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024-10-14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精选8篇)

1.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篇一

2013会计继续教育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 第一讲15:08

1、根据部门预算管理规定,财政拨款结转资金和结余资金不得计提职工福利基金,也不转入事业基金,专用资金应该专款专用,在会计处理上,分别设置了“财政补助结转”科目、“财政补助结余”科目、“费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判断题)●对 ○错

第五讲 22:28

2、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办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并按照本制度规定核算银行存款的各项收支业务。(判断题)●对 ○错

第六讲 14:08

3、事业单位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等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多选题)■股票 ■期货 ■基金 ■企业债券

第六讲 48:28

4、事业单位应当通过明细核算或辅助登记方式,登记预付账款的资金性质(区分财政补助资金、非财政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判断题)●对 ○错

第七讲 28:08

5、事业单位的存货应当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盘点()次。(单选题)●1 ○3 ○6 ○12

第八讲15:18

6、事业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有关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规定。(判断题)●对 ○错

第九讲 07:08

7、事业单位以经营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应当另设备查簿进行登记。(判断题)●对 ○错

第十讲 21:48

8、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同时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至少按月并入本科目及其他相关科目反映。(判断题)●对 ○错

第十一讲 13:08

9、无形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等。(多选题)■专利权 ■商标权 ■著作权 ■土地使用权 ■非专利技术

第十三讲 21:38

11、营业税等属于价内税,应计入支出。(判断题)●对 ○错

第十三讲 37:08

12、应缴入国库的款项,如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行政性收费、罚款、没收财物变价款、无主财物变价款、赃款和赃物变价款以及事业单位处置资产应上缴国库的款项等。(判断题)●对 ○错

第十四讲 16:38

13、事业单位应当设置“应付票据备查簿”,详细登记每一应付票据的种类、号数、出票日期、到期日、票面金额、交易合同号、收款人姓名或单位名称,以及付款日期和金额等资料。应付票据到期结清票款后,应当在备查簿内逐笔注销。(判断题)●对 ○错

第十五讲 21:08

1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时,应当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判断题)●对 ○错

第十五讲 36:18

15、财政拨款结转资金是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资金。(判断题)●对 ○错

第十六讲 20:13

16、财政拨款结余资金是指支出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由于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终止,当年剩余的财政拨款资金。(判断题)●对 ○错

第十六讲 32:28

17、年末结账后,事业结余科目应无余额。(判断题)●对 ○错

第十七讲 19:18

18、事业收入科目是核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判断题)●对 ○错

第十八讲 22:28

19、对于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实现的投资净损益,应单设“投资收益”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判断题)●对 ○错

第十九讲 21:38 20、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判断题)●对 ○错

第十九讲 36:08

21、事业单位的经营支出与经营收入应当配比。(判断题)●对 ○错

第二十讲 23:38

22、资产负债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判断题)●对 ○错

第二十讲 47:18

23、“事业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事业结余。(判断题)●对 ○错

第二十一讲 22:28

24、收入支出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支出和结转结余情况,以及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判断题)●对 ○错

第二十一讲 40:08

25、接受固定资产捐赠不反映在收入支出表中。(判断题)●对 ○错

第二十二讲 :

26、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反映事业单位某一会计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判断题)●对 ○错

第二十三讲 17:38

27、事业单位应当对原有会计核算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正确实现数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判断题)●对 ○错

第二十四讲 24:18

28、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3年1月1日期初资产负债表。(判断题)●对 ○错

2.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篇二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我国财政部于2012年12月相继发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相距1997年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的发布实施已有15年时间。15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形势和行政体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会计核算是对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的直接反映, 同时会计核算行为要受到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范和约束, 因此会计制度必须要紧随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如此才能正确指导各个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行为。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一、新准则制度出台的动因

2011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指明了方向, 指出要科学划分事业单位, 突出事业单位的国有性、公益性和专业性等特点。可以想象, 完成改革后, 我国事业单位将具有更加明显和纯粹的公益属性。翻看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则会发现, 核算理念越来越不能适应改革的形势发展, 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的修订势在必行。笔者认为, 上述情况正是促成新准则制度产生的重要背景和直接动因。

二、新准则制度的主要变化和亮点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与旧准则制度相比, 除资产的定义没有变化之外, 其余均有所变化, 涉及会计核算目标、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净资产项目构成及财务报告等多个方面。在此, 笔者选取几个重要的变化分析如下。

1. 新准则扩大了统驭范围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相较于旧准则, 统驭范围有所扩大, 不仅仅是统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而是统驭整个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是指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建立了统一的核算原则和框架, 不仅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定提供基础和依据, 同时也为相关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制定提供基础和依据。

2. 新准则明确了会计核算目标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首次明确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和会计信息使用者, 强调核算目的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受托责任, 顾名思义是指接受委托人的委托, 履行相关的任务, 反映一种普遍的经济或社会关系。《企业会计准则》中就应用了这个概念, 现在引用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 主要是为了对事业单位作为受托人、对国家委托其行使相关公益职能的情况进行反映和监督, 强调核算的决策有用性。

笔者认为, 从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确立的会计核算目标可以引申出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有政府、上级单位、债权人、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其中, 债权人是广义的概念, 不仅仅指借贷关系所形成的, 这里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因欠发工资、欠付款项而与职工或应收款方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职工或应收款方即为债权人。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要满足上述各类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3. 新准则增加了“在建工程”资产类别

依据旧制度的规定, 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与基本建设相关的资产、负债及收支都只在基建账套中反映, 也就是说, 事业单位都有两套账, 基建账数据长期游离在单位大账之外, 容易导致事业单位资产核算不完整, 会计信息披露不全面等问题。因此,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修订时, 在资产项目中增设“在建工程”资产类别, 用于将基建账并入单位大账。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 基建并账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在按照原基建会计制度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 于每月底按照新制度规定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单位大账。笔者认为, 采取这样的定期并账处理方式, 既保持了基建账的相对独立, 又保证了大账的统一完整, 使得单位资产得到全面反映。

4. 新准则强化了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

新准则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 同时对实务中普遍存在的接受捐赠和无偿调入资产的计量问题进行了明确。这一修订借鉴了《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原则, 采用分层次、分情况对资产进行计量, 不同的是, 当一项资产在没有相关凭据且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情况下, 公益价值采用的是估值技术确定价值, 而事业单位资产则采用名义金额入账。

笔者认为, 引入名义金额计量资产是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的一个亮点之一。所谓名义金额, 即指价值1元。从实际角度来看, 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可能相去甚远, 如文物资产, 其价值可能无法估量, 但在事业单位账面上只能以1元来反映。同时制度规定,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要如实披露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情况。如此, 将有利于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5. 新准则首次引入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折旧和摊销在企业会计核算中是一个基本概念, 它反映了固定 (或无形) 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的消耗和转移。按照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规定, 事业单位固定 (或无形) 资产核算是不计提折旧或摊销的, 始终以历史成本反映在账面上, 如此容易导致资产的不实。

为促进事业单位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创新引入了折旧和摊销的概念并创新性地提出“虚提”折旧和摊销的会计处理方法。笔者认为, 这是本次制度修订的最大亮点, 它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双重需要, 既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 又真实地反映了资产价值的消耗情况,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全面完整的会计信息。

6. 新准则调整了净资产的构成

为更好地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和单位财务管理,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在净资产项目中增加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科目, 要求事业单位区分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

笔者认为, 这种制度设计清晰地勾画出两条线:一条线是与财政补助相关的账务处理, 期末收支相抵后计入“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另一条线则是除财政补助外, 各项收支的账务处理, 其中涉及专项资金的, 期末收支相抵后计入“非财政补助结转”, 其余各非专项资金, 期末收支相抵后计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如此,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就清晰地区分了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 进而落实了“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不参与预算单位的结余分配、不转入事业基金”及“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等部门预算管理规定。

三、新准则制度实施的意义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财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与旧准则制度相比, 它既继承了旧制度的合理内容, 又实现了若干重大突破和创新, 兼顾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资产、成本等多方管理的需要, 是一项成熟且先进的会计制度体系。

3.对于事业单位的新会计准则思考 篇三

关键词:事业单位;新会计准则;思考

一、 事业单位的新会计准则概述

自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于2013年1月1日实施以后,事业单位会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新会计准则已经逐步适应现今单位发展的需要。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以单位内部的经济业务为对象,针对预算中出现的结果进行一系列的反映,以达到为管理层以及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的作用。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存在两面性,如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对事业单位的收支等问题。在新会计准则中明确表示,事业单位的任何支出都必须明确支出项目的核算以及列报工作。然而目前的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包含有其他的资金收入,这些收入以现有的会计准则的要求,可以不予登记。

二、新会计准则变化分析

自从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具体体现在预算体系的完善,会计核算方式的变更,会计科目的修改以及结账时间,结账结余的变化等四个不同的方面。

(一)会计核算方式引入权责发生制

新准则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采取往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核算,但部分经济业务事项可以采取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这些规定有助于合理界定事业单位的核算基础,有利于以货币为主要的计算形式对企业的资金流向以及材料流向等进行清晰记录,为事业单位提供真实的财务数据,有利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真实性。

(二)会计科目有所增减

会计科目的变化是新会计准则中变化最大的一个部分。在资产科目中,删除了 “产成品”,“材料”等科目,将“现金”科目修改成“库存现金”,同时,将整个基建业务纳入到大账计算。在负债类科目中,去掉了“应付地方(津贴)”,“借入款项”等科目,加入了“长期借款”以及“长期借款”等科目。这样的科目变化使得整个资产负债业务变得更加清晰,能够精确地反映出整个单位的权利以及义务,减少整个债务风险。

(三)预算管理体系进行了完善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完善了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体系,在进行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时,将所有的收入以及支出纳入考虑范围,通过预算编制细化的方式,对项目的支出以及基本的支出运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同时,以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观点,把事业单位的资产状况视为整个财政定额或者补助的收据,通过对不同年度的转账以及结余的情况进行收入预算的编制。这种方法的出现更加规范了单位的预算制度,满足了事业单位进行决算管理的需求。

(四)结账时间以及结转结余的变化

在旧版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以一年结转一次的方式进行收入和支出项目的核算工作,这样的方式使得收入和支出进行相应的会计计算后的结果是净资产的变动值。而在新版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改变了这一结算制度,将单位的收支科目结算的工作由原始的一年一结变为一月一结的方式。这种方式在每个月末,将相关的收支类的科目结转相应的“事业结余”,“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以及“经营结余”中,这是新会计准则的一大变化。这个变化有利于实现整个资产负债表在进行支出以及收入项目的删减之后,可以使各个项目的数据来源于原有的账簿,使得整个财务报表的编制各加科学。在年末时,可能对“经营结余”以及“事业结余”等进行“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科目修改,将剩余部分转入到相应的“事业基金”科目中。在年末时,根据实际情况,将“非财政补助结转”交回原单位或者留下归于本单位。如果归于本单位,则将剩余部分转入“事业基金”科目。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进行的这些预算管理的规定,可以进一步地加强整个事业单位的支出以及分配的行为。

三、对于事业单位新会计准则的思考

(一)调整会计核算基础,改变固定资产核算方式

原有的会计核算基础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事业单位的现金收支工作,这种核算方法可能导致无法及时反映单位的当期债务情况,同时无法及时反应出单位现有的财务风险。因此,新准则规定,事业单位一般情况下采用将收付实现制,根据财政部会计制度,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因此建立更贴合实际的会计核算模式,有利于提高整个财务数据反映的全面性以及真实性。同时,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通过改变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实现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现在的事业单位多以计提修购基金的方法反应整个固定资产的减值状况,这并不能完全反应真实的资产减值状况。新事业单位准则参考国际化相关会计准则,明确根据财政部相关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可以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或者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以反映单位内部资产的真实情况。

(二)结合规定编制事业单位现金流量表

新准则明文规定,部分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单位适用的相关会计制度规定,编制事业单位现金流量表。这个变化一方面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内容和格式能够与企业会计和国际惯例更为一致和协调,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提高会计报告的参考价值以及全面性,减小单位的财务风险。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可以做出单位的现金流量变化趋势的预测,通过对单位的财务状况分析,有效地防止单位的财务风险;可以充分地反映出整个事业单位的筹资,投资等活动,满足了企业的管理层以及利益相关者对单位内部资金运营状况的了解。同时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更加完善和完整,同时满足了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多方面的需要。

四、结论

自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以来,事业单位的会计运用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虽然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在会计理论上有着诸多的相同之处,但是由于其經营目的不同所形成了各个单位之间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利益主体分配的不同,使得整个会计工作增加了一些复杂性以及多样性。因此,我国的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操作时,不仅需要依靠新会计准则进行企业的财务核算,也需要考虑真实的实际情况,改善整个单位内部的会计制度。(作者单位:诸暨市商务局)

参考文献

[1]陈敏,沈俊玲,肖海英,陈菁菁.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解读与思考[J]. 会计之友.2013(7)

4.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篇四

1、材料的核算:

(1)、购入材料并已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材料

贷:银行存款(2)、领用出库时:

借:经费支出

贷:库存材料(3)、库存材料盘盈:

借:库存材料

贷:经费支出

库存材料盘亏:

借:经费支出

贷:库存材料

(4)、库存材料变价处理后:其收入恢复银行存款;如发生损益,应增减当期支出。

2、固定资产的核算:

(1)、与供货商协议,用银行存款购买固定资产,价值18000元,运费250元,保险费50元,共计18300元。合同规定当时支付10000元,安装正常使用后余款付清:

借:经费支出 183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应付帐款 8300 同时:

借:固定资产 18300 贷:固定基金 18300(2)、接受捐赠,价值按市场同类产品评估为400000元,本单位用银行存款支出运杂费2000元,车辆购置附加费7500元:

借:经费支出 9500 贷:银行存款 9500 同时:

借:固定资产 409500 贷:固定基金 409500(3)、年终清查盘盈固定资产500元:

借:固定资产 500 贷:固定基金 500(4)、以自由资金自制固定资产,用银行存款购入加工材料1600元,用现金支付加工费600元。固定资产制成交付使用:

支付材料款时:

借:暂付款 1600 贷:银行存款 1600 支付加工费:

借:暂付款 600 贷:现金 600 验收交付使用时: 借:经费支出 2200 贷:暂付款 2200 借:固定资产 2200 贷:固定基金 2200(5)、无偿调给下属单位固定资产12000元:

借:固定基金 12000 贷:固定资产 12000(6)、有偿调出固定资产,帐面价值150000元,出售价款50000元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其他收入 50000 借:固定基金 150000 贷:固定资产 150000(7)、清理固定资产,帐面价值10000元,出售残料收入800元,支付清理费用500元:

核销固定资产:

借:固定基金 1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 结转清理收入与支出:

借:银行存款 800 贷:其他收入 800 借:经费支出 500 贷:银行存款 500(8)、支付临时租金2000元:

借:经费支出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二、负债类科目核算:

1、应缴预算款:

(1)、收到应缴预算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预算款(2)、上缴应缴预算款时:

借:应缴预算款

贷:银行存款

注意:行政单位在安排预算时,会违反规定向非财政拨款单位安排预算资金,或利用财政资金非法贷款,甚至对于行政性收费未按规定上缴财政专户。一旦发现应及时收回该部分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预算款

上缴时:

借:应缴预算款

贷:银行存款

对于截留的预算资金及时上缴财政时:

借:结余

贷:银行存款

2、应缴财政专户款:

(1)、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2)、上缴财政专户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

(3)、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财政专户办法的单位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时,按结余数:

借:预算外资金收入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按结余数上缴财政专户: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

(4)、实行按比例上缴专户的行政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收入时,应分别记入:

借: 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预算外资金收入

上缴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 例题:见精讲P125-126

三、行政单位净资产:

1、固定基金:

(1)、增加固定基金: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2)、减少固定基金: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2、结余

(1)、年终:

借:拨入经费

预算外资金收入

其他收入

贷:结余

借:结余

贷:经费支出

拨出经费

结转自筹基建

(2)、有专项资金收支的,将结余分为:经常性结余和专项结余 A、将非专项的收支分别转入“结余”科目的“经常性结余” B、将专项收支分别转入“结余”科目的“专项结余”。例题见精讲P127

四、行政单位的收入:

1、拨入经费:设置二级科目“拨入经常性经费”、“拨入专项经费”(1)、收到拨款: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经费-----拨入经常性经费

拨入经费-----拨入专项经费(2)、拨给二级单位:

借:拨入经费-----拨入经常性经费

拨入经费-----拨入专项经费

贷:银行存款

(3)、二级会计单位收到主管部门拨款: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经费-----拨入经常性经费

拨入经费-----拨入专项经费(4)、二级单位将多余专项经费上缴主管部门:

借:拨入经费-----拨入专项经费

贷:银行存款 例题:精讲P129

2、预算外资金收入:下设“经常性收入”、“专项收入”。(1)、行政单位收到从财政专户核拨本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经常性收入 预算外资金收入--------专项收入

(2)、实行按确定的比例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办法的行政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时: 如:某单位实行按20%的比例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办法,收到预算外资金款70000元,全部属于经常性收入: 借:银行存款 70000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经常性收入 56000 应缴财政专户款 14000 在规定日期上缴财政专户款14000元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14000 贷:银行存款 14000(3)、实行结余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办法的行政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

如:收到预算外资金80000元,全部属于专项收入

借:银行存款 80000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 80000 在规定时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20000元

借:预算外资金收入-----专项收入 20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20000 在规定日期上缴财政专户款20000元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4)、年终:

借:预算外资金收入----经常性收入 预算外资金收入----专项收入 贷:结余

3、其他收入:

五、行政单位支出:

1、经费支出: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1)、发生支出:

借:经营支出

贷:银行存款(现金)(2)、支出收回或冲销转出时:

借:有关科目

贷:经费支出(3)、年终:

借:结余

贷:经费支出

注意:行政单位收回本已列为经费支出的款项时,要冲减当年的经费支出;收回前已列为经费支出的款项时,要增加上年结余,不得冲减当年经费支出。

2、拨出经费

(1)、转拨经费时:

借:拨出经费-----拨出经常性经费 拨出经费-----拨出专项经费

贷:银行存款(2)、收回或冲销转出时:

借:有关科目

贷:拨出经费-----拨出经常性经费

拨出经费----拨出专项经费(3)、年终:

借:结余-----经常性结余-----专项结余

贷:拨出经费-----拨出经常性经费

拨出经费----拨出专项经费

3、结转自筹基建

(1)、将自筹的基本建设资金转存建设银行时:

借:结转自筹基建

贷:银行存款

(2)、基本建设项目完工后剩余资金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结转自筹基建(3)、年终 借:结余

贷:结转自筹基建

六、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核算:

1、财政直接支付方式:

(1)、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

借:经费支出

贷:拨入经费

(2)、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材料、服务的款项:

借:经营支出

贷:拨入经费

(3)、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

借:经费支出

贷:拨入经费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4)、年终:

A、根据本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拨入经费------财政直接支付

B、下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时,不做帐务处理;

在使用预算结余资金时:

借:有关科目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2、财政授权支付方式: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收到“授权支付到帐通知书”后,根据通知书所列数额:

借: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贷:拨入经费

(2)、购买物品、服务等支用额度时:

借:经营支出(材料)

贷: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属于购入固定资产的,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3)、从零余额帐户提取现金:

借:现金

贷: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4)、年终:

A、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帐单注销额度时: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B、如果单位本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下达数,根据两者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拨入经费

C、下年初恢复额度时,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帐通知书:

借: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D、如果下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下达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借: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事业单位会计业务处理

一、事业单位资产

1、存货:设置“材料”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随买随用的零星办公用品,可在购进时直接列做支出,不适合本科目。

(1)、购入自用材料并已验收入库的:

借:材料

贷:银行存款

领用出库时:

借:事业支出

贷:材料

(2)、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购进材料并已验收入库的:

借:材料

贷:银行存款

领用出库时: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贷:材料

(3)、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购进材料并已验收入库的: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材料

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

领用出库时: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贷:材料(4)、材料盘盈:

借:材料

贷:经营支出、事业支出

库存材料盘亏:

借:经营支出、事业支出

贷:材料

2、产成品:

(1)、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

借:产成品 贷:成本费用

产品出库销售时: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贷:产成品

(2)、清查盘点出现产成品盘盈或盘亏,做增加或减少产成品处理:

盘盈: 借:产成品

贷: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盘亏: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贷:产成品

3、对外投资:

(1)、事业单位购入各种债券形成的对外投资:

借:对外投资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2)、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借:对外投资(按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3)、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出材料:

借:对外投资

贷: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或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材料帐面价值)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4)、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对外投出材料:

借:对外投资

贷:材料

借(或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材料帐面价值)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5)、事业单位向其他单位投入的无形资产: 借:对外投资

贷:无形资产

借(或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无形资产帐面价值)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6)、事业单位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

借:对外投资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无形资产帐面价值)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7)、事业单位转让债券以及到期兑付的债券本息: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

贷:对外投资(实际成本)

借(或贷):其他收入

同时:

借: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4、固定资产

(1)、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用修购基金购置)事业支出(用结余资金购置)专款支出(用拨入专款购置)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例题:指南与分析P144-145(2)、单位接受捐赠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其他应付款

支付租金:

借:经营支出、事业支出 贷:固定基金

同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4)、盘盈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5)、因报废、毁损及盘亏等原因减少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取得残值变价收入:

借:现金(银行存款)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发生清理费用: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贷:现金(银行存款)(6)、出售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同时: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5、无形资产:

(1)、购买或自制: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2)、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采用一次摊销:

借:事业支出

贷:无形资产

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采用在受益期限平均摊销:

借:经营支出

贷:无形资产

(3)、单位向外转让已入帐的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其转让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

结转转让无形资产的成本:

借:事业支出------其他费用

贷:无形资产

一、事业单位负债:

1、应缴预算款:

(1)、收到应缴预算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预算款

应缴预算款:代收应纳入预算管理的基金

行政性收费收入

罚没收入

无主财物变价收入

其他按照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2)、上缴应缴预算款时:

借:应缴预算款

贷:银行存款

2、应缴财政专户款:

(1)、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2)、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办法的单位,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时:

借:事业收入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上缴财政专户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

3、应交税金:

(1)、计算各种应交税金:

借:销售税金 贷:应交税金(2)、计算企业所得税:

借:结余分配

贷:应交税金

4、借款:

(1)、借入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借入款项(2)、实际支付利息: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贷:银行存款

二、事业单位净资产:

1、事业基金:

(1)、年终,事业单位应将当期未分配结余转入本科目:

借:结余分配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对于项目已经完成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转入本科目:

借:拨入专款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2)、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

借:对外投资(按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认价值)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同时:

借:固定基金(按固定资产帐面价值)

贷:固定资产

(3)、用货币资金、材料、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从“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转入

借:对外投资(按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认价值)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贷:材料(按帐面原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按帐面原价)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2、专用基金:

(1)、提取医疗基金时: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贷:专用基金----医疗基金(2)、提取修购基金时: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3)、清理报废固定资产残值变价收入转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4)、支付清理报废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清理费用时: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贷:银行存款

(5)、年终,事业单位按规定比例从当年结余集体职工福利基金时:

借:结余分配-------职工福利基金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6)、事业单位收到各项住房基金收入(不包括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借:银行存款

贷:专用基金-----住房基金

使用专用基金时:

借:专用基金-----住房基金

贷:银行存款

3、结余:设“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结余分配” 事业结余:

(1)、期末,计算结余时:

借:财政补助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缴款

事业收入

其他收入

贷:事业结余

借:事业结余

贷:拨出经费

事业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

对附属单位补助

结转自筹基建

结转:

借:事业结余

贷:结余分配 经营结余:

(1)、期末计算经营结余时:

借:经营收入

贷:经营结余

借:经营结余

贷:经营支付 销售税金

结转:

借:经营结余

贷:结余分配

结余分配:设置“应交所得税”、“提取专用基金”。(1)、年终,应将当年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全部转入:

借:事业结余

经营结余

贷:结余分配

(2)、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单位计算出应缴纳的所得税:

借: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

(3)、单位计算应提取的专用基金:

借: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

贷:专用基金

(4)、分配后,单位应将当年未分配结余,全部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借:结余分配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三、事业单位收入

1、财政补助收入:

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项事业经费:

借:银行存款

贷:财政补助收入

2、上级补助收入:

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上级补助收入 年终结转后二个科目无余额:

借:财政补助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贷:事业结余

3、事业收入:(收付实现制)

(1)、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以及收到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

如果事业单位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取得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收到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在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

(3)、财政部门核准,预算外资金实行按比例上缴财政专户办法的单位取得的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按照核定比例)应缴财政专户款

如果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财政专户的办法: A、平时取得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

B、定期结算出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结余时,将上缴财政专户部分扣出:

借:事业收入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4)、年终:

借:事业收入

贷:事业结余

4、经营收入:(权责发生制)年终:

借:经营收入

贷:经营结余

5、拨入专款:

(1)、不具体使用专项资金的事业单位: A、收到拨入的专项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拨入专款

B、向所属单位下拨专项资金时:

借:拨出专款 贷:银行存款

C、年终,对于已完工的项目,将“拨入专款“科目和”拨出专款“科目进行对冲:

借:拨入专款

贷:拨出专款(2)、使用专项资金的事业单位: A、使用专项资金时:

借:专款支出

贷:银行存款

B、专项工程完工单独列报时:

借:拨入专款

贷:专款支出 C、对于剩余的专项资金,按规定上缴部分:

借:拨入专款

贷:银行存款

D、按规定留归本单位部分,转入事业基金:

借:拨入专款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四、事业单位支出:

1、事业支出:

(1)、发生事业支出时:

借:事业支出

贷:现金(银行存款)

(2)、当年事业支出收回时,作冲减事业支出处理,实现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结转已销业务成本或产品成本时:

借:事业支出

贷:产成品(3)、年终:

借:事业结余

贷:事业支出

2、经营支出:

(1)、发生经营支出:

借:经营支出 贷:银行存款

(2)、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结转已销经营性劳务成本或产品时:

借:经营支出

贷:经营支出(3)、年终:

借:经营结余

贷:经营成本

3、成本费用:

(1)、业务活动或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借:成本费用

贷:材料(或银行存款)(2)、产品验收入库时:

借:产成品

贷:成本费用

4、销售税金:

5、拨出专款:

6、专款支出:

六、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核算:

1、财政直接支付方式:

(1)、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

借:事业支出

贷:财政补助收入

(2)、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材料、服务的款项:

借:材料

贷:财政补助收入

(3)、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

借:事业支出

贷:财政补助收入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4)、年终:

A、根据本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B、下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时,不做帐务处理;

在使用预算结余资金时:

借:有关科目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2、财政授权支付方式: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收到“授权支付到帐通知书”后,根据通知书所列数额:

借: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

(2)、购买物品、服务等支用额度时:

借:事业支出(材料)

贷: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属于购入固定资产的,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3)、从零余额帐户提取现金:

借:现金

贷: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4)、年终:

A、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帐单注销额度时: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B、如果单位本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下达数,根据两者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财政补助收入

C、下年初恢复额度时,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帐通知书: 借: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D、如果下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下达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借: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5.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篇五

判断题

1、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不适用于公立医院这类事业单位。[题号:Qhx008514]

A、对B、错

正确答案:B2、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事业单位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题号:Qhx008515]

A、对B、错

正确答案: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只有“决策有用”,没有“受托责任”。[题号:Qhx008516]

A、对B、错

正确答案:B4、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题号:Qhx008517]

A、对B、错

正确答案:A5、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是非流动资产。[题号:Qhx008518]

A、对B、错

正确答案:B6、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是事业基金。[题号:Qhx008519]

A、对B、错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以()作为记账本位币。[题号:Qhx008520]

A、人民币B、美元C、英镑D、单位自选

正确答案:A2、事业单位的资产应当按照()进行计量。[题号:Qhx008521]

A、公允价值 B、出售方的账面价值 C、取得时的实际成本 D、评估价值正确答案:C3、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是()。[题号:Qhx008522]

A、事业支出 B、其他支出 C、上缴上级支出 D、经营支出

正确答案:D4、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的是()。[题号:Qhx008523]

A、事业支出B、其他支出C、上缴上级支出D、经营支出

正确答案:C5、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是()。[题号:Qhx008524]

A、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B、其他支出 C、上缴上级支出 D、经营支出正确答案:A6、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是()。[题号:Qhx008525]

A、其他收入B、财政补助收入C、事业收入D、经营收入

6.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篇六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 第二十一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项目中,关于收入支出表中“事业类支出”项目的填列方法,说法错误的是()。A.“事业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补助的资金发生的各项事业支出

B.“上缴上级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C.“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D.“其他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除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以外的其他支出 A B

C

D

答案解析:“事业支出”项目,既反映财政补助支出,也反映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补助以外的资金发生的各项事业支出。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在编制收入支出表、月度收入支出表时都要填列清楚。()

7.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篇七

一、《新准则》统驭地位的六大表现

(一) 会计核算基础趋于合理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 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而《新制度》则明确规定, 医院会计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 这是《新制度》进步的体现, 因此, 《新准则》在原有基础上补充规定, 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规定。这就将《新制度》中的相关规定更加合理化、合法 化, 也捍卫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统驭地位。

(二) 财务报告的概念更加准确

《旧准则》中并没有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相关概念 , 《新制度》规定医院财务报告是反映医院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现金流量等的书面文件。为 了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概念更加清晰, 体系更加完善, 《新准则》规定财务报告是反映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事业成果及预算执行等会计信息的文件。《新制度 》和《新准则》对财务报告定义中的“某一特定日期 ”和“某一会计期间”强调了会计信息的时点和时间段, 反映了相应会计报表的特性, 使其定义更加全面、准确, 与《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定义趋同。而《新准则》中“事业成果”和“预算执行”等字眼体现了事业单位的本质, 也体现了《新准则》对整个事业单位的统领地位。

(三) 要求计提折旧和摊销

《旧准则》中并未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 而《新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 这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 《新准则》也随之规定,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由财政部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 这样就将《新制度》纳入《新准则》的范围之内, 实现了二者的统一。同时, 计提折旧和摊销可以反应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 避免资产虚增, 增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有助于广大信息使用者监督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进而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四) 增加了与公共财政改革相关的内容

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广泛的公共财政改革, 例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收支分类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改革的方向。《新制度》中设置资产类科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用来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医院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新准则》也指出其货币资金包括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这既体现了《新准则》与《新制度》的协调, 也体现了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成果。

(五) 资产负债表的列示方法日益科学

虽然《新制度》中并没有明确说明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的变现能力和负债偿还周期的长短进行分别列示, 但是在其给出的资产负债表格式中可以看到《新制度》的资产负债表是按照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分别进行列示的, 采用公认比较科学合理的资产负债表项目设置方法是《新制度》一个质的飞跃。《新准则》也在《旧准则》的基础上强调资产和负债应当 分别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列示, 表明《新准则》在资产负债表项目设置上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 也实现了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一致。

(六) 将基建纳入“大账”

无论是《旧准则》还是旧《医院会计制度》都没有对基建项目作出规定, 基建项目的会计核算游离于整个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之外, 这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不完整, 既不利于事业单位对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和监督, 也不符合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体制改革的要求。因此, 《新准则》增设“在建工程”科目, 《新制度》增设了“基建工程”科目及其明细科目、在“长期借款”科目下增设“基建借款”明细科目、在“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增设“基建项目补助”明细科目等 , 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 这不仅可以满足内部和主管部门的财务管理需要, 也强化了全面收支管理, 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二、《新准则》仍需借鉴《新制度》

(一) 会计要素

1. 坏账准备。《新制度》在资产类科目里设置坏账准备科目, 用于核算医院对应收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提取的坏账准备, 而《新准则》并没有要求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而只是在坏账发生时, 将其计入“待处置资产损益”账户。相比之下, 《新制度》坚持了谨慎性原则, 有效的避免了医院资产和利润的虚增, 更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 《新准则》应当增加相应规定, 以增强整体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虽然《新制度》中增加了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减值准备, 但它并没有将这种好的做法引入其他资产的核算当中, 比如《新制度》并没有要求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产负债表的质量, 也不利于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因此, 《新制度》应当增加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2. 待冲基金。《新制度》在净资产类科目里增设待冲基金, 用于核算医院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收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购买药品、卫生材料等物资所形成的, 留待计提资产折旧、摊销或领用发出库存物资时予以冲减的基金。下设“待冲财政基金”和“待冲科教项目基金”两个明细科目, 进行明细核算, 这使得整个核算体系更加清晰准确, 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因此, 建议《新准则》也增设待冲基金及其明细科目。原因是:第一, 该科目可以反映出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多样性, 有利于事业单位对政府补助收入和科教项目收入进行单独核算;第二, 该科目实现了将不同来源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分别计提折旧, 解决了由财政补助资金形成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的摊销问题, 保证了资产管理的一致性;第三, 实现了在一个会计体系中同时体现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 也有利于反映事业单位的真实成本, 为成本核算提供准确依据, 更具实用性。

(二) 财务报告

1. 财务报告的体系。《新准则》第四十条规定, 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 成。《新制度》第五条规定, 医院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新准则》中财务报告体系涵盖了财务报告、 财务报表、会计报表和具体报表四个层次; 《新制度》中财务报告体系则包括财务报告、会计报表和具体报表三个层次。相比之下, 《新制度》的财务报告体系更加清晰直观, 而且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财务报告体系趋同, 因此建议《新准则》向《新制度》靠拢。

2. 财务报告的内容。《新制度》的财务报告中包含财务情况说明书和现金流量表, 这是《新准则》中所没有的。二者相比, 区别在于: (1) 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制度》的财务情况说明书重点披露了业务开展、预算执行、资产管理、成本核算以及绩效考评等情况, 这样更有利于社会大众对其整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因此, 《新准则》也应当增加财务情况说明书, 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事业单位信息的透明度, 提高事业单位自身的经营效率, 也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巩固《新准则》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统驭地位, 增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政策的协调性。 (2) 现金流量表。《新制度》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会计主体在某一会计期间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的报表, 也是《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新准则》也增加现金流量表。原因如下:第一,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的重要会计主体, 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向社会公布其现金来源、用途以及结余情况, 以满足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事业单位生成现金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现金支付能力等, 迫使事业单位加强现金管理, 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第二, 增加现金流量表有助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我国《医院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进一步协调;第三, 增加现金流量表有助于使下位法归属于上位法。《新准则》第三条规定,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由财政部根据本准则制定, 这就表明《新准则》是医院、高校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定基础。然而事实却是《新准则》的会计报表并没有要 求编制现金流量表, 而《新制度》中的会计报表却包括现金流量表, 如此规定, 导致出现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情况, 动摇了《新准则》在整个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中的统驭地位。 (3) 会计报表附注。《新准则》的会计报表附注包括三个方面, 《新制度》的报表附注除了《新准则》的三个方面外 , 还包括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情况的说明;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的说明;重大投资、借款活动的说明和以前年度结余调整情况的说明。这些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而且我国企业会计也要求对这些方面进行披露, 因此, 建议《新准则》与《新制度》统一, 这样不仅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也实现了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趋同。

3. 对审计的要求。《新制度》第六条明确规定, 医院对外提供的年度财务报告应按有关规定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 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事业单位的需求。而且《企业会计准则》也要求其年度财务报告应按有关规定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 但《新准则》却并没有对审计做出要求, 这必然会降低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 《新准则》应当规定注册会计师对事业单位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既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 增强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又能为我国其他非盈利性组织今后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范例, 同时也必将拓展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审计业务, 发挥注册会计师保护公众重大利益所应有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 《新准则》作为其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制定的依据, 它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居于统驭地位。但是, 从《新制度》来看《新准则》, 它又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新制度》有着比较完善的体系, 但有些方面也需要向《新准则》靠拢, 例如《新准则》和《新制度》规定了相同的会计要素, 但《新制度》却并没有给出各个要素的具体定义, 这不便于公众对其会计信息的理解,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新准则》对每个会计要素都给出了具体的概念, 使得整个准则体系更加完善, 结构更加清晰、合理。因此, 《新制度》应当响应《新准则》的号召, 丰富各个会计要素的概念。然而, 《新准则》虽给出了各个会计要素的概念, 但是它照搬了《旧准则》的相关规定, 并没有对其进行修改、完善, 这就使得这些定义与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符合, 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相差甚远, 不利于整个事业单位会计规范体系的完善, 因此, 《新准则》也应当对要素的定义做进一步的改进。

摘要:从2011年出台的新《医院会计制度》来看, 2012年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更加突出其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统驭地位, 但也存在许多有待于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借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S].财预字[2012]72号, 2012.

[2]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S].财预字[1997]286号, 1997.

[3]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S].财会[2010]27号, 2010.

8.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几点分析 篇八

【关键词】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概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事业单位的单位性质也逐渐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会计准则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种种弊端。事业单位的业务类型更加多元化,会计业务与企业会计业务有更多的相似性。2013年颁布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国家在综合考虑事业单位现有发展情况后制定出来的普适性准则。新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事业单位,引入了企业的管理方法。在新准则的指引下,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更加明确,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有了更加准确的参考。

二、新旧会计准则对比

1.适用对象增加

旧准则主要适用于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新准則的使用范围增加到在我国境内设立的所有事业单位。在适用对象上,新准则摆脱了对国有的依赖。新准则对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准则的普适性,各侧重于对各类会计事项的指导。新准则颁布后,国内的各类事业单位都依照相同的准则来处理会计事物,使事业单位间的会计数据具有可比性,便于统计部门统计各项数据。

2.转变财务报告目标

对于财务报告目标的确定,旧准则缺乏明确指引。但新准则的第四条规定,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要反应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且要为财务报告使用者合理配置资源等。新准则强调了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对决策的有用性,要明确其受托责任,为管理者的决策做参考。新准则规定了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和披露对象,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要包括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的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等。制度在原有制度下增加了一系列的改革内容,包括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等。调整并改进了会计核算的内容,重新规定了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结转等工作上的方法。新的制度更能体现并贯彻我国财政改革的核心理念。

3.完善核算基础

旧制度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存在着一些不完整不规范之处,对于这些不合理,新的会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和完善。新制度更能结合事业单位的经营特点,对原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并且明确规定了每个科目的核算内容和入账方法。对于一些设计较多核算业务类型的会计科目,新制度进行了分解,在科目下下设明细科目。对于不常涉及的科目,新制度也进行了整合归集,将原有的相似科目合并为同一的科目。新的科目体系能够更加符合事业单位的经营实际,核算更为科学。新准则要求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对部分业务或事项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扩大了权责发生制的使用范围,让会计信息更加真实,符合实际。

4.规范资产管理

旧准则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存在着监管上的欠缺。例如在对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处理上,存在入账上的不合理,甚至不入账。新准则明确规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必须按照名义金额入账,并且要在财务报表上附注说明,确保事业单位的资产做到账实的一致。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上,新准则要求事业单位要同企业一样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这一规定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更加科学、有效,有利于维护事业单位资产安全完整。

三、事业单位适应新会计准则的策略

1.强化核算基础

事业单位应在新会计准则的指引下完善内部会计核算基础工作。通过合理手段防范核算风险,正确分配收付实现制和全责发生制的比例。财务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单位内部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盘查,合理分配资产负债率,防止单位陷入债务风险。 在日常会计处理上,必须更加严格。在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取得、入账、折旧、摊销等处理上必须严格依照新制度的有关规定,不能继续采用旧制度的核算方法。每笔账务的登记都必须要附有合理规范的会计原始凭证,对资产和负债项目要做到账实的相符。对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招待费等报销项目,在报销时必须经过主管领导的签字同意。会计档案的归档和集中销毁必须达到规定年限,保证单位的会计档案资料完整性。

2.改进资产核算

在新旧准则中,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上都没有足够涉及。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管理上,应适当引入企业的管理方法,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在单位的财务会计体系中设立 “累计折旧”科目,规定对不同资产计提折旧所参照的方法。在对资产进行折旧时,应任命专业人员对资产价值进行评估,并预估预计净残值和年折旧额。引入“累计折旧”科目可以让事业单位的资产净值做到账实相符,更能完整反应单位的资产拥有情况。

3.完善预算工作

事业单位应完善预算管理工作。在年度初期合理编制单位预算,结合年度的收入支出和以前年度的结余情况统筹年度预算安排。事业单位应结合新准则的要求,将预算方案细化,预算可以以每一个部门科室为单位。完善年度预算的审核机制,编制好的预算方案要按照既定程序经过各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单位在处理日常财务会计事物时应按照预算方案的规定,对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要经过单位主管领导的统一并做好备案。在年度终了要编制单位的年度决算,决算报告要做到真实完整。

4.强化人才培养

事业单位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加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对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人员,要定期组织其参加业务培训,保证单位财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达标,便于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强与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政策沟通,及时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可以从单位外部招聘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 ,参与到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保障财务工作的客观性、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周亚娟:对事业单位新会计准则变化的几点思考.财务会计.2014年10月.

上一篇:领导班子学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心得感悟下一篇: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会后整改措施情况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