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共8篇)
1.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篇一
1.日本优先发展核能的理由:
①日本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②日本常规能源缺乏;③日本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④核能地区适应性强,其原料的运输量小,适合在日本发展核能。
2.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①日本以季风气候为主,冬季盛行西北风。②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西侧为日本海,沿岸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③当冬季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时,越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遇到山脉的抬升,形成地形雨。故日本海沿岸冬季的气候特征是多降雪。
3.日本群岛东西两岸的降水季节分配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答:①日本群岛的西岸冬季降水较多。原因是西岸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西北风经过日本海洋面携带了大量水汽,在日本西海岸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而此时日本的东部沿海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②日本群岛的东岸夏季降水较多。原因是东岸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东南季风从海洋上携带大量水汽,在日本东部海岸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而日本西部沿海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4.日本的工业集中哪里?为什么?
答: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是:
①本土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②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③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进出口④沿海为平原,利于建厂
5.为什么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答:日本所需的工业原料,特别是石油绝大部分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口,许多产品的出口也经过马六甲海峡。’
2.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篇二
一、解释模糊
《阿房宫赋》中的经典名句“族秦者, 秦也, 非天下也”, “族”译为灭族, 从大方向上是对的, 但给学生翻译句子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灭族秦国是不合适的, 意译为灭掉秦国倒是可以的。“族”在这里不仅是名词作动词, 准确地说是使动用法, 使秦国灭族的是秦王自己, 不是天下的百姓。同上, 《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 此处把鄙当作动词来处理也是模糊的, 因为整个句子理解为越过邻国把远处的国家当成它的疆界, 所以“鄙”字是意动用法。诸如此类, 新教材在处理时可以更严谨些, 如能进一步明确它们的用法, 会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轻松不少, 因为平时练习中意动、使动、为动等都被视为不同的用法。
二、自相矛盾
《师说》中“吾师道也”, 文下的注释是“以道为师, 即学道”。从严格意义和解题技巧上, 这应该是两种不同的用法, 前者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后者解释为学习, 是动词。从语境来讲, 课文要说的意思是不管比我年长的人还是年少的人, 只要他有学识, 他都是我的老师。显而易见, 知识渊博的人才是我的老师, 怎么能把道理当作老师呢?所以, 我认为应该删掉前者用法, 保留后者。“师”, 即学习, “吾师道也”, 也就是我学习道理。又如《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且尔言过矣”, 对“过”的注释是错, 犯错。“错, 犯错”, 这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性吗?“错”是形容词, “犯错”则是动词, 而在文中应该理解成况且你的话是错误的, 应毫不犹豫地去掉犯错这个解释。同样的情况在《报任安书》中也有“视徒隶则心惕息”, 文本右边把它理解为看见狱卒就惶恐不敢喘气, 而下面对“惕息”的注释却是因恐惧而喘息。学生就提出疑问, 那到底是不喘气还是喘气呢?虽然都是强调恐惧的程度, 但这两种解释不能不说是有天渊之别的。诸如此类的自相矛盾, 虽无大碍, 但却是原则性的错误, 难免会削弱教材在学生心中神圣的地位和影响。
三、前后重复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其隙也, 则施施而行”, 对“其”的注释是公务之暇, 把它替代进句子中就是公务之暇的间隙。一目了然, 意思是不流畅的, 暇和隙是前后重复的, 个人觉得“其”就解释为公务, “隙”解释为闲暇。
四、落实不准
《指南录》后序里有个句子“以资政殿学士行”, “以”后带身份的, 我们一向处理为凭……的身份, 可是它解释为用。再如《五人墓碑记》“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这个函字一直解释成用木匣子装, 但它翻译成用棺材收殓。虽可能为表尊敬之意, 但小小的头颅用大大的棺材, 实在不符合常情。在我们教授课文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 总是会很模棱两可地先肯定这个, 后又承认那个。最后只能说, 两种理解皆可打上特殊符号, 这些都会给学生一些不好的误导。
五、用法不当
《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 此处的幸是非常典型的实词。课文给予的意思是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 这个义项也很常见, 比如“始皇帝幸梁山宫”, 但此处是指阿房宫的嫔妃望穿秋水时心中的想法。我想她们希望的不只是皇帝过来陪她们谈天说地、喝茶听曲, 她们每个人想尽办法都想得到的是皇帝的宠幸, 因此, “幸”在这里应该明确地解释为宠幸。最近学的《渔父》中, 也有一个句子令大家都很头疼,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其中的“汶汶”翻译为玷辱, 所以对这个“之”就有了“的, 取独”两种理解。许多人在那里争论不休, 但我还是觉得前后两个句子形式相对, 用法相同不是最好的处理吗?因而以前把“汶汶”解释成污浊, “之”同前, 定语后置的标志是最准确的用法。还有《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 把“阙”注音为“jué”, 注义为侵损。而在古汉语字典中注音为“jué”的解释为挖掘, 典型的例句是《郑伯克段于鄢》中的“若阙地及泉, 隧而相见, 其谁曰不然?”而读“quē”的时候才解释为侵损, 因此此处应读“quē”。学课内文言文的目的是在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虚词及掌握各种用法的基础上向课外文言文段落延伸拓展, 如果记忆的是错误的用法, 那么不仅会影响对本篇文章的正确理解, 更会大大削弱鉴赏课外文言作品的能力。
当然, 也有一些修改, 个人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如《陈情表》中的“不矜名节”的“矜”字, 以前解释为夸耀, 现在修改成顾惜, 顾惜自己的名节就要比夸耀名节更合情合理。《劝学》中的“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兴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其中的“焉”, 以前前两个理解成兼词, 后一个是语气助词, 而现在下文翻译为圣心的心境由此具备, 显然第三个焉也调整为兼词了, 从排比句的统一形式出发, 这样修改更加合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不再一一列举。
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浅析 篇三
一、应用与审美功能兼备的人文话题
苏教版语文必修课本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每册书都包括四个专题,涉及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2]学生通过每一个专题的学习,能够对自我、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有更加深入的领会和思考。同时,这些专题名称本身也富有人文意蕴,能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必修一的四个专题分别为:“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和“像山那样思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的最大特色在于富含人文意蕴,课本所创设的这种丰富的人文环境能够吸引学生徜徉于语文学习的天地,让他们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让他们感受思想的魅力。
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双重任务。[3]在安排专题时,教科书编者也很好地兼顾了应用与审美的功能。其中既有像“直面人生”、“心连广宇”这样具备思想性和人文性的专题,也有如“科学之光”、“走进语言现场”、“语言,存在的家园”这样注重说明性和应用性的专题,体现出语文课程在内容选择方面注重人文性和注重实践性两种不同的倾向。
二、专题构建的多元对话平台
课本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构建多重对话平台。[4]与一般的文选型教材的呈现方式不同,如有的文选型教材是以单元来组织内容,像洪宗礼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是“一本书,一串珠,一条线”的编排体系,注重的是“单元合成,整体训练”。[5]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则以专题为导引,专题之下,又分为导语、学习板块和写作三个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写作”这一板块,又分成了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并且每一册都有一种写作观的指导。确立正确的写作观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每册的写作观分别如下:“你的生活很重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写作,也是对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这些宝贵的写作经验为学生的写作指明了方向,并向他们提出了“辞意并重”的写作要求。
对话,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理念,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在课堂上,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阅读课文,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也是与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如有些课文为小说、戏剧的文学样式)。必修教材以专题来组织学习资源,专题下面又分为2至3个板块,板块之间打通了时空的阻碍,形成了古今中外畅通无阻的对话。如《必修五》中的第二个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讨论的话题是人类的美好情感,下面列了2个板块,分别是“如泣如诉”和“执子之手”。其中,《陈情表》、《项脊轩志》和《长亭送别》属于我国古代文学领域不同时期的作品,而《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则是英国伟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的作品,这四篇选文,都表达了歌颂人类亲情、爱情的主题。编写者希望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完善自身的人格塑造。在此专题中,写作指导部分是“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与前面选文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正好相同,即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读写结合的结构安排,既培养了“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又训练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三维教学目标,即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均有所收获。
同时,学生与教科书编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这主要体现在每一专题前有编者精心设计的导语,每一册课本之前还有一段“致同学”的话,每一专题和板块的名称,也闪烁着编写者的智慧,如“送怀千载”、“登高能赋”,充满着人文气韵,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话的一种形式。更明显地,在有些专题中,编者特意设置了“对话栏”,并在“对话栏”中对作品作了评点,如在《想北平》这篇课文中,编者在一开始时写到:“北京是老舍的故乡,是他文学创作中主要的描写对象。对于故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老舍曾说过一段话:‘许多好小说是由这种追忆而写成的。我们所熟悉的社会与地方,不管是多么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所以能产生好的作品。”上文引用的编者的评点是一种写作观的引领,这段话提出了“故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这样一个可供学生思考的命题。再如在这篇课文的后半部分,编者做了这样的点评:“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的特点,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与记忆也常常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只是当写作者要把印象与记忆化为准确的文字时,往往存在选择与概括的难度。比较则是一种凸现特色的常用方法。《想北平》给我们提供了范例。”这里则是一种写作方法的引导,这段话告诉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可以凸显某一事物的特色。“对话栏”中不仅有编者的点评,同时学生也能在“对话栏”中随时写下自己的心得,包括对编者评点的不同见解,从而与作品和编者展开对话,这样的对话应该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成。
三、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在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时,着重考虑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重要影响,这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内容安排上,教科书编写者设计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体现出新的学习和教学理念,这与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教师主导作用是有区别的。这三种学习方式都以“探究”为核心,“文本研习”重在“研”字上,“研”是“钻研”、“研究”的意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和研究文本,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同时,教科书中也设计了一些相关的问题,供师生共同探讨,这些问题能够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角度,使他们从不同的侧面逐步深入文本,更好地培养他们“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如有的问题要求学生品味句子的丰富内涵;有的问题则着眼于文章的布局,要求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线索来安排材料的等等。“活动体验”强调了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情境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体验”对于学生而言有着深远的影响,体验性的感受、触动心灵的场景能够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对于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所强调的活动的重要意义。一般说来,每个专题侧重一种学习方式的引导,有的专题则兼具两种学习方式,如《必修二》中的“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就兼具了“文本研习”与“活动体验”两种学习方式。这三种学习方式的设置,意在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在无疑处有疑”的精神。
四、具备开放性和弹性的教材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有的课文或板块名称之前有“*”号,表示该课文或板块为选教或自读内容。对于那些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样地,对于那些有着更高理想追求的教师,也可以在选教或自读内容之外,选用其它文本进行教学,区分精讲与略讲,他主学习与自主学习。[6]这样的内容安排,可以因教师的知识面和对学生要求的不同,为我所用,显示出教科书具有开放的弹性机制,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部分师生的负担。当然,对于教材的使用,具体到日常的教学,每个老师可能会有所不同。近年来,新课标强调“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这给教科书的编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五、丰富充实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资源,具有重要的地位。[7]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首先,作为一套综合性很强的合编型语文教材,教材选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并且按照“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原则来编写。编者在选文的安排上也进行了探索,突破了传统的单元组编方式,以专题安排学习内容,进行专题和板块式的学习,这种创新方式本身就生成了一种新的课程资源。其次,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都囊括其内,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有机地渗透于文章和专题的学习之中。第三,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积累与运用”这些部分中,编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提供了许多引发学生比较思维的材料,这些问题与材料,能够指引学生在思考中寻找更加丰富的语文资源,如上网检索资源等。最后,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插图,特别是一些说明文,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如《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中,共有四幅插图,像“荔枝果实各部分名称”这幅图,非常清晰地呈现出了荔枝的各部分结构,包括果梗、果蒂、果皮、种子等等,如果单从这些包含着专业术语的文字来理解荔枝各部分的结构,显然很难,而插图则为学生理解文字提供了便利。同时,每册课本之前都有相应的彩色插图,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方便和趣味。
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这套实验教材确实有不少创新之处,编写者希望通过创新教学内容的呈方式,加强整合,立体构建,给学生提供一个包含着“灵魂”、“情境”和“生长”的生态系统、生命系统,以此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样一个核心的课程目标。[8]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言文字的学习有它自身的规律性,不同于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语言文字的学习注重积累,这套必修课本在编写中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要符合母语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学完某些专题之后,课本中安排了“积累与应用”的环节。如《必修二》,学生在学完“历史的回声”这一专题之后,“积累与运用”环节就要求学生背诵这一专题中的选文《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是语言的积累,而应用则是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告诉学生要学以致用。
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在扫除学生疑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一些陌生词语的注释,还是插图、图表的呈现,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构了一道桥梁,消除了因时空差异而产生的理解上的困难,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014年实验版教科书在已有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修订,每个专题变得更加严谨,新修订的课本也更加便于教学,这减轻了师生负担,是一种进步。当然,每一套教科书都有它有待改进的方面,关于教科书编制与使用的工作还值得更多的人去辛勤探索,不断使教材的编写更加合乎科学的规律。
注释: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2][4][8]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1-267.
[5][6]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78-364.
[7]张志公.张志公文集·第五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49.
4.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篇四
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维的能力;通过欣赏名画、历史小短剧等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鉴赏艺术中凸现探究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辨正地认识商业的产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即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认识到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懂得“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帮助学生树立“诚实经营,信誉为本”经商观。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难点: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本课的特点综合运用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设问法、比较法、联系法和创设情景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比较和归纳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因此,本课以老师讲述为辅助,把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定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探究商业、城市发展、繁荣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因对商业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讲述内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归纳课本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古代商业的发展,根据导与练的知识梳理,大致可以归纳出商人的活动、城市和市的发展、商路和政府对商业的政策等几个方面。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原始商业就出现了。
1、商业兴起于先秦时期
(1)商周时期——商人、商业的出现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原始时代,人们共同对抗自然,生产力有限,未能形成分工。不断改进的劳动工具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力,生产物过盛衍生了原始的交换。这些交换先是偶然性,渐渐变得经常而刻意。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据《易经》所载,神农氏曾在日中设市以“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这可算是原始的市集。在远古时期,商部落就以善于交换出名,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传说他们的祖先曾驾着牛车游走部落之间,进行交易。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由此引申,出售的生产物便叫“商品”,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商人地位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战国时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1)重农抑商政策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2)商业的艰难发展
“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3、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唐代还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阅读P12【学思之窗】,思考: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
答案提示: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5、宋元时期的商业繁荣
(1)条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商业要繁荣,政府就必须放松对市场的严格控制。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就是建立在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基础上的。(2)表现:宋: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交子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6、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和问题
(1)问题:统治者征收重税,压制政策(2)发展:
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许多地域性的商人团体:商帮(如徽商、晋商)。徽商与晋商的比较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和城没有任何关系,只是进行物物交换的场所,与今天的农贸市场或农村集市很相近。这种市不具备城市的基本形态,《墨子·七患》说:“城者,所以自守也。”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城是以防守为基本功能,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城市则不然,它必须有集中的居民和固定的市场,二者缺一都不能称为城市。
本目内容上主要提出两个思路,一是以北宋为分水岭,之前的中国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意义更大,经济意义居从属地位。北宋之后大城市的经济意义逐渐增大。二是北宋以后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市、镇、大城市为单位形成了中国古代商业三级市场体系,有力的促进了商业的繁荣。1.市的变迁
(1)宋以前: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特点:设置在县治以上的城市; 市、坊严格分开;
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 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2)宋:
特点:市坊界限打破,经营时间也被打破; 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出现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草市多为小规模的乡村集市和商业点,承担着农村初级市场的功能;镇是规模相对较大的经济中心地,起着农村中心市场的作用。在中国传统的区域经济网络中,镇居于市场层级的第二级。居于镇之上的区域中心市场是府、州、县城,镇宛若卫星城镇环绕周围,并通过府、州、县城将经济触角向外伸展。居于镇之下的则是圩、集、场、店等广大的农村初级市场,它们为市镇提供了充足的经济养分和宽阔的市场空间。反过来,镇扮演着沟通城乡关系的重要角色。这种沟通上下级市场的角色定位,毫无疑问刺激了镇自身的经济发展,使原本开放的市镇更加开放,亦使得镇作为区域经济第二级中心市场的地位不可取代。到南宋时,各地镇市逐渐呈现出专业化的特征。镇既是农村中心市场,也是联结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主要纽带。而且,成为新兴的经济中心地。2.古代大城市的发展
(1)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
特点: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2)扬州、成都 特点:商业中心
原因:丝绸之路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西汉: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3)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既是个国家进行贸易。(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5)明清:中国对外贸易萎缩。原因:海禁、闭关锁国
海禁:中国明代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又称洋禁。始于明初,直至明末,未曾撤销。清朝延续了这一政策。它阻碍了中国与邻近国家的商品交流和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表现:仅广州一处通商,“十三行”;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
2、政府对商业的政策(1)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的特点: ①官府控制
②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
③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2)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清朝统治者的短视和无知是“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
②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③清朝统治的需要。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小结:
(知识框架“发展阶段”中,原始社会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表现书本并未提及,但为了历史线索的连贯性,稍作补充。)【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探讨了古代商业的发展,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
3.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宋元空前繁荣);
4、组成: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5、管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6.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
一、本课测评: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答案提示: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二、学习延伸:按顾炎武的看法,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哪些?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成年男子结婚不久就外出经商,有的人几十年都不回去。徽州人很团结,注意互相帮助,一个大商人能够得到许多同乡的帮助,在帮助的过程中,这些同乡也学到了经商的本领。徽州人还崇尚节俭,不奢华。
5.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篇五
版必修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及要求;文艺复兴的时间、性质;代表人物及人文主义概念;德国的分裂;马丁·路德的观点;《九十五条论纲》;新教;
(2)理解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及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和意义;以及宗教改革的影响和马丁·路德的观点;
(3)探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大运动出现的原因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4)通过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前因后果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
(2)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通过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
(3)源流际会,分析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变化、发展的原因和方法。
(4)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一些名画和著名文学作品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重视经济及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2)让学生认识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
(3)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反对教会,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战斗精神的了解,培养学生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优良品质,树立坚持信仰的顽强意志。★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和实质。
难点:通过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现实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赏析图片《雅典学院》。《雅典学院》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所创建的雅典学院为题,并以柏拉图及其弟子亚里士多德为中心,描写了古希腊以来50多个各方面的著名学者,位居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个以指头指着上天,另一个则伸出右手指着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他们不同的哲学观点。以他们为中心,两侧分别画出的一些著名学者,有一些还是当时的人物,他们各自的动态,都统一在为探求真理而自由争辩的崇高主题之中,以此歌颂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赞美人的创造力,同时反映了人们与古希腊先贤们对话而复兴文化的渴求。在此基础上,提问:(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有哪些?(2)时人和先贤们共论一堂的情况说明了什么?(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当时人物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教师讲解: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封建时代。进入9世纪后,在封建主的支持下,基督教会势力膨胀。中世纪是宗教信仰的世纪,简要介绍基督教的精神统治。在基督教的精神统治下,欧洲几乎成了文化的沙漠。“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图片《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家拉斐尔创作的油画,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与古希腊先贤们对话而复兴文化的渴求。由此导入新课。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
1、时间:
14、15世纪
2、地点:佛罗伦萨、威尼斯
3、条件:意大利各城市国家采取了一些重商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正是催生资本主义的必要因素。【合作探究】以佛罗伦萨城市国家的繁荣为例进一步说明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 在政治上: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
在经济上: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非常发达,是意大利最大的银行业和手工业的中心。地理优势: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也是其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最后,从政策、政治环境、地理位置等方面简要总结。
4、影响:
(1)阶级关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2)意识形态的影响: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这就与当时基督教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因此,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首先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
二、文艺复兴:
1、产生的条件:
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发生的主要原因:
①意大利半岛最早萌发了资本主义经济:
14、15世纪,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工商业发达,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具有新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满足于当时天主教会控制下的陈腐、呆板的生活。
②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遗迹,容易使当地的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拜占庭帝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攻占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这其中有许多是意大利文手抄稿,他们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③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各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才智之士,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可引用佛罗伦萨美第奇的话:“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畜。”
人们正是在研究、学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与教会文化的不同之处,并加以改造利用,掀起了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表象,实际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
2、含义和实质: 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这表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以此出发,人文主义重视现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主张发挥人们的创造力,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亚而伯蒂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及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总之,人文主义就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小结: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 等级观念──→自由平等; 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4、文学领域的成就: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导读法,适当插入一些拓展知识)(1)“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
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代表作:《神曲》
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
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2)“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
5、文艺复兴的传播和意义(导读法):(1)传播:意大利→西欧诸国 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教师可简要指出其成就: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等艺术大师的成就;“日心说”等自然科学成就。)(2)意义:
①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②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④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三、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学者尽管对宗教保持较为温和的态度,但其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2)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对人民进行严密的精神统治,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原罪”和“灵魂救赎”,即人生下来就有罪,只有信仰上帝,跟随耶稣才能得救。就“灵魂救赎”而言,最初强调的是个人信仰的作用,后来,神学家们又加上了种种繁杂的宗教礼仪,而且必须得到神职人员的帮助,灵魂才能得救。在经济上,天主教会还是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并征收什一税,对各国人民大肆搜刮。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货币单位),相当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每年税收额的20倍。德意志也成了被教会榨取最严重的地区,素有“教皇的乳牛”之称。在政治上,德意志除了七大选侯之外,还有十几个大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上千个帝国的骑士,交通不便,关卡林立,币制庞杂,局面混乱。同时,教皇不仅掌握着天主教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直接支配各国天主教会,甚至还可以干涉各国的内政,可以解除一国臣民对该国君主的效忠誓约。随着14、15世纪西欧民族国家的逐渐形成,西欧各国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实现教会的民族化。
16世纪的德意志在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成为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视为“教皇的奶牛”,因此,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的德意志,便成了宗教改革的发源地。
2、性质:
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
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
3、代表人物及主张:
(1)代表人物: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
1517年,为反对教皇利奥十世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论纲》所引起的强烈反响,甚至出乎路德自己的预料。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宗教改革的火焰。路德一下子成为德国全民族的代言人,各阶层的热烈支持,使路德走上了同罗马教庭彻底决裂的道路。1519年,罗马教会的神学家约翰·艾克同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展开了大论战。在路德唇枪舌剑、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约翰·艾克狼狈不堪地败下阵去,这场大辩论无疑成为路德宗教改革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机。(2)主张:
①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他在研读《圣经》中,提出了关于灵魂得救及救赎的新观点:人的灵魂只要依靠个人虔诚的信仰就可得救,不需要教会神职人员的干预;信仰的唯一依据就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制定的神学。“很显然,当钱币扔在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
②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
③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④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甚至教皇,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得到了很多封建诸侯的支持。
4、扩展及意义:(1)扩展:
①路德教派:宗教改革后,德意志东北部的萨克森、普鲁士等地的诸侯国成为路德派新教国家,并乘机夺取天主教会的财产,同天主教诸侯抗衡。信奉新教、旧教的各诸侯国发生了多次战争。1555年,经过长期战争,双方缔结了奥格斯堡条约,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即各诸侯国有权决定自己臣民的信仰。从此,路德创立的新教派在德意志的广大地区取得了合法地位,并且传播到德意志以外的一些地区。路德教派→德意志北部和东北部→北欧(瑞典、丹麦、挪威)、美国
②加尔文教派:加尔文在日内瓦的宗教改革是继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加尔文教义传入英国,成为英国清教徒的宗教信条。加尔文派→瑞士→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地
③英国国教:16世纪英国专制王权与罗马教廷争夺英国教会最高统治权和经济利益的斗争加剧。自1529年起亨利八世操纵议会实行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先后通过法令禁止向教廷纳贡,取消其最高司法权和其他种种特权。1534年的《至尊法案》正式宣布国王为英教会的最高首脑,建立脱离罗马教廷的英国国教会。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即位,重立英国国教会,规定官方教义和礼仪,镇压不服从国教的天主教徒和清教徒。1563年颁布《公祷书》和《三十九条信纲》,规定英国国教的教义,以圣经为信仰的唯一原则,否认教皇的权力。在17世纪英国革命中废除作为维护专制君主制和对抗清教运动的工具的国教会。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再次恢复国教会,并企图转向罗马旧教。1688年政变后国教会深受加尔文教影响,逐渐变成资产阶级化的教会。英国国教(又称安立甘宗或者圣公会)→英国(仍是封建教会)→爱尔兰、苏格兰和英属殖民地。
小结: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造成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新教形成三大主流教派即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派,结束了天主教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路德教派主要分布在德意志北部和东北部以及北欧、美国等地;加尔文派主要分布瑞士、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地;英国国教又称安立甘宗或者圣公会主要存在于英国的都铎王朝时期。(2)意义:
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合作探究】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同:(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异:(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请你就此谈谈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
答案提示: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并未放弃天主教,而是表现为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人文主义者乐于接受教皇和教会的豢养,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本课测评
14~16世纪,欧洲哪些事件促进了人文主义发展,结合史实具体说明。
答案提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首先在一些文学艺术家等知识分子中出现了反对宗教束缚、关注人自身需求的要求,促使人们开始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越来越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宗教改革运动则直接质疑教会的权威,解放了千千万万普通大众的思想,使人文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学习延伸
阅读以上材料,请思考路德主张只要有信仰就可以成为义人,这同教会的主张有什么冲突?它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有什么关系?
6.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篇六
教版必修2 【自主预习】
一、请自主学习教材第九专题第二节159页至163页
二、思考题目:
1、欧共体形成的原因?
2、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崛起的意义?
三、自主解答: 1、20世纪50—70年代西方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2、日本经济崛起给中国发展的启示?
3、什么是综合国力? 【互动学习】 情景激趣:
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经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已经变为现实。大家再数一数上面有多少颗金黄色的星?(12颗)知道为什么有12颗吗?欧洲联盟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哪?
二、探索生趣 主题一:“欧洲人的欧洲”(欧共体的形成)问题一:欧洲的一体化进程的原因?
A.雅尔塔体制使欧洲处于美苏两极控制之下,既面临着来自苏联的威胁,又受到美国
经济渗透、政治控制的压力。随着西欧各国的经济恢复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与
美国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的要求日益激烈。但是,西欧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各
国人民反战情绪非常强烈,他们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尽快恢复和发展经
济。
B.战后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唯一 的出路在于“联合”,只有联合起来,西欧才能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C.西欧土地面积狭小,资源又相对贫乏,许多重要原料和市场过去都是从它们所属的殖民
地获取,战后殖民地先后获得独立,这些渠道大大缩小或者被堵塞。这就使西欧各国认
识到要尽快发展经济,就必须打破国家壁垒,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行一体化。
D.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的差异,经济联系也较密切;西欧各国具有相同或相
近的历史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法德两国逐渐排除宿怨,实现和解;西欧各国都实行
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这一切表明,西欧各国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传统
地位;因此,他们的联合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
问题二:欧洲共同体的成立过程?
1951年,欧洲六国成立欧洲煤钢联营;
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
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总部在布鲁塞尔。1975年,共同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80年代之后,欧共体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
问题三: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和政局的稳定,增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力量;改善和加强了同亚非 国家的关系。
主题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问题一: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1)战后日本一系列民主改革;,(2)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特需订货及援助;
(3)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4)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5)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
(6)利用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问题二: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表现? 20世纪5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
济大国;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成为
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纯资产占世界第一位;还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 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问题三: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 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由于西欧、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
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
政治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日本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主题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问题:为什么中国改革成功了,而苏联、东欧的改革相继受挫呢?
(1)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是一场崭新的复杂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影响它的进程有国内
外诸多因素。但是,最主要是由于指导思想与路线不同。
(2)我们党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符合
我国国情的党的基本路线,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而苏联、东欧的改革没有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经济理论;没能完全把握本国的国情;
苏联热衷于霸权主义,搞军备竞赛,干涉别国内政;东欧则没有完全摆脱苏联的干涉、控制。
(4)因而它们都相继遭受挫折,而我国取得了成功。主题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问题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倡导者: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2)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召开第一个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3)影响: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问题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崛起的意义(1)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2)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总结固趣
1、自主构建本节知识结构:
2、发展中国家应如何争取发展的条件?
【素质提升】
一、选择题
1、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美苏争霸的威胁 B.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与经济联系 C.争夺市场的需要 D.政治一体化的推动
2、法国和德国开始走向和解的重要步骤是()
A、“舒曼计划”的提出 B、共同加入“北约”集团 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3、欧洲共同体的经济目标实质上是()
A.实现欧洲经济一体化 B.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欧洲经济独立 C.对抗美苏两个超级经济大国 D.避免经济危机,保护欧洲市场 4、18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时,不包括()
A、法国和意大利 B、荷兰和比利时 C、卢森堡和民主德国 D、英国和爱尔兰
5、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6、下列有关欧共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欧共体各国经济的发展 B.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 C.以欧洲的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 D.使美国的霸权地位一落千丈
7、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经济上的扶植转为竞争,这种变化反映出()
A.美国有能力来控制日益发展的日本 B.美使日成为对抗社会主义的据点 C.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都在恢复发展 D.美国独霸世界经济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8、20世纪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是在()
A、3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 B、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 C、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 D、7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后期 9、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10、新中国成立后,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一五”计划完成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③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④改革开放政策的确定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表现有()①粮棉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②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③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④建立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新中国的成立 C.“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13、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
B、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的一贯政策
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14、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尼克松演说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美国经济滞胀
15.有关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国家崛起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改变了世界面貌②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③说明出现了新的国际政治力量④维护了世界和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日本对美国贸易出现顺差并逐年增加,1978年为101.25亿美元,1988年为521亿美元。在世界市场上,日本的制成品出口额1707.8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453.4亿美元。1980年,日本的粗钢和汽车产量超过美国。1965~1972年,欧洲共同体国家出口增加了158%,而美国的出口只增加了80%;1972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13.4%,欧共体为33.7%。
材料二: 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开展“多边自主外交”,与中国恢复邦交,在阿以冲突中支持阿拉伯国家,谋求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发言权,积极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核国家,撤出“北约”,调整与苏联的关系,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英国也逐渐不再依赖美国。
——《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联系材料一,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2 C、3 A、4 D、5 C、6 D、7 D、8 C、9 C、10 A、11 D、12 B、13B、14 B、15C、二、材料解析题
7.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篇七
一、文字内容表述不准确、欠恰当
1.P3“知识窗”第8行说彗星“密度很小”, 不准确。一般来讲, 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彗发、彗尾是气体物质, 密度很小。但是, 彗核是由尘粒和冻结的水、甲烷、氨、一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冰块, 因此, 彗核密度不一定很小。建议把“密度很小”删除;或者, 把这句话修改为“彗发和彗尾的密度都很小。”然后改添在介绍“彗星”这段文字第三个“。”后。
2.P9“知识窗”倒数第2行:“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但能够反射太阳光线, 对地球起到夜晚照明的作用。”这段表述不够确切、严谨, 缺少应有的限定条件, 易引起学生错误的理解, 认为不管什么时候月球都能够反射太阳光线“对地球起到夜晚照明的作用”。建议把这段话修改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但能够反射太阳光线。当月球承受太阳照射的部分朝向地球的时候, 月球反射的太阳光线会对地球的夜晚起到照明作用。”
3.P27第4行教材以实然命题的表达方式讲“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不妥。因为我们讲“软流层”处是岩浆, 是基于地震波在此传播速度减缓降低, 推测组成物质可能是岩浆。到底是不是岩浆, 还有待进一步探索、验证。而以实然命题的表达语气讲“软流层”处是岩浆, 堵塞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淡化了学生的好奇心, 降低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因此, 建议将这句话由实然命题修改为可能模态命题, 即修改为:“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4.P30正文第2行:“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 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 它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伏”。这段表述主谓搭配不合理, 表达意义不清晰。这是因为:这段话分为三句, 从语法上来讲, “能量”是第一句的主语, 也是第二句、第三句的主语 (“它”应代指“能量”) 。但从语意上来讲, “能量”作为第二句、第三句的主语显然不合适。从这段话表达的意思来看, “内力作用”才是第二句、第三句语意上的主语。所以, 为了表达的准确、清晰、具体, 建议把这段话修改为:“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 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 它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起伏”。
同样, 这段话后面有关“外力作用”的表述也存在主谓搭配不合理的问题。建议在“表现”二字前面加“外力作用”一词。
5.P32倒数第4行:“坡面受流水作用, 被冲刷、下切形成沟谷……”表述不准确、涵盖性差。因为除了坡面受流水作用, 可被冲刷、下切形成沟谷外, 平地也可被流水冲刷、下切形成沟谷。所以这段表述可修改为:“地面受流水作用, 被冲刷、下切形成沟谷……”
6.P34“知识窗”倒数第6行:“海浪携带沙砾对海岸的冲击和磨蚀作用, 叫做海蚀作用。”表述不够完整、全面。因为除了海浪携带的沙砾会对海岸产生冲击和磨蚀作用外, 海水形成的海浪本身也会对海岸产生冲击和磨蚀作用。所以, 可以把这句话修改为:“海浪和海浪携带的沙砾对海岸的冲击和磨蚀作用, 叫做海蚀作用。”
二、内容呈现前后相矛盾、欠统一
7.P27第1行介绍“地壳”时讲“它是一个连续圈层”。P30“知识窗”第2行介绍板块构造学说时讲“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 ……”地壳是构成岩石圈的一个圈层部分, 教材一处讲地壳“是一个连续圈层”, 另一处讲“不是整体一块”, 前后表述矛盾。因为P27“它是一个连续圈层”可有可无, 所以建议将这一句删除。
8.P53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把气候分为1种类型, 与通常的分类 (即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共13种) 类型数量相同, 但划分方法、名称明显不同。把“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单列一类, 较为少见;以“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名称取代通常所称的“地中海气候”名称, 让人感到另类。明确标注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并把它们列入“温带大陆性气候”显得繁杂、琐碎;而且, “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不同, 令人疑惑不清。
再者, 与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相比, P55表2-4-3中所列气候类型缺少“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 前后所述气候类型不统一。这可能是遗漏、遗忘造成的, 也可能是因为表中所列气候类型不是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类系列, 而是采用通常的分类系列造成的。同时, 把“温带大陆性气候”列入“夏雨型”似有不妥。因为根据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标注, “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 而“温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 应属“少雨型”。
还有, 一般来讲, 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有着明确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但是, P58图3-1-2“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与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相对照, 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却存在明显的不对应性。
因此, 为了避免教材内容的“难、繁、偏”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无谓的负担, 为了学生学到的知识有着更广泛的适用性, 建议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使用通常的分类方法和通用的气候名称, 建议P55表2-4-3中所列气候类型和P58图3-1-2“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与修改后的图2-4-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中的气候类型和名称对应、统一起来。
9.P55表2-4-2“热量带的判断”中, 把热量带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度和寒带四种;P59课文介绍“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时, 第3行把热量带分为热带、温带、寒带三种。两处表述的热量带分类前后不一致, 和通常的分类也不统一。通常把热量带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度、亚寒带和寒带五种。因此, 建议教材中的热量带分类还是按通常的分类方法为好。
10.P63图3-2-2的标题是:“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 图中的环境要素有: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图的标题和图的内容不相符。这是因为“地理环境”分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而图中的环境要素只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而不含“人文地理环境”要素。所以, 建议把图的标题修改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
三、地理插图绘制不精致、欠科学
11.P6在图1-1-12“太阳结构”中, 太阳圈层结构层次不清, 尤其难以区分“光球层”和“色球层”的内外位置关系。在画法上, “光球层”、“色球层”和内部圈层画成三维立体模型图, 而“日冕层”画成平面图。画法上的不统一, 容易引起人们视觉上和思维上的混乱。建议画法要统一、层次要清晰。
12.P12图1-2-4“理论时区”画得颜色不鲜亮, 缺乏视觉美感;图的放置不合理, 学生难以辨认。建议把此图转动180°, “中时区”位置在下, “东西十二区”在上。这样, 学生读图时就易于辨识时区的画法、易于推算区时的差异、易于理解日期的更替。同时, 图的颜色要改变, 要画得有质感美感, 让学生看着舒服, 爱看想看。
13.P14图1-3-1“‘阳光花园’正午阳光变化示意”和P37图2-2-4“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中, 都画出了“太阳”。这是视觉感觉上的太阳, 这种画法在强调图像内容形象性的同时, 却失去了科学性。这是因为:太阳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 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 如果在一幅图上把地球直径画成10cm的话, 太阳直径就要画成1090cm,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就应画成11748.6cm。而在这两幅图上, 显然没有表达出这种地球与太阳的大小和距离关系。当然, 日常使用的一般图纸也难以表达出这种地球与太阳的大小和距离关系。这种以视觉感觉来表示事物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的做法, 对学生是一种误导。所以, 建议把图中“太阳”删除, 同时, 在图中所画“太阳光线”旁标注上文字“太阳光线”或“太阳辐射”。
14.P15图1-3-3“黄赤交角”中, 黄赤交角标注的是23°26′, 实际画成了25°;地轴和黄道面的夹角标注的是66°34′, 实际画成了65°。为体现教材的规范性和示范性,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建议把黄赤交角画成约23°26′, 把地轴和黄道面的夹角画成约66°34′。
15.P29图2-1-7“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中, 把“地幔”全部画成土黄色, 让土黄色的地幔物质转变成红颜色的“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 显然不合乎传统的颜色表征意义。这是因为, 图中地幔的一部分应是软流层。一般来讲, 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按照随类赋彩所形成的人们习以为常的颜色表征手法, 岩浆应画成红色。因此, 图中地幔的软流层部分应画成红色, 并要和“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相连接。
16.P38在图2-2-6“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示意”中, 最好给四幅分图标上序号。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第三幅分图要修改, 要在A地画出表示空气上升的箭头, B、C两地画出表示空气下沉的箭头, 要把低空由B、C指向A的表示空气水平运动的箭头去掉。修改后, 四幅分图就能够准确地表现出热力环流形成的前因后果, 大气运动的先后关系。
17.P44图2-2-16“锋面示意”中, 在锋区处标上了“锋面”, 会让学生对锋面概念产生错误的理解。建议把“锋面”换成“锋区”, 或者把锋区画成一个几何曲面, 在旁边标注上锋面。
18.P91在图4-3-2“15万年来地球的气候变化”中, “过去”时间里的气温变化是经过考证过的、发生了的气温变化, 应该用实线画出, 但是, “未来”时间里的气温变化是预测的、可能的、确实还没有出现的气温变化, 所以不应用实线画出, 而应用虚线画出。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2]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徐锦中.逻辑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8.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篇八
一、“城隅”释义为“城上角楼”,或“城边的角落”。
【课文】《诗经两首·静女》
【课本原注】[城隅(yú)]城上的角楼。一说城边的角落。
【探析】课本注释不免带来这样一些疑问:古代“角楼”指什么?静女为什么要到“角楼”上等待心爱的男人?“城边”的“城”指城市,还是城墙?
角楼,古代是指“城角上供瞭望用和防守用的楼”(《现代汉语词典》)。从“角楼”的功能看,是城防的重要工事,一般怎有闲置的时候,供青年男女演绎浪漫的爱情故事?从下文情节看,“爱而不见”,“爱”通“薆”,作“隐蔽”讲,静女跑到供瞭望和防守用的“角楼”上怎么“隐蔽”?从字眼上看,从“隅”(角落)联想到“角楼”,是否有些牵强附会?
“隅与陬为转注。广雅曰:陬,角也。小雅笺曰:丘隅,丘角也。”“考工记曰:宫隅,城隅,谓角浮思也。大雅:惟德之隅。传曰:隅,廉也。今人谓之边为廉,角为隅”(《说文解字》)。《考工记》把“宫隅”与“城隅”两个短语,称作“角”之“浮思”,即把“隅”释为“角落”,下断十分明确。因此,把“隅”释为“角楼”,既不合抒情故事发生发展的情理,联想跨度也委实太大了些。
不论“城上”,还是“城边”,“城”,依今天的学生经验看,一般很容易理解为“城市”。古代也有这样的用法:“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这里的城指“城池”,“城市”。但学生不会想到还有不同的用法。“约会的地点是‘城隅:城上的角楼(一说是城墙边的角落)。请注意:《诗经》时代的‘城,不是城市,而是城墙”(高中《语文(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粤教版)。教学用书与课本注释关于“城”的阐释,虽说是一字之差,一是“城墙边”,一是“城边”,所指却大相径庭。
“城隅”,释为“城墙边的角落”较为妥帖。就“角落”而言,使本章下文“爱而不见”情节发展成为可能;就“城墙边”而言,与末章“自牧归荑”形成呼应之态势。在城墙边的角落,女子逗情示爱;在野外放牧的地方,赠送爱情信物(荑草),表情示爱,合乎常理。
二、“擢”,释义为“举起,摆动”,这两个动词,准确译读织布的动作了吗?“举起”与“摆动”二词相互能转注吗?
【课文】《汉魏晋诗三首·迢迢牵牛星》
【课本原注】[擢(zhuó)]举起,摆动。
【探析】《教师教学用书》参考译文:“织女摆动纤纤素手,织布机‘札札作响。”朱东润先生释:“擢,摆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课本注释为什么增加“举起”义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其本义为“拔,抽”。“举起”义,或滥觞于此。然而,仔细揣摩,“举起”与“摆动”到底不是一个动作,所以两者不能转注。从另一个角度看,编者是否在两者选择之间犹豫,不能定夺?中学生理解起来,往往陷入似是而非的境地。更何况,《教师教学用书》中提供的译文:“摆动”的是“素手”,“作响”的是织布机。前言不搭后语,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不妨,我们来考察一下古人织造的过程。高汉玉《我国古代丝绸技术的发展情况怎样?》一文有这样的记述:
“原始的丝绸制造是将缫好的丝分布在竹(木)辊上,先是‘手经指挂;后又将两脚抵住绕经辊,经丝片幅按单数和双数片纱穿入分绞棒,用夹布辊将织成的布缠于操作者腰间、张紧经纱,一手提综开口,另一手将挑经刀竖直形成织口,然后运送纬管,再用打纬木刀扣紧纬纱,依此循环织布绸。”
织造过程中,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挂、提、扣、挑、送、打等一系列的动作,怎一个“举起”或“摆动”了得!“擢”的本意是拔、抽,联系下句看,手动作“弄”的对象是“机杼”,可见,“擢”一字下得十分贴切,与“弄”互文见义。诗人截取织女在织布过程中这一典型片段“穿梭”描绘,以营造一个背景氛围。故“擢”释为“穿来抽去”。整个句子,可这样翻译:织女纤长而白皙的手穿来抽去地织布,织机“札札”作响。
这样译读,明白、到位而又不失简约,非“举起”或“摆动”含糊其辞。
三、“掇”,释义为“停止”、“拾取”,哪一种解释更合乎诗的前后逻辑?
【课文】《汉魏晋诗三首·短歌行》
【课文原注】[掇(chuò)]通“辍”,停止。一说音duō,拾取。
【探析】《教师教学用书》译文:“皎洁在天的月亮,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运行?我的忧愁来自心中,至今不能断绝。”教参“基本解读”:“作者以‘明明如月,何事可掇”来比方,从广阔的背景上衬托了求贤若渴而贤士不遇的苦闷。两相对照,问题昭然:如果说“打比方”(甚至有人认为是比兴)“月亮停止运行”比喻“忧愁断绝”能成立,那么诗人加上“明明”一词,如何解?既然希望如月之忧愁停止,为什么还要突出“明明”这一特征来描绘呢?“明明”是明亮、明朗之意,是正面写意,含有褒义。诗人怎么会希望正面的、褒义的东西停止或断绝呢?
蔡厚示认为:“这一忧一喜,忽忧忽喜的矛盾心理,正完满地表现了诗人求贤若渴的主题。”这里指出寄托诗人求贤若渴心理之矛盾与《教师教学用书》中求贤若渴而贤才不至的苦闷——是一致的,说明这是毋庸置疑的共识。然而在字眼和句子的具体解读上,蔡倾向于另一种说法,并加以发挥:“我赞成作‘掇是。虽然诗人这时奇想天外:明亮的月亮,什么时候把它摘到手呢?后来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诗句就此脱胎。这两句写得委实精彩!它除了显示诗人不失赤子之想‘上青天揽月外,还作为一种比兴手法,因小见大,暗喻贤才何时求得和理想何时实现等丰富含义。”他认为诗人笔下月亮暗喻“贤才”和“理想”。“掇”引申为“实现”。他关注到了“明明”的意义,但又忽略了“如”这一关键字眼及其主语(即比喻的主体)。
再看另一种解读:“‘明明四句:大意是说如同那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停止它的运行呢?我的忧虑出自内心,也同样是不可断绝的。这里接‘青青子衿四句,进一步说明了自己求贤不得的忧虑”(《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整句忽视“我的忧虑”为比喻的主体。如何理解,才能使上下文意贯通,符合前后文的思想逻辑呢?试看前后文。“明明如月”中的“如”一字提示我们,诗人显然在打比方,那主体是什么呢?据上文意脉走向,可推断,主体当是前文的“我心”。“何时可掇”的“掇”又如何解释呢?据前后文假托宾客往来说事,此句显然在发问何时人才来归。如果说前后文是假托、烘托、曲折取势。这里是突兀之笔,旗帜鲜明。故“掇”一字作本字解,“捡拾”,可引申为“获得”、“网罗”等义。整一句可这样译读:我求贤如渴之心坦荡、明亮如月,我什么时候才能网罗到天下更多的贤才?这样译读,才能使上下文意,一气贯通。
四、“三十年”是“十三年”的“夸大说法”,讲得通吗?“依依”释义为“依稀可辨的样子”,岂不与“暧暧”字义相矛盾?
【课文】《汉魏晋诗三首·归园田居》
【课文原注】[三十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393)初做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405)辞去彭泽令归田,是十三个年头。这里的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一说当作“十三年”。
[依依]依稀可辨的样子。一说是轻柔的样子。
【探析】陶渊明任官前后共十三年,宋吴仁杰《年谱》早有考订,是可靠的,且为大家普遍认可。课本仍把“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放在注解首要位置,匪夷所思。“三十”与任职事实不符,当是诗歌流传过程中的讹文。古人没有类似的夸大用法,言其夸大,乃属牵凿附会。古人夸大数字表达思想是有规律的。一是夸大数字虚指落差较大。“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庄子·逍遥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二是以“三”或“三”的倍数极言其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论语》)。大家都自觉不自觉地循着数字运用的游戏规则行进。
对“依依”的理解,向来存在不外乎上文提及的两种说法。王瑶很早就解释为“依稀可辨貌”。廖仲安的意见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方的村落炊烟,朦胧疏淡,着墨不多,却给人无限亲切之感。”这里都是从色调上解读“依依”。后者对“依依”的理解,与课文关于“暧暧”作“模糊不清”解,在意境上或许求得和谐一致,在意义定位上不免犯同;课本注解一方面说“模糊不清”,更有甚者,《教师教学用书》直译为“幽暗”,另一方面又说“依稀可辨”岂不自相矛盾?《教师教学用书》译为“炊烟袅袅升起”,显然主张是对炊烟姿态的描绘。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依依”所处意群和搭配对象不同,其意义则不一样。注释一方面讲远方村庄“模糊不清”,另一方面又讲炊烟“依稀可辨”,自相矛盾。根据陶诗意群和搭配对象乃至意境,把“依依”理解为“轻轻地、缓缓升起”,似乎更有道理。
以上探析,乃一管之见。课本注解不仅面对教者,更主要是面对学生。个性化注解,会增强课本特色;科学注解,有助于学生自学,还有助于树立教材的权威性。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推荐阅读: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10-01
高中历史必修三目录07-22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1课07-07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07-08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课07-10
高中历史必修一1--6总结08-31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设计09-03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10-02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11-15
07.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小结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