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2024-07-25

桥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共8篇)

1.桥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篇一

FGD入口含尘量超标跳闸

1.事件起因及现象

2007.07.03 16:40 增压风机3A跳闸,随即增压风机3B跳闸。3号FGD保护动作。

2.事件处理经过

钱文明按照FGD跳闸处理,迅速隔离3号FGD系统。

启动除雾器冲洗水泵B,对3号除雾器一级下进行冲洗降温。

在盘前检查FGD首出跳闸条件:增压风机全停和FGD入口含尘量超300 mg/ Nm3灯点亮。

任宏伟检查FGD保护逻辑,入口含尘量保护在投入状态。19:20 3号FGD系统重新启动投入运行正常。

3.事件原因分析

6月27日,16:30四值上班后,发现3号FGD系统入口含量超过300 mg/ Nm3报警,发现后汇报部门陈宗国并联系热工检查,陈宗国要求提高3号炉电除尘运行参数,用以提高除尘效果,3号炉电除尘参数提高后,3号FGD系统入口含尘量超过300 mg/ Nm3没有明显变化,分析可能是浊度仪测量有问题。同时,热工齐鹏告3号浊度超过300 mg/ Nm3保护跳FGD不知何时已强制退出。

6月28日白班,陈宗国联系热工检修人员检查3号浊度仪,是否工作正常,经过热工现场检查,擦拭镜片,浊度从310mg/ Nm3降至260mg/ Nm3,最终也没有发现其它问题。由于无法测试浊度仪是否工作正常,所以此事就搁浅了。

浊度仪故障后,不能及时处理,同时不知什么原因,将浊度保护投入运行,而运行人员又不知晓,最终造成3号FGD保护动作。

4.4.1.4.2.暴露问题和防范措施

加强设备故障处理效率和质量,防止处理不及时,扩大事故范围。

技术支持部应和运行人员加强沟通,对于系统的变化和保护投退,应有明确的书面交待。

称重皮带给料机C滚筒调偏丝杆损坏

1.事件前运行方式及现象

2006.12.27 02:35 值班员钱文明监盘发现称重皮带给料机C在自动投入的情况下,给料量由9.0 t/h左右(设定值)减小至5.9 t/h左右。

2.事件处理经过

02:35 立即停运称重皮带给料机C,联系在现场巡检的王志刚就地检查称重皮带给料机C有无异常情况(开始怀疑是石灰石仓下料不畅)。检查发现称重皮带给料机C皮带跑偏严重,皮带上的石灰石料落入皮带下部,给料机内积料较多,已经埋住了回程皮带,并且后部滚筒两侧调偏丝杆与滚筒连接的铸铁已经损坏,联系检修清理内部积料并尽快消除故障。

03:24

启动紧急备用的湿式球磨机A,投入运行。

03:26

称重皮带给料机C在短时间内不能恢复运行,停运湿式球磨机C,并督促检修人员尽快处理。

3.3.1.事件原因分析

皮带跑偏和给料机堵料两项保护均失灵。

从真实情况和历史趋势曲线分析,从发现称重皮带给料机C的石灰石给料量由正常设定的9.0t/h,逐渐升高到9.62 t/h(这是由于回程皮带已经被埋住,运转阻力增加使作为称重的设施受到的压力增大,而不是真正的给料量增加),再下降到5.9 t/h左右(这是由于调偏丝杆损坏后皮带瞬间松弛所致),中间的时间只有大约5分钟,并且期间无任何音响报警。作为防止称重皮带给料机内部积料造成损坏的跑偏和堵料保护无一动作,应该是称重皮带给料机C损坏的主要原因。

3.2.称重皮带给料机C至湿式球磨机C入口管之间的方圆节部分堵塞。

称重皮带给料机C至湿式球磨机C的入口管之间方圆节堵塞较为严重,使该部位的通流面积锐减。当皮带跑偏严重,大量的石灰石落入皮带下部并逐渐积成堆,给料机的清扫机将大量的石灰石料推入落料口时,因方圆节部分的通流面积较小,很快形成了堵塞,而堵料保护又失灵。因此这是造成称重皮带给料机C损坏的次要原因。

3.3.石灰石料内粉末状物太多且潮湿。

由于石灰石料中的粉末料太多,导致较湿的细碎粉末在给料机于湿磨入口管之间的方圆节内部粘结成很硬的垢状物,使落料管的通流面积锐减而频繁发生堵料。(三台给料机的落料管方圆节均粘结严重,导致给料通流面积很小)

3.4.称重皮带给料机低速保护被取消。

设计的并且已经安装的称重皮带给料机低速报警保护,因在运行初期未完全调试完毕而频繁报警,后来就取消了此项保护。因此,称重皮带给料机就少了一项防止运行中损坏的重要保护。

4.4.1.暴露问题和防范措施

将称重皮带给料机的保护,作为定期检查试验项目。使设备在异常运行或发生故障之前保护能够真正起到作用。

4.2.脱硫机务检修人员应定期对称重皮带给料机落料口至湿式球磨机入口管之间的方圆节进行疏通,确保该段畅通无阻。

4.3.采购部和发电部应严格控制石灰石的品质,尽量降低石灰石中的粉末量,以增加石灰石在下落过程中的流动性和防止在方圆节段粘结造成堵塞。

4.4.恢复称重皮带给料机的低速报警保护。

5.其他问题

建议在称重皮带给料机落料口至湿式球磨机入口管之间的方圆节正面开一方形的检查孔,便于检修人员处理方圆节内粘结的硬块,同时也便于运行人员对该部位的检查和做堵料保护试验。

脱硫400V保安B段失电

1.1.1.事件前运行方式及现象

2006.07.15 13:28:00画面突然报400V脱硫保安PCB段跳闸报警,工业电视失电,直流装置失压报警,CEMS测点显示坏点,220V热工测点电源消失,画面部分热工测点显示坏点。

1.2.13:28:01除雾器冲洗水泵D、除雾器冲洗水泵C、石灰石浆液箱搅拌器、事故浆液池搅拌器、3号湿磨排浆罐搅拌器、石膏溢流缓冲箱搅拌器、3号吸收塔搅拌器D、2号吸收塔搅拌器D、2号吸收塔搅拌器C、3号吸收塔搅拌器C、3号吸收塔搅拌器B、3号吸收塔搅拌器A、增压风机2B冷却风机A、增压风机3A风机B、增压风机3B冷却风机B,均因400V脱硫保安PCB段失压跳闸。

1.3.1.4.13:28:05 3号湿磨排浆罐搅拌器跳闸,保护启动延时跳湿磨C。

13:28:06增压风机2B冷却风机B、增压风机3A风机A、增压风机3B冷却风机A,均因联启失败,延时强停增压风机2B、3A、3B。

1.5.13:28:13滤液水箱液位计失电,保护启动跳滤液水泵B,真空泵密封水流量低,保护启动跳真空皮带脱水机C。

1.6.1.7.13:37:45工艺水泵B压力低,工艺水泵A联启成功。

13:43:02增压风机2B跳闸,增压风机3A、增压风机3B跳闸引起3号吸收塔FGD保护启动。

2.2.1.事件处理经过

立即到就地检查发现脱硫400V保安B段进线开关断开,400V脱硫PC2段上脱硫400V保安B段电源开关跳闸保护动作。

2.2.2.3.2.4.2.5.联系电气检修李如刚,汇报值长。

锁定脱硫400V保安B段跳闸负荷,防止恢复供电自启动引起故障范围扩大。因脱硫400V保安B段失电,手动操作停止工艺水泵B。

检查脱硫400V保安B段无异常,复归400V脱硫PC2段上脱硫400V保安PCB段电源开关保护。

2.6.2.7.2.8.2.9.就地合上 400V脱硫PC2段上脱硫400V保安B段电源开关。就地合上400V保安B段工作电源进线开关。恢复热工电源,直流电源供电。

复位3号吸收塔FGD保护,防止系统全停。

2.10.滤液水泵液位计恢复供电,启动滤液水泵A。2.11.工艺水系统压力正常,启动真空皮带脱水机C。

2.12.恢复相关系统在脱硫400V保安B段负荷,并安排巡检就地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是否良好。2.13.联系就地人员检查增压风机无异常,启动增压风机2B,启动增压风机3A,启动增压风机3B,恢复吸收塔烟气系统。

2.14.系统全部恢复完成,汇报值长。

3.3.1.3.2.事件原因分析

检查历史曲线发现400V脱硫PC2段上脱硫400V保安PCB段电源开关保护定值过小。估计由于近期环境温度较高,配电室只配备轴流风机,加之近期负荷相对较高引起热保护动作。

3.3.脱硫保安B段有负荷启动,负荷过重导致进行开关保护动作。

4.4.1.4.2.4.3.暴露问题和防范措施

对400V脱硫PC2段上脱硫400V保安PCB段电源开关保护定值进行修正。对配电室加装冷却设备,使其工作环境得到改善。盘前启动设备因查看电气主接线图,平衡负荷分配。

2.桥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篇二

起重机的362起事故中, 合计死亡669人人, 平均每起死亡1.85人。按事故直接责任分分类:

1) 租赁 (使用) 单位事故合计200起 (55.3%) , 合计死亡249人, 平均每起死亡1.25人。其中, 超载59起、散码46起、碰撞13起、断绳19起, 合计136起, 占比69.0%。该类特种作业人员包括, 司机、指挥和司索。以59起超载事故为例, 一类是不知超载后果, 人为造成超载保护装置失效, 强行超载发生事故;另一类是保护装置失效, 且没有进行例行检查, 超载发生事故。以46起散码事故为例, 特种作业人员不懂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操作失误造成事故。

2) 安装单位事故合计150起 (41.4%) , 合计死亡400人, 平均每起死亡2.67人。其中, 塔机顶升结构状态90起, 安装拆卸程序问题2 0起, 合计计110起, 占比773.0%。该类特种种作业人员指塔机机安装拆卸工。这这是相当集中的事事故类型, 作业人人员不知顶升平衡衡的概念、顶升结结构和机构、安装装拆卸程序、顶升作业操作规程程、安全控制环节等基本操作要素, 操作失误造成作业人员群死群伤事故。

3) 制造单位事故合计12起 (3.3%) , 合计死亡20人, 平均每起死亡1.67人。

通过分析证明, 大量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是由于特种作业人员不具备相应素质和能力, 使其不但个人成为无知的牺牲品, 而且对整个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造成很大危害。418起责任事故之中, 有406起是安装使用单位主要责任, 其直接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虽然共同特点是违规违章, 然而从统计分类中可以归纳出非常显著的类型——由于特种作业人员不具备基本素质和能力而造成事故的组合, 都是由简单的操作失误或疏于基本的日常检查所引发的典型违章事故。

我个人多次参加了政府主管部门和本企业现场专项检查, 对施工现场设备管理人员, 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了考核, 结果证明, 大多作业人员没有达到住建部《安全技术考核大纲》、《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要求, 部分司机、指挥和司索甚至没有本专业基本安全技术常识。

3.桥梁桩基施工事故的处理对策分析 篇三

摘 要:配网调度是实现配电网安全、稳定、高效的重要运行手段,但长期以来我国调度管理重主网轻配网,使得配网调度运行管理停滞不前,至今仍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配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配网调度精细化管理措施,为提高配网调度的管理水平,确保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一些可行性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桥梁桩基;施工事故;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U445.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6-0144-02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缺陷。在桥梁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极易产生一些事故。桥梁桩基对桥梁的整体构建起着重大的作用,由于施工技术的不合理,以及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因此,容易出现一些事故。在实际的施工中,钢护筒出现问题常会导致很大的财产损失。

1 桥梁桩基施工中易产生的事故和问题

1.1 钢筋笼上浮和偏位

桥梁施工项目最重要的是桥梁桩基施工,桥梁桩基的主要作用是将桥梁的承重分解并转移到下方的土地层,增强桥梁的安全性。在这个过程中,钢筋笼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桥梁的桩基孔中,加入钢筋笼并且通过导管注入混凝土,最大程度地加强桥梁的抗压能力与抗拉能力。

在桥梁桩基施工中,钢筋笼的放置过程容易出现钢筋笼上浮或偏位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钢筋笼长细比大,在进入桩基孔中时的强度较差,并且由于钢筋笼本身较长,因此,在进孔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变形。钢筋笼在桩基孔中一旦变形,就会影响下一流程,也就是混凝土的灌注。尤其是在相关施工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时,导管的插入出现偏差,钢筋笼就会在混凝土的导入过程中上浮,偏离设定位置,降低桥梁的承压能力,影响桥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1.2 缩孔、扩孔、制孔偏心

①“缩孔”问题。“缩孔”问题主要是在钢筋笼没有进入孔内的情况下,由于桥梁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较差,造成了孔口或是孔内有碎石或泥沙堵塞,减少了孔内空间,形成了“缩孔”的现象。

②“扩孔”问题。“扩孔”问题主要是由于桥梁施工地的地质条件较差,存在流沙层且泥浆护壁强度不够,流沙层流失过快,形成“扩孔”的现象。

③“制孔偏心”问题。“制孔偏心”问题主要是桥梁施工地的地质状况引起的,当桥梁桩基施工在进行钻孔时,如果遇到坚硬的岩石或地质硬度较大等较为特殊的情况,就会很容易出现钻孔倾斜的问题。

“缩孔”、“扩孔”、“制孔偏心”这类问题的出现会影响桥梁施工项目的整体工程施工,施工企业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修补或返工,不仅增加了桥梁施工工程成本,还延长了桥梁施工的工程期限。

1.3 钢护筒变形

在桥梁桩基工程施工中,钢护筒变形是最常见的问题,同时,现阶段施工人员对于钢护筒的制作尺寸大小也存在问题。钢护筒是桥梁施工中对“孔桩”的保护措施,一般比桩径大20~40 cm,由于孔桩容易出现塌陷的问题,需要钢护筒进行保护。但是由于施工技术的方案没处理好,再加上人员素质以及地质地形等多方面的因素,钢护筒很容易出现变形,使其无法达到施工预期的效果;另外,对于钢护筒的制作极为关键,也是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

2 应对桥梁桩基出现问题的对策

2.1 钢筋笼上浮,偏位的纠正

对于钢筋笼上浮,偏位的纠正的注意事项有以下三点:①放入钢筋笼前先清孔,施工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方法清洗干净,比如粘度较低的泥浆,桩基孔中的杂质和施工钻孔过程中的残渣清除出孔外,以保证钢筋笼顺利进入以及在混凝土浇灌时减少偏差。②钢筋笼上浮、偏位的问题实质上只涉及了三项技术,分别是钢筋笼的放入、导管的穿插以及混凝土的浇筑。对于导管的穿插,特别要注意混凝土初进入孔内时对导管的穿插频率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防治钢筋笼出现松动和偏移。对于混凝土的浇灌,首先要注意浇筑的时间,应在钢筋笼和导管准备就位后再进行浇灌;其次,注意混凝土浇灌的速度,不要为了赶工期而加快浇灌的速度,同时,混凝土的注入也不能太慢,否则会影响钢筋笼的位置。③在特殊情况下,桥梁施工人员应将钢筋笼和孔口加以固定,降低钢筋笼出现上浮或偏位的几率。

2.2 缩孔、扩孔、制孔偏心的对策

①“缩孔”的施工。缩孔是由于“孔口”或是桩基孔中积压物过多,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碎石或是施工残渣的堆积,减小了孔口或是孔内的面积,造成“缩孔”。施工人员应就其原因实行相应的改善,即仔细清理桩孔周围的垃圾废物,保证施工场地的整齐清洁。

②“扩孔”的施工。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详细查阅施工图纸,了解施工地的地址勘探资料,如有流沙层存在,应确定其具体位置,密切关注泥浆性状,提前准备泥浆添加剂增强泥浆比重,从而达到保护桩基钻孔的目的。

③“制孔偏心”的施工。在施工钻孔前要认真的检查钻孔器材,对钻孔器械加以重视和维护;在钻孔的工程中,如果遇到坚硬的岩石或较特殊的地质地形,施工人员应采取有效方案加以避免。总而言之,应对“制孔偏心”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保证钻孔时的地质受力面积。

2.3 钢护筒变形的对策

由于钢护筒对孔桩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桥梁施工相关企业和施工人员应对此类问题加以重视。对于目前的钢护筒的变形,改善方案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①对钢护筒的型号大小进行严密全面的设计和施工。钢护筒主要关系到桥梁的桩基,因此,首先对桩基进行测量,对钢护筒的长度、直径进行计算,得出最正确和标准的结果;最后,按照得出结果的各项数值进行钢护筒的加工制作。这样不仅能够确保钢护筒的稳定性,还能够增强桥梁的抗压力以及抗拉力。②对于桥梁施工中出现的钢护筒偏斜问题,在钢护筒的周围增加一层加固钢板,提高整体的强度,有利于桥梁在使用过程中受力更均匀,延长桥梁的使用年限,提高桥梁的使用能力。

3 结 语

综上所述,对于桥梁桩基中出现的事故或问题,我们应寻找积极的应对措施来加以解决。首先,对钢筋笼偏位的问题,我们可以对钢筋笼进行纠正,严格掌握浇筑时间,保证钢筋笼的施工效果;其次,对于缩孔和孔斜问题,我们要注重施工细节,选择匹配的钻孔的工具;最后,对于钢护筒变形的问题,我们应加强和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计算好钢护筒的尺寸,与此同时,保证孔内的清洁,不要有过多的杂物或淤泥。

本文也许还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相关问题能够得到更好地解决和完善,为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林卫权.桥梁桩基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06, (10).

[2] 夏炎.桥梁桩基施工问题与处理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8).

4.煤矿典型事故案例 篇四

学习材料

西山生辉煤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一年六月

案例一: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山西洪洞县三交河煤矿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1991年4月21日16点05分,山西洪洞县三交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47人、重伤2人、轻伤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5万元。

一、事故发生经过

4月21日早8点班下班前井下停电,约14点30分送电。下午4点班工人约138人相继入井,16点05分203掘进工作面工人打眼使电钻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冲击波扬起巷道积尘,又引起全矿井煤尘连续爆炸,导致井下多处巷道支架被推倒,顶板冒落,平峒和大巷砌碹顶冒落103处、约530m,机电设备多数位移变形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井下通风设施(风桥、风门、密闭)全部摧毁。冲击波把平峒口摧毁4m,附近房屋摧毁三间半,致使当班井下138人及8点班未出井的5人和16点班正准备入井的4人,共计147名矿工全部遇难,另有地面2人重伤,4人轻伤。

二、事故发生原因

(1)二采区202、203工作面局扇串联通风,21日早八点班下班前井下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下午4点上班后,启动局扇通过串联风机将202工作面的瓦斯抽入203工作面,使203工作面的四顺槽的瓦斯达到爆炸浓度,煤电钻失爆,工人打眼使电钻产生火花,导致瓦斯爆炸,冲击波扬起了全巷道的积尘,造成全矿井的煤尘多处爆炸。

(2)该矿没有认真吸取1980年6月8日瓦斯爆炸事故的教训。通风、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指令、规程、规定要不折不扣的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人人皆知、遵章守纪。

(2)全面落实“一通三防”齐抓共管的责任制加强矿井通风瓦斯的管理。采掘工作面都应采取独立通风,局扇要有专人管理,不得随意关停,严禁工作面微风、无风、循环风、扩散风作业。矿井应按高瓦斯管理,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防止瓦斯积聚,杜绝违章作业,特别要重视煤尘管理,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改善装备,完善洒水灭尘系统,实行静压洒水除尘,工作面必须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喷雾洒水灭尘,各转载点喷雾洒水,各回风巷要设立净化水幕,各采区工作面设隔爆设施,要定期清扫冲刷巷道,实现综合防尘。

(3)严格电器设备的管理,建立防爆设备下井前的检查验收制度和井下电器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完善井下各种保护装臵,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消灭井下各种电器设备的失爆现象。

(4)建立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克服重生产轻安全的短期行为,改变领导作风,加强现场管理,狠抓班组建设,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深入井下。做到发现问题在现场,解决问题在现场,狠抓“三违”,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5)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三同时”即安全实施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矿井竣工验收时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不予以验收投产。按规定提取维简费,达到专款专用,其中安全设施费用必须提足管好,确实用到解决不安全隐患的安措工程上,包质保量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煤电钻钻出积水后,该矿领导不但不采取措施,而只用木塞堵住水孔,留下后患,继续冒险作业,是造成这次透水事故的直接原因。

(2)峪南煤矿未按正规排水系统排水,从90年7月开始就经常将295度巷内的水排至与之相邻的南坪煤矿的越界采空区,致使采空区积水增多,水压增大,最终冲垮隔离煤柱是造成这起透水事故的主要原因。

(3)有关部门发现该矿越界开采,并责令其停产,退回原界,而峪南煤矿有禁不止,继续越界开采,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4)峪南村两委对该煤矿生产技术管理混乱,有章不循,只重视产值产量,不重视安全管理,五个兼职探水员未坚持探水工作,越界开采后在技术资料不全的情况下让工人冒险作业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5)矿管站有关人员对该矿安全生产尤其是探放水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不严。有关职能部门对该矿非法越界开采行为制止不力,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三、教训及防范措施

(1)各级领导和职工应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实把煤矿安全工作贯彻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真正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把安全工作尤其是把预防重大事故的再次发生当做头等大事来抓。

(2)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有关透水事故发生的规定和措施加强防探水管理,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边探边掘”的原则。配备足够的探放水专业的技术人员,制定探放水规程和措施经矿技术人员和矿长亲自审阅签字并经安监批准方可执行。有重大隐患的探放水规程措施须报请上级主管部

案例三:顶板事故

山西汾西矿务局水峪煤矿 回采工作面冒顶事故

1985年 4月6点10分,汾西矿务局水峪煤矿采煤二队3209工作面距机尾64.5m处发生一起重大冒顶事故,冒顶长度12m,高度4m,压住6人,全部殉难。经济损失49.6万元。

一、事故经过

该面于1985年正式投入生产,6日8点班由于金属支柱数量不够,停产补充柱子200根。7日零点班又开始生产,并于8点经行初次放顶。

初次放顶后,采空区除机头和中部局部破网冒落岩石外,仍有110米没有冒落,形成大面积悬顶,直接威胁工作面安全。当即矿调度主任指示沿工作面采取打剁的措施控制顶板,由于4点班已下井,队长只用电话通知井下开溜工转告带班班长,但未交待支设数量及位臵。代班长也没有安排打木剁。当班由机头开始割底煤40.5米、放顶33米。升井后代班长向队长和安全科值班安全员汇报了当班生产情况和没有打木剁的情况。8日零点班班前布臵接前班割底煤20米,而未布臵木剁,班长将人分为三套,每套2人。分三段作业。采煤工从距机头27节槽的位臵向机尾方向放震动炮30余米,在放炮过程中由于顶板压力小,支柱质量差,连续打倒柱子。局部有下沉现象,班长组织人及时扶起被打倒的柱子。时间约5点30 分班长叫两名开溜工到工作面帮助二、三段回柱放顶煤,第一段回完,在二、三段接头处开口,分别向下、向上回柱,第三段刚回一根柱、第二段刚回第三根柱。由于工作准

患。

(3)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严格认真落实各级技术责任制,认真地编写,审批和贯彻作业规程。

(4)对职工教育抓的不好,职工的技术素质差,生产中存在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不懂操作规程盲干的现象,今后要加强安全教育遵章守纪,对“三违”行为严肃认真的追查处理。

案例四:火灾事故

辽宁抚顺矿务局胜利煤矿

电器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发生在1961年3月16日16点58分,地点是矿井西部280米水泵房,因高压配电室二号电容爆炸,酿成一场火灾。可燃物猛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烟、杂物、有害气体。由于烟流失控,高温烟流蔓延窜到入风井及配电室及附近区域及相邻采区,致使在这个采区工作的人员因突然窜入的烟流熏倒、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身亡,共计伤亡141人,是我国煤矿史上罕见的惨重的火灾事故。同时烧毁电缆1万米、电机设备170台、火药3吨、雷管10万发,封闭回采工作面420米、绞车道2条、回风道2条、总经济损失448万元(1961年物价指数)

一、事故经过

1961年3月16日14点47分,矿区域变电所发现2.2kw电力系统A相接地,经选线检查于15点30分查明是10号线路接地,即将其电源切断,这场火灾是供电系统混乱,导致电器设备部件爆炸、引燃可燃物与木支架造成。其过程:

1、当10号线发现接地,在拉闸后检查故障时,一名矿建技术人员急于生产,擅自将12号与10号线的联络开关合闸送电。造成二次系统接地,矿调度认为10号线路拉闸,又发现接地,错误的判断接地不是10号线的问题,便盲目二次送电长达131min,导致电容器爆炸。2、10号线电缆头是7月份冒雨制作的,质量低劣,绝缘程度低,又没有做耐压试验。致使A相接地使B、C两相温度急剧升高,同时2号电容器自安装以来长达3年没有检查维护,造成瓷瓶放电产生电弧,相间短路爆炸。

由上述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矿井机电设备管理混乱,机电设备严重失修和缺乏维护,目前又缺乏严格的送、断电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人员失职。

(2)伤亡事故的原因分析

从矿井对本次事故程度的资料和相关参考资料的介绍看,在这次事故中没有任何人员因直接救火而被烧伤或者致死的,同时救灾期间也没有发生瓦斯爆炸之类的事故。事故伤亡141人都是由于一氧化碳中毒和窒息死亡的,因此可以认为,在这次重大火灾事故中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经验对通风控制不利,矿井通风系统不尽合理和通风设施布局欠妥以及缺乏有远见的火灾时期通风控制措施计划所致。

综上述火灾根本原因在于:

(1)机电管理混乱,导致电容爆炸引燃可燃物;违章作业,非电工操作,电管人员不知不晓,盲目送电;电缆接头和电容器的制作、安装质量

1车先干。苗说完就离开了。到调度汇报请示,得到调度员的许可和答复后,返回运搬队值班室。约过了二十分钟苗走出运搬值班室查看,看到副斜井上部车场钢丝绳在动,便以为工程队已按规定和副斜井人员取得联系返回值班室。

在同一时间,当苗去调度室汇报时,工程队张海有在没有与井口人员和开绞车司机取得联系的情况下擅自行动,指挥本班人员将空车挂好安排人员下井。并同本班其它人员一起将悬吊式悬吊器抬起。然后亲自打点将6个空车从右侧道放下之后,安排王井口打点。自己随其它人员一起下井组织清理工作。

凌晨两点工程队6个空车装完打点升井,绞车启动后约2分钟,由于变坡点吊式挡车器提起高度不够,使挡车器左挡车粱插入矿车上边的自动摘钩环中。造成左行道上的下行矿车自动脱钩跑车。矿车跑至副斜井下部单道变向叉时与右侧上行的6个矿车中的第四个相撞,根据现场勘查上行6矿车的第三、四矿车的连接装臵撞断,碰头插孔被拉开,手接环飞出。第四、五、六矿车撞出12.9米翻到在右帮。矿车中的道渣、旧料石、杂物从车厢飞出,散落在下部车场16.1米的坡段,造成该坡段的工作人员伤亡及部分电气设备损坏。

二、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后,我们对这一事故经行了调查分析,是一起重大的恶性责任事故。

5.焊割典型事故案例 篇五

在焊割作业过程中所发生的触电、火灾、爆炸、高空坠落及其他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往往带有侥幸心理,如:违章作业、无证操作、不使用防护用品等。许多事故,只要操作者稍有安全意识,就能避免发生。我们应该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通过安全学习,不断提高焊割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事故,确保安全。实例1:焊工擅自接通焊机电源,遭电击 ⑴事故经过

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点焊接,焊机接线时因无电源闸盒,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胶皮去掉,分别接在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接零线在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⑵主要原因分析

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死亡事故。⑶主要预防措施

焊接设备接线必须由电工进行,焊工不得擅自进行。实例2:要换焊条时手触焊钳口,遭电击 ⑴事故经过

某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内焊接,因舱内温度高加之通风不良,身上大量出汗将工作服和皮手套湿透。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焊机的空载电压较高超过了安全电压。

②船舱内温度高,焊工大量出汗,人体电阻降低,触电危险性增大。

③触电后未能及时发现,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较长,使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破坏,抢救无效。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船舱内焊接时,要设通风装置,使空气对流。

②舱内工作时要设监护人,随时注意焊工动态,遇到危险征兆时,立即拉闸进行抢救。

实例3:接线板烧损,焊机外壳带电,造成事故 ⑴事故经过

某厂点焊工甲和乙进行铁壳点焊时,发现焊机一段引线圈已断,电工只找了一段软线交乙自己更换。乙换线时,发现一次线接线板螺栓松动,使用板手拧紧(此时甲不在现场),然后试焊几下就离开现场,甲返回后不了解情况,便开始点焊,只焊了一下就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工人丙立即拉闸,但由于抢救不及时而死亡。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因接线板烧损,线圈与焊机外壳相碰,因而引起短路。②焊机外壳未接地。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应由电工进行设备维修。②焊接设备应保护接地。

实例4:焊工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触电身亡 ⑴事故经过 上海某机械厂结构车间,用数台焊机对产品机座进行焊接,当一名焊工右手合电闸、左手扶焊机时的一瞬间,随即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电焊机机壳带电。

②焊工未戴绝缘手套及穿绝缘鞋。③焊机接地失灵。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工作前应检查设备绝缘层有无破损,接地是否良好。②焊工应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③推、拉电源闸刀时,要戴绝缘手套,动作要快,站在侧面。实例5:焊工在容器内焊接,借用氧气置换引起火灾 ⑴事故经过

某农药厂机修焊工进入直径1m、高2m的繁殖锅内焊接挡板,未装排烟设备,而用氧气吹锅内烟气,使烟气消失。当焊工再次进入锅内焊接作业时,只听“轰”的一声,该焊工烧伤面积达88%,三度烧伤占60%,抢救7天后死亡。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用氧气作通风气源严重违章 ②进入容器内焊接未设通风装置。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进入容器内焊接应设通风装置。②通风气源应该是压缩空气。实例6:氧气瓶的减压器着火烧毁 ⑴事故经过

某建筑队气焊工在施焊时,使用漏气的焊炬,焊工的手心被调节轮处冒出的火炬苗烧伤起泡,涂上了獾油,还继续焊活,施焊过程中又一次发生回火,氧气胶管爆炸,减压器着火并烧毁,关闭氧气瓶阀门时,氧气瓶上半截已烫手,非常危险。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漏气的焊炬容易发生回火。

②在调节氧气压力时,氧气瓶阀和减;压器沾上油脂,发生回火,在压缩纯氧强烈氧化作用下引起剧烈燃烧。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气焊前应检查焊炬是否良好,发现漏气严禁使用,待修复后再继续施焊。②不能用带有油脂的手套去开启氧气瓶阀和减压器。实例7:动火场地不符合要求,引燃大火 ⑴事故经过

某船厂焊工顾某向驻船消防员申请动火,消防员未到现场就批准动火。顾某气割爆丝后,船底的油污遇火花飞溅,引燃熊熊大火。在场人员用水和灭火机扑救不成,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的事故。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消防员失职,盲目审批。②动火部位下方有油污。③现场人员灭火知识缺乏。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消防员接申请动火报告后,要深入现场察看,确认安全才能下发动火证。②要清除动火部位下方的油污。③要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学习。

实例8:无证违章操作,酿本世纪末特大火灾 ⑴事故经过

2000年12月25日晚,圣诞之夜。位于洛阳市老城区的东都商厦楼前五光十色,灯火通明。台商新近租用东都商厦的一层和地下一层开设郑州丹尼斯百货商场洛阳分店,计划于26日试营业,正紧张忙碌地继续为店貌装修,商厦顶层4层开设的一个歌舞厅正举办圣诞狂欢舞会,然而就在大家沉浸于圣诞节的欢乐之时,楼下几簇小小的电焊火花将正在装修的地下室烧起,火势和浓烟顺着楼梯直逼顶层歌舞厅,酿成了本世纪末的特大灾难,夺走了309人的生命。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着火的直接原因是丹尼斯雇用的4名焊工没有受过安全技术培训,在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情况下进行违章作业。

②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野蛮施工致使火红的焊渣溅落下引燃了地下二层家具商场的木制家具、沙发等易燃物品。

③在慌乱中用水龙向下浇水自救火不成,几个人竟然未报警逃离现场。贻误了灭火和疏散的时机,致使309人中毒窒息死亡。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焊工应持证上岗;在焊接过程中要注意防火。②焊接场所应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③要设专职安全员监视火种。

④易燃品要远离工作场地l0m以外,如移不去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隔离方法。⑤备有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如砂箱、泡沫灭火机等。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警,争取时间把火灾损失减到最小。⑦要加强雇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实例9:喷漆房内电焊作业起火 ⑴事故经过

电焊工甲在喷漆房内焊接一工件时,电焊火花飞溅到附近积有较厚的油漆膜的木板上起火。在场工人见状都惊慌失措,有的拿苕帚打火,有的用压缩空气吹火,造成火势扩大。后经消防队半小时抢救,将火熄灭,虽未伤人,但造成很大财物损失。⑵主要原因分析

①在禁火区焊接前未经动火审批,擅自进行动火作业,违反了操作规程。②未经清除房内的油漆膜和采取任何防火措施,就进行动火作业。

③灭火方法不当,错误地用压缩空气吹火,不但灭不了火,反而助长了火势,造成事故扩大的恶果。⑶主要预防措施

①不准在喷漆房内进行明火作业。如必须施焊,应执行动火审批制度。②清除一切可燃物。

③油漆房内应备有砂子、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材。实例10:脱附罐作焊机接地极造成事故 ⑴事故经过

6.典型事故案例1 篇六

(一)事故经过:

2006年12月15日20时26分,三间房站编组车间四班一调(共5人)在三间房站编组场南端进行调车作业,调车作业计划为:编组5+

16、编组4+

49、西场2-65(编成C84095次列车,21时30分开)。调车长孔令仁领调车机到编组5线南端准备挂车时,待挂的16辆车刚刚由编组场北端的二调(驼峰溜放作业)分两钩(8辆一组)溜入编组5道,正在溜放运行中,孔令仁为了使移动的车辆尽快停车,挂出车列,提高作业效率,便盲目登上第一钩移动车列南端第一辆车(8辆空罐车)拧手制动机(速度约为2KM/h),在其进行制动过程中,第二钩溜入的8辆空罐车与第一钩8辆空罐车连挂相撞,由于惯性致使调车长孔令仁坠落车下,被南端第二辆空罐车(G17-6101166)从腹部轧过,孔令仁(男,34岁)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二)事故原因:

1、调车长孔令仁严重违反规定,在自身没有安全带和未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擅自蹬上没有护栏的罐车(G17B-6141194为侧轮式手制动机,俗称盒子闸,且该车辆没有护拦)进行手制动机制动,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班组作业人员互控作用不到位。在调车长擅自上车进行手闸制动时,连结员李志学和制动员杜威就在其附近,眼看其违章作业,却没有一人及时提醒、制止,是造成该起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干部现场控制不到位。按照该站目前执行的《现场监控办法》规定,在20时—2时这个时间段,专职监控队员、值班主任全面跟班控制。但在当时的编组作业区现场,监控人员没有到位监控,出现了严重的失控现象。

4、人身安全教育和劳动安全管理流于形式。该站在落实路局“关于冬运期间巩固四查成果,开展安全攻关活动”中走过场,没有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认真吸取教训,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整改劳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我站应吸取的教训:

加强职工劳动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全体职工的劳动安全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重点要控制好以下几方面:

(1)上下车必须选好地点;

(2)上闸台必须挂好安全带;

(3)峰尾挂车时调车区长一定要与驼峰间联系彻底,并听取对方复诵无误后,方可布臵调车组挂车;

(4)各班要充分发挥班组长、劳动安全保护监督员的作用,认真落实攻关措施,确保人身绝对安全。

二、绥芬河站2007年“1.09”责任职工死亡事故案例。

(一)事故经过:

2007年1月9日20时45分,绥芬河站运转车间三班三调,担当南场调车作业(调车司机刘相普、副司机徐军,DF7 5392号机车)。调车长汉吉良、连结员李晓全、制动员刘洋、陈锡强、胡涛,扳道长马旭峰,扳道员朱先峰.执行第1号作业单共36钩,当作业到第28钩11道溜放1辆时,由于扳道员朱先峰违章作业,被溜放车辆(俄车44386274)在252号道岔处将左小腿下部、右腿踝骨处轧断。事故发生后,扳道长马旭峰、值班站长王福明迅速用铁丝

将伤者腿部扎住,并立即通知绥芬河市医院“120”。21时左右送到绥芬河市医院进行抢救,23时40分因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1、扳道员朱先峰违章作业,严重违反TB-1699扳道员作业人身安全标准4.2条规定“在扳道作业时,应遵守扳道作业方法。除因作业进入道心外,均应站在安全地点”。调车作业溜放车组时,未按规定站在安全地点监视车辆运行状态,注意力不集中,是造成这起人身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扳道长马旭峰联控互控不到位。作业中马旭峰在250号道岔距朱先峰作业的252号道岔仅38米,在车组溜放后,没有及时监视朱先峰作业情况,提醒注意人身安全事项,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3、值班站长王福明现场监控不到位。本应在室外对调车作业环节进行监控,但是却在2号扳道房室内与调车区长联系运输组织(因俄专用车集中到达)事宜,造成作业环节失控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三)我站应吸取的教训:

1、严格执行TB-1699的有关规定,在扳道作业时应遵守扳道作业方法。除因作业必须进入道心外,均应站在安全地点。

2、真正发挥班组长和安全监督员作用,在作业中认真执行自控、互控、他控制度,确保作业中的人身安全。

3、使用风力除雪机时,每台必须三人以上作业,并前后两人进行防护,防护人员要认真进行了望,坚守岗位并及时同车站值班员进行联系,准确掌握机车、车辆动态,必须执行同去同归制度。在电气化区段除雪时,所有除雪人员不准向高处抛物或将除雪工具上扬或除雪时朝接触网方向抛洒残雪,防止触电伤人,确保人身安全。

三、哈南站2006年“9.26”责任职工轻伤事故案例

(一)事故经过:

2006年9月26日15:25分,哈南站下行车间一班七调编组44164次,在向五场牵出过程中,制动员苏亮完成该批调车计划任务后返回休息室准备取下批调车作业计划,在牵出的车列尾部1辆,经过三场峰尾调车组休息室附近第一牵出线下车,当行至三场峰尾门前在线路旁顺线路行走,正遇上行驼峰甲调哈机DF7型5177号调车机去三场峰尾28道挂折角车,在D336至D352信号机无岔区段间,距D336信号机56米处,苏亮躲避不及被调车机侧面刮倒,造成头部皮外伤。

(二)事故原因及教训:

1、车间班组日常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到位。职工的安全教育没有做到入脑入心,导致职工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的不牢。

2、检查控制不到位,日常重视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检查,忽视了出场、退场行走时的检查,导致职工有章不循。

(三)整改措施:

1、强化安全警示教育。立即将事故通报全站干部、职工,深刻吸取血的教训,唤醒全站干部职工,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强化教育培训,安全防范能力。教育职工熟练掌握本场(区)设备情况和TB1699的各项安全规定,是职工熟知设备、设施运用状态和作业规定,落实标准化作业。

3、完善作业方法。选择视野开阔,方便职工作业的固定走行经路,并设立警示标志。

四、哈南站2003年“3.6”责任职工重伤事故案例

(一)事故经过:

2003年3月6日10时36分,哈南站商检员曹秀和、岳海清俩人担当一场9道22811次列

车的商检检查工作,曹秀和从9道检查列车,在8-9道间行走过程中侵入到8道限界,被经由8道准备去9道挂车的调车机刮倒压伤。

(二)事故原因及教训:

1、商检员曹秀和劳动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并严重违反TB-1699的有关规定。在作业中侵入邻线,横越线路时不按规定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的有关规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2、货检员岳海清在作业未完的情况下,擅自让曹秀和提前退场。

3、调车机司机间断了望,采取措施不及时。

五、哈南站2001年“12.14”责任职工重伤事故案例

(一)事故经过:

2001年12月14日,上行车间二班四调编组22868次,计划4道挂6辆,2道给6辆,4道挂43辆,制动员林成双在4道挂43辆时发现机后38辆钩位不正,通知调车长拉开天窗调整钩位,因只拉开大约一尺左右的小天窗,林成双未等车辆停稳,用右脚去踹车钩调整钩位,被峰上方随后跟进的车辆连挂时夹住右脚后跟部,造成右脚跟骨骨折。

(二)事故原因及教训:

1、制动员林成双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违反TB—1699的有关规定。

2、车间及有关部门人身安全教育管理不到位,作业组织方法不明确,存在安全隐患和漏洞。

3、安全预想不到位,林成双班前在家中与爱人产生矛盾,班中情绪不稳,精力不集中。

六、哈工2007年“7.13”职工伤亡较大事故案例

(一)事故经过:2007年7月13日15时54分,哈尔滨工务段哈南线路车间长寿工区班长单连涛带领6名职工在哈尔滨南站四场3道51号-52号轨(第三制动位入口处),在“天窗”外时间进行紧固扣压力和螺栓涂油作业。15时50分-16时00分哈南站四班2调执行第34号单,解体CZ06次车组(现车59辆,计划23项,溜放钩22项),当驼峰溜放作业至第11项3-4时,溜放车组将3道正在作业的工务班长单连涛和现场防护员田洪有当场撞死,线路工柳国庆被撞成重伤,线路工张小亮、韩松斌、田胜利被撞成轻伤。线路工柳国庆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二)事故原因:

1.现场防护员田洪友联络作业中严重违反《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15条第2款及第2.2.6条的规定,中断了望,溜放车组到来时未及时报警,没有立即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停止作业,指示作业人员下道,失去了现场作业防护作用,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现场防护员田洪友违反《工务安全规则》第3.2.2条的规定。在三道伤亡事故发生后,惊慌失措,急步横越线路向哈南工务车间跑去。当他跑到14道时,未注意溜放车组走行状态,被作业计划第14项14道-9辆解体溜放车组将其撞倒拦腰轧断,是造成本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

3.峰头驻站联络员温树君违反《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2•2•6条及哈尔滨铁路局《驻站联络员一日作业标准》中第五项的规定,没有及时与三道作业的现场防护员保持适时联系,当他与现场防护员中断联系后,没有及时通知身边的调车区长,没有在驼峰楼确认现场情况,特别是当最先收到受伤人员用对讲机报告现场出了事故后,依然没有向车站提出停轮的要求,导致田洪友连续3次被溜放车轧过,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7.桥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篇七

某石化公司主要从事液化气、丙烷、异丁烯、C4、C5、苯类、油品、石蜡等多种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和原料的储存、运输、销售,拟在公司园区8-2#、9#地块新建液化烃储罐区。项目占地面积86 667m2,总建筑面积52 287m2,设计规模为10万t/a。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为液化石油气、乙烯、氢气和氯气。产品及副产品为丙烯、C4、异丁烯和释放气。项目液化烃罐组内包含的储罐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针对该储罐组的设置,通过PHAST对其储罐发生火灾事故的后果进行模拟,分析其与周边建筑的防火间距是否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避免其发生泄漏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对周边生产生活设施产生影响。

2 典型事故场景设计

2.1 设计原则

设计事故场景是指将事故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等因素做出评估,了解该场所潜在的事故发生情况并预测一旦发生事故后对人员及建筑物本身的影响。设计事故场景时根据发生最不利的原则,选择事故危害较大以及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场景。在进行事故场景设计时,主要根据液化烃罐组各储存介质的分布、储罐可能发生的泄漏点以及储罐周边建筑使用功能特性等因素确定罐组内储罐发生的事故的危险性,并依据其火灾危险性设计事故场景。

2.2 事故场景设置

根据液化烃储罐的储存介质、规格、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净重以及与净水厂的位置关系等已知条件,依据储罐火灾爆炸分析研究的特点和周边界区外的人员分布,考虑事故发生后的危害最大以及最有可能发生的原则,确定的失效模型主要为:

(1)乙烯储罐水平泄漏,大孔泄漏(泄漏孔径为100mm)以及中孔泄漏(泄漏孔径为50mm)。

(2)丙烯储罐水平泄漏,大孔泄漏(泄漏孔径为100mm)以及中孔泄漏(泄漏孔径为50mm)。

2.3 泄漏时间的确定

按照GB 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计的泄漏量是从既定的管线中持续以最大流量泄漏10min的量。考虑储罐现场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水喷淋灭火系统以及固定式消防水炮系统,储罐泄漏很难封堵,评估对各种失效情形的泄漏时间假定为全部泄漏完毕的时间。

2.4 事故场景统计

基于上述内容的信息,事故场景统计如表2所示,事故场景如图1所示。

其中,事故场景A中乙烯设计压力最大,其泄漏事故为最可能发生事件。事故场景B中丙烯储罐储量最大,且根据火灾危险性分析,丙烯发生火灾爆炸后果最为严重。

2.5 评估工具及适用性分析

为了客观地对储罐发生泄漏及火灾时对周边建筑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需要借助PHAS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PHAST内嵌的计算模型包括泄放和扩散、燃烧(包括池火、喷射火、沸腾液体蒸气云)、爆炸及毒性扩散,计算范围较广,可快速得出模拟事故的各种数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事故场景模拟分析

3.1 池火和喷射火

池火和喷射火的破坏主要是热辐射。如果热辐射作用在容器和设备上,尤其是液化气体容器,其内部压力会迅速升高,引起容器和设备的破裂;如果热辐射作用于可燃物,会引燃可燃物;如果热辐射作用于人员,会引起人员烧伤甚至死亡。在PHAST软件中,池火和喷射火的危害主要取决于是否有人员暴露于火焰或特定的热辐射中。选取气象条件为2F、3D、5C,经过PHAST软件的运算,得到各失效事件发生池火和喷射火的事故后果,最大影响范围如表3、表4所示。

3.2 模拟结果

3.2.1 丙烯储罐

丙烯储罐罐体100mm泄漏造成的蒸气云最大影响距离(LFL)为95.7m,未形成池火;泄漏量较少,泄漏的丙烯直接汽化;形成的喷射火的12.5kW/m2热辐射最大影响距离为38.6m,没有影响到东侧的厂区。

3.2.2 乙烯储罐

乙烯储罐罐体100mm泄漏造成的蒸气云最大影响距离(LFL)为637.2m,造成的池火的12.5kW/m2热辐射最大影响距离为93.3m,没有影响到东侧厂区的综合供水泵房(乙烯储罐外壁距综合供水泵房的距离为95m);形成的喷射火的12.5kW/m2热辐射最大影响距离为105.8m,已经影响到东侧厂区的生产设施。

4 结论

根据既定的判定标准,丙烯储罐V-2101对东侧厂区造成的热辐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乙烯储罐V-2501对东侧厂区造成的池火是可以接受的,但喷射火热辐射将影响周边建筑安全。为此,提出以下增强措施,以减少乙烯储罐对周边建筑及厂区的影响。

(1)临近东侧厂区的外墙高度增加至不低于3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保证其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波能力。

(2)为了减小乙烯储罐喷射火对东侧厂区综合供水泵房靠近储罐一侧外墙的影响,应对其进行耐火处理改造,使之耐火极限不低于3.0h,并封闭该侧外墙的窗户和通风口。

(3)预案编制应考虑乙烯储罐发生闪火的影响。

摘要:利用PHAST对某石化公司液化烃储罐进行火灾爆炸事故模拟分析,依据模拟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确定该液化烃储罐与周边生产生活设施的防火间距。对于不满足防火间距要求的,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以保证该液化烃储罐发生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后不会对相邻生产生活设施产生影响,也避免储罐区周边设施对该储罐区造成影响。

关键词:液化烃储罐,火灾事故,模拟分析,池火,喷射火

参考文献

[1]钟子音.液化气罐泄漏应急处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南化工,2010,27(4):87-88.

[2]刘凯春.浅析液化气罐区设计的安全措施[J].石油商技,2002,20(1):23-26.

[3]金良安,蒋晓刚,迟卫,等.层流状态下丁烷喷射火焰长度计算[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3(7):738-741.

[4]林必昂.石油化工园区事故多米诺效应模型[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3(7):832-835.

[5]刘晅亚,张清林,秘义行,等.大型石油储罐区火灾风险预测预警技术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2):192-196.

[6]任常兴,李晋,王婕,等.大型油罐区火灾风险严重度指数评价[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9):984-986+990.

[7]闫家伟,王青.大型储油罐区液池火灾热辐射数值模拟[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10):1036-1037+1040.

[8]韦善阳,胡庆革,孙英峰,等.基于PHAST的池火灾安全距离与影响因素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34(3):300-302+306.

[9]刘丹,龙正海.某企业液化烃储罐区的消防系统设计[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1):171-172.

8.桥梁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篇八

关键词:体育教学;非典型;安全事故;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5-0034-02

在学校及广大教师的重视下,常规的教学安全事故虽然说越来越少,但一些“非典型”的安全事故造成的“学校、家长、教师”间的纠纷却越来越多。如何减少“非典型”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目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非典型”事故成因及案例回放

在体育课上,“典型”安全事故都能够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发生率也逐渐减少,而“非典型”安全事故往往不可预料或因教师忽略某些特殊因素引起。

1.简单的经验判断

不管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都不能只凭经验来估测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处理。

案例一:教学内容:50米测试。测试前已经向学生强调过要跑在自己的跑道里,要跑成直线,但仍有两位女生手臂因不规范的横向摆动超越了分界线,撞到了一起,两位同学在煤渣跑道(多年前,现在已经为塑胶跑道)上严重擦伤,但能自主站起,我也认为只是擦伤而已。在校医务室简单处理好后,两位学生回教室参加了接下来的其他课程学习,其中一位女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感觉异样,在班主任的陪同下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脾脏破裂,医生说如果再晚来几个小时可能就有生命危险。

成因分析:虽然规定了学生跑直线,但可能会发生跑偏现象;学生在临近终点为了比拼用尽全力,发生的碰撞应该是很激烈的,虽然学生能自主站起,但有些隐形的伤情可能是看不出来的,切不可只凭经验判断。最好的办法是先交校医处理,并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后期跟踪观察,必要时及时送医院检查。

2.危险预知情况考虑不全

对于高难度或高危险度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师更要考虑周到。排除一切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加强保护与帮助,做到万无一失。

案例二:教学内容:铅球。一次铅球练习课上,练习前我集中对学生进行了投掷安全教育,学生在练习时也确实很注意,并按要求站在安全区域,有的学生还躲得远远的。谁知有一位男生在滑步时滑偏了方向,使投掷方向大大改变,看着铅球从四处逃窜的学生缝隙中飞过落地,我吓出了一身冷汗。

成因分析:铅球项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投掷区域内的危险性是预知的。案例中教师对静态的常规投掷安全考虑得也很充分,集中进行了安全教育,投掷时要求站在安全区域等,但对学生在投掷过程中动态的安全考虑还不周全。学生投掷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持球姿势不对而脱手、滑步后方向控制不准”等因素,造成危险,因此对此类项目产生的可能“纯属意外”的危险预知还应该充分考虑。比如案例中的学生投掷方向以90°方向改变,教师在教授此类项目的时候要尽可能把危险预知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些,不能仅按照常规设想、布置,尽可能考虑到可能的“意外”情况,预想的越多,风险系数就越低。

3.教学组织严谨性欠缺

在学生分组练习照顾不到位时,教师在课前不仅要有严谨的科学安排,还要有具体的安全提示,否则也可能导致安全的失控。

案例三:教学内容:篮球。篮球课上,5~6人一组,每组3个球进行投篮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一组女生的一个篮球滚到了男生的场地边上,一位女生跑过来想捡回这个篮球,一位男生也跑过来想抢捡这个球。两人在追抢球的过程中撞到了一起,在摔倒时,男生压在了女生的身上,造成了女生的锁骨骨折,花了2万多元的医疗费进行锁骨的钢板固定及拆除手术。最后还因为治疗费的支付问题,女生家长还与学校及男生家长打了官司。

成因分析:从案例反映来看,教学组织“5~6人一组,每组3个球进行投篮练习”还算合理,其事故看似纯属意外,但细细分析教学分组的合理性仍有欠缺。首先,中学生练球的时候都希望自己手里有球,那么无球的学生应该安排什么任务?是观察本组学生投篮动作还是协助本组学生捡球,还是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的等待?由于无球学生练习中无任务为事故埋下了伏笔。其次,球滚出练习场地谁捡球教师是否有规定安排?再次,两学生尤其是男生试图抢捡球时教师是否看见并加以制止?这都反映了教学组织的严谨性不足。

4.学情定位欠深入

案例四:教学内容:双杠支撑摆动。一名学生(学困生)刚上去轻微地摆了几下,就感觉肩膀疼,到医院一检查是锁骨骨裂。

成因分析:日益繁重的文化学习压力、日益发达的电子科技造就了不少“书呆子、电子游戏宅男、宅女”,所以,看似很简单的一个支撑摆动就造成骨裂似乎也就见怪不怪了。我们时常谈起“原来的学生怎样怎样,现在的学生怎样怎样”,这也许就是新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所以在教学前我们应该深入分析新生活时代的学情,采取循序渐进的练习手段,可先采取杠下的上肢支撑练习,再进行杠上练习。现在很多教学项目的强度比前些年降低了很多,练习方式手段也做了调整,对新生活时代学生的学情分析应重新定位与审视。

5.课堂常规落实不严

在场地小、器材少或多班上课的情况下,课堂设计上应尽量避免与其他班级的同学发生冲突并加强常规教育。

案例五:两个平行班级在操场上课,甲班教学内容是篮球,乙班是足球,乙班的男生在进行足球小组比赛。上课前甲班教师收到一张由体育委员代交的学生A写的请假条,说生病不能参加体育课。谁知课后半段乙班教师告诉甲班教师说甲班有一名学生在他们班级踢足球受伤了,甲班教师很奇怪,跑去一看原来是刚才交请假条的学生A从教室偷偷跑到乙班去踢足球时被绊倒摔伤,后经医院检查为“腓骨开放性骨折”。教师说学生已经请假为自己开脱,但家长说学生受伤发生在学校而且是正常体育课期间。为此教师委屈,家长有理,纠纷不断。

成因分析:该案例中有两个课堂常规问题值得叩问。一是课堂常规中的请假手续、程序问题。该学生一张由别人带来的请假条即可成为体育课不参加的理由实在不妥,首先其请假理由的真实性无法核实,是真生病还是逃避体育课无法知晓;二是请假学生该如何安排的问题,是在教室自由复习还是在操场上“自由活动”,这点教师应该有明确规定。从该案例可以看出,教师甲对课堂常规落实不严,是造成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教师乙也存在课堂常规问题:一个外班学生到自己班级踢球,是否问明缘由?是否加以制止?看似委屈,其实都存在着前因后果。所以,课堂常规细节必须严格落实。

二、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因体育教学安全事故对簿公堂的案例已屡见不鲜,而大多是诸如以上例析中的“非典型”安全事故。难怪不少体育教师惊呼:现在的体育课简直没法上了,一不小心就得吃官司。其实教师们完全不必因噎废食,只要结合时代发展,处处细致对待也许就能避免。只要工作扎实,就算真的发生了安全事故也不至于落下工作失误的口实。

上一篇:小学生优秀想象作文未来的箱子下一篇:副市长述廉述责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