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实录

2024-09-07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实录(精选8篇)

1.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实录 篇一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一、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

说起阅读教学,老师们并不陌生,我们习以为常的教法便是一篇一篇地教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教师抓字词教学、抓课文分析、抓课后练习题。但是,很多学生仍然是阅读题不会做,习作语句不通,离题太远。这是因为学生阅读“量”明显的不足,加上花时多、见效慢的学习过程,造成了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单一。朱永新老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众所周知,阅读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紧靠课内阅读,远远达不到标准。语文课程的教学要从课内引向课外,引导学生用课内方法指导课外自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达到一定阅读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群文阅读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从原先的“一篇”到现在的“一群”,是由树人教育研究院在国内首先发起的语文课程改革。所谓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这个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课堂里,让学生阅读的几篇文章,肯定不是随意放在一起的,这几篇文章有一个共性的依据,这个共性的依据就是群文阅读的“议题”。“一组文章”说明在群文阅读课堂中,教学文本不是一篇文章,至少要用到两篇,一般是三五篇。当然如果一节课,只出示三五篇课文让学生读读而已,只有阅与读,没有教与学,也不是群文阅读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系列文本,结合议题或者相关任务,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思考、讨论、发现、练习。

二、如何确定议题组合文本?

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不是随意而定,议题的确定是有一定依据的。群文阅读教学,文章组合议题是多角度、多面化的。

1.我们可以把“作家”作为议题。例如:学习李白的《望天门山》,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白,我们可以再选几首李白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对比阅读,体会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风格之间关联,李白的形象就更加丰满了。在学习《七律长征》时,将《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放到一起阅读,结合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毛泽东的情怀和抱负,走近诗人毛泽东。

2.我们可以把“同类体裁”作为议题。例如:把几篇童话故事放在一起,三年级上册的《去年的树》《牛肚子里旅游》,我们可以把“童话中有趣的角色”作为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话中生动有趣的形象,丰富学生对童话形象的认识。

3.我们可以把“阅读策略”作为议题。例如:把《总也到不倒不了的老屋》《田鼠太太的项链》《不留余地的狼》《公主的猫》放在一起阅读,将“一边读,一边猜”作为议题,在讲精读课文《总也到不倒不了的老屋》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猜,归纳预测的方法,探后引导学生学习比较其他三篇文章,从而加强对这些预测策略的学习与运用。

4.我们可以把“写作手法”作为议题。例如:把《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三篇课文组合在一起读,拟定一个议题“奇妙的中心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了解中心句的作用、表现形式,学习抓中心句,学会利用中心句归纳主要内容。把《落花生》《白杨》《梅花魂》《桃花心木》放在一起读,学生就能找出文本中的写作手法上的特征----借物喻人。

5.我们可以把“人文主题”作为议题。例如:可以把“父母的爱”作为议题,把相关的文章放在一起读;可以把“快乐的童年”作为议题;可以把“珍贵的友谊”作为议题;可以把“美丽的大自然”作为议题。

6.我们还可以整合课本单元的课文,选择合适的单元主题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我们可以将议题拟定为“古诗词中秋天”。第五单元《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我们可以将议题拟定为“观察中的发现”,运用课本中的选文进行单元延伸、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量。

三、如何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温儒敏教师提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1+X”的办法。所谓“1+X”的方法,就是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文阅读的文章。温教授提到的这种阅读教学方法和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不谋而合。这里的“1”就是议题的生发点,它来源于教材;“X”是这一议题的补充文章。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呈现和运用这几篇文章进行教学呢?

1.一篇带多篇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最典型的一篇文章,围绕议题找出文本在思想内容或者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接着进行小组合作阅读其他几篇文章,发现它们在思想内容或者表达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概括这几篇文章的异同之处,达成共识。

2.群文共读

所谓群文共读,就是让所有的学生一次性读完所有的文本,然后开展文本之间的比较。在课堂上,首先,出示将本节课的阅读任务和所有文章一同呈现出来;接着,引导学生根据任务阅读群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最后进行全班交流、概括这几篇文章的异同之处,达成共识。

总之,群文阅读教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求同存异”。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找出异同之处,最终交流、概括、整合达成共识。大部分群文阅读教学都遵循一个基本课堂教学流程:阅读、比较、交流、整合。

2.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实录 篇二

一、加强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1. 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数量与质量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12本,每本教材的课文大约是30篇,以每篇课文500字来估算,12本教材的阅读量为15万字,仅仅用6年的教学时间阅读完这些文字,对小学生来说任务相当艰巨。但是教师利用群文阅读教学之后,可以把内容相似或者写作方法类似的课文归纳整合到一起,组织学生阅读,使他们的阅读数量得到有效提升。

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数量,而且还会大大提升其阅读质量。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学生们的阅读指导,让其掌握浏览、略读与精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并且重视默读与朗读。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教师的阅读方式还停留在对某篇课文的精读上,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并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群文阅读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扩展学生们的阅读视野,使学生们可以阅读到各种风格的文章,并且通过对不同文章的归纳、比较、分析等方式,有效提升了阅读质量。

2. 提升了学生们的阅读速度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为了快速消化信息,从而获得新知识,就必须提升阅读速度,而快速阅读能力并不是在一朝一夕间培养而成的,务必需要经过长期的阅读经历。因此,群文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们的阅读速度,也提升了其思维能力。

二、加强群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1. 教师根据主题的不同来选择相应的阅读内容

群文阅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主题的不同来选择适当的阅读文章,并且要保证所选文章的质量,因此,教师务必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学生筛选出好书、好文章。而文章的主题又是根据其内涵、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文章内容来决定的,教师在选择阅读内容时除了参考文章的创作背景、写作特点与表达方式以外,还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与兴趣。例如,在学习动物描写的单元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描写小动物的文章,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喜爱的小动物,以此作为群文阅读的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及时的巩固。

2. 教师根据结构层次的不同来组织阅读方式

每一篇文章的结构层次都有所不同,阅读方式也各有差别。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所筛选出来的文章不能无序、随意地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要针对文章特有的结构层次,采取适当的阅读方式。而阅读方式又分为很多种,主要包括举一反三式阅读、传统阅读、快速阅读、整体阅读、分组阅读、重复阅读等。对于描写中外名人事迹的文章,可以采用举一反三的阅读方式,让学生从文中受到鼓舞,把文中的精神落实到自身的学习与生活中;对于一些对话较多的文章,则可以采用分组阅读的方式,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与情感;对一些经典的文章,教师可以利用重复阅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多次重复阅读文章中的精彩段落,比如关于歌颂母爱的文章,林夕写的《母亲的存折》、梁晓声老师的《慈母情深》都非常经典,可以组织学生重复阅读,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母亲的伟大,从而对父母感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德育教育的作用。

3. 学生阅读后及时记录阅读感受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群文阅读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使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将读与说有机结合,在学生完成阅读后给他们足够的空间来表达自身的想法,让学生们结合自身的阅读情况,与同学展开交流与讨论,将自己的阅读感受组织与整理之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平时阅读到的优美片段或者文章,在课堂上组织专门的朗读时间,让学生们一起听,一起欣赏,一起交流,这样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群文阅读的效果也会更加广泛,既注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

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将读与说有机结合,才能及时记录学生们的阅读感受,从而领悟文章的真谛。特别对于一些情感丰富的文章,学生自行阅读时很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首先,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性阅读,让学生来加深印象;其次,教师组织学生们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让他们初步体会文章的情感;最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与理解,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群文阅读的效果。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务必要掌握教学内容与课堂氛围,不能把教学重心全放在读与说上面,更要对阅读内容展开探讨与延伸。

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篇三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为了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要求,避免传统阅读教学时间花费多、学生阅读效果不好的弊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群文阅读即“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1]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让学生大量阅读。群文阅读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从而掌握多种多样的实用阅读策略。这也为小学语文阅读创造新的教学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阅读概括能力,既能满足课标要求,又会为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素材形成依据

(一)依据同一主题,进行素材的拓展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通常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其开发空间非常广阔。因此,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时,可以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多元开发。首先以教材的单元主题为基准,在整合教材的同时对教材进行补充,使得学生对该单元的话题产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全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依据同一作者,进行素材开发

名家的各篇名作常常分散于不同阶段语文教材中,学生对作者的了解通常零散而片面,不能形成一个整体而完整的映像,导致知识体系的建立也存在缺陷。依据同一作者开发素材,将其代表作品进行整合,通过对同一作者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方便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使名家的精神光辉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依据同一体裁,进行素材延伸

统一体裁的文章之间既具备相同点,又各有千秋,将统一体裁的素材进行开发,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观。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同体裁”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美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实施“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之前,完成一篇约500字课文的教学大致需要两个课时,这种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阅读速度的提升,而如果采取群文阅读的方式,略读完5篇文章仅需一个课时,这无疑大大提升了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在积累了阅读量、提升了阅读速度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小学群文阅读给课堂带来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可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快乐阅读——营造自由的氛围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决不可把读书当作他的一种任务,也不可使他把读书成一种工作。”我们选择群文阅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还读于生”。我们把充分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发现,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就和乐趣;而不是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听取别人已有的意见。同时,学生的自愿绝不是教师的一句空谈。洛克在后文解释道:“他用这种和缓的方法开始学习读书的时候,你应该给他选择一本容易、有趣而又适合他的能力的书,书中的乐趣,就可使他进,就可酬答他读书时所受的辛苦。”[2]群文阅读提供丰富的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任选入口,既通过材料的广度降低了难度,又通过议题在每个材料中的反复挖掘了讨论的深度,扩大学生自由讨论的范围。可以说,群文阅读是目前最能够切实解决学生阅读自由问题,又不影响教学质量的模式。如周国平先生所说:“与灌输知识相比,保护和培育读书的愉快是教育的更重要的任务。所以,如果一种教育使学生不能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反而视读书为完全的苦事,我们便可以有把握地判断它是失败了。”[3]只有学生在学习中深切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充实和快乐,这种阅读才会继而延续到他的生活中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阅读教学才实现了它本来的价值。

(二)巧设问题,学生独立展开自学

这一过程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略读和默读的阅读方法,找出文章的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读后进行交流活动能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同时还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统一起来。在交流过程中,使得学生、作者、教者的心灵火花进行碰撞,让孩子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

(三)加强学生群文阅读方法指导

理解阅读的方法可以分为精读、略读、浏览等几种,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大多注重精读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略读能力的培养。群文阅读通过对多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多种手段的运用,引导学生综合使用各种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四)要及时的反馈

学生阅读完几篇课文,要有及时的反馈,或是学生阐述自己的感想,或是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是学生通过讲故事展示,或是演讲比赛等等。群文的内容,教师要注重收集学生课堂信息反馈,评价学生方式多元,且评价要颇具激励性、反馈要及时、有针对性。

总之,群文阅读的提出,就是为了能够通过更多综合性的文章来帮助学生们进行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阅读的相关内容也是老师们进行相应的筛选总结而沉淀下来的,也就一定更具有阅读价值。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在近几年才逐渐成型并兴起,在应用的广泛程度来说还明显不足,比如学困生识字量不够,直接导致阅读滞后,因此应当通过良好的实践证明及其功能性,当然,群文阅读教学和主题阅读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方式一样,只是单篇精读教学的补充,决不能代替课文的精读教学。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应该是“学生的自主阅读、师生交流分享,在合作分享中实现集体的建构”。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

[2][英]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37.

4.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浅探 篇四

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价值(一)增加阅读数量,让学生读得更多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多读书、多积累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规定,第一、二、三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世界各国也非常重视儿童的阅读量,美国纽约州规定小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仍然比较重视语文教材中课文阅读的教学。以小学语文12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500字计算,阅读总量只有15万字左右,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有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

(二)提高阅读速度,让学生读得更快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每天都会产生许多新知识。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学会快速阅读。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快速阅读列为独立学科,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第三学段学生默读一般课外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快速阅读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需要训练的。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篇500字左右的精读课文要教两课时,略读课文要教一课时,教师可以慢慢教,学生可以慢慢读,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强化阅读主体,让学生读得更乐

学习不是学生简单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文章,学生很快读完,内容基本理解,教师只好不停地问、不停地讲,学生被动地答、被动地听,主体意识缺失,阅读兴趣降低。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四)丰富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得更深

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三者不可替代。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节课教一篇课文,用大量时间的咬文嚼字、感情朗读,关注精读、朗读方法的指导。我们有时需要细嚼品味式的慢阅读,有时也需要整体把握式的快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学生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不仅加大了阅读量,更重要的是在多篇不同作家、体裁、内容的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关注略读、默读方法的指导,这样就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课型

(一)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让教材功能充分发挥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组单元的,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往往选编了四篇课文,为开展群文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主题是“父母之爱”,课文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学会看病》。我们可以先指导学生精读最有特色的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感受别样的父母之爱,体会父母之爱的深沉,习得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体会人物情感的阅读策略,再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教学其他三篇课文;也可以先分课教学,再利用“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的提示在“本组课文中,有不少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读一读课文中这样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好在哪里”,上好单元总结课,把单篇课文教学时获得的散乱的知识系统化,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基于略读课文拓展的群文阅读课,让教学简约而丰厚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选编了一篇略读课文,到了五、六年级每个单元选编了两篇略读课文,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再三强调略读课文“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大意”“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为了更好地体现略读课文的编写意图,我们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教略读课文。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略读课文《刷子李》,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读课文,再泛读《俗人奇事》一书中的《张大力》《苏七块》《泥人张》等多篇文章,在大量阅读中充分感受冯骥才笔下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以一篇带多篇,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基于综合性学习的群文阅读课,让阅读材料成为探究资源

为了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2011年版课标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五年级开始,每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并提供了多篇“阅读材料”。如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选编了《诗经·采薇(节选)》《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等“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与课文不一样,不能一篇一篇地教。我们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多首诗歌的比较阅读中发现诗歌描写内容、古诗与现代诗表达方式、不同诗人表达风格等方面的异同,充分感受诗歌魅力,为学生接下去开展确定主题、搜集诗歌、整理诗歌、编小诗集等实践活动打开思路。

(四)基于课外阅读教学的群文阅读课,让课外指导更有成效

随着儿童阅读的推广,书店里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非常丰富。读什么,怎样读,是摆在学生、家长、教师面前的两大问题。围绕某一主题选择一些相关的文章,开展群文阅读是一种课外阅读的好方法。课外书中还有一些书是由多篇小文章组成的,如《俗世奇人》《中外神话故事》等,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主题配套的《同步阅读》等,我们也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我们还可以开展群书阅读的指导。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外书屋”,提示学生课外阅读我国著名作家沈石溪的《狼王梦》《第七条猎狗》、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红脖子》、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海狼》等作品,就可以在学生自主选择书籍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深入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丰富的情感。

三、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策略

(一)有主题地萃取文章,让群文紧密聚合起来。“群”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之一是“聚在一起的人或物”。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否则,群文阅读就会群龙无首,杂乱无章。基于教材单元整组、综合性学习等群文阅读教学,教材中本身就有主题。基于课外阅读、略读课文等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精选文章。

从文章内容角度定主题。以时间为主题,如“春天的儿童诗”“描写晚霞的美文”群文阅读;以人物为主题,如“老舍笔下的小动物”“我的老师”群文阅读;以事物为主题,如“千姿百态的荷花”“故事中的狐狸”群文阅读;以事件为主题,如“送别诗”群文阅读等。

从人文内涵角度定主题。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如“尊重生命”“生命的价值”群文阅读;以成长教育为主题,如“名人成长小故事”“难忘的童年生活”群文阅读;以爱的教育为主题,如“人与动物”“师生之情”群文阅读;以学会思考为主题,如“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群文阅读等。

从表达方式角度定主题。以写作体裁为主题,如“创世神话”“演讲稿”“儿童诗”“西湖民间故事”群文阅读;以写作方法为主题,如“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结尾出人意料的小小说”“有特色的人物外貌描写”群文阅读等。

(二)有结构地呈现文章,让群文有机组合起来

任何事物都是由多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优化要素的结构就能提高整体的功能。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全部呈现,最好有一定的结构,才能取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举一反三式、分组递进式、反复重读式等群文阅读教学结构,有效地呈现文章。

举一反三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篇文章,再读一组文章。如高利佳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先指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理解小壁虎分别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师生共画文章的情节结构图;再指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一组文章,自己画一画每个童话故事的情节结构图,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童话故事中“反复结构”的表达方式。这种教学结构,以一篇带多篇,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分组递进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组文章,再读另一组文章。如汪燕宏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太阳·石头·风》,先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太阳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再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石头的诗歌,在学生感受诗歌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发现诗歌语言的有趣;最后引导学生阅读三首有关风的诗歌,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和语言的有趣性。这种教学结构,一组一组地呈现文章,学生始终在多个文本共读中进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反复重读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组文章,再重读这组文章。如台湾赖玉莲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对友情多面向的探讨》,先指导学生从《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赠汪伦》等五首友谊诗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两首诗读一读,写一写自己最有感受的句子,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再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出五首诗中所传达的有关朋友的想法,如朋友之间有快乐、有争执、有生离、有死别等。如台湾陈易志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肉丸子汤》《兔子蛋糕》,先让每个小组各自阅读一篇文章,每个学生整理出本小组阅读文章中的角色、困难、结果等信息,写在便利贴上;再重新分组,新的小组里坐着读不同文章的学生,请他们把自己写的便利贴粘在海报上,重述自己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一节课时间内每个学生相当于读了六篇文章。这种教学结构,充分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

(三)有整体地设计问题,让群文横向联合起来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教师教学的手段。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单篇文章阅读作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群文阅读教学时,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等问题,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立足群文阅读的比较性问题设计。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常见的比较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内容比较、形式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粗略比较、精细比较等。如高利佳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在学生读完《小壁虎借尾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等四篇童话故事后,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这四篇童话故事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很快就能在比较阅读中发现童话故事情节反复性的特点,比单篇阅读教学更有优势。

立足群文阅读的迁移性问题设计。在一篇带多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迁移性问题,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阅读所得运用到其他阅读文章之中。如略读课文《刷子李》的群文阅读教学,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黑衣上没有白点—黑衣上出现白点—黑衣上的小洞”的情节结构,习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再引导学生阅读《张大力》《苏七块》《泥人张》等多篇文章,并思考:哪些文章也运用了“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迁移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立足群文阅读的冲突性问题设计。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由于给学生提供了多篇文章,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思想观点、语言表达等存在着一定差异。我们可以抓住多篇文章之间的差异,设计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如蒋军晶教学的群文阅读《孔子的故事》,在引导学生感受孔子的伟大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请大家再读这些文章,孔子有没有让你不太满意的地方?教学群文阅读《创世神话》,在引导学生感受各国创世神话的民族性、本土性等特点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创世神话是先人的想象,不是科学,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读?从而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四)有意识地渗透策略,让群文功效综合起来

习得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策略是知道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阅读方法或手段,更具有规律性、普适性。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从多篇文章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质疑讨论等群文阅读的策略。

在群文阅读中学会快速阅读的策略。群文阅读教学,学生一节课要阅读多篇文章,用得比较多的是默读和略读、浏览,这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阅读方式,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快速阅读的策略。如教学略读课文《祖父的园子》的群文阅读,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快速默读课文,可以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一目十行地读,读完课文后想一想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园子,把自己的感受用词语记录在课题的旁边;再读课文时提出要求:我们知道了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应有尽有、五彩缤纷、生气勃勃的园子,请大家用三分钟时间浏览课文,可以跳读、扫读,把表现这些特点的句段画下来读一读,争取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群文阅读中学会整合信息的策略。群文阅读教学,不必拘泥于单篇文章阅读时的字词理解,应侧重在大量阅读中提取信息,综合思考,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整合信息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比较、综合、概括、归纳等阅读能力。如戴一苗老师教学非连续性文本《寻找食物》的群文阅读,就运用了范恩图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从《湿原虫怎样寻找食物》和《蚂蚁的路径》两篇文章中提取信息,比较蚂蚁和湿原虫在寻找食物的方法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还可以渗透概念圈的阅读策略,通过在多篇文章阅读中不断深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渗透对照表的阅读策略,让学生从多篇文章中提取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等。

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质疑讨论的策略。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难以全面理解,需要在交流讨论中厘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如蒋军晶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创世神话》,在引导学生寻找各国创世神话故事的共同之处时,激发学生质疑: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原始人都认为原始世界像一个蛋、神话故事中都有一个本领超人的神、世界万物都是神变化而来的……质疑后引导学生猜测讨论:我认为鸡蛋里黑乎乎的,当时混沌的世界也是黑色的;世界上所有的星球都是圆的,蛋也是圆的;蛋是封闭的,我估计原始人认为宇宙是永远都走不出去的……

5.小学语文教学“群文阅读”有感 篇五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长乐小学

王正芳

李瑛

摘 要: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而兴起的一种新型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它以有效教学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依托,以文章组教学为方法,以学生主体为指导,希望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理解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从文字中获得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提升文学修养。本文分析了在教学小学五年级语文群文阅读中的体验,讲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感受。

群文阅读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对多篇相关联的文章进行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要求学生掌握对比归纳,综合分析多篇不同内容、风格、体裁的文章的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提升教学效果,从而为学生终身阅读与发展打下基础。

那么,在进行五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在教研组与其他老师的探讨获得经验,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亲身感受。

首先,我们老师必须弄清楚,群文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明确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内涵,能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抛弃无为的教学引导、讲授,选择更好的阅读和阅读教学方式,把更多的时间还给阅读,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实践的机会,从而进行真正的原生态的阅读,形成阅读能力。群文阅读,增加了单位教学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一定主题关联下的阅读内容,也为能更充分全面地训练学生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深入研讨文本、比较阅读、分析鉴赏等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群文的优势,更准确地定位阅读教学中师生的角色。不因为阅读的增加,而使教师“讲”和“导”的分量过度增加,而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群文阅读的主人,享受群文的“福利”。

其次,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我们不能走马观花。群文阅读,决定了课堂阅读量的极大增加,也让学生阅读和教学的难度大增。所以,很多教师在进行群文教学时,为了展现教师的功底,减少了学生阅读的时间,使阅读变为“走马观花”。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父母之爱”群文共有四篇文章,分别是《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学会看病》,这些文章情感较浓,难度较深。尽管如此,我并没有为了完成“教”的任务,而使阅读“流于形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前后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不同程度的阅读。有最开始的初读、中间的求同品读、最后的求异对比读。每一次读,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重点不同,既有浏式阅读,又有品味把玩,使阅读既有质、又有量,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在阅读

实践中形成可迁移的阅读能力。

最后,群文阅读不仅要读,更要“品”。在长期的传统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形成了较为保守的阅读教学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课文教学相比较,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阅读信息量、更广阔的阅读平台、更多的能力培养机会,因此,决不能为“教文”而教文。就拿上一段提到的这四篇群文阅读的文章,就是单篇文章远不能及的。从这组文章内容而言,4篇课文用不同的故事表现了父母之爱,为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品味平凡的爱、伟大的爱。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求同”环节。从文章主题而言,虽都是爱,但父爱和母爱是不同的。一个是慈祥的母爱,一个是严厉的父爱。同时,在教学中,我还设计了“求异”的环节,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探究“爱”的不同。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我们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把群文阅读有效地开展起来,真正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3]李开忠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学习周刊,2014(2)

[6]朱庆华

6.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实录 篇六

遂宁市船山区城南小学 但秋

摘 要:在小学阶段,阅读教学已逐渐普及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最重要的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究群文阅读教学的素材开发及如何在平时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阅读概括能力会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确定素材,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在一节课时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并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和分析思考能力。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还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掌握生活化阅读的基本方法,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面,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为学生终身阅读与发展打下基础。我结合我们教研组的经验和听我市优秀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课,对群文阅读教学有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发掘群文阅读的素材

群文阅读教学,必须要有主题地选取文章,并围绕这个主题把多篇文章集合在一起。我个人认为篇数不能太多,而人教版教材本身每个单元就有主题,结合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尝试,一般选择四篇最好。而所选的文章要有共同的议题。通过同时阅读多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这需要教师多角度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精选文章。

1、从文章体裁角度定主题。

为了让学生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在学习三年级上册中的27课《陶罐和铁罐》,为了解决关于寓言故事的教育,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我就确定了寓言的主题,选取了《蚂蚁与屎壳郎》、《凌霄和月季》、《大轮船和小礁石》这四篇文章来进行教学,通过比较阅读,去发现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为平时生活阅读打下一个基础。

2、从人文内涵角度定主题。

在我们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通常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在学习六年级上册三单元《穷人》这课时,这单元是以心灵教育为主题,就可以同 时学习其它三篇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因为它们都有一个主题:如何帮助别人。通过学习,我们共同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并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并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美好情感。

3、从事件内容角度定主题。

为了让学生抓住诗人笔下月亮这一景物,体悟它在不同的古诗中所寄托的情感。在学习李白这一首思乡名篇《静夜思》时,就同时感悟学习杜甫《月夜思乡》、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李白《月夜思乡》、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五篇诗歌,抓住明月这一景物感知了不同古诗中明月这一传统景物,大多寄托着诗人思念的情感。

二、有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措施

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现在已被许多老师所采用。我觉得要想使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可以做到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群文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几篇不同文章的学习来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我们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大致需要两个课时,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阅读速度的非常缓慢,如果采取群文阅读的方式,略读完4篇文章仅需一个课时,大大提升了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因此群文阅读使原来的一节课一篇文章的变成了现在一节课4篇文章,但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从而影响教学进程。为此,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首先,将预习课文布置到家庭作业里去,并且还要让家长签字。其次,教师在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要告诉学生预习的是哪几篇文章,并指导学生再搜集其他的相关资料。最后,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查资料和查字典的方式解决文章中出现的难以理解的字词等问题。

2、让教材充分发挥出功能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是以主题组单元的,一个单元是一个主题,选编了四篇课文,为我们开展群文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主题是“走进鲁迅”,课文有《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2 我们可以先指导学生精读回忆性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学习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学习得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再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教学其他三篇课文,其中重点学习《少年闰土》。在学习前,要求学生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如鲁迅写的《故乡》,周海婴写的《父亲的写作》,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从而明白这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思想家、革命家,让鲁迅这一人物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3、让阅读材料成为探究学习资源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五年级开始,每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并提供了多篇“阅读材料”。如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选编了《诗经·采薇(节选)》、《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等“阅读材料”。我们就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多首诗歌的比较阅读中,大体把握诗意,发现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之处,进一步了解诗歌,充分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为学生接下去开展搜集诗歌、整理诗歌、朗诵诗歌、写小诗集等实践活动打开思路。

三、群文阅读在教学中的价值

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帮助小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和理解。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对阅读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这些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增加数量,让学生读得更多。

教育部规定,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群文阅读教学,能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读四篇左右的文章,并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为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准备,也为达到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奠定了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将教学目标中所要掌握的内容从多篇文章概括出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文章之间的比较和总结,更好地掌握教学目标中要求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还可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从而使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二,提高速度,让学生读得更快。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学会快速阅读。新课标提出,第三学段学生默读一般课外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快速阅读是一种技能,当前我们的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就要训练这种技能。平时一篇精读课文我们要教两课时,略读课文要教一课时,教师和学生都慢慢来,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为了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两节课讲一篇文章或一节课讲一篇文章的教学方式,通过群文阅读教学的一堂课讲解至少四篇文章,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读四篇左右的文章,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第三,强化主体,让学生读得更乐。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强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根据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模式,学生预习完,很快阅读完,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屋次的掌握课文,只好不停地问、不停地讲,学生就被动地答、被动地听,完全缺乏主体意识,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降低。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当他们还想满足自己在某一方面知识上的需求时,便会主动地去阅读相关文章,这样就不断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满足,而学生忙着进行阅读、思考、倾听等语文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从而为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7.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篇七

一、通过群文阅读提升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小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尚不成熟, 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而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后会对自身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因此, 群文阅读, 既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吸收、利用文章内缜密的结构思维模式、优秀的精神品质等, 也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对知识细化理解, 同时, 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系统的知识全面解答问题的能力, 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知识整合能力的目的。

例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该单元包含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篇文章, 该单元的文章内容看似完全不同, 章节结构模式也完全不同, 但教学目的完全一致, 都以父母给予的浓厚的爱为主题, 讲述父母通过生活中的事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的人生观、态度观和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的事例。我在利用本单元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 通过提问的方式切入教学。首先, 我问学生生活中爸爸妈妈通过哪种事例教会你什么道理让你印象深刻?学生回答后, 我告诉学生除了父母可以教会我们道理, 书本也可以, 并问学生最近读过哪些书, 哪本书教会了你如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接着, 点明接下来的学习也会学到一些道理, 并规定时间让学生阅读该单元内的四篇课文。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后, 我给出主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讨论完再进行下一篇文章的阅读, 直到四篇文章阅读和讨论完。其次,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如:阅读这类文章应先读人物, 了解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接着读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件, 然后在笔记本上做些笔记, 整理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后, 引导学生分析这四篇文章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引导, 学生在群文阅读中, 就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整合能力。

二、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比较法将内容、结构形式相近的文章或段落组合在一起让学生阅读, 学生在了解文章的内容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文章进行比较,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形成多向思维, 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例如:我在进行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时, 筛选了《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这几篇文章中结构相似的段落让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时, 给予一定的指导, 让学生找到课文重点段落, 并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发现:倾听并不局限于用耳朵去听, 还可以用眼睛去看, 用心去感受。生活处处有真情:有的学生认为是自己很贫穷的时候去帮助别人;有的学生认为是得到别人真诚无私的帮助, 还有的学生认为是不欺负弱小并保护他们。同样是真情, 但是每个人的看法和理解并不一样。在实际生活中, 每个人传达关心和爱的方法也不一样。可以通过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 用心去感受同学之间的真情、家人之间的真情、朋友相处之间的真情, 也可以试着用眼睛去看, 用耳朵去听, 去发现自己认为是真情的事例, 并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事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何产生变化。这样, 通过比较阅读后, 不但教会了学生真诚待人、与人为善的生活道理, 而且也为学生写作文时进行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奠定基础, 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通过群文阅读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习并非只限于课堂, 而应当贯穿于人的整个生活中, 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 学生应当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同时, 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有限, 学生也应当通过加强自主学习不断拓展知识面, 获得更多的知识。通过群文阅读的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例如:在完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吴玉楼的《触摸春天》的教学后, 趁着学生仍沉迷于心地善良的盲女孩捕捉春天时, 我向学生提问:对春天有何感受?学习这篇文章后是否对春天的看法产生了变化?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课后自主学习的意识, 我告诉学生在另外一些人的春天中也发生了很多美好的故事, 进而介绍了《春之怀古》、朱自清先生的《春》;关于春天还有许多受到大量观众喜爱的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同时, 我向学生介绍一些寻找阅读作品的途径, 例如:趁课余到学校图书室文学栏进行图书借阅、通过网上查找等;最后, 我还介绍了同为盲女孩的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学生阅读, 并大致讲述故事的相关内容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课后自主阅读。这样一来,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被充分激发起来了。

四、通过群文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字运用能力相对较弱, 教师可以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让学生在理解同一系列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学习文章语言表达形式, 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和练习, 最终内化成自己可以灵活运用的知识。

例如:在完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时, 在学生阅读并理解《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等课文内容后, 首先, 采用回顾性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回想课文中的哪些情境描述或段落章节让自己特别难以忘记。其次, 让学生对那些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或者段落章节进行读后感的写作, 并且要求在写作时或者仿照文章的结构形式, 或者仿照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再次, 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 指出学生仿写章节段落值得发扬的地方。最后, 给学生布置以生活为主题的课后作业,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难忘或感受最深的事例, 并进行写作, 在写作中要体现学到的结构形式或表达形式。这样, 通过一系列的群文阅读并进行模仿创作后, 不知不觉中就达到了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目的。

8.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浅议 篇八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分类教学

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已经来临,高中体育教学不能将学生的体育作为提高重点,而更要关注学生内心的体育锻炼需求。受到性别、体能以及个人爱好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在体育方面具有不同的追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利用分类教学法促进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度的提高。因此,笔者选择高中体育的分类教学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一、分类教学模式应用必要性分析

体育教育研究人员曾经对我国的体育教学问题进行过调查,在许多大中型城市,并不是所有的高中学生都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在年级不断增长的同时,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也会下降。特别是女生,在年龄增长的同时,越发地不喜欢体育运动,对于体育课一点兴趣都没有。在小学与初中的学习阶段,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可以尽情的玩耍,会对体育课充满期待。但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一心为了高考这一人生大关,大部分学生会将体育课视为对时间的一种浪费。高中学生一味地学习,不仅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也会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与体能的提高,开展全面性的体育教学十分重要。

分类教学模式会给每一位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随着体育课程在考核体系中的加入,高中学生也会关注体育锻炼。面对高中学生丰富的体育学习需求,开展分类教学很有必要。

二、分类教学模式应用方法分析

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不只有一种,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的方法是多样的。下面,笔者针对高中体育教学内容提出几点分类教学的方法:

(一)利用集中分组,开展体育教学

高中学生的体质不同,利用集中分组,可以使相同体质的学生在一个组内,让体育活动更加人性化。高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其体能条件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两极化现象。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体育上存在的差距,对学生进行集中分组。教师要针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的授课,但在针对某一运动要领引导学生训练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体能差异出发,引导学生练习。分组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从自己的身体情况出发,选择训练的方法以及训练量,不要超过自己的体能极限。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还可以实现体能的提高。

比如在进行跑步练习时,一些学生体能情况不佳,选择跑500米,一些学生可能可以跑800米,而体能好的学生可以跑1000到2000米等。当学生做出选择,教师要为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集体练习。如果学生完全预选训练量,还可以继续,就鼓励学生挑战自我,但绝不勉强。这样的分类教学,会让学生建立起体育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班级分组,开展体育教学

高中学校,大多关注学生文化成绩的提高,没有重视体育教学。一些女同学,经常因为各种问题拒绝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所以,体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利用丰富的方法引导学生接受体育学习,爱上体育学习。教师可以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像高中学生爱交友,那么体育教师可以联合起来,让多个班级一起上课。在混合的班级中,对学生进行混合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分出不同的班组。

比如,当三个班级在一起上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出“篮球班”、“排球班”、“健美操班”这三个班级组,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篮球班比较适合男生,健美操班比较适合女生,排球班则是男女适宜。这样的班级分组依据科学度高,也可以让学生在更加丰富的体育活动中享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逐渐喜爱上体育锻炼。

(三)利用个别分类,开展体育教学

个别分类是分类教学中较为复杂的一个方法,因为个别分类方法的应用,可能使一个班级的学生分出很多个类型。但应用恰当,一样可以促进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受到体育办学条件的影响,许多学校只能让几个班级共同上课,由同一个教师教,同时用固定数量的体育设备。这不仅让体育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受挫,也会让体能不好的学生跟不上步伐。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个别指导,会使学生找到体育学习的信心。比如在进行短跑训练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短跑基础出发,对学生进行个别分类与指导。从短跑的起跑姿势,到短路的换气方法,一一检查,逐个击破,通过个别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当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加强分类教学法的应用是体育教学发展的自然趋势。笔者针对高中体育教学内容,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类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几点分析。希望高中体育教师可以从学生需求出发,利用分类教学法,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全面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少扬.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探讨[J].运动,2013(8).

上一篇:宗教文化与经济发展下一篇:小学室内操活动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