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钠溶液蒸发设备设计

2024-10-02

溴化钠溶液蒸发设备设计(3篇)

1.溴化钠溶液蒸发设备设计 篇一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一)配 制

称取4.2g分析纯氢氧化钠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升(约1千克)。

(二)标 定

1.苯二甲酸钾(分子量204.23)标定: 称取经120℃干燥过的分析纯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4.0000g(四位有效数字)于250ml烧杯中,加蒸馏水100ml,温热

使其溶解,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用配置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淡红色,并在2分钟内不变色为终点。

KHC8H4O4+NOH→KNaC8H4O4+H2O

N = G /(V×0.2042)

式中:N------标准氢氧化钠的当量浓度

G------苯二甲酸氢钾的重量(g)

V------耗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2.盐酸标定: 用移液管吸取已标定的0.1N盐酸溶液25ml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蒸馏水80ml,加入甲基橙指示剂3~4滴,用配置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黄色,并在2分钟内不变色为终点。

N =(N1×25)/ V

式中:N------标准氢氧化钠的当量浓度

V------耗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N1------标准盐酸的当量浓度

2.溴化钠溶液蒸发设备设计 篇二

关键词: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条件探究;化学实验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2–004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实验[1]:2 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再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这个实验似乎很简单,实验预期现象为产生蓝色絮状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后氢氧化铜分解生成黑色氧化铜。但从文献[2~4]中发现,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用量不同,发生的反应不同,通常有三种情况:

教材中设定该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初中阶段实验教学中应避免(1)、(3)两种复杂情况的出现。而教材中并无对反应物质量分数的规定,导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用量不确定。中学实验中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通常为2%,因此固定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通过改变影响实验的两个主要因素: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反应物的滴加顺序来探究实验的适宜条件,以期为教师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1 实验内容

(1)配制2%的硫酸铜溶液,2%、4%、6%、8%、10%、20%的氢氧化钠溶液。

(2)A组:取10支试管编号①~⑩,分别装2 mL 2%的氢氧化钠溶液,再依次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1~10滴,从滴加瞬间、振荡、静置、水浴加热四个时刻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B组:将A组试剂反滴,即向10支装有2 mL 2%的硫酸铜溶液试管中依次滴加1~10滴2%氢氧化钠溶液。

(3)依次用4%、6%、8%、10%、20%的氢氧化钠溶液,重复第(2)步操作。

2 实验结果及讨论

2.1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的硫酸铜溶液

从表1看出,2%~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10滴2%的硫酸铜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2%~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3~10滴2%的硫酸铜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实验时滴加1~2滴硫酸铜溶液,生成的蓝色Cu(OH)2沉淀少,最好滴加3滴以上。

此外,在A组实验中还出现两个意外现象,下面针对这两个现象展开讨论:

(1)在2 mL 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5滴2%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后出现少量绿色沉淀。另外,笔者做过4 mL 0.5 mol/L氢氧化钠分别和3.0、3.5、4.0、4.5 mL 0.5 mol/L硫酸铜溶液(质量分数:NaOH~2.0%;CuSO4~7.4%)混合未振荡静置的实验,出现蓝色絮状、浅蓝色、绿色三种沉淀。在此出现的绿色沉淀是何物质,推测有以下两种情况:①氢氧化铜与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绿色的碱式碳酸铜沉淀;②碱式硫酸铜属于碱式盐,通式为Cux(OH)ySO4·nH2O,绿色沉淀可能是碱式硫酸铜的一种。

(2)在2 mL 20%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硫酸铜溶液,未振荡,上层生成蓝色絮状沉淀,中层形成亮蓝色环,下层是未参与反应的无色氢氧化钠的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浓度高、黏度大,硫酸铜溶液滴入后与上层氢氧化钠生成蓝色Cu(OH)2絮状沉淀,沉淀逐步向下扩散与中层高浓度的氢氧化钠生成亮蓝色Na2[Cu(OH)4]溶液。理论上推测,再滴加适量的硫酸铜溶液使上层硫酸铜过量,静置一段时间,上层会出现浅蓝色的Cu4(OH)6SO4沉淀层,从而在一个试管中依次呈现浅蓝色、蓝色、亮蓝色三个色层,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能发生三种反应,因而此实验具有进一步挖掘的价值。

2.2 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从表2看出,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1~10滴20%氢氧化钠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3~10滴6%~20%的氢氧化钠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

此外,在2 mL的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4%的氢氧化钠溶液5滴,生成Cu(OH)2沉淀和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沉淀,Cu(OH)2沉淀分解生成黑色的CuO,而碱式硫酸铜水浴加热不分解;滴加6滴,生成较多的Cu(OH)2沉淀和较少的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沉淀,加热后生成的黑色的CuO较多,不分解的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较少,较多黑色和较少浅蓝色综合呈灰黑色。在2 mL 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2%的氢氧化钠溶液10滴,加热后也呈灰黑色,表明有少量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未分解。

3 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得出如下结论:

(1)2 m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10滴2%的硫酸铜溶液,都只生成蓝色Cu(OH)2沉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应为2%~4%;3~10滴都只生成蓝色Cu(OH)2沉淀,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应为2%~8%。

(2)2 mL 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1~10滴氢氧化钠溶液,都只生成蓝色Cu(OH)2沉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应为20%;3~10滴都只生成蓝色Cu(OH)2沉淀,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应为6%~20%。

(3)对于滴加顺序,取决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当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较小时,则2 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硫酸铜溶液;当质量分数较大时,则2 mL 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参考文献:

[1]胡美玲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8

[2]段昌平.几个被误读的实验现象[J].化学教学,2012,(1):79~80.

[3]朱鹏飞,马宏佳,杜静.利用传感技术对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9):34~36.

[4]刘怀乐.对Cu(OH)2制备实验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4,(10):53.

摘要:探究了影响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两个主要因素: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反应物的滴加顺序,最终总结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适宜实验条件。同时分析讨论了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现象。

关键词: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条件探究;化学实验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2–004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实验[1]:2 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再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这个实验似乎很简单,实验预期现象为产生蓝色絮状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后氢氧化铜分解生成黑色氧化铜。但从文献[2~4]中发现,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用量不同,发生的反应不同,通常有三种情况:

教材中设定该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初中阶段实验教学中应避免(1)、(3)两种复杂情况的出现。而教材中并无对反应物质量分数的规定,导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用量不确定。中学实验中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通常为2%,因此固定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通过改变影响实验的两个主要因素: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反应物的滴加顺序来探究实验的适宜条件,以期为教师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1 实验内容

(1)配制2%的硫酸铜溶液,2%、4%、6%、8%、10%、20%的氢氧化钠溶液。

(2)A组:取10支试管编号①~⑩,分别装2 mL 2%的氢氧化钠溶液,再依次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1~10滴,从滴加瞬间、振荡、静置、水浴加热四个时刻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B组:将A组试剂反滴,即向10支装有2 mL 2%的硫酸铜溶液试管中依次滴加1~10滴2%氢氧化钠溶液。

(3)依次用4%、6%、8%、10%、20%的氢氧化钠溶液,重复第(2)步操作。

2 实验结果及讨论

2.1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的硫酸铜溶液

从表1看出,2%~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10滴2%的硫酸铜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2%~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3~10滴2%的硫酸铜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实验时滴加1~2滴硫酸铜溶液,生成的蓝色Cu(OH)2沉淀少,最好滴加3滴以上。

此外,在A组实验中还出现两个意外现象,下面针对这两个现象展开讨论:

(1)在2 mL 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5滴2%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后出现少量绿色沉淀。另外,笔者做过4 mL 0.5 mol/L氢氧化钠分别和3.0、3.5、4.0、4.5 mL 0.5 mol/L硫酸铜溶液(质量分数:NaOH~2.0%;CuSO4~7.4%)混合未振荡静置的实验,出现蓝色絮状、浅蓝色、绿色三种沉淀。在此出现的绿色沉淀是何物质,推测有以下两种情况:①氢氧化铜与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绿色的碱式碳酸铜沉淀;②碱式硫酸铜属于碱式盐,通式为Cux(OH)ySO4·nH2O,绿色沉淀可能是碱式硫酸铜的一种。

(2)在2 mL 20%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硫酸铜溶液,未振荡,上层生成蓝色絮状沉淀,中层形成亮蓝色环,下层是未参与反应的无色氢氧化钠的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浓度高、黏度大,硫酸铜溶液滴入后与上层氢氧化钠生成蓝色Cu(OH)2絮状沉淀,沉淀逐步向下扩散与中层高浓度的氢氧化钠生成亮蓝色Na2[Cu(OH)4]溶液。理论上推测,再滴加适量的硫酸铜溶液使上层硫酸铜过量,静置一段时间,上层会出现浅蓝色的Cu4(OH)6SO4沉淀层,从而在一个试管中依次呈现浅蓝色、蓝色、亮蓝色三个色层,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能发生三种反应,因而此实验具有进一步挖掘的价值。

2.2 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从表2看出,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1~10滴20%氢氧化钠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3~10滴6%~20%的氢氧化钠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

此外,在2 mL的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4%的氢氧化钠溶液5滴,生成Cu(OH)2沉淀和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沉淀,Cu(OH)2沉淀分解生成黑色的CuO,而碱式硫酸铜水浴加热不分解;滴加6滴,生成较多的Cu(OH)2沉淀和较少的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沉淀,加热后生成的黑色的CuO较多,不分解的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较少,较多黑色和较少浅蓝色综合呈灰黑色。在2 mL 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2%的氢氧化钠溶液10滴,加热后也呈灰黑色,表明有少量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未分解。

3 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得出如下结论:

(1)2 m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10滴2%的硫酸铜溶液,都只生成蓝色Cu(OH)2沉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应为2%~4%;3~10滴都只生成蓝色Cu(OH)2沉淀,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应为2%~8%。

(2)2 mL 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1~10滴氢氧化钠溶液,都只生成蓝色Cu(OH)2沉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应为20%;3~10滴都只生成蓝色Cu(OH)2沉淀,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应为6%~20%。

(3)对于滴加顺序,取决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当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较小时,则2 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硫酸铜溶液;当质量分数较大时,则2 mL 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参考文献:

[1]胡美玲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8

[2]段昌平.几个被误读的实验现象[J].化学教学,2012,(1):79~80.

[3]朱鹏飞,马宏佳,杜静.利用传感技术对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9):34~36.

[4]刘怀乐.对Cu(OH)2制备实验的研究[J].化学教育,2004,(10):53.

摘要:探究了影响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两个主要因素: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反应物的滴加顺序,最终总结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适宜实验条件。同时分析讨论了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现象。

关键词: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条件探究;化学实验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2–004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实验[1]:2 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再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这个实验似乎很简单,实验预期现象为产生蓝色絮状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后氢氧化铜分解生成黑色氧化铜。但从文献[2~4]中发现,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用量不同,发生的反应不同,通常有三种情况:

教材中设定该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初中阶段实验教学中应避免(1)、(3)两种复杂情况的出现。而教材中并无对反应物质量分数的规定,导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用量不确定。中学实验中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通常为2%,因此固定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通过改变影响实验的两个主要因素: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反应物的滴加顺序来探究实验的适宜条件,以期为教师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1 实验内容

(1)配制2%的硫酸铜溶液,2%、4%、6%、8%、10%、20%的氢氧化钠溶液。

(2)A组:取10支试管编号①~⑩,分别装2 mL 2%的氢氧化钠溶液,再依次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1~10滴,从滴加瞬间、振荡、静置、水浴加热四个时刻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B组:将A组试剂反滴,即向10支装有2 mL 2%的硫酸铜溶液试管中依次滴加1~10滴2%氢氧化钠溶液。

(3)依次用4%、6%、8%、10%、20%的氢氧化钠溶液,重复第(2)步操作。

2 实验结果及讨论

2.1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的硫酸铜溶液

从表1看出,2%~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10滴2%的硫酸铜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2%~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3~10滴2%的硫酸铜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实验时滴加1~2滴硫酸铜溶液,生成的蓝色Cu(OH)2沉淀少,最好滴加3滴以上。

此外,在A组实验中还出现两个意外现象,下面针对这两个现象展开讨论:

(1)在2 mL 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5滴2%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后出现少量绿色沉淀。另外,笔者做过4 mL 0.5 mol/L氢氧化钠分别和3.0、3.5、4.0、4.5 mL 0.5 mol/L硫酸铜溶液(质量分数:NaOH~2.0%;CuSO4~7.4%)混合未振荡静置的实验,出现蓝色絮状、浅蓝色、绿色三种沉淀。在此出现的绿色沉淀是何物质,推测有以下两种情况:①氢氧化铜与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绿色的碱式碳酸铜沉淀;②碱式硫酸铜属于碱式盐,通式为Cux(OH)ySO4·nH2O,绿色沉淀可能是碱式硫酸铜的一种。

(2)在2 mL 20%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硫酸铜溶液,未振荡,上层生成蓝色絮状沉淀,中层形成亮蓝色环,下层是未参与反应的无色氢氧化钠的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浓度高、黏度大,硫酸铜溶液滴入后与上层氢氧化钠生成蓝色Cu(OH)2絮状沉淀,沉淀逐步向下扩散与中层高浓度的氢氧化钠生成亮蓝色Na2[Cu(OH)4]溶液。理论上推测,再滴加适量的硫酸铜溶液使上层硫酸铜过量,静置一段时间,上层会出现浅蓝色的Cu4(OH)6SO4沉淀层,从而在一个试管中依次呈现浅蓝色、蓝色、亮蓝色三个色层,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能发生三种反应,因而此实验具有进一步挖掘的价值。

2.2 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从表2看出,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1~10滴20%氢氧化钠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3~10滴6%~20%的氢氧化钠溶液都生成Cu(OH)2沉淀。

此外,在2 mL的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4%的氢氧化钠溶液5滴,生成Cu(OH)2沉淀和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沉淀,Cu(OH)2沉淀分解生成黑色的CuO,而碱式硫酸铜水浴加热不分解;滴加6滴,生成较多的Cu(OH)2沉淀和较少的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沉淀,加热后生成的黑色的CuO较多,不分解的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较少,较多黑色和较少浅蓝色综合呈灰黑色。在2 mL 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2%的氢氧化钠溶液10滴,加热后也呈灰黑色,表明有少量浅蓝色的碱式硫酸铜未分解。

3 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得出如下结论:

(1)2 m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10滴2%的硫酸铜溶液,都只生成蓝色Cu(OH)2沉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应为2%~4%;3~10滴都只生成蓝色Cu(OH)2沉淀,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应为2%~8%。

(2)2 mL 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1~10滴氢氧化钠溶液,都只生成蓝色Cu(OH)2沉淀,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应为20%;3~10滴都只生成蓝色Cu(OH)2沉淀,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应为6%~20%。

(3)对于滴加顺序,取决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当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较小时,则2 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硫酸铜溶液;当质量分数较大时,则2 mL 2%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参考文献:

[1]胡美玲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8

[2]段昌平.几个被误读的实验现象[J].化学教学,2012,(1):79~80.

[3]朱鹏飞,马宏佳,杜静.利用传感技术对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9):34~36.

3.溴化钠溶液蒸发设备设计 篇三

化学试题4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用品:烧杯、量筒(50mL、100 mL各一个)、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空白标签、空细口瓶、托盘天平、纸片、氯化钠、蒸馏水、废液缸(要贴有标签)、小烧杯2个(分别盛放多取的氯化钠固体与固体废弃物,要贴有标签)、抹布

注:盛放液体的试剂瓶,不要用滴瓶

实验步骤:

1.计算:配制509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其中

氯化钠克,水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2.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氯化钠并倒入烧杯。

3.按计算结果量取蒸馏水。将量好的水,沿烧杯内壁,缓慢的倒入烧杯内。

4.用玻璃棒搅拌,使烧杯内的氯化钠完全溶解。

5.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并贴标签。

上一篇:吉林省道路运输卫星定位系统使用管理规定下一篇:幼儿园助教职责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