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作文

2024-09-26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作文(11篇)

1.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作文 篇一

调研中,陈仕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中央要求和我市实际,在领导班子建设中要提高“5种能力”,增强“5种意识”,做到“6个善于”和“6个抓”。“5种能力”是: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5种意识”是: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廉政意识。“6个善于”是:善于激发社会创造力、善于管理社会事务、善于协调利益关系、善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维护社会稳定。“6个抓”是:抓班子合理配置、抓班子能力建设、抓思想作风建设、抓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抓班子廉政建设、抓监督激励制度建设。

连日来,调研组一行分别前往惠城区、惠阳区和市直工委、市交通局、市公路局,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就惠州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现状、构建和谐惠州需要什么样的领导班子、如何结合惠州实际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

2.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作文 篇二

1 农民工群体在思想道德层面上存在的问题

1.1 文化知识、技能素质普遍不高

由于受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等绪多因素的制约, 大多数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并且大多数农民工的技能素质普遍缺失。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 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没有太大的变化, 生产技能单一, 很少有一技之长。加上他们的竞争意识、上岗意识淡薄, 出来打工之前很少去参加岗前培训, 更不会去考虑花钱学技术、参加技能培训了。这样一来, 由于他们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技能素质的缺陷制约着他们难以摆脱落伍的命运和有机融入城市生活。

1.2 组织观念模糊、法制意识淡薄

由于农民工进城之前缺少相关内容的培训, 加上他们在常年累月从事农业生产中养成的个体行为观念和自由散漫的习惯仍然比较突出, 一时半刻不易根除。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和制度观念比较模糊, 在一些较大的企业、用工单位里感到有些茫然, 不自在。出现一些不服从管理, 不愿受规章制度约束、闹对立情绪, 甚至私自离开单位等现象。再有, 就是法制意识普遍淡薄。这一方面表现在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不强, 遇事很少想着去法律咨询, 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这几年随着普法工作的不断深入, 农民工的法律意识虽然有所增强, 但仍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例如, 与法人不签订劳动用工合同, 即便签了合同也往往显失公平。再有, 对《劳动法》中规定的与劳动者个人权益关系相关的问题基本上都不十分清楚。因此, 在自身合法权益和应得利益受到侵害时很难得到有效的维护和申张。另一方面表现在法律知识的缺失和对法律法规的漠视, 甚至沦为法盲。少数农民工由于法制意识不强, 自我道德约束不力, 在金钱利欲的诱惑下, 失去了行为规范而滑向犯罪深渊。

1.3 文化生活欠缺, 精神空虚

农民工群体有一条质朴的理念, 就是打工赚钱, 养家糊口。可农民工和城里人一样, 他们也有七情六欲, 除了养家糊口他们也有权利享受物质生活、追求精神生活。许多农民工长期出门在外, 远离亲朋好友, 他们的社交范围狭小、生活圈子狭窄。加上他们工作辛苦, 收入又不高, 空余时间无力也无钱参加城市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 由于缺少正常的文化生活, 精神极度空虚, 部分农民工中出现扰民滋事的苗头。更有甚者, 个别人还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1.4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缺失

农民工进城前, 其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主要是从农村社区中获得的, 并且是约定成俗的、比较传统而稳定的。这种行为道德准则往往笼罩着浓郁的乡村色彩, 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而一旦进入城市, 他们原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便与城市所要求的一系列全新的行为道德准则发生着激烈的冲撞。在冲撞中, 一部分适应能力强的人会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 修正自己的行为道德准则, 很自然地融入城市生活中。而较大部分的人则表现出不以为然, 也有产生彷徨、焦虑、失衡甚至仇视的心理。这样, 非但不能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更会出现些不利于城市和谐的负面影响。在现实生活中, 一部分农民工的社会公德严重缺失。如公共卫生习惯较差, 随地吐痰, 乱丢烟头、杂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甚至彻夜吵闹;在公共交通方面, 翻越栏杆、随意穿行马路;不爱护公共财产, 任意破坏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景观设施。另外, 还表现在职业道德的缺失。一方面, 对城市对所在工作单位缺少“主人翁”的态度和责任感, 不愿意积极承担城市建设的责任和所在单位的工作责任。部分农民工出于生存的考虑, 缺少敬业爱岗精神, 往往是哪里有“好处”便往哪里钻。另一方面, 缺乏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一些从事商业活动的农民工在经商过程中经常出现些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偷税漏税的现象, 特别是制假、售假案件的频频发生, 严重扰乱了当地正常的经济秩序, 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2 加强农民工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2.1 规范管理网络, 健全农民工管理制度

(1) 确立农民工户籍落户登记制度、治安管理制度。当地劳动部门要摸清对农民工的需求情况, 积极与外来工输出基地联系, 有计划有组织地招用农民工。一方面, 可以在城市郊区开办价格底廉的流动人口公寓, 集“管理、服务、教育”于一体;加快推进城市户口管理的信息化, 建立流动人口信息网和信息库, 实行常住化管理。另一方面, 派出所和街道办事处等基层组织, 对居民出租房屋要进行严格的登记、注册并分片负责管理。

(2)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 提高农民工就业保障服务水平。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网络, 扩大服务领域, 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同等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 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 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 切实保障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障和医疗保障的基本权益, 逐步推进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

另一方面, 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各项权益。成立相应的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服务中心, 设立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参与协调、职工救助等组织。维权组织通过培训、座谈、回访等形式, 及时掌握农民工的思想动态、工作状况, 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3) 加强用工单位有关农民工的管理制度建设。一是强化劳务务工中使用企业化的劳务队伍, 不私招乱雇, 使农民工增强组织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二是强化用工单位与劳务企业签订合同, 劳务企业与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 使农民工增强依法办事和诚实信用意识。三是强化作业现场管理, 强化农民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规范操作的意识。

2.2 加大思想道德和法纪教育力度, 提高农民工的思想觉悟

一是要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 组织农民工学习有关政策性的文件和法规, 让他们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有关地方性的政策法规。二是加强对农民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形势宣传教育, 不断增强农民工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 对改革开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 使农民工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强化法纪意识教育, 不断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司法和民政部门可以联合组织人员, 专门为农民工编印绪如《农民法律知识读本》等宣传小册子, 在读本中加入相关的法律法规, 力求使读本成为农民工学法用法的好教材。四是搞好职业道德教育, 不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道德素养。五是加强农民工“诚信友爱”道德教育, 充分利用农民工已有的合理观念, 萃取传统道德精华, 对农民工进行“诚信友爱”道德教育。农民工要以诚信为重点, 加强自身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意识, 培育诚信道德人格。

2.3 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 提升农民工精神风貌

(1) 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农民工生活品位。要切实关心农民工的文化娱乐生活, 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实农民工的精神世界。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最好能拨出一些资金筹建阅览室、阅栏、休闲活动中心、文艺演出舞台等;或组建业余文艺演出队体育队等, 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每逢重大节日, 企业与有关部门可组织举办文艺晚会、田径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等;企业与有关部门一起, 在农民工中开展法制、交通、卫生知识讲座, 举办厂纪厂规、交通、工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使农民工在学习、娱乐、消遣、健身强体中增长了知识, 陶冶性情, 净化了灵魂, 变得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2) 开展各种形式的评比、创建活动, 激发农民工工作热情和生活情趣。地方党、政、工、团、妇等组织和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在农民工队伍中开展创建活动的力度。如杰出农民工评选活动、争当“学法、用法、守法”先进个人活动、技术能手、时代新青年等评比活动。通过开展各类创建评比活动, 一方面激发了农民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自觉性, 另一方面还能激发农民工的工作热情和生活情趣。

2.4 开展培训教育活动, 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

当地政府要把提高农民工素质列入工作日程, 设立农民工专项基金, 增加财政资金投入, 把农民工教育培训当作一项公益性事业来做。同时要由工会或劳动保障部门设立专门机构, 建立跨部门的有效协调机制, 积极开展农民工素质教育培训工作。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建设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 还要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作用,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工素质教育和培训。引导农民工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 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 努力掌握各种新知识、新技能,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要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

3 几点思考

3.1 思想上高度重视

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 统一对农民工管理和教育工作的认识。对于农民工, 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管理。加强农民工的思想道德教育, 帮助他们尽快提高自身素质, 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3.2 组织上齐抓共管

加强对农民工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 当地政府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之下, 联合组织、宣传、政法、劳动人事、工会、妇联、学校等部门, 指定适当部门牵头, 就农民工思想道德建设问题, 邀集各有关部门作出统一协调的规划并各司其职、分头实施。

3.3 工作上扎实推进

3.坚持城乡统筹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篇三

近年来,义乌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1996—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7年的7857元增加到2870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292元增加到11885元;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增至78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73%左右。义乌市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社会保障城乡覆盖。制定出台或修订完善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被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初步形成了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等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54.3万人,村(居)参保率达100%。加大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由270、170元/人/月提高至300、180元/人/月。

二是教育卫生文化城乡均衡。实施了“万校标准化工程”,通过撤并、新迁建、改造,13个镇街全部通过了金华市级教育强镇验收,45所学校通过省标准化校园验收。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镇街卫生事业以中心卫生院为枢纽,以农村社区卫生室(站)为基础,形成覆盖全市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网。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规范化改造,启动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积极组织城乡文化事业,培育镇街重点文艺队伍30多支,把“小康体育村”创建列入政府十大实事,全市城乡已建成标准篮球场900多个,农村文体活动场所3000多处。

三是基础设施城乡配套。市财政每年安排l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城乡一体化行动,把全市800个行政村统筹规划为290个社区,统筹规划城乡道路、给排水、通讯、教育、卫生等各项基础设施项目。推行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污水处理一体化。积极推进旧村改造。全市151个村已启动旧村改造,累计建新房2.7万户,面积1574.8万平方米,带动农村住房建设投资100多亿元。下发《关于开展解决农村住房困难户居住困难工作的通知》,以新建、改建、修缮、租房等形式予以住房救助,累计完成救助272户。

4.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四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甘肃省庆城县驿马中学   赵远兴  745106

背景材料

材料一: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IMB System)

信息监控系统提醒您:很抱歉,由于您提交的内容中或访问的内容中含有系统不允许的关键词或者您的IP受到了访问限制,本次操作无效,系统已记录您的IP及您提交的所有数据。请注意,不要提交任何违反国家规定的内容!本次拦截的相关信息为:中央军委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①有利于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的历史任务

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

③有利于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④其根本目的是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对“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认识正确的是           ()

①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②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③和谐社会是我们的最高理想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

3.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政府”,“和谐政府”就是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一切创造和谐力量充分涌动的政府。因此,各级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                                         ( )

①强化服务职能,取消政治职能

②由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

③强化公共管理职能,弱化微观管理职能

④在发展战略上打破单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5.假如你是十届人大代表,准备以“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请简要写出你的提案要点。

参考答案:

1.A  2.C  3.B

4.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②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5.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导思想)

②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发展观念)

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依靠力量)

⑤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兼顾利益)

⑥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处理的关系)

作者姓名:赵远兴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城县驿马中学

邮政编码:745106

联系电话:0934-3310689  0934-3282830

电子信箱:

zyxing1223@163.com

zyxing1223@yahoo.com.cn

5.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作文 篇五

九三学社湛江市委员会

医患关系是医疗机构与患者及其亲属之间因诊疗护理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何改善医患关系,创造和谐社会环境,成为卫生部门以及老百姓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一、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5年对全国270家各级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七成多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其家属用暴力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的事件。每年全国三甲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中要求赔偿的达100例左右,赔偿金额共约为100万元。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成因复杂,核心在于看病难、看病贵,这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转变方面的问题,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

(一)发展医疗事业理念的错误。医疗市场化的体制,忽视了医疗事业的公益性,把医疗事业当作一项产业,实行市场竞争。于是医疗服务成为一种商品,医院变成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自然医院的管理、发展遵循企业的模式,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创收成为办院的宗旨,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其创收挂钩,造成从医院到科室到个人都成为逐利机器。“病人就是上帝,病人就是衣食父母”成为一些医院的口号。

(二)财政投入的不足。医疗市场化的体制,政府财政必然减少投入,把医疗机构推向市场,自负盈亏;患者也被推向市场,自负医疗费,大大加重医疗负担。

(三)社会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如多个环节的提成及回扣等,也造成药价、检查费高企。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其创收挂钩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检查、用药、治疗,浪费了社保资源,增加了群众的负担。

(四)医院医疗服务滞后

如医疗机构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也有药品虚高、医院收费不合理的问题,还有个别医护人员医德医风欠缺、医疗技术不精、服务态度不佳、不廉洁行医等问题。而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普遍提高,自一_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对治疗结果期望值过高,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措施

(一)加强正面宣传,正确引卜导典论。卫生部门可组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座谈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宣传卫生系统先进模范人物和事迹,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加强医患沟通意识;同时,通过宣传活动,增强群众对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卫生工作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卫生行政部门要主动与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和广大新闻媒体积极配合,结合卫生行业的特点,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要集中宣传报道各地涌现出来的,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的先进典型。要不断发现、·总结、推广卫生行业先进人物的事迹,树立卫生队伍的良好形象。要加大医院管理年和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宣传报道力度。

(二)严控扩建大型公立医院。防止医院追求超大型化、集团化、高档化的倾向,建议对医院的发展规模(如人员、床位),先进仪器(如CT、磁共振等)的配置列入我市医疗卫生发展的,’十一五”计划中。发展社区医院及乡镇医院,建立社区医院首诊‘制度,卫生部门和医保系统合作,酝酿实行对符合逐层转诊的疾病提供医保报销,实现“小病在社区治,大病再到大医院”,有效减少医疗费,扶持基层医院,节约社保资源。

(三)坚持建立平价医院。徐少华书记提出的建立“十元门诊”的倡议,及随后在各个医院建立的“平价门诊、平价病房、平价收费”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在省内、国内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应由市政府选择一、二家二甲医院作为平价医院(或公益医院),医院的规模、发展、医疗设施配置、医疗收费纳入政府计划,医务人员工资与经济效益脱钩,实行按工作业绩、行政、职称级别发工资。医院收入全部上缴财政,支出由财政拨款,实行收支二条线。

(四)扩大医保覆盖面,医保资源向城市低收入群体及农民倾斜,减少保费、减少自付比例;向基层医院倾斜,引导中低收入群体在此就医。

(五)规范医院管理体制。要禁止医院向各临床科室下达经济指标,取消各科室医务人员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分配制度,严禁开单提成及药品回扣,医务人员收入以职称、职务及其医技水平而定。同时应综合医院按专科、专业收治病人,实行专科门诊、专科会诊、专科专治的制度,实现卜各类专科疾病治疗的最优化、减少不合理治疗及医疗差错发生的机会。

(六)严控高档医疗器械的购置并限制其不合理的使用及收费。建议对这类检查采取收取成本费的方式,防止昂贵医疗器械成为医院的“赚钱工具”。严格药品的招标制度,应根据药品的出厂价强制性确定其终端零售价格,减少中间商的盘剥和压缩药品的回扣空间。

(七)呼吁在医疗纠纷中保障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国家既要维护患者的权益,保持社会安定,无疑也要保护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近几年来,因医疗纠纷患者家属聚众闹事,甚至勾结社会闲杂人员及某些有黑社会背景的团伙,围攻医院,殴打医务人员,严重影响医院业务工作的开展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因这类事件频频发生,最终的损害仍将转嫁到患者身上,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八)推行医护人员执业保险,为化解医疗风险创造条件

解决医疗纠纷,还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保障机制,同时可由商业保险公司建立医疗意外和补充医疗责任商业保险险种,医患双方在手术前、检查治疗前都可以购买,一旦发生意外和非医务人员过错引起的后果,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适当补偿。

(九)医院应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机构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院宗旨,责无旁贷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及时改进。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和耐心的服务,就会赢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尊重和认同。

(十)加强医院文化和医德医风建设

实践已经证明,加强医患关系文化建设,用文化的力量确保医患关系的和谐统一性,是打造“和谐医院”的必由之路。如有的医疗机构总结推广的“一次申告待岗制”就起到规范医疗行为、保护患者利益、融洽医患关系的制约作用。强化理念文化建设,用正确的理念占领医院文.化阵地,用正确的理念统一规范医院员工的思想行为,不仅是适时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十一)加强医院制度建设,规范医院操作

6.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作文 篇六

构建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绝非一日之工,更非一人之力,蓬莱市按照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多角度切入,多条线运作,由点及面,依次铺开,构建起社会劳动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六大险种全方位立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横向联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建立,需要部门间的紧密联系,才可达到和谐共建。在建设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过程中,蓬莱市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主,民政局、乡企局、工商局等多部门配合,实行联合工作机制,制定“一票征缴”制度,做到保险费“一个基数、一个窗口、一次办理”,有效的解决了职工养老保险面广、人杂等难题,建立起完善的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截止目前,全市**%以上的单位完善了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职工参保比例达到**%。

二是纵向协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大计。在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过程中,蓬莱市加快镇、村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推进保险经办机构、服务网络、工作程序的规范化运作,实行市、镇、村“三级同步”工作机制,自上而下,逐层落实,全面建立起的“低保费、广覆盖、适度保障”的农民养老保险模式。目前,蓬莱市在**个镇、街(区)全部设立农村社会保障经办机构,配备保险业务专管员**名,***多个行政村完成了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三是交叉互动。农村医疗合作制度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重大举措。在完善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建设过程中,蓬莱市坚持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镇、村基层组织具体实施,通过个人、集体和政府共同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建立起新型的农村医疗合作制度。

二、多层面推进,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社会保联障体系健全与否的标志之一,就是看其能否将应该覆盖的保险对象全部覆盖。近年来,蓬莱市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扩面数量与质量并举,实现了参保人数、实际缴费人数的同步增长。

一是加强领导与强化督导相结合。制定“一把手全局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的领导责任机制,坚持依法扩面和征缴准入标准,把符合条件的城镇人员全部纳入覆盖范围,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多次召开社会保障专题会议,对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市委、市政府与各镇、街(区)、部门签订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目标责任书,将全市划分成三个区域,组成三个扩面工作小组,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和具体奖惩措施,由主要领导深入工作一线,带头宣传保险政策,督促参保。同时,建立社会保险扩面督导制度,制定严格的督查、考核办法,每月调度各单位的扩面征缴进度情况,并进行通报,对扩面工作进展不力的单位,给予主要负责人通报批评。

二是强化培训与加强宣传结合。一方面强化对业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队伍战斗力。蓬莱市每年都对社会保障工作人员进行两次大规模的培训,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要求工作人员对参保对象、参保内容、法规政策必须有全面了解和详细掌握。另一方面,开展全面的宣传发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在电台、电视台开设《社会保险专栏》等栏目,连续开展社会保险宣传月、社会保险电影宣传周等大型宣传活动,举办现场咨询会、印发保险知识宣传单,大张旗鼓的对社会保险进行宣传。2004年,全市举办大型社会保险咨询会**场次,出动宣传车**台次,宣传群众达****多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万多份,有效提高全社会参保的意识,为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针对部分镇村、企业对社会保险认知程度不高、征缴不均衡的特点,先易后难,在全面推进工作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一些重点、难点单位进行逐个突破。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由市级领导挂帅,亲自上门阐明利害,强调应缴保险的义务和责任,并通过“树榜样”、“抓典型”等形式,积极开展扩面征缴工作。2004年以前,蓬莱市有***多家企业拖欠****多万元的社会保险基金,经一年工作,追缴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基金****多万元,完成了计划的***%。

截止目前,蓬莱市参保农民达到**万多人,*.*万参保农民已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企业参保职工达到*.*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万人,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以上,初步形成了三大险种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三、多渠道增收,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依靠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群众收入,提高支付社会保险的能力,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得以有效建立。

一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多方面促进农民增收。整体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使农民成为企业工人或

城镇居民,走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工农联合、互动并进的统筹发展之路,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借助外力,大力发展外源型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把农民从单一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迅速转化成为产业工人。近几年,蓬莱市引进北方奔驰、渤海钢铁、广源发等一批投资过亿元、过十亿元的大项目***多个,直接转化产业工人*万

多人。另一方面,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涉农企业发展,培育龙头。相继培植壮大了中粮长城、三和食品、汇洋食品、民和牧业等一批龙头企业,有效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以中粮葡萄基地为例,每位基地农户可以管理*亩以上葡萄园,平均每亩葡萄年收入可达****元,是以前农作物的*-*倍,户均纯收入可达****元。民和牧业、三和食品等养殖加工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全市肉食鸡、蛋鸡养殖户****多户,并与之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养殖户年纯收入平均*万元左右。

二是完善失地农民技能培训体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按照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培训,形成了多种资源共同参与的“大培训”格局。针对失地农民,有关部门深入基层,摸底调查,结合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做培训计划。制定出台《全市失地农民劳动力培训转移实施方案》,依托各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建立起**个失地农民转移培训基地,开设电工、车工、焊工、财会等*大类培训课程,使失地农民可以就近自主选择培训场所与内容。****,又引进烟台市技术学院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产业工人技能学校,作为长期的技能培训基地。截止目前,共培训失地农民****人,有***多人实现了就业,其中,有**人被评为市级以上技术能手。企业的职工队伍素质得到了提高,失地农民就业有了保障,实现了企业与农民的双赢。

7.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作文 篇七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创新。结合桂阳当前实际,构建和谐新桂阳,我认为重点要在“七个坚持”上下功夫。

一、坚

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新桂阳关键要加快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发展关键要推进“三化”进程,推进“三化”进程关键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我县资源丰富,是“八宝之地”、“有色金属之乡”。我们要抓住资源优势,按照“既抓传统产业,更抓现代科技;既抓地下矿业,更抓地上加工;既抓人无我有,更抓无中生有”的理念,着力解决加工问题、做大做强问题、节约问题,把“无做成有、短做成长、小做成大、大做成优、优做成特”,突出抓好大项目、大产业、大企业、大品牌,集中精力打造“桂阳矿业”品牌。一是要以优势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做大做强以铋、铅、锰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以水泥、石墨加工为主的建材工业,以辣椒、面条为主的食品工业,以服饰、针织为主的服装工业,以电子设备、电线电缆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以煤炭、水电为主的能源工业。二是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的扶持政策,着力培育桂阳烟草公司、黄沙坪矿、三和高纯铋、银星公司等10家年产值过亿元、税收过500万元的标志性企业,提升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三是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龙头,全力构建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集聚区,发挥它们在活跃城乡经济、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

二、坚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社会和谐。着力抓好17万亩高标准优烟开发、5万亩优质水果开发、万头无公害生猪养殖场5个、5万亩药材开发、5万亩水产养殖、5万头草食动物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力争把药材、渔业和畜牧业打造成继烤烟之后三大产值过亿元、税收过千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一是坚持发展特色产业,做优做强优势产业。在巩固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全力提升“桂阳金叶”品牌效应;二是壮大龙头企业,带动结构调整。重点扶持发展桂阳金叶、太和辣业、成氏面条、欢乐养殖、百草堂药业、新农开达等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力争新增1-2家市级龙头企业,实现省级龙头企业零的突破。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和通乡通村公路改造。四是推进土地流转,扶植大户经营。五是大力发展烟农协会、养殖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六是大力提升劳务经济,力争输出劳务1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

三、坚持以推进城镇化促进社会和谐。要紧紧抓住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县的机遇,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一是要科学规划城镇。要根据对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调整和“9 1”区域优先发展的需要,全面启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突出生态和园林特色,做到依山傍水、绕山环水、显山露水、青山绿水。二是要大力经营城镇。要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积极盘活城镇资产,建立多元投入机制;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各项改革,鼓励农民进城务工。三是要精心打造城镇。充分利用好国家开发银行的建设资金,精心抓好商业步行街二期工程、二三水厂扩新建、会展中心等城镇重点项目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小康示范村和农村水、电、路、讯、场建设;加强城镇经营管理,努力提高市民素质,打造“文明桂阳”新形象。

四、坚持以优化经济环境促进社会和谐。要在“三个突破”上加大工作力度。一是要在思想认识上有新突破。深刻认识到环境就是生产力、吸引力、竞争力,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发展,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真正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构建和谐新桂阳的生命线来抓,继续用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治理整顿经济发展环境。二是要在重点难点上有新突破。要坚决治理“三乱”,全面清理各种收费项目,从严查处“三乱”行为;要尽力降低“门槛”,放宽市场准入,减轻企业负担,激活民间资本;要增强透明度,发放“明白卡”,向社会公开所有收费项目和标准,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要在部门联动上有新突破。坚决克服“部门利益”至上,部门之间尤其是执法执收部门之间要加强联动,紧密配合,提高办事效率。通过强化以上措施,在全县形成一个规范有序、公平竞争、服务高效的经济发展环境。

8.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作文 篇八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根本着眼点在于以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是和谐的前提,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和谐社会;而离开了社会主义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基础,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得到贯彻落实。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各有侧重,各有要求,只有这六个方面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整体和谐,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才会相互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崭新局面才会出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贡献。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不同国家、民族都曾有人用各自的语言对这样一种理想社会作出各种各样的描述。空想社会主义者明确使用了“和谐社会”这个概念。他们的学说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评价,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贡献,就在于把这一美好的社会理想建立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他们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又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指明了通向和谐社会的现实可行的道路,并对其基本特征作了合乎逻辑的科学描述。他们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自然历史过程,最终要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消除阶级、城乡、脑体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这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在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原因在于诸多条件不具备。首先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最直接的原因是存在着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马克思、恩格斯描述未来理想社会最具代表性的那句话,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他们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尽管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人们都向往和谐社会,也出现过某些所谓的“太平盛世”;但是,由于存在阶级对立的对抗性矛盾,这一理想的社会状态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便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始把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付诸实践。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属于共产主义范畴,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与旧的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一个在生产力逐步走向发达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还不能达到像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高度和谐,但它已经具备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前提和条件,具有了这种可能性和现实性,是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的。从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过程,就是逐步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逐步实现社会和谐并走向更高层次社会和谐的过程。

李明军

9.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作文 篇九

我们这次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是司法行政工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一年的工作任务。下面,我根据局党组研究的意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回顾总结2004年的工作情况

2004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参与建设平安仙境为总抓手,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的职能作用,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进展和成效,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强化“基础”意识,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2004年,我们按照建设平安仙境的要求,以规范化建设为总抓手,全面落实加强第一道防线建设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了基层司法行政在维护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工作富有成效,5月份,烟台市委、市政府在我市召开了“全市加快推进第一道防线”现场会,登州、**阁、北沟司法所和长裕、抹直口社区作为五个参观现场,受到领导和与会人员的高度好评。

(1)积极开展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一年来,各级调解组织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按照“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集中力量,重点排查因各种因素引发的多发性、易激化矛盾纠纷,主动参与群体性矛盾、群体性上访纠纷的调解,坚持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日报制度和重大矛盾纠纷信息预警处置工作机制。全市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920起,调解成功1824起,调解成功率95%,防止民转刑案件14起32人次,防止民间纠纷引起自杀事件6件6人,防止重大矛盾纠纷引起的上访和群体性械斗35件,向党委政府提出司法建议47条,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社会稳定。

(2)大力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根据司法部、省司法厅及烟台市司法局的有关指示精神,制定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印发〈基层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各项记录及卷宗的规定〉的通知》,从基础设施、人员管理、教育培训、工作程序、记录卷宗六个方面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制定了《司法所工作程序》,具体包括矛盾纠纷排查程序、司法调解中心调解程序、镇(街)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程序、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程序和司法所报表程序等,统一印发至各所,对司法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进行了可操作性、流程式的要求和规定,有力促进了各项业务工作开展的规范有序。

(3)严格规范基层法律服务管理。坚持以创建“规范法律服务所”为总抓手,以年检注册和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为契机,加强诚信教育,严格财务、业务、档案管理,使基层法律服务所的管理更加规范。为进一步推动法律服务队伍整顿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实际行动检验教育整顿实效,12月上旬,对全市12个法律服务所的60名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了严格的闭卷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民法、民事诉讼法、婚姻继承等方面法律知识,对提高法律工作者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年来,全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担任法律顾问472家,代理诉讼事务1151件,代理非诉讼事务1042件,代写法律文书3462件,解答法律咨询7246人次,避免挽回经济损失5012万元。

(4)强化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按照上级的要求,与有关单位和村积极协调,使81名刑释解教人员得到了妥善安置,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

(5)充分发挥“12348”专线作用。进一步完善了联动机制,热情解答群众法律咨询,积极参与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12348”专线的社会覆盖面。年内,共接待群众咨询2016人次,电话咨询1823人次。同时,认真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全年共编辑信息20期,较好地为领导决策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二、强化依法治理“龙头”意识,法制宣传工作在创新中发展

2004年是“四五”普法的第四年,也是关键一年。我们紧紧抓住普法、依法治理这个“龙头”,锁定“四五”普法对象,充分利用各种法制教育资源,完善普法网络,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普法,形成全民学法的大好局面。

(一)搭建普法依法治理的宣传平台,不断强化法制宣传工作

10.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作文 篇十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跨越式发展的世纪,我们能否从世界政治经济的总格局出发,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振兴的步伐,关系到跨世纪宏伟蓝图能否真正实现。通过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穆斯林同样对中华民族的命运担负着崇高的历史责任。

一、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今年二月,胡锦涛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贯彻落实这一重大部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动,努力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更好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大已经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了出来,而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明确地提出来,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立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贾庆林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至关重要。不久前颁布实施的《宗教事务条例》,是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切实加强对宗教工作领导的重要体现,也是宗教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是党和政[找文章到好范文-/-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府在宗教工作方面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重要责任和义务。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旗帜,坚持“三个离不开”,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宗教与民族关系,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适应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伊斯兰教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昌明,但宗教仍然发挥重要影响。宗教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交融互动、相互作用的,任何宗教都必须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精神状况相适应,才能生存,并通过变革求得发展。宗教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与之相协调,是宗教本身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被宗教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所证明。

1、伊斯兰教的社会和谐观

在中国古代人们主张“以和为贵”、“息事宁人”、“阴阳以柔”的和谐思想,人们尽量避免事物双方的矛盾,从而促成社会的团结与稳定。伊斯兰教同样也是以和谐为美的思想,这种和谐思想根源于人们对宇宙及身边事与物的参悟。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体现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人与自然均是安拉的被造物,并且自然先于人类而诞生,但自然确是为供人享用而创造的。安拉创造了人类,并赋予人类高贵及其它生命体所不及的优待。安拉为人类提供饮用:“我派遣滋润的风,我就从云中降下雨水,以供水你们饮料”(15:22),安拉为人类提供衣食:“他创造了牲畜,你们可以其毛和皮御寒,可以其乳和肉充饥,还有许多益处。”(16:5)自然为人类服务,而人类对自然必须加以善待,并非征服。人类应当遵循生命法则,在长期利益中保护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相互往来。伊斯兰教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不是建立在自然法则约束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就像对自然生命的善待出于对安拉的敬畏一样。《古兰经》中说:“你们把牲畜赶回家或放出去吃草的时候,牲畜对于你们都有光彩。”(16:7)因此,伊斯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辅助、相互渗透,近似于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人与人的和谐同属于和谐的另一因素。伊斯兰教有关人与人的和谐共处有别于中国古代的“息事宁人”,并且伊斯兰教将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分为了若干种。在婚姻家庭中,丈夫有丈夫的责任,妻子也有妻子的义务,《古兰经》中有这样一个比喻:“她们是你们的衣服,你们是她们的衣服。”(2:18),这正体现了夫妻间的亲密无意和互相体贴,从而构筑起丈夫与妻子间的和谐。在母亲与子女地关系上,穆圣说:“天堂在母亲的脚下。”不仅以血缘维系母子情深,并以信仰的最终归宿引导穆斯林去积极维护母子间的和

谐。在社会中,商人之间同样要保持和谐、以诚相待、以公平为经营之首要原则,没有“无奸不商”的谬论,例有把持安拉之称的忠告,从而使得商人与商人经营者与消费者建立起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的和谐。“天下穆民皆兄弟”是伊斯兰教对人与人间和谐关系的最高总结,别说是有血缘之亲,即便是陌生的路人,似乎都有种内在的默契。

2、伊斯兰教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伊斯兰教从产生之日起就与社会现实相适应,伊斯兰教之所以逐渐由阿拉伯人的民族宗教演变为世界性的大宗教,就在于伊斯兰教在不断与新传播地区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相互影响与渗透中得到发展,这一过程就是伊斯兰教不断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以适应在新传播地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过程。

穆斯林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从她的先民踏上中华大地的那一天起,就与中国这块古老的东方大地及这块大地孕育的中华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综观回族、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无论其文化载体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如何变化,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心系中华、共依共存、同担荣辱、一起发展的爱国主义传统,其渊源与伊斯兰教文化的形成一脉相承,有着丰富的内容。

就拿我们云南来讲,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处于大分散状态的回族,除主要与汉族杂居外,还与白、彝、苗、纳西、藏、傣等兄弟民族交错而居,或与村为邻,或同村而居,互相间有着密切联系。故云南回族的语言和文化,除受汉族的强烈影响外,必然受共同居处的其他兄弟民族的影响。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曼乱、曼赛两寨的穿傣服说傣语的“傣回”(帕西傣)、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穿藏服说藏话的“藏回”、大理白族自治州穿白族[找材料到好范文 wenmi114.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服装说白族话的“白回”、“小凉山”宁蒗彝族自治县的“彝回”一样,都是早期回族进入傣、藏、白、彝族地区,与当地民族长期来往、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他们与当地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开发和创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促进了团结、积极向上的人文景观,和谐社会的建设群体效应。

三、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当前,保持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没有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因此,人人都应为促进社会和谐出力,为社会安定有序尽责。近段时期,日本在历史等一系列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以及所采取的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错误行为,引起了北京、上海等地部分群众和学生自发组织的涉日游行活动,对于广大群众和学生的这种爱国热情,我们是充分理解的。但是,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一定要冷静理智,依法有序。我们要深刻理解“稳定压倒一切”和“发展是硬道理”的含义,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把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这一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中国伊斯兰教界在新时期明确提出“爱国是伊玛尼的一部分”,把爱国和爱教统一起来;如我们云南穆斯林素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传统,并且确认爱国属于伊玛尼(信仰)的一部分。翻开翻开中国近代史可以看到,回族只有统一祖国的功劳,绝无分裂祖国的行为。即使是民族斗争的特殊时期,云南回回民族一方面为了所对民族压迫与宗教歧视而进行浴血奋战,另一方面又要在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不忘捍卫祖国的利益。在伊斯兰教道德方面,大力宣传“弃恶扬善”,“公平平等”,“不奸淫、不偷盗、不说谎”等道德规范,这些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相符合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这些伦理道德规范教育广大穆斯林群众,对维护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人际关系和谐,对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都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充分发挥中国伊斯兰教教义、教规和伦理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是团结和动员广大穆斯林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促进中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重要环节。

实际上,以伊斯兰教道德思想教育广大穆斯林群众履行道德的这一过程,也就是促进三个文明稳步发展的过程。宗教从其最终仍属受动于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而言,总体上正在无可逆转地实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它的稳定社会的功能,在我国新的发展时期恰恰应该受到积极的开发和运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作为教职人员,我们同样要认真学习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用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信仰,团结奋进,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自觉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责尽力。

11.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作文 篇十一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司法行政 和谐社会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1]自此,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方针,第一次走入公众视野,开始影响社会生活。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和规律有了更加深入的把握,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即各项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而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已经成为摆在司法行政机关和队伍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在此试作论述,以供商榷。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必须不断增强服务大局的观念

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发展,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利益的发展,它的集中体现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也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司法行政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大局,积极适应这个大局,明确自身的职责定位,加大为大局服务的力度。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自觉性,努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必须把服务经济建设作为第一要务,立足司法行政职能,紧紧围绕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社会事业的各个方面拓展。当前,要引导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投入到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法律服务;主动介入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等重大经济改革和经济活动,广泛参与国内及国际贸易、投资、融资、知识产权保护、仲裁等民商事领域;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参与“三农”问题的解决,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要积极参与立法活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empirenews.page--]

(二)坚持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服务,积极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加强来穗经商务工人员、青少年、农民和容易诱发矛盾纠纷人群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推进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题的现代公民教育,全面提升全民法律素质。同时,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通过“送法下乡”、“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学校”等活动,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促使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大力提高公职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坚决克服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努力促进司法公正。完善执法程序,严肃执法纪律,加强执法监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执法质量和办案水平。

(三)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履行职责,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继续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创新发展人民调解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信息预警、联动处置和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调解员持证上岗、首席调解员制度,探索“专兼结合,以专促兼”的队伍建设新路子,不断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水平。进一步加强劳教工作,把劳教场所开辟为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第二条战线,持续增强收容、矫治违法犯罪分子的能力。特别要针对当前广州吸毒人员占劳教总数近70%的情况,探索劳教戒毒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彻底扭转吸毒人员“二进宫”、“多进宫”的被动局面,推动广州“无毒城市”的建设。牢固树立“大劳教、大安全”的执法理念,把劳教工作和安置帮教有机衔接起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提升劳教人员的教育、挽救质量,从根本上实现劳教场所的安全稳定。积极推进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实施、社会参与、司法为主”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减少不稳定因素。

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必须不断增强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作为政法机关,必须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执法为民,服务为民,在司法行政各项执法、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要怀着深厚的感情,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让司法行政工作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2]笔者认为,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什么事情都干不好、干不成。当前,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广州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社会的和谐稳定,已经成为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司法行政机关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利用好人民调解就地就近就便、快捷灵活、成本低廉、标本兼治的特点和优势,以司法所为依托,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预防和排查,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着眼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拓展人民调解的工作领域,努力做好在农村征地、城镇拆迁、企业改制、工程建设、劳资纠纷中引发的各种矛盾调解工作。认真研究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大力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和基层法律服务队伍,进一步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群众怨气,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利益纠纷,防止矛盾激化。[!--empirenews.page--]

(二)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包括广大群众在内的市场主体对法律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法律服务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找准位置,发挥自身优势,才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有效满[1][2]下一页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结合广州实际,笔者认为要在三个方面多做文章:一是开拓涉外法律服务市场,广州地处沿海,毗邻港澳,是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最强和对外经济贸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涉外民商事往来十分频繁,要积极引导和组织法律服务人员为国际贸易、投资、融资、仲裁及涉外婚姻、留学、移民等民商事活动提供服务。二是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服务,按照广州“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转型的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加强知识产权纠纷的调解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律师人才的培养,推进广州创新型、科技型城市的建设,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积极服务“三农”,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导广大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就农村招商引资、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等热点、难点问题,提供诉讼和非诉讼代理、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等法律服务,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进步。

(三)努力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法律援助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维护好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是全面落实政府在法律援助中的责任,尽快制定适合广州经济发展水平的地方性法律援助法规及政策,加强对法律援助工作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全面加快法律援助的社会化进程,在合理利用广州丰富的律师资源,让所有律师都普遍公平地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同时,鼓励和支持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和高等法学院校以自身资源投入法律援助工作,同时,加强与兄弟省市的交流合作,构建泛珠三角地区法律援助协作网,提高法律援助的整体水平。三是全面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办案激励机制、办案质量评估和监督检查机制,完善点援制等新的工作模式,推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必须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观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发展观念的巨大转变和创新[3]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行政工作,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对制约和妨碍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旧的、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建立起有利于司法行政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前,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任务很重,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加以突破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无论是历史形成的老问题,还是现阶段工作拓展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无论是司法行政工作自身的问题,还是国家司法体制改革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建立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实现重点突破和工作的全面发展。[!--empirenews.page--]

(一)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水平。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我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民调解、劳动教养、律师公证、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等15项职能任务,每一项都与社会和谐稳定密切相关,只有坚持全面发展,司法行政工作的整体水平才能上一个新台阶,才能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当前,广州司法行政工作在全面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事业发展迅猛,劳动教养、社区矫正等法制保障工作进展较慢;普法宣传、法学教育等旧有职能逐步萎缩,活力下降,司法鉴定、司法考试等新增职能日益为社会瞩目等。在这种形势下,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深入剖析司法行政各项职能的现实情况和发展前景,作出科学定位和战略部署,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的全面发展,构建起富有广州特色的司法行政工作体系。

如何进行科学定位和部署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抓五个方面:一是大力加强法制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 “第一道防线”的职能作用,发挥劳教工作对于违法犯罪分子的收容、转化功能,提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对于各类危险人员的改造、管控和帮扶水平,维护好社会稳定。二是大力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以律师业为龙头,推动法律服务业走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之路,把广州打造成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区域性法律服务中心。三是大力加强司法鉴定和司法考试工作,维护司法公正,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四是抓好法制宣传和法学研究工作,促进城市依法治理,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五是抓好司法行政法制建设,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二)保持协调发展,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特别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都要共同发展,全面进步,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当前,广州司法行政工作在这方面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市一级强、区一级弱”,“城区强、农村弱”,“老城区强、新兴区弱”的情况比较突出。

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坚持“双管齐下”的方针:第一,加强区(县级市)司法局的建设,理顺区(县级市)司法局的管理体制,落实广州市司法局对各区(县级市)司法局的协管职能,对区(县级市)司法行政工作实行宏观指导,并下放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的部分权限,逐步充实区(县级市)司法局的管理职能。第二,建立司法行政工作协作机制,借鉴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九省区签署《泛珠三角九省(区)司法行政合作框架协议》的做法,由广州市司法局牵头,指导各区(县级市)司法局签订跨区域的合作协议,合作以“配合大局、服务经济社会”为宗旨,遵循“坚持务实,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加强协调,确保合作项目取得实效”的原则,着重在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治、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协作,[4]通过合作,科学配置政策、人才、资金等工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因地制宜地打造各地工作品牌,实现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协调发展。[!--empirenews.page--]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司法行政发展后劲。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必须保持持久性和承续性,对司法行政工作而言,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使发展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最终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当前,广州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模式仍然比较粗放,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搞建设、抓管理,长此以往,司法行政部门就没有任何比较优势可言。笔者认为,必须抓住若干长期影响和制约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关键环节,实施集中攻坚,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至于抓哪些环节,笔者以为,人民调解是一个点,改革的长期性和矛盾纠纷的必然性,决定了人民调解是各地党委政府一项战略性的工程,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加快人民调解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把它打造成司法行政工作的拳头产品,化一时的优势为长期的胜势。司法所建设是另一个点,司法行政工作要落实到基层,赢得群众的认可和社会的支持,关键还得看司法所,要最大限度地把司法所建设好,把九项职能作用发挥出来,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市管监狱也是一个点,它能够有效整合劳教工作资源,推进劳教制度的改革,对广州司法行政工作来说,它是工作职能的扩大和强化,是事业长盛不衰的重要推动力。

四、结语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行动指南。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局中有所作为,司法行政工作才能在经济社会全局中确立起自己不可或缺的战略地位,实现自身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言蔽之,在司法行政工作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不可懈怠。

参考文献:

[1]王义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65页。

[2]张福森:《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第2页。

[3]许嘉勇:《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第37页。

上一篇:危险废物处理标准下一篇:记叙文语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