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

2024-07-28

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共7篇)

1.中班生成性主题活动 篇一

中班科学实验操作活动: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

执教人:班彬昀

【活动目标】

1.学会积累、记录等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

2.喜欢参与区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动,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活动准备】 生蛋和熟蛋若干

手电筒若干、记录表若干、铅笔每人一套;生鸡蛋和熟鸡蛋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引出活动

老师这里有两个鸡蛋,一个是生的一个是熟的,小朋友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区别生鸡蛋和熟鸡蛋,但是又不能把鸡蛋弄破。提问:“如果不打破蛋壳用什么办法能找出生蛋和熟蛋呢?”(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经验自由回答。)

2、创设情境

有一位老奶奶想让自己家的鸡蛋孵出更多的小鸡,可是不小心把生鸡蛋和熟鸡蛋混在一起了,哎呀,这可怎么办呢?你们愿意帮帮她吗?

3、自由探索

老师把老奶奶家的鸡蛋分给了大家,每个小朋友一个生鸡蛋一个熟鸡蛋,还给大家准备了工具:手电筒和纸张,请你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把生鸡蛋和熟鸡蛋区分开来,并在记录卡上画出你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要求:做实验的时候要小心不要碰破了蛋壳。)

4、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边探索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发现的现象。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并贴上生鸡蛋和熟鸡蛋标签。

5、展示幼儿实验记录,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实验方法,并让幼儿演示。引导幼儿交流分享探索的发现: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发现了鸡蛋的哪些不同现象? 你认为哪个是生的?哪个是熟的?为什么?(教师及时作出恰当评价并注意与全体幼儿互动)

7、教师总结幼儿的实验方法,并将方法和结果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在黑板上。验证试验方法

1)转一转,转的快、转的时间长的是熟蛋。转的慢、转的时间短的是生鸡蛋。请幼儿展示给大家看。2)照一照,透光的是生鸡蛋,不透光的是熟鸡蛋。

3)晃一晃,听一听,晃动时有声音的是生鸡蛋,没有声音的是熟鸡蛋。请小朋友们把生蛋和熟蛋分别放到两个篮子里。

三、活动延伸

孩子们你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老奶奶现在一定等不及了,咱们快点把鸡蛋给老奶奶送回去吧!

2.小班生成性主题活动:奇妙的昆虫 篇二

夏天到了,幼儿园的凌霄花架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昆虫。一天户外活动的时候,一个孩子突然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赵老师,你快来看看凌霄花上面是什么!”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小瓢虫,便把它拿在手里给孩子们观看。孩子们顿时围了上来:“让我也看看瓢虫!让我也看看!”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兴趣需要,更好地促进其发展,我们生成了此次主题活动。

二、主题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感知昆虫的多样性,知道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昆虫。

2.认识部分常见的昆虫,初步了解常见昆虫的习性,认识昆虫标本。

3.尝试用科学的方法搜集资料,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结果。

4.对大自然感兴趣,愿意大胆表述自己观察的结果。

5.能运用艺术形式大胆地进行表达表现,增强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

三、主题活动预想网络图

四、主题活动生成网络图

五、精选主题活动方案

活动一:可爱的小昆虫

活动目标:

1.对昆虫感兴趣,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初步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感知昆虫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

1.事先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观察、捕捉小昆虫,并把它们养在透气的小瓶里。

2.昆虫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回忆。

(1)教师:前几天,小朋友们在院子里看到了许多小昆虫,你们都看到了哪些小昆虫呢?

(2)幼儿自由交流自己的发现。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些昆虫的外形特征。

(1)幼儿尝试用放大镜观察小瓶中的昆虫,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身边的小伙伴。

(2)教师出示昆虫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它们共同的外形特征。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去院子里继续观察小昆虫。

活动二:小小科学家

活动来源:

在集体活动“可爱的小昆虫”之后,大部分幼儿开始留意起院子里的昆虫了。每到户外活动的时候,他们喜欢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或是在花架下寻找瓢虫,或是围成一圈观察地上的昆虫。于是,我们开展了一次“小小科学家”的活动,请幼儿变身小科学家,向大家介绍昆虫。

活动目标:

1.认识部分常见的昆虫,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敢于在同伴面前发言,大胆地陈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部分昆虫的资料。

2.昆虫的画册。

活动实录:

我把“小小科学家”的活动计划告诉幼儿及家长以后,姜梓宇小朋友第一个上台来介绍。他介绍的是蝴蝶。一开始,他还有些羞涩,上台来介绍的时候声音小小的,很快就说完了,小朋友们都没怎么听清,需要我在一旁帮忙。在我的鼓励和支持下,第二天,他又介绍了金龟子。这次他勇敢多了,没让我帮忙。一个人把介绍金龟子的内容大声说给小朋友听,小朋友们都夸他这个“小小科学家”做得特别棒。在姜梓宇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勇敢走上台来介绍自己了解的昆虫,甚至还有小朋友表现得像个专业讲解员。这个“小小科学家”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了一些昆虫,还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能够勇敢地走上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知识,锻炼了孩子们的胆量,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活动三 昆虫的本领

活动目标:

1.了解昆虫的本领,增强保护益虫的意识。

2.学习搜集信息、资料。

3.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昆虫的认识。

活动准备:

活动前鼓励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多种途径查阅百科画册,网上查找了解昆虫的本领。

活动指导:

1.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谈:昆虫有哪些本领?

2.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知道更多昆虫的本领?

3.鼓励幼儿将自己了解到的昆虫的不同本领用图画表现出来。

活动延伸:

幼儿观看螳螂捕食的录像,尝试模仿其动作形态。

活动四:益虫与害虫

活动目标:

1.能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喜欢的昆虫。

2.产生初步的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

3.乐意参加消灭害虫的行动。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昆虫,喜欢的原因,重点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昆虫的名称、特性和作用。

2.引导幼儿讨论:哪些昆虫是害虫?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它们?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益虫和消灭害虫?

3.教师提供各种昆虫的小卡片,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按益虫、害虫进行分类活动,比一比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对。

4.师生共同讨论商定消灭害虫的方法,开展“消灭害虫大行动”。如打扫班级卫生,帮助保育员老师清理死角,冲洗水沟,打苍蝇,捉蚊子等。

5.幼儿听音乐《小蜜蜂》,学做勤劳的小蜜蜂,愉快地结束活动。

活动五:昆虫灯谜会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猜谜活动,并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通过猜谜活动,初步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特征和习性。

活动准备:

1.老师、幼儿准备有关昆虫的谜语。

2.小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开场白,宣布昆虫灯谜会正式开始。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请准备谜语的幼儿(老师)上台说出谜语,台下的幼儿举手竞答,竞答正确的幼儿可以获得小奖品一份,准备谜语的幼儿也可获得一份奖品。

2.昆虫灯谜会。

在每个谜底揭晓的时候,教师根据谜面内容,简单介绍该种昆虫的特征及习性。

分发小奖品。

3.教师总结灯谜会情况,并且对灯谜会中涉及到的各种昆虫进行简要地概括和总结。

活动延伸:

1.请幼儿自由创编昆虫模仿动作,举行“你做我猜”的小游戏。

2.教师整理近期幼儿所了解到的昆虫知识点,在班级开展有奖竞答活动。

活动六:昆虫标本

活动来源:

家长们知道我们班级里在开展“昆虫“主题活动,有不少热心的家长带来家里的蝴蝶标本,请全班幼儿欣赏。在此基础上,我又找来了一些其它昆虫标本的照片。一场“参观”昆虫标本的活动就展开了。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昆虫标本,初步了解标本的含义。

2.对昆虫标本感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种蝴蝶标本若干。

2.蚂蚁、螳螂等其他昆虫标本的照片若干。

活动实录:

今天,张智航小朋友带来了自己家中的蝴蝶标本,这是一个被塑封在平面卡纸上的蝴蝶制成的标本。在请大家“参观”的时候,孩子们纷纷伸着头仔细看,还有的孩子着急得用手摸。这时,有个孩子说:“这肯定不是真的蝴蝶,这是画上去的!”的确,这只蝴蝶已经被压平了,看起来就像一张蝴蝶的照片。于是,我请孩子们再仔细地用手摸一摸塑封膜的表面,感受上面略微凸起的地方,告诉孩子:“蝴蝶标本是用真的蝴蝶做成的,人们把它的身体完整地保存下来,是为了让小朋友们能认识它。”孩子们仍是半信半疑。于是,我又请汪静悦小朋友拿出自己带来的蝴蝶标本。标本制作者把这只蝴蝶的触角、翅膀等摆放得很精致很立体,看起来就像一只活生生的蝴蝶躲在里面一样。孩子们一看这个标本,一下子就明白了,这里面真的是一只蝴蝶,只不过它不是活的,而是已经被固定起来做成标本了。孩子们惊讶的同时,又觉得很有兴趣。于是,我把准备好的其它昆虫标本的照片展示给孩子们看,他们一个个都睁大了双眼,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了一点点细节。

活动延伸:

联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幼儿家长,请家长助教来园为幼儿拓展有关昆虫标本的知识。

活动七:亲子手工制作:我喜欢的昆虫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昆虫创意制作。

2.感受亲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发放相关倡议书,指导家长搜集材料。

2.幼儿有关昆虫的知识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家长交流,说明这次活动的意义和目标。

2.提供各种昆虫图片,供幼儿和家长借鉴,酝酿自己的创意。

(1)先确定自己的创作内容。

(2)制作中注意节约使用材料,注意环保。

3.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教师对制作过程进行指导。

4.展示作品。

请幼儿将自己与家长共同制作的昆虫作品带来,自主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感受和家长共同制作的乐趣。

六、主题活动反思

(一)用心观察,善于抓住教育契机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细节,教师只需留心观察,便会发现其背后蕴藏的教育价值。昆虫是夏天常见的小动物,不管是在幼儿园的院子里,还是回家路旁的草丛中,都不难发现它们可爱的小身影。而当幼儿开始发现并且有兴趣地观察这些小昆虫的时候,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抓住时机,激发幼儿兴趣,引导更多的幼儿关注到大自然中神奇的小生物,以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促进幼儿观察品质的形成。

(二)家园有效沟通,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很多时候,幼儿会围着成人不停地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作为教师,我们也许会用合适的方式为幼儿解答,但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把握这些问题,因此家长和幼儿双方都会产生困扰。在“小小科学家”活动中,我发现,有些家长帮助幼儿寻找的资料中偶尔会有比较专业的词汇出现,这其实并不适合小班幼儿,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与家长们沟通,提醒家长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注意过滤信息,筛选出部分适合小班幼儿的内容,并且指导他们将一些专业化的语言转变为形象、易懂的语言。我们还可以请家长帮助幼儿创编简单的肢体动作,以辅助幼儿理解。

(三)留给幼儿足够的发展空间,相信幼儿

3.化学生成性教学案例 篇三

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学生做完了镁条燃烧的实验(4人一小组)后,我问学生反应后质量如何变化?大部分小组学生回答质量变小了,只有一组学生回答质量变大了,没有小组学生回答质量不变这时双方都有实验数据为证,谁也说服不了谁。在这种情况下,我首先引导学生从理论上分析各自的原因:质量变小是因为有大量的氧化镁变成白烟跑掉了,质量变大是因为反应前没有把氧气的质量计算在内。讨论完后,双方都觉得对方的分析也有道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反应后质量有没有可能不变?这时双方突然都说有可能,如果跑掉的氧化镁的质量正好等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时就可以了。这样双方的矛盾化解了,问题也解决了。(课后,我找了出现意外回答的小组的两位学生询问,发现是因为这4个女同学由于害怕,用两块石棉网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挡在了上面,这样氧化镁的损失就小了。)

4.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处理策略 篇四

—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单位: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

姓名:李英凯 性别:男

联系电话:***

邮编:030800

【摘要】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历史的必然产物,以蔡元培、鲁迅、胡适等为代表,使民主与科学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学术界众说纷纭。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生成性问题 策略 新文化运动

引言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史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中如何处理教材、设计问题、学生互动等,形成一个优秀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业界,没有以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角度来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因此,希望通过简单的分析来,为本课的学习提供新的借鉴。

主论

一、关于《新文化运动》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的要求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概况及其时代特征,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感受先进知识分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初步学会运用多元价值观看待东西方文化和评价新文化运动。

2.各版本历史教科书的具体安排

(1)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专题三第2节《新文化运动》;(3)大象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新文化运动》;(4)岳麓书社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第五单元第22课《新文化运动》。

二、案例展示与分析 1.案例展示

(1)《新文化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我给学生提供了如下两则材料。材料一: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月刊,陈独秀主编。陈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示了六条“新青年”准则。1916年9月自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就作者而言,《新青年》第一卷几乎是清一色的皖籍。第二卷虽然突破了“地域圈”,但仍局限于陈独秀个人的“朋友圈”内。1917年8月,《新青年》出完第3卷后,因发行不广,销路不畅,群益书社感到难以为继,一度中止出版。早期《新青年》没要多大影响。每期印数仅1000本。1917年1 月,陈独秀到北京就任北大文科学长。1918年1月,《新青年》再中断四个月之后重新出版。从第四卷起该同人刊物。一批北大教授加盟《新青年》,使杂志真正以全国最高学府为依托。1919年初春,《新青年》声名大振。杂志的最高印数约为一万五六千份。1919年5月,《新青年》决定重印前五卷。自1920年9月第8卷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央委员会的机关刊物,有陈独秀主编。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出季刊,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理论性机关刊物,迁至广州。自1925年4月改为不定期刊物,次年7月停刊。

材料二:《新青年》涉及的论题包括礼教、“欧战”、白话文、世界语、注音字母、女子贞操、偶像破坏、家族制度、青年问题、人口问题、劳动问题、工读互助团、易卜生主义、罗素哲学、俄罗斯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宣传与社会主义讨论等众多话题。1918年12月和1919年1月,《每周评论》和《新潮》的相继创刊,结束了《新青年》孤军奋战的局面。三刊同声协唱,同气相求,很快产生了群体效应。五四运动发生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很快办起了约400种白话报刊。数百种报刊的群体响应,意味着“新文化”由少数精英的鼓吹,发展为知识大众的唱和。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新文化”才真正成为一场空前规模的“运动”。

要求学生阅读后回答:《新青年》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刊物(办刊宗旨、发展阶段、作者队伍、社会影响等方面)?材料中哪些内容改变了以前的看法?

通过这些材料,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升。高二(5)班的姚靓同学说:“关于《新青年》的介绍,让我知道了太多以前不了解或误解的东西,如他并非一开始就是‘名刊’,也并非初期既有很多名人参与,而且很多人实在五四运动以后才逐渐成名的。刊物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众多社会问题,并非指与中共的思想相关。”张金同学说:“《新青年》等刊物通过传播新思想而孕育出了五四运动,但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时,显然不曾预想五四年后将引发一场全国规模的‘新文化运动’。故上述诸话题不可能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办刊过程中逐渐‘寻觅’‘发掘’出来的。时代赋予了改看成长的养分。”还有学生指出教材所说的“1917年《新青年》每期发行量达到16000多份”,明显的错误。另外由学生道出感慨:“读一本刊物,品一本刊物,品一段历史,原来历史是这么的丰富和具体。”

(2)历史课堂生成性问题应对策略

生:在新文化运动中,北洋军阀政府为什么不阻止危及他们统治的言论呢?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请历史课代表回答。

生:如果是我,我会阻止的,我还没想好为什么……

师:这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知道袁世凯以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但是各个派系谁也没有绝对权威控制中央政府,他没关注的焦点是军事,是如何控制政权,这使得中央政权相对架空,使得思想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期,这和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也有相似之处。不知道我的回答能不能令你满意?

案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科书上更本没有介绍,这就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课前充分的备课预设。很多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不知道,这就促使教师去读书,不但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应对学生日益活跃的思维。如果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可下查阅资料,继续思考。

2、案例点评与分析(1)学界视点

在生成性教学中,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如谈话、讨论、共同探究等方式倍受青睐。互动,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关系。在互动中,不仅师生关系由“我——他”关系变成了“我——你”的关系,而且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的关系也由“我——他”变成了“我——你”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恰当运用互动性教学方法,必须以对话的理念贯穿始终。对话不是简单地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会话、语言交流,而是指师生以平等的关系、开放的心态、谦虚的态度来交换彼此的思想,探讨对文本的理解。对话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知识的传递,也不仅仅是达成共识,而更多得是视野的拓展、精神的会通、人格的交流。理解不仅是接纳,而且更多的是心胸的宽阔与豁达、思想的广博与精深。所以,在罗蒂(R。Rorty)的对话中,他“要求对话者平等、开放、富有创造性、具有多元价值观”。

教学案例1中设及“新文化运动中标志性刊物——《新青年》”,通过几段与《新青年》相关的材料来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及其影响逐步扩大的过程。其中有些较好的做法。教是在预先设计教学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疑问:《新青年》是一份什么样的刊物?它为什么会从上海迁到北京?他又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多大影响?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疑问,教师选取了几段材料来补充学生的认识。在预设中准备好课堂上可能生成的问题,这也是生成性教学的重要手段。

通过补充材料完成师生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材正文部分的结论,在学生看来有相当高的权威性,所以很难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对话关系,在顺利成章的接受教材结论的过程中也很难产生生成性问题,补充适当的材料就显得格外重要。案例中选取的材料让学生认识到,《新青年》并非一诞生就取得成功,而是伴随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而逐渐成长起来的,与其说是《新青年》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不如说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认识对学生的传统思维冲击很大,所以容易引起思想的碰撞,迸发出思想的火花。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之间交换彼此的思想,从而达成共识。案例中,教师在读完几段材料后,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从这些课堂笔录来看,学生表现的非常活跃,从而生成了一些新的思想和认识。例如,姚婧同学开始转变对《新青年》的误解,明白了其内容的广泛性;张金同学认识到《新青年》的产生和发展时时代赋予的;更有同学依据材料指出了,教材中的错误,颠覆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盲从;还有同学从中体验到历史的丰富多彩。

教学案例1为生成型教学提供了一个好的开端:通过补充材料打开学生的思路,并且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思想交流中来,从而生成各种新认识。接下来。该把零散的知识串接起来,回归到教学预设的主题中来。本案例教师之所以高度重视《新青年》,理由有三点:一是它是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二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影响大,当时很多的新思想、新观点都是通过《新青年》发表出来的,深刻影响了后来改造中国社会的革命青年,它是与旧派势力做思想斗争的主要阵地;三是对《新青年》在教材中出现频率如此之高存在一些困惑。而通过这些补充材料,究竟想让学生得到什么样的认识?这些认识与本课的主题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是在处理本课生成性问题时必须考虑清楚的。

我想本课教师应该是想让学生们得出这样一些认识:①《新青年》的影响力与它迁至北京,与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本案中学生们似乎没有关注到。②《新青年》涉及的话题广泛,反映出新文化运动关注的问题很多,不仅仅局限于民主与专制之争、新旧文学之争、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等,它是各种思想内容、术流派传播,“百家争鸣”的时代。由于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四运动的影响,《新青年》逐渐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重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并且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思想宣传的主流。③之所以以《新青年》的创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因为它引领时代的潮流,在它的带动下,全国范围内出现办刊的浪潮,“新文化”才真正为知识大众所接受,从而对五四运动产生宣传和动员作用。这些认识对于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变化以及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在问题抛出去提以后还需要对学生中产生的生成性话题进行收拢、汇聚,从而达到思想的升华。教学案例1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在预先设计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惑,提供一些补充材料。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面对补充材料可能会产生的反应,即生成性问题,预先设计好处理方案;补充的材料实际上是为学生的思想交流搭建平台,叫时应以真诚、开放、平等的态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学生的言论中发现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是否准确、到位;对思想上生成的火花,不能一味的肯定或否定,需要把他们桂英到课本的主题内容中来,即回归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中。

在教学案例2中,学生的注意力放在了北洋政府对待新文化运动的态度问题上,它属于教学预设之外的突发性问题,这位教师处理方式比较好,既然学生感兴趣,就先抛给学生讨论,看看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同时也给教师思考的缓冲时间。历史课代表的回答很有代表性,反映出学生对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状况普遍存在欠缺,所以教师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出现思想界异常活跃局面的原因,并把它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作比较,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思想文化与政治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案例2较成功之处在于:①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的兴趣对教学行为和思路进行机制性调整,不完全由教学预设牵着鼻子走;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不是通过一问一答的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而是集思广益,先征集学生的看法,从学生的发言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再加以解决,做到对症下药;③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首先,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当做话题供大家探讨,这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很有成就感。其以平等的身份对话,尊重学生,在处理学生生成问题过程中非常重要。

面对类似案例2中的突发性生成问题也可以进行以下处理:当学生的看法如“我还没想好为什么”或者五花八门时,教师可以给出思考问题的角度,引导学生逐步接近事实真相。关于“北洋军阀的统治”在必修一的教材中已经涉及,学生应该能够分析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通过“军阀割据混战”的史实逐层剥析出当时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的关系,得出中央集权薄弱的结论。但如此处理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对这一生成问题有充分地理解,如果课堂生成问题是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不是以采用学生讨论、逐层引导等方式,只需向学生说明:“我对这一问题也不是太清楚,不是以采用学生讨论、逐层引导等方式,只需向学生说明:“我对这一问题也不是太清楚,我们都在课后查阅一些资料,下次课再来交流。”切忌老师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承认自身的不足也是平等对话的一种形式。但针对课堂生成问题,在下次课上务必解决,不要给学生留下遗憾。

对《新文化运动》一课可能出现的课堂生成性问题包括以下两类。

一类是预设下的现象。对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教学内容可能存在困惑,如为什么以《新青年》的创刊作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之间的联系,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等等;对不同的教学方式可能存在的反应,如在讲到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时,如果只是简单罗列出教材谈到的三个方面,学生可能会感觉枯燥无味,甚至可能出现打瞌睡的现象,所以这里的处理方式最好是补充一些新鲜的材料让学生归纳出结论。讲到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时,学生很容易就陷入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困境,而没法真正理解结论的内涵,而且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历史现象的看法也有所差异。

另一类是不曾预测到的现象。课堂上出现不带有普遍性的个案,如有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一简单的知识点存在疑惑或误解,其他学生可能发出哄闹声,面对这种意外生成问题,给学生鼓励,尽量找出他的闪光点,使其重拾信心,非常重要;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些情绪性表达,如何平复学生情绪,如何指导学生,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考验;学生在课堂呈现出的状态与本人的教学预设存在差异,如教师提供关于对新文化运动评价的材料太难,学生无法理解和归纳,此时,如何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正确地结论,这对教师处理课堂的灵活性要求较高,课后需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再设计。

结论

通过案例分析来预测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对策。然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远远多过上述提到的问题。所以,希望更多的同行能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共同推动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①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②丹东尼奥 M 贝森赫兹 PC 《课堂提问的艺术》、宋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③沃尔什 JA 撒特斯 BD《 优质提问教学法》、刘彦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④肖峰 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处理策略

—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单位: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

5.中班语言教案猪太太生宝宝 篇五

猪太太说:“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像我,是漂亮的小白猪。”猪太太浑身都长着雪白的毛,漂亮极了。

猪先生摇着头说:“不,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像我,是英俊的小黑猪。”猪先生浑身长着黑毛,英俊极了。

每天,猪太太和猪先生都会为快要出世的猪宝宝的摸样争来争去。

终于,猪太太到医院去生猪宝宝了。

猪先生开着汽车到医院去接猪太太和孩子。一路上,他想到自己当了爸爸,就开心地笑着,不停地对自己说:“哈哈,我当爸爸啦!哈哈,我的孩子一定是小黑猪,长得一定和我一模一样!”猪先生在病房里看到了猪太太,连忙问:“喂,亲爱的太太,你生了!你生的是小黑猪还是小白猪?”猪太太笑眯眯地看着猪先生,没有回答。

猪先生又问:“亲爱的太太,你快告诉我呀!”猪太太笑着说:“我不说了,你自己看吧。”正说着,医生推了一辆小车子,上面睡了一排可爱的小猪娃娃,那是三只小黑猪,四只小白猪,还有五只小花猪。

猪先生一看傻眼啦,问猪太太:“这些都是我们的孩子?”“当然,他们都是我们的孩子。你瞧,他们多可爱啊!”

教学反思:

6.初中数学生成性教学的尝试 篇六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成性教学

生成性教学倡导:“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的环境,更是要引导学生获得适应这变化不居的社会需要的能力,能够在变化不居的未来中不断创造知识,成就自身”。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也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它是一切重大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更要让他们从中学会数学的思想、数学方法、技巧来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为此,笔者在初一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适时开展一些以生成性教学为主的探究性学习的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数学生成性教学举例

在一次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上,笔者出示了这样的问题:已知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现有10瓶汽水。若不再添钱,最多还可多喝几瓶汽水?

这个问题借助小学算术的方法,完全可以解决。学生们经过热烈谈论,运用“借一还一”的技术处理,很快解决了问题。

笔者肯定了学生的解法,同时指出:“这个想法停留在小学阶段,你能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吗?”

1.问题及其推广

笔者在及时表扬的同时,适时地加以点拨:“本题按这种兑换方式,10个空瓶最多可喝到5瓶汽水,5刚好是10的一半,是巧合吗?你能说明吗?”

不少学生在原来的问题上作了进一步的推广:

推广1:已知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现有2m瓶汽水(m为正整数),则最多还可以喝多少瓶汽水?

推广2:已知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现有x瓶汽水(x为正整数),则最多还可以喝多少瓶汽水?

推广3:已知a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现有b瓶汽水(a、b为大于1的整数),则最多还可以喝多少瓶汽水?

甚至出现了推广4:已知a个空汽水瓶可以换c瓶汽水,现有b瓶汽水(a、b、c为大于1的整数,且a>c),则最多还可以喝多少瓶汽水?

2.数学建模

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们对两个结论分别进行了验证:先用小学的方法算一次:第一步:拿23个空瓶换回8瓶汽水,余3个空瓶;第二步:拿11个空瓶换回4瓶汽水,余1个空瓶;第三步拿5个空瓶换回2瓶汽水;第四步:不能再借了,共可以喝到14瓶汽水。然后用代数的方法:原有结论是15瓶,已经可以排除。修正后的结论:a=5,c=2,b=23,

3.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这堂课围绕“空瓶兑换”问题展开,不断探索、思考、反思,不断推广。通过对问题现象的思考,感悟问题的本质,形成了解决问题的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课”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做,去交流,鼓励学生发言,提出异议,体验解题过程的快乐,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学生的课堂反映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在上还感受了数学的严谨性,思维发生了质的飞跃。

二、给学生一双翅膀——教学后的反思

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新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新时期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兴趣,二是方法。有兴趣的学习才是愉快的,而懂方法的学习则是轻松的——兴趣和方法是有效学习的两翼。

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是为培养能力和学会方法而设置的。在培养能力和学会方法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掌握这些知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程度应该作为测定能力提高和方法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培养能力和学会方法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也会形成乐于探索、勇于追求科学真理的优秀品德,以及辩证地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原先学到的大部分知识可能会因为得不到经常应用而被遗忘,但深深地铭刻于他们头脑中的科学精神、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却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本课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讨论,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及推广,学生不仅从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数学的深层知识——即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有人提出,数学课堂应该回归简约。从教学材料的选择看,要做到“选材要少”、“用材求丰”、“组材求优”。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

本课所用材料很少,而且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比较熟悉的问题。但对这个材料采用了多种处理方式:一是用代数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应用初中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二是对原有的问题作推广,让材料出现由浅入深的变化,使学生初步建立“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三是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同学建立“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使学生树立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堂课,师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对话、交流和动态生成,即凸现了研究的主题,又保证了教学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

生成性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成为教师公开课的主要形式。但是,教师实际中存在着“方法优先,媒体挂帅,活动精彩”等观念,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要使生成性教学落到实处,首先应该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建设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心情舒畅地进入课堂,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言论,真正参与课堂学习,这样才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其次,应该以“问题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贯穿“问题”这一主线,用“问题”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心理投入。这就需要在教学设计时,准确把握问题的大小,在旧知与新知间寻找合适联系;把握问题的真伪,能引起学生产生探究的冲动和欲望,并努力去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再次,应该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思维,掌握知识,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关注“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数学基本思想或方法,并以此为核心去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总之,生成性教学的价值追求是使教学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一部分和成就学生的幸福生活,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孟凡丽,程良宏.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9,(1):22—27

[2]许卫兵.简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J].课程教材教法,2009,(5):42—46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昆承中学)

【摘 要】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中学会数学的思想、数学方法、技巧来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和提高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成性教学

生成性教学倡导:“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的环境,更是要引导学生获得适应这变化不居的社会需要的能力,能够在变化不居的未来中不断创造知识,成就自身”。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也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它是一切重大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更要让他们从中学会数学的思想、数学方法、技巧来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为此,笔者在初一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适时开展一些以生成性教学为主的探究性学习的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数学生成性教学举例

在一次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上,笔者出示了这样的问题:已知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现有10瓶汽水。若不再添钱,最多还可多喝几瓶汽水?

这个问题借助小学算术的方法,完全可以解决。学生们经过热烈谈论,运用“借一还一”的技术处理,很快解决了问题。

笔者肯定了学生的解法,同时指出:“这个想法停留在小学阶段,你能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吗?”

1.问题及其推广

笔者在及时表扬的同时,适时地加以点拨:“本题按这种兑换方式,10个空瓶最多可喝到5瓶汽水,5刚好是10的一半,是巧合吗?你能说明吗?”

不少学生在原来的问题上作了进一步的推广:

推广1:已知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现有2m瓶汽水(m为正整数),则最多还可以喝多少瓶汽水?

推广2:已知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现有x瓶汽水(x为正整数),则最多还可以喝多少瓶汽水?

推广3:已知a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现有b瓶汽水(a、b为大于1的整数),则最多还可以喝多少瓶汽水?

甚至出现了推广4:已知a个空汽水瓶可以换c瓶汽水,现有b瓶汽水(a、b、c为大于1的整数,且a>c),则最多还可以喝多少瓶汽水?

2.数学建模

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们对两个结论分别进行了验证:先用小学的方法算一次:第一步:拿23个空瓶换回8瓶汽水,余3个空瓶;第二步:拿11个空瓶换回4瓶汽水,余1个空瓶;第三步拿5个空瓶换回2瓶汽水;第四步:不能再借了,共可以喝到14瓶汽水。然后用代数的方法:原有结论是15瓶,已经可以排除。修正后的结论:a=5,c=2,b=23,

3.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这堂课围绕“空瓶兑换”问题展开,不断探索、思考、反思,不断推广。通过对问题现象的思考,感悟问题的本质,形成了解决问题的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课”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做,去交流,鼓励学生发言,提出异议,体验解题过程的快乐,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学生的课堂反映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在上还感受了数学的严谨性,思维发生了质的飞跃。

二、给学生一双翅膀——教学后的反思

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新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新时期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兴趣,二是方法。有兴趣的学习才是愉快的,而懂方法的学习则是轻松的——兴趣和方法是有效学习的两翼。

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是为培养能力和学会方法而设置的。在培养能力和学会方法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掌握这些知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程度应该作为测定能力提高和方法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培养能力和学会方法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也会形成乐于探索、勇于追求科学真理的优秀品德,以及辩证地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原先学到的大部分知识可能会因为得不到经常应用而被遗忘,但深深地铭刻于他们头脑中的科学精神、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却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本课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讨论,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及推广,学生不仅从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数学的深层知识——即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有人提出,数学课堂应该回归简约。从教学材料的选择看,要做到“选材要少”、“用材求丰”、“组材求优”。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

本课所用材料很少,而且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比较熟悉的问题。但对这个材料采用了多种处理方式:一是用代数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应用初中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二是对原有的问题作推广,让材料出现由浅入深的变化,使学生初步建立“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三是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同学建立“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使学生树立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堂课,师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对话、交流和动态生成,即凸现了研究的主题,又保证了教学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

生成性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成为教师公开课的主要形式。但是,教师实际中存在着“方法优先,媒体挂帅,活动精彩”等观念,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要使生成性教学落到实处,首先应该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建设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心情舒畅地进入课堂,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言论,真正参与课堂学习,这样才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其次,应该以“问题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贯穿“问题”这一主线,用“问题”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心理投入。这就需要在教学设计时,准确把握问题的大小,在旧知与新知间寻找合适联系;把握问题的真伪,能引起学生产生探究的冲动和欲望,并努力去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再次,应该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思维,掌握知识,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关注“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数学基本思想或方法,并以此为核心去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总之,生成性教学的价值追求是使教学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一部分和成就学生的幸福生活,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孟凡丽,程良宏.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9,(1):22—27

[2]许卫兵.简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J].课程教材教法,2009,(5):42—46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昆承中学)

【摘 要】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中学会数学的思想、数学方法、技巧来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和提高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成性教学

生成性教学倡导:“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能够适应当前的环境,更是要引导学生获得适应这变化不居的社会需要的能力,能够在变化不居的未来中不断创造知识,成就自身”。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也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它是一切重大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基础。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更要让他们从中学会数学的思想、数学方法、技巧来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为此,笔者在初一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适时开展一些以生成性教学为主的探究性学习的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数学生成性教学举例

在一次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上,笔者出示了这样的问题:已知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现有10瓶汽水。若不再添钱,最多还可多喝几瓶汽水?

这个问题借助小学算术的方法,完全可以解决。学生们经过热烈谈论,运用“借一还一”的技术处理,很快解决了问题。

笔者肯定了学生的解法,同时指出:“这个想法停留在小学阶段,你能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吗?”

1.问题及其推广

笔者在及时表扬的同时,适时地加以点拨:“本题按这种兑换方式,10个空瓶最多可喝到5瓶汽水,5刚好是10的一半,是巧合吗?你能说明吗?”

不少学生在原来的问题上作了进一步的推广:

推广1:已知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现有2m瓶汽水(m为正整数),则最多还可以喝多少瓶汽水?

推广2:已知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现有x瓶汽水(x为正整数),则最多还可以喝多少瓶汽水?

推广3:已知a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现有b瓶汽水(a、b为大于1的整数),则最多还可以喝多少瓶汽水?

甚至出现了推广4:已知a个空汽水瓶可以换c瓶汽水,现有b瓶汽水(a、b、c为大于1的整数,且a>c),则最多还可以喝多少瓶汽水?

2.数学建模

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们对两个结论分别进行了验证:先用小学的方法算一次:第一步:拿23个空瓶换回8瓶汽水,余3个空瓶;第二步:拿11个空瓶换回4瓶汽水,余1个空瓶;第三步拿5个空瓶换回2瓶汽水;第四步:不能再借了,共可以喝到14瓶汽水。然后用代数的方法:原有结论是15瓶,已经可以排除。修正后的结论:a=5,c=2,b=23,

3.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这堂课围绕“空瓶兑换”问题展开,不断探索、思考、反思,不断推广。通过对问题现象的思考,感悟问题的本质,形成了解决问题的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课”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做,去交流,鼓励学生发言,提出异议,体验解题过程的快乐,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学生的课堂反映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在上还感受了数学的严谨性,思维发生了质的飞跃。

二、给学生一双翅膀——教学后的反思

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新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新时期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兴趣,二是方法。有兴趣的学习才是愉快的,而懂方法的学习则是轻松的——兴趣和方法是有效学习的两翼。

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是为培养能力和学会方法而设置的。在培养能力和学会方法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掌握这些知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程度应该作为测定能力提高和方法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培养能力和学会方法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也会形成乐于探索、勇于追求科学真理的优秀品德,以及辩证地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原先学到的大部分知识可能会因为得不到经常应用而被遗忘,但深深地铭刻于他们头脑中的科学精神、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却随时随地都会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本课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讨论,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及推广,学生不仅从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数学的深层知识——即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有人提出,数学课堂应该回归简约。从教学材料的选择看,要做到“选材要少”、“用材求丰”、“组材求优”。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

本课所用材料很少,而且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比较熟悉的问题。但对这个材料采用了多种处理方式:一是用代数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应用初中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二是对原有的问题作推广,让材料出现由浅入深的变化,使学生初步建立“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三是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同学建立“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使学生树立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堂课,师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对话、交流和动态生成,即凸现了研究的主题,又保证了教学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

生成性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成为教师公开课的主要形式。但是,教师实际中存在着“方法优先,媒体挂帅,活动精彩”等观念,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要使生成性教学落到实处,首先应该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建设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心情舒畅地进入课堂,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言论,真正参与课堂学习,这样才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其次,应该以“问题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贯穿“问题”这一主线,用“问题”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心理投入。这就需要在教学设计时,准确把握问题的大小,在旧知与新知间寻找合适联系;把握问题的真伪,能引起学生产生探究的冲动和欲望,并努力去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再次,应该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思维,掌握知识,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关注“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数学基本思想或方法,并以此为核心去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总之,生成性教学的价值追求是使教学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一部分和成就学生的幸福生活,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孟凡丽,程良宏.生成性教学:含义与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09,(1):22—27

[2]许卫兵.简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J].课程教材教法,2009,(5):42—46

7.幼儿园中班科学说课教案:生豆芽 篇七

一、说教材

抽到这个活动内容,我想起了前些日子发生在我们班里的一件事情,我让幼儿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布置我们的自然角,幼儿兴致特别高,第二天纷纷收集玉米、大豆、高粱、花生、绿豆等投放在自然角,午饭的时候,小朋友吃豆芽熬肉,大家都在安静的吃饭,东北角上的几个小朋友却在争论不休,我走过去询问才知道,他们在争论一个问题:豆芽是不是豆子变来的?如果是,那么硬梆梆的豆子怎么能长出牙来呢?当时吃完饭后,幼儿也曾就这个问题讨论过,而且还争得面红耳赤。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能力不断提高,他们不仅仅满足老师所告诉的,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目前,我们班幼儿有植物种子发芽的经验,我打算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豆芽作为探索的对象,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通过开展活动“生豆芽”,让幼儿更直观、形象的了解豆子如何生根发芽,他们的生长与水、阳光存在什么关系,更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豆子生根发芽生长状况的探索兴趣。

根据新《纲要》精神,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确定这次活动的目标为:

1、激发幼儿对豆子生根、发芽,生长状况的探索兴趣

2、帮助幼儿学习简单的植物实验的方法和技能。

3、启发幼儿探索豆子生根发芽与水、阳光的关系

这三个目标中蕴含了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主动探索的经验获得和对事物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打算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激发幼儿对豆子生根发芽生长状况的探索兴趣上,于是,在活动开始前,我要为每个幼儿准备好实验用的杯子,豆子,水等,指导幼儿泡豆子,让幼儿亲自参加探究活动,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发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欲望。而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我引导幼儿自己观察豆子发芽的情况,并做好记录,然后我和幼儿一起分享豆芽的生根发芽情况,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使活动重点、难点得以有效突破。本活动的难点是:启发幼儿探索豆子生根、发芽与水和阳光的关系,我决定从以下几点来突破:

1、对比试验:两个杯子里分别放几粒豆子,其中一个杯子放水没过豆子,另一个杯子不放水,2天后请幼儿观察,从而得出结论:豆子生根发芽需要水。

2、对比实验:两个杯子里分别放上豆芽,其中一个杯子在黑洞洞的纸盒里,另一个杯子放在阳台上,1天后观察,从而得出结论:豆子生根发芽后继续生长需要阳光。

为了完成以上教育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一)环境创设,与区域相结合

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的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我整合区域活动,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在区域中准备:科学区:投放杯子,豆子,水盆,海绵等,图书区:投放有关生豆芽的图书和图片。

(二)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种子发芽的知识经验

(三)物质准备:

1、黄豆,绿豆,香豆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杯子,纱布和海绵,纸箱子,两个大盆。

2、提前2天与幼儿一起泡豆子,并做观察记录。

3、将两盆豆芽提前2天分别放在黑纸盒和阳台上,4、关于生豆芽的课件。

这些准备活动,一是为幼儿创设探究活动环境,提供可操作材料,让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二是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和重点,完成活动目标。

二、说教法

整个活动中始终体现纲要:即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的原则,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实验法:让每个幼儿都参与试验,体验探究的乐趣。

2、课件演示法:将泡豆子,豆子生根发芽,豆芽变绿等过程制成课件,让幼儿直观、生动、系统、全面的了解生豆芽的全过程。

3、观察法:在实验中,引导幼儿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这些方法的运用,将克服教师传统的说教形式,让幼儿通过试验,观察,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在快乐中习得知识,获得经验。

本次活动采用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关注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都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乐于探究的科学习惯。

三、说学法

幼儿是活动的主人,要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结合本次活动的特点,我采用:

1、实验探究法:让每个幼儿都能亲自动手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培养幼儿的探究意识。

2、观察法: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幼儿亲自护理自己的豆芽,随时观察豆子生根发芽的情况,并用绘画或符号作记录。

3、归纳法:幼儿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试验得出的结论

这些方法的运用,幼儿能够用眼睛看,用嘴巴交流,用耳朵听,用大脑思考,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能够有效的完成活动目标。

四、说活动程序

(一)观察泡过的豆子(6分钟)

问题:

1、这两盆豆子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结论:有水的那盆豆子发芽,豆子发芽需要水

这一环节,幼儿在活动前就参与实验,有些幼儿有这方面的经验储备,可以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在交流中获得新知识。

(二)观察放在黑纸盒和阳台上的豆芽(6分钟)

问题:

1、纸盒的豆芽长的怎么样?为什么?

2、阳台上的豆芽长得怎么样?为什么?

3、这两盆豆芽为什么长得不一样?

结论: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三)带幼儿一起分析豆芽的生根发芽情况(5分钟)

问题:

1、豆子先生根还是先发芽?

2、豆芽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四)观看课件:生豆芽(8分钟)

问题:豆子生根发芽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这一环节,生动形象的课件让幼儿系统的了解了豆子生根发芽的全过程,对这一科学知识有个全面感性了解,幼儿再结合自己动手泡豆子,观察豆子生根发芽的情况,还能直观形象的掌握这一抽象的科学知识。

五、说活动延伸

1、幼儿把自己泡的豆芽放在阳光下,继续观察,会发现豆芽变绿,了解阳光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把豆芽置于真空中,继续观察,发现豆芽枯萎致死,了解植物生长与空气的关系。

活动结束了,但活动内容并未结束。幼儿会进一步探究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会越来越浓。(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上一篇:有价值的创业项目简介下一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当服务群众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