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论文

2024-07-13

教材论文(共8篇)

1.教材论文 篇一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过多依赖于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把教科书当作唯一的教学内容;而“用教材教”是现今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理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是教材有效的整合、筛选和补充,以及创造性地使用。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 教教材;用教材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深刻改变着教师与教材的关系。从教教材,到用教材,再到用教材教,这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变化趋势。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材一直被看作“标准”版本,教师和学生都围绕着教材的观点为标准,甚至对某些问题的表述都要以教材中的文字表述为依据,不敢质疑,不敢批判。如此观念与做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三维目标”方面的均衡发展。新课程改革向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此,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中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如何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思想观念方面的转变,如何有效的使用教材。

一、认识教材

教材是教学必备的工具,从教材的使用价值来看,教材主要有三种功能形态:第一类是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这种教材大多以知识的逻辑结构和体系为主,讲究的是知识发生过程的表述清晰程度和知识结论的科学与完整;第二类是作为教学活动规定性的教材,这种教材以教学活动的内容、过程、要求与指导为主,突出教学活动的操作程序、过程和教育性;第三类是作为教学资源的教材,这种教材主要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从这类教材中选取合适的内容自行设计教案,学生也可以从这类教材中选相应的学习材料进行自学或拓展知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材大多属于第一种,即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经过多年教材编写方案的改革,我国中小学教材的编写由“一纲一本”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发展趋势,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等都依据新课程标准出版了许多不同版本的教材,呈现出百花争艳,各树一帜的新气象。

二、对教材各板块的整合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综合学习,是拼音、汉字、词组为基础,向句、段、篇的发展。要想教好语文,老师对教材应有充分的认识,将教材吃透,把握好教材各板块之间的联系,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灵活有效处理好“用教材教”的各个环节。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不能脱离教材,但也不能过份依赖及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去教,这样容易陷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新课程理念指出,教材只作为一个范例,一种文本,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语文老师应围绕教学大纲的指导,以“三维目标”的培养为发展方向,将教材中的内容板块有效的整合起来,真正做到为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服务。

以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格局来看,教材主要分为五大板块:

一、识字与写字;

二、阅读;

三、写作(涵盖写话、写段、习作);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

(一)识字与写字

“识字与写字”这部分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认知过程中是不能脱离阅读、说话、写作各环节去独立认知的,也不能靠抄、背去死记的,应依托在课文的读、说、写的平台去认知的。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准教学目标的关键,设计好灵活的教学方案。如: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可利用边学习课文边认识生字,阅读学习中理解;也可以利用形象化多样化的活动进行学习。

(二)阅读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材选用的课文种类是非常丰富的,有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大多名家典范。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标要求:培养小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阅读教学是通过课文的阅读学习开展的,在阅读教学中要求会认会读,在读中去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读,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形成自己说和写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但阅读教学又不能束缚于教科书,只要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读物都可以引用到阅读教学中。

(三)写作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另一重要板块,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学年段都安排了“写”这一环节,还根据高、中、低年级的实际情况分别编排了“写话”、“写段”、“写篇”的要求。写作是在识字与阅读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自我表达的能力,是将知识内化的一种表现。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围绕着教材去认知,如果只局限于教材的教学,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方面就会受到限制。

(四)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忽略的板块,是针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就提出了总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对于口语交际,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了:说完整句子的训练,看图说话训练,人物对话交际训练等内容和形式。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我们可以凭借教材所编写的内容作为作为平台,但不能束缚在教材的框架中,应在口语训练中去质疑,去拓展,去培养学生表达和跟人讨论的交际能力。如:教学一年级“三只白鹅”的口语交际训练,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图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三只白鹅中的一只白鹅,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解决方案。随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看看对方的办法行不行,哪一种更好。综合大家意见后,评点优势,组织学生结合语言与动作进行表演,拓展开教材编排的瓶颈。

(五)综合性学习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喜好的自主活动中全面进步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综合性学习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既为听、说、写创设了生活化的新题目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突破课时的局限,教室空间的束缚以及教材的拘囿,开设专题性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学习。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将教材的各个板块进行有效的整合起来,将教材的知识要点把握好,把教学拓展开来,才能更好地用教材教。

三、对教材的筛选和补充

教材作为学科内容的载体,选用的教学内容具有典型性、具体性。教材是围绕着课程标准编写的,主要突出方法论知识和伦理性知识,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使用的材料,然而它并非教学中必须遵循不可变更的教学依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教材做合适的筛选和补充。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补充,即依据新课标大胆放弃那些过于简单或超出学生能力的内容;大胆删掉目的性不强的活动,并能依据生活化、社会化、现代化和综合化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往往紧抓文里词句分析,美其名曰强化语言文字训练。效果往往是教师竭力而讲,学生却索然无味。因此,我改变教学策略,突发奇问: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他的办公室是如此简陋,两者实在不相称,如果你来当总理办公室的设计师,你觉得应该怎样装修?这几句话一下子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马上七嘴八舌议论起来。又谈办公室的设计方案,有谈国家领导人的待遇及档次……等等。如此一来,整个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拓展开了,补充了教材僵硬化的文字表述。

四、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离不开教材。但对于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只为把教材的内容完成,停留在教材内容的层次上,还是通过课程标准的指导去完成教学设计的预定目标,这是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与过去教学大纲的区别所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在学生的学习与教师教学的互动过程中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要发挥好教师的在教学中主导作用,教师对教材就必须有透彻的理解和体系上、结构上的把握,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是前提,是基础。这种理解和把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科知识内在的规律和系统知识结构;另一个是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结合点,也可以理解为真实情境的创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能否找准这样的结合点去实施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勤于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保持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把握好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动态。这样在教学中就能更好地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努力从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从生活中创造情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教材内容的认知结合生活实际的体验去掌握知识,又能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形成自身的能力。如:现今网络文化的发展,网络语言日渐丰富,有些学生将某些新生的网络语言运用到写作中,正体现他能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如果老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就难以将教材社会化、生活化的使用与教学,难以将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合到生活中。

总之,语文教学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教师首先从教学观念上的转变,正确认识到教师的角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者;真正认识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意义,不应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而是把学生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教材只是作为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和资源,教师需要灵活的处理好教学中教材的使用和教学目标的方向,才能更好地“用教材教”。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事实上,随着课程标准权威性的增强,教材的权威性已经被大大减弱,教师们不但承担着传授教材知识的职责,还承担着鉴别教材知识的职责,还承担着对教材知识进行课堂开发的职责。教师在教授教材时,自然应该把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材的能力结合起来,在需要教师帮助的地方丰富教材内容,在不需要教师帮助的地方简化教材内容,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地做到把教材当作帮助学生寻求真知的教学工具。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装寻求真知而使用教材,那就意味着教师是根据教学的需要来选择与解读教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跳出教材看教材的视角,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对教材进行课堂化开发的能力。

教学按照教材知识逻辑,还是依循学生心理逻辑,这是“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之间的实践差异。如果把掌握教材当作课堂教学的目标,那么按照教材自身的知识逻辑来展开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一条捷径,尽管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在学习上牺牲自己的兴趣,但却可以换来学生对教材模仿能力的提升。可是,如果我们把教材当作是帮助学生寻求真知的工具,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简单地模仿教材,而是要通过教材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时,我们就可以跳出教材自身的知识逻辑,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逻辑来重新组合教材,从而实现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双赢。科学解读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走向“用教材教”的第一步。课堂教学要帮助学生寻求真知,课堂教学要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但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并不是什么真知都需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内掌握,也不意味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可以无限制地增长下去。可是,究竟哪些真知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呢,究竟学生的知识结构必须包括哪些真知呢,这些并不是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了,而是在学科专家和学科教学专家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之后,以学科课程标准的方式来选择和界定的。因此,对课程标准的的深度解析,是对“用教材教”的目标的设定,自然也是对“用教材教”过程中基本原则的明确。深度研判考试标准,是课堂教学走向“用教材教”的第二步。判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并不是看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适合程度,而是看课堂教学与考试标准的适合程度,因此教师研读课程标准有利于课堂教学明确方向,但具体的教学重点还有待于教师对考试标准的研判。

深入分析学习过程,是课堂教学走向“用教材教”的第三步。

如果课堂教学以教材为归宿,那么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牺牲自己的教学个性,牺牲自己的学习个性,来满足教材对教学和学习提出的要求。所以在“教教材”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肯定是痛苦的,教师教学肯定是刻板的,当教师与学生基于“以教材为本”而相互折磨时,彼此之间虽有怨言但却认为这是必须的。可是,当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作为一个工具时,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成为如何帮助学生寻求真知和建构知识;要帮助学生寻求真知,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前提就是要对学生学习过程有深入了解。如果我们对学生学习过程缺乏了解,我们就无法保证为他们提供的课堂教学会有助于他们寻找真知与建构知识,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我们本来想帮助学生更好地寻找真知与建构知识,但却事与愿违地越帮越忙。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让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教材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了,但并不等于课堂教学可以随心所欲了,而是希望课堂教学能够真正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因此,这样的转换,既需要教师有从教材中跳出来并反过来驾驭教材的能力,还对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践要求。

2.教材论文 篇二

关键词:思想品德,驾驭教材,基于教材,高于教材

所谓教材, 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材料与信息的总和。教材可分为广义教材与狭义教材。广义教材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切有价值的材料与信息, 而狭义教材仅指课本。[1]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是课程实施的物质载体, 也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依据。有效驾驭教材就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 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知识, 有效地分析教材、整合教材、创生教材, 使教材发挥其课程资源的应有功能, 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确立新的教材观, 提升有效驾驭教材的教学功力, 将广义教材与狭义教材有机融合, 做到既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既尊重教材又超越教材, 促使教材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

一、基于教材:依“标”施教, 善用教材, 凸显课程标准的重要地位

基于教材, 就是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 结合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技能的内容与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并以此为基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2]基于教材是处理和驾驭教材的基础, 也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前提条件。

笔者认为, 当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在“基于教材”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致使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表现为:

第一, 脱离学情, 照搬教材。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将教材内容变成学生易于感知和理解的内容, 赋予材料以活力, 给予知识以生命。然而, 有些教师对教材内容缺乏思考, 对学情缺乏了解, 一味地照搬和移植课本上的内容, 使思想品德课蜕变为教材内容的“讲读课”, 课堂失去了开发学生潜能、获取积极情感的机会,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也便成为一句空话。[3]第二, 偏离文本, “冷落”教材。在新课程中,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但教材依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受到冷落, 课堂教学便失去了认知的基点。冷落教材的现象主要有:一是忽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 过于强调教材的滞后性, 过多地补充教学内容, 导致偏离文本。这种现象在评优课中尤为突出与明显。不少选手为吸引评委与学生的眼球, 片面理解“用教材教”, 大量引入教材之外的教学内容, 整整一堂课都未让学生翻阅教材, 教材中的认知点束之高阁, 有些很贴切的案例也弃之不用, 出现“依标脱本”的现象。二是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随意删减或更换。[4]如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 一些偏远学校教师借口网络离学生生活较远, 而且讲多了无意中会强化学生上网吧玩游戏的心理 (而不是加以积极正确地引导) , 大量本可唤起学生对网络世界好奇与向往的教学内容被删减, 学生感知世界的难得机会也因教师狭隘的“生活教育观”而丧失。第三, 消解重点, 误读教材。突出教学重点是驾驭教材的重要目标, 也是衡量一节好课的主要指标。但在教学调研中, 我们发现有些教师缺乏对教学重点的应有把握, 致使教学内容主次颠倒, 教学重点被无形消解, 课标要求也未能落实。

基于教材才能高于教材, 尊重教材方可超越教材。那么如何做到尊重教材, 实现“基于教材”的目标呢?

首先, 基于教材要研读课标, 紧扣课程标准要求。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 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 无疑也是处理和驾驭教材的基本标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 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纵坐标, 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思想品德课教材的显著特点在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将纵横坐标有机地整合起来, 并以螺旋式排列呈现。教师必须仔细研读课标, 领会课标意图;同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不违背学科教学特点, 不随意改变教学目的, 实施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5], 真正实现“依标施教”。

其次, 要善用教材, 把握和落实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一堂课的成败, 整个教学的得失, 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是否处理好教材中重点、难点和疑点, 因而这也是驾驭教材的关键所在。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 遵循教材编写的结构与特点, 把握教材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 进而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与学习疑点, 并选择和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恰当的学习形式, 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释化疑点。

再次, 要统览教材, 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呼应。

在依据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还要准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以及教学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价值, 准确构建教材的知识体系, 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 并根据学习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 还应注意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注重内容之间的过渡衔接。[6]

二、高于教材:因“课”制宜, 创生教材, 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生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 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结晶, 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7]新课程理念认为,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习得的过程, 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为此, 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和界定教材, 改变原先那种“教教材”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做法, 确立“用教材教”的新课程教材观;并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 因“课”制宜, 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调整组合、创造加工, 使教学内容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内容, 充分体

上海教育科研2011.1169现教材处理的生成性。笔者认为, 创生教材应注意认识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创生教材必须彰显学科特色

从本质上讲, 思想品德是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 因而更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8]彰显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色, 倡导“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这要求我们教师在开发和创生教材时, 要将“小课堂”延伸至“大社会”, 结合实际适时补充富有时代气息和生活特征的知识,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并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活动, 达到思想升华与品德内化,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与社会成长的主人。如在学习“让生命之花绽放”时, 我们设计“傻不傻”“值不值”等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学习讨论郭明义的先进事迹, 弘扬助人为乐精神, 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业绩, 不断延伸自身生命的价值。

2. 创生教材必须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9]学习方式的这种转变客观上也要求我们在驾驭教材时应适时转变“以教论学”的传统理念, 确立“以学定教”的教育思想,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 着眼于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全面落实, 着眼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集体智慧, 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创生教材必须体现动态生成性

真实的课程应是鲜活而又具动态性的, 课程内容的开发与生成应是师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共同开发创造的动态变化过程。有鉴于此, 教师要将学生看作课程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生成者, 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 及时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 在不断变化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 并自觉地尊重、理解、接纳和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 演绎精彩的课堂教学。例如, 在上七年级教材起始课《新学校新同学》的教学时, 鉴于学生对新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究心理, 我带领学生参观了新校园, 使学生对新校园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在课堂上, 让学生作自我介绍, 并结合自己对新学校的所见所闻谈谈在新学校的感受与体会, 最后要求学生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制成小报进行展示。这种教材处理方式让学生倍感新学校、新同学的亲切, 也发挥了学生在创生教材中的主体作用, 促进了课堂的有效生成。

4. 创生教材的形式应具有多元化

叶圣陶先生指出, 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要教得好, 使学生受到益处, 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因此, 教师必须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教学智慧, 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

SHANGHAI JIAOYU KEYAN

工, 创造性地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 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实现教材的“二度开发”。[10]创生教材的形式应是多元的, 同时应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 增与删。“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郑板桥语) 。教师要在充分理解与把握教材中各知识点的内涵及其逻辑关系的基础上, 对教材进行合理梳理, 化难为易, 删繁就简, 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 更适合学生学习, 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以更充分地发挥。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身边的诱惑”这一教学内容, 有位教师考虑到大部分学生没有体验过教材中所述的“领奖台的诱惑”, 便将该内容换成“取得好成绩的诱惑”或“获得教师表扬的诱惑”。一增一删, 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也拉近了教材与学生间的距离。

(2) 静与动。教师在驾驭教材时, 要设法活化教材, 让静止的、死板的教学内容动起来或活起来, 从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是法律常识教学的一个难点, 内容抽象。如果照本宣科, 平铺直叙, 学生会了无兴趣。有位老师在驾驭教材时, 很好地处理了教材的动静关系:上课开始, 老师问学生:“假如有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你, 你在电视上露脸了, 还讲了话, 电视播出之后, 你的生活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富有创意的新课导入, 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回答甫毕, 教师便播放轰动一时的“张小凡的无妄之灾”视频。视频中的张小凡只因采访时一句“很黄很暴力”的话, 便遭致网友“恶搞”, 甚至个人隐私遭泄露。接着, 老师以“找找侵权事实”“查查法律依据”“想想维权妙招”三个板块展开教学活动。张小凡的案例抽丝剥茧般层层展开, 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 课堂不时闪现思维火花与智慧灵光, 原本可能会沉闷的课堂也因此呈现一派盎然生机!

(3) 无趣与有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知乐之者”, 孔子的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庞杂, 涉及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等内容, 有些内容抽象深奥, 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 赋予教材内容以趣味和灵气。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 直观形象的教学媒体, 乃至寻古探今的社会调查等, 均可化抽象为具体, 化深奥为浅显, 变枯燥成有趣, 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学习愿望, 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无疑与有疑。学贵有疑。宋人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新课程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提倡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以在探究中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11]故教师在分析与处理教材时, 不仅要对其中有疑的材料进行加工与提炼, 也要求对无疑的内容设疑, 使其问题化与情境化,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热情, 促进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开发潜能、增长才干。

(5) 课内和课外。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与学情的基础上, 拓展和延伸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空间, 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在教学九年级《灿烂的中华文化》时, 我以中韩端午 (节) 之争为例, 引导学生探究“如何传承灿烂的中华文化”, 我布置课后探究作业:搜寻并简要介绍本地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谈谈我们应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撰写一篇小论文。课后, 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询问长辈、查阅资料等, 了解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曾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 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12]同样, 科学有效地驾驭教材不应是教师教学技能的简单展示, 而应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机智的艺术结晶, 更应是教师教学的切身体悟与思想升华。偈诗云:“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24.

[2]吴松年等.思想品德新课程百问[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68.

[3]欧阳芬等.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问题[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20.

[4]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71~17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6]赵国忠.评课最需要什么——中外优秀教师给教师最有价值的建议[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71.

[7]付宜红.创造性使用教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北京:人民教育, 2003, (7) .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2.

[9]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30~131.

[10]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05.

[11]楼江红.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163.

3.教材论文 篇三

第一阶段,人们普遍认为教材是教学的凭借,而且是唯一凭借,后来归纳为“教教材”的时代。

第二阶段,大概是上世纪末至今,人们开始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叶老早年所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受到热捧(且不管热捧者是否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本意),人们开始热衷于“用教材教”。

伴随着第二阶段的发展,教材建设的新观念很快就融进了21世纪初制订的“课程标准”,其中涉及到教师与教材问题:强调“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高中课标指出“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强调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这样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课程标准制订者的期望:教材建设不应仅仅是教材编写专家的事情,而应放低姿态群众化,让广大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共同参与教材的建设。

那么,教师怎样参与教材建设呢?本世纪初有很多相关的论述,诸如教师即教材,教材“学本化”促使教师向“用教材教”转变,教师应由课程的阐述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应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教材应成为教学活动的“跳板”,等等。基于这些探讨以及近10年的课程改革,在教材建设问题上,我们得到了哪些经验呢?

首先,教师应该重视教材,以教材为本,体现它作为重要载体、重要凭借的功能。我们说,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材又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载体。为什么说重要?因为它是课程理念的具体实施,是物化的课程标准;同时它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重要依据。对此,陈小娅副部长在今年的中国教育学会工作年会上曾这样说:基础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不同,是基础的、普及性教育,因此国家课程、教材必须落实到教学上,认真完成;如果有能力,学校可以整合、提升课程标准、教材,但必须有这方面的教育教学专家,必须有特色。有些教师在整合、提升过程中,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推行到极致,过多地补充课外内容,甚至将文本作为影子随意拓展、延伸,造成“无教材”的局面。在这种倾向中,教材就像教师手里的魔术道具,可以随意取舍、伸缩、变形,为我所用:或让学生随意阅读,不加任何限制、引导地自由讨论;或抓住课文中的某一点,无限制地拓展、延伸,偏离了教学的基本内容;或将课文看作是一则可有可无的材料,不对它进行分析解读,没有字词句篇的要求,一味让学生从中抽象出若干看似正确的道理、主题;或将课文看作是应试的材料,比照中考或高考试题,在课堂中充斥大量的题型训练。其实,教材中的选文也好,实践活动也罢,都是教材编写者精心织就的经线纬线,经纬交织构建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应该在课程标准的大目标下,建立整体意识、单元意识、文本意识、学生意识等,较好地解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明白教材的设计意图,深入感悟教材资源,准确把握基本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其次,以教材为本,适度拓展、延伸,建立起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纽带。与“无教材”相对,新课程教学中也存在着“唯教材”倾向。有些教师仍然抱着旧有的观念,教材有什么讲什么,有多少讲多少,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取舍、拓展、延伸,唯教材是尊。这是多年的教学观念在作怪,不敢也不能越雷池半步,唯恐把握得不全面,讲解得不到位。其实,教材为本,只表明是根本,是基础,很重要,并非说它是唯一,只能一枝独秀。因此,教师在依据教材这个重要凭借的同时,还要进行适度开发。开发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将教材中明确的或隐含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方法、策略等教学化,转化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二是在教学化过程中,将这些内容生活化、实践化,即与学生自身的资源、学校资源、社会资源等建立起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4.教材论文 篇四

一、基本项目

1、课程名称:简笔画

2、开发教师:俞培琴

3、教学材料:绘画相关的书籍

4、课程类型:拓展性校本课程

5、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

6、授课对象:一~二年级学生

7、上课地点:三年级教室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简笔画。

2、培养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勤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4、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评价能力,领略简笔画的趣味性,增添生活的乐趣。【课程内容与课程安排】 第一学期

第一讲:构图之水平线运用 第二讲:构图的形式 第三讲:取景

第四讲:轻重均衡 第五讲:立意 第六讲:透视问题

第七讲:景物简笔画的概括与归纳 第八讲:简笔画画面的层次 第二学期

第九讲:景物简笔画的造型与步骤 第十讲:水,波,浪的表现形态 第十一讲:石,山的形态与画法 第十二讲:树的表现形态与画法 第十三讲:建筑物的画法与表现形态 第十四讲:树木类 第十五讲:山水类 第十六讲:山石类 第十七讲:屋舍类 第十八讲:亭台类 【课程形式】

1、实施方法

(1)讲授(2)师生交流(3)模拟训练(4)学生实践

2、实施形式

(1)集体讲授、实践。全班同学一起听老师讲授要点,然后学生动手。

(2)分组训练、实践。同桌两人为一组动手操作,互相纠正、评价。【课程评价】

(一)评价按三部分组成:出勤、学习态度、作品完成情况

(二)评价方案

1、出勤情况10%

2、学习态度30%

3、任务完成情况60%

4、评价等级:按A、B、C、D四个等级呈现

前言

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大方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绘画。

为了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三道中心小学校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本,在校本开发、课程设置、课题研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线艺世界 勾勒生活”,深化学校教育内涵。

我校研发“线艺世界 勾勒生活”校本课程,编制校本教材,开设”简笔画“校本课程短课,从低年级至高年级,每年级段都有不同的绘画内容——图形、静物、水果、植物、动物、人物,由浅显到深入,由简单到复杂。从每日午休画一图,到家庭作业创一幅;从“小艺术家竞赛”到画作展览,校园里时时洋溢着艺术的气息。“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线艺世界”特色教育,孕育着学生艺术的心灵,发掘了学生艺术的天赋。本教材有如下特点:

一、增强了学生的美育。在国家规定美术课程外,形成校本特色美术教育,不仅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在美育中要

求整齐清洁,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

二、强化了学生的绘画技能。本书编写以“素质教育”为依据,注重绘画能力的培养。淡化理论,强化实践,充分体现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将绘画创作能力训练作为全书的主 线,每一节以绘画练习为中心,并附有大量的图画训练,以达到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目的。

三、突出了时代风格与现实色彩。本书力争以新时代的图画、贴近童趣的图画来吸引学生,但又同时具有生活作画的知识部分,使作画的知识充分体现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并能切实地为学生今后的能力开发服务。

四、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本书既有针对优等生的训练,又兼顾了学困生的培养。本书在示意图方面有一些难度较高的图片用来开发优等生的天赋,也有完成特色教育的简单示意图——静物简笔,做到了分层教育的目的。

五、实践了“不陵节而教之谓孙”。本书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先学习线条的应用,到静物的画法,接着画各种风景,然后配文字,最后形成章节画。充分重视了学生由浅入深的绘画技能的培养。

目录

第一课 构图之水平线的运用·············3 第二课 构图的形式·················6 第三课 取景····················9 第四课 轻重均衡··················11 第五课 立意····················12 第六课 透视问题··················14 第七课 景物简笔画的概括与归纳·············16 第八课 简笔画画面的层次················18 第九课 景物简笔画的造型与步骤·············21 第十课

水,波,浪的表现形态··············23 第十一课 石,山的形态与画法············25 第十二课 树的表现形态与法·············30 第十三课 建筑物的画法与表现态···········32 第十四课 树木类··················35 第十五课 山水类··················38 第十六课 山石类 ·················· 41 第十七课 屋舍类··················43 第十八课 亭台类····················45

第一章学习内容与目标

内容:

本章设置的九节学习内容。分别是构图,取景,立意,均衡等静物简笔画的基本技巧与思路。构图就是将画面中要表现的内容合理的确定位置,有美好的视觉感受。一幅画中要表现的内容往往很多,这时画面的布局就应有主次之分、远近之别。所谓轻重均衡是指画面上所表现的物象在有主次的同时,还要有虚实关系,立意,是指画中所要表现的主题与意境。

同时透视问题是景物简笔画技巧中的重要部分,要注意视平线所在的位置及相应物体的透视关系,注意近大远小的变化。目标:

学习了这些内容,学生对景物简笔画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对简笔画的技巧,绘画思路有了一定的程度的改变和提高。希望能让学生对景物简笔画有理可依,有技可寻。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进行简笔画的创作。

第一章 景物简笔画的认识

第一课 构图之水平线的运用 构图: 构图就是将画面中要表现的内容合理的确定位置,有美好的视觉感受。如果位置布局不合理,则会杂乱无序,表现不出美得效果

地平线:地平线是静物画中天地相交的一条水平线。在画中,地平线的上方代表天空下方代表地面,所以这条线的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在画面中大致可以有三个位置。一是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二是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上,三是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下。一般情况下,不采用地平线在画面中间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太居中,画面太呆板。地平线在画面中偏上或偏下是常采用的位置,但要注意使用的目的,需要表现大地面,采用地平线偏上的位置,需要表现大天空,用地平线偏下的位置。

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下 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 地平线在画面的中间偏下

▲ 地平线的位置低表现大面 积的天空。

▲ 地平线的位置高,画面 是以地面的景物为主。

思考:如果想表现海上的风景,用那种水平线最为合适?

1.观察以上图片: 水平线的位置属于所学的那种位置? 2.选择你喜欢的图片画一画。

第二课 构图的形式

构图是风景简笔画成败的第一个因素,是表达绘画意境和主题的基本手段之一。在构图上需要进行组合、裁剪、取舍、搬家等,夸大某一些部分,削弱或去掉另一部分。-画面中,形与线的组织、均衡与节奏都要认真考虑。构图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三角形构图法。三角形给人以稳定、平静、完整的感觉,是最常见的构图形式。

十字构图多以地平线为横线,以实景及倒影构成十字形。它在视觉上有严肃、静穆的感觉,在风景画中常用。

“之”字形构图法。运用“之”字形方法组织画面,能把画面是点推向深度空间,增加画面容量。

另外,还有“U”字形构图法、辐射形构图法等,特点各异,不再赘述。

u型构图法

观察图片:看他用了什么构图法?

讨论:我们熟知的景物中,那些可以用三角形构图法?哪些可以用十字形构图法? 共同交流

第三课 取景

一幅画中要表现的内容往往很多,这时画面的布局就应有主次之分、远近之别。

主体物要突出,放在画面的中间是视觉感比较重要的位置,其他次要的物象可做点缀,放在主体的周围.(如图中的城堡与云,主体是城堡放在中间)

取景时要从立意出发,运用构图规律,勾画出适合表现一定情调、境界的画面,来确定画面的主题。风景简笔画,在于通过风景表现情调,归纳、概括是风景简笔画的重要特点。

美妙的自然景物往往不是十分完美地配置在一起的。1.取景时,视野要开阔,视线要对景物进行选择。2.取景时视线要做前后、左右、上下移动,寻找能突出主题的景点,大胆舍去有碍主题的景物

3.或采用景物搬移法,将左右、前后的景物做相应的调动安排。

4.如图所示:下图是一张景物图,但是作者大胆的对景物做出了选择,以风车为主体,舍去了天上的云,树枝,向日葵等静物,将前后的树与风车做了位置的设置,突出了图片的主题。

对比图

第四节 轻重均衡

所谓轻重均衡是指画面上所表现的物象在有主次的同时,还要有虚实关系,以上两幅图片构图在物象上的形与量 过于对称,统一。就是说,物象的安排要有疏密和轻重之分,使画面均衡。但不能以形的对称和量的相同来求其对称和平衡,不然画面则会显得呆板,不灵活,没有动感。

构图在物象上的形与量过于分散,不统一

第五课立意

所谓立意,是指画中所要表现的主题与意境。景物简笔画中所表现的内容很多,有的是以房屋为主题、有的是以树木、花草为主,不同的主题,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就不同。所以要画好景物简笔画,在画之前一定要确定立意。好的立意要鲜明,构思桥面,艺术感染力强

如上图是以建筑为主题,则主要刻画建筑部分,其他则去繁就简,一笔带过,利用构图的技巧合理搭配。让图片的主题层次明显。

如图所示:明显的可以看出图片主要表现的就是图中的建筑,左侧的树木则一笔带过,简单勾勒。想要突出树木,想要表现树木就以树木为主,其他的景物则简化或者省略。

左图则是以山为主题,所以以山为主,山中的船只一笔带过,起到点缀的作用。

这张图片则是省略了太多元素,只留下了主题景物,画面就显得单调了。

拓展: 观察以下图片,看看图片的主题是什么?

练习:选择一张图片,画一画

第六课 透视问题

透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首先要注意视平线所在的位置及相应物体的透视关系,注意近大远小的变化。画面上视平线的安排是构图的中心问题,视平线的高低决定着是采用平视、俯视还是仰视的构图视向。远景、中景或近景的安排都由视平线的位置而定。

(1)视平线的画法。当眼睛向前平视时,视平线是一条与画者眼睛等高的水平线。如在海面上向前平视时,便可看到水平线(海平面的最远处的一条线)和视平线重合。视平线在画面上代表极远的位置,画一条横线定为视平线,便可分出天和地或水的分界线,然后再画其他的景物。(2)物象应近大远小。同样大的物体因远近的位置不同,会在视觉上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作画时,要求画面中的景、物符合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3)物象应近长远短。与视平线平行的同样长短的物体,因远近的位置不同,在视觉上感觉愈来愈短,但始终与视平线保持平行关系。

(4)物象应近稀远密。因远近的位置不同,距离相等的物体在视觉上感觉愈远愈密。

(5)要知道作为远景、中景、近景的题材及如何处理。视平线以上近高远低。

第七课 景物简笔画的概括与归纳

1.景物的概括,就是把复杂的景物概括出基本形。如大槐树

由于他枝繁叶茂,我们就把他概括为圆形的基本符号。

杉树的外形近似三角形,我们就把它概括为三角形的基本符号进行描绘。

2.画法归纳

(1)用线表现的画法并在符号上抓住纸条的特征

粗线画近景,细线画远景。

(2)用团块表现的画法。

三角形的基本符号表示山峰,团块表示山脉。大小团块进行组合(3)用点线面结合表示的画法

点线面的组合:用曲线形成的面表现树冠,用直线表示地面。

树干用直线表现,树叶用曲线表现,小鸟为点。

第八课 简笔画画面的层次

大自然辽阔、复杂、多变,可入画的内容广泛、丰富、多样。整体地观察和作画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根据构图和立意,来体现画面的层次。

也就是说要根据画面景物的分布的不同来分不同的层次,基础的分为远景,中景,近景。

根据透视的运用来区分远,中,近所体现的内容

构图时,跟句图画的立意,着重体现的部分要按照层次来重点刻画,如,主题在近景部分,则要把近景部分描绘的具体形象,中远景部分则稍做勾勒,起到点缀作用即可。

画面景物的高低,大小,宽窄要有对比

要根据实物景物的大小,高低,宽窄比例进行刻画,不可都按照统一标准。大小,高低,宽窄的对比会使得画面有层次,主题更分明。

画面里的同一种景物由于远近距离不同应该画出近大远小,近长远短的透视变化

第九课 景物简笔画的造型与步骤

大自然辽阔、复杂、多变,可入画的内容广泛、丰富、多样。整体地观察和作画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 题。作画时既要考虑取景、构图、形体结构、各部分比例和透视关系,又要抓关键,突出重点,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1)取景、构图:选取景象,定好天、地、左、右 四点位置。构图和布局要使人感到舒服、适宜,以不 大、不小、不高、不低、不偏为宜(也不居正中),否则显得呆板。

(2)确定视平线:确定视平线的高低很重要,它决定整幅画的构图视向及其他内容

(3)合理构图:按构图规律,安排景物的透视图远、中、近的位置及层次。

(4).画好主要景色:一般来说,把主要景色画好是重点。主要景物(房屋、桥梁、前景树等是主要的)应安排在显眼的位置上,不宜太远、太偏。作画时要注意物体的外形、高低、宽窄、长短和大小的对照,使画面丰富、生动、协调。

(5)补充、修整:远景和中景物的修整。

例如讲到长城时,或讲到云雾环绕的景象时,就可以用 “长城”,来逐渐演示画出雄伟的长城蜿蜒连绵的壮观景象,或云雾环绕高山山腰的简笔画。

建筑物的画法:

第一步,抽象概括整体图形(直线所围成的组合图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第二步,进一步进行概括(树的形状)。

第三步,进行细节补充(画出数的枝干、房子的窗户等)。

景物的组合画法:

第一步,利用所学习的构图知识,画出水平线,确定景物的位置。

第二步,简单勾画出图中的主要景物。第三步,进行细节补充,充实景物。

只有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用手中的笔画出心中最美的图景。

文字内容:遥远的地平线上,右端有一高一矮两间平房,平房夹杂在几团树丛之间,天上有白云、太阳、2只小鸟作为“背景”——远景、中景“近景”:图左有1株大的阔叶树;图右有8个小 孩正在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1个男孩当“老鹰”,居右1;一个小女孩居右2,在当“老母 鸡”;后面排成半环状的队列由6个小女孩当“小 鸡”。

第二章学习内容与目标

本章主要安排了四节内容。来讲授景物简笔画的分类画法与形态,让学生在第一章对简笔画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从基本学起,掌握简笔画的基本画法如水,波,浪的表现形态,石,山的形态与画法,树的表现形态与画法,建筑物的画法与表现形态。这四节分别细化了简笔画的绘画过程与技巧,希望通过最基础的教学和引导。能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画法,同时结合第一章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简笔画有一定的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单元目标是让学生从基础来认识景物简笔画的构成。从一草一木来学起。着重于教学。水,山,木,林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充分的将这些基础元素的画法掌握之后。能有效的将他们整合在一起,从而完成一幅完整的简笔画作品。

第二章 景物简笔画的分类画法与形态 第十课水,波,浪的表现形态

波浪的画法:法一,由多条简单的曲线组合而成,线条的多少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法二,由一条曲线和多个圆形组成。这类的浪,多用于大海。

波浪的展示

法三,这一类的波浪的画法是最为简单、随意。学生可利用剪短的弧线,依次交叉,一层一层罗列而成。

波浪的应用很广泛,在构建大海的图景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理的图形。

以下是多种形态的波浪,仅供同学们欣赏。

练习: 你还能想到哪些形态的水,尝试着用所学的方法,画一画

第十一课 石、山的形态与画法

石、山的画法:用点、圆、方、角、凹凸等方式来表示石、山的形态特征,并用来描绘石、山的外观轮廓。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例如,图1的画法就十分简单,利用之前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构图、曲线。图1是由若干个圆形组合而成,构图十分简单。同学们在画图时要注意布局的合理性,这样画出的风景图才会更加美丽。这一类的石头,适用于小河、小溪以及海底世界中。

图4所出示的石的形态与图1有所不同。这类的石是由直线围成的。与图1相比较,显得石头更加硬朗、巍峨。这一类的石多用在悬崖峭壁的简笔画中。

山是风景画中必不可少的一处风景。在神奇的大自然中随处可见。其形状千奇百怪、变化多端。以下是我们在作画时较为常用的山的几种形态。

山的形态虽各不相同,但作画时都离不开我们之前所学习过的曲线。例如①重叠山,是由起伏高度不同的两条曲线

罗列而成。作画时简单,易于操作。(远山、高山画法如重叠山)②小山的画法:小山是由曲线和直线组合而成。③火山的画法:画出小山的基础上,在山尖上,利用多条曲线组合简略出烟的形状即可。

山石的形态:

陡峭的山石 山峰

山坡 远处连绵的大山

海上的远山平缓的山包

第十二课 树的表现形态与画法

树的画法:第一步,在白纸上画出树干,在在上方的缺口处画上几根树枝。

第二步,用笔在树干的上方勾勒出茂盛的树叶。(注意:用笔要灵活,自然)

参天大树的画法

第一步,先取出一张白纸,用记号笔勾勒出树干的轮廓(可以画一个顶角处有缺口的三角形)

第二步,分别在树干的左边、右边及顶端的缺口处画上

大树的树枝。

第三步,在树枝的上面画上像云朵一样美丽的树叶。第四步,最后,在树干上画上几个半圆形和几道竖线,一棵参天大树就完成了。

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学会了呢? 树的表现形态

静止的树

下垂的树

卡通的树 树冠是圆形的

矮小的树 风中的树

第十三课 建筑物的画法与表现形态 建筑物的画法

建筑物的造型一般都是基本形的组合体 如

也可以有一定程度上的变形 如

建筑物的表现形态

村舍

院落 四合院

单个住所

亭台

工厂

塔楼房

第三章内容与目标

本章节主要是向同学本展示了一些完整的简笔画作品。并按照简笔画的种类进行了划分。如树木类,山水类,亭台类,楼房类等等,十分方便学生的查阅,提高学生对简笔画的了解程度。可做画册,让学生在大量的阅图之后并能将其记在脑中,达到心中有画的目的。

第三章各类简笔画的表现形式

第十四课 树木类

第十五课 山水类

第十六课 山石类

第十七课 屋舍类

5.教材论文 篇五

生物教材结构分为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结构,思想品德结构。对前者,研究的较多,较深,而对后两者的 研究却不多见。对生物教材中如何体现能力的培养多见于从生物教材表述角度来探讨,而把能力培养在生物教 材中如何以结构形式反映出来却很少研究。新编高中生物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应当 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特性。根据国家教委制订的新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关于加强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对教材 能力培养结构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试对教材能力培养结构的构建以及其在教材中如何体现的问题做一些初步 探讨。

一、生物教材能力培养结构的构成

教材的能力培养结构反映的是教材知识内容的有机组合与排列,它包含了对学生理解、应用、分析、综合 、评价生物知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教材中,知识结构是外显的,而能力培养结构是内隐的,那么这种内隐 的能力培养结构是怎样构成的呢?

新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规定生物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研究能 力、创造能力。其中前四种能力培养是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学大纲规定的。根据心理学的研究,高中学生的抽 象逻辑思维已达到较高水平,所以这个规定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符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六种能力反映在教材中并不是同一层次,有的是基本能力,有的是具体能力,有的是综合能力。我们运用 层次结构论与认知结构论对这六种能力进行分析,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教材的能力培养分成三个层 次。

第一层次 学生的学习首先是对教材中科学概念的认识、理解、运用和评价,所以认识、理解、运用和评 价概念的能力就是教材中能力培养结构的基本要素。具体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四种能力构成。 这四种基本能力培养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统一进行。其中思维力的培养是核心。

第二层次 由教材能力培养结构基本要素组合形成第二层次的具体能力。也就是对由一个基本概念为中心 的部分概念组合的生物知识子系统的认识、理解、运用与评价的能力。具体包括:

1.观察、分析生物现象与生物结构特征的能力;

2.阅读、理解生物课文与资料的能力;

3.应用生物理论于实践的能力;

4.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的能力(包括实验与课外活动);

5.获得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这一层次能力结构越齐全,学生获得生物知识的本领就越大。

第三层次 在第二层次基础上,形成了对生物知识整体的分析、概括、评价的能力。包括:

1.建立生物知识体系的能力;

2.总结和运用生物科学规律的能力;

3.评价人与生物科学关系的能力;

4.参加生物科学研究的能力;

5.解决有关生物方面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是教材能力培养结构的最高层次,也是多种具体能力的综合体现。

教材能力培养结构模式如图,从图中看出上述三层结构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连续过程,不可截然分开。没 有第一层结构就不可能有第二层,第三层;而第二、第三层结构的发展也促进第一层基本能力的提高。从图中 还可看出思维能力是构建各层能力的核心。所以教材的编写无论是对生物概念的表述,还是对生物知识体系的 组合,都要反映思维能力的培养。

附图{图}

二、新教材的编写应以教材能力培养结构为依据

生物教材是课文、作业、图像三大系统的有机结合。

课文系统

根据前面叙述的能力培养结构的构成,课文系统应从三个方面来反映这种结构。

1.概念的表述 高中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教材的能力培养仍然以基本能力培养为基础。高中生思维虽然 以抽象思维为主,但学习生物学还必须以形象思维为基础。所以,课文的文字语言应生动、形象,应改变现行 教材说明式文字过多,而缺乏生动的描述性文字的现象。但高中教育又不同于初中教育,应当以培养思维力为 主。因此课文的表述应富有启发性与研究性。现行教材概念过多,记忆性东西过多,而启疑太少。如《新陈代 谢概述》一节内容,需记忆的概念和定义近二十个,这只能加大学生记忆负担,造成学生的机械记忆,很难体 现基本能力的培养。所以新教材应分散难点,避免概念与定义的大量堆积。对知识的成因、规律表述时,少用 直叙式,而多采用启发式,让学生自己“发现”。

2.课文和子系统 部分概念的系统组合,在课文中的表现形式是一章,或一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组织 、排列应依据教材能力培养结构的第二层次来编写。新教材课文子系统编排应体现“手脑结合”,“手眼结合 ”,“实验与理论结合”,“传授知识与指导学生自学结合”的原则。改变现教材的概念――说明;或事实― ―概念――说明的单一编写模式。应采用事实(现象或生活实际)――问题――讨论――概念――应用;实验 ――现象――分析――结论;问题――自学――概念;观察――问题――分析――结论等编写模式。

3.课文系统 由课文子系统构成。课文系统要反映教材的能力培养结构,应体现以下几个特性:

1)整体性 指教材课文系统编排应根据教材能力培养整体结构进行。教材能力培养结构在课文系统中应 有层次的、完整的体现。

2)实验性 生物学科是一门很强的实验性学科, 这一点在整个课文中应有体现。每一个概念或定义的出 现,都应尽可能在课文中包含着它的实验或现象发生过程的简单介绍。这样编排可使学生懂得“重视观察与实 验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特征。”

3)方法性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忽视了对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介绍。而高中生物学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 容就是培养学生的生物研究能力。新教材的课文编写应体现“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结合”的原则,反映出生物 科学研究的规律与层次。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是问题――假说――实验――分析――结论。不同类型的研 究内容有不同的具体研究方法。如对生物宏观与微观问题的研究;对某生物现象与本质的`研究等等。对这些不 同层次的研究方法介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开放性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 课文系统也不例外。生物教材的课文系统与外界交流主要 有两方面:一是与其它学科之问的横向联系,如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知识。例如在新陈代谢的内容 中可渗透物理的“物质不灭定律”的内容。二是与课外活动的联系,包括社会、生活、电视、杂志等。如利用 生物能开发新能源,改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利用微生物分解垃圾等。这种开放性在课文中表现的越丰富,越 有利于教材能力培养结构的构成。这是能力培养特性所决定的,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许多因素共同起作用而实 现的”。

图像系统

图像系统也从三方面来体现能力培养结构。

1.图像的数量与类型 参照国外高中生物教材的图像系统,建议我国新教材应加大图像量。图像与课文之 比应是1∶1.5,并且形式多种多样:彩图、黑白图、简图、照片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

2.图像的内容 高中生物教材图像的作用与初中的不同,不仅仅是印证课文中的说明,或仅限于使学生识 别图的各部分名称和理解某些生物发生发展过程,而应是把识图与培养比较、分析等思维能力,培养研究与实 验等动手能力结合起来,如在《新陈代谢概述》中,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概念可用模式图来表示,让学生根据 图解来归纳出两者的特点与区别。再如新教材应有介绍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或研究装置的图像内容。这些都有 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实验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

3.图像系统 横向表现在与课文系统,作业系统的有机结合。图像与课文结合模式有多种,如文字说明― ―图像验证;图像展示问题――文字指导学生回答;还有图――文字――图――文字的边观察、边提示的连续 结合模式。图像应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如现行教材彩图十四、十五因缺乏必要的文字说明,使该图的使用价 值不大。图像系统应渗透到作业系统中,可根据图来提问题。竖向表现在教材中的图像配合与配套上。如彩图 与黑白图的配套;真实照片与模式图的配套;单个图与连续图的配套,局部图与整体图的配套等。

作业系统

高中生物教材的作业系统应由实验,演示实验,课内思考,课后练习,课外活动几部分构成。它是能力培 养结构的直接反映。无论哪种类型作业,其内容都应反映出思维性与层次化。应加大获得新知识的实验与演示 实验。作业提问形式应是“为什么……”,或“怎样……”,而不仅是“……是什么?”。作业内容应有概念 问答题,设计实验过程或方法,解释生物现象与机理,运用理论于实验的问题,归纳知识体系与总结知识特征 ,阐述个人对有关生物内容的看法与态度。如在“生物的变异”内容中提出“你对生物遗传科学发展前景有何 预测?”这些内容是从单一概念掌握到某一类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再到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总结,即从微观到宏 观。相对于教材中的能力培养结构,作业系统也应反映出三个层次来。

6.教材论文 篇六

[作者]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内容]

起,上海市部分中小学将使用由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

引进、改编的牛津英语教材。本 文将引进、改编和使用牛津英语教材的情况及

这套教材的特点作一简要介绍。

一、引进、改编牛津英语教材的过程

我国外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但还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国务院

副总理李岚清针对我国中小学 外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状况,多次强调要加快外语教学改革

的步伐,全面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以确保更多更好地培养大批 外语人才。

国家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根据李岚清同志的指示,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如实行外语教

材“一纲多本”;与国外知名 出版社合作编写外语教材;引进和借鉴海外优秀外

语教材等。下半年,原国家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委员会了解到英国牛 津大学出版社愿意

为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作贡献的愿望,同意引进该社为非英语国家编写并正在

香港等地使 用的英语教材进行改编。国家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有关部门领导建议上海、江苏

两地分别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改编上述教 材,供我国开放城市和发达地区的

学校使用,上海改编本为制版,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江苏改编本为8年 制

版, 以小学五年级为起点。

上海市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委员会和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认真研究了国家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7.教材论文 篇七

笔者认为,教材整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作指导;以“校情、学情”为基础;优化教学结构,扩展“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而既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提高“发展性学力”,使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教材整合的必要性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材整合应当成为每位教师的教改课题之一。

1. 整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笔者将九年级《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所有交叉内容绘制成表格(见表1)。

综上可见,在两册教材中,几乎每个单元、每个章节都有交叉或重合的内容,因此,无论合科还是分科,对同一内容和同一学生,教师都要讲两遍,既浪费了时间资源,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整合两本教材的相关内容势在必行。

2. 整合是统一达成课标要求的需要

如在人口、资源、环境(简称PRED)问题的教学上,《思想品德》学科的课标如下: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而《历史与社会》学科对PRED问题提出的课程标准如下。

2-1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

2-2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3了解世界和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国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2-4描述资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说明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意义。

2-5了解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知道问题的解决需要自身努力以及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2-6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

不难看出,在PRED问题上,两门学科的课标有很多地方是一致的,只是对同一内容的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各有侧重,社会学科所涵盖的内容更广一些, 还要求学生了解世界的PRED问题,而思品学科侧重于关注中国的情况。若能有机整合二者,相信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3. 整合是新一轮中考改革的需要

杭州市近几年的中考卷力图在各学科之间建立起联系,无论是学科内综合、热点问题综合,还是思想品德学科和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都比较自然合理、浑然天成,挖掘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

如2006年杭州市中考卷第37题: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8分)

在浙江省缙云县,有一对老人(男的叫董万春,今年83岁;女的叫张春晖,今年74岁),自1957年开始,每天记录家庭收支情况,到今年为止已经整整49年了。下面是这对老人向记者反映的情况。

1956年至1978年,工资一分也没有涨,两人加起来每月工资93.5元。

49年里,有5个年头家庭财政出现赤字,即1961年赤字84元;1969年赤字116元;1973年赤字190元;1976年赤字76元;1994年赤字6885元。前四次“赤字”是因为当时工资低,家庭开支大造成的,1994年欠债是因为那年我们分到了80多平方米的房改房,这次欠债感到很幸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记的都是吃穿的开销。到八九十年代,我们的账本记上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现在我们的退休工资加存款利息等,每年有5万多收入,花不完。

———摘自2005年1月23日《钱江晚报》

(1) 读完材料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2分)

(2) 1956年至1978年期间,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很多曲折, 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曲折的主要表现。 (2分)

(3) 1978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进入新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开始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请写出这一年发生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重大事件,简要分析人民生活水平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根本原因。(4分)

(4)材料能否得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完全实现的结论?为什么?(10分)

这是一则思想品德学科和历史与社会学科间的大综合题。该题以一户普通家庭的收支作为载体,很自然地把历史与政治融合在一起,以史为线,前后对比,材料充实,提问得当,兼顾了两个学科的相关内容。

又如,2008年杭州市中考卷中有关“汶川大地震”的试题。社会学科以图为载体,考了杭州到汶川的实际距离,考了汶川相对于北京处在什么方位;思想品德学科以汶川大地震的两幅图片和灾情描写,让学生写出“一则令你最感动难忘的抗震救灾的场景”和其中蕴涵的两个《思想品德》观点,并要求对其中一个观点进行阐述,写出从难忘场景中得到的人生启示。

上述考试内容告诫我们,我们只有做好教学内容的整合,才能使思想品德学科与社会学科有效“联姻”,实现时间、空间和内容的有机结合,达成中考要求。

4. 整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

社会学科注重学生对地理和史学知识的把握及对图表的分析能力的培养,而思想品德学科注重学生对时政的敏感度及政治分析能力。若能把二者整合起来,就可以避免学科知识的割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分析近三年的杭州市高中招生考试实施细则和试卷,不难发现“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是中考的命题总轨迹。2008年中考卷就突出了对考生综合学习能力的考查,如以汶川大地震、嫦娥一号、北京奥运、抗雪减灾、3·14西藏暴乱、民生等重大的社会问题,考查了学生获取、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学生未经阅读材料就从教材上盲目翻找答案的毛病。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对知识点的整合,应根据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形成网络化知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彻底改变“保姆式”“填鸭式”教学方式,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主探索世界的权利,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教材整合的实施策略

由于两本教材各成体系,章节与章节之间的逻辑相当缜密,所以,要将两册书中的交叉部分进行整合并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有一定的策略。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归纳了以下几种策略。

策略一:整合课标

还是以PRED问题为例(见表2)。

经过以上整合,可以把分散在两册书中的知识点都串联起来,避免知识点的割裂,增强教学的逻辑性,在运用图表、材料等教学资源时能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策略二:整合内容

笔者在前面已将九年级《思想品德》和《历史与社会》中的交叉内容以表格形式归纳出来,但就知识点本身,它们还是孤立的点,要真正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就必须按照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宏观整合和微观调节,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经过精心编排,笔者将两本书的内容整合如下(见表3)。

整合遵循了以下的思路:将两册书的所有内容分成三部分,主题分别是了解世界—了解中国—融入社会,第一部分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中国的国情进行介绍并了解中国针对这些问题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第三部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对社会进行了解,并且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

策略三:整合方法

1. 从现象到本质

如对环境问题这类学生看得多、听得懂的话题,笔者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方法进行整合。先给学生看形象又直观的环境恶化的画面和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环境恶化的严重性及对自己的危害性;然后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最后出示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对环境问题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实施的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效。这样,学生由所熟悉的表面现象深入到问题的实质,逐步深入,一气呵成。对教材的资源问题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进行整合。

2. 从感性到理性

前面讲到,“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是中考的命题总轨迹。社会学科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史学知识的把握及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而思想品德学科注重对学生的时政敏感度及政治思想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的培养。能否将两者合二为一呢?在PRED问题中人口问题的教学上,笔者尝试采取“由感性到理性”的方法对两者进行整合。

先运用典型事例列举人口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并通过社会课本对日本和印度两个国家不同的人口问题的探究,揭示人口问题在不同的地域的不同表现。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否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相提并论?最后,出示我国的人口变化图表及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状况图表,让学生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概括原因,切实理解“实行计划生育”这一我国的基本国策。

3. 从宏观到微观

关于经济领域的内容, 两本教材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思想品德》从我国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的角度入手, 让学生明白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的优越性;而《历史与社会》则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让学生了解宏观经济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及经济运行规律,同时还涉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知识和由此派生出的资源优化配置、因地制宜等经济概念及消费者的行为表现。对这部分内容,笔者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方法进行整合。先从宏观经济领域中的市场经济规律的表现入手,举例说明市场经济有它的优势———竞争性、开放性、平等性、法制性;同时也存在着弱点———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因此,市场经济离不开宏观调控。然后,用恰当的事例反映政府的宏观调控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并描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进而列举实例说明市场经济中资源优化配置和因地制宜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发展地区经济的道理。讲到从实际情况出发,就可以顺势引入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后回到自身,作为经济社会中的一名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这样就分别从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角度对八年级的法律知识再一次进行了复习,让学生从合理消费的角度思考应如何在不断进步的经济社会中学会理财和合理消费。

8.读懂教材 用活教材 篇八

一、课时编排,更关注学生的经验

旧版教材中的这节课以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由于数的范围的扩大,本课一开始就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例如,“东方明珠电视塔高四百六十八米”“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高约八千八百四十四米”等作为学生学习内容的重要资源。再通过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如“数一数”“说一说”“填一填”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并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在各项有趣的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新版教材将这节课分为数一数(一)和数一数(二)两部分来进行教材编排,数一数(一)中通过“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的操作活动、“大正方体有几个小正方体?”的借助图形数一数活动和“你能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吗?”借助语言描述“数一数”的活动来深化学生的“数”,数一数(二)中通过“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的操作活动,将计数单位“千”迁移到“万”,再通过“数一数”活动,让学生明确“10个一千是一万”,接着,用不同方式引导学生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

由于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大数不是特别多,也有一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对含有“千、万”这些计数单位的大数的具体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新版教材将原来的内容分成两个部分来呈现,尤其是将原本放置在教材一开始的内容“生活中的大数”修改为置于教材最后的内容呈现“‘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修订前后的教材,虽在内容编排顺序和课时数上有所不同,但都是将“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修订之后的教材更关注了基于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思维经验。

二、学习信息,更关注学习的过程

新旧两个版本教材的编写都是让学生从实际中感受“千、万”的具体含义,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虽然在学习信息的提示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各具特色。如果说旧版教材关注了结果的内容呈现,新版教材则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了学生思维过程的呈现。

将原来的“数一数”一课的内容,分散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伴随着用算珠进行的操作,让学生进行“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的思考。例如,“9个珠子,再添上一个……”,延伸出“99个珠子再添上一个”,“999个珠子再添上一个”的思考;再进行“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的分析,“一个一个地数,数10个是1条”“一条一条地数,数10条是一片,一片有100个”“一片一片的数,数10片是……”。第二课时:同样是通过“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明白“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上一个是一万”,继而在“数一数”活动中,通过一千一千地数,让学生对“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知识的理解水到渠成。通过“你能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吗?”这一问题由“一个一个数”发散出多种数数的形式,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无痕地将新旧知识进行连接,在学生思维的拐角处进行教学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分散,从而让学生轻松地感悟到“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的新知。较好地实现了让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三、习题设计,更关注能力的提升

新旧两个版本的教材中关于《数一数》部分的习题设计各有特点。如果我们仔细进行比对,就会发现,两种教材的习题设计都没有安排太多的单一题型训练,而是在具体情境中选择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练习。

旧教材设计了“数正方体”“涂小方格”“估一估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估一估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乐学数学、好学数学。

新版教材则由浅入深,习题的设计形式多样。使学生获得的知识逐步转化为技能。首先,通过在“想一想”中圈出一千个豆子,继而“一千有多大”活动是通过学生身边天天接触的数学书的演示,加深了学生对“一千”的认识,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说一说”中木块图的数法是为了掌握大数的组成,为后面学习大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打好坚实的基础,“涂一涂”的练习是对前面练习的补充,前面是看形说数,后面是看数涂形,小组游戏以及“我说你摆”活动综合学生所学的知识,把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与具体的操作活动有效融合,这样的练习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这些练习都以实践性和操作性练习为主,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材是我们设计教学活动时一个参考的蓝本,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能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用好教材,要对修订前后的教材进行仔细的研读,理解编者的意图,把握教材的共性与个性,创造性地用活教材,使得教学活动的设计源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在不断完善中超越,使其成为最适合学生的鲜活的教学资源。

上一篇:法医鉴定制度下一篇:的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