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习(精选15篇)
1.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习 篇一
不要让父母的错误连累到孩子
父母常犯的错误有:给孩子太多提示,看孩子听不懂,火气越来越大,自己还说没有发火。其实,孩子在父母越来越不耐烦的声音中已经感受到了父母的怒气。父母在给孩子讲题时,如果给予孩子太多的提示,会让孩子丧失了解题的乐趣。
还有的父母给孩子讲题时,自己只会做不会讲,做完之后还问孩子懂了没有,孩子不敢说不懂,只能假装说懂了,其实看孩子那迷离的眼神就知道没有懂。孩子为了感受被爱,会迁就父母的错误,孩子不会说父母讲得不行。父母一次两次图省事,时间一长,孩子就是真不懂也不说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提高,孩子会慢慢意识到父母是不会讲题的,于是孩子不再想听父母的话,这时父母就会说孩子叛逆,于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有些孩子根本没有听懂,父母还夸他聪明,这只会让他难受,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越来越不聪明,更不相信父母的话。
还是拿学习数学来举例,解释清楚问题和问题所需基本公式比给出答案重要得多。
学不好的孩子有一个通病,就是不懂装懂。嘴上说懂了,只是把过程和答案抄一遍,其实自己还是不会推理计算。要让孩子知道,如果不是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自己做出来,就等于没有学会。
凡是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了乐趣,肯定是下了功夫,努力过、苦恼过、刻苦过,这个过程越是艰难,解决后的兴奋度就会越高。而这种兴奋,就是所谓的成就感。并且,父母要把孩子的这种感受强化出来,让他相信学习的乐趣所在。
2.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习 篇二
如今的家长们,每当在一起谈论孩子的时候,都觉得他们实在太享福了,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吃苦。的确,大多数的中国父母都犯有这样的毛病,即把独生子女当成掌上明珠。
独生子女,用复旦大学历史系钱文忠教授的话说,“独生子女是自地球上有人类这个物种以来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没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么短时间内,有计划地出现在一个国家。现在的独生子女中的问题最多:他们逆反性很强,有自己的思想却又太自以为是;现代传媒的发展,使他们接触的信息量很大,但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他们身上”知行“不一,缺乏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他们的生活学习习惯太过随意,或者说是没有什么习惯可言。家长过度的溺爱,让他们从小养成了自私的习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家庭收入的提高,而家庭教育水平又参差不齐,这些独生学生从小物质生活条件优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不体谅父母的劳动辛苦,尽管从小也没少接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之类的说教,但是长期以来成长过程中真实劳动经历的缺失,使他们又怎能体会”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之中的道理?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的家长们往往是自己宁肯尝遍千辛万苦,也不愿让孩子受到一丁点儿委屈,不舍得让孩子放弃优越的环境,不舍得让孩子离开父母的保护,不舍得让孩子自己吃苦奋斗,于是,很多孩子就一直在父母的过度保护和关爱 之下成长。在溺爱 中成长的孩子,承受能力差,经受不住一点风吹雨打,一遇到困难就只会退缩,难以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劳动,只有劳动,才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五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学校德育的基本要求,自始至终我们的教育目标中都有对劳动的要求,但是真实的、艰苦劳动的实践经历却又是你们最缺失的一的一种生活经历。目前我们的教育好像走入了一种误区,全国上下都在追求”快乐教育“,就好像唯有如此,我们孩子才是亲生的一样。钱文忠教授说,”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的确,快乐学习,是我们该倡导的理念,以快乐的心情对待学习,没错,但必须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让学习快乐起来,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明确学习的目标,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学生应该承担合理的学习负担。任何人想要在某个方面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辛的汗水。不能误认为学习是一件轻松自在的事。若学生的课业、心理负担过重,使学生的身心深受其累,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学生的负担是必要的。但是,”减负“不是什么负担都没有。不同年龄的学生应该具有与其身心发展阶段大致相当的学习负担。高中阶段的学生接近成年人,如果没有一点吃苦精神,甚至不能承担学习的压力,恐怕将来也很难承担社会的压力。这对国家、民族来说恐怕也不是幸事。学习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脑力劳动,学习进步是苦根上结出来的甜瓜。冬寒夏炎,耗精费神,学习,没有辛勤的汗水付出,哪有成功之花的烂漫?同学们一定要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热爱劳动。
所以,我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一定要让孩子正确认识吃苦,生活中的苦,学习中的苦,当然今天的苦,肯定不是物质上的匮乏了,而应该主要是经历一些成长的磨练,生活中,家长、学校应该多创造些磨练孩子的机会,学习中,正确引导孩子,学习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劳动。
在家庭的教育方面家长们一定要多放手让孩子去进行家务劳动或者其他的体力劳动,不要老是有担心把碗打碎了、把手划破了、把衣服弄脏了、耽误学习时间了等顾虑,学校也要尽可能多的给孩子们创造学习之外的社区劳动体验机会。一定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生活、学习中的”苦“ ,苦中也是有乐的,经历了苦,才能更加的体会到甜,体会到成功的幸福。
3.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主动学习 篇三
我们大家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因此要以“以教学说话、学走路的”的赏识教育心态,努力让孩子健康成长。
那什么是“以教学说话、学走路的”的赏识教育心态呢?
我们每位家长身有体会,当孩子在牙牙学语时,孩子开始把“吃”说成“特”,把“哥哥”说成“的的”,我们总是开心的笑着,享受着他们的错误和进步,并坚信他们一定能说出准确的话语。当孩子蹒跚学路时,半步、一步,跌倒了,没有一位家长责骂、埋怨,而是扶起来,欣赏地看着,并由衷地赞美几声:“好孩子,真了不起!”孩子在赞美声中,欢乐地继续半步、一步地走,再然后是两步、三步……这样,孩子在我们的笑声中、在我们的鼓励中、在我们的赞赏中、在我们的耐心中,高高兴兴地学会了走路。我们对孩子的这种教育态度包含了赏识、信任、宽容、允许孩子犯错误、承认孩子们的差异、对孩子不急不燥,我们把它形象地称为“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赏识教育心态。这种赏识教育心态下的孩子心中种下的一定是自信、乐观、上进、勇敢的种子。
4.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 篇四
其一、学习苦:我们知道”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很多人在学习上激励自己要刻苦,所以学习是一种压力,显得更加的枯燥无味。但是“四快学习法”能提高孩子的大脑思维模式,将在学习上找到重点和难点,针对考试中常常出现的问题,通过图文模式,将在很强的记忆能力下掌握学习中的一些导致失败的原因。
其二、学习好:在学生的群体中,有一些学生是在学习对于老师讲的问题全都会,但是就是抓不住主要东西,往往在考试中错误的是一些错词错句,那么我们“四快学习法”有强速度的阅读功能,帮助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针对每一个自己,逐行的培训学生,通过开发行思维模式将在快速的阅读能力下得到记忆的提升。
其三、会学习:对于一些学习很好的学生,不光是在学习上很刻苦,而是在学习上找到了一种乐趣,将学习转化为动力,不会学习的学生往往在抱怨,那么“四快学习法”在书写上能培养孩子的全神贯注意识,帮助孩子们投入到学习的状态,通过算术能力帮助学生大脑的转动,那么学生在学习当中就不是之前的死学硬背了。
5.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习 篇五
下面这九种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即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方法科学,学习习惯良好。这里,向家长介绍正确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帮孩子养成科学学习的良好习惯。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设定一个目标,并为他制定一个学习计划。目标要切实可行,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要毫无吸引力。学习计划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得到孩子的认同才会更容易执行。督促孩子执行学习计划,每一天都不夜长放松。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他,去战胜困难,必要时给予孩子适当帮助。
2、必要的课前预习: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
课前预习的基本要求是: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的准备。孩子预习不预习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优劣。在孩子认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新的知识吸引他,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必须查工具书争取自己学会。对于课程中的要领、基本观点、基本知识要看能否读懂。不明白的内容用铅笔划出来,准备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对于重点课程,可以指导孩子准备一个预习本,记下重点和难点。
有的孩子,预习功课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不动脑子。这样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给孩子讲清楚,预习是预先自己学习,这是培养、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环节。
3、听好40分钟的课:在学习过程中,会不会听讲是最重要的。孩子有了预习的基础,在心理上就会有种想听听教师怎么讲、跟自己的理解一样不一样的愿望。教师讲课,比孩子知道的深入。要告诉孩子上课跟着教师的教学走,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需要做练习时马上动手。要明确地记住重点和难点,基础知识、定义、定理要进行强制记忆,要掌握例题的解答步骤、方法。如遇卡壳的地方,要反复思考弄懂。
孩子不认真听讲,一般会有三个原因,应针对其原因去解决。
一是根本听不懂。有的是前边学的基础太差,跟不上进度;有的是预习不认真。前一种情况应该给孩子补课并加强预习;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加强预习。
二是自制力差,易受内部、外部干扰而走神。这主要是意志力问题,应在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提高自控能力上下功夫。
三是缺乏学习兴趣。孩子感兴趣的课程就专心听讲,不感兴趣的课程往往不专心。如果是这方面原因,应跟任课教师多联系,请老师在课堂上给孩子表现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还可以告诉孩子,在课堂上即使老师没有叫你回答问题或让别人上黑板演练,自己应心里试答老师的问题或在本子上演练,老师评价其它同学的回答或演练情况时,自己评价自己做得如何。肯定自己的优点,找到不足,进行自
我激励。
4、提高作业质量:做作业的要求是,看清题,抄准题,理清思路,一次做对,认真检查。
有的孩子只顾快点完成作业,题目没看清楚,有时抄错题,不是先想好了再动笔,而是写一步想一步。这样,作业质量肯定不会好。家长应教育孩子,做作业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技能的过程,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做作业时要在旁边预备草稿本或草稿纸,有的作业步骤需要先打草稿准确了再抄在作业本上。作业本上尽量减少或没有涂改的痕迹。作业要自己检查,不能依赖家长,家长也不要越俎代庖。老师要求家长检查、签字,家长在检查作业后,发现错误,不宜直接告诉孩子哪儿错了,而应让孩子自己复查。比如说:“这两题有一题错了,你自己查出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如果哪儿错了就告诉他,甚至帮孩子改错,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
5、及时纠正错题:孩子做错题是经常发生的事,从纠正错误入手也是辅导孩子的好方式。给孩子一个专用的本子。和孩子一起给它取个名字,“错题大家庭”、“拦路虎乐园”都是不错的选题。孩子每次作业或考试出现错误,就让孩子在专用的本子上将题目抄下。然后按正确的方法重做一遍。之后分析错误原因,是不会审题,还是粗心大意;是没有掌握这部分内容,还是不会正确分析。用红笔将错误的内容标出。过一段时间,与孩子一起整理错题,将错误的类型汇总,看一看哪部分错的最的,哪种错误原因最为常见。这样你对孩子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辅导孩子了。
6、做读书笔记的摘要:读书时笔记和摘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①记下书名、作者;
②采摘生字、新词及佳句;
③记录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
④在书上批注;
⑤列提纲;
⑥写读后感。
教孩子做读书笔记和摘要是你辅导孩子学习的一个好方法。给孩子一个喜爱的笔记本,要求孩子每看完一篇自己喜爱的文章或感兴趣的消息,就写出读书笔记或摘要。读书笔记和摘要要讲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或自己认为最精彩的部分,也可以将其中的好句子和段落摘抄下来。开始时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阅读一篇文章,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逐渐就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对孩子的阅读内容,不必限制太死。让孩子凭他的兴趣自己选择,父母可以进行推荐。只要孩子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孩子的资料积累、阅读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有明显的进步,而且孩子还学会了自己学习,你就可以事半功倍地辅导孩子的学习了。
7、学会使用工具书。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意思是说,工匠做事如果想做得又多又好,就一定要在做事之前将他的工具磨得十分得。在学习中,字典、词典等这些工具书,就是学习的“利器”。使
6.正确引导孩子的攻击行为 篇六
您好!我家孩子最近老是爱动手打人,幼儿园老师也经常“告状”,今天把人家推倒了,明天给小伙伴抓破了。和小朋友在小区玩耍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什么事情没有按照他说的做,他马上就上手,把我们弄得很尴尬,赶忙过去拉开,还要和人家家长赔礼道歉。因为这个,我们家人都特别苦恼,怎么办呀?请您给我一些好的建议吧!万分感谢!
一位不知所措的家长
家长:
您好!您孩子的问题就是攻击性行为比较频繁,孩子还小,您也不必过于着急,我们只要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相信这种情况一定会有所好转。
虽然攻击性行为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但是通过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也能控制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能否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攻击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是否具有自我控制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究竟如何引导孩子的攻击行为呢?
及时制止,做到“零容忍”
很多大一点的孩子之所以容易
出现攻击行为,除了天性和气质等生理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对待攻击行为的态度。如果家长从小对待孩子打人、咬人、踢人等行为总是纵容,甚至是鼓励,那么孩子很可能会把攻击作为表达自己的情绪、获得更多的关注、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常规武器”。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无论是否伤害到别人,我们都需要及时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并在态度上尽量做到“零容忍”。
适当惩罚,让孩子体验后果
如果孩子的攻击行为带来的影响或者后果比较严重,那么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比如当场向对方道歉、暂时剥夺权利等。既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又让他体验犯错误的后果。
避免“家暴”,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很多发展心理学家都认为,家庭的情绪氛围能够影响孩子的适应。经常处于父母冲突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当父母打架时,孩子往往感到极度悲伤,家庭内部持续的冲突可能使孩子与兄弟姐妹或同伴形成敌意、攻击的互动模式。那些经常目睹父母之间争斗的孩子,更有可能变成主动型攻击者;因此,父母之间需要避免暴力行为,尽可能减少冲突,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还需要提醒的是,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部分家长首先想到的惩罚措施就是毒打一顿。这样不仅无助于控制孩子的攻击行为,反倒可能增加孩子的攻击行为和其他反社会行为。所以,我们尽可能不要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控制孩子的攻击行为。
远离暴力,营造非攻击的成长环境
7.引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有哪些 篇七
父母要经常读书、读杂志、参加成人培训班,向孩子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经常谈论令你感兴趣的事情:园艺、制作模型、天文或任何事情;与孩子一起唱歌,念韵律诗和歌谣;告诉孩子你所学到的各种新鲜有趣的知识……经常询问孩子在学校里学到哪些新知识。让孩子感觉到你对学习的兴趣,他自己就会被感染。
2.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事,直到发现兴趣所在
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观察孩子的兴趣是什么,从他感兴趣的事入手,然后把兴趣变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期间,家长的参与也是比不可少的。例子:我女儿小时候喜欢唱歌,每天睡觉前唱或教我唱首歌再睡觉,我之后又特意找有她会唱歌的歌词写的故事书,加到晚上睡前的活动中,现在她也非常喜欢看书。
而对于那些不知道自己兴趣在哪儿的孩子,能够做实验不用担心被嘲笑是非常重要的。尝试不同的事情直到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一路尝试他们也会一直在学习,一旦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就会加速前进。
3.引导孩子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
只有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有可能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可以这样问:“宝宝,感觉怎么样,背完这首诗你是不是很快乐。”这样主动引导他,让他主动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学会了一首诗,让他体会到那种成就感,价值感。
引导孩子体会学习快乐,关键是让他主动体会,这样他才会感觉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最后,即使你不去引导了,他自己也形成了这样主动体会学习快乐的思维模式,那么他学习上的进步,就会不断地凸现出来。
4.走出去,刺激孩子的好奇心
从多方面、多渠道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变成更有情趣、更丰富多彩的过程。如有意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带孩子走入大自然去郊游、旅游,引起他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兴趣,让他对周围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热爱,渴望获得知识。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如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阅读课外书等,帮助孩子掌握和积累知识。
5.把日常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
让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计划也许会使他爱上地理;让孩子学会剪报也许会使他留意政治、新闻;领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全家人至少每天有一段在一起学习的时间;留意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平时散步、购物、访友时拐进书店,浏览群书……说白了就是活学活用,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投入产出比。
8.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习 篇八
2、不会科学利用时间。有的孩子做作业拖拉,无计划;有的孩子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手忙脚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好好复习;
3、不求甚解,死记硬背。很多孩子每次考试前都是突击背诵而没去了解深意,这样的孩子,往往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所以背的快忘的更快;
4、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有的学生单元测验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很好的将各单元知识衔接与归纳,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结构;
5、不会听课。课前不预习,对上课内容完全陌生,无法带着疑问去学,听课时开小差,不记笔记,或充当录音机的角色,等等。
6、不会阅读。不善于选择阅读书目,完全听从老师父母的安排来阅读。
7、抓不住重点和难点。不下功夫寻找重点和难点,继而找不到学习上的突破口,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分散了精力也浪费了时间。
8、理论与实际脱离。有的孩子往往只满足于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而不在实际中运用,觉得自己上课都听懂了就可以了。
9.学会正确引导孩子上网 篇九
网络以其丰富的内容,时效的新闻、最新的技术、有趣的游戏以及超越国界的聊天软件等,使得许多人倾心不已。但与此同时,一些无孔不入的网上“垃圾”也让许多满怀希望的老师、家长忧心忡忡。某名牌大学文科专业的一名女生沉迷于网上聊天交友,每天要花四五个小时在机房,导致学业荒废,期末考试不及格,学校放假之后,同学们纷纷回家,她却必须留在学校补写论文。在家庭电脑用户中,一些孩子有条件花更多的时间“上网”学习,但据一项调查显示,小“网虫”们将85%的时间都用到玩网络游戏上,其中不少人还不同程度地接触到了一些不良低俗的信息和游戏。家长们在关注孩子健康的同时,真担心他们陷进网里爬不出来。有的家长就直言不讳地说: “早知这样,还是不买电脑的好!”
笔者认为,不能因为网上“垃圾”的存在就因噎废食,随便对孩子关闭网络之门。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作为家长要鼓励孩子上网,使他们通过网络走出国门,了解世界,扩大知识面,这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同时也必须对孩子加强教育和引导,即孩子必须完成每天的功课后,才能上网了解信息,这些信息应当有利于开拓视野、增进知识,因特网上有的游戏内容也是好的,既可以开拓孩子的智力,还可以提高英文的阅读能力——这些游戏通常都用英文书写名称和内容,孩子在玩游戏时,几乎人人手边都放着英文字典,以便随时查阅。通过游戏,他们还可以学到许多中外历史、地理和文化知识,增长见识。家长们应经常给他们以正确引导,对已经 “上瘾”的网虫儿,老师和家长要注意“合理改造”,不能“一棒打死”。
有报道说,在美国的中小学校里,平均2~3名学生即拥有一台公用电脑,可见让学生人人上网学习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教学的主题之一。在我国,青少年上网学习尚处于起步阶段,更要注意引导和保护,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让我们的“未来”与国际接轨。
10.怎么引导高中孩子学习方法 篇十
其次,家长要鼓励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找准自己的定位。从小学到初中,学生进入一个新的群 体,每个学生都要有心理准备,学会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毕竟初中强手如云,很多在小学里担任大队长的学生,在初中里可能只是课代表。这就要求学生在暑期里 先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明白山外青山楼外楼,应对可能会出现的位置变化。
再次,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的科目没有初中多,考试、考察量也没有初中大,这就要求学生提前做好准 备,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里除了语数外等主课外,还有对计算机、科学、地理等课程进行检查,学生们要在暑期里提前调整松散的 心态,养成认真独立学习的习惯,避免开学后对初中学业产生适应不良的情况。
11.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习 篇十一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全家上下都会把他捧在手心里。因此很多孩子就成了掌上明珠,小皇帝。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助长他的自私心理,“什么都得听他的,要什么买什么,想怎样就怎样,还动不动就发脾气。”为什么孩子的气焰会这么嚣张呢?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家长造成的。
第一,父母把应该属于自己的物质上的所有东西毫无保留的让给孩子,久而久之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父母越是把自己当牛马,孩子便越没有尊重父母的意识,越会以自我为中心。
第二,父母的纵容,比如怕孩子在外吃亏,下意识地教育孩子学会自私。
第三,父母经常突出孩子在家中的中心地位。什么活动或者话题都以孩子为中心,在心理上给孩子造成一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
怎样才能克制孩子自私自利的心理呢?其实知道了孩子自私的原因,要解决问题被并不难。
1、父母必须承认孩子是自私的。但孩子到3岁以上,还表现出不愿与人分享,或者抢占等行为,家长必须制止和引导。
2、父母别给孩子特殊待遇。比如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或者给它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让他知道自己与别人是一样的,没有任何不同的地方。
3、给孩子多灌输正面的思想。如果家长从小就对他灌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话,那孩子心里不会装下别人、只会想到自己,长大后会变的贪婪,爱占小便宜,见利忘义,成为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而不受欢迎。
12.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幼儿发展 篇十二
[关键词]幼儿教育;善待;引导;关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遇到的教育对象是多种多样的,简单地区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懂事听话,很乖;一类调皮不听话,让人头疼。教师往往更喜欢那些懂事听话的孩子,对那些调皮的孩子批评得多一些。只要用心一点,不难发现调皮好动的孩子有着更多的“聪明劲”,更具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并保护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善待调皮幼儿
1.克服“自我中心”。在幼儿教学中,很多独生子女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教师总会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好教,太自我。那么教师有没有这种现象呢?总喜欢让学生围着自己转,总喜欢做学生的“太阳”。如果心情好的时候,孩子们偶尔的不规矩表现也可以原谅,甚至用“童心”去理解孩子;如果心情不好的时候,面对孩子的小“事故”则不会予以原谅。这就是教师“自我中心”的表现。孩子毕竟还小,怎么会懂得察言观色呢?尤其是好动的调皮的孩子,会领到更多的批评和惩罚。这样,因为教师的“不喜欢”,导致其他学生也不喜欢,所以就出现了“调皮的孩子不合群”的现象。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孩子一视同仁,要知道“调皮的女孩是巧的,调皮的男孩是好的”,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特质,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
2.摒弃“呆板现象”。呆板现象是由于过分依赖自己过去的教学经验而产生的。教师在初与幼儿相处时,喜欢给幼儿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比较乖的孩子会被老师称为“小可爱”“小宝贝” “小公主”……而那些调皮的孩子则被称为“调皮鬼”“坏孩子”。很多时候,这些固有的印象会阻碍教师在是非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孩子产生误解,对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教师对学生一定要有全面的认识,并且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名学生。孩子每天都会有进步,我们切不可凭借以往的经验去面对新问题。凡事要正确、全面地分析,分清因果,孩子的初衷都是好的,只是有时候做不好。所以,教师面对任何一个孩子,都要以表扬为主,然后委婉地指出不足,让孩子们内心感觉老师是喜欢他们的。
二、引导调皮幼儿
1.倍加关爱和鼓励调皮儿童。爱是铺平幼儿发展道路的基石。幼儿也懂得谁是爱他的,只要我们付出爱心,孩子就可以领悟。被关爱的孩子,心里会中下“善”的种子,也会模仿教师对别人倍加关爱,用他们简单的方式表达出对别人的关心。很多学生的调皮并不是存心捣蛋,而是想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只喜欢“听话”的孩子,看待听话的孩子时,目光都是温柔的。所以,很多孩子也想吸引教师的目光,但是他们选取的则是教师更不喜欢的方式,如捣乱、打闹,以此引起教师更多的关注。教师是“关注”了,可惜并不明白这些孩子的心理,回应的多是“批评”。因此教师要大方一些,要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微笑和关心,甚至是抚摸,让这些调皮的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喜欢”,也许他们的恶作剧就会少很多。
2.创设积极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材料,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物质环境。比如课堂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纸杯、易拉罐、塑料瓶等作为活动材料。或者折叠,或者缝制,或者粘补,利用具体可感的材料去实践探索。学生在浓厚的兴趣驱使下,会创造出更多意想不到的作品。丰富而具有启发性的物质环境,可以锻炼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尤其是那些“调皮的孩子”,他们的探索欲望更强烈。同时,教师还要创设一种宽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孩子不必取悦教师,不担心受惩罚,可以自由自在的进行玩闹、创作,学生的思维可以不受到任何外界的影响,可以充分发散创新。
总之,幼儿园里备受教师关注的是“调皮的孩子”,需要教师耐心对待的也是“调皮的孩子”,对他们不可以打压惩罚,相反应该用一种欣赏和鼓励的眼光去看待,正确引导他们发展。
13.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吃零食 篇十三
孩子一般都喜欢吃零食,而零食吃多了,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食欲,造成营养的不均衡,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很多家长都反对孩子吃过多的零食。其实,孩子爱吃零食是天性,只要家长能够正确的引导,既可以增加营养的摄入,又能满足孩子的口味,也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在选择零食发面,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水果类是首选
水果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容易被人体吸收,水果中的有机酸也可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因此,每日吃适量水果,不仅不会影响到食欲,还能起到促进食欲的作用,当然是孩子们的首选零食。
第二、坚果类可常吃
我们常吃的`坚果有花生、瓜子、开心果、核桃等,这些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一些必需脂肪酸、维生素B、锌元素等,其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孩子脑部的发育,是优质的零食选择。
第三、冷饮类应慎选
雪糕、冰激凌类冷饮是孩子们最喜欢吃的零食,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以奶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冷饮,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钙的含量也很高。但由于过凉,进食过多,或对于胃肠道功能欠佳的孩子,进食后易出现腹泻、腹痛或呕吐,因此要慎选。
第四、糖果类需节制
糖果类零食是纯热量食品,仅能提供热能,这类食品营养价值不高,吃多了会影响孩子胃口,使得正常饮食摄入减少。另外甜食也易造成龋齿,影响牙齿的发育,因此不宜多吃。
14.家长引导孩子的学习一些方法 篇十四
孩子进入初中之后,家长就应该有这样一个意识,孩子长大啦,可以承担责任啦。因此您与孩子是平等的,孩子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他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家庭的管理及建设。
建立和谐平等的家庭关系:一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对于任何有关孩子的事,不管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都要尽可能听从孩子自己的意见,即使我们认为是不正确的,也要尊重他的想法,给出诚恳的建议,不粗暴地予以否定;二要家里的一些重大事情要让孩子参与,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体现自我,树立起责任意识;可以增进家庭成员的关系;可以开发其思维;可以使孩子有学习的目标和动力。三要创造快乐环境,特别是在早晨要轻松愉快,早晨快乐,一天快乐,快乐可以促进思维,促进人的身体发育。四要父母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孩子拿主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减少依赖性。当孩子断然做出某个决定或承诺时,告诉他,要对自己的做法及所能产生的后果负责。这样可以避免事后不必要的埋怨和牢骚。英川6岁时愿意学钢琴,父亲也希望他能学一门乐器,以提升生活品质。在激起了孩子的兴趣后,父亲告诉英川,学钢琴跟学别的本领一样,都是有困难的,你再考虑一下,明天早上告诉我。一旦学了以后就要克服困难,坚持到底。英川作了承诺。两年以后,英川对每天的练习厌烦了,流露出不愿学的情绪,父亲跟他谈心,并激将他:“当初你可是答应过我的。我们是男人哪,答应了的事,做出的承诺是一定要努力去实现的。”此后,这个9岁的“男人”发奋努力,现在已经弹得一手好钢琴了;四是家庭多组织户外活动或体育活动。
2.寻找且培养孩子的兴趣点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工作的基点,也是其动力。所有的名人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源于他们对此的兴趣和不懈努力。
爱迪生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人。爱迪生的成就归结于他母亲对她兴趣的挖掘和培养。爱迪生小的时候很淘气,不好好念书,老师非常不喜欢他,甚至曾经用皮带狠狠教训过他。因为他在学校的表现不符合老师的要求,而且总提出许多“荒唐”的问题,考试成绩也非常差。最后,老师干脆把他赶出了学校。幸运的是,爱迪生的母亲是一位明智的母亲,她发现爱迪生的学习与其它孩子有所不同,他好动,动手能力很强,不喜欢死记几条框的东西,于是母亲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她把教育和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游戏,让爱迪生在游戏中去发现问题,去学习知识,爱迪生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被激发出来,以至于他的母亲很快就无法再教给他更多的东西。但是,母亲激发出的这种学习热情持续了一生,爱迪生继续学习、探索和实验,最终成为最著名的自学成才者。他一生中完成了1093件发明,而且大部分发明都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产品贡献给了社会。
其实很多自学成才的人都是在自己的兴趣上得到极大的发挥。寻找且培养孩子的兴趣点:一是鼓励孩子多做事情,只要是孩子利所能及的都要孩子亲自做,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其兴趣点(我的一个学生,在初中极其不爱学习,不爱写作业,很懒,于是进入初中后,建议家长首先从做家务开始,发现他的审美和空间感很好,于是鼓励其学建筑,后来孩子在建筑上很有成就);二是积极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在此锻炼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各种能力(小楠在初一时学习一直处于中游偏下,在一次外语单词的比赛,他获得班里第一,发现他对外语有一定爱好,于是鼓励其努力学习,继续参加市级及省级比赛,一次次的成功,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使他的学习一路直上,在中考中以学校第二名成绩考上重点高中);三是经常有意识地与孩子争论问题。自己站在错误的立场上,让孩子在争论中取胜,然后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以此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四是鼓励孩子多讲(我儿子小的时候对语文不感兴趣,也很差,我就有意识在吃饭或空闲时间让他给我讲古文、成语、讲看过文章的感受,使他有成就感,后来语文成了他的强项);五是经常用暗示的方法,当孩子不确定自己的目标,发现不了自己的兴趣时,我们可以经常采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自己是个特殊人物,将来必定有出息。这样能使孩子经常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且对自己也会有较严格的要求,对学习产生兴趣。六要正确地引导,每个孩子都有在他看来重要的事情,可以把这种兴趣和他当下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让他对于学习的价值有个亲身的体验;设置合理并且略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他不断体会到努力后成功的喜悦,避免他因为感到难以胜任而退却甚至放弃,逐步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到知识本身上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的让孩子接触到一些学科概念,让他理解其中的含义,获得情绪上的成功感,这样他就知道了怎样上课,每天该做些什么,进一步增强学习情绪,形成良性循环,3.引导孩子学会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养成事事计划的好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有益。初中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因此要注意不能教给孩子制定计划或替代孩子制定计划,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学习定计划。一是从生活如手,每天一起来或在前一天晚上,可以让孩子制定一天的计划,此时家长若有不同意见,可以与孩子协商;二是让孩子对家庭一年的经济做计划,使孩子有主人翁意识,培养经济意识;三是让孩子制定外出活动计划;四是鼓励孩子制订长期和短期学习计划,在计划中一定要切合孩子的实际,且有玩的时间。所有的计划要一家人一起监督执行。长此以往,不仅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培养孩子做事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4.引导孩子形成好习惯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长的利息去折磨人,去麻痹他的最好创举,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初中阶段是孩子的思维、认识的发展趋于完善,习惯的形成是关键期,但此时不在是家长培养习惯的最佳期,而是孩子自我完善习惯的最佳期,这时需要家长引导,孩子自我完善。怎样引导孩子形成习惯?我认为,一是要让孩子明确形成好习惯的作用,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
肖恩·柯维,现任弗兰克林柯维公司的零售商店副总裁,该公司为世界顶尖的时间与生活管理的权威之一。肖恩·柯维的《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是给予青少年心灵的一份真正礼物,不论你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难题,这本书都能给你带来希望。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处世,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习惯二:先定目标后有行动,确认你的使命和生活目标。
习惯三:重要的事情要先做,排出优先顺序,首先做最重要的事情。习惯四:双赢的想法,抱着人人都能成功的态度。
习惯五: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真心诚意地倾听。习惯六:协作增效,协同工作成就更好的业绩。习惯七:磨刀不误砍柴工,定期让自己得到休整和充电。
习惯一二三是自我完善,可称之为“个人的成功”。习惯四五六涉及感情关系和团队工作,可称之为“公众领域中的成功”。在成为称职的团队一分子之前,你必须首先完善自己的个人行为。而习惯七则是让自己得到休整恢复的习惯,它支持着其他六个习惯。
二是协助孩子形成好习惯,帮助孩子要坚持。心理学告诉我们:新的条件反射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在成长“定型”之前,总是不稳定的;而旧的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联系“定型”在彻底瓦解前,又总具有某些回归的本能。因而,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改变,在取得彻底胜利之前,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直坚持到坏习惯上崩瓦解,好习惯根深蒂固的时候为止。(不要唠叨、发脾气、说教、,而是适时提醒,要诚恳、和蔼)。
三是家长要坚定。家长帮助孩子制定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每次朝向目标的行动,都得当机立断,坚持不懈。短期目标达到以后,可以回顾孩子所取得的“成果”,再订下一步目标,以利再战。还要预防反复的发生。
四是以身作则,给孩子作榜样。孩子好的习惯取决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表现。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要想让孩子有好的学习习惯,在孩子学习时,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应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如读书、看报等,能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共同学习则更好。
5.以欣赏的态度面对孩子 激励是最好的兴奋剂,欣赏表扬是激励的基础。你只有不断地找到孩子的优点,你才能欣赏孩子,才能激励孩子,这不仅对一般孩子有效果,即使是优秀的孩子也很需要鼓励,天才也需要从自己的成果中获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如果自己的成果得不到及时的承认,天才也会因为缺乏动力而枯萎。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孩子来说,更需要用这种方法来培养他的自尊和自信。
家长留言:(如何寻找孩子的优点)
老师的办法可真好用呀,我和孩子关系的转变也是源于寻找她的优点,女儿一遇到作业多的时候或者难题的时候,她就很生气或者不写作业了,以前,我就很不理解给她讲道理,:“遇到难题是好事,你能不断扫除前进路上的障碍,没什么”可女儿依然不高兴,还是不想写作业,我的心那个急呀,可那次,我摸着她的小手,微笑着说:“女儿,妈妈很理解你的感受,面对难题,你很着急,这说明你是个有上进心的孩子,想努力奋进的孩子都这样着急,那么先玩一玩,做个你喜欢的事,然后再回来写作业,好吧!”并亲了亲她的额头。女儿居然,没有去玩耍,而是带着一种很幸福的眼神去写作业了。那一刻,我的心就甭提有多高兴了。
每个孩子都有很多的优点,它们都很可爱,只是我们以欣赏的态度去观察他们,你会发现孩子们都很优秀,在你欣赏的眼光下孩子们会努力,学习成绩也会提高。
6.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学习的原动力。怎样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建议您不妨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第一做父母的要对自己的孩子有自信。放手大胆的让孩子做每一件事;第二当孩子面临一场考试或一场比赛出现情绪低落等状况时,家长们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是最棒的;第三家长要用放大镜找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子女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第四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适当的给于帮助,用暗示的方法使孩子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并用塞翁失马的故事进行开导,使孩子相信有时坏事会变成好事。使孩子在努力中获得成功,在成功中增强自信;第五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小时候一定也曾经遇到过和孩子类似的情况,当时是怎样对待的或现在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样处理的,那实际上是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总之,学习是一种能力,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很多因素有关,作为家长切记不能出现一下行为:
1.对孩子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喋喋不休地抱怨、批评、指责,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经常训斥孩子,看不到孩子的优点,总看到孩子的缺点,经常用严厉、粗暴的语言指责批评孩子。
3.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味以高分标准、高名次地要求孩子。4.盲目增加学习时间和课业负担,使孩子承受过重的心理和生理压力,打疲劳战和消耗战。
5.在孩子日常生活、学习和完成作业过程中,家长越俎代庖,包办代替。6.对孩子不放心,经常监看孩子,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
15.正确引导 让孩子远离“小报告” 篇十五
孩子打小报告有无意与有意之分、有偶尔与经常之分也有善意与恶意之分,但不论哪种,其结果都是弊大于利,都应该及时地阻止与引导。只有孩子经常性地看到好的一面,才能吸取好的思想、形成好的习惯、成就好的童年。
最近,一条微博引发了热议,微博称:郑渊洁说,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发达国家小学没有班干部制度,建议取消中小学班干部制度,让所有孩子平等成长。爱打小报告的班干部确实不受同学的欢迎,“班干部是奸细,喜欢给老师打小报告”,上小学的贝贝说,他借了同学本漫画书,上课看时,被后排的班长发现并报告给老师,漫画书被老师没收了,“我们都讨厌打小报告的班干部,同学都主动疏远他”。
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何止于向老师打“小报告”,他们也向家长打,向长辈打,这确实让一些家长感到不正常。如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一:玉玉聪明伶俐、活泼开朗,就像一只小黄莺,十分活跃,深受小朋友的喜爱。玉玉很有能力,常常组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下课后还会主动帮老师收拾玩具。但就是这么一个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的女孩,却有一个连老师都有点儿“犯怵”的习惯——爱打小报告。玉玉对其他小朋友的行为似乎很敏感,小朋友一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她就会马上跑去告诉老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打人,一会儿又说那个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一会儿又说那个小朋友把桌子弄脏了……玉玉妈听说自己的宝贝在幼儿园经常告小朋友的状,很担心这样时间长了,玉玉会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也担心玉玉太过傲慢,反而不利于她今后的成长。
案例二:周五的时候,乐乐妈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乐乐在幼儿园就像一个小侦察兵,只要看到别的小朋友做得不好,就向老师报告:“老师,明明把新新的积木推倒了。”“老师,小武推人。”周日乐乐妈带着乐乐找朋友家的亮亮玩,刚开始两人玩得很开心,不一会儿,乐乐委屈地跑过来跟妈妈说:“妈妈,亮亮不给我玩他的小汽车,还推我。”过了一会儿乐乐又跑过来说:“妈妈,亮亮老是让我当坏人,他当警察。我也想当警察。”晚上刚回到小区一会,乐乐又跑到妈妈跟前说:“妈妈,刚才小嫣没有把香蕉皮扔到垃圾桶里。我每次吃完香蕉都自己把皮扔到垃圾桶。小嫣做得不对。”乐乐妈听到这些之后,才感到问题真的严重了。
一些家长对孩子打小报告的行为感到好笑又无奈。其实孩子打小报告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家长要因人而异地对待与引导,主要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些孩子成绩不突出,又没有其它的特长,在家、在校都不能得到肯定与表扬,孩子的内心被关注欲驱使他应该采取相应的方式达到这个目的,当其他的孩子犯错时,他就会第一时间内抓住“机会”来展示自己。
策略:细心发现孩子的长处,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让周围的人认识到他的存在,让孩子的被关注欲得到满足。
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特别短、爱动,不能专心地做一件事,时不时地看看这儿望望那儿,在他“巡视”的过程中就可能发现其他人“不良”的举动,就会报告出来。
策略:平常利用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加强孩子注意力的培养,让孩子注意力的保持时间逐渐增长。
老师的错误引导。部分老师为了了解学生在班内的表现情况,特意安排几个学生汇报班内每天发生的情况,时间一长孩子们都会知道这件事,孩子就会产生老师喜欢小报告的想法,他们就会极力地搜寻“事件”进而在老师面前炫耀。
策略:教师要从自身作起,多从正面引导,家长与老师积极沟通,督促孩子改变。
寻求自身的保护。有些学生由于性格、身体、语言等方面的原因会成为多数学生冷落的对象,甚至会受到别人的攻击,可靠自身的能力又无法反驳或反击,这时他们唯一的依靠就是老师或家长。
策略:一定要精心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多关注孩子的成长,适时科学地为孩子“撑腰”,不要让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
父母的影响。有些父母在家评论别人从不避讳孩子,很多不雅的语言都会灌入孩子的脑中,特别是那些尖刻的词汇更会刺激孩子善良的心,久而久之孩子爱挑别人刺的毛病就有了。
策略:父母在说别人不足时一定避开孩子,多在孩子面前赞扬别人优秀的一面,让孩子形成发现别人优点的习惯。
由上面孩子打小报告的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打小报告有无意与有意之分、有偶尔与经常之分也有善意与恶意之分,但不论哪种,其结果都是弊大于利的,都应该及时地阻止与引导,只有孩子经常性看到好的一面,才能吸取好的思想、形成好的习惯、成就好的童年。
那么,对于那些爱打小报告的孩子,我们家长应如何引导呢?
一是不要事事以孩子为中心,教育孩子想着他人。现在的家庭,宝宝从出生起就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围着转,俨然成了家里的“小太阳”,这样很容易使宝宝形成依赖思想。对于过于依赖别人关注的宝宝,在家庭生活中,不去特别关注他,或许是个好办法。
二是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当宝宝打小报告时,应该引导他先自己解决问题。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和宝宝一起玩模拟告状的游戏:比如爸爸把图画贴反了,可以引导宝宝帮爸爸正过来;爸爸把桌子弄脏了,可以提醒爸爸注意,并跟爸爸一起把桌子擦干净,而不是向妈妈告状。这样,宝宝可以学到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还要让宝宝体会到,这样解决问题的效果要好于打小报告。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引导,提高他们的辨别和判断能力,进而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也可组织孩子通过谈话、讨论等形式,讲述一些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或者大家共同来制定新规则等,让孩子来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减少孩子的告状行为。
三是给孩子创设一点小挫折。有些孩子能力很强,在同龄小朋友中很强势,他们像“小大人”一样,总觉得自己比其他小朋友优秀,做什么事都喜欢指挥别的小朋友。我们知道,在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永远是第一、永远强势,这样的孩子一旦被别人比下去,往往会遭受很大的心理打击,不利于其成长。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家庭生活中有意给他们安排一些比较艰巨的任务,让小困难不时挫一挫他们的傲气,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其实跟别的小朋友一样,也有做不来的事情。
四是培养孩子谦虚的品性,让他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能够指正别人的错误当然不错,但如果能多多地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就更好了。对于爱打小报告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当着他(她)的面夸奖别的小朋友:小唯真乖,妈妈来接她晚了,她都不哭;豆豆真懂事,知道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的小朋友玩……家长要教育孩子,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和优点,孩子要多学习其他小朋友的优点,对于小朋友的缺点,也要尽量包容,要学会处理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不能只知告状。
五是引导孩子多与同伴交流,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孩子的告状一部分是由于缺乏交往策略,或者是不能很好地分享同一件物品而产生的。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交往,培养孩子懂得分享,必定会减少告状次数。家长要尽量在活动中给孩子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和空间,鼓励和启发孩子参与活动时互相交流、协商,引导孩子学会分享、懂得分享,甚至是尝试着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同伴用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习】推荐阅读:
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10-17
教育孩子的最正确方法10-27
中学生正确学习方法08-23
怎样是正确的刷牙方法09-19
手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07-19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09-24
语文教案-正确使用说明的方法08-26
夏至节气艾灸养生的正确方法有哪些11-08
正确期中考试以及复习方法07-10
婴儿雾化吸入治疗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