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论文(精选12篇)
1.体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论文 篇一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要着力解决理念更新的问题;惟有在先进理念指导之下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课程改革使得教师的职业定位更加趋向于专业化、学习化,建设学习型的教师队伍,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作 者:陆安 作者单位: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山东,青岛,266023刊 名:黄冈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9(5)分类号:G622.3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师 专业发展
2.体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论文 篇二
1.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
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取得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化与教师职业专业化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
2.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
(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2)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教师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1. 教师发展是教育成功和学生发展的
前提,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也就没有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这个角色从根本上说是“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的统一体,教师发展不仅是教师的义务,而且也是教师的权利,是丰富教师生命内涵的重要途径。
2. 教师发展的意义:
(1)教师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2)教师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
(3)教师发展是教师自身幸福的源泉。
三、以自我造就、自我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 教师自我教育是教师的基本素质。
在教师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是核心,心理素质中的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在素质发展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有自我教育修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有效地激励自我,正确地调控自我,不断超越、完善自我,以良好的自身心理素质去影响学生。
2. 教师自我教育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高素质的教师都是在持续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只有具备自我教育意识的教师,才能“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的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才能使教师成为一个“自我引导学习者;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学科的专家、教育的专家”。教师要持续发展,就需要有强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志趣、能力和心向上具有高度灵活性,才能适应社会与教育的急剧变革,使职业生涯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使自己焕发生命活力。
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措施
1. 校本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方式。
(1)让教师在学习中自我提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才能促进教师持续成长,学校采取专业人员引领学、集中辅导学、专家辅导学等学习形式,组织教师专业化理论、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各种新理论等,让教师“学中悟,学中做,学中思”,学习使教师走向教学成熟。
(2)让教师在交流中完善。学校提供多种机会,让教师与名师对话,与专家交流,反思自己,找出差距,超越自我。
(3)让教师在活动中发展。为教师搭建校内舞台,让教师展示自己,同时还搭建校外平台,让教师与校外名师同台竞艺。
(4)开展集体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由全体教师集体备课,在评选出最佳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活动设计进行反复修改,再由教师代表分别组织该活动,最后进行集体研讨,分析每位教师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措施。通过这样反复修改、研讨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找到存在的问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校本研究”使研究回归学校,回归教师。每一位教师都是“校本研究”的参与者、实践者。教师们在实践中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使教师由“教书匠”变成“研究者”。
2. 搞好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化表现的最重要特点。教师掌握的相关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不再是以知识的形态来呈现,而是以行为的方式来呈现,表现为教学行为的策略理性认识方式。为此,在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中,重点加强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生成性资源处理能力、设计开放性作业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组织差异教学能力、评价学生行为能力、交往沟通能力、促使学生自我发展等能力的培养。
3. 培养教师良好的情意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教师高尚的情感品质,不仅是推动教师积极工作,使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有所创造和成就的动力,而且对学生起着直接的感染作用。对教育工作,对学生、对所教授学科的热爱以及深刻的道德感,强烈的理智感,正确的美感都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师的爱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教师顺利和有效进行教学工作的保证。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复杂、细致而繁重的劳动,教师的意志品质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出的坚定、果断、沉着、冷静、自制、耐心等意志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和锻炼。
4. 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有研究表明,教师具有的诸如教育理论这类公共知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几乎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关系。即并不是这类知识越多,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越好。只有当公共知识引起了个人在经验和情感上的共鸣,融入每个人的实践性知识之中,反思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等特征的实践性知识,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师在备课前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思考学生“今天”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的方案。
(2)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教师教学的动态过程中随时都会有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教师应通过即时反思、抓住契机、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3)在教学后反思,即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5. 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育科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反思、怀疑、批判、创新,因此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教育科研是必由之路。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引导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关键,正如有专家提出:“教学就是研究,教师尤其是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教育科学研究者”。积极引导教师带着课题进课堂, 带着课题参与教研, 促进教师逐步成为一个自觉对自己的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
借助课题研究强化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需要让教师融于课题研究之中,亲自去体验,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中锻炼能力。因此科研意识的提升还是要通过课题来实现的。不同研究方向的课题,促使教师结合新课程中的主题教育教学内容,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制订相互吻合的实施计划。科研进展如何已经成为教师自我审视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6. 培养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
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和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师还必须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当前, 教师在自我意识的确立、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保持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给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阻碍了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 当前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必须把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到较高的地位。为此学校关心、爱护每一位教师, 既关心他们物质方面的需求, 又关注他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优化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 使教师置身公平、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中;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的教师评价机制与体系, 正确评价教师的是非功过, 真正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调查, 搞好心理健康培训。使教师学会正视现实, 调整心态, 提高心理素质。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已越来越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反映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 通过经验的积累, 不断地反思教育实践, 逐渐从不成熟到成为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成长历程。正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中, 教师的主体地位、精神和意识得到时代的推崇,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对教师的重新发现, 将对21世纪的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3.体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论文 篇三
一、体育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几个途径
1.从教师培训中获得专业成长。
参加教师培训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除了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体育教师培训之外,还定期组织体育教师科组内部互相培训。做法是:先通过科组教师的集体讨论,确定需要进行内部培训的内容,并根据给每位教师的特长布置相应的学习和研究任务,然后利用晚上或节假日的时间进行科组内部教师培训。
2.从互动交流中获得专业成长。
互动交流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捷径。我校一直很重视外出交流学习活动,新课改之后,我校要求每个学科组每学期到市内外的一些兄弟学校交流学习。这一学年来,我们到南康中学、蓉江中学、唐江中学、大余县的梅关中学等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我们重点对新课程教学情况进行探讨。通过与同行们开展平等、坦诚的专业切磋、交流、探究,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共同分享经验,每次的交流活动都让我们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除此之外,我们经常参加网上的体育教育论坛的讨论,从中倾听专家教导,学习同行们的经验。
3.从集体备课中获得专业成长。
集体备课是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开发潜力,生成智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我校集体备课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备课组长组织落实,并做好集体备课情况记录。同时,要求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备课时积极发言,集思广益,以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集体备课时要求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以及做到“四个统一”: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综合练习。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基本保持一致,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则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实现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
4.从课堂教学中获得专业成长。
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教师成长。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感觉到教师最大的变化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问题推动教学,努力实践“用智慧打造充满活力的新课堂”,通过反思吸取精华,直面缺点,使之成为今后教学过程中改进、借鉴的资源。
5.从案例剖析中获得专业成长。
为了更好地让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体育学科老师经常互相听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听课十节课以上,年轻教师每学期要上两节汇报课,老教师每学期要上两节示范课,课后必须进行评课,在平等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相互提高,实践一种“以教学案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的教师成长模式。
6.从课题研究中获得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面对新课程,体育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申报的科研课题有《农村中学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等课题。实践证明,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通过课题研究开发教师潜能,激发教师的创造力;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7.从辅导学生中获得专业成长。
体育教师除了做好课堂教学外,还要负责学生与教工运动队、第二课堂及研究性学习和专题学习活动等体育辅导工作。这些都是开拓性的工作,对体育教师提出很大挑战。在辅导教师与学生中,教师与学生会给我们提出很多新问题,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不断提高,从中获得专业成长的机会。
8.帮助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力军,是未来办好教育的希望。青年教师有精力充沛、勤奋好学、工作认真、事业心强等优点,但因教学时间短而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多听课、多学习、多交流,同时对青年教师实施拜师制,要求有经验的老师多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
二、对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1.放下怨言,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们经常会听到些体育老师发牢骚、吐苦衷、抱怨言,说来说去还是地位低、待遇差、领导不重视等话题。能改变体育教师命运的只能靠自己,放下怨言,通过主动的学习、交流、研究、反思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实现自我价值。
2.专业成长应该是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两个方面并重。
体育教师中不少这样的教师,专业技术很不错但教学能力不强,这种情况的男教师比较多;还有一种就是教学能力不错,但是专业技术方面比较差,有这情况的女教师比较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注重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我们认为优秀的体育教师既要掌握好专业技术更要精通教学技艺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3.教师集体学习效果好于个人独立学习。
现在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师还是靠自己的自觉和兴趣学习和研究,以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但这样教师花的时间多,也容易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全面、不系统,更会造成教师之间的差异过大。我们的做法是:科组统一安排教师培训,系统地学习,有针对性地研究。我们这样做学习时间有保证,学习效率高,学习内容多,大家都很有收获。
4.体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论文 篇四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另一个重要参与者——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课改浪潮下潜藏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的一线教师应进行怎样的调整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本文试图从课程改革的新特点、新要求,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以及二者的相互适应性等方面探讨新课程改革语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为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和促进教师发展进行一次浅显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5.体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论文 篇五
人的合作能力已经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
当今社会,任何1项科学发明,再也不大可能完全是由个人来完成的,而必须依靠整个科研小组――也就是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完成。教育工作也是如此,因此,教师的合作能力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合作能力,首先体现在对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教师间的合作需要我们教师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其次,教师还要加强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教师要经常向管理者汇报和阐述在实施新课程中自己的1些尝试和困惑,以得到学校的支持与帮助。
新课程还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沟通,从而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程。合作要从改善师生关系做起,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因素,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另外,教师应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争取家长对新课程的认同,这点尤为重要。
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教师要经常向管理者汇报和阐述在实施新课程中自己的1些尝试和困惑,以得到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4、激发教师积极反思的热情。
教学反思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基础。新1轮课程改革10分强调教师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要成为研究者。到底怎样才能成为研究者?怎么提高,怎么发展?9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1个公式: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职业发展。该公式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1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教师教学有3大特点:1是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2是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3是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性(意味着教师工作要有创造性)和不可重复性。
学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对待方法,这正是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之处。创造过程靠自己的经验。教师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因此教师必须有应变能力,这也靠自己的经验
经验从哪里来?教师的经验主要从实践中来,是教师在实践中的体验,所思所想。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1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提出,在教学反思中学会设计;在教学反思中学会交往;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这说明,教师不应该只是教书,不能只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应该常常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思、所想、所悟,不断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反思,努力使自己的专业得到发展,成为新课程所要求的研究型教师。
新课程中的4个关系和4个强调:A。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B。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C。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因此,反思是新课改的需要。
1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教书,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才不会不断的重复,才会不断地总结,不断的反思。这就是教育科研的起步,是教育科研的基础。
5、研究方法
本课题实验主要采取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言谈自然实验法为辅的实践研究。
6、研究阶段
(1)6月――209月实验前期准备阶段。
(2)年9月――6月实验研究第1阶段。
(3)206月――6月实验研究第2阶段。
(4)206月――年9月实验总结、结题阶段。
7、研究措施
(1)实验主体研究
本课题采取由点到面的研究方式,以参与实验教师为主体开展实践研究,选取典型性经验,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在全校进行推广。
(2)体现学校特色
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特色性、创新性校本培训研究。
(3)提供典型案例
通过培训策略与模式的研究,提供丰富多采的典型性案例,还可以提供多元的可选培训方案,为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4)开展实验交流与总结
8、成果类型
本课题实验的主要成果以经验总结、典型案例、录象、论文、研究报告为主要形式。
9、实验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课题领导小组的领导,要承担起领导责任,从组织上、物质上、实验场所上、实验时间上要予以保证,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克服困难,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2、加强管理:课题小组负责人要认真组织课题实验人员按计划实施实验过程,建立课题小组例会制,坚持每月例会1次。结合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认真搞好实验课题的管理,把常规教学和实验课题的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课题研究带动常规教学,以常规教学促进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6.体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论文 篇六
羊角塘镇中学
肖政辉
新课改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每所校园,教师如何适应新的教学改革,如何改变自已,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作为体育教师如何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改革,重视和加强创新学习,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也是我们体育教师必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体育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就目前来讲,加深体育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使体育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改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
一、角色的转变
(一)体育教师须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能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认为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积极地旁观,让学生自主观察、实验或积极地看,积极地听。同时,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各种情况,并考虑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支持。
2、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热情更加高涨。
3、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职能主要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学习体育的能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便利,为学生服务,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与成功喜悦。
(二)体育教师由居高临下转变成“平等中的首席”。传统教学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体育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体育成绩的判定者,而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体育教师已经成了权威的象征,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虽不太规范、但却完全正确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成“平等的首席”。新课改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教与学,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三)体育教师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新课改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转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身体健康的形成,是一个全面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
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发展,要尊重其多样性、尊重其创造性。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具有以下特点:①其职责是培养教育所有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②对来自周围人对某一学生的评价小心地采纳,对学生不能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尽量地给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机会。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并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二、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强调改变原有单
一、陈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基本是灌输——接受,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应大力推广体育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体育教师应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努力做到德、智、体有机结合、全面发展。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从单向教学目标向多项目标转化;从单调体育向愉快体育转化(以游戏性方式);从微观的体育教学管理向微观与宏观
相结合的方向转化,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2、主体性原则。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因地制宜,使学生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过去的“放羊式“教学转化为愉快的开放性、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把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
3、普遍性与指导性原则。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要符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所获得的效果要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所以在选择方法与手段上,要有针对性,实效性,简单易学,锻炼效果好,课堂练习密度合理,运动量适宜,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4、完善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各项都全面发展。
三、评定学生成绩方式的转变
(一)体育成绩的评价应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在自己的水平上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内能。
7.体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论文 篇七
1 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依据分析
当前,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第一,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为其转型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第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就成为转型发展的外在驱动力。详细来讲,其转型发展的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 1 是基于社会转型、经济转型以及高等教育转型之下的适应性 转 变
当前,在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之下,高等教育的转型已经势在必行。有研究学者指出,所谓高等教育的转型,主要指的便是高等教育中学生、教师、教学以及管理体制等多项要素在相应的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之下而产生的一定质变以及量变的过程。纵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发现,其存在着空间上的全方位性、时间上的快速性以及程度上的深入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顺应高等教育的转型,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上,应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以优化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
1 . 2 是基于地方特色、根据区域差异调整教学
普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还必须适当地根据其地方特色来进行调整,要积极开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根据民族特色增设一些民族传统项目课程。例如,在北方冰雪多的地区,可利用这一优势增设一些冰雪项目;在内蒙古地区,就能够开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
1 . 3 是基于自身的条件以及发展需求来进行转型调整
在转型发展新形势下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调整上,也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以及发展需求为标准,并对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来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不能够盲目地照搬别人的模式,必须要以本校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2 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分析
2 . 1 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想, 以加快体育课程结构的 改 革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体育观念的束缚,加之竞技运动的影响, 使得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体系长期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较快、较好地发展,而且也使得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没有较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改革的需求。因而,在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就要求我们从传统的、陈旧的惯性思维当中解脱出来,要树立起现代的体育观念,构建出一个开放型的体育教学体系。必须严格按照当前教育部颁发的新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要真正实现“抓住一方,放开一片”的要求,改善学生知识面窄的问题,以培养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当中,首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特长、学生的基本条件、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学校教学条件等因素,通过一系列的选修课程,通过一些课外课余锻炼活动来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其次,应该实施开放性地教学系统,沟通体育教育专业同其他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鼓励学生跨专业听课,促进学习与交流,也可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再次,还应该牢牢把握当前市场经济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动向,根据最新需求动向来及时调整并且扩充学生的知识体系;最后还必须加强实践环节教育,为学生创造出更多地体育教育实践机会,安排学生进入中、小学进行体育教学实践,以提高其教学实践能力。
2 . 2 对办学体制进行改革, 将竞争机制引入其中
在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时期,各行各业所表现出来的竞争性也愈加凸显。竞争不单单表现在学生毕业之后所面临的就业双向选择方面,重点在高校教学过程当中,也必须要注重对于学生参与竞争的精神以及竞争实力的培养,要培养出经得住市场选择,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当中,也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质量求生存的战略方针,应该要配合市场需求以逐步建立起一个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人才市场。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适当选择竞赛法进行教学,并且多举办一些校内、校际间的体育比赛,通过比赛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养成正确地竞争观念。
2.3 不断提高高校体育师资水平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假如缺乏优秀的专业教师,那么就算教学改革方针再好也无济于事。假如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教育能力没有及时更新完善,那么也会制约了学生认知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当中,学校也必须要严格根据专业学科、根据体育课程建设的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必须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论、优化其知识结构,以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以及知识结构的调整。
2.4 加强对学生教学实践环节的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在加强对学生教学实践环节的教学方面,不但需要在制定课程方案的时候增强学生教育实习时间,而且也应该加强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可通过观摩见习,增开一些教学实践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还可以通过一些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让学生自主组织并且参与到活动竞赛当中,以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裁判能力等。除此之外,还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自学环境,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思考,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 . 5 注重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讲,其教育类知识的不足仍然是其知识结构体系当中的一大问题。这同我国长期存在的重术科、轻理论,重专业课轻公共课的办学思想息息相关。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方面来看,教育学知识、计算机知识、语言表达知识以及方法学知识等多方面知识能力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讲都十分重要。因此,高校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时候,也必须加强对学生教育类知识的教学。可以通过对课程方案进行调整改革,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开展一些休息日的学术讲座,举办一些不同类型的专题研讨会,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一些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教育行为理论以及教育改革成果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地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以积累下今后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多方面知识。
2 . 6 努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于个性定义,当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者趋同的一个观点便是:一个人的个性,主要表现在其兴趣爱好、个人能力、个人特点等方面,具有自身发展的要求。教育它既是将人类社会共性的物质内化于学生,同时又将学生个性的物质外化为社会价值,这两者是趋于一致的,并且共同贯穿于教育过程当中。因此,在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当中,除了需根据教学目标以及课程要求,使学生达到共同的标准之外,还必须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促进学生个性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2.7 鼓励学生突出个性特点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是一个大的系统,其系统当中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特定的标准,对学生基础素质的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之下,其智力发展水平、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善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些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学习掌握较快;有些学生篮球基础水平较好,有些学生田径基础水平较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明确技术规格之外,还必须要在符合技术原理的条件之下,鼓励并且指导学生发展自身的特点,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来较快较好地进行教学。
2.8 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
个人才能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他对社会的贡献值以及其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一个人个性才能的发展同其个性潜能的开发也是息息相关的。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当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关键便在于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领域,使其能够真正做到一专多能,以充分施展出自身的才华。因为体育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育教育情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作为体育教师,必须要善于观察、分析,并准确地把握好学生的潜能,并且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要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方式,能够肩负起今后改革体育教育重任的综合性教育人才。
摘要:该文首先对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依据进行了详细分析,我国高校转型发展是基于社会转型、经济转型以及高等教育转型之下的适应性转变,它是基于地方特色、根据区域差异调整教学,是基于自身的条件以及发展需求来进行转型调整;随后是对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分析,要从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想,要从加快体育课程结构的改革,要从办学体制进行改革,将竞争机制引入其中,要从不断提高高校体育师资水平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不断优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8.体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论文 篇八
【关键词】体育教师;课程改革;教学能力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新体育课程改革带给体育教师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师对新理念是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将新理念循序渐进地融入体育教师的实际操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是为保证新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而长期需要做的工作。
1 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切实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
1.1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众所周知,体育课程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而不是要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如果我们照搬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方法来训练学生,那对学生的健康实际上是弊大于利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1.2树立“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体育教师应当树立“学生发展为中心”,重点关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愉快的、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身体活动和学习技能的过程当中来获得这种感受和体验。
1.3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形成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终身体育”的目标,但体育课程有别于其它的课程,它与学生未来的升学、就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兴趣对于体育学习尤为重要。因此体育教师应当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成运动爱好,使学生自觉自愿的学习体育,并最终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2 新體育课程教学的特点
2.1 教学内容选择要求合理
新体育课程标准首先是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在教学内容上直接体现为,要包含营养、安全、环境等全面的健康知识;还有在五个课程目标中除“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之外,教师还要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学内容熟悉。再次,新课标在所要求的目标上给教师创造、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体育课程标准在各个年龄段都是五个目标和六个不同层次的水平目标要求。
2.2 课堂教学组织要求有效
新体育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强调的是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度。教师一方面要保证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一方面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2.3 教学评价手段要求多样
新体育课程标准力求教学评价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的状态,强调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最突出的变动是体育教师应采用定性评价。态度、情意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定性评价很难具体量化,因此教师对学习评价会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对有好的学习态度却又没有好的体能、知识、技能技术的学生的情况评价很难把握。据很多体育教师反映,现在有的学生抓住了没有定量评价的漏洞而滋生懒惰的心理和行为。
3 新体育课程的特点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体育新课程改革无论在教学认知能力方面还是操作能力方面,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深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尽快转变观念,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把新课程理念转化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之中。体育教师必须走出旧的教学观念的圈子,才能更好走进新课标。笔者认为,根据新课程改革形式下,体育教师应重点发展以下教学能力:
3.1 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新课标的实施使得许多体育教师感到体育教学失去依托和方向,无所适从。自新课标实施后,体育教师只能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在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较开放的前提下来开展教学,课程资源的提出也让教师感觉到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在丰富的素材资源和条件资源中加以选择。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课程标准。
3.2 加强教学设计的创新
教学设计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蓝图,体育课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事先紧凑有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改革形式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设计不能死板、过分程序化,创新应该成为新体育教学设计的一大特色。另外,体育课程标准要淡化运动技能技术的教学并不表示不要运动技术。新课标理念下的竞技运动项目用于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竞技,而是通过降低竞技运动项目的难度和强度简化其规则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和“途径”,而运动技能技术和运动技能技术教学就是这个“载体”和“途径”。
3.3 增强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很多人认为组织和管理是学校行政人员的责任,其实管理是分层次的,教学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活动。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担当一个组织管理者的角色。笔者认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思考怎样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怎样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同时还不能忽视教师的决定性作用;课堂的开放不是无秩序,而是需要更稳定的秩序;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兴趣学习应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独立。
4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形式下,体育教师在教学能力上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很多。总之,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是教师要坚持的理念,因为体育课程始终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传承优秀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质功能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曾美英,马万昌.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及其结构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9)
[2]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1
[3]王颖.21 世纪初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探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1
[4]陈邦权.师范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2
作者简介:
9.体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论文 篇九
昆明市呈贡县呈贡实验学校
李建华
摘要:随着21世纪教育大发展时代的到来,以及学校体育功能的不断扩大,新形势下的教育对体育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应具备那些能力与素质呢?我认为,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和体育文化科学素养、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终身学习观念等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只有具备这些能力与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关键词:新形势 体育教师 能力与素质 正文: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年影响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体育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宜之处。由于社会的偏见,体育还没有真正被社会所认识,由于经济实力的不足,许多贫困地方的体育教学条件还比较简陋,体育教师付出的较多,而在精神、物资、待遇方面获得较少,极易造成心理不平衡,使得他们变得焦虑不安、烦燥易怒或孤独郁闷,工作、教学不积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和开拓精神,失去了对体育教学工作的热爱。当前,学校体育正在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正以“传习式”为主的教学形式逐渐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的教学形式过渡。面对这样的巨大转变,体育教师将受到严峻的挑战,无论是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将随着课程改革而产生巨大变化。体育教师的素质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体育教师的素质对完成学校体育工作和任务具有关键性作用。那么,在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应具备那些基本素质呢?就此,本人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认识,分析了新时期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如下: 1.高尚的师德。
德为师之本,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敬业爱岗的动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师德高尚,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神圣形象。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去真诚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中倾注全部精力,真正做到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1.1为人师表。
论语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高尚的品格情操会给人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善于模仿,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举止文明,为人师表,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项要求。
1.2热爱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教育事业是造就人、培养人的事业,它教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这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每一个投身于这一事业的人,都应该感到无尚光荣,都应该为之倾注毕生精力,都应象孔子那样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象陶行知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教育事业要有较高的责任感,提倡终身从教的乐业精神,严谨执教的敬业精神,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要正确认识教育事业对祖国人类未来的巨大作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1.3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爱生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爱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师爱也是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学生会把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上。相反,厌恶学生,使学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会使他们过早地体验人生的残酷,人情的淡薄,就会滋长学生冷漠甚至畸形的心态,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因此,教师应以高尚的教育伦理,宽阔的胸怀,去热爱学生,去塑造学生的人生。热爱学生应将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还要将爱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才能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培养出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2.渊博的知识和体育文化科学素养。
未来学校体育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只凭学过的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够的,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学科知识的渗透、交叉,新兴科技成果的不断产生和涌现,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向体育渗透,丰富和发展着体育学科知识和理论体系。要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需要,体育教师已不能再是仅仅懂得一些运动技能的教师,而是一个具有渊博知识和体育文化科学素养的教师。
2.1要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
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建立在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的基础上。因为科学知识的日益融合和渗透要求体育教师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体育教师只精通本专业,知识面狭窄,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也影响教师自身在学生中的威望。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浩如烟海,教师只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必须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渊博的学识,方可居高临下,游刃有余,才能达到最佳教育教学效果。
2.2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体育教师为了完成好所承担的体育教学任务,必须精通该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所谓精,就是要对所教专业的知识准确把握,具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所谓深,就是要比学生高出几筹,深入几分,做到教一知十或教一知百。因此,体育教师应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了解该学科最新的发展动向,尽量使自己具有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真正成为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学生求知的促进者。3.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表现出来的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等的总和,这些能力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3.1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能力素质。它要求教师能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遵循教育教学应有的规律,以及学生的发展的规律,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3.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由于条件限制很多动作场景,常常需要教师通过语言来描述,把丰富的知识通过语言描述来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科学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启发性。
3.3较高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能被动地等待运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者生硬地照搬照学,而应该以研究者的心态,臵身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认真分析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出新的解决方法。同时依据时代要求,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并把它创新地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教师的创新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学方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等。只有教师具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才会持续地发展,教育教学水平才会稳步地提高。3.4较强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是一名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有力保证。缺乏组织能力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如何广博,都难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3.4.1组织教学能力。
组织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灵活调节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控制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维护课堂秩序,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等。
3.4.2课外活动组织能力。
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堂,很多时候,需要走出去,参加类似于讲座、讲演、展览、表演、制作、考察、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师应有能力组织并指导这些活动,使之形成人人参与、自己动手、发挥特长、凸显个性的开放式学习氛围。
3.5较强的教研能力。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更应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教研能力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3.5.1教学研究能力。
把教学和教研结合起来,对自己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理论升华,成为规律性的共识。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理论研究,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3.5.2学术研究能力。
当前,大多数教师的教研大多都停滞在对教材的分析、教法的探讨、教具的使用、考试的研究,限于一些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的陈述等方面,而对于教学理论的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对教学创造性的思考,也缺乏批判的精神。教师只有由教育型向学者型的转变,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需求。4.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前提,学生很多心理问题的形成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但教师队伍中能做到克制自己,意志坚强,乐观大度,心理健康的教师不多,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何等重要与迫切。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内部心理状态的平衡及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世界的协调。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善于自我维护。要经常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适的方法,保持健康的心理。首先要具有正确的认识观念和自我意识,热爱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对教育有执著的追求,乐于奉献,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始终保持心境愉快,要善于自我调节,做自我情绪的主人。窘境中以幽默方式排解,遇到麻烦时多想高兴的事,学会自我安慰,保持心理平衡。其次运用合理有效方法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工作有创造性,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并能迅速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适应教育改革中不断深化的形势。工作上始终有成就感,生活中觉得顺心如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随时调整思维认识的偏差,善于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要勤于内省,检查自己的认识是否有偏差,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保持健康的心理还要学会适应,乐于合群,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人际交往积极和谐。多参加集体活动,与人交往要以诚相待,多称赞别人的优点,能够悦纳他人并能自尊自信。面对新环境、新领导、新班级,要很快地融入到新的集体中,乐观大度豁达宽容。教师保持了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以自己健康的心理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5.终身学习观念。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仅有一桶水就够用了吗?“在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教师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更何况新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新,教学方法新,教学观念新,教师还是那一桶“死水”,是绝对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大多数教师认为需要不断进修学习,以吸收新的营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对“应终身学习”“向学生学习”“要学习非本系统专业知识”等新时代教师必备的要求上认识并不明确,尤其是体育教师,不少人认为教个体育,大学毕业,知识够用了。因此,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博采众长,拓宽“活水”渠道,使自己的大脑不断吐故纳新,接收活化新知识,厚积而薄发,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现代体育教师所具备的崇高的师德、渊博的知识和体育文化科学素养、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终身学习观念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德是师之本,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动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观念、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教学基本功的集中体现,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核心作用。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教学能力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还有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上几个方面的素质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相互影响,互相渗透,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课程改革大潮奔腾而来,它呼唤高素质的教师的参与。一个新时代的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以上几种基本素质,才能傲立潮头,成为教育专家,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英才,作出体育教师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曲宗湖 《体育教师的素质与能力》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版
[2]毛振明 《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3]杨留锁 《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研究》 体育科学2002第22卷
10.体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论文 篇十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我区积极打造“卓越课堂”的今天。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顺应形势,我们教师需要吸收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的知识。一只粉笔,一本教科书已经远远不够。高考、中考在进行改革,英语的地位会怎样?我们应该有危机感。只有革新,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误区,尤其是谈论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文认为,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于:强调终身学习,多探索教改,多反思,做好校本研究,注重教育智慧、塑造人格魅力,并且有规划、有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英语教师 专业成长 终身学习人格魅力
目前,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给当代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现代认知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发展的推动下,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自己独特职业特征的不可替代的专业活动。这就要求思考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探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为此,我生发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我们应该明确英语课程改革的背景。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人们对外语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英语课程改革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在教学观念、课程目标与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和创新。实现历史性课程改革的目标,除了转变观念、改革教法之外,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基本保障,也是每一位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新挑战。
二、我们要走出一些教学误区。传统的模式常常存在着这样的误区:一是重教学技巧,轻专业知识;二是重课程改革,轻心态调整。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发展既包括教学技巧的提高,又包括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完善,二者合一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然而我们有的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大都将重心放在教学的组织技能甚至是某些具体的技巧上面,而忽略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事实上,教师仅仅具有娴熟的教学技巧远远不够,还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否则,即使教师的教学设计再精巧,手段再灵活,教学效果也不会尽如人意。
另外,我们也知道课程改革给教师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式学习、自主合作学习。1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教师必须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教师的知识状况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自身的发展。然而教师在充当知识的传播者、领导者、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代理人等诸多角色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自己心态的调整。因此一些教师面对这众多的挑战和压力及过重的工作负荷,常感到职业疲倦、职业倦怠。
三、对促进专业成长的探讨。
(一)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人不学,要落后。教育家们早就提出要终身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就好比“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要一桶水”中的水。教师要提升学科本体性知识离不开学习。教师不注重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好方法,是人生是否能够获得幸福的必要元素。“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读书能使教师工作事半功倍,从而赢得读书时间,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至于方法,浅读、深读、“由着兴趣”读,“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以及读思结合、读写结合都是较好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阅读方法。
有人说英语教师没必要费太多工夫去阅读,实际上,我们要通过阅读,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拓展个人视野,学习到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包括国外的一些先进理念,为我们所用。
我们都知道,没有阅读,没有积累,没有不断地学习,哪有“源头活水”呢?
(二)要多上优质课。现在,我区正在大力打造和推介卓越课堂,而且走出了一条通向无限光明之路。通过学校和区教科所开展的一些活动,一些教师迅速脱颖而出。如何让课堂高效,如何让课堂人人动起来,活跃起来,让学生有较大的收获,是我们教师都应追求的,是学生所喜爱的。所以,面对上公开课的好机会,我们不应错过,我们要牢牢抓住,通过同伴互助,让自己在“卓越课堂”中找到自信,进而找到人生的自信。
(三)要让反思成为一种常态。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多的是一种实践技能,这种技能更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教师专业技能在实践中的提高程度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反思的深刻程度。曾有人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确,我们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流中发展自己;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加强理性思维,在把握规律中丰富自己。
(四)要积极做好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是一条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我们都知道,不少初中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不浓,难以入门。我们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根据学校情况,搞好校本教研,落实好校本培训。我们的学校要在构建“真诚交流、精诚合作”教师团队的基础上,以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养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常规的落实、学校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机制和评价等内容为重点,通过同伴互助、“做中学”、以案例为载体、任务驱动、主题式展开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提高我们英语教师的教学成绩。
(五)要注重教育智慧,注重人格魅力培养。教师就像农夫,学生就像地里的庄稼。我们都希望得到丰硕的果实,成就人生的梦想。
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养知识中的一种。人们总把教育与智慧紧密联系在一起,呼吁教育要“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要学做智慧型的教师。因此,我们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吸取新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做学习型的教师。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并反思。
与此同时,我们教师注重人格魅力的培养。教师的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成的教师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源泉,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基础。专家曾说过,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所以我们教师要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保持乐观的心态,宽容而赏识他人,不应抱怨太多,要有幸福快乐感。幸福快乐是人生健康的财富。
最后,我们要有规划,要有目标。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我们要对自己的事业作好规划。如果没有目标,那就没有了方向,就失去了更大的动力。我们英语教师,面对让无数学生头疼的学科,我们自身就要有目标,有方向,学学那些优秀的同行,学学那些卓越的教育家。即便穷尽一生也不能成为名家,但一路走来,肯定会激起朵朵美丽的浪花。学生进步了,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提高了,难道不是快乐的事情吗?!
参考文献:
[1]陆启威.教师发展的几个误区.[2]朱慕菊.《新课程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11.体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程; 改革 ;体育教师 ;新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只有全面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领悟其改革方向与指导思想,感悟其注定的课堂本义及对新型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才能变革体育课堂教学,履行好体育教师的应尽职责.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以及对中学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一,重新定位自身角色,重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改造传统运动项目和引进新兴体育项目,从培育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新课标还强调:“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要遵循不同的角色要求,都要处理不同的角色关系。然而个体固有的思想观念,通常已经成为某种心理定势,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继续发挥惯性作用,在新角色的认同之前,由于新旧角色间的差距,往往易发生角色冲突,产生各种矛盾,从而产生不适应感。新体育课程对中学体育教师传统角色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中学体育教师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能否及时转变,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将会对新体育课程的顺利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中学体育教师应该通过自身角色转化、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课余体育锻炼中、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塑造终身体育思想。此外,体育教师还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积极,设计、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体育课程资源包含课程组织、实施、开发、设计、评价等整个课程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环境资源的总和。通过改造传统项目、挖掘民间体育、引进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新兴项目、合理利用学校及周边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扩充体育课程资源。
二,更新体育教师新观念
第一,指导思想的更新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标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体系,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突出健康是唯一目标。
第二,体育意识的更新: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体育意识:由职业型“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由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体育教师要了解学校体育不单纯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了解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前提。
第三,知识结构的更新,当今社会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系统知识结构包括:“多媒体”知识是结构的综合,它不仅是教师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普通基础知识是结构的基础,它既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学科专业知识是结构的重心,它制约着教学、训练、科研、保健能力的高低;教育学科理论知识是熟练地驾驭教材,科学的组织课堂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有力保障。有了这类知识,教师才能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提高。
三,新课程改革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首先是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工作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中培养新时期人才的重要保证,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性因素。优良的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效率和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它是教师能否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地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使其全面协调发展,更好地搞好体育教学工作,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全面体育运动技术,还要有专长,而且专项方面要有较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以适应当前中学运动队训练和高年级选修课教学的需要。同时,要理解《新课程标准》,创造性地落实新课程标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能根据本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懂得课程开发、课程设计,科学合理地制订初、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育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体能、运动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合理设置课堂学习目标;编写的教案明了实用;教态自然,示范动作正确、轻松、优美,能辅之以体势语言;口令宏亮果断明确、哨音雄厚有力,灵活全面地指挥队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合理;在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表现活跃,自主学习的机会多;师生互动的情况充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好;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练习方法和裁判法;普通话正确流利,语言清晰、简练;音量适中,语速适当;场地器材布置,利用安全、卫生合理;能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性别、年龄、体质强弱、季节气候来决定其适合的运动量;布置课外练习内容数量适当。此外,要尽量多掌握一些娱乐体育和休闲体育的项目,指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才能搞好本职工作。
其次是课余运动队的训练能力,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是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重要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我国竞技运动培养后备力量和体育院校培养高质量学生,还有助于培养一支骨干队伍,推动学校群众体育活动广泛持久地开展,并在训练和比赛中,扩大体育传播,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的荣誉感。因此,体育教师应具备学校运动队的科学选材、制定实施计划、协调学习与训练的关系、训练的指导、比赛的指挥和运动队日常管理的能力。
12.体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论文 篇十二
1 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课程改革一直以来都备受各个国家、学校、教师的关注, 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新课程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必然的, 它将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它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课程改革是不允许失败的。而教师, 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势必将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这必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1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
关注学生发展。新课程的教学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即不仅在教学目标上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 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目标, 而且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体现学生主体, 鼓励学生探究, 高效实现目标。这无疑要求教师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使教师教育目标观的发展。
强调教师成长。教师专业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依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教学工作, 而且包括教师专业发展自主, 即能够独立于外在的压力制订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和需要学习的内容, 并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目标、计划付诸实施。依据新课程的要求, 教学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 这说明, 教师专业要从根本上去求发展, 今后鉴定教师的重点不在于教学结果, 而是诊断教师教学的问题, 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 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重视以学论教。传统的教学理念中,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而新课程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 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从而使教师角色发生本质的变化, 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由被动的学习者转为主动的研究者, 通过教师素质的提高促使教师专业发展。
1.2 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
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探究性教学是教师能力的一个很大挑战, 它不但要求能让学生掌握教学的知识, 更主要的是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情境发现知识、获得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要完成这些任务, 教师自身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 用自己的探究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指引学生的学习活动, 同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学会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能力。新课程倡导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从接受评价逐步转向到主动参与评价, 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主动参与, 有助于教师与领导、同事、学生形成友好、和睦的关系, 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进程中有效地对自己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 帮助教师专业不断改进和发展。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会更加强烈, 因此,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2 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2.1 教师要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专业化发展理念
当前,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职业要求越来越高, 教师想要获得持续发展适应课程改革及其新要求, 作为一名“学习者”是不够的, 更需要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加以省思、研究、改进, 成为一名“研究者”。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来看。首先, 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 原来的方法、思想与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 许多新的教育内容又不断地涌现, 这就要求教师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 要求现代教师具有不断更新自己教育技术的意识, 不断追求新知, 并有意识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所以, 成为一名“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其次, 从新课程的要求来看, 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 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已成为课程的生产者、设计者和研究者, 要求教师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对自己的教育世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 以便对自己的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解释, 并发现其中的长处与不足, 为课程改革作好准备。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因分析,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必要。首先, 教师的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 而这种知识只能从教师自身实践的反思和训练中得到与确认, 靠他人的给予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看,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次,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形成教育信念的必要前提。
2.2 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要建立适宜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成绩效果的判断。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在课程改革中, 教师评价不但影响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 而且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
新课程应该倡导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 要求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事实上, 教师中大多数都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心, 希望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帮助他们发展比判断他们工作的等第更有意义。为此, 在课程改革中, 管理者应注重学校发展的长期目标, 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 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 同时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 确定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制订教师个人发展目标, 向教师提供培训或自我发展的机会, 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应该倡导教师评价要发挥展示、改进、激励的功能, 把评价看成是教师展示才华、追求卓越、完善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这种评价可以激发人的内在动力, 自觉地发挥能量达到管理者的目标, 并不断地促使自己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也使教师个人发展需要和学校集体需要得到融合, 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力。
新课程对教师评价应以质性评价为主, 主张教师自我反思。由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需求, 具有多样性, 因此课程改革中对教师发展的质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也要求教师自我反思, 吸取前面一些错误的经验、教训, 建立自我剖析的档案, 养成反思的习惯和形成良好的反思技能。这将帮助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得到快速发展。
3 结语
当然, 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多方面的活动,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全面地去了解, 也不可能靠几个人的力量去推动, 因此, 在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它不是一个运动, 也不是通过一时的突击可以奏效的, 而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或者说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成为一种新的专业生活方式渗透于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 并伴随着课程改革走向成功。
摘要: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这必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或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专业化发展理念, 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要建立适宜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教师,课程改革,专业发展,教师评价
参考文献
[1]赵昌木.教师成长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4.
[2]刘旭东.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4.
[3]刘大春.基于现实体验的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意义、困境及其对策[J].新课程研究 (教师教育) , 2009 (4) .
[4]刘俊峰.师专业发展学校 (PDS)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J].甘肃科技, 2010 (10) .
【体育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如何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论文】推荐阅读:
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体会08-25
阳光体育下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研究论文09-06
中学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方案07-06
体育新课程标准内容07-02
新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原则探析08-19
学院体育课程设置分析论文09-28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的迷失论文09-03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转变10-17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10-22
大学体育教学中网络技术课程化的优势论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