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

2024-07-22

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精选8篇)

1.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 篇一

一、内涵:

1、定义

2、简介与背景

3、实质表现

二、我国面临人口问题:

1、人口成本

2、人口增长

3、出生与死亡

4、人口老龄化

5、性别比失调

6、人口素质

7、单身意识

三、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

1、环境问题

2、经济影响

3、不堪重负

四、解决对策

1、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

五、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1、关注

2、欧盟

3、日本

4、美国

一、内涵:

1、定义:

(1)、人口问题,是由于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快速变化,造成人口与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2)、人口数量问题,主要由非均衡生育(多子化和少子化)以及人口迁移造成,只有通过均衡生育(发达国家2.17胎,发展中国家2.3胎)和调控迁移来解决。

(3)、人口结构问题,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收入、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数等人口结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年龄(多子化、少子高龄化)、性别(男女比例失调)和收入(基尼系数高、中产塌陷)结构问题。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只有通过均衡生育(发达国家2.17胎,发展中国家2.3胎)来解决。人口性别结构问题,只有通过限制堕胎来解决。人口收入结构问题,原因较复杂,但最终都只有通过壮大中产阶层,使中产阶层成为社会主体才能真正解决。

(4)、人口分布问题,主要包括大城市病、高密度连绵城市群的环境污染问题、大片乡村缺少就近(200公里内)特大城市辐射带动的发展难题、生态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区人口的生存困境、以及高密度大流量的人口迁移等问题。人口分布问题,主要是通过城镇化的合理布局,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来解决。

2、简介与背景:

(1)简介:

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引起了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过度增长,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问题。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2)背景:

在20世纪70年代,有人认为,当时的人口要占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总人口的75%。这一被广泛引用的统计结果过于受20世纪人口爆炸的影响——比例实在是高得令人难以置信。要想得到一个比较精确的结果,我们必须确定现代人类是从何时开始的,出生率是多少,以及历史上到底生活过多少人。普遍认为,现代人是在5万年前出现的。我们可以设想,当时是不会限制人口出生的,且人的寿命都很短,这就导致一个年轻的人口结构和较高的生育率——每个母亲大约会生6到8个孩子。到了中世纪,出生率开始长时间地下降。18世纪以后的记录表明,当时的工业化国家,出生率在持续下降。

美国人口学者卡尔-郝伯(CarlHaub)认为,在农业出现以前,在以狩猎为生的方式下,全世界的人口大约只有500万到1000万。科技之光消息,到了公元1世纪,根据当时罗马、中国和地中海地区的断断续续的人口普查,世界人口已增长至3亿。对这个人口应用一个较高的出生率,就可以估算出,迄今为止地球上总共生活过大约1060亿人。我们现在有61亿人,占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总人口的5.7%。在1900年,全世界只有16亿人,但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世界人口的激增,所以我们现有人口占地球曾有人口的比例在上升。

3、实质表现:

(1.)、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在各时代反映的内容各不相同,在当代,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和老龄问题。

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首先,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等。

(2)、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它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大障碍。预测未来社会问题的主要矛盾将集中到生态环境上。如不及早解决,它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甚至是全球性的、毁灭性的破坏。

(3)、人口问题

劳动就业问题源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比例关系失调。这种失调在不同社会、不同地区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作为社会问题主要指人口过剩及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造成劳动人口失业或待业现象。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首先表现为就业不充分;还存在现有从业人员冗员严重、劳动生产率低下、就业及待业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就业问题的社会后果,一方面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诱发社会动荡及社会犯罪;另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威胁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性。

青少年犯罪指少年或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近30年来,世界各国青少年犯罪急剧增加,突出特点是:犯罪次数增多、犯罪年龄提前、蔓延广泛、手段残忍、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增强、改造难度加大。

(4)、老龄问题

老龄问题又称人口老龄化问题,一般指人口中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项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在发达国家较为突出,不发达国家则被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年轻化掩盖了这一现象。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中国将在20世纪末、下世纪初进入老年型社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老年人口总数都将居世界首位。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和问题,它要求对社会生产、消费、分配、投资、社会保障及福利、城乡规划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我国面临人口问题:

1、人口成本:

所谓“人口的成本”包括上面关于养老、社会保障、环境污染等社会支出,实际上,它涵盖了绝大部分的社会支出,例如:交通、能源、水利等等、等等。这些社会支出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围绕着人口而发生,并且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也与生活水平有关。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就是人口与社会保障水平的共同结果;环境污染程度也与人口数密切相关,生活污染直接与人口数与生活水平相关,而工业污染不但与产业量-实际上也是人口量-相关,而且还和产业水平相关,许多低端产业-包括很多劳动力成本优势产业-污染更加严重;城市里似乎永不停止的交通建设投入毫无疑问是与巨大的人口数和经济水平相关的;能源支出不用说;水利支出事实上也是由于人口的需要而生产。

种种社会支出本来就是为了人的生活而发生的,所以它们与人口数正相关就毫不奇怪了,只是并没有很多人从这个角度看问题。这部分与人口正相关的社会支出我就称其为“人口社会成本”,把人口社会成本与人口政策联系起来,就会明白:解决一个社会的社会问题,不是看投入多少总资源,而是要把投入资源与人口数联系起来,看人均投入数,就是人均社会成本水平。

2、人口增长: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05年的56年间,中国人口从54167万人,增加到130756万人,净增加76589万人,增长1.41倍。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增长出现三次高峰。第一次是1951年到1958年,七年共增加人口10798万人,平均每年净增长人口1500多万;第二次是1963年到1976年,十三年新增加人口2192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人口1702万人,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都在2000万左右;第三次是1985年到1991年,六年共新增加人口近1亿,平均每年净增加1600万。56年间,平均每年净增加人口约1367万人。中国人口增长过快

自从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经过30年的奋斗,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1970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为5.8。90年代以来,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左右,比30年前一对夫妇平均少生了4个孩子。30多年来,中国共少出生4亿多人,使世界人口达到60亿推迟了4年。现阶段,中国人口已成功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这不能不说中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做出了成绩。

2006年,国务院决定,在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由各省市自行规定生育政策,这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人口密度有很大差异。如: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四川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海南、云南、青海、宁夏、新疆实行农村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西藏等部分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允许生育两个以上孩子;有19个省规定,在农村,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允许再生一个孩子。

3、出生与死亡:

自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上世纪出现三次人口增长高峰,人口出生率都在20‟以上,进入90年代以后,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2005年下降为12.40‟,比1978年的23.33‟下降了10.93‟。人口出生率每下降1个千分点,意味着少出生100万人口,下降10个千分点就是少出生1000万人。

人口死亡率多年来保持在6.5‟左右。随着人口老龄化,现在已提高到近7‟。

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1978年为12.00‟,2005年下降为5.89‟。出生率与死亡率之比,1978年为34.2%,2005年为52.5%,也就说1978年出生三个人有一个人死亡,2005年出生二个人有一个人死亡,死亡人口占出生人口的50%。

4、人口老龄化: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3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比重从2000年的9.9%上升到16.0%;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64亿,比重从2000年的6.7%上升到11.2%。

到本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将形成老年人口高峰,届时每3~4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2020年、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分别达到2200万和5300万人。那时候,老年人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生活无法自理的空巢老人将会成倍增加,他们在生活中的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将更加突出,社会总体负担加重,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口安度晚年是一个大问题。

5、性别比失调: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出生性别比为108.5,1987年百分之一抽样调查为110.9,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111.3,1995年百分之一抽样调查为115.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16.9,个别省份高达138。2005年,再次抽样调查,性别比高达118.58。男女性别比,城乡均出现异常,农村失调程度更为严重。正常情况下,男女性别比应该保持在103至107之间。

出生人口性别失调,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跨境非法婚姻,跨境强行拐卖妇女儿童,强迫妇女卖淫等社会问题。导致性别比失调原因:一是重男轻女,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三是B超的普及和滥用。说到底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实际是一个养老问题。

2005年以后,新进入婚育年龄的人口,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经测算,到2020年,20~45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婚姻挤压情况凸现,低收入及农村低素质者结婚就很困难。这将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严重隐患。

6、人口素质 :

一个社会的发展,根本上有赖于人口素质提高。过去出国,看到国外车多人少,国内人多车少;现在出国,感到最深的是,国内城市硬件建设不比国外差,但人的素质、文明程度、法律观念、生存环境等软件差距很大。当前,中国多的是人口,少的是人才,如何把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一大战略问题。

2004年中国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共有5375万人,仅占13亿人口的4.1%,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太大。如美国硅谷地区,城市人口只有200万,高科技人员就有70万。当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的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和日本尽管劳动力资源数量不多,但由于整体劳动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劳动生产率处于较高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口需要对人口进行投资,更要通过教育培养来提高人力资本。国家投入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3.95%,投入教育固定资产仅占全国比重的2.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人的素质是决定国家发展强大,生活富裕的资本。大千世界无论什么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知识的竞争,任何事务发展,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是办不到的。

党中央非常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7、单身意识:

当然主流社会对单身个体和群落的容忍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窘迫造成现代人对人口爆炸的恐惧。2000年,世界人口已经超过60亿。197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世界环境规划议题,当年的环境规划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而1999年提出: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从“只有一个地球到拯救地球”,我们可以看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 一。

(1)、拯救地球的呼吁反映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灾难性。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紧密交缠,像两个恶毒的符咒。1950年之前,人类达到17亿用了数千年,而50年之后,人类人口翻三番只用了50年,人口增长形成的资源缺乏和资源的破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大问题。

发达国家耕地负增长,森林草地正增长(不断植树造林,种植草皮的结果);发展中国家耕地面积高增长(为了满足增长的粮食需求而毁林造田),森林草地负增长(砍伐森林开垦耕地,滥用木材,过度放养、过度砍伐造成荒漠化,草地面积缩小)。资源消耗的46%归于人口增长,54%归于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说,人类对世界的掠夺性开发一半是出于人口增长的压力,剩下的一半才有可能用于人类生活水平的总体提高。

(2)、高增长率的人口以及50亿的人口基数已经成了人类发展的瓶颈。

传统的观点认为放弃生育就是放弃了责任和义务,一些传统社会学者曾经就此认为单身者不要家庭子女就是放弃社会责任。从上述人口和资源的矛盾来看,我们就会觉得这样的观点早已经过时。新时期的观点是自觉地节育、少生才是对人类负责的表现。二战后发达国家的人口控制很有远见,符合保护地球资源的人口发展策略;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失控则是人口政策失败的表现。无限增长的人口已经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陷入了就业、教育、生活保障等社会问题的困境。

人口问题

有一位未婚中年单身女性忿忿不平地说:“总是说我们不结婚就是不愿意尽社会责任,我不知道他们(主流意识)所说的社会责任是指的什么。难道就是非得生几个孩子,然后养大,和其他的孩子去竞争上学和就业的份额?难道这样才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不然就不是?难道我参加工作30年为国家所作的贡献就一文不值?就不如那些低智商女人生几个儿子?”

绝大多数单身者都倡导一种绝育的生活方式,当然,他们选择绝育大多是为了个性自由的目的,他们认为家庭和子女是对个人最大的拖累,是个性自由的最大负担,个体解放的最大障碍。曾经被传统主流文化认定是一种自私的利己主义的观念,但是放在今天世界人口大爆炸的背景中来看就不再是自私的和不负责任的了。抑制人口增长,有计划地实行节制生育,于人类的生存状况已是刻不容缓的一项决策。单身者的生活态度结果上是完全可以被当前主流社会所接受的,所以单身者的不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种利他性的选择。

三、对我国经济社会影响

1、环境问题:

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有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后期编辑:一对夫妻生一个 中国生育率下降 这夫妻靠一个孩子养老就是2 = 1然后是这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组成家庭 2= 1=第一代两个家庭4个人一共生了2个孩子这个两个家庭生下来的孩子又结合一个家庭又生一个孩子这样算就是两个家庭=4人→一个家庭2人→孙子辈1人的模式导致中国老龄化人口越来越严重

2、经济影响:

讨论人口政策问题,要算算经济账。所谓经济帐,就是看看人的效益怎么产生,算算人的成本是多少,以及人口变动情况对这些成本效益的影响。

在社会中人的效益只有加入经济生产中才会产生,也就是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在能对社会产生贡献。那么在中国,人口增加会对收入水平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很显然,人口增加会降低人均收入水平,或者说,会阻止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

在中国,人口众多会降低收入水平,这首先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人太多、工作不好找”是人人皆知的事实。简单的分析原因的话,就是经济的形成需要市场、技术、资源、劳动力等多种因素限制,其它因素不足,某种因素过多是没有用的,而在中国,就是人口过多,人口过多而经济有限时,人口再增加不会自动增加经济,而是相互竞争,使人均收入减少。这是中国的实际情况,在有些国家,可能情况不一样,人口不多而资源等其它因素多,那么增加人口就会直接增加经济。

中国目前情况来说人口继续增长,而产业水平也不断提升,因此人均收入水平也在提高。然而人口增加阻止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的效果仍然存在,具体的说,就是就业压力仍然很严重。

国家搞经济的基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体来说,就是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是的,我们的确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开始创建了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系,但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而不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没有不愿意提高收入水平的,所以在我身边的人,没有愿意让人口增加而让自己收入减少的。

3、不堪重负

13亿是一个忧虑的数字。13亿人要吃饭、要穿衣、要上学、要就业、要住房„„,消费的需求乘以13亿,就是一个庞大的数目。中国的耕地、水资源、森林以及矿产资源本来就稀缺,再除以13亿,就少得可怜。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只有1.4亩,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1997年到2004年,中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300多万,这一增一减,使得中国人均物质水平更加捉襟见肘,粮食安全、环境资源难以承受人口的增长。13亿这个意味深长的数目,既有“放大效应”,也有“缩小效应”;这就提醒国国家的公务员,在任何时候,想问题、办事情都不能脱离人口多、底子薄这个基本国情。只有统筹兼顾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透过13亿,我们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大与小、多与少、贫与富的辨证关系。例如:一些地方“圈地”搞开发,从局部看,减少一片耕地,似乎不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但从全局看,如果每个地方都如此蚕食耕地,13亿人吃饭就成了天大问题。又如,中国许多餐馆流行一次性木筷,从一个人来说,多用几双筷子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但从13亿人每顿饭都使用一次性筷子,加起来就要毁掉一大片森林。这说明,在一个人口大国,再小的浪费,乘以13亿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再雄厚的家底,除以13亿都显得微不足道,而从积极的角度看,再小的节约和善举,乘以13亿都是一个惊人的财富。

四、解决对策

1、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

五、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1、关注

2、欧盟

3、日本

4、美国

2.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 篇二

(一) 培养与输出具有较高审美素养和技术、技巧的创新型美术人才

我国对于美术和美术教育的作用很早就有了相当成熟的感悟和认识。唐代美术史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开篇就说“夫画者, 成教化, 助人伦”。所不同的是, 古代的美术教育虽然也有大量民间艺人师徒相传的教学方式存在, 但主流仍然是精英教育。绘画被认为是远高于其他造型艺术 (如雕塑、工艺美术) 的美术样式, 而且对于广大民间工匠和画师抱有偏见。张彦远说:“自古善画者, 莫匪衣冠贵胄, 逸人高士, 振妙一时, 传芳千祀, 非闾阎卑贱之所能为也”。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画家看到传入中国的那些惟妙惟肖的西洋绘画时的评价是“笔法全无, 虽工亦匠, 故不入画品”。 ([清]邹一桂《小山画谱》) 不过, 随着国门的洞开, 西方强势军事和文化的入侵以及民族危亡意识的觉醒, 这种固步自封的观念既不合时宜, 又无法阻挡历史的进程。大批美术留学生走出国门, 许多人学成后回国参与了现代形态美术教育的创立。仿照日本和西方模式兴建的各级各类美术学堂、学校纷纷出现。美术教育向着专门化、大众化和实用化全面推进。1912年成立, 刘海粟任校长, 著名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1919年的校刊《美术》上提出的培养目标是:“造就纯正美术人才, 培养及表现个人高尚风格, 造就实施美教人才, 直接培养及表现国人高尚人格。养成工艺美术专门人材, 改良工业, 增进一般人美的趣味”。明确了高等美术教育的三大任务:培养美术专门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提高人民的审美素养。

目前, 我国正处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之中, 高等美术教育所担负的使命一方面基本延续着民国以降的传统思路, 另一方面又必须根据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时调整思想认识和办学方针。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急需大量的各个专业的美术类人才, 尤其是设计类等专业, 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持。我国急需大量熟悉和热爱传统文化艺术、接受过良好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技巧训练, 能够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提供各个层次美术创意和设计的人才。过去那种培养少数艺术家的“精英教育”思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近些年来, 除了传统的八大美院持续扩大招生之外, 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设置了美术专业, 规模不断扩大, 从师资力量、配套设施和招生数量上都有了大幅增长, 为培养和输送大量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具有较高审美素养和创作技巧, 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美术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 实现学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方共赢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珍妮2006年在天津美术学院“二十一世纪高等美术教育展望·当代学院论坛”上谈到广州美院的办学思路时说“……将进一步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发展之路, 将富于创意的艺术设计和成果渗透于社会生活与物质生活之中;将积极参与向社区环境艺术氛围的渗透, 让自己所追求的富于创意的视觉文化产生更加强大的辐射作用, 真正使学生直接成为催生创意社会的主动力, 为营造富有创意的社会文化氛围作出更大的贡献”。

事实上, 许多美术院校已经在城市景观和雕塑设计、大型的社会事业和经贸活动、企业产品设计和开发等诸多领域实现着同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密切合作, 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丰富了师生的实践经验。例如, 天津美术学院早在1988年就由当时的全国美协副主席、著名油画家秦征带领几位年轻教师为天津火车站大厅穹顶绘制了大幅油画《精卫填海》。“在传媒的作用下, 这幅天顶画远比新建的天津站更为知名”。广州美术学院在昌岗东路校区修建了35万平方米的设计综合大楼, 作为设计学科的产学研合作基地。积极筹备建立与20余家知名企业合作的设计工作室, 将企业的科研经费、研究项目、项目研发人员交流导入校园, 通过联合共建、共生互动, 切实把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 弘扬传统文化艺术, 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和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现代形态的高等美术教育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已经有百年左右的历史,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 从精神文化角度上看, 由于历史原因, 中国的美术学院在构建之初就对审美文化的承担没有明确地思想意识。蔡元培先生敏锐地察觉到了在社会动荡和转型过程中, 随着传统文化与体制的被质疑和推翻, 国人在精神和道德方面可能面临的真空状态, 根据我国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极富创见地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遗憾的是, 由于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功利性、工具性思想主导, 使蔡元培先生的主张没有引起重视, 更没有进入现代文化建构的实际操作程序。

十年“文革”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摧残更是毁灭性的, 不但无数的历史典籍和艺术精品被付之一炬, 更重要的是, 其造成的传统文化巨大断层及对国民个精神和审美意识、能力的压制和泯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无法挽回的。其影响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以后, 面对着各种西方文化艺术思想的大量涌入, 已经没有多少传统文化记忆而又缺乏自身文化、审美积淀与免疫力的中国人就会陷入无所适从的盲从或者抱残心理。而90年代初开始的市场经济大潮由于对于文化和教育的相对忽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高等美术院校作为审美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重镇, 在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和艺术素养、道德水平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 还担负着借鉴、吸收外来文化艺术的有益因素, 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传统有机结合, 创造出富有自己民族特色、适应时代的艺术精神与艺术样式, 确立本民族文化艺术在世界多元格局中的地位、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担。除了可以培养大批高层次美术人才外, 还可以通过多重渠道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 利用具有较高精神内涵与感性直观的艺术作品和产品对全社会进行审美素养乃至文化道德素质的普及和提升。

二、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一) 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带来的素质下降、就业困难等问题

近十几年中, 我国高等美术院校的招生规模成几何式大规模增长, 由原来的几十、百余名在校生发展到如今的少则数百人, 多则上千人甚至上万人。传统的精英式美术教育已经朝着大众化、平民化转变, 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扩大招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考生的求学需求, 同时缓解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就业矛盾和压力。但是持续升温的“艺考热”和美术院校的盲目扩大招生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短期来看, 更多学生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学校也可以大规模增加经费收入 (艺术类学生学费是普通专业的一倍以上) 以改善和扩大办学环境, 皆大欢喜。但是, 盲目扩招造成的学生素质下降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一方面, 大量文化课成绩较差又缺乏学习美术的资质和兴趣的学生大量涌入高校, 短短几年的学习后又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除去刚入学的适应阶段和毕业前着手找工作的时间, 实际学习和实践时间很有限, 这就势必导致学生从美术素养到技巧、创造性的训练不足;另一方面, 学生的大量增加也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很难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 面对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 学校往往“不忍”在考试成绩尤其是毕业前的考核中“为难”学生, 从而形成普遍的“宽进宽出”现象。而大量素质不尽如人意的毕业生涌入社会, 又势必造成美术类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二) 课程设置过于细化和不合理的考核方式导致的知识与能力的不足

我国当前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延续了民国以降的体系, 只是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个美术院校都大规模增加了设计学院 (科) 的比重。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越来越细化、专门化, 许多学生不但对于美术之外的历史、文学、哲学等重要的人文学科知识知之甚少, 甚至连自己专业外的其他美术类别也没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国画系学生不了解西方艺术史、看不懂西方现当代艺术, 设计类学生不了解基本的美术史知识等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只关心本专业考试课程的过关情况。虽然有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设置的公共课, 但是学生一般不够重视, 逃课、代签、下载网上文章顶替作业、考前突击背诵等现象普遍。

知识面和技能的过于细化和狭窄, 势必影响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对于美术院校学生来说尤其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每年有比其他国家多得多的美术毕业生步入社会, 但却一直没有出现几位无论在纯美术领域还是在设计领域都称国际性大师的原因。

(三) 精神文化承担的缺失是目前高等美术院校面临的突出问题

随着盲目扩招和课程设置及不合理考核制度所造成的问题的凸显, 高等美术院校所应具备的精神文化承担的缺失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源素质的下降及其在校期间未能接受良好而充分的教育, 使得他们很难担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重担。另一方面, 美术院校之所以全面扩招, 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满足社会迅速增长的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 而专业的过于细化、学生对于制作技巧的过于自信和依赖也使得美术院校普遍弥漫着一股技术化、职业化的氛围, 对于精神文化的忽视也就在所难免, 或者仅仅沦为装点门面的噱头。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西方强势文化艺术和后现代多元文化语境下, 我国原本就已经十分脆弱的传统文化艺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如何在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同时, 适当吸收国外先进成果, 形成自己独特的新时期的文化和艺术样式, 是摆在包括美术院校师生在内的所有有识之士的重大时代课题。

摘要: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出高层次美术人才, 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及提高全体公民文化和审美素质等任务, 是构建具有社会主义特色和谐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同时也面临着精神文化承担的认识和能力不足、盲目扩招造成的素质下降、就业困难等诸多现实问题。

关键词:高等美术教育,和谐社会,机遇,问题

参考文献

[1]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22

[2]杨珍妮.美术学院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J].北方美术, 2006 (4) :12—13

[3]郭雅希, 张历.天津油画百年 (四) [J].北方美术, 2006 (4) :33-38

3.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 篇三

一、我国碳金融发展历程

1998年5月中国政府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同年,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2005年10月出台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发改委作为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的主管机构,同时在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下成立国家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审核理事会,审核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而中国政府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中征收的国家受益将注入到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用来支持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碳金融市场,政府、企业对碳减排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CDM项目取得了飞速发展。中国CDM每年碳减排量达到2.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世界的42%,而其价值则占了世界的63%。截至2010年12月,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了2800多个CDM项目,其中有100多个已经在CDM决策委员会通过。目前在我国CDM项目开发的领域,以小水电、风电、钢铁水泥企业废热利用、生物质能利用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为主,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项目在近几年也有了较大发展。2008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相继成立环境交易所,目前三地环境交易所主要业务是二氧化硫排放权和排污权交易以及节能环保技术交易。

二、我国碳金融市场面临的危机

目前我国碳金融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全球碳排放权的需求下降,国内碳金融市场萎缩。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既包含国内因素,也包含国外需求因素;既有当前碳金融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还有人为因素。本文仅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碳金融问题进行分析。

(一)国外需求因素

碳金融市场的中心是通过以市场的方式,赋予企业以一定量污染的权利。对于排放量超出配额的企业,将通过市场购买配额,否则就会给予罚款;而对于积极减排的企业,如果其配额在期末有剩余,则可以通过市场进行出售而获利。

欧洲债务危机直接扰乱了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秩序。希腊、爱尔兰、冰岛等国家逐个陷入国内债务过高,借款成本上升的困境。穆迪、标普又相继下调了欧元区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的债务评级。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使各国自顾不暇,经济处于负增长状态。而处于北美的美国经济仍表现为持续低迷,其国内的失业率自201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9%的水平,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意愿降低,企业破产增加。

欧盟和美国是全球碳金融最为发达的国家。2005年开始运作的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其2010年的碳市场价值达到1198亿美元,占到全球碳市场总价值的80%还多。而美国拥有丰富的碳市场交易经验,并拥有多个地区性减排体系和芝加哥环境交易所(CCX)这样的自愿减排体系。随着欧美各国陷入危机,而其国内的企业生产水平相对于经济良好时将有所降低,这会导致参与减排企业本身对碳减排配额的需求降低,进而降低其对全球碳排放权的需求。

(二)国内因素

各个大国相继陷入危机,而对于近两年表现良好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由于中国经济长期依赖于进出口,而外部的需求不振,同时人民币汇率的不断上升降低了我国企业的利润,很多企业由于今年订单严重不足而倒闭。

企业生产困难导致对能源的消耗降低,企业碳排放量减少,很容易就会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经济的发展存在周期性的变动,即存在着经济的繁荣、衰退、复苏等周期性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企业碳排放量也会随着经济周期性的变化而周期性的变化,当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企业碳排放量增加,其排放量将会超过国家要求的排放量;而在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企业碳排放量减少,其排放量配额将会出现过剩。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些资金大量投入到光伏、风电等产业,各地方政府在“政绩”的驱使下竞相重复发展新能源产业。这些新能源发出的电由于成本太高,其上网价格要高于普通的火力发电价格,因此,新能源发出的电需要占用大量的国家财政补贴。这就造成了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出现了大量的过剩产能,浪费了巨额资金的现象。政府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发展新能源不等于节能减排,企业大量的发展新能源而对于当前我国还不能消化这些产业产能的时候,这种跨越式发展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显然,不合适的产业政策对我国的碳减排造成了严重影响,我国通过清洁发展机制销售的CERs价格低于欧美等国的碳价格。因此,我国实际上是变相补贴了国外的CERs投资者。

除了这些因素,当《京都议定书》承诺期过后,未来碳减排应该如何发展也是制约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因素。当一些发达国家推卸自身减排责任时,未来减排形势不容乐观。我国作为碳排放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我国能够积极减排、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未来我国碳金融市场将会前景光明。

三、我国碳金融发展策略

第一,积极发展碳期货市场。期货是指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按标准合约规定在未来的某一时期交割实货,它具有平稳物价的功能。目前,欧盟、美国等市场主要发展的就是碳金融期货交易。通过期货交易合同买卖双方可以锁定碳价,降低碳价格波动对企业生产造成的风险。但是在发展碳期货市场时需要注意风险的防范,我国金融期货交易也只是刚刚开展,没有多少经验可谈。另外,我国市场投资者普遍存在着一种赌博的心态,因此,在发展碳期货市场时应注意对投资者进行教育,使碳期货交易真正发挥市场的价格机制。

第二,完善碳存储机制。经济中存在着经济周期,而企业也会存在生产周期,这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碳排放量。当企业在生产繁荣的时期将会消耗更多的资源,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当企业处于不景气阶段时,则会由于生产不足资源的消耗降低,进而产生较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就产生了不同时期中碳价格的波动,而碳存储制度通过将现在剩余的碳排放配额存储起来以待未来使用,能够有效降低碳价格的波动性。欧盟由于在第一阶段(2005~2007)结束时没有相应的碳存储机制安排,在2007年时碳价格出现了暴跌的情形。而在其以后的减排制度设计中加入了碳存储制度,碳价格处于相对稳定。我国应该在碳金融市场中允许企业对剩余的碳排放配额进行存储。

第三,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碳配额分配制度。由经济周期等因素造成企业碳排放量的波动,进而影响到碳价格的稳定性,企业减排成本也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利于企业进行生产规划。要消除经济周期带来的碳排放周期的变动,可以从碳配额分配阶段着手,通过将碳配额分配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挂钩,构建灵活的减排机制:在经济繁荣时给予企业相对多的排放配额,而在经济衰退时则可以分配相对较少的排放配额。

第四,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碳金融产品。金融中介市场是碳减排市场发展的关键,因此应制定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在国外,碳金融衍生品种类繁多,金融化程度非常高。而我国的碳金融市场与传统金融市场相比,还属于新生物,产品的丰富度不高,且现在还不大为人们所了解。

未来银行业的发展方向是逐渐抛弃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金融支持,而转向大力支持绿色节能行业。因此,银行业要有投融资业务转变的思路。同时我国作为CDM大国,每年碳减排量达到2.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按照当前碳价这就相当于十几亿美元的金融市场。如果我国银行业能把握住这个机遇,则可以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引领未来我国金融业发展方向。因此,我国金融机构要大力开发碳金融衍生产品。基于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可以发展从碳现货到逐步过渡到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等碳金融衍生品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 郭朝先.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因素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12

[2] 任勇.中国CDM与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M],2010

[3] 郭日生,彭斯震.碳市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07

[4] 刘冰.烟台市经济发展报告:低碳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5] Nicholas Ster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Stern Review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6]Ang, B.W., Zhang, F.Q., Choi, K.H.. 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 Energy, 1998

4.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 篇四

(一)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朱家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近两年来,我国政府以特别的关注和前所未有的投入在推进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要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内完成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民农村学前教育的任务,有质量地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其成败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而有关的政策导向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是否正确和到位则是主要因素.完成《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任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内,要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必须先搞清楚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才能集中资源和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教育规划纲要》规定”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具体的指标是一年的毛入园率要达到95%,两年的毛入园率要达到80%,三年的毛入园率要达到70%,在园幼儿人数将达到4000万.要完成这个“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在中西部偏远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

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在扩大。近些年来,尽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似乎要高于经济发达地区,两者之间的相对差距在减小,但是绝对差距仍在扩大。根据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全国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最高的北京市已达到5836.99元,而最低的贵州省仅为579.26元,前者是后者的10倍多。公告虽然没有提及学前教育的人均经费,但可以想象,差距可能更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地区在完成“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任务时会面临完全不同的情况。就这一点而言,国家需要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问题。

在我国,同一地区不同儿童享有的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以城市为例,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大批农民带着他们的子女进入到城入来,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但我国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没有为这些农民工子弟提供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资源,至少没有提供和城市儿童同样的教育资源。随着农民工人数以及他们留城时间的增加,城乡二元体制可能会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甚至会成为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全的隐患。就这一点而言,国家需要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如何相对合理地化解由于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学前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在我国,城乡教育 资源泉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有研究表明,由于工资、编制等问题,各级各类教师越来越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即使是农村的教师,也越来越集中在乡镇或公路沿线地区。而在农村,完小以下的小学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幼儿园教师的编制更加稀少。《教育规划纲要》规定,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要“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问题是乡镇中心幼儿园,尤其是村幼儿园的学前教育资源是否能有效到位?在那里,有资质的幼儿园教师到底有多少?据报道,我国如要完成《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任务,在未来的8年中还需增另80万名左右的幼儿园教师.就这一点而言,国家需要集中资源和力量解决乡镇和村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乡镇和村的幼儿园教师问题。

要从宏观的角度思考学前教育问题

学前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等固然具有重要价值;遵循幼儿身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等,固然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行动准则。但是,只是这样去理解学前教育,去实施学前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前教育还涉及“为什么”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对于“学前教育为什么”这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在谈及这个问题时,如果离开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泛泛而论,是没有意义的。当今我国政府以特别的关注和前所未所的投入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从宏观层面上看到了学前教育对于改善民生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学前教育虽然不是义务教育,但它也是当今我国正在大力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旨在通定这样的政策导向,兼顾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妥善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依法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公平正义能体现在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各项活动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之中。

事实上,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政府都将学前教育的价值主要放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等方面,并将此价值取向作为制定有关学前教育政策的依据。例如,在美国,政府出钱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都是为穷人服务的,而政府制定的教育目标中,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只有一务:为入小学做好准备。美国没有将学前教育归入义务教育,国家之所以出钱办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前儿童进入补尝性教育。因为没有这样的补偿性教育,那些儿童在上小学初期就可能会学业失败,就可能会辍学;因为没有这样的补偿性教育,以后政府就要花费成倍甚至更多的钱去发救济金,去应对犯罪,去建造监狱。相反,有了这样的补偿性教育,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就在部分被 扼杀在萌牙之中。数十年来,历届美国政府都因有这样的思路而出钱办学前教育。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成功的。当初在美国,许多学者和专家,特别是有儿童发展理论背景的学者和专家都反对政府这样做,甚至掀起了一场反对政府这样做的运动,但是在“什么为‘大’,什么为‘小’”的道理面前,这些学者和专家不得不向政府“靠拢”。在2009年版的,〈〈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第三版)〉(DAP)中,曾经竭力反对政府这样做的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所发表的新的声明也开始接近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态度,支持政府和推行的相关行动。

“什么为‘大’,什么为‘小’?”不用细说,宏观为大,微观为小;社会的根本利益为大,学前教育本身为小。

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做些什么 我国不是一个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我们是在运用占全世界比例极小的教育经费教育着占全世界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应该对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有怎样的思考应该确定怎样的学前教育政策导向?应该如何集中资源和力量去解决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在〈〈教育规划纲要〉〉规定的期限内,我国学前教育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有效地推进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普及工作,不仅包括教育经费和园舍的落实,而且包括教师的配置。对于能够安心在最基层的农村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教师,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支持,包括地位和待遇;要提供充裕的教育教学资源,包括切实可用的教育教学材料和培训。

有效地为我国大,大批进城的民工子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前教育,使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大程度上适应城市生活,逐渐融入新的生活。对于为这些民工子弟提供学前教育的机构,不是采取歧视、蔑视的态度,更不要简单随意取缔,而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支持,扶持其发展与成长,使之逐步走向正轨。通过政策导向,打破业已形成的“利益链”,切实改变“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被“垄断化”和稀缺化“的局面,大力发展普惠性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使原本不该出现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从源头上得以解决。

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导向

(二)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朱家雄

要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所规定的各项任务,我们急需集中资金源和力量解决的问题是:合理化解由于体制、机制造成的学前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在国家、地区等各层面上,为完成《教育育规划纲要》所规定的各项任务而制定的政策,其聚焦点是否准备确,力度是否到位,可操作性能否得以保证,都直接关系到这些任务能否顺利完成。

包括学前教育政策在内的任何政策并非普世真理的展现,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杠杆”。既然当今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难点在于如何突破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和不均衡所产生的问题,那么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必须找到“杠杆”的“着力点”,并把握用力的“方向”和“力度”。

制定政策,特别是在宏观层面上确定政策的基本导向,要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当今,在制定学前教育政策时,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在现有条件下,要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学前教育应该怎么样”“学前教育需要怎么样”“学前教育可以怎么样”,以及如何协调好这三个“怎么样”之间的关系。

学前教育应该项怎么样

“学前教育应该怎么样”,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大凡学院派的学者都要会勾画一些美好的蓝图,倡导学前教育应该按照“浪漫主义“的路线去发展,他们的基本思路是”学前教育有其固有内核”“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其基本规律 ”,即使他们的主张在学前教育育实践中遭遇诸多挫折,他们也依然会坚持续,毫不妥协,并以“教育是一个需要理想的事业”加以自勉。

大凡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都会将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看成是其政治行为中的一个“砝码”,其“行政一盘棋”中的一个“棋子”,当作是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手段,他们会主要关注其政治利益,并不会太在意“学前教育本身应该怎么样”。

大凡没有很大权势和很多财产的家长都要会将学前教育看成是“起跑线“,尽管“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一句被人批评的口号,但是他们依然买它的“帐”;他们很无奈,他们也会认同“应该将快乐的童年留给孩子”,但是他们更担忧自已的孩子,“有了现在的快乐也许就会失去一生的快乐”。

学前教育需要怎么样

“学前教育需要怎么样”,这也是一个可以有多种回答的问题。大致上讲,有社会需要,有家庭需要,有幼儿需要等。这里不说社会需要和家庭需要,只是说一下幼儿需要。

就学前教育而言,任何人都无法准确而又详尽地了解幼儿究竟需要什么,也许从人的本性来说,幼儿需要快乐(其实每个人都需要快乐)。应该看到的是,不同处境的幼儿对于学前教育有着不同的需要。当然,幼儿对于学前教育的需要不仅应该包括自身内在的需要,也应该包括为其一生生涯奠定基础的需要。

既然当今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那么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下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幼儿主要需要什么。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案例: 在课题研究中,有个题为“创建中国农村婴幼儿综合发展基地”的研究引起了课题评审者的质疑:“这个项目是面向农村的,但是在农村如何来推动早期教育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农村人均收入很低的情况下,让他们花钱去买个充气的游泳池,再买个圈套在孩子的脖子上,然后进行游泳训练,这可行吗?有必要吗?再说农村孩子的动作能力本身就发展得非常好。孩子们在河里游游泳,在田野里跑跑步,他们很自然、很松弛的。回家的路上三三两两结伴行走,路边停下来采采野花,这些孩子心灵舒展的程度要比城市里被关起来训练的孩子好得多。人的成长环境本身是要讲自然的,我们城市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不够了,现在为什么又要把农村孩子拥有的一点自然的东西剥夺掉?”

这个案例可以引发我们一系列的深思:

农村幼用的需要究竟是什么?他们更需要游泳圈还是鸡蛋?是更多地玩,还是学点东西?

人的需要往往是与“缺少”联系在一想的,缺少什么,就会渴望什么。农村的幼稚儿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的幼稚儿缺少的是什么?渴望的又是什么?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教育委员会在本世纪初发表的题为“渴望学习”的研究报告指出:“儿童一出世就渴望学习。”“在没有任何一种课程或教学模式被证明是完美的情况下,幼儿接受精心策划的、课程目标明确又能整合各个领域学习的优质早期教育,将使他们掌握更多更好的学习技能,为适应下一阶段学校教育的复杂要求打好基础。如果儿童生活在贫困、母亲受教育水平低、母亲患有抑郁症等可能限制他们获得充分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及资源的家庭中,往往会面临学业失败的危险。但是,如果他们能接受精心策划的优质的早期教育,就可能获得成功。”优质的学前教育课程应该让儿童学些什么呢?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教育委员会在提出这个问题时,主要关注幼儿阅读、数学和科学等内容,因为他们认为在这些领域里儿童“能够学习的东西要比我们了解的更多”。我们可以从这个主导美国学前教育方向的研究报告中看到,在美国争议了多年的话题终于有了“一锤定音”的结论。

对于当今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幼儿,是关注他们自身的经验重要,还是给予他们优质的课程重要?

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谁都不会赞同“幼儿教育小学化”。但是,反对幼儿小学化,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去反对幼儿阅读(包括阅读一些文字)和做运算,这样做并非在帮助那里的幼儿处缩小与城市幼儿之间的差距,并非在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幼儿缩小与城市中产阶层以个家庭的幼儿之间的差距,反而会导致原本就存在的差距继续扩大。我们应该看到,只要有优质的课程和称职的教师,让农村的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和运算并非坏事,这恰恰是那里的幼儿所需要要的。

而今,我国的农村学前教育似乎正在亦步亦趋地追随着发源于城市公立教育(特别是城市公立教育中的示范性教育机构)的现成体系。如若我们制定的政策支持这样的状况存在,那么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学前教育可以怎么样 “学前教育可以怎么回事样“这对于当今我国需要作出巨大努力去普及学前教育的地区而言,恐怕不会是一个有多种回答的问题。道路理很简单,是那些地区举办学前教育的条件使然,这无法回避和掩饰:

这些地区缺少有资质的幼儿园教师,甚至根本就没有合格的幼儿园教师;这些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基本难以得到培训的机会,即使获得了短期的培训机会,也基本解决不了他们难以成为称积教师的问题;这些地区的家长接受教育的程度一般不高,他们对教育自已的孩子一般不会具有优势;这些地区的幼儿由于缺少早期教育的机会,一般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学习方面的能力较差,甚至很差;这些地区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各种信息相对闭塞,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甚至极度匮乏。

什么样的条件办什么样的教育,学前教育也一样。这是思考“学前教育可以怎么样“的基本出发点之一,脱离了这个基本点,再好的想法也只是”纸上谈兵“。

由此,我们在思考当今需要普及学前教育的许多地区的“学前教育可以怎么样“的问题时,应该有以下一些基本思路:

如何为那里的教师提供适合他们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对幼儿而言,能改善他们所处的弱势地位,能帮助他们为上小学打好基础,解决上小学的困难甚至辍学等问题,而不是在泛泛意义上去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让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始终处于云里雾里,无所适从。

如何为那里的教师提供适合他们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对教师而言要具有“易操作性”。换言之,这样的课程不是简单地将小学的教学内容下放到幼儿园,而要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这样的课程无需太高准入门槛,无需太多培训要求,能让教师只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上岗,就能“保底式”地实施教学。

如何为那里的教师提供适合他们的课程?这样的课程既要有教育价值,又要低成本、低消耗。

当今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导向

(三)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朱家雄

政策是有“时效性”的,政府在一定时间内的历史条件和国情下需要推进特定的政策,并以此确定期望达成的阶段性目标、为达成目标而需要完成的任务、必须遵循的行动原则以及与此匹配的步骤、措施和工作方式。政策是国家最高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和实践化的反映,包括学前教育政策在内的教育政策也不例外。

政策是有“正误性”的。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教育政策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错误的教育政策则会导致教育事业走向歧路,甚至毁坏教育事业。

正确的教育政策基于两个基本点:历史条件和国情,离开了这两个基本点,教育政策就有可能导致谬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是基于这两个基本点制定的。

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是当今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主调

在当今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概据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国情,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应该是当今发展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主调,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应该朝着这个方向推进。

所谓倾斜,指的是政策导向侧重于某一方面。《教育规划纲要》已经明确规定“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等,这些都是政策上规定学前教育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的条文。

倾斜往往是不“平”、不“正”的,就是“故意往一侧斜去”,这样做的目的也许是为了更“平”、更“正”。例如,“给有户籍的幼儿入园给予补助”似乎是个“公平”的策,但是这是“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一个现状,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背景下,在城市化进程中,在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这就是一个不公平的教育政策;相反,“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看似是个“不平不正”的政策,但是体现的则是政府要通过“二次分配”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和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应该说,这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又如,“发展城市与农村学前教育并举”似乎是个“公平”的政策,但是当今我国城市的学前教育处于优势地位,农村的学前教育处于劣势地位,“并举”的政策只会造成优势的更优势,劣势的更劣势,这就是一个不公平的教育政策;相反,“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看似是个“不平不正”的政策,但是体现的则是政府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在行政的首位,这样的政策为的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持和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应该说,这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谁是优势群体,谁是弱势群体

既然学前教育政策应该向社会弱势弱群体倾斜,那么我们就应该首先分清楚谁是优势群体、谁是弱势群体,然后才能有效地解决如何倾斜的问题。

优势群体与弱势 群体是两个相对的概念。

一般而言,在城市中,相对于城市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而言,城市贫民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进城打工的民工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有文化和技能的民工而言,缺少文化和技能的进城打工的民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一般儿童而言单亲家庭的儿童、残障儿童等是弱势群体。

一般而言,在农村,相对于生活在富裕地区的农民及其子女而言,贫困地区、边缘地区的农民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居住在乡镇的农民及其子女而言,居住在村庄的农民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有劳动力的农民及其子女而言缺少劳动力的农民及其子女是弱势群体;相对于家长在身边的农民子女而言,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

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政策向弱势群体倾斜,不仅是因为他们也是公民,应该享受公民应有的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是因为他们相对缺少教育,缺乏资源,是因为他们由此而缺乏社会竟争力,从而可能导致贫穷和处境不利状况的代际循环。

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政策向弱势群体倾斜,解决的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不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不解决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教育的问题,社会和谐与稳定是难以实现的。

任何政策的制定都不可能使所有的人受益。换言之,任何一项政策总是会让部分人群受益,让部分人群不受益甚至受损。由此,在思考我国学前教的有关政策问题时,我们要时时将立场转移到弱势群体一边,使他们能从政策的倾斜中受益。

将制定与实施政策的立场真正转移到弱势群体一边 将立场转移到弱势群体一边,通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让弱势群体真正受益,这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应该如何落实呢?

美国学者理查德.乔治曾说过,“所谓公正,就是指给予每个人应得的权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事物平等对待。对不可等同的人或事物区别对待。不管是优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都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益,但是对于弱势群体实施的学前教育应该与优势群体有所不同,并通过政策使这样的不同得到保障,否则就有可能出现看似公正实质并不公正的事情。要将立场转移到弱势群体一边,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群体的幼儿缺少的不是“自发的、自主的、自选的,满足自身兴趣和需要的游戏”(也许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一日生活中已有的主要就是学者们所谓的本体性游戏),他们最需要的是做好“入小学准备”,主要是在语言、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准备,而不只是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准备。因此,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应该趋向于保证处于弱势群体的儿童在入小学前做好入学准备,给予必要的、有效的“补尝”,在他们入学后不会因为学习成绩落后而辍学,特别是要能保证他们在入学后的最初几年中学习成绩不落后,以免他们丧失自信心。

由此,在为弱势群体制定和实施政策时,要强调的是统一的、确何底线的“课程标准”,要强调的是目标清晰的教学内容和材料,要强调的是可以测量的“评估手段和方法”。基于这样的思考,对属于弱势群体的幼儿,通过政策去反对他们阅读、理解文字和运算,反对他们去使用读本和操作材料等,那是“本末倒置”的。基于这样的思考,通过课后学校、辅导班等额外辅导帮助处境不利或能力有限的儿童增加受教育的时间,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开展个别化教育计划等,都是可以采取措施;相反通过政策不分青红皂白地“封杀”,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要将立场转移到弱势群体一边,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弱势是相对而言的,要舍得将教育资源投入到真正需要投入的地方。谁都知道,越是贫困的人群,他们对于改变现状的需要越为强烈,对于改变他们现状的能力就越为薄弱。在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曾签署过一个《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明确提出联邦政府能够而且必需缩小处境不利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成绩差距,确保所有儿童在学业上都能进步,其基本保障就在于将教育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即社会弱势群体所在的地方。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前教育的资源匮乏,因此更应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在最需要投入的地方,为社会弱势群体排忧解难。

5.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 篇五

作者:琼海徐济春 时间:2010年3月18日 23:09:14 点击次数:613

近年来,由于受一部分农产品质量不过关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农产品出口受阻,被拒收、扣留、退货、销毁等现象时有发生。2006年中国出现了福寿螺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红心鸭蛋含致癌物质苏丹红、多宝鱼药物残留超标等质量安全事件;2008年奶粉事件,2010年海南豇豆事件等一连串食品问题引发了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普遍关注。

尽管近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的极大关注,消费者的普遍关心,但总体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基础薄弱,监督管理不力,,缺乏严格的生产技术标准、检验检测制度和监督机制,致使不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

⑵农产品生产还不能完全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产地环境污染严重,致使一些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有害物质超标;在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由于包装、储藏、运输等设施落后和管理不善,造成有的农产品严重污染;是兽类、饲料添加剂、消毒剂等使用不当,造成肉类、水产品中含有有害成分。

⑶产地环境受到污染。工业“三废”的排放或用污水灌溉农田,从水、土、气等多个方面对土壤侵袭和污染,这会使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元素含量偏高,从而造成部分农产品有害成分超标。

⑷社会诚信的缺乏。一些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按规定进行生产和经营,只图经济利益,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如农产品中掺杂使假,甚至掺进有害物质,影响农产品品质和人身健康。

6.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 篇六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鼓励支持和引

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十六大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六大以后,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

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非公有制经济专题

组通过对辽宁、广东省八个城市的情况进行调研,可以看出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若干政策和规定已经基本上从体制方面清除了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营造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历史的惯性和体制的局

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许多方面仍存在制约因素。当前亟待解决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真正为企业“松绑”,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

虽然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但由于历史的惯性和部门利益的存在,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政府职能转变滞后问题。主要表现在:行政部门条块分割,政府采购、招投标信息等往往只在部门内部发布或只向公有制企业发布,使非公有制企业无法参与公平竞争;非公有制经济管理部门都只具有部分管理职能,机构重叠、政出多门,发布的规定或信息时有冲突,使企业蒙受损失;计划经济时期那种“一大、二公”的倾向依然存在,一些政府部门扶持国有企业或规模大的非公有制企业轻车熟路,往往容易忽视对众多的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的帮助和服务,在工作上“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某些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未及时得到清理,使地方政府根据中央

会议精神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的一些广受欢迎的政策,因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有出入而难以实行。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要促使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就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合并机构,减少部门利益产生的根源,重塑利益结构。要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国务院对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协调,并以适当的形式明确界定对非公有制经济有管理职能的部门的分工。要对过去颁行的已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快速、全面的清理,在新的法律法规未正式出台前,制定司法解释来解决相关问题。要加快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各级部门制定的文件按原渠道发布与上网公布同步,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要积极为中小非公有制企业融资大开方便之门

我国个私企业中99%是中小企业,其中77%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客观上已经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在当前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情况下,企业一般采用银行贷款,包括信用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但实际上,在向国有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非公有制企业往往会受到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原因是银行现行的机制使它们倾向于追求风险较小的有政府背景的企业,而非公有制企业申请贷款多为短期、小额,单笔贷款成本高,使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获得贷款难上加难,信用贷款也因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企业信用无法保障而只能局限在本地,难以推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不能完全依靠国有商业银行解决融资问题,要积极发展以中小型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民营中小银行,或结合我国的银行体制改革,划分层次,明确分工,使一定规模以下的金融机构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要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抓紧有利时机建设、完善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提供服务平台。要探索由政府投入少量资本金,引导和积聚大量民间资本的路子,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公

司。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改变现在单纯依靠政府出资设立担保机构的做法。

三、清理过时的税制规定,切实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1994年实施的新税制中某些规定已不符合现在发展的实际,存在税率过高、税负过重、重复征税等弊端。如现行增值税制中多把私营企业划入小规模纳税人,使其实际税负要高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和税收减免方面,内资、外资两套税制并行,只有特定地区的内资企业才可享受到“优惠”税率,且内资企业是从投产之日起就征收企业所得税,而外商投资企业则是从获利起享受“两免三减半”政策,有悖于公平竞争;中小非公有制企业主集所有者、经营者于一身的特点,使他们需同时交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收入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重复交税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并考虑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认真清理现行税制中这些阻碍经济发展的规定,使不同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政策和优惠。要及早合并现行的内资、外资两套企业所得税制,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要规范税前费用列支标准,准予企业将实际支付的工资、公益性或救济性捐赠及不违反现行法规的融资利息支出税前列支。要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加快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此外,还应对诚信纳税的企业给予鼓励,努力推动建立“诚信纳税” 的良性循环机制,营造良好的信用社会氛围。

四、加强私有财产保护,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7.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 篇七

关键词:建筑节能,能源危机,能耗,机遇

目前, 我国的既有居住建筑有400亿m2以上属于高耗能建筑, 总量庞大, 潜伏巨大能源危机[1]。我国目前处于建设鼎盛期, 每年建成的居住建筑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m2, 而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2,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 预计至2020年, 建筑能耗将占我国能源消耗的40%。建筑能耗将超越工业、交通、农业等其他行业成为能耗的首位, 使得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 如果现在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和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 将会加剧能源危机。

1 我国建筑节能迫在眉睫

我国的建筑能耗总量在逐年上升, 占社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也是越来越大,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10%, 上升到目前的32%。国家有关部门研究表明, 我国建筑能耗比重最终将达到35%左右。到2020年, 中国的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吨标煤, 空调夏季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的能力。因此,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筑能耗已经制约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 如果国家继续执行高耗能的设计标准, 将产生巨大的能源负担和治理问题。如果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 将加剧能源危机。建筑节能的形势非常严峻, 已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加强和重视建筑节能, 努力降低能耗, 改善居住环境, 提高舒适度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2008年, 我国政府启动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预估节省2.2亿吨能量, 其中建筑节能占1亿吨, 约占45%。建筑节能将是我国实现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 具有其现实紧迫性与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建筑节能的涵义及意义

2.1 建筑节能的含义和特征

所谓建筑节能[4], 是指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加强建筑物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 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 用有限的资源和最小的能源消费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 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建筑节能的本质是提高建筑物中的能源利用率, 即在保证提高建筑物舒适度的前提下, 合理使用能源,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2 建筑节能的意义

建筑节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更是当前经济进步的需要。建筑行业采取节能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整合建筑行业中的各项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构建绿色型生态环境, 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舒适感, 从而提高城市居民对所居住城市的规划建设的满意度。建筑节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是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建筑节能, 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 提高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传统建筑业的改造和提升, 转变城乡建设增长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 实现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行业中开展节能工作对城市居民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建筑节能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3.1 建筑节能面临的困境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30多年来中国建筑节能成效“雷声大雨点小”, 建筑节能进展缓慢, 步履艰难, 高能耗建筑越来越多, 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到目前为止, 建筑节能仍然停留在试点、示范的层面上, 尚未扩大到整体。虽然制定了很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但是很多地区就是无动于衷, 束之高阁, 不像抗震、防火、结构标准那样, 谁也不敢违抗。面对如此巨大的建筑能耗, 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很不乐观。

3.2 建筑节能面临的机遇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1986年建设部批准颁布了第一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992年批准颁布了第一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建设部先后批准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21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标志着具有我国特色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多年来, 我国开展了相当规模的建筑节能工作, 主要采取先易后难、先城市后农村、先新建后改建、先住宅后公建、从北向南逐步推进的策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 面对新的能源危机与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 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建筑节能问题。2007年, 在国家“节能减排”重大战略部署的强力推动下, 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全面深入发展,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有关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技术文件密集出台;一系列国家级和部级建筑节能科技计划项目和示范工程得到了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一大批建筑节能科研机构和建设科技企业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并获得了发展良机。在2005年国家建设部下发的《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10年, 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实现节能50%, 其中, 北京、天津等少数大城市居住建筑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结合城市改建, 开展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大城市完成应改造面积的25%, 中等城市完成15%, 小城市完成10%。目前国家要求对既有建筑有计划地每年按标准改造一批, 逐步增加到每年改造3亿~4亿m2。从2008年起, 中国地方省级官员将开始向中央上交节能答卷, 如果成绩单未能及格将面临问责和“一票否决”, 公众期待已久的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 已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各有关部门实行, 给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政府对建筑节能的重视, 在国家相关技术政策的支持下, 建筑节能将遇到重要的机遇期。

4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建筑规模将会越来越大,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大力发展节能建筑产业, 促进我国节能建筑产业的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维明.广西建筑节能的初步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33 (z1) :52-54.

[2]浙江大学.夏热冬冷地区墙体白保温体系研究总结报告[R].浙江:浙江大学, 2009.

[3]钱晓倩, 朱耀台.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J].施工技术, 2012, 41 (3) :27-29.

8.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 篇八

警察教育 挑战 改革 对策研究

警察教育是指对警察进行教育培训,使之掌握警察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既包括警察业务知识传授,又包括警务技能的训练,还包括警察意识的养成。近两年在公安大学进行的从县级公安局长的培训到市级公安局长的培训以及公安英模和地市公安国保政委的培训,足以看出国家以及各地方对警察教育培训的重视。

一、警察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对警察教育挑战的总结是在对警察教育的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采用SWOT环境分析法总结当前的威胁挑战。此方法主要分析警察教育的现状和前景,以及现在环境的威胁挑战和机会。经过现状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警察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有:

一是警察教育必须满足警务实战需要。警察教育所培养的对象是公安部门的一线力量,在实际工作中从事的是行政执法、刑事执法活动以及其他社会管理活动,这也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实战。当今形势下,知识爆炸、经济快速发展,势必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也必然会引起社会管理形式和内容上的一系列变化,因此,在警察教育中,要特别强调预备警官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够适应当前新的社会形势。要实现自己的职能,警察教育就必须承担起培养合格警察的任务。从其教学内容和从与公安实战部门的联系上不断加强实战性,培养警员实战的基本技能和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

二是警察教育中心开始转移。2008年一个公安大学不再招收本科生的帖子,引发了关于警察学历教育还是培训教育讨论的又一轮热潮。在警察教育中如果只强调警察职业培训而忽略学历教育,那么,在实际过程中警察的职务晋升、警衔晋升以及工资待遇就无法得到解决,警察队伍的总体学历层次也无法提高。反之,若只强调警察学历教育,而忽视其职业培训,公安机关招收的都是有高学历的大学生,缺乏应具备的警察业务知识技能,那么这些高文凭也就失去了意义,公安机关的战斗力也无法提高。因此,在警察教育中应该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条腿”走路,实现两方面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协调发展。

三是迅速发展的信息化给警察教育带来的挑战。近年来,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已经成为我国公安系统的工作中心。至今,在很多地方情报主导警务工作都已开展的有声有色,在这个所谓的“大情报”系统中,人的决定作用还是最关键的,可以说警务人员的信息素质决定了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的质量和实际工作绩效。警察教育作为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要求的信息化教育对其提出了全方位的冲击,教育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都需要进行革新。

四是警察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加强。公务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的警察队伍人数庞大、成分多样、警种多样、业务繁杂、学历层次差异巨大,个性化需求在科教强警和素质强警战略中凸显明显,给警察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果在教育培训中没有做到按警种、分层次培训,来培训的学员什么警种、怎样的学历层次都有,不能很好的针对性的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警察教育培训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

二、警察教育面对挑战的改革对策

一是推行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当前的警察教育实行的是公安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双重领导,这种“双管体制”使警察院校陷于被普通高校边缘化和公安部门行政化的两难境地,悬于既非学校又非机关的尴尬局面。这就导致管理体制很难适应不断发展的警察工作和警察队伍建设。

2008年,中央政法委等11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指出,为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政法人才,从根本上规范进人机制,决定对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进行改革试点。这对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促进公安队伍的职业化、正规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据了解,2008年全国部分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计划招录培养5160人,其中公安系统4360人。

二是对当前警察教育的布局进行整合。我国对警察布局进行整合的主要措施是构建“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对这一工作体系是一个实践整体,它的构建需要系统的理念更新,如革新的理念、整合的观念、合作的理念等,同时它的定位是面向警察职业终身教育,是全员参与的工程,它的实现形式有集中面授、情景实战演习、岗位练兵、远程网络教育培训和练兵、专业研修等,即主要有利于教育训练工作并具有可行性的形式,都可以借鉴和应用。企图通过理念的更新,教育的重新定位以及丰富的训练层次和形式对警察教育的整体布局不断整合。

三是是对警察院校进行改革。作为警察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的警察院校的成效还不尽人意。进行公安教育改革中,不能千篇一律的加强学历教育或培训教育,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教育改革,探索个性化的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在个性化发展当中,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走在前列,形成了典型的“上海模式”。“上海模式”为贴近公安实战需要实现了“三个转移”:公安教育工作中心从职前教育向职后教育转移,职后教育中心从学历教育向业务培训转移,业务培训工作重心从注重理论学习型向注重技能型转移。确立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员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坚决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努力构建了以培养实战应用性的公安复合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积极的探索出了公安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训练一体化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龙.公安远程教育和培训实践模式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2]罗峰,朱恩涛.世界警察教育概览(下篇)[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12).

[3]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编.警察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展望[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

[4]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文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上一篇:享乐为何竟成“主义”下一篇:元旦说说心情短语 元旦新年搞笑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