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6电能(共9篇)
1.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6电能 篇一
《分子热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知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重点
扩散
难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自学反馈
1、物质是由、构成的,通常以
为单位来量度,可以帮助我们观察。人们还可以通过一些
表现来推断构成物体的分子的情况。
2、将一个空瓶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下面的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会看到,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3、不同的物质在时彼此的现象叫
。扩散现象表明。
4、在量简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比水大,沉在量筒下部,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放几天,发现界面
。该实验表明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之间。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
mm深.该实验表明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之间。所以,、或
都可发生扩散现象。
5、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
杯底注入红墨水,发现装
水的烧杯很快变红了。表明扩散的快慢 与
有关,越高,扩散越快。
6、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由于分子的运 动跟
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
7、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如图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分开。这个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力。
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那么,我想把粉笔压缩得短一些,容易做到吗?为什么? 这表明分子间存在力。
8、分子之间既有
又有。
三、合作探究
1、如右图所示实验。
(1)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它能否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呢?
(2)抽掉玻璃板后,现象如何?
(3)把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上方行吗?如果不行,为什么?
(4)
此现象就叫做,说明了:。
2、如图所示凉水和热水中墨水扩散现象: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
(“较快”、“较慢”或“快慢相同”);说明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1)r=r0,(2)r
r0,(3)r
r0,即:平衡位置时,引力
斥力;
即: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即:
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引力
斥力;
引力
斥力;
表现为
.表现为
.物态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排列方式
有无固定形状
有无固定体积
固体
液体
气体
(4)分子之间距离很大时,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4、固体液体气体的微观特性和宏观特性。
四、当堂检测
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飞舞
2、春天到来,学校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流行病传染,对以下两种防护措施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
A、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
B、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缓
C、把消毒液洒在教室地面上,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升华现象
D、把消毒液洒在教室地面上,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凝华现象
3、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
B、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间隙,盐分子易进入
C、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
D、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4、从微观角度分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处的原因是()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的体积很小
5、细棉线一拉就断,细铁丝不易被拉断,这是因为()
A、棉线分子间没有引力,铁丝分子间有引力
B、棉线分子间有斥力,铁丝分子间没有斥力
C、棉线、铁丝分子间都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但棉线分间的引力小于铁丝分子间的引力
D、棉线比铁丝软
6、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
A、分子的距离小
B、具有的能量大
C、分子运动剧烈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两滴水银相互接近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水银,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8、下列现象可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A、正、负电荷相互吸引
B、磁体吸引附近的小铁钉
C、用粉笔写字在黑板上留下字迹
D、用电焊把两块铁焊在一起
9、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间有时只存在引力,有时只存在斥力
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的斥力
C、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D、当分子间距离等于某一距离时,分子间斥力等于引力
10、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将面粉放在水中搅成浆状
B、用来包铅块的纸经过较长时间会变黑
C、洒水车向马路上喷水
D、冬天湖面上的雾向四处飞散
11、下列现象不能表明分子热运动的是
()
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染
B.向一杯水中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
C.把磨得很光滑的铅板和金箔长久紧压在一起,金箔中渗有铅
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12、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块,原因是()
A.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了
B.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斥力起主要作用了
C.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D.两块玻璃中的分子运动太慢了
13、有一圆柱形的玻璃容器,下半部装水,上半部装酒精,密闭后直立静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将会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_____。这一现象说明
;同时,还说明。
14、校门口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地就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
现象,说明
;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15、“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
加快,说明当时的周边气温突然。
五、拓展延伸
小红学习了分子知识后,知道了关于分子的一些观点如下:
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B.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于是她进行探究实验,如图甲把集气瓶中间的玻璃板抽去;图乙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而,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请提出小红可能是要验证上述分子的观点中的内容
和
.(填序号)
(1)可能看到的现象:
甲
乙
①甲:
.
②乙:
.
(2)结论:
①甲:
.
②乙:
.
六、谈收获
分子热运动理论
1、;
2、;
3、;
4、。
2.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6电能 篇二
教学难点
理解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法
教学准备
台灯、插座、灯丝烧断的灯泡、灯泡、螺丝刀、磁铁、多个黑盒(内置铁球、木块、苹果或香蕉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问1:看到什么现象?
2:导致台灯不亮的原因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许多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
如:①电饭锅没有火苗,为什么可以煮熟食物
②蚯蚓生活在土壤里,是不是靠吃土生存?
对于这些问题,你想过、但有没有研究过?你想知道该如何去研究吗?
桌上有三盏台灯,请同学上前操作台灯的使用
学生操作:一盏灯亮,有两盏灯不亮
引入课题:科学探究
二、探究活动1:台灯不亮的原因
导致台灯不亮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可能有几种假设:
可能停电了
可能开关坏了
可能插销未插好
可能灯泡坏了
……
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学生通过思考上台操作排除故障
得出结论
由于灯丝断了、接触不良导致台灯不亮。
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身边发生的现象,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探究活动2:人的脚印与人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人的脚印长短与人的高矮、胖瘦、男女、大人、小孩等都存在关系。
[讨论]主要探究脚印的长度与人的身高有什么关系
问(1):谁知道自己的的身高,再用刻度尺测量一下自己的脚印
找两个同学用刻度尺测自己的脚印(鞋长度)
问(2):从这两个学生的个案能不能得出结论?
分小组讨论、回答
[强调]:还应测量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重)的身高和脚印的长度,进行统计、得出结论。
问(3):怎样记录测量数据?提出的方法有何优点?
(表格法和图象法)
记录有何优点?(便于数据处理、分析,得出结论)
如何再次检验结论是否正确?(同学间讨论交流)
学生对脚印的了解,更多的是来自书本和影视知识,属于间接经验。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探究活动1总结的方法,感受脚印探究的意义,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探究活动3:黑盒探究实验
简述:在台灯的探究中,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台灯各部分的结构
在我们研究的脚印实验中,我们可直接测量脚印的长度。但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
如:我们生病发烧时,不能直接观察到病变的器官,就像手里拿的黑盒子。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里面的东西,对这样的问题应如何探究呢?
最简单的方法是打开来看看,但很多东西是不能打开的。现在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和已有的知识来探究盒子里装的物体有多大?什么形状?估计是什么材料做的?……并将操作记录在表中,最后阐述自己探究的过程。
[实验]:探究盒子里装的东西。
分组实验进行黑盒探究
学生上台交流,阐述探究过程,检验推测结果
根据推测结果,思考如何使设计方案更完备。
思考:黑盒是否一定是黑的?日常生活中,有那些问题是黑盒问题?
此活动的目的是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利用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给学生更大的展示空间,并通过相互协作和交流发挥所有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评析:同学们的探究过程是在不断建立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而最后得出的结论只能说明“可能是”什么,只有打开才能证明。
举例:科学家对科学探究的过程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通过“台灯不亮”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脚印的研究”熟悉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又通过“黑盒”问题参与了探究的实验,我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习的科学探究方法应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板书设计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二、一起探究
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6电能 篇三
学目标
1、理解天气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测量和度量气温的常用仪器和方法。
3、学会测量气温
4、了解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和其它生物的关系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气温的观测
难点: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
教、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一. 天气是什么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刮风、下雨、雷电等都是天气现象。【读图】2-
6、2-7感受天气
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讨论题】
1、判别描述天气与气候的词语
2、说说当天的天气状况
二、气温
1、气温的含义:空气的温度叫气温。描述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2、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分类】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 【复习】温度计的结构和制造原理
3、气温度量单位:摄氏度(℃)【设问】一般把温度计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为什么? 【探究实验1】用温度计分别测量百叶箱内和百叶箱外的气温 时间
温度(百叶箱内)
上午 中午
下午
晚上
用心
爱心
专心
温度(百叶箱外)
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1)百叶箱内的气温比箱外低;
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比较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探究实验2】探究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大概出现在什么时间
实验结论: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与太阳辐射和大地散热有关
4、气温与人类生活和其它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
【举例】
1、人类的生产方面:春播、夏收;冬季作物的防冻;农作物有各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2、人类的生活方面:空调、暖气;避暑疗养;
3、生物的行为:狗在高温时的表现;蛇的冬眠、蛙的产卵等。出示图或实物,略作讲解构造与原理、用途等
引导学生在课外用连续观测的方法得出结论,而且晴天的观测效果比阴天好。
课后反思
用心
爱心
4.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6电能 篇四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收集陨星的报道及图片
教学器材:各种星体图片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宇宙中除了地球、太阳和月亮外,还有哪些天体?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讲述)太阳和围绕太阳转动的各种星体,共同组成了太阳系。今天,我们来了解太阳系的居民们。地球有八个个头不同的兄弟,围绕太阳旋转,这就是九大行星。
(图片展示)教师依次显示九大行星的图片,并请学生描述看到的行星面貌。
(展示视频资料)播放相关的太阳系录像,引导学生对太阳系有一个整体认识。
(学生活动)1.观察教材提供的“太阳系示意图”
2.回答图下面的问题。
(教师讲解)
(承转)九大行星中,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到几颗呢?
(学生根据日常经验讨论回答)
(讲授)教师讲解人类观察太阳系的历史,介绍伽利略和他的天文望远镜,以及现在的航天探测器。除了九大行星外,还有一些夜空中的不速之客,比如彗星和陨星。
(图片展示)哈雷彗星
(展示视频资料)彗星
(讲授)教师讲解哈雷慧星的周期性现象,陨星是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块落到地球表面的流星体,由岩石组成的叫做陨石。
(讲授)教师介绍世界上最大的陨石,并联系恐龙的绝灭,启发学生思考两者的关系。
(学生讨论)
教案点评:
5.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6电能 篇五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
2.知道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
3.学会用风向标、风速仪测定风向和风速,了解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4.了解风对人类活动和动物行为的影响。技能目标
学会观测风向和风速。情感目标
最大限度的突出对测量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风的形成,风向的表示方法。
难点:风的方向的认知。[教材分析和教学思路] 风是一个重要的天气要素。可反映出天气形势的分布与变化。本节内容着重于让学生理解风的形成,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学会观测风向、风速,利用目测的方法估计风向、风速。通过感受风到思考:“风是怎样形成的?”近而介绍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和风速,在学习过程中紧紧联系生活如何判断风向及风速,使这节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教学准备] 气球、小风车、纸飞机、电风扇、风向标、风速仪 [教学过程] 一.风是怎样形成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风,先来感受一下风 实验:一个充气气球产生风的现象
问:为什么有风?(充气气球内的气压〉外界的气压)通过实验能否得出风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分析: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气压一定相同吗?高压区?低压区? 提问:第68页图2-31,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的空气会如何运动?(气压高处指向气压低处的——股力量,推动空气形成风)类比:水流动的方向?直接原因是什么?空气流动的方向?直接原因是什么?(气压差是形成风的
直接原因。气压差异越大,风就越大,如果两地的气压相等,风就平息了)小结:风是怎样形成的?——空气的水平运动。(二)风向和风速 ’ .
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录音。找出与风有关的信息。风向和风极(风速)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1、风向
A、定义:风吹来的方向。B、方位:8种风向
C、符号:短线段表示 如东风表示为: 练习:根据符号确定风向
实验:图2—42。机头方向即风向。
D、测量仪器:风向标-----箭头的方向即风向。风向箭头指在哪个方向,就表示当时刮什么方向的风。
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判定风向(旗的飘向,烟的飘向,树叶的摇摆方向)2.风速:用风级表示
A、定义:单位时问内空气流动的距离。B、单位:米/秒、千米/时。
C、测量仪器:风速仪。介绍书上的风速仪是靠测量上面风杯的转速来测定的。D、读表第75页 了解目测风级的方法及不同风级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 E、应用:用目测的方法测当地当时的风速。
3、延伸:风是一种自然能源,我们应该如何利用风为人类造福? 思考题:1.风也是一种资源。利用风能可以进行发电、行船、运动、风媒花、风车磨麦、带来湿润或干燥等活动。
2.大风会对人类和动物产生危害,如刮倒建筑物、毁坏农作物、形成风暴潮、倾覆船只等。
注:思考题是开放性问题,要让学生积极地思考,理解风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深刻影响。课外补充资料:
风的形成:俗语说“热极生风”,是有道理的。当阳光晒热了地面,由于地表性质(比热)不同,受 热不匀,各地空气的温度就有高有低。气温高的地方,空气会膨胀,密度会减小,气压 会降低;气温低的地方,空气会收缩,密度会增大,气压会升高。所以同一高度的不问地方的气压会有差异,就产生了由气压高处指向气压低处的一股力量,推动空气形成风。
风速:我国气象台统一规定用2分钟的平均风速。有时也根据需要计算1分钟或10分钟的平均风速。
作业布置:
必做题:作业本§
2、5 选做题:目测当天的风向、风速 第5节 风
一、形成原因:两地间存在气压差,高压区→低压区
二、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1、风向
定义:风吹来的方向
表示:方位:8种例东风○—— 仪器:风向标
2、风速:
定义: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 单位:米/秒 千米/时 表示:风级 仪器:风速仪
2.4(2)风和降水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空气湿度及其与气温之间的关系。
2、知道观测湿度的常用仪器,学会测量空气湿度。
3、了解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
4、理解空气中水汽凝结的原因。
5、了解降水的形成过程。技能目标:学会测量降水量。
情感目标:
1、知道湿度大小与人体舒适感的关系。
2、了解一些天气谚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空气湿度的含义、干湿球湿度计的工作原理、降水的过程。【教学准备】:干湿球湿度计、烧杯、表面皿、冰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常听到“风雨交加”、“暴风骤雨”、“和风细雨”等成语吧,风和雨、雪总是联系到一起。出示:暴雨和大雪的图片 设问:为什么会降水呢?
空气的湿度
问:在水循环中,陆地上的水就是通过降水的形式得到补充的,降水过程说明空气中存在什么呢?
学生回答:水分。
问:水分是以什么状态存在于空气中的呢? 学生回答:气态。
讲述:水蒸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所以我们平时是看不到空气中的水汽的。其实不论是阴雨天还是晴天,冬天还是夏天,室内还是室外,湿润的海洋上还是干燥的沙漠地,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如冰的饮料瓶外会凝结水珠、打开冰箱会看到白雾等现象都说明了空气中存在水分。
讲述:我们用湿度来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而空气的湿度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来表示。问:是不是任何时候空气中的水汽的多少都是一样的呢? 学生猜测
演示实验:在3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水温分别是25℃、45℃、65℃。拿玻璃片靠近烧杯口,学生观察玻璃片上出现了什么?三个烧杯口有什么不同?
现象:温度越高的水上方的玻璃片上凝结的水珠越多。问:为什么玻璃上会出现水珠?水珠的多少说明了什么?
解释:水温越高,烧杯口空气温度越高,水面蒸发的水也越多,空气含有的水汽就越多,在玻璃上凝结的水珠也就越多。
结论:气温的高低不同,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数量也不同。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可见,空气总能含有的水汽在一定温度下是有限的,温度不同,空气中同样水汽量的相对湿度是不同的。
讲述:我们常要测定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观测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湿度计有毛发湿度计、自动感应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等。其中干湿球湿度计是最常用的湿度计。出示:干湿球湿度计的实物或图片
结构:一支干球温度计和一支湿球温度计组成,湿球温度计的球部有湿棉纱包着。
原理: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小,湿棉纱布中的水蒸发得越快,带走得热量就越多,湿球温度计上得读数就越小。干湿球温度计上得读数差值,能反映出空气中水汽得丰富程度。
测量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刻度,再读出湿球温度计刻度,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最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得出相对湿度。阅读:78页的相对湿度表
问:为什么要有两支不同的温度计呢?你们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吗?
解释: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小,湿棉纱布中的水蒸发越快,带走的热量越多,湿球温度计上的读数就越小。
讨论:同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根据自身的经验,说一说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与人的舒适度的关系。
学生讨论:相对湿度小,使人感到干燥,皮肤发生干裂;相对湿度大,在冬季会感到特别寒冷,夏季会感到特别闷热。
讲述:空气湿度是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空气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许多天气谚语就是根据湿度来判断天气变化趋势的,如“蜻蜓低飞,不雨也阴”,“燕子高飞晴天吿,低飞雨天报”等,你们知道其中包含的道理吗?
思考:“蜻蜓低飞,不雨也阴”,“燕子高飞晴天吿,低飞雨天报”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学生发言、总结:因为大雨前空气中的湿度较大,蜻蜓的翅膀变软不能高飞,昆虫大多飞得很低,燕子也就低飞觅食。
降水
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降水吗? 学生回答:雨、雪、冰雹等。
讲述: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表,它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演示实验:图2-44,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在表面皿内盛满冰,盖在烧杯上,烧杯中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现象:表面皿的下面凝结了很多水珠。问:为什么表面皿下会出现水珠?
学生解释:水蒸发到空气中,空气中的水汽遇冷放热液化成液态水。问:由此可知,空气中的水汽变成雨、雪、冰雹等需要什么条件呢? 学生回答:气温降低
讲述: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凝结出细小的水珠或冰晶,这就是我们肉眼看到的云和雾。
问:是不是气温降低了空气中的水汽就一定能凝结成水珠呢?还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学生猜测,教师提示与湿度的关系
讲述: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这时,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随之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就会附着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就发生了水汽凝结。讨论:观察图2-45,根据凝华、凝结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说云和降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回答:热带雨——凝结成云,水滴增大成雨滴。
中纬度雨——凝华、熔化,水滴增大成雨滴。设问:水汽凝结或凝华成云后是不是一定会形成降水呢?
解释:空气中凝结的水珠或凝华的冰晶很小,形成云以后就漂浮在空气中,此时并不一定相成降水。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终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
思考:为什么降水有时候是雨,有时候是雪或冰雹? 学生回答
解释:(雨、雪略)冰雹大多出现在夏天。因夏天在局部地区内向上天空流动剧烈,将下落的冰晶又抬升,反复多次后,颗粒变得非常大,最后在下落到地面时,还未完全熔化即称之为冰雹。
讨论:降水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补充陆地上的淡水、是人类用水的主要来源、使植物获得水等等。讲述:一个地方降水的多少用降雨量来表示,它表示一定时间内地 4 面积水的深度,用毫米来度量。气象观测中常用雨量筒收集雨水。雨量筒是一个直径20厘米的金属圆筒。筒高58厘米,分为上下两节,下节高35厘米,里面装有一个储水瓶。把储水瓶中的水倒进特制的量杯,就可以知道今日的降雨量(水深)。雪和冰雹等融化后可用同样的方法测量。
讨论:降水过多或过少会产生什么后果? 学生回答:过多——水灾……
过少——干旱……
材料1:1992年夏,受9216号强热带风暴和天文大潮的作用,8月末9月初,我国东部沿海发生了1949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损失最严重的一次风暴潮灾。闽、浙、沪、苏、鲁、冀、津、辽等省市沿海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潮位。据统计,仅闽、浙、苏、鲁、冀、津6省市受灾人口2000多万,毁坏海塘1170km,受灾农田2193.3万hm,死亡193人,直接经济损失90多亿元。闽江发生50年一遇的特大
33洪水,十里庵站洪峰流量27500m/s,竹岐站洪峰流量30300m/s。闽江流域遭受较严重水灾。钱塘江上游出现1949年以来第2位大洪水,兰溪站洪峰流量312l00m/s,沿江县市受灾较重。此外,大渡河、湘江、信江、漓江及黄河中上游部分地区也发生了较大洪水,造成了较严重的洪涝灾害。
材料2:去年六月二十九日“出梅”以来,温州市就以高温晴热天气为主,降雨量只有二点五毫米(历年平均降雨为七十五毫米),高于或等于三十五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就有十九天,超过历年记录。而温州梅汛期的降水量仅为八十一毫米,是历史上少见的弱梅年份之一。整个六月份单月降水量仅为常年的三分之一,比往年偏少一百五十四毫米,是一九五六年有完整资料记载以来降雨最少的一年。进入七月,更是高温少雨,有的地方根本没下过雨。市区也出现了高于四十摄氏度的历史高温。高温少雨使温州江河水库水量急剧减少,全市十六座中型水库平均蓄水量只有正常库容的百分之三十七,主要河网水位下降近一米,许多地方已经出现居民饮用水困难和农作物受灾现象。
问:大家知道我们近年采用了什么方法来缓解温州局部的旱情吗? 学生回答:人工降雨。阅读:89页“人工降雨”
问:人工降雨中干冰等催化剂如何起作用?
学生回答:干冰升华吸热,使水汽放热形成更多的冰晶。思考:能用人工降雨的“催化剂”消雨吗?
学生回答:在降雨云团移来前,先对云团实施人工降雨,让雨下到其他地方。小结:
【探究活动】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为什么做】
生活在一定自然环境中的生物为了生存,就要适应环境。在其与生存环境的协调过程中,往往通过其行为、生理或结构的改变来增加其存活和繁衍的机会。在对天气各要素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后,探究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拓展知识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科学、探究自然的兴趣。【怎样做】
1、先确定探究的任务,可以是教材提供的内容——探究蟋蟀的鸣叫频率和天气变化的关系。也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其它探究任务。如蜘蛛的结网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或家鸡在晚上睡觉时,鸡头的睡相与天气变化的奇秒的联系等。
2、确定探究的任务后,应提出一个科学而可行的研究问题,再建立假设。然后根据建立的假设设计观测实验,并对假设逐一进行检验。这里重点是如何针对建立的假设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如要研究蟋蟀的鸣叫频率与气压的关系,就要创设气压不同的实验环境;要研究蟋蟀的鸣叫频率与气温的关系,就要有温度不同的实验条件。
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可分为两类:观察法和实验法。我们往往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就是平常说的综合法。按要求准备好必需的仪器设备并进行实验。要求 精确、真实、详尽、客观地反复观察,作好观察记录。再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然后利用互联网或报刊书籍查阅资料,验证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4、交流评价:将你的探究方法和结论,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看一看你的探究方法和结论是否合理。然后写篇小论文或探究报告。【学到了什么】
通过这个探究活动,使我们确信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有密切的联系,了解了动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培养了我们科学探究的能力。【进一步的研究】
根据网上的资料,在课外可以就其它动物的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作出进一步的探究。这里附一篇文章。
趣谈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
俗语说:“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这句话生动说明了天气变化与动物行为的关系。动物的生存、发展,必然与周围环境发生一定的联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动物沉积了许多本能,以适应自然界环境的变化,而有些先天行为是人类所无法比拟的,充分了解动物的本能,可给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昆虫类
1.蜜蜂 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一个蜂群由3种蜂组成,即蜂王、雄蜂和工蜂。蜂王、雄蜂负责繁殖后代,而工蜂负责群体的日常生活,分工非常细致。常言道:“蜜蜂窝里叫,大雨就来到;蜂不出窝,风雨快如梭。”生动地说明了蜜蜂的行为与天气变化。
2.蚊子 蚊子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常见种类有库蚊、按蚊、伊蚊3种。雌雄异体,雄蚊吸食草汁,雌蚊吸食人血,且能传播疾病。民间常言:“蚊子集堂中,明朝带斗篷;蚊子乱咬人,不久雨来临;蚊虫咬得凶,雨在三日中。”
3.蚂蚁 蚂蚁是昆虫纲,膜翅目昆虫,营社会性生活,一群蚂蚁中有20多种类型,蚂蚁也是一种非常忙碌的昆虫,行为复杂。民间常言:“蚂蚁排成行,大雨茫茫;蚂蚁搬家,大雨哗哗,蚂蚁衔蛋跑,大雨就来到。”
4.蜘蛛 蜘蛛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动物,种类较多,且有结网的行为。常言道:“蜘蛛结网准送睛,蜘蛛收网准阴。”道出了蜘蛛收结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鸟类
1.喜鹊 喜鹊是鸟纲,雀形目,鸦科动物。在我国民间,喜鹊是一种吉祥鸟,有传报喜讯之说,喜鹊巢居,有在古树叉上筑巢的行为,据笔者观察,喜鹊筑巢的高低与常年雨水的多少有一定关系,如果看到喜鹊在高处筑巢,常年雨水则会偏多,如果看到喜鹊在低处筑巢,则预示常年雨水偏少。
2.鸡 鸡是鸟纲,鸡形目动物。我国鸡形目种类十分丰富,而家鸡是其中的一种。家鸡营巢居生活,据笔者观察,家鸡在晚上睡觉时,鸡头的睡相与天气变化有奇秒的联系,如果鸡头向外睡,则天气晴朗;如果鸡头向里睡,则天气要变有雨;如果鸡头不里不外,身体横向鸡窝,则天气阴郁。民间又言:“鸡登高鸣晴”。哺乳动物
狗和猫 狗为食肉目,犬科动物。狗的种类较多,看家狗性情温和忠实于主人,故有“狗不嫌家贫”之说。近年来有些名贵家犬,成为上流社会的宠物,身价倍增,而狗的行为复杂。家猫为食肉目,猫科,性情机灵,善长捕鼠。民间常言:“狗洗脸,猫吃草,不到三天雨来到;狗咬青草晴,猫咬青草雨;狗卧灰堆,天阴雨摧。”道出了两种动动的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作业】:
1、必做:作业本、课后练习
2、选做:收集天气谚语:
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演示雨的形成过程
查找有关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关系的资料 【课后反思】:
湿度和降水是天气的两个重要因素,湿度又和降水有密切的联系。本节首先通过实 验,让学生感性地了解湿度和相对湿度,并学会测量相对湿度的方法。在了解湿度和相对湿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空气中水汽凝结的原理。水汽凝结又是降水形成的条件。从湿度到水汽凝结,又到降水形成,知识的逻辑环环相扣,也符合对降水形成的认识过程。
【板书】:供参考
一、空气的湿度
1、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
2、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3、湿度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4、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
5、观测湿度的仪器:湿度计
6、湿度与人类生活、降水等自然现象的关系
二、降水
1、水汽凝结的条件:⑴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
⑵相对湿度达到100%以上 ⑶空气中微小的尘粒
2、降水的形成: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结、云滴增大、降水形成
3、降水量的观测: ⑴度量单位:毫米
⑵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
6.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6电能 篇六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但不是唯一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原子和离子。2.分子很小,用肉眼以及光学显微镜是无法看到的
3.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如水和酒精混合后的体积会小于他们各自的体积之和)4.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种类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空隙中
分子间的空隙和分子的运动是物质发生扩散的原因,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的现象, 但在气体中扩散的最快.分子的扩散快慢还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中有空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5.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6.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千克、克、毫克。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质量的大小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的,一个铁块压扁之后,形状改变,体积和质量都不变,一杯水结成冰,或变成水蒸气,状态改变,质量都不变 7.在实验室,称量质量工具是托盘天平8.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2、调节天平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3、按左物右码的原则,将物体放在左盘上
4、估计物体的大致质量,将适量的砝码用镊子夹取,轻放在右盘上。砝码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取放。
5、算出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是左盘被测物体的质量。
6、称量完毕后,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游码移回到“0”刻度线
9.怎样测量1滴水的质量。写出实验过程和计算结果,并设计记录测量数据的表格。答:用天平测出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1,然后在烧杯中滴入100滴水,称出总质量记为m2,总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除以100就是一滴水的质量,(m2 — m1)÷100 10.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11.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m/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 克/厘米3)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12.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 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13.密度的测量
(1)实验原理:ρ=m/v(2)测量固体的密度(石块)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刻度值V1 3.用细线将小石块拴住,缓缓放入量筒中的水里,并使之完全浸入,记下水面刻度值V2 4.计算密度 ρ=m/(V2-V1)(3)测液体的密度(盐水)
1.将适量盐水倒入玻璃杯,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m1 2.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4.计算密度 ρ=(m1-m2)/v 14.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热量,用Q表示
15.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还有千焦,符号KJ 16.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并不相同。科学上把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比热容,简称比热。
17.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吸收热量)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放出热量)
晶体:具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18.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吸收热量)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放出热量)
19、汽化分为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0、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在液体的表面进行的,并且不剧烈。
2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温度的高低 ②液体的表面积的大小 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④对于不同的液体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22.蒸发吸热,具有制冷作用。23.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也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24、水沸腾时的现象:水在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沸点)保持不变。
25、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沸点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液体的沸点受大气压的影响,一般气压越高,沸点也随着增高。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26.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
1、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只要温度降低到足够低),2、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27.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收热量)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出热量)
28.几种常见自然现象的解释: 云、雪、雨、雾、露、霜 说明:它们基本上都是空气中水蒸汽形成的
云:高空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聚集在一起形成云
雪:高空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或有些小水珠凝固而成的小冰晶从空中落下来就是雪。
雨:云中的小水珠越积越大,最后从天空落下来就形成了雨。
雾:低空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或灰尘上就形成了雾。露: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搭在地面上的植物或草丛上就形成了露。霜: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搭在地面上的植物或草丛上就形成了霜。
29、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别的物质的变化。一般来讲:物态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30、化学变化:生成了别的物质的变化,一般来讲:燃烧、腐烂、变质、生锈等属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是否生成了别的物质(或新的物质)
31、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像物质的可燃性、腐蚀性、毒性、氧化性、酸碱性等属化学性质。
3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像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延展性、可溶性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说明:性质与变化的主要区别是:变化要体现一个过程,而性质则表示无只具有某一特点,具有某种能力。
7.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6电能 篇七
命活动的调节
八年级《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第2节
神奇的激素
第3节
神经调节
第四节动物的行为
第五节
体温的控制
一、本章概述:
本章在新教材中的地位:本章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主题。主要通过学习后,使学生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行为反应需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的。
在这一章中,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科学前沿的进展。
本章在前面的第二章“环境因素对生物的行为会产生各种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以及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做出相应反应等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采用了讲授、探究、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力争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发展,特别是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前沿科学。
本章教材首先是以人为中心而开展的,无论是动物的行为还是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温的调节等都是以人为事例,或者从我们身边的事例选材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要从自身出发,从而了解生物。这符合新课程的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其次,本章的教材共安排了36幅教学彩图,以及一些表、实验等。它们的安排主要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时,使之具体化。如: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等。因此读图和识图能力在本章可以很好的发展。同时在图与图中,通过查找相同与不同点,达到学习知识和把握知识的目的。
第三,本章教材仍然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之一,特别强调调查,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对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还强调了“科学史”的教育。
第四,本章教材强调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控制的过程”,体现了生物的系统论和控制论。
二、本章各节的教学点滴:
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一)本节的总要求:让学生知道行为起源于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刺激的反应。所有的生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行为能力,但动物的行为最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二)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和注意的问题:
、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由第二章的“天气对动物的行为的影响”的相关内容和学生举出常见的事例引入新课,再通过学生对自然界的一些动物的行为的描述和对引起这些行为的外界环境因素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环境因素是影响动物行为的重要因素。通过学生所举出事例和教材中图3-1;图3-2;图3-3,开展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最后知道“燕子低飞下雨”是因气压和湿度的原因引起燕子的食物---小型的昆虫等低飞而致;“蚂蚁堵洞要下雨”也是因为湿度有关,因为蚂蚁也想有个干燥的家。而图3-3中猫头鹰和鼠的行为分析,重点可从图中的不同的环境因素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2、植物的感应现象:
在教学中,除了教材安排的与学生贴近的事例3—
4、3—
5、3—
6、3--7外,最好是学生能自己举例,如教室窗台边的盆花朝窗外生长,如(右上图)等,这是学生平时较多的观察。再通过分析,让学生知道植物也能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在“含羞草”的实验中,我们课前先准备好了两份材料,便于对比,也节约了课堂时间,又提高课堂的效率。因为含羞草“害羞”后要有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在实验中,含羞草对光的刺激不敏感,但有一点要注意,即含羞草在晚上时也会“害羞”;在探究对“声音”的刺激反应时,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振动较小,所以现象较明显。如果振动太剧烈,引起的空气振动也会使其“害羞”;在对触碰的刺激的反应时,现象是“羽状复叶先闭合,叶柄再下垂。”因此,在探究何处是敏感部位时,最好是同时对叶和叶柄刺激。如右图。
在“蚕豆发芽”的实验中,要事先做好实验,即课外实验,课内用。在准备实验时,可以在实验室实验,也可在家里实验。家中可以采用一次性的透明的杯子或矿泉水的瓶子来作为实验仪器。在实验中,要注意蚕豆种子的萌发的条件的控制,特别是温度,最低要在16摄氏度左右,还要注意阳光的照射(因为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实验前要选用浸泡好的种子,是因为浸泡过的种子可促进萌发,因为它的种皮已软化,也加快了萌发前的代谢。
3、植物的向性(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
向水(化)性是指土壤中的水分(化学物质)分布不均时,植物的根向较潮湿(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的特性。
向触性是指植物的卷须会向所接触的物体快速弯曲生长。(如:豌豆、葡萄的卷须等)
4、植物的向性实验:(学生实验)
重点是要通过实验知道,了解植物的向性。实验可在家中进行,也可在实验室中进行。如:植物的向水性实验
第2节
神奇的激素
(一)本节的总要求:让学生知道生物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各项生命活动,并对环境作出适当的反应,以适应变化的环境,这些都是与生物体本身的调节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本节的激素调节就是达到其目的之一。
(二)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和注意的问题:
、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结合前一节的“教室窗台边的盆花朝窗外生长”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向窗外生长?”引出------------
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1)胚芽在单侧光照射时,会弯向光源生长;
(2)切去胚芽尖端,在单侧光照射时,不生长不弯曲;
(3)在胚芽的尖端罩一个锡箔小帽,在单侧光照射时,则直立生长;
(4)在胚芽的下端罩一个锡箔小帽,在单侧光照射时,仍弯向光源生长。
根据实验,达尔文推想,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的生长产生影响。这是真的吗?引出--------
温特实验
(1)
把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由石花菜提取的一种无色物质,溶于热水,冷却后呈凝胶状,用作培养基)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的尖端,再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会向放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2)对比实验:
把没有接触过胚芽的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的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既不弯曲又不生长。
郭葛取名----------生长素
生长素的作用的两重性:
生长素的作用(1)较低浓度时------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2)过高浓度时——抑制生长(防治杂草)。
为什么植物会向光生长?(单侧光照射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在向光的一侧分布少,对侧分布多,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2、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首先应给学生说明“血糖与血糖含量”,即: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血糖含量是指葡萄糖在血液中的含量,即90毫克/100毫升。
(2)在指导学生读图3-12人体血糖含量的调节的过程时,应突出“调节与控制”的思想。即:在一个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的值高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去调节血糖的浓度,使血糖含量下降,从而控制血糖的含量保持在正常水平;当血糖含量的值低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调节血糖的浓度能力减弱,使血糖含量升高,从而控制血糖的含量保持在正常水平。
3、内分泌腺与激素
(1)通过教材提供的人体进入青春期以后的身体的变化(可以适当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同时引出这是“激素”的作用。教学先通过读图来认识和学习人体内的内分泌腺,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
本人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是通过同学间合作学习、识图,找内分泌腺的种类和各自的作用来开展教学的。在知道了内分泌腺之后再进入学习激素的。
(2)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本人在教学时,提到了已经学习好的消化腺,以区别二者的不同。因为这里就提出了“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比较难以理解。然后,再学习激素,“激素”是内分泌腺分泌的,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中,去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
(3)由思考题“激素分泌失调而引起的人体功能怎么样”引出激素分泌不正常带来的一些疾病。
激素
名称
分泌腺
生理作用
分泌异常
过
多
不
足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
亢
幼年时期分泌不足——呆小症
食物中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生长
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影响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
幼年时期分泌过多——巨人症
成年时期分别过多——肢端肥大症
幼年时期分泌不足——侏儒症
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元合成和血糖分解,降低血糖
糖尿病(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即:三多一少。
(多尿:不仅指尿的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增多;多饮:尿多之后使体内的水分减少,当体内水的总量减少1~2%时,即可引起大脑口渴中枢的兴奋而思饮。多食: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不能为细胞利用,则会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兴奋而多食,使进食后无饱腹感,满足感,于是进食次数和进食量都明显增多。消瘦:由于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合成不足,分解加快等,均可引起消瘦)
(4)教材中的探究(由于本章共两个调查,同时第二个与学生最接近,所以我选择了第二个进行探究)所以在第一个调查中,只要求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学会调查报告的书写,了解调查的方法和步骤。以下是班级内的同学的探究情况(调查报告的格式):
组内成员:
组内负责人:
各成员的职责:
调查步骤:(1)提出调查的问题,确定调查的内容:(2)调查时间:(3)调查对象:(4)调查的题目设计:(5)调查的结果统计:(6)处理调查获得的信息:(7)撰写报告(目的、对象、过程、结果、结论、感谢、参考资料)。
第3节
神经调节
(一)本节的总体要求:本节内容以“功能”为主线展开教学的。围绕对刺激的反应、信息的接受、信息的传导、信息的处理、应答性反应和反射弧而进行。
(二)本节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和注意的问题:
(1)首先是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图3-15的反应的测试实验。安排两名同学现场互相测试,即可发现人体对不同的刺激的反应是不同的。在围绕实验,总结出对刺激的反应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最后作出反应的连续的过程,同时也是多个感觉器官的协同作用的结果。然后,在具体讲述:
信息的接受和传导——神经细胞(神经元)
刺激——树突——细胞体——轴突
信息的处理——脑和脊髓
通过读图3—17人体的神经系统,了解人体的神经系统由
和
组成;其中的中枢部分是
和
;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周围部分是
和
组成;(植物性神经是指内脏运动神经主要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因主要参与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呼吸、消化和吸收等动、植物所共有的“植物性功能”而常称为植物性神经,它调节内脏活动时,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意志控制,不具有随意性,因而常有人(特别在国外)称之为自主神经。)
结合教材中的图形认识人的脑(大脑、小脑、脑干)的结构,结合我们自身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大脑的功能、小脑的功能、脑干的功能。然后通过查找资料,关注前沿科学——脑科学来进步理解人体的大脑的功能的重要性。对与脊髓的结构和功能,教材是一带而过,但是,脊髓的功能应该指出,即传导和反射两项功能。这也是我们在新教材时,编教材的老师要求的。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了解反射和反射弧;
2、通过日常生活的反射及膝跳反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反射弧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促使学法优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反射
教学难点:反射弧的组成和信息的传导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内装乒乓球的黑盒
(一)、内装仙人球的黑盒
(二)、四人小组的分组并确认组长。
四、学法指导:
反射的知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如人从阳光下走到黑暗的房间,人的瞳孔会变小等等。而反射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反射完成的结构怎样,学生还不尽知。本节课想采用问题引入,然后采用合作式学习、实验、讨论等多种方法,多次评价来完成知识的落实。力争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和
;
2、神经系统的功能是。
思考、回顾、表述自己的意见。
激活原认知,为新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组织评价
集体评价,纠正偏差。
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
[引入]创设学习情景:、出示黑盒
(一)进行探究“盒内是什么?”
2、出示黑盒
(二)进行探究“盒内是什么?”并强调观察的重要性。
3、提问:在探究黑盒
(二)内是什么时,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是什么现象?
学生甲探究黑盒
(一)实验;
学生乙探究黑盒
(二)实验;
得出自己的结论,集体交流。
创设问题情景,由黑盒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课]
(一)要求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小组学生间举例。
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的主体性参与。
(二)反射的概念(板书)
阅读教材,把握概念的内涵
引导学生认识新概念。
(三)缩手反射的具体过程:
(幻灯片)投影读图要求并指导学生学习:
仔细读图,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后,完成下题:
手碰到高温物体后,首先通过
感觉高温,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经
传导,进入
,再通过
传导到
,手缩回。
开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组长代表小组发言。
通过和谐、民主的合作式学习和教师的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全员参与学习过程。
组织评价
集体评价
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四)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板书)
、反射弧的组成:(板书)
2、反射弧中的信息的传递:(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归纳出知识要点。
通过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力争突破这一难点知识。
组织评价
五名同学分别扮演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进行“小品”表演缩手反射的信息传递。
突破难点,增强课堂的学习气氛。
(五)实验:
(幻灯片)投影实验要求:、一同学坐在凳子上,卷起一条裤腿,露出膝盖,让它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
2、另一同学用手轻轻扣击膝盖下的韧带;
3、注意观察。
两人合作完成膝跳反射实验。观察并得出组内的结论。
亲身实验,体验反射知识。
组织评价
组间评价
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思考:
(幻灯片)投影思考题:膝跳反射与驾驶员看见红灯就刹车的反射的异同?
四人小组讨论,得出组内的结论。组长确定一名同学发言。
通过讨论得出日常生活中有的反射是无意识的,有的反射是有意识的活动。知识深化。
组织评价
集体评价
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堂小结]:、反射的概念;
2、反射弧的组成和信息传递。
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整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优化。
[巩固练习]:教材P117:T1、2。
练习
强化和巩固课内知识。
[作业布置]:、作业本P48:T11、12、13。
2、查阅资料,收集关于人体神经系统怎样调节成年人的排尿活动的,撰写一篇小论文。
完成作业。
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创设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亲身实验、小品表演等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原抽象的反射知识具体化、感性化。
第四节动物的行为
(一)本节的总体要求:本节教材是对前三节内容的总结。旨在通过归纳、分析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后天的学习行为的异同。仍然要以我们人体自身为出发点。
(二)本节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和注意的问题:
(1)本人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先由学生举例,再学生把自己的举例和教材中图3—
25、3—
26、3—
27、3—
28、3—
29、3—30、3—
31、3—32中的动物行为进行分类。在学生分类中,给以讨论的问题和必要的指导,再由学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得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性行为二者的概念和区别。特别是在讨论动物的后天的学习性行为时,在指导讨论时,有必要提示老鼠走迷宫中,一开始是经过了很多的艰辛,才能走出,而经过几次训练后,能很快找到出口。突出几次的训练的作用。区别填入下表中:
动物先天性行为
动物后天的学习行为
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
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不需要后天的训练
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完成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是在动物进化过程中由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的行为
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的反应方式
(2)注重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主体地位。不论是提问,还是讨论,还有思考,都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3)在学习好动物的行为后,再提出了人类的高级活动。首先,动物的行为分类与人类一样,但动物与人有一点不同,即动物只能对具体的刺激反应,而人类除此外,还能对抽象的刺激(语言、文字)反应,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补充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知识。(要把握好度)
(4)探究“精神因素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影响”是本章的第二个调查活动。再一次对调查进行训练。本调查的内容与学生是最接近的,符合科学探究的特点,因此,在安排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本着这些原则,在实施这一探究时,通过学生回忆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状态与工作、生活的效率的情况,提出探究的问题。由于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精神因素有很多,可以通过图书、互联网查阅,或询问有关的老师、医生等。但在实际的探究中,我们只需重点的对某一个因素精心设计调查的目的,方法和相应的问卷。通过调查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记录和整理,再撰写报告和交流。与前者比较,这个探究重点实施。
第五节
体温的控制
(一)本节的总体要求:体温受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体温的恒定受激素和体液的调节,同时,动物的行为对体温的调节也有一定的作用。要知道体温的控制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实现的,体现出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样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探究,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二)本节教学过程的思路和注意的问题:、首先了解恒定的体温的意义。可以通过学生读图3-33两图,知道人和某些动物的体温恒定的意义。
2、对于正常人的体温的测量、范围以及影响的因素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结合实际开展合作学习完成任务。
3、为什么体温会恒定?这实际是产热和散热两过程的平衡。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表,总结得出安静和运动时的产热情况学习产热过程。由于表给人的感觉不直观,所以可转化为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图表的转化、建构能力)在产热的同时也在散热,散热的方式与外界的温度直接有关。这可以通过常温和高温天气的情况下,人体的散热情况来举例解释。在这一过程中,体温的恒定受到脑的控制。具体的控制通过读图3—36来解决问题。
4、高温天气的“中暑”现象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对学生进行自救和安全教育。
三、本章的教学活动安排:
本章的实验共计4个实验和两个探究。
1、蚕豆发芽的实验;
2、对刺激的反应;
3、膝跳反射;
4、体温的测定;
5、学生实验:植物的向性实验。图表39个,思考8个,讨论6个。应该说每一个实验都容易完成。相对较难的是植物的向性。我们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给出充足的时间保证他们完成。其次,在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中,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材中的目标是通过这一知识的学习,是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并非是要照科学家的实验方法去做一遍。两个探究的实验,课标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只是要求对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有所了解。基本学会撰写调查报告。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选择了其中的第二个作为对象,因为它与学生更贴近,更相关。
四、本章的难点:
我认为还是在反射与反射弧处,难在它的知识本身是抽象的,学习起来很空。因此在其教学中,我采用了上述设计。这样,可以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化抽象为具体一点,降低难度。
8.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6电能 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通过实验活动,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证据。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3)了解扩撒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能 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
通过应用分子和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学会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分组实验活动,使学社善于发现科学实验中的现象,并揭示科学本质。(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从更深微观层次去认识物质本质的一节课,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并用以解释宏观现象。本节课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
由于分子是肉眼甚至一般显微镜都观察不到的一种微粒,加之初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本节教学有相当大的难度。故应以学生分组实验,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和总结,并借助多媒体演示,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3重点难点
重点:物质的构成 难点:分子的性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物质的构成
五、教学过程 引 课
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沙雕作品吗?各种沙雕作品造型各异,千姿百态,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课件展示沙雕作品图片)学生:由大量细小的沙粒构成。
教师: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如:水、空气、金属等),它们是否也是由大量微小的粒子构成呢?引入课题《物质的构成》 展 开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活动一:请大家使用放大镜观察(1)一块方糖;(2)磨碎的方糖;(3)将蔗糖粉末溶解在水中,再观察水中的蔗糖。
问题:老师手中的这块方糖是什么构成的呢? 学生1:蔗糖小颗粒(没有经过观察)。学生2:看到了一些小颗粒。学生3:一团一团的。
教师追问:这些蔗糖小颗粒能不能分割得更小些? 学生:研磨成粉末。
教师再追问:蔗糖粉末是不是最小的蔗糖颗粒? 学生:不是,将它溶解在水中。
教师:请同学们将蔗糖粉末倒入已准备好的水的烧杯中溶解,观察。学生:看不见蔗糖颗粒了。
教师:看不见了是不是就等于消失了呢? 学生:没有,因为蔗糖水喝起来是甜的。
教师:我们用肉眼和放大镜都无法观察到说明了蔗糖在水中分散的颗粒怎么样? 学生:非常小(蔗糖在水中是以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存在)。
教师:我们把这种极其微小的粒子叫做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①微小;②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空隙;③分子热运动 教师:分子非常微小,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时候怎么办呢? 学生:用显微镜。
教师:同学们都使用过光学显微镜,它的放大倍数还不足以观察到分子,那怎么才能观察到分子呢?
学生:用放大倍数更大的显微镜。
教师:对,这种仪器叫电子显微镜,也叫扫描隧道显微镜。它的放大倍数可达到几百万倍。这张图片就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分子图片。现在同学们对分子有什么了解? 学生: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性质1)教师:播放分子的自述视频。并且用一个字来概括分子的特点。学生:小。
教师: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分子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就假设你能看到分子(每个同学的眼睛都有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功能),那你所看到的这杯水跟普通人有什么区别? 学生:看到的是一个个的水分子。
教师:好的,那就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将你们所看到的水分子画出来。活动二:在白纸上画出水分子。教师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他眼中的水分子。
教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都非常的好,画出的形状各异的水分子,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分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我发现了除形状之外的其它不同之处。学生:有些分子和分子之间是紧挨着的,有些是有空隙的。
教师:分子之间到底有没有空隙呢?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分子太小了,我们能否通过宏观的实验来证明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教师:借助仪器观察确实是一种好方法,可惜教室里没有这么先进的设备。老师这里记录了一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他量出50mL酒精和50mL水,然后将它们混合,再用量筒测量总体=?(V〈100mL,V=100mL,V〉100mL)活动三:酒精和水混合实验。
实验器材:一端封闭的细径玻璃管(教师事先注入近一半水),已染红色的酒精溶液,针筒。
实验步骤:用针筒沿玻璃管内壁缓缓注入酒精直至注满。再用手指封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观察混合液的液面(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先所标液面位置。学生实验现象:混合液的液面小于原先所标液面。教师:从实验现象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液体中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教师:有没有同学能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呢?我们用黄豆代表酒精分子,芝麻代表水分子。学生模拟实验:我们先在量筒中倒入芝麻代表水,再倒入黄豆,总体积为100mL,这就如我们刚才往水中注入酒精先是满的。现在我摇晃量筒,使芝麻和黄豆充分混合,芝麻就进入了黄豆的空隙,所以总体积就小于100mL了。
教师:既然液体中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那么气体,固体中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吗?请同学们拔掉针头,用针筒抽气,然后用手压往一端,往里推。描述实验现象,并说明了原因? 学生:能推动。说明气体中分子之间也有空隙。教师:我们非常容易理解固体中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空隙。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分子的第2个性质: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哪个空隙大些?
学生实验:大家再利用针筒抽出蔗糖水,往里推,有什么现象? 学生:能推一点点,而且很费力,说明了空隙大小气体大于固体。
教师:一般情况,气体〉液体〉固体,也有特例。同学们,今天老师喷了点香水,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呢? 学生:闻到了。
教师:香水喷在我身上,怎么会跑道你们鼻子里面呢? 学生:风吹过来等外界因素。
教师:那现在我们就排除外界因素干扰,放在一个相对密闭的容器内进行实验。播放视频: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现象。
教师:现在我门来看两个生活中实例①当桂花开时,我们的校园里总是弥漫着香气;②热菜总是香气四溢,冷菜却只有靠得很近时才能闻到它的气味。请你们任选一个进行解答。学生1:第一个问题是物质的扩散现象
学生2:第二种现象也是物质的扩散现象,热的时候香气四溢而冷的时候却不容易闻到,说明了物质的扩散现象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教师:从宏观上看是物质的扩散现象,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分子构成的,从微观上看应该是什么现象呢? 学生:(气体中)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教师:同样,液体、固体有没有扩散现象呢?
教师演示实验:先来看这样一个实验:取两个烧杯,分别倒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用针筒分别同时将红墨水注入两杯水的底部,一段时间后将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红墨水在水中开始扩散,并且在热水中的扩散得更快。
教师:那固体物质呢?看这副图片,墙角长期堆放煤之后,墙壁变黑,而且用刀刮去外面一层,里面也是黑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说明了煤已经进入了墙壁,固体中也有扩散现象。
教师:生活中有很多扩散现象的例子。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呢?
学生:扩散现象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教师: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小结
教师:最后,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来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假设我们每一个人代表一个水分子,请以小组为单位,将今天所学的分子的性质以表演的形式展示一下,其中一位同学边展示边 解说(每小组可选择其中一点性质)
1、很小
板书:
构成2、空隙 气〉液〉固(一般情况)
物质 分子
作业超市:从下列题目中选三题解答
1、二氧化氮由什么构成?
2、将50mL水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 100m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这说明冰中水分子之间的空隙比水中水分子的空隙要。
4、用分子观点解释: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里通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为什么?
5、生活中为了增加菜的味道,炒菜时要往菜中加盐和味精,腌菜时也要加入盐和味精,盐和味精在 时溶化地快,这是因为炒菜时的温度,分子 的缘故。
6、吸烟有害健康,在房间里吸烟,房间会充满烟味,这是 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 引起的,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9.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6电能 篇九
1、知识与技能
(1)确认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知道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确认空气也有浮力。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
(2)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实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举出一些物体受到浮力现象的例子。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有效教学。对浮力概念的认识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为此,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来建构浮力的概念,层层递进,逐步完善对浮力的认识以及如何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让他们体验问题解决的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并培养他们多留心身边事物。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实现课程目标,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活动形式。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感受浮力的存在、方向及测量
2、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一段动画:有一天,有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皮球,当他们玩得十分高兴时,不料皮球踢到院子中的大树旁,落进了树洞。树洞很深,你们想什么方法帮助小朋友把球取出来呢?
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引出课题——水的浮力。活动2【活动】
(二)展开探究,感受浮力的存在、方向和测量
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机械的原理都和浮力有关。同学们,你们能举些生活中浮力的例子吗?
生:在大江中行驶的轮船、水面上漂着的木头、水中游动的鱼儿等等。师: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有关浮力的例子,那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浮力吧!学生分组实验:
每组的桌上都有一个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把它放入水槽中,用手向下按一按再抬一抬手,反复几次,手有什么感觉?每个同学都试一试。学生分小组活动后,让学生谈谈自己感受到的浮力的情况。学生通过实验确实感受到了浮力的存在。
师: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根据前面的实验,学生基本猜测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进一步,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浮力的方向:用一细线一端固定在乒乓球上,另一端固定在烧杯
底部(用吸盘),再往烧杯里装上水,观察乒乓球下面的细绳的方向:①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②烧杯往不同方向倾斜。
实验得出: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板书: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师: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
启发学生思考:要知道怎样证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受到水的浮力,我们先来做一个与这个问题有关系的实验。(以下内容边讲解边演示)首先用弹簧秤称一称钩码的重量,然后再用手将钩码向上轻轻托一托,观察弹簧秤的读数是否变化?为什么弹簧秤的读数如此变化呢?
生:因为钩码受到了向上的力 师:我们能否通过刚才的实验得到启示,来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受到水的浮力。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空气中,用弹簧秤测钩码的重力,放入水中,观察读数的变化。学生活动后进行交流评价,得出结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G-F(板书)
师:综上,一切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板书)师:那么在其他液体中物体是否也会受到浮力呢?
学生思考后实验:把物体放入酒精中,观察弹簧秤读数,说明了什么? 生: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板书)师:气体是否也会产生浮力?
教师演示:教材P20页图1-44气体浮力存在的实验。
学生观察现象:当阀门打开,气球胀大,同时杠杆左端上升。得出结论:气体也会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板书)最后学生完善对浮力概念的认识: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板书)活动3【活动】
(三)展开探究,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引入:【提出问题】既然气体和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但浮力的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师:当人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人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人会有一种变轻了的感觉。浴缸的水面会上升。师:人为什么会感觉变轻?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生:人变轻是因为人受到水的浮力。水面上升是因为人浸入水中后,排开了一部分水。师:那么,你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生:【建立假设】物体所排开水的多少
学生分组实验:P21图1-45,将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多,测力计的读数怎么变化?,浮力怎么变?
现象:弹簧秤读数逐渐变小,浮力逐渐增大。
学生交流评价后的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排开的水越多,浮力越大。(板书)师:【设计实验】那么,如何定量的证实这个结论呢?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要定量的证实上面的结论,需测量浮力的大小,还要测量物体排开水的多少(体积)。学生讨论:如何利P21图1—45和图1—46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怎么样安排实验的步骤?
应当设计怎样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实验步骤,收集证据】
(1)将物块悬挂在测力计上,用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G;(2)在溢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3)将物块一部分浸在溢杯的水中,读出测力计的读数F;
(4)将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内,测出它的体积V排水,算出水的重力;(5)重复步骤(2)(3)(4)测三组
(6)将上述数据填入下面的实验数据登记表内。【得出结论】F浮=G排水(板书)
师:如果把水换成是别的液体,结论是否还会成立呢?同学们课下可以再去实验,结论依然还会成立的。
【推广】F浮=G排液
(板书)
师:其实上面的结论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 =ρ液V排 g(板书)公式说明:(1)公式中ρ液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3.6电能】推荐阅读: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08-28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08-19
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1-04
五年级科学上册火山教案冀教版07-04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排序教案09-26
2023-2024六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复习 苏教版08-14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粤教版)09-26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