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提高的方法探究论文

2024-09-20

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提高的方法探究论文(共11篇)

1.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提高的方法探究论文 篇一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讨论文

摘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德育教育起到动力、导向的作用。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发展、高考成绩和大学的选择。高中班主任在学生的高中阶段起到重要作用,其从事的工作除了基本的教学工作外,还有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内容繁多,德育工作就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新课改背景下德育工作仍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就此探讨了当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工作方法

德育教育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逐渐被学校重视,如何在高中生中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一直是广大高中班主任不断研究的问题。在高中开展德育工作不仅能够帮助高中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而且能够陶冶道德情操,还能够促进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健康地发展。高中班主任应明白,学校的基本组织是班级,而自己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自己的存在能够影响到班级风气的形成与学生德智、情操志趣的培养;班主任还应明白,对于高中生和自己而言,德育教育工作极其重要。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政治与道德素养、思想品德等。因此,高中班主任应重视德育工作,并思考如何才能将其更好地在学校开展。本文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希望广大同行能够进行讨论。

一、提高高中班主任的综合能力

在高中开展德育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具有一定爱心与奉献精神的高中班主任参与其中才能顺利地开展。若一个班级的班主任缺乏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该班级则会形成较差的班级风气,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高中班主任若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与技能,则不能将极为繁重的工作进行及时处理,也不能将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了解,更不能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制订适当的教育方案。而且,高中班主任的工作存在特殊性,因此,高中班主任应在实际工作中将教学规律与目标进行充分掌握,同时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对其进行帮助。这样才能使教学与学生结合,并将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提高。高中班主任可以将如何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作为德育工作的教学目标,同时将该目标进行充分掌握;与班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本班在学习风气方面的问题所在;将本班学生的学习纪律进行全面整顿,并将学生在上课期间存在的懒散习气坚决地杜绝与改进。

二、将德育内容不断更新

要想使德育工作在学校发挥作用,最重要的一点是德育工作的教学内容能否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满足。德育工作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将教学纲要进行满足,还要使其发展符合时代的要求。然而,我国大多数高中对德育工作常常只注重达到教育目的与实现教学目标,而忽视学生的发展需求,这就是现阶段大部分高中德育工作的欠缺之处。因此,学校不仅要实现本校的德育工作的教育大纲与目标,而且在实行德育工作时,应对学生的年龄、品德发展需求等情况进行充分考虑,才能使德育工作实施的全面、完整性得到有效保证。在日常生活中,高中班主任应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其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人际交流、保障消费与生活权益等)得到养成,并使学生能够通过感受周围环境陶冶道德情操。另外,班主任要依照现实情况将德育工作的教学内容进行确定并超越。高中班主任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通过班会将最新的感人事迹(可以是发生于学生身边的,也可以是从网上搜集的其他地方的资料)利用电子屏幕、宣传板等作为德育教育内容进行宣传与表扬,向学生弘扬正气,并对其遵纪守法、文明习惯、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进行教育。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看感人事迹资料或者视频后得到一些感悟与体会,从而可以实现德育工作的.教学目标与大纲。

三、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想使高中德育工作能够高效展开,高中班主任应该对学生进行充分尊重,并对其自尊心进行维护,还应理解其想法。班主任应明白,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并从心里转变对学生的态度与看法,才能强化德育工作的效果。此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应时刻关注学生,并与其进行交流、沟通,还应对其内心想法进行及时了解,帮助其将问题进行解决。这样能够使学生从心里真正接受班主任,并与班主任成为关系良好的朋友。在面对学生时,班主任应将公平与公正进行实现,并重视每一位学生,不能只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行帮助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原则,高中班主任不仅应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将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而且应对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主体进行充分认识。以建设班级文化为例,高中班主任应号召全班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并树立本班的特色形象,使全班学生在互助、真诚、平等的人际交往环境中得到锻炼;使其心理环境更平和、自尊、自信;班级教室环境更宜人、舒心、安全,从而使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良好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目前,广大高中生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均受到巨大的升学压力,而且在每一位学生心中,对高考的激烈竞争均产生了心理阴影。针对以上情况,高中班主任应充分了解自己班上学生的心理状态,然后通过开展德育工作,对学生正确地对待挑战与压力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在面对难题与生活时能够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观念进行树立,并有效地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周勇.关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讨[J].教书育人,2011(11).

[2]黄春芬,罗刚淮.让德育活动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实效[J].思想理论教育,2011(04).

[3]陈秀玲.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J].科学之友,2010(08).

[4]刘光恒.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科技信息,2008(28).

[5]刘明华.用真诚和信任建设良好班风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5(20).

2.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提高的方法探究论文 篇二

一、强化隐性教育, 弱化空洞的说教

隐性教育是通过外部的各种条件作用于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加强隐性教育, 是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对于班主任来说, 强化“隐性教育”就是要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和注重自身的形象、言谈、举止等。良好的班级环境不仅仅包括美观的物质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建和谐、积极向上、凝聚力强的心理环境。教师自身的言行、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的品德。要强化隐性教育, 弱化空洞的说教, 班主任要注意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 班级环境的建设。

班级环境建设要体现本班的特色, 通过班级环境物化的存在形式来表现主观的教育意图, 如我在班级里要求要定期出好黑板报, 墙上张贴名人画像、名人格言, 等等, 这样就使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构成具体环境的物质形态有机结合, 对教育对象发挥潜移默化持久的影响。

2. 班主任自身形象的塑造。

班主任要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学生不仅听其言, 而且观其行, 要求学生做到的, 班主任自己首先必须做到。比如, 我在班里强调要加强尊重教育。尊重是双方面的, 学生要尊重教师, 教师也要尊重学生。教师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 同时也需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是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负责任, 尊重他人是对别人理解、宽容和信任。班主任和教师, 说话和做事都要符合职业操守。在班级工作中, 我力求做到不尊重学生的话不说, 不尊重学生的事不做。教育的力量来自于尊重, 教育的效果来自于教育的感染力, 在我以身作则带动下, 我班的尊重教育搞得比较好。

二、增强德育方法的直观性和感染性

针对德育教育存在强制性的弊端, 要增强德育实效性, 班主任就必须增强德育方法的直观性和感染性。在增强德育方法的直观性上, 班主任应尽可能用品德实践方法、情感陶冶法和榜样示范法等具有较强的直观性的方法开展德育工作。增强德育方法的感染性, 主要是指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用真实的形象、真诚的情感和健全人格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情感是人生活中的琼浆玉液, 它既能滋润人的心田, 又能亲和人们之间的关系, 激发人们奋发进取。教育是爱的事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 班主任要努力做到严慈相济为人师, 情理交融育英才, 严到当严处, 爱到细微处, 用自己真诚的情感和健全人格来感化受教育者的品德。为了增强德育方法的感染性和直观性, 班主任还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我在班内为了强化尊重教育, 利用讲故事的形式,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 我给班内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说的是韩国的官员黄喜, 有一次看到一位农民在耕地, 于是问道:“你这两头牛, 哪头最棒?”农民看了看黄喜, 一句话没说。等到了地头, 牛到一边吃草, 农民才附在黄喜的耳边轻声说:“左边那头牛更好一些。”在这位农民看来, 牛虽然是动物, 但感情和人是一样的, 如果大声说这头牛好, 那头牛不好, 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然不够优秀的牛会很难过的。动物都需要尊重, 何况人呢。通过讲故事这种形式, 增强了教育的感染性, 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建立学生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

德育解决的是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矛盾, 解决这两个矛盾除了必要的灌输外,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说一说”、“看一看”、“演一演”等活动, 把讲授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把主导与主体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德育变成他们乐于接受的活动。我认为, 德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德育工作只凭想当然, 不看教育对象, 方法不恰当, 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实施德育应该而且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想学生之所想, 给学生之所需, 立足于学生的实际, 以实践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主要方法, 在学生心中真正的化成一种深层次的意念和力量, 从而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我说你听, 我管你哼”的消极教育局面, 提高德育的效果。为此, 我在班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如组织以德育为主要内容的升旗仪式、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等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渗透德育内容的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艺术欣赏、读书、各种兴趣小组、各种艺术训练等。学生在活动中能力既得到培养, 又受到有益的思想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强加的, 而是学生能够主动参与, 自然而然地受到学生欢迎, 因此效果也就特别好。

做好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一定要在求实效上下功夫。只要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 强化隐性教育, 弱化空洞的说教, 增强德育方法的直观性和感染性, 构建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 就一定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2.

3.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提高的方法探究论文 篇三

【关键词】高中 班主任 德育工作 效率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191-01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传统唯成绩论的教育教学观点已逐渐显现其弊端,人们对实行全面素质教育,实现孩子全年健康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高中阶段是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以后思想道德甚至是成人成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高中学生往往由于学习时间紧迫,课业压力和深入压力巨大,往往没有更多时间供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因此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就成了实现德育教学目的的重要措施。

一、做好德育教育准备工作

众所周知,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考仍然被极大部分学生和家长视为改变命运的独木桥,尤其是社会认可度更高的名校,更成为了学生竞相争取的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唯分数论的教育教学观点,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高中班主任不仅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管理班级各方面事务,还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情况,确保学生成人成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因此,高中德育工作成为了班主任老师工作的重心之一。

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对老师提出了最为直白的要求,即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通过平时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加影响。因此高中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要注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高中学生由于具有一定的向师性,会对班主任老师的言行产生强烈的情感附和,班主任老师的言行举止和处事方式,都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没有注意到这些方面,那么势必会使学生失去对老师的信任,从内心里开始抵触老师,进而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班主任在日常事务处理中,要注重向学生传达尊重、平等、责任意识。老师尊重学生,学生自然会尊重老师。就事论事,不偏不倚,讲究原则底线,会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遇到一些特定问题是,班主任老师要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推诿给学生,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以老师为榜样,在内心树立责任意识,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另外高中阶段学生课业压力大,心理素质相对较弱,老师应该积极主动排解学生心中的困惑,调整状态,释放压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丰富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

班主任老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避免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丰富德育教育教学内容。例如在对后进生进行辅导时,老师如果采取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模式,不仅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还会激化了学生和自己对立的情绪。班主任老师应该主动聆听学生内心的想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对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疏导学生的消极思想。在课堂上,老师应更多地关注后进学生,通过课堂提问或者课外交流提升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使学生逐渐形成愿学、好学的心态。与此同时,班主任也不能忽视成绩较好的学生,要适时引导其继续努力,积极帮助后进生,在全班范围内形成一种互助互爱、团结向上的氛围。同时,老师还可以适当地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德育工作开展要因人而异,尊重学生发展规律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育教学观点,并成功地运用于实践,培养出来一大批名垂青史的大家。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在全面素质教育施行的背景下,高中班主任老师要想提高德育工作效率,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规律。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在平时生活中逐渐积累的一个过程,因此,高中德育工作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不能盲目求快。高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该首先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在学生的可接受范围内引导学生,达到德育工作的目的。其次应当尊重学生意志的发展规律,即学生道德意志的发展规律。这包括学生的自控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与初中阶段相比,高中阶段的学生意志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班主任老师进行及时的疏导,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不是强制命令。最后是尊重行为的发展规律,即学生个体的道德行为。

高中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往往较为敏感,具备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但也时常表现出急躁焦虑的情绪,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够完整。当学生出现问题时,班主任若采取强行干涉的手段,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无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出现叛逆、逆反现象。此时,老师应对学生敞开胸怀,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再做针对性辅导。同时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建立,让学生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规范自己行为,从而实现德育工作的目的。

四、加强引导,实现自我教育

在我国早就有俗语“强扭的瓜不甜”这一说法,其意思是强迫他人做事往往达不到预设的效果。同样道理,高中生在学习中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一定的叛逆精神,所以在德育工作中,应当以引导为主,强制为辅,加强引导,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班主任老师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体会、感悟甚至升华。例如,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对课本知识不感兴趣,但却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天赋和兴趣,而一部分学生则对课本知识感兴趣,不仅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还主动探索、归纳以及总结,最终表现出优秀的学习能力。

五、结束语

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是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重要保障。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要以学生为主,积极引导,尊重规律,创新手段,丰富内容。这样一来,就能提升高中德育工作实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参考文献:

[1]吴静.浅谈如何强化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时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59.

4.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 篇四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的首要工作是德育。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是靠长期的培养而形成的,这就要求每一位德育工作者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耐心,持之以恒,才富有成效。做好德育工作,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那么,在社会变革和德育面临严峻挑战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呢?

一、坚持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一贯性,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前提。

德育工作的层次性是由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的层次性,其层次性就校内说,可分为校级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校级管理主要在于统一认识,统一要求,统一步骤和行动;年级管理主要是把学校的统一要求化为年级的共识。制定符合年级特点的制度和方法;班级管理是把校级和年级的要求具体化,重在行动,反复训练,形成习惯。坚持德育工作的一贯性,就是要求管理目标和内容要始终如一。德育工作只有这样层层抓、层层管,各管理层次才能切实做到工作上分、目标上合;职责上分,思想上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坚持不懈,充分发挥集体优势,才能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二、坚持德育工作的目的性,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宗旨。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所以。学校的领导、教师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学生”,就是说学校的全部工作—从课堂到活动、从室内环境到校园绿化、美化、文化建设等都要以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塑造学生、提高学生为目的。“为了一切学生”就是要把所有学生都列入教育之列、提高之列,那种只顾拔高,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抛弃差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求所有公民的素质都得到提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转变一个差生比提高一个尖子生更具有社会价值。“为了学生一切”,就是要满足学生,使他们各显其长,各展其能,尽可能满足一切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总之,学校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做学生之所需,为社会培养以合格加特长的复合型人才。

三、坚持德育工作的表率性,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础。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行其令”。因此,学校在思想品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个体活动和集体活动、说服教育和严格管理、现实教育和理想教育等诸如此类的教育活动中,都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并要时时为学生的榜样,处处为学生的楷模,事事为学生的表率,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理解教师,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增强“表率性”。经常深入到学生之中,体察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生活、身体、心理、个性、特长的方方面面;理解、关怀、体恤、帮助每一个学生,密切师生关系,培养深厚情谊;融理想、信念、情操、教养于一身。以自身的师德风范、人格力量,随时影响和感染学生。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在无形中就强化着德育工作的凝聚和感召的力量。这样,教师在“导之以行”方面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坚持德育工作的情感性,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德育是一项理论性较强的教育,需要通过理性的启迪,使学生懂得事物的是非曲直,但只靠板起面孔、消极讲理是不能奏效的。所谓“通情达理”,一味讲理就会产生“情感梗塞”,情不通,理是不会达的。因此,我们在教育活动中,不但要重视理论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更要重视情感的激发,使学生动心、动魄、动情,使学生的心灵和行为,沿着我们的德育指向顺畅发展。即使是课堂教学和个别的说服教育。教师也要满怀真情,情理交融,使学生理达、情动、气顺,不仅折服于理性的逻辑,而且诚服于情感的力量。当学生遇有困难(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挫折(工作上、生活上、思想上)或不幸时,当学生获得荣誉(比赛获奖、批准人队、评选为“三好学生”等光荣称号)、取得成绩或成功(某项创作发明达到预期目的等)时,当学生犯了错误但已经认识时,当学生有进取心而又有心理障碍(怕讽刺、挖苦等)时,当学生家庭出现矛盾有碍学习时等,教师应抓住时机,因人而宜,施以德育工作,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坚持德育工作的社会性,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根本措施。

5.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提高的方法探究论文 篇五

摘 要:近些年,为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素质教育应运而生。而德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各类教育机构越来越重视德育教学,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但现在的小学德育教学流走于形式,仍然困于教材内,以教师“灌输式”的被动学习方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无法实现与实践接轨。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德育教学,现在的教育者应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和提高方法做出深入思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现状;方法、在素质教育全面到来的时代,改革与加强德育工作刻不容缓。小学生活泼好动,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不强。但因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小学成为德育教学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小学德育教学现状

(一)德育教育形式化

1.在中国的德育教育中,学校均过分强调安全,认为任何的实践活动都要以安全为重心,安全大于天,因噎废食,放弃开展很多实践活动,实则忽略了安全与实践并重,导致德育教育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许多德育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务虚多、务实少”,不同年级同样的教育活动,效果微乎其微。每次教育活动都是既定的,脱离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按部就班,重形式轻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德育活动毫无新意,提不起学生对德育活动内容的兴趣和好奇。

(二)教学氛围欠缺。教学氛围欠缺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学校不够重视。从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到今天的高考制度,学校重视文化课远超于德育课。德育课不作为升学的考核标准,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忽略德育教育。二是授课教师不够专业。从小学开始的品德课,学校往往会让其他科目的老师兼任,并不配备专业的品德教师。而其他科目的老师不具备专业老师的品质,往往对品德的内容掌握不准确,导致德育的理论和实践相去更远。

(三)未能以学生为主体。“古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解惑者”而非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一直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们。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标停留在应付升学考试的片面认识上,无不把升学率作为教学自己的奋斗目标,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味地传授大量的思想品德理论知识,让学生被动接受。缺少对生活的连续,无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不仅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也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小学德育教学有效性提高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成长规律。卢梭的自然主义儿童观揭示了儿童的本质是儿童本身,教育应基于理解儿童、遵循儿童自然本性、步入儿童世界、关注童年的快乐。

小学阶段是一生的道德观培养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首先应当深入了解并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积极思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成长贡献一份力量。其次,要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学生参与、主题创新型课堂的教学方式。实践出真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容忽视,我们要给予更多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比如,踏青活动,让学生与大自然深入接触,发掘学生的好奇心,让他自己去发现与探索,完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现实生活是德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小学生从对自己生活的感知、体验和总结中形成思想品德,当然,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

1.搬“理论”出“教室”。小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他们喜欢参与有趣的集体活动。我们要好好把握教室外的活动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来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积极进行思想品德渗透,真正达到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比如:祭扫烈士陵园活动,不仅能增进小学生对烈士精神的崇敬,让烈士的牺牲精神成为一种榜样,更是逐渐养成一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和礼仪素养。

2.让“理论”进“家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要学校组织实施,还要每个学生的家庭教育也参与进来。让平时的生活习惯、行为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修养与气质。比如,开展亲子活动是最好的结合了学校与家庭的活动方式,共同使孩子尽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思想品德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开展孝敬父母活动(帮父母端水洗脚等形式)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开展丰富有趣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对学生进行德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于趣味活动之中,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具体知识,而且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够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比如,“包包饺子,亲亲一家”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也培育了协作向上的精神。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尊重学生天性和年龄特点的前提下找到更适合的教育方式有待进一步思考和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还任重道远。首先,需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其次,认清目前思想教育的现状,对症下药。最后,改变教学方式,采用有效方法提高思想教育质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思想教育这片天会是朗朗晴空。

参考文献:

6.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提高的方法探究论文 篇六

在大力推进中等职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既是塑造创新人才的教育,又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教育。怎样用创新的德育去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我们不能固守传统的教育章法,更不能畏首畏尾,一筹莫展,而应当敢于创新,努力把创新思想贯穿于德育工作之中,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力求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

一、完善德育网络,加强队伍建设

新时期的中职德育工作应不断完善德育网络,健全组织,强化管理,努力架设德育立交桥。通过有效协调,使用多种途径,充分发挥整体效应,使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共同参与、融合渗透。

1、德育管理制度化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强化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努力抓实四条德育工作线:以“校长——教务科——教研组——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线;以“党支部——德育科——班主任——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线;以“校长——总务处——后勤人员”为主体的服务育人线;以“学校——社区——家庭”为主体的社会力量校外指导教育线,每学期进行考核。这样的德育管理制度能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德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工作模式创新化

为开掘小中职德育工作的活力与源泉,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多元化教育途径,即“课堂教学主动渗透,课外活动延伸补充,日常生活熏陶感染,社会实践锻炼成长,三位一体共谱育人新章”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德育工作模式。同时,校园网上设置德育网页,增强德育工作网络化,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使得德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3、队伍建设人本化

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尤其是班主任的管理。因为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起着骨干作用。为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和实效性,坚持“每周班主任工作例会制”,相互切磋,共同探讨班级管理;坚持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工作理论知识学习,增强他们班级管理的艺术和能力。

二、注重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通过有意识地对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德育教育在润物无声中进行,使学生素质在日常生活中熏陶感染。

1、校园环境教育化

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的一草一木、每一墙壁都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重视校园环境的“三化”建设,即:“净化、绿化、美化”。

2、升旗仪式序列化

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做到内容丰富,在保留传统的爱国、励志等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同社会生活、时事形势紧密联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形成序列。

3、广播室节目多样化

共青团广播每天按时播放,内容的选择、组织、采编都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校园广播室是学生了解校园新闻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4、板报设计个性化

精心设计班级板报,每月一期,围绕学校阶段主题定期更换内容,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及班级个性。

三、架构课内体系,促进融合渗透

学科是德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学科渗透德育的关键。首先,学校应通过培训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每位教师认识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同时,为了确保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工作规范化、经常化,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一、要求教师积极改进教学行为,努力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寓德育教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学校应把此项工作作为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教务科应加强听课、评课的力度,努力发挥听课、评课活动的导向作用。

三、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学科教育渗透德育课堂论坛活动为载体,认真研究如何充分挖掘并丰富教材中德育教育内涵,通过上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撰写案例、教后反思等形式积累经验。

四、定期召开经验总结会,不断提高教师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水平。

四、开展丰富活动,引导感悟体验

学校教育是多形式的,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主题实践活动,是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1、重视民族精神教育。近几年,学生读报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定时间、定内容,确保学生每天诵读,并且组织开展各类读报活动。同时,读报活动与行规教育、创先争优、课外拓展活动等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基本道德素养得到提升。

2、重视特色项目建设。乒乓、篮球、足球、科技、书法、民乐是我们学校的特色项目,学校蓬勃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取得活动实效的同时,学生们不仅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更是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意志、愉悦了身心。

3、重视开展节庆教育。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节庆蕴含的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其树立强烈的国家意识。“5.4”青年节,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卡OK大赛活动;元旦,进行大型的文艺汇演和班级联欢活动;感恩节,引导学生用书信的方式表达对父母、师长、同伴的感恩之情;重阳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

4、积极开展仪式教育。学校充分发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团仪式等教育活动的激励作用,融入爱国情感,基础道德等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

5、组织实践体验活动。学校开展“爱我校园”、“我的中职校生活”、“消防演练”等实践体验活动;下社区、敬老院等定点服务活动;春秋两季的课外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塑造品行。

6、开展主题教育。以“校庆”为契机,开展“难忘母校”征文演讲赛、“走近中职生”系列活动;结合“今天行动计划”,进行“好习惯伴我成长”、“文明礼仪伴我行”系列活动;为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举行“校园卡拉OK”大赛。学生们用歌声述说校园情谊,在演讲中感悟彼此的成长,在笑声中扬起理想的风帆。

五、构建德育网络,增强德育合力

教育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尤其是作为德育教育,应该随时把握教育的时机,推动德育教育。

1、家庭学校携手,共谱育人新章

作为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学兼优,能力出众,这些想法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学校在教育活动中要与家长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

①建立家长学校。学校定期开设讲座,组织家长学习与交流,提高他们育子能力,让德育教育、技能教育、素质教育走进千家万户。

②家长走进学校。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就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来,协助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举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在观看活动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其育人的责任感。

③教师走进家庭。通过教师的家访活动,将学校德育带入家庭。要求教师定期进行家访,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也使学校了解家庭的教育情况。通过学校、教师、家长合力,促进学生的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

2、挖掘社会资源,共谱育人新章。

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学校与敬老院、派出所、消防中队、看守所等单位结成“共建单位”,充分发挥他们的育人作用,拓宽学校教育渠道,提供学生锻炼成长的广阔天地。

7.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研究 篇七

一、提升自身修养,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部分学生因为年龄和心理的限制,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尤其是与其关系亲密的人。而班主任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比较长的人,其一言一行对于学生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灵魂,肩负着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素质以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重要责任。所以,班主任应该努力通过自身的行为来积极地影响学生,以身作则,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班主任应该严格要求自身,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应该起到模范作用。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应该使用文明用语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班主任应该努力用自己的言行和思想来引导学生,使其能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加强环境熏陶

对于德育工作来说,环境有着重要的熏陶作用。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环境氛围影响,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这就需要班主任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过程中,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落实,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为班级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鼓励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受到公平对待,使其优点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同时,可以定期组织好人好事评选活动,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风气,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有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应当伸出援助之手,形成互帮互助的局面。这样有利于培养友爱融洽的同学之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创新德育意识,探寻德育新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班主任应该不断创新德育意识,努力探寻新的德育方法,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传统的德育模式以说教式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容易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这样就会影响到德育工作开展的效率。所以,班主任应该尝试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开展具有时代气息的德育工作。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德育影像资料,通过演讲和辩论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接受德育理念。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隐形的翅膀》,通过这一励志故事,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充分利用教材,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教材中出现了许多关于生活题材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很好地应用在德育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能够发挥很好的教育作用。这就需要班主任与各科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根据不同学科的内容来选择德育案例,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提高德育工作效率。例如,语文教材中的《爱爸爸妈妈》和《诚实的孩子》等内容,就可以用来进行德育,增强学生良好的情感认识和体验,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充分利用教材中这些德育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德育,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使得学生的思想情操得以提高。

五、开展生活化德育工作,引导学生体验道德

德育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而德育也属于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加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引导学生体验道德,从而起到很好的德育效果。例如,班主任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励志图强的事例。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向学生传递更多积极向上的文化元素,拉近学生与这些事例的距离,体悟到其中蕴含的思想道德。同时,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家长自身良好的行为来影响学生,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德育工作对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高尚的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班主任应该深入研究德育策略,探寻德育的新方法,注重以其自身的高尚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通过生活化的德育方式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丰娴静.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12).

[2]迟希新.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特点与实施策略[J].中小学德育,2013(10).

8.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提高的方法探究论文 篇八

关键词: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001-01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民族复兴的伟业,是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和继承者,青少年时期也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下,家庭和学校重视的都是对学生才智的培养,却忽视了德育教育,从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叛逆的时期走上歪路,这不仅影响了个体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素质。2004年国务院先后颁发了两个文件,这表明国家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的高度重视,作为学校更应该引起重视,为德育工作实施一些有效对策。

一、我国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

第一、反思我们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我们会发现,形式主义、形而上学等弊病随处可见。德育教育也只是一种形式,老师根本不会去系统的为学生去讲解。

第二、德育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也脱离了青少年的实际,超越了社会的发展阶段,提出的一些理论也是离我们比较遥远的,这样的目标既不会产生认同感,最终也无法实现[1]。

第三、德育教育的内容安排的很空洞乏味,脱离现实和生活,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过程是把社会道德转化成个体思想的过程,现在学校只是单纯的讲授一些知识,而忽视了学生自身品德的真正形成,人的品德需要外修内练的结合,学校的做法也只是有些形式的教育,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第四、现在德育教育追求新闻效应,然而它的实现也并不是一件两件事就可以完成的。德育教育本身就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循序渐进。

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现在不论学校还是家庭重视的都是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德育教育,致使无数人感叹现在的青少年是不堪重任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有这样一句话;有才有德是正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或孩子将来是个危险品。为了避免成为危险品,德育教育不容忽视。

第二、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然而不断攀升的未成年人犯罪率使青少年过早的品味到生命的苦涩,自身承受痛苦的同时还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因此重视德育教育也是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共同追求的主题。

三、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情况

第一、现在来看很多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观念有问题,他们的德育教育工作还是停留在表面和理论,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逆反心理,还会让他们认为这门课程是无用的。

第二、现在初中班主任的德育理论水平并不高,他们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没有深厚的理论做基础就会导致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没有从学生的实际点出发,没有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和状态。同时还会使德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因为学生的生活环境,性格,爱好都不同,致使他们的心理特点也各不相同。

第三、现在初中班主任的教育科研能力也并不强,他们的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总是将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就会忽视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他们也没有办法将德育工作当成一门正式的工作来开展,这是他们科研能力不强的一大表现。

四、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应采取的措施

第一、老师应该不断的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尝试和他们做朋友,深入到每个个体,和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和睦相处,不断加强沟通和交流,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和困惑,把握他们真实的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其次班主任还应该和家长进行沟通,教育孩子是双方共同的责任,互相交流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思想状况,协助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第二、老师还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应该真正的站在时代的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并不是一味的看重学生的成绩,还应该认识到德育工作对未来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第三、老师在生活中应该树立良好的典范,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对学生要温和、有耐心,时刻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这样才有信服力。做行动上的巨人,这样学生也会跟着学。

第四、在开展工作中还应该以人为本,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或许太多老师都把精力放在教书上,同时就会致使老师只关心成绩好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是独立的个体,也需要关心和爱护。多数老师都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这其实是不对的,老师应该重视每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开展工作中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对于合理的应汲取,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第五、班主任还应该多组织一些班会或者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是学生变得开朗和积极向上,老师应该多组织一些围绕学生的主题班会,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一些故事,性格,爱好,这样也可以增进对学生的了解。经常开展表扬一些好人好事的班会等等,这些活动都是都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

五、结语

总体来说,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德育教育已经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话题,重视青少年的成长和身心健康也是学校和家庭共同追求的。德育教育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引起重视,关注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采取相应措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借鉴他人的经验,为德育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曹伟星. 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 新课程(教研),2010,03:127-128.

9.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提高的方法探究论文 篇九

提升德育工作实效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惟有建立健全的团队,组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就学校而言,班主任队伍就是这种最重要的团队之一。天马小学一直致力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积极向上、踏实细致、敬业精业、更富创新品质的班主任队伍。几年来,我们始终立足队伍的专业成长,不断丰富德育管理内涵,从而提升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实效。现从制度管理、阳光管理、自主经营等三个方面来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制度管理,使班主任活动有规则,行动有准则,管理更具科学化。

1、加强考核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班主任的月考核和学期考核制度,明确考核要求和标准,力求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如班主任月考核由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常规管理、出勤考查、奖励加分等四大块组成,其中班主任常规工作包括晨会、读写课、文化走廊、课间等时间段的管理;班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按计划落实班级每周德育工作情况;主题班会、安全责任教育内容和实效;家校联系、师生谈话等多方面的内容。

2、实行“五个一”研修制度。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有意识地向这个方向努力。每个学期,德育处都要求每位班主任完成“五个一”目标:一篇班主任管理论文,一次班队观摩活动(年级组内),一个班主任教育案例和反思,一个务实的班主任工作总结,一本全面反映班级工作的手册(含相册)。同时,把优秀班主任平时积累的教育案例、管理论文等资料分门别类收集和整理,编写成册,把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化零碎为系统,从经验到理论,从无形到有形。这既是对优秀班主任工作的鼓励和肯定,又是对他们的促进和提高,更是为其他班主任的学习和借鉴提供了资源。从“五个一“研修活动中编写成册的资料共有14册,如《追求无痕,刻录有痕》班主任案例集、《为学生点亮心灵之灯》案例集、《班队活动案例集》等。第二学期开始,德育处就把这些资料发到每位班主任手中,作为校本培训资料,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发展。

3、实行班主任例会制度。

德育处在订计划时,能结合学校实际,考虑好每月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的学习内容和研究专题,除了对工作的布置和小结外,更注重理论的培训、经验的交流、方法的探讨等,提高例会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如研究和讨论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订、家长会的议程、品德评语的撰写、招生和控流办法、与家长的沟通、家访策略等;选择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教师现身说法,从整体上提高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学生管理和班级管理的能力。

4、实行行政干部联班制度。每年段行政领导分别联络几个重点班级,定期了解班级情况,负责指导和帮助班主任开展活动。

5、德育温馨提示制度

为了提高在德育管理的操作性和有效性,小学部已形成很有特色的大周 “温馨提示”制度。在温馨提示中,德育处将上大周的主要工作、成绩作客观的小结,对做得不够的地方提出建议性意见,老师们对照自己的工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本大周主要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提示工作方法,使教师能有条不紊地按要求落实各项事务;对下大周的工作进行预先提示,使班主任有足够的时间提前准备。虽然是一张平实的提示,却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给班主任带来温馨之感。

6、落实师徒结对和后备班主任培养制度

为了培养一支适应天马教育需要的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我们十分重视梯队建设。具体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给第一年走上班主任岗位的青年教师配班主任师傅。在结对期间,师徒双方都能认真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共同制订计划,落实晨会、班会课等德育内容,互相探讨班级日常管理策略,探索教育规律。师傅要悉心传帮领,徒弟虚心受学跟。师傅为徒弟上晨会、班队示范课各3节,认真撰写教育案例反思一个;而徒弟则要跟着听课,认真写好5个教育案例反思。第二步是给观念新、有活力、有志于做班主任的青年教师找师傅,即见习班主任。结对期间,师傅在管理班级时,解决问题时,与家长交流沟通时,徒弟如无特殊情况,都要求同步跟进,零距离地学习师傅管理班级的方法与艺术,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尽快成长,使班主任队伍后继有人。

当然,仅靠制度管理总是难以达到这种境界的。只有充分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使班主任对工作指令或目标充分认同,才能保证各项工作顺畅有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校十分重视与班主任的感情交流,不断增强与班主任的互信度和融洽度,倡导柔性化管理,积极推行“阳光管理”工程。

二、阳光管理,使班主任困难有依靠,工作有盼头,管理更具人性化。

如果说,“制度管理”有利于建立秩序,规范行为;那么“阳光管理”则有利于形成协同、和谐的工作氛围,有利于张扬个性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小学部班主任培训在系列化、层次化、校本化方面作了较多的尝试和实践,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调动和激发班主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制度化和人性化之间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接合点,实现“软硬”两种管理并顾。

1、营造当班主任光荣的舆论氛围。始终强调“当不好班主任就不算是一个好老师”、“优秀教师从班主任做起”,充分肯定班主任的积极作用。

2、及时发现班主任工作的可取之处、成功之处,及时肯定、宣传并作为典型在工作例会上交流经验,发挥优秀班主任的辐射作用,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尽可能协助班主任解决好班级中的偶发事故,配合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不到位、接送伙食等方面不满意的事情在所难免,如果碰到一些自身素质不高、对学校近乎苛刻的家长,常常会使班主任很难应付。这时,作为学校领导,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解释工作,及时与家长沟通协商,圆满解决问题。另外在控流、直升、招生等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小学部领导总能跟班主任一起家访、电访,出谋划策,为班主任排忧解难,常常博得教师的感激和夸赞。

4、关注薄弱班级和薄弱班主任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半个学期甚至更短时间下来,一些班级和班主任便会显露出薄弱的一面。年段和德育处领导便深入班级实际,查找原因,想办法,出点子,甚至亲力亲为,指导薄弱班主任,补强薄弱管理环节。各年段发现一个,帮助一个,解决一个,整体班风班貌有较大提升。

5、德育导师制度

本着“以生为本、全员育人”的理念,小学部在05学年就开始探索“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指导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关心、帮助和管理,制订出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全体行政同志、党员同志、基层领导同志都成为德育导师,对部分“问题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教结对,经常性地进行品质及习惯的正向引导,动态把握后进生的发展轨迹,并对此过程进行跟踪记录,期末做个案研究,形成理论思考。

当班主任老师真正感受到学校对其工作的真心认可和支持,老师们再也不抱怨班主任工作的苦和累了,很多工作无须作过多的解释,便圆满地完成了。制度,此时便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三、班级自主经营,使班主任管理有创新,工作有实效,管理更具个性化。

如果有人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我的课堂我作主”的宣言,锋芒毕露,略显猖狂的话,我们倒觉得那是窦老师的一种专业的自信,一种“君临天下”的浩然之气!在天马小学部,也蕴藏着一个个像窦老师样“ 我的班级我作主”的意气风发的“教育家”。他们在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在全面优化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里,也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主经营着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小小而又神圣的天地,展示着自己的教育风范,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体现自身的管理智慧。

1、精彩纷呈的家长会

几年来,小学部一直致力于探索一条“请让你来相信我”的家长满意之路。家长重点关注工程、基础学科月考制度、生存技能全员培训、艺术特长“超市式”培养制度等等,无不体现让家长满意的理念。如何让家长全方位了解子女在校情况,除了直接与班主任电话联系、询问小孩等途径以外,家长会不外乎是一种极好的形式。每年的一年级新班、其余年级的新班、几年未召开家长会的老班、六年级毕业班都按计划分班召开家长会。班主任老师能结合本班实际,全方位、多形式展示学生的生活、学习、特长培养情况,与家长面对面互动、交流,可谓全面展示、各显所长。整整一天下来,家长们都能满意而归。一个个精彩的家长会,凝聚着每位班主任的理想、智慧和汗水,也折射出每位班主任的个性之光。

2、精灵舞动的班级博客

只要你一打开天马小学德育处博客(tmdeyuchu.blog.sohu.com),低段、中段、高段的45个班博客群便由你任意点击进入,里面各种日志、活动、校园新闻、校园动态、家教之友等文字、相片、视频材料都会出现,只要你轻轻一点,便让你目不暇接。本学年,德育处加大班级博客的建设力度,对版面设计、内容更新、数量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在这小小的窗口中,班主任尽情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让自己的教育思想也像跳跃的音符一样深入家长、学生、社会人士的心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自由的空间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风姿和才能。

3、绚丽多彩的特色之花

创建特色班是一项兼顾普及与提高的教育创新工作。小学部根据实际,让一年级学生游泳、轮滑全员过关;二到四年级设立棋类、体育类、艺术类、科学信息类四大类特色班,并聘请校外的行家来校指导。学年初,班主任根据学校整体规划,选择特色争创项目,待审批成功后,辅导时间、地点、次数等全由班主任自主安排,德育处只负责抽查和质量考核。因此,这种特色班的创建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自主经营水平,取决于班主任的热情、信心和决心。几年来,小学部每年都有近25个班级完成了生存技能、特色班的培训。尽管种类不同,但每个班每个项目都展示得有板有眼,专业味十足,相当成功。

实践证明,集制度管理、阳光管理和自主化经营于一体的班主任队伍建设机制是行之有效的且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天马小学在不断提升班主任专业素质的同时,将德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实效。

立足班主任专业成长

提升德育工作实效

文章类别:工作经验类 作者姓名:陈丽萍

10.抓好四项工作 提高德育实效 篇十

刘礼胜 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泉塘中学 436053

摘要: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都发生的急剧变化,采用合适的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成为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经过多年的探索,学校从推行文明卫生月月评、星级评比、德育导师关爱制、创建活动平台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形成独具特色的德育机制,切实提高了德育实效。

关键词:文明卫生月月评、星级评比、德育导师关爱制、创建活动平台 德育实效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位于鄂州与黄石交界的地方。虽然是农村,但本地经济非常活跃。有的依靠矿业致富,有的依靠黄石市的建筑业和商业发展。因此,绝大多数学生的家庭脱离了农业,学生受此影响,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与传统的农村学生有了很大的差别。以前,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现在则是由于厌学而失学。由于社会、家庭的原因,学生厌学现象日益严重。

我认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差异,有其形成的原因。首先是家庭原因。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不正确的教育,养成孩子一身的毛病。“再穷再苦不能苦孩子”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育儿观念。这些初中生在家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承担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据调查,超过一半的学生不会做饭,80%的学生不会洗衣服,帮助家里做过家务的也没超过一半。比吃穿,比享受,不能体贴父母,受不了委屈,成了他们身上的通病。其次是社会影响。“有钱就是有本事”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由于身边许多没读书的人由于开矿或洗矿、经商发大财,导致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不重视,“读书无所谓,只要会赚钱”,成了学生的人生目标。

特定的环境,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许多困难。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校根据自身的条件,经过多年的摸索,从四个方面开展德育工作,逐渐找到一条有效的德育工作之路:以班级“月月评”为抓手,强化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学生“星级评比”为抓手,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德育导师关爱行动”为抓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积极构建活动平台,充分展示学生特长,使学生热爱校园,学会做人。

一、以文明卫生为抓手,强化养成教育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从培养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入手,首先,从班级管理入手,推行“一日常规”,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早晨上学、早读、早餐、教室和卫生区的清扫,预备期间唱歌、上课前的准备、上课时的要求、课间活动的要求、课间操的集合、训练、午间活动、卫生保持、课外活动的要求、晚自习的要求……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管理,由学生会的值日干部进行检查和评比,并与班主任的绩效津贴挂钩。

其次,大力推行“月月评”班级文明卫生评比工作,强化行为规范化教育。以“月月评”为载体,从卫生,出勤、纪律、黑板报、宣传、班会活动、好人好事七个方面对班级日常工作进行评比,通过学校、班级的双重管理,强化学生的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实行卫生岗位到班责任制,制定班级卫生工作计划,提出卫生区包干要求,实行班级的卫生责任制,进而强化学生的文明卫生的规范意识。坚持执行《班级日常工作检查评比细则》,《日卫生检查制度》,抓好一日两查,天天公布,每月评比。坚持做好“两操”检查工作,开展班级评比活动,督促班主任跟班管理。上好每一节班会课。要求班主任老师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对本班的状况及时总结。在班集体的作用下,学生的行为日渐规范。

二、以“五星学生”评比为抓手,强化自我管理

“星级评比”包括五项内容:思想品德、勤奋学习、讲究卫生、文明守纪、自强进取。学生对照评比要求,评价自己。每学期进行两次评比。先由学生申报,然后,班级内学生互评,最后由班委会审核,政教处审批。对五星级中的特别优秀的学生作为校园明星在全校大会上进行表彰,激励更多的学生进入校园明星的行列。评比过程中,还特别强调学生的“星级”变化,对进步的学生全校张榜公示,通报表扬,对无星和降级的学生进行批评,并要求每周到政教处做思想汇报一次。

这种评比,有效的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了正确的导向作用,也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奋斗目标---我也是有用之才,不会比别人差。这种评估方式也改变了“唯分数论英雄”的评价缺陷,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厌学的情绪。而且,这种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机制,与外在的管理压制相比,作用更持久,更有效。

三、以德育导师关爱制为抓手,把握学生成长的脉搏

在传统德育模式下,班主任忙于班级事务,如班级纪律、卫生、学生安全教育等。繁杂的班级事务挤掉了做细致有效的思想工作的时间,德育工作缺乏与学生的交流,疏远了师生感情,淡化了师生关系。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自己的课堂出现了问题了有时也会推给班主任。认为德育就是班主任的事。在强大的应试背景下,班级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思想、道德、心理、性格、个性等在成绩中呈隐性的因素关注较少,而这恰恰是学生学有所成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集中所有力量搞文化教育下,成绩的取得反而更艰辛。

“德育导师制”是新形势、新任务下的一种德育制度创新,树立“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有导师”的新型德育理念。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班由班主任负责,将本班学生分给科任老师,受导学生在分派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师生间双向选择最后确定。每学年选择一次,原则上一名德育导师指导近10名学生。班主任既是本班导师小组的负责人,也是学校导师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在完成个人的学生指导工作的同时,还要协调本班导师与学生的工作。

每位教师都有一本《德育导师关爱手册》,里面详细记载个人受导的近十名学生的具体情况: 学生基本爱好、特长、思想、学业成绩、星级评比记载、家庭情况,师生谈话记载、家访记载、成长跟踪记载。在日常的师生沟通中,对学生多鼓励,多指导,少批评,少指责,切实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老师们通过家访、谈话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这种主动、提前的介入方式,可以预防各种问题的发生,杜绝校园恶性事件。而且,这种工作机制打通了家校间的沟通渠道,增强了师生间的情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更好地提高了教育的效率。而且,这种工作方式将全体教师都拉上了德育工作的“战车”,改变了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场面,极大地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力度。

四、积极构建活动平台,充分展示学生特长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活动中,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没有各项活动,学校德育就只剩下了空洞的说教,根本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学校找到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阵地,实现了教育系列化。

国旗下的讲话实现系统化。每周一升旗仪式时,国旗下的讲话先由班级代表进行演讲,内容包括学习方法、学习目标、人生价值、成长感悟等。然后由学校领导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点评。

黑板报作为班级的宣传阵地,在完成阶段性的专题活动(比如开学教育、防火、安全、教师节、国庆节、庆元旦)后,主要是开展本班的特色教育。比如点评好人好事,交流学习心得等。

加强校园广播站的建设。学校的广播站的栏目有安全教育专栏、环境教育专栏、班级管理交流、读书心得、意见台、点歌台。每天早读下课后开播,时间为十五分钟左右。其中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两个栏目的内容由学校德育处提供,对学生进行专项教育,读书心得以学生供稿为主,团支部不定期提供“成长的故事”,班级管理和意见台由各班提供稿件,反应各班的管理、学习及好人好事、不良情况。点歌台每天允许点歌三首,由广播站的主播自己管理。

比赛活动系列化。2012年我校的德育活动包括:迎春班级文艺演出,春季的“走进大自然”春游活动,“五四”纳新暨球类运动会,拔河比赛,期中表彰,中考誓师大会,感恩教育及感恩征文比赛,期末表彰,教师节表彰及感谢师恩征文比赛,迎中秋黑板报评比,庆国庆校园诗歌朗诵会,秋季运动会,(项目有长跑短跑跳高跳远铅球,按照年级男女共分为六个组别。还有跳绳、象棋、趣味项目比赛、体操比赛),书法比赛,庆元旦校园师生卡拉ok大赛,期末表彰等。

这一系列的活动,贯穿全年,让学生自愿融入学校生活,并且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团结合作,学会与人相处,使个人的行为习惯得到规范。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绽放的光彩让老师为之感叹:“这才是我们可爱的学生!”学生也因此充满自信:“我能行!我也是优秀学生!”

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的班风、学风、校风有了明显变化。教师原来最头疼的是学生不守纪律,三天两头打架和逃课。现在,学生的违纪现象明显减少,老师最着急的是学生的成绩的进步。班级“月月评”通过班级管理约束学生的行为,星级评比激发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导师关爱以心灵沟通的方式畅通学生成长的通道,各种活动平台充分展示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因此,学校抓好了这四项工作,就能把握学生成长的脉搏,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作者简介 刘礼胜 男 42岁 德育副校长 中学一级教师 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泉塘中学

11.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提高的方法探究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农村 班主任 德育 师德 正面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220-01

一、引言

农村初中学生管理难度较大,主要还是因为农村的留守儿童比例较大,初中生大多都是跟着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祖父母对孩子的管理相对比较松散,这时候的学生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农村中学的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德育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中考压力的束缚,更多的学生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语数外等中考的重点课程之中,德育教育成为农村中学教育的真空地带。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展教育的机会不多

由于农村中学升学压力较大,要想从农村跳出来,就需要不断将主要精力放在中考涉及的一些重点课程之中[1]。很多农村中学开展德育教育的机会不是很多。每一次班会课上,班主任针对一周学生的表现,进行一些点评,开展正面人生价值观的教育,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的机会开展德育教育。

(二)农村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一定偏差

农村初中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偏差,在他们需要父母关心的时候,自己的父母却在城里打工,他们与自己父母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落差,有的学生出现了内向或者暴力倾向等,这些心理问题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来说有着严重的影响,因为这种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建立在一个健康的孩子心理之上,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一些学生心理存在偏差,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也就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在开展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将造成较大的阻力。

三、德育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德育教学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实施更多的措施(例如:多媒体课件可以烘托出能力培养的教学氛围;情境式教学可以模拟某一情境练习学生的素养和能力等),不断优化教学的氛围,因此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就倒逼出教学的氛围优化。学生只有在具有良好的交流氛围中才能实现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德育教学属于素质教学的一部分,其学习能力提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从一个德育教学故事中寻找出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直接作用在学生其他方面学习的能力上,使得学生喜欢上课程学习,主动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最终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构建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德育将实现学生心理的不同刺激,实现他们对事物的不断感知,实现学生对这种人生感知的深化。这种感知的不断深化就实现了学生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只有在创新意识增强之后,学生才能更好地感知今后的人生。德育教育都是一些具有积极向上的东西,这种德育教学更多的实现了学生对这种美好事物的向往,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消极的情绪将被这种积极向上的事物所消除,因此这种德育教学可以实现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的构建。

四、提升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传统单一德育教学工作模式

不断创新多种教学形式,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德育教学活动之中。例如,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形式,拓展实践教学形式等,不断提升和延伸农村初中德育教学工作质量水平,促进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提升。例如任务教学法,将一些现代社会热点问题蕴含的人文精神设置成一些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和分析等过程,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这些蕴含人文精神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具有主动性,学习的质量可以实现更加全面的提升。在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之后,教师需要进一步总结性地提升更加全面的相关解释。

(二)师德提升

班主任要想投入更多感情融入德育教学工作之中,首先需要提升教师自身道德品质基本素养。因为只有教师具备相关的基本素养,才能实现这些教学有效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注重自己的仪表、言语等,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不能体现出自己的一些消极思想和理念,需要不断注入积极向上的思想素养。这就需要班主任需要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这些思想影响学生。张丽莉是师德的典范,她用自己的双腿换回了两名学生的生命,在平时,对学生关怀备至,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够在冬天喝到热水,自己在教室准备了热水壶;为了让低保家庭的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每个月坚持提供他们一百元的帮助。这些事迹中,我们看到了作为一名老师,她对于学生的一份责任,对于这个职业的一份责任,更是对于社会的一份责任。

(三)正面教育为主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社会道德模范的宣讲,每个星期都选择一到两个受表扬的学生进行宣讲,不断拓展学生认识什么是美德、怎样做才是有道德的,怎样做才是没有道德的,道德标准是什么。这些都可以在这些先进同学身上找到。同时针对学生的一些事情进行正面鼓励,有效引导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班主任需要学会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只有找到亮点,班主任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鼓励。这一年龄段学生具有逆反心理,只有以鼓励为主进行社会正能量的传递,才能实现学生受到更好的德育教学效果。“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等,这些名言警句都是可以实现学生更好的正面教育,可以将这些都挂着墙上,实现一种激励的良好氛围。

五、结语

德育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班主任是开展学生德育教学重要力量[2]。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在农村中学里,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教学需要不断拓展教学模式,实现理论加实践的教学,需要强化自身师德提升,需要正面引导学生,从而保证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翁牛特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效性实验研究”课题组,王为民,等.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中华美德教育实效性实验研究总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成果选集,2011,01:171-172.

上一篇:建党99周年党员大会学习心得下一篇:2022年小班第二学期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