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幸福院建设推进会(精选6篇)
1.2024幸福院建设推进会 篇一
一、主动破题,坚持高位推进
去年4月份,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率领党政代表团考察湖南,耳闻目睹了株洲市城市管理取得的成就之后,要求全省“城市管理要现学现用,活学活用,立竿见影”。随后,省政府办公厅及时下发《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要求短期内城市面貌能见成效,同时,省政府决定派出检查组,对各地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检查。8月11日,王国生省长、张通副省长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省住建厅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工作。王国生省长要求,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并完善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要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大力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制度改革,打造责任明确、反应快速、处置高效、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在这种背景下,全省上下乘势而上,掀起狠抓城市管理的热潮。各地纷纷召开了高规格的城管会议,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制定工作方案,并提出了三个月内实现城市环境明显改观,年内城市环境大变样,三年内城市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达到“省内一流,全国先进”的目标。武汉市将2011年确定为“改善环境年”,该市以“治庸问责”为动力,以迎接辛亥百年为契机,在全省率先启动“城管革命”,决定三年投入260亿元,用于实施“洁面冲凉、减肥瘦身、穿衣戴帽、畅通工程、文明行为、机制创新”六大工程,促使城市面貌脱胎换骨。宜昌市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层次监督,深入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治理。襄阳市克难攻坚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区总管、重心下移、以区为主、街为基础”的工作模式。黄冈市将2011年确定为“城市管理年”,发动“城管会战”,集中打响“治脏、治乱、治差”三大战役,着力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兼任城管局长,高位协调抓联动,齐抓共管出成效;咸宁市建立了市级领导“包街、巡街、管街”责任制,市直领导当“街长”,徒步检查,现场办公,直接参与一线管理;天门市将城市管理工作纳入政府“十件实事”;仙桃市实行网格化管理,7名常委各包干一条出城道路,20多个职能部门和城区三办一园齐抓共管,形成“以城管局为主体,有关部门和街道、社区力量参与”的“大城管”格局;十堰市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牵引,实行包联工作责任制,四大家34名领导分别联系2至3个社区和城中村。
二、真抓实干,开展专项整治
针对城市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道路拥堵、垃圾围城、广告杂乱、立面破旧、沿街为市、绿化缺失”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经省政府同意,在全省掀起了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要求三个月内实现城市环境明显改观,年内城市环境大变样。各地积极响应号召,真抓实干,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加大投入。全省各地纷纷加大投入力度,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襄阳市一次性投资2000万元购买大型环卫作业机械76台,大幅提高机械化清扫率,并计划连续5年每年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购置环卫作业机械;十堰市今年追加资金1.28亿元,用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档升级,先后对20多条主干道进行改造,对168条背街小巷进行硬化,新增保洁人员1174名;荆门市采取打包采购方式集中添置清扫设备21台,机扫率一次性提升到70%。二是强力整治。宜昌市按照“学株洲看宜昌,找差距争一流”的要求,抢抓社会管理创新试点机遇,加快推进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城市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喜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实现了湖北零的突破;十堰市把创全国卫生城市与全省城管检查有机结合,在较短时间内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初步形成了“市区一体、部门协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城管”格局,成功获得“全国卫生城市称号”;咸宁市在建市较晚,城市建设起步较晚的情况下,不甘人后,奋力赶超,从“观念、体制、规划和文化”四个方面大胆创新,在除脏、治乱、补差、填缺等方面痛下苦功;荆门市强力整治户外广告,城区户外广告整治基本实现“四无”,即无T型广告、灯柱广告、跨街广告、护栏广告。三是宣传动员。我省广泛运用《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和地方媒体宣传城市管理工作,积极动员广大市民参与,营造了人人关心城管、人人参与城管的良好氛围,迅速在全省掀起了大抓城市管理的高潮。武汉市在腾讯大楚网上开通微博,邀请广大市民为“城管革命”建言献策,聘请2000名市容环境卫生监督员实行“严管重罚”,市民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宜昌市开展“千名城管党员职工进千个网格入千户家庭”活动,市民对综合整治知晓率达到100%;鄂州市开展“环境大清扫、护栏大清洗、绿化大补栽、广告大清理、街道大清洗、交通大整治”六大活动,仅4个月时间,参与群众达15万人次。
三、严格检查,建立倒逼机制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鄂政办电【2011】97号)要求,去年8月份和11月份,我们按照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统一尺度、注重实效的原则,精心制定检查方案和评分细则,从“组织领导”、道路拥堵”、“垃圾围城”、“广告杂乱”、“立面破旧”、“沿街为市”、“绿化缺失”七个方面,对全省市州城市进行了两轮城市管理工作检查。一是周密制定检查评比方案。以“畅通、靓丽、文明、和谐”为目标,按照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统一尺度、注重实效的原则,精心制定全省城市管理检查方案和评分细则,并主动向省纪委、省环保厅、省文明办等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州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进行修改。二是精心组织工作检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我们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明查暗访和群众满意度调查的方式进行,按照七个专项的内容,采取百分制打分。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实行加权计分。检查中,始终坚持原则,严肃工作纪律,保证了检查工作风清气正。通过认真检查评比,并对全省17个市州、林区进行了排名。三是召开高规格全省城管会议。去年9月7日,我省召开高规格的全省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李鸿忠,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在会上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春明主持会议,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吴永文出席会议。省直机关各部门主要领导和市州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会议。会上,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工作的通知》(鄂政发【2011】50号),形成了省政府规范全省城管工作的指导性、规范性文件和全省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强大气场。
四、夯实基础,提升队伍素质
针对城管执法队伍基础薄弱、荣誉感不强和城管执法工作社会认知度、认同感不强的实际,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一是深入开展“树典型、学先进、当标兵”为主题的文明执法教育活动。召开了全省城管文明执法动员大会,下发活动方案,进行安排部署。各地积极行动,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并涌现出武汉“最美城管队员”杨维勋、襄阳“人民满意城管队员”高勇、宜昌城管执法模范李西全等先进典型。二是精心组织文明执法先进事迹巡回宣讲。从武汉、襄阳、宜昌市城管执法局精心挑选三名宣讲员组成宣讲团,联合湖北电视台制作了专题宣传片,重点宣传武汉杨维勋、襄阳高勇、宜昌李西全等同志的先进事迹。巡回宣讲从5月20日至7月8日结束,共在全省17个市州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15场,7000余名城管干部职工现场接受教育。报告会形式新颖,采取“视频”加“演讲”方式,先组织参会人员观看专题片,然后由宣讲员声情并茂地进行宣讲,使大家既有感性认识,又得到理性升华,有效激发了全省城管执法人员“树典型、学先进、当标兵”的热情。各地各类媒体正面宣传超过50次,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广泛开展“争创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文明执法岗”活动。决定从2011年开始,每两年开展一届争创活动,建立了文明执法教育长效机制。同时,联系《中华建设》杂志和《楚天都市报》等媒体,在全省开展“十佳城管人”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省城管执法队伍的工作热情。
五、跟踪督办,推动基础建设
我省现有城市人口约2328万人,年产生活垃圾913万吨,人均生活垃圾产量1.07千克/日。截止2011年底,已建成垃圾处理设施项目60个(含11个建成试运行项目)、在建项目26个、未开工项目(“十一五”期间规划)递减为19个。目前,全省42个市(县、区)已建成49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其中卫生填埋场43个、焚烧发电处理厂5个、水泥窑协同处理厂1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达到671万吨/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由“十一五”初期的8%跃升到73.5%。一是重视越来越高。2006年5月,省人大审议通过《湖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历任分管副省长多次听取我厅和相关部门关于加强我省垃圾处理工作的情况汇报;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等领导多次深入到已建、在建垃圾处理项目工地视察调研。省委、省政府在多份文件中对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做出部署安排。省“两会”代表和委员,连续5年用24份提案对垃圾处理工作进行高密度、超强度的关注与呼吁。《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媒体,相继对英山、监利、天门、通山等县市的垃圾污染问题进行公开曝光。去年9月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的全省首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垃圾处理工作。二是法规政策日趋完善。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发布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法规35部。全国累计发布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68项。2010年4月,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5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的通知》;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去年4月,国务院批转住建部等16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国发【2011】9号)。三是资金短缺难题有所缓解。“十二五”之前,我省计划建设105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需建设资金94.8亿元。各地通过BOT模式吸纳社会资金20.61亿元、争取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6.63亿元、争取国债资金1.56亿元、争取世行贷款资金1.82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四是设施建设提档加速。省政府分管领导、厅主要领导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重点部署,主管处室联合省发改、环保部门专门部署,分管此项工作的多位副厅长带领专班人员深入到一线进行多轮次、拉网式的现场督办。“十一五”期间,我省新开工建设垃圾处理设施66个,建成、投运的垃圾处理项目达到40个。五是处理费收缴率得到提升。“十一五”期间,我省共有64个市县研究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工作相关文件。5年来,全省各市县报告收取垃圾处理费近17亿元。全省平均收缴率从2006年的27.4%提升到2010年的33.3%。
六、创新模式,打造数字城管
2.2024幸福院建设推进会 篇二
吴堡县的区位、交通优势十分明显,307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和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是陕西通往华东、华北的桥头堡。该县拥有显著的资源优势,探明储有全国少有、陕西惟一的优质主焦煤达15亿吨,岩盐储量在200亿吨以上,煤层气贮量1000米以浅为160亿立方米。拥有黄河、石城、温泉、柳青故居等独特的旅游资源。
“十二五”期间,该县紧紧围绕建设“实力吴堡、幸福吴堡”两大目标,充分发挥能源资源、交通区位和人口人文三大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兴县、项目带动、全民创业四大战略,强力推进以能源化工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以城镇化为引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三大历史任务,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新吴堡打下坚实基础。
过去的一年,吴堡县在以推动资源开发取得更大突破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抓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实惠增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高点起步、良好开局,为全面建设“实力吴堡、幸福吴堡”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完成生产总值(GDP)11.52亿元,同比增长19.5%;完成财政收入531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15万元,分别增长23.4%和2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亿元,同比增长10.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9亿元,同比增长2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75元,同比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82元,同比增长26.8%。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吴堡县实现重点突破、转型跨越的关键之年。把“新突破、新热潮”作为全县工作的主题,加大工业强县、旅游兴县、项目带动和全民创业战略实施力度,抓住新机遇,用好新政策,采取新举措,着力在推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改善民生、社会管理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努力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
3.2024幸福院建设推进会 篇三
示
一、基本概况
兔峨村地处兔峨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当地民风淳朴,是兰坪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怒族居住的乡,而兔峨村是怒族聚居村。辖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555户,农业人口1916人。本村共有党员66名。其中有8名常年在外。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兔峨村老年人现状
目前兔峨村1916人中,老年人口达766人,占全村总人口40%,留守独居老年人数400人。而且,有100余名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或经商,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村”。改善村内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已经刻不容缓。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对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方面投入少,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2、幸福院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老龄工作的具体要求
本项目的实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广大老年人曾经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让老年人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
3、幸福院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举措
老龄工作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关系国计民生和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实现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4、幸福院建设是减轻老年人家庭和社会压力的重要举措
解决老年人及其子女的后顾之忧,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老年人提供健康锻炼和服务、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减轻家庭和政府的压力,对解放劳动力、增强生产力,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5、幸福院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搞好农村幸福院建设是适应新形势发展、促进老年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需要。
三、幸福院的选址
该项目拟建于兔峨村各村民小组活动室。因为,各村民小组活动室有空置房屋、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交通较好适宜老年人休闲娱乐。
四、建设内容
购置床铺20张、设置棋牌、书画、阅读、健身等娱乐活动设施。
五、幸福院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
为了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形成社会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特成立兔峨村老龄幸福院,具体分工如下:
院 长:杨海军(村委会主任)
副院长:王常青(原村支部书记)
段茂龙(村支部书记)
成 员: 杨潇(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杨正冲(村副主任)
欧树梅(村委委员、村妇女主任)
李七繁(村委委员)
欧正昌(村委委员)
杨宝元(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
欧庆元(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
及各村民小组组长
六、项目资金的管理
项目资金严格执行村财乡管的财务制度,实行报帐制。
七、该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
1、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该项目的服务宗旨是“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使每一
位老年人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2、解决部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子女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压力的加大,并且常年在外工作。在赡养老人方面的表现在弱化进而招致老人的抱怨,同时由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及思想观念不同也常常会产生冲突,由此导致家庭矛盾。所以,幸福院的建成可以缓和家庭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
以上分析表明,本项目的建设能改善兔峨村的养老状况、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娱乐环境,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的水平和管理能力,在社会上能形成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建设兔峨村老龄幸福院很必要,并且迫在眉睫。
特此请示
兔峨村民委员会
4.2024幸福院建设推进会 篇四
扣扣:506717090
关于长海县劳动争议仲裁院效能建设推进情
况的汇报
市信访仲裁处:
自《转发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意见的通知》(大人社发„2013‟179号)文件下发以来,长海县劳动争议仲裁院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实体化建设,努力争取各项政策的落实。但是,在工作中长海县劳动争议仲裁院只有机构构架,实体化建设一直停滞不前,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编制情况:2007年5月17日,长海县编委下发了《关于成立长海县劳动争议仲裁院的通知》(长编发[2007]13号),文件规定“信访仲裁科中对外挂牌子,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直属办事机构”,人员编制和办案场所待逐步解决。到目前为止,局劳动关系与信访仲裁科与长海县劳动争议仲裁院合署办公,并承担长海县劳动争议仲裁院全部业务事项,局劳动关系与信访仲裁科现有行政编制2名,实际工作人员3名(1名2013年底退休)。《转发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意见的通知》(大人社发„2013‟179号)文件下发后,我局已向县政府报告,积极申请长海县劳动争议仲裁院人员编制。
2.经费数量:由于局劳动关系与信访仲裁科与长海县劳动 1 专业写作
扣扣:506717090
争议仲裁院合署办公,局劳动关系与信访仲裁科隶属于长海县人社民政局,经费全部由局机关申请与支配,具体经费数量不详。
3.场所建设:局劳动关系与信访仲裁科为局机关一个业务科室,在临时场所华鹏大厦办公,仲裁庭即为办公室,办公物品只有电脑和打印机,没有其他设备,办公环境一般。
二、存在的问题
1.按照仲裁院建设年活动计划,还没有落实仲裁院实体化建设,配备相关人员。目前长海县劳动争议仲裁院设立在局劳动关系与信访仲裁科,仲裁员、书记员、立案员和档案保管员由工作人员兼任。仲裁机构基础设施不健全,没有专门的仲裁庭和独立的调解室。
2.长海县劳动争议仲裁院没有独立的业务经费和专项办案经费。由于经费紧张,局劳动关系与信访仲裁科工作人员只是参加市局召开的工作会和培训会,很少去乡镇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组织各乡镇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和交流,开展企业培训。
3.仲裁员没有配发统一服装。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第十八条之规定“仲裁员在仲裁活动中应当着正装,佩戴仲裁徽章”,《关于统一全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标志及着装的通知》(辽人社[2010]288号)文件也要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服装全省统一配备。目前长海县仲裁员开庭还是着便装,缺乏仲裁的庄严性。
专业写作
扣扣:506717090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长海县劳动争议仲裁院积极申请人员编制,积极争取经费独立,积极争取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最后,还希望市处领导多多来长海指导、督查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工作,引起长海县委县政府的重视。
长海县劳动争议仲裁院
5.2024幸福院建设推进会 篇五
加快推进“品质城中、幸福生活”建设
(中共柳州市城中区委学习中心组)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站在历史、时代高度,精辟概括了90年来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宝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讲话通篇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指明了全党今后的工作方向。城中区委将认真贯彻落实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掀起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热潮,加快推进‚品质城中、幸福生后‛建设,努力把城中区建设成经济运行质量高、社会管理佳、人居环境美、公共服务优的品质城区。
一、继承和创新发展思路,建设城中独特、优质的‚品质经济‛ 胡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思想观念的陈旧,思维定势的影响,是科学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创新推动发展,创新思维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保障。改革创新需要切实破除与科学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从而达到改革与发展的完整统一。‚十一五‛期间,城中区准确把握发展的有利条件、矛盾和问题及面临的机遇挑战,依托工业柳州,服务工业柳州,坚定不移地实施‚三产强区‛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先后确立了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区、教育文化事业先进城区、宜居创业窗口城区’‛,以及‚两心互动,重点向东,打造柳州经济新中心‛的发展思路,并以此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努力解决经济发展总量不大、后劲不足、空间不够等难题,不断突破科学发 1
展制约瓶颈,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较快发展,初步实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和城中化,基本形成了一个符合城中实际、具有城中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城中区已构建了河北半岛老城区以商贸流通、酒店餐饮服务等传统产业为主体,河东片区以金融保险、楼宇经济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城中区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服务强区、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和谐发展‛四大战略,以‚三区一廊‛(河东金融服务区、中央商务区和河北半岛特色街区、环江带都市休闲绿色长廊)为轴心,优化升级第三产业,积极构筑更具活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着力建设一个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并能吸引整个桂中地区人气、财源、物流的城市核心商务区,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提升服务业的集聚辐射能力和竞争力,建设城中独特、优质的‚品质经济‛。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城中安全、稳定的‚品质社会‛ 胡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城中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柳州城市窗口城区和重大项目聚集主城区,坚持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一起抓、维护社会秩序与激发社会活力相结合、依法管理与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相统一,大力推行以民为本的‚阳光拆迁‛、高效便捷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疏堵结合的‚亲民城管‛和打防控一体化的‚社会综治‛等社会管理机制,有序完成了风情港、金沙角、马鹿山公园、F1水上运动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有效应对了城市管理、社区建设发展和社会治安面临的各类严峻挑战。在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创新体制、依法治理的原则。城中区将以深化‚平安城中‛、‚法治城中‛建设为载体,切实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努力提高城市功能品质;着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长效机制和社会应急管理机制,全面落实维护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信访等工作责任制;努力构建法治环境,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城中安全、稳定的‚品质社会‛。
6.2024幸福院建设推进会 篇六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深化林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省林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届重要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推进“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秀美林场、绿色通道”建设,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绿色保障和支撑,着力打造湖南现代林业升级版。力争到“十三五”末,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9%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5.8亿立方米以上,林地保有量不低于1270万公顷,有林地保有量不低于1090万公顷,重点公益林(地)面积保有量不低于505万公顷,湿地面积(不含水稻田)保有量不低于102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2%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225亿元,林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由此,要着力抓好以下6项重点任务。
一、以改革创新破发展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十三五”期间,秀美林场建设要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后续配套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激活经营机制,确保林区社会稳定。要切实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全面深化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林业公共财政投入、林木采伐管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生态效益补偿等制度,建立健全林业产权流转、林业融资、森林资源管理、森林保险和林业社会化等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国家公园和生态红线制度改革,探索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新形式。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推动碳汇林业和碳汇市场建设,为林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以生态屏障保国土安全。严格按照“十三五”林业建设的目标任务,以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治理和修复石漠化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江湖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启动和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构建起森林、城镇、村庄、湿地有机结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城乡一体的“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安全屏障,有效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守护好林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红线,使湖南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等林业指标继续位列全国前列。
三、以资源管护提森林质量。森林质量是生态安全的物质基础。“三分栽种,七分管养”,良好的森林质量出自科学的资源管护。要以良种壮苗、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改革采伐方式等多种森林培育措施为抓手,改善森林健康状况,培育健康森林。要加强主要造林树种种质资源调查、保护和良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林地测土配方成果,加强乡土珍贵树种和无节良材为主的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推进优材更替,提高造林质量。强化林业应急管理,全面提升防控重大森林火灾、重大有害生物疫情、重大林业治安案件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四、以产业发展推绿色富民。要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靠山,就必须发展绿色产业。要夯实第一产业。巩固全国油茶第一大省地位,建成一批以速生丰产用材林、珍贵用材林、木本粮油(油茶、板栗、核桃等)、毛竹、中药材等为主体的商品林基地,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要提升第二产业。致力打造精深林产加工产品和园区,培育一批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要拓宽第三产业。加强森林旅游规划指导和系统开发,充分挖掘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场的潜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将张家界、东洞庭湖、莨山、莽山等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胜地。要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生物质能源、森林食品、林下经济、森林康养、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等新兴产业的利用开发,积极培育森林医药、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加强“互联网+”林业建设,做强林业信息产业。
五、以生态文化添幸福指数。生态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愉悦群众心灵的精神食粮。要加快湖南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建设,建设和完善中国查没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南方收储展示中心、湖南林业展示中心及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和传播平台。继续挖掘湖南生态文化资源,组织举办好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知名度高、影响面广的洞庭湖观鸟节、张家界森保节、世界名花生态文化节等生态文化节庆活动和家具博览会、花卉博览会、林产品博览会等经贸文化活动。筹划创作一批反映湖南林业精、气、神的电影、电视、音乐、小说等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化作品。
六、以强基固本促行业发展。现代化的设施装备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根本保障。要健全完善地方林业法规、规章体系,规范森林经营管理,强化林业执法工作,严肃查处涉林违法犯罪活动。要加强林业基层站所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业现代化治理能力。要强化林业科技攻关,着力解决制约林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要高度重视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林业实用技术。要加快建立完善林业标准化体系,推进林业标准化工作。要加强林业干部培训管理和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林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流林业人才队伍。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干部职工廉洁从政,依法行政。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省林业系统要紧密围绕“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秀美林场、绿色通道”四大主题建设,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的工作部署,严格实施精细化管理,大力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林业工作主要预期指标是“六上两下”:营造林80万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9%以上,森林蓄积量增长2000万立方米以上,林地保有量稳定在1266.7万公顷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2%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重点抓好以下10项工作:
【2024幸福院建设推进会】推荐阅读:
关于推进幸福湖北建设的几点思考08-12
幸福作文1200字:建设幸福中国07-03
幸福企业建设08-31
建设幸福祖国演讲稿08-26
幸福院广场硬化承包合同07-31
幸福院运行管理办法09-28
读《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09-09
以质量为支撑 建设幸福昆明10-02
幸福德育班级文化建设的羽翼09-07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作文500字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