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优质教案设计

2024-07-03

题西林壁优质教案设计(精选7篇)

1.题西林壁优质教案设计 篇一

《题西林壁》教案设计优秀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能正确书写“壁、缘”两个汉字。

技能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白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和能力,但他们大多还是觉得古诗文学习起来有些艰涩难懂,对诗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程度上,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古诗独有的意境和韵味。本首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如何让学生学懂、学深,让古诗课堂充满趣味,还能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都是本堂课面临的`挑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初识庐山

1、启发谈话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都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生自主发言)。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放映庐山图片或影像)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

2、板题:题西林壁

3、引导学生读题释题。

活动2【讲授】《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吟读,因而在本环节中教师要相机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借助树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课件出示自学任务)。

(生自学,如果遇到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

2、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纠正。(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的能力)

3、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

(1)诗人站在生么角度看庐山?(横、侧、远、近、高、低)

(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教师按序播放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风景图,引导学生回答。)

(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高处俯看:深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

(3)诗人眼中的庐山,从不同方位看,形状、姿态相同吗?(各不相同)

(4)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点拨: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上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画鸡蛋》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师问:你碰到过这种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

1、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

(师引发情感:在我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2、抽查学生感情背诵并默写。

3、感悟写法

作者笔下的这首诗,前两句写什么?(美景即所见)后两句写什么?(感悟即明理)

4、小结: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活动3【活动】《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课后积累苏轼的其他诗句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

3、将这首诗改写成短文,加上自己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看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悟情)

更多《题西林壁》文章推荐阅读:

1.《题西林壁》讲课稿及教学感言

2.苏轼《题西林壁》诗意赏读

3.《题西林壁》阅读练习及诗意赏析

4.四年级《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5.小学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6.《题西林壁》教学反思范文

7.《题西林壁》翻译及鉴赏

8.古诗《题西林壁》的教学反思

9.苏轼《题西林壁》新解

10.《题西林壁》诗意及全文鉴赏

2.题西林壁优质教案设计 篇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著名说理诗《题西林壁》。它以庐山为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敏锐的观察、切身的体会, 把具体的形象和抽象的哲理熔铸在诗的意境中, 巧妙地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 让人从中启智, 进而引发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深入的思考。

游山所见如此, 认识世事也常如此。它启迪人们接人待物、为人处世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哲理———由于立足点不同, 看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各异,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 摆脱主观成见。纵观全诗, 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 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故而使人觉得亲切自然, 合乎情理, 易于接受。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作为一名教师,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题西林壁》对自己不无启发。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如何进行教育引导和巧妙纠正呢?记得初为人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 常常讲大道理责令其改正, 结果却事与愿违。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乌克兰马甫雷什乡村中学做校长时, 校园的花坛里开放出一朵朵硕大的玫瑰花, 全校师生都惊喜不已。一天清晨, 苏霍姆林斯基正在校园里散步, 看到一个小女孩从花坛里摘下了一朵玫瑰, 把它牢牢抓在手中, 惊魂未定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 便弯下腰, 亲切地问:“孩子, 你摘这朵花想要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羞愧极了, 小声地回答:“奶奶病得很重, 我告诉她校园里开着一朵朵大玫瑰, 奶奶不信。我想摘一朵送给她, 等奶奶看过后, 我再把花送回来。”

聆听完小女孩天真的回答, 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 眼眶噙满了泪……于是, 他牵着小女孩, 在花坛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 深情地吻了一下她的额头, 动情地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励你的, 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 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小女孩目瞪口呆, 看着眼前这位慈母般的苏霍姆林斯基, 百感交集, 手舞足蹈, 情不自禁地号啕大哭起来……

读完了这个故事, 我心潮澎湃, 浮想联翩, 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面对孩子的“出轨行为”, 不是大声训斥, 不是讲大道理使其改邪归正, 而是走进小女孩的内心深处, 细心聆听其童真的心声, 并“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地赞美、鼓励小女孩的行为, 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小女孩爱的潜能, 为我们树立了思想教育“理趣浑然”的楷模。

3.《题西林壁》教学设计与评析 篇三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蕴涵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中所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庐山录像。

教学流程:

一、 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生说风景。)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生谈感想。)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课题。)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标注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能力是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下。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3.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3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律朗诵一遍吗?(师配乐朗诵古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做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配乐齐读古诗。)

4.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有)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或同学求助。(生合作学习。)

5.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6.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

师:明明是同一座庐山,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呢?(因为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师:那苏轼到底从几个角度看了庐山呢?看到了几种结果呢?(6个角度,看到了6种不同的结果。)那概括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

师:(课件展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美景。)假如你就在庐山之中,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话吗?“我站在(),看到庐山像( )。”

师:“我”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呢?(身在此山中。)

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呢?(站在庐山之外,多角度、多方位地看。)

7.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师检查背诵情况。)

三、总结

师:大家背诵得非常好,为了奖励你们,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哪里。(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4位盲人错在哪里?(生回答)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吗?(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生回答。)

师:(总结。)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地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

评析:

本课内容讲的是作者通过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发现万物的奥秘。教师在讲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时,比较多地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是符合本篇课文的特点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体现在: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层层深入,很有层次感。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4.题西林壁优质教案设计 篇四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 庐 峰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二、学习《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附: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5.题西林壁 教案 篇五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庐山玩一玩,请大家做好准备,我们出发了。

(课件出示精美的庐山风光图片)

师:同学们,看了这么多庐山的景色,谁来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3名)

师:是啊,这里山高水常,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年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齐备)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师:书写课题,题西林壁(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古诗,那么谁来说一说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知背景,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背诗篇)师:同学们对于古诗方法的掌握可真准确,今天我们就按照刚刚同学们说的方法来学习古诗《题西林壁》 三.交流资料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有关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资料,谁愿意把你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苏轼是宋代大诗人,写过很多诗,可查找的有3000多首。

生:题西林壁是一首题壁诗。是写在墙壁上的。

师评价:通过你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诗的背景,谁还愿意介绍一下其他的方面? 师:你们的资料查得很详细

四、初读

师:哦!原来是宋代大诗人苏轼路过庐山写下的一首诗,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生读,师指名读。

师:你读的真流利,谁愿意再读一读?

师:真好,老师听出你的断句了,这首古诗的断句非常简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我们再一起读一读。

五、理解古诗

师:同学们读得真流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古诗的第一句(课件出示),边读边想一想作者都站在哪几个地方看庐山? 生:作者横看庐山。

师:(歪头)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 生:不对横着看就是正面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岭。

生:作者还站在侧面看,是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底处看。

师:说在这些地方看到的景色一样吗?从哪个字看出来。生:从“各”字看出都不一样。

师:谁能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来。(指名读)

师:刚才我们讲的横、侧、远近高低总的来说是按什么顺序看。生:方位顺序(师教书:方位)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方位的顺序来描写庐山,还可按哪些不同的顺序去看庐山呢?

生:早上、中午、晚上。师:这是一天中不同的

生:春夏秋冬看到的也不一样。师:对,季节不同,景色不同。

生:还有天气不同,晴天、阴天、雨天时看到的景色也不同。(课件出示各个角度、各个季节不同时间的图片)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真是„„ 生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我们理解了前面两句的意思,再来看下面两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师:谁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生: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学生练说,指名。

师: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呢?(想一想我们课前做的小游戏)师: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个道理在我们以前所学的课文当中也出现过,谁知道是哪一篇课文吗? 生:《画杨桃》

师: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谁来说一说。

师:是啊,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地了解,符合实际认识,就必须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看问题,真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谁愿意再读一读这句诗?

六、吟诗

师:好了,古诗我们已经有了解了,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古诗(放配乐诗朗诵《题西林壁》)

师:读得怎么样?

生:美

师:你们能不能也读得这么美,和录音来比一比。自己练习一下,和同桌练习一下。

学生练习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读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生:很响亮

师:是啊,真的是很响亮。那么你能不能也响亮的读一读呢?

生:读

师:谁能再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

生:很有感情。

师:那你能不能也有感情的读一读呢?所谓熟读成诵,相信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一定能背下来了,给你们一分钟时间,背一背这首古诗。

四、在音乐中反复读,感悟古诗的画面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其实,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看谁能不它读成一幅画。

生在音乐声中反复读

师:(多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你能在这看到什么?)谁能说说你读到的画面是怎样的?

生:我看见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还有许多的草。许多的鸟在树上唱歌。

师:你真是用心的去读了。

生:我看见庐山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是高高挺立的山峰。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八、拓展 师:同学们,庐山历史悠久,历代诸多文人骚客在此赋诗题词,赞颂其壮观雄伟,给庐山带来了极高的声誉。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首描写庐山的古诗。请同学们按照我们说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一下吧,可以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找到其中一首你最喜欢的说说你的感受。《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庐 山 诗》 朱元璋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九、升华主题

6.题西林壁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背景资料: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描写山的诗歌: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5.《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

教学过程

一、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习。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苏轼)

1.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学习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习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

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B、在学习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习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 在近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习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纟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生:因为他离庐山太近了

┉┉

(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习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导朗读。

4.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小结。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远近

高 低

全面地、客观地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加茂中心小学 王春南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三)、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背景图),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时留下了千古佳句。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古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题西林壁》。

二、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你知道这首古诗是写哪儿吗?来,同学们,看着手中的书,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1.指导学生读《题西林壁》题目,解题: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

三、学习《题西林壁》

一、二句:

1.让我们随着苏轼来游览一下美丽的庐山吧!(配乐课件)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2.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观察庐山,请大家在书上圈圈画画。3.“横看”是怎么看?(课件,横:①使物体成横向。

②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相对。③纵横杂乱。④汉字由左到右的笔形。)让学生判断选择。

4.从正面看,你看见了什么?“岭”是怎样的呢?

你能画一画吗?这是怎样的山岭?(课件显示连绵起伏的山岭)指导读“横看成岭”。

5.从侧面看,你看见了什么?(课件)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陡峭)指导读第一句。

6.那么,从远处看庐山是怎样的?(课件显示远近高低的图)

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是危崖险岩,从高处向低处俯瞰是 幽谷深涧,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以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7.(课件显示六张庐山图片)从不同的角度看,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看看你能把庐山的美读 出来吗?(个别读,集体读,配乐读)真是百看不厌,越看越美呀!

四、学习《题西林壁》

三、四句:

1.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

诗人究竟看清楚了庐山的真面目吗?他找到原因了吗?

2.是呀,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_____,视野受到局限。咱们还可以换个说法,因为_____,所以_____。3.是呀,作者为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而叹息,但他似乎又明白

了点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后两句诗。有的同学已经背出来了,谁来试一试?

4.看山如此,看事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地多方面地看,才能

看清事物的真面目,正应了那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配乐朗诵,感悟情境

同样的触景生情,同样的耐人寻味,让我们随着诗文再次来 赏景明理。

六、课外链接,拓展延伸

其实,还有很多诗像这样于写景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在课后把它找来,读一读,背一背。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七、板书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角度不 当局者迷

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察 旁观者清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的效果

不同。

5.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题西林壁》教学)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例如正确读哪些字?理解哪些词?

2、基本技能:能正确流利朗读古诗,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吟诵出什么样的意境?

3、能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逐步树立正确认识事物的观念。【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苏轼的生平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关于庐山的风景图片、宣传片也可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苏轼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奇葩,它们有的格调清新, 有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在你们学过的古诗中,有叙述事的;也有描写景物的,描写景物的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还记得吗?

生:记得。师:大家来一起背诵。日照香炉升紫烟,齐!

生:“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这首诗是李白游庐山,看到庐山瀑布时发出的感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好像是银河之水从天而降,间接说明了庐山之高峻。

那么在古诗中可以揭示一些哲理的,你们听说过么? 生:没有。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描写庐山的诗,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他的特色就是在描写景物中给我们揭示了一条认识的哲理。

板书:《题西林壁》

师:请同学们看①②注释,想一想题目的含义。生1:书写西林壁。

生2:题写庐山的西林寺壁。

生3:题写庐山的西林寺墙壁。

师:题是书写、题写,西林是庐山上的西林寺,壁是墙壁。“题西林壁”的意思就是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因为诗写在了西林寺的墙壁上,所以叫做《题西林壁》。

(二)认识苏轼

师:理解了诗的题目,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出示课件:苏轼两字)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

生:宋代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课件出示苏轼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二、整体感知古诗

(一)自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了解了苏轼的生平,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仔细的读读这首诗,看看作者通过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一幅景象。开始读吧。

生:读诗

师:谁愿意来读读看?注意诗的节奏和感情。生1:横看成岭侧成峰……

师:很好,声音响亮,朗诵流畅。但是要注意把握吟诗的节奏。生2:横看成岭侧成峰……

师:恩,读的很优美。看来大家预习任务完成的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播放课件:诗朗诵)

师:这是著名诗人苏轼在他四十九岁游览庐山时所作。他在庐山游玩了十几天,共写了十余首描写庐山的诗,如《初入庐山五言绝句》、《瀑布亭》、《庐山二胜》、《赠总长老》等。这首《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览庐山的西林寺时所写的,也是在庐山所写的最后一首诗。他把自己游览庐山的总体感受和认识通过这首诗表现出来。好,请大家集体来读这首诗。题西林壁,苏轼,一二……

生:(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

师:恩,好,读了这么多遍了,谁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生:山岭和山峰

师:对,描写庐山高大的山脉和险峰。

三、品味诗意,感悟哲理

(一)学习前两句诗

师:好,通过课文里的插图,老师知道大家心里已经有了一幅庐山的大致景象。但是具体用语言来表达,似乎就不那么容易了。现在请同学们来看诗的前两句。找出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

生:横、侧、远、近、高、低

师:找的很正确,很好。在第一句中,“横”和“侧”分别指什么? 生:“横”是横着,“侧”是侧着。

师:恩,很好。“横看”是横着看,也就是从正面看。“侧”是从侧面看(这两个字以学生的座位作解释)。那么“岭”和“峰”分别又是什么意思?

生:岭是山脉,峰是山头。

师:对,岭是高大的山脉,峰是高而尖的山头。(在黑板上以画作辅助理解)那么你能用“岭”和“峰”组词语么?

生:山岭,崇山峻岭,高峰,山峰,奇峰

师:你的积累真丰富,不错。你能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生:从正面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高峻的山峰。

师:你的语言流畅,解释很正确,老师很欣赏你。谁能把连绵起伏和高峻的感觉读出来?

生1:横看成岭侧成峰 生2:横看成岭侧成峰 ……

师:好,现在看诗的第二句。“远近高低各不同”中“远近高低”是该怎么理解呢?

生:远看、近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

师:说的很正确。从这一句看,你们似乎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生1:高耸入云的庐山 生2:悬崖陡坡的庐山 ……

师:说的很好,用词也恰当。你能试着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生1: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景色各不相同。生2:……

师:说的很好,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显出各不相同的姿态:从远处看是遮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威崖陡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好,我们理解了诗的意思,谁能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要把庐山的这种特色读出来。

生:(读)……

师:读的很好,老师似乎看到了一座连绵起伏而高峻的大山。(课件出示后两句)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后两句。注意看加点的词语。“识”该如何理解? 生:认识。师:对,“识”是认识,“不识”就是不认识,不清楚。整句话的意思就是……

生:不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

师:很聪明,请坐。没有认清庐山的真实面目。那么为什么没有认清其真面目呢?

生:是因为在山中。

师:“不识庐山真面目”,作者向我们先道出了结果,然后笔锋一转,又对我们说明了原因: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是——看注解。一起说——

生:只是因为

师:只是因为“我”置身于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而不能看到全貌的缘故啊!好,谁能把这两句的因果关系读出来。

生:不识庐山……山中。师:读的不错。(出示整首诗)

师:好,整首诗我们有了个大概的认识。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读一读,比一比,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生:前两句写景色,后两句写原因 师:还有不同意见么?

生: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师:很正确!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游览景色后的感受,抒发看庐山后的

感慨。那么你对作者的感慨有疑问吗?

生:没有。

师:可是老师有疑问。诗人已经多角度、全方位的游览了庐山,又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1:庐山太高了。生2:庐山太大了。……

师:说的很有道理。庐山是那样的雄奇,壮丽,险峻,相比之下,作者又是那么的渺小,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那片景象,视野就变得狭窄,一时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了。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1:从各个角度看 生2:多角度看 ……

师:大家都说的很对。要想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就得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诸认识而对庐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才能悟出“身在山中”、即在山的某一局部时反而不认识其真面目的事理。

从苏轼的这首诗中,我们得到了真理启示(出示课件):要想真正了解事物,就要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事物。我们既要深入到事物之中去,又要跳出来纵观全局,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四、联系生活实际,深刻体会诗歌

师:在我们平时的说话、写作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我们还没有这样类似的词语、故事?

生1:盲人摸象。生2: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生3:身当临绝顶,一览众山晓。……

师:恩,你们说的都对。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应该综合事物的各个方面,对事物有整体的认识。

7.庐山风光与苏轼的《题西林壁》 篇七

庐山,位于我国东南部江西省九江市。它耸立在滚滚东流的长江南岸,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之滨,享誉海内的滕王阁以北。相传,周代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庐山因此而得名。庐山长约50里,宽约40里,海拔近1500米,总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庐山虽没有泰山雄伟的“拔地擎天之势,拱日捧月之姿”,也缺乏黄山特有的奇峰、怪石、云海、温泉、松韵,但它却素有“奇秀甲天下”的独特地形、山体、风貌景观。庐山不仅翠岗绿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幽谷涧溪纵横,洞穴瀑布相间,长年云缠雾绕,烟弥云漫,变化多端。庐山,冬日银装素裹,雾松霜柏尽染;夏日山青水秀,水气蒙笼;春秋天高云淡,空气清爽,鸟语花香,分外宜人。庐山,不愧为中华大地的一座名山。

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意识对存在有重要影响。庐山的奇峰秀水、神妙风光,不仅造就出点缀其间的古刹、道观、寺庙、佛塔等文物古迹,而且引发登山者历数不清的顿悟灵感,成就出儒生墨客数不胜数的优美诗篇。唐代诗仙李白的一首“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题庐山瀑布》,不知迷醉了多少读者;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大林寺桃花》,则把人们带进世外桃源。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事过境迁,历久弥坚。当代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登庐山》)以及“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更把现代人引入人间仙境。一部以庐山风光为背景,反映现代纯真爱情的影片《庐山恋》,不仅把当今观众带入如诗如画、如歌如狂的境域,让观众大饱眼福,尽领庐山风光,而且创当时国产片最高票房记录。

盛赞庐山风光的诗词歌赋、影视画卷,虽然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然而,真正独具哲理韵味,让人遐思万千、拍案叫绝的,当数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著名诗篇《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此奇哉妙哉千古传诵的诗篇,除了得益于庐山风光本身的滋养、启迪外,自然与作者的家庭出身、文化素养、社会地位和生活阅历密切相关。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自幼才思敏捷,聪慧过人,胸襟坦荡,追求高尚,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儒、墨、释、道文化的熏染。其祖父苏序颇有文才;其母程氏知书达礼,教子有方;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其妹苏小妹均为北宋文学家。他二十二岁中进士,二十六岁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最高学衔)。先后出任祠部员外郎、杭州通判、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苏轼的散文、诗词、书画,内容宏阔,不乏愤世疾俗、人情世事、自然风物珍品,风格清新豪放,善用比喻、借代、夸张,富有哲理文彩,思想性、艺术性造诣颇深。文学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书画与宋代的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轼一生坎坷,因作诗“谪讪朝廷”等“罪名”屡遭贬放。《题西林壁》一诗,是他被贬赴汝洲任“团练”途中,又一次登庐山,“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横看侧视、远观近察、高瞰低仰深思熟虑后,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庙墙上的七言诗,也是他五首庐山记游诗的最后一首。该诗既是他前四首诗的概括总结,又是他前四首诗的发展升华,更是他内心复杂情怀的抒发、寄托和坎坷生活的反思、折射与写照。

《题西林壁》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二十八个字,但却意境高远,哲理深邃。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主要写作者对庐山的所观所感;其中的“横”、“侧”、“远近高低”六字道出了作者看庐山时的不同方位,“成岭”、“成峰”四字则说明作者看庐山时的不同体悟。“横看成岭侧成峰”,即正面横看庐山像峻岭,侧面纵看庐山像山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远处看庐山、近处看庐山、高处看庐山、低处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状貌各不相同。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主要写作者不同视点看庐山的所思所悟。其中的“不识”指不认识,“真面目”指本来面目,“只缘”指只因为,“此山”指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即不认识或看不到庐山的本来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即只因为身处庐山之中。前者是后者的结果,后者是前者的原因。本诗的突出艺术特点是:言简意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寓抽象哲理于形象事物之中,意味深长,读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便于诵读、传播。其主题思想是:提示人们看待事物必须全面、系统、深刻,防止片面、肤浅、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唯其如此,才能合乎客观实际,不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与唯物辩证法提出的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问题的正确观点,以及现代系统论张扬的要素、结构、功能、环境、动态、开放的科学理论,一脉相承,不谋而合。本诗慢慢读来,细细品味,会让人自觉不自觉地想起革命导师列宁在《再论工会》一文的一段名言:“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① 同时,还会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系统论创始人奥地利科学家贝塔朗菲在其《一般系统论》一文中提出的系统理论重在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最大化”论断。② 距今近千年前的文人,能以如此简洁明快的诗话语言,表达出如此高深的哲理,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极为罕见,不能不让人惊叹称奇!

山因人赞更著称,人因赞山倍闻名;山人交相呼应,人山相映成趣。未来的庐山风光,必将因其越来越多的游人墨客的新发现、广赞美,而愈发神奇动人,魅力无限;未来的游人墨客,必定因其不断追寻庐山风光的旧貌新颜,而对庐山更加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对自身心灵的净化、提升和性情、志趣的陶冶更加倾情、著力、凸显。

注释: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419页。

②《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91页。

上一篇:神经内科护理案例分析下一篇:财务决算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