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通用8篇)
1.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 篇一
广元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全面提升我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发挥中医药特色服务作用,拓展中医药服务新领域、新业态,加快推进川陕甘结合部中医药区域中心、“健康广元”和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按照《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广元市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广元市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广元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精神,特制定本发展规划。规划以2015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发展基础与机遇
(一)发展基础。
一是药材资源优势独特。我市拥有药材资源2500余种,中药材作为中医药产业的生产原料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优势突出,全市现有中药材基地总面积达100余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是四川省重要的中药材基地之一。广元杜仲、柴胡、天麻、川明参、灵芝、茯苓、银杏、瓜蒌等道地药材优势产业带正逐步形成,麝香、僵蚕、雄蚕蛾等名贵动物药正逐步形成优势产品。
二是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全市已有30家生物医药企业建成投产,形成了新中方医药集团、亿明药业、康康医疗器械、德润通药业等一批优势企业,产品涵盖原料药、化学药、中药饮片、— 1 —
中药制剂、中药健康产品、医疗器械等。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达19家,其中,中西药品制剂6家、中药饮片3家、生物医药原料药3家、中药大健康相关产品3家。获得国家药品批文的品种143个,其中,国家新药5个、全国独家品种4个、全省独家品种15个、医疗器械获得国家注册证的品种6个、新医疗器械1个、保健品种1个。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盘龙医药工业园、剑阁剑门产业园建成并已形成一定规模,青川竹园塔坝生态医药园已具雏形,园区承载条件和能力明显增强。中药材品种数量丰富,其中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宗品种357个,常用500个配方品种中有317个。建有中药材基地的乡镇达到80个,产量10万吨,产值14.2亿元。
三是医疗服务发展较好。截至2016年底,我市拥有中医医疗机构11所,县区均设公立中医医院,全市90%的综合医院设置有中医科室,全市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设立了中医科(室),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257个乡镇卫生院中均设立了中医科(室),2498个村卫生站中95%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市基层中医药服务量持续保持50%以上。全市中医药服务总体规模与实力居全省前列。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新中方医药集团、亿明生物科技、德润通药业、海天实业等企业相继建成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蓉成制药、春雨制药、— 2 —
申达实业、德润通药业、康康医疗器械等企业相继建立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亿明药业已完成研究和正在研发的化学原料药和制剂品种10余个。赤健中药、岚晟生物科技、太星药业、德润通药业等企业与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和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市中医药健康产业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竞争优势不足。广元市中医药产业主要以中药和原料药粗品加工为主,化学药、生物药、医疗器械等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尚无知名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对全市中医药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二是政策措施乏力,吸引能力不足。招商引资的“软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推进机制还不够健全,项目引进和产业培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对规模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吸引力不强。三是药材特色欠缺,品种开发不足。我市道地药材丰富,与相邻区域比较特色不明显,规范化不足,规模较小,没有国家GAP(中药材生产规范)认证的药材品种。优势品种产地精深加工企业少,综合开发利用不足,未形成产品链及产业链的药材大品种,产品的综合效益不明显。四是科技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不足。但同时作为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中医药科技支撑乏力,中药种植、栽培、研发、营销以及中药信息化产业和文化产业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
较少,缺乏高等院校、产业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支持。
(二)发展机遇。
国际、国内中医药健康消费需求增长态势良好、前景广阔。近年来医药保健产业和医疗健康服务实现了快速发展,2015年全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6885亿元,年均增长17.81%,比2010年翻了两倍多,其中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867亿元,占比为35.95%,增速快于整个医药工业;国内保健品消费支出约为3500亿元;2015年全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数58760个,同比增长2%,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达1.4亿人次,同比增长3.9%,在我国人口增长、老龄化、慢性疾病增多和全民医保体系更加完善的总体趋势下,医药健康需求还将不断扩大。同时,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程度的加快,各国对中医药的认知度正逐步提升,目前全球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年交易额近5000亿元,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国际医疗保健服务市场前景广阔。
国家政策支持提供了有力保障。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年-2030年)、《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等系列政策的相继实施,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从政策、监管、资金、要素等方面持续增强了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度。中医药产品是特殊产品,属于刚性需求,— 4 —
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生活条件改善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医药卫生需求将持续上升,且呈现多元化。同时医保投入继续增加,也为医药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我市中医药产业探索发展新路、扩大开放合作提供了难得良机。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三)指导思想。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要求,始终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切实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实施“三个一〃三个三”兴广战略和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总体部署,按照新发展理念,以全面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立足中医药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和信息化发展;遵循三次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做大做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路径,坚持存量与增量并重、速度与质效并举,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推动产业成链发展、有序发展和协同发展,将我市建设为省内一流、川陕甘结合部区域现代中医药健康产业强市。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实现产值200亿元,其中生物医药工业100亿元、医疗健康服务50亿元、医药贸易30亿元、药材种养殖20亿元。培育出有特色的药材大品种和大品
牌,成为重要的药材资源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品,产生一批龙头和特色企业,建成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实现中医药与“绿色生态、康养旅游” 深度融合,形成特色鲜明的服务产业。
中医药服务能力目标。到2020年,全市85%县级中医医疗机构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标准,剑阁县、苍溪县中医院巩固建设三级乙等,旺苍县、利州区中医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基层中医药服务量稳定在50%以上,中医医院诊疗人次占医院诊疗人次比例达到28%以上。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人、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1.5张,其中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1.2张,0—36个月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5%以上。全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实现从临床服务向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养老拓展,设立康复科、治未病科和老年病科,其余中医医院能提供治未病和(或)老年病服务。以中医药技术平台建设为载体,建成国家中医药重点专(学)科2个。
生物医药工业目标。培育发展以现代中药和中药大健康产品为主,兽药、医疗器械为特色的产业体系。计划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比重4.0%,占全市工业比重比“十二五”提高1.3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9.5%,实现利税6.8亿元,年均增长24.8%,其中中成药30亿元、化学原料药及制剂25亿元、兽药10亿元、医疗器械5亿元、中药大健康产品30亿元
特色产品发展目标。做强清脑复神液等具有竞争优势中成药品种3至5个、化学药品种1至2个和健康食品5至8个,实现销售额超5亿元的龙头产品1至2个、超1亿元的拳头产品3至5个、超0.5亿元的特色产品8至10个,新增医药健康新产品20个以上,培育中药配方颗粒以及银杏叶、淫羊藿提取物等一批新品种。
药材基地建设目标。围绕我市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突出特色、打造优势。建设秦巴山区特色优势的规范化药材种植(养殖)基地10至15个,并成为全国重要的药材资源开发与保护示范区。重点做强天麻、柴胡、川明参、杜仲、茯苓、僵蚕、白及、淫羊藿、前胡、葛根、灵芝等优势品种;培育山葵、花椒、百合、黄精、重楼、金银花、麝香等特色品种,建成大宗药材品种的主要生产基地5至7个,实现药材栽培面积120万亩;新增道地药材品种3至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至5个和通过审定新品种2至3个。
医药贸易和医疗康养业目标。加快秦巴区域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建设,打造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医药物流中心城市,整合提升医药商贸物流企业,计划“十三五”末医药贸易额达30亿元。结合健康养生产业规划,大力发展医疗健康养生服务业,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收入50亿元。
三、发展路径与重点
(五)切实提升中药材生产种植数量与品质,全面夯实产业发展原料基础。
科学规划中药材种植区域。鼓励发挥区域优势,结合省、市 “精准扶贫”工程,建设可持续、多元化、特色化的中药材产区经济。青川重点发展天麻、银杏、麝香、油橄榄、重楼、大鲵等,剑阁县重点发展柴胡、石斛、金银花、葛根等,苍溪县重点发展川明参、僵蚕、白及、陈皮、黄精等,旺苍县重点发展杜仲、柴胡、淫羊藿、陈皮、大鲵等,昭化区重点发展茯苓、百合、花椒、银杏叶、葛根、前胡等,朝天区重点发展山葵、灵芝、天麻等,利州区重点发展天麻、山葵、灵芝、金银花等。
建立健全中药材保护体系。完成省中医药局下达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任务并促进成果转化,加快我市道地和特色优势药材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建成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提升种子种苗的生产、科研、管理与服务水平。制订2至4个大宗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开展道地药材认证评价与认证标准示范研究,建设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完成1—2种道地药材的基因组测序分析及其基因资源库和信息数据库构建。规划青川县濒危珍稀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建设5种濒危稀缺道地药材野生抚育、野生变家种(养)培育基地,重点突破濒危药材资源野生繁育瓶颈。
调整优化中药材种植结构。科学建设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 8 —
产业化种植(养殖)基地,有计划种植(养殖),解决品种短缺与过剩。鼓励利用山地、林地、荒地建设中药材生态基地,支持和推广森林康养、林下种植(养殖)等多层次立体复合生态模式。重点推进10至20种道地和特色优势药材基地建设,新增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基地10个,辐射面积13万亩。整合重要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实现道地药材有序生产。建设县级单位工作站和信息站的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中药材生产信息服务网络,覆盖全市80%县区。鼓励市内外大型中药企业联合建设一批跨区域、跨市经营、以中药材规模化基地共建共享为依托的中药材产业集群。
(六)着力提高中药及健康衍生品生产规模与效益,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优化产业布局分工,以工业为主导,带动农业、康养及服务业发展。以“康养、药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支持各县区中药材种植(养殖)业和健康养生产业发展。积极支持建设秦巴区域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鼓励创建秦巴山区中医药产业联盟,形成区域合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增强中药工业优势。重点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等产品做大做强,加快直服粉末饮片、中药煮散颗粒、定量压制饮片等新型中药饮片研发。加快推进基于古方、名方、验方和秘方的中药新药(院内制剂)以及中药独家、保护品种的研发与产业化,— 9 —
重点开展大品种品牌中成药二次开发。推动中药工业实现药材来源基地化、生产过程规范化、质量控制标准化、检测手段科学化。
加快天然植物提取物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复方中药提取物、单味中药提取物扩大产业规模,重点发展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及其产品和植物提取粉剂、液体等剂型,有效解决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探索开拓营养补充剂、生物农药、饲料等领域的使用市场,引导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加强生产质量控制,实现植物提取物产业多元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发展。
壮大中医药衍生品产业。围绕中药有效成分,开发与培育有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辅助降血压、血脂、血糖等功能的中药保健品。重点发展抗氧化、肿瘤辅助治疗、防阿尔茨海默氏症、亚健康调理等中药养生食品(药膳)。大力发展具有美容、保健功效的中药功能型化妆品,以及采用中医药治疗理念、方法和模式的各种保健器材等。依托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低度中药养生保健白酒等药、酒、果、茶等相关联的中医药衍生品。依托我市饲料和畜牧产业的市场优势,探索发展改善畜产品品质的绿色环保中药饲料添加剂和兽药。
做强中药材大品种健康产业链。积极推动我市更多的道地药材进入国家药典和药食同源、新资源食品目录,有力促进适合我市种植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引种和产业化。选择1至2个符合药食同源要求的优势特色中药材,实施从规范化种植、提取物到药品 — 10 —
生产及其衍生品的全产业链开发。
做优产业发展载体。加强与国内大型知名中药企业合作,如国药集团、神威医药集团、以岭药业、同仁堂等,大力开展中药创新,加快中药新品种开发和名优中成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加强对中医名方、验方、民间方、民族医方和医院制剂方的收集、筛选,开发一批中药新品种。
依托中药材资源优势,重点扶持和发展广元特色中药饮片,加强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如天麻、杜仲、柴胡、前胡、茯苓、僵蚕等;突破性发展直接口服饮片,如天麻冻干片、天麻粉、僵蚕粉、灵芝粉、灵芝孢子粉(破壁)、葛根粉、百合粉、白及粉、茯苓粉等;开展山葵及其制品的成分功效配方研究;发展柴胡、淫羊藿、前胡和灵芝等中药提取物。抓住配方颗粒放开机遇,建设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谋求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布局。
(七)充分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空间和领域,全面发挥产业需求拉动效应。
优化中医药健康服务空间布局。在保障基本健康服务全覆盖基础上,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创新发展的空间布局体系,按照“一县一主业”原则,医药产业按“一园多点”进行空间布局,医药深加工企业原则集中入驻医药工业园。医药产业工业企业重点向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盘龙医药工业园集中;在剑阁县、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适度发展兽药、医疗器械、中药饮片等;
在青川县、利州区、昭化区地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业和健康养生产业,适度布局药材产地加工和提取物生产企业。
健全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以公立医疗服务为主体,社会办中医服务为补充的覆盖市、县区、乡镇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支持市中心医院在康养示范产业园修建三甲综合医院发展医养及高端医疗、支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老院区发展医养结合及康复医疗,支持市中医医院在万源新区拓展高端医疗和医养结合服务。加强市中医医院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发挥市中医医院人才培养和院内制剂研发辐射作用,建成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以市县区中医医院为载体,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专科性质的中医医院,加快发展个体中医诊所和中医坐堂诊所。大力发展社会办养生保健机构,培育一批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及具备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置“治未病”科。建设1个以上县(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示范区,4个全市示范性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鼓励发展与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多样化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发展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支持以市、县级中医医疗机构、综合医院康复科为基础建设市县级中医康复平台。三级中医医院均设置康复门诊、功能治疗区和独立病房,二级中医医院均设置康复科。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一批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康养 — 12 —
机构。促进中医技术与康复医学融合,完善康复服务标准及规范,建立各级中医医院与下级医院和基层社区康复机构帮扶和双向转诊机制。
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康养协作机制,支持各级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健康养老服务中的特色优势,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拓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老年人群提供居家式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特色的护理院、疗养院。培育中医医养融合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建设中医药特色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基地。
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集中整理和编印《名医名方汇编》《名医名案汇编》,实施全市濒危中医诊疗、中药炮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与研究保护。抢救、挖掘和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运动健身项目,鼓励各地结合当地特色发展中医传统运动健身休闲产业。依托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示范片,加快养生产业园、药膳食疗馆等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建设,开展中医药康养、森林康养、温泉康养、运动康养、女性养生、禅道康养等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和剑门关、天曌山、唐家河、曾家山等养生度假基地建设。鼓励有条
件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园区,开发中医药养生旅游产品项目,促进中医药旅游商品创新开发,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交流合作。
完善中医药商贸服务体系。加快相关流通配送行业兼并重组,鼓励支持建立中药材流通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推动物流现代化。鼓励发展药品零售连锁经营,执业医师执业药师远程在线处方审方。探索我市与沃尔玛、九州通、好医生、神威药业等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我市中医药健康名牌产品进商场、进超市。加快发展面向中药及其衍生品制造的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业,以及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认证、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
(八)实施产业触网支撑工程,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信息化。
推进中药材种植(养殖)信息化。发展中药材种植物联网模式,普及网络化环境监测系统,推行智能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精准种植。推广应用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中药大规模种植(养殖)信息化技术,配套建设市、县中药溯源信息平台。
推进中药材精深加工信息化。加快企业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下同)质量控制信息化建设,开展医药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促进工业机器人、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建设药理毒理试验检测信息化平台,鼓励产学研医发展网络协同研发、网络众包设计。支持生产企业开展网络精准营销和O2O(线 — 14 —
上到线下)体验式营销。
推进中医药商贸流通信息化。依托相关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企业,建设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和中药材资源指数体系。鼓励开发和应用中药材电子交易规格标准,推动中药材质押评估和担保业务开展,建设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推动中药材仓储物流信息化能力建设,规范和加强中医药电子商务诚信机制管理。
推进中医药诊疗服务信息化。推进中医药大健康门户建设,重点建设中医药特色诊疗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广元市中医药信息中心。积极推进中医药云健康系统建设,实施医养结合、中医养生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积极开展家庭和医联体远程诊疗教育服务平台试点等工作。
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基础建设。建设市、县级中医药信息化网络节点,完善数据中心基础硬件建设。提升基层中医机构人员信息化终端的配置能力,逐步完善中医医疗数据安全规范和安全设施条件的配套。加强医疗信息化专业人员和中医药从业人员信息化能力培训。建立药理毒理试验检测信息化平台。
(九)实施技术创新支撑工程,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内驱化。
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方案的系统评价和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的深入研究,以及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理论的整理研究,加强对中医名方、验方和医院制
剂方的收集、筛选,加快中药新品种开发和名优中成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围绕大宗食药同源药材,进行资源、物质基础、药理毒理及饮片、中成药、提取物、保健用品等全方位系统研究开发。积极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职务性医药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收益权和分配权制度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加快研发成果转化。
加快产业技术进步。突破并掌握野生濒危药材人工繁育技术和工厂孵化技术,加快发展中药饮片生产新技术,重点推进分离与纯化先进技术、在线检测、智能化管控和质量溯源等中成药生产新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应用。积极发展超声波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大孔树脂吸附纯化等新一代天然植物提取技术,积极推动生物工程、微胶囊、组织化和重组技术等中药相关产品生产技术的研发应用。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贯穿整个产业链,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引导实施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及产业化,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完善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体系,通过自创或引进,联合科研院所、发布我市技术创新指南。
以医药企业为主体,组建新药研发中心,建立中药材研究机构、中医药产业研究院、药食同源研究院及产品检测分析等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建立一批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和产学研联盟,提高医药新产品研制能力。积极对接国 — 16 —
家中医药科技计划并获得支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研发投入、收益和风险分担机制,完善政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体系。
(十)实施交流合作支撑工程,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国际化。
推进外部优势资源本地转化。充分利用“九广合作”机制,依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重点围绕全国百强医药企业,全面开展产业招商;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谋划项目招商;依托现有企业产业上下游延伸,谋划包装项目招商;依托医疗资源、康养旅游资源,谋划包装项目招商;依托“市校合作”、产业创新联盟、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谋划包装产业化项目招商。通过招商项目落地,实现产业突破性发展。加强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珠三角经济带知名中医药健康企业合作,以神威药业、万达集团、绿城集团、国药集团、广药集团、三九集团、好医生集团、昆药集团等国内中医药健康产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吸引来广设立中医药种植及精深加工一体化基地、设立药品研发及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我市中药材产业链。
推进本地优势产业外向发展。建立中医药健康贸易与服务平台,重点实现与国内外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中医药保健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互联互通,推动本地优质产品“走出去”。重点引进以岭药业、神威药业、广药集团等百强企业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
区医药工业园新建药品生产基地;重点引进以生产银杏叶注射剂、柴胡注射剂、柴胡滴丸等为主的企业,与我市具有规模化种植(养殖)、品质优良的种植(养殖)企业(基地)强强联合,共建提取物生产线,并合作开发相关产品;重点支持招引神威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项目落户广元;支持康康医疗器械重组、开发新的医疗器械项目。
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举办中医药健康国际论坛、中医药健康养生论坛和高端医药学术会议,搭建一批交流合作与产业发展平台。加强全国各地在健康医药政策、法规、技术及市场研究等方面的交流,组织并支持市内企业、院所参加国内重大展会、开展对外合作研究与人才交流,构建携手北上广、面向全球的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合作格局。
(十一)实施质量品牌支撑工程,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优质化。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增强商标品牌意识、发挥企业品牌建设的主体作用,鼓励医药产业园区创建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积极支持、组织优势潜力中医药企业争创四川省著名商标和四川名牌,促进中药品牌集聚集约发展。坚持名企、名品、名标、名牌、名区联动发展,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营销,引导中医药企业开展商标国内、国际注册,支持品牌中医药健康企业在制备工艺、临床用途及包装等多方面申请国内外专利。鼓励道 — 18 —
地药材申请地理标志和专用标志使用,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示范县、以道地药材为核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示范县。培养形成品牌优势产业和知名龙头企业,提升我市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建设优秀人才队伍。实施创新人才战略,以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省名中医、省名中药师等高端人才培养计划为基础,打造广元市中医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团队1至2个,造就一大批在中医药健康重点领域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领军型人才。深入实施“广元名医工程”,培养、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大力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推进中医药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中医药健康产业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中医药名家的传帮带作用,健全我市中医药师承制度,完善基层中医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中药材生产种植和精深加工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通过开展在职继续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校企、院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流通使用的产业链人才体系。
加大质量监管力度。推进中药产品全过程追溯体系试点建设,完善部门监管、企业管理、公众查询三大平台,扩大全市中药质量监督抽验覆盖面。建设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与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采用国际标
准作为企业的内控标准。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建立药品质量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四、支持政策与措施
(十二)财政投入政策。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加大用于中医药特色品种、基地、工程、企业和项目等发展重要支撑的后补助与奖励。支持在中医药健康领域采取市场募集、政府引导的方式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并积极引导社会各级各类相关投资基金投向于我市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重点潜力项目。
(十三)研发创新奖励政策。鼓励中药健康产业制造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支持设立中药健康产业的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区域创新服务和综合类创新服务平台,以及企业技术(设计)中心。
(十四)投融资和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市内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和利率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企业提供贷款。
(十五)要素供应政策。鼓励采取划拨、租赁、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等多种方式扩大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用地供给。扩大直购电、天然气直供政策在中医药领域的适用范围,鼓励利用富余电量支持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支持社会办中医医疗及健康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公立医疗机构执行相同的保供与价格政策。
(十六)市场推广使用激励政策。鼓励市内各级医疗机构加大道地药材、中成药品种的采购使用,并支持进入国家省、市级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药物目录。开放中药配方颗粒试点,探索制定市内中药配方颗粒生产销售管理制度。
(十七)中药材生产领域专项政策。统筹涉农资金,积极推动农业企业以贫困县为重点开展的中药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及规范化种植。推进中药材GAP备案信息平台的使用。鼓励中药材生产企业实施中药材GAP自评或委托具有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和健全的制度,能独立开展中药材GAP评估工作的第三方单位进行评估。
(十八)中药及健康衍生品生产制造领域专项政策。加大中药健康产业制造企业来广投资扶持力度。支持获得国家中药新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及中医药医疗器械注册证等科技成果的企业实现成果在我市的有效转化及产业化。
(十九)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专项政策。研究制定并实施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医疗机构管理、医保支付、价格调整等政策。简化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的开办、执业资格、医保定点等审批手续。积极推动和完善中药制剂市内调剂使用制度。推行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支持到三江新区、大荣新区新建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中医药特色街区、中医药旅游健康综合体、中药科技产业基地(园区)。
全面加强市中医药强市领导小组对规划实施的统一领导,建立统筹推进产业规划贯彻执行的统计监测、绩效评估、动态调整和监督考核机制,各级联动,共同抓好规划的落实,促进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2.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 篇二
《规划》强调,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确保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提出建设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并从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建立现代创新治理结构、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努力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规划》围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重点强化六方面的任务部署。一是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二是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三是围绕拓展创新发展空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围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五是围绕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六是围绕夯实创新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
3.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 篇三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所以说“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的意义非常重大、影响深远。报请国务院批准,4月17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了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徐绍史主任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对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今年的重点任务进行了周密的部署,这标志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解读了规划编制工作的热点问题。
一、“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地位
对于“十三五”规划背后的重要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作为我这个做规划的人而言,参与过国家“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等多个规划的制定,我觉得这个五年规划确实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大家都知道“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集体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所以这个五年规划必须要体现新的领导集体对未来发展的一些重要的思路和考虑。第二,“十三五”规划也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实际上第一个百年目标一个重要的规划,第一个百年讲起来应该是到2021年,但是我们这个是到2020年,这五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第三,“十三五”规划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后的一个五年规划,这个五年规划编得好不好,对是不是能够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第四,“十三五”规划如果做得好,如果我们的发展比较顺利,我们就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徐林指出,“十三五”规划大的环境和体制背景也在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门提出了新的体制改革的目标,特别是要更好地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要通过规划的编制来落实这一点。再就是在国际环境上,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在发生一些变化,美国主导的TPP、TTIP这样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和投资规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也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包括现在的地缘政治也非常复杂。这种大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内要素条件的变化、体制环境的变化,都对我们“十三五”规划编制提出了新要求。所以,“十三五”规划要能够更好地体现方方面面的新要求,我认为,确实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十三五”规划中会特别重视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作用
徐林认为,企业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主体,中国的经济发展,企业是很重要的参与主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企业的效率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整个宏观经济、关系到整个发展的整体质量。但是,企业也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益,因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市场就比较广泛,企业就可以在整个市场中去分得自己应该分得的一部分利益。所以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会特别重视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作用,因为这是中国经济增长或者经济发展活力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我们就是要更好地让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在它的决策中起更加直接、更加自主的作用。当然,我们“十三五”规划是一个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的规划,它是体现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一个方面,在这样一种规划的大的方向指引下,企业可以在“十三五”规划的描述中去发掘自己的机会。
三、京津冀规划正和国务院及三地政府完善
徐林称,京津冀的规划是发改委的地区司做。据我了解的情况,他们目前正在和京津冀的三地政府和国务院其他部门一起完善规划文本,经过一定的程序之后,我想应该会按期出台。
徐林表示,“十三五”规划里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就是要研究区域发展的重点,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在区域发展的问题上我们过去经历了最早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所以是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开发;后来又按照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要求,又分别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一系列的区域规划和政策。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应该说我们国家区域发展的差距已在呈现缩小的趋势,特别是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用人均GDP来衡量的相对的差距已经呈现缩小的趋势,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进展。但是我们也体会到,区域的协调发展不能仅靠区域规划和政策来推动,我们可能更多的需要通过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就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内,来更好地通过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然后再通过政府区域规划和政策的作用建立一个协调发展的机制。
徐林认为,目前这样一种协调发展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十三五”面临一个怎么更好地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任务。特别是我们也注意到,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目前东部沿海地区转型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考虑在“十三五”规划里面可能要更好地考虑怎么能够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转型升级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更好地发挥带动全国转型升级的作用。因为,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目前有更好的经济基础,GDP总量占全国的总量接近57%,东部地区每年产生的专利数量占全国70%多,东部地区劳动力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高出近十个百分点,再加上东部地区在开放、在市场化改革方面也有更好的基础。
“我觉得可能‘十三五规划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坚持原有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基础上,可能也要更好地考虑要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作用。因为没有东部沿海地区的转型升级,在我看来,就不会有全国的转型升级,所以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我们的一个初步的考虑。”徐林说。
四、“十三五”规划在资源环境、生态建设方面的力度,只会进一步加大,不可能弱化,更不可能“放水”
对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是否会在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方面“放水”、“放宽”的提问,徐林说:首先我要斩钉截铁地回答你,我们不可能在这个领域“放水”。记得总书记有一句话讲得特别好,他说“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觉得现在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因为收入水平提高之后,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生活的质量,关注他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各地越来越多地出现一些为了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社会性事件,这说明老百姓对这块的诉求是越来越高了。既然老百姓有越来越高的诉求,作为“十三五”规划不可能不响应百姓的诉求。所以,“十三五”规划在资源环境、生态建设方面的力度,只会进一步加大,不可能弱化,更不可能“放水”。
【本刊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就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所以说“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的意义非常重大、影响深远。报请国务院批准,4月17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了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徐绍史主任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对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今年的重点任务进行了周密的部署,这标志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解读了规划编制工作的热点问题。
一、“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地位
对于“十三五”规划背后的重要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作为我这个做规划的人而言,参与过国家“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等多个规划的制定,我觉得这个五年规划确实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大家都知道“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集体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所以这个五年规划必须要体现新的领导集体对未来发展的一些重要的思路和考虑。第二,“十三五”规划也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实际上第一个百年目标一个重要的规划,第一个百年讲起来应该是到2021年,但是我们这个是到2020年,这五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第三,“十三五”规划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后的一个五年规划,这个五年规划编得好不好,对是不是能够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第四,“十三五”规划如果做得好,如果我们的发展比较顺利,我们就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徐林指出,“十三五”规划大的环境和体制背景也在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门提出了新的体制改革的目标,特别是要更好地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要通过规划的编制来落实这一点。再就是在国际环境上,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在发生一些变化,美国主导的TPP、TTIP这样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和投资规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也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包括现在的地缘政治也非常复杂。这种大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内要素条件的变化、体制环境的变化,都对我们“十三五”规划编制提出了新要求。所以,“十三五”规划要能够更好地体现方方面面的新要求,我认为,确实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十三五”规划中会特别重视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作用
徐林认为,企业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主体,中国的经济发展,企业是很重要的参与主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企业的效率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整个宏观经济、关系到整个发展的整体质量。但是,企业也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益,因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市场就比较广泛,企业就可以在整个市场中去分得自己应该分得的一部分利益。所以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会特别重视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作用,因为这是中国经济增长或者经济发展活力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我们就是要更好地让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在它的决策中起更加直接、更加自主的作用。当然,我们“十三五”规划是一个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的规划,它是体现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一个方面,在这样一种规划的大的方向指引下,企业可以在“十三五”规划的描述中去发掘自己的机会。
三、京津冀规划正和国务院及三地政府完善
徐林称,京津冀的规划是发改委的地区司做。据我了解的情况,他们目前正在和京津冀的三地政府和国务院其他部门一起完善规划文本,经过一定的程序之后,我想应该会按期出台。
徐林表示,“十三五”规划里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就是要研究区域发展的重点,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在区域发展的问题上我们过去经历了最早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所以是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开发;后来又按照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要求,又分别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一系列的区域规划和政策。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应该说我们国家区域发展的差距已在呈现缩小的趋势,特别是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用人均GDP来衡量的相对的差距已经呈现缩小的趋势,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进展。但是我们也体会到,区域的协调发展不能仅靠区域规划和政策来推动,我们可能更多的需要通过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就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内,来更好地通过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然后再通过政府区域规划和政策的作用建立一个协调发展的机制。
徐林认为,目前这样一种协调发展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十三五”面临一个怎么更好地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任务。特别是我们也注意到,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目前东部沿海地区转型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考虑在“十三五”规划里面可能要更好地考虑怎么能够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转型升级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更好地发挥带动全国转型升级的作用。因为,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目前有更好的经济基础,GDP总量占全国的总量接近57%,东部地区每年产生的专利数量占全国70%多,东部地区劳动力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高出近十个百分点,再加上东部地区在开放、在市场化改革方面也有更好的基础。
“我觉得可能‘十三五规划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坚持原有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基础上,可能也要更好地考虑要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作用。因为没有东部沿海地区的转型升级,在我看来,就不会有全国的转型升级,所以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我们的一个初步的考虑。”徐林说。
四、“十三五”规划在资源环境、生态建设方面的力度,只会进一步加大,不可能弱化,更不可能“放水”
对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是否会在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方面“放水”、“放宽”的提问,徐林说:首先我要斩钉截铁地回答你,我们不可能在这个领域“放水”。记得总书记有一句话讲得特别好,他说“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觉得现在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因为收入水平提高之后,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生活的质量,关注他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各地越来越多地出现一些为了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社会性事件,这说明老百姓对这块的诉求是越来越高了。既然老百姓有越来越高的诉求,作为“十三五”规划不可能不响应百姓的诉求。所以,“十三五”规划在资源环境、生态建设方面的力度,只会进一步加大,不可能弱化,更不可能“放水”。
【本刊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就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所以说“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的意义非常重大、影响深远。报请国务院批准,4月17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了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徐绍史主任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对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今年的重点任务进行了周密的部署,这标志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解读了规划编制工作的热点问题。
一、“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地位
对于“十三五”规划背后的重要意义,怎么说都不过分,作为我这个做规划的人而言,参与过国家“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等多个规划的制定,我觉得这个五年规划确实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大家都知道“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集体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所以这个五年规划必须要体现新的领导集体对未来发展的一些重要的思路和考虑。第二,“十三五”规划也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实际上第一个百年目标一个重要的规划,第一个百年讲起来应该是到2021年,但是我们这个是到2020年,这五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第三,“十三五”规划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后的一个五年规划,这个五年规划编得好不好,对是不是能够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第四,“十三五”规划如果做得好,如果我们的发展比较顺利,我们就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徐林指出,“十三五”规划大的环境和体制背景也在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门提出了新的体制改革的目标,特别是要更好地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要通过规划的编制来落实这一点。再就是在国际环境上,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在发生一些变化,美国主导的TPP、TTIP这样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和投资规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也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包括现在的地缘政治也非常复杂。这种大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内要素条件的变化、体制环境的变化,都对我们“十三五”规划编制提出了新要求。所以,“十三五”规划要能够更好地体现方方面面的新要求,我认为,确实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十三五”规划中会特别重视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作用
徐林认为,企业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主体,中国的经济发展,企业是很重要的参与主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企业的效率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整个宏观经济、关系到整个发展的整体质量。但是,企业也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益,因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市场就比较广泛,企业就可以在整个市场中去分得自己应该分得的一部分利益。所以我们在“十三五”规划中会特别重视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作用,因为这是中国经济增长或者经济发展活力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我们就是要更好地让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在它的决策中起更加直接、更加自主的作用。当然,我们“十三五”规划是一个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的规划,它是体现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一个方面,在这样一种规划的大的方向指引下,企业可以在“十三五”规划的描述中去发掘自己的机会。
三、京津冀规划正和国务院及三地政府完善
徐林称,京津冀的规划是发改委的地区司做。据我了解的情况,他们目前正在和京津冀的三地政府和国务院其他部门一起完善规划文本,经过一定的程序之后,我想应该会按期出台。
徐林表示,“十三五”规划里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就是要研究区域发展的重点,包括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在区域发展的问题上我们过去经历了最早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所以是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开发;后来又按照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要求,又分别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一系列的区域规划和政策。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应该说我们国家区域发展的差距已在呈现缩小的趋势,特别是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用人均GDP来衡量的相对的差距已经呈现缩小的趋势,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进展。但是我们也体会到,区域的协调发展不能仅靠区域规划和政策来推动,我们可能更多的需要通过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就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内,来更好地通过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然后再通过政府区域规划和政策的作用建立一个协调发展的机制。
徐林认为,目前这样一种协调发展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十三五”面临一个怎么更好地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任务。特别是我们也注意到,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目前东部沿海地区转型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考虑在“十三五”规划里面可能要更好地考虑怎么能够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转型升级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更好地发挥带动全国转型升级的作用。因为,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目前有更好的经济基础,GDP总量占全国的总量接近57%,东部地区每年产生的专利数量占全国70%多,东部地区劳动力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高出近十个百分点,再加上东部地区在开放、在市场化改革方面也有更好的基础。
“我觉得可能‘十三五规划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坚持原有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基础上,可能也要更好地考虑要发挥东部沿海地区的作用。因为没有东部沿海地区的转型升级,在我看来,就不会有全国的转型升级,所以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是我们的一个初步的考虑。”徐林说。
四、“十三五”规划在资源环境、生态建设方面的力度,只会进一步加大,不可能弱化,更不可能“放水”
4.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 篇四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规划》)已经下发。《规划》要求,加快发展先进环保产业。大力推进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区域与流域污染防治整体联动,海陆统筹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促进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推动主要污染物监测防治技术装备能力提升,加强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集成创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环保产品,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到2020年,先进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超过2万亿元。下图为《规划》详解:
5.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 篇五
规划的通知
国卫规划发〔2017〕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人口计生委,委机关各司局,委直属和联系单位: 为指导和规范“十三五”期间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工作,我委制定了《“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7年1月24日 “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及战略资源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为指导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和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等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十二五”以来,按照“制度先行、统筹设计、强化应用、互联共享、业务协同”的原则,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在强化卫生与健康服务决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有效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总体框架和任务目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初步建立了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库,全国有27个省(区、市)建立了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连同44家委属管医院分别与国家平台实现联通。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基本建立。逐步建立了医疗机构、医师、护士注册数据库,以及业务涵盖艾滋病、结核病等22个疾病监测的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妇幼卫生监测等健康服务信息系统。计划生育应用信息系统全面加强。建立了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库,覆盖13.7亿人口,出生人口监测预警机制不断完善,初步实现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地域业务协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中医药服务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新农合跨省结算监管稳步推进。食品药品信息监测取得明显成效。覆盖全国的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等初步建成。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立,并与各省(区、市)药品采购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发布行业信息标准102项,制定印发了省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的应用功能指引。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不断提升。建立和完善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保障系统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虽然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资源统筹和整合利用不足。存在重复建设、分散建设和多头管理、多头采集、多系统并立等问题,“信息孤岛”、“信息烟囱”依然存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亟待加强。政策法规和相关标准滞后。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需要的标准、法规亟需建立,信息资源管理、个人隐私保护、行业与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政策法规问题日益凸显,术语代码类标准不健全,相关标准执行不到位,数据质量良莠不齐。人才和资金保障相对匮乏。专业机构不健全,人才总量不足,复合型人才和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在资金投入方面,尚未形成政府、机构和社会资本相结合的长效投入机制。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亟待完善。随着新兴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网络安全防护难度骤增,信息安全监管制度和体系亟需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边远、贫困地区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健康信息化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国家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待提升。当前,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健康医疗事业的影响日趋明显,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了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加速了健康医疗领域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涌现,为人口健康信息化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卫生计生行业推进职能转变、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应势而谋、顺势而为,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夯实发展基础,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创新应用,努力开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新局面。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保障全体人民健康为出发点,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为目标,大力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政府健康医疗信息系统和公众健康医疗数据互联融合、开放共享,消除信息壁垒和孤岛,着力提升人口健康信息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大力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探索创新“互联网 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为打造健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需求导向、以人为本。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发展为牵引,将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纳入卫生与健康总体规划,突出健康医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率,加快行业科学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医疗需求。统一权威、创新驱动。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发展为目标,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政产学研用联合协同创新,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大数据采集、存储、发布、应用的平台和服务体系,实现人口健康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扩大健康医疗资源有效供给。开放融合、共建共享。鼓励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坚持统筹规划、示范引领,促进互联互通、业务协同,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享、授权分管、服务规范的便民惠民新格局。强化标准、确保安全。按照法规为本、标准先行,安全为上、保护隐私的要求,妥善处理应用发展与安全保障的关系,健全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增强安全技术支撑能力,确保应用有序推进,信息安全可控。
(三)发展目标。到2017年,覆盖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行业管理、健康服务、大数据挖掘、科技创新等全业务应用系统的人口健康信息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实现国家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和32个省级(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平台互联互通,初步实现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新农合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基本形成跨部门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共用共享的良好格局。到2020年,基本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与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医疗、医保、医药和健康各相关领域数据融合应用取得明显成效;统筹区域布局,依托现有资源基本建成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中心及区域中心,100个区域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拥有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加快推进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和重点慢病监测信息系统建设,传染病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95%;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行业治理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于感知技术和产品的新型健康信息服务逐渐普及,覆盖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显著作用。
三、主要任务
(一)夯实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基础。1.构建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统筹公共基础设施和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合理构建标准统一、融合开放、有机对接、授权分管、安全可靠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对全国人口健康信息的深度挖掘和统计分析,支撑人口健康管理和决策以及跨区域、跨业务领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互联互通信息标准落地应用,消除信息壁垒,畅通部门、区域、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通道,探索社会化健康医疗大数据信息互通机制,实现健康医疗大数据在平台集聚、业务事项在平台办理、政府决策依托平台支撑。2.有序推动人口健康信息基础资源大数据开放共享。全面推进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设,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的预警监测和动态管理,为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全面推进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建设,不断提升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应用服务水平,满足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信息查询、增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全面推进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实现以中西医电子病历为核心,依托医院信息平台实现医院内部信息资源整合,通过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居民基本健康信息和检查检验结果等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实时更新、互认共享。在已有三大数据库基础上,加强基础资源信息数据库和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逐步实现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应急救治、医疗设备、药品耗材、健康管理、产业发展和信息服务等健康医疗基础数据和公共信息资源的集聚整合。同时,建立统一规范的国家人口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目录体系,按照一数一源、多元校核的原则,实现数据集中权威监督、授权分级分类分域管理,在依法加强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稳步推动人口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共享开放。3.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各类基础业务应用系统。统筹完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信息系统,建立健全行业管理、健康服务、大数据挖掘、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妇幼健康、食品安全、血液管理、综合监督、卫生应急、药物政策、信息宣传、中医药管理等覆盖全行业、涉及健康医疗大数据全产业链的所有信息系统,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立数据集成、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开放共享的业务系统,促进医疗、医保、医药信息联动,实现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各类基础业务应用系统的协同共享。4.健全统一的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体系。适应建设健康中国的发展需求,建立完善统一的疾病诊断编码、临床医学术语、检查检验规范、药品耗材应用编码、数据交互接口等相关标准,进一步健全涵盖数据、技术、管理、安全等方面的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规范体系,修订完善基础资源信息、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完善标准应用管理机制,推动信息标准应用发展。加强大数据质量体系建设,规范数据采集,保障数据质量,优化数据治理。推进网络可信体系建设,强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所需的数字身份管理,建设全国统一标识的医疗卫生人员、医疗卫生机构电子证照和数字认证体系,实现可信医学数字身份、电子实名认证、电子证照数据访问控制,积极推进电子签名应用,推动建立服务管理留痕可溯、诊疗数据安全运行、多方协作参与的健康医疗管理新模式。5.强化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实施,加快制定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制度,加大技术保障力度,强化信息安全管理。按照相关政策法规要求,贯彻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分级保护制度和信息安全审查制度,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制定人口健康网络与信息安全规划及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加快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制定标识赋码、科学分类、风险分级、安全审查规则,落实《卫生计生行业国产密码应用规划》,推进国产密码在安全体系中的应用。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强化容灾备份工作,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维护方案,提高行业整体网络安全事件监测及动态感知能力。完善涉及居民隐私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与隐私保护同步发展,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
(二)深化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6.促进人口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协同应用。依托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对公共卫生网底数据的规范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应用,加强公共卫生业务协同体系建设;以实现分级诊疗为目标,推动信息共享和服务协同;探索专科全科协同诊疗团队、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等新服务模式,加强医疗服务协同体系建设;以促进“三医联动”和信息共享为路径,加强医保业务协同体系建设;以全程监管为目标,强化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不良反应的监测管理,加强药品管理业务协同体系建设;以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为基础,加强出生人口信息管理,跟踪研判生育水平变动态势,加强计划生育业务协同体系建设;以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为抓手,加强综合监管业务协同体系建设。提升现代化医院信息治理能力,加快医院临床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逐步扩大和规范数据采集范围,保障数据质量,实现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统一管理。鼓励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研究机构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采集、存储,统一上报并规范接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加强应用支撑和运维技术保障,打通数据资源共享通道,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开放共享。7.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行业治理应用。加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评估监测,加强居民健康状况等重要数据精准统计和预测评价,有力支撑健康中国建设规划和决策。综合运用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健全医院评价体系,推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健全对医疗、药品、耗材等收入构成及变化趋势的监测机制,协同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药品招标采购、药品使用等业务信息,助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8.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临床和科研应用。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心脑血管、肿瘤、老年病和儿科等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集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国家医学大数据资源,构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加强疑难疾病和慢病管理等重点方面的研究,强化人口基因信息安全管理,推动精准医疗技术发展。围绕重大疾病临床用药研制、药物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等需求,建立药物副作用预测、创新药物研发数据融合共享机制,建立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优化生物医学大数据布局,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研究网络,系统加强临床和科研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提升医学科研及应用效能。9.强化人口健康信息化与大数据风险预警和决策应用。利用现有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数据融合及地理空间技术,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紧急医学救援、综合指挥调度能力;以居民健康档案整合慢病管理信息,强化动态监测与监管,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加强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预警评估分析,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加强流行病学分析、疫情研判和疾病预防控制;推进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实现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医疗保健服务跨区域动态跟踪管理;构建国家和省、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实现食源性疾病信息的实时上报,形成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库。
(三)创新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10.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新业态。加强数据存储清洗、挖掘应用、安全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攻关。鼓励社会力量创新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促进健康医疗业务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链,大力推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环保、中药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居家健康信息服务,规范网上药店和医药物流第三方配送等服务,推动中医药养生、健康管理、健康文化等产业发展。探索推进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移动应用等产生的数据资源规范接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生物三维打印、医用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先进技术和装备产品在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动新产品、新技术在以全息数字人为愿景,集计算机深度学习技术、疾病预防、卫生应急、健康保健、日常护理中的应用,促进由医疗救治向健康服务转变,实现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11.构建“互联网 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到农村、到家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依托健康医疗大数据,规范和促进健康医疗新模式形成发展和应用,大力推进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健康管理等服务应用。利用新兴信息技术支持就医流程优化、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建立医院、社区、公众三者共同参与的健康管理模式,建设适应居民多层次健康需求、上下联动、衔接互补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健全慢病患者、专病患者、健康亚健康人群的授权分级分类分域管理体系和规范,为建成面向全体居民、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监控管理和疾病预防体系提供支撑。实施以远程医疗服务为核心的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集成平台,开启远程医疗服务新模式,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病理结果、心电诊断服务,健全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机制,为全体居民提供优质、便捷、高效、公平的基本医疗和健康服务提供支撑。12.打造信息化助力分级诊疗就医新秩序。继续加强基层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落实基层首诊制度,支持双向转诊服务,强化社会监督,为居民提供方便可及、优质高效的服务,进一步拓展基层卫生信息系统中医学影像、远程心电、实验室检验等功能,推广基层医疗智能诊断系统,通过引入成熟度较高且适应基层医疗机构的智能诊断系统,并与基层卫生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切实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医务水平,逐步实现首诊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医疗秩序,为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奠定坚实基础。13.推广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总结“十二五”期间各地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成功经验,推广居民健康卡普及应用,促进和完善区域内健康医疗大数据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创新资源集约、流程科学、服务规范的卫生计生服务模式,方便居民获得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培养居民健康管理理念,改善看病就医感受,健全以内部管理、外部监管、绩效考核、政府补偿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形成全国整体示范效应。加大政策支持扶持力度,积极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建设试点。同时,在全国选择10个设区的市和100个县开展“十市百县”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试点活动,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推广扩大成功做法和实际效果。
四、重点工程 以夯实基础、深化应用、创新发展为主线,以实施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全局性的重点工程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十三五”重点任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率,改善就医体验,提升管理水平。
(一)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以基础资源信息、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四大数据库为基础,建设公共卫生管理、医疗健康公共服务、基本药物制度运行监测评价、卫生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价、人口统筹管理和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加快推进省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按照平台功能指引要求,加强信息共享,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以及妇幼健康服务管理、综合监督和公众健康保障水平,实现全国上下联动、“三医”业务协同。建立覆盖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传播和远程教育视频系统。推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建立国际旅行健康网络,为出入境人员提供旅行健康安全保障服务。
(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工程。加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建设试点,研究制定政府支持政策,从财税、投资、创新等方面对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给予必要支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基础工程、应用开发和运营服务。鼓励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开展合作,探索通过政府采购、社会众包等方式,实现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政府应用与社会应用相融合。发挥已设立的有关投资基金作用,充分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鼓励创新多元投资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和监管制度,支持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加强人口与家庭大数据的集成分析研究,服务人口发展综合决策。
(三)基层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基本原则,“十三五”时期,围绕支持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业务,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医疗卫生监督考核及远程医疗服务保障互联互通等重要功能,不断加强基层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大投入,提高人员素质,夯实发展基础,努力提升基层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基层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基层标准化应用和安全管理,延伸放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促进“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坚持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居民健康卡的广泛使用,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拥有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推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医改目标。
(四)智慧医疗便民惠民工程。在全国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工作积极性高、信息安全防范有保障的医院开展示范建设。以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明确智慧医疗服务内容,加快医院信息化基础建设,实施国民电子健康信息服务计划,完善居民健康卡应用受理环境,依托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完善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功能,重点完善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互联网健康咨询、预约分诊、诊间结算、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服务,为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医疗健康服务便捷化程度大幅提升,远程医疗服务格局基本形成。普及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智能机器人等数字化医学工具在医院中的应用,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发挥互联网优势,推进生育证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证明、出生医学证明、医疗卫生机构注册等电子化管理。
(五)健康扶贫信息支撑工程。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部署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要求,推动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个案信息库和动态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强贫困人口数据采集和筛查,实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患者和病种精准识别全覆盖。加大健康扶贫脱贫信息支撑力度,优先为贫困人口建立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居民健康卡,实现身份识别、授权确认、信息归集、安全认证和金融应用等功能,支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逐步实现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和社会慈善救助资金“一站式”结算,为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提供信息支撑,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健康服务的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合力。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细化目标,抓好落实,有序推动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二)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督管理。以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为契机,统筹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立法需求,完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有序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个人隐私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网络可信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法律法规的立法和修订工作。推动完善司法解释,加快制定互联网医疗法规制度、发布标准和应用目录。加强部门信息共享与执法合作,努力提升网络信息安全监管水平。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法治环境。
(三)拓宽资金渠道,强化人才支撑。立足现有基础,坚持需求导向,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争取财政资金投入保障,重点保障基础建设和系统运维经费投入。探索政府财政和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的投融资机制,形成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强化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国家健康医疗开放大学为基础、中国健康医疗教育慕课联盟为支撑的健康医疗教育培训云平台,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加快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和符合实际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四)建立考评机制,强化任务落实。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将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情况纳入各级卫生计生机构的考评范围,并与经费拨付、设备配置、绩效评价、人员考核相结合。建立规划考评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和评价办法,加大规划中期评估和实施情况考核力度,定期评估规划实施、数据质量及系统应用等情况,提高考核评估的科学性、公开性与透明度。
6.国家十三五规划全文 篇六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49351元(折合7924美元)。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居民消费率不断提高,城乡区域差距趋于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教育水平明显提升,全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经济体制继续完善,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分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强化,新兴经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加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加快重构,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区域性高标准自由贸易体制挑战。局部地区地缘博弈更加激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大。
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消费升级加快,市场空间广阔,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资金供给充裕,人力资本丰富,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综合优势依然显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不断成长壮大。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释放新的动力、激发新的活力。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金融风险隐患增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商品房库存过高,企业效益下滑,债务水平持续上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开发粗放低效,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国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难度加大。
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尊重规律与国情,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继续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第二章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依法治国。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第三章 主要目标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第四章 发展理念
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必须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
第五章 发展主线
7.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 篇七
生物医药产业是资本与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回报等特征[1]。近年来,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以30%左右的年均增幅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门类。“十二五”以来,苏州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大力培育和壮大生物医药产业。2011年,研究出台《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健全工作体系,并在全省设立首个“医疗器械与新医药”科技专项,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2013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动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品走向市场、形成规模。在此基础上,苏州各地纷纷出台支持政策,如苏州高新区《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苏州工业区《关于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吴中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加快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分别从税收奖励、产业化鼓励、人才激励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了上下呼应、协同推进、落实有力的产业政策体系。
1.1产业发展现状
2013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6.9亿元、占全省1/7以上、居全省第三、仅次于泰州(625亿元)和徐州(416亿元)、占全市新兴产业比重提高到2.9%,同比增长13.1%,是全市八大新兴产业平均增幅的2倍,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幅的3倍。
从行业领域看,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包括医疗器械、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等四大制造业领域。医疗器械和化学制药是“两大支柱”,2013年, 医疗器械产值184.9亿元,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总量的47%,占全省医疗器 械产值的1/4以上;化学制药产值184.2亿元,占全市生 物医药产 业总量的46%,占全省化学制药产值 的1/9。生物制药 领域企业大多 处于培育 期和成长 期,规模以上 企业较少,2013年列统的生 物制药规 模以上产 业产值达20亿元,占全市生 物医药产 业总量的5%,占全省生物制药产值的6%。现代中药 产值达7.8亿元, 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总量 的2%,占全省现 代中药产值的3.3%。
从区域分布看,产业规划和布局引导进一步加强,形成了工业园区纳米生物制药、高新区高端医疗器械、吴中区医药研发外包、昆山市小核酸、常熟市现代中药、张家港市医疗器械制造等各具特色、差异化发展的产业格局。从集聚园区看,全市已建成苏州纳米、苏州高新区、昆山小核酸医疗器械等省级以上医疗器械和生 物医药科 技产业园 区6家,占全省 (26家)近1/4,汇集了全市生物医药产业60%以上的企业和55%以上的产值,产业集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从投资来源看,生物医药产业基本符合苏州经济外向程度较高的特征,规模以上外资企业占比超过半数。2013年,全市共有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规模以上企业164家,其中,外商及港澳台资企业84家,占比达51.2%,70%集中在医疗器械领域,内资企业80家,占比达48.8%。
1.2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产业技术研发,集中力量攻克重大科技难关,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迈上新台阶。集成各类科技计划,在全省率先设立“医疗器械与新医药”科技专项,在抗体、疫苗、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部署了一批重大项目,有望在3到5年后形成新的增长点。组织苏州医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近三年累计实施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市级以上科技项目969项,国家、省、市三级累计拨付经费6.37亿元。牵头或参与实施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累计21项、超过全省(165项)的1/8、获国拨经费超过8 000万元,项目数和 经费数均 居全省前 列。 2013年,全市申报新药22个(一类新药2个),约占全省(721)的3%;获得临床试验批件7个,占全省 (83个)的8.4%,获批上市新药数9个,占全省(28个)的1/3。小核酸药物、纳米生物医药、抗体诊断、 医学工程等领域技术跻身国际前沿,与发达国家处在 “同一起跑线”、具有“同发优势”和“先发优势”,完全有可能抢 占先机,实现群体 性突破和 爆发性增 长。 2013年全市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领域专利申请1 446件,同比增长13.7%,工业园区专利申请量超过1/3; 其中发明专利 申请1 147件,占申请总 数比重高 达80%,领先八大新兴产业;获专利授权688件。2013年获省级以上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科技奖励9项。
1.3企业培育情况
苏州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企业主要呈现“数量较多、规模较小”的特征。近年来,为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苏州先后出台了“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推动中小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若干措施”等, 组织实施“瞪羚计划”和“雏鹰计划”,培育涌现出一大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超过3 000家,数量居全省第一,基本实现了药物研发、动物实验、安评检测、产业化中试、药品生产、药品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全覆盖。全市共有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规模以上企业164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77家, 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2家),占全市上市企业总数的5.4%,近三年累计获批国家重点新产品30个。全市拥有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116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平均达到3%以上,其中,六六视觉、浩欧博、博瑞等医药骨干企业超过6%,特别是一些尚处于孵化期“零收入”的企业仍在坚持不懈的加大研发投入,如泽璟2013年研发投入750万,景昱累计研发投入7 000万元,企业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持续提升。长光华医国内首创用于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吴中医药成为我省内唯一获准生产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企业,注射用卡络磺钠的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瑞博生物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小核酸液相合成;金普诺安国内首创甲流H1N1VLP疫苗的免疫原性高出传统疫苗10倍; 中美冠科动物肿瘤模型数世界第一。此外,还吸引了辉瑞、葛兰素、诺华等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外资企业共80余家落户苏州。
1.4创新人才引进
坚持把人才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深入推进 “姑苏创新 创业领军 人才计划”和 “1010工程”,加快载体、项目、金融和服务等“四位一体”联动,大力吸引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到江苏创新创业。组织实施“重点产业紧缺人才计划”,2013年新增资 助生物医 药产业紧 缺人才159人,占当年新增 紧缺人才 总量的1/3。高标准举 办2013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吸引200多名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携带234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会。探索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分工合作、协调有序、便捷效能的人才服务机制,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吸引了海内外大批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领军人物落户苏州。截至目前,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5万人;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8人,占全市(157人)1/6以上; 省“双创计划”62人,占全市(403人)的15.4%;企业院士工作站15个,占全市总数的1/6;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立项54个,占全市(474)的11.4%;新增省“创新团队”3个,吸引了陶军华、张佩琢、江山等一大批曾在美国辉瑞、英国Cruachem等著名跨国药企担任主任科学家的国际领军人才,使苏州在抗体药物、核酸药物、肿瘤药物等领域保持与国际同步水平, 形成了“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家企业,引领一个行业”的成功引才模式。
1.5研发平台建设
平台是创新的源泉,特别对于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来说,起点高,知识密集,实验过程复杂,更需要创新平台的支撑与服务。因此,在推进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过程中,苏州特别注重研发载体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全市建有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85个,院士工作站15个、占全市比重近1/5,搭建江苏省生物医药创业服务平台、江苏省纳米加工、测试与工程化技术平台、江苏省昆山小核酸技术科技公共服务中心等省级以上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公共科技服务平台9个,数量全省领先,平台服务面积21万平米,均占全市总数的1/5以上,累计提供服务超过15万次,占全市(100万次)的15%以上,年服务收入2.7亿元,占全市的1/4以上。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全市建有省级以上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孵化场地面积超过10万平米,在孵企业150余家。目前,昆山小核酸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小核酸药物临床前各个实验检测环节的全覆盖;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苏州分所开展医用激光、医用超声、医用影像等200多个检验检测项目,在“家门口”为苏州乃至华东地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1.6产学研合作进展
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增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区域合作、国际合作,优化产业创新资源配置。着力加强国内产学研合作,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国内5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年实施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项目100多项,500多名专家教授常年活跃在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企业。牵头组建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纳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一批创新合作组织, 联结国内外200余家企业、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先后建设中科院苏州医工所、江苏省(苏州)纳米技术产业研究院、浙江大学苏州研究院、同济大学太仓高新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苏州生物医用材料及技术重点实验室、西交大苏州现代生物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大产学研创新载体。着力深化国际科技交流,成功打造“2013苏州高新区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创新合作洽谈会”、“中国小核酸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等工作品牌。在全国率先建立中芬纳米创新中心,围绕纳米生物医药等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昆山小核酸生物技术研究所与美国夸克、美国生命技术等国际知名公司签署协议,在小核酸药物品种等产业前沿领域构建国际联合研发机制。
2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突出问题和面临形势
2.1突出问题
2.1.1产业规模不大,突出表现为领军企业不多和产出质量不高
产业处于培育期,总量和增速均不高。生物医药产业是高技术行业,其快速发展高度依赖科技创新水平。创新能力越强,产业发展越快。然而,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产值396.9亿元,落后于泰州和徐州,居全省第三位,这与苏州在2013年“科技创新工程”监测水平指数位居全省第一的位次很不匹配。同时,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增速偏低,2013年同比增长13.1%,低于泰州增速的14.8%和全省增速的18.7%,而天津市生物医药产 业已经连 续18个月增速 超过30%。 企业处于孵化期,存在小、多、散和低水平竞争。目前,苏州企业在全国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市场有影响的名牌产品屈指可数,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不足10家,仅有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入选“2013年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而泰州有三家企业。特别在医疗器械行业,本土企业研发生产的产品基本集中在内科、外科、眼科、牙科、妇产科、中医等医疗专用及兽医用领域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耗材类产品以及中小型医疗设备,缺乏市场影响力。市场处于拓展期,像昆山小核酸,虽然与世界医药大国属于同步发展阶段,但目前还在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阶段,尚未形成一定的销售规模。
2.1.2创新动力不足,突出表现为创新投入强度不高和结构不合理
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无论是在创业初期还是维持成长期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产业,由于受资金限制,致使产业推进处于瓶颈状态。从地方政府层面看,投入和资源主要留给已成规模的产业,苏州高新区生物医药板块工业占地仅2平方公里,是其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中土地供应最少的。主要精力还是招商引资、扩大投资,最好的资源留给外资,资金跟着项目走、资源跟着外商走的惯性依然很大。从企业层面看,创新的顾虑比较大,规模以上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强度达4.5%,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5~18%(医疗器械为15%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创新的顾虑比较大,普遍反映有“三怕”:一怕成果被偷,二怕人才被挖,三怕创新产品没市场。因此,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得苏州在创新性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上远远落后于国外,目前苏州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企业以仿制和改进设计为主。从社会层面看,金融资本 更加偏好 成熟行业 和大型企 业[3],对创新风险较大、融资交易成本相对较高、投资收益周期相对长的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和初创期企业供给意愿不足。全市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上市企业6家,仅占全市上市企业总数的5.4%。
2.1.3成果转化不畅,突出表现为创新机制不够健全和创新环境亟待优化
近年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基础条件和社会氛围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产业技术成果转化机制不畅,产业创新资源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产业创新的整体效能有待提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的医药研发活动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且在“中试、放大、集成”工程化环节薄弱,存着成果转化不畅、质量不高等问题,生物科研成果仅仅有15%能够转化,生物科学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到30%[4]。苏州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相对缺乏,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础较薄弱,不少拥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及生物医药专业的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松散,缺乏与实 践技能培 养配套的 理论课程[5],加之上海产生的“虹吸效益”,苏州医疗器械企业普遍存在中高端研发管理“人才难招、更难留”的困境。如医疗器械领域,苏州这几年引进各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近30人,仅占市级 以上人才 计划的7%。 政策环境还不完善,对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执行不够灵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覆盖面有待扩大,医疗器械科技园区的管理考核体系不够明晰,股权分红激励政策难以操作,事业单位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政策设计上,促进技术供给的多,促进市场需求的少,激励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此外,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健全,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能力和水平不高,专业化人才缺乏,还没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资质认定标准和行业准入制度,难以满足企业旺盛的创新服务需求[6]。
2.2面临形势
2.2.1国家扶持政策创造新机遇
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了包括基因药物、 蛋白药物、单抗克隆药物、治疗性疫苗、小分子化学药物、数字医学影像、诊疗试剂等领域的发展重点。到2020年,我国将在融资、税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这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将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2.2巨大市场需求提供新空间
我国投资超过8 500亿元的医疗体制改革已经启动,预计整个“十二五”时期,我国医药行业收入的增长率将 达到20%[7],到2015年总体规 模达到30 000亿元。全球医药行业大量创新药物专利保护到期使得仿制药开发潜力巨大,疫苗行业在未来五年增长率也将达到20%。同时,随着居民健康观念的转变和收入的提高,保健品市场将出现爆发式发展。 这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及空间。
2.2.3良好发展基础奠定新起点
经过多年发展,苏州在人才引进、平台建设、企业融资和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具备了发展先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和条件,依托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吸引了大批生物医药创业领军人才来苏发展,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等一批国家级重大项目向苏州倾斜,国内外合作日益紧密,产业规模全省领先。
2.2.4复杂产业环境带来新挑战
国内各省市纷纷抢占产业资源,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凭借自身的地域和政策优势,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山东、辽宁等省份也纷纷加快产业发展的步伐,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产业自身的高风险性也一定程度制约了产业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且研发周期较长,如何吸引更多能够实现产业化的项目,帮助企业打通融资渠道,加快产业化步伐,迅速扩大产业规模,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3“十三五”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3.1以整合创新推动医疗器械多元发展
产业规模:到2020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0亿元。
发展思路:整合创新资源,鼓励落户苏州的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加快前沿技术创新, 带动现有装备升级,开发高附加值的医疗器械产品。
重点技术:推进高场核磁共振成像仪、显微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仪、数字化光学与微波医疗仪器、 数字化高能射线治疗装置等先进实用医疗装备的产业化;发展器官再造、外科整形、生物替代材料等高技术医用生物产品,以及拥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高档医学敷料、诊断试剂和配套仪器、微创植(介)入器械;研制适用于基层的智能化、小型化、家庭化、网络化、数字化医疗仪器;突破生物标志物与功能分子筛选、基因与蛋白质阵列、单细胞探查检测、功能成像等共性关键技术。
空间布局:依托江苏省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和江苏省生物纳米产业园两大特色园区载体,以国家级干细胞与生物医用材料重点实验室、省级医用光学重点实验室、省光电医疗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省级医疗器械临床前研究与评价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省级以上产业技术研发和服务机构为支撑,构建以吴中区为高端医疗器械制造集聚地,工业园区、高新区、张家港、太仓为功能互补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链条,重点加快超导MRI、人工心脏、无创呼吸机、核酸检测分子诊断仪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提升医疗器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骨干企业:支持六六视觉、浩欧博、鱼跃、天臣国际等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保持技术领先水平;支持碧迪、强生、日立、富士胶片等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专利产品,加快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主要产品:眼科离子导入电疗仪、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免疫诊断试剂、生化诊断酶试剂、大功率储能式数字X射线机、高动态范围压力控制无创呼吸机、人工心脏、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和滤过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
3.2以优化创新引领化学制药高端发展
产业规模:到2016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亿元。
发展思路:坚持“仿创结合、以创为主”的发展策略,针对重大常见疾病的防治需求,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能力;加快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相关的药物大品种改造,鼓励企业加强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为抓手,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开展新药国际临床或产品国际认证,推动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重点技术:推进小分子靶向抗肿瘤创新药物和新制剂的产业化;加快抗感染药、免疫调节药、治疗心脑血管和糖尿病的新产品,以及高级药用中间体的开 发;加强缓释、控释、透皮吸收、粘膜给药等新型制剂技术和新型辅料的应用研究;突破化学药物设计筛选、药效及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等关键技术,以及药物合成、结晶纯化、剂型工艺等产业化技术。
空间布局:重点抓好江苏省抗寄生虫药新药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正电子药物前体物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头孢类原料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载体,加快苏州市(吴中)医药创新技术研究院和苏州大学有机合成实验室等研发机构的建设,以吴中医药、天马医药、东瑞制药、惠氏制药、礼来制药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原料药和化学制剂的研发,构建以太仓市、工业园区为核心区,常熟市、昆山市、吴中区为外围支撑的各有侧重、功能互补的化学制药产业发展体系,完善产业链前端研发环节与末端销售环节。
骨干企业:支持同禾药业、吴中医药、天马医药、 二叶制药、长征欣凯等企业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在化学药物结构修饰、合成工艺创新、剂型创新方面取得一批创新成果;鼓励东瑞、惠氏、礼来、诺华、葛兰素史克、卫材、雅本化学、辉瑞等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领先水平的重量级新药及其制剂产品在苏州实现产业化。
主要产品:恩屈西他 宾、替诺福韦 双特戊酯、 Larotaxel、赛西尼、卡泊芬净、舒尼替尼、厄洛替尼、 盐酸鲁拉西酮、利奈唑胺、头孢拉宗钠、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Cialis、吉非替尼、替格瑞洛、罗氟司特。
3.3以突破创新实现生物制药快速发展
产业规模:到2020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亿元。
发展思路: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带动行业在前沿技术领域保持世界同步水平,推动血管内皮抑制素、肝素、重组人胰岛素等品牌药物扩大市场占有率, 加快小核酸药物、TNF受体药物、注射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因子等重大创制新药的产业化,抢占生物制药的制高点;打造生物制药项目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孵化平台,扶持杰出科技人才创办的企业快速成长,引导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促进形成规模优势。
重点技术:发展用于重大疾病和多发性疾病治疗的重组蛋白质多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核酸药物等;发展生物活性高、稳定性好、半衰期长、给药方便的新型制剂;突破干细胞技术、蛋白质改构和修饰技术、抗体人源化技术、真核细胞表达技术、递释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大规模细胞培养和分离纯化等核心生产工艺。
空间布局:重点抓好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江苏省苏州吴中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江苏省太仓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以工业园区为纳米生物制药、昆山为小核酸产业集聚区的特色产业基地和以吴中区、吴江区、太仓市为产业辐射区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小核酸科技产业园:依托昆山小核酸产业基地,依托江苏省小核酸大规模合成及应用工程技术中心等重大研发机构,以瑞博生物、吉凯基因、泽璟制药、苏州华测等一批小核酸企业为龙头,推进小核酸新药临床研究审批试点进展,进一步建设国家抗突发病毒传染小核酸创新药物应急平台,从而推动小核酸品种的临床工作和重点品种的开发与产业化。苏州纳米科技产业园:以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和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为孵化载体,依托中国科学院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院、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园的转化医学中心等研发平台,促进创新药物研发、新药创制、生物大分子药等新产品、新技术的突破。
骨干企业:支持吴中医药、瑞博生物、信达生物、 吉玛基因、博瑞生物、天绿制药等企业深化国际科技交流,构建国际联合研发机制;支持葛兰素史克、辉瑞等企业加快引进研发中心,向生物制药高端制造发展。
主要产品:治疗肿瘤、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等的抗体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多联多价疫苗,抗肿瘤重组细胞因子药物,小核酸药物,干细胞,生物芯片,肝病和肿瘤早期检测试剂盒,诊断试剂用原料酶,大规模siRNA及RNA单体。
3.4以继承创新加速推进中药品牌发展
产业规模:到2020年,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亿元。
发展思路:继承和创新并重,加强名医名方的产业化开发,支持企业开展疗效确切中药大产品的二次创新开发研究;推广提取、分离、纯化、制剂和过程质量控制等现代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创制一批疗效明显、质量可控、剂型稳定、服用方便的现代中药; 发挥中药在“治未病”方面的显著功效,做大品牌中药保健品。
重点技术:突破中药材有效成份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以及中药制剂技术,研制组分中药。
空间布局:依托江苏省现代中药复方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太湖美药业设立中药领域企业院士工作站以及苏州中药研究所等升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载体,重点扶持雷允上、俞氏药业、华葆药业等现代中药骨干企业,扩大中药发展规模,打造中药发展产业链,构建常熟市核心中药研发产业基地。
骨干企业:支持雷允上、俞氏药业、华葆药业等企业加快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创新、名医名方的产业化开发和优质保健品的提升开发;充分发挥天灵中药饮片 “李良济”老字号品牌效应,加大宣传力度和品牌包装,发展优质中药饮片,扩大OTC市场份额。
主要产品:双黄升白口服液、四逆汤多糖成份复方合剂等。
3.5以业态创新促进服务领域提升发展
发展思路:支持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 联合科研院所的新型产业组织,鼓励建立医药外包服务联盟;推进开展国际临床研究合作以及具有国际标准的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和新药临床研究中心的建设, 构建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试验)研究体系;重点发展先导化合物合成和筛选、药物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业态,积极探索药物合同生产的先试先行政策。
空间布局:依托国家实验灵长类种子中心西山分中、省药物非临床研究及评价公共服务中心、省苏州新药研发外包技术服务中心、省实验动物用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重点扶持药明康德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昭衍新药临床前病理毒理检测中心、 中美冠科国内外医药研发外包等医药研发外包企业, 构建以太仓市和吴中区为集聚区的医药外包产业集群。
8.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 篇八
《关于建立健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机制的意见》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已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为更好发挥《纲要》引领和约束作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把规划蓝图变成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效,现就建立健全《纲要》实施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为动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各级党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更好履行政府责任、提升政府效能,建立健全《纲要》实施机制,形成全体人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一)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该放的全部放给市场,把该管的切实管好。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促进公平竞争和要素自由流动,最大限度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责任,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纲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全国一盘棋”,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关系。建立《纲要》实施横向纵向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对全局性、战略性及跨区域、跨领域目标任务的统筹协调。发挥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推进《纲要》实施。
(三)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系统设计和辩证思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在抓好《纲要》各项目标任务落实的同时,围绕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和难点问题,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不断提升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四)强化《纲要》统领和约束作用。《纲要》是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是指导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维护《纲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把推进《纲要》实施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各类规划、计划、政策的制定实施要服从和服务于《纲要》实施。
二、明确实施责任主体
(五)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分工。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有关职责分工,制定《纲要》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纲要》各项目标任务落地。
(六)强化领导责任和实施职责。各地区各部门要将《纲要》重大任务落实情况和下一年度实施计划列入党委(党组)和政府会议年度重点事项,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按照分工抓好主要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以下简称“三个重大”)的落实工作。
(七)加强重大事项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已有国家级重大规划战略、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协调与合作,形成更加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
(八)发挥群团组织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群团组织要积极搭建广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纲要》实施的交流平台,积极推动落实《纲要》各项保障职工、青年、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权益的目标任务,动员各方面力量推动《纲要》落实。
三、抓好重点任务落实
(九)确保主要指标顺利实现。各有关部门要在2016年10月底前,将《纲要》中可分解到地方的约束性指标落实到各地,并加快完善相关指标的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要加强对预期性指标的跟踪分析和政策引导,确保如期完成。地方各级政府要将《纲要》章节指标纳入工作分工、监测评估、督查考核范围。
(十)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实施。要加大对《纲要》中重大工程项目的推进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定期将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发布。要简化《纲要》中重大工程项目审批核准程序并优先保障规划选址、土地供应和融资安排,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项目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要结合财力可能,统筹安排《纲要》中重大工程项目所需财政支出。
(十一)推动重大改革政策尽快落地。要做好《纲要》提出的重大改革和政策举措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年度工作要点、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对接工作,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创新推动《纲要》提出的试点示范任务,及时跟踪进展、总结经验。要建立健全重大政策决策咨询协调机制,提高政策制定的系统性与协同性。
四、健全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
(十二)年度计划要充分体现《纲要》年度实施重点。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将《纲要》提出的25个主要指标纳入年度计划指标体系,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纲要》主要指标的年度实现情况以及上一年度《纲要》总体执行情况和下一年度实施重点,都要纳入年度计划报告,按程序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十三)专项规划要细化落实《纲要》特定领域目标任务。各部门要根据《纲要》重点领域的发展任务和战略部署,做好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工作。各重点专项规划均应在2016年年底前出台实施。各部门另行报批并印发实施的专项规划要加强与《纲要》和重点专项规划的衔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做好跨“十三五”时期专项规划与《纲要》的衔接工作。
(十四)区域规划要细化落实《纲要》特定区域目标任务。相关部门和地方要根据《纲要》明确的重点区域发展任务和战略部署,做好区域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规划期到2020年的区域规划须于2016年年底前出台实施。规划编制主体要按年度监测评估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实施情况。
(十五)地方规划要细化落实《纲要》涉及本地区的目标任务。地方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要与《纲要》密切衔接,贯彻落实《纲要》涉及本地区的目标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要加强《纲要》实施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并通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务院相关部门,每年年初将上一年度《纲要》主要指标和“三个重大”落实情况,以及地方总体规划实施情况送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总。
(十六)加快构建有利于国土空间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的空间规划体系。充分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加快研究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协调推动全国国土规划,协调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和省级空间规划改革。加快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落实好《纲要》关于生态屏障建设、有效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等重大部署。
五、营造《纲要》实施的良好氛围
(十七)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加强规划编制、实施、监测评估、监督考核全过程的舆论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地区各部门要创新和丰富宣传形式,及时报道《纲要》实施新机制新做法,充分反映新进展新成效。加大《纲要》实施国际传播力度,准确解读中国发展形势、经验与成就,广泛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
(十八)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创新服务和监管方式,提高行政效能。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将《纲要》实施情况作为政务公开重要内容。着力清除市场壁垒,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平等交换,积极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十九)强化规划法治保障。积极推进发展规划法立法工作。研究制定国家级专项规划管理办法。加快研究制定规划研究起草、执行落实、监测评估、督查等各环节工作制度和办法。各地区各部门要强化依法合规意识,加快推动薄弱环节和领域立法。
六、强化《纲要》实施监测评估
(二十)加强动态监测分析。密切跟踪国内外形势变化,根据需要适时调整《纲要》实施重点、政策举措及保障机制。加大对困难地区、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针对可能存在风险的地区和重点领域,制定工作预案,防范系统性风险滋生蔓延。创新和改进统计工作,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和数据资源,提高《纲要》实施监测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十一)建立年度监测评估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纲要》跨年度滚动实施机制,组织开展重点任务实施情况年度评估并向国务院报告。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本领域重点问题,适时开展专项评估。各地要切实做好地方总体规划年度监测评估。逐步将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各类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年度监测评估范围。充分发挥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工作机制作用,根据需要可委托开展第三方评估。
(二十二)完善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机制。《纲要》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结果要按程序报批。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地方总体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工作,完善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或财经委员会的报告机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各类规划都要开展中期评估及总结评估。要充分借助智库等专业资源,全面开展第三方评估。
(二十三)健全动态调整修订机制。基于《纲要》监测分析及评估结果,确需调整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提出调整方案,按程序报批后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各地要严格规范地方总体规划调整修订机制,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随意调整主要目标任务。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各类规划的编制主体负责向审批主体提出修订调整建议。
七、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二十四)强化人大监督作用。要依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纲要》实施情况和中期评估报告,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研究处理审议意见,及时报告整改结果。要高度重视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鼓励人大代表跟踪监督《纲要》实施情况,充分发挥代表建议和代表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对《纲要》实施的推动作用。
(二十五)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各实施责任主体要及时发布《纲要》实施进展情况,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畅通公众监督渠道,更好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对《纲要》实施的民主监督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贸易投资促进机构、智库等社会力量的专业化监督作用。建立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监督《纲要》实施的有效机制。
(二十六)加大督查力度。围绕《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及“三个重大”,强化联合督查和信息联动应用。将《纲要》实施情况纳入国务院大督查内容,建立《纲要》实施专项督查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地方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实施情况的督查。各级审计机关要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审计监督。
(二十七)加强规划实施考核评价。强化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总结评估及专项评估结果的运用,将《纲要》实施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干部晋升和惩处的重要依据。针对各地区各部门实际,研究提出差别化、可操作的考核内容及权重。探索将规划实施考核结果与被考核责任主体绩效挂钩。
【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推荐阅读:
政策理论: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教育部分11-02
医药产业发展规划10-16
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10-05
黄梅县中医院专科发展规划06-26
市中医院近三年发展规划07-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0-09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十二五”发展规划10-18
中医养生规划07-21
中医发展思考08-06
医药代表发展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