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计生协五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2024-10-31

矿区计生协五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共5篇)

1.矿区计生协五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篇一

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五届二次理事会召开

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五届二次理事会于2010年6月27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到会的理事约100人,校友会常务工作人员也大都到会。在会议主席台上就坐的有:名誉理事长刘居英院长,名誉副理事长:朱启鹤院士,老学长谢光,老学长扬桓,老学长徐志坚,校友会理事长李慧芬,副理事长尚法尊。上午9点30分,尚法尊主持会议,宣布开会。

哈军工合唱团的代表首先为与会代表表演歌颂老院长陈赓的诗歌《在路上》,他们动情的朗诵与深沉优美的歌声,全体代表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然后校友会副理事长石振春代表哈军工北京校友会理事会分别作了三个报告。其一是:2009年5月到2010年5月,一年来校友会的工作报告。其二是;一年来校友会的财务开支报告。其三是:校友会理事与常务理事增补情况的报告。

石副会长简明生动地介绍了一年来,在李慧芬会长带领下,在常务工作人员努力下,在校友们的大力支持下,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隆重举行哈军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友座谈会

全国人大、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召开之际,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于2010年3月11日,在全国政协礼堂银厅隆重举行了哈军工人大政协校友座谈会,应邀出席座谈会的校友中,人大代表有徐才厚、迟万春、黄献中、白克明、金矛、张建启、祝学军、张育林、黄丽满、吴晓蓓、郑亚、周良柱、李俊共13名;政协委员有卢锡城、罗东进、林用

三、刘太行、姜杰、张银福、张全国共7名;历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谢光、栗前明、沈椿年、常显奇、刘中山、李文光、李秉桥、阮朝阳、夏国洪、何世彪共10名;刘居英老院长、老教授朱起鹤、臧克茂、徐滨士、柳克俊和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全国人大代表张育林,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谷焕民、纪委书记吴庆文,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徐航、政治部主任王励,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副院长崔永,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全国人大代表吴晓蓓等院校领导应邀出席了座谈会;在京校友代表和哈军工北京校友会部分工作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尚法尊副理事长主持,李慧芬理事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对来参加会议的校友们表示热烈欢迎,愿我们哈军工的校友们,永远保持和发扬哈军工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保持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立新的功绩。

二、召开国庆60周年、校庆56周年座谈会

2009年9月22日,在装甲兵工程学院隆重举行迎国庆60周年、纪念哈军工建院56周年座谈会。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遗志,弘扬哈军工精神,报效祖国。出席座谈会的校友:有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领袖、英雄、模范的子女,有步入党、政、军各级领导岗位的,有院士、博导、教授和科技工作者,还有热心校友会活动的校友会名誉正副理事长、正副理事长、正副秘书长和工作人员60余名。这次座谈会得到装甲兵工程学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承办。

刘居英老院长不顾年迈,兴致勃勃地来到会场,装甲兵工程学院任万德副院长、刘世参前院长、芦积才副政委、防化指挥学院席印章副政委等领导到会。座谈会前,装甲兵工程学院范兆东政委专程到会看望大家。

座谈会由胡增鹏秘书长主持,李慧芬理事长致词

装甲兵工程学院任副院长介绍了学院建设和发展情况

哈军工12期学员、总装原副部长、“神七”主要负责人常务副总指挥张建启,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前景,与会校友受到很大鼓舞。座谈会发言踊跃,合唱团章科伦团长通过感人事例,介绍了合唱团全体人员忘我工作,弘扬哈军工精神,取得的成绩。朱起鹤院士、杨桓大学长、6期电子工程系学员高文成、11期空军工程系学员滕爱华等先后发言,回顾走过的历程,弘扬哈军工精神要更加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刘院长最后讲话,深情地嘱咐大家要按毛主席的训词要求自己,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自我牺牲英雄气概的人。

三、校友会召开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暨新春团拜会

2009年12月21日在校友会召开了理事长扩大会,出席会议的有正、副理事长、名誉副理事长和正副秘书长、副监事长共20余人,为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进行会议准备。

2010年1月30日,在航天科技集团演示楼召开了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五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暨新春团拜会,出席会议的常务理事和校友会名誉正副理事长,监事会正副监事长、监事和校友会部分专兼职人员共计60余人。

李慧芬理事长主持会议,并对93岁高龄的老院长及各位师长、学长致以热烈的欢迎、崇高的敬意和新春的祝福。

副理事长石振春做了2009年工作报告和财务收支情况报告。

副理事长尚法尊做了关于扩大发展会员,增补理事、常务理事的建议和说明。

四、专家委员会召开了新春座谈会 2010年2月5日,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专家委员会召开了新春座谈会,到会专家30余人。

会议由专家委员会主任柳克俊教授主持,李慧芬理事长介绍了校友会工作并就专家委员会工作提出了意见,与会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如何开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为校友会做贡献。

五、哈军工校友合唱团积极参与演出活动

合唱团坚持每周两天排练,一年来参加各种演出16次,其中有中宣部组织的为庆祝建国60周年的活动,与国家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合唱“黄河大合唱”,为总政系统老将军演出,最近赴哈尔滨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友演出等。通过这些演出为弘扬哈军工精神,为树立哈军工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面向校友和社会开展咨询服务工作,成绩显著

校友会咨询服务部在李慧芬理事长亲自带领下,依靠广大校友的积极帮助,发挥广大校友中的科技、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资源优势,面向广大校友及社会积极开展咨询服务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一年来咨询服务工作得到捐助收入达几十万元。

七、第二版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会员通讯录即将出版

校友会联络部、综合部在2005年6月第一版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会员通讯录560名会员的基础上,为适应会员、校友联络和开展活动的需要,经核对编辑完成了约1200名会员的第二版会员通讯录。

八、协助北京和广东拍摄有关哈军工的电视专题片

九、努力做好日常工作

1、加强校友会自身建设。去年六月换届后,校友会调整了工作班子,配备了2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并严格执行管理、值班、考勤、奖励等制度;严格按校友会章程规定安排工作。校友会工作已基本规范化,各部门和工作人员可以主动安排和开展工作,调动了积极性,工作成效不断提高。

2、每年元旦、春节期间,校友会都安排看望和慰问老领导、老教授,已故老领导、老教授的遗孀,部、系领导,哈军工六校在京院校领导和部分校友。2010年春节前,校友会李慧芬、尚法尊等校友会工作人员,先后拜访、慰问了老领导、老教授等。

3、开展广泛的校友联谊活动

校友会提倡和支持以期、系、年级、班,单位和部门组织的联谊活动,并派人参加,提供帮助和服务,该项活动已普遍开展。一年来,先后在校友会举行联谊活动的有五系56级、院政治部、一系61级,一系63级、64级在京聚会的校友和老师还专程来校友会看望,与校友会工作人员合影,三系59级、五系59级和62级等都举行了联谊活动。

4、今年社团年检工作量大,现已顺利完成。

5、每两月一期的《哈军工校友》报,已按时出版并及时寄出。

6、为当年年满七十岁的在京校友举行了生日聚会,参加活动的校友一致感谢校友会,没想到的好事,校友会做到了。

7、建立了保健室,为校友提供健身服务。

8、关爱校友,为校友排忧解难。如对校友提出的军龄、工龄、学龄,个人工资待遇、住房、子女上学、就业、家庭纠纷等方面的问题,校友会都积极热情的给予关心和帮助。

9、一年来,哈军工老教授、校友会名誉副理事长梁守盘,一期学长谭国玉,陈赓院长夫人傅涯,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李煦明先后过世,校友会都敬送了花圈挽联,并代表广大校友参加悼念活动。

总的看,校友会一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仍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学习、研究哈军工、宣传哈军工,联络广大校友方面还要继续下大工夫。

石副会长在总结报告之后,又对下一工作作出简明的安排:

1、做好今年九月在京举行兄弟校友会联席会议的筹备工作。

2、安排好五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会议和十一届四次“哈军工人大政协校友座谈会”等会议的筹备工作。

3、组织安排校友会搬迁工作。

4、继续做好日常工作:

①热情接待校友来访,做好服务工作。校友信息有变动,要及时修订电话号码,通信地址、邮编等。

②办好网站,按时出版《哈军工校友》报。

③继续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④广泛开展校友联谊活动,做好发展会员工作。

石副会长在校友会的财务报告中介绍了校友会的收支请况,本校友会的收入好于以往,会费收入也高于过去,收支状况良好。

《详见财务报告》

石副会长在增补校友会理事与常务理事的报告中介绍了年初常务理事会增补理事与常务理事的情况,并提出在本次理事会上要新增补三位常务理事的原因。

《具体情况详见正式报告》

之后大会主持人提出以鼓掌的方式进行表决,大家马上就用热烈的掌声表示了对于上面三个报告的认可。

副理事长尚法尊请各位代表对校友会的工作发表意见与建议,有十位代表发表了意见与介绍了工作情况,有不少新的理事会成员表示了决心与信心。

李慧芬会长也作了鼓足干劲,搞好校友会工作的总结报告,她详实地介绍了一年来校友会工作的几个特点。一,校友会的活动多了,现在校友会每年都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友座谈会,校庆座谈会,元旦,春节茶话会,会长,理事常务理事工作会,还协助校友进行按部系,按年级,按班级为单位的校友聚会,提供相应的支持,这样使校友会的生命力提高了。二,校友会新入会的人多了,六校毕业生入会的比例大幅增加,军工64,65级毕业生的加盟,他们像“疯”了,“傻”了似的热情工作,增加了校友会的后备新生力量,使不少校友“后继无人”的担忧大大减少了。三,交会费的人数与金额增加了,使校友会的凝聚力提高了。四,发展了新的一大批校友会企业之友的企业,增加了对校友会工作的捐助,使校友会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可以更多地开展有效的活动。„„..事实说明了校友会本届领导班子是有信心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的。李会长的激情也感染了全体与会代表,大家热烈鼓掌表示支持与赞同。《详见总结讲话》

最后尚法尊副理事长请与会的老学长,老教授与刘居英院长指示性讲话。在主席台就坐的老学长老教授分别发言。他们对李慧芬会长领导下的校友会工作是比较满意的,并强调了发扬哈军工精神的重要性,支持六校与哈军工校友子弟加入校友会的战略决策,指出这是坚持哈军工精神的重要基础,否则哈军工校友会就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境地。他们真诚风趣的发言也引来大家的共鸣,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刘居英老院长也作了重要发言。他支持校友会补充新人的意见,希望哈军工精神在新时代中也能进一步得到发扬,对于社会上的贪污,腐化的丑恶现象要发扬哈军工的不屈不挠战斗精神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为社会的进步,纯洁努力奋斗!大家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拥护。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会议结束。

会后大家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工食堂共进午餐。

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之友企业联谊座谈会于2009年11月26日(星期四)上午9:30分至12时在校友会会议室(北京海淀区硅谷电脑城9001室)召开,本次会议中心议题是:加强交流、整合资源、面向市场、共同发展。内容有:1校友会通报校友会之友企业发展情况;2校友会之友企业自我介绍,互相交流;3校友会向新加入的校友之友企业授牌、赠送新编校友会之友企业简介和校友会纪念品。

北京环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之友企业,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中,简政荣总裁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发言,简单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企业文化及邀请各方企业到本公司参观指导,简总的一番讲话得到了到场嘉宾的热烈的掌声,大家交换了名片同时纷纷表示会后即会亲临我公司。

第五届理事会各机构名单

名誉理事长: 刘居英

名誉副理事长:任新民 庄逢甘 朱起鹤 殷之书

臧克茂 谢 光 杨 桓 钟 山 徐志坚 理 事 长: 李慧芬

副 理事 长: 尚法尊 刘世参 王殿勇 常显奇

李呈良 石振春 徐卫河 马鸿林 姜 云

郑福双 王湖海 秘 书 长: 胡增鹏

常务副秘书长 廖海明 监 事 长: 王永汉 副监事长: 戚永亮

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召开校友会之友企业联谊座谈会

2009年11月26日上午,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在北京硅谷电脑城校友会办公室召开了校友会之友企业联谊座谈会。

出席大会的有26家校友会之友企业的负责人。哈军工北京校友会李慧芬会长,副会长尚法尊、石振春、王湖海,秘书长胡增鹏,专家委员会主任柳克俊,专家常梦雄,联络部部长白乃临,咨询服务部副部长傅海玲、王增楼及全体工作人员,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咨询服务部副部长傅海玲主持。她介绍了出席会议的北京校友会李慧芬理事长等各位领导以及工作人员、校友会之友企业的各位老总,宣布了会议的主要议程:一是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会长兼咨询服务部部长李慧芬的讲话,二是与会的校友会之友企业负责人的发言,三是为尚未授牌的16家校友会之友企业举行授牌仪式。

主持人首先请李慧芬会长讲话。

李会长的讲话紧扣座谈会主题,言简意赅,周到全面,诚恳热情,真挚感人。李会长首先代表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对各位老总、同志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企业几年来给予哈军工北京校友会的捐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回顾了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之友企业的发展情况。李会长讲到,建立校友会之友企业,不但受到北京市社团办的首肯,而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积极响应。自2006年开始,到2009年10月底止,共53家企业与哈军工北京校友会签订协议。这些企业分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区,还有一家外企。李会长深情地指出,各企业都力所能及的对校友会提供了捐助。她特别提到北京新奥特集团、天津立林集团、北京先达基业公司、天津硕泰公司、天津华颖印刷厂、黑龙江瑞好公司的慷慨支持。她强调由于各校友会之友企业的捐助,确保了校友会的生存和发展。李会长最后指出,组织这次联谊座谈会的目的,是为大家交流合作,整合资源,拓展市场,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提供一个见面认识的机会,共谋发展。

李会长讲话之后,出席会议的各企业老总争先恐后相继发言。发言中他们都首先对校友会给予的真诚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对校友会组织这次联谊座谈会表示欢迎,认为非常及时,机会难得,十分有益。各位老总在自我介绍之后,还详略不一地各自介绍了本企业的基本概况,经营范围,产品特色,发展方向和美好前景。各位老总对横向一对一地交流和合作提出了热切希望。北京新奥特集团公司、北京先达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金慧新悦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立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甬泰钢铁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松涛建工集团、北京环球实业有限公司、河北省鹊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涿州市天马建工集团、《中国军转民》杂志社等单位的发言热情奔放,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可圈可点,极大地激发了与会各企业间进一步深入交流,寻求合作,共谋发展的热情。尤其需要提到的是天津立林集团,这个企业从1985年白手起家,经过20多年拼搏,已由民营小厂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石油螺杆钻具厂,其产品占据国内和世界市场的大半份额,给国家和社会的贡献逐年增加,对哈军工北京校友会提供了很大的支持。还有金慧新悦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1997年由哈军工校友赵慧琴创立,她们以视频、图像、文字识别技术研发为核心,根据社会不同行业的需求提供信息安全系列产品和相关安全系统解决方案,特别致力于保护未成年人上网安全,净化网络环境,提升网络品质,其自主研发生产的“绿坝花季护航”,可以有效识别色情图片、色情文字等不良信息,并加以拦截屏蔽,为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时间所限,一些企业没有轮到发言。各企业发言结束后,在隆重和欢快交融的气氛中,举行了校友会之友企业授牌仪式。李会长等校友会领导向天津德力电子仪器有限公司、天津市慧翔印刷有限公司、山东甬泰钢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隆德全企业集团、北京恒立伟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天津立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才略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南开同辉大药房、北京慧通鑫康商贸中心等企业授了印着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之友企业,盖着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印章的牌子。随后新授牌的各企业纷纷要求与李会长合影留念。

大会结束之后,李会长等校友会领导及工作人员陪同全体与会朋友共进午餐。席间大家相互敬酒祝福,同时也进一步广泛深入地进行了交流。一致认为,这次联谊座谈会组织地非常成功,希望北京校友会今后更多地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进一步推进校友会与各企业以及各企业间的更加卓有成效的合作,实现双赢、多赢、共赢,为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携手共进!

2.矿区计生协五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篇二

一年来, 在商务部党组正确领导、有关部门、全体会员单位和理事的大力支持下, 学会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精神, 遵循为企业服务、为会员服务、为商务事业服务的宗旨和发展、改革、创新、自立的指导思想, 围绕商务工作中心任务,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按照学会五届一次理事会审议通过的工作计划, 加强了与部财务司等有关司局的联系, 启动了学会内部管理机制改革, 健全了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2007年工作总结和2008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请各位理事审议。

一、2007年工作总结

(一) 加强商务财会理论研究

2007年, 全国商务系统财会理论研究和论文评选工作进展顺利。各省市、大区以及外经财会专业委员会的理论研讨和论文评选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正在组织对拟推荐论文的修改及报送工作。全国论文评选委员会将于2008年1月份召开评审会, 优秀论文将在2008年初召开的全国商务系统财会工作会议上予以表彰。2007年的理论研究和论文评选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加强了理论研究组织领导

2007年, 部财务司和学会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商务财会理论研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2007年商务财会论文评选工作安排的通知》。按照通知精神,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学会联合开展理论研究工作。通知强调, 商务财会理论研究工作是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各级学会的中心任务;同时, 对理论研究具体工作做出布置。“两通知”的发布, 进一步明确了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开展理论研究工作的整体思路和具体要求, 为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保证和依据。

2. 深化了理论研讨和论文评选的具体指导

接到通知后,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财务处和外经贸会计学会领导深入指导理论研究具体工作。从落实课题、征集论文、组织审改到论文评选, 全程关注甚至全程参与, 并亲临省区市或者大区组理论研讨会, 根据商务工作发展需要, 提出理论研究工作的思路和要求。北京、辽宁、四川、广东、江苏等21个省市商务主管部门财务处负责人参加了大区组理论研讨暨论文评选会。

部分省区市商务主管部门和财会处领导率先垂范, 有的亲自撰写论文, 有的亲自审改论文, 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山西省商务厅领导安云亮同志对理论研究工作十分支持, 坚持年年撰写论文, 并且论文有深度, 质量高。辽宁省外经贸厅原财会处处长林国军同志, 调任贸发处长以后仍然热心商务财会理论研究工作, 亲自审改辽宁省的论文, 并参加辽宁省和东北大区组织的理论研讨会。

3. 完善了大区理论研讨与论文评选机制

大区组作为学会理论研究组织推动工作的一级机构, 对理论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近年来, 由于各种原因, 有的大区理论研讨会不能正常举行。今年, 总会和各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外经贸会计学会认真贯彻通知精神, 积极完善大区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大区组的作用, 全国5个大区组以及外经财会专业委员会都如期召开了理论研讨会。其中华北、中南、华东3个大区组以及外经财会专业委员会继续坚持开好研讨会, 东北、西北西南大区组恢复了大区组研讨会。

4. 提高了论文评选及表彰层次

从今年开始, 进一步完善了论文评选制度, 对优秀论文将在全国商务财会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同时, 改进了论文评选机制, 对论文评选委员会的构成进行了调整。这些积极有效的措施, 进一步提高了商务财会理论研究的权威性、学术性和指导性。

(二) 《国际商务财会》更名改版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 对外经贸从单一的商品贸易逐渐向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国际经济合作、技术引进与输出等方式相结合转变, 传统外经贸行业的概念逐渐淡化。为适应形势发展, 更好的满足读者需要, 经商务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2007年1月, 杂志正式更名为《国际商务财会》。

杂志更名改版得到了各界的关心与支持: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同志为我刊亲自题写刊名;杂志顾问、原外经贸部刘山在副部长, 杂志编委会主任、商务部傅自应部长助理对杂志改版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新一届编委会也给杂志更名改版提供了许多支持。

更名改版后的杂志从内容、版式以及市场运作上都有很大改进:内容上, 突破传统外经贸的框框, 紧跟商务财会工作需要, 开辟“准则实施”、“商务观察”、“国际运作”、“财会人生”等新栏目;版式设计上, 改进封面设计、内文用纸, 便于读者翻阅和查找;在市场运作上, 杂志扩大对外合作, 以媒体交换等形式, 在各类报纸、期刊等广告媒体上广泛宣传, 提升杂志知名度。

读者的订阅是对杂志更名改版工作最好的肯定。从省市学会发行主渠道看, 上海、山东、山西、辽宁、黑龙江、吉林、武汉、沈阳等省市学会的订数有的比2006年明显增加, 有的比前几年明显回升。从2008年杂志征订情况看, 各省市都很有信心增加杂志订数。上海、江苏等华东各省市以及天津、辽宁等省市表示2008年的订数一定会比2007年有较大幅度增加, 有的学会甚至表示杂志订数要翻番;宁波在原订180本的基础上, 再增加100本。

(三) 3本书的编写

1.《财经法规财会制度选编》

近两年来, 随着新会计准则、新财务通则和新税法的出台, 与之相适应的各项指导意见和通知陆续下发。为使企业更好地贯彻这些新制度、新法规, 方便财会人员查找和学习。2007年, 我会受部财务司委托, 按期出版了两册 (2006年下册和2007年上册) 《财经法规财会制度选编》, 共纳入400余个重要的财经法规和财会制度文件。

《财经法规财会制度选编》作为学会出版的传统书目, 发行量一度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为转变这一状况, 学会按照市场细分的理念, 针对习惯纸质媒体的读者需求, 改进装祯版式;各省市学会积极加强各方面联系、推介, 发掘习惯纸质媒体的读者群, 夯实发行渠道。目前这两册书的征订情况良好。

2.《企业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企业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市场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上取胜并保持长盛不衰, 就需要特别加强风险意识, 建立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本着为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的目的, 出版了《企业风险管理》一书。

该书内容丰富, 案例详尽, 既阐述了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也提供了防范和应对各项业务风险的具体措施;既纳入了生动的风险案例, 也包含了重要风险管理文件。适合企业管理层、财会人员和业务人员阅读和学习;也可以作为各省区市商务主管部门、外经贸会计学会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培训的参考教材。

3.《反倾销会计实务》

为更好的帮助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 2007年学会组织了几位反倾销专家编写了该书。目前该书的初稿已经编写完毕, 正在抓紧时间总撰编审。

(四) 培训工作

1.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2007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共举办了26期培训班, 学员共计3 162人, 占国务院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中央企业财会人员应培训总数的10%, 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反倾销会计培训班

根据部财务司《关于举办2007年“全国反倾销会计人才培训班”》的批示精神, 学会承办了全国反倾销会计工作培训的任务。2007年在长沙、郑州举办了两期培训班, 共培训学员216人。总体看, 2007年反倾销培训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会计学会高度重视:不仅积极组织落实, 宣传、推动培训的开展;还亲自参加培训, 既带动了其他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又为日后组织反倾销应诉工作做了思想认识和知识技能准备。

(2) 培训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85%~95%学员来自湖南、河南本省及其他中西部地区省市。

(3) 学员普遍反映良好, 认为本次培训内容实际、深入, 受益匪浅, 不仅消除了对贸易争端的惧怕心理, 而且掌握了基本的应诉程序和自我保护措施。

3. 联办新会计准则培训班

2007年, 我会与各省市学会合作, 分别在海口、大连、成都成功举办了3期新会计准则培训班, 共有272人参加培训。培训班特邀了部财务司领导和资深专家分别就当前外经贸政策和新会计准则做了详细讲解, 受到学员好评。联合办班的模式, 发挥了“总会”和省市学会各自优势, 将师资、生源、协调组织等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 实现了双赢、双发展。

(五) 召开财会处长、审计处长联席会

为使商务系统企事业单位财务、审计部门负责人和财会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国家政策调整变化情况, 开展相互间学习、交流活动, 2007年6月22日至26日我会与部财务司在贵阳市联合召开了“2007年度全国商务系统企、事业单位财务处长联席会”。90多人参加会议。财政部会计司制度处负责同志讲解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后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财政部专家工作组的处理意见;新财务报表的格式及其影响等。”商务部财务司综合处负责同志介绍了“对外经贸形势;进出口税收政策变化;出口退税和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上海兰生集团等单位进行了经验交流。

2007年9月18日至20日, 我会与部财务司在西宁市联合召开了“2007年全国商务系统企、事业单位审计处长联席会”。70多人参加。财务司审计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了商务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情况, 反映出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要求。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李三喜总经理讲解“如何构建中国式内部控制”和“中国企、事业单位全面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中国中化集团等单位进行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经验交流。

(六) 杂志创刊20周年庆祝活动

2007年是《国际商务财会》创刊20周年。5月, 学会在武汉召开了杂志创刊20周年庆祝会暨杂志编委通联员会议。庆祝会得到了商务部领导和湖北省商务厅的重视, 原外经贸部刘山在副部长、商务部傅自应部长助理、李荣灿司长到会祝贺并讲话。会上还对杂志创刊20周年征文的获奖作者以及对杂志创办和发展有贡献人员进行了表彰。

(七) 编发简报

为及时反映各级省市学会的工作动态, 相互交流、学习, 促进工作, 学会加强了简报的资料收集、整理、编写工作。全年编发25期, 比去年增加9期。

(八) 加强学会组织建设, 发展新会员

为加强总会与省市外经贸会计学会的联系与合作, 为更多的外经贸企业和财会人员服务, 省市学会经过协商, 同意已加入省市外经贸会计学会的会员单位, 加入中国对外经贸会计学会, 目前已有26家省市属企业加入总会。

(九) 网站

在部信息化司的支持下, 学会新版网站于2007年10月10日开通, 运行良好, 月平均点击量占“协会学会类”前3名。

二、2008年工作思路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也是商务财会改革30周年。30年来商务财会在财税体制、财会制度以及调控机制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 学会也将围绕“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为主题开展工作。

(一) 举办主题论坛或研讨会

主题论坛或研讨会将以“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为主题, 具体组织方式将根据论坛或研讨会的内容、规模来确定。在此, 希望各位理事多提意见和建议。

(二) 编好2本书

1. 修订《外经贸财会基础手册》

随着新会计准则、新财务通则在企业的推广实施, 新税法的出台, 企业迫切需要有一本既反映外经贸行业特点, 又紧跟各项财税政策的业务指导用书。2008年将进行《外经贸财会基础手册》的修订工作。《基础手册》修订将注重知识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不仅可以指导财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 还可以作为中小企业财会人员培训教材。该书作为外经贸财会领域的传统书目, 伴随着外经贸财会领域的几次改革, 因此也将作为“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的工作之一。

2. 继续编好《财经法规财会制度选编》2007年下册和2008年上册。

(三) 加强理论研究与论文评选工作

1. 重点做好课题研究

为提高理论研究的主动性和指导性, 在鼓励财会人员对广泛开展理论研究活动的同时, 学会将征求各位理事和各省市外经贸会计学会的意见, 选择几个重点研究领域作为专题研究课题。课题将以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以及当前商务财务工作的热点、难点为主题, 以提高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性。

2. 设置论文评选工作组织奖

坚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会计学会联合开展商务财会理论研究和论文评选机制。为加强论文评选组织工作, 明年将增设论文评选组织奖。表彰5~10名组织工作做得好的省市商务主管部门财会处、省市外经贸会计学会。组织奖的条件有:重视理论研究工作, 健全组织协调机构, 配备专人负责;参加理论研究工作的商务主管部门和企业的人数较多, 撰写的论文较多、质量较高;做好大区组理论研讨和论文评选组织工作并富有成效;积极参加全国商务财会理论研讨和论文评选活动等。

(四) 培训

1. 继续申请反倾销会计培训立项

鉴于目前沿海省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集中, 需要增强反倾销意识, 提高反倾销应诉及自我保护能力, 2008年将继续申请反倾销会计培训立项, 培训对象将向江、浙、沪地区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倾斜。

2. 酝酿组织企业境外考察

为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扩大对外交流, 明年学会将酝酿组织企业境外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为企业会计制度, 考察国别 (地区) 拟定在台湾省、日本或韩国。根据实际预报名的人数和考察意向, 确定考察的时间和具体安排。

(五) 办好杂志正刊、增刊与网站

为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 增加信息量、增强实用性, 2008年杂志正刊页码从64页增加到80页, 增设企业理财、个人理财副刊, 同时为配合“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活动, 增设“商务财会改革发展30年”栏目;办好两本增刊, 帮助财会人员发表论文、评定职称、提升自我, 为财会理论研究交流提供平台;维护好网站, 增加信息量, 提高信息发布效率, 为省市学会及时获取信息、交流情况提供平台。

(六) 开好财会/审计处长联席会

为搭建商务系统财会/审计处长交流平台, 2008年我会将继续和部财务司联合召开商务系统财会/审计处长两个联席会。

(七) 编发好学会简报

由于部分省市学会网络条件的限制, 学会纸质简报仍是学会之间获取信息与交流情况的主要渠道, 2008年将继续做好学会简报编发工作, 及时将各省市学会工作情况进行交流。

(八) 加强组织建设, 发展新会员

3.矿区计生协五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篇三

努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能源支撑

——在郑煤集团公司五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12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总经理 副董事长 党委副书记 张明剑

(2012年1月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受党政班子委托,代表集团公司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集团公司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安全生产,创新经营管理,加快兼并重组,实践“六个注重”,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科学发展,顺利完成五届一次职代会暨2011年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经济运行总体协调高效,呈现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2011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煤炭产销量:产量完成2253.9万吨,同比增加51.9万吨,增幅为2.36%,实现了产销平衡;

销售收入:完成306亿元,同比增加103亿元,增幅为50.7%; 资产总额:达到320亿元,比年初增加72亿元,增幅为29%; 利

税:完成26.4亿元,同比增加1.9亿元,增幅为7.8%(其中,利润完成6.4亿元,同比减少1.5亿元,降幅为19%);

人均收入:在岗职工达到50896元/年,同比增加9810元/年,增幅为23.87%;

全:百万吨死亡率为0;

总 进 尺:完成99322米,超计划7%(其中,开拓进尺17594米)。

2011年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主要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安全实现“零”目标,资本运作取得重大进展,资源获取实现历史性突破。一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九个方面:

(一)安全工作创出佳绩

牢固树立“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干煤矿可以不死人”、“不要带血的煤”等安全理念,倡导“铁制度、硬执行,动真格、不糊弄”工作作风,执行“死一人撤免矿长”刚性规定,深入落实“九个坚持不懈”,坚守安全红线,所有矿井实现零死亡,安全工作创集团公司建制以来最好水平。

贯彻国办发„2011‟26号文件精神,抓住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抽采、控制瓦斯超限等重点环节,开展高瓦斯、突出矿井专项整治,实行采掘工作面瓦斯传感器0.8%断电管理,推进区域瓦斯治理,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采用先进物探技术,查清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完善防治水措施,有效提高矿井防治水能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完善每周三通检日制度,逐级排查安全隐患,分级分类治理。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超化矿、裴沟矿、白坪煤业、米村矿、告成矿通过国家级质量标准化验收,米村矿、告成矿建成省级“五优”矿井,完成89项质量标准化达标项目,加强兼并重组矿井管理,提升矿井装备水平。加强职工培训,开

展安全宣传教育,深化班组建设,举办“安康杯”竞赛,形成安全管理梯次网络,构筑群众安全防线。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在告成矿、高岭矿进行试点,直管矿井建成井下人员定位、安全监控等“五大系统”。

(二)煤炭产量稳中有增

科学安排生产计划,统筹调度生产系统重点环节,破解生产技术难题,组织正规循环作业,直管矿井完成产量1611.6万吨;兼并重组矿井在停产整顿、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产量642.3万吨。

加大开拓掘进力度,狠抓矿井水平、采区、采面接替,落实开拓掘进工程,完成白坪煤业21采区等5对矿井水平、采区生产系统,29个重点接替工作面如期贯通,新郑煤电煤巷月单进531米。抓住生产关键环节,推广悬移支架配套采煤机开采,淘汰单体柱配π型钢放顶煤支护工艺,加快综采设备升级,回采工作面整体顶梁支护率达到91%,端头组合顶梁支护率达到100%,直管矿井综采工作面达到11个。强化机电设备管理,开展主提升系统、斜巷运输、井下供电、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和专项检查,提高设备安全运转效率。推进矿井综合自动化建设,超化矿、裴沟矿达到自动化、信息化运行水平,实现自动化运输,新郑煤电、米村矿、告成矿、大平矿、白坪煤业达到经济运行水平,告成矿综合自动化一期已通过验收。加强自主创新,开展高应力软煤、软岩巷道支护技术攻关,薄煤层锚网支护、高应力软岩锚索注、煤巷锚注补强等支护技术初步试验成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瓦斯、水害和矿山压力对生产制约,推动矿井安全高效建设。

(三)经营管理逐步强化

优化管理流程,构建“分权分责、权责匹配,强化考核、奖惩兑现,条块结合、适度集中”管理模式,完善内控制度,提高整体效率。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臵作用,果断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健全以上市公司为主的资本运作体系,激活上市公司融资潜能。规范招标管理,健全准入制度,适时动态调整,节约资金8600多万元。推进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每年节约用车费用400多万元。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管理升级。

深挖内部潜力,切块承包,简化环节,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原煤成本环比基本持平。科学制定计划指标,超欠指标均控制在合理浮动范围。强化资金运作,利用中期票据、信托计划、国内信用证、银行票据等融资69亿元,保障资金流平稳运行。强化会计基础建设,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完善风险预警系统,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被列为河南省六家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示范单位之一。加快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稳定一线职工队伍,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严查基层单位“小金库”,控制资金体外循环。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强化效能监察与审计监督,被评为河南省内部审计工作先进单位。

(四)兼并重组初战告捷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真”要求,深入贯彻陈雪枫副省长视察郑煤“三到位”、“三个一批”指示精神,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推进与整顿兼顾,理顺体制,整合提升,保安全、保“三

真”、保进度。

全力以赴保安全。实行联系人制度,掌握矿井信息,解决疑难问题;实行包矿制度,责任人员值班到岗、跟班到位、带班到点;制定安全检查特别规定,组织不间断突击检查;坚持刚性验收标准,不合格矿井坚决退回整改阶段,禁止任何违规采掘活动。不折不扣保“三真”。投入30.72亿元,控股小煤矿98家,劝退关闭小煤矿25家,宋楼煤矿、磴槽煤矿、桧树亭煤矿纳入直管;开展债务审计,制定专项管理办法,调整管理机构,甄别派驻人员,强化财务、销售、供应全面监管,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严防国有资产流失。精心组织保进度。倒排工期,先易后难,有序跟进,连续3个月被省兼并重组考核小组评为全省第一名,9月底实现兼并重组大头落地,至年底兼并重组矿井100家,复工复产98家。

(五)煤炭销售持续向好

加强市场研究,扩展信息反馈渠道,抢抓市场利好机遇,刷新煤炭销量、综合售价、销售收入三项纪录。开发精煤市场,销售精煤73万吨,销售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善地销煤竞价机制,分批、分类公开竞价,地销煤价格同比提高99.59元/吨。发挥正运公司优势,集运煤炭64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4.71亿元。落实煤质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监督,严格执行热值计价、超灰扣产措施,合理分采、分运、分储、分装、分销,商品煤发热量达到5252千卡/千克,同比提高143千卡/千克,实现热值增收1.67亿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严格执行省政府电煤调度指令,确保省内电

煤供应计划。

(六)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着力资源开发,增加战略储备。投入27.29亿元,与浩沁天成公司合作,在内蒙古浩沁煤田获取煤炭资源42.37亿吨,拟建两座800-1000万吨/年矿井,首次实现省外资源获取重大突破,有效缓解煤炭主业可持续发展瓶颈制约。积极开发郑州矿区煤炭资源,编制老庄沟(庞窑)煤矿、芦店煤矿项目开发利用方案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巩义西村勘探区详查接近尾声。

严格四大控制,加快项目建设。在建项目成效明显。李粮店矿主副井实现贯通,形成临时排水系统;高岭矿首采工作面完成安装调试,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商丘中亚化工项目完成投资6亿元,总工作量完成68%。技改项目进展顺利。新郑煤电西翼风井连续三个月单头大断面岩巷掘进突破百米,芦沟矿32深部立井三水平大巷顺利贯通,告成矿南翼副井完成掘进进尺265米,白坪煤业西翼风井完成初步设计方案,振兴二矿保持正常施工,裴沟矿产业升级项目上报省发改委。金信精煤项目已经省国资委和省、市发改委核准。山西武圣80万吨氧化铝项目环评获得环保部批准,海南五指山项目纳入地方总体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9.19亿元。

(七)非煤产业克难前行

物资供销公司推动管理创新,加大对外合作,实现销售收入133.54亿元。房地产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实现利润1.6亿元。龙力公司取得《采矿许可证》,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铁运处应对

货源紧张局面,外运煤炭275.32万吨。发、供电科学组织生产,合理平衡负荷,效益明显提高。万合公司加快技术创新,5项产品获国家新型专利。新郑精煤改进工艺流程,入选原煤122万吨,实现利润8000万元。建筑施工单位合理优化资源配臵,积极拓展外部市场。通信分公司着力信息化建设,成为河南省信息化建设推介单位。祥隆公司依靠自身优势,先后承揽山西运城、河南洛阳等矿区勘探工程。技师学院获得国家二级安全培训资质和河南省对口援疆培养项目。总医院加快软硬件升级,医疗条件明显改善。中都饭店提升服务品质,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发展低碳经济,瓦斯、矿井水和煤矸石得到综合利用。非煤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67亿元,同比提高51.8%,占总收入54.5%。

(八)职工生活显著改善

去年职代会上承诺为职工办理的八件实事全部落实到位。一是提高劳动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推行新岗效工资标准,工资分配向井下生产一线和地面苦、脏、累、险岗位倾斜,实现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同步增长。二是加大职工培训力度,举办各类培训班74期,培训57546人次。三是优化人居环境,扩大矿区供暖范围,更新改造职工生产、生活区设施。四是关爱职工身心健康。组织52455名职工进行体检,重、特种病职工得到及时医治;实现工伤费用网上结算,为职工提供及时医疗服务;把原“家属工”纳入省直养老统筹,以生活费形式补足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差额工资。五是加强职工劳动保护,开展职业病防治,对1.1万名职工进行专项检查。六是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举办第五届职工

运动会和红歌大赛,陶冶职工情操。七是开展“金秋助学”,资助学生761名146.6万元。八是完善长效帮扶机制,加大帮扶力度,慰问困难职工5337人315元,救助患大病职工91人15.5万元。

(九)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深化文明创建工作,超化矿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白坪煤业成功创建河南省文明单位。拓展企业文化建设,超化矿、裴沟矿创建为全煤系统五精管理样板矿,新郑煤电、白坪煤业、告成矿、大平矿创建为全煤系统企业文化示范矿,供电处顺利通过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估验收。深化创先争优,白坪煤业公司党委荣获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超化矿党委、振兴二矿党委、万合公司党委被命名为省管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加强组织建设,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打造作风实、能力强领导班子,引进、培养、用好各类人才,公开选拔后备矿长,变“相马”为“相马”与“赛马”相结合,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凝聚干事创业活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煤炭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从严、从重、从快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抓好信访稳定,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良好环境。贯彻“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健全厂务公开,深入推进民主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提高职工业务能力。群团工作、新闻宣传、武装保卫、老干部、法律事务、档案管理、史志编纂和统战工作等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各位代表、同志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干部职工众志成城、与时俱进的结果,是大家智

慧、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中体现出的谋求发展的意识、求实求效的责任、围绕全局的合力、克难攻坚的精神,是我们最为珍惜的宝贵财富。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不懈努力,集团公司才有了欣欣向荣的发展面貌。在此,我代表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向一年来奋斗在各条战线、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广大干部职工以及关心集团公司发展的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和全体职工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与衷心的感谢!

二、2012年发展形势与目标

总体上看,今年多种形势同在,呈现“六个并存”的特点。发展机遇与发展挑战并存。国民经济稳中求进,煤炭需求继续上扬;集团公司位于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处于郑洛三工业走廊,区位优势带来的机遇前所未有。但面临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复杂局面。作为资源型企业,如何发挥优势,最大限度契合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应当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展加快与竞争加剧并存。近年来,集团公司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年创新高,纵向上看发展规模在扩张,发展速度在加快。但从横向上看,省内其他煤业集团发展更快,集团公司排名滞后,致使竞争压力加大。主业效益普遍较好与辅业效益参差不齐并存。2011年,12对直管矿井盈利,2对直管矿井出现亏损,盈利覆盖面85.7%。但非煤单位中,12家单位实现盈利,26家单位出现亏损,盈利覆盖面为31.58%。安全要求严厉与生产条件复

杂并存。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工作的要求一刻也没放松,省委、省政府对安全事故“零容忍”,安全红线不容触碰。但集团公司直管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加深,地质条件错综复杂,不可预见性因素逐渐增多;兼并重组矿井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确保安全实现“零死亡”的目标容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资金需求增多与融资难度增大并存。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安全投入、扩能改造、兼并重组矿井等需要大量资金。但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增速放缓,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民生持续改善与职工企盼多元并存。集团公司坚持惠民利民,职工收入不断增加,养老、医保、帮扶机制逐渐完善,人居环境得到刷新。但职工需求更加多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更重。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我们要坚定信心、统筹兼顾,把握大势、务实发展。2012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化安全生产,搞好资本运作,加强对外合作,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自主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经济增长,提高发展质量,努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能源支撑。

2012年主要工作目标:

煤炭产销量:产量计划2727万吨(其中,直管矿井1582万吨,兼并重组1145万吨),实现产销平衡;

销售收入:计划340亿元,力争360亿元; 利

税:计划23亿元;

全:百万吨死亡率奋斗目标为0;

人均年收入:在岗职工在2011年基础上增长10%以上; 总进尺:计划完成92555米,力争完成96800米(其中,开拓进尺计划15868米,力争完成16650米)。

三、2012年重点工作

做好2012年各项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始终把安全作为重要保证,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安全,服务安全,服从安全。二是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三是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尽力提高职工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成果惠及全体职工。为此,要做到九个“坚定不移”:

(一)坚定不移加快科学发展

拓宽发展路径。抓好矿井扩能改造,稳妥释放兼并重组矿井产能,加大郑州矿区资源开发,努力争取省外资源,推动煤炭主业做大做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促进煤与非煤由产业链低端、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延伸。发展低碳经济,开展节能减排,加强循环利用,促进资源效益最大化。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优势,搞好资本运作,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集团又好又快发展。

凝聚发展力量。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从职工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着眼,现实利益、具体利益着手,更好地凝聚人心,更好地

维护公平正义,引领全体职工奋斗、创造和奉献。严管干部、善待职工,始终把职工群众当作亲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各项工作获得牢固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切实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务实发展,建设务实郑煤。

务求发展实效。集团公司科学发展的目标是富民强企,方法是统筹兼顾,动力是改革创新,关键是实干实效。在加快速度、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十二五”时期,努力实现煤炭产量超过500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利税超过6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不断完善。

(二)坚定不移壮大煤炭主业

科学组织煤炭生产。抓好地区接替,合理安排3—5年内抽、掘、采接替。加大开拓掘进力度,告成矿深部副立井实现落底,大平矿21下部采区、告成矿25采区等按期形成生产系统,实现采煤工作面正常接替。装备机械化作业线,增加岩巷循环进尺,提高单进水平,调整采掘布臵,促进区域消突工程与开拓掘进协调发展。坚持多上设备少上人,狠抓生产环节,引进无人综采自动化生产线,推广悬移支架机械化采煤工艺。采用软煤、岩巷锚注联合支护方式,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做到新掘巷道不扩修、扩修巷道不返修。加强地面压风系统升压改造,提高巷道掘进效率。直管矿井产量全年达到1582万吨。

积极扩张煤炭产能。加快新井建设。高岭矿组织好竣工验收,力争实现投产达产;李粮店煤矿获取国家项目核准批复,抓好西

翼轨道斜巷和总回风巷施工;老庄沟煤矿(庞窑)和芦店煤矿项目完成土地预审、环境评价、项目核准等前期准备工作,尽早开工建设。抓好矿井扩能改造。加快裴沟矿、告成矿、芦沟矿、振兴二矿、金龙煤业产业升级项目工程进度,优化完善系统,提升矿井生产能力。积极推进资源开发。做好荥巩煤田计河西部矿区、新密煤田大隗矿区详查勘探,确定开发重点;省内没有获得“两权”价款的资源块段,千方百计介入,争取获得更多“两权”价款项目,增强资源储备;做好浩沁煤田开发准备,年底前力争开工建设1对800—1000万吨/年煤矿;继续拓展对外合作,利用合资、合作等形式,争取在省外获取新的煤炭资源,增加新的资源储量和产能。

(三)坚定不移保证安全发展

坚持职工群众生命安全高于一切,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对安全工作第一时间部署、安全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带着感情抓安全,凭着良心和党性抓安全,切实从政治、管理、责任、科技、投入、培训等方面入手,把安全工作抓牢、抓好,权责一致,党政同责,依法有序进行责任追究。

加强安全“零理念”宣贯,坚定“隐患可控、事故可防”信念,牢固锁定安全“零”目标。完善瓦斯抽采系统,进行抽采效果达标评判,禁止在未达标区域进行采掘活动;落实区域和局部“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实现防突效果达标,禁止在不达标的突出煤层进行采掘活动;加强监测监控,确保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臵迅速,禁止在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情

况下进行采掘活动;严格通风管理,做到通风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加强水害防治,坚持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先治后采、不治不采,杜绝水害事故发生。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逐级落实排查整改责任,推动隐患整治常态化、制度化。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米村矿、白坪煤业、新郑煤电建成精品五优矿井,芦沟矿、振兴二矿、金龙煤业建成省级五优矿井。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加快安全装备升级,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高瓦斯矿井按时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

(四)坚定不移强化企业管控

深化执行力建设。坚持“铁制度,硬执行”,构建“安排严谨,运转高效,权责明确,考核严密,奖罚分明”执行力建设运行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执行力考核体系,确保快捷高效执行集团公司决策部署。严字当头,铁腕治企,强力推进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逐季、逐月、逐周分解工作任务,促进管理创新,推动管理转型,促进管理效能最大化。注重绩效,治庸问责,对执行不严、管理不力、责任不清、效益不佳单位党政领导进行责任追究。

提升管理质量。增进成本管控,精打细算各类开支,推动成本控制转型,合理消化增支因素,确保成本控制在指标范围以内,做到可控成本不上升、直管矿井无亏损、非煤产业不增亏。增进计划指标管控,提高指标准确性,维护指标严肃性,严禁擅自浮动超欠指标。增进资金使用管控,强化预算,严格审批,加快周

转,维系正常资金流,满足发展需要。增进监督审计管控,对项目建设、财务收支、经济责任、物资采购等全过程跟踪,抓好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增进劳动用工管控,合理配臵人力资源,实行“一专多能”,多岗通用,挖掘劳动劳动潜力;规范津、补贴发放标准和范围,全面实行工资发放“一卡制”。增进科技创新管控,以郑煤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为依托,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增进经营效益管控,指标完成好的单位给予重奖,利润严重下滑的单位给予重罚;长期亏损、扭亏无望、非持续经营单位,采取果断措施,减少资源占用,减轻经营负担。

(五)坚定不移管好重组矿井

兼并重组矿井不仅要管住,确保安全生产;而且要管好,化解风险,确保收益,实现“安全、规范、效益”三大目标。

加强安全监管,稳步释放产能。健全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落实子公司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建设务实高效管理团队,确保安全指令畅通无阻。审视安全生产监管规章制度,从安全理念、管理层级、操作规范、责任追究等各个层面提升安全管理执行力。运用大矿理念管理小矿,着重监督检查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及水害、火灾等灾害严重矿井,凡发现存在重大隐患仍继续生产的,责令停工停产,严肃责任追究。严格“三评价、一评定”,实施隐患排查整改闭环管理,有效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兼并重组矿井20%以上达到一级质量标准化水平,推动矿井安全生产迈入正规化。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促进系

统升级改造,提升矿井装备水平。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集中生产,煤炭产量达到1145万吨。

规范矿井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强化财务监管和审计监督,将财务报表、销售收入、利润合并到集团公司,夯实财务基础,确保经营成果真实性。统一煤炭销售和物资采购,对私自卖煤、私自采购的矿井严厉打击,严肃惩处相关责任人。理顺劳动用工关系,招聘专业管理机构,委托管理劳动用工,扩大劳保覆盖面,做到职工应保尽保,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利益。做好两个甄别,一是矿井甄别,清理资源储量少、安全无保证、长期扭亏无望的矿井,稳妥关闭或退出;二是派驻人员甄别,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对能力不胜任、不履行职责人员及时进行调整。

(六)坚定不移提升销售效益

开拓市场,扩量增效。紧跟煤炭市场发展变化,放眼市场动态,捕捉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行情,拓宽市场半径,舞活销售龙头;实施“立足河南、力保重点、优化结构”销售战略,科学配臵外运计划,提高外运装车资源,稳定省外市场占有份额;加大用户开发力度,重点开发一批大型钢厂精煤用户,建立稳固战略合作集群。狠抓煤质,优质增效。践行“用信用稳定市场、用质量保证市场”营销理念,执行以质计价和“联质计产”等煤质考核政策,加强现场管理,严把生产、运输、储装及检测等环节,千方百计提高煤质,满足用户煤质需求,维护郑煤品牌形象。创新地销,竞价增效。完善地销煤竞价销售机制,采取统一竞标、分矿竞标、分煤质竞标等形式竞价销售,畅通地销渠道,实现供

需双赢。加大采购,集运增效。扩大采购范围,争取全年省外采购煤炭突破200万吨。

(七)坚定不移促进产业升级

提速项目建设。项目是发展的“总引擎”,今年安排基本建设、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项目10个,计划投资14.89亿元,其中基建项目4个,计划投资8.55亿元;产业升级项目4个,计划投资5.21亿元;技术改造项目2个,计划投资1.13亿元。按照“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投产项目抓竣工”工作法,本着“速度快、结构好、质量优、投资省”要求,严格“安全、质量、投资、工期”四大控制,对项目建设实行全过程监督,落实项目论证、实施、监督各个环节责任,谁实施、谁签字、谁负责,确保项目建设程序规范、控制到位、按期推进、决算真实、成效显著。

提升非煤效益。发挥整体功能,推进非煤产业由规模增长向效益增长转变,力争实现盈利。物流业强化流通,服务安全生产,做大做强物流品牌,打造郑州西区物流中心。发、供电业加强管理,保证安全供电。建筑业以资质建设为突破口,强化科技创新,积极开拓市场。房地产业提高市场研判能力,科学预测市场变化,促进销售利益最大化。地质勘探业放大核心技术优势,实现市场多元化。机械制造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开发高端产品。建材业强化市场开拓,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品牌。通信业着力打造数字化矿山,建设信息化郑煤,提高集团公司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管理水平。教育培训业以资质提升为契机,提高培训质量

和效果。社会服务业创新服务理念,提高市场占有率。

建设生态矿山。根据煤炭资源赋存特点,统筹规划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现资源效能最大化。开展矿井水利用、锅炉烟囱改造、水源热泵推广,淘汰高耗能设备,降低万元产值能耗。发挥瓦斯发电站、煤矸石砖厂项目作用,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控制在12.3千克标准煤以下,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等指标控制在计划内。

(八)坚定不移建设和谐矿区

善待职工,就要尽力提高职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今年要为职工办好八件实事,一是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调整岗效工资标准,确保在岗职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二是改善工作条件。加大投入,推广新设备、新工艺,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加大劳动保护力度,提高劳动保护水平。三是优化居住环境。加快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建设精品住宅小区;改造职工宿舍楼、家属楼供电、供水、供暖设施,提高人居质量。四是提高职工素质。重视职工职业生涯设计,加强职工培训,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增强职工从业能力。五是关心职工身心健康。组织职工体检,开展职业病防治,确立职工每年健康体检长效机制;对血液透析、重症精神病患者和器官移植后抗排异治疗患者实施特殊救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部分不超过1000元/年;举办常见病、多发病医疗讲座,提高职工预防疾病意识;适时组织劳模外出疗养,对市级以上劳模等有特殊贡献者符合规定的医疗报销比例提高到95%以上。六是开展扶贫济困活动。科、队级以上干部每人联系帮扶两名困难职工,关心关爱弱势群体,使职工充分感受企业温馨与关爱。七是支持职工子女教育。加强与教育机构沟通协调,积极解决职工子女小学入学问题;继续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加大品学兼优职工子女奖励力度,不让任何一名困难职工子女因贫、因困上不起大学。八是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举办第六届职工文化艺术节,陶冶职工情操,展示职工文化建设成果。

(九)坚定不移激发党建活力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积极探索党员发挥作用新途径、新方法。优化组织设臵,创新活动方式,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打造全煤企业文化示范基地,以文化软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创建学习型企业,营造全员学习良好氛围。坚持机关党建先行,把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提高机关工作效率贯穿机关党组织活动始终。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使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组织者、实践者。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科学选人和公正用人正确导向,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完善竞争上岗规则,加大考评竞争性选拔力度,真正把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群众公认、能够履职尽责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落实重大人才政策,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严管干部。定期组织考试,促进干部提高业务能力,提升道德修养,适应从业需求;推行计划管理,转变工作方法,保证各项工作有的放矢,执行到位;

转变作风,严于律己,重实际、求实效,抓基层、打基础,讲党性、重品行,弘扬正气,率先垂范;强化工作纪律,公正、公平、公开落实管理制度,要求职工做到的,干部首先做到,违纪干部在集团公司内部网上“晒”给大家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实效”方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引导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不姑息、不手软,让不认真履职、工作没有成效的干部没票子、没面子、没位子。民主管理、新闻宣传、群团工作、武装保卫、老干部、统战等是党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发挥好作用。

4.矿区计生协五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篇四

——在全区科技工作暨区科协五届二次全委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X同志对2005的科协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2006科协的工作要点,XX同志对全区2006年的科技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兑现了2005年中药材基地考核,X局长给我们提出了要求,使我们拓宽了思路。大家回去后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下面,我就今年的科技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科教兴区”战略,充分认识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集中体现,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既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强大动力,又使我们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区的科技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全民科技意识不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明显,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全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高新技术领域基础薄弱。因此,我们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坚持不懈地推进“科教兴区”战略,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工作的方向。进一步确立和完善能够有利于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和机制,切实解决科技创新与科技应用、科技与经济脱节等问题。我们要认真总结多年来科技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发扬科技战线的优良传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的伟大实践。各级科技部门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发展要有新思想,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技工作的新思想、新方法、新途径。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永不自满,在科技工作的实践中开拓进取,勇攀高峰。另一方面,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科技工作的有效方法,推进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活力,提高效率,着眼于科技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大胆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开创科技工作的新局面。三是要抓好科技示范、推广和应用工作。以科技成果管理为手段,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

二、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各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做到谋化发展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时考虑人才措施。把培养、吸收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我们要树立用好人才就是功,埋没人才就是过,发挥人才作用就是尽职,压抑人才使用就是失职的观念。科技工作者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对我区科技事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着力加强专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科技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他们在高新技术领域和技术转化方面的创新能力。加强适用人才队伍建设,尽力发挥他们在技术推广和技术应用中的骨干作用。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考核办法》、《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为科技工作提出了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要充分发挥纳溪科技顾问团的作用,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针对纳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自己的事业同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切实肩负起在加快纳溪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社会各方面都要关心科技人才队伍的成长和进步,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三、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科技素质

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倡导文明生活是科普宣传的主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符合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各镇、各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中心,坚持“常下乡”的方针,多为广大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大力宣传《科学技术普及法》,认真开展好每年的科技下乡、科普之春科技宣传月活动,五月科普宣传周等活动。要加大对业主和农民的科普宣传及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不断提高全区干部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四、明确目标,把握重点,扎实做好我区的科技工作

一是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好科技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各级科技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履行职能,自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要组织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加强科技研究和开发,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帮助企业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二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各镇、各部门要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纳溪工业的现代化水平。要把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推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体系。要重点抓好巨森纸业公司碱回收工程、天成药玻“煤改气”工程、金马水泥二轮在线技改、东力雅木业无胶型中高密度纤维板技术改造、美科药业缩宫素鼻喷雾剂产品开发、超强机械轮碾机技术改造工程,不断提升我区企业产品的高科技水平,促进经济效益提高,推动纳溪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是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各镇、各部门要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坚持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支持和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提升工业企业档次,大力做好民营企业科技管理工作。要狠抓“金桥工程”工作,搞好市“小星火”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完成技术改造和科技技术应用5-8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全面推动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各镇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扶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小康快车星火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养技术,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注重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不断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促成科、工、贸一体化公司和企业集团的形成。重点加强中药材其他建设,今年全区将完成5000亩的建设任务。

五、切实加强领导,为科技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各镇、各部门要从全区科技工作的大局出发,重视和加强新时期的科技工作。要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目标责任制,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要定期听取科技工作汇报,认真研究科技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关心科技部门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队伍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尽可能的帮助科技部门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为科技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各级科技部门要增强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扩大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联系,认真研究和分析新时期科技工作队伍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注意联系和团结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中从业的科技人员,尊重他们的科技创造,鼓励创业精神,保护合法权益,表彰创业先进事迹,为纳溪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5.矿区计生协五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篇五

发布时间:2012-02-28

马勇

(2012年2月23日)

同志们: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中共益阳市委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草案)》,全面部署新一轮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为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强保证。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明确了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走在文化强国建设前列的重要任务。当前,全国、全省迅速掀起了文化繁荣发展的新高潮。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全会精神,市委顺应时代大势,结合益阳实际,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重大决策。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地承担起建设文化强市的历史重任。

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文化强市是加快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的必然要求。首先,文化强市建设是加快后发赶超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水乳交融,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竞争和较量日趋激烈,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益阳的后发赶超是综合实力的赶超,在很多情况下软实力和硬实力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我们不仅要切实抓好经济发展,让益阳硬实力更强,而且要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让益阳软实力更强,不断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其次,文化强市建设是绿色益阳建设的内在要求。文化不仅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而且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文化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众所周知,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易与新技术对接融合的显著特点,是典型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产业”,是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经济发展的文化含量越高,绿色益阳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就越高。再次,文化强市建设为后发赶超、绿色崛起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当前益阳进入了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我们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益阳各项事业向前发展,迫切需要全市上下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更大合力、激活创造潜能,为益阳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文化强市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去年我市人均GDP突破2万元人民币,达到3000美元以上,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当前,人民群众对良好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文化消费结构已由单纯的追求娱乐休闲向更加求知求美转变,文化消费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向追求自我文化表达、参与自主文化创造活动转变,文化消费模块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文化一体化方向转变。相比之下,我市文化建设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消费结构的升级趋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全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

给能力还不强,文化消费还存在缺口。要有效满足和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必须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文化强市是利用良好基础条件推动益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选择。益阳是文化大市,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历史上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底蕴厚重的汉传佛教文化、三国文化、三周文化、蚩尤文化、屈原文化、竹文化、安化茶马文化、南洞庭渔耕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市的宝贵资源。益阳作为汉传佛教策源地、著名三国古战场、花鼓戏窝子、“三周”故乡、中国黑茶之乡、洞庭湖水乡、中国羽毛球之乡,文化氛围浓厚,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很高,文化需求比较旺盛。近些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市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谋发展、促赶超的氛围更加浓厚;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召开了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出台了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相继建成;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24.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0.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8.1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8.52亿元,均增加一倍多,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些都是我们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优势所在。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积极争创新的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推动益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全面把握建设文化强市的总体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益阳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建设文化强市的总体要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文化与经济“两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手抓”、科技与创新“两驱动”、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两结合”,全面实施“六个一”文化工程,着力提升文化的引领力、服务力、竞争力和创新力,努力建设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市,为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把握这一总体要求,关键在于注重“三强”:

“文化事业强”,坚持以培育和弘扬益阳精神为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造精神文明高地;深度挖掘文化资源,有效保护文化遗产,形成具有益阳特色的地域文化。主要标志是建成城乡全覆盖、功能更完善、服务上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推动文化事业强,要切实转变观念。要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不再是“为经济搭台唱戏”的附庸,它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文化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一个社会没有精神文化就没有灵魂,就没有未来。我们益阳精神概括为八个字,即“崇文尚义、通达超越”,其中的“崇文尚义”就是注重精神文化的推动,把精神文化转化为物质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实现经济的崛起和进位。

“文化产业强”,着力推动文化领域的改革创新,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建设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基地,发展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形成布局合理、品牌响亮、动力强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主要标志是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实现文化产业总产值200亿元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64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5%以上,文化产业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

“文化人才队伍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遵循文化人才培育规律,构建科学的文化人才培训、引进、考评、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良好

环境。主要标志是拥有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德艺双馨的文化名家和文化领军人才,造就一批懂文化、会经营的文化企业家,形成一支阵营强大、结构合理、富有创造活力的文化工作者队伍。

实现文化人才队伍强,要有正确的态度。一是要更加重视,长期来我们重视党政人才、管理人才等建设,现在我们还要更加重视文化领域人才的建设。二是要充分自信,益阳在文化人才方面基础较好,益阳籍的文化大师很多,比如工笔大师林凡、中国画大师赵溅球等,在我们市内也不乏大师级别的人物,壮大文化人才队伍我们有基础,有榜样,也有肥沃土壤。三是要全面推进,在全市倡导一种甘当学生、欣赏艺术、崇拜文艺工作者的氛围,造就一大批优秀文化人才,在强有力的文化人才队伍支撑下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三、扎实推进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各项工作

市委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对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作了全面部署,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扎实推进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各项工作。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心聚力、强基固本,是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础工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到改革发展各领域,体现到文化建设各方面,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要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弘扬红色文化,继续开展“红歌大家唱”活动,用红色文化和先进典型教育和影响人民群众。要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创建活动,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道德素养和全市的整体文明水平。要传承益阳“小意文化”重睦修善的优良传统,着力培育和发扬“崇文尚义、通达超越”的新时期益阳精神,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要大力实施“凝聚力工程”,进一步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作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推动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打牢加快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的共同思想基础。

2.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努力改善文化民生,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一批以市博物馆、市规划馆、散文诗艺术中心、“山乡巨变第一村”等为代表的体现时代精神、展示益阳文化形象的标志性公共文化工程。要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举办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多提供群众普遍欢迎的文化服务。深入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强“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场”等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

3、加强文化产品的创作和推介,提升益阳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创作生产更多影响深远、传播久远的精品力作,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强市的重要标志。要按照“创作一批作品”的要求,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完善文化创作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鼓励扶持引导文化人才创作文艺精品。大力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建立重点作品论证、投入、评估、奖励机制,大力扶持小说、影视、戏剧、诗歌、书画、音乐等文艺作品的创作;围绕推进“四大发展战略”等重大课题,切实加强理论研究;培优做强《散文诗》、《童话寓言》等品牌期刊,发挥诗协、美协、作协等各种社团协会的作用,创作一批在全省、全国展现益阳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要充分发掘益阳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加快创造一批优秀文化产品和对外宣传精品,扩大益阳文化的影响力。要认真总结提炼益阳精神,创作一批展示益阳城市个性和内在气质的外宣品,加强包装策划和宣传推介,不断提升益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大力建设全市网络问政平台和政务微博平台,加强网络管理规范化建设,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切实提高舆论掌控力,使新兴媒体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4.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综合竞争力。文化产业高速增长是当今文化发展的世界性趋势,是文化竞争、经济竞争、综合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新的特点。要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推动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根据我市文化发展自身优势和条件,注重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用高科技武装、改造、提升文化产品,带动文化产业升级发展;注重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以绿色生态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旅游业;注重文化与体育产业相结合,借助羽毛球等优势体育项目,发挥奥林匹克公园、梓山湖高尔夫球场等体育设施的作用,加快发展运动休闲娱乐产业。全面发展广播电视、印刷复制、广告会展、网络文化等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服务外包、影视传媒、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推动优势资源合理集聚,加快组建益阳日报报业集团、益阳广电传媒集团,带动创意设计、数字出版、网络新媒体等文化新兴业态的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先导区、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湖南工艺美术创意产业园、益阳文化制造产业园等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推进国家级文化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影视文化制播基地、文化创意基地建设,提升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大力支持中小微型文化企业发展,做大做强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加快文化专业市场建设,形成规模,扩大影响。各区县(市)要结合本地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突出重点抓亮点,大力支持桃江竹文化、沅江洞庭湖水文化、南县演艺文化、大通湖农垦文化、安化黑茶文化和梅山文化、中心城区文博体系、工艺美术、佛教文化和红色文化建设,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局面。

5.推进文化改革创新,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建设文化强市,破除束缚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归根到底要靠改革创新。要进一步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提高管理效能,优化发展环境。要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全面完成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综合执法改革,加快完成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全面推进公益性国有文化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注重文化发展的创新推动,对文化领域能开放的就开放,对文化资源能利用的就利用,对文化产业能发展多大就发展多大。要让文化市场主体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作用下独立自主地发展文化产业,市场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能再由政府背负起来。要推进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抓好文化招商引资,争取一批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优势文化企业落户益阳。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探索引进基金的方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不断实现文化资本证券化,提高直接融资能力。

这里我还想具体谈谈文化创新问题。创新是一项很现实、很实际的工作。文化体制改革要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更要创新。要注重文化招商。这点湘西凤凰县做得很成功。他们实施“文笔凤凰、画笔凤凰、镜屏凤凰、音乐凤凰、名人凤凰”等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名人、名城、名山、名水、名风情效应,宣传推介“天下凤凰”,推动文化招商引资。比如,他们利用凤凰县一个同盟会会员后代想兴建纪念馆的想法,成功引进民间资金,建成了高水准的纪念馆。在我们益阳,工笔大师林凡也想在家乡建一个博物馆,但存在资金瓶颈。市委宣传部要组织有关单位到湘西去学习,学会用市场的办法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文化项目建设。如果能真正建成极品博物馆,则产生的效应是长久而深远的。要注重文化创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仅有文化自觉还不够,一定要有文化创意。美国一直没有放松对文化的重视。一个“好莱坞”就使得全世界的电影都向它看齐,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文化创意。我们益阳要围绕文博、旅游、传媒等文化产业加大文化创意力度,切实提高文化包装、文化创意、文化开拓的能力,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要注重文化策划。做好文化产业,不仅要靠政府推动、招商引资带

动,还要靠文化人才策划。通过文化人才策划,包装一批好的文化产业项目,使文化产业发展体现时代性、创新性。益阳发展文化产业是有基础的,省里也认为益阳最有能力发展文化产业。目前,省里正在研究把益阳东部新区鱼形山地区作为“两型社会”先进文化产业基地加以打造。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搞好文化项目策划,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四、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中央、省委精神和本次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保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切实提高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

1.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强市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各项工作任务纳入总体目标,把文化发展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督查。市里成立了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各区县(市)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文化强市建设的指导、组织、协调和督导,协调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加大文化投入力度,认真落实中央和省里的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重大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各项文化专项资金的归集使用,形成集中力量办文化大事的机制和导向。要加强综合考评,建立健全文化强市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加强评价考核,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方发展水平、衡量经济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作为判断领导水平和能力高低的重要依据,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2.要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研究文化发展规律,拓宽文化建设思路,科学推动文化强市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做好做足传承、发掘、保护、开发文化资源的文章,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要尊重经济规律,算好文化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账,提高文化发展的投入产出比。“算账”非常重要。要从地方经济效益最大化、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去考虑,强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我们湖南张家界和湘西凤凰旅游产业搞得相当好,张家界的旅游产业是政府投钱推动,而湘西凤凰是靠民间投钱推动。特别是湘西凤凰的旅游产业,尽管起步晚,但他们算清了账,举全县之力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目前凤凰县的旅游产业收入已经占全县GDP的32%以上,旅游税收过5亿元,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毛主席说过,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要研究发展规律,特别是要看到随着内需的增加,发展旅游产业前景广阔。我们益阳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大手笔不多,落后也表现在旅游产业。要学习借鉴湘西发展旅游产业的经验,牢牢抓住都市人群旅游需求日益增大的机遇,把益阳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实现“万紫千红才是春”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要尊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规律,既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稳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供给能力,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市场来配置文化产业资源,以市场的办法来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特别是要充分激活产业发展的资源、人才、资本等要素,着力壮大文化企业,培育具有益阳特色的文化品牌。

3.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文化强市,人才是关键。要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加强宣传文化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坚定、组织领导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熟悉文化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队伍。加强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改善宣传文化队伍知识结构,着力培养一批文化领域的名家大家、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文化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加强对文化建设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大力实施“五个一批”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充分调动文化人才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要创新人才考评机制、选拔机制、流动机制,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4.要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建设文化强市,必须在经济和文化两个领域进行,全社会都要做文化与经济融合的促进派,做文化体制改革的促进派,做文化强市建设的促进派。党委

宣传部门要承担起牵头落实的责任,组织做好文化强市建设工作。要多宣传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多宣传益阳的文化品牌、文化人才、文化形象,把建设文化强市、发展文化经济和经济文化的口号叫响叫亮,优化文化改革发展环境。科教文卫体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挥重要作用。发改、财政、统计、税收、人社、国土、建设、金融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保障条件,承担起推动文化强市建设的相应责任。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参与,各尽所能,为文化强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记春游作文600字下一篇:音乐教研组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