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有“工匠之心”

2024-09-28

教师要有“工匠之心”(精选7篇)

1.教师要有“工匠之心” 篇一

做人要有敬畏之心

时间:2012-05-08 10:29:01

来源:都匀市新闻中心

作者:都匀市老年大学 熊恒辉

编辑:lm

一、对“敬畏”的理解

在2012年2月下半月《党建文汇》里有这么一篇文章,讲的是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谈领导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要求领导干部要“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舆论”。敬畏法律,就是要懂得职位无论多高,都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敬畏组织,就是要懂得自己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不要老觉得组织“亏欠”自己,牢骚满腹不思进取;敬畏人民,就是要懂得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做的一切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敬畏舆论,就是要懂得有职有权,就要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严于律己。

中组织部李源潮部长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的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上以及多个场合的讲话中多次谈到敬畏。李部长在讲话中说: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网上对李源潮同志的“三个敬畏”有很多解说,最具代表性的理解我以为是以下这种说法。先说敬畏历史。敬畏历史,就是尊重历史,要求干部做人、做事要努力争取 “千载留芳”,更不能“遗臭万年”。有了这种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就不会急功近利、不顾后果地去搞“短期行为”、“政绩工程”,不会去干“发祖宗财,断子孙路”的“一锤子买卖”,也不会去干“崽卖爷田不心痛”的蠢事,而是放眼长远,科学发展,干一些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事。古人说“政声人去后”,意思是说看一个官员是否有所建树、是否清正廉洁,往往并不看他在任时有多少“花架子”、“假把式”,人们对他有多少溢美之辞。因为,这有可能是假象。重要的是要在他下台之后甚至他“百年”之后,盖棺论定,客观评价。

再说敬畏百姓。敬畏百姓就是不忘人民,服务人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当干部,到底是恭恭敬敬当公仆,还是作威作福当 “老爷”?干工作到底是为人民干的,还是给领导看的?手中的权力到底是人民赋予的,还是上头某个“恩人”赏赐的?吃的饭、住的房、穿的衣、坐的车到底是人民给的,还是天上掉下来的?有些干部搞颠倒了这些关系,以“精英”自诩,以“上智”自居,视百姓为“下愚”,说话口气很大,但说的多是空话、大话、假话;办事“魄力”很大,但办的多是虚事、“面子事”、劳民伤财的事。对百姓所需、所急、所难之事,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能哄则哄,能骗则骗,就是不下真功夫。久而久之,小事拖成大事,好办的事拖成难办的事,矛盾激化,酿成事端,他们又把自己应负的责任上推下卸,或怨上头政策不力,或怨下头“不明真相群众”不理解。他们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是天,百姓是地,没有老百姓,干部什么都不是。

最后说说敬畏人生。人一生其实很短,掐头去尾,真正能干事的时间就那么三四十年,能干到百岁的能有几人?古人有所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之说,摒弃其悲观厌世的消极意思,赋予其积极意义,我们的干部确实应该抓紧“一秋”的短暂时间,多做事,做好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是岳飞的千古名句。对这些名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历史含义,我们今天姑且不论,但其中所蕴涵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奋斗精神是不朽的。

李源潮同志和俞正声同志关于“敬畏”的论述,让我对“敬畏”这个词想了很多,并对“敬畏”这个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翻开1980年版的《新华词典》,“敬畏”一词的意思是尊敬佩服而又有些畏惧。

“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是指“慎,谨慎,不懈怠”。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中国从来不缺乏敬畏,从古至今,中国人信神、信命、信祖先、信圣人、信金钱、信风水……,敬畏祖先、敬畏神灵、敬畏自然、敬畏文字、敬畏公平正义……,所有这些都是敬畏。《论语·季氏》中孔子也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那么,今天我们敬畏了什么?

不少人认为当今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骗子横行等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敬畏缺失,我认为不无道理。在某些时候,我们是佩服有余,尊敬不够、敬畏不足,有的人甚至根本什么都不必敬畏。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不懂敬畏的人是可怕的,不知道应敬畏什么的人更是可悲。

李源潮和俞正声同志的“敬畏”论是站在极高的层面讲的,针对的都是相当级别的干部,当然,放到我等普通干部身上,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而我要讲的,是我自己个人的感受,是针对我们最基层的干部、朋友谈体会,谈基层干部作为基层民众的一个个体,在工作生活中怎样看待和对待敬畏,因为只有懂得敬畏,才能摧生动力、规范言行、懂得取舍、融洽左右、构建和谐、产生活力、取得效益。

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遇有逾规,亦不出大格”。敬畏就是“怕”,就是要学会怕一些东西,怕规则、怕纪律、怕人言,懂得怕了,就自觉地规范了自己的言行;懂得怕了,其身自不必违规违纪,所言必中规中矩,所行亦适可而止,即便偶有违规,也不至于超出大的原则,超越政策红线、超出做人底线。

二、为什么要敬畏

我讲的敬畏,讲的怕,并不是要求大家凡事都要谨小慎为,我只想说做人要有一定的做人底线。应该坚持的原则就要毫不留情地坚持,应该大胆决策的工作就要果断拍板,应该批评的要站在与人为善的层面坚决指出,我是站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讲敬畏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敬畏一些东西,是要我们不违反原则、不超越红线,保持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保持共产党员最起码的本色。

生活中有不少人是不懂得敬畏的。网上盛传的广东一个乡镇的领导酒后驾车被查,他扬言他是什么什么,结果被修理。他就是没有敬畏他的职业、身份,自以为他的职业、身份讲出来后会哧倒一批人,结果适得其反,他的上级怎么能够容忍他如此霸道?不处理他,对上交不了差、对下讲不出话。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不知敬畏的家伙,自己被处理不说,还给党的声誉和公务员的声誉带来了恶劣的影响。还有一个例子,河北大学校园的一个浑小子,开车撞人了,还口出狂言称他爸是李刚。这小子也是一个不知敬畏的家伙,他不知道敬畏他的父亲,不知道敬畏他父亲的职业和身份,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他对法律和规则的藐视,以及对父亲权势的自信。结果害得他老爸到处扑火,连连道歉。

我们自己在生活中对某些事物、某些东西也是缺乏敬畏的。比如,对纪律我们缺乏敬畏,导致我们上班迟到早退;对效率我们缺乏敬畏,结果导致我们执行率偏低;对职业缺乏敬畏,结果导致工作拖拖拉拉等等。要想纠正这些毛病,做到“搞好工作争创一流,作好表率争当先锋,广结善缘朋友特多”的工作与人缘口碑俱佳,我们还是要学会敬畏点什么。

三、敬畏点什么

我个人才疏学浅,除刚才讲的李源潮同志和俞正声同志的“敬畏”外,我个人理解,我们这些多少拿着国家俸禄的小吏,要想做好一件事情,要想当好一个表率,要想与群众真正打成一片,就是要有点敬畏,方方面面的敬畏。

敬畏职业。职业,即以此为生,精于此道。不以此为生,难以精于此道。因此,必须怀着对职业的敬畏之心来工作,敬业、勤业、创业,强化职业道德,端正职业态度,把职业作为自己喜爱的艺术来看待。

有新华社记者作过一次调查,曾经观察某地的公务员上班情况,八点半上班时间,到了九点半还有人员陆陆续续,边吃边说说笑笑的上班,丝毫没有紧张和因为迟到的焦急。与此同时,不时有媒体报道一些部门人员上班喝喝茶,看看报,聊聊天,一天就如此打发。这些现象的产生,反映了对职业责任的漠视和轻待。

敬畏职业,首先体现在基本的职业道德。守时,敬业。其次,体现在对职业的深重理解上。一个公务人员,要理解职业的根本是最便捷的服务于需要服务的人员,给他们提供最大的便利。但是现实的情况却常常是门难进,脸难看,动则脾气冲天。使办事的人跑上十次八次才能办成,浪费精力,效率低下。而这,体现的不是服务的精神,而是一种官老爷权力炫耀的心理,是对职业的不敬畏、不尊重,缺乏对职业敬畏的观念,缺乏服务的精神,给办事的民众造成最大的效率损失,更有甚者,藐视公民合法权益、滥用职业权力,弱化、恶化了政府形象。

如果我们都能够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认真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清楚地明白我是以此为生,做不好就是我的能力或态度的问题;再往深层次想一想,找个工作不容易,找份职业相当难,做不好事情,愧对单位、愧对同事、愧对纳税人不说,长此以往就有可能会丢掉眼前的工作,由此派生出对职业的敬畏,我们就会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创新地设法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就会自然而然提高。

对职业心存敬畏,不只是为了对领导有个交代,也不只是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而是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要怀着一定的使命感和道德感去面对每天所从事的或琐碎或单纯,或简单重复或需要不断创新的工作。只有心怀敬畏,才会在工作中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激情和勇气,才会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去做,才会全力以赴,勇于担当责任。职业是求生的手段,责任是一种良心的驱使。

当我们害怕我们做不好职业的时候,我们就会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认真完成每一道程序,认真担当起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就会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敬畏纪律。纪律是对人的行为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纪律就是规矩,就是要让我们围着规矩转,不违规、不出轨。纪律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保障,是规范,是秩序,是行为规则。有些人八点上班九点到,时间长了,单位就松松跨跨,个人就变成了老油子,个人无思进取,单位缺乏行政效能。有些人政策规定不能搞,偏偏个人强出头,时间长了,单位变成了不讲原则的单位,个人变成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天王老子,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缺乏对纪律、对原则的敬畏,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搞,这样,上级担心影响自己连累自己,下级担心跟着上当跟着吃亏。所以,无论是对上级还是对下级亦或是自己,要对纪律、对原则有点敬畏,上班前要想一想我会不会迟到,下班前要想一想会不会早退;做事前要想一想会不会违规,拍板前要想一想有没有后患。

对纪律心存敬畏是一种素质,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修养。有句古话讲:“畏法度者最快活”,讲的是怕法、怕纪律就不会逾越法律纪律的红线,就心底坦荡快活地生活。我想,只要我们恪尽职守,遵守作息时间、遵守工作纪律,把纪律作为言行指南,我们的工作就一定会有很大的起色。

当我们害怕违反纪律、违反原则的时候,我们就会设法管住自己的大脑、管住自己的手脚,规规纪纪做人做事。

敬畏时间。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时间可能在无所事事中白白流逝。2008年汶川地震,不管你是饱经沧桑的老人,还是襁褓中的婴儿,不论是家财万贯的大款,还是不名一文的小卒,都在瞬间化为尘埃,所以说生命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脆弱的,时间在那一刹那凝固。

我想说的是,时间和生命对于个人来说,都是短暂的,我们也知道,时间与生命理论上同属一个概念,不同之处在于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是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表现,也正是这种连续性规定了时间是一种无始无终的永恒。

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找准了用有限的生命与珍惜时间谜为群众服务的切入点,这才是他的伟大之处。然而,我们现在有的人就是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懂得珍惜时间,没有用这有限的时间投入到真正的工作中去。在工作中拈轻怕重,在酒水应酬中混满工龄,没有想到要做事,做一些符合老百姓要求的实事。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一样的二十四小时,一样的每分每秒。说实话,我到街上买小菜从不还价,不是说我有多少钱,而是我能体会到卖菜的小贩们早晨四五点钟起床倒菜,之后或许在寒风中或在骄阳下几个小时,赚点利差恐怕就几十块钱的艰辛,而我们日不晒雨不淋,一个月三几千块钱,扣除法定的四个星期,一个月我们充其量上班二十二天,以3000元的月收入计算,一天折合人民币大约136元,这还不包括一些国庆长假、春节长假、中秋、清明等法定的节假日。比起卖菜的小贩们来,我们轻松得多、时间充足得多、从容得多。但是,我们有的同志不懂得换位思考,不懂得敬畏时间、珍惜时间,一天的工作,非要三天四天才完成,八小时没有真正用在工作上,上班玩游戏、摆龙门阵,时间在他手里一分一秒的过去,工作却在他的手里耽搁,一事无成。我之所以讲要敬畏时间,是因为“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是要告诉大家,岁月摧人老,要记得“昨日骑竹马、今日白头翁”的紧迫,在敬畏时间中做好每一件事、抓紧时间做好每一件事。

当我们害怕时间在我们手中悄悄流逝的时候,我们就会懂得抓紧时间做好每一件事,工作的效率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敬畏信誉。对于我们来说,信誉就是人品、就是名声,是好是坏由不得我们自己评说,那得由我们周围的人来评判。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家训”,是我们炎黄子孙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品质资本,能否诚实守信一直是国人检验人品优劣的基本标准。“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是《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中季布的同乡,楚人曹丘生第一次见季布时说的话,意思是给我黄金百两,不如给我一个季布的承诺,表示季布从不轻易许诺,一旦允诺,必守信不移。后人常借这句话表示不轻诺,诺必守。《论语·里仁》也有这样一句话:“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古人不随便说话,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做不到是很可耻的,轻诺者就是因为说的话常常兑现不了而被人看轻。人无信不立,一个有诚信的人才有资格被信任。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言而有信,有高尚的品质和过硬的能力才能赢得信任。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干部,必须坚持廉洁、高效、务实的作风,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成为百姓实实在在的靠山,这样才是真正没有辜负民众的信任,才能赢得信誉;如果你是一个领导干部,就要明白“权为民所赋”的道理,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权力是群众交给的,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就意味着失去了自己的信誉。

信誉的建立,需要真诚的日积月累;而信誉的崩溃,一句谎言就够了。不论是国家和民族,还是集体和个人,只要待以信任者以欺骗、愚弄,就是对信任者的背叛。没什么比信任危机更可怕,它无声无息却充满负面的能量。“失民心者失天下”,一个失信于民的国家,一定会走向灭亡;一个失信于群众的集体,一定会被群众抛弃,一个失信于民的干部,一定缺乏号召力。所以说,我们要敬畏一点信誉,不要说要流芳百世,至少不要遗臭万年,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不搞面子工程、短期行为,要做就实实在在的做,立信于民,人言可畏,不要被群众背后骂娘。由此,群众也才重拾对党、对干部的信心。

当我们懂得害怕自己的信誉名声扫地的时候,我们才会处处谨小慎微,表里如一。

敬畏身份。身份,是一个人职业的特殊符号。有的人可能是局长、书记,再怎么不行也是端着铁饭碗的“公家的人”,是吃国家傣禄的人,我们在座的人,都是一些有身份的人。你走到农村,随便走进一户农家,主人保证会称你为领导,因为在他们眼中,他们才是最底层的民众。既然我们是一群有身份的人,我们的一举一动,就代表着某种涵意,或是林业干部、或是农技干部、或是水利干部、或是书记或是局长,也就是说,我们的手中有一定的资源,老百姓对我们是有所求的。

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历史转型,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形成的道德心理习惯没变,道德上“以官为师”的心态没变。如果说我们在迈向现代文明社会过程中出现道德和价值迷茫或混乱的现象,那么根子还在一些人“官德不修”、身份敬畏缺失,或贪污腐败,或公权私用,或执法不公,或权钱、权黑勾结等等,久而久之,带坏了民德民风,败坏了社会风气。这当中最大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某些人,不修官德人品,不懂得敬畏自己的身份。

福建省长乐市某局的陈姓局长,在接到群众的电话后说“局长电话一般群众不能打”,因为这句话,陈局长已被停职。这里,陈局长首先就不懂得敬畏自己的身份。局长,首先应是公仆而后才是局长,本职就应当是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有事为什么就不能打领导的电话呢?领导也好、干部也好,我们的电话本身就应该是为民服务的重要工具,“一般人不能随便打领导的电话”,说到底,就是一种疏远群众、对百姓缺乏负责的工作作风,是严重的官德失范。

官德失范的背后,显示了很大一部分官员以及寄身于特权阶层中的一些人,缺乏起码的敬畏之心。将手中的权力私有化,将手中的资源利益化,没有站在党和政府的层面考虑自己的身份,不该说的乱说、不该讲的乱讲、不该拿的乱拿,败坏了党风政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我一直跟我的同事讲,我们是党领导下的最基层的干部,我们做不好工作,群众就有意见,久而久之就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就会亡党,党都不存在了,我们还吃什么?做生意?没有这个本钱,也没有这个智商;做苦力,没有一身的干劲和技术,说白了什么也干不了。所以,我们要对得起自己现有的身份,说话办事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对群众好一点,把事情做得到位一点,真正做到对组织和人民群众负责。敬畏身份,就是要提醒我们,要时常担心自己做错事、办不成事,毁誉于身份。

当我们懂得害怕身份也是一种监督的话,我们就会和气得多,低调得多,办事就爽快得多,到位得多,群众和我们之间的感情就深厚得多。

敬畏同事。古人云: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在一起工作生活就是同志加朋友的关系。所谓同事,就是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标奋斗的互相支持工作、共同进步的人。人,工作生活处在一起真的是一种缘纷,在机关工作的同事感受可能不是那么强烈,但在乡镇确实如此。你想,星期一上班大家拢到一起工作生活五天,而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只不过两天,同事间哪一个是哪样的德性,个个心知肚明,按理说,知道了对方的长短优劣,就应该知道和谐共处,但有的人就是与同事处理不好关系,彼此间向仇敌一样,影响工作不说,自己也凭空生了好多闷气。

同事间关系不和,大可以影响工作,小可影响生活质量。

所以我说要说要敬畏同事,因为敬畏同事,我们能为自己营造一个团结、友爱、诚信的和谐人际关系;敬畏同事,我们才能赢得尊重,才能同舟共济。

我们有的同志,总是喜欢指手画脚,听不得不同意见,老子天下第一,别人都不如我,这样是很难赢得民心的,也难以产生合力;我们有的同志,气量太小,容不得人,自己有点成绩沾沾自喜,别人犯点小错斤斤计较,把缺点和错误归结于别人,放大别人的不足,很难取得同事的信任的;我们有的同事,爱贪小便宜,拈轻怕重;我们还有的同事,爱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等等,不一一而足。但不管我们身边的同事为人处事如何,我们在工作中还得接触,在生活中还得交往,我们应该学会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敬畏别人的长处。

实际上,敬畏同事就是尊重同事,要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同事间大有卧虎藏龙的英才,或在电脑操作上高人一筹,或在文字功底上高人一等,或在实际工作中创意不断;他们或性情豁达,或行事谨慎,或孝感动天,总之,身边的同事总有一样或多样的品质优秀于我们、超越于我们,与之相处要学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敬畏别人的长处。《论语·子张》中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意思是大节不越轨,小节稍有出入是允许的,说的就是要有包容心,眼里虽然容不得沙子,但也要允许别人在生活工作中有一点点小小的过失,不要过多地纠緾不影响大局的细节。《抱朴子·审举》中也说,“寸锦足以知巧,刺鼠足以观勇”,意思是说从一块小小的锦缎,可以看出织锦技艺的精湛;从打杀一只小老鼠,足以看出一个人的勇敢,也就是说要看到一个人的长处,把它放大,自然就觉得这个人是可以交流交心的,关系也就融洽得多。

所以说,不管我们身边的同事如何,我们只要找准我们和他与之交往的切入点,与人为善地包容他的不足,放大他的长处,我们就能营造和谐共事的氛围。

当我们懂得敬畏同事的时候,我们就会尊重同事,团结同事,不为油盐琐事纠緾,不为工作小节失和,我们就能产生共谋发展的合力,产生共同做好工作的动力,提升工作质量的向心力。

当然,需要敬畏的还有很多,比如敬畏长辈、敬畏自然、敬畏文化、敬畏良心等等,我们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要敬畏党纪;以一颗纯洁的心为党做事,绝不玷污党的纯洁;我们作为一个公务人员,就应该敬畏法纪,永远为人民服务。当我们心怀敬畏的时候,我们就会懂得仁爱,就会知道感恩;当我们在思想中时常怀着敬畏感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廉耻之心、敬业之精神、创业之动力,我们也就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2.教师要有博爱之心 篇二

【关键词】:爱与教育 教师 博爱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72-01

爱与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有博爱之心,教师的对象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维的“人”。马克思说:“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在成为,却又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

社会赋予了教师“教育人”的神圣使命,也就是说我们的对象是学生,而这些人是通过我们的关心、教育使其健康成长、多学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教师的道德天平上,每个学生都应该是平等的,我们给他们的爱也应该是平等的。而实际生活中,不少教师给予每个学生的爱却偏离了这一准则,受教育质量和名利的驱使,爱的天平出现了倾斜,对学习好的学生关心备至,对学习差一点儿的学生态度冷漠,形成了“一好遮百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错误思维模式,殊不知这种模式对学习好的学生是一种怂恿,对学习差的学生是一种伤害,不仅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且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师德形象,违背教师职业道德。

作为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接受和付出、关心和爱护。美国教育学会主席内尔·诺丁斯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在进入小学时还没有学会如何接受和付出爱心,那么这个孩子的人生将处于危险之中,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包括学术上的。反观现实,目前我们学校教育仍然遵循的是认知为本的学科教育,素质教育在推行实施,但需要一个过程。从现实角度出发,很多教师更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成绩代表一切,无形中把它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分水岭。这导致那些在学业上不成功的学生从思想上认知出现误区,认为自己成绩差了,不被老师重视,没希望、没前途了,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严重忽视了自身的长处和优点。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们人生的成功也可能从此被否定了。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尤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要有博爱之心。只有教师博爱,才会赢得学生的爱戴,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理解。

从事基层教育十多年,经历得太多,感悟不少。记得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学生的作业本中,我看到他写给我的心里话:老师,“差”在我心目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它就像一个栅栏把我和一切都隔开,同学们羡慕的眼神少了,老师的关爱少了,想表现自己的勇气没了……,老师,也许你并不知道,虽然我学习成绩差了点儿,但我一直在努力啊!说心里话我也渴望上进,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哪怕是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我也许就冲入成绩优秀的行列。但事实告诉我,从不少老师的眼神我看得出,我的这点儿要求似乎有些奢侈,你是我信得过的一位老师,我只能把心里话说给你听,你也别往心里去。——一个常常幻想天上掉馅饼的学生!

看完这段话,我的心揪紧了。冷静一想,我印象中的这位学生成绩平平,且有些害羞,表面看来比较诚实,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只是学习很刻苦。说句心里话,我只是在课堂上时不时给他提了些问题而已,至于其它我过问得并不多,不想这竟然博得了他对我的信任,才大胆地向我诉说了没处倾诉的心里话。凭心而论,我值得他信任吗?我深感汗颜的同时,内心也受到强烈的震撼,他给我上了非常生动的一堂课。后来,我有意识地注意他,不时地在其学习、生活上给予关心,培养他大胆,帮助他树立自信心,他在各方面也表现的积极主动,学习进步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老师们都说他变了,感觉有些突然,但我的心里却很坦然。

通过这件事,我及时地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像他这样的学生我又忽略了多少呢?我给予每个学生的爱平等吗?学习成绩相对差一点儿的也是我的学生呀,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像这样的学生我们给予的爱又有多少呢?

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让爱心与责任扎根心中,牢固树立“大爱无言,以爱孩子之心爱学生,厚德载物,以做功德之心做教育”的育人理念。深刻认识到关爱和被关爱是学生的基本需要,只有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来组织教育,才能点亮学生的心灯,激发学生潜能。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傅道春 徐长江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版

[2]《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赏识你的学生》, 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4]《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钟启泉等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3.要有一颗奉献之心作文300字 篇三

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是个特别的年份,正好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90华诞,为此我们南京市特别举办中小学生 “读书节”征文活动来纪念这个令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于心的历史!为此我读了许多红色经典书籍,其中《刘胡兰》这本书,让我感受很深,要有一颗奉献之心作文。·《刘胡兰》这本书讲述了年仅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的一生。刘胡兰生前一直都在为共产党、为群众做好事,1946年12月21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在家乡英勇就义。

此前,敌军曾多次对她进行威逼利诱,均没有奏效。1947年,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就义时,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刘胡兰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她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这里让我感受很深,就像一道灿烂阳光霎时照亮了我的心房!面对镰刀、面对死亡,她仍然拒绝“自白”,小小年纪就懂得宁可奉献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也要帮人民群众办事,也要发扬共产主义精神,绝不能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小学生作文《要有一颗奉献之心作文》。这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之一。

这样的精神在我国代代相传,遍地开花。例如,焦裕禄同志身患肝癌,依旧强忍着剧痛,坚持为河南兰考人民工作;孔繁森同志为了西藏的繁荣发展,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不幸因车祸殉职;南京武警大队支队长庞帮荣同志为了社会稳定和平安宁,在关键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奉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都是刘胡兰精神的发扬人,都有一颗为民奉献之心。但如今也有的共产党员不想着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是做好“父母官”,而是靠吸食民脂民膏来肥自己的腰包。比如说重庆市原公安局长文强竟然变成“黑老大”!

又比如说中国目前“第一巨贪”,原杭州市副市长许迈永,贪污2。9亿人民币,人称“许三多”(钱多、房多、女人多)!他们这些人哪一个能跟刘胡兰相比,哪一个又敢跟庞帮荣们相比呢?如果说刘胡兰们是阳光,那么文强们就是阳光下黑暗!由此我想到:作为一个人,不管你是共产党员还是普通人,也不管你是高官还是普通百姓,,一定都要有一颗乐于奉献的心,那样才能无愧于人的称号,更无愧于党员的称号!

4.教师要有“工匠之心” 篇四

在世界中,每个人都得生活、工作,都得接触社会与家庭。在居家过日子及烦锁的工作中,难免会发生矛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与差错。在这时,如果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和同事的争斗。

不能原谅自己或他人所出现的失误与差错,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增加心理上的压力和影响今后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宽容,“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懂得宽容待人的好处。

智慧艺术告诉我们,宽容就是一门艺术,一门做人的艺术,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行为。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我们在接受别人的长处之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与错误,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和平相处,社会才显得和谐。

宽容是人类文明的唯一考核标准。“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治国之道,在于猛宽得中”,古人以此作为治国之道,表明宽容在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宽容,是自我思想品质的一种进步,也是自身修养,处世素质与处世方式的一种进步。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当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或解决时,你不妨用宽容去试一下,或许它能帮你实现目标,解决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生活中,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把退让、迁就也当作是一种宽容,当作是与人相处的最好方法。于是,我们就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退让、迁就,把自己的地位与做人标准都放弃了,那样,我们就对别人的错误一味地迁就,导致更大的错误发生,同时,我们也就失去了主宰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宽容是对别人和自己最不负责的表现,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犯罪。

宽容,生活中的一门技巧,宽容一点,我们的生活或许会更加美好!

人应学会宽容

自古以来,宽容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似乎就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故事。例如唐太宗的宽容,让他得到了像魏征一样敢于说真话的人。这个事例就足以证实对于能够宽容待人的人,就会有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我这人总是这样,总是在犯下错误之后才去思考,反醒,然后再对别人说一声“对不起”或“我错了,请原谅。”

今天在上体育课时,我们在练习篮球。一个队伍因为一个同学球投得不准,于是卡在了篮筐上,后面的一个同学一投,只见球打在了卡在篮筐上的篮球上,接着来了一个漂亮的回转,进筐!是啊,这个就是所谓的漂亮的进球了。我不服。也许是因为我的集体荣誉感太强了吧,我叫喊着,甚至可以说是破口大骂。队友中的一个让我算了,我否决了,与她吵了起来,我恨透了她嘴上的什么“让让她们”,“算了算了”,我认为这些都是偏私。但是体育课之后一想我明白了,球场上大家都是缺少训练的,难免会投进一个错误的球,即然如此,那只是无心,何必去想那么复杂呢而且在这节课之后我们大家都还是朋友,所以我当时对他们说的应该是鼓励的话。我不应该以比赛的心态去对待,不该用对手的身份去衡量她们,于是,下课之后多了一声“对不起”。

人真的应该学会宽容,且在作出决定之前思考,这样将会无愧于你自己。

生活教会了我宽容

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一个挑着担子,一个拎着个大包,两人相遇在独木桥上,桥下是万丈深渊,俩人各站一端,都不相让。一个小孩看见了,哈哈大笑说:“你们这两个傻子,不能侧着身子一起过吗?”两人便这样做了。当他们走到桥中央时,互相推了一把,结果可想而知。从中我知道了:退一步海阔天空,人要懂得宽容,要谦让,这样生活才会更美丽。

5.对学生要有慈母之心 篇五

记得那是去年的一天,学校定于上午第二节课在我班举行语文观摩课,执教人正是我。我刚抬脚跨入教室,便被门头上方垂下的一段电线给挂了一下。教室内立刻爆发出一片笑声。经验告诉我,这肯定又是哪个学生的恶作剧。此时,坐在教室后面的10多位领导、教师紧盯着我,看我如何“收场”。我定了定神,沉稳地走上讲台,拢了拢挂乱的头发,然后笑着说:“同学们看到了,今天我们是在‘戒备森严’中上课的!不是吗,门口都拉上了一道电网!”教室内立刻又响起了一阵笑声,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得到了缓解。结果,这堂课上得很成功。下课后我并没有追查恶作剧者是谁,可是到第三节上课时,我发现电线已经接好了。

班主任的“母爱”不仅体现在校内及课堂上,更应随时随地播撒进每个学生的心田。

有一年假期,我从一个学生家门前经过,突然听到紧闭的门内传出学生的哭嚎声及其父亲的打骂声。我止住脚步仔细听个究竟。原来是我们的学生。这学生在班内是“刺头”,经常惹事生非,无心学习,正面的批评教育他总听不进。我意识到这也许是转化他的好机会,于是我敲开了他家的房门。其父见到我很吃惊,我忙说:“今天我特意来报告你孩子在学校取得的进步!”我谈了该生的优点,如体育成绩好、热爱劳动等,并指出家长不应以打骂代教育。接着我拉起了跪在地上的学生,这时,我分明看到了学生对我感激的目光。新学期一开始,这位学生便向我交来了各科假期作业及一本日记。以后。他奋起直追,终于成了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

我常常想,一个常怀“母爱”之心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啊,播撒进学生心田的关爱。学生又怎能忘记呢?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际交往的融洽、和谐是以真诚为前提的。“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沟通。

6.对市场要有敬畏之心 篇六

还是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有关方面相续恢复了因为股灾而被暂停的新股发行,并且允许证券公司的自营盘恢复正常交易而不再要求保持净买入,对随后将要到期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与高管持股禁售政策也没有再延续。用当时标准的官方语言来说:市场已经进入了自我修复、自我调整的阶段。因此,市场应该回归到常态化运行的状态,去年因为救市而采取的一些临时性管制措施,到这个时候理应逐步退出。

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回归之路并不好走。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股市即告暴跌,两次达到熔断阈值,导致股市提前结束交易。两天后,同样的状况再度出现。四天四熔断,这不免引起市场大哗,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这项才正式实施四天的制度被迫暂停。但此举并没有能够抑制大盘的下跌势头,到1月下旬破位2850点这一去年的年度新低。整整一月,沪市暴跌22.65%。这样大的单月跌幅,哪怕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也十分罕见。

从理论上来说,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应该是与基本面大致上差不多。而作为组织证券交易的场所,也同样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运行,不应该受到太多的行政干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股市本来就必须在基本面的制约下,按照常态化的模式来运行。可是,去年由于股市大起大落,特别是在下半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股灾,偏离了基本面,以至于行政干预不得不出现,致使市场一度处于无新股发行,大股东卖出受限制,对冲工具被控制使用这种极为不正常的状态。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股市也曾经反弹到了3678点,此刻也确实有人信心满满地认为,市场已经走出了危机,能够自我正常运行了,因此需要让其回归基本面、回归常态化。这样的思路对不对呢?从大的方向来说当然是对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回归。在不分析市场是否真正企稳,也没有为回归做好相应准备的情况下,大力度地启动回归程序,即便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则未必理想,甚至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回归不可一步到位

对于去年上半年股市的大涨,明白人都很清楚,这是一波与基本面基本无关的行情。实体经济还在走下坡路,此时股市要上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改变它的供求关系,用资金堆出一个人造牛市。事实上,那时股市的大涨,主要就是得到了各种各样杠杆资金的推动。因此,一旦有关部门出于控制风险与打击违规的考虑,开始实施降杠杆操作,行情瞬间急转直下。而在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让暴跌不已的市场基本稳定下来,特别是市场的恐慌情绪得以缓解以后,就应该考虑怎样才能使得股市估值能够与基本面相符合,如果不那么符合,那么就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以避免回归过程中出现大的震荡,尤其不能因为回归一步到位而导致新的股灾。

然而,一段时间来人们遇到的是什么样的情形呢?一方面是继续加大降杠杆的力度,譬如规定融资融券中客户保证金的比例从50%提高到100%,同时停止券商出于融资目的而开展的收益互换业务。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进一步收紧了股市的资金杠杆。与此同时,在引进机构化的长线资金方面,则没有明显的动作,这就引发了供求关系的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回归基本面,客观上就意味着估值中枢的总体下移。这应该说也很可以理解,诚如某位监管部门的高层人士所言,现在中国股市“估值还比较高”。既然如此,理性的做法就是让股市平稳地下台阶,引导其在价值重估中走向正常水平。但是,也许是出于对社会稳定的考虑,在具体操作时,似乎又不希望股市下跌,当股市出现大的波动时,总表露出“救市”的意向。此时,为了提振市场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入市,一方面很忌讳那些看空股市的言论,另一方面不断强调所谓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客观而言在市场需要回归基本面的时候,确实存在着一种似乎并不太愿意让这种事情发生的力量。处于这种夹缝中的市场,其本来应该进行的自然调整被人为地改变了节奏,使得下跌能量没有得到有序的释放。而这种并不正常的情况又被误解为市场已经稳定的表现,结果,当2015年底宣布2016年的主要工作就是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并且在不久后权威人士指出经济走势是L型以后,市场赖以维持弱平衡的基础就被打破了,行情以一种近乎极端的形式——暴跌来回归基本面。

特殊时期的特殊安排

如果说在回归基本面的过程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还是基本面自身,其它的各种技术性做法不过是在加快或者延缓这一进程的话,那么在回归常态化的过程中,人的管理行为的影响就会更大一些,因为这里面的很多工作安排乃至工作节奏,的确具有相应的设计空间,不同的处理无疑会带来差异很大的结果。从已有的实践来看,其中有些事项的把握上,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举个简单的例子,恢复新股发行是必要的,有关方面实施取消全额保证金申购的做法也有其道理,但既然决定这样做了,又何必还要再按老办法发行三批新股呢?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一部分资金会为了申购新股而无序流动,就此离开二级市场,成为股市下跌的一个推手。还有,每天安排一个新股发行,看似扩大了中签面,能够更多地造福于普通投资者,但由此而导致的中签率过低的结果,也就在无形中失去了通过发行新股来增强客户投资二级市场信心的初衷,自然也就起不到平衡一级、二级市场关系的作用。

如果说这还只是属于在新股发行过程中的细节安排不那么到位的问题,那么在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持股减持问题上的处理,就更表现得漏洞百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持股采取临时性的禁售,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安排,自然不应该无限期延续,适时恢复其持股的流通权利,也是股市回归常态化的必要前提。但是,市场毕竟还很弱,这种回归因而不可能—下子实现。既然如此,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持股在取消禁售的同时,有必要作出某些相应的技术性安排。事实上,这些安排也一直在做,却没有对社会公布,直到舆论强烈呼吁、股市连续暴跌、大盘反复熔断后,才匆匆忙忙发布这些限制性措施。问题还在于,这些措施对于通过大宗交易减持没有任何限制,有关部门只是在引发市场强烈质疑之后,才通过交易所层面发布某些不具备约束力的提示。其实,对于以大宗交易为手段的减持是否应该限制,这本身就是有争议的,有关方面完全可以对此作出客观解释,让市场有充分的预期,而不应该只是作些语焉不详的表态。很明显,这方面处理上的缺陷,在相当程度上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1月份的股市大跌,不能说与之没有任何关系。

还有,现在指数期货仍然是限制交易的,这样的制度安排究竟起到了什么效果,无疑是应该反思的。可时下也许是因为担心引发某些市场舆论的反弹,对此讳莫如深。但你不说,市场还是有议论,有关谣传也不时出现。其实,此类问题不妨摊开来认真探讨,在这方面止步不前,受影响的只能是市场本身。并且,由于向常态化回归进程中的非均衡性,致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从而更加不利于股市的合理运行。

回归之路该怎么走?

7.陈丹 做企业要有敬畏之心 篇七

走进正邦的办公楼,一层门口处很明显的位置摆放着一个桌子,上面放着五谷杂粮。墙面上写着:大家都是吃这个长大的。在陈丹看来,既然大家都是吃这个的,那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并且每个员工都有义务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好,并习惯与聪明人一起工作。这是正邦特有的企业文化。

见到陈丹的时候,由于工作繁忙,他比我们约定的时间晚到了一些。一个留着络腮胡子,身材魁梧的人从远处走来。他的步伐很快,每一步都很坚定,就像他在职场的每一次转身。他身穿蓝色棉麻质上衣,休闲裤,休闲鞋。他说话的语速很快,眼神明亮且坚毅,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艺术家,而不是企业家。在张口「兄弟」闭口「哥们儿」的快人快语中,透出一股潇洒不羁的江湖性情。为了本次拍摄,他几乎把自己所有好衣服都拿了过来,他笑着摇摇头说,做商界人士真不容易。身为一个创意人,他说自己随性惯了。

陈丹在1996年创办正邦之前,他曾是一名大学教师。和很多白手起家的人一样,学美术出身的陈丹选择标志设计作为职业并由此开始创业,所走过的路并不平坦。18年前,他放弃了从事了7年的大学教师生涯,从西安来到北京,过惯了学院里清淡生活的陈丹很快就发现了现实与浪漫之间的矛盾,游走和迷失在市场中的日子里,那些宏伟的构想,随之被落魄所取代。

「我刚来北京的时候,是在《消费时报》打工,当时挣400多块钱,那时候我特想挣钱,也做过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但那时候的设计总是通不过,因为长期在学校,设计总是很理想化,又没有勇气去说服客户。后来还是觉得应该做自己能控制的事儿,我还是要做设计。」

现在看来,陈丹觉得自己碰上了好的时代,这是需要品牌的时代。「中国人求稳,要摸得着,看得见,对有形的东西觉得有价值。但对于那些头脑里诞生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就会觉得有点危险。」陈丹说,正邦最伟大的地方是靠创意挣钱的,没有制造业,完全是绿色GDP的企业。「与创意无关的事情我们不做,再挣钱我们也不做。苹果能打败很多公司,原因就是靠不拘一格的创新。」

专注品牌 创造价值

回忆自己的职业经历,陈丹总是很感慨,他说开始的时候靠着一腔热情和执着的确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接下来面对市场里的种种诱惑,还必须做出新的抉择。比如,正邦属于创意咨询公司,可面对各种各样的创意咨询业务,他们决定只做品牌服务,而这实际上只是创意咨询业务中很小的一部分。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对此都不太理解,觉得陈丹丢掉了太多放在眼前的生意,但陈丹认为,要想在创意咨询产业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发展模式,放弃大而全的经营理念,专注于品牌服务,则能够使他们区别于甚至超过竞争对手。

「未来是企业软实力竞争的时代。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品牌系统,一个企业的品牌代表了它的气质、灵魂和理想,品牌构建需要很好的策略力和创造力,而我的专业又正好是在设计和创意上。」因此,陈丹就在想,应该把所擅长的做精做细。只有更专业化,分工更精细,客户自然会想到正邦。

陈丹说,从事创意产业这一行,有时候要懂得放弃短期的利益,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事实证明,陈丹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成功地设计了多个大企业的标志,并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后,正邦已经在业内占据了领头羊的位置。很多人慕名而来,除了设计标志,还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要求他们做附带前端的策略咨询与后端的衍生服务。比如品牌战略、品牌架构、环境导示、包装设计、宣传片等等,正邦逐渐转型为一家综合性的品牌服务公司。

在陈丹看来,品牌是符号化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品牌符号,才知道哪个是大众向往的空间。「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电信的标志知道它是做通信服务的,品牌的意义在于创造一种归属和象征,是该品牌所拥有族群的一个图腾。」

正是企业的品牌与文化赋予了产品的意义与价值。陈丹说,没有文化与品牌的服装,仅仅是一件遮体布。同样的两包食品,带有中粮背书的就会更被信赖,而普通没有任何背书的杂牌就不会被选择,这就是品牌符号的价值之所在。

「总之,没有品牌,什么都不是,其他一切都是负数。」

陈丹擅长表达抽象的力量,用带有方向指引的策略和富有象征性的视觉符号为所服务的品牌加分。最初的品牌服务,可以追溯到1996年的清华同方,最近的包括中国移动集团与移动4G。18年来,正邦的作品涵盖了电信、地产、金融、消费品等几乎任何需要品牌构建的22个领域。被大众所熟知的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北京银行、「鸟巢」体育场、国机集团、中国节能、国家统计局、中国网络电视台、创维、奇瑞汽车、广汽集团、中国航天、首农集团、清华同方、阿里巴巴等等。

如今,正邦提升了中国品牌的竞争力。陈丹说,在中国,百米之内就能见到正邦的作品,这主要在于正邦很早就已经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陈丹说,正邦要做的就是对广大的阶层用户受用。「这是我们60年代的人,吃大锅饭人的思想,我还没有改变。」陈丹认为,美就应该是朴素大方,这一直是他的精神。

配合是一种修养

「实力就是尊严」,这是正邦的座右铭之一。

陈丹在做设计的时候,很享受忘我的过程。「这个状态开始进去的时候还很慢,进去挺难的,当真正进去以后在寻找的过程中,那个时候的人生最美好」。当做完提案和通过后,整个人都轻松了,陈丹说,这也是种快乐和美好。

陈丹认为:「品牌是企业的灵魂,标志又是品牌的核心符号。一个企业的标志代表了它的气质,设计标志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很好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把方方面面浓缩起来。用策略指导设计,用设计还原策略。」

敢说敢做是陈丹在开始自己事业的时候一直秉承的原则。「我当初在地铁里拿着装有设计方案的夹子,向坐在周围的人介绍我的作品,告诉他们,我是干什么的,希望能被他们采用。」在各大写字楼的电梯里拉着不认识的人,让他们去参观自己的工作场所,让他们看自己的作品。每一次见到客户,陈丹都有一种初恋般的感觉。

通常来讲,陈丹接到一个设计任务时便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通过纵深研究,横向比较的方法进行透彻分析。「这时可能并不轻松快活,因为我已经进入到思想状态,这是内心艰难的时刻。我会绞尽脑汁,连上厕所都得低头沉思。我不做没有深度的设计,因为这经不起考验和比较」。

一次,陈丹在吃吉野家牛肉饭的时候,随手在吉野家的餐巾纸上画了一个标,随后,宁夏银行的标志正式产生。陈丹说:「这个想法的来源很简单,我当时在吃牛肉饭,就联想到了骆驼,因为骆驼代表了宁夏的区域性。」最终,陈丹设计的此款标志整体稳重、大气、硬朗的线条体现了宁夏银行坚实可靠、亲和服务的形象,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正邦认为,客户所选择的一定是客户最想要的。当作业团队的想法与客户产生冲突的时候,首先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说服客户,如果说服不了就要反思客户的意见的正确性。「就像是我现在穿的衣服,是我最喜欢的,也是适合我的。之前拍过的时尚杂志,都是编辑带来一些衣服让我穿,我很别扭,因为那不是我自己的。但最后也穿了编辑带来的衣服,因为配合是一种修养。」陈丹说道。

专注成就高度

正邦在18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市场的不断影响,与自身对品牌的研究,终于找到了属于正邦的发展方向。「正邦是谁,正邦能干什么,正邦为什么重要」都有了很好的诠释。

首先,正邦是倾听者,能领会客户的需求与困难,是建议者,与客户共同探寻品牌的核心价值,给出正确的策略建议,是执行者,让一致的品牌体验得到落实,是监督者,帮助客户发现并修正不一致的品牌表现。其次,正邦可以做的是品牌综合服务,包括最前沿的品牌数字化建设。正邦拥有十几年积累收集的品牌数据库,掌握了主流的品牌需求及解决方案。再次,正邦有优秀的团队,每个人都有睿智聪慧的大脑,以及上进心。力求解决客户的每一个品牌触点问题。

最近的一次品牌客户是中国移动及商业主品牌「and和」的命名、标志、传播等系统工作。其中标志的设计创意来源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移动化象征符——定位符号,代表随时随地每个点,都在身边给你惊喜。矩阵式的字母排列,寓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主品牌将连接你我,为用户提供多维度、全方位、最优质的服务。色彩一改往日的冷色调,选择跃动的玫红、清新的草绿,色彩对比鲜明,使主品牌标志易识,易记,同时向公众传达出友好的品牌形象。这项设计最终被采纳并面向公众后,可以说,正邦的品牌形象再一次提升了一个高度。

陈丹说,好的企业只要有5%的可能,就要变成100%的现实。这是他对企业的经营之道。在正邦,有专门收集资料的人员,他们信息灵敏,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品牌每天在产生什么样的变化。目前正邦的同仁们经常能够在机场看到其他同事,有的是要出差,有的才刚刚回来。陈丹感动于同事们对这份事业的付出。为此,他发自肺腑地于深夜写给了自己一句话:「同志们把宝贵的年华,未来的幸福托付给你了。陈丹你不能有丝毫懈怠。」

「人在正邦是第一位的」,在正邦的管理体系中,各个环节都是专人专岗,并且都是学习相关专业的。陈丹说,每个人都有短板,那就先看大家的优点,然后把所有人的长板拿出来围城一个桶,这样的话才能把他们浮起来。

「每个同仁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我觉得尊重最为重要,先尊重再管理,一定把他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因为正邦能够给他提供一个宽阔的平台,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在这里完成最好的作业。」

「业内顶尖高手竟是我的同事,每一个新人有一位导师,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是绝对高水准的学习机会。」陈丹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团队的。

做人要回归本质

陈丹说自己是个有点差异化的人,他内心的想法是别人看不到的。「我当时想大不了就出去画速写了,搞自己的纯艺术,也可以了此一生。」但命运指使,让他做了这份有价值的事业。「如果别人想成为正邦也是比较难的,因为我们当年做了极大的牺牲,都是用身体扛过来的。我经常每天飞两个城市,干到通宵。」

陈丹深知,团队里的每个人都不容易,做创意产业的工作主要是靠人,尊重每个人,尊重就是管理。「我们都是自己的主人,理解自己担任的职责,勇敢地对工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正邦的工作氛围是快乐的,在这些高大的设计室里,你常能听到悦耳的音乐和爽朗的笑声,每个人都被给予了最自由的工作方式。在公司里,随处都能看到「我们大家在一起多好啊」,「大家都是通情达理的人,我们且用商量的口吻」,「你简单了,世界就简单了」,「工作程序决不会比工作更重要」,这些温暖、激情、体谅、幽默的文字在这里被传递着。

陈丹认为,如果员工没做对是因为没有把他放好位置。「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员工是特别美丽的,他们做出来的事情往往让我意想不到,超越了我对他们的预期,让我有一些惊喜。」在正邦,爱同事就等于爱自己。

近期,陈丹在想如何把公司做「轻」,用正邦的品牌影响力,使得员工轻松地完成工作。

「我们本身就是轻资产的单位,没有什么财产,所有东西都是租来的。我们留下来的就是正邦的品牌,其他的都是负数。」公司的管理和经营陈丹已经不太管了,目前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术和教育领域。目前他正在担任陕西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工作,负责与校方师生共同研究学术专业,同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

陈丹说:「我从不担心被隔离在核心技术与设计之外,我做的就是真正的核心技术与设计。我的日常工作中,就是充满了别人求之不得的锻炼机会,换了别处我不会成长得这么快。」

正邦品牌从创立至今已经走过了18年,18年来最大的成绩之一就是打造了正邦这个品牌,品牌就意味着坚持、专业、可信赖。一直以来,陈丹和他的团队都秉承着「站在品牌的高度做事情」的原则,力求全面实效地解决客户问题。

上一篇:2024年度全县党报党刊发行工作责任制下一篇:律诗救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