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小实验

2024-09-26

自然科学小实验(共15篇)

1.自然科学小实验 篇一

科学小实验

今天,我做了一次小小的科学实验一一使报纸吸附在直尺上。开始了!我将直尺放在头发上,磨了磨,立刻直尺发出了“吱吱”的声音。我将报纸撕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将直尺发在纸屑上,顿时,直尺就好像是一块超级磁铁,将报纸屑吸了起来,我大叫一声:“我成功了!”我兴奋地脸都红了。我停住呼吸,生怕它会出一点什么故障。我将它向上抬起,1cm,2cm。。。突然,报纸掉了下去,难道是吸力不够?我疑惑地摇了摇头,我使出吃奶的力气,用两只手在头上使劲的吸着,一下,两下。我迅速地在报纸上吸了起来,顿时,报纸像是受到了什么的吸引,慢慢地向上悬浮,这次我有了经验,一句话也不说,一个动作也不做。慢慢将它提起来,yeah!这次成功了!我将报纸成功悬浮了起来。做完了实验,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为什么他能悬浮呢?我特地上网,查询了一下,得到了结果: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或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一种物体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带负电的现象)。摩擦起电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这次试验,让我懂得了许多。

何泽

2.自然科学小实验 篇二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家庭小实验是利用课后时间,在家庭条件允许下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目的明确,形式多样,材料易得,联系生活,学生自主操作,时间、地点不受限制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青睐,成为一种重要的实验形式。在化学课程中,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家庭小实验,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 利用家庭小实验巩固知识,培养技能

学完新知识,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才能彻底消化和理解。课后及时开展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家庭小实验,将有助于知识的吸收。学生首先通过实验设计,提取头脑中所学相关知识,即知识再现;在实验中感官与手脑并用,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验技能。

案例1:学习了碳的化学性质,可利用蜡烛进行收集炭黑的家庭小实验。

[问题]石蜡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实验]点燃蜡烛,将冷碟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过了一会儿,在冷碟底收集到了炭黑。

[结论]石蜡的成分里含有碳元素。

案例2:学完碳酸盐一章后,可利用纯碱和醋来做有关CO2的家庭小实验。

[问题]如何制取CO2?CO2有何基本性质?

[实验]在玻璃杯底放一支短蜡烛,并铺一层纯碱,将蜡烛点燃,向杯中倒入一些醋,过一会儿,观察到蜡烛慢慢熄灭;用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杯口,会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CO2,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沉淀:

2. 利用家庭小实验培养创造和探究能力,获取科学方法

2.1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操作能力。

家庭小实验是学生独立设计、独立完成的小实验,在方案设计时要考虑怎样设计才能既安全又简便?缺乏实验器材用什么替代?操作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哪些现象,为什么?实验失败了是什么原因?如何改进才能把实验做成功?

粗盐提纯的家庭小实验,用什么替代漏斗和滤纸?有的学生用废饮料瓶,剪去一半,将上半部分倒转,正好是一个简易的漏斗;有的学生用纱布扎住瓶口充当滤纸;有的学生想到用化妆棉做滤纸。

如何自制简易净水器?用废弃的大的空饮料瓶,剪去底部,将瓶子倒置,瓶内由下向上放置洗净的膨松棉、纱布、活性碳、石英沙、小卵石,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净水器。

家庭小实验摆脱了课堂和教师的束缚,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综合素质会得到提高。

2.2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探究学习是指“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求知世界的积极态度”。[1]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

案例3:学完金属的锈蚀条件后,可利用铁钉来探究金属的锈蚀条件。

[提出问题]铁生锈的条件?

[猜想与假设] (1) 铁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2) 铁只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 (3) 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同时反应。

[实验探究]准备3个玻璃瓶,3根洁净的铁钉,将3根铁钉分别放入3个玻璃瓶中。

(1) 在第一个玻璃瓶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干燥剂),加盖密封,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 (2) 在第二个玻璃瓶中加入刚煮沸过的冷开水,浸没铁钉,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 (3) 在第三个玻璃瓶内注入冷开水,不要浸没铁钉,暴露一小部分,使铁钉能与空气接触。

搁置数日,每天观察记录。

[现象]玻璃瓶 (1) 和 (2) 中的铁钉均未生锈,只有 (3) 中的铁钉生了锈。

[解释与结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是铁生锈的条件。

通过家庭小实验,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能增进对科学的感情,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3. 利用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品质及社会责任感

3.1 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赫尔巴特把兴趣看作是优良教学的最重要的条件和手段,指出:“津津有味地学习的东西,能够很快地学会和巩固地掌握。”[2]中国古代也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说,证明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说,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好奇心和兴趣,而家庭小实验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鸡蛋是家庭中易获取的,我们可利用鸡蛋设计许多有趣的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4:鸡蛋“跳舞”

把鸡蛋放入装有醋的杯中,会看到鸡蛋壳表面冒出一些小气泡,气泡慢慢增多,过一会儿,鸡蛋便缓缓上升,并且上下浮沉或不断翻转,犹如“跳舞”一般。

实验妙趣横生,学生兴趣倍增,求知欲油然而生:鸡蛋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与醋反应生成了CO2。

案例5:蛋壳浮雕

(1) 取一枚鸡蛋,用注射器抽出蛋清、蛋黄; (2) 向蛋壳内注满浓盐水,将针孔用蜡烛油封住; (3) 用蘸有溶化蜡烛油的笔在蛋壳上绘制图案; (4) 将蛋壳浸没到食醋中,出现明显的腐蚀痕迹后取出,清除蜡,一个精美的蛋壳浮雕就制作成了。

这些实验贴近生活,趣味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索。实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自豪,又使他们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3.2 培养科学品质。

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追求真理、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在家庭小实验中,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探究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证据材料,尊重事实。当出现与预想不同的现象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原因,改进实验方案,重做实验,直到成功,使学生逐渐养成不怕困难、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科学品质,体会到科学家们成功背后的艰辛,明白任何科学结论的得来都是来之不易的。

3.3 培养环保意识。

家庭小实验同样要用到许多实验器具,但家里不像学校实验室那样什么仪器都有,学生可想办法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来代替,如用营养口服液的瓶子充当试管,用小药瓶的封口木塞代替橡皮塞,用医用青霉素药瓶代替集气瓶,因此,废旧物品在家庭小实验中可充当重要的角色,既能做到二次利用,同时又能节约开支,培养学生的环保节约意识。

3.4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家庭小实验中也有许多与人类生存、生活实际、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问题,如环境保护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些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家庭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如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后,可以开展用p H试纸检测当地污染水源、雨水或土壤p H值的家庭小实验,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化学课程更应该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贯穿始终,而做好家庭小实验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郑渊方等.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探讨[J].学科教育, 2001, (5) :1.

[2]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184.

3.科学小实验 篇三

科学课上,林老师每次都会让我们做些小实验,了解动植物。今天,我们要认识茶花并解剖茶花。这是班上几个男生大显身手的时刻,因为对于“解剖”这个词,我们还是第一次面对。

一大早,同学们就纷纷展示出自己带来的茶花。有大红的、粉红的、雪白的,更有双色的茶花!真是五彩缤纷,教室里充满了花香,都昏昏欲睡了。

总算熬过了一个漫长的上午。下午,令人兴奋的科学课总算和我们见面了。大家都把腰板挺得笔直,教室里鸦雀无声。林老师走进教室,非常满意大家的表现,直接进入主题,开始介绍茶花,“茶花是世界名花之一,又是宁波市市花。今天我们来解剖茶花,是为了让大家更深入了解花的种类,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就叫不完全花。”我心想:花的世界可真奇妙,又学到了新的知识。

我们开始解剖茶花,每个小组都领到了一个小夹子,用来做解剖花的工具。我们小组经过讨论,最后决定用吴天奇带的粉色茶花,只见那朵茶花形态优美,叶子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想想还真舍不得下手。

我们先把茶花的花萼取下来。茶花的花萼像一片小叶子,绿绿的,有6片。接着,又用小夹子取下花瓣,花瓣是扇形的,有50多片,一片叠着一片,还带着几滴调皮的露珠,好像要滚下来似的。然后我们又用小夹子取下了5个雄蕊,雄蕊顶上是密密麻麻的花心,下面用红纸一样的东西包裹起来,像一群小女孩围坐在一团聊天。雄蕊中间还围着一根“高傲”的雌蕊,雌蕊全身是绿的,每朵茶花都只有一根雌蕊。今天,我们通过解剖,了解到茶花是完全花,期待下一次的科学课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4.科学小实验 篇四

今天,付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课。题目是:如何让气球鼓起来?材料有:白醋,苏打粉,气球,矿泉水瓶。实验开始了,只见付老师,先把白醋灌入空矿泉水瓶里面,然后把苏打粉注入气球里面。接着把气球扣在矿泉水瓶,让气球倒立起来。

只见苏打粉慢慢地进入白醋里面,这时候,气球开始慢慢的变大了,好神奇哦。我们大家欢呼鼓掌,叫好。为什么会这样呢,付老师收好工具,跟大家解释。苏打粉和白醋在一起,会行程二氧化碳,气球是密封的,那产生的气流就往上冲,气球就自己慢慢鼓起来了。原来这样有趣,我决定回家也自己做这个小实验。

5.科学小实验作文 篇五

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黄老师开口说自己煮鸡蛋的时候把生鸡蛋和熟鸡蛋混了起来,要我们现在来区分开。同学们一听,马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起来。有的同学说:“把鸡蛋放到耳边摇一摇,有声音的是生鸡蛋,没有声音的是熟鸡蛋。”有的同学说:“把鸡蛋放到水里,沉下去的是熟鸡蛋,没有沉下去的是生鸡蛋。”有的同学说:“把鸡蛋放到手里掂一掂重的是熟鸡蛋,轻的是生鸡蛋。”还有的同学说得更离谱:“把鸡蛋敲开不就知道了。”最后在黄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决定用最科学的方法――转鸡蛋。

实验开始了,老师把两张桌子和在一起,叫旁边的同学坐着看,让后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哪怕漏掉一个细节。老是拿出第一个鸡蛋,把尖的一头朝下,立在桌子上用力一转,鸡蛋香芭蕾舞演员一样翩翩起舞。同学们叫着:“是熟的!是熟的!”老是拿出另一个鸡蛋,用同样的方法一转。鸡蛋像一个喝醉酒的人一样摔倒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是生的!是生的!”就这样,老师拿出了一个又一个鸡蛋转。最后我们分出了三个熟鸡蛋,四个生鸡蛋。

这时,我的大脑里出现了一个大问号:为什么熟的鸡蛋能转起来,生的鸡蛋为什么一转就倒。黄老师好像看到了我们脸上的大问号幽默地说:“生鸡蛋里蛋黄、蛋青是液体,中心不稳定,所以不会转动,而煮熟的鸡蛋重心稳定,所以会转动。”

6.科学小实验作文 篇六

首先,我们准备好做小实验的材料:两根蜡烛、一盒火柴、圆柱形水杯和纸板,这样就能做实验了:

我们把蜡烛点燃,固定好,再把纸板用手拿着挡在蜡烛前面,然后,对着纸板吹气,结果,蜡烛没灭,然而,把圆柱形水杯放在燃烧的蜡烛前面,对着圆柱形吹气,结果蜡烛灭了。

你知道为什么对圆柱形水杯吹气蜡烛会灭吗?如果不知道,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原来,当空气遇到圆柱形障碍物时,气流会贴着圆柱形表面分开(两边)流过,然后会在圆柱形后面重新会合,形成一股力量未减的风将蜡烛的火焰扑灭。

通过这一次实验,使我深深的爱上了科学,因为,做实验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而且,从中找到了乐趣!

7.自然科学小实验 篇七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帮助幼儿学会解决问题。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实验的内容应来自于幼儿常见的生活问题,并让幼儿学会用实验中获取的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有益于幼儿真正理解科学、热爱科学。本次活动以生活情境问题“怎样帮小兔家的灯泡亮起来”引入,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探索怎样操作电池和缠着灯泡的电线才能使灯泡亮起来,因为置身于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所以幼儿的兴趣特别高,都想为小兔子解决问题。第一个问题的解决让幼儿有了使灯泡亮起来的基本经验,教师在此基础上设置第二个既有趣味性又具真实性的问题情境:“老鼠咬断了一截电线,用什么材料来替代连接通电呢?”引导幼儿运用刚获得的经验继续深入探究并解决新的问题,同时又获得了新的经验———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导电。活动中的两个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层次性,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特别在通过自身实验并成功使小兔家的灯泡亮起来的时候,幼儿的兴奋度达到了最高点,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同时获得了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二、创设宽松的探究环境,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发现。

宽松的探究氛围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它能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欲望。首先,要为幼儿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创造自由选择实验材料的环境,满足幼儿自主探究的需求。教师将实验材料分类摆放在教室前方,在猜想“什么材料能导电”之后,幼儿就根据自己的猜想自主选择所需材料开展操作和验证,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自主选择材料探究的空间,从而摈弃了以往教师高控制地为每个幼儿准备一样的材料进行统一操作带来的弊端。其次,要为幼儿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教师应成为幼儿的伙伴,给幼儿及时的支持与帮助。由于受思维方式与原有经验的影响,幼儿在实验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教师应该明确教育活动的目的不是追求实验结果,而是要观察实验过程中幼儿的真实表现并给予帮助。如在第一次实验“怎样让灯泡亮起来”中,刚开始大部分幼儿都在用电线在电池上或缠绕,或按压,没两下就向老师汇报结果说:“不会亮,不成功。”有想放弃的念头,教师此时就要提出辅助性问题:“可以想想电线和灯泡要放在电池的什么地方?”支持幼儿继续探究,一段时间后一个幼儿成功了,就引来了同伴的围观,一下子大家的实验都成功了,全体幼儿顿时热情高涨,他们体验到了自我发现和成功的乐趣。

三、提出明确的实验要求与问题,提高幼儿的实验水平。

1. 以条理化的实验要求引导幼儿有序开展实验。

实验必定会有规则与要求,但很多教师在讲解实验要求时不是太过于啰唆无重点,就是太过于简单不明确,导致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怎样让幼儿更清晰实验要求,更明确实验步骤,那就需要教师在实验活动前,针对各环节的重点设计简约明确的要求,在介绍时有条不紊地进行讲解,如:在第一次实验教师讲解“操作步骤与方法”环节,教师根据幼儿实验的操作步骤,边有条理地演示实验过程边简要讲解实验要求:“两个人一盘材料,请你们合作进行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试一试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听到信号放好材料回到位子上,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小灯泡亮了吗,你是怎么做的?”幼儿在形象的演示与明确的要求下,都能有序开展实验活动,解决了因不了解实验要求而带来不必要的干扰的问题。

2. 以开放性的探索问题引导幼儿关注实验过程与结果。

实验活动中蕴涵着许多科学知识,它需要幼儿在亲历探究、实验和操作的过程中去发现并获得相关经验。怎样让幼儿关注到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呢?在第一次实验中,教师提出问题:“你的小灯泡亮了吗?你是怎么做的?”第二次实验,教师提出问题:“你用的是什么材料?你是怎么做的?灯泡亮了吗?”这两个开放性的探索问题既简单明了又具有目的性,给幼儿的自主探索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幼儿自主性,同时以此引导幼儿关注“怎样做让灯泡亮起来”的实验过程。幼儿在实验中能围绕探索问题,关注自己和同伴的实验步骤与方法,并在表述实验过程中逐渐明晰和构建科学知识与经验体系,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

四、多形式呈现实验结果,帮助幼儿梳理探索经验。

幼儿在亲历实验活动之后,常以记录或语言表达等形式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实验发现,教师则要帮助幼儿对零散经验加以归纳与梳理,呈现出本次实验的知识点。这些在幼儿自我建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实验结果是幼儿自主探索得出的而非教师灌输的,能有效地提高实验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实验活动中可采用直观形象图梳理法,如在第一次实验结果梳理环节,教师运用彩印出来的电池与灯泡图卡配上真实的电线就能很具体生动地呈现出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亮起来的不同方法,为幼儿的学习理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师还可采用猜想验证图梳理法,如在第二次实验结果梳理环节,幼儿通过操作后验证猜想图上的想法,并逐步确认或修改猜想结果,最终形成一张正确的实验结果图,帮助幼儿形象地了解到什么材料能导电,什么材料不能导电,有效地帮助幼儿加深对实验过程与结果的认识。

五、精心设计实验记录表,帮助教师有效实施个别教育。

实验活动中记录表的用处大抵是让幼儿记录下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依据记录表上的记录情况进行表达,记录表也常是在实验后被张贴在前面的展示板上,不便于教师了解全班所有幼儿的实验情况。为了使记录表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教师能通过记录表一目了然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实验情况,并及时纠错,本次活动设计的记录表分为黄色和粉色两种,黄色记录表上画的都是能导电的材料,粉色的则是不能导电的材料。幼儿在选取相应材料做完实验后,就在记录表上打钩或打叉,随后将材料能导电的记录纸贴在显示“亮”的板上,反之贴在不亮的板上,也就是说贴在“亮”板上的记录纸应该都是黄色的可导电材料的记录纸,“不亮”板上的都应该贴粉色的不可导电材料的记录纸。颜色分明的两种记录纸贴在展示板上,使教师能一眼就判断出幼儿探索的结果的对与错,进而有针对性地帮助个别幼儿纠错,在试误和验证的过程中加深幼儿对科学经验的正确理解。

8.在科学小实验中激发幼儿科学兴趣 篇八

一、小班幼儿最爱科学小实验

1.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幼儿最爱科学小实验

幼儿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在系列活动中,孩子们最喜欢还的还是动动手玩一玩这类的科学小实验。

我班科学常态化研究有“每周一问”、“科学角”游戏和各种融入在生活中的科学启蒙知识。如:在图书角里投放关于科学的绘本图书,在主题墙上布置有关科学的内容,平时生活中讲各种科学小故事,看有关科学的动画片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做各种科学小实验。由于小班爱动的特点,每次做科学小实验,全班都是人人参与,活动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2.实践说明小班幼儿最爱科学小实验

小班下学期一个教活动的时间是15分钟,能在这15分钟内注意力完全集中的孩子是比较少的,一般都是在10分钟左右,注意力比较差的孩子是在5分钟左右。而每次做科学小实验,由于各种实验操作材料比较多,老师示范讲解要比较详细,最后加上孩子们的操作,往往所需要的时间都在半小时或者半小时以上。但是就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班的孩子也能从一开始到活动结束,注意力高度集中,这就是科学小实验的魅力。就像我们开展的科学活动《溶解》中,每个孩子一共用奶粉、红糖、果珍、木头、塑料、玻璃球6种材料一一进行操作实验,活动时长约为40分钟,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根据老师的指导要求进行操作,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的专注、快乐和兴奋。

而相对于孩子们比较喜欢的科学动画片,如《超级侦探》、《米奇妙妙屋》等,在播放时长为30分钟的时间内,全班只有70%的孩子是从头到尾全部认真观看的,20%的孩子看到第20分钟左右时开始讲话、做小动作了,另有10%的小朋友只是随意看看,相对比较喜欢那些《熊出没》、《猫和老鼠》之类的动画片。

看科学图书则要比看动画片的兴趣再弱一些,一些立体的科学翻翻书还能让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翻上10到15分钟,但是他们粗粗地翻过一遍最多两遍后,科学图书就被无情地送回小书架上,孩子们又会换一本新的再粗粗地翻上一遍。

听科学故事的兴趣则要更少一些,特别是一些如毕升、张衡、牛顿等科学家的故事,孩子们不是很感兴趣,这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年龄、兴趣等相距有些远了。听故事时常常表现出非常无聊,甚至个别幼儿很不耐烦。

二、怎样开展科学小实验

1.从简单的小实验开始

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比较弱,要在小班进行集体的科学小实验活动,一开始我也比较愁,怎么做呀?从简单的小组实验开始做。就像在做“不倒翁“的实验中,教师在每组提供一个不倒翁和一个会倒的机器人玩具,让各小组的孩子们一起碰一碰、玩一玩,大家在玩中发现不倒翁无论怎么推,还是头朝上的站着。而另一个机器人玩具,轻轻一碰就倒在了桌子上。像这样的简单的以小组形式开展的科学小实验游戏,老师准备、指导起来会比较简单,孩子们也非常感兴趣,从而激发了幼儿喜欢科学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慢慢学会观察和思考。

2.在实验中养成良好的操作常规

小班进行科学小实验活动,最怕的就是违反操作常规。小班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操作常规的好时机,只有在小班养成了良好的操作常规,到了中大班才能开展一些比较复杂的科学小实验。小班刚开展科学小实验时,第一次先让孩子们看老师是如何操作的,然后请个别上来,由老师一对一的进行指导操作。其他小朋友可以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利用早晨桌面活动、自主性游戏活动、餐后活动、区域活动、甚至放学后家长还没来接的时候,进行一对一的操作活动。一个良好的习惯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所以第一次的实验操作老师一定要细心指导,最好是一对一的指导。接下来就可采用小组操作的模式进行科学实验操作,等到小组形式的实验操作非常顺利以后,就可以进行每个人的实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但能学会各种实验操作的方法,还能根据老师的指导先放什么,后放什么,如何观察、讨论,最后整理好自己的操作材料。

3.初步學习记录实验结果

记录实验结果对于小班是较难的。故小班上学期让幼儿记录实验结果,下学期后半段,让孩子用画圈、打勾等选择的方式来记录实验的结果,为中班开展科学实验并学会记录做一个准备和铺垫。

三、小班科学小实验的常态化

最初,每周设可计一次简单的科学实验操作活动,后来发现不能满足幼儿欲望。但又不能占用其他时间。这时可以让走廊墙面变成幼儿实验操作的平台,把课间游戏和科学小实验整合,让幼儿在自由活动和休息时间中主动地开展科学小实验。在走廊的墙上贴了许多盒子,把实验材料放在盒子里,孩子们在大多数的自由活动或休息时间里都可以自主地去选择喜欢的材料,然后玩一玩。比如:在小铁罐子里放了各种不同的种子,然后堵住口,让大家摇摇听听不同种子在小铁罐里发出的不同声音。过一段后,再把种子换成其他物品,孩子们很感兴趣,一有空就去玩。在玩的过程中知道了物体间的碰撞能产生声音,而且不同物体的碰撞产生的声音也不同。

一些轻便的科学操作材料和课间游戏有效的结合后,孩子们就可以天天接触科学知识,从而激发了幼儿对科学实验的热爱,同时,收放的操作常规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9.科学小实验作文 篇九

真的是这样吗?我决定按书上说的方法做个试验。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非常支持我,专门去超市给我买回一袋醋。实验开始了,我拿来一个碗,抓了一把米,把鸡蛋和醋都放进了碗里。晚上睡觉前,我来到厨房,看看鸡蛋是不是变软了,我伸手一摸,鸡蛋壳真的有点软了,还像一条小金鱼,顽皮地吐着水泡。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到厨房一看,鸡蛋壳完全软了,我连忙把醋倒掉,换上清水。一会儿,鸡蛋壳渐渐硬了,鸡蛋看上去真的比以前大些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耶,试验成功了!

这是什么原理呢?我就告诉你吧:醋是酸性物质,具有腐蚀作用,鸡蛋壳遇到醋就会变软,蛋壳上有许多小孔,蛋壳变软后,鸡蛋里的空气就会像吐泡泡一样钻出来,再把鸡蛋从醋里放到清水里,这时鸡蛋像球一样把水吸进去,蛋壳一离开醋,就变硬了,所以鸡蛋就长大了。鸡蛋的重量也增加了。

10.科学小实验作文 篇十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链接,准备一探究竟。我先翻到材料区,可我的下巴却惊的掉到了地上,我连忙扶起下巴,看着这琳琅满目的材料:有相机底座,有灯座,有调焦筒,还有成像屏简直数不胜数,更是闻所未闻。

怎么办?我脑袋一转,一个小灯泡在我的脑海里亮了起来找我那足智多谋的爸爸呀!我一溜烟跑到客厅,找到了爸爸,踮起脚尖把手机举到他面前:爸爸,这个实验的材料咱家到底有没有啊!

爸爸扶了扶眼镜,不慌不忙地接过手机,看了看,耸了耸肩:莫有啊!

我顿时傻了眼,心想:难道这个实验我真的就做不成了吗?

不就是小孔成像吗?这时,我那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爸爸突然开了口,还要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你看,这完全可以用到我‘多年珍藏的方法’替代!

什么是替代呀?我的眼珠子在眼眶里滴溜溜地转来转去,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疑惑的目光投向了爸爸。爸爸似乎是一位心理学家,看透了我的心思:你看,这些相机底座、灯座、调焦筒、镜头座、放大镜就可以换成一张纸!还有这个,成像屏和凸透镜片就相当于在这上扎一个小孔。原来如此!那我们赶快开始做吧!我嘻嘻地笑着。我正要去准备材料,爸爸突然拦住我,说:不是不做,是时机未到!

我听了,有点着急了:你就别卖关子了,什么时机未到!明明是你不想做!

这个实验要到了晚上才能做,现在天太亮了!爸爸似乎也无可奈何,摇了摇头,耸了耸肩。

我熬呀熬,等呀等,盼月亮,盼星星,终于盼到了晚上。我把提前准备的材料拿了出来一张完好无损的A4纸,一根细细的针,一根蜡烛(在实验时请家长帮忙在纸上扎小洞,免让同学受伤,注意安全!)。接下来,我开始了实验的第一步在纸上扎孔。我左手拿纸,右手握针准备扎孔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困惑了我到底该扎多大的孔呢?于是,我跑到爸爸身边,故弄玄虚地说:爸爸,我来考考你,小孔成像的孔要扎多大呢?其实我心里却是这样的:嘻嘻,我用这招已经让爸爸上了很多当,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凡事都要自己尝试,多试几个,肯定能成功

好吧我撇了撇嘴,接着又准备了两张纸。我在纸上分别钻上了不同大小的窟窿:最小的有针孔那么大,最大的有一元硬币大小。

第二步是验证小孔成像。我先点燃蜡烛,拿出有硬币孔的纸,放在墙壁面前,关上灯,接着调整蜡烛的位置,透过纸孔的墙壁上出现了亮光,看来这次小孔成像失败了。我又转念一想:无妨无妨,还有两张没有试呢!

我又拿出中等孔的纸,重复一遍上面的步骤,墙壁上出现了微弱的光芒,有点模糊、看不清,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又失败了,只剩最后一次机会了,成败就此一举!

我拿出有针孔的纸,再次小心翼翼地将火苗放在纸后面,哇!奇迹突然发生了:墙上真的出现了倒着的火苗。刚才我的叫声惊动了火苗,火苗不由自主地跳动起来,墙上的火苗就像舞姬一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可不就是倒立行走的火苗?

爸爸让我移动纸和蜡烛的位置,我又发现了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远,倒立的火苗越来越大。

实验验证倒立行走的火苗是真的,可火苗为什么会倒立呢,我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带着疑问,我翻到原理部分,找到了答案: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烛焰上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墙壁的下部,烛焰下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墙壁的上部,所以就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爸爸接着跟我讲,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照相机、影子的形成、汽车远灯的光等都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11.自然科学小实验 篇十一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里去探索发现

我们的孩子们天生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究周围的一切事物与现象。所以,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我从不过多的规范来约束幼儿,禁锢他们的思想,更多的是鼓励孩子去发现。我们会一同去探索发现,一同种植大蒜,观察颜色的变化等等。而在主要教学活动中,我选用了《静电》、《水》、《种植大蒜》、《瓶子》、《颜色》五个系列的活动,活动内容都是围绕孩子们的生活而开展的。这些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对周围生活的一种探索。从生活出发,首先能调动孩子们的兴趣,而活动内容的选择也是针对孩子的兴趣,《摩擦起电》中,让孩子通过动手试一试去发现静电是怎么产生的,怎样能够产生静电;而在《瓶子吃鸡蛋》中,通过实验很好的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而这些活动都是适合小班幼儿的兴趣特点的,实验活动又能很好的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好奇心。

二、引导孩子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主动探索

教师组织的每一个活动,都应是让孩子探索、获得、积累的过程,也是幼儿探索实践能力得到挖掘的客观条件,而科学小实验活动本身就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在每一个活动中,我总是让幼儿大胆去探索,从不对孩子们说“不对”“不行”之类的话,让幼儿在积极的尝试操作活动中去寻找答案。在《会跳舞的小纸削》的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塑料棒、吸管、小木棍、毛皮、棉布、化纤面料、毛料、小纸削等材料,整个实验过程中,主要是让幼儿自己探索。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带着我的问题:谁能让小纸削跳舞;怎样让小纸削跳,去探索、去尝试。活动中孩子们有的互相模仿,将毛皮和塑料棒摩擦,塑料棒能让小纸削跳舞;而同样也有孩子不局限于老师提供的材料,通过探索他们发现,塑料棒和头发摩擦,塑料棒也能让小纸削跳舞;又如孩子探索发现毛皮和小木棍摩擦,小木棍不能让小纸削跳舞等等,而我自始自终都是作为一名支持者、旁观者和参与者,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我不主动去帮助解决,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孩子们通过思考与探索,终于发现塑料棒、吸管和毛皮、化纤面料、毛料摩擦,塑料棒、吸管能让小纸削跳舞;塑料棒、吸管和棉布摩擦,小木棍不能让小纸削跳舞;小木棍和毛皮、棉布、化纤面料、毛料摩擦,小木棍都不能让小纸削跳舞;更有部分小朋友发现,不用任何老师提供的材料,直接用手和衣服摩擦,手也能让小纸削跳舞,手还能让头发跳舞。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玩着摩擦起电的游戏,都特别的开心。诱导孩子主动参与实验活动,不仅增强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幼儿从多角度去探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在科学活动中,孩子是活动的中心、主体,教师的职责主要是给予孩子鼓励、鞭策、引导,为孩子的探索开创条件、提供帮助,让孩子的奇思妙想得以实现。在活动中,我还注重让孩子自己讲述与别人不同的方法,并给予尝试和支持。在实验活动中,我不让幼儿按照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新见、新想,无拘无束地表达和验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如在《颜色》系列活动中,让孩子对颜色的变化进行猜想观察。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猜测,在眼睛看的观察过程中认为红色和蓝色会变成绿色、黄色、黑色等;红色和黄色会变成紫色、粉色、橙色等等;而蓝色和黄色可能会变成淡绿色、玫红色等。接下来通过实验确定红色和蓝色会变成紫色,红色和黄色会变成橙色,黄色和蓝色会变成绿色。通过让幼儿猜一猜、试一试,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不约束孩子们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并敢于实践,从而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了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师的创新素质是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兴趣的重要原因

有学者研究指出,教师本身素质的局限是不利于幼儿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原因。所以,对于教师除了有一定的教师教学技能、专业技巧以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观念。试问,一位没有任何创新能力和创新思想的教师能教出有很好创新素质的幼儿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给自己上好这堂创新课。

在科学小实验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给孩子一定的操作空间、一定的自由度,让孩子能自由、互动的探索,鼓励他们相互探索、积极讨论,并为孩子的想法提供条件,让他们的想法更有可行性,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创新思维给予孩子很好的启发,培养了孩子探索科学的兴趣和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

科学小实验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萌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的兴趣,是培养探索型人材的有效途径之一。

12.自然科学小实验 篇十二

在大力倡导“轻负高质”课堂教学模式的今天,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部分教师仍习惯于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 存在着“重讲授, 轻实验”的偏向或利用多媒体实验课件替代演示实验, 有些教师的实验教学只是为了得到结论, 而不注重实验思路和实验过程, 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不是主动求知的探究者。以至学生的观察、设想、思维、动手创造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钱学森之问”更促使我们一线初中科学教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在科学实验中如何变教师的主动为学生的主动?怎样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实验?如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怎样应用科学的原理、方法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科学实验中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值得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随着“减负”的深入推进, 科学实验教学必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教学魅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思维, 走进科学实验的“兴趣门”

1.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科学现象, 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 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如在《大气压强》一节的教学中, 我首先演示“母子管”实验:在大试管中注入水, 将略小的试管放入大试管中。我顺势向学生提问:“若手拿大试管倒置, 小试管如何?”“当然会掉下来!”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当在实验过程中看到小试管不但没有掉下, 反而在水滴下的同时缓缓上升时, 同学们一片哗然……是什么原因使得小试管上升的呢?是大气压……一个有趣的实验,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堂课学生都精力旺盛, 注意力集中,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演示实验能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创造能力。

演示实验要不断推陈出新, 不仅要积极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 而且还要不断变换相应的实验条件和形式, 使各个实验过程充满着新颖、新奇和新鲜感, 以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 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如做“帕斯卡实验”时, 一是受条件限制不能做;二是学生容易产生疑惑, 认为桶被压裂是由于加水造成的。作如下改进:取一薄塑料袋, 盛满水并提起, 让学生看到袋装满是不会被压裂的。将袋内水倒入一容器中。将袋的开口端用细线牢牢地扎在一短玻璃管上, 然后将2米长胶管接在玻璃管上, 通过漏斗将容器内的水慢慢倒入袋中。待到袋内水已满, 再加少量水, 水并没有比开始多, 而塑料袋却在水的压强作用下被压裂了。这一改, 实验效果显著, 充分证实了帕斯卡实验的正确性。

再如在做“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时, 我并没有采取书本上的演示装置, 而是改用一个大试管做实验。我先在大试管中装入几粒小的碘块, 然后用橡皮塞塞紧, 再用手捏住试管口, 用打火机加热, 同时不停地摇晃试管, 直到试管内没有响声, 这说明碘全部升华, 冷却片刻后, 在试管壁沾满了紫色的针状碘晶粒。这样改进后的演示实验, 操作方便, 同时由于打火机的火焰温度较低, 可以有效地防止碘熔化, 体现了“直接”两个字。实验后让学生将改进后的实验与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对比, 分析优劣, 并诱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改进方案。这样的创新演示实验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 开拓学生思维, 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依托教材,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学情, 改进科学实验的手段与途径, 着力于打开学生求知的“兴趣门”, 学生才能快乐地畅泳科学的知识海洋, 乐此不疲。上述的三个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 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变得更为简约灵动, 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

二、实践给力、有的放矢, 夯实学生学习科学的“知识门”

1.演示实验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

以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 通常是边讲边演示。从逻辑上看, 这往往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演示时, 先讲述实验原理、条件及注意事项;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 教师再通过谈话启发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引导其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 在讲“铵离子的检验”时, 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实验, 然后总结得出检验铵离子的一般方法。为此在开始演示实验之前, 要突出强调铵盐能跟碱起反应放出氨气 (讲铵盐性质时学过的) 。实验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观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装有铵盐 (氯化铵和硫酸铵) 与氢氧化钠混合液的试管口时, 试纸颜色的变化, 能闻到什么气味, 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结果来回答, 并由教师加以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像这样通过演示实验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 就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 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所获得的新知识, 同时也是教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完成教学任务, 实施轻负高质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

2.演示实验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演示实验能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用实验的手段去验证事物的属性, 发现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 同时也为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材料, 使学生学到逻辑概念、原因、结果、目的、意义、结论、推论等知识, 从而学会探求真理、发现真理的科学方法, 受益终生。如:在教氧气的性质一节时, 我一边演示, 一边教会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 从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到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里燃烧。此时, 着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如何从现象到结论;在进行氢气性质一节的教学时, 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 如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等, 然后每做一个实验就帮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在“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时, 便与学生一起做实验, 做完后, 再要求学生由现象得出结论。经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可基本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 为今后学习科学夯实基础。

三、科学引领、适时点拨, 规范学生实验学习的“操作门”

演示实验的内容选择、构思设计、演示过程等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有重要意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要使演示实验真正达到目的, 培养学生操作动手能力, 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演示要操作规范。

演示实验中教师的实验操作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教师一丝不苟地正确操作, 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实验技能。因此, 教师在演示实验时, 应注意物品整洁, 排列有序, 装置整齐, 设计合理, 操作规范。

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 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 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电路的连接应先接线路后接电源, 拆卸时先断电源, 后拆线路;导线两端接头不是钩、叉时要注意导线在接线柱上的绕向应同螺母旋紧的方向一致等。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规范操作, 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2.演示准确适时。

演示实验要做得准确、适时, 对实验的讲解要精辟、简要。教师在讲解、指点仪器引导观察时应以学生便于观察、启发思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板画、板书要与实验相对应, 以免造成思维混乱。

演示实验要注意适当的时机, 以保证教学的效果。每一个演示实验该在什么时间就在什么时间演示, 不要提前。提前了, 学生被教具吸引了, 无心去注意正在学习的内容;也不能在相应的内容学习完毕后, 仍把教具放在那里让学生观看, 否则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影响下一内容的学习。例如老师把未用到的小黑板、挂图等放在讲台下, 到需要时才挂上黑板, 看完了马上拿下来, 这就是适时。如果教具较大, 难以掩饰, 老师先放在讲台上, 等学生看完后又无法收起来。这样, 整堂课都使学生面对着稀奇的教具, 很难注意听教师讲课, 影响教学效果。

3.演示正确引导。

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演示实验, 学生对演示实验很感兴趣, 但在进行观察时往往抓不住关键,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如在做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碳化的实验时, 学生往往只注意到蔗糖变黑这一现象, 则忽略烧杯壁发热及刺激性气体产生、黑色蓬松物 (也称黑色面包) 的出现, 遇到这种情况, 在做实验时就要引导学生触摸烧杯壁, 感受气体气味, 观察蔗糖变黑以后碳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总之, 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创造品质的重要过程。在科学教学中, 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假如我们科学教师创造条件优化实验教学,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科学素养在实验活动中得到整合提高, 使我们的科学实验教学跨越兴趣激发、知识积累、动手操作“三重门”, 那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必将成为师生智慧迸发的动力驿站!

参考文献

[1]张绪培.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王松泉、董百志.学科素质教育艺术论

[3]科学教学资源.浙江教育出版社

[4]初中探究型课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5]方红峰、王耀村、韩颖.新课标科学实验活动学习指导

13.一次科学小实验 篇十三

我们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科学小实验,丰富了我们的科学知识。下面我要做的是瓶子“吃”鸡蛋的实验。

上一个星期日的早晨,我在家里一边吃着煮鸡蛋,一边把一只剥掉蛋壳的鸡蛋放在玻璃杯上。突然,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玻璃杯能把鸡蛋“吃”进去吗?我以前在书上看过玻璃杯能“吃”鸡蛋的实验介绍。于是,我吃完早餐,就开始动手操作。

我先准备实验的材料:一只煮熟了的鸡蛋、一只瓶口比鸡蛋略小的玻璃杯、一些沙子、酒精、棉球、打火机。把一些沙子铺在玻璃瓶里,酒精洒在棉球上,用打火机点燃棉球,放在玻璃杯里,然后用煮熟了的鸡蛋堵住玻璃杯口。杯子里的火熄灭后,鸡蛋就“扑通”一声掉进玻璃杯里了。

“太好了,我成功了!”我欣喜若狂地呼喊着。“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好奇地想着。于是,我上网去查资料,原来,酒精棉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瓶子里的氧气被耗尽。由于剥了壳的鸡蛋把整个玻璃杯口堵住了,所以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瓶里来取代消耗掉的氧气。火焰熄灭后,瓶内气体温度下降,气压降低,有一定弹性的鸡蛋就被吸入瓶子里了。

完成了这个实验,我明白了道理:如果我们多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说明书

商品名称:瓶子“吃”鸡蛋

材料:熟鸡蛋、玻璃杯、沙子、酒精、棉球、打火机 使用方法:把一些沙子铺在玻璃瓶里,酒精洒在棉球上,用打火机点燃棉球,放在玻璃杯里,然后用煮熟了的鸡蛋堵住玻璃杯口。杯子里的火熄灭后,鸡蛋就“扑通”一声掉进玻璃杯里了。

.注意事项:

14.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篇十四

大白老师终于把她的宝贝拿了出来,我看到了油桶,里面有一些油。一根筷子,两个玻璃杯,其中一个高高的杯子里有水。还有3种颜色的颜料,一个紫色的,一个黄色的,最后一个是绿色的。

这些材料真的可以做成大白老师说的水中烟花吗?接着大白老师把大豆油放到空杯子里面,再放入每种颜料。搅拌均匀后,我们看到了一片黑暗,像一杯黑黑的可乐,还像一杯恶心的毒药,好可怕呀!

水中烟花要开始啦!老师把黑色的大豆油放到了水里,大豆油像皮球一样弹到下面,又弹到了上面。过了一会儿,绿色的丝带都从水面慢慢飘落,旋转、翻滚,好像跳舞的小姑娘。不一会儿,清澈的水变成了绿色。

15.自然科学小实验 篇十五

科技创新则不同于科学发现,它是原创性科学观念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包括创造和应用新知识与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进而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为广大民众提供新服务等丰富内涵。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将随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越来越密切,势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二为一的整体系统结构,从而为科学理论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总之,科学观察、科技实验与科学理论是科学发现与科技创新的三大要素。

一、科学观察是科学发现与科技创新的起点

科学观察是人们在科学认识中用自己的器官或借助仪器对客观事物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观察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通过观察,人们获得关于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在联系的经验知识。传说1665年秋季,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苦思着行星绕日运动的原因。这时,一只苹果恰巧落下来,它落在牛顿的脚边。这是一个发现的瞬间,这次苹果下落与以往无数次苹果下落不同,因为它引起了牛顿的注意。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理所当然的现象中找到了苹果下落的原因——引力的作用,这种来自地球的无形的力拉着苹果下落,正像地球拉着月球,使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一样。牛顿去世后,他被当作发现宇宙规律的英雄人物被赋予了传奇色彩。

著名科学家法拉第曾说: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中。科学观察是科学发现与科技创新的起点,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一方面,科学观察是获取第一手科学事实的重要手段,而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观察可以导致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贡献最大的农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水稻品种试验田的细致观察,在田野间观察、统计、分析水稻株型,通过科学研究,揭示出水稻杂交的奥秘和规律。在他发表的论文中论述了水稻具有雄性不孕性,并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可以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带来大幅度、大面积增产。这就是袁隆平首创的“三系法”杂交水稻。

另一方面,通过科学观察可以扩大研究领域并为科学研究开辟新的道路。例如,现代人类学家古多尔运用观察方法对非洲黑猩猩进行了将近10年时间的观察,最后写出了《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在召唤》等重要的科学著作,为古人类学的研究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通过科学观察,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抓住事物或现象的外部特征入手,可以对事物或现象作出初步的科学判断。在科学观察中,人们不仅要充分发挥眼睛和其他感觉器官的作用,而且要勤于动脑,思考发挥思维能力作用。

二、科技实验是证实或否定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的中间环节和必要手段

科学实验是指人们运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自然过程的情况下获取科学事实的活动。科学实验既是一种感性认识活动,又是一种能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与主动的实践活动。正像法国科学家居维叶所说:实验者是“质问自然界,并且迫使自然界袒露她的奥秘”。1895年伦琴在对阴极射线的性质研究中,他用黑色薄板把一个克鲁斯管密封起来,在完全暗的室内做实验。在接上高压电流进行实验中,他意外发现在放电管荧光屏上发生亮的光辉,一断开电源,荧光就会立即消失。由于这个现象非常惊奇,于是他全神贯注地重复做实验,他发现即使在距仪器2米处还有荧光出现。伦琴确信,这是一个新的发现。经过反复实验,他确信发现一种过去未被人们所知的具有许多特性的新射线。

总之,科学实验对简化、纯化、强化研究对象以发现新科学认识的功能不可替代。科技实验是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对对象的本质、规律进行研究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是证实或否定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的中间环节和必要手段。

三、科学理论是科学观察和科技实验的最终归属和最后成果,是科学发现与科技创新的最终产物

例如,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小磁针绕轴实验中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了“场”和“力线”的概念,从而建立了电磁感应定律。1846年法拉第在研究磁的实验中又创造性地提出“光的本性是电力线和磁力线的振动”,这一观点在后来被麦克斯韦发展成光的电磁说。法拉第被公认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他的理论标志着经典物理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预示了物理学新时代的来临。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理论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外部证实”和“内部完备”,即一种科学理论要得到大量科学事实的支持并具有逻辑自洽性。因此,科学理论的提出必须经历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系统思维的辩证思维的发展历程。

科学理论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理性的方法(比较、分析、综合归纳与演绎、溯因与类比等方法)整理感性材料,从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是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它是一个有层次、有结构的系统。从认识成果逻辑关系来看,科学理论是以科学事实、科学概念和科学规律作为基础和前提,在更高层次上综合统一了的科学认识成果。从而科学理论已变成当代科学观察和科技实验最终的科学认识“产品”。

四、科学观察、科技实验与科学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

众所周知,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而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又是获取科学事实的两个基本手段。近现代自然科学也称为实验科学,主要是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构成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发现不断涌现并且和科学与技术密切融合,科学观察和科技实验已经密不可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合二为一的整体系统结构,使得科学观察和科技实验的地位不断上升,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科学事实是科学理论提出的起点和基础,而科学理论是科学观察的成果和科技实验的系统体现。事实上,科学规律的发现、科学理论的创建,无不是从科学事实入手进行分析的。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麦克斯韦的电磁统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等,整个近现代科学理论的发展无不如此。就像列宁所说,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类的大脑中的反映,不是“僵化的、静止的、无矛盾的,而是处在矛盾不断产生和解决的永恒运动过程中。

丁肇中认为:“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是实验科学”,“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它是从实验产生的。”(2)纵观科学史,科技实验成果是铺就科学发展大道的碎石,是科学家构建科学理论大厦的“物质”材料,也是我们迈向大科技时代的奠基石,它还是检验假说、理论的唯一可靠的客观途径,离开了科技实验,科学便成了“水中月,镜中花”,犹如“空中楼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自然科学理论其检验标准是生产过程中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实践。近现代交叉科学的迅速发展和科学的综合,已超前于社会生产,这使得科技实验已成为检验科学理论的主要标准。科学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从哥白尼、开普勒到牛顿,已经完成了经典的天体力学理论体系。但是,只有在1845年勒维烈和亚当斯等,通过计算预测到在天王星外还有一个新行星的存在,并在1846年由加勒根据预测发现了海王星之后,万有引力定律和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得到更确切的证实。

综上所述,科学观察、科技实验与科学理论这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科学观察是科技实验和科学理论的起点,科技实验是证实或否定科学理论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科学理论是科学观察和科技实验的指导者、最终成果和最终产物、最终体现。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系统结构。

注释

1许良英,李宝恒,赵中立.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上一篇:切配主管工作总结下一篇:新疆援教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