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

2024-08-31

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共10篇)

1.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 篇一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孩子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计划和条件”。环境的创设应随主题活动的开展不断变化,还可以与季节变化、节日活动等孩子身边熟悉的事物相结合。比如,在四季主题活动中,为使幼儿能够很好的理解四季特征,我们可以在墙壁上画几棵树干、人物,然后引导幼儿观察春夏秋冬,植物与人们的穿着变化。

一、注重智能的启发性

环境建设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园各班结合教育目标和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于墙面的主题栏,内容丰富:有庆祝各种节日的主题,有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反映四季特征的主题,也有孩子们所喜爱的故事主题······。丰富的内容深深吸引着幼儿,他们不断潜移默化地受得了教育,而且通过他们的参与布置和看看讲讲,也很大程度地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情感的感染性

首先,环境的美化,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我们力求从尊重幼儿的审美兴趣,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出发进行环境的创设。对于每一个主题的环境布置,我们除了用它丰富的主题内容来教育幼儿外,也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

1、五彩斑斓的墙饰

我班的墙饰设计的是“春天来了”,一走进我们教室就感受到生机盎然的春意:a、春天

来了,柳树发芽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粉红粉红的桃花开了。b、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在孩子们灵巧的小手中绽放,漂亮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体现了儿歌“春天里,春天来,花儿朵朵开。红花开,百花开,蝴蝶蜜蜂都飞来。”的诗情画意。

2、手工区

春天是丰富多彩的,我把蔬菜、小花、树叶等有次序的摆放在手工区里,让孩子们去看、去摸、去想象,有时孩子们的想象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让你不得不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他们,其实孩子们比我们有创意多了。

3、自然区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我们种子准备好,利用废旧的塑料瓶种了各种豆;有黄豆、黑豆、白豆、红豆等。让孩子们隔一段时间去观察种子有什么变化······“长出小芽了,长出小芽了。”孩子们欢呼雀跃着,为自己的劳动成果快乐着。

2.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 篇二

一、创设独特的环境

特色活动的首要特征就是独特性。相对于幼儿园的常规性活动而言, 特色活动在内容、环境创设、开展方式等方面都是显著不同的。例如在幼儿园中每日进行的“自然角”区角活动, 它的内容主要是幼儿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 为幼儿提供观察、自由管理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使幼儿能够获得有关自然的认知和直接经验, 其活动范围也只是在教室的一角或者是延伸到教室的走廊上;而特色活动则主要是借助幼儿园的独特优势开展起来的活动, 例如在农村地区开展的种植蔬菜的活动, 幼儿园在园内或者园外有大片土地用来种植, 幼儿不仅仅是简单的观察, 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动手, 了解更多的蔬菜种类, 经历蔬菜的发芽、开花、成熟和采摘等一系列过程, 从中体会农村种植生活的乐趣, 这种特色活动的具体目标与常规性活动的目标是存在差异的, 但是我们也应当明确两者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 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创设特色活动的环境时, 幼儿园应当既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周边环境, 又要放开手脚, 善于挖掘, 大胆创新, 使特色活动的环境创设具有独特性, 体现出与常规性活动以及其他幼儿园不同的地方。例如坐落在高档小区中的配套幼儿园, 幼儿家长文化素质较高, 有的家长甚至是留学归来的, 这时幼儿园就可以将英语方面的教育活动作为本园的特色, 创设简单、富有形象性的外语环境, 既利用了小区优势, 又满足了幼儿家长们的需求。

创设独特环境, 使幼儿园特色活动富于自己的特点, 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但是我们也应避免为了独特而独特的误区, 有些幼儿园为了追求“与众不同”, 长期将特色活动作为主要活动来开展, 本末倒置, 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教学, 而且严重损害了幼儿的发展, 应当予以避免。

二、创设开放的环境

利于幼儿发展, 使其获得真正的活动乐趣的环境一定是充分开放的、自由的, 不应当“闭门造车”, 因此在主体、空间等方面都应体现出开放的理念。

1. 主体上的开放

在幼儿园教育竞争激烈的今天, “推陈出新”, 大搞特色教育成了幼儿园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赢得社会青睐的重要手段, 然而很多的特色教育、特色活动却演变成了幼儿园小朋友的“特殊经历”“额外才能”。幼儿园大打“特色牌”, 很多特色活动也被打上了一个“少数人的权利”的标签。然而, 幼儿园的特色活动内涵不应该如此狭隘, 它所针对、面向的应该是幼儿园中的每一位幼儿, 应该是全体幼儿全程参与的一种活动。

2. 空间上的开放

幼儿园的特色活动大多是在某一地域风俗、传统或者周边社区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并开展起来的。尽管幼儿园是幼儿开展各项活动的主要载体,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幼儿园地小、特色资源缺乏等不足也同样制约着很多特色活动的开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周边特色环境资源可以带来很多益处:一是可以让幼儿拥有更加丰富的活动体验, 开拓了幼儿的视野。例如各地空军蓝天幼儿园开展的“小小战斗机”活动中, 教师在幼儿园内只能采用图片介绍、制作战斗机模型、展示幼儿制作的“小小战斗机”作品来组织开展活动;一旦走出幼儿园, 进入军营参观时, 幼儿的体验就大大增加了, 可以真正触摸战斗机, 认识多种战斗机类型, 甚至可以亲自去战斗机里体验一下。二是加强了幼儿园与外界的沟通与合作, 幼儿园也可以借助社会上的资源作为教育资源。空间上的开放不仅可以让幼儿接触到丰富多彩的外部环境, 也可以促进幼儿与外部各领域的人才、专才进行互动, 增加了幼儿的知识, 提高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创设探索性的环境

在幼儿园中, 除了“一般性”的常规活动之外, 特色活动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多幼儿园就将此看成是自己幼儿园“大放异彩”的筹码, 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开展, 但是伴随幼儿园重视的同时, 我们也会看到很多不和谐的现象, 幼儿园为了活动而活动, 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在活动成果的展示上, 拍照、组织外界人员参观, 使得活动不是幼儿真正幸福享受的, 反而成了教师、幼儿的累赘。

我们应当明确的是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就是要能激发儿童探究的兴趣, 给儿童提供更多自由发挥和学习的空间。[2]在开展特色活动时, 最重要的不是活动光鲜的外表, 不是外界的简单褒奖, 而是我们的幼儿是否真正参与其中, 是否成为了活动的主人。为此, 我们在进行探索性环境创设时, 可以采用以下的策略。

1. 提供特色活动环境的可操作性

幼儿能够参与到其中, 并乐于参与其中。很多教师注重活动表面, 往往喜欢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成品, 但是幼儿在面对成品时既缺乏欣赏的能力, 又无法操作、摆弄。那么这些成品最终沦为摆设品, 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提供物质材料时, 既要提供成品, 让幼儿欣赏作品的美, 引发幼儿的兴趣, 又要为幼儿提供半成品或者各种原始材料。例如有些幼儿园可以在所处地域或社区开展的有关刺绣等特色活动时, 向幼儿展示手艺人精美、活灵活现的绣品, 还可以号召幼儿向艺人们“学两招”, 在幼儿的兴趣、好奇心被激发起来时, 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刺针、多种颜色的棉线或者丝线, 这样就避免了幼儿直接上阵而被困难吓退, 幼儿自然就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尝试、操作。

2. 特色活动环境的创设要体现层次性

幼儿园特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体性, 一般强调全体幼儿参与、全程参与。但是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存在较大差异, 如果给所有幼儿提供相同的环境、相同的操作材料, 势必会出现适合稍大幼儿而对于较小幼儿来说困难的材料, 或者是适合年龄较小的幼儿而导致较大幼儿兴趣缺乏的现象。因此, 在提倡特色活动面向全体幼儿的今天, 教师应当使特色活动更好地成为全园幼儿的共享资源。

(1) 合理选取、大胆舍弃。对于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 教师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 根据自己所在的班级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发展水平选取适合幼儿的或稍稍超出幼儿水平但又在“最近发展区”的材料。对于远远超出幼儿能力范围的材料, 教师应当果断舍弃。例如在农村幼儿园开展“我与植物共同成长”时, 作为小班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多去植物园观察, 为幼儿准备小篮子, 去采摘果子, 也可以让幼儿给各种果实分类, 而不是为幼儿准备刻度尺、小秤让幼儿测量果子的长度和重量, 因为这些已经超出了小班幼儿的理解范围, 不适合幼儿的探索水平。

(2) 对材料进行稍加改造。在为幼儿选取合适的材料时, 教师除了大胆舍弃, 更应灵活动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将材料进行实用性改造, 将现有材料进行变更, 改造成为适合幼儿探索利用的材料。例如在山区幼儿园开展“神奇的竹子”系列特色活动时, 小班幼儿对大班的哥哥姐姐们制作的“竹子高跷”非常感兴趣, 但是怎么尝试都不能前行, 这时教师察觉到幼儿兴趣很高, 便号召小朋友一起将“竹子高跷”削短, 固定在泥土地上, 成为适合幼儿的“走木桩”游戏, 使幼儿在简易材料中获得游戏的满足。

3. 营造宽容、支持的氛围

宽容能构造一种具有信任感的心理环境, 产生相互支持的凝聚力, 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氛围。幼儿年龄小, 对于教师的态度是非常敏感的。对于幼儿在探索中犯的错误, 教师保持接受、理解的态度;在幼儿探索遇到困难、疑惑时, 教师给予引导、支持, 好的心理环境在幼儿享受活动的快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袁爱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浅谈幼儿园表演活动区的环境创设 篇三

关键词:幼儿园;表演;活动区;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为幼儿的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在幼儿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创设出融合幼儿节奏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故事表演和时装秀表演等多种活动于一体的活动空间,就会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好自我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幼儿就能主动运用自己已有的认知,激发潜能,主动表达,积极展示。为此,创设合理有效表演活动区域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做好表演活动区域的环境创设呢?

一、做到动态与静态的结合

由于幼儿音乐表演的活动类型的多样和内容的丰富,因此决定了我们在创设表演活动区域空间时,要根据不同的表演活动类型进行合理有序地摆放。比如:角色性故事表演《小熊请客》、《三只小猪》,“我是小歌手”演唱,皮影戏等活动属于偏静的活动类型。在这类活动区域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上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和节目内容投放一些动物的头饰,创设有关情景、背景、氛围,提供有针对性的音响、道具、挂图、音乐画册等。幼儿可以戴上头饰、听着故事音乐、看着画册,在教师创设的意境里一边看一边唱,一边表演。这样的环境会容易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营造出宽松、自由、愉快的活动氛围,有利于幼儿自由的思考,大胆的想象主动的选择,幼儿的创造才能才会得到积极主动地发挥。

而对于舞台剧、舞蹈、时装秀等动态特征明显的表演活动,我们在设置时就要考虑到活动特点、空间布局。对于橱柜的摆放,按类投放的材料筐的颜色和标识要鲜明有序,切记杂乱无章,要形成摆放合理有序的表演活动空间。

二、做到环境美与教育美的结合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教育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音乐表演活动区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场所。因此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要做到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并存,这样才能对幼儿的成长有着良性的刺激作用。

1、表演活动区域的创设要做到环境美与活动的主题相结合。比如,在母亲节来临的时候,我们在表演区创设了“妈妈爱我,我爱她”主题背景墙,背景墙上有妈妈爱宝贝们和宝贝们爱妈妈的照片、还创设了一棵爱妈妈的“表达树”。我们提供歌曲节目单《我的好妈妈》、《小乌鸦爱妈妈》、《我爱妈妈的眼睛》、《大树妈妈》、《小鸟小鸟你真好》等和儿歌节目单《妈妈呀妈妈》、《想妈妈》、《我爱好妈妈》等,让孩子在欣赏和熏陶中感受音乐、儿歌的美和妈妈对宝宝的爱,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2、表演区域的环境设置还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美。比如:春天来了,我们可以结合自然角、饲养角以及可采摘的春天的花、草、树木等融入到表演区,把歌曲《春天》、《踏青》、《放风筝》、《柳树姑娘》、《春天在哪里》等及故事表演《小蝌蚪找妈妈》、《三只蝴蝶》等的学习延伸到表演区,把表演区的环境与春天的美景融合起来。笑嘻嘻的太阳公公、高高的蓝天、白云朵朵、飘动的风筝、欢快的小鸟、池塘垂柳、小鸟鲜花、青青小草,美丽的景象跃然于墙面,春天来到了小朋友的眼前,孩子们也情不自禁地走进了春天,在春天里歌唱,在春天里跳舞,表达着幼儿内心的感受。又如:组织音乐游戏《小兔乖乖》活动时,我们把舞台的背景设计成在郁郁葱葱的大森林里有造型独特的小木屋、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孩子学一学,做一做,分别扮演兔妈妈、勇敢机智的小白兔以及狡猾凶狠的大灰狼。这样,孩子们既感受到了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又丰富了幼儿的活动经验。

三、做到合理性和有效性的结合

皮亚杰提出“幼儿的智慧来源于材料”。材料是幼儿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材料的适宜性直接影响幼儿表演活动的成效。所以我们在组织幼儿活动中,要尽可能的提供丰富的表演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

1、在组织幼儿表演活动时,教师要勤于观察。在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音乐表演水平引导并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在材料的投放上要适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材料的来源尽可能做到来源于生活,比如:旧光盘丝线做的时装、可乐瓶,饮料罐装豆子做成的沙锤;铁盒子、蛋糕和等材料做成的架子鼓,以及用生活中的各种废弃品做成的头饰,手指玩偶等等。当孩子们穿上自己参与制作的时装、演出服、头饰,演奏自己制作的乐器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表演欲望。

2、材料的投放要做到丰富多样,避免一成不变。进入表演区表演的孩子在能力和水平上是有差异的,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也不尽相同。为了让所有进入表演区域活动的幼儿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充分的得到活动,就要尽可能的做到材料的丰富多样,否则幼儿就会逐渐对材料失去兴趣,进而对表演的欲望也会大大降低。同时,还要根据活动主题及时对材料进行更新,对活动区域的整体环境进行合理的变换。

3、在表演区域环境材料的投放要实现多功能性。教师在设计和投放幼儿表演活动材料过程中,如果能做到一物多用,一物多玩就会显现“小变化,大效果”。比如:一个可乐瓶子,教师通过转换不同的角色贴纸和标识,在孩子的眼中就会是不同的人物和他对话沟通和交流;把这些瓶子里装上沙粒,豆子就变成了孩子进行节奏表演的沙锤;把瓶子的底部套上一个半球,里面固定住橡皮泥,又会变成一个不会摔倒的“会唱歌的圣诞老人”。再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筷子,我们把几根筷子捆在一起,尾部系上红绸子。幼儿可以拿它作打击乐器,又可以跳筷子舞,还可以在卡拉OK上作为自己的特色麦克风。

总之,幼儿表演活动在幼儿智力能力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演区域的环境创设和材料的投放又为儿童的表演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的舞台和天地。教师在表演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上,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细心观察,积极引导,做到环境创设有特色,材料投放有的放矢。这样就能使表演区域活动,真正发挥出教育实效,成为幼儿真心喜欢,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天地。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冯晓霞、卢尊容.幼儿园教育活动艺术领域.人民教育出版社.

4.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很高兴能有这么一个这么好的机会,让我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和反思。这对于我们幼儿园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如何去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学习与发展环境,是我园一直在不断探讨,不断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积极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园所环境并有效地利用,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创设过程中,应注重教育性、参与性,结合幼儿的已有水平、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将知识与情感融于一体,达到良好的效果。实践中,我们以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幼儿为前提,关注他们的需要,积极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大自然是农村幼儿的欢乐之源,是农村幼儿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但平时孩子们接触周围环境时是懵懂的、无目的的,往往最贴近生活的东西就最容易被人所忽视,但同时也只有最生活的东西才是孩子们最容易感知和体会的。因此,我园根据区域活动的新理念、结合本园的环境,从实际出发,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而又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印象。”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且,环境是幼儿最好的启蒙老师,它不仅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还能极大地引起幼儿的探索欲望。区域活动的开展,首先要收集各种资源。如何收集具有教育价值的乡土资源,我们组织教师共同研究,从以下两方面开展了收集活动:

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展现自己的收集品,并通过相互交流、研讨,扩展活动思路,明确收集范围与收集的多种途径。既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收集本土材料,又要求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类。我们根据当地农村特色,把乡土材料分成:植物类、沙石类、民间劳动工具类、昆虫动物类和其他废旧日用品类,为开展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奠定物质基础。

二是拓展收集途径,发动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收集活动。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收集各种材料对孩子进行区域活动的重要价值,让他们真正了解各种物品的再造性功能与作用。同时,让家长欣赏一些利用收集的材料制成的成品、半成品教玩具,以激发家长的积极性。在亲子活动中,让家长利用自己和孩子一起收集的物品,开展各类创作活动,也能大大激发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兴趣。

资源的收集固然重要,但在活动过程中,如何很好的利用资源,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它为孩子和知识之间搭起了桥梁,是孩子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工具,是幼儿在区域中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的有效载体。适宜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幼儿在操作、摆弄材料的过程中会不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向自己挑战。因此,我们的教师非常的注重材料的提供与利用。

在2010年5月份,我园的陈芳芳老师在参加课题《为农村幼儿创设适宜的学习与发展环境》实验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所设计的学前班教学活动《飞呀飞》,就获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在活动中,陈芳芳老师首先针对主题活动,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幼儿讨论哪些是会飞的,并让家长们一起收集了会飞的实物及图片摆放在活动室,在整个活动中,由于幼儿已经在各个区域对会飞的东西有所了解,学习起来气氛非常的活跃,掌握的知识也更加牢固。

我们在幼儿园里专门开辟了种植区,种一些简单易长的蔬菜与农作物,如:生菜、芥菜、西红柿等,让幼儿了解蔬菜、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了解其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并引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教师还组织幼儿采、摘、挖,并且带领幼儿烧菜、品菜,这样不仅能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收获,更能知道怎样珍惜劳动的成果。我们还把采来的劳动成果陈列在自然角,让幼儿观察、比较、识别、分类,并对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各种种子、树叶、竹子、稻草、花生等进行了巧妙的利用:美工区给种子贴上“五官”制成种子娃娃,或进行种子、果核、果壳贴画;进行蔬菜瓜果创意制作,塑造一些活泼可爱的娃娃、小动物、小玩具等;用稻草制作稻草人、草帽、鸟窝等;表演区利用叶子、野草、野花编成头饰、服装,玩一玩“我的时装秀”。我们还把小动物带进了课堂,春天我们把小蝌蚪带进了自然角,教师与幼儿探索了蝌蚪生长变化过程。孩子们一来幼儿园便去自然角看小蝌蚪,他们会在每天的观察中发现小蝌蚪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再蜕去尾巴。对每个发现,孩子都会奔走相告,并在自然角的记录纸上记下这一变化,并根据这一系列的记录还一起创编了童话剧《小蝌蚪找妈妈》。我们还在园内建了简单的鸡舍,幼儿惊喜的发现鸡妈妈在第二天竟产下了鸡蛋,中班的赵婵老师看到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致那么浓,就设计了教学活动《好吃的鸡蛋》,教小朋友们如何分辨生鸡蛋和熟的鸡蛋,还讨论着怎么帮鸡妈妈孵出鸡宝贝。在以后的每天,都到鸡舍前看看,小鸡是否孵出来,为小鸡的名字还争论了很久。也创设了“玩泥区”,让幼儿用泥巴和色彩组合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动物、水果。还带着幼儿去玩水,让幼儿在看、摸、抓的过程中了解水是具有流动性的,并开展了教学活动《乌鸦喝水》,在活动中,根据乌鸦反哺的小知识教育小朋友要爱自己的妈妈,爱身边的人。

我园还利用地方特色产业、文化资源,使孩子们拥有与众不同的活动区域内容。被誉为“南珠之乡”的合浦县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特色产业、旅游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鉴于此,我们创设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活动。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区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活动,满足了他们参与成人劳作、市场交易活动的欲望,也挖掘了幼儿潜在的创造力、表现力,同时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与交往能力。适宜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区域材料的投放更是区域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它对孩子行为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材料既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又是孩子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更是诱发孩子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的媒介。丰富多样的材料能引发幼儿丰富的思维活动,从创造学的角度讲,它给幼儿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顿悟。合浦县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在果壳果核的利用中,教师在美工区投放了大量的果壳果核,让幼儿进行拼贴画。这些材料也可在计算区让幼儿进行分类、排序、数数等,又可在操作区中进行穿果核项链,夹果核比赛等活动。在区角中,我们还避免了只有同类材料的单一组合,让不同材料之间相互自由组合,这使得各种材料在小朋友的一次次尝试、探索、操作中变成了美丽的工艺品和有趣的游戏玩具。

孩子们的探索水平和探索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也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我们以幼儿年龄特点为依据,首先挖掘同种材料在各个年龄阶段中的使用,充分让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学习和获得发展。其次是多种材料在各个年龄阶段中的使用。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既有探索性又有操作性的材料才会吸引幼儿。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探索,发现问题,体验一次次解决问题的喜悦,也只有在新材料的不断刺激下,才能使幼儿对区域活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乡土材料为农村幼儿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可见,要使幼儿园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游戏的功效,要充分利用游戏的“自发“的机制,教师要不断创新、不断更新给幼儿提供游戏材料,其关键是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而不是表面形式,因为只有在轻松和自由环境中,幼儿才能以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从而使幼儿园游戏环境得到更好的发展。

《如何去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学习与发展环境》

5.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 篇五

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活动环境,充分展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我园决定组织幼儿园主题环境评比活动,为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了解,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邀请家委会成员参与幼儿学期环境评比活动。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评比时间 2015年4月24日 二.评比内容

本次评比活动以各班为单位,对各班的环境创设情况进行评比打分。

1.环境创设要具有适宜性。必须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充满着童心童趣,使环境中的点点滴滴都洋溢着幼儿教育独特的文化内涵,不断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

2.环境创设要体现经济性。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费资源、不盲目攀比。

3.环境创设要体现美观性。应力求结构的合理、色彩协调、风格独特、情趣高雅、萌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4.环境创设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把平面和立体布置结合起来,创设出活动区。

5.各班环境要整洁卫生。三.评比方法

6.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 篇六

为进一步加强东梁乡幼儿教育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东梁联校认真落实两个幼教法规和《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优化幼儿园环境教育功能,彻底提高我乡幼教整体水平,联校于2011年3月开始了环境创设活动,现将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幼儿园环境创设活动作一总结:

一、整体环境

东梁中心幼儿园设计科学、规范,二层建筑,分为大、中、小三个班。教室粘贴墙报,美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美观大方,集安全性、艺术性、教育性为一体。其中教室美化以“和谐、快乐、幸福、成长”为主题,富含农村幼儿园特色,富有童真、童趣,因地制宜,整个幼儿园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儿童化、教育化。

二、户外活动环境

幼儿园外部设有办园标准,办学宗旨,园训、户外宣传栏,处处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办园思想,具有深刻的幼儿文化内涵。教学楼前,绿柳垂荫,活动场地标准化硬化,人均活动面积符合有关等级标准。2012年春,东梁村划拨出半亩地建造了幼儿沙坑,并提供3—4分地供幼儿种植,形成幼儿种植园。

根据幼儿环境特点,村、县幼教办为幼儿配置了各种安全、适合其年龄特征的大、中、小型活动器械,供幼儿钻、爬、攀登、配合、翻滚等各类器械,种类丰富,初步满足了幼儿使用,所有华东器材安全、卫生、整洁,并由幼儿教师每天检查,记录再档。

三、幼儿活动室布置

幼儿活动室布置上,我们积极突出“快乐成长,幸福生活”主题,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教材课程发展情况,灵活应用生活中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与课本相适应的墙饰、吊饰,造型生动别致,富有创意,富含农村幼儿文化特色。如:指导幼儿作的《我们一家人》《我家的房子》等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一些特色画,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个性,对幼儿提升创造力有机大的好处。

四、1、中心幼儿园教师,热爱幼教事业,师德水平高,行为举止规范,仪表端庄,服饰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教师对每个幼儿讲话以尊重、温和的,以微笑面对所有幼儿及家长。及时发现每个幼儿的创造和创新,予以鼓励和赞美,对待每个幼儿象对待自己亲身孩子一样,尤其重视对幼儿的心理教育和保护。

2、中心幼儿园全体教师,积极带领全体幼儿参加幼儿园各项活动,教育全体幼儿宗教师长,懂礼貌,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并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心幼儿园幼儿已初步能用普通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会使用连贯语言与成人、同伴交流。真正使幼儿活动“一日优”落到了实处,防止和杜绝了“成人化”“保姆化”倾向。

东梁联校

2012年3月26日

东梁联校2011年中心幼儿园 环境创设评比活动的总结

东梁联校

7.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 篇七

一、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现状

1.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现状。 “环境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该通过创设与利用环境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的活动材料、 常规要求和空间设施等都应该有利于引导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产生积极的相互作用”。 部分地方因为经济欠发达, 幼儿园数量少造成生源较多, 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活动空间更无法满足幼儿们的需求。 幼儿园的活动室大部分是密闭空间, 活动室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 这种封闭的环境将师生的活动局限在教师讲、幼儿听的层面, 没有重视材料、环境与幼儿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区域环境的操作空间较为单一, 基本以桌面为主, 在如此单一又局限的环境中, 幼儿只能重复和被动地进行教师预设的活动游戏, 忽视创造性与主动性, 阻碍幼儿的创造与思维, 打击幼儿的操作激情。

2.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现状。 幼儿对新事物的兴趣持续时间较短, 合理使用和投放幼儿园材料要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做好材料选择工作, 及时、科学地更换, 多层次、递进性展现材料的层次性, 因此材料的选择并不是越丰富越好, 也不是越精美越好, 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投放合适的材料。 目前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1) 材料使用人数较多, 幼儿间的纠纷不断增加, 这类投放量小的材料很难实现活动目标; (2) 材料在活动过程中反复使用, 慢慢出现破损, 材料的完整性影响幼儿们使用材料的兴趣和美感, 同时对孩子的审美产生反作用; (3) 材料投放缺乏针对性, 存在安全隐患, 难易度不均匀, 难以合理科学地实现活动目标。

二、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创造与投放材料的优化策略

1.优化升华区域活动环境创造。 针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空间狭窄或有限的现象,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 开拓三维空间和户外空间, 从而拓展活动范围。 区域活动要突破室内与桌面空间, 合理利用地面、阳台、窗台、走廊和其他户外资源, 如可以将一个简单的阳台“打造”为一个秋千小花园或者有机蔬菜种植“基地”, 给小朋友们提供学习和观察的乐园;第二, 切实了解幼儿们的需求, 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 提供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空间, 如可以创设主题节日区, 让幼儿了解不同节日的来源和习俗, 特别是一些中国传统节日, 如端午节、建军节、中秋节、春节等专区, 增强幼儿民族意识, 培养其爱国主义;第三, 区域环境要合理, 也要开放。 例如, 阅读区应尽量保持安静, 远离喧闹的表演区, 美工区则应该与盥洗区相连;第四, 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既要有利于幼儿们充分自主地玩游戏,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又要保持和融入良好秩序。

2.改良改进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指南 》提出:“关注幼儿们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注重学习和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由各个角度促进幼儿们全面协调发展, 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一个方面或者几方面的发展。 ”要想保障区域活动过程中材料的投放, 就要考虑到这一点, 注重投放的材料是否有互动性与有效性, 可在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 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观察和分析, 不追求材料的多和繁, 或者俭和省, 而应该把材料投放的目的性摆在第一位, 力求符合当下幼儿们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经验, 让材料起到积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操作或演示, 发挥支架作用;第二, 重视区域材料投放的动态性和层次性, 区域里的材料摆放时间过长或者长期不更换, 会导致幼儿们的心理倦怠, 所以教师应该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准备不同材料, 同一年龄段的幼儿的活动材料应该及时更新, 从而提高材料的动态性和层次性, 如可以根据当下流行元素投放材料, 如《捉妖记》里的胡巴或者动漫里的小黄人等流行元素, 提高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参与度;第三,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及主题需要, 组合性地投放安全卫生的活动材料, 师生选择和收集区域活动材料的时候, 应该根据特点有针对地性投放一种或者几种组合材料以有效实现教学活动目标, 同时教师事前必须做好安全卫生工作, 选择源于大自然、 无安全隐患的材料, 以免发生意外。

三、结语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功能体系, 在区域活动环境创优过程中, 教师应该加强与幼儿间的互动, 注重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重视展现投放材料的教育价值, 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幼儿生活、思考能力的培养, 还应该重视幼儿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引导和激发。 实践证明, 只有优化区域活动的环境和科学投放活动材料, 才能全面了解幼儿的身心变化与发展特点, 把握环境材料的重要价值, 科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摘要:《纲要》指出, 幼儿园应该给幼儿们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 给每位幼儿提供参与尝试的机会, 并鼓励、支持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 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和经验。区域活动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及幼儿发展水平, 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环境, 投放材料, 让幼儿依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 以摆弄、操作为主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行为活动。作者根据自己在幼儿园的工作实践进行分析, 并探讨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现状, 同时总结具体对策。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材料投放

参考文献

[1]郭敏, 沈小婷.幼儿园环境创设“华丽转身”的背后[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 (06) .

8.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 篇八

关键词:小学化;环境创设;区域活动;主题活动;蒙古族特色

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新的形式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作为教育局直属幼儿园,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示范和引领作用。我们带领教师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学前发展最新的文件精神,更要牢牢把握“管理优化、教育优质、师资优秀、环境优美”的办园方向;“让每个幼儿快乐成长”的办园宗旨;倾力打造优质特色幼儿园。

一、“特色化”的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

我园是一所蒙古族幼儿园,肩负着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环境创设突出蒙古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元素。

1.创设民族特色的幼儿园内外墙面

这是活动区开展以来,我们重点创设全方位改善环境的第一道亮点工程。在墙体上彩绘蒙古族特色的草原景色图、墙壁绘有14种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侧门两侧用蒙汉两种文字展示“阜新市蒙古族幼儿园欢迎您”,宛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幼儿充分感受民族文化。

2.创设民族特色的户外场地

在幼儿园操场上制作了三个蒙古包和两个“勒勒车”,挖掘开展蒙古族户外体育项目和体育游戏。孩子们穿着摔跤服在草地上尽情地摔跤和射箭,仿佛置身于大草原中,感受蒙古族的善良和勇敢。

3.创设民族特色的班级区域活动

各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民族区:民族美食、民族服饰、民族剧场、民族图书城等。幼儿通过区域活动了解了本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感受到浓浓的民族文化氛围,形成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二、生态化的区域空间和时间

在活动空间上,改变传统的固定区域设置,把走廊、楼梯拐角和户外场地也安排进来,创设了各种专项活动室。如科学探究室、美术创意室,建构活动室、图书活动室、运动技能室等。不仅扩大了班级的实际活动空间,更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

在活动时间上,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区域内容、材料和玩伴,不仅提升了幼儿的活动经验,更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三、“物化”的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

注重幼儿园的环境文化建设,力图让“每一个墙面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回味、每一个小草都在歌唱”,幼儿园的一草一木都给幼儿带来健康和快乐。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我們开展区域活动的原动力。

1.教育内容“物化”到区域活动中

我们把幼儿年龄特点、省编教材和区域活动紧密结合,把教育内容进行“物化”到区域和材料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下面我与大家共同分享我园中一班《水果多多》的典型主题活动。

(1)创设主题墙,完善主题网络。

(2)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搜集材料创设主题环境。

(3)在“益智区”投放水果的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连线等。

(4)在“果吧”生活区,投放实物水果及榨汁机等,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水果沙拉,品尝分享果汁,其乐融融。

(5)在“美工区”,投放各种材料制作多种生动有趣的水果娃娃,感受成功的喜悦。

(6)把活动区延伸到社会活动中。教师利用休息日,组织全班幼儿及家长到果园进行采摘活动,家长、幼儿、教师都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中。

2.主题活动“物化”到操作材料中

区域材料投放必须与主题活动目标相关,为完成主题目标服务。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教育目标,设计并投放了以传统文化为精髓的主题材料。展示了青花瓷、十二生肖、京剧脸谱、传统剪纸等长廊文化。

在活动区与环境创设活动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我们将把区域活动常态化、长效化、系统化,让幼儿园成为幼儿快乐成长的乐园。

未来永远是属于孩子们的!让每一个孩子因我们的努力而健康成长,因我们的爱心而幸福茁壮!

9.幼儿园活动区环境创设 篇九

我的这份调查报告是由20个年龄在20~30岁的人的主观看法构成,在这份调查中可以发现大家的以前读的幼儿园大多都是公立幼儿园而且都是费竹提创设也就是没有明确的目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20岁左右的人来说以前的幼儿园条件资源有限,而且幼儿园都是就近选择,而以前幼儿园环境有限墙面更换上大家都是一个学期乃至一学年的特别多,一学年更换占了6个人。没有如今丰富多彩,没有明确目的主要是起到一个托管儿童还有就是很少的启蒙教育而已。

再看接下来这份报告明显表现出现在人们是渴望环境创设的,有90%的人认为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发展重要及很重要,但是也只是我们体积了这个问题大家才会觉得重要,而在平时大家没有过多意识到环境创设的问题及引导幼儿关注,将近一半的人选择了偶尔会引导,30%的人表示不会,在环境创设中,只有2人选择与幼儿共同完成,这大概是出于中国人对儿童的过分呵护。其实让其参与实践可以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现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问题中,接近一半的人选择所费时间太多及利用不高,在我的观点看来还是目光太短浅,幼儿园是必须要发展完善的,现在不实现以后也必须要实现,其实不然看出以前的幼儿园和现在的幼儿园比起来的差异。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幼儿园在进步。有一半的人选择让幼儿参与的事主题的确定和资料的收集。而同样接近一半的人认为幼儿园创设应该达到的效果是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及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我国古代对此就有精辟的论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感染作用。又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又说明培养人才要重视环境的选择,古代教育家颜之推认为,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而持久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环境既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班级环境创设上,我们有主题环境的墙面创设与游戏区域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在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能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上述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环境1401

10.幼儿园环境创设、区域创设 篇十

1、目标一致性原则

2、师生共创性原则。

3、因地制宜性原则。

二幼儿园各年龄班墙面环境创设的特点与内容

小班墙面环境创设

特点:小班幼儿具有好奇、好动,语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协调能力差的特点,可为幼儿创设形象活泼、造型简单、内容明确的墙饰,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内容:认识植物、日常活动用品介绍、卫生习惯、四季特征、集体游戏活动、儿童美术等。

中班墙面环境创设

特点: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认识水平相应提高,思维有了进一步发展,可设置一定的情节,为幼儿增加一些局部表现和与同伴合作的空间,创设互动墙饰。

内容:健康教育、行为规范、人际交往、体育活动、品德教育、自然风光、童话、神话、工艺美术、儿童美术、民间艺术、节日、职业级人物介绍、交通工具、植物花卉、生活环境介绍、爱亲人等。

大班墙面环境创设

特点:思维更为活跃,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喜欢探究一些事物与问题,应面对更多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任务,不断激发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内容:品德教育、科学知识、历史知识、环境知识、科幻内容、民俗民风、中外美术名作、民间艺术、儿童美术、名胜古迹、特产、节日、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等。

公用活动墙面环境创设

特点:功能多,要遵循幼儿教育原则、遵循一般装饰原则,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并满足幼儿身心需求,注重整体风格。

内容:科幻内容、抽象艺术、童话、神话、幼儿游戏活动,体育运动等。

三区域活动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多种区域的设置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区域要根据教育功能的不同、教师结构、幼儿活动的需要进行分割设置,在内容上体现教育的全面性、层次性和自主选择性。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教师在设置过程中因注意以下几点:

一、区域设置的流畅性

1、注意动静分开,避免区与区之间的干扰,如角色区、音乐区要和图书区、益智区分开,这样角色中的往来与音乐中唱唱跳跳就不会影响到幼儿安静读书和精心操作。

2、注意幼儿的身心发展,如阅读区安放在光线明亮处;构建区和娃娃家放置在地毯上(如泡沫塑

料拼板或用玉米皮编织成的草垫),减少构建区的噪音,方便幼儿活动,娃娃家更加温馨。

3、各区用橱柜分隔开,便于幼儿自由选择和教师观察。

4、教室整体布局赏心悦目,视觉上不能混乱,同时有效的利用地面、桌面、墙面,幼儿可以在地毯上趴一趴、椅子上坐一坐,都是幼儿真实心理需求的写照。

二、区域设置的开放性

为了便于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内玩具橱、桌椅和材料的摆放都要具有开放性,区域之间要自由开放,可以全敞开,也可以办敞开,为幼儿自由出入、自由交流和取放材料留有较大空间。区域与区域之间根据活动目标可有内在联系,如开设娃娃家、洗衣房、小超市、医院等,幼儿在娃娃家中扮演爸爸妈妈角色,带着“孩子”到超市购买日常用品,到医院看病,餐厅吃饭,将娃娃的衣服送到洗衣房中清洗,在整个幼儿活动中,形成区域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引导幼儿主动交往,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

四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应注意的几点

1、围绕教育目标与内容投放活动材料。

2、活动材料的趣味性。

3、活动材料的丰富性。

4、活动材料的层次性。

5、活动材料的动态性。

6、活动材料的自然性。

7、投放的常规材料。

8、鼓励幼儿、家长参与活动材料的准备。

9、材料摆放有序。

五玩教具自制

一、音乐区角色游戏类玩具

玩角色游戏时,教师以监控为主,幼儿可以选择活动的材料、方式、方法、内容以及伙伴。角色游戏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有助于幼儿主体性的培养。

1、头饰头饰比较直观,材料易得,做起来也比较容易,而且非常实用。可以用硬纸、卡纸、布等材料制作。首先设计的时候可以是动物的头部,也可以是动物的整体形象能突出动物的主要特点就行。

2、手偶a手偶通常用布料来做。选择颜色、图案适宜的布料,剪裁成不同风格的小服装、开口留在地下,大小以手能伸进去并能自由活动为宜,然后再做头,也是用布料来做,中间填充物可用海绵、棉花、晴纶绵等,外部加上不同动物或是卡通人物形象。B可以用木雕或是泡沫做头地下掏一个食指粗细的小洞,衣服和头饰分开的。用时先把手伸进衣服里再把偶头套在食指上,这样就可以使用。C用旧手套、旧帽子、旧袜子等也可以做成玩偶。

3、服装用布料、报纸,塑料袋剪裁成不同特色的衣服。

4、感官训练沙锤,可用废旧塑料瓶装沙、小石子、各种豆类,让幼儿听声音辨别物品。小鼓,可用小铁桶、纸制小鼓、透明塑料板制作。

5、各种乐器小鼓、三角铁、木鱼、响铃、沙锤等。

二户外体育游戏类玩具

自制的体育游戏玩具主要有:沙包、高跷、大鞋、拱形门、绳子、纸球、投掷篮、毽子、轮胎秋千、轮胎攀墙等

1、大鞋用纸箱剪成鞋底的形状(长方形、椭圆形等),把旧布做成宽5厘米,长15—20厘米的带子,分别把两根带子缀在鞋底内外两侧,第一根缀前面,第二根缀在中后方,玩时,两人一前一后穿上就可以了,两人要保持步调一致才能顺利行走。

2、高跷把一对铁质易拉罐靠近低端对称地打两个孔,拴上绳子就成了高跷,脚踩在上面用手拉着绳子,就能行走。也可木制。

3、拱形门用竹条、铁丝、塑料管完成拱形,两边分别插入两个装满土的花盆里,用彩纸装饰一下就做成了。

4、纸球抛物街球,用桶装方便面盒或小纸杯装上小纸球,中间用线连上,让幼儿玩抛接游戏,可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也可玩投篮,也可一幼儿扔球,一幼儿用矿泉水瓶子打球;也可用一根细木棍插在一饮料盒(易拉罐)中间固定住,推动球前行。

5、钓鱼用一根木棍一头绑上绳子,绳子地下绑上一个小勾,去钓地上的“小鱼”(易拉罐)。

6、平衡木可用长方形木板制作,也可把圆木桩固定在地上,也可把四个易拉罐装上沙或土后用胶带或用绳子绑住放在地上让幼儿踩在上面走,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7、飞盘可用布、塑料板、硬纸片做。选择不同颜色的布料,做成直径20厘米的飞盘,飞盘的一面上钉上数量不同的扣子,另一面用布做成相应的数字贴在上面,可以让孩子使用这些飞盘认识数字、数数,也可以联系抛接游戏,自抛自接,互抛互接。

8、小推车可木制,也可用小铁桶制作

9、跳袋可用布缝制,也可用大点儿的塑料袋(幼儿能站进去的大小),上面可作装饰。

三、益智区玩具(数学区)

1、数字卡片标有数字的卡片若干,装筐排放放 ;数字涂卡若干,让幼儿在练习涂字的同时又认识了数字(小班);分解组成卡片若干;各种颜色的图形卡片若干。

2、按某种特征分类的卡片a同属性分类。如按蔬菜、瓜果等形状分类。B按形状、大小分类(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梯形、长方形、椭圆形等)。C按颜色分类。

3、用各种图形的卡片随意拼摆如可让小班的幼儿用图形拼物,等腰梯形跟正方形拼在一起可变成一栋小房子等。中大班就可以给幼儿增加难度,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图形拼摆,如两个同等大小的直角三角形拼在一块就变成等腰三角形,四个同等大小的拼在一块就变成一个正方形等。

4、纸棒、套筒、套盒 用旧报纸卷成粗细、长短不同的纸棒,用胶水粘牢,表面上涂上不同颜色的颜料,孩子们可以用这些纸棒比较长短、粗细;进行排序、按物取数等操作活动。套筒的做法、用法与

纸棒一样;套盒则是用彩色纸板做成大小不同的盒子,让幼儿比较大小。也可用高粱秆、小木棍等制作。

5、数物结合可用旧的台历或挂历制作,从中间分开,一边是物(可画水果、花朵等),相对应一边是数字。同种做法也可用在大班语言区的看图找拼音。

6、钟表制作可制作一些小钟表圆形的方形的,让幼儿认识时间的同时也认识数字。

7、走迷宫可用鞋盒盖儿、衬衣盒盖儿做底盘,中间用纸片做隔断,然后在放上玻璃球或自制纸球,让幼儿端着进行摆动把小球从一端滚动到另一端。

8、感官训练穿鞋带、喂娃娃、用筷子夹豆子或夹玻璃球等来训练幼儿的小手的准确度。(小班)

四、美工区材料

1、基本材料投放:油画棒、水彩笔、图画纸、铅笔、橡皮、胶棒(胶水)、剪刀、橡皮泥、搓泥板、小擀杖等。

2、各种小纸盒、纸杯、易拉罐、核桃皮、花生皮、米、各种豆子、棉花、海绵等可粘贴作画,也可用海绵剪成小动物的形状。

3、各种蔬菜、水果制作,可用萝卜雕刻各种动物,活用红萝卜断开后用牙签连接做成小鹿、小狗

4、泥工制作:可用橡皮泥、胶泥、面泥制作水果、蔬菜、一些面食饺子、面条等,做好的成品均可放到超市进行游戏买卖。

五、构建区

1、可购买一些益智塑料积木。

2、收集一些废旧小纸盒、易拉罐等,搭盖小房子,也可在纸盒上粘贴一些小草、小树做装饰物。

六、种植区

1、可用透明小玻璃瓶或透明塑料瓶装上植物的种子,并在瓶上贴上标签。

2、可根据季节选种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夏季一天一记录,冬季一周一记录)

3、种植时可做多种选择,如水种、土种、经常受阳照射或不受阳光照射的种植,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看看那个长得快,那个长得慢。

4、种植容器可选择油壶、饮料瓶、小花盆、吸水石、吸水的海绵、萝卜做的容器等。

七、沙水区玩具

上一篇:返校复学第一课心得体会模板素材下一篇:产品代销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