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马克思试题

2024-08-21

吉林大学马克思试题(共8篇)

1.吉林大学马克思试题 篇一

一、基础知识考查题(40分)

1、简述人民群众概念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表现。

(1)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讲,就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吃、喝、穿、用等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这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源泉。科学的产全和发展根源并依赖于劳动群众生产经验。

第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以劳动培育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战后为什么会广泛、高度的发展?

(二)论述题(二选一)(20分)

1、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

2、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么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1)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二,两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要注意支流的影响。(4)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政治稳定。这是主流。同时,在前 进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这是次要的。因此,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要重视并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社会更顺 利、健康地发展。

二、知识拓展题题目(三选一)(60分)

1、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谈我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2、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视角谈我的大学生活

3、浅谈追求真理与实现人生价值的统一

(问题)实践与马克思主义

(问题)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第一, 帮我认清当前社会形式。第二,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三,为我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第四,培养我的思维创新的能力。

(问题)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大学生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视角谈我的大学生活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的产物,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当代社会,作为年青的一代大学生,我们更加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并且能从马克思主义联系实际,把理论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与我的大学生活问题的提出

(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马克思主义在我的大学生活中的有哪些重要性?

(2)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

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如何理解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3)我们要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当今社会物欲横行,这给我们当代大学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要如何运用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来指导自己的大学生活呢?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与我的大学生活问题的解决

(1)马克思主义在我的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 才能使大学生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现点、政治方向作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引导大学生找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个人定位。

第二,理清当前社会状况。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继续发展,西方思想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中国。随着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 这既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科技和优秀文化成果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同时, 也使西方一些非科学的或糟粕的思想意识大肆侵占大学生的头脑,如果我们大学生没有一种科学的主流的理论思想武装头脑,很容易受外来思潮的冲击,甚至受到邪教的影响。马克思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完全可以使大学生明辨是非,有选择的吸收外来精华,去除糟粕。

第三,个人学习和研究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给人智慧,使人智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武装大学生头脑可以增强大学生分析过去、改造未来的能力,独立地处理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所讲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等都对大学生的专业课是大有裨益的。大学生以这些理论作前提,来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可以避免走弯路、犯错误。比如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如果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没有第一类永动机,为什么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不可能存在的,为什么武侠小说中的内力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四,培养个人思维创新的能力。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告诫人们在理论思考和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从主观臆断的想当然出发,而要从物质第一性出发,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法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它告诫人们在思维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特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结合,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和一点论。认识论部分,为思维创新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认

识的主体。要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和思维创新能力,必须提高主体的自身条件,加深对认识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哲学,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还包括后来许多共产主义者的重要补充。如后来形成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在实践当中诞生的,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对相应的社会起着正确的指导作用。

(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大学生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因此,对于一名标准的大学生来说,要兼顾地做到做好这两点。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我们都要以国家的建设为己任,在学习中自觉地严格地要求自己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此武装自己。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这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我们在自己的专业课及公共文化课的学习当中,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要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质疑,努力学好理论知识,精益求精,努力创新。大学生兴,则国家兴,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当今中国与世界强国的距离非常的大,而当今世界的竞争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的比拼,谁在这占有优势,谁在世界的舞台上就有发言权。科学技术的改革与创新的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要以此为激励,奋发图强。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完备着,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注重社会实践锻炼。

作为21世纪的新人类我们不但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更要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实践中莱。从基层实践,了解社会,了解中国当前的国情,掌握其经济发展方向,运用其发展规律更好的为祖国赢得福利。

很快步入社会的我们,应当勇于接受新思潮的冲击,时刻处于浪潮的尖端,这正是我们在思想方面所应具备的与时俱进。而实事求是,对我们来说更是重要。在象牙塔这般温室中学习生活的我们,对社会现实残酷的一面知之甚少,还处在喜欢做梦的年龄,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向面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这又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

2.吉林大学马克思试题 篇二

1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简介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有两个基本前提: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构成;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态上由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两大部类组成。按照马克思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理论, 第一部类产出实现的条件为:

即第一部类的产出必须在总量和结构上满足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生产服务的补偿需求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这里Ⅰ (c+v+m) 在数量上等于第一部类的总产量Y1, t, Ⅰ (c+⌷c) Ⅱ (c+⌷c) 是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生产服务的补偿需求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求, 由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生产服务的补偿需求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求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全社会的投资, 所以。Ⅰ (c+⌷c) Ⅱ (c+⌷c) 即第一部类的产出在数量上等于Ⅰ1, t+Ⅰ2, t, 其中Ⅰ1, t、Ⅰ2, t为两大部类在t时刻的投资。

第二部类产出实现的条件:

即第二部类的产出必须在总量和结构上满足两大部类对生活资料、生活服务的补偿需要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Ⅱ (c+v+m) 在数量上等于第一部类的总产量Y2, t, 是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生产服务的补偿需求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 由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生产服务的补偿需求和扩大再生产的追加需要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全社会的消费, 所以undefined即第二部类的产出在数量上等于C1, t+C2, t, C1, t、C2, t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在t时刻的消费。

按照马克思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解析, 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基本实现条件如下:

按照前面的分析方法, 公式 (3) 表明, 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与第二部类的投资需求相等。所以 (3) 也可描述为:

C1, t=I2, t (4)

通过以上的公式转换, 我们发现其实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本身是关于投资消费均衡的理论体系。如果两大部类实现了均衡, 则投资消费也实现了均衡, 则社会扩大再生产就可以进行下去, 整个社会的经济会正常运转。我国当前出现的投资消费失衡, 从表面看是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失衡, 其实背后是两大部类的非均衡, 如果这种局面长期维持下去, 则会使扩大再生产无以为继, 甚至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我们目前所经常探讨的内需不足, 其发生的背景正是投资消费失衡, 即两大部类的失衡。

2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对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1) 从宏观角度来看,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最根本的是要促进投资消费均衡。我国的消费不足是在投资过剩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相对不足, 因此我国的消费不足不仅是一种总量不足, 更是一种结构失衡。要扩大内需,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 最根本的是要实现投资消费的均衡, 如果不以投资消费均衡为目标进行内需调整, 而仅仅是为了扩大内需, 则会进一步强化投资消费失衡。因此应该采取一切办法促进投资消费均衡。按照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 应使两大部类的生产符合一定的比例。为此, 需要国家在总量上进行调控, 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调节, 促进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目前, 我国的财政政策以税收和政府支出为主, 货币政策以存款准备金率、利息率、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为主, 在具体实施上是逆经济风向而动, 这些宏观调控措施都是以需求管理为主, 且主要是一种总量调整, 其对于两大部类的调整功能有限。

为此, 需要在加强需求管理手段的同时强化供给管理手段。我国已经由短缺社会发展到丰裕社会, 很多行业都存在着供给过剩, 这一方面与消费需求不振有关, 另一方面也与供给的无效有关。两大部类的调整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之间合理比例的安排, 为此必须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 淘汰落后产能, 淘汰过剩生产能力, 开发新兴产业, 并重点支持服务业的发展。尤其在农村地区, 应扩大对农村水利、电力、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扩大农村的有效供给。当然, 仅仅进行供给管理还不够, 还必须提高居民收入, 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这是因为只有收入提高, 农村居民的消费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 否则就是一句空谈。而要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必须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建立现代农业, 走集约化经营模式, 并通过城市化途径转移过剩人口。

(1) 从中观角度来看, 应促进吉林省城市化健康发展。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农民收入, 但在农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而在目前的中国农业的盈利性还十分薄弱, 加之人多地少, 仅仅依靠农业没有办法提高农民收入。城市化可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这是因为城市化将过剩的农村劳动力通过城市化的途径转移进城, 可以减少农村人口基数, 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另外, 城市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 从整体提高国民收入, 促进居民消费, 当然也包括农村居民消费。事实上, 城市化的过程就是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城市化的发展可以刺激两大部类的各自生产,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 2008年全国城镇人口占人口总量的45.68%, 即人口城市化率为45.68%。2008年吉林省城市化率为53.21%, 该城市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全国各地区的城市化率中排名第十, 但是应该看到吉林省城市化发展还存在一定不足, 尤其是城市化的质量不高。

大城市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 可以将自己的经济实力扩展到周边地带, 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是吉林省大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有限。以长春市为例, 作为吉林省的省会, 长春市在吉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的数据, 2008年长春市年底总人口753万,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1.9亿元, 人口总数在全国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11位, 但是地区生产总值则排名第20位。吉林市作为吉林省另外一个大城市, 是吉林省重工业基地, 也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 现在也正在进行艰难的经济转型。吉林省绝大部分城市属于中小城市, 其经济发展水平低, 城市间缺乏有机联系。

因此, 吉林省面临着艰巨的城市化任务, 如何发挥长春市、吉林市的辐射作用, 增强中小城市的活力, 如何使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都是重大的研究命题。近两年来, 吉林省提出了构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构想, 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现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已经上升为国家策略。如何抓住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这一重大发展契机, 促进吉林省城市化的飞跃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我们建议重点将长春、吉林打造成国际大都市, 将珲春、延吉、龙井、图们打造成吉林省对外开放的窗口, 在长吉一体化、延龙图一体化的进程中促进吉林省的城市化发展, 这是提高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另一重要渠道。

(3) 从微观角度来看, 应使农村居民的消费尽量理性化。以上我们从宏观和中观的角度上分析了扩大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 但是所有的分析如果离开了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具体考量那么可能再好的对策也是失败的。吉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非理性, 这种非理性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各种赌博行为盛行, 一方面是礼尚往来的开销特别大。

在2009年冬季对吉林省部分村庄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个村庄都在赌博, 赌博的赌资有大有小, 最严重的是推牌九。牌九这种赌博行为在农村流行了很多年, 这些年因为农民外出打工和农业收入提高更受到了广大农民的喜爱。有的村庄甚至一半的人都在玩牌九, 有人推, 有人押, 每晚的输赢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更为严重的是, 牌九赌博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一般从每年的1月到3月 (农闲季节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季节) , 所以三个月下来一个村庄的输赢会在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在没有外来人员加入的情况下, 每年冬季的牌九赌博对于整个村庄而言一场财富再分配。但是一旦有外来人员加入, 则会打破这种财富分配格局, 使财富在不同村庄之间进行再分配。最让人痛心的是, 有的人宁愿把钱投在赌博上也不愿意对土地进行扩大投资, 或者投资孩子的教育, 更为严重的是很多辍学在家的孩子很小就已经学会玩牌九, 并且偶尔也会参与到牌九赌博中去。因此, 这种赌博行为不仅会使农村的发展缺乏资金的支持, 可能还会影响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赌博, 还有一项甚至整个农村居民都会参与的活动, 即礼尚往来。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 农村中的居民即使不都是亲戚也都很熟悉, 所以当村里人谁家有红白喜事的时候, 大家都会去。最开始的时候, 农村居民之间的礼尚往来仅仅局限于结婚、生孩子、盖房子、去世这几件大事, 农村居民所随的礼份子在几元钱至几十元钱左右, 现在农村居民之间相互随的礼份子都在五十元到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左右。而且除了结婚、生孩子、盖房子、去世这几件大事外, 订婚、老人过大寿、孩子上大学、房屋装修都要收礼。礼尚往来开销日益成为农村居民生活支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2010年夏季所进行的调查中, 我们发现吉林省不同农村居民家庭每年的礼尚往来开销在2000元至1万元之间不等, 大多数人认为这份开销比较大。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08年吉林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4932.74元, 我们就以平均一个家庭四口人为考察对象, 则四口之家平均一年的收入不到2万元, 我们以一年的礼尚往来开销2000元为例, 则一个家庭年收入的百分之十用于了礼尚往来开销。更严重的是, 吉林省农村娶媳妇的开销更大, 据我们的调查, 吉林省农村娶一个媳妇要花的钱数在5万至15万元之间不等, 就以5万元为例, 这也是一个四口之家不吃不喝两年半的全部收入, 扣除掉正常的开销和生产投资, 一个四口之间要攒5万元钱至少需要六七年的时间, 攒15万元则需要十八九年的时间。

赌博和礼尚往来开销属于非生产性活动, 其中只有财富的转移和消散, 而没有财富的再生产。巨额的赌博开支和礼尚往来开销已经耗费了农村居民太多的可支配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 倡导理性消费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了。与城市居民相比较, 农村居民较晚融入市场, 在市场经济面前, 如何将农民培养成为可以进行理性消费的个体的确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研究的话题。

摘要: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是刺激内需的重要手段, 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为分析视角, 从宏观角度来看,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最根本的是要促进投资消费均衡;从中观角度来看, 应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从微观角度来看, 应使农村居民的消费尽量理性化。

关键词:扩大再生产理论,投资消费均衡,城市化

参考文献

[1]易宪容.扩大内需政策的近虑与远忧[J].中国商界, 2009, (1) :34.

[2]韩克勇.我国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分析及建议[J].经济问题, 2005, (8) :20-23.

[3]肖殿荒, 张皓.按照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理解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兼论启动我国消费和投资的对策[J].消费经济, (2) :57-60.

[4]邹升平.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看当前的宏观经济调控[J].北方经济, 2007, (11) 7-8.

[5]生厚良, 刘燕, 宋庶民.吉林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调查[N].金融时报, 2009-11-9, (7) .

3.吉林大学马克思试题 篇三

发展为终极关怀,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当前,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结合应成

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标,以人为本应成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基本原则,社会实践应成为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努力

为大学生人格塑造提供理想环境。

[关键词]马克思人格论理想人格论大学生人格教育

[作者简介]吴青林(1973-),男,江西吉安人,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工作。(浙江临安3113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4-0049-02

马克思的人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

哲学角度对人格及理想人格进行了诠释,为人格教育和人格研

究确立了最基本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基础,对当代大学生健康人

格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的人格论

1.人格是人的规定性。马克思从发生学角度出发,认为人

格包含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两种规定性,并认为人格的自

然属性是其社会属性的前提和基础。

“人的存在是有机生命所经

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只是在这个过程的一定阶段上,人才

成为人。”①无论是研究社会,还是研究人,

“出发点当然是自然规

定性”。②所以,人格作为人的本质的重要表征是以人的形体存

在为前提,一旦抽去人格的生理基础,人格就会成为抽象思辨的

产物。一个缺乏正常生理需要和正常生理机能的人必然缺少正

常的情感体验,缺少与他人正常的社会交往,不可能形成正常的

个性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此同时,又由于人是名副其实的社

会动物,不能以孤立的个体形式存在,只能以活动的群体的形式

存在,社会属性才是人格的本质特征。因此,马克思在《关于费

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

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换言之,

人格的实质是人的社会化的性质和水平,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不

断吸收社会思想和行为规范的结果。

2.人格是人的社会实践性。如果说人的生物属性是人格生

成与发展的先天基础,为人格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那

么,人的社会属性则是人格生成与发展的现实源泉,为人格生

成、发展提供了现实性,而在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变的过程中,个

体的社会实践则是联系两者的中介。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

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④在社会实践

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离开社会实践,人无法生存,更不用

说人格的形成和塑造。一方面,个体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参与到

社会中去,才能与他人进行交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社会关

系系统;另一方面,社会关系系统反过来影响、制约人的现实规

定性。马克思关于人格的实践生成与人在人格生成、发展的能

动性充分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并且从个体的生理、心

理、社会三个维度勾勒出人格的整体面貌。在此,我们可以说人

格是指以一定的生理特征(遗传)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中介,在

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个体自主建构的、相对稳定的内部状态与

外部行为的统一体。

3.人格是一个历史性范畴。人格是历史的产物,由社会历

史条件决定的。人的实践活动都要以一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为

前提,并受其限制。

“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

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⑤实

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特征。这决定了人格必须以社会生活和社

会关系的发展为基础,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人格在不

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历史形态,人格的发展也呈现

出不同的层次性: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依附人格、建立在商

品经济基础上的独立人格、建立在产品经济上的自由人格。

二、马克思的理想人格论

1.理想人格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所谓人的全

面发展,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使“人以一种全面

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

质”。⑥即人的潜能、禀赋、素质和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

的全面的发展。从而也就成为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的主人,

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⑦人在自由、全

面、丰富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的人

的“全面发展”概念应包含:一是人的智力与体力的全面发展,这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含义;二是人的活动能力的多方面的

发展,包括物质活动能力和精神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三是人

的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上述种种构成了人的发展的普遍性和

全面性。

2.理想人格强调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指出,未来的社会

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⑧。马克思

也曾经使用“自由个性”⑨这一概念表达了他对人作为个体即独

一无二的独特性存在的充分关注。而一个人的独特性,蕴涵着

作为个体的人的本质规定性,着眼于个人有别于他人而在发展

特征上表现出来的内在差异性,因此一个人个性的存在是他的

使命的真正存在。而人的自由发展,就是对这种个性差异性的

肯定,是一种以个人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即每个

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己的潜能,完全符合自己心

愿的自我决定、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只有实现人的个性的自

由全面发展才是马克思的理想人格的最终实现。

三、基于马克思人格思想的大学生人格教育建议

健全人格的形成更有赖于人格培育的教化作用,高校教育

应以马克思人格理论为观照,培养人格健全的大学生,促进其身

心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这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1.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结合应成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

标。建构大学生人格教育,要力戒高校目前把现实人格与理想

人格两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避免学生要么沉溺现

实而自暴自弃,要么耽于空想而逃避现实的现象。马克思在探

讨人格问题时,既非常注重对人的现实规定性的强调,认为人格

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

每个人都表现出鲜明而又独特的个性特征。同时,又对人格的

理想状态进行了全新的解答,指出理想人格实现了人同自身、人

同自然、人同社会的和谐共处,克服了人的本质与存在的对立状

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向度。按照马克思人格理论,既不

能用理想人格替代现实人格,又不能忽视理想人格。因此,建构

大学生人格教育应当首先教育大学生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的现实人格,但还必须用理想人格引导学生,以提升学生的生

存价值和生命质量。如果忽视了理想人格的引导,失去了对这

种人格的期待,人就会变成实现社会发展的工具,人格只能片面

或畸形地发展,从而迷失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和目的所

在。只有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和谐统一,才能塑造大学生的健

全人格。引导大学生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在现实中逐步地实

现理想。

2.以人为本应成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基本原则。当前,我

国高等教育处于大变革之中。但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

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效果却难尽如人意,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

兴趣,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坚

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大学生的主动性

和创造性,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个体的独立人格,并针对

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他们作为受教育者的参与程度,使其由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体现大学生人格

教育的价值。马克思人格思想本来就是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

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其理想人格是自由自觉活动的主体。这

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不仅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而且是人类不

断超越自身,追求理想人格的内在动因。因此,以人为本,以大

学生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尊重他

们个性选择和发展的无限多样性;同时,强调大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

本。以人为本,是当今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

高校人格教育需要认真看待的问题。

3.社会实践应成为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

会实践的实施目的,在于经过社会实践认识世界并进而改造世

界,实践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一条必由之路。马克思

人格思想认为,实践不仅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如果说“自由自觉的活动”还

只是人的一种抽象本性的话,那么它的实现和确证方式便是人

自身的实践。因此,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注重人的社会性,培养与

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更要注重提

升人的实践能力,激发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促进人的各种潜能

的发挥。这才是马克思人格思想的真谛。由此可见,人格教育

不是思辨的、抽象的,而是实践的。实践教育不仅可以使大学生

通过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熟悉社会,了解社会,为承担社会责

任、履行社会义务奠定基础,而且还可以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人格

教育有机结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格教育,以便于培养

大学生的社会主体意识和公民的主体精神。当然,我们还要认

真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实践形式,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敢于

创新、善于创新,在内容、规模、时间等方面精心安排,将理论教

学与实践密切结合,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人格素质的

变化要求。

4.高校应努力为大学生人格塑造提供理想环境。不同的社

会环境会使大学生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大学生的思维结构、

思维方式虽然已渐趋于理性,然而他们的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容

易受到社会或周围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这就要

求我们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要针对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

从不同层面不断地优化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营造和

谐的教育环境。在宏观层面,高校要超越“象牙塔”,从社会边缘

走向社会中心,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与社会相关部

门的沟通与交流,提高高校校园主流文化的社会辐射力度,发挥

社会“大学校”平台的社会化功能,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

提高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成效;在微观层面,要积极整合和运用高

校教育资源,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根据人的全面发展方

向,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确立价值目标体系,形成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所标示的价值目标

的引导下,选择和设计自己的价值目标、生活样式,塑造自己的

健康人格。同时充分发挥高校对社会环境的“过滤净化”的作

用,尽可能将社会中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

[注释]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45.

②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104.

③④⑤⑧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59,92,294.

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⑦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60.

4.马克思 考试题 篇四

形而下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其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不是采取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而是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他割断了事物的联系,使发展中断。不能从全局和事物发展运动中把握规律,看清事物的本质。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等著作中明确指出经验主义的要害在于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满足于个人狭隘经验,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到处生搬硬套,也否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庸俗经济学特别指专注于分析表面现象(如需求和供给)的著作,指忽视结构上的价值关系,也指不愿意以公正的科学方法探究经济关系,尤其害怕对潜藏在商品交换行为下的阶级关系的研究。这后一方面,使庸俗经济学具有辩护性,也就是说,它更感兴趣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上的合理性,而不惜牺牲科学上的公正性。

因此无论是经验与拜物,还是庸俗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都不能全面客观的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因此运用这两种方法论只看到了经济中纷繁复杂物与物的关系,却不能看到把握其共性,看到隐藏在其背后的社会现实关系。

(2)马克思运用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看到了隐藏在一般物的关系背后的人与人的社会现实关系,实现了从抽象的一般物的关系到具体的社会现实关系的实质转变,是经济学上的一次飞跃。

经济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理解经济实践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经济学理论体系,用以指导人们当前和未来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实践。而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则在于,如何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分析经济活动,通过现象看本质,从现象中抽象出本质,进而对本质和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理论表达。

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无法像自然科学一样在实验室中进行,马克思认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也就是说,抽象是唯一可以当做分析工具的力量。马克思正是运用科学抽象法才真正解答了“商品之谜”。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科学抽象法要求对社会活动的研究,从感性的具体出发,经过分析上升到抽象的规定,然后在抽象规定的基础上,经过思维中的综合过程,再现为理性的具体。其中,“抽象”在方法论意义上,是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即把“感性具体”的某一方面的属性、关系等在人的头脑中抽取出来的方法。科学抽象法的具体过程即为:从“感性具体”,到“抽象的规定”,再到“理性具体”。

就整个过程来说,对“感性具体”的认识,仅仅是理论认识的来源,而不是理论体系的出发点;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构建是从“抽象”开始的,也就是说,理论是以抽象的规定,而不是以感性具体作为自己的形成要素。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定”只是使科学研究站在理论体系入口处,而通过综合,把反映事物各方面本质和联系的“抽象的规定”联系

在一起,才能形成关于事物的全面深入的认识。从抽象到具体的运动,表面上看是一种纯概念的运动,但这种概念的运动实际上是社会运动的反应,即抽象的思维表达是人类社会的本质。

马克思在论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时,将科学抽象法分解为两条道路,即:“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感性具体)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同样是经济学研究方法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历史。从“具体”到“抽象”首先是从“感性具体”出发,对“混沌表象或整体”进行分析,形成“抽象的规定”,达到对“感性具体”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马克思认为,17世纪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和学者所走的研究道路,便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的第一条道路。“第一条道路是经济学在它产生时期在历史上走过的道路。例如,17世纪的经济学家总是从生动的整体,从人口、民族、国家、若干国家等等开始,但是他们最后总是从分析中找到一些具有决定意义的抽象的一般关系,如分工、货币、价值等等。”

而在抽象到理性具体的第二条道路上,“这些个别的要素一旦多少确定下来和抽象出来,从劳动、分工、需要、交换价值等等这些简单的东西上升到国家、国际交换、世界市场的各个经济学体系就开始出现了。”

因此,只有从“抽象的规定”再进一步上升到“理性具体”的时候,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体系才会真正出现。而这后一条道路才是马克思所要走的道路。在马克思看来,“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科学抽象法是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提出和具体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是哲学思维和哲学方法(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哲学的思维和方法,即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原则和根本方法,是马克思科学抽象法的哲学本源。

经济理论来源于经济实践,并用以指导经济实践。但理论在指导实践之前,必须对经济运行状况的好与坏做出判断,做出规范性的分析。

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提供给我们理解、剖析和透视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抓住其运行本质和规律的独辟蹊径的视角。马克思正是运用这种方法抽象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方面,并将其在思维的行程中、在精神上、在理论上再现出来。马克思研究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是他留给人类研究自身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思想瑰宝。只有站在他的肩膀上,我们才能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整体经济的运行,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机制和根源,以及如何才能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

马克思说:“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3页)。可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也就是从简单的范畴上升到复杂的范畴,从个别、局部到整体,即运用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以构成理论的体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正是这样做的,他从分析商品出发,研究了商品到货币、货币到资本的转化,从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到它的各种现象形态──利润、利息、地租,一步步地上升到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整体这种思维中的具体是资本主义现实的科学反映,也就是把资本主义现实“当做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持这种观点的人还认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抽象法的具体化。

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社会科学是正确地反映社会运动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功能最根本和直接地表现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实际上,不仅社会的政治、人文发展直接取决于社会科学,而且经济发展乃至于科技发展本身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社会科学的规定与主导。

一、社会科学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众所周知,自然科学与技术因为可以直接转化和派生出各种生产力要素故而是 “第一生产力”。社会科学虽然不能直接转化成各种实体性的物质生产力,但却具有比自然科学更为根本和宏观的巨大经济功能,它可以转化为比微观具体的生产力要素更为根本和重要的经济观念、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效益。

(一)社会科学可以转化为人们的经济观念。经济观念来源于经济实践,但又总是深受社会科学理论影响的。社会科学理论可以通过教育传播、宣传普及等途径内化为人们的经济观念。如中国传统经济学极力主张重农抑商,这一观点的长期宣传和灌输造成中国人长期缺乏商品意识与市场观念;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的生产与消费观念、商品与市场观念、就业与效益观念等等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这无疑是同市场经济理论的宣传教育分不开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经济观念的大更新都是以经济学、政治学等社科理论的大突破、大传播为先导条件的,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的重大革新迟早会引发人们经济观念的大解放,而社会科学理论的停滞和凝固则会造成人们经济观念的陈旧与僵化。

(二)社会科学理论可以转化为社会的经济制度。从制度和理论的基本关系来看,任何具体经济制度都是某种思想观念的具体对象化,因而也都是有其社科理论基础和观念支持的。如中国建国后所以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制度,除了当时特定的国情条件外,与我们党的经济理论主张有很大关系,而改革开放以后选择和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则可以说是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的必然结果。历史经验充分证明,无论是经济制度的调整、完善还是革新与重建,都需要社会科学理论提供理论根据、概念模型和操作摹本,都需进行相应的社会科学理论上的超前变革和更新。

(三)"社会科学理论可以转化为政府的经济政策。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历来是非常重视社会科学理论指导的,尤其是经济学在现代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调整和创新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典型的如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就对政府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的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在战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成为美、英、加、奥等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四)社会科学理论可以转化为管理的经济效益。一个组织内部的各种生产要素能否做到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从而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实现组织目标效能的最大化,主要取决与管理的科学化程度。社会科学理论可以指导和应用于管理实践,能够转化为管理的经济效益

组织行为学中的公平理论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团体竞争力指明了正确道路

二、社会科学控制社会政治发展

政治作为经济的集中体现和国家强力体系,对经济具有根本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现代政治是由政治主体$国家、政府、政党、政治领袖%、政治规范、政治文化等子系统构成的完整体系,社会科学对政治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可以内化为政治主体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所选择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等。其次是可以升华为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中软件系统,其核心是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心理。古今中外每个国家、政党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所有这些意识形态都是对某些社会科学理论学说的选择、接受和改造。

三、社会科学主导社会文化发展

社会科学对文化系统的作用形式主要就是它可以为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建设需要有良好的政治理念保证、道德观念依托和知识投入与智力条件的支撑。所有这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撑条件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水平,都可以说是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种转化形式。

不仅如此,社会科学还能够转化为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此外,社会科学还能够指导各项文化建设和文化环境改造。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和组织文化建设以及各种文化事业、文化设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建设等众多方面。

四、社会科学是推动人的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人类迄今为止的发展历史已经充分表明,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能够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学习等途径转化为人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能够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塑造人的人文精神和提升人的人格境界。没有社会科学的理论发展、知识传播、成果运用和方法掌握,人就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和劳动者,更不可能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在内容上主要论述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相互对立,相互限制的;同时,又是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改造自在自然,创造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的过程,也就是人类实践的过程,它伴随着是对自然原生态的破坏过程。自然界力求恢复到原生态的状态,就要不断的反作用于人,否定人的作用。同时,自然规律又会限制人的活动范围。因此,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不但要遵守自然规律,还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索取,减少对自然原生态的破坏,以此不断提高人对自然的适应能力。不然,就会异化自然,导致自然的报复。而且人与自然的异化,还会引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异化。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又是相互统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由自然产生的,人的生存发展必须依赖自然。自然向人类提供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人与自然的平衡,影响着人与自然各自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自然内部的循环与平衡,依赖于人对自然积极、主动的适应。实践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人类通过实践完成人与自然地统一。实践过程中要遵守自然规律,更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是在“超越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自然观,扬弃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与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不同,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强调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和自然的客观存在性;与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不同,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强调从人以及人的实践角度去理解自然,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既肯定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和客观存在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从实践的角度理解自然,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内在统一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然摆在对人的优先地位,这就深刻体现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同时,这也充分说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对人具有客观性与先在性。当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认识自然规律,适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但人却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因此人们应该在尊重自然,遵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去改造客观世界。一旦人们主观性膨胀和滥用,违背自然规律,那就必然遭到历史的惩罚。对此,恩格斯就曾指出:人类不能过于陶醉其对自然取得的胜利,每一次胜利以后,人类都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2)人是自然的产物,人靠自然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生成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仅仅是利用外部自然环境,简单的用自己的存在,在自然界引起改变;而人则懂得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也是作

为最高级生命体的人,之所以强过自然中的一切其他生物的根本原因——人对自然是积极、主动的适应。

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的肉体提供直接的生活资料,也为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它执行着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职能。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执行着生态的功能。在马克思看来,外部环境表现为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

(3)自然对人的制约和人对自然的积极适应

自然界对人具有优先地位,而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生活,这些因素决定了自然对人具有制约性。自然界对人的制约性,一个是自然界相对于人的先在性,物的条件性。“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

二是表现为外部生态环境对人的制约性。外部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5.吉林大学马克思试题 篇五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

A.理论特征 B.理论核心 C.理论品质 D.理论前提

【答案】C

【解析】

(1)C: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2)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是物质与意识。(3)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4)D: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答案】A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3. 客观实在性是( )。

A.自然物质的个性 B.一切物质的共性

C.物质的具体形态 D.物质的存在形式

【答案】B

【解析】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体现了个别和一般、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

4.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案】D

【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两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联系的观点和孤立观点;

(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

(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观点。

那么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第三点,因为只有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才能科学的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坚持发展的观点才能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

5. “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等说法,都是要在实践中坚持( )。

A.适度原则 B.辩证否定观 C.实事求是 D.科学发展观

【答案】A

6.《马克思主义》试题库6 篇六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简述题:

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局限性?

2、列宁时期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情况及其启示。

3、如何认识当今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

4、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之区别何在?

5、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对社会主义本质有怎样的再认识?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理论形成和时代发展中经历了哪些重大历程?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有何重大意义?

8、如何认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9、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性和理想性?

10、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弊病是什么?

二、论述题:

1、苏联模式的成就、特点、弊端及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

2、当代世界有哪些社会主义思潮?对他们如何评价?

3、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应用发展的阶段即经验教训。

4、人类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科学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到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5、怎样从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深刻总结执政党历史经验基础上做出的精辟论断和科学总结?

6、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思想解放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论。

7、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它们的异同之点何在?

7.吉林大学马克思试题 篇七

关键词:大学,马克思主义,接受现状,调查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 国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越来越支持, 研究成果也在不断的涌现。但是, 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来看, 大家要么只专注于对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研究, 要么就是略加调查就简单地分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接受的现状, 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接受路径方面还留有一定的空白。总的来说就是对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就是现状的调查与接受路径的研究这一领域目前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 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论文可以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成果。

二、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以下几个基本概念是本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调查内容的体现, 我们要大学生接受什么, 了解什么, 归根结的就是以下几点。

1.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1]。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的集成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 并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的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儿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2.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是资本为私有的经济制度, 这种以资本为主体的制度是尊重资本和财产为私人所有, 任何人都不得非法侵占, 这就是私有制的含义, 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 没有私有制就不能叫资本主义[2]。根据马克思所说, 资本主义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3.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 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 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 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19世纪30至40年代, “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 并作了科学解释,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 而且社会主义需要有发达的资本主义作基础才能实现。关于社会主义的起源存在以下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通常是从早期现代的各种观念运动来探讨社会主义论题;第二种说法主要认为社会主义思想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3]。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 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一命题做出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 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的优点是覆盖面广泛, 效度较高。样本容量大, 提高信度。可以接触到更多类型的人, 熟悉不同的环境, 积累到不一样的经验;缺点是废卷较多, 比较浪费。不好判断被调查者是否处于心情平和的状态。本文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对象为大连某高校的部分大学生, 按照工科、理科、文科、商科和艺术科经进行分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准确全面的掌握当前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接受现状的情况。 (以大连某高校为例) 通过调查, 分析影响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因, 并为开辟和提出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新途径提供依据。

四、结果与分析

1. 大部分人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是有用的, 并且认为我们的生活与马克思主义息息相关,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认为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影响, 并且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信仰。但是保持中立的人数较多, 这说明对于马克思相关理论知识的欠乏, 以及了解程度不够。农村与城市相比城市人口更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重要性, 但整体上差距不大。少数民族比汉族人更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的作用, 且更加认可马克思主义, 更加关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政策。学生干部中对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的重要性了解不够深刻, 有待加强。非学生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百分比高于学生干部, 不赞成的百分比也比学生干部要低, 因此, 学生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程度与认知程度不够深刻, 整体学生的素质有待提高, 学生干部应该有更好地认识。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重要性问题上, 女生认为其重要的分布比男生更加广泛, 但是在完全赞成的深度上男生高于女生。存在一个比较极端的现象, 完全赞成和完全反对上男生高于女生。在学科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用程度上艺术生和文科生赞成率最高, 而工科生和理科生、商科就要偏弱一些, 艺术生和理科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程度更好一些。

2. 大多数人都赞成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 认为弘扬马克思会对中国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农村对于马克思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这一问题赞成比率大于城市。但两者的赞成率都超过了60%。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这一问题汉族和少数民族中赞成程度都超过了60%, 但是两者相差不大。女生比男生更加认同马克思主义适合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观点。学生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这一项上稍低于非学生干部, 但是, 大部分人都是赞成这一观点的, 认为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工科生赞成的比率高但是反对的比率也比较高。文科生与艺术生对马克思了解更深一些, 认为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比率更高, 理科生, 工科生, 商科生要小一些。

3. 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课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关联性比较大。大多人持有中立的态度, 并偏向赞成这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学生认为思政课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关联性比较大。少数民族和汉族百分比相差的不大, 但在赞同一方, 少数民族百分比较大, 说明, 少数民族中, 还是认为思政课与现实社会关联性很大。说女生更比男生认为思政课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关联性很大。在所有调查者中, 大部分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都持赞成一方。非学生干部持反对一方的百分比比学生干部高。但相差不大, 综合来讲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课教材内容与现实社会关联性比较大。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 被调查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储备是比较匮乏的, 比较片面, 不深入。被调查者缺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性, 另外, 所有的问题回答中中立的比例都很高, 说明被调查者没有发自内心的回答问题, 模棱两可, 有些问题心里不赞同, 但碍于学校、老师甚至国家政策等问题又不敢如实回答, 也说明被调查者中绝大多数的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 对社会主义, 对国家的政治体制是不了解并且是曲解的。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 正如设计调查问卷之初设想的相似, 要解决这些问题, 学校和国家应该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深入了解和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而使学生国家理解和信仰马克思主义。

通过对所有问卷的分析发现,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大多数的价值观和社会观还是比较正确的, 同时被调查的大学生大多数认为马克思理论是有用的, 是与生活和社会息息相关的, 他们虽认同马克思主义, 但是对基本的理论却了解不深, 是片面的并且形式化的。并且持中立态度的人较多, 由此可见, 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还是有效的, 但还要加强大学生学习和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 使他们真正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许胜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 2009.

[2]靳辉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理论流派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8.

8.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的调查 篇八

一、本研究的调查情况

1.调查对象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的基本状况: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了800份,回收656份,有效问卷656份,有效率82%。问卷发放选取了不同的专业和年级层次,包括文科经管、文体艺术和理工类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问卷的可分析性。

本次调查对象中,男生为189人,占28.8%。女生为467人,占71.2%,符合我校男女生性别结构比。在调查对象的来源上,来自农村家庭学生367人,占55.9%,城市家庭学生286人,占43.9%,1人性别缺失,该组数据符合我校生源地结构比。在调查对象年级层次划分中大一学生为189人,占比28.8%,大二学生为193人,占29.4%,大三学生141人,占21.5%,大四学生为133人,占20.3%。在学生专业分类上文科经管类学生为460人,占70.1%,理工类学生94人,占14.3%,文体艺术类学生101人,占15.4%。该数据基本符合我校专业招生实际情况。在调查问卷学生中,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人数为35人,占5.3%。共青团员人数为593人,占90.4%。群众人数为24人,占3.7%,缺失4人,占0.6%。从该组数据可以发现,中共党员人数占比低于我校实际13%左右的学生党员结构比,主要原因是此次调研大一大二学生所占比例较高,低年级入党学生较少,进而导致该数据较低。

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针对湖北经济学院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进行,共设计了25道选择题。其中涉及个人基本情况、个人信仰情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状况、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等问题。

3.调查方法

第一,问卷法。本研究设计了严格的问卷调查来收集当代大学生相关的心理和行为特征。问卷法是社会调查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之一,也是本研究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而且学生本人自愿参加。问卷回收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有效数据。

第二,访谈法。本研究采取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非标准方式,利用学生熟悉的语言与该校学生进行沟通交谈,让他们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以及信仰状况,以便本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大学生信仰的基本状况,以及怎样进行信仰选择。

二、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与原因分析

1.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在回答“是否有明确的信仰”时,“有”的比例为31.4%,“没有”的为51.5%,“不明确”的为17.1%。在回答信仰什么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选项占47.3%,而非马克思主义的“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其它”选项占52.7%。在回答“是否应该有信仰”时,选择比较重要以上的占到了84%,不太重要等占到16%。

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仍然认为信仰对于其自身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又可以发现,当前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出现了危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信仰的缺失。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有信仰,更多的学生表现为无信仰或者不明确的信仰迷茫。理想与信仰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至高追求,但是实际调查结果却令人担忧。二是信仰的多元化。学生在愿意信仰的选项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到一半,而非马克思主义信仰超过一半。该数据表明,当前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信仰在高校受到了挑战与冲击,不再是唯一的信仰,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群体基本都是95后,他们出生于上个世纪末期,是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和市场经济成长的一代年轻人,正因如此,他们的信仰更容易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冲击。一是互联网时代加剧了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借助互联网涌入中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冲击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资本主义国家鼓吹的文化趋同或者普世价值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怀疑、动摇,意识形态淡化。二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功利主义的危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出现是社会大环境所造成的,他们成长的校园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冲击到了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信仰状态,并逐渐在个人群体上反映出来,尤其是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够成熟的当代大学生,更容易受到金钱、物质的诱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坚守信仰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利益,而物质、经济或者享乐主义的回报却高得多,导致当代大学生经不起权力、金钱的诱惑,对于自己尚未成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等产生了怀疑态度,缺乏共产主义信仰。

2.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状况

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虽出台了系列政策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不理想,集中反映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程度不高。本次调查问卷的第十、十一、十二几题主要是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现状。

数据显示,只有6.3%的人表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常了解,93.7%的人表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般了解、不了解或不知道。看过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占到45.2%。没兴趣或没看的占到了54.9%。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了解的只有15.1%,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之和占到了38.6%。这说明目前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不是非常理想,虽然有65.4%的学生表示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的关系很紧密,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了解不多,掌握不深,这种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模糊认知上的信仰是不稳固的,极易受到其他理论思潮的影响。

通过以上数据和笔者的访谈可知,导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程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前的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更多是一种概念与结论的记忆,考试的分数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教师没有从思想感情上将学生吸引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上来,不能为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二,娱乐性过度的社团活动在大学校园中广泛存在,客观上为价值多元化提供了氛围,但也冲淡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关注;第三,日益功利化的社会价值标准也逐渐渗透进入大学校园,使许多大学生认为,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是人才,而不在乎是否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落后,难以同大学生真实的思想信念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素养和理论水平的参差不齐等,也阻碍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发挥。

3.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状况

本次问卷调查的十三、十四和十五题旨在调查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度,题目分别是:你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你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前景的态度?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你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统计数据显示:23%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能够鞭策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50%的学生认为该理论虽是科学的,但是太枯燥、太深奥,难以理解,即使学习了,也有深不可测的感觉。在关于发展前景的态度上,学生选择充满信心的占28.4%,比较有信心的占39.9%,一般和不看好的占到了31.3%。学生认为今天马克思主义仍然有现实意义的占到53.5%,已过时、不好说和其他选项占到了46.5%。

通过对上述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总体是积极向上的,学生在理论认知和认同上是存在差异的,如上数据显示,他们对于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认同度高,对于未来的发展也比较有信心,但是也存在消极方面,部分学生也存在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倾向。笔者认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缺失的因素有多种,其中社会环境因素毋庸置疑的是问题形成、出现的土壤和基础,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原因即信仰需求不同和心态多元是主观因素,而高校部分理论课教师对大学生的教育误导也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缺失的主要因素。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想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既需要从外部着手,消除诸多不利影响,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还需要重视高校理论教育,重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自觉性的培养,增强把外因转化为内因的动力,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扎根于大学生心中。

1.净化社会环境,营造正能量的校园氛围。大学生成长环境对其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非常重要,从社会大环境角度进行分析,党和政府部门需要将共产主义理想的主导性发挥出来,对各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我国封建残余思想进行积极的抵制,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进行大力弘扬,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发挥出来,用科学理论去武装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塑造优秀的作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便向大学生渗透先进的、向上的文化氛围,对他们的心灵进行净化,促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使其深深地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从学校环境方面来讲,需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对校园环境进行优化,首先要对校园设施进行美化,将高雅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因素注入到校园建筑和设施中;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如建立各种校园社团、举办各种学术讲座等,这些都可以有效地重塑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素养,着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只有提升了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才能有效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教师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素养,需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高校教师来讲,需要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熟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并将这些理论积极运用起来,忠实地拥护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喜好,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例如可以用生动的方式来宣传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性价值观念,只有让大学生对其产生了认可,他们才能自觉地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发展。在具体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很多学生根本就不了解马克思主义,仅仅只是依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教材了解了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要想让学生深入地掌握,那么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多阅读马克思经典著作,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通过阅读,让学生产生共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互相交流心得,鼓励学生上台演讲,形成共同学习的氛围。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对于大学生来讲不仅仅只是危机,更是一种机遇和挑战。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行重新塑造,将时代意义赋予到马克思主义信仰中,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共产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2]高云坚.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探析———以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3]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本文为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思想教育评价中心一般项目(2014B06),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以湖北六所高校调研为例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绿化规划论文下一篇:土建质量月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