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单元的施工计划

2024-11-19

划分单元的施工计划(精选3篇)

1.划分单元的施工计划 篇一

砂岩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研究分析

本文首先针对流动单元的定义以及特征进行了论述,随后对目前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进行了分类研究,即流动单元的定性划分和定量划分两大类.同时本文又对流动单元定性划分法,露天沉积界面法和沉积岩相法;流动单元定量划分法,孔喉半径法,流动带指数法、物性特征综合法以及生产动态资料法等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分析.通过对砂岩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的`研究分析,就完全能够为我们今后探索新的流动单元划分方法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方向.

作 者:焦雪峰 叶熙 金维鸽 JIAO Xue-feng YE Xi JIN Wei-ge 作者单位:焦雪峰,叶熙,JIAO Xue-feng,YE Xi(浙江油田分公司,浙江,杭州,310025)

金维鸽,JIN Wei-ge(咸阳宝石钢管钢绳公司,陕西,咸阳,71)

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年,卷(期):8(11)分类号:P61关键词:储层 流动单元 砂岩 方法

2.划分单元的施工计划 篇二

纵览中条山地质, 可明显分为西、中、东3个地质单元 (地块) , 每个单元有其独特的地质景观。

笔者在中条山地区已工作数十年, 基本搞清了中条山地区的地质外貌。古构造带的发现, 为该区的地质研究增加了新意。综合分析, 发现中条山区, 3套不同的地层建造竟然分布于互不连接的3个地区, 于是产生了划分地质单元的想法。本文拟对本区几个重大的地质问题进行探讨。

2006年初,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连续两天播出消息——我国科考人员在南极格罗夫山进行了8 000 km2 1∶500 000比例尺地质测量, 发现该区也是由几个地块组成。正好与笔者的观点巧合。

细想起来, 假设把古代以上地层剥去, 作一幅山西省地质图, 会发现不同古地块具有不同的地层建造及构造形迹, 显示地球早期地块碰撞及活动特点, 沿着地块边缘则成为地壳后期活动承袭踪迹岩浆侵入部位。又如吕梁山区离石大断裂, 为鄂尔多斯地块与吕梁地块接触带, 后期地壳运动沿袭了古地块再位移, 形成了现在古生代地层大断裂的外貌。推想新构造运动也应在古地块边缘显示。5·12汶川大地震为康滇大地块沿其边部的龙门山断裂带北东向运动所致。所以古地块的研究, 不仅对区域构造、成矿带探讨有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对防震减灾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中条山地质单元划分

3个地质单元的划分, 说明中条山地区由3个地块拼成。

1.1 西单元

位于雪花山至张店、平陆县城一带, 称中条山西南段。

1.1.1 地层特点

a) 大古代变质杂岩中夹磁铁石英岩、大理岩, 并在运城西姚一带有一层厚2 m~10 m粗晶 (似石榴粒大小) 大理岩, 为邻区太古代地层所罕见。

b) 元古界透闪白云石大理岩, 厚度大于379 m。

c) 熊儿群安山岩。

d) 长城系 (原称蓟县系) 为一套千米厚的石英岩状砂岩、页岩、白云岩组成的较完整海进序列旋回建造。

e) 罗圈组冰碛砂、砾岩层, 富含磷质, 形成本区磷矿床。该组代表一个特殊地质时段。

f) 寒武系底部有稳定的辛集组地层存在。寒武—奥陶系岩层、富含白云质, 主体岩石以白云岩为主。

1.1.2 构造形迹

区内东西向压性断裂发育, 规模大、延伸长, 又多被后期压扭性构造切断, 变向。有趣的是以解州为中心, 西部断裂到此方向拐向南东, 而东部断裂呈北东东向展布, 以本单元北部孤山为脊柱, 构成“山”字型构造轮廓。

1.1.3 岩浆岩

a) 变辉绿岩 (βμ2) 呈脉状多贯穿于太古代变质岩内。局部贯穿长城系地层及安山岩。

b) 变质花岗岩 (γundefined) 出露于永济市及解州西南广大地区, 几乎占据了太古带地层位置。

c) 花岗岩长岩 (γδ5) 属燕山期岩体、规模小、出露5处。其中蚕坊岩体最大, 约5 km2, 附近发现小型金矿床。

综上所述, 本区地层岩性相当于河南豫西一带, 挤压断裂与秦岭纬向构造带吻合。因此, 本区属豫西地址范畴毋庸置疑。与山西各地对比有较大差异。

1.2 中单元

东以古构造破碎带为界, 北被盖层断裂所截, 呈北东—南西向的矩形体。

1.2.1 地层概况

在太古代涑水杂岩之上发育着3 000 m的绛县群, 5 000 m的中条群及7 000 m厚的担山石群区域变质岩地层。中条三大类型铜矿床赋存于该地层内, 为数十年来工作、找矿、研究的重要对象, 成为中条山地区闪亮的主体地质景观。

1.2.2 构造特点

从区内构造形迹、地层展布、岩层产状分析, 受古构造破碎带控制。

古构造破碎带呈北北东向, 南端拐向东西, 北部被北东东向断裂所切割, 平面上形成拉长的“S”形特征。从北到南本区地层由老至新, 依次排列为绛县群地层, 中条群中下部地层以及中条群温峪组、吴家坪组等地层, 构成北东—南西向雁形式斜列展布, 明显属于新华夏多字型扭动构造体系。很有趣的是胡篦型铜矿体由北到南, 即篦子沟矿区位于黑片岩底部, 桐木沟矿区位于黑片岩中下部, 店头矿区位于黑片岩上部, 老宝滩矿区位于黑片岩顶部, 亦严格按多字型构造形态斜列, 这与区内地层雁形式分布相吻合。这种构造体系隆起带有东陡西缓的特点, 也就是说东界古构造破碎带, 构造活动强, 拗陷较深, 冲断面倾向北西。西部缓缓淹没于黄土之下。

该单元北部一带, 挤压断裂尤为强烈。形成桐木沟同斜背斜, 至龙峪组、余元下组、篦子沟组片岩内发育层间断裂, 是由于西向压力作用时, 横岭关变质花岗岩刚性块状的强力推动, 又受到东单元同善天窗隆起的阻隔所造成。

本区以古构造破碎带为骨干, 构成解州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前弧东翼。

1.2.3 岩浆岩类型

a) 超基性岩 ( ⋲1) (变辉石岩) 出露于夏县东部及东北部一带的涑水岩中, 呈小型岩柱, 面积小于0.1 km2, 泗交唐回处有部分角闪岩体。

b) 变辉绿岩脉 (βμ2) 较普遍贯穿于老变质岩中。

c) 变质花岗岩 (γundefined) 出露于绛县横岭关一带的涑水群地层中, 俗称横岭关花岗岩, 变质深, 分布广、约20 km2。

变花岗 (斑) 岩 (γ2) 北部见于铜矿峪铜矿床, 内呈小的岩柱。南部出露神仙岭一带, 称神仙岭花岗岩, 呈不规则状, 约0.8 km2。

众所周知, 中条铜矿闻名全国, 扬名世界, 此处为中条铜矿赋存的地质主体, 因此, 中单元为中条地质景观最闪亮的地段。

1.3 东单元

为大片的火山岩分布区, 其面积广 (1 000 km2) 厚度大 (5 000 m) , 构成广袤的安山岩地质景观。

1.3.1 地层特点

从同善安山岩天窗所见, 由东向西为:

a) 太古代虎坪群, 其片麻岩中夹变玄武质凝灰岩, 有小型铜矿床。

b) 宋家山群, 由石英岩、片岩、白云石大理岩相间形成复理式建造。其中, 大犁沟组的黑色炭质片岩, 较广泛的分布于西部杜家沟, 槐树庄一带, 与梁王角、里册峪 (徐茂公殿) 的黑色片岩同属一层。该片岩铜矿化普遍, 在徐茂公殿形成小型铜矿床。

c) 西阳河群安山岩。

d) 本区周边被 (长城系, 古生代) 盖层覆盖。

1.3.2 构造特征

区内以东西向略向北突的弧形张扭性断裂为主, 次有小型的南北向张性断裂展布, 主要断裂形迹构成解州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反射弧。有的断裂西延相交于古构造破碎带上形成破碎带。

本单元南部沿黄河一带新、老第三系沉积层有明显的断裂现象, 说明喜山期运动在本区的活动性。

1.3.3 岩浆岩类型

a) 变辉长岩 (υ2) , 见于变质岩中, 呈岩床及不规则状, 最大者长3 000 m, 宽300 m~500 m。在宋家山一带交代围岩形成磁铁矿矿床。

b) 变辉绿岩脉 (βμ2) , 顺层贯入变质岩中。

c) 变质花岗岩 (γundefined) 见于虎坪群地层中, 变质深、规模大、具片麻状构造。

d) 燕山期花岗闪长 (斑) 岩 (γδ5) , 较集中的出露在望仙、王茅及曹家川、三门南部沿黄河一带。其中王茅岩体较大, 约1×3 km2;望仙为小岩体群组成。

纵观本区, 尽管同善天窗老地层出露有限, 地层完整性差, 但有其重要地质意义。

区内周边的云梦山组及古生代地层北伸东延经阳城县与太行山岩系相连, 地质景观上应属太行山南尾部位。

本区安山岩来源, 为中条运动末期, 以垣曲县城一带为中心, 沿古构造破碎带大量多次喷出而形成, 构成西厚东薄, 西老东 (南) 新扇形展布的安山岩层。只因东单元向西俯冲, 中单元突起抬高, 喷发通道倾向北西, 火山口东斜, 故安山岩喷发则多溢于东单元地区。多年来寻找安山岩喷发通道的疑问予以解决。

安山岩的喷发显然为中条山地区一大地质事件。

1.4 3个地质单元的简结

a) 每一个单元有其独特的一套岩层建造, 地层岩性有极大的差异, 地质时代只可对比, 不可相连。

b) 构造特征各不相同, 各单元有其配套的构造形式。总合一体, 构成本区解州山字型构造的完整形迹。

3个单元比较, 中单元明显为突起地块, 区域地质构造称中条突起, 则名副其实。

c) 岩浆岩方面。

3个单元的共同特点

①太古代地层中均有规模较大的老花岗岩体侵入。

②元古代前的地层中变辉绿岩脉较多。

存在的差异

①东单元有变辉长岩的侵入, 形成交代铁矿床。

②东单元与西单元均有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侵入, 岩体小而分散与金矿化有密切关系。

③唯中单元有少量超基性岩及变花岗岩 (γ2) 侵入, 规模小, 变质浅。

1.5 成矿专属性

西单元有金矿、磷矿、铜矿。

中单元是铜矿。

东单元为铁矿、铜矿、金矿。

由此可见, 中条山区划成3个地质单元是客观的, 合理的。

2 古构造破碎带记述

该构造带纵贯中条山南北, 强度大、拗陷深, 不仅影响中条山地区而且波及到外区。

1980年, 214地质队在搞绛县幅1∶50 000比例尺区调时发现了该破碎带。从此揭开了30年来老地层与安山岩接触关系不清的迷雾, 为后续工作指明方向。

该构造带以铜矿峪北东一带为例, 其宽度数百米至千余米, 两盘整体岩层裂开界线呈弯曲状。

2.1 破碎带内的3类岩石

第一类, 变质构造角砾岩:深绿色, 灰色等, 角砾大小不一, 形状各异, 大者数十米, 成分有白云石大理岩、石英岩, 片岩、火山岩等, 基质已变为细小的绿泥石, 绢云母、长石、石英、碳酸盐、褐铁矿等, 某些地段贯入脉岩又被后期断裂再次破碎, 使其更加复杂, 因此, 变化多端, 杂乱无章, 步步变样。

第二类, 残存的岩层地质体:长数十米至数百米, 宽十余米至百余米。常见有绿泥绢片岩、白云质沉凝灰岩, 石英岩、白云大理岩、磁铁绢片 (板) 岩, 大部分为中条群龙峪组、界牌梁组岩层。

第三类, 贯入的岩浆岩有变辉长岩, 变辉绿岩, 云斜煌斑岩、变闪长岩、石英斑岩等。值得提出的是垣曲县城一带, 该构造破碎带几乎被细晶辉绿岩所占据。成为名副其实的火山喷发通道。

该破碎带由来已久, 活动不断, 称为古构造破碎带应是合理的。

2.2 该破碎带的展布

该破碎带南西延伸, 注入河流, 进入大山, 不同岩性表现不一。加桑一带为块状安山岩与厚层状石英岩接触, 形成裂谷碎石, 破碎带狭窄。上桃沟一带, 与黑色片岩接触, 破碎带变宽, 片岩压碎呈千糜岩状。

古构造带南端近黄河处拐为东西向, 复合于秦岭纬向构造带。

破碎带矿化, 北部以铜矿化为注, 南部多见铅锌、银矿化, 局部有物化探异常存在。

值得重视的是, 破碎带北延, 虽被盖层断裂所掩没, 但深部古构造破碎带的存在, 不可忽视, 翼城县北、浮山县城东的北北东向断裂群, 正是该构造破碎带后期 (燕山期、喜山期) 地壳运动再活动断裂的追踪形迹。色长200 km, 直插古县的河流中。这里有较强的弱山期花岗质岩石侵入, 形成了泗家湾、二峰山、塔儿山等含金铜铁矿, 浮山县东峰顶金矿, 总之本区的丰富铜矿床, 可看到, 沿古构侦破碎带形成了系列的多金属矿带。

2.3 张店—平陆县城古构造带

西、中地质单元的分界线, 虽被黄土大片覆盖, 但从北端少量露头的地层接触分析, 中单元的寒武、奥陶系地层走向延伸被西单元的太古代变质岩系所截挡, 显然为一构造破碎带存在。当地居民讲, 这里是一个无石头的土山。

以往的航磁异常在此亦有明显的显示。

过去研究第四纪地质地貌时, 认为这里是汾河古河道, 由于不断上升使汾河改道。张店北面的黄土层内经常可见断裂现象, 表明至今这里地壳还在活动。

2.4 需澄清两个问题

a) 里册峪、徐茂公殿一带的炭质黑色片岩归属问题, 过去至今, 认为是中条群篦子沟组片岩, 无人怀疑。然而仔细推敲、对比。二者差异见表1。

表1中可以看出, 宋家山群大犁沟组 (即里册峪、徐茂公殿) 炭质片岩, 厚度稳定, 组合单一, 富含炭质、白云质及黄铁矿, Pb, Zn, Cr元素丰度较高, 表明在环境稳定, 深水还原条件下生成。顶板白云石大理岩结晶粗大, 变质程度较深。因此, 两类片岩有较大的区别, 从炭质含量, 岩性特征, 两者有可比性, 但必定是两个地质单元 (地块) 的异地产物。

b) 涑水群等几个问题

原统称涑水群的永济-横岭关一带太古代地层, 现在看来为两个地质单元的产物, 应分开命名, 西单元另建群起名, 称其为解州群比较妥当。

同样西单元的透闪白云石大理岩层, 也应另命名为高山塔群。

2.5 探讨5个问题

a) 东单元宋家山群, 依其岩石组合、岩性特征、变质程度可与中条群相对比。绛道沟组的石英岩、绢英岩、片岩、大理岩等与龙峪组岩性相似。大犁沟组的黑片岩与篦子沟组片岩具可比性, 因此, 宋家山群列入下元古界与中条群相当, 最为合适, 二者不存在谁上谁下的关系。

b) 铜矿峪铜矿中的花岗闪长斑岩的时代问题。据野外观察, 岩性新鲜, 不具变质特征, 若暗色矿物蜕变, 岩石有黄铜矿渲染, 乃是侵入铜矿床的缘故。更可作为佐证的是该铜矿金含量达伴生元素的工业要能求并求出储量, 这只有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体附近金矿化, 才能说明此问题。所以, 铜矿峪铜矿中花岗闪长斑岩时代归燕山期, 才可解释。

c) 篦子沟组片岩, 为什么铜矿化强烈, 铜矿床赋存地段颜色变深, 变黑。相反南区泗交一带则颜色较浅?这是因为篦子沟、胡家峪一带构造挤压强烈, 尤其是桐木沟同斜东翼片岩层错动断失较多, 糜棱化岩石再次变质, 热液活动增强, 富集了胡篦型铜矿床, 并使篦子沟片岩炭质增高。石墨化加强, 致岩石颜色变深。增高的炭质, 来源于本组片岩错动消失的部分。

d) 东单元的云梦山组与西单元的白草坪—洛峪口组地层, 层位时代可以对比, 但层位上下关系值得怀疑, 云梦山组为一套氧化条件下滨海产物, 白草坪—洛峪组则是还原稳定环境下陆棚海进旋回建造, 其海绿石, 黄铁矿, 炭质等可作佐证。而且变质程度比云梦山组深, 若硬拉上下关系, 云梦山组放上合适。必定为两个地质单元产物, 可视为同期建造, 时代只可对比, 不能上下乱放。

e) 关于胡篦型铜矿及铜矿峪铜矿的成因问题。无论前人作何推断, 以本文的论述与分析, 安山岩喷发期后的中高温含矿热液应是中条铜矿的物质来源铜矿峪铜矿近临安山岩喷发通道北端, 丰富的含铜热液选择了易交代、孔隙度发育的绛县群流纹质晶屑凝灰贯入, 形成细脉浸染状铜矿体。与其毗邻的古构造破碎带内 (火山通道) 次火山岩 (辉绿岩) 裂隙面, 被丰富的黄铜矿所渲染, 其富集部位已被古人开采, 这就是坐落在火山通道上自古有名的铜锅铜矿点。

由此表明, 含矿热液不仅贯入了围岩, 并在喷发通道上的次火山岩裂隙面留下了深厚的足迹, 确是一脉相承。

胡篦型铜矿赋存地段, 位于岩浆喷发的上盘, 正好是热液活动的良好部位。但因担山石群变质砾岩、石英岩、中条群的余家山组白云石大理岩均为单一的厚层致密状岩石, 构造破坏不强烈, 渗透性极差, 只能在局部的裂隙、断裂破碎附近有少量矿化痕迹。而在断裂构造发育的余元下组、篦子沟组片岩内, 成为热液聚集活动的良好通道。又因片岩质含量高, 使热液活力加剧, 持续时间延长。因此, 破碎的白云大理岩得以交代、矿化。形成细脉浸染状富矿体, 伴有钠长石化、碳酸盐化等蚀变。而片岩中的透镜状石英岩块体则完好无缺, 无明显蚀变。说明热液变代的选择性。同样, 铜矿化富集于片岩内也可形成铜矿体。如, 刘庄冶矿区。

综上所述, 铜矿峪型铜矿、胡篦型铜矿其矿化特征一致。围岩蚀变相似, 矿化位置环绕安山岩喷发中心, 构成中条山铜矿富集带。

3 找矿方向

3.1 西单元

解州一带属山字型构造前弧内侧, 有蚕坊岩体存在, 是金矿成矿的理想区。可配合重砂, 地表寻找断裂为重点, 若断裂带有石英、硫化物出现则金矿存在无可置疑。

3.2 中单元

a) 横岭关型铜矿的寻找深部很有希望, 因是沉积变质铜矿床。

b) 铜矿峪型铜矿找矿仍有希望, 附近的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层, 无论地表矿化与否, 而从铜矿峪床的成矿标高分析, 其深部很可能富集成矿, 须作工作。

c) 胡篦型铜矿, 目前已采完的大体属地表及浅部矿体, 其深部肯定会有陷伏矿床。有的矿山已在深部坑道内发现新矿体, 所以结合多年来开发的地质资料研究, 继续探找盲矿体大有可为。

3.3 东单元

感兴趣的是垣曲县王茅外花岗岩体稍大, 应该对其附近的金矿进行普查, 接触式铁矿寻找亦不容忽视。

宋家山铁矿, 地表浅部虽已开采, 但深部找矿仍有希望, 应该在开发研究基础上继续工作。

其他则为沉积矿床, 有煤、铝土矿及老第三系地层中的石膏矿等, 不再赘述。

4 地质成果资料编制的建议

一个图幅, 一个地区, 如遇上述情况, 地质成果资料分编为好, 不能生拉硬扯, 混为一谈。尤其是综合柱状图, 该做两套就做两套, 又醒目又实际。要作对比, 可文字描述或列表示意, 使人清晰可辨, 又符合逻辑。

3.行政部工作划分初步计划 篇三

(总负责人:郭丽娥)

以下工作划分均为初步划分,请丽姐审核,如有安排异议,请领导下达整改意见,小的们完全服从工作安排。(初步撰稿人:王芳、王盛)

1.负责本部门行政管理的日常事务:

a办公日常事务(王芳)

b内部组织管理(郭丽娥、王盛)

c协调各部门及店关系(郭丽娥、王盛)

d外部投诉处理及危机管理(郭丽娥、王盛)

e档案管理(王芳)

f证照审查(王芳)

g大型活动的筹办(郭丽娥、王芳、王盛)

2.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郭丽娥、王盛)

a招聘试用

b组织架构

c薪资福利

d培训开发

e人员考核

3.公司制度的修订及检查监督:(郭丽娥、王盛)a制度修订

b检查监督制度实施情况

4.总务管理:

a服务外联(郭丽娥、王盛)

b固定资产盘点(王芳)

c卫生环境标准的制定及检查(郭丽娥、王芳、王盛)d食堂相关管理工作(王芳)

5.出纳:(王芳)

6.隐形产品的相关管理工作:(郭丽娥)

a产品计划

b进货

c管理

d外联

上一篇:材料力学试验教学大纲下一篇:道德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