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容量性休克预案

2024-10-04

低血容量性休克预案(精选3篇)

1.低血容量性休克预案 篇一

低血容量性休克多见于急性的速度较快的失血。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危急﹑发展快, 如早期控制不及时可迅速引起各重要脏器的功能不全及DIC。现将我院成功抢救1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体会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 14岁, 因复合外伤和低血容量性休克于2009年5月19日入院。经查, 其血压测不到﹑腹腔内积血。即刻纠正休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积血约1200mL;肝右叶边缘处可见一约5cm长裂隙, 深达肝实质, 出血不止;十二指肠处后腹膜可见一3.5×4.0cm大小的血肿。术中输液2500m L, 输血800m L, 术后诊断为: (1) 外伤性肝破裂; (2) 血腹; (3) 后腹膜血肿。经迅速有效的抢救使患者转危为安。

2 抢救配合

2.1 迅速将处于备用状态的急救药品推车推至手术床旁, 备好吸引器、氧气、加压输液泵、麻醉机、高频电刀、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包、手术器械包等抢救器材。

2.2 用留置针快速建立一条静脉通道, 协助医师迅速准确建立中心静脉置管通道, 以便快速安全地将抢救药品输入血液循环, 快速补液扩容。

3 抢救体会

3.1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快速﹑足量的补液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的首要措施。由于患者在短时间内丧失大量的血液, 直接造成血容量锐减, 为保证输液输血速度建立中心静脉置管通道, 不仅能迅速补充血容量, 而且能动态观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

3.2 呼吸机加压给氧, 麻醉师迅速施行气管插管术, 当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时, 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将发生异常变化, 当及时加压给氧后, 可使患者缺氧症状得到改善, 以防止病情继续发展。

3.3 所有参加手术的人员分秒必争地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以争取抢救时机, 为患者赢得生命。

3.4 急救药品及器材的及时供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可见加强对急救药品﹑急救器材的日常管理工作显得极其重要。

3.5 按麻醉、手术要求为患者摆好舒适的体位。配一热水袋为患者保暖﹑镇痛﹑解除血管痉挛。正确使用约束带利于手术操作。

3.6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全身症状和尿量, 及时观察病情变化、休克程度及检查肾功能。

2.低血容量性休克预案 篇二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75-01

胃溃疡常见的合并症是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具有起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涉及系统器官多等特点。该种疾病常常由于病情凶险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高质量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护理工作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6例,女3例,年龄18岁~52岁,平均年龄为44.3岁。均为胃镜确诊为胃溃疡,休克诊断符合【内科学】第八版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有意识淡漠,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其他症状有乏力、纳差、嗳气、头晕、面色苍白等。

1.2 治疗与转归

采用补液、止血、抑酸、护胃等综合治疗措施。9例均于48 h~72 h内出血停止,1周左右临床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抗休克治疗护理

低血容量性休克病情危急,进展快,若不立即抢救将危及患者生命,必须争分夺秒予以抗休克治疗,做好相应护理。

2.1.1 2液体复苏护理

早期液体复苏是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基础。9例患者均经右颈内静脉置管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输注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1000~2000ml,然后根据出血情况,血压以及红细胞压积变化调整补液量及给予输血。若血压回升并能维持时表明出血量少且已停止出血;若检查红细胞压积在30%以上则不需输血,否则适当输血,最好为新鲜全血,使红细胞压积维持于30%.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根据尿量,CVP调整输液速度,妥善固定右颈内静脉导管,维持管道通畅。输液期间注意觀察有无咳嗽,胸闷,气闭,气促等症状,防止肺水肿,心力衰竭。

2.1.2 病情观察及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每15~30min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及脉搏氧饱和度1次,注意中心静脉压,皮肤粘膜色泽及肢端血供变化。及时留置导尿,观察并记录尿量,有助于了解抗休克治疗效果。

2.2 用药护理

应用减少损害因素的药物如制酸剂,抗胆碱能药物,H2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前列腺素E2的合成剂及奥美拉唑等;同时给予胃粘膜保护药物如硫糖铝,铋剂等。使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须于饭后一小时内服用,咀嚼片必须嚼碎后再行吞服。用药期间应注意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2.3 一般护理

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吸氧3~4L/min,采取中凹位或平卧位,尽量避免搬动。呕吐者头偏一侧,防止因呕血引起窒息,及时处理呕吐物,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护理2次/d。及时送检各种检查标本,如血常规,血气分析,生化检查等,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以温和语言安慰患者,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增强其治疗信心及安全感,简单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进展及治疗目的,取得配合。

2.4 饮食护理

严重呕血或明显出血时,必须禁食,24 h后如不继续出血,可给少量温热流质易消化的饮食,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粗糙、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禁烟、酒、浓茶和咖啡。

2.5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全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其自身的最佳身心状态,其必要条件是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并对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较深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估[1]。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的前提下,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尤其反复出血者因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感到前途暗淡,消极悲观,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医护人员从容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认真的答疑、果断的决策、沉着、冷静、熟练的操作,可给患者以安全感,解除患者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有益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进一步治疗的配合。所以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工作中做到耐心细致、关心体贴,构造和谐气氛,设法取得患者信任,稳定患者的情绪,正确应用解释、鼓励、安慰、暗示等支持治疗方法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积极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做好家属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和支持,鼓励家属多理解患者,多探视患者;不要流露厌烦、恐惧情绪。

2.6 健康指导

溃疡为一心因性疾病,不良饮食习惯,长期精神压抑或精神紧张均可导致胃肠黏膜防御功能降低而发生溃疡[2],此外,一些药物可诱发溃疡,如发病前曾用APC、安乃近、地塞米松等药物[3]。大量研究发现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如上述因素不解除,消化性溃疡极易复发,因此,出院时对患者健康教育和指导是必要的。主要内容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生冷食物及辛辣食物。少吃零食以减轻胃肠负担;保持稳定的情绪,减轻心理负担;慎用APC、安乃近等退烧药,慎用激素;HP感染主要通过粪便—口或口—口传播,有明显的家庭群集性,因此,应强调饮食卫生,在家庭内实行分餐制等。以减少感染机会,已感染HP者应遵医嘱积极治疗。

3 小结

胃溃疡并发出血多起病急,可合并休克,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同时,增强预见性护理意识,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与医生配合协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护理经验,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应急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志红,周兰妹.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71-175.

[2]丁慧.上消化道出血诱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2,12(3):181-182

[3]方新林.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消化道大出血1例的抢救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2,1(3):56-57

3.低血容量休克治疗的进展 篇三

1 血液动力学及代谢变化的监测指标

近年来对休克病人输液的初测监测指标大致可总结为8项:(1)动脉血压:对危重病人常用动脉插管连续测压;(2)脉率:(3)中心静脉压;(4)用Swan-Ganz导管监测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及心输血量(CO);(5)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6)血红蛋白浓度;(7)尿量:(8)动脉血乳酸含量。其中有7项在一般医院均可以做到,仅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以及心输血量的监测较难,要求有插Swan-Ganz导管的条件。静脉系统内血容量占全身循环血量的75%,因此在低血容量休克时,回心血量减少所致的中心静脉压降低比动脉压的改变更早。它反映了循环血量、右心的功能和末梢静脉的紧张度。中心静脉压上升可能为输液过多、心衰(尤其右心衰竭)、咳嗽、正压呼吸、腹压上升,胸水潴留或气胸等所致。中心静脉压下降则与循环血量下降、气道狭窄或负压呼吸所致的辅助呼吸有关。测定中心静脉压时需要注意最初测定值的变化。Wilson指出:休克病人中心静脉压值和循环量实测值之间在输液前完全没有相关关系。其原因是:重危休克病人己用了血管活性药物,血管紧张度已有改变,有的可能合并有明显的肺部病变或者受到麻醉和正压呼吸的影响,也有的早己存在心衰。因此中心静脉压只能作为心脏负荷允许的条件下补液量是否恰当的参考。有实际意义的做法是一方面补液(200-500ml)进行心脏负荷实验,一方面测试中心静脉压的变化,根据中心静脉压的反应来判定病人循环血量的变化情况,指导补液的进行。假如左、右心室的舒张压相等,中心静脉压可以作为左心室泵的指标。因此在低血容量休克时年轻病人的中心静脉压往往比老年病人更有意义。对于某些老年或伴心肺疾病的休克病人,则需要测试肺毛细血管楔压。在左心房压力不超过15mmHg的条件下,左心房压力和肺毛细血管楔压二者是相关的,左心房压力一般也和左心室压力相关。因而测肺毛细血管楔压不仅能反映左心房的压力同时也能反映左心室的压力。左心室衰竭时,由于肺瘀血肺毛细血管楔压的升高比中心静脉压更早,所以肺毛细血管楔压不但是判定左心收缩力的指标,也是监测肺毛细血管内压增高与否、肺间质有无水肿的重要依据。所有这些对老年或有心肺疾病的休克病人的补液,均有重要指导作用。

2 大量输液

低血容量休克时,毛细血管开放,血管间隙加大,因而需要的液体输入量,常比丢失量更多。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自六十年代Shires提出休克时体液的变化主要是细胞外液的变化以来,对失血性休克的研究,已由原来的循环血量的变化扩大到末梢循环、细胞外液和组织代谢等各方面。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除了补充循环血量以外,还要改善末梢循环,恢复细胞外液容量,防治酸中毒,因此与细胞外液成分相似的乳酸钠林格氏液被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治疗低血容量休克以及感染性休克的首选药物。至此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有了一个划时代的发展。实验表明,在输血的同时输林格氏液比单纯输血的成活率高。Gallie报告输血得到的循环量恢复,仅是毛细血管血流的改善。只有同时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才能恢复细胞外液量。

3 输高渗氯化钠问题

乳酸钠林格氏液输入体内后很快即扩散到全细胞外液中,留在循环内的不过四分之一。这些非功能细胞外液的增加造成组织的水肿,因此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对低血容量休克的病人应当输以高渗氯化钠溶液。岛畸指出,高渗氯化钠溶液不仅能预防组织水肿,而且由于它能将细胞内水分吸出,少量输入即可维持循环血量,从而防治输液过多所致之心肺并发症,因而主张在重度烧伤和外伤性休克时应用此种液体。在重症脑外伤,尤其脑外伤与失血性休克并存时输用此种高渗氯化钠溶液,不但可恢复血容量而且还可防止脑水肿,效果优越。Cuono将高渗氯化钠溶液对重症烧伤的治疗作用归纳为:(1)减轻受伤组织的水肿,促进创口愈合;(2)高渗性利尿作用;(3)输入量比等渗液少三分之一,因而可减轻心脏负荷。DeFelippe报告12例晚期低血容量休克病人,他们对大量补液以及激素和多巴胺已不起作用,但在输入7.5%氯化钠溶液后,有11例休克获得好转,并少输了90%的等渗氯化钠溶液。Velasco用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狗,长期存活率达100%,而用等渗氯化钠溶液的动物则全部死亡。实验证明高渗氯化钠溶液有助于增加动物的平均动脉压、脉压、心输出量和肠系膜血流量。他的结论是:高渗氯化钠溶液可以增加血循环的动力性效应,保证氧的供给和代谢物的清除。

4 关于胶体的应用

休克时血浆和白蛋白的应用与肺水肿的关系争论较大。有些学者认为血浆渗透压的高低与肺水肿的形成有一定关系.Puri发现重症体克病人中,血浆渗透压在15mmHg以下者肺水肿发生率明显多于血浆渗透压在19mmHg的病例。Skillman也认为血浆渗透压的降低是出现肺水肿的主要原因,提倡输入白蛋白预防肺水肿。但也有的学者认为,在肺毛细血管与肺泡膜之间的水分移动方面,除血管内胶体渗透压的作用外,还与血管内和组织间隙之间胶体渗透压差有关。Staub用羊作出血性休克实验,输乳酸钠林格氏液后虽然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但由于血管内与组织间隙的渗透压差下降而得到代偿。另外在肺水肿的成因中,肺毛细血管渗透性的增强以及肺淋巴回流障碍,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不少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休克时输白蛋白液不仅不能改善肺功能,有时甚至使呼吸循环恶化,使肾功能进一步低下。Lucas在输白蛋白液的46例休克病人中有12例发生肾衰。有人认为问题争论的焦点不在于是晶体液好还是胶体液好,关键是要看病人当时的病理生理状态。以肺水肿为例,如肺水肿合并低血容量休克,输以浓缩的白蛋白可能使水分由组织间隙进入血浆内重新分布,但是在肺水肿合并晚期休克或许多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时,如仍输以大量白蛋白则可加重肺毛细血管与肺泡膜之间的渗透,从而加重肺水肿。一般认为对于一些丢失大量血浆蛋白的病例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化脓性腹膜炎或烧伤病人,输血浆或电解质溶液中加白蛋白(乳酸钠林格氏液1,000ml加白蛋白25—50g)是非常有益的。

5 纠正代谢障碍

休克时无氧代谢亢进,碳水化物耗竭,蛋白质分解,如合并感染,能量的需要还要增加,因此输液的意义并不限于扩容.McNamara报告高渗糖溶液可使低血容量休克病人的心输出量增加,使周围血管的阻力降低,具有改变其血液动力学的作用并认为其效果优于高渗的甘露醇和高渗的氯化纳溶液。Ekitz观察到,在输血及乳酸钠林格氏液的11只休克动物中,只有6个生存,而输高渗糖的12只休克动物全部存活。另外外伤性休克时肌蛋白破坏严重,甲型氨基异戊酸(Valime)、亮氨酸(leucine)、异亮氨酸(lsoleucine)等支链氨基酸直接被氧化,氨基丙酸(Alamine)在肝糖再合成时被利用,周围组织不能利用的芳香族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则增加。因此有人主张治疗休克时给以氨基酸输液尤其是支链氨基酸,可望收到一定效果,还有待于今后临床实践来证明。

6 血管活性药

在液体量己经补足但血压及尿量不见好转时,为改善微循环要考虑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血管活性药的选择主要为β受体兴奋剂,最好选用既能影响肌肉的收缩(Inotropism),对心律影响有较小的药物。目前常用的有多巴胺及Dobutamine。有人主张两种药并用,即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又能利尿。目前β受体兴奋剂和α受体阻断剂并用尤为一般医生推荐。应用α受体阻断剂的前提是补足血容量。α受体阻断剂中常用的为酚苄明(Phenoxybezminum)。它可使动脉压上升,心脏指数增加,尿量增多,肺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下降。在液体量己经补足,但动脉压仍低,尿量仍少或肺动脉压及中心静脉压仍高时,可考虑用此药。它是当前认为安全而有效的血管扩张药物。其他还有酚妥拉明等。

7 休克治疗中补钙问题

上一篇:主管护师历年考试真题下一篇:环境保护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工作总结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