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地籍与地籍管理(精选5篇)
1.第1章地籍与地籍管理 篇一
二调中县级成果
1录手簿》.外业调查成果(。(2)地籍平面控制测量、1)原始调查图件及《农村土地调查记地籍测量原始记录。(3)土地权属调查有关成果。(4)田坎系数测算成果。2.图件成果(1)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2)土地利用挂图。(3)城镇地籍图、宗地图。(4)基本农田分布图。
二调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方案制定、人员培训、资料收集、仪器设备准备,以及调查底图制作等。2。外业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调查、城镇地籍测量等。3。基本农田上图。4。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包括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5。统计汇总。6。成果整理:包括图件编制及报告编写等。7。检查验收:包括自检、预检和验收、核查确认等。
地籍测量定义及内容: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内容:⑴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⑵ 界限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限和土地权属界限的界址点坐标;⑶ 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地产图、宗地图等;⑷ 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⑸ 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 ⑹ 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主要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建库准备:主要包括建库方案制定、人员准备、数据源准备、软硬件准备、管理制度建立等;第二阶段为数据采集与处理:主要包括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本农田、栅格等各要素的采集、编辑、处理和检查等;第三阶段为数据入库:主要包括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属性数据以及各元数据等的检查和入库;第四阶段为成果汇交:主要包括数据成果、文字成果、图件成果和表格成果的汇交。
违约缺席指界的,根据不同情况按下述办法处理: 如一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以另一方指定的界址为准②如双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由调查员依据有关图件和文件,结合实地现状决定③确之界址线后的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的业主,并在用地现场公告,如有异议的,必须在结果送达之日起十五日之内提出重新确界申请,并负责重新确界的费用,逾期不申请,确界自动生效。依据: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建设密度和细部粗度、地籍图的测量方法。土地坐落3.地籍图的内容:d土地权属主名称1.地籍要素:a 界址 2.地物要素b地籍要素编号 建筑物,道c路,水系,土壤植被 3.数学要素 图廓线坐标网格线的展绘,各级控制点的展绘个点的点名和点号注记,图廓外测图比例尺的注记
基本农田 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范围:①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②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③蔬菜生产基地;④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是在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
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
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对内各项用地数量的具体安排。土地利用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它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措施,是当年农用地转用审批、建设项目立项审查和用地审批、土地开发和土地管理的依据
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所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综土地管理是国家为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合措施。
7(1)
9、土地权属界址(填空)包括界址线、界址点和界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线;查清各类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
(2)查清各地类及其分布,并量算各类土地面积;(3)按土地权属单位和行政区范围,分别汇总各地类面积及土地总面积;(4)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5)调查、分析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3、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内容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
息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基本农田数据、栅格数据、表格、文本等其他数据,具体内容如下: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测量控制点、行政区、行政区界线、等高线、高程注记点、坡度图等;
土地利用数据:包括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
地物(可选)、地类界线等;土地权属数据:包括宗地、界址线、界址点等;基本农田数据:包括基本农田保护片、基本农田保护块等;栅格数据:包括DOM、DEM、DRG和其他栅格数据;元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元数据、DOM元数据、DEM元数据等;其他数据:包括开发园区数据等。
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根据地块的含义,宗
6、宗地(必考)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地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权利、利用、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土地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2)提高土地利用率;(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9、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围界线;(1)查清各类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2)查清各地类及其分布,并量算各类土地面积;(3)土地总面积;按土地权属单位和行政区范围,(4)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分别汇总各地类面积及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5)调查、分析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10地权属主发放指界通知书,、地籍图的分类
13、土地权属界址调查:界址调查时,必须向土(1)宗地草图(2)地籍图(3)宗地图 明确土地权属主代表到场指界时间、地点和需带的证明与权源资料。界址调查的指界:① 现场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指界人亲自到场共同指界,指界人必须是法人代表,委托代理人并都要出示相关身份证明;② 对于现场指界无争议的界址点和界址线,要埋设界标,填写宗地界址调查表,各方指界人要在宗地界址调查表上盖章,对于不盖章的,按违约缺席处理;③ 宗地界址调查表的填写应特别注意标明界址线应在的位置,如界址点(线)标志物的中心、内边、外边。
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1.地籍图――按照特殊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上的图形。我国现在主要测绘制作的有:城镇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所有权属图
地面上确定一个地块实体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目的确
5、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在定“同类属性”的含义。它可以是权利的,或生态的,或经济的,或利用类别的,等等
地边界、地块边界。边界类型,根据土地划分,可分为行政边界、宗
或使用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划分为一宗地;⑵
9、宗地划分的基本方法:⑴ 由一个权属主所有 由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不相连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土地,则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宗地;⑶ 如果一个地块有若干权属主共同所有或使用,实地难以划分清楚各权属主的用地范围,划分一宗地,称为组合宗地;⑷ 对一个权属主拥有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如果土地权属来源不同,或楼层数相差太大,或存在建成区与未建成区(如住宅小区),或用地价款不同,或使用年期不同等情况,在实地又可以划清界限的,可划分成若干宗地。
二调中县级成果
1录手簿》.外业调查成果(。(2)地籍平面控制测量、1)原始调查图件及《农村土地调查记地籍测量原始记录。(3)土地权属调查有关成果。(4)田坎系数测算成果。2.图件成果(1)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2)土地利用挂图。(3)城镇地籍图、宗地图。(4)基本农田分布图。
二调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方案制定、人员培训、资料收集、仪器设备准备,以及调查底图制作等。2。外业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调查、城镇地籍测量等。3。基本农田上图。4。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包括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5。统计汇总。6。成果整理:包括图件编制及报告编写等。7。检查验收:包括自检、预检和验收、核查确认等。
地籍测量定义及内容: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内容:⑴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⑵ 界限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限和土地权属界限的界址点坐标;⑶ 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地产图、宗地图等;⑷ 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⑸ 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 ⑹ 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主要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建库准备:主要包括建库方案制定、人员准备、数据源准备、软硬件准备、管理制度建立等;第二阶段为数据采集与处理:主要包括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本农田、栅格等各要素的采集、编辑、处理和检查等;第三阶段为数据入库:主要包括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属性数据以及各元数据等的检查和入库;第四阶段为成果汇交:主要包括数据成果、文字成果、图件成果和表格成果的汇交。
违约缺席指界的,根据不同情况按下述办法处理:如一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以另一方指定的界址为准②如双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由调查员依据有关图件和文件,结合实地现状决定③确之界址线后的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的业主,并在用地现场公告,如有异议的,必须在结果送达之日起十五日之内提出重新确界申请,并负责重新确界的费用,逾期不申请,确界自动生效。依据: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建设密度和细部粗度、地籍图的测量方法。土地坐落3.地籍图的内容:d土地权属主名称1.地籍要素:a 界址 2.地物要素b地籍要素编号 建筑物,道c路,水系,土壤植被 3.数学要素 图廓线坐标网格线的展绘,各级控制点的展绘个点的点名和点号注记,图廓外测图比例尺的注记
基本农田 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范围:①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②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③蔬菜生产基地;④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是在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
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
民经济发展计划,对内各项用地数量的具体安排。它土地利用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措施,是当年农用地转用审批、建设项目立项审查和用地审批、土地开发和土地管理的依据
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所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综土地管理是国家为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合措施。
7(1)
9、土地权属界址(填空)包括界址线、界址点和界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线;查清各类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
(2)查清各地类及其分布,并量算各类土地面积;(3)按土地权属单位和行政区范围,分别汇总各地类面积及土地总面积;(4)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5)调查、分析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3、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内容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
息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基本农田数据、栅格数据、表格、文本等其他数据,具体内容如下: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测量控制点、行政区、行政区界线、等高线、高程注记点、坡度图等;
土地利用数据:包括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
地物(可选)、地类界线等;土地权属数据:包括宗地、界址线、界址点等;基本农田数据:包括基本农田保护片、基本农田保护块等;栅格数据:包括DOM、DEM、DRG和其他栅格数据;元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元数据、DOM元数据、DEM元数据等;其他数据:包括开发园区数据等。
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根据地块的含义,宗
6、宗地(必考)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地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权利、利用、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土地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2)提高土地利用率;(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9、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围界线;(1)查清各类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
(2)查清各地类及其分布,并量算各类土地面积;(3)土地总面积;按土地权属单位和行政区范围,(4)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分别汇总各地类面积及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5)调查、分析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10地权属主发放指界通知书,、地籍图的分类
13、土地权属界址调查:界址调查时,必须向土(1)宗地草图(2)地籍图(3)宗地图 明确土地权属主代表到场指界时间、地点和需带的证明与权源资料。界址调查的指界:① 现场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指界人亲自到场共同指界,指界人必须是法人代表,委托代理人并都要出示相关身份证明;② 对于现场指界无争议的界址点和界址线,要埋设界标,填写宗地界址调查表,各方指界人要在宗地界址调查表上盖章,对于不盖章的,按违约缺席处理;③ 宗地界址调查表的填写应特别注意标明界址线应在的位置,如界址点(线)标志物的中心、内边、外边。
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1.地籍图――按照特殊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上的图形。我国现在主要测绘制作的有:城镇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所有权属图
地面上确定一个地块实体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目的确
5、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在定“同类属性”的含义。它可以是权利的,或生态的,或经济的,或利用类别的,等等
地边界、地块边界。边界类型,根据土地划分,可分为行政边界、宗
或使用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划分为一宗地;⑵
9、宗地划分的基本方法:⑴ 由一个权属主所有 由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不相连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土地,则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宗地;⑶ 如果一个地块有若干权属主共同所有或使用,实地难以划分清楚各权属主的用地范围,划分一宗地,称为组合宗地;⑷ 对一个权属主拥有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如果土地权属来源不同,或楼层数相差太大,或存在建成区与未建成区(如住宅小区),或用地价款不同,或使用年期不同等情况,在实地又可以划清界限的,可划分成若干宗地。
二调中县级成果
1录手簿》.外业调查成果(。(2)地籍平面控制测量、1)原始调查图件及《农村土地调查记地籍测量原始记录。(3)土地权属调查有关成果。(4)田坎系数测算成果。2.图件成果(1)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2)土地利用挂图。(3)城镇地籍图、宗地图。(4)基本农田分布图。
二调步骤1。准备工作:包括方案制定、人员培训、资料收集、仪器设备准备,以及调查底图制作等。2。外业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调查、城镇地籍测量等。3。基本农田上图。4。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包括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5。统计汇总。6。成果整理:包括图件编制及报告编写等。7。检查验收:包括自检、预检和验收、核查确认等。
地籍测量定义及内容: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内容:⑴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⑵ 界限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限和土地权属界限的界址点坐标;⑶ 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地产图、宗地图等;⑷ 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⑸ 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 ⑹ 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主要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建库准备:主要包括建库方案制定、人员准备、数据源准备、软硬件准备、管理制度建立等;第二阶段为数据采集与处理:主要包括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基本农田、栅格等各要素的采集、编辑、处理和检查等;第三阶段为数据入库:主要包括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属性数据以及各元数据等的检查和入库;第四阶段为成果汇交:主要包括数据成果、文字成果、图件成果和表格成果的汇交。
违约缺席指界的,根据不同情况按下述办法处理:如一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以另一方指定的界址为准②如双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由调查员依据有关图件和文件,结合实地现状决定③确之界址线后的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的业主,并在用地现场公告,如有异议的,必须在结果送达之日起十五日之内提出重新确界申请,并负责重新确界的费用,逾期不申请,确界自动生效。依据: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建设密度和细部粗度、地籍图的测量方法。土地坐落3.地籍图的内容:d土地权属主名称1.地籍要素:a 界址 2.地物要素b地籍要素编号 建筑物,道c路,水系,土壤植被 3.数学要素 图廓线坐标网格线的展绘,各级控制点的展绘个点的点名和点号注记,图廓外测图比例尺的注记
基本农田 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范围:①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②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③蔬菜生产基地;④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是在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
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
经济发展计划,对内各项用地数量的具体安排。它是土地利用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民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措施,是当年农用地转用审批、建设项目立项审查和用地审批、土地开发和土地管理的依据
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所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综土地管理是国家为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合措施。
(1)79、土地权属界址(填空)包括界址线、界址点和界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线;查清各类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围界(2)查清各地类及其分布,并量算各类土地面积;(3)按土地权属单位和行政区范围,分别汇总各地类面积及土地总面积;(4)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5)调查、分析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3、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内容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
息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基本农田数据、栅格数据、表格、文本等其他数据,具体内容如下: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测量控制点、行政区、行政区界线、等高线、高程注记点、坡度图等;
土地利用数据:包括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
地物(可选)、地类界线等;土地权属数据:包括宗地、界址线、界址点等;基本农田数据:包括基本农田保护片、基本农田保护块等;栅格数据:包括DOM、DEM、DRG和其他栅格数据;元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元数据、DOM元数据、DEM元数据等;其他数据:包括开发园区数据等。
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根据地块的含义,宗
6、宗地(必考)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地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权利、利用、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土地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2)提高土地利用率;(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围界线;(1)9查清各类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范、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
(2)查清各地类及其分布,并量算各类土地面积;(3)土地总面积;按土地权属单位和行政区范围,(4)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分别汇总各地类面积及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5)调查、分析土地权属和土地利用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10、地籍图的分类(1)宗地草图(2)地籍图(3)宗地图地权属主发放指界通知书,13、土地权属界址调查:界址调查时,必须向土 明确土地权属主代表到场指界时间、地点和需带的证明与权源资料。界址调查的指界:① 现场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指界人亲自到场共同指界,指界人必须是法人代表,委托代理人并都要出示相关身份证明;② 对于现场指界无争议的界址点和界址线,要埋设界标,填写宗地界址调查表,各方指界人要在宗地界址调查表上盖章,对于不盖章的,按违约缺席处理;③ 宗地界址调查表的填写应特别注意标明界址线应在的位置,如界址点(线)标志物的中心、内边、外边。
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1.地籍图――按照特殊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上的图形。我国现在主要测绘制作的有:城镇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所有权属图
地面上确定一个地块实体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目的确
5、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在定“同类属性”的含义。它可以是权利的,或生态的,或经济的,或利用类别的,等等
地边界、地块边界。边界类型,根据土地划分,可分为行政边界、宗
或使用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划分为一宗地;⑵
9、宗地划分的基本方法:⑴ 由一个权属主所有 由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不相连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土地,则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宗地;⑶ 如果一个地块有若干权属主共同所有或使用,实地难以划分清楚各权属主的用地范围,划分一宗地,称为组合宗地;⑷ 对一个权属主拥有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如果土地权属来源不同,或楼层数相差太大,或存在建成区与未建成区(如住宅小区),或用地价款不同,或使用年期不同等情况,在实地又可以划清界限的,可划分成若干宗地。
2.关于土地地籍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篇二
【关键词】土地;地籍;管理
一、地籍管理是国家管理土地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地籍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地籍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一项公益事业。近年来,我国地籍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土地调查统计监测评价取得可喜成果,地籍管理覆盖面明显扩大。以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主要内容的初始地籍业务体系基本建立,以土地产权管理为核心的地籍制度化建设日益完善。并以此为基础,地籍基础业务工作为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地籍管理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基础工作,也是加强土地权属管理的重要措施。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土地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基础工作。同时,地籍管理工作也是土地管理职能全面到位,稳定土地统管体制的根本保障,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是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基础和保障。同时,土地整治权属调整是为了促进土地合理利用与节约集约利用,对项目区内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等权属关系进行调整的行为。因此,我们应深化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完善土地利用和管理模式,创新土地二次开发利用机制,完善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创新土地资产资本运作机制,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为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服务。
(三)地籍管理是规范土地市场的关键性措施。地籍管理是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工作等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措施。地籍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我们必须调整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产,强化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土地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为土地有偿使用提供合理的土地级别、价格标准,为有关部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要严格要求土地登记发证的规范化,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同时,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另外,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各项地籍管理工作,促进规范土地市场秩序。要进一步完善规范有关配套政策,抓好土地产权登记管理,搞准土地调查统计数据,保证地籍管理工作的规范运作。
二、大力推进管理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地籍管理发展的动力
(一)要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制度保障。首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要求我们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法律、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不断提高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能力。第三,我们要以地管理信息套合结果为依据,遵照相关技术和要求,将用地管理信息套合结果的标注和入库工作相衔接,现已完成建设用地套合标注数据和部综合监管平台备案的用地项目数据及图斑的套合比对工作,全面查清了土地的利用和变化情况,要依法依规开展土地调查。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如实上报土地特别是耕地数据,着力构建现代土地产权管理制度、科学的土地调查监测评价体系、统一的土地管理基礎平台和地籍基础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要切实抓好地籍数据建库工作,加快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地籍管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怎样更具体细致的掌握“寸土如金”的国土的基础地理和土地利用现状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管理利用等已成为我们现在所要面临的问题。同时,要在全面土地调查基础上,以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国土资源部相关技术规范为建库依据,以已发证(单位)的土地登记相关资料为数据源,统一地籍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和档案数据的采集要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地籍数据库,为土地登记、土地利用、土地规划以及农用地和集体土地转用征用等服务。
(三)要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首先,不断加强地籍信息化建设,先后购置了微机、绘图仪等办公设备,实现地籍管理工作的高效率、数字化。同时,定期举办地籍管理培训班,聘请专家、教授授课,有效提高地籍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地籍成果的运用,提高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能力。要抓好信息化建设,构建“数字国土”,提高地籍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地籍成果的基本和保障作用。其次,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土地登记发证覆盖面。按照“界址清楚、面积准确、权属合法、资料完备”的标准严把土地发证登记关,确保发证准确性,提高了登记发证工作效率。
(四)建立完善地籍成果应用机制。首先,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地籍管理,以构建现代土地产权管理制度,构建科学的土地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体系,构建统一的土地管理基础平台,构建地籍基础建设的长效机制为总体思路,充分认识地籍管理在整个土地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地位。其次,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土地调查和确权登记发证是地籍管理的两项基础工作,这些工作中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都在基层,我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为领导决策建言献策。
三、结束语
总之,地籍管理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创新突破,解放思想、建立和完善地籍工作的各项新机制,才能不断开创地籍工作管理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伟,王利.试析如何完善地籍管理体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4)
[2]李鹏伟.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05)
[3]王超领,孙庆华,顾卫锋,王瑞.城市地下空间地籍管理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1(01)
3.第1章 项目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篇三
项目是在一定时间、成本、人力资源、环境等约束条件下,为了达到特定目标所从事的一次性任务。1、1、2项目的特征:
1)目的性;2)临时性;3)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4)逐步完善 1、1、3项目与运营(领会)
日常运营和项目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异,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日常运营是持续不断和重复进行的,而项目是临时性的、独特的。
2)、项目和日常运营的目标有本质的不同。
3)、项目是在组织中所有层次上进行的。
1、2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之中,以达到项目的要求。项目管理就是通过应用和综合诸如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收尾等项目管理过程来进行的。1、2、1项目管理的特点
1)、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或能够当做项目来运营的一些“作业”。
2)、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需要体现系统管理思想。
3)、项目管理组织是一个柔性的团队组织。
4)、项目管理强调的是专业化的目标管理。
5)、项目管理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
6)、项目管理需要借助先进的管理方法、工具和手段。1、2、2项目管理的基本职能
1)项目计划2)项目组织;3)项目领导;4)项目控制5)项目创新 1、3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重点)1、3、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2)、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突出团队建设;强调简洁高效;重视成员遣散1、3、2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1)编制组织和人力资源规划;2)人员招聘或遣散;3)明确项目组每个成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绩效考核标准4)项目团队开发与建设1、4项目生命周期(重点)
项目生命周期是指项目从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也称为项目流程。项目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收尾阶段。
1)概念阶段也称启动阶段。这是一个把握项目的本质属性并使项目进入前期准备的阶段,包括构思、定义、决策。这一阶段的具体工作有提交项目建议书,决定最优方案,筹措资金等。
2)开发阶段也叫规划阶段,这是一个对项目进行规划和细化的阶段,包括计划和规划。项目计划书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工作范围、项目工作分析、资源和成本估算、时间估算、进度安排、组建团队并且建立项目的管理机构、任命项目经理等。项目规划书的内容主要包括:进
度、费用、质量管理、组织、资源配置、风险管理规划等。
3)实施阶段是一个执行项目计划书并且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的阶段,包括实施和控制。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项目计划书和项目规划书的内容,选配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调拨资金,调配设备和工具,物资采购,实现规划目标。
4)收尾阶段也叫项目的结束阶段,这是项目到达其终点的阶段,包括完工和收尾。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验收、确认、移交、清算帐务、评价、总结、解散项目组织。在收尾阶段,人力的投入和费用将迅速下降,此时人力的遣散和结算资金的准备成为主要工作。
PMI:项目生命周期的核心过程:启动、计划、实施、控制、收尾。
在项目启动过程要完成的工作有:编制项目说明书,进行项目的可
行性研究,形成项目章程等。
在项目计划过程要完成的工作有:形成项目工期计划、预算计划、风险管理计划、沟通计划、采购
计划、质量计划等。
在项目实施过程要完成的工作有:项目沟通、业绩控制、风险监控、质量保证等。
在项目收尾过程要完成的工作有:财务收尾、合同收尾、管理收尾
等。
1、5项目利益相关方管理
一般来说,项目成功的标准是指项目能够在限定的时间、费用之内提交
给各户质量要求的项目成果。1、5、1项目经理
1)在项目启动阶段的角色与责任;2)在项目计划阶段的角色与责任;
3)在项目实施阶段的角色与责任;4)在项目控制阶段的角色与责任;
5)在项目收尾阶段的角色与责任。1、5、2项目发起人
1)在项目启动阶段的角色与责任;2)在项目计划阶段的角色与责任;
3)在项目实施阶段的角色与责任;4)在项目控制阶段的角色与责任;
5)在项目收尾阶段的角色与责任。1、5、3项目团队成员
1)在项目启动阶段的角色与责任;2)在项目计划阶段的角色与责任;
3)在项目实施阶段的角色与责任;4)在项目控制阶段的角色与责任;
5)在项目收尾阶段的角色与责任。1、5、4项目客户
1)在项目启动阶段的角色与责任;2)在项目计划阶段的角色与责任;
3)在项目实施阶段的角色与责任;4)在项目控制阶段的角色与责任;
5)在项目收尾阶段的角色与责任。1、5、5供应商
1)在项目启动阶段的角色与责任;2)在项目计划阶段的角色与责任;
3)在项目实施阶段的角色与责任;4)在项目控制阶段的角色与责任;
5)在项目收尾阶段的角色与责任。1、5、6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1)在项目启动阶段的角色与责任;2)在项目计划阶段的角色与责任;
3)在项目实施阶段的角色与责任;4)在项目控制阶段的角色与责任;
4.地籍管理论文 篇四
摘要:本文对测绘项目管理内容进行分析,对测绘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探讨,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测绘项目管理的过程就是测绘质量控制的过程。关键词:地籍测绘;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地籍测绘项目管理是测绘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测绘项目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以实现项目目标全过程管理的总称。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测绘市场日趋成熟,地藉测绘单位承担的测绘项目越来越多,测绘生产规模也不断壮大。本文对测绘地藉项目管理内容进行分析,对测绘地藉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进行探讨,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提出了测绘项目管理的过程就是地籍测绘质量控制的过程。测绘项目管理内容
根据测绘标准、规范中的描述,测绘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有7个部分组成。
1.1 项目策划:根据用户的要求,制定测绘项目的产品内容;根据测绘项目的内容、工期、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等要求,分析判断需要投入的人员、设备等资源。
1.2 项目技术设计:按照测绘项目的要求,根据《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及有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制定项目设计书,提出各项精度指标。
1.3 项目组织安排:按照测绘项目的专业类别、性质、难度,以及有关人员的技术背景和工作安排等,根据项目实施流程,确定参加项目的各个工序技术和质量控制人员。
1.4 项目实施与质量控制:依据测绘项目要求,对各个专业技术设计书的执行进行指导和监督,选择测量方案,确定测量手段,督促检定测绘仪器,明确质量检查方法。
1.5 项目测绘技术总结:根据《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4—2005)及有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撰写技术总结,内容包括工期、成果精度指标、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对技术问题的处理进行分析、评估、认定,明确结论。
1.6 项目产品成果整理:根据测绘项目的性质、周期及有关法规,进行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必要的数据备份、异地存放等防护措施,必要时制
定信息安全预案。
1.7 项目检查验收:按照《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T 1002—95)以及《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的要求,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对最终测绘成果质量负责,按照合同约定提交完整的测绘成果。2 地籍测绘质量控制
质量检查重点放在数学精度、地理精度和图面整饰上,而数学精度则是评定图幅质量的关键。随着数字测图技术的广泛运用,这一工艺方法得到改进,使成图精度提高了一个等级。按照《城市地籍测量规范》的要求,数字图的数学精度已不再是主要问题,相反,对作业设计、地形图的分层检查、多余数据删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质检员的技术素质急需进一步提高,以适应数字测图发展的要求。IS09000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统一标准,从质量计划、管理职责、人力资源、质量记录到过程控制、产品标识、不合格品控制、产品检验等都做了规定并形成文件,使质量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保证产品的任何工序都得到有效控制。将测绘质量控制与IS09000标准结合起来,形成测图的质量控制,有效地控制测图的质量。
2.1 质量策划
根据测绘范围及时限,制定合理的人力及设备资源配置,详细可行的施测方案和质量计划,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及其控制措施,确定测绘过程中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及质量目标。严格控制工作、工序质量,使每一道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坚持“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原则。
2.2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包括外业过程控制和过程跟踪监督检查。作业人员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保证对地表地物调查到位,测绘到位,做到不错、不漏、不差;采用基于便携计算机和PAD掌上电脑,自动传输观测数据并转换为图形,进行实时编辑,最大限度地减少测绘过程中的差、错、漏,从而保证了外业数据采集过程的质量;质检人员对测绘过程实施跟踪检查,监督检查作业方法是否规范,成果是否达到要求,对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所有过程的质量都处于受控状态。2.3 成果检查
由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对经过过程检查修改后的成果进行抽查,进一步降低测
绘成果的缺陷,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
2.4 持续改进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质检部门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针对测绘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不断提高地形图的测绘质量。测绘项目管理过程就是测绘产品质量控制过程
测绘产品质量在于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过程监控。质量工作的目标是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质量监督机制,对测绘质量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测绘产品质量。
3.1 发挥质量监督的规章制度,做到依法行政
近年来,国家测绘局对质量立法工作非常重视,颁发了《测绘生产质量管理办法》、《测绘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和《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管理办法》及一些相应的检验实施细则,从全国行业管理的角度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质量监督管理法规体系,但是由于着重点不同,有些文件可操作性、针对性不强,另外制定的检验实施细则尚不齐全,至今只发布了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工程测量(控制与地形测量)、地图制图与印刷产品中部分项目的监督检验实施细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使制定的法规、规章更加切合的实际情况,在国家法规的基础上完善质量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适合测绘单位的测量监督细则,使测绘质量监督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3.2 建立质量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
测绘地藉管理是一种行业管理,测绘队伍分布于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部门,虽各有特点和差别,但是共性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各种基础地理信息。为确保质量,测绘行业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实行综合质量管理。对国家指令性基础测绘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视验收结果结算经费。质量保证金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用经济手段去监控产品质量比较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强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力度,完善质量监督抽检程序,改变监督检验资料保送办法,在行业单位街道监督检验项目的通知后,两天内报送资料,扩大产品质量抽检的数量和范围,严格监督抽检结果的后处理,抽检结果一律对社会公布。对一次抽检不合格者要组织复查,对连续两次抽检不合格者,给予通
报批评和舆论曝光,对质量特别低劣的单位,责令停业整顿,取消部分业务范围,直至吊销资格证书,对质量违法行为提请有关部门依法惩处。
3.3 建立测绘工程监理制度,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监督
测绘地藉工程监理的科学性、公正性、独立性、服务性的性质,能够很好的为业主提供项目管理服务、规范工程相关方的生产行为、保障工程质量日标的达到。同时,测绘过程监理通过生产过程的监督,提出工作质量记录、质量报告,既是测绘工程成果验收质量评定的客观依据也是测绘工程合同执行状况的客观证据。测绘工程监理工作中要向建筑工程监理方法借鉴,结合自己行业的技术特点从而逐步形成自己完善的工作体系。今后测绘工程监理要以市场为规律,运作监理企业的行为;以政府有效管理,规范监理企业和人员的行为,建立、完善测绘监理工程师职业资格和注册管理相关制度,保障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4 结束语
地籍测绘项目管理是测绘单位工作的一条主线,地藉测绘产品质量控制是测绘产品合格的保障工程.它需要有思想保证体系、技术保证体系以及质量监督体系进行支撑。要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应建立配套规章制度,加强产品质量控制,规范作业程序,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使测绘项目管理更好地为测绘单位的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龚新云 浅谈测绘项目管理.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
5.地籍管理资料总结 篇五
现阶段我国地籍管理内容为: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
地籍管理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各项内容也不是相互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相互联系和衔接的。其中,土地调查是基础;土地登记、统计是土地调查的后续工作,是巩固土地调查成果并保持其现势性的必要措施。地籍管理的各项工作成果是地籍档案的基本来源,而地籍档案又是地籍管理各项工作成果的归宿,并为开展地籍管理各项工作提供查考和依据。地籍信息系统为地籍管理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工作环境和简捷的工作程序,从而保证地籍管理工作具有高效率和高质量。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任务: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基本、最首要的目的是摸清国家土地资源家底,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土地资源家底包括土地的数量、分布、类型、权属和利用状况等;
(2)查清各类土地权属状况,为土地登记、土地纟计、土地分等定级和建立土地档案服务;
(3)了解当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和区域制定土地资源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目的:(1)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服务;
(2)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3)为建设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制度服务;
(4)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内容:(1)查清调查区域内村、农、林、牧、渔场、居民点以及居民点以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区范围界线;
(2)查清调查区域内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3)量算出各地类面积并汇总调查区域内的总面积及各地类面积;
(4)编制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
(5)对调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价,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及设想。9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任务和内容: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指采用不小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简称土地详查)基础图件比例尺的现势性强的遥感资料制作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及相同比例尺、最新测绘的地形图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底图,参考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图件、数据等有关资料,查清土地利用现状的分类、分布、数量、面积和土地所有权状况,在此基础上建设或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对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进行全面的更新调查。
(1)任务:a基础延续: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延续 b更新资料:是变更调
查的核心任务 c纠错改错:在实际使用或监测中发现错误改正也是变更调查的任务 d补遗工作:调查中难免存在遗漏的情况,变更调查肩负着补遗任务
(2)内容: a地类的变化 b图斑的变化 c权属的变迁 d行政境界调整 e飞地争议地的调整 f单位更名的变化初始地籍调查的程序:初始地籍调查是指初始土地登记前对登记区的第一次普遍调查。程序和内容:a准备工作:组织准备、收集分析资料、野外踏勘设计、制定调查计划、准备表格仪器 b权属调查:制定调查工作底图、划分调查区域预编地籍号、发放指界通知书、实地审查申请书内容、确定权属界线设置标志、实地勘察绘制宗地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c地籍测量:平面控制测量、细部测量(户地测量)、编绘地籍图、面积预算、制作宗地图d材料总结:编写调查技术报告、编写调查工作报告e资料整理:成果归档管理f检查验收:“三检一验”制度地籍的概念:p2地籍是国家为一定目的(如税收、土地规划、使用权流转房地产估价等),记载土地的权属、界址、数量、质量(等级)和用途(地类)等基本情况的图薄册。12地籍调查:地籍调查是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法定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并以图、簿、册示之,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
13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对土地的坐落、面积、用途、等级、价格、权利等项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的一项制度。土地他项权利:指土地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土地权利。它的实质是对其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行使使用权和所有权的一种限制。这种限制,一方面要无损于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正当合法利益,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和方便对方的合理需要,对国家、集体和个人都有好处。
15初始土地登记:是指土地登记机关在一定时间内,对所辖区域或者特定区域的全部土地进行普遍登记。也称土地总登记。地籍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主要任务是:(1)维护和巩固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
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3)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4)加强土地用途管制;(5)为社会提供地籍信息服务;(6)为土地管理服务。
原则:(1)地籍管理必须按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2)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3)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4)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17 城市土地经济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1)城市规划(2)繁华程度(①商服中心位置、数量与范围 ②商服中心的商店总数、零售额)(3)交通条件(4)基础设施条件(①供水 ②排水 ③供电 ④ 供气 ⑤电信 ⑥供暖)(5)环境条件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
(1)收集调查资料,准备调查底图;
(2)标绘调查范围,划分街道、街坊;
(3)分区,分片发放调查指界通知书;
(4)实地进行调查、指界、签界;
(5)绘制宗地草图;
(6)填写地籍调查审批表;
(7)调查资料整理归档土地权属调查:(1)意义:土地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重要环节,是地籍测量的前提和基础。鉴于地籍测量是在土地权属调查基础上,在权属调查明确界址点、线的情况下进
行的,因此权属调查对于整个地籍调查来讲是核心工作。
(2)内容: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权属来源及其权利所及的位置、界址、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调查。
1、变更土地登记:是指在初始土地登记后,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以及他项权利拥有者因土地权属、土地用途等事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土地登记。
2、注销土地登记: 是指经登记的土地权利因法定或约定原因消灭,或者因自然及人为原因使土地灭失,从而使土地权利失去效力,由土地权利人向土地登记机关申请注销该权利的登记。
3、土地权利设定登记: 是在初始土地登记以后对一宗土地上新确认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进行的土地登记。
4、土地权利变更登记: 是指在初始土地登记后,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以及他项权利拥有者因土地权属、土地用途等事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土地登记。
5、土地登记的性质?
土地登记是国家用以确立或认定土地权利人对土地权利的法律措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它又是按规定用途,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的有效措施,是对国家税收实现的一个保证,也是保护土地合法的使用权买卖、变更等的法律保证。
6、土地登记的主要法律依据?
土地登记是通过一系列法律措施来实现的。即通过国家法律承认的各种权益,由代表政府管理土地的部门严格依法审核后,依照法律程序并记载入案的一项工作。
现阶段我国与土地登记有关的法律主要有《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相关的行政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国务院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有关土地登记的主要文件有《土地登记规则》、《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7、土地登记的基本种类?
土地登记种类的划分,可以按照登记的时间、对象、内容、目的、效力等进行。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主要是从时间及内容上进行的划分,分为初始土地登记与变更土地登记两种类型。
8、我国现行土地登记的对象及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土地登记的对象是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
内容主要包括:土地权属性质与来源;土地权利主体所涉及的土地权利人;土地权利客体所及的土地坐落、界址、用途(地类)、等级、价格、图号、地号等。对于出让土地使用权还包括使用期限。
9、权属审核的步骤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权属审核是土地登记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文件资料和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土地登记机关的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权利和权利变动事项,是否准予登记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
(1)对土地登记申请人的审核;(2)对宗地自然状况的审核;
(3)对土地权属状况的审核;(4)审核两个阶段,初审和复核。
10、初始土地登记形成哪些主要文件?
(1)土地登记申请书,土地权属证明文件、材料;(2)土地登记收件单;
(3)地籍调查表,地籍图;(4)审批表,土地登记复查审批表;(5)土地登记卡(簿);
(6)土地登记归户卡(册);(7)土地证书,土地证书签收簿。
11、变更土地登记的特点及类型?
1)变更土地登记与初始土地登记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I.分散的、个别的登记;
II.经常的、及时的登记;
III.一宗地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申请者;
IV.申请人直接依法申请。
2)根据《土地登记规则》规定,变更土地登记分为四种类型: I.土地权利设定登记
II.土地权利变更登记
III.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变更登记
【第1章地籍与地籍管理】推荐阅读:
地籍管理与测量总结08-22
地籍测量地籍调查10-04
房改房土地登记发证(地籍管理科)10-18
地籍测绘论文09-17
城镇地籍更新调查07-12
地籍测绘实习报告09-28
地籍测量学期末复习题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