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得

2024-08-01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得(精选12篇)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得 篇一

促进健康,完善人格

—记心理健康教育部工作心得

千苍一脉终覆雪,流至华光性自和。起初,一直不理解挚友送我的这句话。然而,却在心理健康部两个月的“华光”里,我终于理解其中的道理。原来,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人性才会变得坦然与完善。

其实,一开始决定加入心理健康教育部,是因为我觉得它是一份非常有意义有挑战性的工作,而且我也想完善一下自己。对于我们部门工作的意义,我想不言而喻,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大学生必修课足以可见它的重要性。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我促进了健康,完善了人格。

在心理健康教育部工作的两个月里,我发现我已深深爱上这份工作。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可亲的部长,可爱的干事们,我们之间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遇到问题,我们一起讨论,一起解决。遇到挫折,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倾诉。过去的五六十个日子里,回忆起来竟是那般甘甜与温馨。

然而,工作有乐就必定有苦。我也曾遇到过挫折。不久前,院心理健康教育部让我们去宣传星期六俱乐部并让人参加。却因为“心理健康”的敏感性,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参加。我只有一个个人解释,然而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我灰心了,第一次觉得太无助了。许久,我才明白,路不可能一直平坦,人生亦是如此。于是我又尝试着解释,虽然最后只有几个人参加,但因为这,我明白了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重要性。

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他要求每一个干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交流能力及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这些日子里,我们都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为更好的服务同学而奋斗。从中我明白了服务他认识我们的责任,也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曾今也迷茫地看待心理健康问题,甚至觉得只要活得快乐就好,别人怎么样是别人的事情,可自从当了心理健康教育部的干事之后,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知识,我才发现我是多么肤浅。才发现自己快乐是不够的。当别人我因为我而快乐的时候,那会是一种从心底升起的欣慰与满足。为了让同学形成健康的心理,我们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同学们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做到服务同学。这两个月我认识到了以前我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提升了自我,为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虽然有些内容还不够熟悉,但我会继续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续奋斗。两个月的学习,关爱他人,坚持不懈,自信自强已成为我内心的精神支柱。我知道,我变了。

突然有一种念头,有机会我一定去当志愿者。因为我知道,人活在世上不仅为了自己„

城市建设系土木一班石帅

2010年11月21日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得 篇二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 调查对象

中国政法大学大一到大四年级的各个专业的本科生。

(二) 研究方法

通过概率比例抽样法, 根据各个专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年级、性别抽出样本500份, 发放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429份, 回收率为85.8%, 性别分配为男生246名, 女生181名;年级分配为大一115人, 大二126人, 大三114人, 大四72人。为保证问卷的客观性, 我们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填写。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初步分析

(一) 心理咨询工作分析

在被问到“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过心理咨询”时, 通过面对面咨询和网络咨询的学生达到了19.4%, 说明我校学生已经逐步接受了心理咨询, 遇到心理问题时能主动地寻求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但是没有一个同学进行过电话咨询, 究其原因:一方面我校面对面咨询和网络咨询不收费, 打电话需要花费电话费, 而且每个咨询持续的时间都在1个小时左右, 对学生来讲这是一个不小的费用。另一方面心理咨询的接线员是我校心理协会的学生, 咨询的学生对接线员的业务水平可能存在怀疑。

从咨询效果来看, 63%的学生对咨询感到满意, 说明我们的咨询确实起到了作用。

(二) 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分析

在被问到“是否参加过心理咨询中心组织的团体辅导活动”时, 只有10.3%的学生表示参加过, 其余学生都没有参加过。参加过的学生中66%对团体效果感到满意, 说明我们的团体辅导活动得到了大部分参加过的学生的承认。

(三) 心理健康课程工作分析

在被问到“是否选修过心理咨询中心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时, 只有5.6%的学生参加过, 因为心理健康课程每个学期规定的选修人数是有限的, 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学生都是通过心理类课程来获得心理知识的, 而且56%的学生都认为有必要把心理健康这门课程设为必修课。所以, 我们应该利用好心理类课程, 扩大上课的学生数量。

(四) 心理健康委员工作分析

在被问到“如果遇到心理问题时, 是否会主动向心理委员求助”时, 35%的学生选择了会。对于“心理委员主要开展的活动”, 目前心理委员的主要工作还是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为主 (67.8%) , 心理健康委员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从以上数据来看,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普及面不够, 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应该面对广大的学生。为了克服以上问题, 我们一定要克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表面化和热闹化, 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着手, 把工作做细, 提高工作质量, 满足学生的需要。

(一) 个别心理咨询工作

从调查数据来看, 高校学生正在逐步接受心理咨询, 遇到心理问题时能主动到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而且63%的学生对心理咨询效果感到满意, 但是我们看到还有30%多的学生觉得效果一般。因此, 高校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使更多的学生接受心理咨询, 更好地提高咨询效果。

1. 加大宣传力度, 改变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错误认识。

目前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错在错误了解, 认为只有有心理疾病的同学才去做心理咨询。为了克服这部分学生的顾虑, 高校应该发挥各种宣传途径, 尤其是报纸和网络的作用。另外, 加大其他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材料的发放也有助于更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2. 扩大心理咨询师的队伍, 提高咨询效果。

心理问题具有长期性、反复性、顽固性等特点, 通过一两次咨询是无法真正解决的。有些心理问题需要长期咨询[1]。但是, 目前各个高校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人数有限, 无法对学生进行过多次的咨询, 导致咨询的效果下降。为了克服这个问题, 各个高校除了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配齐专职咨询师外, 还应聘请适当的兼职咨询师, 最好能在精神科医院聘请有精神医学背景的专家。

(二) 加强团体心理辅导工作

团体辅导以其独特的功能和方式在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既能帮助学员个人增强素质和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又能帮助提高团体的整体协作性和创造性,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能力, 提高团队绩效[2]。因此, 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手段。

在调查中, 只有10.3%的学生参加过心理咨询中心组织的团体辅导活动, 这跟学校组织的活动过少有关系。因此, 学校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通过采取一下措施来增加辅导的次数。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主要负责带领治疗性团体心理辅导的团体, 成长性团体辅导的团体则交给心理协会与心理委员,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首先, 由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根据每个年级的心理特点设计团体辅导活动, 然后把开展这些团体辅导的具体技术传授给心理委员。这样每个心理委员就都可以在自己班级中开展活动, 并鼓励心理委员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心理需求, 设计团体辅导活动方案。

(三) 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覆盖面

从调查数据来看, 心理类课程是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 说明了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但是, 从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 大部分的高校都把心理健康类课程设立为选修课程, 人数和规模都有一定限制, 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调查也显示, 5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把心理健康课程设立为必修课。2009年3月份在南京大学召开的教育部会议上, 教育部今年也把心理健康课程的推广设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调研了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的模式。该课程开设9周, 18个课时, 1个学分, 内容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自我认识、学习、人际交往、恋爱、情绪调节、珍爱生命、性格八个主题。大一第二学期开设, 9周为一轮, 共两轮。每个班180人左右, 三个老师各带3三个班级。此模式值得高校借鉴。

(四) 充分调动心理健康委员的积极性

为了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每个班级、每个宿舍、每个学生中,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 在高校的班干部队伍中应增添一个新角色———班级心理健康委员, 具体负责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他们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普及、危机干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心理健康委员属于新生“事物”, 我们在对其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缺陷, 没有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和功能。为此, 对心理健康委员的管理需要我们边实践边总结, 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以做到人尽其力, 力尽其责。我们可以采取举办心理委员工作经验交流会、建立精神和物质奖励等机制来充分调动心理委员工作的积极性。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国政法大学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问卷调查, 从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委员工作等方面分析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缺陷, 并针对缺陷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成山.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研究及对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3, 10.

[2]胡伟国, 王晓程.对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问题的探讨[J].温州大学学报, 2006, 6.

3.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篇三

关键词:职校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有效形式

一、职校学生的特点

1.生源特点

(1)职校学生生源广。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及学校对于招生的投入,职校学生有省内省外、市内市外、农村城市的;有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工作几年之后来学校再学习的,因此学生入学后容易产生地缘性矛盾。

(2)职校学生家庭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部分学生家庭家境较为富裕,多为独生子女,因此从小蒙受家庭宠爱;而部分学生家境贫困,造成家庭教育观念较为陈旧。部分学生为留守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形成隔代教育环境。但是,家庭教育往往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教育环境。因此,家庭教育的差异有时也会引发学生之间的激烈矛盾。

(3)职校专业性别差异明显。比如,汽修系的大部分专业可能学生全部是男生,而会计专业可能全部是女生。学生间戏称“和尚班”“尼姑班”。

2.能力特点

职校学生在能力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生活上,大部分学生可能是初次住校生活,缺乏生活习惯和方法的管理能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许多学生会因为情绪管理问题而产生矛盾。在学习上,许多学生因为注意力和时间的管理而烦恼。在职业规划里,许多学生会因为目标管理出现问题而茫然。总的来说,职校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上的欠缺,形成了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

3.心理特点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青少年期(12~18岁),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这一阶段存在着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危机,此时青少年个体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自我同一感或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觉和感情。埃里克森提出了在此阶段的一个“社会心理的合法延缓期”的概念,他认为随着青春初期的到来,青少年往往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持久地扮演一种社会角色和承担社会义务,感到要做出的决断太多太快,因此在做出最后决断前需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以便延缓眼前必须承担的义务,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如果青少年没有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同一性,那么他们就会产生角色混乱,表现为不能选定一个生活的正确角色,不能确定自己是谁、干什么等。角色混乱的青少年常常焦躁不安,对社会所赞赏的角色表示蔑视和敌意。

二、职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

1.心理健康课

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主要的方式。通过课堂,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知识点,规定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因此,心理健康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当然,心理健康课堂不应该是心理理论的讲述,而是应该侧重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和方法的学习。通过心理健康课堂,可以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兴趣,防患于未然。

2.心理活动课

心理活动课主要是以心理活动为载体,针对活动对象的需求,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一系列的活动,使得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的过程。例如,以“团队合作”为主题,设计“信任背摔”“驿站传书”的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信任和沟通对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心理活动课因为其形式的多样性和娱乐性,颇受学生喜欢。

3.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这种形式可以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例如以人际沟通为主题组建团队,通过关系建立、主题实施、团体结束的三个阶段,使得学生通过团体动力系统去体验各种沟通方式。由于团体成员的问题类似,因而可以通过观察他人来加强内省,也可以使学习到的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更容易得到强化。

4.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主要是心理咨询老师协助来访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目前,由于政府、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问题,因此,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的师资力量也不断加强。通过各种途径的宣传,学生也加大了对心理咨询的接纳。心理咨询可以针对学生个体问题,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5.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可以通过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图片宣传、心理短片或电影观赏、心理剧、心理电台等形式开展。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微信、QQ、微课堂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做好心理保健。

参考文献:

[1]莫雷,何先友,迟毓凯.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得 篇四

——学院2018年第二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心得

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精神,坚持育心与育德的统一,进一步提升我院辅导员心理育人质量,以满足学生日益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发展变化的要求,我毅然报名参加了我院2018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培训。经过两天紧张的,但内容丰富且极具高价值的培训后,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有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今后的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意义,既能提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更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2月20日上午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公开卫生学院心理系的赵静波教授,以《心理危机与自杀干预》为主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识别学生的心理出危机状况,特别是对各种精神障碍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信号识别,如何及时对学生自杀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巧妙运用询问的方式准确把握学生的自杀念头,从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干预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目的。下午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的高兰副教授,则从辅导员及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角度,深刻分析高校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辅导员及相关心理咨询教师的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2月21日上午,再次聆听来自东莞理工学院知行学院的苏亚玲教授心理学课堂,收获良多。她以《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辅导员工作》为题,结合其亲历的种案例,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深刻地向我们讲授了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广大应用价值,并再次揭示了“心理学即生活”的深刻学理。下午则是聆听了来自中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家唐海波教授的心理学课堂。与其说是心理学课堂,倒不如说涉及心理学领域的法律课堂。唐教授以大学生精神障碍案例,及学校、辅导员等相关学生管理部门和人员在处理学生精神障碍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相关的20条关键法律条款,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中,在学生精神出现障碍时正确的、符合法律要求的处理方式方法,让我们意识到,学生工作应该做到细致入微。

这次培训,专家们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素养和法律的角度阐述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应该注意事项,让人受益匪浅。

一、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通过本次学习,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并且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不正确的关注,反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为主的,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应该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该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学生负担的学科,而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论,不要我们教师诚惶诚恐,而应该是讲究艺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时时处处注意的问题。

二、心理教育培训对于教师自身的重要性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老师也有烦心的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苦恼。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欢迎的教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和课堂教学中,更不能因此随意发怒,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在与学生交流时,在走进教室的前一刻,都要告诉自己,“心理学即生活”,“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并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看到一个怒气冲天,动不动就发火的老师的。教师乐观积极地稳定地情绪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5.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得 篇五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他们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地应付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提高,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才是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按照制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工作目标,开展的工作有如下几点主要内容:

1、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

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目标,始终坚持育人的初衷,积极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坚持心辅导活动的教育理念

团队结合,定期开展系列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教师也需要注重课堂内外的互补,在坚持德育课程与日常德育活动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下,也需要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的教学,充分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不仅需要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还需要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学校应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德育教育的闪光之处,及时科学地调整教育思路,力求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还需要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班级内丰富多彩的团体心理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积极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的同时,也争取做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中小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把心理健康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将心理健康的课程落实到现实,而不是空话和畅享,利用班会或团队心理活动课等时间,由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强调行为训练,不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5、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与学校德育工作相联系,通过大队部的系列活动、以社会实践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宣传窗、讲座、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与班队会课、思品课、活动课等各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教育;通过各学科教学,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各教材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6、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妥善发挥心理咨询室作用

按照教育部规定,考虑实际情况,建设校园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的装饰工作和配置工作,坚持开放心理咨询室,积极为在校师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尤其是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更应该给予认真、耐心、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可以尽快地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6.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得 篇六

心理素质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至于做什么样的人,需要我们去引导。人格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其次,健全人格教育渗透于教学内容中。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面向百百的学生,应该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中,既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问题学生’’正是教师的天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心理素质教育是教学方法上的渗透。第一,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肆意辱骂,更不能体罚。一个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会影响他一辈子。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学习和活动的氛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二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的潜在能力。第二,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人格分析。第三,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健全人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格教育并不是短期奏效的,不可能朝夕就获成功的。它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我们教师要用一颗火热的心,去碰撞每个学生的心灵,直至生产出灿烂的火花。

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这次能够参加曹教授心理健康的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经历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等内容的学习。经过一天的学习,使自己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现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肤浅的体会。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是人的各种行为的准则,是个体进行的社会活动思想基础”。从这个定义上我们就不难看出认知对于人的心理的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自主的,可以对自己未来进行选择。正是因为有了自由和自主,人才可以尝试消除种种条件的限制,去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提高生命的质量。

再进一步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展开之前,我们不妨接受中国古人的一个经典的论断:“人之初,性本善”。这也许能解释人类社会几千年来对于至善至美的不懈追求,这种源自人类自身最深层次的追求是人类成长,进步的基本动力。把古人的这种普适的哲学的观点放在今天的心理学上面来讲就是: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即自我实现)是指向健康的向上的,而不是指向破坏和毁灭的。

7.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言献策 篇七

一、学校全面开展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

1. 心理老师的师资配备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该专业化、职业化, 目前一些学校从事心理健康的大多是兼职老师。他们接受的培训主要以教育心理学为主, 缺乏系统性的心理咨询师职业化培训。另外, 在一部分学校, 心理老师也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 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班主任”与“心理老师”之间的角色冲突。

建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 可以从几个方面解决师资问题:一是从师范院校选拔心理专业优秀大学毕业生做专兼职辅导员;二是从在职教师中选拔优秀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做专兼职辅导员;三是从社会和高等院校聘请心理教育专家做兼职辅导员。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分配

大多数学校只开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每周一课时, 课时相对较少, 建议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 学校应该尽可能保证心理辅导的课时。

3. 学生心理档案

建议利用心理测试软件的测试结果建立初步的学生心理档案, 对个别测试结果异常的进一步了解, 对学生心理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有效干预, 把心理档案建设作为学校常规工作之一。

二、创建活动平台, 为中学生提供释放心理压力的空间

建议学校要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 创建各类活动场所和机会, 如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介, 通过校园活动等方式, 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 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积极、健康、高水准的氛围, 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同时建议,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或小组辅导。

三、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专业能力

1. 加强广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承受着繁重的工作、生活压力, 近年的实践表明教师的心理状况亦堪忧, 而教师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质量的好坏。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 是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为此建议:首先, 各级有关领导应高度重视广大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让广大教师享受“精神福利”, 即除物质奖励以外组织一些对教师身心有利的活动, 如我校开展的教师团体康乐活动等;其次, 普及心理学知识, 对广大教师开展有关心理学知识培训, 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如可以全区教师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全员培训, 邀请专家授课, 把此项工作列为教师继续再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三, 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体检, 早发现, 早治疗;第四, 对于确实患有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者, 不适于继续从事教书育人工作, 应及时调整工作岗位。

2. 提升心理教师的实际能力, 适应心理教育工作需要

由于我们国家这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 心理教师的培训也是在逐步的完善之中, 当前, 在国内的中小学中, 由于教师编制的限制, 大多数的学校只配备了一名心理教师;且提升专业技能的机会极少, 技能及专业知识大都停留的大学毕业时的水平。

我们当前的心理教师, 就其专业水平而言, 是比不上国外的学校心理学家的。但是, 他们所担当的心理教育任务却一点也不少于后者, 而且是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三条任务担于一身。

大多数学校, 学生的心理活动课、日常的心理咨询、全体学生的心理档案建设, 甚至一些团队活动都需要心理教师来负责, 很多心理教师也工作的繁重而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实质上, 对我们的大多数心理教师而言, 由于专业素养和能力的不足, 开展一些以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的活动尚可, 但真正的在中小学开展更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相当程度上是勉为其难。一些心理教师虽然开始了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但碰到的很多问题也常常使他们感觉自己力不从心,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其工作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建议有关教育部门组织心理教师的师资培训, 保证心理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培训要取得各校领导在时间和经费上的大力支持) 。另外, 应该创设一些机会让心理老师能够一起交流 (如类似教研的形式, 因为在学校, 心理老师的教研一般都不是关于心理教育工作的教研) , 互相借见经验, 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同时, 条件允许的话, 创设资源共享的平台, 共享一些较好的教案、活动方案、咨询个案等。对于个案咨询的部分, 建议邀请有关专家定时督导, 进而提高心理老师的专业技能。

四、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8.科学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15-02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很复杂的,解决起来也并不简单,首先,我们要了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况,分析其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最后再对症下药,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对心理教育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1.心理教育的意义

心理教育即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部分,且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价值观往往是很健全的,其对于社会以及世界的认识也就会更加客观,更加正确,反之,心理不健康就难免会对世界的认识出现偏差,出现错误的认识,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也是极为不利的。

2.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

2.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孔子曾说过,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特点来进行教育,所以,要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首先就要摸清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自我意识更强。现在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确实比之前要更强,更加知道保护自己的合理权益,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自我意识强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弊端,比如自私自利,冷漠等。其次是情绪表达更加直白。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情缘不再遮遮掩掩,而是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彰显自己的个性,这样彼此之间的交流更加通畅,但是,也会容易产生不理性的情况。

2.2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学业问题。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大学生也不例外,但是有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却来自于学业方面,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即将走向社会,所以往往充满了迷茫和疑惑,担心自己所学的东西在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起不到作用,所以就会去学习更多的东西,考取更多的证件,这无形中就给大学生增加了不少的压力,再加上很多大学生在填志愿时,由于对一些专业了解并不深入,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其并不感兴趣,但是又要应付考试,所以自然而然就会使大学生感到纠结与无奈,这也会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感情问题。大学是很多人情窦初开的时候,所以很多大学生都会选择在校园里开始一段恋情,但是,由于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并不是很成熟,对感情问题的处理往往显得也是比较的毛糙和莽撞,有时候确实会伤害到彼此的内心,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心理问题,再加上大学生经济一般都没有独立,所以在感情上往往容易失去经济基础,从而造成一系列的问题,这样就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人际问题。大学其实就是一个小的社会,虽然没有社会那么复杂,但是相比于小学以及中学的校园生活,人际关系更加复杂,有不少学生对人际交往方面并不十分在行,所以往往很容易碰壁或者吃亏,这其实也是会影响学生心理的。

2.3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办法

2.3.1开设相关课程

高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引导大学生如何排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开设这种课程,一方面要教他们心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联系实际,注重其实践性,老师在授课时一方面可以结合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和讲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心理问题的排解。在考试时,应该让学生进行真实案例的分析,探讨解决心理问题更好的方法与途径。

2.3.2定时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

学校可以每个学期抽出时间来为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测试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采取问卷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访谈的方式,或者通过让学生做一些心理测试题,从而了解其心理状况。通过测试筛查后,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进行定期的辅导,时间的话,保持为一至两个月一次为宜,当然具体的问题还是要校方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2.3.3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较多,老师和同学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设立一个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是非常有必要的。负责心理咨询的老师一定要是有经验的、并获得心理咨询师资质的老师,对于心理学方面一定要有较深的造诣,并且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这样才能与学生进行近距离地接触,真实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也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2.3.4成立相关的组织或社团

例如学校在设立学生会时可以专门设立一个心理咨询部,一方面专门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进行宣传,或者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3.结束语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一直都是必须关注的问题,要知道大学生是社会的后备力量,也是社会的希望,如果大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那么它的危害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解决心理问题并不是校方一方努力就可以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以及大学生自己的调节,三方努力之下,才能让大学生彻底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陈晓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10):46-47

[2]杨蓉.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1):57-58

9.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篇九

观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家长微课堂视频之后,作为一名朝阳国际的学生家长,我不禁赞叹学校的用苦良心。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虽然非常重要,但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由于忽视学生心理健康而引发的严重后果,一旦发生,再想进行纠正或者教育,往往为时已晚,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此次朝阳国际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微课堂活动成功的走在了前面,对于家长来说不仅是一种教育,更是预警,让我们引起重视。

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近些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确实日趋严重。究其原因家庭教育在心理健康环节的缺失需要负很大的责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认为学习好才是学生的终极目标,忽视了对学生健康心理的正确引导。一味的强调学习,使得孩子心理压力加大,再加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叠加,孩子们若不能正确疏解压力,势必造成严重后果。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满腔的爱意,却缺乏正确的表达方式,最终与孩子的沟通的效果可能事与愿违。本次家长微课堂中“你——信息”与“我——信息”的转换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你视角”是一个局外人视角,以这个视角进行了评价批判,让人置身事外,与孩子缺少共情力,而“我视角”是内部视角,能与孩子充分共情,感同身受,沟通效果与“你视角”相比,肯定会更加的顺畅、有效。

此次家长课堂让我受益匪浅,以后我们一定会把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放在心上,时时关注。

10.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篇十

心理学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重心的几次转移,这是该专业领域内的正常发展规律,无可厚非。但是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始终面临着三项最基本的任务:一是通过研究那些精神或心理疾病的产生发展和治疗规律,为促进人类精神和心理健康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二是完善和提升普通人的精神世界,促使人类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三是挖掘心理学方面的人才,使他们能够成为心理学进一步发展、进一步造福人类的后备军。这是心理学存在和发展道路上必须完成的三大任务,心理学的发展和壮大首先应建立在为人们精神健康服务的基础之上。

但是,随着心理学的逐渐细化和发展,人们开始过多地关注心理学中的疾病心理或不正常心理,而忽视了人们生活中的正常心理状态。这与心理学发展中伴随出现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心理学独立服务于人们的心理健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历了残酷的二战,全世界生灵涂炭,战争的可怕直接摧毁了人们宁静的心理家园,迫切需要心理医学来医治人们的心理创伤。同时,这也对广大心理医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大而严峻的任务。他们不得不面对形形色色的心理疾病和不正常的心理状况,尝试用科学的方法消除人们心中的不平和郁积的块垒。由此可见,心理学重心的变化是有一定社会基础的。但是这仅仅是心理学研究走向极端、难以摆脱对消极心理研究窠臼的一个外部原因。就内部情况来看,学科发展中的惯性和早期研究方法的不足也是导致消极心理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如此,心理学除了消极心理学之外,也必须包括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虽然在某一个历史时期不是研究主流,但是它依然存在着,并且有大量的工作者从事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推广工作。随着社会的El益发展,和平稳定成为主流,积极心理学将在提升人类精神和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出发点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健康和幸福的心理条件。其主要目的不是专门针对那些心理疾病开展研究,而是开始专注于从巨大创伤中逐渐恢复、好转的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变得更加积极健康,这就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为此,积极心理学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模式,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起点去关注人们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努力,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人自身的积极情感和力量,通过不断调整人们的身心状态去积极争取和赢得美好的生活环境。

1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篇十一

泉阳林业局抚松六中从2002年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效果日渐显著,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论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是生活方式都在改变,尤其是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产生剧烈碰撞,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时,许多高中生出现心理问题。我校于2002年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调进心理健康教师,经过4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断加深,同时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高中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问题、青春期性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尤为突出,而且,社会、家庭对学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加上学生之间的无形竞争,使得他们时刻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面对现实与未来双重挑战的情况下,传统教育已解决不了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作为教育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承担为社会造就更多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本着这一点,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并付诸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建立心理健康机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使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我校于2002年成立了以校长为负责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机构,由兼职教师(即学校卫生医务人员)负责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咨询辅导,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机构的健全,为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而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学校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规划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学习范畴,寻找调节情绪的方法,倡导心理健康问题的研讨,倡导师生人格平等,跟学生建立起一种朋友式的伙伴关系。要真诚面对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心灵中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由学生创造健康而愉悦的学习环境,用教师美好的心灵、健康的心理去塑造学生的身心。

把心理健康纳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我校在高一年级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课,对高二、三的同学以讲座及板报、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有: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辅导、情绪辅导、生活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辅导和择业辅导等。通过这样的心理辅导课,解决了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心理、交际心理等实际问题。在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时,引导他们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挫折,战胜挫折。例如: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它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劲了你的双腿;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感激藐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育了你该独立。

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的成效,进而适应现代课程改革的需要。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以利于各学科都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使学校的每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常识和技巧,我校积极抓住教师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派出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和观摩学习。在教师中进行心理健康的全员培训,并让教师也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探索心理健康理论,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大家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及时总结经验,有效提高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使他们不仅重視关注自己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具有初步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所在学科的渗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升旗仪式。每学期我校都举行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先后开展了《如何面对挫折》、《健康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如何树立自信心》等主题活动。这项活动在做好德育工作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自我意识,增强了自信心,全面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二是充分利用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了学生战胜困难,勇往直前,敢于拼搏,敢于挑战的勇气。锻炼了同学们的体魄,完善了人格,同时也起到了开阔视野,启迪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作用。三是团委、政教处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集体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团队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四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咨询活动,目的是为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倾诉的空间。

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学校教育虽占主导作用,但家庭活动是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必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避免互相牵制,逆向施教,削弱或抵消教育效果。为使学校教育中的盲点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弥补,每学期的期中、期末都开展针对家长的宣传活动,如家长会、家长讲座等,帮助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了解父母角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掌握高中生的一般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同学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等各项内容,使家庭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发挥最大作用。

1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得 篇十二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因,措施

近些年来,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频频引发各种悲剧, 这一现象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普遍关注。2001年3月16日,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它要求教育机关必须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起高度重视, 避免因学生心理不健康而引起各种不堪的悲剧;2003年, 教育部、团中央正式确立每年5月25日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 主张社会、学校、家庭全方位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

时至今日, 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受到社会全方位的重视。作为一名教育者, 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我校全面展开素质教育的同时, 我们要熟悉自己所带班级的每一位学生, 关注他们的行动、反应, 从而深入了解学生们的心理,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不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以便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为社会、为国家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符合市场要求的有素质的人才。由此可见, 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时不我待, 我们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将此项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局面。

一、分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缘由

刚刚步入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烂漫、富有激情的年龄段。他们结束了两点一线的中学学习时期, 脱离了父母的耳提面命的生活, 开始自己掌握时间来开展新的专科学习生活。这时, 各方面的事情均有学生自己来规划, 在获得自由的同时, 他们也开始正式接触社会。如何更好的适应专科学校的生活?如何更好的与社会接触?无疑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专科学习生活较之中学时代要复杂的多, 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也使学生受到冲击, 因此, 学生的心理问题随之而来。

为了更好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调研组对在校学生进行了试卷调查, 详见表一:

由表一可见, 我院各年级学生均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且随年级的升高心理问题越多。面对这一结果, 我们不得不详细了解分析造成此结果的缘由, 从而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找到突破口。

(一) 社会环境的变化

如今社会市场机制逐渐健全, 以往的工作分配制度已经完全被打破, 社会需求成了学生就业的指挥棒。各级院校不断扩大, 数量急剧增加, 人才输送量往往大于社会需求量, 新闻媒体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一再分析, 局势不容乐观, 这种社会环境无疑给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物质需求日益膨胀, 充斥着整个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激烈, 从而滋生了各种消极的思想———攀比、享乐、自我等。专科学生开始正式接触社会, 当他们看到这些负面思想时会不知所措, 从而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困扰。

(二) 人际关系复杂化

专科生从中学走来, 到了专科院校, 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技能和经验, 总是感觉不够自信, 不敢和他人进行交流, 不敢在公共场合畅所欲言, 参加集体活动时, 既兴奋又畏惧, 长此以往他们会选择逃避, 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问题。

(三) 学业压力较大

专科学生虽然没有了中学时代那么多的课业负担, 但学业学习也不是轻松就能度过的, 这时候更需要自己自觉的去学习。进入专科学校后, 除了专业课, 还有选修课, 并且有学分的限制。加上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等的压力, 让学生很是苦恼, 压力过大必然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健康问题。

(四) 家庭环境不一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我校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乡镇, 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甚至较差。当他们来到学校看到市里的学生穿着打扮、花钱方式, 不禁感觉自己低人一等。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人们往往认为心理素质好坏是天生的, 其实不然, 它与后天的生活阅历、接受的教育及各方面的锻炼有着密切的联系。经过以上分析, 我们找到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缘由。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从而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 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体系

有的学校领导人片面的认为只要有个心理咨询室就能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然而其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体系迫在眉睫。学校心理咨询要做到实处、要扩大收益群体范围、要长时间持续进行。

学校要筹资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的心理咨询员, 购置心理咨询所需的器材, 固定心理咨询场所。其次, 学校和教师要对学校心理咨询体系进行宣传, 让学生们正确的认识心理咨询的概念, 不是说只有心理有疾病的人才会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也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 心理咨询将会深入学生心理, 学生一旦有所心理问题便会去进行心理咨询, 从而减少学生的内心困惑, 排解其不良情绪, 使其健康成长。

(二) 开展大型心理健康调查, 全面的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及时解决

以往, 学校采取抽查、个别学生谈话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要么片面、要么不真实, 对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丝毫指导意义。开展大型心理健康调查是学校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 这也为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依据。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 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

(三) 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生离不开各学科的学习, 要想时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就要将其融入到各学科的学习当中去, 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生要想学好各学科的知识, 必须有个健康的心理。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 应注意学生心理的变化, 发现问题要给与引导和解决。

(四) 设置心理教育必修课

设置心理教育必须课, 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身接触到心理学, 经过系统的学习, 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从而提高自我修复的能力, 正确的去剖析自己、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自我解决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和配合性, 如果学生自身不主动、不配合,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很难开展。

(五)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大部分学生都是住宿生,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例如:开展“文化节”, 在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 陶冶学生情操;组织团体比赛, 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优化学生心理;学术讲座, 让学生得到更专业的知识, 从而提升自我认识、自我修复的能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 因此, 我们要适时开展校园活动, 确保校园文化建设, 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 为了更好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们必须从学生群体出发, 挖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缘由, 找出突破口,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不仅仅是学校对于我们教育者的要求, 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要努力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既具有专业知识, 又具备健全心理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姚本先, 陆璐.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 2007, (02) .

[2]陈嵘, 秦竹, 雷玲, 陈普, 陆平, 杨恩彬.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教学结合的[J].中医教育, 2004, (03) .

[3]李志国, 宋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体—载体双赢”模式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5) .

[4]谢炳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

[5]曾美英, 晏宁, 于红军, 卢丹蕾.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 2008, (03) .

[6]严星.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管理对策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1.

上一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下一篇:青年突击队申报材料-电气二次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