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学生会组成

2024-09-08

系学生会组成(精选4篇)

1.系学生会组成 篇一

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常用的小单体为不饱和酸或醇及其衍生物, 而大单体的分子质量可以从500到4000, 末端含有的可聚合基团包括烯丙基、甲基烯丙基、异戊烯基、 (甲基) 丙烯酸酯基等不饱和聚乙二醇醚。由于大单体与小单体的分子结构与反应活性存在差异, 小单体与大单体之间的摩尔比决定了聚羧酸系减水剂母液的组成与性能[1], 可以说, 聚羧酸系减水剂母液的性能取决于含大单体基元的数量, 即结构密度及分子质量等。聚合物体系中未反应单体、大单体共聚物及小单体聚合物等组成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大单体作为聚合物其中的支链, 其密集程度最终决定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子质量与性能[2]。

聚羧酸系减水剂反应体系可能由大单体共聚物、大单体副产物及小单体聚合物等组成, 其摩尔比会影响聚合体系内产物链节的比例与最终产品性能[3,4]。由于大单体及减水剂分子本身是高分子多分散体系, 其结构表征存在很多问题, 含可聚合官能团的大单体与不含聚合官能团的大单体副产物在结构和组分上都基本相似, 不可能精制和真正分离, 准确测定大单体的纯度难度很大。凝胶色谱法 (GPC方法) 可以分析聚合物溶液中的分子质量分布情况, 可以根据分子质量分布可以分开聚羧酸系减水剂分子峰、大单体峰与丙烯酸低聚物, 真实反映出大单体共聚物、未反应大单体及小单体共聚物的相对数量[5]。本文探讨醚酸摩尔比对聚羧酸系减水剂反应体系的组成与性能的影响, 采用GPC分析方法, 通过研究以不同酸醚比合成的聚羧酸系减水剂样品, 或者反应过程中溶液中聚合物样品的分子质量分布特点, 则可以估测大单体共聚物、未反应大单体及小单体共聚物的组成数量;同时, 通过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获得相应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散性能。

1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1.1 原材料

(1) 减水剂合成材料:大单体甲基烯丙基聚乙二醇2400 (HPEG2400) , 工业级, 纯度>90.0%;丙烯酸, 聚合级, 纯度>99.0%;巯基丙酸, 工业级, 纯度>95.0%;过硫酸铵, 工业级, 纯度>99.5%;氢氧化钠;去离子水等。

(2) 水泥净浆流动度实验材料:减水剂, 浓度45%, 酸醚比为 (1.5∶1.0) ~ (5.0∶1.0) 的聚羧酸系减水剂母液PE15、PE20、PE25、PE30、PE35、PE40、PE45、PE50等;不同品牌的P·O42.5水泥 (金隅、冀东、立马等) ;自来水。

1.2 试验方法

(1)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将聚醚大单体和水按质量比1.5∶1.0加入2.0 L玻璃反应器中, 反应釜内浓度60%, 加热至55℃, 缓慢升温至60℃;丙烯酸按与聚醚的酸醚摩尔比分别为1.5∶1.0、2.0∶1.0、2.5∶1.0、3.0∶1.0、3.5∶1.0、4.0∶1.0、4.5∶1.0及5.0∶1.0, 加适量水配制成A溶液;巯基乙酸按丙烯酸摩尔数的3%和适量水配制成B溶液;过硫酸铵按丙烯酸摩尔数的3%和适量水配制成C溶液;分别同时均匀滴加A、B、C溶液, A溶液2.0 h左右滴完, B、C溶液2.0~2.5 h同时滴完, 熟化0.5~1.0 h后降温, 用3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稀释调整浓度, 得到8种不同酸醚比、浓度为45%的聚羧酸系减水剂母液PE15、PE20、PE25、PE30、PE35、PE40、PE45、PE50。

(2) GPC分析试样准备:提前调试仪器, 保证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为减少实验误差, 每次取样约2 g, 精确至0.0001 g, 配制成0.5%浓度备用;为了解反应过程, 可以采用连续取样方法, 从合成反应开始每隔一定时间取样, 如对于酸醚比5.0∶1.0的反应体系, 从滴加开始前15 min每5 min取样, 之后每10 min取样, 滴加1 h后每15 min取样, 单体溶液滴加2 h结束后每30 min取样。

(3) GPC分析测试:仪器为Waters 1515 Isocratic HPLP pump/Waters 2414 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色谱柱由UltrahydragelTM120、UltrahydragelTM250和UltrahydragelTM500柱串联构成;流动相为0.10 mol/L硝酸钠水溶液, 流速0.5 m L/min, 柱温40℃, 进样体积20.000μL;基准样参照标准物质为聚乙二醇1000、2000、5000、10 000、50 000、100 000等。由聚合物溶液的洗脱峰进一步分析得到聚合物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平均分子质量、多分散性指标等;此外, 依据在同一次减水剂合成反应过程中大单体洗脱峰面积不断降低, 按大单体积分面积变化率方式确定大单体的转化率。

(4) 水泥浆体流动性及流动保持性测试:水泥净浆流动度参照GB 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实验方法》进行测试, 取W/C=0.29;按GB 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附录A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方法测试水泥净浆流动度保持性, 保证初始流动度200 mm以上, 测试水泥净浆的经时流动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酸醚比对聚羧酸系减水剂分子质量及其多分散性的影响

合成减水剂采用相同原材料, 改变酸醚摩尔比并在相同合成工艺条件下而获得一系列减水剂母液, 通过GPC检测分析不同酸醚比对减水剂分子质量及多分散性的影响, 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在较低酸醚比 (1.5∶1.0) 时, 聚合物的平均分子质量较低, 还不到30 000, 而多分散性指标为1.2103, 说明产物比较均匀, 减水剂分子数量多, 分子质量小, 可能主要产物为聚合度较低的大单体与丙烯酸齐聚物;随着酸醚比增大, 相应的平均分子质量及多分散性指标都在同时增大, 当酸醚比超过3.5∶1.0后, 重均分子质量的峰值与Z均分子质量达到了60 000以上, 几乎是酸醚比1.5∶1.0时的2倍, 说明在小单体浓度较高时结合的大单体更多, 实际大单体的聚合度可能超过20, 减水剂分子的数量减少, 大分子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分子较多;当酸醚比达到4.5∶1.0时, 聚合物重均分子质量峰值接近70 000, 未反应的大单体为非活性聚乙二醇副产物, 过剩的丙烯酸小单体自聚成分子质量1000以下的聚合物, 均不属于减水剂分子。溶液的多分散性指标保持在1.77~1.79, 说明减水剂分子质量离散性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增加缓慢, 即大单体聚合度达到30后趋于稳定, 减水剂分子的多分散性说明在较多丙烯酸存在的条件下, 减水剂分子结构中丙烯酸单元数量会有所增加。

通过对比样品PE25、PE35、PE45的GPC洗脱曲线 (见图1) 说明, 酸醚比为2.5∶1.0时聚合物重均分子质量峰值已经超过50 000, 但仍存在较多未反应大单体;酸醚比为3.5∶1.0时, 聚合物的重均分子质量峰值超过70 000, 存在不少分子质量10 000以下的共聚物;而酸醚比4.5∶1.0时, 有2个峰值, 数值上存在一些漂移, 重均分子质量较大的峰值远远超过80 000, 最高峰的峰值约70 000, 可见溶液中存在分子质量约2000及1000左右的聚合物。

2.2 滴加过程反应体系醚酸比对聚合物的组成与大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取最终酸醚比为5∶1的反应体系, 从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滴加单体溶液前开始取样, 保持每次样品的浓度相同, 通过对反应全过程样品的GPC分析对比, 估计未反应单体、大单体共聚物及小单体聚合物等组成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2为不同滴加反应时间同一反应体系GPC随时间滤出的积分曲线。先滤出的为分子质量较高的聚合物, 是减水剂的主要成分, 峰面积越大表示减水剂分子的比例越高;中间峰为大单体峰, 从起始最高点逐渐降低, 最低点以下部分属于最后未能反应的大单体;右边微微突起的小峰属于小单体聚合物形成峰。

图3为不同反应时间大单体的转化率曲线。

由图3可见, 从滴加开始10 min之前几乎没有新的聚合物生成, 10~15 min大单体数量逐渐减少, 大单体与小单体共聚产物逐渐增多, 15 min大单体数量下降不到10%, 此后聚合反应加速, 较大分子质量的聚合物愈来愈多, 55 min大单体的转化率超过50%, 形成的减水剂聚合物分子也超过一半, 反应至100 min后, 大单体的转化率达到80%以上, 开始出现小单体均聚物, 小单体聚合物形成可能是在大单体反应结束之后由剩余单体聚合而成。可见, 该反应体系减水剂分子大部分生成时间主要集中在滴加40~90 min过程中, 90~120 min反应物不超过10%, 同时出现小单体均聚物0.1%, 滴加结束至180 min过程中只有很少的减水剂聚合物分子生成, 大单体的最终转化率约为92%, 小单体聚合物占总体积的2%左右, 未反应大单体约占6%, 可能是大单体材料中非活性的副产物聚乙二醇等。

2.3 酸醚比对聚羧酸系减水剂分散性能及其与水泥适应性的影响

酸醚比直接影响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溶液组成, 也间接影响它对水泥的分散性能。图4为浓度45%聚羧酸系减水剂掺量为0.3%时, 不同水泥的净浆流动度与酸醚比的关系曲线。

由图4可见, 酸醚比小于2.0时, 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水泥浆体的分散能力很小;酸醚比越大, 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越大, 当酸醚比达到3.5时, 净浆流动度接近最大;若酸醚比继续增加, 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达到最大后流动性维持在一定水平上。根据前述分析结果, 可能是因为酸醚比增加, 反应体系中聚合物分子质量增大, 数均分子质量、重均分子质量与Z均分子质量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但由于羧酸根基团比例增大, 有效吸附数量增多, 初始分散能力提高, 开始减水率有增大趋势, 但过多的羧酸基团可能导致初始吸附过快, 减水剂最终总的分散效率没有发生变化。

若超过饱和掺量浆体流动度达到最大时, 则水泥净浆流动度随时间变化不大。表2为减水剂PE35对3种不同水泥在最大流动度为320 mm时的临界饱和掺量。

由表2可见, 酸醚比为3.5∶1.0的聚羧酸系减水剂PE35, 对冀东水泥、立马水泥和金隅水泥浆体的临界饱和掺量分别为0.375%、0.425%和0.450%。显然, 相同净浆流动度条件下使用金隅水泥需要更大的减水剂掺量。即3种试验用水泥中, 以冀东水泥的适应性最好, 立马水泥次之, 金隅水泥最差。

聚羧酸系减水剂对不同水泥的适应性存在差别, 为分析酸醚比对3种不同水泥的分散保持性能, 掺量条件首先必须保证水泥浆初始流动性, 在上述3种水泥中分别掺0.35%、0.375%、0.4%的PE35聚羧酸系减水剂母液, 使初始净浆流动度控制在200~280 mm, 进行净浆流动度流动性损失试验, 结果见图5。

由图5可见, 酸醚比为2.5∶1.0的减水剂PE25初始分散性能较低, 净浆流动度在210~230 mm, 随着时间延长, 1~2 h内净浆流动度逐渐增大, 有的可以达到250 mm, 因此在净浆流动性保持方面最好;酸醚比为3.5∶1.0的减水剂PE35初始分散性能接近最大, 对3种水泥均有较好的分散保持作用, 因此在分散与保持分散方面综合性能最佳;酸醚比为4.5∶1.0的减水剂PE45初始分散性能虽然很高, 但经时流动度呈明显下降趋势, 即使对适应性很好的水泥其分散保持作用较差。总之, 随着酸醚比增大, 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性增强但分散保持性下降, 相同酸醚比的聚羧酸减水剂对不同品牌水泥的影响作用效果基本一致。

3 结语

(1) 采用丙烯酸小单体与甲基烯丙基聚乙二醇2400大单体, 在相同合成工艺条件下改变酸醚摩尔比1.5~5.0, 获得一系列的减水剂母液, 通过GPC检测分析减水剂分子质量及多分散性。结果表明, 随着酸醚比增加, 聚合物的平均分子质量增加, 多分散性指标增大;当酸醚比超过3.5时, 随着酸醚比增大, 相应的平均分子质量及多分散性都有所增加, 但可能由于大单体聚合度达到一定值后不再无限增加, 过量的小单体会自聚成小单体聚合物, 大单体聚合物的多分散性指标趋于稳定。

(2) 以丙烯酸与甲基烯丙基聚乙二醇2400的酸醚摩尔比5∶1作为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研究体系, 由于小单体溶液滴加过程中的酸醚比逐渐增大, 过程取样进行GPC分析获得一系列洗脱曲线。结果表明, 溶液中减水剂分子形成主要集中在滴加反应过程中的15~75 min, 其间大单体数量快速减少, 之后出现剩余小单体自聚形成低分子质量聚合物现象, 最终产物为未反应大单体约6%、聚合物减水剂分子约92%、小单体聚合物约2%。

(3) 酸醚比影响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性能, 酸醚比小于2∶1时, 对水泥的分散能力较小;酸醚比越大, 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越大, 当酸醚比达到3.5∶1.0时, 水泥浆体接近最大的净浆流动度;若酸醚比继续增加, 水泥浆体的流动性不再增大。

(4) 酸醚比影响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保持性能与适应性。酸醚比为2.5∶1.0的减水剂初始分散性能较低, 但1~2 h内净浆流动度逐渐增大, 在净浆流动性保持方面最好;酸醚比为3.5∶1.0的减水剂初始分散性能接近最大, 对水泥都有较好的分散保持作用;酸醚比为4.5∶1.0的减水剂初始分散性能虽然很高, 但对水泥的分散保持作用较差。随着酸醚比增加, 对水泥的分散能力增强但分散保持能力下降, 相同酸醚比的聚羧酸减水剂对不同水泥的作用趋势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Li S, Wen Z Y, Wang H C.Synthesis of polycarboxylate-type superplasticizer and its effec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J].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2008 (7) :884-889.

[2]Chong-Zhi Li, Nai-Qian Feng, Yong-De Li.Effects of polyethlene oxide chains on the performance of polycarboxylate-type water-reducers[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5, 35 (5) :867-873.

[3]李慧群.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与制备[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10.

[4]陈功, 魏秀贞.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烯酸酯单体竞聚率[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1 (5) :658-662.

2.系学生会组成 篇二

关键词:吉林省;胡桃楸;群落分布;物种组成;区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 Q94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3.074

胡桃楸隶属于胡桃科中胡桃属落叶乔木,其由于材质优良被称为东北三大有名树木之一。吉林省作为我国胡桃楸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其主要分布于延边州的珲春、和龙和延吉等区域,以及在白山市的长白和抚松,还有吉林市的蛟河和永吉等,以及通化市的柳河等区域。近些年随着胡桃楸资源的流失以及长久以来的采育不平衡,目前拥有的胡桃楸资源迅速减少,进而使得其已被《中国植物红皮书》收录在国家三级保护树种之内。因此,提高胡桃楸群落特征的分析,对留存这一重要树种意义非凡。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吉林省处于在东北三省中部区域,在其境内东南地区的山地气候相对冷湿,而在西北平原地区气候干暖。整个吉林省气候条件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其中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冷早晚温差较大,冬季干寒相对漫长。1月份平均气温为-20 ℃~ -14 ℃,7月份在20℃~ 30℃之间,每天温差在10 ℃以上的活动积温为2400℃~3000℃。每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呈逐渐递减趋势,东部的丘陵地带降水相对丰富,约为600~800毫米,而在中部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为400~700毫米。在白城市、通榆市、洮南市以及镇赉县一线以西地区,年降水量通常在400毫米以内。吉林省的地势方向为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地貌与土壤种类较多,物种非常丰富,植被种类繁多,其中南部地区和华北的植物区系相连接,西部地区和蒙古的植物区系逐渐过渡,它包括了蒙古地区、兴安地区、长白地区以及华北地区4个植物区系。同时还受境内气候、地貌以及人为等因素的作用,东部植被种类逐渐变为温带针阔混交林。西部的平原植被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菊科和豆科类型为主的草原。中部台地平原区域是森林与草原交错分布的地貌类型。

2 研究方法

2.1 对区域和线路的调查

通过卫星遥感图显示,对黑戈壁地区的重点区域进行调查路线规划。依据规划的调查路线,分别开始在2011年10~11月以及2012年8月两个时期进行调查,具体对延边州、白山市、吉林市、通化市、临江和抚松等重点的黑戈壁区域的56个地点完成了植被和植物物种的调查,样地设置分布,如图1所示。

2.2 植物种类的研究

根据样线加样方的具体调查方法,在每个调查地点,对植被的类型、物种的构成,其中植物物种调查记录的包括:植物种类、所在区域、GPS位置、数据采集日期、区域描述(主要地形地貌、土壤和植被)、生长状态(包括直立、平卧和缠绕等)以及收集植物标本等内容。收集到的标本在实验室内进行物种分析。

2.3 数据分析

由实地调查记录与标本鉴定的结果分析,总结出黑戈壁区域植物名录,同时按照植物区系理论与方法完成统计分析。再由区域调查资料,统计出不同地区植物类型分布情况,进而总结出了黑戈壁地区的植被优势物种,同时保护特有物种。

3 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胡桃楸群落包含植物58科137 属186 种,它们的构成数目在延边周围达到最高(53 科106 属144 种),接下来的是吉林地区(52 科106 属132 种),然而,在白山地区相对最少(39 科75 属97 种)。最后再由各科物种构成数量,对一些不同区域的胡桃楸群落科、属的构成开始比较分析,数据结果,见表1和表2。

根据表1结果发现:百合、蔷薇、菊以及伞形科为各个区域的物种数目排名在前5 位的科类。其中吉林与延边地区的百合科物种类型较多,所占比例基本上是这些物种的10%;白山地区的菊科较多,占据10. 3%。不同地区胡桃楸群落属的物种构成都在10 种以下,其中单种属比例最高,吉林和白山地区相对较高,如表2所示,分别为82. 08%和81.34%。采用Jaccard 指数对不同地区胡桃楸群落物种组成的相似性进行统计,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相似性以吉林、延边最高,为0. 53。

4结语

在本文分析中,基于吉林省典型胡桃楸群落物种类型监测样地的调查中,很好地介绍了调查区域内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这对解决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以及维持物种机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关键生态学现象和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缺乏研究地形和环境异质性对物种类型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对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3.系学生会工作构想 篇三

2011—2012下半工作构想

时光荏苒,仿佛昨天才懵懵懂懂地踏进大学校门,今天却被低年级的同学唤作学长。不知不觉,一年时光已经悄然而过。这一年里,从班长到系学生会体育部部长;从院团代会副秘书长到系学代会委员。在这一年当中,我不仅从一个青涩的高中毕业生蜕变为一名相对成熟的大学生;更是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积累了不少学生工作经验。过去的这一学年,对我来讲,是成长的一年,是成熟的一年,是收获的一年。

一年的学生会生活让我学到了很多,同时也成熟了很多,认识了很多,在系学生会的工作也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学生会多彩的活动。然而,一些不足也就此显露出来,学生会在认识中成长,我们也应在不断的改进中进步!

作为我系第一届学生工作委员会委员,我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如下认识,不足之处,请老师同学斧正!

一、对于系学生会的认识与发展

(1)学生会的影响力受限制

部分同学对学生会的不熟悉让学生会缺乏了群众基础,加之学校其他的部门太多,许多同学都参加了哪些部门,出现人才流失,难以调动学生热情。学生会活动的开展有限,制度的不完备,也没有让社联达到深入人心的程度。

(2)学生会内部管理体制不够建全

对学生会的管理不到位、不规范,不能有效地深入组织管理工作。在我看来,学生会更像是一个社团,大多时候在开展自己的活动,搞自己的建设。如果把所有部门比作一支支风筝,那么系学生会就是那个“放风筝的人”,“对各部门的有效管理”只是那根细而又长的线。作为学生会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没有给予各别部门应有的关注。这样“断线的风筝”也只能在风中飘摇了。

(3)学生会内外组织缺乏联系

学生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经验交流合作沟通相对较少,系学生会与其他系学生会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少之又少,而我们这么一个学生会大家庭,部门的分工不同,本质工作也不同,所开展的活动特色各异,但都是为了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改善校园文化,所以有其共同的目的,何不相互协作、交流经验,以己优势,补彼之短,各种特色融为一体,校园岂不大放异彩!然而各部门之间少有交流和沟通,大都单独行动,这样既不利于活动的开展,更限制了学生会的进步和发展。况且一些好的策划和方案因为没能有效地整合资源,为防“别人泄密”,只有自己部门的干事们冥思苦想、勉强运作,而终因人力资源短缺或方案策划不详细不周密而被扼杀在摇篮里,这样就太得不偿失了!

(4)学生会缺乏继承和学习的传统

我们说每个人都有思维方式,能创新是好事,但每一届的“白手起家”就算是发展吗?每年都重新回来站在起跑线上,你跑得再快又能跑多远?这一届可以达到一个很辉煌的高点,可下一届又自然而然地面临可能会注销的困境,这也是发展?除了从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到总结、文档备份及整理外,还在工作思路,管理体制方面都没能很好地继承和学习,没能汲取精华,而是各行其是,自觉回到起跑线上!

二、对系学生会的四大构想:

(1)加大宣传力度,让系学生会时刻充满能量

在纳新前,通过展板、宣传栏等有效途径对学生会做了剖面介绍,让我系大一新生对系学生会的纳新要求、职能有详尽的了解,使其按自己兴趣、特长、能力“对号入座”,保证人尽其才。及时与新生交流联系,保证纳新工作畅通无阻,真正将有能力,有热心、有激情的同学选拔出来,切实实现系学生会凝聚学生、服务学生的作用。在系官方网页上详述系学生会概况,在系宣传栏上开辟学生会工作动态专栏,报道学生会工作动态。

(2)完善系学生会的各项制度

由各部门的负责人完善部门的相关制度,在会议上经大家讨论通过,以文件的形式进行公告和存档。完善制度,各部门各施其职,密切配合,让复杂的工作程序变得简单化,保证各部门能够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

完善并严格执行学生会的各项制度。严格值日,推进学生会工作日制度。加强学生会自身队伍建设,作为学生干部,必须要有高度责任心和极大的热情。在学生会内部,倡导互相学习,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逐步形成一个学习型的学生会。

(3)加强系学生会的内外交流

加强和各系的联系,争取达成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吸取他们先进的经验,根据自身实际,自我发展。学生会逐步走向精品化、专业化。需要加强与各系部的联系和合作。加强班委联席委员会的作用,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让同学们了解系学生会,认知系学生会,支持系学生会。提高我系学生会在各系以及我系同学们心中的地位、知名度、影响力。

(4)完善档案建设与资源整合前面谈过,我们的学生会缺乏继承和学习前人经验的传统,这使得学生会发展很被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一届都是新人在不断地努力奋斗,去实现自我和展现个性,而我们怎样去善待和利用前人的果实呢?对于学生会的发展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而恰恰我们已经忘却了去继承和学习,忘却了爬上巨人的肩头摘取天上的星辰。

对于前人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经验教训等的继承,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档案。对于档案的建立,我认为需从两个方面去做:

1、一份是纪实性档案的建立管理。记录学生会发展的脚印;

2、一份档建管理工作则应该是对每一届组织机构的成员个人档案,这包括个人简介,更应该有每一次活动个人的表现、概况、个人总结、一些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经验及教训等。

这些思想的养分会让学生会以后的发展更加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因此,为了学生会的发展一步一个台阶,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我们仍旧要召开例会,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合理发表个人见解,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深化学生会“一家人”的和谐思想精神。我们的学生会,让我们一起来建设!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新学期,我们应该紧跟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继承发和扬我系学生会工作的优良传统,解决新问题,克服新挑战,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展一系列高品味、深内涵的特色活动,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建设和谐校园做贡献。

我将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下,与各位同学一道,以“求实、进取”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要求,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深入发展,为把我系学生会建设成为“思想型、学习型、规范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学生组织而奋斗!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应用经济系 学生工作委员会

4.系学生会内部联谊总结 篇四

一、活动时间: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下午2:00-6:00

二、活动地点:

西操场

三、主办单位:

****计算机工程系学生会

承办单位:

****计算机工程系学生会生活部

四、活动详情:

1、前期策划、筹备

联谊活动开始之前,系生活部在部长的带领下,各位干事认真思考,精心策划筹备,写出了详细的策划书,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行了详细的准备!策划书完成后,在系实践部同学们帮助在,我们准备好了活动所需的各种工具、设备。因本次活动为内部活动,所以宣传工作由系主席通知各位部长,再由各位部长通知干事,从而本次活动做到了全员参与,极大地提高了本次活动的意义!

2、活动准备

活动当天,又是在系实践部各位同学的帮助下,我们将活动所需器材搬运到活动场地,并整理完毕!为活动的按时,保质开展作出了最大努力!

3、活动开始

在生活部副部长迟梦哲、干事赵本龙的主持下,联谊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由主席做了讲话,对刚刚开始的学生会工作作了小结,对未来工作做出展望,并鼓励大家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并预祝活动成功开展!之后大家开始趣味游戏活动,包括:旋转苹果、、浑水摸珠、队形变换、合力吹气球、背人三足行、三人夹球跑等。活动过程中,各位同学积极参与,团结合作,积极为各自小组的胜利而积极行动。进而使趣味游戏活动去的了良好的效果!

4、活动结束

活动尾声,进行了短小有趣的颁奖仪式,并由主席作了总结发言,活动后大家合影留念!活动在欢歌笑语中结束!

结束后,大家积极参与到活动场地卫生的打扫中,体现了计算机工程系系学生会良好的素质。最后由实践部同学将从学校借来的桌椅归还,活动顺利结束!

五、经验总结:

经历了整场联谊从头到尾的筹备与各项工作的落实,的确使我们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生活部全体成员都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现将本次联谊各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1、前期策划、筹备

策划一定要详细周密,尽量想各个细节,对可能的突发事件做好应对策略!所需用具一定要考虑周全,本次联谊就存在缺少部分活动工具的失误。下次一定注意!

2、活动准备

活动工具尽早准备,防止因突发事件耽误大家的活动进程!

3、活动开始

主持人要认真制作好各方的协调工作,保证活动可以顺利展开!精心调动现场气氛,使大家快乐游戏!

4、活动结束

要提醒大家不要遗忘个人物品。仔细认真打扫卫生,为本系的公众形象的保持积极努力!

本次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计算机工程系领导、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支持,在这里生活部全体成员真心感谢***老师对本次活动的热心帮助和大力支持,感谢她对本场晚会的细心指导、感谢计算机系学生会所有成员的积极配合。正是有了你们,才使全校师生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作文游记下一篇:生活激励自己的励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