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税与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2024-09-29

信息管税与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精选5篇)

1.信息管税与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篇一

关键词 混合学习;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信息技术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94-02

1 混合式学习模式简介

混合学习(B-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电子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的学习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的培训机构提出的,核心理念是在适当的时间,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契合适当的学习风格,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首先提出要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同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后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等对混合式教学模式都提出各自的观点。

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1)循环模式(rota-

tion model),这种模式让学生在面对面课堂学习和计算机指引学习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中交替适应,适用于小学阶段的学习;2)流动模式(flex model),这种模式则要求学生通过在线课程进行课题学习和在线辅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在自己选择的地点进行独立学习,适用于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学习;3)自我调节模式(self-blend model),这种模式要求学生自己选择额外的在线课程来补充学校课程缺少的部分,获得学位或认证;4)增强虚拟模式(enriched virtual model),这种模式是学生通过在线课程或线上班级完全采用在线的模式,辅以不经常的教师面对面的教学。后两种模式适用于高等阶段的学习。

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具有诸多优势:构建了数字化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互性强、逼真性高、易于使用的模拟实训平台,使学习更加科学化,更有针对性,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需要,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使优质资源在课堂上更加有效应用,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避免教师重复机械劳动,为教师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提供了条件,便于教师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

2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理论依据 在传统的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中,主要是先教后学的形式,课堂是教师的舞台,按照教师讲授、学生操作、辅导答疑三个环节进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全体学生接受的是教师无差异的讲授,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护理专业核心课程设计

1)面授教学。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外科护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护理伦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目标是使护理院校的学生掌握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来解决护理工作岗位中常见的问题,完成岗位工作,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来制定教学设计,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静态的教材转化成动态的活动教材,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使课程设计更加合理,面授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结合教材内容,形成专题性教学内容。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要与学生具体需求相结合,通过床边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护理的知识和能力,既完成重难点知识教学,也使教学内容完整而有系统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竞赛作为教学过程和考核形式,通过竞赛形式把课堂教、学、做融为一体,既活跃课堂气氛,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网上教学。网上教学要坚持师生为本的原则,以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结合教学需要,以学期为单位,将一学期中要讲授的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发布在网上,让学生提前预习,并对这些资源进行动态管理。课程结束后,在课程论坛中开展谈论,使知识点精细化、碎片化,帮助学生明晰教学内容和结果,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网络课程与课程论坛的引领,对学生学习提供积极的针对性指导,形成一套适合网上学习的形成性评价办法。开展网上学习过程评价,从学生阅读材料、学习小结、网上讨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3 混合教学模式的效果和启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混合式教学打破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由讲台下被动接受知识的“观众”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为互动的合作关系。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外,还能在网络空间独立学习,可以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潜能得以激发,思维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实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而且有利于师生互动交流,形成平等互助、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在网上布置教学任务,学生独立完成前置性初探学习,促进学生深度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方式改变了学生以往带着一个“空白的大脑”走进教室,等待教师讲解的被动学习状态,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带着初步学习的收获与问题走进教室,与同学和老师共同讨论分享。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辨、互助学习,课堂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自主安排“线上”自学,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由“重教学任务完成”转变为“重知识内化,重吸收效果”,实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

锻炼学生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无疑是重要的,但是护理专业学生如何与社会沟通、融入社会也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社会的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因此在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入对学生创新、团队合作、沟通等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担当导演,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及线上教学中建立一种师生合作关系,将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参考文献

[1]马亮.运用混合教学模式改革计算机基础课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4).

[2]黄德群.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

2.信息管税与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篇二

【关键词】电子竞赛 创新人才培养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40-01

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明确提出“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探索将学生完成的创新实验、论文发表、专利获取、自主创业等成果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1] 。近年来,我校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打通创新人才培养渠道,在电子信息专业开展了“以电子设计竞赛为抓手,提升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改革[2]-[4],建立了包含项目化课程、研究性课程、学生科技创新社团活动、大学生实践创新立项课题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五部分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取得了可喜的实绩与显著的成效。

一、项目化课程

电子竞赛课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其包含的知识点涉及到电子信息专业的所有课程。竞赛要求学生具有熟悉应用各种器件,能够采用各种软硬件技术综合设计,具备文献资料查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报告梳理写作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我们以电子设计竞赛为抓手,开展了基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过程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将电子设计竞赛内容提炼内化为课程与教材改革项目,形成了有利于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项目化、综合化、设计性、研究性系列课程。通过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主动思考、分工协作来完成项目任务。推进了学生主动性的实践学习、应用性的技能学习、创新型的研究学习,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

项目课程以电子电路系统或电子产品为载体,将电子设计竞赛内容提炼内化为课程与教材改革项目,如:《电工电路设计与制作》、《模拟电路设计与制作》、《数字电路设计与制作》、《电子工程制图》、《射频装置的制作与调试》、《单片机小系统的制作及应用》、《可编程器件原理与项目训练》、《电子设计与制作》、《电子技术综合应用》等。通过项目课程教学,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大大提升。

二、研究性选修课程

开设本学科领域或跨学科领域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可研究性的课程,系统训练学生掌握从事科研工作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法。通过几年的实践积累,研究性选修课形成了“简单电路设计应用、处理器应用开发、复杂电子系统设计”三个层次,开发的主要课程有:《实用电子电路设计》、《技术报告和学术论文撰写》、《基于CPLD的数字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系统设计》、《系统综合设计应用》等,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学生科技创新社团活动

成立学生电子制作兴趣小组、家电维修小组、电子设计科技创新社团,每个社团制定具体活动计划,学校提供一定的资助资金,且配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辅导,制定辅导计划。低年级学生侧重于电子小制作活动,高年级学生开展家电维修社区服务、参加电子设计科技创新社团。电子设计科技创新社团主要围绕电子设计竞赛要求开设模块化课程,进行从总体设计论证到分模块的软硬件设计制作、调试、撰写报告等一系列电子设计制作训练,保证了学生有理论有实践地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电子设计制作项目的研究和学习。

四、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立项课题

一部分动手能力较强、对项目开发有强烈兴趣爱好的学生3~5人组成小组,自主申报院级科技创新课题立项,优秀的课题申报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课题立项,科研骨干参加学校的实验室改造立项课题研究或教师的科研项目。三个层次的立项课题学校均提供一定的资金资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开展科技创新研究。

按照电子信息专业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在创新实践课题研究、论文发表和电子设计竞赛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

五、校内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学校在每年十月举办为期1-2个月的科技创新节,本专业组织开展电子知识竞赛、电子技能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创新成果展示会和新技术专题讲座等。常规化院级的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施展空间,学生参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促进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连续获得五届全国一等奖,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

学校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先后投数百万元,高起点规划和组织建设了学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硬件环境。通过几年的研究实践,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均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项。

电子竞赛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实践、主动研究,动手实践、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内涵建设。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质量逐年提高,企业满意率达95%以上,有些学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尤其是在大学生电子设计制作竞赛中的优胜学生,毕业后深受各用人单位的欢迎、好评与肯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2015年。

[2]刘春风.浅析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9期,97页。

[3]丁群燕.高职机电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研究.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18期,143页。

[4]孙雷,占永宁.电子设计竞赛深化电子信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科技信息,2013年4期,19页。

作者简介:

3.信息管税与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篇三

[摘 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急需大量创新型人才,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尤为关键。可以针对电子信息类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中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弊端,在人才培养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多类别毕业导向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取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电磁场;电磁波;教学改革;仿真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026-03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理工高等院校的传统专业,其中包括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1] [2] [3]电子信息专业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专门人才,在社会各领域和部门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带动了一批新的创新型、交叉型、科技型的新兴产业和企业,创造了人才需求,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4] [5]为了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契合企业与社会对创新人才的渴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有所革新。[6] [7] [8]

本文阐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并针对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不足,对人才培养模式、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师队伍、多类别毕业导向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措施。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创新型人才,是指掌握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包括理论技术、经验技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其所从事专业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创新型人才是社会需求量最大、类型最多的人才,其与理论研究型人才不同的基本特征为: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培养具有创新开发能力,符合市场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

创新型人才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的主力军,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支持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保障。在创新和创业尤为活跃的今天,电子信息产业是创新和创业的主战场,是振兴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该领域的产业发展急需大量的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专业人才。

从当前理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来看,尽管国家推出了一些质量工程项目,高校采取了一些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还未建立,培养模式还在摸索之中,整体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诸多问题还有待研究和实践,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革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

(一)探索“按大类招生、分段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打破专业界线,满足共性需求,首先进行两年的大类培养,第三年根据学生志愿分专业进行一年的培养,使学生在某一技术领域形成特长,实施专才教育,体现个性需求;最后一年根据社会需求和就业情况,分流培养一年,使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相结合。该改革方式打破了传统专业间的界限,拓宽了学生的专业面。

采取的“分段培养”模式,以“工程认知―工程实验―工程设计―工程实施”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和“立体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载体,为配合“分段培养”改革试点,开展了多元化、多层面的校企合作,加强教师工程背景和企业实践,制订相应人才培养管理运行机制,实施“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等几个方面的建设,初步探索构建出了“通才与专才相结合、共性和个性相结合、个人发展与行业需求相结合”的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大类招生、分段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二)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方向特色”的综合化“多层次”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施“基础平台+专业模块+方向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梳理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共性基础,构建“基础平台”,打通基础,整合课程内容,拓宽专业口径,突出特色。

基础平台是通才教育平台,按电子信息类专业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专业模块是专才教育平台,以核心课程为重点,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设置总揽电子信息类全貌的学科概论课、专业导论课等综合化课程,增设创业课程、订单课程,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和专业面,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方向特色是指差异性教育平台,突出本专业特长的差异性,突出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前瞻性,安排多门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突出光电传感和光纤通信相关课程,讲授科技前沿、产业发展等理论和实践相关知识和技能。

该体系优化了现行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解决教学中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单一培养模式问题,适应了教育个性化的趋势,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

(三)建立“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的“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课内外相结合,包含实践技能层、学科基础层、综合应用层、创新实践层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基础。可以在这个系统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工程认知能力、工程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的“立体式”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如图2所示。

学院的实验中心将完成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共分为“基础实验层”、“综合应用层”、“设计开发层”、“研究创新层”四个模块。形成了“以培养方案为根本,辅以实践能力培养补充方案”的培养模式,实现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的目标,解决了教学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四)打造“校内教师+学科专家+企业工程师”的“多主体”教育的教师团队

通过校内外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打造“校内教师+学科专家+企业工程师”的“多主体”授课教师队伍。

校内教师主要承担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体课程;学科专家主要承担专业核心课程、导论课和方向特色课程,并指导拔尖学生的学科竞赛、科研立项和科学研究;企业工程师主要承担资格认证相对应的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其结构如图3所示。

(五)以“就业、考研、留学和创业”为导向的“多类别”毕业生培养

“多类别”就业群体指毕业后参加工作、攻读硕士学位、海外留学、自主创业等类别的毕业生。宽口径的毕业途径有利于提高学校就业率和知名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调整和增设相关的课程。大一通过专业导论课,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志愿定好毕业去向,并鼓励学生选择创新和创业通识课程;大二鼓励学生加强对英语的学习,考托福和雅思,申请国外全额奖学金或申请留学基金委基金等;大三开设本专业重点考研课程,并安排教授或名师讲课,增加考研的砝码;大四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讲授本科生课程,宣讲企业文化、产业发展、技术前沿、产品特点、生产流水线等,并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走出校园学习企业管理、生产加工等实践能力和知识,为参加工作或创业做好准备。课外,要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研立项、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结合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提出了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和实践体系、教师团队等方面的建设意见。结合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的实际,总结出一套满足重庆地区或西南区域电子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有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电子信息类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当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将学生核心竞争力作为衡量标准,才能正确把握改革的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徐志国,田锦.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31-32.

[2] 王玮.电子信息类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28-30.

[3] 方杰,徐宇宝,张晓东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J].大学教育,2015(3):28-29.

[4] 张家明.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87-188.

[5] 王冠凌,武峰.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0):190-192.

[6] 张颖.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创新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S2),2012(10):51-54.

[7] 周素茵,曾松伟,郑红平.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5):11-13.

[8] 吴伶锡,詹杰,周仁龙.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105-107.

4.信息管税与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篇四

[关键词]高职教育 软件专业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钧铭(1963-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通信技术、高职教育管理。(江苏南京210046)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3-0044-02

软件实用人才培养伴随着国家对软件产业的发展战略而成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新的增长点。中国的软件产业链将在生产流程细化的过程中成形,一方面,出现了以承接国外软件加工业务为主的“外包型”软件工厂;另一方面软件企业内部将出现“软件加工车间”,承接企业自身的“外包”业务,两者的性质相似,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也类同。软件外包产业相对而言是成熟度较高的产业,因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低成本、高可用、高稳定的软件实用人才。国际上成熟的软件企业其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形结构,在现阶段国内软件外包产业人才结构由橄榄形向金字塔形梯度转移过程中,大专层次的高职软件专业毕业生将是软件实用人才中的主力。因此,以“软件外包企业”作为目标企业,将是高职软件专业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率的必然要求。

高职软件专业的学生要在软件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企业进行软件生产流程再造,通过分工细化和生产标准化为高职学生提供适用岗位;二是学校的教学内容实用化,按企业的岗位要求培养实用人才。虽然目前企业和学校对此都已有认识,但要达到完美的结合尚需时日。因此,现阶段的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几方面的矛盾:一是企业分工不细,对学生提出了过高的要求,高职生难以适应;二是高校的“共性”教育与企业的“个性”需求相矛盾;三是学校教师知软件而不知软件生产,学生所学知识缺少实用性和针对性。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对传统的软件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借鉴国外软件实用人才培养经验,建立一种有利于产学结合的课程结构,推进并优化校企合作模式。

一、从培养实用人才的目的出发调整课程结构

在现阶段软件人才需求由高层次向中低层次梯度转移的过程中,高职软件专业毕业生进入软件外包企业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程序编码、软件测试及软件界面设计等,企业对这类实用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较好的外语水平(日语或英语);精通一门软件语言或工具;了解软件编程的规范与流程;具有相应岗位工作的经验,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软件专业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和教学方式,企业目标与岗位目标不明,采用“宽口径”以求提高就业率,学生缺少足够的时间进行一种语言或工具的使用训练,教师缺少工厂化的软件编程与测试的经验,不了解软件编程规范,学校没有建立企业仿真环境,导致学生不能适应企业的管理方式,不能满足各个软件企业的要求。国外软件人才的培养虽然有较成熟的经验,但是否能完全照搬,至少在近期内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软件实用人才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各个软件企业在软件方向、使用工具、编程规范、管理环境上的异同,处理好软件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共性与个性的矛盾,是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借鉴印度NIIT的培养模式和国内一些软件培训公司的模式,结合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的实际,可以将软件实用人才的培养设计成四段式模式,分别是软件通识课程、软件语言与工具课程、软件仿真训练课程、实战训练课程(见图1)。其中,“软件通识课程”包括数据库、网络技术、软件工程等基础性课程;“软件语言与工具课程”包括JAVA,NET,J2EE,WEB等方面的课程,各个专业方向有所侧重;“软件仿真训练课程”主要是以前面两类课程为基础,通过实际的案例进行开发仿真;“实战训练课程”是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软件通识课程”应以学院为主体开设,实战训练课程以企业为主体开设,其他两类课程都应以校企合作方式进行教学。

二、依据课程结构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软件实用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但与哪一类企业合作却有一个最佳的选择问题。软件企业与制造企业类似,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件或开发工具的原厂商(类似于生产设备供应商),另一类是应用软件开发商(类似于产品制造商),包括软件服务商。前一类企业为软件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也通过代理的培训机构为后一类企业培训员工;后一类企业是学校的客户,是软件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是毕业生标准的制定者,两者各有所长。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软件培训机构,如以代理微软软件为主的ATA公司,以代理IBM为主的智广公司等,这些公司始于企业内训部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面向社会服务。这些培训公司的特点:一是开发了一批实用的软件培训案例;二是教师有很好的软件开发经验;三是可以得到软件或工具原厂商大公司有力的技术支持,其培养出来的软件人才有很好的适用性;四是系统培训能力不足,重技能轻基础;五是过于推崇宿主的价值观,忽视国内软件企业的个性,以技术导向取代就业导向。软件培训公司向职业院校拓展业务是目前的趋势,其动力在于高校充足的生源和技术基础教育的优势。

在现阶段学院与这些公司合作,引进软件技术、人才培训技术与模式对培养软件实用人才大有益处,但高额的培训费是合作开展的瓶颈,同时,从长远的观点看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应用软件开发商是人才需求单位,与用人单位合作,就业导向明确,培养的学生实用性强。目前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都有内训机构,毕业生进入这些企业一般都要经过半年以上的培训,成本高、精力分散,尤其是人员流动性大,因此更多的企业希望能招收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或者将岗前培训工作转移到学校中。润和软件、擎天科技等企业目前已与我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其目的在于扩大外包业务,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高职软件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已具备了很好的环境,高职院校应确定合适的合作模式,图2是校企分层合作模型。软件语言与工具课程应与工具供应商(或其代理培训机构)合作较为有利,可以获得最先进的技术和相对系统的教学方式;学院应建设一批与语言、工具相对应的实验实训室,引进或培养一批在这方面有专长的教师,开展对学生的专项技术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软件仿真课程应与毕业生用人单位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学院应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建设一批软件“影子工厂”,使用这些企业开发的案例,用企业的软件工程师或自己培养的双师型教师开展对学生的岗位综合训练。

三、建立实训基地以适应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以学校为主体开展软件实用人才的培养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功能相对完整的软件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要有相对独立的管理团队及组织结构,包括软件培训基地管委会、实训中心以及各专业培训组(见图3)。

1.基地建设与管理委员会。由学院、软件企业及软件工具供应商组成,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基地发展规划、建设方案及运行管理制度,并对基地的运行过程进行评价与监督。

2.实训中心。以软件学院(或系)为主体,各软件企业参与构成实训基地的教学、管理与研发机构,主要职责是实施建设方案,运行管理,开展各类培训。实训中心下设各专业培训组。

3.专业培训组。以软件工具、软件企业类型等划分专业培训组,具体实施相关专业(方向)的职业培训。每个专业培训组配置一定数量的实训室及研发室。教师由学院的专业教师与企业的工程师共同组成。

软件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的具体功能包括:岗前培训功能——为在校学生、软件企业员工或社会人员进行上岗前或转岗前的培训;软件开发功能——基地建设应达到一定的具有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能力;教学研究功能——研究、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软件实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开发软件实用人才的培养标准;师资培训功能——为学院和职教集团培训软件教师。

四、结语

两年来,我院在软件专业的校企合作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短期培训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要“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我们将进一步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不断创新合作模式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巩固实践成果,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好、更多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姜大源.职业教育的通用教学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6).

[3]喻淑兰.深化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3(4).

[4]葛锁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4.

5.信息管税与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篇五

关键字: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应用及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城乡与区域规划建设的实际需要,具备人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资源管理等相关应用领域宽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开发、城乡区域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门技术性科学,与地理学、地图学、测绘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以及数学密切相关,涉及土地科学、资源学、环境科学和城乡规划等学科知识,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型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GIS 独特的功能使得它和城市规划有着天然的联系,既为城市规划提供分析手段,同时也促进了城市规划业务的信息化,为本专业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规划、人口动态变化等提供强大高效的分析工具,其分析结果能够为相关的决策人员提供有力参考。因此,GIS课程教学对该专业来说较为重要,让学生掌握 GIS 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能在本专业熟练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材选择与学时安排

该课程选择《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三版)》作为理论课的教材,该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介绍了GIS基本理论、技术体系及其应用方法,主要包括:GIS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应用模型和产品输出等,内容全面、且阐述详尽,是一本被很多高校使用的GIS经典教材,方便学生全面学习GIS的理论、技术与方法,适合地理科学类专业的本科生作为专业基础课教材。在实际授课中,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对不同章节内容讲授的比重做出适当调整,使学生既可以深入学习GIS的理论与方法,而且所学的内容也满足专业需求。

本专业对学生利用GIS软件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熟练掌握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屏幕数字化、专题制图,以及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因此,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了72学时,其中理论课占36学时,实践课占36学时。实践课学时较多,可以使学生每周都进行上机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设计

该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GIS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技术,还需要学生熟练操作相关软件。在教学时间方面,安排每周一次课,每次四学时;在教学内容方面,多数情况下,每次课的前两节讲授理论基础,即GIS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后两节则针对前两节的理论内容,进行相应的上机实践练习,使学生可以集中半天的时间,针对教材的某些知识点进行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验证理论的学习过程,即“理论联系实践”,真正做到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另外,在实践课的内容设计中加强了基础操作练习,并针对专业方向增加了部分实例练习。该课程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及“理论联系实践”教学内容对比,见表1.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在教学方法方面,理论课以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为主,实践课以教师实操演示、学生根据实习指导书练习为主,且每次实践课都需要提交实习报告,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标准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同学可以完成课堂内容,多次的实践练习也让学生对软件操作熟练掌握,同时越来越有信心和兴趣,但是,还有学生过于依赖实习指导书,在操作过程中不积极思考其中蕴含的原理与方法,很多操作步骤练习过后就忘记了,不能转化为实际能力。这种现象也反映了教学方法的欠缺,需要利用启发式教学代替填鸭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GIS方法与技能解决实际专业问题。

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期末笔试为主,占总成绩的60%,为了提高学生的上机实操能力,在期末考试前增加ArcGIS上机实践综合能力测试,以抽签选题的方式,每人8分钟独立完成指定操作内容,按照内容完成的完整度进行打分,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5%,另外,出勤率占总成绩10%,平时成绩占15%(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报告、课堂表现、课堂笔记等)。

四、结语

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 GIS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技术,能够熟练运用 GIS软件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GIS 课程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结合国内外的教学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GIS技术。

参考文献:

[1]宋小冬,钮心毅.以实践为导向的地理信息系统“逆向”教学模式[J].地理信息世界,2008,4(2):38-41.

[2]沈婕,汤国安,杨红,等.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材建设应用与发展[J].地球信息科学,2007,9(4):94-99.

[3]汤国安,周卫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J]. 地球信息科学,2005(2)65-69.

[4]黄杏元,马劲松,汤勤 .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5]刘丹丹,王延亮 .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J]. 测绘工程,2008(4)74-76.

作者简介:王丹妮(1988-),女,辽宁抚顺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教学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街道党建汇报下一篇:认识模拟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