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精选8篇)
1.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篇一
来源:金融时报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张末冬
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以下简称“投融会”)于本月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本届投融会以“促进产融结合,优化金融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为主题,分为会议论坛和展会两部分,一方面为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中小企业等参会人员带来理论及经验指导,另一方面给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个洽谈的平台,使之拥有更多的投融资机会。中小企业投融资问题一直都是我国金融领域的一个困境。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大企业是中国经济的脊梁,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肌肉,只有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才能保证中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所以,各方必须共同努力,来破除这一难题。据了解,本届投融会有近3000个融资项目参会,内容涵盖互联网电商、现代农业、智能养老服务、软件技术、电子设备等领域。在会场内,一位来自江苏徐州的企业总经理刘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此次是在县政府的组织下参加投融会的,“你看我们参观的项目有汽车配件的、农业的、电子产品的,一来看看有什么合适的投资项目,另外就是想找找银行这边,想了解一下有没有我们可以拿到的贷款。”刘先生说。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本身体量就比较小,如果想依靠自有资产扩大规模非常难,所以他们都特别希望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拿到钱,“就是因为小,我们没什么抵押物,财务方面也没有大企业那么正规,所以就没法贷款了。”刘先生道出了无数中小企业主的困惑,而这些也是专家与监管者所注意到的,在本届论坛上,几位到场嘉宾都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成思危指出,目前社会上的确存在一些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够,本身惜贷,贷给大的企业方便又节省成本,所以对小企业就有所忽视。但对于企业而言,本身抗风险能力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所以他建议,中小微企业本身要做出努力,必须要实现诚信为本,创新为魂。更进一步,监管方面要尽快建立信用体系,将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汇总起来,方便金融机构对企业进行考察。
在会上,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表示,本届投融会的举办,将促进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资本与项目之间的融合与交易,对推进金融产品和投融资服务的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有积极作用。记者观察到,在此次投融会上,建行、工行、农行、国开行、华夏银行(600015,股吧)、中信银行(601998,股吧)、武汉农商行、齐商银行等银行都有布置展台。华夏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银行一方面有政策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寻求差异化发展,开发新的业务增长点,所以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慢慢重视起来。他说:“目前华夏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设计了不少金融产品,其中文创和科技类已经推广得不错,也为市场所接受。”齐商银行的负责人则认为,相对于大银行,城商行表现得更加灵活,可以针对单个中小企业开发特定信贷产品,在较短时间内满足客户需求。
除了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外,不少法律咨询、财务顾问、企业推广类相关公司也来到此次展会,从其他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指导。另外,地方政府的参展也是本届投融会
一大亮点。天津市武清区就带来一个团队进行招商引资,其负责人表示,作为新区,他们可以提供给优质的中小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相信企业可以发挥集群效应和产业链效应;而且天津武清与北京通州、河北廊坊相毗邻,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红利,企业应该可以大有发展。
投融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小企业投融资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当然不能指望通过一家银行、一个地方政府、一个论坛或者是一个交易会就把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解决。他说:“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改变的东西,它和很多深层次的体制问题,或者我们所说的中小微企业财务不规范、诚信不到位等问题有关系。好在现在各方都比较重视这个问题,并努力去改善,而我们所想起到的作用就是搭起一座桥梁,给各方一个平台。”据了解,去年首届投融会有2万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企业参会,仅投融会期间,银企对接项目就达3000多个,对接金额达180多亿元。
四、上海融贷通为中小企业提供挂牌上市一条龙服务
上海融贷通本着为全国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宗旨,组成强大的专家团队用专业的知识与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上海股权交易中心及其他省市股权交易中心快速挂牌上市一条龙服务:
1、定位挂牌上市的目的:(a)提升企业品牌形象?(b)吸引风投融资?(c)发行债券融资?(d)股权质押贷款(e)加快股票上市进程?(f)用股权激励骨干员工?(g)用股权促进招商?(h)用股权促进销售促进回款?(i)挂牌上市合法募集资金?
2、初步评估企业情况,确定到哪个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
3、根据确定的股权交易中心的挂牌要求,指导企业准备申报材料,包括管理团队介绍材料、符合挂牌标准要求的又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挂牌文案。
4、对条件还不具备的企业,通过组织科研力量帮助企业快速研究开发软件著作权、商业模式版权、国家专利权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快速变成创新型企业,快速达到挂牌上市标准。
5、对于注册资本比较小的企业,组织科研力量指导企业快速研发、评估软件著作权、商业模式版权、国家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用知识产权增加注册资本、快速放大企业资产、进行资本运作,更有效招商引资融资、增资扩股、并确保控股权。
6、向确定的股权交易中心申报、保荐挂牌上市。
7、企业在十五个至三十个工作日内挂牌上市。
8、指导企业用股权融资、发行债券融资、用股权质押贷款、增资扩股。
9、指导企业用知识产权放大注册资本后的股权对骨干、员工进行股权激励。
10、指导招代理加盟经销商的企业用知识产权放大注册资本后股权对代理商经销商进行激励约束管理。
五、服务流程
1、各县市区金融办、经信局、中小企业局、总商会、行业协会推荐。
2、企业也可自主向上海融贷通申请、委托。
3、企业到上海融贷通总部详细咨询了解。
4、签订服务协议。
5、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登记复印件、企业组织代码复印件、12个月财务报表复印件、报表复印件、企业章程、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股东会决
议、全体股东签名的委托书、公司简介、管理团队简介、公司商标、专利证书、荣誉证书等照片。
6、开始服务。
2.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篇二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融资困境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与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对市场反应敏捷, 经营方式机动灵活, 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意愿, 能满足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 在提供就业、活跃市场、促进竞争、创造需求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户数占全国企业户数已达到98.5%, 职工人数占70%, 资产总额占50%,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的50%, 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岗位。可以说,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已经成为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尤其是在国务院公布了市场“非公经济36条”以后, 中小企业市场准入的制度障碍得以消除, 融资难题更加凸显, 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属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银行贷款在企业外部融资中占有绝大份额。而统计表明, 我国国内贷款的70%以上都投向了大中型企业, 中小企业所获资金比例很低, 与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极不相称。在这种资金高度紧张的情况下, 中小企业不得不寻求其他非正常渠道融资, 导致融资成本普遍高于银行贷款利率, 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成长。近年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并采取许多措施, 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间接融资体系的制度缺陷和直接融资的结构缺陷, 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 势必对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造成长远的不利影响。
从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表现来看, 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相对有限。
对于大型企业而言, 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往往是筹集企业生产经营所需大批资金的重要方式。但是中小企业依靠传统资本市场直接筹集资金有很大障碍。现行的上市政策决定了中小企业很难争取到发行股票上市的机会, 在发行企业债券上, 因发行额度小也难以获得批准。
(二) 银行因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较高而普遍惜贷。
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资产数量少、生产经营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 抵御风险能力差, 加上部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下, 信息不够客观透明, 信用等级较低, 银行从信贷安全角度考虑, 不愿对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另外, 对于从事高新技术风险经营的中小企业, 由于银行收益不能与企业高收益挂钩却要承担起高风险, 银行更不愿意向其放贷。
(三) 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成本较高。
中小企业对贷款的要求呈现出金额小、笔数多、时间紧的特点, 而银行信贷的经营环节 (包括客户调查、资信评价、贷款发放、贷后监督) 不能因此减少, 这就直接导致银行贷款的单位交易成本上升。据统计, 银行对大企业的贷款运作费约为总贷款额的0.3%—0.5%, 而中小企业贷款的各种管理费用却高达2.5%—2.8%, 因此大银行对中小企业失去热情。加之现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体制, 基层银行权限不足, 授信额度小, 审批程序繁琐而没有相应激励, 导致商业银行的基层分支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缺乏积极性。
二、融资担保成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工具
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解决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构建起合理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通过政府信用在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建立起资金通道, 弥补和强化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助。可以说, 融资担保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现实意义至为明显。
(一) 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目前中小企业无法从证券市场上进行直接筹资, 当外源融资无法进行时, 中小企业只能以高息为代价从民间市场筹借资金。而融资担保体系建立起来以后, 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是贷款的银行利息加上一定金额的手续费, 远低于从民间筹集资金的费用, 从而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 合理控制银行管理成本和经营风险。
据统计, 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有“急、频、少、高”的特点, 贷款频率是大中型企业的5倍, 户均贷款额却只有大中型企业的5‰, 贷款管理成本是大中型企业的5倍。而融资担保机构的存在可以简化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程序, 降低管理成本。又由于融资担保机构能有效地应付银行的偿付危机, 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 因此可以刺激银行开拓新的信贷业务。
(三) 切实增强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调控能力。
与一般企业事业单位的非专业性担保相比较, 由于克服了自发性、零散性等缺点, 融资担保体系可以集中地、系统地按照特定的目标, 根据自身的实力与信誉承担数倍于其资产的担保责任, 因而这种融资担保具有放大倍数的功能, 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 可以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成为政府调控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四) 积极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行政担保, 而是政府扶持下的市场化担保, 政府仅以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其意义在于建立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良好信用关系, 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 推动以政府为主导的信用制度建设和以社会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形成。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根本目的, 就是要建立起以中小企业为突破口, 包括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担保在内的社会化信用体系。
尽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意义十分明显, 但对其作用也应有正确认识, 不能过分强调, 这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有益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启动, 是在民营金融机构发展滞后、市场力量不足的背景下进行的, 而就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长远考虑来看, 还是必须要坚持强调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多层面性, 在建设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同时, 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积极引导和发挥市场力量, 培育和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金融机构, 提供更广泛的资金来源。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 现状。
我国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起步于1992年,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目前已具备了一定基础和实力, 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信用担保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据国家发改委最新调查统计, 截止2006年底, 全国担保机构总计3366家, 全国担保机构共筹集担保资本金总额1232.6亿元, 同比增加424.7亿元, 累计实现收入达到257.7亿元。在经历了担保体系试点探索、政策推进和依法实施等不同阶段的发展之后, 担保环境逐步改善, 较好地规范了担保行为, 促进了担保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的确立和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也由政府主导型逐渐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型方向发展。据统计, 目前公司制担保机构已达2863家, 占到总数的85.1%, 非政府出资已达875.1亿元, 占到全国担保机构出资总额的71%。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防御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据统计, 2006年底全国担保机构累计发生代偿38.2亿元, 只占累计担保总额的0.47%, 累计提取的风险准备金达到47.8亿元, 比上年翻了一番多,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二) 存在的的问题。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可以集中归纳为四大缺陷:
1. 立法性缺陷。
随着担保体系的快速发展, 我国担保行业法律体系的滞后性日益突显, 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善、协调性差的矛盾不断加剧。现行《公司法》和《担保法》, 包括司法解释在内, 都未针对担保行业的特殊性做出具体规范。据以开展业务的相关政策性文件也不能有效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致使担保机构难以获得法律的有效保护, 直接影响其健康发展。
2. 结构性缺陷。
当前财政出资的政府担保在整个担保体系中虽已不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但在机构数量和担保贷款余额上, 政府担保的份额依然较高, 影响了融资担保体系杠杆功能的发挥。民间资本性担保 (包括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 的比重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市场力量有待进一步充分发育。
3. 经营性缺陷。
从目前担保机构总体发展状况来看, 担保机构规模依然偏小, 实力偏弱, 据统计, 2006年担保机构户均注册资金只有3695万元, 这就使担保业务的规模效应难以有效发挥。而且, 我国地方财政资金和资产对担保机构的划入普遍都是一次性的, 并且规模很小, 加之政府担保机构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 收取担保费标准较低, 导致担保机构资金补偿问题十分突出。同时, 担保机构由于在金融谈判中居于弱势地位, 基本承担了全部的风险, 难以实现同银行等相关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此外, 担保机构还存在运作不规范, 抗风险能力不强等情况, 担保专业人才也严重缺乏, 这些都制约了担保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4. 功能性缺陷。
由结构性缺陷带来的功能性缺陷集中体现在宏观层面上。当前对中小企业贷款实行政府担保, 实际意味着政府信用的支出。如果政府担保的中小企业过多, 将与过去允许国有大企业过度利用国家信用一样, 造成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政府风险放大, 市场管理和分散风险功能的弱化。
四、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作为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具有准公共品的性质, 在目前担保业还不成熟的情况下, 政府必须介入并给予有效的扶持。但与我国宏观经济领域其他改革一样,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也存在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的问题, 这是核心和关键。政府应明确自身在担保体系中的职能定位, 着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面临的制度环境和信息环境, 通过法律规范的形式促进政策性目标的实现, 而尽可能减少对担保业务的直接介入和干预。同时,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力推行股份制形式, 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 强化担保决策的科学性, 合理分散担保风险,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过程中, 努力坚持“政府扶助、市场化运行”原则、“风险控制”原则、“企业择优”原则和“规范化、制度化”原则。通过积极构建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 实现融资担保的健康持续发展, 进而改变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的弱势地位,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按照上述基本思路, 当前应着力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一) 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建立完备的担保法律体系。
一是通过立法明确担保机构的法律地位。在积极贯彻《担保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的同时, 应尽快出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 通过更加明确的规定, 更好地引导担保行业健康发展。应根据功能将担保机构视同金融机构对待和监管。可仿照银行分类办法, 确定核心资本, 规定合理的资本充足率。同时, 银行信贷咨询系统要对担保机构开放。二是加强政策性担保资金来源立法。通过对我国担保资金或担保机构基本资产的增资机制和补偿机制问题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确保金融机构对担保机构持续经营能力形成合理预期, 进而增强担保公司的资信, 提升银行与担保机构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三是加强担保政策目标及操作规程立法。政府应对担保支持的对象进行严格定义, 明确融资担保的对象应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市场、有利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技术密集型和扩大城乡就业的劳动密集型的各类中小企业。同时, 明确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操作规程, 以及针对中小企业担保应收取的相关费用标准。四是加强担保行业监管体系相关立法。要建立和强化为担保行业服务的行业监管体系。加快有关担保行业自治组织的立法, 通过建立行业自治组织, 加强信用担保机构之间的协作与自律, 形成对政府监管职能的有益补充。
(二) 继续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 建立稳固的财力支撑体系。
一是积极发展股份制, 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政府须从担保的具体运营中退出, 聘用专家经营, 坚持“财政性资金、法人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 不断提高担保中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当担保机构已经逐步成熟的时候, 政府还可以通过置换或出售的方式逐步降低在担保机构中的股权, 最终实现以市场力量为主较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缺口的目标。二是加强再担保的融资功能。较之单纯的政府资金转移, 再担保机构的融资功能将更有利于担保的商业化运作。要尽快推动建立具有再担保功能的全国性担保机构, 构建担保与再担保结合的担保体系, 提高担保机构在银行的资信度, 增强银行贷款意愿。三是积极探索其它新型筹资方式。如考虑以政府财政为主要出资人, 由政策性银行为担保公司提供低息融资贷款或发行次级债以补充担保金, 筹集担保公司附属资本;或者通过政策性银行融入股本金的方式, 扩大资金来源。总之, 通过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及长远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 形成稳固的财力支撑体系, 推动担保机构业务进入良性运转的轨道。
(三) 制定风险补偿机制, 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
一是建立财政有限赔偿机制。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 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因赔付造成的担保资金损失, 按担保额一定比例实行有限补偿, 以提高融资担保机构资信, 增强其抗风险能力。二是扩大担保机构的规模效应。要着力改变目前各地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散、乱、小的局面, 通过加强对各类担保资源的整合, 尽快形成规模优势, 增强担保机构业务开展和抗御风险的能力。三是努力构建信银风险共担机制。政府应加强协调力度, 明确责任划分, 促进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之间风险共担机制的建立。借鉴国外通行做法, 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不搞全额担保, 转为按比例分担 (如只分担80%) , 以强化银行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现有监控体系的优势, 减轻担保机构风险压力。四是实行税收和贷款利率优惠政策。考虑担保行业高风险、低收益的特殊性质, 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抵、免优惠政策;同时, 允许担保贷款利率在银行基准利率范围内适当下浮, 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并增加担保机构的吸引力。
(四) 提高担保配套服务水平, 建立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
一是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在借鉴国外评价体系和银行贷款评价体系的基础上, 加强企业的综合评价, 并尽可能保证评价体系的数据来源全面可靠。二是实行资信评估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制。对资信评估机构虚假行为造成的后果追究连带责任, 并加快建立全国性资信评估行业监督体系。三是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网络。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牵头, 逐步将企业在工商、税务、技术监督、银行等分头开户设卡改为“一卡通”, 实行“一卡一码”制, 从而有效减弱信息的不对称性。此外, 还要积极推动咨询服务、项目论证服务、抵押资产处理业务、典当业务和代理服务等一系列配套服务建设, 构建全方位的社会信用体系, 为推动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摘要:目前,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融资瓶颈的严重制约。融资担保, 作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经过十多年努力, 我国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取得快速发展, 在支持中小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今后应从营造良好法律制度环境、继续引入市场化机制等层面, 着力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法律环境,信用,市场化
参考文献
[1]董彦岭.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2]陈晓红.论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长沙晚报, 2001-4-5.
[3]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2002年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论坛暨管理科学论坛论文集.
[4]程剑鸣, 孙晓岭.中小企业融资.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5]卢文鹏.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担保与财政成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3.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篇三
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对国家的贡献最大。中小企业贡献50%的税收,产值占GDP的60%,解决70%的就业,但是长期得不到贷款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经济。
中小企业资金短缺 大银行难有作为
中国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现在企业融资主要是间接融资。比如说现在的公募资金直接融资,都不畅通。融资渠道单一的情况下企业融资难始终是个大问题。按目前模式,资信好的企业贷款也要2~3个月的过程,像一些应急的贷款,除非银行开了绿色通道,运用非常的手段和措施,一般是不可能的。就是大型的国有企业申请贷款最少也得3个月,因为涉及风险控制,层层审批。
中小企业的贷款更难,私营的中小企业贷款就难上加难。中小企业贷款难是长期困扰中国企业、金融界甚至是政府的问题。我觉得根本问题在金融结构的不合理。
这次扩大投资,拉动内需,政府投资四万亿。银行要进行相应的配套贷款,这正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其实这次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的中小企业受益的不多,就像2008年底或2009年1月份,以前银行放贷有规模控制,筛选客户非常严格,2008年底没有规模限制。只要银行找准客户,愿意贷多少就贷多少。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没有太大的改观。
2009年1月份,全国的贷款是一万六千亿,超过历史任何一个时期,建行一个月就贷出两千多个亿,也是建行历史上没有的。放款的面、放款的量和放款的速度是历史之最。但是中小企业仍然嗷嗷待哺,仔细分析贷款结构,还是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集中在少数地区,一万多亿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等总部集中的地区,真正像沿海的中小企业比较多的地区,贷款比率非常低。根据调查显示,在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的江苏,贷款同比增长18%,但是中小企业得到贷款同比增长7%,低于同期的增长水平。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服务中小企业
中国企业形态分为很多种,建设银行分的比较细,有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又分为很多种类型,可以分为中型和小型企业,小型企业又可分为小型和微型企业。微型企业严格意义上说就是家庭作坊式的企业,个人公司,这种企业要求,金融机构担起责任还是比较难的。现在建设银行把微型企业纳入个人业务里面,因为企业的状况完全和家庭结合在一起了,没办法分清楚。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形态是多样化的,企业的类型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多层次的,相应的需要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现在的金融结构和所有制太单一,如果这个不打破,私营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就很难解决。
单靠几家大银行无所不能包打天下,不现实。不管是政府强调还是监管部门的督促,都起不到实质性作用。前段时间,银监会召开专门的大型银行监管会议,把各大银行的董事长、行长、监事长都请去,其中提到加大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各家银行成立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部门。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认为应该从结构和所有制上解决。
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不是在中国才有,西方国家在发展中也存在这些问题。在加拿大、欧洲等国家,政府专门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局,专门的机构从事这项业务。还有专门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同时还有专门的监管机构来监管这些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
我以前很难理解,美国有几千家银行,而加拿大也有好几百个银行,像加拿大这样的国家,有国家性的银行,有跨地区的银行,还有地区性的银行,还有一间房的银行。一间房银行在夹缝中生存,而且生存的非常好,有些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做的业务只为这个街区服务。我们目前也逐步的想发展村镇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问题,但是远远不够,城市里的中小企业、街道的小企业都不能解决。
另外要成立些特殊的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比如成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基金,这些基金为中小企业专门提供临时性的贷款。
鼓励风险投资。因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三年,银行和他们打交道肯定有所顾忌,而且银行的审批程序很严格。风险投资基金就不一样,本身就带有风险的性质,国家要支持。现在有一些风投,民间的比较多,政府的比较少。这些风险投资机构国家允许有损失。风投基金不能是政策性的,风险投资机构也要是盈利性的,通过税收等政策予以支持,它也是能够生存的。靠大银行进行贷款是比较困难的。
成立政府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现在的担保机构大部分是有官方背景的,审批条件有时比银行还要严格,就起不到担保作用。政府应该从财政拨款支持担保公司,充实实力,简化审批程序,该严格的要严格,该松的要松。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我国银行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近几年的金融机构体制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股份制改造以后。一是把历史包袱卸掉,上市公司机制确立了。很多人还是老眼光看我们建行,其实建行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内部机制发生很大的变化。有股民的压力,董事会的压力。
建行和工行在去年上半年金融危机开始以后市值排名一直在往前靠,前不久公布的世界银行的市值排名,排在前十位的中国的银行占了四个。工行和建行已经连续半年稳居前两名,这是金融体制改革最明显的直接成果。
花旗和汇丰虽然在市值上排在我们后面,但实话实说,中国的银行和它们还是有差距的。首先,是科技系统的差距。科技系统的差距是制约我们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外国,风险控制靠的是模型分析,当然也有他的弊病。
风险控制模式是长期积累下来的,靠的不是经验判断,而是科学的模型分析。虽然这也存在弊病,也出现了些问题,但是总的来说比我们要先进。我们主要靠的是经验,存在很大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在个性化的服务方面也差距很大。我总结,不是我们变的非常好了,而是国外的银行出了问题。一旦它们度过了这段难关,把次贷问题解决,度过金融危机,他们将重新占据他们的位置,在十大银行里我们占据前四位,那只是暂时的。
花旗有花旗的问题那是确实存在的,但是排在我们后面的几家银行我觉得是非常好的银行。有一个叫富国银行,1999年我在美国当访问学者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一家非常小的银行,在西部,主要是在旧金山附近,它专门做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存取款业务,和结算服务,但是这家银行发展的非常快,它不像花旗银行做投资银行业务和理财业务,不到十年时间发展的这么快,现在不但市值进入前十,我觉得很吃惊。因为在美国它可以和花旗银行抗争,在收购富国时,可以和花旗平起平坐的争收购对象,为这个还差点打官司,这可以表明它的实力和社会认可程度是非常高的。就这样的银行也非常有竞争力。
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我英语很不好,这个银行提供很流利的华语服务,还完全可以提供本地话的服务,非常的不简单。十年前,美国懂华语的人不多,现在能提供华语服务可能不新鲜,但是那时候它就能做到,是非常的不容易。比如说,在美国办驾照需要存款证明,它们程序非常简单,而在中国现在都非常麻烦,所以我当时就比较看好这家银行。
我们国内的银行经过这几年的竞争发展,在标准化的服务上和国外的银行没有差距,甚至有些方面还优于国外的银行。比如说现在的营业时间在国外是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国外的银行星期天绝对是不会营业的。我们现在,不仅双休日营业,连像春节这样的大假都营业。另外我们整个网点的装修等,硬件是非常好的。我们还有些特殊服务比国外的银行做的好。比如说我到加拿大去,刷完信用卡,服务员还在填单的时候,我在当地的消费信息已经发到手机上了。当时我就念出来,营业员惊叹速度快。但是中国的银行个性化的服务肯定比不上国外的老牌银行,尤其是高端的贴身式的个性化服务,特别是非金融服务,比如说国外的VIP的保险和交通订票等这些我们是没办法比的,他们已经形成网络了。我们高端客户很难提供这样的服务,很难融入到这个体系里面去。
抄底还不是时候
中国什么时候走出经济危机还要等待时间的证明,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现在没办法预测会出现哪些问题。但是今年将是最困难的一年。
中国金融机构的基本面是好的。中国出现的问题和美国正好相反,美国是金融系统出的问题蔓延到实体经济。典型的是通用集团,通用在生产汽车的环节是没有问题的,是汽车金融出现了问题,通用支持大量的超前消费,车开走几年后再付款,用回款来支付生产,现在经济不景气,消费者还不上钱,所以通用在资金上就出现了问题。中国正好相反,可能是因为实体经济出问题,久而久之可能会影响到金融机构。这要引起政府的重视,要想方设法的拯救企业,不能单纯地认为中国金融企业抗风险能力强,抗风险能力有个度。实体经济问题多了后,最后还是会将金融企业拖垮,金融企业出现问题后后果将不堪设想。政府一定要有忧患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解决实体经济问题。
海外战略建行一直很重视,和国内业务同步发展。建设银行纽约分行申请了十年时间,包括英国申请也不低于五年,因为金融危机,美国的监管部门放宽了,建行分行才能设立,并不意味着建行加快了海外的扩张速度。
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国的金融企业应该走出海外,同时也要持谨慎态度。因为大部分金融企业对国外的金融环境不熟悉,对政策法规和运作规则不熟悉,有可能要吃亏。
所以我建议,现在不能盲目的扩张,应该找准机会和对象,选择合适时机走出去,绝不是大抄底的时候,中国还不具备大抄底的能力。建行董事长郭树清也认为应该找准合适的对象,并购的对象应该是在国内和全球和建行的业务有互补的才行,有利于在国际上的经营发展起到“1+1>2”的效果才能去兼并,否则一定要慎重。建行去年比较关注国外市场,但是没有大的收购举动,我认为还是比较稳健的。
为了更好的走出金融危机,我们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外向型经济的依赖程度高,对经济的长期稳定运行是不利的。还是要靠国内的需求,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要让国外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高。还有需要拉动国内内需,生产的调整,出口的调整。
(作者: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
4.张发衡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题分析 篇四
我国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多年来一直是个难题。创业板的推出时间尚无定论,使这一问题的解决更显遥远。同时,作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国内创投业,也由于没有退出机制而进退维谷。那么,没有创业板我国的中小企业该怎么办?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台湾作为世界上创投业最成功的地区之一,在这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近期,深圳市政创投公会赴台考察,他们对台湾政府在创投业的大力支持和引导,感受颇深。
资金支持
从1985年创投业刚刚起步,台湾“行政院开发基金”就筹资8亿元新台币,设立创投种子基金。
此后,基金的投资规模分别为:1992年16亿元,1997年20亿元,2001年1000亿元(其中带动民间700亿元新台币)。到去年6月底,该基金直接投资重点科技项目29项,累计金额424亿元新台币。
此外,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OTC)的设立,也为中小企业融资和创投资金退出开辟了宽广的通道。OTC成立于1994年,其特点是上柜条件比交易所的上市条件低得多。且上柜企业一旦符合上市条件,即可申请直接转入交易所上市。今年1月份,台湾又开设了“兴柜股票交易市场”,其要求更低,没有盈利、资本额、设立年限及股东人数的规定,只要提出申请辅导,有两家以上券商推荐就可以了。OTC同时还方便了创投退出,并使之获得增值收益。由于以上这些得力的政策和措施,台湾创投业以近30亿美元的创投资本总额带动了超过300亿美元投资于科技产业。截至2001年,仅IT产业的产值就高达241亿美元。政策扶持
5.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篇五
融资困局有望解决
趋势1:政策持续普惠中小微企业,融资大环境越发明朗
,国家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可谓是空前的,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委、监管机构相继出台了多项举措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从政策层面强势助力中小微企业缓解资金困境。
20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7项减税措施,这“七连发”的减税措施目标均是中小微企业,将直接为创业创新型企业及中小微企业减轻税负约600亿元。
7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这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准公共性”金融机构的设立,将使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降低中小微企业的整体融资担保成本。
11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商业银行线上贷款迎来强监管,互联网贷款将更加规范化。
减税、降低融资担保成本、规范贷款模式等一揽子金融税收政策的推出,不仅是国家在为中小微企业“减负”,更是在积极探索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整体解决方案,从本质上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可以预见的是,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仍将持续发力。业内相关人士预计,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将成为20金融政策的重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大环境也将越发明朗。
趋势2:金融科技将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继续创造便利
金融政策的完善为中小微企业融资营造了更健康的宏观环境,而金融科技的持续创新则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年,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科技不断在金融领域应用,推动金融机构贷款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带来了新的机遇。
工信部2018年中发布了国内第一份官方区块链产业白皮书,区块链应用将在实体经济中加速落地。未来3年,“可信数字化”进程将快速推进,而金融科技不断“脱虚向实”也将为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融资带来更多便利。
前沿科技的大规模应用,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搭建了完善的金融科技框架,简化了融资流程,降低了融资难度。同时,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还从技术上改变了金融机构事后的、手动的、基于传统结构性数据的传统监管范式,保证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安全稳定和风险防控,极大地规避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
趋势3:融资模式多元化发展,中小微企业将迎来更多选择
金融科技的广泛运用,除了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带来更多便利,还催生了诸多融资模式和金融科技平台,促进了融资的多元化选择。
2018年,在相关政策的推动和各方共同努力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在宽松的金融环境、完善的金融技术和多元化的融资选择的共同利好下,中小微企业融资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缺少抵押品、信用低、融资流程效率低的现状仍未改变。如何让金融利好真正地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实现中小微企业的真正解困,成为国家、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在年的当务之急。
金融科技打造“毛细血管”
成中小微企业融资最佳选择
在众多致力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力量中,金融科技企业凭借对前沿科技的深度落地和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的极致把握,成为2019年及未来的最佳切入点。
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的助力下,金融科技企业通过连接金融机构和中小微企业,对于传统的信贷流程、风控模式、信贷产品等进行了大力创新,不仅可以使中小微企业在现有企业条件下更容易获得融资,还可以对中小微企业进行金融服务的向导,从而大幅提升企业融资效率,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以平安集团金融壹账通旗下的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壹企业为例,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金融科技在中小微企业融资中的重要地位。
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壹企业可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消除因金融机构服务不足而导致的资金不到位情况,从而解决企业资金应急周转难的问题,突破企业发展的困境和瓶颈。目前,壹企业已经实现了全程线上操作,免担免押、最快可一天到账。
壹企业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构建了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对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应急周转困境具有多重优势。
搭建“毛细血管”,打破信息壁垒
壹企业构建了完整的平台大数据体系,通过全方位科学分析中小微企业现状和金融机构多样化的融资产品,搭建起了金融机构和中小微企业之间的“毛细血管”,可以快速为企业提供可靠的应急资金解决方案。同时,壹企业还可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程高效的贷款向导服务,助力企业迅速及时、低成本的获得融资。
打造多种管理工具,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方案
根据中小微企业的经营难点,壹企业还研发和接入了众多经营管理服务工具,打造了覆盖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方案,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更好的管理和利用自身经营信用数据,让企业经营和生意周转拥有更良性的发展生态。
品牌背书,降低信任成本
平安集团30年的品牌、技术积淀和多层级金融机构信用力量背书,金融壹账通“金融科技ABCD”,为壹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使得壹企业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实力为中小微企业融资保驾护航,打造最专业、最可靠的资金周转解决方案。
金融科技助力融资破局
铸就行业“金词”
对于银行信贷和中小微企业融资来说,两者存在着天然的矛盾,而金融科技正是缓解双方矛盾的生力军。2018年,在国家相关部委、金融机构、“壹企业”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小企业融资逐步走上了正轨。但在2019及更远的未来,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依然道阻且长,需要各方持续发力,共助中小微企业未来的健康成长。
正如央行行长易纲不久前所说,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综合施策,将“几家抬”作为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思路,才能改善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增加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综合政策。
6.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篇六
消息:自9月1日起实施新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
变化:此次新办法,将申请设立财务公司的企业集团,申请前一年按规定并表核算的成员单位的总资产最低限,由80亿降到50亿元人民币;每年总营业收入底线由60亿元降为40亿元;净资产率要求由35%降至30%等。
效果:这些准入要求的降低将催生一大批新的财务公司。据银监会透露,目前我国大约有6000户企业集团,涵盖众多行业,其中很多集团都有设立财务公司的愿望,其中不少已向银监会递交了申请。随着财务公司队伍的壮大,我国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队伍也将得以壮大。
7.中小物流车队如何破解融资难题 篇七
近些年, 随着国际油价大幅攀升, 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 客观上造成了我国物流成本的提高。与此同时, 高昂的道路通行费、重复纳税和违规收费, 进一步推高了我国社会物流成本, 一方面, 面临着成本的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 在资本市场中, 同其他中小微企业一样, 中小物流车队同样遭遇融资难的问题。融资难的问题直接制约着是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中小物流车队的困境
现代物流的不断发展, 衡量一个物流企业是否现代化, 是否符合现代物流发展需求, 更多的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精”。在这个转型期, 车队的管理模式和设备更新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资金在转型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根据统计, 中国货物运输总量7 5%由公路承担。在公路运输中, 油料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40%左右, 过桥过路费占28%~30%, 还要缴纳一定比例的各种税收。特别是物流业, 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 交通部数据显示, 全国1 3 0 0万辆货运汽车, 经营主体632万家, 十几年来运费基本没有涨, 反而陆续下降。
中小物流企业在日常运营流动资金、应收账款账期、硬件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都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但由于中小物流企业经济效益较低、设备相对落后、整体规模较小、可供抵押资产少、信用较低等问题, 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融资渠道十分狭窄, 为了解决融资困境, 需要在“物流”、“金融”条件下对中小物流企业融资模式进行创新。作为供应链金融中的一环, 物流车队的金融服务显得更为基础和急切。
近年来的物流需求爆发式的增长, 我国社会的物流成本也呈现加速增长之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 中国的国民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 在1991~2011年期间, 国内G D P平均增长1 0%以上, 伴随着GD P的增长, 我国的物流成本也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
在社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物流车队的利润率却在持续下滑。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 D P的比率, 是衡量一个国家物流行业运行效率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近年来, 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 D P的比率一直在高位运行。与发达国家相比, 这一比率仍高出1倍左右。
但是, 社会物流总费用持续高位运行, 并没有带来物流企业利润率的上升。据初步调查, 物流企业平均毛利率已由2002年的30%左右降低到2 0 0 7年的1 0%以下, 仓储企业只有3%~5%, 运输企业只有2%~3%。也就是说, 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增长的物流费用, 并没有变为物流企业的利润。
如果物流企业利润率越来越低, 低到不足以支撑基本的运作, 那么, 许多企业和资本将会退出这个行业。由此带来的只能是产业化程度进一步降低, 物流总费用继续走高。当前物流企业利润率的下降是其发展环境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主要原因是成本上升较快 (例如油价、用工等) , 而物流企业的分散、弱小现状, 在市场上难以取得定价的话语权, 同时缺乏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也是重要原因。因此, 形成物流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环境, 还需要产业内外两个方面的努力。
中小物流车队在转型的过程中遇到的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就是“融资难”。
由于缺乏担保资产和漂亮的财报, 使得银行或其他正规金融机构面对中小企业的授信望而却步, 破解难题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很难付诸实施。若是寻求非常规金融机构进行借款, 则将面临着高昂的借款成本, 致使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甚至最终使企业反受其害。
由于上游的货主或者货运企业掌握着运单, 因此对车队的运费采取了赊销的方式, 账期动辄2~3个月以上, 下游的司机则需要及时兑付工资, 一旦发生工资支付不及时就可能影响货物运输的及时性。同时车队经营者还要提前支付码头押金、运输油款、过路过桥等费用, 这些都占用着车队大量的流动资金。所以如何有效获取低成本的资金成为了中小物流车队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
破解融资难的和诚运盈模式
寻找细分行业并有效解决该行业经营者的融资、经营困难, 我们认为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思路。既符合国家政策, 也符合社会民情。为此, 和诚智达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和诚运盈金融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和诚运盈的成立旨在为中小物流企业打造一个公平、透明、低成本的融资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 将有融资需求的借款人和有理财需求的投资人进行在线信息配对, 为营运车队提供购车、加油、运费等融资服务。
和诚智达之所以能有别于其他营运车管理服务, 就在于数据, 在和诚智达开发的“智汇车管”系统中, 我们可以查到营运车在营运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相关数据, 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车辆的启停状态、车辆历史行驶线路、车辆历史行驶里程、车辆油耗、车辆实时画面、车辆违章情况、车辆安全状况等充分的数据。
正是基于一系列数据的采集, 车队可以对自己营运的车辆的日常运作状况做到了如指掌。车队利用以上数据, 可以分析司机在营运线路上的操作是否合乎规范、是否有违规驾驶、是否做到环保高效地驾驶, 利用和诚智达的该套系统, 为车队在营运过程中提供帮助, 提高了车队的营运效率, 降低了车队的营运车本。
同样依靠和诚智达的这套系统, 基于庞大且系统的数据支撑, 和诚运盈可以提炼有效关键数据, 分析车队在历史营运过程中的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运作效率及资信情况等, 建立有别于传统金融行业的评级授信模型, 根据和诚运盈建立的数据模型对车队进行评级授信, 最终达到为中小物流车队提供融资服务、促进中小物流车队健康发展的目标。
有了数据, 接下来就是搭建投融资平台了。有别于传统的P2P平台, 和诚运盈定位自己的平台为P2B平台。我们不服务于个人, 我们定位于服务中小物流车队, 是以车队为服务主体。
在为投融资双方建立了方便快捷的投融资平台背后, 为控制风险, 平台建立了六大风险防控措施:一是严格的客户筛选机制。从和诚智达现有管理的车队中, 根据车队的过往业务数据 (燃油使用、营运线路、保险、过路过桥、运输合同等数据) , 择优筛选。也就是说, 新增客户必须在和诚智达的智汇车管平台运作3个月以上, 才能对其记性评估授信。二是委托专业的律师团队上门做尽职调查。通过有效的第三方机构, 确保借款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公正性。三是实力的保险机构承保。由中银保险有限公司对车队的赊销行为提供保险保障, 确保投资者的本金、利息不受损失。四是安全的资金监管体制。平台的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资金的归集与清算, 不沉淀资金、按月还本付息, 有效降低投资人的风险。五是透明的资金流向管控。与其他金融服务平台不同, 和诚运盈平台投资人的资金流向是清楚明晰的, 是根据借款人的购买意向, 定向支付给汽车经销商或者石油经销商, 不得挪作他用。六是全面的数据管理分析。和诚智达的车辆管理服务平台——智汇车管, 能够为平台提供及时的车队经营数据, 通过数据能够及时的研判车队的经营状况并采取对应的风险防控措施。
8.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破解之道 篇八
A预计未来一年内还会有2~3次加息
货币政策是指央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从紧政策,则是适当收缩货币供给,从而使总需求的规模得以控制,是基于中国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风险考量而出台的,货币从紧可有效遏止投资及消费需求过度,缓解流动性过剩,合理引导社会通货膨胀预期,通过降低货币流通速度来缓解通胀水平的进一步上升。实施货币从紧政策,主要运用的手段有: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五大工具。从紧政策是对当前货币政策具体操作趋向的一种肯定,也明确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调整的方向。2008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运用结构性调控手段,如不对称加息、发行定向央票和进行窗口指导等。同时,抓住贸易顺差减速的良机,继续采用特别国债这一非常规手段,大力收缩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
2008年利率上调的幅度及频率仍然将视CPI涨幅而定,货币政策工具仍有操作空间。比如利率, 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相对较低,物价水平相对较高,一些短期存款的实际利率仍为负利率,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中存在着加息的压力,仍有上调空间,预计未来一年内还会有2~3次加息。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已达到17.5%的历史新高,尽管仍可上调,但上调空间已不大。
当前货币政策总的方向是从紧的,但在不同的区间和时期,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应有不同的力度和因应。次贷危机使美国及全球经济面临一定的衰退压力,今年我国部分地区又发生了雨雪冰冻及地震等灾情。我们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来相机抉择、及时调整对策和政策。货币政策10年来首次从紧后,楼市出现拐点,股市呈现震荡。进入2008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受美国次贷危机和罕见灾难的多重冲击,中国经济增速可能由此放缓,通胀压力却极可能再攀新高。尽管有政策转向的市场要求,但是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并不会一蹴而就,如果由紧转松,宏观调控将进入“灵活从紧”的新阶段。2008年,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以及产业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国民经济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随着国际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大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经济增长可能高位趋稳并适度放缓。
中国的中小企业已感受到资金紧缺的阵痛,全国有20%的纺织企业出现亏损;其中,仅广东就已有3万家大小工厂倒闭。除了受美国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外,重要的因素还来自从紧的货币政策。
B中小企业所受到的资金压力比大中型企业更大
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和抑制通胀的加剧,央行决定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就意味着银行的信贷规模将有所压缩。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从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会影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所受到的资金压力比大中型企业更大。
我们首先来看看中小企业融资的宏观经济背景: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币对外有升值,对内有贬值;加入WTO与金融全面开放;国际资本流动加快。其次,看看中小企业融资的中观金融环境:中国金融体系残缺、金融体制缺位;中国金融产品稀缺、金融通道不畅;中国信用体系缺失、信用机制失灵。再次,中小企业融资的微观运行基础也不乐观:中小企业极度缺乏融资通道与路径;中小企业融资亟待路径优化与模式创新;中小企业融资亟待构建国际化、标准化的信用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的组合模式与路径优化:目前,52万亿金融资产,银行占了47万亿,形成一行独大的格局,银行成为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信托作为补充,更为灵活方便。要加快直接融资市场建设,建立以信托市场与资本市场为主导,逐步与间接融资市场并驾齐驱的多元化、资本化、国际化的金融体系。
在我看来,信托+银行+海内外资本市场+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流组合模式。中小企业最终都要进入资本市场以实现发展,银行贷款+信托+PE+上市的组合模式将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外资金融机构、外资基金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另一条有效通道,而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是中小企业实现融资的关键。
信托公司是唯一联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市场的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信托公司可以跟金融机构之间进行金融往来、同业拆借;在资本市场,可以发起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可以做投资银行、并购重组业务。另外,它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优势,就是信托资金可以直接投资,如果中小企业被信托公司看上,那信托公司可用信托资金对其进行股权投资。信托公司正是因为这种优势,有利于资源整合,能发挥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美国信托专家斯科特指出:信托业的应用范围可以与人类的想象力相媲美!信托制度在现代社会之所以备受人们的青睐,正如英国法学家梅特兰所说:“如果有人要问英国人在法学领域取得的最伟大、最独特的成就是什么,那就是历经数百年发展起来的信托理念,我相信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了。这不是因为信托体现了基本的道德原则,而是因为它的灵活性,它是一种具有极大弹性和普遍性的制度。”信托其独特的外部管理方式即委托人委托其他人而不是亲自对自己的财产进行管理的优势,为无法亲自管理事务的人提供了绝好的契机:通过设定信托,委托人便能从理财之累中脱身出来。“信托+银行+海内外资本市场+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种主流组合模式将会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深化。同时,中小企业融资及信用体系建设也将会获得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C上市是中小企业
最方便、直接的融资渠道
中国将要推出的创业板,上市门槛较低,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这也是中国优化产业结构、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手段。目前通过中小板上市的企业数量有限,创业板的推出,中小企业就获得了最方便、直接的融资渠道。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也将获得更多的选择权,中小企业寻找风投难的现状将会大幅地改善。创业板推出后,更多传统行业中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将会被发掘出来。传统行业并不意味着落后,并不意味着没有巨大的利润空间,传统行业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经营模式的转变,能够捕捉到先机的传统企业将引导行业内的重新洗牌。在这方面,传统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往往更敏感、更灵活,也往往能够捕捉到这样的先机。现在的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宏观的思维、国际化的眼光。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和配套法规,并着力构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
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选择到海外上市,那中小企业如何才能取得上市的成功呢?在我看来,中小企业选择到海外上市是多元化、资本化、国际化发展潮流的必然结果。中小企业要取得上市成功,必须具备相应的上市准入条件。国际资本市场上市的门槛各不相同,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有不少中小企业想在海外上市,却遇到了不法中介机构,花了钱却难以上市,所以,在选择中介机构时要注意中介机构是否具有合格的资质、成功的经验、优秀的团队、雄厚的实力、广泛的资源。
(作者:中国企业海外发展中心主任,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推荐阅读: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09-02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渠道08-31
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技巧10-13
中小企业融资计划书08-13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11-14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对策》08-14
浅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论文07-27
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07-05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07-11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和对策探讨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