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

2024-07-14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共8篇)

1.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 篇一

   习近平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 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张高丽出席座谈会

来源:北京日报 日期:2014-02-28 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习近平一直十分关心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2013年5月,他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2013年8月,习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又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此后,习近平多次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解决好北京发展问题,必须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以打通发展的大动脉,更有力地彰显北京优势,更广泛地激活北京要素资源,同时天津、河北要实现更好发展也需要连同北京发展一起来考虑。

习近平的重要指示,让北京、天津、河北的广大干部群众倍感兴奋,一石激起千层浪,三地加快了推动协同发展的步伐。

如何使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起科学长效的机制,真正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习近平牵挂于心。他在对三地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专门主持召开了这次座谈会进行研究和推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首先汇报,他表示,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使北京的同志豁然开朗,北京要克服行政辖区惯性思维的束缚,自觉把工作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谈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审时度势、深谋远虑作出的重大部署,适应国家改革发展要求,回应社会各界关切,恰逢其时,水到渠成,天津要扎扎实实做好工作。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多赢之举,条件得天独厚,时机已经成熟,河北要把握好战略定位和历史机遇,在区域良性互动、协同发展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三地汇报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开展的工作,并就协同推进基础设施相联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等提出了设想和建议。习近平边听边记,不时插话询问。他表示,从已经做的工作看,三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少方面正在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路子走,这既为提高北京发展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预示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发展。推进京津双城联动发展,要加快破解双城联动发展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原则,以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作为优先领域,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合作重点,把合作发展的功夫主要下在联动上,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习近平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一是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二是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三是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四是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五是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六是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七是要着力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下决心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习近平最后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大家一定要增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的体制机制的勇气,继续研究、明确思路、制定方案、加快推进。

马凯、王沪宁、汪洋、栗战书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北京、天津、河北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2.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 篇二

一、重视京津冀金融服务初级阶段技术人员的培养

ITO属于金融服务外包的初级阶段, 而IT技术人才构筑了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骨架和基础。初级技术人员的需求比例大概在60%左右, 应首先开拓程序员、业务员等基层的比例。京津冀地区具有金融服务外包相关专业的高校应首要承担起培养初级IT人才的任务。在培养过程中, 夯实学生金融服务外包相关知识, 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业务流程的掌控, 针对发包国语言系统学习一门外包专业外语。除此之外, 还应该要求学生提升数据处理、网络工程等IT业相关的实用技术。

二、加速京津冀金融服务外包中、高级人才的提升

中级管理人员应首先具备IT技术人才的所有素质, 在此基础上, 主要是具有单独实施某金融外包项目的管理能力。中级管理人员在金融服务市场的需求比例大概在25%~35%之间。在高校培养的基础上,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应该承担起培养IT技术人才中的佼佼者成为中级管理人员的重任。通过独立承担外包项目的组织、监督、控制, 与发包的金融机构之间建立沟通与协调的长效机制, 在团队内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来发掘和培养中级管理人员。通过学校的培养和企业的项目锻炼, 使得中级管理人员可以具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 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级人才主要是负责外包的高层决策和市场的开拓。高级人才应该是在中级管理人员的基础上, 要精通世界主要发包方美国、欧盟、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文化、法律条款、语言、人文等。高级人才在金融服务市场的需求比例大概在5%~15%之间。培养京津冀的金融服务外包高级人才的核心是要求其具有国际视野, 可以采取“海外培训考察+海外人才引进”的模式展开。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高级人才的国际市场洞察力, 合理地利用行业规则和国际惯例来开拓海外优质的发包项目。

三、聚焦京津冀金融服务外包从业人员金融业务和IT技术的综合能力

京津冀培养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关键在于从业人员金融业务和IT技术的提升, 以ITO为主的信息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依然是现阶段京津冀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关键。从业人员金融业务和IT技术的提升是京津冀巩固ITO产业领军地位并逐步提升外包层次的核心。这也是京津冀培养金融服务外包政策导向的内在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的信息服务水平最主要的办法就是注重其金融业务和IT技术的复合型全面发展。具体来说, 主要是提高从业人员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基金业务、股票业务水平, 加强技术人员的IT项目管理能力, 数据的采集、清洗、维护、备份和修复能力, 进一步熟练掌控呼叫中心服务系统、金融服务系统、外包业务管理系统、灾难恢复系统、数据备份中心系统。

四、关注京津冀金融外包人才的语言应用与沟通能力

近年来, 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发展迅猛, 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人才储备等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与完善, 承包市场和发包市场的“双向特征”日趋凸显, 使原本在印度开设离岸外包的部分企业进入中国开拓市场。随着离岸外包成为京津冀等地区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趋势, 可以完全胜任语言交流和了解外国文化的人才就变得供不应求。

近年来日本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外包了40多万个呼叫中心服务等工作岗位。例如, 天津作为传统日企集聚区, 90%的软件离岸外包市场都来自于日本, 为日语软件外包方向的学生提供了巨大的人才需求市场。因此, 在熟练掌握日语等语言的基础上, 培养具有外包行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 为京津冀离岸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摘要:在优化京津冀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是京津冀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为了适应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发展趋势和京津冀金融服务外包业新的人才需求, 探究京津冀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创新性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何锐鹰, 刘玥, 黄玉杰.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实践[J].经营与管理, 2012.12.

[2]徐枫.基于京沪对比的金融服务外包发展潜力与借鉴[J].企业经济, 2012.3.

3.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 篇三

关键词: 涉外旅游;京津冀协同发展;职业教育;校企结合

旅游产业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我们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依托京津冀旅游市场,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培养涉外旅游人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正在努力探索的问题。

一、京津冀一体化下的旅游背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旅游产业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产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2011年11月 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其战略定位是: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京津城区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我国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我国北方沿海生态良好的宜居区。到2020年,区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上升為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大旅游圈正式形成。

二、京津冀地区涉外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世界旅游经济增长过快,城市经济的发展难以脱离人才培养而直接独立存在,人才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目前,众多院校尚未深入思考如何有效培养涉外复合型人才。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相关制度保障体系依然欠缺完善,理论认识系统性较差,多数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实施基本都是盲目各自为政。但是,区域涉外发展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意识还不够强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公众对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涉外旅游人才的急迫性意识还不够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来进行不断调整并进行资源整合。人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人才培养对经济发展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紧迫性。所以,建立企业对于复合型人才需求意识,是企业尤其是旅游企业刻不容缓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2、京津冀地域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旅游职业人力资源培养却相对滞后,尤其是高素质的专业旅游服务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同时,涉外市场的开发和运行相对薄弱。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旅游业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应积极宣传,进行培训,让更多人参与到旅游业的开发与服务中来。

3、外语在旅游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认可程度不高。地区在外语高职院校涉外人才培养中参与度十分欠缺,外语院校和专业所受公众支持作用难以明显发挥其。长久以来,不利于发展我国经济以及实施高职教育工作,培养涉外复合技术人才,极易形成严重消极影响。

三、探索高职双语教学模式,编写旅游专业双语教材

京津冀高职院校的涉外旅游专业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孕育而生,它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旅游人才的培养是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职业能力中外语应用能力成为制约旅游人才发展的关键因素。

多年来,外语学习出现了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学生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认为专业课程才是职业能力的体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国际化,外语应用能力越来越成为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教材上应充分发挥自身师资优势,开发校本教材、本土教材,以实用性为原则,选编或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增加多媒体试听辅助,降低语言难度,针对学生实际状况,编写适合本校旅游专业的双语教材。

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彰显高职教育特色,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强化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岗位体验的模式,突出其本身的专业特色,为培养涉外旅游人才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加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探索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是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空间,旅游专业的学生通过实训室设备练习英语听说读写的同时,还可以学习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并得到老师的指导。高职学院要大力加强实训设备的购置和软件的提升,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使用计算机完成相关学习内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涉外旅游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高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学生送到企业,把岗位当作课堂,充分弥补教学资源的滞后缺陷,从而不断改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学生就业的零距离上岗。

五、企业和学校教学人员“岗位交叉”的互动教学模式

涉外旅游专业的教学人员要实现多样化,学校教师一定要走向企业,走向社会,走向岗位,而不能拘泥于课堂之中,要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熟悉一线企业业务,并带入课堂。我们更要向企业要经验,让企业各岗位的骨干走到课堂中来,向学生讲授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办法。以讲座、授课、座谈会等形式开展,结合专业人士多年经验和心得,教学形式可灵活多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國的国际旅游业将迎来一个井喷期,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涉外旅游企业需要大批具有很强文化交际能力,具备较好的导游、旅游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涉外旅游人才。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通过完善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强化区域高职院校外语教育工作,深化培养涉外旅游人才,加强队伍沟通交流,促进市场发展多元化,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敏.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涉外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J].社科论坛.2015.

[2] 吴东敏.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职英语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探究[J].青春岁月.2015.

[3] 常成,王红霞.涉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探索.2015(06).

[4] 闫杰.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创新型人才发展问题研究.商贸人才.2016(7).

4.京津冀一体化体会文章 篇四

充分发挥京广传媒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概念的提出及核心思想

1957年,地理学家戈特曼首次提出大都市圈概念,提出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1)目前,全世界出现了六个相对大的城市群,其中有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中心的英伦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将迅速推进世界第七大城市群的形成速度。

京津冀一体化概念出现之前,京津冀的发展一直是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密切关注的问题,早在建国初期,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就十分重视这个课题,只是受当时的条件和认知限制,那时还仅仅局限于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层面。改革开发以后,北京区域管理面积虽然没有进一步扩大,但是北京的教育、工业等部分功能有计划的开始分散到天津、河北区域,进一步加大了京津冀的协同发展程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2014年2月26日,总书记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并为此提出了七点要求: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三地功能定位;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京津冀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终于浮出水面,“协同发展”成为了今后一段时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核心主题。

二、文化传媒产业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

习总书记七点意见中的最后一点至关重要,提出不能再“穿新鞋走老路”,寄希望于通过中央一个命令、一个文件就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而应更多通过市场的力量来解决三地之间资源要素的平等交换和顺畅、无障碍的流动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文化传媒产业发挥作用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需要在各有特色基础上进一步文化融合,形成一体化城市生活氛围和接纳力,促进京津冀人才的无障碍交流。如何发挥好文化传媒产业的作用,重点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健全京津冀三地的文化联动的市场机制

2、建立完善京津冀三地文化信息共享平台

3、进一步促进三地文化的共同发展又互有特色

三、京广传媒集团在一体化发展中的定位和努力方向

1、凭借北京歌华有线的独家广告代理的经验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京津冀三地的有限电视等广告资源。建成一个以北京为核心,辐射三地的非实时在线广告龙头企业。

三地机场广告互动、城市坐标建筑物户外广告互动、O2O线上线下三地网络信息共享无障碍,形成京津冀三地大社区概念。

2、进一步加强与津冀文化传媒企业的合作力度,建立完善三地文化传媒企业互动平台,积极参与三地文化传媒产业园区联盟的筹建。

北京: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区、1949国家创意设计产业园、798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宋庄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天津:意库创意产业园区、聚力梅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区、天津6号院文化创意园。河北:唐山市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3、在服务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这一知名会展品牌的同时,为津冀地区的会展品牌做好服务,共同提升三地的文化类会展影响力。

河北有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天津有中国(天津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交会等知名的会展品牌,应积极走去北京,将所具备的国际性会展的优质服务辐射延伸至津冀两地。

注:(1)见百度百科。

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9日讯(记者 张静)28日上午,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三方在天津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协议指出,京津冀三地应在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统一开放的原则下,推动三地文化发展实现同城化谋划、联动式合作、协同化发展。以下为协议全文:

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是我国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发展最具活力的重要地区之一,具有广泛的合作前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在京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于谋划京津冀地区文化领域协同发展大局,以整合优势文化资源为重点,以构建跨区域文化战略合作机制为抓手,推动京津冀三地文化交流与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在各省市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经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三方协商,达成以下框架协议: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统一开放的原则,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方参与、资源整合,政策引导、互利合作,在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提升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合作,推动京津冀三地文化发展实现同城化谋划、联动式合作、协同化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优势互补原则。充分发挥三地在资源、市场、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快形成以政府规划为先导、以协调机制为动力、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分工协作为方式、以市场运作为手段的文化协作发展新模式。

(二)共建共享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三地加大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演艺、动漫游戏、艺术品业、民俗节庆、非遗保护、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商务、文化消费、文化金融等领域具体项目的沟通与对接,共建共享,稳步推进,加快形成合作共赢的新机制。

(三)统一开放原则。坚持以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机制、开放的市场推进三地文化合作,打破区域限制,促进文化市场要素合理流动,统筹资源,优势互补,加快培育统一开放的现代文化市场,推动京津冀区域文化一体化。

三、合作内容

(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区域文化发展布局

推动建立三省市文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文化部的指导下,与“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和制定工作相结合,共同开展专题调研,系统研究三地文化协同发展整体规划,对接专项合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共同出台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建立信息互通和情况通报制度,推进区域文化一体化发展和规划协作的有关重大事宜,推动有关合作项目的具体落实。

(二)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交流机制,共同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建设、运行、管理的新办法、新机制,相互借鉴,互通有无,共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辐射毗邻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京津冀三地公共文化设施水平。搭建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推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推动跨区域文化交流,以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天津市合唱节、运河文化艺术节、河北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为依托,组织举办三地群众文化的展演展示、研讨交流等活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三地联合制定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措施,对京津冀地区符合条件的文化单位一视同仁,打破地域限制,促进三地公共文化资源流动和共享。

(三)推进演艺文化交流与合作

建立舞台艺术精品剧目交流演出机制,加强艺术院团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推动三地艺术院团共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整合艺术创作力量,挖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加强艺术创作交流与合作。在三地河北梆子巡演活动成功举办基础上,积极支持京剧、评剧、曲剧以及曲艺等开展京津冀三地巡演活动。推动跨区域文化交流,以“圆梦中国-春苗行动”北京市优秀少儿题材舞台剧目展演、北京国际戏剧-舞蹈演出季、天津市名家经典演出季、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国评剧艺术节等品牌文艺活动为抓手,引导支持三地演艺团体参加,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加强三省市演艺业协同发展政策研究,推动三省市文化系统的演艺机构、文艺院团在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支持、活动参与、资源利用等方面互惠互利。以市场机制推进剧院院线建设,推动三地演艺业联动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建立互通互联的演艺信息共享平台,统一发布京津冀地区的演艺信息。三地共同出台艺术院团演出补贴政策,鼓励各类所有制艺术院团在三地惠民演出。

(四)加强文化产业协作发展

加强三地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对接产业规划,明确各自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及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协同研究文化企业在政策指导、市场要素、信息服务方面的需求,重点加强动漫游戏、艺术品产业、广告会展等领域的深度对接和项目合作。依托各自文化资源优势,共同打造文化产品综合展示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动漫北京”、“艺术北京”、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中国(天津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交会、河北省特色文化产品博览会等专项产业门类交易展会,为三地文化企业在企业融资、授权交易、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方面搭建平台。发挥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海空两港的区位优势,以及中新生态城国家动漫综合示范园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带动作用。鼓励各自文化企业到对方地投资兴业,并相互给予便利。

(五)加快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联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重点针对在三地具有广泛基础的河北梆子、评剧、泥人张彩塑、相声、京剧、京韵大鼓、冀中笙管乐等非遗项目,拓宽交流渠道,促进活态传承。打造三地非遗文化活动品牌,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联合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展览、演出、讲座、论坛以及咨询服务等活动;利用民族传统节日,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展现与节日主题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探索三地非遗生产性保护方式,推动非遗项目单位与高校、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帮助一批具有京津冀特色的非遗项目扩大市场。

(六)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坚持以文化为魂推动旅游项目的文化创新,推动实现文化旅游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围绕三地具有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推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农业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七)培育统一开放的区域文化市场

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共同评估体系、文化市场综合管理和执法联防协作机制,进一步净化区域文化市场,促进区域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三地文化生产要素市场联网,鼓励组建跨区域经营的现代文化企业,支持打造一批文化自有品牌,提升地区文化品牌影响力。

(八)加强文化人才的交流培训

着眼区域文化长足发展,建立文化人才信息资源库,积极推进人才资源信息互动和引进交流。实施三地文化人才联合培养工程,拓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渠道,通过支持课题研究、学术研讨、国际交流、著述创造和舞台表演等手段,发掘一批懂文化、知经营、善管理、跨领域的文化高端人才。建立京津冀地区文化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党政管理人员等挂职、交流机制。发挥各自文化艺术门类优势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的人才优势,为三地提供培训服务。各自选派舞蹈、声乐等青年人才到对方艺术院校或院团进行培训。共同建设集剧目创作、艺术交流、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文化交流基地。

四、战略合作组织机制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三地文化部门同意就加强和扩大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建立高层协商机制和具体工作层面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就文化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事宜进行协商交流,提出推进合作的指导意见,做出重要决策。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由三地文化部门轮流筹办。

(二)成立合作协调工作小组

合作协调工作小组由三地文化部门主管厅(局)长牵头,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负责落实联席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定期通报合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合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推动解决,促进各项合作具体措施的落实。

五、其他事项

(一)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出合作协议落实细化方案,经三部门协商后,共同或各自推动落实。

5.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 篇五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功能疏解、产业转移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记者以多种交通方式走访了京津冀多个城市、县区,发现尽管部分城市在粗线条上实现了高铁对接,但一些细微之处的衔接不畅,使得交通便捷程度大打折扣。

采访中,记者发现河北省多条高速公路修到邻域交界处,却难以对接。比如河北省2011年开始建设京台高速,预计2014年底开通,但北京段预计2014年下半年才开工,对接存在时间差。京昆高速、111国道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形。在公路方面,目前河北省通往邻域有18条“断头路”、24条“瓶颈路”。

另一方面,由于首都效应,南来北往多种形式的交通路线转道北京,大量乘客常态化流动于北京市内的各个火车站、汽车站,以及机场,近几十年以来北京实际上承担了北方交通枢纽的功能,加剧了北京的拥堵。

记者采访交通运输部,以及京津冀交通、规划部门有关负责人了解到,目前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格局尚未形成,三地交通合作仍面临现实的障碍。他们建议,从定位上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以促进区域交通合作为突破口,以京津冀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为抓手,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

“框架协议”难以落实

采访调研过程中,地方交通部门反映,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一些认识上的分歧、工作机制上的缺失,阻碍了三地交通部门加强协同的实际工作。他们建议,在凝聚共识、完善工作机制方面加强顶层设计:

首先,明确提出协同发展“交通先行”。记者调研发现,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交通的定位,地方观点并未统一。有观点建议“先疏解、后修路”,因为在京津冀公共服务差距尚未填平,以及首都功能疏解、三地产业转移尚无明确指向的情况下,过早实现交通一体化,只会刺激更多津冀人口单向涌入北京。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交通先行:交通一体化是缩小三地公共服务差距的手段和内容,是实现首都非核心功能平稳有序转移,以及引导京津冀经济产业梯次分布的前提。

上述两种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但对交通定位的认识不统一,势必不利于协同发展的实际工作。对此,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副司长徐亚华、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等建议,明确“交通先行”原则,因为即便可能造成短期的“人口逆流”现象,但从实际工作看,交通一体化是推进功能疏解、产业转移的重要突破口,也体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终要求。

其次,建立三地交通合作协同机制。多地反映,由于缺乏能统筹、有约束力的协调方式,尽管京津冀近年多次谈及交通合作,“框架协议签了一堆”,但推进落实整体乏力。

河北省交通部门反映,在对接京津方面,河北积极性高,但总“热脸贴冷屁股”。三地签署的交通合作框架协议有方向,但无具体项目、时间节点、责任人和推进机制,最终“写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在纸上、锁在柜里”。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巡视员赵同安说,“三地一年开个会、签个协议,但落实效果不好说。比如高速公路,每年都谈到对接,但就是不通。”

对此,受访者呼吁建立京津冀交通合作的协同机制,建议中央和部委介入搭建对接平台,由相关省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每半年开一次区域交通一体化联席会议;由三地交通运输部门成立工作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会议。该协同机制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确保三地交通合作在涉及行政级别、项目安排、道路技术标准、跨域交通管理等方面有效兼容,避免各自为政、独木难支。

部门协调“绘好一张图”

受访部门结合实际工作认为,应由交通运输部相关部门以及京津冀三地的交通、规划部门协调出台京津冀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有针对性地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京津冀区域交通发展的两个突出问题:

中国北方“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问题。天津市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许颖悟说,近几十年以来北京实际上承担了北方交通枢纽的功能,南来北往多种形式的交通路线大多要转道北京,每一时刻都有大量乘客常态化流动于北京市内的各个火车站、汽车站,以及机场,并在这些交通节点上带动了一批低端服务业,造成拥堵。

因此,京津冀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宜围绕北京市“交通枢纽”的现状做文章,根据北京城市定位,合理分散交通节点,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入手:在存量上盘活津冀两地多个机场、火车站等目前尚未饱和的重要交通资源,缓解北京交通压力;在增量方面,新建的重要交通节点宜向津冀地区倾斜,首都北京原则上不再新增。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主体与收益权问题。地方交通部门反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受益主体分离,是阻碍地方交通水平升级的突出瓶颈。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副调研员邓伟称,目前地方交通部门承担了基础设施兴建任务,不得不举债建设,但交通改善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等更多地被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获得,投资与受益主体分离,使得地方改善交通难以为继。据邓伟介绍,目前河北交通运输厅的负债规模超过3000亿元,迫切需要国家支持。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介绍,目前地方修地铁、铺轻轨都靠政府补贴,政府没那么大财力就只能举债,但这是“双输模式”:地方交通设施水平停滞不前,交通沿线土地也难以增值。胡存智认为,京津冀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直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问题,提出投资主体与受益主体统一,即类似于香港地铁建设模式,投资兴建主体有权参与获取交通外延带来的经济效益。

首都经贸大学首都经济研究所所长祝尔娟建议,引入国际和民间资本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据她介绍,从国际经验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必全由政府垄断,其最佳的投融资方式是政府主导,鼓励国际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并获得运营收益;对于将收益再投资于新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企业,政府宜给予税收减免等。

在凝聚共识、完善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专家们建议,统筹考虑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以出台京津冀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为抓手“绘好一张图”,构筑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互联互通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该规划应当体现两个特点:一是国家层面规划,两市一省积极参与、表达诉求,经过协商后得到三地最终认同和支持。徐亚华表示,此前京津冀已经制定有地区交通规划,但当前要按照协同发展战略要求,对各自交通规划进行调整完善。

二是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即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与京津冀城市定位、城市群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互相融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规划设计处副处长安志强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要求及早明确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三地产业转移的大致方向。

立足轨道交通促进互联互通

采访中,多地交通部门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表示,在建立三地交通部门协同机制、做好京津冀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同时,还应在局部落实环节做好工作。

促进交通运输“以人为本”。对于发展京津冀交通,有关人士分析称,目前京津冀城市轨道建设都面向城市中心,对外围辐射不足,难以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他们认为,三地合作铺展轨道交通,是促进协同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胡存智分析称,依靠轨道交通构建半小时经济圈、一小时经济圈,在区域联动发展中,国际上有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比如美国硅谷、日本东京都市圈都是依靠轨道交通,实现了大量人口在更广区域内常态化流动分布,而不仅仅依靠服务于汽车、服务于货运的高速公路。

天津市规划局总建筑师秦川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分析称,该轨道交通直接“服务于人”,输送量大,目前已经呈现饱和状态。从京津城际开通以来的实际成效看,它真正意义上拉近了京津城市距离,带动了京津产业转移和人员流动,是“京津同城化”概念形成的重要指标。

促进立体交通无缝衔接。调研过程中,记者以多种交通方式走访了京津冀多个城市区,尽管部分城市在粗线条上实现了高铁对接,但一些细微之处的衔接不畅,使得两地交通便捷程度大打折扣。秦川说:“如果京津城际一开始便疏通了网络购票、地铁换乘等环节的‘毛细血管’,那它两三年前就满载了。”

针对交通衔接问题,祝尔娟建议,三地配合推进交通枢纽和交通节点建设,形成以换乘站为节点,飞机、火车、长途、地铁、公交等交通方式无缝衔接的交通体系,并在交通枢纽地区规划建设大型地下和地上的立体停车设施等。

6.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 篇六

ETC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国家版图中,京津冀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2%,但是总人

口占全国的7.9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9%。京津冀已经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第三个最具活力的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要解决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发展问题,还要为我国推动区域发展机制体制创新、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带动北方腹地发展趟出一条路。

作为交通运输部ETC联网示范区域,京津冀两市一省于

2010年9月28日率先实现联网收费,区域内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用户可实现不停车跨省通行。目前,京津冀区域内ETC用户已达到140万辆,电子收费跨省(市)交易量日均达到

6.47万辆次。ETC系统建设运营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ETC系统的建设运营,使京津冀区域高速公路收

费形成了统一的联网通行和结算体系,实现了跨省市车辆的不停车通行结算,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省界间的物理阻隔和通行障碍,缓解站区排队、拥堵现象,提高了各省市高速特别是京津冀区域跨省高速收费站的通行质量和通行效率,有效促进了区域内用户的通行使用和服务体验。测算分析表明,1条ETC收费车道相当于4-6条人工收费车道的通行能力,与人工收费车道相比,单车通过ETC车道的平均延误减少58秒,2008年-2013年,京津冀区域ETC用户总延误时间减少约890.56万小时,极大地节约了道路使用者的出行时间,提高了区域省市间通行效率。

二、ETC系统的服务运营,推动了三省市发行单位间在 用户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的融合,通过统一的账目结算平台、客服平台(投诉受理)、车道运行监管平台的搭建,整合了三省市运营单位及超过百万用户的使用服务需求。随着联网收费技术的日益完善和运营管理水平逐渐成熟,京、津、冀三省市均开始加大ETC系统的推广力度,实行了通行费95折优惠的政策,并先后开始与多家银行展开合作,增加各种营业网点及自主充值终端等服务网点,客户量显著提升。通过对区域内用户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深入挖掘,ETC系统有效地实现了数据集中共享,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运营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ETC系统的扩展运营,可通过用户使用设备及卡功 能的拓展,广泛应用于停车场、门禁等车辆管控领域以及金融、消费等商务领域。通过各省市合作业务的开展与推进,对京津冀区域内所有ETC用户均可开放跨省市服务共享和功能共享,用户可凭本省办理的相关设备享受京津冀区域内车辆通行以及商务领域的各类使用功能和优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京津冀区域其他领域的一体化进程。

四、ETC系统的实施对于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城市污染,构建绿色交通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用户量的增加,ETC系统缓解拥堵的效果更为明显。车辆在收费站区无需停车交费,正常情况下无需停车排队等待,避免了车辆怠速和多次加减速控制,明显降低了车辆油耗与排放。根据数据测算,每一万次ETC交易将节约314升燃油消耗,并减少55.96千克各类污染物的排放。以日均跨省交易6.47万次计算,则全年京津冀区域内跨省通行可节省74万升燃油消耗,减少13万千克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对于缓解京津冀区域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将起来重要的推动作用。

ETC系统的实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高速公路

7.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 篇七

关键词:京津冀金融一体化,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是经济运行的血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而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则有赖于大量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金融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谁拥有人才优势, 谁就拥有竞争优势。“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 是人才培养面临的关键问题, 如果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有效创新, 那么高层次人才培养就是空话。

一、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分析

1、高层次金融人才市场需求有明显差异

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差异, 金融领域各行业发展程度不一样, 高层次金融人才市场需求有明显差异, 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 高层次的金融人才尤其炙手可热, 金融学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投资银行、资产证券化、新投资理念、宏观金融分析、中高级保险管理人才, 以及法律、咨询、市场化经营、交易中介和国际会计等成为高层次金融人才需求的重点。

2、高层次金融人才需求总量加大, 进入门槛调高

由于金融行业发展迅速, 金融人才需求总量迅速攀升, 与其他行业相比, 金融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金融行业选拔人才的标准也比一般行业较高, 特别是金融高级人才的需求, 具有实践经验、高学历和多种岗位经历的人才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取的对象, 用人单位竞争十分激烈。

3、高层次金融人才中复合型人才受青睐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和竞争的加剧,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提高, 金融创新产品的涌现, 为金融相关领域人才提供了新的舞台, 新型金融机构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是新一轮金融开放和竞争的需要, 各类人才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将更宽, 涉及经济、金融、会计和管理的专业知识, 金融创新、投资等领域的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人才需求将扩大。

通过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分析, 我省在京津冀金融一体化中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中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如金融分析、个人理财、投资管理、信息管理等类型人才, 从而为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明确方向。

二、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通过对多所国外著名大学金融学专业学生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进行横向比较分析, 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得出:

1、金融类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与人才需求目标不一致

对学校金融专业和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知识结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学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必修课包括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投资管理、统计学, 而用人单位却认为财务、营销和法律知识是金融人才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

2、不同层次金融人才培养的相互衔接和递进在课程设置中体现不明显

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 金融专业本科、硕士层次的课程设置简单重复, 递进和相互衔接不明显, 与博士课程设置脱节。研究生课程在教学内容、深浅程度方面与本科体现不出差异, 为进一步接受博士研究生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理论与实践课程不能有机结合难以满足社会对金融类人才的需求

对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本科金融专业教学中对市场前沿内容关注较少, 缺乏实践环节的培养, 金融人才培养与实际部门缺乏联系和交流, 在实践教学, 专业实训、课程实习、社会调研、毕业实习应当进一步加强。

综上所述, 积极推进金融教育教学改革, 必须结合金融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金融业的发展及其对人才的需求, 积极探索, 不断创新, 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道路。为充分发挥发挥高等学校作为金融人才培养基地的在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过程中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行补充和借鉴。

三、京津冀金融一体化背景下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体现“共性与个性”培养目标相结合

的原则

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和复合的知识结构, 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完备的信息运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水平, 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人文素养, 具有国际化的观念、视野和较高的外语水平, 逐步与市场和国际接轨。

2、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 体现“菜系齐备, 自助就餐”的原则

转变金融教育的理念, 适应人才需求的变化。

(1) 从重视理论知识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金融教育重在务实, 培养善于资金运作并具有风险防范能力的实用型人才。金融教育应更接近于现实和服务于社会, 提高金融专业人才的适应性和就业能力。

(2) 从专门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金融是涵盖内容十分广泛的学科, 应当培养具有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重视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通才教育”, 使从业人员在学生时代就已从狭隘的专业中走出来, 开阔视野, 拓宽知识面, 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3) 从国内金融业培养人才向外向型人才转变。在金融人才培养中不仅要面向本国金融业, 也应当面向国际金融市场。

3、教学方法推行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结合前沿, 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

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化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高素质、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 更需要改进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1) 教学理念国际化, 跟踪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的最新发展动态, 结合理论前沿, 选用能反映现代金融理论最新研究成果的原版教材使教学内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2) 教学方法多样化, 大力推广启发式、专题讨论式、案例教学和模拟实验教学。加强科研训练, 拓宽专业口径, 实施通才教育;注重网络技术, 创新服务手段。

(3) 教学手段科学化, 开发学生的智商和情商, 培养学习能力, 重视心智与人格的培养, 增强吸取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4) 考核方式创新化, 考核方式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开发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实行柔性人才引进机制, 创建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 实现培训模块的动态组合

(1) 引进海外杰出人才, 海外杰出人才具有扎实的现代金融理论知识并熟悉现代资金运作规则, 能在较短时间内提升师资队伍的学术层次和整体实力, 吸引在国外高校受过严格训练的系统性人才, 引进具有国外著名金融机构任职经历的高端人才。

(2)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加强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策略, 使教师能适应金融发展的实际需求, 专业教师与金融机构的相关人员合作项目合作和研究, 并邀请有关专家到学校兼职任教。

四、结论

通过确立科学人才培养质量观, 探索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现途径, 努力实现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金融发展的无缝对接和良好互动, 拓展和深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多元化背景下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 实现金融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创新, 为我省京津冀金融一体化提供金融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刘灿.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12) .

8.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篇八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产业结构;生产要素流动

一、京津冀整体情况分析

京津冀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依托自身优势,形成了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整体发展体系。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占有突出优势,在京津冀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天津市依托自身港口的优势,积极采取外向型经济战略,努力发展对外贸易;河北省凭借自身自然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海岸线长等特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工化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京津冀地区发挥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京津冀在一体化发展中积累了不少的问题,使得京津冀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京津冀整体发展情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京津地区城镇化水平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其发展远远领先于河北省。而河北省人口基数大,表面上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最大,但是人均产值、人均预算收入和人均城镇化水平很低,远远低于京津地区相应的指标。

二、京津冀一体化具备的优势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具备的优势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

方面:

一方面,京津冀区域生产要素相对集中,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呈点状布局。除此之外,京津冀区域还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即京津冀区域是全国行政中心、经济中心与科研中心,它的特殊性与集中性决定了京津冀区域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另一方面,京津冀区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京津地区是全国的科技中心,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人力资源十分丰富,科技体系和研究机构较为密集,研究和开发的深度也强于其他区域。京津冀地区交通状况十分发达,是中国海陆空以及管道交通线路的枢纽地带。此外,经过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北京、天津、河北地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产业,并逐步形成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结构系统。

三、京津冀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投资环境一体化程度低

低水平的市场投资环境和区域协调机制的缺乏,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市场的投资环境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活跃的市场氛围和开放的投资环境对于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至关重要。京津冀地区具有开放程度较高和投资相对集中的特点,但是区域内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自筹资金,其他渠道的资金和利用方式较为匮乏。河北省依赖传统的基础,没有能够很好的利用京津的开放市场来发展自己,没有吸引足够充分的市场投资。

(二)产业一体化程度低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发展处于相对独立的经济领域,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分工。近年来京津冀区域内产业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方面,产业结构差异明显。京津冀地区之间产业结构有很大差异,而且产业之间也没有建立紧密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产业转移趋势加强,京津地区的产业逐步转移出来。根据近几年的资料显示,京津地区转移出来的、河北能够有效承接的制造业仅仅只占到三分之一,且大部分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附加值比较低的行业。在这产业转移过程中,由于经济对接程度较低,河北未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有效的承接这些转移出来的行业,也未能借此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发展模式的转型。

由于京津冀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不同的地理特征和经济水平的差异,北京、天津、河北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垂直分工的内在关系。市场投资环境一体化程度低、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产业一体化程度低,这些特点表明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总之,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北京和天津地区具备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产业转移也具有较好的辐射功能,但河北省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未能有效的吸收京津地区的辐射效益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京津冀地区整体上呈现出产业链转移的承接能力薄弱的特点,导致了产业结构的不完善和低水平,也表明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仍然处于低级阶段。

(三)产业互补性弱

虽然京津冀地区发展较快,但是京津冀地区发展空间布局还不尽合理,区位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导致产业同构和重叠现象。比如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河北的资源优势,这些区位优势没有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反而这三个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封闭,相互争资源和争投资,长期以往必然导致京津冀区域出现产业同构和重叠现象,不利于发挥京津冀区域的整体性效益。

在产业结构中,产业的互补性对于区域一体化的产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京津冀地区均以传统工业为基础,这不仅限制了本地区目前的产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不合理利用;而且制约了产业的优化和升级,缺乏长久的发展潜力。各地区之间的重复建设严重,没有整体的规划和合理分工,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导致整个区域不能形成很好的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王丽.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发展[J].经济研究,2007:26-28.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荐阅读: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07-03

上一篇:乡农业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小暑科普小知识,小暑节气“冬病夏治”的方法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