地去写,而是淡化了文体的要求,是让你根据自己的喜好发挥你的特长。在平时的写作中,你以叙述见长就写记叙文,以说明见长就写说明文。没有具体的文体要求,这就给你提供了张扬个性与特长的空间。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拟一个什么样的标题,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话题作文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就是培养学生拟一个富有创意的文题。像我们所学的《白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我的“长生果”》等,这些文题有的用象征,有的用双关,有的用引用,有的用肯定,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对读者有较强的感召力。我们也可以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或者歌词谚语作为文章题目,提示文章的主题。

第三,内容贴近生活热点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个道理在话题作文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只有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来选择话题,才可能激起学生说的欲望,调动学生说的兴趣。

围绕学生生活实际选择话题其实很广泛。如,在学校里,你认为应不应该看卡通书?课间休息时,你最想做些什么?如果让你来上语文课,你会怎样上?出了校门,看到路上的红绿灯,你认为遵守交通规则会浪费时间吗?到了家里和家人在一起,你可以采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问一问他们小时候分别最爱唱什么歌?为什么喜欢?当然,如果我们再联系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又可以出些“假如我会克隆”“我的秘密”“我最怕什么”等话题。

如果我们根据日常的节日又可以出一些话题。到了“六一”节,可让学生说说“你最想用‘六一节’这天干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到了教师节,可让学生说说“教师节,你最想对老师说几句什么样的心里话?”到了春节,可让学生们说说“你的压岁钱是怎样得来的,又将怎样去花?”到了国庆节,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旅游说说“我们的祖国美在哪儿?”

只要我们仔细留心生活,无论是从他们周围的生活环境,还是从他们自身的身心特点,都能发现很多话题来供同学们进行说、写。

第四,主题要“以小见大”

话题作文要大家围绕“话题”做文章。“话题”只是个引子,它不要求就话题本身进行引用,进行分析,进行利用。它需从话题出发进行作文,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这样它的选材范围就广了。但我们切记考试作文有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所以在选材时要选取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内容,特别是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注意化大为小,将大题目化小写细。只有“以小见大”,才利于写出个性和特点,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功力,才能将自己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充分地展示给阅卷老师。

第五,结构别出心裁,首尾精心打造

学生在写作时,谋篇布局要别出心裁,独具匠心。适当地对文章的结构做些“表面包装”,比如文章的开头加上“题记”,结尾用上“后记”或“尾声”,或全文采用“镜头式”或“小标题”等,无疑会令批阅者刮目相看。

一篇話题作文,配以亮丽新颖的开头和结尾,或令人忍俊不禁,或让人回味无穷,或悬念迭生,以显示出无穷魅力。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管以何种方式开头,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对同一材料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思他人未思,言他人未言,以此切入就会不落俗套。如写一篇关于“父爱”的文章,可以从父亲一双劳碌的手切入,也可从父亲脸上饱经风霜的皱纹切入。如果从父亲的辛劳写起就显得毫无新意,令人兴味索然。

当然,一篇高质量的作文还需要优美流畅的语言,那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非一日之功。要想在考场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还得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读、多写,练就一身过硬的写作本领。

参考文献:

1.万春.《新课标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改革》.

2.黄琼.《话题作文立意须求新》.《话题作文写作技巧例谈》.

3.沈多瑞.《话题作文写作论谈》.

上一篇:无抵押银行信用贷款下一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