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建设

2024-10-24

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建设(精选9篇)

1.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建设 篇一

加强作风建设公开承诺书

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郑重向党组织承诺:

一、努力学习,坚定信念。加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严格标准,认真履职。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自觉做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三、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牢记党的宗旨,坚持走群众路线,为基层服务,听群众诉求,做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不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的形象。

四、艰苦奋斗,勤政为民。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厉行节约,不铺张浪费。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决反对奢靡之风。工作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贪图安逸。

五、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六、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以法治教,以法育人;不断钻研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已的专业水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切实做到“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认真检测。

以上是本人向党组织作出的郑重承诺,请予监督。

承诺人:

2014年月日

2.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建设 篇二

一、村务公开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以偏概全公开, 内容不全面

公开的内容不够全面, 只公开了面上的账目和几个大数据, 具体的收入支出项目未予公开, 如该村在开展绿化工作的账目公开时, 仅写明了绿化费用xxx元, 而并未标明“苗木名称、数量、运输费用、栽种人工费用、保养费用等明细”, 这就留下了对明细账目进行暗箱操作、以“总账公开”之名行“细账猫腻”之实的隐患, 导致村务公开缺乏实效性, 群众难以了解村庄工作的实质性内容。

2. 避实就虚公开, 内容不切实

公开内容不够深入, 公开办事表面程序多, 公开具体决策过程等深层次问题公开少, 群众想了解、需要了解、必须让群众了解的没有完全公开。

3. 事后公开, 缺乏时效性

村庄有时只着眼于结果公开而忽视了程序公开与过程公开, 有时在村务公开中拖拖拉拉, 公开方式以事后公开为主, 缺乏时效且内容含糊不清, 时间一长时过境迁, 即使群众有意见也无从追究, 这就变相地剥夺了群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4. 应付公开, 缺乏长期性

村庄将村务公开作为一项临时性任务, 村务公开工作没有固定的周期, 仅仅为了应付上级考核进行突击性的公开, 检查人员来了就贴上, 一走就撤掉, 村务公开成了作秀。

5. 随意公开, 形式不规范

村务公开较随意, 如村务公开栏安设在村委大院内, 位置不合理;且公开栏设施简陋, 张贴内容遇下雨刮风等恶劣天气很快便会损坏, 难以辨认;公开的格式也不统一, 书写潦草、字迹模糊, 这些给群众了解监督村务带来了不便。

二、村务公开存在问题的成因思考

1. 村干部对村务公开工作的错误思想倾向

一是“长官意识”。认为村务就是“官”管、“长”管, 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 村务公开抓与不抓没有实质性意义, 置群众的民主权利于不顾;二是“畏难思想”。认为村务公开是自找麻烦, 害怕办事会受群众约束会失权失利, 或是害怕“家丑”外扬, 引发村民上访;三是“应付心理”。认为村务公开就是为了迎接考核, 上级推一下才会动一下, 对群众提出的疑问和要求不予理会, 更懒得加以说明和解释;四是“钻空子”念头。一些不负责任的村干部上任的动机就是想“捞一把”, 瞅准了村务公开的“空子”, 怀着侥幸心理想得到点油水。

2. 村务公开制度建设不完善

村庄在村务公开工作制度建设方面尚未形成体系, 对公开方式、公开时间、公开内容等方面并没有详实、统一的规定, 或者建立了村务公开工作有制度但落实不得力, 使得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建立村务公开的配套制度与机制, 如村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 公开后没能够及时听取群众意见, 该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 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 极易激化矛盾, 导致群众上访事件。

3. 群众监督不到位

村务公开的群众监督工作仍存在较大差距, 简单说来即“三不”现象———群众“不会、不愿、不敢”监督:大多数的村民对村务公开相关的知识知之甚少, 提不出什么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 因而不会监督;即使有部分思想较为开放、素质较高的村民提出了意见建议, 但由于长期得不到反馈答复, 因而失去了监督的积极性;有的更是顾及提出意见会遭人排挤或者遭到打击报复, 因而不敢监督。

4. 村务运作与财务管理不规范

村务运作与财务管理的不规范体现在日常村务工作的欠缺, 俗话说:“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平时工作中记录不详实, 资料管理不规范, 未装订成册、立卷归档, 导致账目混乱, 工作缺乏规律性和延续性, 碰到上级来检查时就乱了分寸, 临时抱佛脚, 要么干脆弄虚作假, 随便公开公布几个假数字来蒙混过关, 以躲避责罚。

5. 群众主体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如今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转移, 村庄里的中青年基本外出打工, 一般无暇顾及村务公开事宜;留守在家的多半是老人、家庭主妇和儿童, 他们对村情不了解, 也不想去了解;还有的群众认为如今农民享受的国家对粮食、田亩的补贴政策透明度高, 可直接发放到村民手中, 认为村务公开成了多此一举。由此可见, 目前农村的大部分群众对于自己的权利并不了解, 更不懂的怎样去行使, 主体意识的欠缺使得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的推行工作失去了群众基础与社会认同。

三、改善村庄村务公开工作的建议

1. 加强领导, 明确职责, 在提高认识、细化分工上下功夫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实施村务公开工作的村庄考核一票否决, 乡镇各部门要强化考核监督, 切实履行好指导、督促村务公开工作的职责,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2. 强化村干部服务意识, 在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上下功夫

一是要教育村干部们进一步明确村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 将其作为密切干群关系、为村庄工作争取群众基础的重要举措, 引导他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公开, 真正做到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二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进一步督促广大村干部增强责任感和廉洁自律意识。推广阳光权力, 将村干部的目标职责及办事程序、内容和结果逐一公之于众, 让群众对村务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所了解, 这样村民评议村干部时就有了依据, 有效地防止村干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

3. 建立健全村级规章制度, 在保障村务公开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上下功夫

一是建立健全村级规章制度。应着重制定、完善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干部、财务审计、村务定期公开等村级规章制度, 从制度上明确支部、村委和村干部的责、权、利, 形成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和村民自治的科学、完整、高效的制度体系, 使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实现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推进农村工作全面发展;二是在民主决策的形式上, 探索建立重大事务票决制度和村民代表扩大会议制度。一方面, 可以通过票决的方式对重大事务进行决议, 提高民主决策的效率;另一方面, 通过建立村民议事会议听证制度, 允许和鼓励不是代表的村民进行旁听, 扩大村务群众参与度的同时培养村民的民主意识。

4. 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在杜绝独断专行、损公肥私上下功夫

3.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建设 篇三

【关键词】 农村 财务公开 财务管理 财务监督 问题 规范化 制度化

1.开展农村财务公开建设的意义

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当前农村干部群众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整体发展还不平衡。一些基层干部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村级财务不愿公开或不敢公开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地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形式和程序不符合规范要求;各级政府监管不力等等。应该说,财务公开工作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将其作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来对待,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只有这样,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财务公开工作才能步入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正确轨道,从而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

2.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个别地方村集体土地、资产、资源发包、出售、出租,不公开、不透明,个别村干部暗箱操作,从中渔利,群众监督和部门监管不到位,造成集体资产流失;土地征占中被征地农民要求将大部分或全部征地补偿款分配给被征地农民,否则就到处上访,致使村集体应当得到的补偿费得不到,造成集体资产损失。

2.2有些农村集体债务沉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削弱了村集体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功能,部分村干群关系紧张,社会矛盾突出。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村不顾自身的经济实力,盲目举债或赊欠搞达标,个别村为了得到项目资金匹配,借债而增加新的债务。

2.3个别村财务管理混乱,村干部独断专行,有章不循、有法不依、财务制度形同虚设;收入不入账、坐收坐支、资金管理混乱,核算不及时;建设项目不招投标、集体资产出售、发包暗箱操作,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大额开支不透明,弄虚作假;管理不民主等。

2.4村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工作仍不完善,代理方式尚不够规范。部分乡镇根本没有实行村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多数乡镇只是对村转移支付资金代理核算,没有代理村级的全部会计业务,存在会计核算“两层皮”的现象;乡镇代理机构的人员业务素质不适应,部分乡镇经管中心人员配备不齐,缺少专业人员,致使无法开展代理制工作;财务工作流程、账务处理还不够规范。

3.农村财务项目公开的内容

凡属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公开的事项,以及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应向村民公开。具体来说,财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

3.1财务计划和各项收入公开。包括财务收支计划、固定资产购建计划、农业基本建设计划、兴办企业及资源开发投资计划、收益分配计划。包括集体统一经营收入、集资款、土地补偿费、救济扶贫款、上级部门拨款;集体资产拍卖、租赁、发包及上交收入,各种代收及其他收入。

3.2各项支出和各项财产公开。包括生产性建设支出、公益福利事业支出、村组干部工资及奖金、招待费支出、集体统一经营支出、救济扶贫专项支出、其他支出。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产品物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其他财产。

3.3债权、债务和收益分配公开。包括农户往来、内部单位往来、外部单位和个人往来、银行(信用社)贷款、其他债权债务。包括收益总额、缴纳税金数额、提取公积金数额、提取公益金数额、提取福利总数额、投资分利数额、其他分配。

另外,农户承担的集资款,水费、电费、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和以资代劳等情况及其他涉及本村村民利益和村民普遍关心、要求公开的事项,也要进行公开,并要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及时丰富和拓展财务公开的内容。

4.财务公开的时间和形式

一般的财务收支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村,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一次。有些时间跨度较长、分阶段完成的重大事项,应当每隔一段时间或每完成一个阶段,公布一次进展情况;全部完成之后,要及时公布最终结果。

财务公开一般采取应以下三种形式:

(1)张榜公布。各村都应在群众聚居地、主要交通路口等群众方便阅览的地方设置有雨棚的永久性公布栏,各组都要有公布墙。除重大村务活动项目以村为单位公布外,都要按核算单位张榜公布。对与农户利益直接相关的事项,要按组公布到户。

(2)书面公布。集体专业承包地、渔塘、荒滩、林地等集体资产的承包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及以资代劳总额和各户情况; 每户与集体发生的经济往来。

(3)会议、广播公布。对一些重大经济项目、半年度和年度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除按照要求张榜或书面公布外,还要在村民大会或村民议事会上予以公布,并通过广播向群众公布,进行宣传、解释,做到家喻户晓。

5.财务公开的程序

要推进村级财务公开事项由办理结果公开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

5.1公开前审议阶段。村委会按照统一要求,广泛收集和听取村民意见,整理、准备好财务公开内容;对财务公开的内容,须由乡镇代理记帐人员填写专门的财务公开表格,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查,村主任、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和村会计签字后,报乡镇农经部门审核认可。

5.2公开阶段。公开的内容要遵循“真实可靠、全面完整、清晰易懂”的原则,以合适、规范的形式公布,每次公开都应以适当的方式通知农户;

5.3收集群众意见和处理落实阶段。村主要负责人应安排专门的时间,接待群众来访,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在财务公开中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作出解释。

5.4收集整理资料向乡镇报告阶段。村收集整理好每期财务公开有关资料,按照要求向乡镇财务公开领导小组报告。

6.如何建立农村财务公开监督体系

为了保证财务公开的真实性,提高财务公开的质量,在搞好财务公开规范化的同时,要把强化民主监督作为推进财务公开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在于建立村民主理财小组,推行民主理财。具体做法是由村民或村民代表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村民主理财小组代表村民参与村级重大财务活动决策;参与制定年度财务计划,并监督实施情况;代表村民按期审核财务单据和财务公开的内容;收集反馈村民对财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反馈意见的落实情况。从而,把村民的事由过去干部说了算变为大家定,大家办,使财务公开真正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与此同时,乡镇农经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计监督。要完善有关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立法,尽快制定、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执业规范和评价标准,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内容、范围、方法、程序、具体实施办法,、报告等做出规定。要广泛宣传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重要意义,使大家都认识到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农村审计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合格的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深入了解农村集体经济业务之外的农村社会关系、农村经济活动的特点、国家大政方针等技术之外的知识。审计内容和审计范围也要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深入而逐步扩大,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相继开展农民负担、集体资产、干部离任、大型基建项目等专项审计,有效地杜绝各项违纪行为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结束语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历来为广大农村群众所关注,它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维护和农村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按照“两健全、三规范、一监督”的要求,坚持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办法,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建设 篇四

朱云净

摘 要:要充分做好和完善农村财务公开工作,就要在抓好财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完善民主监督体系。而这一切,更要靠基层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领导作保障。

关键词:农村财务公开;规范;监督

当前,我国各地农村正逐步推行财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工作在公开的时间、内容、形式和程序等方面都逐步趋于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财务公开工作初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但是,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整体发展还不平衡。一些基层干部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村级财务不愿公开或不敢公开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地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形式和程序不符合规范要求;各级政府监管不力等等。农村财务公开要规范化

要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公开工作,首先必须抓好财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

1.1财务公开的内容。

凡属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公开的事项,以及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应向村民公开。具体来说,财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财务计划公开。包括财务收支计划、固定资产购建计划、农业基本建设计划、兴办企业及资源开发投资计划、收益分配计划。

二是各项收入公开。包括集体统一经营收入、集资款、土地补偿费、救济扶贫款、上级部门拨款;集体资产拍卖、租赁、发包及上交收入,各种代收及其他收入。

三是各项支出公开。包括生产性建设支出、公益福利事业支出、村组干部工资及奖金、招待费支出、集体统一经营支出、救济扶贫专项支出、其他支出。

四是各项财产公开。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产品物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其他财产。

五是债权债务公开。包括农户往来、内部单位往来、外部单位和个人往来、银行(信用社)贷款、其他债权债务。

六是收益分配公开。包括收益总额、缴纳税金数额、提取公积金数额、提取公益金数额、提取福利总数额、投资分利数额、其他分配。

另外,农户承担的集资款,水费、电费、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和以资代劳等情况及其他涉及本村村民利益和村民普遍关心、要求公开的事项,也要进行公开,并要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及时丰富和拓展财务公开的内容。

1.2财务公开的形式。

财务公开一般采取应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张榜公布。各村都应在群众聚居地、主要交通路口等群众方便阅览的地方设置有雨棚的永久性公布栏,各组都要有公布墙。除重大村务活动项目以村为单位公布外,都要按核算单位张榜公布。对与农户利益直接相关的事项,要按组公布到户。

二是书面公布。

以下两方面内容必须书面公布到户:

(1)集体专业承包地、渔塘、荒滩、林地等集体资产的承包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及以资代劳总额和各户情况;

(2)每户与集体发生的经济往来。

三是会议、广播公布。对一些重大经济项目、半年度和年度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除按照要求张榜或书面公布外,还要在村民大会或村民议事会上予以公布,并通过广播向群众公布,进行宣传、解释,做到家喻户晓。

1.3财务公开的时间。

一般的财务收支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村,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一次。有些时间跨度较长、分阶段完成的重大事项,应当每隔一段时间或每完成一个阶段,公布一次进展情况;全部完成之后,要及时公布最终结果。

1.4财务公开的程序。

要推进村级财务公开事项由办理结果公开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具体可分四个阶段:一是公开前审议阶段。村委会按照统一要求,广泛收集和听取村民意见,整理、准备好财务公开内容;对财务公开的内容,须由乡镇代理记帐人员填写专门的财务公开表格,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查,村主任、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和村会计签字后,报乡镇农经部门审核认可。

二是公开阶段。公开的内容要遵循“真实可靠、全面完整、清晰易懂”的原则,以合适、规范的形式公布,每次公开都应以适当的方式通知农户;

三是收集群众意见和处理落实阶段。村主要负责人应安排专门的时间,接待群众来访,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在财务公开中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作出解释。

四是收集整理资料向乡镇报告阶段。村收集整理好每期财务公开有关资料,按照要求向乡镇财务公开领导小组报告。农村财务公开监督体系的建立

为了保证财务公开的真实性,提高财务公开的质量,在搞好财务公开规范化的同时,要把强化民主监督作为推进财务公开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在于建立村民主理财小组,推行民主理财。具体做法是由村民或村民代表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村民主理财小组代表村民参与村级重大财务活动决策;参与制定年度财务计划,并监督实施情况;代表村民按期审核财务单据和财务公开的内容;收集反馈村民对财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反馈意见的落实情况。从而,把村民的事由过去干部说了算变为大家定,大家办,使财务公开真正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与此同时,乡镇农经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计监督。要完善有关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立法,尽快制定、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执业规范和评价标准,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内容、范围、方法、程序、具体实施办法,、报告等做出规定。要广泛宣传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重要意义,使大家都认识到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农村审计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合格的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深入了解农村集体经济业务之外的农村社会关系、农村经济活动的特点、国家大政方针等技术之外的知识。审计内容和审计范围也要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深入而逐步扩大,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相继开展农民负担、集体资产、干部离任、大型基建项目等专项审计,有效地杜绝各项违纪行为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结语

5.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建设 篇五

使村监会成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主力军

近年来,和洛镇一直把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历届党政班子高度重视,在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纪委安排部署的基础上,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特别是去年以来,按照上级纪委的部署,村村选举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我们认识到,如果能够使村监会按照上级要求真正运行起来,正确行使权力,切实发挥作用,就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点多面广,市镇两级纪检队伍难以监督到位的问题,使村监会成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主力军。为此我们制定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保障村监会正常开展工作。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保障村监会有效发挥作用

1、开展集中监督,让村监会成为村级事务的“监督员”。村监会作为新生的村级组织,其工作开展无经验可循,成立一段时间以来,绝大多数村监会都抱着观望的态度。为此,我们研究决定先由镇纪委来指导和带领村监会开展工作,摸索路子和经验。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中监督活动的意见》,镇纪委牵头成立领导小组,每季度组织全镇35个村开展一次集中监督活动,四个季度的监督活动主题分别为集中承诺、集中公开、集中质询、集中评议,监督的主要内容分别为村工作计划、上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村级热点问题和工作计划完成情况。9月20日,我们在平原村试点开展了首次集中监督活动。在集中活动会议上,由村支部书记向村民代表宣读工作计划,村民代表对工作计划中确定的具体事项进行现场讨论表决和质询,并填写征求意见表,村支部书记代表村两委做出“勤廉双诺”,接受监督。工作计划通过后在村务公开栏公开,未通过的限期修订整改。通过开展集中监督活动,有效发挥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调动了村民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保障了村务事项实现民主决策、民主公开、民主管理。

2、密切联系群众,让村监会成为反映民情民意的“信息员”。我们实行村监会成员联系村民代表制度,根据各村实际,每名村监会成员联系至少10名村民代表,对于日常村级事务,每季度征求一次村民的意见建议,对于临时性重大事项,随时征求村民意见。对于每次征求上来的意见建议,村监会都要召开会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书面建议书,经全体成员签字盖章后提交村两委研究讨论。对于村两委接受采纳的,村监会要督促两委整改,并向村民代表反馈意见;对于因客观原因不能采纳的,由村监会向村民代表做好解释工作。

3、协调化解纠纷,让村监会成为初级信访办案的“纪检员”。根据市纪委加强初级信访办案工作的部署要求,我们结合和洛镇情村情,研究试行了农村信访举报三级递进处理办法。第一级,由村监会根据反映内容,与当事人充分沟通,并通过走访、座谈、查阅档案等形式调查了解情况,当事人反映属实的,由村监会与被反映人进行谈话并督促确定整改措施,然后约请双方进行协商调解。第二级,在全镇各工作片设立综治维稳工作站,各工作站由总支书记 任主任,片长、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并配备司法所工作人员、民警各一名,对于第一级未能解决的信访案件进行协调解决。第三级,对于一、二级未能妥善处理的,或直接涉及党员违纪违法的案件,由镇纪委立案查处,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我们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等上级关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的文件、讲话,发给各村监会主任,由村监会主任牵头组织村全体党员集中学习,让村监会成为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宣教员”。

二、规范村监会正确行使权力

据我们调查了解,村监会成员素质参差不齐,思想状况和工作态度多种多样,特别有的村监会因个人利益、私人矛盾等原因,会发生村监会无故行使否决权,阻碍村两委正常开展工作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村务监督委员会实行“双否决终审制”的意见》。镇纪委牵头成立村级事务决策领导小组,同一村级事项被村监委两次提出否决的,提交领导小组裁定。对于各村提交的否决事项,经领导小组审定属无理否决的,将严肃追究村监会主任及成员责任。

今年以来,有两个村村两委分别提出建社区公寓楼和村民集资硬化村内道路,被村务监督委员会否决。经我们调查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认为村内房屋较新,部分村民建公寓楼的愿望不强烈,大多数村民对集资持否定态度,且村内存在不稳定因素,为此村级事务决策领导小组对这两项事项进行了否决。通过实行“双否决终审制”,既保障了村务监督会有效履行职责、行使权力,也是对村务监 督委员会行使职权的有效监督,从而确保了村级事项决策的政策性、正确性,维护了村集体和广大群众的利益。

三、狠抓镇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廉政监督

在规范村监会运行的同时,我们把加强镇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加强廉政监督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举措。

一是抓作风整顿。全镇把今年确定为“干部作风建设年”,把改进干部作风作为干好每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和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机关管理规章制度,成立专门督查队伍,对违反机关管理规章制度的干部职工,除按规定进行经济处罚外,还通过电子屏幕和飞信进行通报批评。对全镇各项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也及时排名通报。同时,我们把廉政教育纳入镇村干部集中学习的重要内容,在镇社区服务中心设置了廉政文化长廊,分别从清、正、廉、洁、真、诚、勤、俭、节九个方面,讲述党员干部如何更好地做人、处事、为民服务,有效提高了全体机关干部遵守党风廉政规定的自觉性和责任意识。

6.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建设 篇六

和基层民主管理

近年来,各级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作为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阳光工程”来抓,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解决。

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存在问题。

1、公开不够深入和规范。一是公开时间不及时,对公开的事项不按规定时间进行公开,有的一个季度或半年多才公开一次,公开时间间隔太长;有的随心所欲,啥时想公开就公开,不想公开就不公开;有的只在上级检查时才公开,平时无人问津。二是公开形式单一,仅限于公开栏的形式出现,不便于让大多数村民群众了解知悉村务;有的把公开栏建在不便于群众光顾的地方,群众难以观看监督;有的村对公开栏缺乏管护,风吹日晒雨淋及人为损坏严重,难以使用。三是公开内容不完整,有的只公布数额较小的费用,对群众意见大的“热点”、“重点”等问题遮遮掩掩,避重就轻;四是公开程序不严谨,有的只公布了办事结果,缺少法定的程序,未按程序通过民主理财和审查,使村务公开缺乏说服力。

2、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目前,一些基层组织没有一套完善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未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形同虚设。村民代表会、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监督小组作用发挥不够,监督作用流于形式。

3、轻视公开后的反馈。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视公开的形式,而轻视公开后的情况收集和处理,有公开无落实,很少认真考虑公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认为公开了就万事大吉。尤其是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该正面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能拖则拖,有的还冷言相讥,导致群众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大局。

二、新农村建设应抓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推进继承民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1、深化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认识。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要求和标准,让乡村干部克服思想顾虑,树立公仆意识和群众观念,做到勤政廉政,切实解决怕公开、担心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重视公开和不懂公开的问题。同时,广泛深入地宣传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不参与、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等问题,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乡村干部的培训,使乡村干部全面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具体的操作程序,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自觉养成尊重农民意愿、办事透明公开的工作方法

2、整合部门力量,加强指导督办。县、镇村三级要结合实际,利用新农村建设县、镇派驻新农村指导,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强化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责任制,切实解决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促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各镇、村及相关部门要着力在规范化公开和真公开上下功夫,实现村务公开更加真实、及时、全面。民政部门要全方位搞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从政策上引导其走向规范;经管部门要重点清理审计村民反映强烈,历年财务管理混乱村的财务,还老百姓一个明白,保障老百姓对村级财务状况的知情权;纪检监察部门要重点控制滋生乡村干部腐败的源头,教育和引导乡村干部自觉保持廉洁反对腐败的自律性,从源头遏制腐败蔓延;组织部门要重点协调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真正使两套班子协调运行,同心协力搞好村级经济发展,加快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同时,县、镇应按照村务公开的具体要求,设立村务公开专项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帐储存、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并将村务公开纳入县、镇,村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考虑。

3、坚持原则标准,规范村务公开。一要规范公开内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农村改革发展实际,对集体“财务收支,土地征用各项补偿收入,土地和集体财产的承包、租赁及收益,公共基建项目的投资方案和资金使用,工作目标执行情况和有关人员的补贴,涉及村民利益、强农惠村农政策、民普遍关心的其它事项都应逐项公开,让村民群众明白。二要规范公开程序。根据公开内容性质,凡需要村民知悉的事宜,按照事物发展先后顺序,都应一一让村民看清、看懂。如村财务收支帐目,既要让村民看收支票据、所记帐目,又要让村民看收支数额和用途,让集体有一本实事求是的文字帐,让村民有一本心里亮堂的明白帐。三要规范公开时间。按照有关规定,对凡需要村民明白的村财务收支等内容和群众比较关心的事项至少每月公开一次,让大多数群众知道。四要规范公开形式。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公开,应根据公开内容的性质决定,重视和加强阵地建设,采用灵活多样的公开形式。凡需村民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的重大事项,应提前通知村民,定时召开有关会议讨论决定,并及时公开结果。对于向村民宣传性的事项和经常性需要村民知道的内容和事项,可采用书面张贴的形式在公开栏内公开。

7.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建设 篇七

对于三公消费, “从表面上似乎不如贪污受贿、贪赃枉法那么危害深重, 但是, ‘三公消费’却更普遍, 无论是对干部, 还是对社会、对人民所造成的影响都很坏, 败坏党风政风民风, 必须下大力气治理”, 从温总理的讲话, 不难看出, 三公消费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廉洁高效政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指出, 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除了“三公”经费以外, 还把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也作为加强财政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特别是加强会议费支出管理、旅差费用的支出管理等, 大力推进“三公”经费向社会公开的工作。

一般性财政支出包括:会议、接待、购车、出国 (境) 、文件、通信等行政经费开支;党政机关新建楼堂馆所以及装修的支出;出国 (境) 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就目前的统计研究指出, 差旅费、会议费等非生产性开支居高不下, 行政审批效率低, 因此要着重加强这两方面的管理支出。

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 (境) 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支出。三公消费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一现象的持续存在无论是对干部, 还是对社会、对人民都会造成持续的不良影响, 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 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意识的增强, 人们越来越关注公共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效果, 要求政府提高对公共财政支出的透明度, 因此三公经费的公开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推行三公经费公开

2011年5月初,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 强调加大力度、重点公开“三公” (出国 (境) 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支出工作。公开三公经费, 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 更是强化民主建设的雷霆手段, 势必产生深远的积极意义。

2.1 三公经费公开的意义

三公经费的实质, 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使用财政收入为其正当公务行为提供便利和条件的消费行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 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意识的增强, 人们越来越关注公共财政支出的使用结果, 要求政府提高对公共财政支出的透明度, 因此三公经费的公开和透明通过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进而实现社会的监督权, 最大限度地将经费压缩在合理的范围内, 而且是权力部门接受社会监督的一个新起点, 是遏制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有益尝试, 必将进一步唤醒中国公民意识。除此之外, 三公经费的公开有利于限制不合理的“三公”消费, 降低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 规范政府部门正确有效地行使权力。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加快推进预算公开的决心, 也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公共权力监督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体现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趋势是日趋于透明, 便于推行财务公开,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2 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公车配备、使用失控, 超编超标配车现象严重, 实际配置或使用的车辆大于编制数;公车私用极为严重, 中央乃至地方新闻媒体曾多次曝光公车接送孩子上学, 以及婚丧嫁娶公车成龙的现象。

(2) 公务接待虚实不分, 公款吃喝费用显著增加, 目的盲目, 借公务接待之名, 行以权谋私之实, 增加了支出费用。

(3) 公费旅游屡禁不止, 有些行政人员假借学习、培训、会议、考察等名义, 而无实际内容、无明确任务的出国 (境) 考察。

(4) 项目预算的编制不够细化, 以致于有些预算执行单位可以随意在项目经费中列支接待、差旅、交通、会议、考察等费用, 使得三公经费的预算流于形式。

3 财政支出中会议费旅差费的管理

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运转的形势下, 财政的供求矛盾日益加重, 行政支出费用不正常增长的原因, 即政府规模过大, 财政预算编制不合理, 事业单位改革滞后, 以及对成本意识的淡薄等, 下面就会议费和旅差费两个方面来探讨支出管理。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的不断增长, 会议费平均每年增长20%~24%, 加剧了财政行政经费的支出量, 使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因此要加强会议方面的支出管理的措施。一是定点制, 即固定开会的地点、场所, 标明会场费;二是审批制, 即编制会议经费支出预算, 列清会议级别、规模、人员、天数、开支项目等;三是档级制, 根据各单位的行政管理性质 (金额、差额、自收自支预算管理) , 核定一个档次基数;四是标准制, 即财政部门主动与政府部门根据历年会议费支出情况, 并参照会议级别、规模、人员等统一规定每个会议费开支的范围和标准;五是监控制, 即由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组成一个联合检查组, 对会议费开支情况进行检查、审计, 予以通报, 对节支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 对超支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经济处罚, 超支严重的应追究行政责任。

(2) 目前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借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变相公费旅游 (包括国际旅游) 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支出中, 公费旅游开支中已占有相当比重, 而且很难控制, 因此对此费用的支出要加强管理。严格实施费用考核, 即对每一项费用的支付要核实无误, 各地逐级采取核实措施控制差旅费的支出;控编人员, 严格控制人员的分配, 对不同的工作分派合适的人员, 减少不必要人员带来的支出负担;制定合适的差旅政策与计划, 保证旅行成本在预算额之内;利用互联网实现差旅管理信息化, 使支出及时反馈, 便于统计, 增加行政人员的自觉性。

4 结论

8.加强企务公开 构建和谐企业 篇八

【关键词】企务公开;和谐企业;和谐劳动

当前,我们煤炭行业还需继续应对市场危机,由于煤炭市场凸显库存增加、市场滞销、价格下行、货款回收迟缓等问题,导致企业经济下滑、职工收入收紧,由此暴露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这些矛盾严重影响了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发挥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企业公开?企务公开是我国《工会法》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保障职工权益的企业义务之一,旨在通过企务公开,保障企业职工有合理、合法的渠道行使企务知情权;旨在通过职工知情权的行使,保障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权益,维护好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企务公开,就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将本单位发展和广大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适当方式向广大职工公开,吸收广大职工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制度,企务公开的领导是党委,主体是行政领导,法定工作机构是工会组织。企业领导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务公开是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在企业得以贯彻落实的一种手段和载体,是企业构筑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平台。企务公开工作是公司加强民主管理的重要窗口,是工会工作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企务公开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发挥企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要作用。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强调:“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举措。”因此,企业领导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企务公开是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在企业得以贯彻落实的一种手段和载体,是企业构筑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平台。

作为一名工会工作人员,我对“企务公开”这个词听得多、见得多、感悟也多。

以工资发放及收入方面问题为例。工资拖欠、奖金分配不公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最基层的队组,人数多、工种多、加班多,工资发放经常会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工资发放不明确,如果再不公开,隐藏矛盾,职工无法监督,干部就可能有机会违纪,职工切身利益就可能受到损害,最终导致干群关系出现紧张,劳动关系矛盾激化,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势必影响职工工作热情,增加职工消极情绪,使职工对企业发展失去信心。为了预防和消除此类事件的发生,河东煤业公司禁止各单位以任何理由截留和克扣职工工资,严格执行“三签字、四公开、五上墙”的队务公开制度,队组年度工资分配考核办法、月度工资下拨表、月度工资分配实施细则、日清日结台账、工资分配计算表、安全技能账户表和工资表等必须经民主管理委员会审议盖章后上墙公布,接受职工监督。每月由纪委、工会、预算中心、劳资组织不定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队伍公开的实施使得职工的监督权得到更好的形式,保障了职工切身利益,很好的缓解了干群关系,把不稳定因素扼杀在摇篮中。日清日结台账的公开让职工对自己每日的工资做到心中有数了,工作的热情自然就高涨了,企业的发展也随之更加和谐稳定。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在我集团公司河东煤业公司崔家沟的棚户区改造过程,拆迁户将如何安置,棚户区住房的房源多少、价格高低,廉租房怎样分配等等一系列问题,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每一个拆迁户的心。在崔家沟棚户区住房即将竣工的时候,河东煤业公司及时召开会议,就崔家沟棚户区安置方案、价格等征求职工代表的意见,房产科参照大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对部分条款进行反复修订、完善,尽最大努力使崔家沟棚户区安置方案公平合理。《汾西矿业集团河东煤业公司崔家沟居民搬迁安置方案》、《汾西矿业集团河东煤业公司崔家沟棚户区廉租房分配方案》两个方案,经河东煤业公司四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团(组)长联席会议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一致通过后,采用电视新闻、企务公开栏张贴等方式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开。售房方案公开了,崔家沟棚户区居民搬迁安置原则及方法、拆迁户安置条件、出售房源及价格、售房程序、交款程序和廉租房分配原则、分配对象、申请程序、分配程序、收费标准、管理办法等一目了然,拆迁户悬着的心终于可以落地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赶紧回家准备手续,恨不得马上就拿到新房的钥匙。

以上只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关于企务公开的两方面内容,其实企业需向职工群众公开的事项还包括很多:扶贫济困基金、助学基金使用情况公开;涉及公司“三重一大”、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生产经营机制改革、生产经营指标的考核方案、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情况等;工程建设项目公开;工程设备招投标及物资采购价格联审公开;民主评议干部公开;用工情况公开;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公开;领导班子建设和廉政建设情况公开;职工职称评聘公开;集体合同的签定及履行公开;职工培训计划、培训费用、技校招生等相关内容等等。

实行企务公开,就是要把职工想知道的、要知道的,企业必须做好的,关乎企业发展和职工民生的问题公之于众,在这个平台上,还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途径和权力,让企业在监督中前进,在发展中把日常矛盾和问题消灭在管理中、消除在矛盾的萌芽状态,时时处处理顺职工情绪。企务公开是社会主义企业职工当家作主的重要标志,实行企务公开非常必要。

实行企务公开应注意的问题:一是企务公开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确立化解矛盾的主体和硬件。党委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行政领导是第一执行人、纪检部门是第一监督人、工会是第一组织实施人,这些都是化解矛盾的“主体”,谁出了问题谁负责。在执行中,要建立企务公开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健全目标责任制度、定期报告制度、考核奖励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硬件,定期对企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比、表彰。对于违反企务公开的有关规定,不公开、假公开、导致矛盾激化,影响企业发展及和谐稳定的,要坚决追究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的责任,切实抓好矛盾主体作用的积极发挥。二是企务公开要抓好热点、焦点问题。工会作为第一实施人,要全心全意站在职工群众的立场上,实事求是、不走过场,依法为职工办实事,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9.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建设 篇九

村务公开是《村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党坚持群众观点和路线的具体体现,包括政务公开、财务公开、资产资源公开和村民自治公开。其中财务和资产资源公开是农村“三资”管理的直接体现,其余两项也是“三资”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确保农村“三资”安全,要切实抓好村务公开,强化村务公开对农村“三资”管理的监督作用。

一、村务公开对于“三资”监管的重要性 1.村务公开是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的需要。

实行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以来,村级财务混乱现象有所改观,但个别基层组织报账不及时、胡花乱支、坐支现金现象仍然存在。实行村务公开,定期公开村级财务,促使村级报账员及时报账,集体收入能及时入账,能有效地发挥村民监督理财的民主权利,真正实现村民当家做主人。

2.村务公开是确保村级资产资源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农村“三资”管理改革逐步深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方面问题日益突出,如:家底不清,产权不明,无资产、资源台账,集体资产、资源出租和发包不规范等。开展村务公开,能够切实维护农民和农村集体利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确保村级资产资源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3.村务公开是加强干部廉政建设的需要。

广大村民对村主要领导的铺张浪费和贪污侵占等腐败作风深恶痛绝。开展村务公开,可以减少不正之风的影响,使村民充分监督,避免村务工作成为一言堂。

二、搞好村务公开应加强的工作 1.进一步加大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应大力宣传村务公开工作,形成良好的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报纸、标语等载体,加大村务公开宣称力度。由乡镇主要领导召开村干部会议,结合本乡镇的具体情况,认真学习领会《村民法》以及有关法规文件,提高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在共同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乡(镇)、村充分展开民主讨论,乡镇、村主职负责落实,各级各部门明确分工,全面配合。

2.严格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

对于村务公开的内容,必须在县、乡“三资”代理中心的统一管理下,通过内容详实、操作性强的形式给予公开示范。对于村民关注的焦点、热点,对于规模较大的村和多个自然村的村,应当实施多点公开。在固定形式公开的同时,采取其他灵活多样的公开办法,例如村财务情况通报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就规范公开的程序而言,公开前,村委会需要针对村的各自情况,结合有关要求,给出具体方案的公开,通过村监督委员会的内容审查,给予正式公布,同时获取群众的质询,对集中的问题给予整改,再次公开。

3.村务公开要经常化、制度化。

村务公开工作要经常化、制度化,犹如老百姓的一日三餐,不能缺少。村民对村务不公开或公开不及时、弄虚作假等问题,有权向上级党组织、上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有关部门接到反映后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经查证属实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实行干部包村、领导包片、村监委会监督村务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村务工作程序。

4.认真听取和处理群众意见。

对于村民关于公开内容的疑问,村监委会及时调查处理。村监委应当接收村民口头或书面形式的投诉,村民也可以直接向村党支部、村委会询问,对村民反映的问题确有内容遗漏或者不真实的,村监委会要求村委会应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解释和答复,督促村委会重新公布。此外,村委会应对村务公开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妥善保管。

上一篇:小学期末考试国旗下讲话稿:尽心尽力,有始有终下一篇:星级酒店十周年庆典演讲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