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学

2024-08-23

跨文化交际学(共8篇)

1.跨文化交际学 篇一

对外汉语教案 跨文化交际学之文化的定义

一,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 二,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也包括实物和器具。 三,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 四,文化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后天所学会的。 五,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 -文化定义的重要性 首先,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文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时,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文化 的对比。其次,在研究任何学科前,术语的`界定是前提。术语界定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和 精确性。第三,对于文化定义的讨论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文化的性质和特点。

2.跨文化交际学 篇二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运用多种学科理论解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会发生什么样的文化碰撞, 为什么会发生, 以及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冲突, 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有效地顺利沟通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P56) 。在如今信息化时代,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沟通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因而各种文化碰撞不可避免, 文化的差异会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带来沟通理解的巨大障碍, 人与人之间由于理解困难也难以和睦相处, 在此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电影《刮痧》是一部反映华裔家庭与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冲撞的优秀影片, 男主人公方大同是一位成功的游戏开发者, 与妻子育有一子, 一家三口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大同把父亲从国内接到美国准备申请绿卡, 一天小孩子生病, 父亲采用传统中医的刮痧疗法给孩子治病, 刮痧是利用光滑的石片或其他金属片蘸水或油在皮肤上反复摩擦, 直至皮肤发红充血, 以收到减轻内部炎症的效果, 是传统中医的精粹, 患者一般不会感到疼痛, 但是皮肤上会留下紫红色类似淤伤的痕迹, 几天后会自行消失。父亲的老朋友猝死, 父亲被带到了警局配合调查, 男主人公不得已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去警局接回父亲, 孩子一个人在家不小心摔破头, 去医院时医院发现了孩子身上的瘢痕, 认为小孩子遭到了家人虐待, 便通知了儿童福利局的官员。儿童福利局见状要控告家人虐待孩子, 大同为了不把父亲牵扯进来, 向法官说是自己为儿子刮痧, 结果被剥夺了对儿子的抚养权, 不得不与妻子分居才能接回孩子。最后男主人公的美国同事不远万里去中国体验“刮痧”, 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证明了刮痧是有用的治疗手段, 这位美国朋友和儿童福利局的官员一起去向法官求情, 请求撤销对男主人公的指控。影片最终以全家团聚结尾, 但是带给男主人公一家的伤痛却是难以弥补的。

二、对电影《刮痧》情节的跨文化交际解读

社会离不开交际, 当一个人成为社会一员时, 他就是社会交际的一部分, 不同的社会成员在交际过程中他们的价值观念系统会呈现差异性。各种文化内部都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念系统, 这一套系统对文化内部的成员指示善恶美丑的划分, 对人类的活动起到道德上的约束, 牢牢扎根于文化内部成员的心中, 成为民族性格的基础。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有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念, 美国也一样。当具有一种价值观念的人迁往有着不同价值观念的社会中时, 在一种文化中被熟知接受的行为观念在另外一种文化当中就未必能被接受。比如影片《刮痧》中的刮痧, 在中国人人皆知是一种治疗手段, 不会有人认为这是在伤害身体, 但是在美国, 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 法官要求方大同出具医学证明, 可是在美国的医学系统中没有关于刮痧的资料, 也就是说, 在美国的价值观念系统里, “刮痧”不被接受和理解。

(一) 中美法律观念差异

为了不影响给父亲办绿卡, 男主人公方大同把罪责扛到自己身上, 向法官说是自己给儿子丹尼斯进行刮痧的, 这可以算作是“替父顶罪”。美国人很难理解方大同的做法:为父亲顶罪———这本身是一种欺骗行为。中国人重儒教, 伦理精神, 强调“孝为先”, 作为儿子的方大同当然要尽到孝道, 保全父亲为先, 自己扛下了所有责任。但是美国人是个人本位取向, 他们崇尚“平等, 利己, 竞争”, 故很难理解大同的做法。

1. 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违法。

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当然对于孩子是不好的, 我们的文化认知当中也会有同样的概念, 不同的是美国以法律对监护人的责任进行了明文限定, 并且有相应的机构进行监督。而大同为了去警察局接回父亲将丹尼尔独自留在家中。“忠孝顺从”的观念让大同舍弃孩子的利益前去接父亲, 这一点后来也成为儿童福利局在听证会上提供的不利于大同的证据之一。

2. 法律观念。

在听证会开始前很短的时间里方大同带上自己的律师朋友在没做太多准备的情况下出席听证会。这位律师是版权法律师, 他向方大同强调自己对于家庭法不太了解, 方大同并不以为然, 认为法律都差不多, 只要朋友证明他很爱儿子没有犯法就可以了。但是, 在随后的听证会上版权法律师确实无法应对。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华裔优秀游戏开发人员, 方大同并不是法律观念淡薄, 只是他成长于中国文化中, 在一个情感型的社会中, 父亲对儿子的爱天经地义, 不用特意证明, 但他忽略了在美国“求精确”“非此即彼”, 一切都是要讲求证据。

(二) 文化符号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 方大同以孙悟空为原型设计出一款游戏在市场上非常畅销。但儿童福利局的律师对他提起诉讼, 认为孙悟空是暴力的象征, 对儿童造成了负面影响。而在我们国家, 孙悟空是勇敢善良正义的化身。这是一个文化形象认知的差异, 要打破这种差异就要增进文化间的互相理解, 避免再出现这样的文化误读。

(三) “面子观”与“朋友”的概念

1. 打自己孩子为了给朋友面子的中国逻辑让自己的美国同事觉得无法理解。

这个细节出现在电影一开始的庆功会上, 方大同的儿子和老板的儿子打架了, 大同就先教训了自己的儿子。在中国发生这种情况, 是要给外人留面子的, 给面子就会当着外人的面打自己的儿子。但对于美国人来说, 这同样是不可理解的, 打自己的孩子、伤害自己的孩子怎么是给别人面子呢?他们不理解, 中国人是“他人取向”, 出现争执时惩罚自己的孩子以示对他人的尊重。

2. 男主人公对于同事在听证会上作证自己曾经当众打孩子大为光火, 认为是在出卖自己, 但是大同确实是打孩子了, 同事约翰只是尽一个公民的职责。而对中国人来说讲义气忠诚也是非常重要的品质。约翰作为大同的朋友却为控方作证, 在中国文化中叫做“胳膊肘往外拐”, 他无法理解自己的朋友不帮着自己。在中国文化中, 朋友是应该“两肋插刀”的, 而不是帮着敌对方给自己补上“一刀”, 而在美国文化中朋友之间则不相互承担这样的义务 (Lack of commitment) 。

在电影的结尾, 大同的朋友不远万里前往北京的中医诊所亲身体验了“刮痧”, 领略了刮痧的神奇疗效后回到美国, 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向美国儿童局的官员证明了“刮痧”的疗效, 取得理解后和官员一起向法官求情, 事情终于有了个圆满的结局。如果中医文化能够在全世界传播, 让更多国家和机构理解中医疗法, 是不是就能够更大程度地避免这一悲剧呢?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 沟通与理解是减少文化冲突的关键, 除了在中国领域做好交流和沟通外, 其他各个文化领域都可以通过交流、沟通和理解的方式减少冲突, 建立和谐的交际关系。

三、结语

在国内流传千年的刮痧治病方法给旅居海外的一家人带来了莫大的痛苦, 原因何在呢?中美文化的差异是造成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尽管男主人公的所作所为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但与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不能融合, 与美国的文化价值体系处处冲突, 在美国这个社会环境中当然不会被接受, 导致主人翁在关于儿子的事件中处处碰壁, 最后导致了悲剧性的后果。如今, 国际交流包括国与国的交流, 也包括不同国家之间人与人的交流, 除了语言不同, 文化习俗也不尽相同, 文化习俗差异会造成理解障碍, 严重影响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跨文化交际学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更好地避免文化障碍, 更好地沟通交际, 对于今天人类的发展交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俊森.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2]黄建华.跨文化交际下对《刮痧》的文化解读[J].Movie Literature.

[3]贾新林.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5]谢传惠.从电影《刮痧》看跨文化交际[J].韶关学院学报, 2007.

[6]E T Hall.Beyond Culture[M].New York:Anchor Books/Doubleday, 1976.

3.跨文化交际学中术语译名纷乱探源 篇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涵化,术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3-0052-0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2012SJD740032)

作者简介:张美伦(1980—),女,汉族,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翻译。通信方式:lynnzhang08@sina.com。 引 言 术语研究在我国历史悠久,《荀子·正名》中的许多论点与术语问题有关。然而关于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以下简称IC)中术语译名的研究却微乎其微。IC是研究不同文化交流领域具有代表意义的术语,对该术语的理解和翻译进行系统梳理、规范并廓清其关联,于当下术语译文“辈出”的现状有参照意义。

国内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许国璋先生1980年在《现代外语》第四期上发表了题为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的文章,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诞生[1]。1983年,何道宽教授发表了《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的交际》一文,将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学科向国内学者推介。1985年,胡文仲教授发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正式引入中国[2]。但30年来,关于该学科术语研究的论文和书籍却寥若晨星,这不利于解决日前该学科术语译名纷乱的问题,更不利于该学科的健康发展。

一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术语研究现状 从我国目前的论著和论文来看,其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1)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2)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比较;(3)跨文化大众传媒;(4)跨文化管理;(5)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与跨文化培训[3]。而关于该学科术语翻译的却是屈指可数,只有陈国明先生的《“跨文化传播”术语和学科的生成发展》、安然女士的《“文化休克”译释探源》和任瑞女士的《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术语汉译探赜》[4]。

2007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跨文化交际系列丛书”,为读者学习、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该系列丛书中术语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混乱。比如“acculturation”在丛书中有时被译为“文化适应”,有时则被译为“同化”,这又异于陈国明先生在《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中使用的“濡化”,而百度百科则将该术语译为“涵化”[5]。

对于术语翻译、理解混乱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communication一词。虽然大家都在使用它,但赋予的含义却不尽一致[6],汉译也有差异。至于该学科中的核心术语IC,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具体分析。

二 术语IC翻译中的断裂 对于跨文化交际学中核心术语IC的翻译理解,我国学术界大致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IC存在一词多义,即“跨文化交际学”和“跨文化交际”。罗素(Russell)1903年曾提出了著名的“意义即指称”理论:“所有的词语作为代表自身以外的某种东西的符号,在这种简单的含义上它们是有意义的。”[7]指称义指的就是某些代词名词在文章中的具体称述对象。用来指称事物的词语叫“指称语”,所指称的事物叫指称对象。从根本上来讲,IC既可以指文化差异会对沟通产生不同解释和期望的交际现象,又可以指这一学科。当其所指对象为交际这一现象时,被命名为“跨文化交际”,然而当其所指对象是这一学科时,则被命名为“跨文化交际学”。国内有些研究学者对IC的所指做了区分,而有些则不然,这样一来,读者只能根据语境来判断该术语的具体所指。

其次,IC与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以下简称CC)的内涵容易混淆。通常把西方的IC和CC两个术语统译为“跨文化交际”,严格地讲,两者在概念和研究内容上是有区别的。早在1987年,古迪孔斯特(Gudykunst)就试着把有关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领域做了分类。他以互动(interactive)——比较(comparative)和人际间(interpersonal)——媒介(mediated)四个观念为两根主轴,把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四类:(1) IC(跨文化交际);(2) CC(跨文化传播);(3)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国际间传播);(4) comparative mass communication(比较大众传播)[8]。跨文化交际由“人际间”和“互动的”两个概念组成,探讨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人或者团体间的互动关系,互动过程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包括文化间、种族间和少数民族间的互动关系;跨文化传播由“人际间”和“比较的”两个概念组成,比较来自不同文化间的人们传播行为的异同;国际间传播由“互动的”和“媒介的”两个概念组成,主要是对其他国家媒介传播的研究;比较大众传播由“媒介的”和“比较的”两个概念组成,探讨比较不同国家的媒介系统。

他认为,IC涵盖任何意义上的或任何层面上的不同文化或者不同文化人际间交际的研究,而CC则是IC研究的一部分。CC源于文化人类学,其研究重点是文化对比研究。受人类学的影响,CC的研究重点放在不同文化交际的对比方面。譬如,强交际语境与弱交际语境交际之对比研究、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交际对比研究、中国人和美国人面对面交际行为的对比研究,均属于CC的研究范围。CC的研究是IC研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IC研究和认识的先决条件[9]。

再次,CC的研究等同于跨越国家疆界的研究。在如今多元化世界里存在诸多跨文化交际现象,即使在最偏僻的乡村,跨文化交际也一直存在,在许多人类学实地调查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比如在一本讲述农民上访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里就可以发现,一般农民和上访精英们的交流便是跨文化交际,特别是妇女,她们对于整个事件基本处失语状态,无法用自己的经验构建起完整的叙事,被问起时只会笑着说“不知道”“说不清”,或者只能以“琐碎”的情节片段来诠释整个事件。在一个小小的偏僻的乡村内部就存在如此大的文化差异,更何况全球化、社会分层更明显的城市。而目前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分析《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对总统、主席出访和重大外交事件报道的差异,以此来论证中美具有不同的制度和文化,这恐怕片面理解了CC的内涵[10]。

nlc202309011953

最后,错误缩小了IC的研究范畴。有人这样定义IC[11]: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defined as the symbolic exchange process whereby individuals from two (or more) different cultural communities negotiate shared meanings in an interaction situation(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于两种或更多不同文化群体的人在互动的情境下获取协商共享意义的符号交换过程)。根据定义,跨文化交际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交流(特别是共享的意义和符号系统),是相互影响的过程,有至少两个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人参与,需要对意义进行协商(内容、认同和相互关系方面),涉及各种各样的情境[12]。可见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范围相当宽泛。

然而,在国内由于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科的人基本上以外语学科教师为主,因此认为跨文化交际是一门研究语言交际中文化问题的学科,似乎超越语言与教学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就不该属于外语学科教师的研究范畴,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被理解为一种得体和有效地沟通能力,也就是一种语言沟通能力[13]。有些学校明确规定,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只能做与语言、文化或者教学有关的题目。这样认识与理解IC是不是不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

三 IC翻译之思考 近代中国翻译第一人严复特别重视术语翻译。他认为:“今夫名词者,译事之权舆也,而亦为之归宿。言之必有物也。术之必有涂也,非是且靡所托始焉,故曰权舆。识之其必有兆也,指之必有橥也,否则随以亡焉,故曰归宿。”翻译任何文字,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术语,否则,翻译工作就无从谈起。同时,翻译文字要传递思想,必须有正确的译名(尤其是术语译名)。术语翻译不正确,可能会导致整篇翻译的失败。因此,他自己翻译时,常常“一名之立,旬月踟蹰”。

然而跨文化交际学的核心术语IC,目前国内至少有6种不同的译法: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传通、国际文化交际、跨文化沟通和跨文化传播(学)。在此,笔者尝试分析造成该术语一名多译的原因,以求教于方家。

第一,受社会环境影响。文化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从选材到发挥作用都受权力关系、赞助者、意识形态、诗学、审美取向和译者、读者、评论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14]。跨文化交际学目前尚未列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学科目录,并且今后跨文化交际/传播学的归属还很难说[3]。这折射出政府对于这个学科的发展仍未十分重视,这自然而然会影响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二,受学科属性影响。跨文化交际学隶属于人文社科类,其术语翻译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再加上该学科是从美国译介到国内的,内容涉及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交际学、民族学和符号学等诸多领域,其术语翻译相应具有复杂性与挑战性。另外,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该学科术语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与译介还须假以时日。比如英国和美国都使用英语,文化传统、学术思想等也有相近之处,但受到社会原因的制约,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跨文化交际学在英国都无人问津,大英图书馆的图书目录中也没有列IC一项[15]。

第三,受学术合作影响。该学科术语研究人员有待进一步互通有无、加强合作,以取得术语译名的统一性。比如,尽管近年来大家普遍接受把IC翻译为“跨文化交际(学)”和“跨文化传播(学)”这两种译法,但目前仍存在以上提到的六种译法。虽然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选择译名时,在所难免会受到其学科的影响。比如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人员大都是外语专业老师,一般来说,以外语和语言学为背景的学者倾向于把其翻译作“跨文化交际(学)”,缘于communication一词在语言学中通常被译为“交际”,而以传播学为背景的学者倾向于“跨文化传播(学)” [16]。是不是学术合作加强能使得别的译名逐渐消失呢?

第四,受学科建设影响。从目前看,要推进该学科术语研究,需要研究人员运用学术平台,包括学术刊物、学术网站、词典(尤其是专科词典),以推进该学科术语研究发展。原因在于专科词典具有国际性,对于术语统一和学科术语的国际性尤为重要。比如该学科的核心术语IC虽然频频出现在学术论文中,却很少荣登词典,专科词典更是无从谈起。

笔者共查阅了16部英汉、汉英词典和百科全书,只有《朗文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和《语言与语言学百科全书》(第2版)涉及跨文化交际学这一术语,详见表1。有8部词典没有intercultural、crosscultural、intercultural/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此类的词条,比例高达总数量的50%。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朗文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虽包含crosscultural词条、释义和CC这一术语,但并未对IC与CC的差异加以区分。由剑桥大学主编的《语言与语言学百科全书》,尽管是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专家历时10余年编纂完成的世界最大语言学百科全书,也没有IC和CC术语的发展历史与解释。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学的术。

四 结 语 通过对跨文化交际学核心术语IC汉译“一名多译”现象的分析,不难发现该学科术语翻译的规范统一,只靠语言工作者是明显不够的,还需要学界前辈和广大同人加强学术合作,注重学科队伍,深入系统地展开研究,才能早日规范学科术语的使用。

参 考 文 献

[1]姜望琪.论术语翻译的标准[J].上海翻译:翻译学词典与翻译理论专辑,2005:80-84.

[2]王英华.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8):161-162.

[3]胡文仲.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现状和未来[J].外国语,2010(6):28-3.

[4]任瑞.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术语汉译探赜[J].中国科技术语,2010(3):38-41.

[5][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42864.htm.

[6]朱青.语义指称论与表征论的对比研究[J].文化研究,2009(2):248.

[7]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0.

[8]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Gudykunst W B.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xviiixix.

[10]理查德·韦斯特,林恩·H. 特纳. 传播理论引导:分析与应用[M]. 刘海龙,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

[11]Myron W, Koester J.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5th Ed.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xvi.

[12]Stella T T.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6-17xii.

[13]Chen G M, Starosta W J.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导读1.

[14]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0.

[15]胡超.跨文化交接: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6]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学习《现代交际礼仪学》有感 篇四

本学期课程分为礼仪概述、谈话礼仪、仪表礼仪、社交礼仪、应聘礼仪、服饰礼仪、民俗礼仪、仪式礼仪、涉外礼仪共九个部分。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使自己的气质高雅、形象更出众;如何使自己充满自信地出现在同学老师、上级下属和客户面前;如何使自己得体而又自如的参加会议、出席社交活动?

通过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我对现代交际礼仪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现代交际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简言之,所谓交际礼仪就是人在交往中的艺术。通过学习我深深地懂得,大学生掌握了交际礼仪,就等于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现在,我对这一个学期来得到的收获和感想作结。

一、这门课程让我对色彩、化妆、护肤以及整体形象设计与搭配有了更进一步、更为专业的认识。它包括对色彩基础知识的学习,告诉我们怎么去化妆,怎样去护肤,塑造迷人的整体形象,虽然我是一个男生,但我想这些对我都是有帮助的。

二、任老师对我们的学习十分认真负责,她能够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分析透彻,教我们怎么做,与同学们的课堂互动也做得很到位,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并邀请其在美凯琳做形象设计的好友专程赶来,零距离指导我们学习。就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我个人认为,上了这门课之后,我比以前更会打扮更有品味了,不论是在日常着装、服装搭配还是在面试着装、晚会着装等各种场合的着装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人也变得更加精致、细腻了。

四、礼多人不怪,重礼节不仅不会被别人厌烦,相反还会使别人尊敬你,认同你,亲近你,无形之中拉近了同他人的距离,也为日后共同生活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也会使事情更加向好的方向发展,也会有个更好的结果。反之,若不注重这些细微礼节问题,犯了“规矩”就可能使人反感,甚至会造成关系恶化,导致事情向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把握住问题原则的前提下应当注重必要的礼节,并尽可能地遵守这些礼节,才能确保事物正常、良好地发展。

五、这门课程令我收获了很多,虽然课程已经结束了,但我们不会因为它的终止而停止我对个人形象设计与礼仪的学习,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地持之以恒地去学习,去领悟,去争取做得更好!

现代交际礼仪课程后必将影响我的人生,对我以后的学习工作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正是由于当今社会生活中,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有时甚至会决定事情的最终结果,所以,任何人都不能轻视礼仪,都应当积极主动去学习礼仪、讲究礼仪,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通过学习,我从思想上对文明礼仪、社会交往有了新的认识,更为深刻懂得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才更为清楚明白礼仪的深邃内涵。对于我个人来说,礼仪是外部形象和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礼仪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的表现,在个人事业发展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正确的礼仪对于内部可以融洽关系,对于外界可以树立形象,营造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它还可以提升人的涵养,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细微之处更显真情。我基本掌握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各项礼仪,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有关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我会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正视自身的不足,注重学以致用,学会科学运用礼仪知识,遵守礼仪原则,提高沟通协调能力,提升人格魅力。为此,我认为在平时的工作与学习、生活中,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提高,以期实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目的要求:一是加强学习修炼,提高道德素养;二是转变思想认识,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三是加强业务学习,提升履职能力;四是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既是现代交际礼仪的要求,又是提高文明礼仪水平的目的之所在。学习、掌握文明礼仪规范,提高文明礼仪水平,有利于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讲文明懂礼仪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上,不仅要求我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文明礼仪规范,更要求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章立制,不断规范工作流程,自觉维护工作秩序,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5.跨文化交际学 篇五

一、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概念

交际(communic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ommonis一词,commonis是common的意思。它是一个动态多变的编译码过程,当交际者依附于言语或非言语符号时,就产生了交际。有效的交际只有在发出信号的人和接受信息的人共享统一或相近的语码的系统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交往双方使用同一种语言说话。但是因为交际行为是社会行为,它必然发生在社会之中,它受制于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并受交际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只共享同一语言系统还不够,交际双方对其他相关因素的理解和掌握也十分必要。交际环境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义的交际环境指交际的现场环境和国家、时代、民族、文化等大背景以及目的、对象、内容、时间、地点等近的语外环境,狭义的交际环境指上下文。交际环境对语言运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规定了言语的含义;规定了言语的表达方式,如语气、口气、词语色彩等;有助于突出语言表达效果。说话者如果不注意交际环境,话语就不会协调,难以达到交际效果。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信息的编码、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交际或沟通成功。但愿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中外文化差异与经贸合作》一书的作者唐菊裳认为: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交流比语言的范围更广,它涉及到参与交流者的文化背景问题,而文化背景的范围又是十分宽广和复杂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在这种条件下,有时即使同一种行为,不同文化环境中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比如在电影《刮痧》中,小丹尼斯闹肚发烧,在家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但是第二天爷爷不幸出事,而这时小丹尼的头被嗑破,父亲许大同送小丹尼斯去医院急诊。认真的美国大夫在给孩子做全面检查的时候,发现了孩子后背刮痧时留下的紫痕,以为孩子是受到了虐待,直接打电话报了警。儿童福利院更是认定许大同有暴力倾向,在医院当场禁止大同夫妇接近儿子,并试图以法律手段剥夺其对孩子的监护权。又比如,在电视剧《迷失洛杉矶》中,孙子旺在Peter家照看他的“孙子”,小孩玩的皮球滚到了一片草地上,孙子旺就跑过去捡球。谁知竞跑到了邻居家的草地上。邻居却认为他不经允许进入到自家草地,严重侵犯了自己隐私权,感到非常愤怒差一点起诉孙子旺,后来经过调节而幸免于一件官司。而孙子旺却感到委屈不理解,认为自己就是为了捡一个球而踩到了他的草地而已。这两次失败的跨文化交际事件说明:交际是一个双向过程,交际双方必须结合交际环境,才能对对方的行为或语言作出适当的评价和反应。

二、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语言是社会交际的一种工具,交际环境(社会文化知识)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文化中交际有依赖于它所处的交际环境。这里所说的交际环境包括宽泛的交际环境和具体的交际环境:宽泛的交际环境指的是文化、民族心理、物理(城市建筑和所处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具体的交际环境指的是交际情景、角色关系、人际关系等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影响着跨文化交际双方的交际质量,为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故障,交际双方必须具备上述社会知识;反过来,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人们对于交际环境认识愈来愈深刻,人们对于交际环境的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也随之增加,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表现出来的交际策略也日益灵活。外语教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文化,二是交际文化。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不仅学生是掌握知识文化,.而且又要掌握交际文化,即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当从文化的角度去教语言,并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由此看出,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交际环境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效果,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发现交际故障并能及时补救的能力)的提高得益于对交际环境的认识。交际是双向的过程,只有具有交际对方的背景知识,才有可能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以外语教学应与交际环境(社会知识)相结合,把交际环境(社会知识)作为外语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外语教学中应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外语界的共识。现阶段高职高专“够用”原则和“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要求:外语教学要突出外语的实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和涉外交际能力,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也有人认为,要实现跨文化交际,只要很好地掌握交往对方的语言就行。笔者以为这有失偏颇。由于交际双方对文化环境或情景因素缺乏共识,或是由于双方在这两方面存在差异,也就是说,交际双方缺乏有效的交际环境,因而在交际时可能出现诸如政治、文化、宗教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障碍,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跨文化交际必须依赖交际环境。

三、注重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在外语教学中,必须注重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查清造成语言表面形态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一)利用课堂,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的导入

利用课堂,创设交际环境。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一方面充分利用课本知识和练习,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知识的介绍。比如在讲解雪莱的名诗OdetotheWestWind中,这时就要比较theWestWind(西风)和汉语中“东风”之意。这要从中国和西方国家所处地理环境说起:中国西面环山,东部临海,从那吹来的和风叫东风,东风象征新的生机和希望,它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warm”和“hope”。而“西风(thewestwind)”往往给人以凄凉、忧伤的感觉;但英语国家(英国)西临大西洋,东接欧洲大陆,所处地带为海洋性气候带来自大西洋的“西风(thewestwind)”是温和逸人的。所以这些国家对它的理解与中国人对“东风(theeastwind)”的理解亦如出一辙。这样分析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交际必须的语言基础知识,并且逐步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多地开展交际活动,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日常的英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从而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如讲到大学英语精读(TheSampler)一文中,在介绍完中国的春节sprigFestival和西方的(Christmsa)之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文中的人物,通过这种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二)拓宽阅读面,掌握阅读方法

学生毕业后能够到国外并生活在当地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都要留在国内,他们了解英美社会主要靠间接地阅读有关资料。学习者可以在平时有意拓宽阅读面,阅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和报刊等。然而关键在于如何阅读。如果读文学作品只是为了了解故事情节,阅读报刊只是了解国外一些新闻动态,那就所得甚少了。改变这种状态需要师生两方面的努力:从教师方面来说,要引导学生在读文学作品、报刊时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从学生方面来说,在阅读原版外国材料时,应从作者所在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人手,有意识地注意了解跨文化交际知识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注意收集有关材料。

(三)举办各种英语活动,创设“准交际环境”

如邀请外国朋友或外教举办英语讲座,介绍国外风俗文化,特别是其中与中国不同的文化习俗;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品比赛、圣诞晚会等活动;举办国外节日(圣诞节、万圣节)让亲身学生感受国外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

(四)培养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也逐渐涉人与外国交往的范围。因此,外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语言基础知识,也要涉及实际生活,如文秘、医学等方面内容。教师要注重英语的实用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先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写出报告,然后根据所学内容,设置具体社会交际场景。比如讲解Myifrstjob时,为学生提供英语求职信的格式,并让学生模拟写出英语求职信,最后模拟求职场合,告诉学生在接受外国(特别是美国)老板的面试时,要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一向被国人推崇的拐弯抹角式的提问方式,往往会使对方觉得你不够诚实。

四、结束语

6.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篇六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本文着重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不同,它的交际行为和交际手段主要有: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前两类可以称为“非语言行为”,后两类可称为“非语言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对非语言行为之间的`文化差异的了解,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作 者:陈邦玲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安徽,合肥,230036刊 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3(2)分类号:G04关键词: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 体态语 副语言 客套语 环境语 跨文化交际

7.跨文化交际学 篇七

1.国俗语义学对英语教学质量的推动作用

要分析国俗语义学对英语教学质量的推动作用, 首先要对英语词汇中的国俗语义学进行清晰定义。通常来讲,英语词汇中的国俗语义学词汇是将英语词汇反复运用并且附着在词汇概念意义上相关词汇,是对外国历史文化的一种沉淀,因此英语词汇中的国俗语义词汇通常具有强烈的潮流性、民族性及文化性,具有其国外独特的性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国俗语义学词汇的教学, 能够通过国俗语义学词汇特有的内涵意义、社会意义及情感意义加强学生对英语教材内容的理解, 帮助学生跨越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与反馈过程中出现的理解障碍,避免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国俗语义词汇的不理解或者不符合国内情况而出现的理解失误或者运用失误,有效提高教师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其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国俗语义学词汇的加强应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教材中的内容, 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外文化的差距和历史背景的差异性, 达到学习理解之间的有效反馈的目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对国外文化的加深了解,对国俗语义学词汇的掌握更顺利,从而更有效地掌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最后 ,在英语教 学过程中 国俗语义 学词汇的 加强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全面素质。 学生能够通过国俗语义学词汇自身特 有的内涵 意义、社会 意义和潮 流性了解 当前国外综 合情况 , 再与当前 我国文化 背景进行 合理对比 和引导 ,增强学生 对国外民 族文化差 异的敏感 性 ,促进学生 综合素质的提高。

2.跨文化交际学对英语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

上文对跨文化交际学的内容有明确定义, 而在实际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学生经常会将正常的汉语习惯带入英语交际过程中, 必然造成学生在英语交际过程中出现诸多失误或者产生相应误解,给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造成一定影响,给学生实际英语交际过程造成不利影响, 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应用心理,使学生产生害怕英语交际的现象。因此,加强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学的应用, 对提高学生实际英语运用能力, 在学生跨文交际过程中发现英语掌握和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改正和优化措施, 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运用能力。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跨文化交际学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性的认识,加强学生对国俗语义学词汇的阅读量和内容理解能力,帮助学生透过国俗语义学词汇发现英语文化背景中深层次的内容;其次,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背景中诸多交际性词语及礼仪的用法,帮助学生习惯及理解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物背后特定词汇及特定动作的内涵意义;最后,教师应适当帮助学生了解关于国外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帮助学生学会使用适当语言表达不同的人际关系。

针对以上特点, 教师在加强跨文化交际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多阅读一些关于跨文化交际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性的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国外实时信息报纸及著名文化作品,帮助学生增加对国外民族、文化、背景、潮流、习惯等的了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设备播放英语原声录像或者英语电影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英语交际过程中国俗语义词汇的理解。

3.结 语

运用国俗语义学及跨文化交际学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非常有利的帮助, 但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方法及实施流程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商讨,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自己的国俗语义学词汇掌握,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要:在英语教学内容中添加有关国俗语义学的教材内容及采用跨文化交际学的方式,对提高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国俗语义学及跨文化交际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究竟该怎样运用,以及运用的合理程度,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处于何种位置和占据多少英语教学内容的比例,一直是当前英语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对国俗语义学及跨文交际学对英语教学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和讨论。

8.跨文化交际学 篇八

【关键词】民族语言交际学 语境 言语社区 交际能力 京剧

一、民族语言交际学简介

1.创立者极其简介。20世纪60年代,美国当代重要的语言学家、语言人类学家、社会语言学家和民俗学家戴尔·海姆斯(Dell Hymes)提出了民族语言交际学(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

2.民族语言交际学简介。

(1)基本内涵。民族语言交际学是一种分析自然交际预料的方法,被民俗学家广为接受。它把民族志学的方法和会话分析结合起来,研究语言在各种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影响十分深刻。它所研究的是在一定文化情境中发生的交际行为,特别是语言交际行为的性质和功能。

(2)核心概念。

1)语境。语境是指语言运用的具体环境,是交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波兰裔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洛夫斯基首先将语境划分为情境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和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民族语言交际学通过将情境语境与社会语境联系起来,研究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交际行为的性质和功能,把语言的运用看作是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规范之间关系的落脚点。

2)言语社团、言语区域和言语网络。言语社团、言语区域和言语网络术语民族语言交际学研究中文化语境中的概念。言语社团指同一社会中不同的社会人具有相同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在言语区域中,人们虽然国别、社会背景不同,但言语的习惯和规则可以具有一定的共性。言语网络指每个社会成员通常都掌握几种语言变体,并根据交际需要,选取恰当的语言变体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流。

3)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民族语言交际学的核心理论,它指语言使用者所拥有的知识。语言使用者在社会交际情境中,语言使用者不仅需要判断语言是够合乎语法规则,还需要判断语言是否符合文化和社会规范。

二、民族语言交际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1.语境在《京剧》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对于京剧演员的四类角色:“生(男角)、旦(女角)、净(花脸男角)、丑(丑角)”的翻译,笔者的译文是“Sheng (male roles), Dan (female roles), Jing (painted roles), Chou(painted clowns)”。在京剧中“生”指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旦”指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丑”指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译文对“生旦”的处理比较贴切,但对于“净、丑”的处理则违背了翻译的忠实性原则,未体现其文化内涵,参考译文“jing (male roles with facial paintings) and chou (clowns)”则更好地阐释了“净、丑”这两类角色所蕴含的实质。

2.言语社区和交际能力在《京剧》汉英翻译中的应用。语言的使用都有一定的区域,而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不同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社区顺利交流。原文“这也就这是为什么京剧的魅力如此经久不衰:它创造了一种台上台下演员观众相互交融的美学欣赏与享受,”笔者的译文是“The uniqueness of Beijing opera lies in that it reflects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all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s, and this is the very reason why its glamour appears ageless: it creates a blending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enjoyment of performers and audience both on the stage and offstage.”,此译文大致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但译文“a blending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enjoyment”中blending一词未能传达出台上台下那种微妙的交流,无法体现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互动的情形;参考译文“That is what makes their artistic charm so everlasting: the creation of an aesthetic co-appreciation between the actors and actresses on stage and the audience off the stage. ”中 co-appreciation 一词则准确地阐释了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在整个京剧表演活动中的互动关系,从而为我们详尽地阐释出为何京剧如此经久不衰的深刻原因。

三、结论

翻译作为一种特有的交际方式,对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如何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交流,成为了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本文以民族语言交际学这一新兴理论为基础,以京剧翻译实践为例,探讨语境、言语社区和交际能力在《京剧》翻译中的应用问题,希望对中国文化汉译英以及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Print.

[2]裘晨晖.国内应用语言学研究中民族志使用方法述评[J].语言教育,2015(2):74-78.

[3]何其莘,许钧,仲伟合.翻译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上一篇:乡镇春节晚会策划书下一篇:美丽的新疆——我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