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设计

2024-06-23

司马光教学设计(共12篇)

1.司马光教学设计 篇一

《司马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5个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读出停顿和节奏,并尝试背诵。

2.能借助注释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二、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文,指导朗读

(一)导入新课,感知特点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里,有一些少年,他们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想认识他们吗?逐次出示图片,学生说出故事。

2.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司马光。他姓什么?(司马)像这样由两个字组成的姓,是复姓。生读课题)嗯,司马光砸缸,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吗?其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也是这件事,打开书本,翻到102页,看看它与我们以前在故事书上看到的故事有什么不同呢?

3.是的,这是一篇古人写的文章,是一篇文言文。古人的表达方式跟我们现在有点不一样,所以编者在课文下面加了注释。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关注注释。

(二)朗读指导,把握节奏

1.我们来读读这篇有趣的小古文。先听老师读,一边听,一边用小

斜杠画出停顿。

2.这篇小古文中有这几个字比较难读,出示“瓮、迸”——理解“瓮”,还有一个多音字“没”根据意思确定读音。

校对停顿,如果有不相同的及时改正。根据停顿自己读一读,要求:不但要读正确,更要注意句子的停顿。

二、借助注释,试讲故事

(一)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这篇小古文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理解内容,试着讲一讲这个故事。

(1)故事发生在哪儿?(庭)故事中的人物是?(群儿)那群孩子在干什么?(戏)

(3)可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登”是什么意思?(爬上)这瓮又高又大,小孩登瓮只能爬上去,这是我们结合生活经验知道的。这也是事情的起因。

(4)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自己的伙伴掉入水中,多焦急啊(朗读)。

(二)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那群孩子是怎么做的?光又是怎么做的?四人小组合作,借助刚才学习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交流

(1)“皆”“弃”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2)想象他们会去干什么?光是怎么做的?

3.为了救这个小孩,光一连做了哪几个动作?按照我们平时的教学,这边是不是应该加上逗号呢?对比读一读,为什么在这没有逗号呢?情况很紧急。朗读指导。这也就是事情的经过

4.最终结果怎么样?“水迸,儿得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5.现在我们意思都理解了,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6.这是一个怎样的司马光?(沉着冷静

机智勇敢)

三、尝试背诵

1.再读古文,排版变化。

2.读到这儿,你能试着背一背吗?

板书设计:

司马光

起因:登瓮

没水中

借助注释

经过:持石

击瓮

破之

组词

结果:

儿得活

结合生活实际

2.司马光教学设计 篇二

记得三十年前的人教版就有这篇课文, 现在的苏教版和上海 (S) 版等教材也选用了它。它就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司马光》一文。课文仅仅134字:

古时候, 有个孩子叫司马光。一天, 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座假山, 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 缸里装满了水。

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 一不小心, 掉进了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有的哭, 有的喊, 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慌, 他举起一块大石头, 使劲砸那口缸。水缸破了, 缸里的水流了出来, 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这虽然是最低年级的课文, 又极为简短, 但它不失为培育学生思维的基础、典范之作。要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培养思维的能力,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应该注意的:

一、要有助于主题的明朗和深化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离开主题去“发散”思维只能使学生思维涣散。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应当紧紧围绕题旨展开。例如, 《司马光》这篇课文, 文末以“缸里的水流出来了, 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作结。教师不以此为满足, 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后来, 大人们来了, 见司马光救出了那个小朋友, 他们会有什么表现?”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 给课文添上了彩色的翅膀:

学生1:大人们夸奖司马光说:“这孩子多么聪明啊, 救孩子的办法想得多好啊!”

学生2:大人们批评别的小朋友说:“看你们慌成那个样子, 人家司马光多么沉着, 多么勇敢!”

学生3:那个小朋友的妈妈也来了, 她摸着司马光的头说:“要不是你的主意好, 我的孩子准淹死了。谢谢你啊, 聪明的孩子!……”

二、要有利于课文内容的充实和丰富

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 教材在行文的处理上常常留下想象的余地, 或白描或简略, 或含蓄或省写, 充分利用这个“余地”启发学生思考, 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好机会。例如《司马光》一课, 为了进行反衬, 作者写别的小朋友“叫着喊着, 有的跑去找大人”。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他们到底怎样喊?”学生一经启发, 马上进行了创造性回答:“不得了啦, 有人掉进大水缸里啦!”“喂——, 快来救人啊, 有人落水啦!”“快跑, 吓死人啦!”又如, 课文里司马光没有慌, 他用石头砸破缸救出了那个小朋友,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了两个问题:1.“课文里只写了司马光怎样做, 而没有写他怎样想, 这是为什么?”让学生懂得:孩子落水, 情况紧急, 来不及多想, 所以课文里就不写司马光“怎样想”。2.“如果时间容许他思考, 他会思考什么问题?”让学生通过想象, 悟出这样的道理:解决问题要从实际出发, 小朋友掉进水里了, 只有让他离开水才不会淹死;而“大”水缸里掉进的是“小”朋友, 在场玩的又只是几个“小”朋友, 拉不到掉水的小朋友, 所以无法将人离开水, 而只能设法将水离开人。

三、要有利于语言的规范和精确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 要紧紧地结合语言训练, 使学生精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例如, 《司马光》里有关司马光救人的句子:“他举起一块石头, 使劲砸那口缸。”其中有两个动作的词不妨引导学生先“发散”一下:1.“举起”还可以怎样说? (“捧起”、“拿起”等) ;2.“砸”还可以用什么词儿代替? (“敲”、“击”、“打”等) 。继之进行比较分析和筛选, 引导学生“聚合”出结论:只有用“举”、“砸”才算精当。由此可以设想, 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而只谈发展创造性思维, 不仅发展思维的任务要落空, 而且也不能认为是进行语文教学, 充其量不过是一般的智力游戏。

四、要有利于学生发现和独创

所谓举一反三, 即从课文中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自觉地解决诸多的实际问题, 这是发展创造思维, 培养创造力不可缺少的本领。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这种本领, 就必须准确无误地把握住主题的实质, 例如, 说《司马光》一课的主题是赞扬司马光机灵、沉着、勇敢, 这诚然不能算错。但是深究一下, 司马光根据实际情况, 用适合实际情况的方法和手段解决了眼前发生的矛盾, 这才是主题的实质所在。主题的核心扣准了, 就不会引导学生去乱想什么“用竹竿救人”、“用吊机救人”、“用人梯拉人”等现象了。当然在教学中可以多给学生几个“假如”来启发学生思维, 但应该从教材中的内在联系去考虑, 而不应引导学生漫无边际地去乱想。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阐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时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其中, 发展思维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得到了一线老师的重视。有的着力打造“情理课堂”, 有的提出语文教学需有理趣, 更有的倡导语文教学向理科教学学习, 须有“理性思维”。

3.《司马光》教学谈 篇三

一、首先从谈话引入课文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一位我国古代的小朋友,这人叫司马光。司马光从小就聪明,爱学习、爱动脑筋,长大后还做了宰相、写了书。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写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个小故事。

然后老师板题,要求同学们用手指跟老师一块按笔顺数空写题目。

(我认为这一环节的设计,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趣。跟着老师写课题,意在注意学生写字写字能力的训练。)

二、运用电脑这一教学媒体,利用表演这一形式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课文第二短时,充分利用了电脑的大屏幕让学生理解课文。

师:一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里,我们来看看大屏幕上的彩图。

(电脑扫描后投放在大屏幕上,别的小朋友都都慌成什么样子呢?

生:有的吓哭了,有的吓跑了,有的在喊……

生:还有的下的藏在了假山后面。

生:还有的跑去叫家长了。

……

师:你们看图看得真仔细,说得太好了。你们能把他们慌乱的样子能表演一下吗?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同学们在小组内争着抢着表演,让同学们都参与进来了。然后几位同学上台表演了这一场面,这样在表演中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气氛活跃轻松。老师随机打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哭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然后指导朗读,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把小朋友们都慌了的那种紧张、害怕、忙乱的感情表达了出来,这样轻松地理解了“慌了”这一词语和这一场面,又自然而然的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学习第三段时,电脑又切换到大屏幕上来,再次指导学生看图。

师: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在干什么?他和别的小朋友表现有什么不同呢?

生: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破了那口缸。

生:司马光把缸打破了,水流了出来,那个孩子也跟着水出来了。

……

师:你们能看图想象和模仿一下司马光当时的动作吗?(先在合作学习小组内表演,然后派代表上台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了“搬起”石头,“使劲”砸缸后,有的同学说:“他没有使劲”;有的说:“他搬石头没有用力……

师:司马光是怎样“搬起“石头?怎样才叫”使劲“呢?(学生再次表演。)

又一个学生上台表演时,做出了双手搬石头的费力,嘴里还不时地发出了“嗯”的声音。使劲砸时,他将石头用力高高举起,然后嘴里发出了“哎”的使劲声。表演十分投入,引起了同学们和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

这时我随机打出句子:“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

師:我们将句中的“搬”换成“拿”行不行?为什么?去掉“使劲”好不好?为什么?将“砸”换成“打”或“敲”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在合作小组内展开讨论,讨论后交流结果。交流后,老师指导朗读,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将加点的词加上了重读音,通过重读这几个词,理解了司马光在紧急时刻的机智,爱动脑筋,也为今后说话,写作中准确的用词打下了基础。

(以上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利用电脑和大屏幕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文中插图和重点句子,方便快捷地出现在同学们视线当中,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利用表演这一形式让同学们都参与到教学当中,也更好的引起了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的作用,激活了课堂气氛。)

三、学生在讨论、争辩中发展了思维

教学进行到以上这一环节后,我为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做了这样的设计。

师:学习了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怎样一个孩子呢?

生:聪明。

生:爱学习、爱动脑筋。

生:沉着、机智、勇敢。

……

老师总结后板出:爱动脑筋、沉着、机智。

师: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司马光在关键时刻不慌张、遇事沉着、爱动脑筋,用砸水缸的方法救出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老师知道,同学们也很爱动脑筋,你想想,你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在水缸里的小朋友呢?

(学生又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场面十分活跃,有的跪在凳子上抢着说,有的刚说后,其他同学就反驳,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表现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讨论后交流结果。

生:我想可以找梯子放在水里,让小朋友爬上来。

生:我反对,找梯子来不及。

生:可以用抽水机把水抽出来。

生:我反对,当时没有抽水机。

生:几个小朋友联合起来把缸推倒,让水流出来。

生:我反对,小朋友们没有那么大力量。

生:可以在花园的大树上折断树枝,伸到水里,让小朋友爬上来。

生:我反对,不能破坏树木,老师说过要环保。

生:现在救人重要。

生:对,我同意,司马光砸缸也破坏了缸,但他是为了救人呀!

……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滔滔不绝地争辩着。在争辩中否定着一个又一个的答案,从而更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肯定了司马光的机智和方法的巧妙、实用。

老师趁势做总结。

4.《司马光》教学设计 篇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个生字和一些词语能根据语言内容读出情感,背诵课文。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小朋友,今天我们又要学习课文了,先请你们看课题;2.司马光(齐读)(介绍司马光)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范读课文,生思考: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2通过交流,概括出课文讲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数数课文有几个小节,标上小节号。在投影片上找出谁是司马光。学习课文内容。

学习第一小节。1、司马光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大屏幕出示:(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哪个小朋友能读好这句话吗?

2、一天,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很漂亮,小朋友看。大屏幕出示:(大水缸和假山的图片。)

3、说一说你看到花园里有什么?

生1:假山。生2:有一口大水缸。

4、看看水缸在什么地方?生:水缸在假山的下面。

5、你还看到了什么?生:缸里装满了水。

你能读出水缸的大,水的多吗?

大屏幕出示:(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先指名读再分男女生比赛读:(比一比谁的水缸大,谁的水缸装的水多)

学习“园”字。

齐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二、三小节。

Z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小朋友在花园里干什么?(捉迷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练习。一个小朋友_____大水缸里。学习“掉”(动作演示)“缸”(看图介绍)。小朋友掉到水缸里了,焦急吗?用焦急的语气读一读。(1)找出小朋友慌了的句子,用“____”划出来,找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用“------”划出来。交流从小朋友们慌了的句子中圈出的表示动作的词语。板书:小朋友们都慌了,叫、喊、跑、找,学习“”。(分析字形)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试着喊、叫)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读第小节。小朋友们都慌了,如果你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简要板书)司马光怎么做,找出动词,标出“△”。板书: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使劲砸学习“起”(析字形,动作演示)“砸”(动作演示,书空)“使劲”(找同义词:用力)看这个练习,想想该怎么填?________都慌了。司马光_________一块石头,使劲________那口缸,缸_______了。用镇定的语气读课文第小节。同桌对读第、小节(男女生对读),试着背背。指名读课文,想想:司马光使劲砸缸,结果怎样?交流,学习“流”(看投影片)。四、看图配乐,齐读全文。四人小组讨论:你们想的方法和司马光的方法,哪种好,为什么?附板书:22司马光小朋友们都慌了,叫、喊、跑、找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使劲砸

学习了解司马光临危不慌、砸缸救人的故事,激发学生向司马光学习遇事镇静、机智过人的z(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司马光和他的小伙伴在花园里玩得可开心了!就在这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请小朋友读一读这一句话。

Z大屏幕出示:(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2、谁来读读这句话。“一不小心”就是这个小朋友没注意、没留神,突然发生了意外。“一不小心”要读得稍微快点,要有突然的感觉。

3、a谁再来读一读。B学着他的样子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掉进缸里的孩子画面。

4、小朋友看着图想一想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有危险吗?为什么?

生:因为缸很大,水很多。

5、缸里的小朋友在水里挣扎着,处境很危险,遇到突来的情况,他的小伙伴们有什么反应呢?大屏幕出示:(孩子们慌的画面。)

6、这些小朋友怎么了。(慌了)

7、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他们慌成什么样子了?

8、他们慌成什么样子了?谁来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叫两个学生

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9、A有的哭了,想像一下是怎么哭的?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

B有的喊,会喊些什么?谁来表演一下

10、是呀!他们害怕极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在大声喊救命,有的急忙跑去找大人来救人。

11、小朋友一起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读出他们慌张的样子。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这些小朋友慌了,哭的哭,喊的喊,找的大人还没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再不及时救上来,可能就会被淹死了。得快点有人救他,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砸缸救人为千古佳话。,大家想听吗?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文中司马光砸缸救人是重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司马光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对比的教学手段,效果还不错。

学习第二自然段,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哭喊跑”展开想象,体会小朋友惊慌害怕的心理。

5.司马光教学设计 篇五

1.导言:同学们,在距今九百多年前,也就是在我国北宋时期有历史学家,他就是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事。

2.哪个同学对司马光有了解呢?请你说一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吗?

2.学生简述画面的内容。(出示有关课件)(图上画的是花园的一角,有假山和树木。花园里有五个小朋友,他们中的一个正从被砸破的缸里往外爬,其他人有的在一旁看,有的去喊人……其中蹲在缸边、扶着往外爬的孩子的那个小孩子就是司马光)

3.回答:这一课写的是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词。

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生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读着,听对方读得对不对?不对请给以纠正。

4.汇报:指名读字音,如有不对的及时纠正

5.记住字形: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四、讨论(读书交流,理清故事内容。)

1.指名分段读文,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2.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懂的问题。

五、写字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会写”中的六个字,发现六个字的规律:左右结构。组织学生讨论在书写中应注意什么?

2.自由练写,教师有意识地指导难点字:如“那、都”两字中的“双耳”的写法。

3.书写展示,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1.《司马光》教学设计模板

2.司马光教学设计

3.小学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

4.教学设计模板

5.通用教学设计模板

6.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7.教学设计模板(通用版)

8.英语课教学设计模板

9.教学设计最新模板

6.《司马光》教学设计 篇六

《司马光》是国标本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从落水到得救,情节扣人心弦。本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中不妨这样做:

读一读,重感悟。

朗读是语文课堂活动中的重要方式。朗读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获得充满灵性的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读懂课文的内容,想象课文的情境。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脑中再现小朋友惊慌的表现,体会慌乱的场面。通过演读,让学生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背一背,重积累。

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是积累,不仅应有生活材料的积累,还应有语言材料的积累。这个单元练习里熟记成语中的四个成语(从容不迫、多谋善断、临危不惧、方寸不乱),是对杰出人物临危不惧、从容应变这一心理品质的赞颂,而小时的司马光正是如此。因此,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背一背成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

说一说,重迁移。

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情节的空白处,创设说话的情境,让学生乐说、想说、会说。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小朋友惊慌的表现;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想象说说人们会怎样称赞司马光,从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提示课题。

1、师述: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2、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并相机出示挂图。生思考故事主要讲的是谁?

3、生回答,师板书:司马光(齐读课题)

4、师简介司马光。(司马光是宋朝的文学家,司马是复姓,光是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通课文。

3、检查朗读。

(1)指名分自然段读。

(2)读完后学生互评。(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4、你觉得故事中的司马光是处怎样的孩子?

三、精读课文,感悟提高。

1、轻声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聪明的孩子?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2、学生回答,互相补充。(当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大水缸,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出示第五自然段。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想象说话: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危险的情景。

4、看图观察其他小朋友惊慌的表现,练习说话,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当时慌乱的场景。

5、引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抓住“举起、使劲砸”等词边读边想还可以加上动作读一读。

6、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创设情境,拓展延伸。

1、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大人纷纷夸奖司马光,人们会怎么称赞他?(相机出示四个成语:临色不惧、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读读背背。)

2、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别、那、吓、到、都、叫。

2、自学笔顺,同步描红。

3、分享成功经验。

4、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书写。

★ 司马光的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案教学设计

★ 一年级下册《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反思

★ 《司马光》教学反思

★ 司马光教学反思

★ 《司马光》的教学反思

★ 司马光片段教学反思

★ 《司马光》说课稿

7.司马光教学设计 篇七

一、注重价值引导,体现民族化的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一课的许多地方都隐含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文本的这一特点,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师:看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史记》是司马迁写的。

生:《史记》是司马迁发愤写出来的,不是普通的写。

师:关于司马迁,你还知道什么?

生:司马迁是汉朝人,是史学家、文学家。司马是复姓。

师:你还知道哪些复姓?

生:欧阳、东方、皇甫、尉迟、上官……

师:关于《史记》,你还知道什么?

生:《史记》共有130篇,是一部优秀的史传文学作品。

师:读史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司马迁有一句很重要的名言,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你们知道是哪句话吗?

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师:这句名言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进司马迁的世界,一起感受一下吧!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史记》和司马迁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不仅对文章的写作背景及司马迁的悲惨遭遇有了简单的了解和认识,感受到《史记》创作的不容易,而且对文本中所隐含的民族文化知识以及汉代历史等也有所了解。这样的教学,无痕地渗透了民族文化与历史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注重朗读感悟,体现感性化的语文

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教材的许多地方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可以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感性的存在。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深厚的情感,教师就要注重让学生朗读感悟,体现出语文教学感性化的色彩。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朗读、品味、感悟,读出真情实感,读出语文的“味道”来。

师:司马迁真正下决心写《史记》是在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使他决定非完成这部《史记》不可?

生:是司马迁父亲临终之时,这也是父亲对他的嘱托。

师:“临终之时”指的是什么时候?

生:快要死的时候。

师:这句话该怎么读?

(生有气无力、语重心长地读。)

师:读得真好!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首先因为这是一个临终的老人,他的精神状态一定不是很好,因此要读出他有气无力的特点。其次,写好《史记》是他毕生的梦想,他希望儿子将这个梦想延续下去,所以要读出长者口吻,读出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师:是啊,读书就应该像这样读,只有深入进去了,才能读出文中深切的情感。请大家再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体现语文教学的感性化色彩,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三、注重链接生活,体现生命化的语文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生命是高于一切的神圣存在。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命化教育是职责所在、分内之事,要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和来之不易,不能轻言放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将语文和生活、语文和社会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命化情感教育。

师:正当司马迁用心写《史记》的时候,因为替别人辩护,受了宫刑。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司马迁恨不得立刻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他这样做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史记》还没有写完,父亲的遗愿还没有完成。

师:仅仅是这样吗?难道这些完成以后就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吗?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师: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生:人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师:是啊,有意义,有价值,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司马迁在受到宫刑的情况下仍然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努力活着,但是现在有些学生却因为一点小事就离家出走或者轻生。想想司马迁,此时此刻,面对不知道珍惜自己生命的人,你想说些什么?

生:爱家人,爱自己,爱生活,就从珍惜生命做起吧!

生:人活着就会经历各种酸甜苦辣,这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千万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材中司马迁关于人活着的意义的名言,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样教学,把教学和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不仅领悟了文本语言的真正内涵,也明白了生命的真谛。

四、注重个性解读,体现个性化的语文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碰撞,都是和学生对文本的智慧解读分不开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看法,教师只是做适当的点拨引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体现出语文的个性化。

师:请自由读课文最后一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13年”这个词语充分表明了司马迁完成这部史书用了很长时间。

师:是呀,人生苦短,能有多少个13年啊!

生:“52万字”说明《史记》很长。

师:所以,文中说———

生:(齐读)“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师:什么叫“前无古人”?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生:在此之前,从来没人像司马迁一样,用毕生的心血完成一部史书。

生:在此之前,从来没人像司马迁一样,用13年时间,写出52万字的史书。

师:此时此刻,面对这样一部史学巨著,面对忍辱负重,坚持完成《史记》的司马迁,你有什么感受,或者你想对司马迁说些什么呢?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史记》创作上的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去朗读、感受、体会,并说说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学生纷纷发表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精彩纷呈。这样的教学体现了个性化语文的特点。

8.司马光情事 篇八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红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词写成之后,司马光在月下大声吟诵,把张夫人羞得躲入屋中。仆人看到如此情形,人人偷笑。

第二天,官场人人疯传此词,大家都说“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真是道尽人间情事。府衙开会时,司马光都不好意思见同事。

于是,司马光又恢复往日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面目。不过,张夫人明白,在丈夫一脸平静的下面,有一颗对自己炽热的心。

可惜,幸福的婚姻总是有它的不幸。两人成婚数年,张夫人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张夫人很自责,几次提出要给司马光纳妾,都被司马光拒绝。一晃十来年过去,眼 看司马光年近50,两人膝下还是一子也无。张夫人着急,让人花了50万文钱买了一个女子充作小妾。张夫人苦心调教好久,一天,让小妾打扮得花枝招展,到书 房找寻司马光。

小妾端着茶水敲门,司马光正在看书,头也不抬,说了声“进来”小妾进来之后,递上茶水,司马光接过,喝了一口,还是没有抬头。小妾退在司马光身后,翻动书 架上的书籍,故意把一本书弄掉在地上。听到声响,司马光回头,看到屋中站了一个陌生女子,他有些奇怪,可一句话没问,转头就想继续看书。小妾连忙上前,晃了晃捡起的书,说大人,不知这是何书?司马光看了一眼,起身,拱手,说这乃是《尚书》。说完,司马光坐下,继续看书。小妾又一次被无视。小妾在司马光身后徘徊很久,想要留下,又没有什么别的法子;想要离开,又担心张夫人的责备。最后,屋外的张夫人实在看不下去,把小妾唤了出来。

晚饭时间,司马光询问夫人,那位女子是怎么回事。张夫人只好如实交代。司马光连说“荒唐”,叫人唤来小妾,把契约交还,让其家人领走。司马光再三交代张夫 人,此后再也不能做这等事情。两人虽然无子,完全可以从家族中过继一个孩子,何必要纳妾呢?张夫人听了,泪流满面。

司马光说到做到,从成婚之日起到去世,一直是一夫一妻,相守到老。

50来岁时,司马光和王安石闹翻,被迫离开朝廷,到洛阳闭门著书。从宋英宗时期开始,司马光就开始编著《资治通鉴》,直到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前后一共花費19年的光阴。

张夫人看到丈夫整日足不出户,心中担忧,在和司马光商量之后,在洛阳郊外买一处宅院,种上一些花草。司马光命名为“独乐园”,取其洁身自好之意。于是,司马光最常做的事情,除了读书、写书,就是陪同夫人一起到独乐园散步。

宋神宗元丰七年,张夫人病故。司马光万分悲痛,写下《叙清河郡君》(张夫人受封为清河郡君)一文,以表哀思。他把自己关在书房中不出门。十多天之后,养子司马康再三劝说,司马光才走出书房,到独乐园走走。看到园中任何一处,都仿佛有张夫人的身影,司马光身心受伤。他在一处亭柱上题诗:“暂来还似客,归去不 成家。”短短十数天,再入独乐园,却发现独乐园既熟悉,又陌生。没有张夫人的陪伴,身在家中,也仿佛是在做客。没有张夫人的家,也不再是家。

好友文彦博看到司马光整天闭门不出,担心他愁坏身子,连番邀请他出门散散心。文彦博宴请司马光之后,洛阳其他的友人也纷纷发出邀请。于是,司马光喝酒听曲,一玩就是几十天。

独乐园的园丁名叫吕直,追随司马光数十年,看到司马光昏沉不醒的样子,连连叹息。司马光就问吕直怎么了。吕直回答前些日子花木茂盛,景色动人。往日学士读 书之余,夫人经常和学士一起漫步园中,饱览春色。可如今学士一出数十天,不但是辜负大好春光,连一页书也没看,实在是有负夫人啊。

司马光听闻园丁此言,心中万分惭愧,从此之后,再也不出门参加酒宴。两年之后,司马光重出江湖,官拜宰相。又两年之后,司马光病逝。

9.《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当时的情况怎样?(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读题。(1)知道“司马”是复姓。(2)识记司,组词。

2、简介司马光。(学生或教师)

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问题(1)(2)

4、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再读感悟。

1、学习1~3段,解决问题(1)。

(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2)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3)朗读指导。

2、学习4~6段,解决问题(2)

(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 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

(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划出司马光的动作。理解:使劲砸。

(3)质疑释疑。(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

4、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

5、朗读指导。

五、学会背诵技巧。

教师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六、指导书写。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训练。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要求:大胆想象。

八、作业布置。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九、板书设计 司马光 都慌了

掉进缸里别的小朋友—————叫喊跑找 没慌

10.《司马光救友》教学设计 篇十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救友》。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

师: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师:明确学习目标的请举手。

要完成学习目标,得靠大家努力,大家有信心吗?

三、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并把不会认的字注上音节。然后自己练习读课文。2分钟后,我们比一比谁能成为小老师。

1、师范读,生认真听。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利,还要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

3、指名读,生纠错、点评。

4、师板书易错字,生齐读易错字。

5、带着同学们的建议再自由读课文。

6、齐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内容(自学指导1)

师:大家真了不起,这么难读的文言文你们都读得这么棒,那老师还要考一考你们,看看能不能完成下面的自学指导。自学指导

(一)请同学们逐字逐句看书,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遇到不会的地方用“ ”标出,可以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3分钟后比一比谁能完成检测题)

1、生开始自学。

2、指名说不理解的地方。(指名解疑,如果都回答不出来,由老师解疑并板书)

3、检测

师,现在老师可要检查刚才学的知识,比一比看谁回答得又快有准。检测题

(一)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群儿: 戏: 于: 登: 瓮: 跌: 没: 皆: 弃: 持: 击: 迸: 指名回答

师:看来这个太简单了,难不住我们班的同学,下面来个难一点的检测题。检测题

(二)说一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光生七年,与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指名回答

4、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5、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二)再读课文,思考:

1、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感受到的?

2、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2分钟后比一比谁说得最好)(1)生开始学习

(2)汇报学习结果(师根据汇报板书)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师: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真是让我们佩服。请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去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肯动脑筋。2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11.司马光的“德才观” 篇十一

在中国历史上,从春秋战国之际出现“尚贤”思想以后,“贤人”就一直是褒词和尊称。司马光的德才观首先反对这种不加分析笼统称之为“贤人”的世俗之说,他指出:“夫德与才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这就是把使用人才的政治标准和才能标准有意识地明确地加以区别。接着司马光又指出:“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是对“德”与“才”下了个简短的定义,并对两者的关系作了原则性的说明和规定。此后,司马光还举了劲竹“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入坚”,利金“不范,不砥砺,则不能击(强)”的譬喻,来进一步说明德才的关系。如果说司马光在这些一般性议论中的阶级性还不十分露骨的话,那么,在此后的发挥中就更淋漓尽致地显示了司马光的德才观所具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本性。

根据德才两方面在一个人身上表现的不同情况,司马光把人分为四类:“是故德才全尽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作了这样的区别之后,司马光提出一个“宁用愚人、不用小人”的用人主张。他指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为什么要用“愚人”呢?司马光回答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制之”。为什么不能用“小人”呢?司马光的回答是:“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在这里,我们看到,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家和代言人的司马光是如何赤裸裸地暴露了自己的阶级本性。封建统治者历来都是把臣民视若犬马的,臣民为君主效力也叫作“效犬马之劳”,这在封建社会里已经是尽人皆知的天经地义。因此,司马光把“愚人”比做“乳狗”是毫不奇怪的。值得我们今天注意的是司马光的这些议论至今尚有一定的影响,割裂德才统一、片面“重德”的用人观点还严重存在,有些人不过是换了一个名词来宣传司马光的观点,却还要披上一件“马列主义”的外衣。不说别的,仅从司马光的“德者,才之帅也”的一句话,就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因为多年来,人们对“挂帅”一词是十分熟悉的。至于对“先德后才”、“宁用愚人、不用小人”等“古已有之”的原则,不少“今人”也颇有切肤之感的。因此,以上对司马光的德才观作了抄引介绍之后,还要多少作些必要的分析。

司马光所讲的“德”,就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标准。“德为才帅”就是把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标准抬到高于一切的地位上。这也是客观的阶级关系所决定,不能不如此的。因为,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的利益处于和广大人民群众尖锐对立的状态,为了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不得不严格地坚持他们的政治标准,凡是为统治者甘当犬马的就是有“德”的“君子”,否则,就是“奸”且“暴”的“小人”。才能再高,也在坚决排斥之列。因为在司马光看来,“才胜德”的“小人”是“有翼之虎”,对封建统治者说来是“危险分子”。而“才德兼亡”的“愚人”不过是“乳狗”,对统治者是没有威胁的。从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标准来说,“翼虎”难驭,“乳狗”易制。因此,取“乳狗”而斥“翼虎”是很自然的。

司马光的德才观的核心要义是“德为才帅”、“先德后才”,由于突出强调了这方面,就把他的德才观中的仅有的一点合理因素——“才为德资”的思想也完全抛到一边。本来,“才者,德之资也”是说“才”是实现“德”的凭借,依靠“才”方能达到“德”的目的。一般说来,这还是不错的,它包含着德才统一的意思。从这个前提完全可以进一步推导出:无才之德是抽象空洞毫无实际意义的,“德”与“才”必须统一。可是,由于司马光本人在政治上是个有着明显保守倾向的大官僚,封建统治者的阶级地位的局限性,使他不愿也不敢把德才统一的思想继续发挥,更不可能贯彻到底。

在长期的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司马光的德才观可以说是占据统治地位并得普遍的贯彻。因为“才德全尽”的“圣人”固然是千载难逢,“德胜才”的“君子”也是凤毛麟角,“才胜德”的“小人”又在排斥之列,只有大量的任用“才德兼亡”的“愚人”。用“愚人”虽然使封建统治者受到的危险暂时较小,而黎民百姓却要大大遭殃。这种用人标准的确是“突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而突出的结果只能是给封建社会的政治带来更多的黑暗和混乱。也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即令是“生逢盛世”的有识之士也往往发出“英俊屈下僚”的慨叹,更不必说政治极端腐败的王朝末日景象了。

12.司马光与王安石理财思想之比较 篇十二

司马光与王安石同为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当时的朝廷重臣。二人私交甚笃, 一度是志趣相投而又相互倾慕的好朋友。面对北宋财政困难, 司马光与王安石都感到非改革不可, 两人都曾上书要求改革。王安石在就任三司度支判官时, 曾向皇帝谏言。他认为当时“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 而风俗日以衰坏”, 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不知法度”、“多不合先王之政”, 因而力主“改易革新”。比王安石大两岁的司马光其后于嘉祐六年 (公元1061年) 给仁宗皇帝上“三言”、“五规”中, 也主张革除弊政, 富国强兵。在他们各自的变革中, 两人都把“理财”看做是巩固宋王朝的关键。司马光曾疾呼“当今之政务, 汲汲于富国安民”, 要求帝王“于天下钱谷常留圣心”。王安石也认为, 当时“公私常以困穷为患”, 就是因为“理财未得其道”。纵观王安石的变法措施, 除了三舍、保甲等, 其他措施都具有理财性质。

但是, 他们二人在理财的具体指导思想、方法与目标等方面, 却存在严重的分歧, 最终造成二人针锋相对。二人在理财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财”之旨不同

所谓理财之旨, 是指理财的目的。司马光和王安石的理财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 但司马光更加注重兼顾统治王朝与百姓的利益, 主张“藏富于民”;而王安石则把统治王朝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司马光信奉“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的理论, 认为国富必须建立在民富的基础上, 所以他把理财的目标定位为首先要“富民”。他曾说“古之王者, 藏之于民。降而不能, 乃藏于仓廪府库。故上不足则取之于下, 下不足则资之于上。此上下所以相保也”, 所以他特别反对以牺牲百姓利益来增加中央财政收入的做法。

王安石理财的目标直接定位为“富国”, 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中央的财政危机, 以达到中央财用充裕的目的。他曾认为“富其家者资之国”, “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民富要依靠国富, 国富后才会福泽百姓。有时, 他甚至会为了实现“富国”的目标而置百姓苦难于不顾。

通过以上可见, 司马光的理财观偏向于“民重国轻”, 具有减轻百姓负担的民本主义色彩。这种理财观虽然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但是却满足不了统治者解决财政危机的迫切需求。这也是宋神宗不采纳司马光建议的原因之一。而王安石的理财观偏向于“国重民轻”, 具有为了满足君主或者国家需要而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色彩。这种理财观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统治者的财政危机, 但是得不到百姓拥护。

二、“生财”之道不同

“生财”是“理财”的基础。对于宋王朝来说, 当时有两种“生财”之道:一是发展生产, 繁荣经济, 涵养和培植社会财富;二是通过增加税收项目来增加财政收入。

司马光的生财之道偏向第一种。他强调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农、工、商各业的积极生产, 主张通过发展各业来增加社会财富, 从而增加财政收入。早在仁宗末年, 他就提出当务之急在于“务农通商, 以蕃息财务”。他还重视在“养”的前提下去“取”, “生生之资, 固人所不能无”, 提出“养其本原而徐取之”, 以此鼓励各业发展。他认为“夫农工商贾者, 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 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 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 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 虽多不病矣”, 如此“生财”则财用不匮。在司马光看来, 如果“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 则国家何愁不获乎?”反之, 如果只顾眼前利益, 竭泽而渔, 就会“拾麻麦而丧丘山”, 因小而失大。

王安石也知道富国应该建立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 “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即要使社会财富增加, 应向大自然索取。他把生财的重心放在第二种上, 以经济制裁、法律手段等“生财”之道加强中央对生产、流通、赋税的控制, 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来增加财政收入。他的均输法就不是通过发展生产而是通过商品流通领域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至于青苗、募役等法令本意是为了发展生产, 但实际执行中并不是“薄息贷款”, 也不是“公家无所其入”, 而是一种封建国家经营的高利贷, 从中可以获得很大的财政利益。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司马光在对待财富上是用静态的眼光, 运用朴素的国民财富总体概念来分析财富的分配, 注重发展生产。这种做法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比较稳妥的生财法。王安石则是以动态的眼光, 把社会财富部分地转移到了国家手中, 迅速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虽然这种生财法遭到了当时许多人的反对, 但是现在看来, 它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在战争年代或者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 需要迅速增加财政收入, 又或者如果转移到国家手中的收入是为了提供公共产品而不是维持统治者的奢侈消费, 这种方法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但是如果政府竭泽而渔, 使人民的负担过重, 就会加剧社会矛盾, 使得国富不能长久。

三、“用财”之度不同

“用财”即对已有财产进行合理的配置, 是“理财”的精髓。

司马光认为造成北宋入不敷出的罪魁祸首是开支过大, 用财无度, 主要反映在“用度太奢, 赏赐不节, 宗室繁多, 官职冗滥, 军旅不精, 此五者”, 所以他主张压缩不必要的开支, “多求不如省费”、“减损浮冗而省用之”。面对当时从帝王到大臣的奢侈之风, 他强调要从统治阶级自身做起, 压缩宫内开支, 减少赏赐等。司马光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 个人生活非常朴素。与此相反, 王安石则认为当今国用不足, 并不在于官职冗滥、俸禄太厚、赏赐太过, 不主张节省开支, 曾说过“臣虽愚, 固知增吏禄不足以伤经费也”, 而财政困难在于“理财未得其道”, 如果“理财以其道, 而通其变”, 则不会存在这种问题。

两人曾于熙宁元年, 在延和殿上当着宋神宗的面, 就是否应该在皇帝郊祀时取消赏赐大臣的金帛当庭论战。司马光认为“方今国用不足, 灾害荐臻, 节省冗费, 当自贵近为始, 宜听两府辞赏为便”, 主张“节用”。而王安石则认为免去对大臣的赏赐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赤字问题, 反而有伤朝廷的体面。

在当时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里, 社会生产是简单再生产, 社会财富增长比较缓慢, 司马光主张的采取减少浮费、节省开支的“节流”思想, 无疑是有着重大意义的。但如果王安石主张的“开支”不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私欲而是用于兴修水利、救济灾困、发展生产的话, 也是有益的。

四、“理财”之义不同

司马光与王安石都主张以义理财。

司马光的以“义”理财基本上继承了儒家“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的传统义利观, 主张“贵义贱利”, 曾说过“彼诚君子耶, 则固不能言利”。在司马光的骨子里是看不起“利”的, 有以“义”制“利”的倾向。但是他也不否定“利”的积极作用, 曾把“利”作为统治百姓的一种手段, “君子所尚者义也, 小人所徇者利也。为国者当以义褒君子, 利悦小人”。司马光对于利与义的关系认识得也比较清楚, 其在《易说·乾》中精辟地论证了义利之间的辩证关系。

王安石虽然也提倡以“义”理财, “理天下之财, 不可以无义”。但是他所指的“义”并不是儒家思想的“义”。他认为只要是为国家追求的“利”就是“义”。实际上, 王安石的“义, 固所以为利也”, “政事所以理财, 理财乃所谓义也”等思想都反映出他的“义”与“利”是一致的。王安石之所以给“利”披上一件“义”的外衣, 是因为在当时儒家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为了抵抗司马光等儒家学派的攻击, 他不得不说“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王安石的义利观是典型的偏重功利的义利统一论。

司马光的重义轻利的传统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而王安石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反传统儒学思想具有很大的进步。

五、“管财”之法不同

司马光与王安石在财政管理上的意见也发生了分歧。

司马光主张从财政管理方面彻底整顿现有的机构。鉴于当时负责财政的“三司使”, 无权过问由太府寺主管的供应宫廷生活的内藏库和奉宸库, 皇帝和后宫可以自由支配、挥霍财政收入, 而兵、礼、工各部官员也可以随意开支。这种财政开支失控的局面, 导致“互相侵夺, 又人人得取用之”。所以, 司马光提出财政统一管理的思想, 要求“财有专主”, 即对全国的财政收支进行统一核算, 曾建议设立“总计使”来协助宰相工作, “置总计使之官, 使宰相领之”, 而“凡天下之金帛钱谷, 隶于三司及不隶三司, 如内藏库、奉宸库之类, 总计使者皆统之”。这种财政统一管理的思想有助于解决当时财政多头管理、支出混乱的问题。在统一管理的思想下, 司马光又提出分级管理, 事分巨细, “小事则官长专达, 大事则谋于总计使而行之”, 改变了过去“三司鞭一胥吏, 开封府补一厢镇之类往往皆须奏闻”的做法。对于每个分管部门, 要求他们年终统一呈报收入和支出的情况, 如果支出多于收入, 就要“察其所以然之理”。司马光的观点实际上是要求行政权与财政权相分离, 是非常有价值的思想。

王安石也很重视财务行政机构的改革。他看到当时的理财机构“三司使”存在很多弊端, 如财政官员“拘于弊法, 内外不以相知, 盈虚不以相辅”, 各路上交中央的财政收入, “岁有定额, 丰年便道, 可以多致, 而不敢不赢;年俭物贵, 难以备供, 而不敢不足”, 并且宰相枢密使不得与闻财政大计, 造成兵、财、民三权相脱节。所以, 在他变法之初, 就提出另设“制置三司条例司”, 企图突破旧三司的局限, 把各项权利统一起来。虽然制置三司条例司存在的时期制定了一些好的措施, 但是新设“条例司”的政策使过去的“三司使”只管赋税常贡, 而茶、盐、市场、免役等收入归户部管理。这样的财政管理方式, 不仅使财政管理不统一, 而且也导致行政权和财政权不分离。

虽然司马光与王安石对理财机构的改革方式不同, 但是二人都意识到了一个高效运转的管理机构在理财中的重要性。这也提醒后人, 要注意理财机构的合理设置。

六、取“才”之术不同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很重视理财人员的选拔。司马光认为, 财政状况的好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制度的人, “苟得其人, 则无患法之不善。不得其人, 虽有善法, 失先后之施矣”。在他看来, 北宋财政匮乏与朝廷所任官吏偷安苟且, 不懂理财有很大关系。“财用之所以匮之者, 由朝廷不择专晓钱谷之人为之故也”, “有以薄书为烦而不省, 有以钱谷为鄙而不问”, 导致“今日之广大安宁, 财用宜有余而不足”。因此, 他主张挑选懂财务的专门人才管理财政。王安石也很重视人才的使用, 他曾谈到“方今之急, 在于人才而已”, 要“改易更革天下之事”, 必须先要解决“方今天下之人才不足”的问题。他们的这种认识是很有见地的。

但是他们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同。司马光重“德”, 讲究“以德贤为本”。他曾说过:“取士之道, 当以德行为先, 其次经术, 其次政事, 其次艺能”, 也就是说他所用之人, 最好是德才兼备的全才。司马光认为人的“德”与“才”的关系是“才者, 德之贤也;德者, 才之帅也”。而王安石口头上讲用人要从长计议、任人唯贤, 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人才观, 认为“若有一非其道, 则足以败乱天下之才”。但是他在行动上却过于急功近利、排斥异己、滥用亲信, 过多重视用人的“信念” (即是否支持变法) 和“才” (即是否有治理国家事务的能力) , 而忽视了人的“德”行。为了推行新法, 他坚持宁用普通人也不用反对他的人。纵观历史, 可以看到王安石身边的支持者、参与者、助手、学生、继承者, 如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绾、薛向等人, 尽是后世声名狼藉之辈, 绝大部分都被列进了官修正史《宋史》的奸臣册中。最后, 连王安石自己也感到用人不当。

很明显, 司马光在人才选拔上与王安石相比略胜一筹。但是我们要注意司马光所指的“德”, 属于封建道德规范, 如果我们能赋予这种“德”以新内容 (即对人民办事忠诚、公事公办、作风正派等) , 他的人才观无疑对我国财政领域乃至各行各业的人才选拔都具有指导意义。

七、结论

司马光和王安石作为北宋的一代名臣, 在处理北宋政治经济危机时, 由于意见相左而成为水火不容的政敌。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二人不同的理财观, 可以说是“皆有所是, 亦皆有所非”, 真是各有千秋啊!如果当时的君主宋神宗能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 在二者之间取长补短、各扬其长, 又或者他俩能相互协调, 而不是“彼以此为流俗, 此以彼为乱常”, 北宋的财政危机或许能得到好的解决。

虽然历史是不可逆转的, 但是今天, 我们在借鉴他们的理财思想时, 不应再重犯历史的错, 而应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借鉴他们的理财思想。

参考文献

[1].张跃.论王安石与司马光义利观之差异.华中科学大学学报, 2000;11

上一篇:这就是我作文小学600字下一篇:中考作文素材积累:自我与道德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