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作文第四单元《读后感》教学设计

2024-11-11

冀教版五年级作文第四单元《读后感》教学设计(精选4篇)

1.冀教版五年级作文第四单元《读后感》教学设计 篇一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四

单元 分数乘法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能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倒数的含义,能够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解决分数乘法问题和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能够表达解决分数乘法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在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一)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学习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的乘法。

体验用乘法解决连加问题的价值,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教学重点: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让我们先来做几道口算题,你能直接口算出结果吗?

出示:

3/8+1/8=1/3+1/5=7+9=

/4+1/4+1/4=2/9+2/9=3+3+3+3+3+3=

2、学生口答。

3、最后一题你是怎么口算的?还可以怎样口算?——引导学生说出用乘法3×5或5×3来计算。

4、师小结:是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可以用乘法。

质量问题

教师口述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2/5+2/5+2/52/5×3

=2+2+2/5=2*3/5

=6/5=6/5

3、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2/5+2/5+2/5=2/5×3

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2/5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2/5×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2/5的和是多少?

2/5+2/5+2/5=2+2+2/5=2*3/5=6/5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6、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三、归纳、概括:

分数乘整数,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观察图并列式计算。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列式的,怎样算的。

练一练

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两点,就是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以及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在整数乘法上,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生比较易于掌握,我利用它的意义改写成,进而从,这一环节,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并及时给予提示,所以学生的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得不错。但是不足的是,学生在约分时,有部分学生没有约分完,以后要不断训练学生约分的方法。

(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总结及应用过程。

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谁来说说应该怎样去计算分数乘整数呢?

、出示复习题

2/5×23/4×92/7×611×7/12

全班交流。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乘法的知识。

草莓问题、师口述:每千克草莓5元,我要是买2千克应该付多少钱呢?买3千克呢?

2、自己列式并算出结果。

3、全班交流。

(1)5×2=10(元)(2)5×3=15(元)

4、谁呢告诉老师,刚才做的题我们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5、师:说的很好,那么下面这个该怎么解答呢?

我要是买1/2千克、2/5千克草莓呢?

6、自己试着列出算式,并说说算式求的是什么?

7、交流,让学生明白:

5×1/2求的是5的二分之一是多少。5×2/5求的是5的五分之二是多少。

8、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并交流。

9、师生共同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巩固练习

5元的3/4是多少?7元的2/3是多少?5元的1/7是多少?

作品展、教师口述,写出相关数据

五(1)班举行庆“十一”“我爱祖国”作品展,共收到45件作品。其中,绘画作品占2/5,赞美祖国的占1/3,各种图片占4/15,三种作品各有多少件?

2、讨论:求“三件作品各有多少件”是什么意思?

3、师生共同算出绘画作品的件数。

4、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其他两个问题,再交流。

练一练

教学后记:

在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但关健是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点,出示题目后,我不是急于让学生解答,而是分析题意,慢慢引导学生弄清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最后再引导学生共同小结解答方法,效果还不错。

(三)打折问题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打折问题的过程。

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体验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教学重难点:

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

我们前面学过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我们先来做两道题,巩固一下

、出示练习题:

5×4/5=7×5/21=1/4×80=

2、交流结果。

我们去商场经常会看到某某商品一律几折出售。那么打折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打折问题、打开书看课本上的情境图。

让学生说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你们知道六折出售的含义吗?

让学生知道“六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六出售。

3、师生共同计算出裤子六折出售的价钱。

4、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其他商品按六折出售的价钱,并填在统计表中。

5、全班交流。

试一试、先让学生理解“按七折出售”和“现价”的意思,再提出“便宜了多少钱”,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2、全班交流。

练一练

板书设计:

打折问题

“六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六出售。

教学后记:

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打折问题入手,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通过看情境图让学生了解打折的含义。这样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陌生,很快就学会了。

(四)分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3、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性,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两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沟通知识。

师:老师这有一组题,你能解决吗?出示:

列算式,解答。、5的1/2是多少?

2、15的1/4是多少?

3、100的1/2是多少?

4、80的1/10是多少?

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这几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

师:同学们,老师这还有几道口算题,相信你们能口算正确。出示口算题:

3/5×210×1/22/3×611×7/123/4×9

/3×1/2

师:最后一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都是整数与分数相乘的乘法,最后一道是分数乘分数,不会算。

师:那分数与整数相乘,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子乘整数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师:那分数乘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长方形纸,现在,拿出其中的一张,我们一起玩一个折纸游戏。请大家按老师的要求折一折。

(1)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算式吗?

学生边操作,边回答问题,教师相机板书:1×1/2=1/2

(2)在此基础上再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一个算式吗?

学生可能答:1×1/4=1/4或1/2×1/2=1/4。如果学生不出现第二种情

况,教师可出示教材示意图,提问,你发现1/2和1/4有关系吗?引导

学生发现1/4就是1/2的1/2。教师板书:1/2×1/2=1/4

活动二:

师: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另一张纸,我们把它当作张大爷家的地。(师口述教材活动的内容)你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折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吗?

生动手折纸,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师:蔬菜地的1/2种西红柿,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

师:怎样列式?

生:1/3×1/2=

师:1/3×1/2得多少,我们先动手折一折,看是多少?

生动手折纸,涂色,发现1/3×1/2=1/6。

师:你能说说1/3×1/2为什么等于1/6吗?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

生1:(结合折纸和涂色)因为求西红柿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6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生2:(结合折纸和涂色)西红柿地是占蔬菜地的1/2,蔬菜地占整块地的1/3,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3×2=6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1/3×1/2=1/2*3=1/6

师:那问题(2)该怎样解答呢?同学们结合折纸图独立列式计算,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谁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说?

生:(结合折纸和涂色)粮食作物占整块地的2/3,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求黄豆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2/3的1/3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3×3=9份,取了其中的2份

(师随学生发言板书:2/3×1/3=2*1/3*3=2/9)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说一说。

学生可以继续进行补充发言。

师:题目中只说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也没说是2份呀?这里的2是怎么回事?

(以此引起学生的争论,使学生明白,粮食作物占整块地的2/3,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黄豆的这一份包含了2小份)

师:有点明白了,那老师再补充一个问题,你帮着解答解答。如果粮食作物地剩下的这2/3(指图),种玉米,玉米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

生:2/3×2/3=2*2/3*3=4/9

师:给大家讲讲吧!(引导全体学生结合图理解其中的算理)

师:经过刚才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及时拓展,巩固新知。、完成“试一试”。师:通过刚才我们共同的努力,已经探究出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相信下面几道题一定难不住你。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2、完成练一练第1、2、3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名列式的想法及计算过程。

3、完成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做,订正时,请学生说明比较的方法。如果最后一题学生用乘法交换率进行比较,教师要给予表扬。

4、作业:练一练第5题。

教学后记:

在教学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学生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时还不够课透,以后继续加强这方面。对于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是有个别学生会把整数跟分子约分,有个别学生没有约到最简分数,以后不断加强学生的训练。

(五)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列综合算式等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

2、会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3、在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分数、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一致性。

教学重点:

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

一条彩带长60米,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24米,还剩多少米彩带?

读题,;理解题意。

生自己解答,并说明算式的意义。

3、揭示课题:如果我们知道,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这捆彩带的,该怎么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

二、尝试、出示例题:一条彩带长60米,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这捆彩带的,还剩多少米彩带?

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画出线段图。

根据线段图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数量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60×=24(米)1-2/5=3/5

60-24=36(米)60×3/5=24(米)

答:还剩24米彩带。

(4)鼓励学生根据分步计算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三、试一试、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交流

练一练

教学后记:

在教学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题,我原以为这部分知识很简单。呵呵!没有想到,错的人还真不少。我真佩服学生们的“创造能力”。细究其类型,主要是乘法和加减法计算方法混淆,不少学生做加法时也约分,而在我强调之后又出现个别的学生乘法计算通分的笑话。

针对这种现象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意义,追溯求本,理解各自的意义;二联系分数乘法和加减法各自的计算方法,并采取针对性练习(即数不变、运算符号改变);四是加强审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判断。其实最主要还是抓班级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为这些错误类型几乎都是由他们所创。

(六)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尝试进行有关分数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

2、能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简便算法。

3、感受运算定律应用的广泛性,能对简便算法的方法和结果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教学重点:

能观察题目的特点,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加法计算中有哪两个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在乘法计算中有哪些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2、我们已经知道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不仅适用于整数,小数,还可用于分数那么乘法计算中的三个运算定律能否也适用于分数呢?

这就是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内容。

打字问题、让学生读题,了解题中的信息和问题,鼓励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2、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结果。

3、师生观察比较,使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第一个算式应用乘法分配律就是第二个算式),从而得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240×(1/4+1/6)2401/4×+240×1/6

=240×5/12=60+40

=100=100(页)

简便算法

、出示

7/8×4/15×5/7×12

鼓励学生用简便算法计算。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说说是怎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使学生了解分数连乘,写成分子连乘、分母连乘后,可以先进行约分。

试一试

让学生自主计算,交流时,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练一练

教学后记:

教学中我应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结合新课改的新理念,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发展。所以由情境导入,引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再由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引入新授,然后小组合作,共同验证新课题。不足之处对学生的估计过高,所以使一些事先设计好的练习,没来得及做完。这也提醒我,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还是要备好学生,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七)倒数

教学目标:

经历猜数、观察、交流等发现两个数的特殊关系及认识倒数的过程。

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能写一个数的倒数。

在认识倒数的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探究、课前带学生唱“找朋友”歌,做“找朋友”的游戏

师:生1请问你找到的朋友是谁?

生1:生2

师:生2你愿意做生1的朋友吗?

生2:愿意

师:生1和生2互为朋友。(板书互为)

师:谁来理解一下这句话?

生:生1是生2的朋友,生2是生1的朋友。

师:能不能单独说生1是朋友,或者生2是朋友呢?

生:不能,只能说谁是谁的朋友。

师:类似这样的互为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

生:同桌关系、邻居关系、兄弟关系……这些关系都是相互的。

师:在数学王国中是否也存在这种互为关系呢?比如……

生:约数和倍数的关系、互质关系……

今天我们学习的倒数,也是属于这种互为关系。(板书倒数)

认识倒数、打开书52页,看书上的数形图,让学生观察每个同样颜色平行四边形中的两个数,说说发现了什么?

2、同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介绍: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4、让学生讨论“互为倒数”的含义。(即: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

5、让学生举出两个互为倒数的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了解“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试一试

让学生写出每个数的倒数。交流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练一练

板书设计:

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教学后记:

《倒数》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进一步分析概念的环节,学生抓住“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几个字,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在掌握概念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数学思考,体会到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体验。

在练习过程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写倒数时,用这样的形式表示“=”,误认为等号左边是已知条件的数据,等号右边是所求的结果数据。这时,我及时将这种写法写到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这种写法是否正确,使学生明确两个数之间不存在相等关系,而是一个推导过程,所以不能用等号连接,用箭头表示就可以了。

于是,我又设计了“找朋友”这样一个游戏项目,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热情,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叙述“谁是谁的倒数”,学生对于倒数概念中的“互为”两个字的含义理解的更为深刻,同时不同类型数字的出现,加深了学生对求带分数、整数、小数的倒数的方法的理解。

2.冀教版语文四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能运用正确方法观察图画,准确把握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2、能口头表达图意,并把握自己的理解确定文章的中心。

3、围绕重点,抓住中心,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文章的重点部分

4、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把握自己的理解确定文章的中心。

2、围绕重点,抓住中心,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握文章的重点部分。

3、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教学程序:

(一)作前准备指导:

指导学生课前自学,观察图画并在抓住图画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自己的收获讲给母亲听。

(二)作中成文指导:

看图弄清题意,引导想象,续编续画练说故事。

1、仔细看图,弄清题意。

2、引导想象,续编故事。

3、练说故事,明确重点。

⑴说说这幅图要告诉我们怎样的思想?(保护森林)

⑵重点该讲清哪些方面内容?(或:你认为哪些内容应特别要讲清楚?)

⑶四人小组一生一图,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展开想象,适当穿插“内心活动”的描写,试把故事说通顺,说具体。

⑷教师巡视参与,提出:先讲完的小组可以先动笔写草稿。

4、学生练习起草,师巡视指导。

(三)作中评改:

1、各生自读草稿,各自朗读修改。

2、小组互读草稿,互相修改。

3、誊写,上交。

4、教师批改后讲评,生再改,补,订正错误,并最终誊写在定稿本上。

(四)作后评讲:

1、概述本次习作情况,表扬优生、进步生,肯定成绩,指出问题。

2、复习习作要求。

3、优作欣赏。

4、各自修改,订正。

3.冀教版五年级作文第四单元《读后感》教学设计 篇三

鸡兔同笼

教学内容:

鸡兔同笼问题(冀教版课本第95—96页的教学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列举法、作图法和假设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性策略。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使学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到“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对假设法有所了解和体验,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优越性。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数学名著,里面描述了很多数学名题。其中,有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这句话中,你们有不明白的词语吗?谁来说一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师:是呀,这道题目是说,现在有一些野鸡和兔子,关在同一只笼子里,从上面看,共有35个头;从下面看,共有94只脚。问有多少只野鸡、多少只兔子。

师:古代人对这样的题目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把类似于这样的问题,统统称为:“鸡兔同笼”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趣题 “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

2、我们先从简单一些的问题入手,来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好吗?大家请看。出示题目:鸡兔同笼一共有8个头,一共有2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师:请大家自由读题,你们都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师:还有补充吗?有两个隐藏条件看谁细心发现了?。

生: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师评:他还发现了隐藏条件,审题真细心。2.先猜一猜,鸡兔可能有几只?可能只有一种动物吗,为什么? 学生猜测,汇报。不可能都是鸡,因为如果都是鸡就会有16条腿,而题目中是26条腿。也不可能都是兔,因为如果都是兔就会有32条腿。3.独立思考:

(1)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举手,师:不着急说,先自己想一想!学生静想10秒。

(2)师:你们愿意自己独立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我教给你们方法你们做?

好,那就请你们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一比,看看那个组想出的办法多,方法巧。学生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汇报时,师生、生生质疑,评价)A、师:谁愿意展示你的方法?

小组1: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先假设有8只鸡,0只兔子,腿就有16条。腿太少,然后又假设有7只鸡,1只兔子,腿还是太少了。这样试下去就得到了有3只鸡,5只兔子。

师:学生说出“7只鸡,1只兔子”,问“怎样计算出的腿数?”7×2+1×4=14+4=18 问“结果就是3只鸡,5只兔子吗?怎样可以知道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是的,可以用算式来验证:3×2+5×4=6+20=26(条)师:谁和他的方法一样?能再讲讲吗?

师:追问“有些同学在填表时写出的腿数特别快,让我们采访一下有什么秘诀?”(因为鸡和兔的只数是固定的,每增加一只兔子减少一只鸡,腿的总只数就增加2。反之依然,所以列表列得特别快。)师:“像你们这样,采用列表的方法,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出所有可能的答案。这种逐一列举的方法在数学中也称为“枚举法” 师:他们是先考虑鸡,还可以怎样列表呢?假设有8只兔,0只鸡,又假设有7只兔,1只鸡,„„这样做和刚才的道理一样,也是可以的!师:除了像他们这样逐一列举,还有不同的列表方法吗?

小组3:从中间确定。如果没有教师介绍。受到这些同学的启发,我是这样做的:假设鸡兔各有4只,4×4+4×2=24,少了。就增加兔子只数,减少鸡的只数。5只兔子,3只鸡。5×4+3×2=26 问: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简便、快捷。

师:用列表法解决问题,要想做到又快又准确,你们认为应该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B、师:刚才我们同学介绍了用列表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别的方法吗?谁愿意来给大家讲一讲?、(2)画图法:先画好8个圆圈代表8个头,给每只动物先安上2条腿(也就是都看成鸡),这样一共用16条腿,还剩下10条腿。一次增加2条腿,一只鸡就变成了一只兔,要把10条安完,要把5只鸡变成兔。

问:谁听懂他的方法了?能再说说吗?你觉得这样做怎么样? C、师:画图的方法非常便于观察、非常容易理解。还有什么方法吗?(3)假设法。

小组1:假设全都是鸡:2×8=16(条)26-16=10(条)10÷2=5(只)„„兔子 8-5=3(只)„„鸡 谁有不懂得问题要问他?你们看看是不是这样:看演示板书“假设法。”

师:除了可以假设都是鸡,还可以怎样假设呢? 小组2:引导学生说出都是兔,并演示。师:实际上,你们刚才的这些方法都运用了一种数学思想。你们知道是什么思想么? 师:真好,你们发现了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假设思想。如果我们学会了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啊,那我们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很多问题,是不是啊。

(4)初步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很多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假设。所以鸡兔同笼问题又叫假设问题。)

5、另辟蹊径、发散思考、加深理解。下面我们来解决书本中的数学问题,好吗?

出示: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师:我们发现课本上的假设法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现在大家换一种假设法来思考。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生:是什么样的假设法,让我们先睹为快!(几个学生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师:是这样的,如果让每只兔子都立起两条腿,这时,鸡和兔的脚数是相等的,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师:4人小组,进行讨论。

生:每个头有两条腿,20个头是40条腿。(54-40)少了14条腿,正好可以求出兔子的只数,14除以2等于7。.生:鸡的只数为:20-7 = 13(只)。师:还有别的做法吗?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讨论。不一会儿,学生也找到一种解题的办法。生:老师,这样解答可不可以? 师:怎样解答? 生:把每只鸡的翅膀看成是两条腿。这样每只头对应的是4条腿。共有80条腿,多出26条腿,多出的是13只鸡的腿,那么,兔的只数也可以求出来。

师:这种方法完全可以,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

(这节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发挥的非常到位。老师上的很轻松,学生的感觉非常愉快。我感觉这就是有效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

6、再次小结:现在你能从新总结一下这些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吗?数目比较小时,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比较快,数目比较大时,用假设法比较好。

三、解决实际、课堂延伸。

1、鸡兔同笼问题从我国传到日本,就变成了“龟鹤问题”。如:龟和鹤共有6个头,一共有16条腿。龟和鹤各有几只?学生汇报,交流。

像这样的问题,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

2、学生乒乓球比赛,有8个球桌在进行单打、双打比赛,一共有22人正在比赛。单打的球桌有几张?双打的球桌有几张?

3、小明买了6角和8角的邮票共花5元,分别买了多少张?

4、现有2元和5元的纸币共10张,一共38元,你知道2元和5元的纸币各有多少吗?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是呀,我们学会了这么多的好方法,说明大家都是好样的,继续努力吧!

五、作业布置。练一练1-2

密铺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7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密铺的含义和了解可以密铺的图形形状,了解图形密铺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应用数学意识。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用三角形、四边形和梯形密铺的图形。3.理解密铺原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理解密铺的含义及知道哪些平面图形能单独密铺,能否单独密铺的原理。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感受奇妙图形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是否留心观察过这些镜头?这些场景熟悉吗?哪里见到过?请你用数学的眼光去考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用一种或几种图形有规律地平铺而成的。)2.平铺时,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什么要求吗?

3.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出示:无空隙、不重叠。)

4、象这样无论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在数学上就称为“密铺”。(板书:密铺无空隙 不重叠)

5.密铺是数学中最有趣和最美丽的部分之一,它在生活中有着及其广泛的运用。除了在地面墙面上看到密铺,你还在那里也曾经见到过平面密铺图形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其实,密铺就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二)操作探究,体验密铺

1.猜一猜: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片,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所有美丽的密铺都离不开数学的基本图形。那么我们学过的所有平面图形是不是都能单独密铺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来猜一猜,并在作业纸上记录下自己的猜测结果。(黑板上贴8个图形)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谁来汇报一下你的猜测结果?有不同看法吗?(预设:正五边形有争议)

看来,对于正五边形是否能单独密铺,我们课堂上有两种不同的猜测。面对不同的声音,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每个人的想法。

2.验一验:现在矛盾就在于这个正五边形能否单独密铺!怎样才能判断谁的猜想是正确的呢?谁有什么好办法?是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现在,请从工具袋里拿出正五边形,请同学们利用它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正五边形能密铺吗?

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你能告诉我正五边形能单独密铺吗? 看来,光用眼睛看并不一定正确,我们还是需要经过实践论证!其他的图形是不是也象我们猜测的那样?小组里分工合作,比一比,看看哪组拼得又快又好!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验证的结果?(课件出示)

(调整实验结果)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发现原来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六边形能够单独密铺,而正五边形、圆形都不能单独密铺!

那么,你们有没有想一想为什么这五种图形能单独密铺,而正五边形和圆形不能单独密铺?

那是不是正五边形和圆形真的在密铺中就没用了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5秒钟,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其实象这样,用两种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一起,也是一种密铺。

活动二:两种不同平面图形的密铺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七巧板。请看一下,七巧板的表面也是一种密铺吗?这个图形里有几种基本图形?

你能从七巧板中选出两种不同的图形密铺成一个平面吗?在和小组同学合作试一试之前,请看清楚操作要求。(出示要求)明确了要求,就可以开始动手试一试!

我们来看看每组密铺的不同情况。你是用哪两种平面图形拼成的?你们还有不同的拼法吗?你们小组又是怎么拼的? 3.美的欣赏一:生活中密铺设计图案 看来,不仅用一种平面图形能密铺,用两种甚至更多的图形也能密铺成一个美丽的平面。设计师们正是将数学与艺术相结合,用密铺的方法为我们设计了各种美丽的图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出示课件)

(三)展现才智,大胆创作

1.美的创作看了这么多密铺的图案,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而这种美感来源于密铺的什么特点?是呀,密铺中有规律的无空隙、不重叠的排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与空间延伸的想象!

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试一试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作业纸,让我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一起来创作密铺图案吧。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

用一种图案进行密铺

用两种不同图案进行密铺,设计完成后,也可以为自己的密铺涂上美丽的颜色!

小组里互相欣赏一下同伴的作品,并推举一个同学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说说你的作品是运用了什么图形进行密铺的?他的密铺作品美吗?(可以的话,我建议大家把各自的作品贴在教室里,一起分享创作的快乐,好吗?)

2.美的欣赏二:埃舍尔的艺术世界

密铺图形奇妙而美丽,古往今来,不少艺术家都在这方面进行过研究,其中最富趣味的就是这位荷兰艺术家埃舍尔。(出示课件)他创造的艺术作品,结合了数学与艺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让人对数学产生另一种看法。

(四)总结拓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呢?

是的,密铺就在我们的身边,无时无刻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它还是一门学问,在美丽的密铺背后,还有太多的数学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五)课后作业:

4.冀教版五年级作文第四单元《读后感》教学设计 篇四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每空2分,5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2、一根橇棍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叫________。

3、天平是根据______的原理工作的,我们常用的天平可以分成_____天平和_______天平。

4、像汽车方向盘那样,有一个圆轮和一个轴组成的机械,我们称之为________。

5、一个边缘有槽的轮,叫做_________。像旗杆上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可以跟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

6、_______属于传动机械,齿轮传动的主要作用是将______的动力传动给_______。在传递的过程中传动机械还可以改变______或_______。

7、利用斜坡将重物升高,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提升重物的简单方法,这个斜坡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即_________。

8、大部分机器都是_______部分、_______部分、_______部分和_______部分组成的。

9、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轮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每空2分,10分)

1、下面的工具中不属于杠杆的是()A、板手 B、钳子 C、镊子

2、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越()A、费力 B、省力 C、费时

3、自行车是一种常用的复杂机械,其中,脚蹬子是应用了()A、杠杆原理 B、斜面原理 C、轮轴原理

4、下列哪些东西是费力的()A、钥匙 B、斧头 C、镊子

5、下面机器应用链条传动的是()A、自行车 B、抽水机C、机械闹钟

三、判断(每空2分,10分)

1、将一物体提升到一个高度时,斜面的坡度不同,所用的力不同,坡度越小越省力。()

2、放在地上的一根木棍就是杠杆。()

3、当轮带轴工作时轮轴的作用是省力,当轴带轮工作时,轮轴的作用是省距离。()

4、所有的工具都会省力。()

5、任何机械都有操纵部分。()

四、问答

1、请你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工作的三个例子,画在下面,并在杠杆上标出杠杆的三点,并标出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或不省力也不费力。(15分)

2、自行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自行车是由哪些简单机械组成的?(5分)

上一篇:食堂管理细则21下一篇:邢台市第二十九中学关于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