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精选8篇)
1.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篇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我认为这个命题很显然是正确的,因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论述如下:
中国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谱写了宏伟壮丽的篇章。
一、中国在近代史上,一切风云变幻,首先经历了风云变幻的八十年,首先经历的便是:
1、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残酷剥削,以及外国侵略势力所造成的深重灾难,使得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压迫的农民阶级率先登上历史舞台,以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拉开了近代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探索国家出路的帷幕。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从金田起义到天京沦陷,历时14年,纵横18省,攻克城镇600余座,威震全中国。
太平天国起义以失败告终,这不是偶然。从客观上来看,面对的敌人过于强大,力量对比悬殊。但究其根本,还是由于单纯的农民战争性质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斗争及失败的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虽然具有强烈的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是如果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单纯的农民战争是无法完成反侵略反封建双重历史任务的。农民阶级也不可能冲破封建主义思想的藩篱,获得自身的解放。
2、洋务运动
19世纪60至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开明官僚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以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新式陆海军、发展近代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持续了30多年。许多人抱着自强的愿望投身洋务运动,希望使国家摆脱灾难,日趋富强。但是残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洋务派的自强之梦。洋务运动的失败,除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国内顽固派势力的反对等外部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洋务新政并非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而是地主阶级进行的“自救”活动,这使得它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其企业管理具有严重的腐朽性。
洋务派固守“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拒绝变革封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这从根本上制约了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洋务运动的破产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单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是不能自强求富的。
3、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了旨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新政从当日起到9月21日,共实行了103天即被镇压下去。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新旧势力对比悬殊。资产阶级维新派虽有初步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后盾,但自身力量单薄,社会基础狭窄,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实现从封建官僚向民族资产阶级的转化,这就使资产阶级维新派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软弱性和妥协性。
戊戌维新运动的夭折留下了深刻教训:企图与封建势力妥协,走自上而下的非暴力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实现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进步必须依靠人民群众,采取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
4、辛亥革命
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的失败表明,和平改良之路走不通。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运而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力量迅速登上历史舞台,勇敢地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担负起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任。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然处在极端贫穷落后的状态。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武力镇压和破坏。而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和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依赖性,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
辛亥革命的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外受帝国主义压迫,内有顽固的封建势力,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不可能走上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
5、旧民主主义革命
在这80年历程中,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然而均以失败告终。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改革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未能完成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在近代中国社会,封建专制的长期统治和列强的野蛮侵略,无时不影响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因此,在其完成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呈现出缺陷和不足是必然的。它作为中国革命的一个阶段,也不可能很快就认识和掌握中国进入近代后发展的规律,这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达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中国革命逐渐成熟的过程。
二、其次,又紧接着历经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通过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不仅使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加迫切地要求组织起来,而且知识分子通过与工人直接接触,产生了创建工人政党的要求。再加上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虽然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它们的反动统治,但终因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而失败。事实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因此,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要求。当时的中国也已具备了组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条件,各地党的早期组织纷纷成立。这些客观形势的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深厚的阶级思想基础和充分的干部组织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则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初成立,绝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即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的成立,使中国新兴的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坚强的战斗司令部,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三、小结:
近代以来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从这三次巨变以及本文全篇的综述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所以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2.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篇二
53都处于核心位置, 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但是在传媒迅猛
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党报经历了市场经济的巨大冲
2010击, 出现了许多问题, 正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党报改革年迫在眉睫。近年来, 各级党报纷纷改制集团、改版扩版、创办
第
一子报子刊、改革人事制度等, 在党报改革之路上作出了有益期的探索。但是, 从改革的成效来看, 尚未取得开创性的成果。
随着网络传媒的迅速崛起, 党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局面。党报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党报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这
主题些目标?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
专栏一—一、目前党报面临的困境是总体发行量逐年下降, 广告额不断减少, 市场份额行日益缩小。发行量和广告额是衡量一份报纸生存空间大小的
业
研重要指标。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快速发展, 中国报业进入了市究场化竞争。中国的传媒由跑马圈地时代走向了“修练内功”的
时代, 提高市场份额的规模化成本越来越高。而党报近年来所呈现的状况正说明, 党报的处境不容乐观, 其市场正在日益萎缩。
二是读者群不断缩减, 报纸影响力急剧下降。据中国记协2000年的一份调查, 从征询读者自费订阅报纸的角度, 列出包括党报在内的14类报纸, 让读者来自愿进行选择, 党报被排在第十位。读者在报刊上自愿选购所列出的14类报纸时, 党报被排在第13位。[1]
三是产品销售模式和发行渠道单一。绝大多数党报的征订依靠的是行政命令, 至今没有培养出自己的自费订阅读者群体。发行上, 党报一直依赖的是邮发。虽然邮发具备硬件设施齐全、覆盖面广、行政资源丰富等优势,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其时效性差、反馈不及时、邮发主体积极性差等劣势不断显现。
四是在新闻信息输出和处理上, 不遵循新闻规律, 导致与读者的交流障碍。新闻内容方面, 长篇累牍的会议新闻、领导活动、杰出人物等报道充斥版面;报纸编辑方面, 标题冗长、版式单一、风格呆板、用语机械, 整体缺乏活力、吸引力。
二、困境背后的主要原因
第一, 思想僵化, 观念落后。一直以来, 我们对党报的价值诉求定位在社会效益上, 形成了一整套宣传的流程、方式、理论, “党的喉舌”论便是突出代表。当党报实行企业化管理、谋求经济效益时, 其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 越来越凸显出僵化与落后, 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成为难题。在现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 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 网络、手机短信等众多新媒体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面对这样的挑战, 党报没有认真研究和注重吸收各种新媒体的优势, 反而一味地偏重新闻写作程序化、版面编辑机械化、报道技巧单一化。板起面孔说话的“党八股”还大有市场。
第二, 体制滞后, 机制不活。20世纪90年代初,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报纷纷组建报业集团。到目前为止, 集团化已告一段落。纵观我国报业集团化的整个过程, 一般都是以党报为中心组建的, 有的是按照行政区域自然形成, 有的则是用行政手段整合而成。集团内部的体制和机制较之集团化前后, 没有较大变动, 可谓“换汤不换药”。体制障碍引起的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现象造成了资源的内耗和报业的恶性竞争。人事机制、鼓励机制、创新机制的不完善无法调动新闻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导致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体制和机制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作为市场主体的报纸的发展。
第三, 注重宣传, 忽视经营。相比于晚报、都市类报纸, 党报本身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 例如信息资源优势、品牌资源优势等。而这些优势远没有被发掘和利用, 这与经营类人才极度缺乏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党报只注重完成政治宣传任务, 而在报纸的经营管理方面给予的重视远远不够, 缺乏强烈的市场意识、大的品牌意识、锐意的创新意识。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深入与提高, 对于承担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任务的党报, 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是关系所有党报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 党报在经济上的弱势化会导致政治影响的边缘化, 有市场的报纸未必是一张好报纸, 但是没有市场的报纸就一定不是一张好报纸。[2]
三、高级报纸是党报的不二之选
(一) 高级报纸的特征
高级报纸, 又称为严肃报纸、主流报纸, 突出代表如《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 这些报纸报道严肃、深入, 信誉卓著, 其权威性甚高。高级报纸尚没有确定的定义, 国内众多学者对其做了如下表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认为, 与大众化报纸相对应的是所谓“高级报纸”, 这种报纸提供的主要是硬新闻, 以及关于新闻的最权威的专家解释、专业性预测。他们的发行量通常不大, 但相当稳定, 其言论对国际社会能够产生影响。[3]对于何谓“主流报纸”, 西方新闻界已达成了一个共识:主流媒介必须要依靠主流资本, 面对主流受众, 运用主流的表现方式体现主流观念和主流的生活方式, 以社会主流人群为自己的阅读对象, 从而彰显社会影响力。[4]喻国明教授则认为, 所谓主流传媒则是以吸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受众 (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较高决策话语权、知识话语权和消费话语权的社会成员) 作为自己市场诉求的传媒, 即是以质取胜的传媒。[5]
上述几种描述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别, 反映出不同的学者对高级报纸 (或主流报纸) 不同的认识, 但从中可以总结出高级报纸的一些共性。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 高级报纸在报纸的价值支点、传播的信息资讯、所面对的受众、报纸的发行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
1. 报纸的价值支点:
社会大船的守望者。新闻的第一价值就是肩负“环境守望”。而我们纵观西方众多高级报纸, 无一不是以此为己任。理性、建设性、冷静、社会责任……, 西方的高级报纸不是把这些办报方针停留在口头上, 而是真正渗透到了自己办报的每个步骤。《纽约时报》时刻与黄色新闻、黄色小报保持着距离, 时刻睁大眼睛瞭望着前方的海面。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每每在重大突发事件时表现得淋漓尽致。高级报纸是社会思想的一面旗帜。
2. 传播的信息资讯:
事关重大的硬新闻。高级报纸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往往是关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福祉的硬新闻, 严肃而庄重, 属于社会最需要的主流资讯、权威资讯。被看作是世界第一大报的《泰晤士报》,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被提到了约有1000次, 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该报的社会影响力, 也说明了高级报纸在主流资讯领域的话语权。[6]美国“现代新闻之父”普利策认为, 大众化的报纸的三大卖点是“体育、绯闻、犯罪”。这也成为高级报纸和大众化报纸的分水岭。高级报纸是社会动向的一个风向标。
3. 所面对的受众:
社会的主流群体、精英阶层。他们的受众一般是最具有社会影响力、社会行动力的主流群体, 是掌握社会管理决策权、知识话语权、消费话语权的精英阶层。尽管这些主流群体只占社会的一小部分, 高级报纸报道、编辑新闻还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上, 为大多数的非主流群体确立目标。而非主流群体乐于为跻身主流群体、实现这些目标而奋斗。高级报纸是社会性格的一个媒介代表。
4. 报纸的发行量:
通常不大, 但很稳定。例如《泰晤士报》的稳定发行量为70万份, 《纽约时报》为100万份, 法国《世界报》为40万份。相比于动辄百万甚至千万的大众化报纸而言, 高级报纸的发行量绝对算少的。这与前一个特征即所面对的受众有紧密关联, 因为其受众主流群体在社会只是社会中上层的一小部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这也是有效发行的一个生动例证。
(二) 党报成为高级报纸的优势
1. 政治优势。
党报是各级党委下属的机关报, 政治上具有无比的权威性, 而这成为其最大的优势之一。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刊研究中心课题组于2006年9月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 对分布在东、中、西部以及中央部委的100名曾读过党报的读者, 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表明, 对于不同渠道发布的同类新闻, 有61%的人更信任党报的信息来源;排在读者对党报满意程度比较高的前两个特征是:权威性和公信力。由此可见, 党报具有先天的主流性。
2. 信息优势。
这是由其前一个特征所决定的。我国的传媒竞争已经由“圈空地”发展到“圈别人的地”, 竞争日趋白炽化。谁掌握独家新闻、第一手新闻, 谁就赢得了市场。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往往是经济新闻、政治新闻、科技新闻等, 受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所决定, 这些重大的第一手新闻往往掌握在政府手中。党报与政府的亲密关系直接决定了其获取信息的巨大优势。
3. 人才优势。
党报采编人员的素质普遍较高, 大多受过正规的训练, 业务能力与采编经验都很丰富。他们的政治敏感度高, 对政策的解读能力强, 加之他们强大的人脉资源, 使之成为党报一个巨大的优势。但是我们必须看到, 这种优势如果处理得当, 将会发挥巨大作用;如果处理得不当, 将会成为党报发展的束缚与障碍。
4. 受众优势。
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是目前我国党报的主要受众。这些党政系统的官员们掌握着社会决策权, 是社会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言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党报作为他们的主要选择媒体, 具有都市类报纸、晚报等无法比拟的优势。
(三) 党报成为高级报纸的必然性
1. 现实的必然。当前, “三贴近”是党报改革的重要指导原
则。“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是坚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 使我们的党报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贴近生活, 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 关注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贴近群众, 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 把握群众脉搏, 了解群众愿望, 说群众想说的话、想听的话, 使党报工作可亲可信、深入人心。对比前面论述的高级报纸的特征, 我们可以发现“三贴近”与那些特征恰是一一对应的。因此, 笔者认为“三贴近”是高级报纸的特性, 符合高级报纸的要求。高高在上, 不是高级报纸;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 更不是高级报纸。“三贴近”的贯彻, 为党报成为高级报纸提供了必然性。
2. 历史的必然。
西方新闻传播史告诉我们, 西方报刊发展史大体依次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官报时期、党报时期、商业报刊时期。西方党报时期, 政党报刊成为报刊的主体。记者们都大谈特谈政治, 如果报纸卖不出去就免费赠送, 没有资金办下去就关门或出售给商业媒体, 宁可自我消亡也不玷污党报的高雅。即使是商业性报刊, 也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 投入到各自选择的政治宣传和讨论当中。随着商业报刊时期的到来, 党报越来越成为政党的工具, 忘却了本来的使命。报纸上没有人民大众需要的思想, 人民的疾苦、呼声和喜悦在报纸上得不到反映, 人民为什么阅读它?西方党报公开宣布脱离政党, 正是被人民彻底抛弃的结果。而廉价的大众化报刊则迅速崛起, 有些国家的黄色新闻甚至泛滥成灾。在大众化的洗礼下, 高级报纸逐渐与大众化报纸划清了界限, 成为国家的代表。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站在历史的今天, 总结西方政党报刊、大众化报刊两个时期的主要报纸的教训之后, 高级报纸成为我们国家党报的不二之选。
(四) 把党报打造成高级报纸的建议
结合前面论述的党报面临的困境、困境背后的原因、党报改革的目标、党报成为高级报纸的优势等部分, 笔者提出把党报办成高级报纸的具体措施。
1. 思想层面:“与时俱进”的回归
(1) 继承与时俱进的优良传统。在前面论述中, 笔者认为思想僵化是党报处于困境的第一个原因。改造思想成为党报改革的首要任务。通过考察中国新闻史可以发现, 与时俱进始终是党报的优良传统。陈力丹教授认为, 党报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是我们的基本经验, 应当发扬广大。纵观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党报改版, 都强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论断[7]。第一次改版是1942年4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改版前, 《解放日报》完全遵循新闻本位的思想, 以全世界为取景框, 一版是国际新闻, 二版是国内新闻, 三版是边区新闻, 四版是延安地区新闻。由于当时国共两党斗争的形势所决定, 加上抗日根据的群众大部分是文盲, 这样的办报方针是完全脱离群众的, 也没有发挥报纸沟通信息、宣传政策的功能。根据毛泽东的党报思想, 改版后的报纸以指导工作为主, 大量采用典型报道的手法, 一版是以各抗日根据地新闻为主的要闻版, 第二版是以国统区为主的国内新闻版, 第三版国际新闻, 第四版副刊。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革命中发挥了巨大的宣传和组织功能。这样的办报方针在当时的环境下是符合社会需要的, 是合理的。第二次改版是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这时, 党报早已面向社会发行, 是在大城市而不是在山沟里出版了, 受众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这种情况, 延安《解放日报》形成的党报方针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正式宣告改版。其改版社论《致读者》公开承认《人民日报》的工作有很多缺点, 仍然存在教条主义和党八股等严重缺点。[8]经过努力改版取得巨大成功。随后将《人民日报》改版经验推广到全国的124号文件也指出:“《人民日报》应该强调它是党中央的机关报又是人民的报纸。……今后《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 除了少数的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和少数社论以外, 一般地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9]后来这次改版由于党的“左”倾错误而夭折。
历史告诉我们两个事实。一个事实是:现在我们所面对的情况和1956年很类似, 但是现在形势的紧迫性又远远甚于当时;另一个事实是我们没有理由封闭思想, 而应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努力冲破“怕出问题”、“求稳思想”、“党报束缚多”等固有思想的束缚, 提倡思想的创新, 鼓励风格的多样化。创新就会有风险, 一个理智的社会、一个理智的社会决策者应该是能够承受风险的。党报应该走在改革之路的前面。思想的创新是党报改革成功的关键。
(2) 价值支点的转变。由“党的喉舌”转变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环境的守望者。一直以来, 党报工作者的眼睛只向上看, 片面强调对领导负责、对党负责, 忽视了对人民的负责。其实, 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是根本不矛盾的, 只是某些人把他们人为对立起来了。在社会大船行驶过程中, 人民群众需要的首要信息是消除自身周围不确定性、保障自身安全的信息, 媒体应该承担起环境守望的第一功能来。而党报应该成为领头羊。无论是喜是忧, 我们的党报都应加以及时、全面地报道, 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信息安全, 使民众对于社会的认识实现对称, 使他们所接受的信息资讯结构实现周全和严整, 这样社会才会更加稳定。只有具备对人民负责的深层关怀和一切从人民出发的价值判断, 我们的党报才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和人民的喉舌”。
2. 实践层面:新闻本位的回归
(1) 新闻选择标准的转变。报纸的竞争最根本的是内容的竞争。这要求我们的党报要有真正的新闻, 而不是领导的活动集、党政机关的会议编。所采编的新闻要具有真正的新闻价值, 而少用空话套话。“不能再搞那种学习不过夜的形式主义花架子了, 头一天刚发表了党中央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通知, 第二天报纸的头条便是《各地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表示深刻领会基本精神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头条谁看、谁信呢?恐怕连写稿子的记者也不信。”[10]
(2) 新闻语言风格的转变:由一元的宣导到多元的沟通。[11]过去革命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的特征, 形成了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的语言风格和报道方式。现在属于市场经济时代, 我们的工作方法应该符合市场的规律。宣导与沟通, 谁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 市场是裁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的社会是信息海量化的社会, 受众接受信息的手段是多样化的, 其话语表达也是多元的。他们越来越注重借助多样化的手段来掌握多方面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党报应该正面这种现实, 尊重受众的需求, 相信受众的判断能力, 建立对受众和自身的信心, 改变一元的宣导, 实行多元的沟通, 让受众能在党报感受到多元表达平台的宽广, 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判断。
(3) 报纸版面编辑的转变。克服“千报一律”的局面, 追求个性化的设计方式, 鼓励多样化的表现手段。在色彩、图像、线条等传统元素上多下功夫, 形成自己的统一的设计风格;运用现代编辑软件的新技术, 为报纸加入更多新元素, 扩大报纸的展现空间。
(4) 报纸市场功能的强化。西方高级报纸大多数都是经历了市场的历练后, 确立了自己的市场地位, 收获了自己的市场利润。市场手段是高级报纸和大众化报纸的必修课。前面已经论述过, 纵观我国报业集团化的整个过程, 一般都是以党报为中心组建的, 有的是按照行政区域自然形成, 有的则是用行政手段整合而成。在这种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体制与机制, 是不符合市场规则的。党报应该树立自身的市场意识, 强化报纸的市场功能, 按照市场的规则来对集团的体制和机制进行重新建构;改变忽视品牌、轻视经营管理的传统, 努力培养品牌意识, 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加强对党报的经营管理, 实现消费模式与发行渠道的创新, 努力开掘自费市场, 解决发行渠道单一的问题;向网络、手机等方向拓展, 把新媒体的强大生命力注入党报体内, 使党报在更大领域中发挥作用等等。只有符合市场规律, 党报的各种资源才能盘活, 内部的运作才会更加顺畅、更具动力, 才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四、结语
党报改革一直是新闻学界、业界的研究焦点。党报面临的新的生存环境、党报改革的指导理论、党报发展战略、增强地市党报竞争力和会议新闻改革等问题成为目前党报改革研究的几个热点话题。对于党报改革的方向, 学界研究颇多但尚无定论, 业界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当中。
本文对党报所面临的现实进行了研究, 总结出党报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之上, 归纳了困境背后的主要原因, 阐发了党报改革的主要方向———高级报纸, 分析了党报改成高级报纸的具体对策。由于本人的能力所限, 本文尚有许多不足之处, 尚待修改。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高级报纸是党报改革的必然选择。笔者希望本文能对党报改革做出有益的探索, 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党报能够破解改革难题, 重振雄风, 成为名副其实的党和人民的“喉舌”!
摘要:在传媒迅猛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党报经历了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 出现了许多问题, 正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党报改革迫在眉睫。笔者认为高级报纸是党报的不二之选。
关键词:党报改革,高级报纸
参考文献
[1]刘梓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写在《全国省级党报现状与改革途径新探索》问世之际[J].新闻记者, 2001, (11) .
[2]喻国明.谈传媒竞争与对策.[EB/OL].[2007-04-20].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3149.
[3]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103.
[4]邵志择.关于党报成为主流媒介的探讨[J].新闻记者, 2001, (5) .
[5]喻国明.喻国明自选集[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356-357.
[6]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39.
[7]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105.
[8]方汉奇等.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361.
[9]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册[G].新华出版社, 1980:483.
[10]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113.
3.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篇三
关键词:师范生;职业素质;新课程改革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我国要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各行各业造就大量合格的建设人才,实现建设繁荣、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目标,根本之路就在于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众所周知,教育事业的发展又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根本保障,正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的那样,“发展教育事业要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
一、提高师范生职业素质是教师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深入实施的内在要求
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中教师队伍的来源主要来自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类学生,所以,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师范生是关乎国家民族利益的大事。
自20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首先师范生从国家统招统分,不收取学费逐步转变为双向选择,交纳学费。而在2007年,国家在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高等师范院校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又在2009年对基础教育教师招聘实行了统一考试和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以上这一系列的改革,一方面表现出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提高师范生素质的决心,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于师范生的要求由数量模式向质量模式转变的趋势。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处于转型过程中,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受到了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批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对于师范生而言,就必须按照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深刻理解新课改理念,着实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二、提高师范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之探讨
1.引导师范生深刻理解新课改理念,提升教育素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前提就是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的转变。虽然师范生只是潜在的教育者,但形成正确而又坚定的教育理念绝非一日一时之功,所以师范生在整个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有计划地养成自我教育的理念,只有以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方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职业目标。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核心是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是素质教育。在这个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的分数只是学习结果的表现之一,我们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各方面的区别,教师的工作应该是因材施教,发现并激发学生的潜能,这也就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所在。从这一角度来说,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把学生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在的学习生活并不是单纯地为将来生活做准备,这和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的思想是有相通之处的。
2.改革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师范生的教育知识结构
新课改需要专业化的教师,其外在表现是教师的职业素质的大幅提高,彰显出教育特色,这也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本质所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对于师范生而言,因其尚在求学期间,最大的不足在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而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因此,必须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为目标,按照综合性原则进一步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师范生职业素质结构,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胜任力。
师范生教育知识建构过程主要是高师院校所安排的课程的学习过程,所以完善师范生的教育知识结构,必须改革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角度看,亦即改革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将师范生的学科专业同对应的中小学新课程结合起来。适当安排与新课程相关的课程,既可让师范生知道将来工作的内容是什么,又可让师范生站在更高的层次组织知识,知道如何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丰富师范生的教育专业课程。长期以来,师范生的教育专业由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一统天下,师范生得到的教育专业知识过于单一笼统,操作性较差。虽然近些年陆续开设一些教育技术学等课程,但改变不大。总的来说,现有的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太小,应该开设与教育管理学、教育史等相关的教育课程。
(三)改革师范生教育实践,有效训练教学方法
课程的整体改革必然要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我们教师以往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室为主要场所,以教师讲解、学生识记为主要学习过程。一方面,教师习惯于课程目标局限在知识传授、解题技巧讲解层面;另一方面,学生习惯于课堂听讲和记忆、解题的技巧的练习。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为知识点的分析、解题技巧的罗列、讲授内容的表达。不是说这样做完全不可以,只是和新课改的要求相比较为不足。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新课程改革提倡由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教学,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名副其实的学习者。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要求师范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组织学生学习需要学习的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能力。也就是要求师范生首先要知道学生可以学习哪些知识,还要知道学生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还要站在系统、全面的高度组织安排知识的学习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师范生首先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而且还要主动去了解青少年,将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进而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教师全面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同时也要求教育事业的预备军——师范生具备一定的、比较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素质基础。提高师范生的职业素质必须从养成现代教育理念、丰富教育知识结构和有效训练教学方法三方面着手,不可偏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Z].2001.
2.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师发展之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4.
4.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篇四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国家富强和共同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中国人民及先进社会力量追求救国救民真理、探索革命和建设正确道路的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从沉沦衰败到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本文先简单分析了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的兴衰成败。然后通过比较代表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以及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共产党的建国方案,阐述了国民党的军事独裁统治的黑暗性,亦否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指出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最后,列举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全篇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字:中国共产党 领导地位近现代史 必然选择
一、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和扩张使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国家情况越来越糟。为挽救危亡、复兴国家,不同的阶级、阶层和政治集团以不同方式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其中既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设计,也有地主阶级的洋务自强之梦,还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尝试。尽管最终没有为国家找到一条出路,但他们的种种努力,在抵抗外国侵略、打击封建势力、促使民族觉醒、变革中国社会等诸多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继起的中国革命提供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推动了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到来。
1.1 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残酷剥削,以及外国侵略势力所造成的深重灾难,使得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压迫的农民阶级率先登上历史舞台,以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拉开了近代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探索国家出路的帷幕。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从金田起义到天京沦陷,历时14年,纵横18省,攻克城镇600余座,威震全中国。
太平天国起义以失败告终,这不是偶然。从客观上来看,面对的敌人过于强大,力量对比悬殊。但究其根本,还是由于单纯的农民战争性质和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太平天国斗争及失败的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虽然具有强烈的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是如果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单纯的农民战争是无法完成反侵略反封建双重历史任务的。农民阶级也不可能冲破封建主义思想的藩篱,获得自身的解放。1.2 洋务运动
19世纪60至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开明官僚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以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新式陆海军、发展近代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持续了30多年。许多人抱着自强的愿望投身洋务运动,希望使国家摆脱灾难,日趋富强。但是残酷的现实无情地粉碎了洋务派的自强之梦。洋务运动的失败,除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国内顽固派势力的阻扰反对等外部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洋务新政并非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而是地主阶级进行的“自救”活动,这使得它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其企业管理具有严重的腐朽性。
洋务派固守“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拒绝变革封建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这从根本上制约了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洋务运动的破产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单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是不能自强求富的。1.3 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了旨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新政从当日起到9月21日,共实行了103天即被镇压下去。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新旧势力对比悬殊。资产阶级维新派虽有初步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后盾,但自身力量单薄,社会基础狭窄,在思想上还没有完全实现从封建官僚向民族资产阶级的转化,这就使资产阶级维新派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软弱性和妥协性。
戊戌维新运动的夭折留下了深刻教训:企图与封建势力妥协,走自上而下的非暴力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实现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进步必须依靠人民群众,采取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1.4 辛亥革命
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的失败表明,和平改良之路走不通。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运而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力量迅速登上历史舞台,勇敢地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担负起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任。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终,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然处在极端贫穷落后的状态。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武力镇压和破坏。而中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和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依赖性,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
辛亥革命的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外受帝国主义压迫,内有顽固的封建势力,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中国不可能走上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1.5 旧民主主义革命
在这80年历程中,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然而均以失败告终。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改革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未能完成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在近代中国社会,封建专制的长期统治和列强的野蛮侵略,无时不影响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因此,在其完成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呈现出缺陷和不足是必然的。它作为中国革命的一个阶段,也不可能很快就认识和掌握中国进入近代后发展的规律,这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达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中国革命逐渐成熟的过程。
二、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2.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没有改变,中华民族面临的反帝反封建任务一个也没有解决,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没有也不可能为国家和民族找到出路。在这种情况之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的道路。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之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它以辛亥革命所没有的坚决态度,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通过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不仅使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加迫切地要求组织起来,而且知识分子通过与工人直接接触,产生了创建工人政党的要求。再加上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虽然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它们的反动统治,但终因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而失败。事实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因此,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要求。当时的中国也已具备了组建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条件,各地党的早期组织纷纷成立。这些客观形势的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深厚的阶级思想基础和充分的干部组织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则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初成立,绝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即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的成立,使中国新兴的无产阶级有了自己坚强的战斗司令部,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2 两个中国之命运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活动的主要有三种政治力量,他们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府,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主张继续维持其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
第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党派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他们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三、代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主张中国人民应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有各革命阶级参加的联合专政,并经过这个专政,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辛亥革命的失败已经证明这一点。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同时,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性提不出彻底的革命纲领,他们的建国方案始终未能得到中国广大人民的拥护。这样,中国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继续维持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专政,要么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按照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建国主张,中国人民只能得到一个黑暗的中国。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中国人民就能得到一个光明的中国。所以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人民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经过艰苦卓绝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创建了新中国,并且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亘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胜利。
三、走向辉煌的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近60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使得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随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新世纪伊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具有高瞻远瞩的“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昭示我们: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小结
5.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篇五
是促进铁路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形成了与人民群众融洽的鱼水关系和牢固的血肉联系,因此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获得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中得以确立并不断巩固。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为民是我们的本色所在。
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一切认识的真正来源。只有通过深入群众,调查了解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把群众的实践转化为领导者的认识,把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上升为领导者的决策,南宁铁路局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领导者如果不从群众的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决策。同样,党要实事求是地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实事求是是在实践基础上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只有通过“到群众中去”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者改造世界的任务,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完成。为此,必须将从群众中获得的真理性认识回到群众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成为千百万人民群众实践的武器。笔者以为,作为铁路运输企业,也要谨记群众工作这个“传家宝”,在工作中相信职工群众,依靠职工群众,发动职工群众,集中职工群众智慧,把职工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保证铁路安全持续发展,促进铁路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坚持群众路线是铁路运输企业的必然选择
从事铁路客、货运输生产经营的车辆段、机务段、车务段和各个车站,属于铁路运输企业
1.铁路运输企业的社会性要求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明确了铁路的群众性。铁路运输企业作为铁路大联动机中的一个单元,无论是车机还是工电系统,它都服从服务于铁路大体系,都是为国家、为人民 服务。铁路是大众化交通工具,所以,铁路安全的好坏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危和社会稳定,事关铁路长远建设和发展,要求南宁铁路局心中时刻装着人民,把大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检验标准。旅客、货主对铁路安全、服务的满意是对铁路整个体系的满意,也是对铁路各个运输企业工作的满意。他们的不满和意见,同样是对各个运输企业工作的不满和意见。因此,不仅窗口运输企业的干部职工要经常走进旅客、货主中,倾听他们的感受、意见和建议,其他运输企业的职工也应从不同途径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评价,以一盘棋的态度改进工作,提高铁路整体质量和水平。近两年来,铁道部党组把“人民满意”作为企业服务社会的根本宗旨。铁路部门先后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创造条件,改进服务,系统推出便民利民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客运方面,形成以高速、快速、普速合理匹配、适应旅客不同层次需求的铁路客运产品。今年将积极推广电话订票、互联网售票、电子客票、银行卡购票、自动售检票,最大限度方便旅客。随着铁路信息服务系统的逐步建成,今年全国铁路将全面推开网络售票。同时,适应旅客多样化、个性化要求,拓展站车商业和旅行服务。为老百姓乘车出行方便、快捷、出行幸福指数提高,为乘客搞好服务工作是和谐铁路社会责任。
2.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的群众性要求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众所周知,铁路速度快、密度大,一旦出了事故,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正因为深刻认识到这一点,铁道部新的领导班子一上来,就是在全路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切实解决各类安全隐患,巩固和发展安全成果,要求全路干部职工坚持不懈地抓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化、常态化是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最好药方,直接说到干部职工的心坎,极大地鼓舞着广大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也顺利完成了春运后期、全国“两会”以及这一段时间的运输安全稳定,不仅确保铁路企业的安全稳定,也确保了社会和谐的稳定。铁路工作点多线长,人员相对分散,每个人、每个环节工作的好坏都与安全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保证铁路安全需要各个运输企业的每个职工都负起责任,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职工是铁路安全的主体,只有依靠职工,充分调动职工自觉、自主确保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保证铁路安全长期稳定。铁路各级干部、各级组织必须扎实有效地抓好对职工的安全教育,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深植职工心 中。经常收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看法,了解职工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对生产任务的部署、对安全措施的制定等方面的意见,加以正确引导,使之成为每个职工共同遵守的准则。也就是说,只有树立群众安全观,让每个职工都担负起安全责任,铁路的安全才有保证。
3.铁路运输企业的行业责任要求必须坚持群众路线。首先,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职工队伍,是运输企业的重要责任。要打造这样一支队伍,需要南宁铁路局各级组织深入职工群众中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起建设好铁路和运输企业的共同理想。需要南宁铁路局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引导职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当一名好职工、在家庭做一名好成员。需要南宁铁路局为职工学习提供方便之门,完善激励机制,鼓励职工不断提高文化水平。也就是说,运输企业只有尽好当“家长”的责任,坚持不懈地下力气去教育、引导、培养职工,才能带出一支“四有”职工队伍。其次,把运输企业建设好、发展好,让职工共享发展成果,实现职工与企业共赢,是运输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到这一点,南宁铁路局在制定发展目标时,要把职工的利益考虑进去,让职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得实惠。在落实政策和制度中,要想着职工。比如,注重在一线职工中发展党员,满足职工政治上要求进步的愿望。通过公开选拔干部等形式,让职工中的优秀分子走上更高岗位,等等。只有让职工能进步、能发展,实现双赢,运输企业才能说真正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二、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加强与职工群众的联系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1.深怀爱民之心,增进与职工群众的感情。当今社会,交通越便利,越要防止疏远群众;信息渠道越多,越要防止漠视民意;通信手段越发达,越要防止听不到真实的声音。要防止疏远职工,运输企业领导要做到心中有职工,事事为职工着想,处处为职工考虑,只有带着这种情感与职工相处,才能与职工交朋友。只有畅通诉求渠道,才能听到更多群众的声音。近年来,南宁铁路局开通了职工心声直通信箱,每年通过职代会等多种途径了解职工工作生活中的 热点、难点问题,反馈情况解决问题。从路局到基层运输站段班子成员定期开展“领导干部接待日”,亲耳倾听群众诉求,让职工有话能说。定期或不定期到车间班组开展“座谈对话”及现场办公,面对面与职工讨论段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发展大计。高铁线开通后,段开通了“高铁电缆卡”,24小时为高铁职工提供便利服务,在职工中架起了一座连心桥。通过上述措施,增强了与职工的情感,促进了队伍的稳定。
2.多办惠民之事,回应职工群众的新期待。不同时期职工对企业的期待有所不同,企业应实时回应职工的新期待。就南宁铁路局来说,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职工希望对比较落后的办公环境加以改善,南宁铁路局经过调研,向职工承诺用三年时间着力改善一线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三年多来,南宁铁路局先后对南昆、湘桂、黎湛等主干线上的36个运输站段,198个车间、489个班组进行了修缮改造,基本实现了“就餐食堂化、住宿公寓化、环境庭院化、办公现代化、活动实用化”的五化办公环境。针对职工对工资收入增长的新期待,南宁铁路局经过不懈努力,实现了连续三年工资10%的增长。为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南宁铁路局为一线所有车间接通了办公网,有条件的还开通了互联网,建成职工网吧276个。南宁铁路局还通过民主参政、网络参政等各种渠道了解职工的新期待,对合理需求想方设法给予满足,有效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南宁铁路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恪尽福民之责,提高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职工的幸福感大小,决定运输企业的和谐程度、凝聚力度,一定程度上也决定运输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因此,运输企业领导要把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健康的身体能够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对此,南宁铁路局在南阳、宝丰等地区高标准地建起职工小食堂,让职工吃得干净、吃得方便。在车间、工区建成了40多个标准活动点及羽毛球、篮球等场地。经常举办群众性运动会,评选健康文明职工,组织职工进行体检,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有效减少了大病的发生。帮助困难职工能够提高幸福指数。多年来,南宁铁路局始终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实施“三不让”、“金秋助学”工程,努力为集体职工创造就业岗位,让困难群体、弱势职工时时享受温暖。体现个人价值能够提升幸福度。南宁铁路局肯定职工成绩,对安全功臣、技术能手以重奖,让职工看到付出就有回报,干得好就会有名有 利有前途。
三、坚持群众路线必须依靠职工群众建设发展铁路运输事业
中国铁路资产是国有资产,属于全民,铁路改革的主体应当是全体民众。因此,改革方案的设计不应当是“顶层的”,而应当走群众路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当就铁路改革方案进行专门审议,必须交由全社会讨论,改革方案要体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方向。铁路职工在铁路改革中要有发言权,在整个改革进程中,要建立群众监督组织和机制,并与专业队伍的监督结合起来。
1.宣传发动职工群众增强认同感归属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多元化的影响部分职工存在雇佣思想,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打工者,给钱干活,不给钱不想干、不愿干,造成职工对企业的认同归属感下降。究其原因,是职工主人翁意识的淡化,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与运输企业是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必须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首先,运输企业要大力宣传,讲清企业与个人的关系,让职工看到铁路、路局和运输企业的美好发展前景和个人发展前景,把工作当成事业去做。其次,坚持以人为本,运输企业在制定制度时要考虑职工的长远利益,增加人性化的管理。比如,针对高铁职工夜间作业的特点,南宁铁路局专门出台了高铁职工作息制度,保证高铁职工能够得到较好休息。第三,深化民主管理。落实厂务公开制度,通过各种方式,就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公开,接受职工的监督。组织职工代表巡检安全生产,为运输企业发展献计献策,让职工感到说话有人听、问题有人重视、建议有人采纳,进而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第四,坚持“育人”和“塑形”并举。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用身边的人来影响人,感召人。2012年,玉林车务段、百色工务段、沿海铁路公司等3个单位荣获全国“安康杯”优胜企业,44名职工荣获全国、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和火车头奖章,38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获得局级表彰,49项技术革新和发明项目以职工姓名予以命名。南宁铁路局通过广泛开展“寻找、培养身边的榜样”活动,去年涌现出了三位先进典型,他们是全国劳动模范、“共和国铁路楷模”,南宁车辆段质检组工长侯树德;全国铁路火车头奖章获得者,玉林车务段玉林站客运值班员刘玉生;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群众,百色工务段冗百工区工长汪伯华。总之,只有事事想着职工、依靠职工,才能增强职工对运输企业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职工才能把运输企业当家爱、当家建、当家管。
2.落实职工群众参政议政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对改革发展体会的最清楚。人民群众是施政的基础,对政令得失反映的最真实。因此,要从群众口中知得失、知冷暖、知虚实,坚持群众拥护的,摒弃群众反对的,才能不断改进工作。运输企业改革、经营、发展的大计,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通过职代会等民主手段,尊重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主动把运输企业的重大事情公之于众,让职工品头论足,各抒己见,特别是在一些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可以调动职工群众群策群力,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减少决策失误。同时,运输企业领导干部,要能够扑下身子,把职工群众当亲人、当老师,要能够眼睛向下看,脚步往下走,在谋划发展思路时多向职工群众问计,在查找发展问题时多听职工群众意见,改进发展计划时多向职工群众请教,落实工作任务时依靠职工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时由职工群众评判监督,依靠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3.依靠职工群众实现进入高铁时代发展目标。职工是推动运输企业发展的动力。运输企业制订的目标任务,需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完成。就南宁铁路局来讲,率先进入高铁时代。针对高铁设备新、技术新、人员新、管理新,没有任何经验可鉴的情况,为保证高铁安全,南宁铁路局坚持依靠职工,让职工人人树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个个担起安全责任,出主意想办法,成功破解了遇到的多个难题。今年9月15日,南广高铁铺轨工作正式进入南宁东站,这是继南钦高铁后,第二条与南宁东站接轨的高速铁路实现了安全试运行,安全基本可控、稳定的目标。针对一线人员紧张的情况,南宁铁路局把基地车间部分班组撤销,将人员充实到一线。在改革过程中,南宁铁路局充分相信、依靠职工、替职工利益着想,顺利地解决了遇到的问题。以上实践说明,只要南宁铁路局把真实困难告诉职工,把目标任务讲给职工,团结起职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实现不了的目标。只要南宁铁路局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贯穿在日常工作的始终,铁路运输企业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和未来。
6.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篇六
从国际上看, 一个国家要建设现代化, 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是有不同途径的。有的国家走的是资源型发展道路, 像中东一些国家, 像澳大利亚。这些国家也很富, 应该说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他们依靠的是资源。中东有石油, 澳大利亚有丰富的矿藏。他们靠出卖这些资源就可以使全国人民过得很好, 现代化建设也可以很快实现。
有些国家是以工业化生产为主, 比如像我国现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应该说, 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的制造大国了。资源型国家的发展模式, 我们走不通, 因为我们的资源并不是很丰富。但是, 要走制造型国家的道路, 同样也会出现很多问题。现在, 我们号称是世界制造大国, 大家出国访问, 可以看到国外很多商品都是中国制造的。当然, 制造产品、出口换汇, 会给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平带来提高, 但是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 比如像环境问题、资源消耗问题、能源消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这些问题应该说是这种类型的国家所必然面临的问题。
还有一种发展模式就是走创新型国家的道路, 像一些西方发达国家, 像美国、日本, 他们实际上占据了技术发展和文化产业的高端, 有优秀的人才, 有丰富的高端人力资源, 从事创造性劳动。他们生产知识, 他们创新, 这些知识所带来的财富也可以把国家引领到现代化, 这种方式应该是中国今后发展的道路。所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今后要走创新型国家的道路,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
走创新型国家的道路说起来容易, 但是做起来还是很难的。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一般的产业链, 一个产品从它的创意到最后的市场销售, 走的是一个马鞍形的曲线, 就是由附加值高到附加值低, 然后再到高, 高附加值在两端, 这两端一端是研发和设计, 另一端是品牌、营销和服务, 中间附加值比较低的是制造。
7.改革:历史的必然 篇七
社会主义改革的当然前提是社会主义体制的形成。而社会主义的建立又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初步实践开篇,合乎逻辑。
列宁领导俄国人民经过艰辛的探索,终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直到三十年代中期,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基本定型了。四十年代末,东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自五十年代初起,中、朝、越、古巴等国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体制。
社会主义在上述诸国的胜利及其体制的特点(由于苏联的经验、榜样和援助,各国几乎清一色是苏联斯大林模式),使各国必然地潜伏着改革的契机。整个社会主义国家,几乎没有一个脱胎于发达资本主义。从马恩的初衷看,它们都不具备建立社会主义的基础,各国无一例外地面临着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生产关系相对超前的矛盾现实。同时,先进的社会主义体制内部也存在着高度集权、民主法制建设滞后等系列弊端。“这种内在的矛盾性,就成为后来社会主义改革所以兴起和发展的现实动因。”(第16页)
对传统体制最早、最尖锐的一次冲击——南斯拉夫改革,拉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史的序幕。斯大林去世后,苏共二十大、中共八大的召开,东欧系列动乱的发生,终使改革洪流遍及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因改革出现在极为紧迫的形势下,准备不足,加上传统体制的弊病积重难返,到六十年代前期,各国的尝试都流产了。“改革的尝试,曲折的道路,勇猛的冲击,仓促的退却——这就是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前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过程。”(第146页)
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各国先后进入改革的深入发展时期。区别于第一阶段的来势凶猛,第二阶段的改革步骤相对稳重一些,改革已“逐步深入到社会主义体制的运行机制的内部,探讨完善这一机制的各种问题”(第342页),同时“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第343页),在综合程度上也有所进步。因未能从根本上冲击传统体制,改革遇阻。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改革进入全面高涨时期。各国对传统体制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改革规模空前。“中国、苏联、南斯拉夫、匈牙利以及其他国家的改革汇合起来,使今日社会主义改革的潮流呈现出空前壮阔的前景和气势”。(第515页)由于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换时期,各国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难题,作者乐观地估计:“改革中的重大突破必将出现,社会主义改革的潮流一定会更加汹涌澎湃”。(第521页)
纵观七十年之风云,社会主义众多的共性给人以无穷的启迪。如,“第一代领袖现象”在各国何其相似,令人深思: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失误乃至重大失误,只有在“第一代领袖”〔如斯大林、毛泽东、铁托(其自治模式并非完美无缺)]去世之后才能加以否定和纠正?为什么各国的政治大清洗(如一九三六—一九三八年的苏联、四十年代末的匈牙利、五十年代初的捷克、五十年代末和十年动乱中的中国)都如此猖獗、以至于一发而不可收?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自我调整和自我否定机制的建设早该提上议事日程,而同时,各国的土地改革、屈从于政治的经济建设,如此等等惊人的相似,又怎不叫人掩卷长思?
该书的两点突破,难能可贵。一是打破了史书论及世界则不谈中国的框框。其实,作为社会主义体系的一个重要成员国和社会主义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不谈中国是不行的。同时,加进常被人遗忘的朝鲜、越南、老挝、古巴等国,更增加了内容上的全面性。二是打破了写史中避近就远的传统。该书主要论及近三十年的历史,又把人们的视线一直扯到一九八七年,尽管增加了写作难度,但给人以极强的现实感和亲近感。
由于本书涉及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方面,不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行文的深度,同时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论述显得薄弱一些。又因其距现实近,分析评价的准确性则有待时间的检验。
8.统一法人是必然选择?[农信社] 篇八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增强服务“三农”的功能,是农信社改革的方向。根据国务院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方案和银监会关于“中西部地区的农信社产权改革的重点要放在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上”的具体要求,结合敦煌市信用联社的实际,笔者认为,当
前规模小、实力弱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信社应坚持走县(市)联社统一法人改革的路子。
西部地区农信社改革为县(市)一级法人模式符合客观实际
分析敦煌市的实际可以看出,一是地方经济发展中农业占主导地位。到2003年,全市13.4万人人□中,农业人□达9.7万人,占总人□的71.9%;工农业总产值13.38亿元中,农业总产值11.63亿元,占总产值86.9%,属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农业市。二是农信社支持的重点是“三农”。敦煌市衣信社存款仅占全市金融总量的12%,但却投放了占全市金融机构29%的贷款,在2003年末5.2亿元的贷款余额中,“三农”贷款余额达到42697万元,占比82%。而且,这种信贷投放结构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改变。三是群众人股求得信贷支持的期望值高,而参与农信社管理的能力弱、期望值低。全社2003年底股本金余额只有669万元,其中员工股就占到了280万元,占股本金总额的41.8%,员工股人均1.4万元,社员股只有388.9万元,户均不到150元,在历年扩股中,群众只入资格股,且关心的主要是能否优先贷款,而不是股息分红,对农信社实施股份制改造的兴趣不大。该联社近年的盈利水平平均每年只有90余万元,利润率只有0.15%,很难提高回报率,造成大额股扩充困难。四是“统一法人”可灵活调度使用信贷资金。敦煌市信用联社下辖的14个基层信用社中,2003年末存款比例最低的为55%,最高的达160%,联社统一法人后,可灵活调度使用资金,使信贷资金发挥最佳效益。同时还能避免单社最大一户或10户贷款比例过高的现象。五是集中使用呆账准备金,核销大额坏账贷款。在14个基层社中,呆账贷款最少的社为0.6万元,占比为0.1%,最高的却达802万元,占比为19.2%。联社统一法人后,可集中使用呆账准备金核销坏账贷款。六是1998年信用社按合作制进行规范改造后,信用社员工以外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社会职务变动频繁,基层社“三会”已形同虚设,不能正常开展工作,行使职权。西部信用社规模较小,基层社的业务经营事实上已直接接受联社领导。
建立符合西部地区农信社实际的法人治理结构
县(市)联社统一法人后,按照《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方案》中设计的县(市)联社设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的要求,遵循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西部地区农信社可以把内部组织管理模式改革为将理事会、监事会机构、职能合并,建立决策监督委员会,向社员代表大会负责,集决策监督为一体,行使决策监督职责,设理事长一名,为法定代表人,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建立县联社经营管理委员会,向决策监督委员会负责,受决策监督委员会委托,行使对信用社的日常经营管理权,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由决策监督委员会聘任,在授权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决策监督委员会对经营管理委员会实施监督,实行决策监督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为防止理事长“一言堂”和“内部人控制”,解决内部监督制约问题,决策监督委员会的决策事项可实现票决机制。这种新“三会”模式既符合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又符合西部地区农信社县(市)级联社人员少、管理跨度小的特征,更主要是不违背改革原则和目的,减少了管理环节和管理人员,降低了管理成本,减少了内耗,提高了议决事效率和工作效率,不失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信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一种现实模式选择。
【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推荐阅读:
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07-01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改变06-16
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就09-04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06-18
改革开放的年代教学设计09-10
关于改革开放的演讲稿09-30
第7课改革开放的起步06-28
改革开放30周年的思想汇报06-20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教学设计06-29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面貌变化的调查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