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质量监督工作

2024-08-03

如何做好质量监督工作(精选8篇)

1.如何做好质量监督工作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如何做好财务监督工作

作者:徐义华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9期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生活发展步伐的加快及改革不断深入,会计人员的职能由单纯的“记账报账”转为“记账报账和核算管理”双重职能,他们的监督管理职能也就凸现出来。因此,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务管理,实施财务监督,健全医院的财政职能尤为重要。

关键词:财务监督特点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a)-0199-01财务监督的特点及任务

(1)特点。其一,监督对象和内容。不分金额大小、领导或职工,凡单位发生的经济事项都在监督之中。其二,监督的时间。会计监督贯穿于日常的每—个经济活动中,属于连续不断的监督。其三,监督的次序。会计监督是经济活动的第一关口,是其他监督的基础。其四,监督的质量。由于会计人员比外部人员更了解本单位的真实情况,所以会计监督更具准确性。其五,监督费用。会计监督不需单独安排开支费用,更具节省性。以上财务监督的特点,决定了会计监督既不能取消,其他部门的监督也无法替代。

(2)重点和任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的法制建设正逐步健全,会计监督理应以业务监督为重点,可同时在市场经济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相互竞争激烈,虽然完善了方方面面的服务,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所需,但是从另—个方面讲,部分集体、个体出具的商品票据内容的真实性、可信度较低,因此会计还需肩负双重监督任务,即执法监督和业务监督。如何做好财务监督工作

2.1 完善各项财经法律、法规,制订财务监督条例

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监督条例,建立一系列权威性、规范性、实用性较强的财政监督检查规章、条例、实施细则和具体惩处办法,这是财务监督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措施。条例中应体现群众监督、组织监督和法律监督的原则。各级财政监督检查机构,各级从事财务和纪检监察的人员必须遵守国家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严格执法,按程序办事,做好财务监督工作,并坚决同腐败分子作斗争。坚持法纪面前人人平等,改变“查大不查小、查软不查硬、查下不查上、查事不查人”状况。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按章办事,坚持处理违纪问题同处理违纪人员相结合,使屡查屡犯的违法、违纪现象真正得到应有的严惩,对模范遵守财经纪律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免检”制度和“奖励”制度;提高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威慑力”。

2.2 建立财务公开制度

(1)财务公开的内容。凡是与本单位管理、发展有密切相关及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患者利益的财务事项,都要在一定范围内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开。本单位决策方面的事项包括经济管理方案、长远规划、计划、重大投资决策和实施情况、财务预决算情况、承包、租赁、对外投资执行情况。

(2)财务公开的形式。一是会议报告制。即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会,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经济决策方面的重大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财务事项向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会报告,不同的内容应分别由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会审议通过,允许并广泛采纳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二是专栏公布制。即设立财务公开栏,及时公开财务收支状况、职工的分配状况、业务招待费的使用状况、基建维修的执行状况。三是民主评议制。

2.3 做好内部财务预算

内部预算是财务监管的基础和科学依据,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单位对整体工作的安排。

(1)收入是支出的保证,“量人为出”是预算的基本原则。要想把预算搞得科学准确、切合实际,就要对进行了解、预测。特别是对国家的方针、政策精神要吃透、弄清,正确估计市场形势;除国家方针政策的影响外,市场行情还应包括:过去的经验、新项目、新技术、设备增加带来的效益等,尽量把各项收入算准、算细。预算的制定者要对单位需办的事情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以往的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正确判断当年的市场形势,再综合本单位的基本工作需要安排各项支出。对能细化的一定要做到项目上,对不能做到项目的要分类归口预算,使领导对每项开支做到心中有数,计划用钱。

(2)建立预算经费使用账簿。内部预算通过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预算得到执行,建立预算经费使用账簿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预算按分类和归口管理,每个口的预算经费都要建立预算经费使用账簿,并将账簿交给执行的职能科室或主管领导,执行的职能科室或主管领导在办理报账手续时必须持账簿由财会人员销账。一旦预算经费用完,财会人员有权拒绝办理报账手续。实行预算经费使用账簿制度,不仅使经费使用人对经费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计划用钱,而且减少了财会人员与使用者甚至领导之间的误会。

2.4 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财会人员必须由财务科统一领导,财会人员的业务、工作安排,领导和人事部门不做过多的干涉,他们的工作去向由总会计师说了算。财会人员的经济利益与所在工作部门脱钩,他们的工资、奖金、福利应由财务科统一制定标准,统一发放。这样可以使其大胆工作,敢于管理,敢于坚持。财务科作为全院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得到各经济活动部门的真实财务信息,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财务科可及时出面解决,对超出自己权限的也可以向有关领导建议解决。同时要正确处理好领导与财务人员的关系,使其互相理解、互相监督、互相把关。

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财务管理水平。加强财务人员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促使其掌握并灵活运用现代财务管理的方法,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做到廉洁奉公、依法办事、敢于同一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加快电算化进程的步伐,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将现有的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核算中解脱出来,从手工操作转向电算化,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使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财务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5 充分发展财务监督中审计监督的作用

审计的主要职责是受财产所有者的委托对财产经营者的经济活动就其合规性、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有关资料和活动的真实性、公允性进行监督和检查,起到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等作用,最终对财产经营者的经济活动做到促进和制约作用。审计的作用就在于按会计法的要求,对单位的资金运作进行审核,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使我们的资金运作符合财务管理制度。在审计监督中要认真分析腐败行为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分清其起源和目的。并赋予审计其更大的职能,不仅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政策审计,同时也应对其经营活动和行为,对其管理水平和权力运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可见,在新形势下,要做好财务监督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和领导干部共同认真落实工作,坚持同经济管理和监督部门的联系,注意沟通,及时发现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通过开展财务监督检查,从最大程度上及时制止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2.如何做好质量监督工作 篇二

1 水电工程的外部质量监督

1.1 外部质量监督的常见问题

所谓水电工程的外部质量监督, 就是指政府和监理单位的监督工作, 就以往的经验来看, 外部质量监督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 力度不足。

疏忽、怠慢、不深入工地的情况时有发生, 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工作人员往往无法及时根据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应对办法, 未能有效落实制度规范中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监理单位则偶尔存在与施工单位沆瀣一气的问题, 故意忽略施工中的各种违规现象, 导致质量监督形同虚设。

(2) 方法不当。

有些质量监督人员在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价时, 仅以数据资料为依据, 甚至存在着涂改资料帮助施工单位蒙混过关以谋取不法利益的现象。另外, 有相当一部分质量监督人员喜欢凭借自身以往的工作经验评定施工质量, 但是水电工程涉及面广、建设时间长, 采用这种做法难免会导致漏检或错检。

(3) 素养不足。

从整体上来看, 质量监督人员的业务素养参差不齐, 部分工作人员不具备工作开展所需的必要知识。

1.2 外部质量监督水平的保障措施

(1) 构建监督责任制。

政府主管部门应尽快构建质量监督责任制, 并将其纳入业绩考核的范畴, 以转变部分工作人员消极应对的工作态度。同时为了避免监理单位的徇私行为, 还要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评级制度, 只有那些符合要求的监理单位才能参与到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对于发现存在徇私行为的监理单位, 应予以降级处罚, 严重时可吊销其营业执照并追究法律责任。

(2) 优化监督方法。

质量监督人员应注意将工作重点由以往的现场质量问题转移到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规范上, 最大程度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 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 也要坚决杜绝“经验主义”思想, 务必做到深入现场, 实际了解施工的具体情况, 避免单纯依靠资料所导致的错检或漏检问题。

(3) 提升业务素养。

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应形成人员在岗培训制度, 定期向他们传授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 并使他们了解已经投入应用的各种新工艺, 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为了保障其学习积极性, 还要定期进行业务能力考试, 并将考试结果与薪酬、职称等内容挂钩, 避免消极应对行为的发生。

2 水电工程的内部质量监督

2.1 内部质量监督的常见问题

所谓水电工程的内部质量监督, 就是指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对于施工质量所提供的保障, 在以往的工作中, 内部质量监督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制度不够完善。

部分水电工程并没有形成针对项目法人的行为规范, 所以盲目缩短工期、违反施工程序和规律的行为时有发生, 在利益驱使和市场压力的双重影响下, 这些行为经常会导致严重的质量问题。另外, 在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未能有效监督施工流程的现象, 各道工序与流程常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无法保障施工材料和半成品设备符合工程设计的质量要求。

(2) 技术监管不到位。

施工技术的整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成品的质量, 但部分施工单位在实际操作时, 却采取了一味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计划的做法, 未对其进行复核和试验, 即便是在整改以后, 也存在着未能及时归档的问题。另外, 对于相关数据的审查也大多集中在施工开始前, 这样就无法根据施工进度对所采用技术的合理性进行有效分析, 给施工质量的保障留下隐患。

(3) 竣工验收时的舞弊现象。

竣工验收是工程投入使用前的最后一道保障, 但是在操作过程中, 部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却通过暗箱操作的方法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加以隐瞒, 并向政府主管部门递交检测合格报告。若此时主管部门存在着工作不严谨、仅依靠数据进行考核的现象, 就容易导致工程质量评定的失真。

2.2 内部质量监督水平的保障措施

(1) 加强制度建设。

首先要形成项目法人责任制, 保障施工行为和次序能够按照制度和标准的要求严格进行。其次, 要进一步加强对施工流程的质量监督力度, 不合格环节应限期整改, 对拒不执行整改要求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2) 强化技术监管。

施工技术直接决定着水电工程的质量, 由于工程在技术的选择与制定方面相对复杂, 所以质量监督人员必须要做到实地考察, 对技术图纸进行反复的研究和优化。除此之外, 质量监督人员也应注意做好数据文件和施工资料的保管工作, 以便在日后发现技术问题时能够尽快确定发生原因, 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处理。

(3) 规范验收流程。

政府主管部门要形成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负责的责任机制, 其中, 监理单位的任务是进行工程外观的质量评价, 施工单位的任务是提交单元工程的质量检查报告, 随后由政府部门委派专人以这些报告为依据, 深入实地开展施工质量的综合评价, 并最终确定工程的质量等级。

3 结语

想要切实发挥质量监督的实际效果, 就需要工程参与各方的积极努力与协调配合, 只有在各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 对制度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切实有效的落实, 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整体水平, 为工程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熊斌.水利水电工程中基本建设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上旬, 2012 (6) :180-1 8 1.

3.如何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篇三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强化监督手段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27-0088-02

为了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强化工程质量管理,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层面的立法还是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出台的行政法规,都在不断地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模式已进行了深化细致的改革,监督方式从原来的定点检查施工现场实体质量转变为重点监督企业对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质量责任制度的建立及落实情况,以告知型检查为主转变为随机抽查,以提高监督管理水平效果,从原来的等级核验制转为竣工验收备案制,从而进一步明确了监督机构的行政执法地位,监督管理水平有了显著的加强和提高,真正为工程质量与管理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1监督管理工作迅速发展

加强监督任务非常繁重,根据有关资料调研,北京、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人均监督面积达2×105~5×105 m2,个别地区甚至达到1×107 m2左右,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奥运

工程、地铁工程为代表的技术难度大、设计施工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大量投入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推动产业进步,满足更多需求的同时对监督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形势,各地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积极改革监督模式,大力提升监督管理效能,促进监督管理工作不断进步。特别是2000年以后,随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房屋建设管理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政府质量监督逐渐由核验制度过渡到备案阶段,各地也都基本建立了以日常抽查和监督巡查相结合,行为监督和实体监督相结合的新的模式。质量监督逐步回归其政府监督的本质属性,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督的责任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监督机制更加合理,监督执法也更加有力,在工程建设快速增长、技术难度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依然确保了我国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稳中有升,重大质量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

2加强监督人员的考核与管理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加强监督机构和人员的管理,确保监督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法制观念非常重要。

(1)要结合实施参照公务员管理在招新人员时坚持凡进必考,杜绝进人上的不正之风,确保人员基本素质。

(2)继续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人员考核管理办法》严格监督机构和人员的资格认定,加强对监督人员的考核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

(3)健全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师制度,根据不同的等级监督人员待遇实行差别化管理,同时加强对监督人员失职渎职行为的问责力度。切实落实监督责任制,另外重点在规范管理上下工夫。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一部署,2008年以后广东省开展监督机构监督范围认定,监督机构和人员基本信息分类整理录入及审核发证工作,目前已完成了省内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考核及监督人员资格证书审核的准备工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应对工程质量监督方式改革的新挑战。特别是面对停止征收工程质量监督费后,面对经费紧张给正常工作带来的诸多不便,认真做到队伍稳定,工作不受影响。

3强化监督手段,确保工程质量

为了更进一步加强落实质量责任制,规范质量行为,保证地基基础及主体结构安全可靠,满足使用功能,还得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强化监督手段,保证工程质量。

(1)开展一年一度的工程质量大检查,进一步摸清工程参建各方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摸清建筑实体工程质量的现状,找出与兄弟省市的差距,召开本地区有关单位参加的会议,通报检查情况,对好的工程进行表彰,对差的工程提出批评,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对严重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通过对本地区质量状况的分析、宣传、表彰、整改等对整体工程质量做出正确的评价,讲清形势,引起相关单位的重视,对提高工程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施工现场、人员和设备加强管理,限期整改,大力开展安全百日生产无事故活动,争取将人员伤亡事故降到最低。

(2)改进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效能。根据建设部制定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监督管理规定》明确质量监督机构性质和地位,规范监督程序,推动监督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积极推动全方位、全过程、差别化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形式。改进监督模式,强化监督巡查,努力促进行为监督和实体监督的有效结合。2002年开始对主体结构进行抽测,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检测,扩大检测范围,保证了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对群众反应敏感、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水暖、电器管道、燃气管道的严密性进行了实验性检测,真正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使用功能良好的放心工程。

(3)强化竣工工程的监督验收,提高总体质量水平。单位工程的竣工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若有放松必然影响工程竣工备案,也影响工程按时交付使用,当前在竣工验收中存在二次装修的工程较多,验收时遗留的装饰项目比较多,严重影响安装工程的正常进行,像这样的工程就是验收通过也达不到真实可靠,所以对这样的工程一定要严格把关,强调装饰装修工程不留尾巴,待工程全部完工后一次性进行交工验收。为更有效真实地反映整体工程的质量水平,我们改变以往按比例抽查验收为分户验收制度和监督与验收分离制度,确保工程的总体质量水平。

4创新监督模式,加强执法水平

根据工程质量监督作为政府执法监督的本质属性,以及当前工程建设量大幅增加的形式下,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受政府委托授权的执法单位,要以“执政为民”为宗旨,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工程质量监督应逐步过渡到以执法检查为主的新阶段,即除竣工验收仍需要进行现场同步监督外,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验收不必进行同步监督,而是把监督重心放在不定时不定人的巡回监督抽查上。通过巡回监督对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进行抽查,对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以及工程主要使用功能等实体质量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即进行处罚,既增加了监督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又方便实施差别化监管,大大提高了监督效率。积极引导企业提高操作水平,提高管理水平也是监督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对群众的来信来访、投诉举报要认真妥善处理,逐渐落实,本着“群众事情无小事”的精神肩负起我国全面消除事故隐患的历史重任。

5结束语

工程质量百年大计,安全生产人命关天,防灾应急刻不容缓。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国建设者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履行好职责,扎实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各项工作,为工程建设把好安全关,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倪 娜.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4)

2 刘丽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改进措施[J].建筑设计管理,2009(6)

3 单殿武.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改革[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1)

4 尹学军.浅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工程质量,2006(9)

How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by Supervision Work

Lu Jianming

Abstract:As the cognizant agency, construction project’s quality surveillance and the management mus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explores the supervisory work new pattern, the new method to promote the supervisory work health positively to develop fast. First carries out the senate to construct all quarters the quality responsibility, standard quality behavior; Next is adopts the behavior effectiv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the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by supervision, strict check, guarantee project quality; Finally, the innovation surveillance pattern, promotes the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ory work to advance to the new stage.

4.如何做好政行风监督员工作 篇四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作风大改进、能效大提升”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加强我县政风行风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参与对部门、行业作风建设的民主监督作用,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环境,提高行政能效和服务质量。特参加此次政行风监督员的选聘。如有幸被选聘为监督员,我将在工作中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工作中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徇私情,秉公办事,公道正派的原则,对我县的机关、行业作风建设、民主评议行风政风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

2、深入被监督单位的一线,采取听、看、问、访、议等方法开展有组织的查访活动,并将查访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纠风办和被监督单位,以便及时纠正。

3、反映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针对纠风工作形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纠风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对工作尽职尽责,不以权谋私,不刁难卡要,廉洁自律,自觉塑造政行风监督员的良好形象。

5、关注民生,关心我县的民主法治建设。尽自己所能为被监督单位提供法律指导意见。

6、工作中不接受被监督单位馈赠礼品,不接受被监督安排的营业性娱乐活动,坚决杜绝以监督员身份以权谋私的行为。

5.如何做好质量监督工作 篇五

在各行各业中产品的质量一直是重中之重,企业要实现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也就是要做好企业生产一线班组质量控制管理,这是一个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的最基本工作。

一、强化质量意识教育

1、教育班组成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懂得产品质量是关系企业发展好坏的大问题。好的质量能使企业发展越来越好,差的产品质量会导致企业亏损,甚至倒闭。作为产品的直接生产者,要以一流的产品质量为客户生产处优质的产品。在质量问题上对于客户而言微笑质量错误却可能带来100%的损失。

2、教育班组成员懂得产品质量优劣与生产数量、生产速度、经济效益的密切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对质量不加以控制或者控制不当,将会产生多种浪费、返工、换料、等待、重复生产······如果做成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在发现质量问题,损失会更大,会引起投诉、返工返修、打折、索赔;更严重的是企业信誉下降、订单减少······所以企业想越来越好,想扩大企业规模,就必须在保证获益的前提下,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只有不断的满足客户的高质量要求,才能做到在寻求利益的同时壮大自己。

二、对材料质量进行分析

在班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对质量的影响非常重要,这个往往被忽略。很多时候操作人员认为采购的原材料已经经过来料检验,应该没有问题的,所以就没有引起重视。

1、供应商质量不稳定或者变化。在原料采购的前期,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不适当,最终出现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质量不符合生产要求而出现质量问题。还有就是在采购原材料时追求价格的便宜,不停的更换供应商也会带来产品质量的不稳定。

2、原材料隐形质量变化。原材料在库时间较长,或者保存方法不当,是原材料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一般较小,很难察觉出来。这种材料问题很难找出原因所在,往往会造成批量的产品质量不良,所以在控制这种质量问题时,要从产品的入库、保管、出库各个作业环节入手,通过对作业方法、环境的仔细分析找出产生不良的根源。

3、操作方法的不当。在生产过程中工具使用不当,破坏产品的性能,造成质量不良,或者随意改变操作方法,没有按要求作业,以自己觉得方便的方法进行作业,造成材料的损坏。

三、制定质量控制方案

1、全员参与。现场每一位员工作业都与质量有关,所以在推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全面质量控制的效果。一是对产品质量现状的把握;二是对不良现象的纠正;三是消除不良品产生的原因;四是不良品产生的根源对策;五是通过检查确保对策结果;六是要求现场作业人员对自己工作与质量有关内容进行审视,将导致不良的质量状况先找出来再分析原因进行控制,然后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控制结果有效性。

2、强化培训。员工每个人的能力和学识水平都不相同,作业内容也不一样,很难保证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明白或使用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所以实施质量控制时强化员工质量管理的技能是很重要的。

3、提案制度。号召全体员工针对质量控制的方法、问题提出自己的控制建议,让员工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员工可以以各种形式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对控制的内容不分大小,目前是否使用,全部给与重视和分析,鼓励员工多提出质量控制的方法。

4、平稳操作。班组成员平稳操作是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要求班组成员能熟练掌握作业指导书的主要内容,如工艺操作法、工艺条件、工艺参数、安全技术要求等,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特殊情况听从班组长或上级指令进行调整。开展岗位练兵,以练基本动作、基本技能和学习基本理论为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训练,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的技术水平,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同生产工具实现最佳结合,达到优化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

6.如何做好质量监督工作 篇六

安全环保部 杨笙

常听一些现场监督人员说:监督是最难做的工作,“管人说了不算,管事得罪一片”,干的尽是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也听一些队伍负责人说:“检查这么多,应付不过来,来的全是找麻烦的。”

新两法的颁布与实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观念、新思考。生产和作业现场是一个动态、复杂、多变的环境,是物质、人员、信息动态交汇的场所,是企业安全管理的聚焦点。据资料显示,全国各类安全事故的90%以上发生在生产和作业现场,强化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重要途径。如何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提高监督人员履职能力和监督检查质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加强全员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安全意识。要让员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解决对监督人员在监督检查时的抵触情绪。无论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即使具备了完成安全作业的能力,如果思想麻痹,缺乏正确的安全态度,安全生产就无法保障,因此,必须从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统一思想认识入手,强化生产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当前,正值生产的平稳期,各项施工作业还没有全面展开,要充分利用有利时期,重点抓好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一是思想认识和安全意识教育。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和标准为依据,以生产单元和作业班组为重点,采用宣贯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树立安全思想文化氛围、强化职业道德操守等形式,针对员工队伍文化程度的差异和入职前从事职业的不同,用培训教育手段统一员工的思想认识,提高安全意识,形成安全文化气氛。要针对不同时期员工队伍产生的松动情绪和麻痹思想,及时敲警钟,防止思想麻痹行为。二是工艺纪律和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以违规违章的典型事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引导员工真正认识到事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痛苦、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激发员工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主动识别安全风险、治理安全隐患,使员工充分认识到监督检查是一种安全管理的手段,而不是为难和找麻烦,使生产和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合理化、规范化,加大监督检查的执法力度。

二、监督人员要不断地学习,强化履职能力。一是按照现场的设备设施的布局、操作和作业过程的相应的标准、规范、程序和细则等要求,储备足够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监督人员不但要对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操作程序、实施细则掌握清楚,并随着这些规程的变化不断进行更新,而且要涉猎多种学科门类的相关知识。如果监督人员对标准不清楚、不具有HSE管理理论及相关知识,就不能辨识生产运行中的风险,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防止“三违”现象,也达不到监督的有效作用。二是坚持企业标准要高于行业标准的原则,譬如:修井作业现场消防器材的配置问题,在各级检查中执行的标准不一样,导致作业现场配备有差别。检查中开出不符合项时,现场作业方解释:执行的是上次某某检查的要求。所以监督人员必须清楚企业的相关细则,按要求进行统一。三是定期组织召开督查会,谈讨并汇总

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办法,对重点、难点问题统计上报主管部门协调处理,找准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程度,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同时,针对问题提出现场管理的目标和要求,为搞好现场管理提供保障。四是有效处理四种矛盾。其一是标准与差距的矛盾,作业现场严格按标准要求抓落实;其二是感情与原则的的矛盾,现场管理以安全为基础,按原则办事;其三是生产与安全的的矛盾,不安全不生产、生产再忙安全不忘,不能因生产进度而忽视安全;其四是现场实际与作业标准要求的矛盾,作业现场安全环保设施投入不足或环境不具备要强制整改,不能因节约成本而影响清洁生产制度。

三、监督人员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观念,秉公执法。

现场监督人员不但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解决和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而且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是恪尽监管职责,履行本质工作。延安某井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井喷着火事故,事故调查组调查发现,现场作业监督是炊事员出身,根本就不懂井控技术。从这个案例说明,作业监督人员缺少道德修养,不懂装懂,害人害已。监督人员要有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做到“早来晚走”,要早于作业队伍前到现场,进行现场风险识别,拟定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当现场情况变化时,及时组织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确认。作业结束后,再次检查没有遗留安全隐患后才能走。

二是执行作业设计,严格作业规范。在油气生产的现场作业中,要进行动火、动土、高空、有限空间等13种作业。大部分属于特种作业,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人员中毒、高处坠落等安全事故。施工

前,要对承包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要规范现场安全记录,严格规范施工作业安全日志。完工后,要做好验收,不留隐患。从源头、过程和结果验收控制三个方面,落实现场监督管理。

三是注重抓好关键环节,力求全过程监督。承包商队伍向来是事故多发群体,强化现场监督可以有效督促他们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及时落实安全措施。在交叉作业多、施工人员多的现场,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现场监督各项措施的落实。针对承包商流动性大,安全监督难度大等特点,杜绝以包代管现象,从岗位接班到交班,监督人员要对现场设置,尤其是岗位操作行为进行跟踪观察,结合属地管理与岗位责任制要求,对现场布局和员工行为进行评定,根据不同情况,找准切入点,提出整改措施。分公司对重点井实施双监督并派驻监督人员现场监管的举措,对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确保作业安全起了积极作用。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依规秉公执法。监督人员要对现场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章行为该处罚的处罚、该教育的教育,决不姑息迁就、避重就轻,做出的决定必须是依法合规的。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违规行为,对确保施工安全起积极作用。但这只是治标,往往是同样的问题还会发生。因此,要增加施工单位的违章违纪成本,注重在治本上下工夫,由从前单纯地查出问题、整改问题,必须向追本溯源彻底解决问题转变。发现问题后,以停工整治等手段组织现场负责人和相关员工剖析深层次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以引起岗位人员的足够重视和警觉,避免相同问题重复发

生。通过监督检查和隐患治理,形成人人要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实施监督人员的考核、考评机制。

一是要对现场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持证上岗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某公司在一次对现场监督人员的考核中,有人基础理论考试仅得20分。因此,要尤其加强对外聘单位作业监督人员进行量化考核,考核不达标者不予录用。目前,承包商队伍的素质仍然是短板问题,因用工形式局限,承包商队伍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如果监督人员达不到要求,就为现场安全埋下了极大隐患。

二是定期对现场监督人员进行考评,落实奖罚制度。建立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用人机制。对生产和作业监督中重视安全生产、对安全生产有突出贡献的该表扬奖励的就表扬奖励,对工作成绩平庸,考评结果较差的,给予调岗转岗处理,以激发监督管理人员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和活力。

7.试论如何做好立案监督工作 篇七

关键词:刑事立案,监督,工作

立案监督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侦查机关的刑事立案活动实行的监督。它是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国家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新的法律监督职能。加强和完善刑事立案监督, 是促进严格执法、维护司法公正的需要, 更是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但是在立案监督的具体实践中, 由于有关刑事立案监督的规定不够明确, 且没有与其配套的行之有效的操作规则, 以致立案监督工作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一定难度, 制约了立案监督工作的开展。如何克服立案监督中遇到的问题, 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克服立案监督案件来源的局限, 扩大立案监督案件线索

人民检察院开展立案监督工作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 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 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 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 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从此条规定可以看出,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依法实施监督。那么通过何种渠道实施监督呢?目前办案实践中立案监督案件的线索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检察院在审查案件中发现有案不立的问题;二是群众 (或被害人) 的控告和申诉。但是这两个案件来源明显过窄, 许多群众不知晓检察机关有立案监督权, 以群众的举报、控告成案的较少。

在办案实践中为了扩大案源, 检察机关必须克服立案监督案件来源的局限, 扩大立案监督案件线索。例如深入公安机关, 及时了解公安机关对立案材料的受理、审查和调查情况, 并定期向检察机关通报受案、立案和破案情况, 检察机关据此审查公安机关所做的立案和不立案的决定是否正确, 进行立案监督。但刑诉法对这些监督方法并未从立法上予以确认, 上述监督方式法无明文规定, 以致公安机关在配合上有很大的随意性, 导致立案监督工作的被动。

要改变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线索来源不畅的被动状况, 笔者认为, 首先, 应当通过立法规定人民检察院行使立案监督职权具体操作方法。即检察机关除了对刑事案件有审查逮捕权外, 还应对公安机关治安处罚、劳动教养等情况有知晓权, 检察机关应当与公安机关建立立案情况的报备案制度, 规定公安机关对立案或不立案情况建立档案, 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备检察机关。这样一方面可以限制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违法乱立案的现象出现, 另一方面可以使检察机关及时了解掌握公安机关的发案、立案、结案、撤案的情况, 其次, 加强对立案监督的宣传力度, 使人民群众了解检察机关的立案监督职能。立案监督作为刑事诉讼的一部分, 还可以通过立案监督宣传周、检务公开等宣传形式, 大张旗鼓地宣传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 逐步使这项工作深入人心, 以便从广大群众和被害人中获取更多的案件线索。另外, 要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的工作联系。在检察机关内部建立以批捕、控申为主, 法纪、监所、起诉、反贪等部门积极配合的信息网络, 把立案监督工作寓于各部门的业务中, 发现线索及时移送, 这也是开辟案源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二、克服立案监督案件范围的局限, 正确把握立案监督案件的范围

在司法实践中, 如何把握立案监督案件的范围存在疑问。一是按照刑诉法第87条的规定, 检察院立案监督工作是否仅限于有侦查权的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 而对其他同样具有立案侦查职能的机关的立案活动是否也在检察院立案监督的范围之内。如检察院的自侦案件、人民法院的自诉案件、海关查办的走私案件等。二是按照刑诉法第87条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 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那么公安机关不该立案而立案的案件是否属于立案监督的范围?在实践中, 有的办案人认为立案监督应当包括立案侦查而不立案的和不应当立案侦查而立案的两个方面, 也有的认为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案件属于纠正违法或刑事赔偿的问题, 不在立案监督之列。再者“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是否应当包括公安机关以罚代刑、以劳代刑以及共同犯罪中未处理的部分嫌疑人等等。

针对这些疑问, 通过司法实践笔者认为, 第一, 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因此人民检察院有权对全部刑事诉讼活动实施法律监督, 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立案监督职能, 以达到立法的目的。对自诉案件的立案监督应当借鉴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人民检察院在对公安机关进行立案监督的同时, 还应加强对检察院自侦部门的立案监督, 以体现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防止监督权出现漏洞。第二, 立案监督既包括应当立案而不立案, 也包括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案件。因为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是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或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而予以立案, 同样是不严格执法的表现, 它不仅混淆了罪与非罪的界限, 而且导致罪及无辜和执法上的混乱。第三, “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 应当包括有案不立、以罚代刑、以劳代刑等情况。这种案件所具备的条件, 一是公安机关已经发现或者已经接到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并应由当地的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 二是有证据能够证明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事实, 经查确有犯罪事实发生的, 三是依照刑法对实施犯罪行为的嫌疑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是此类案件是检察机关的立案监督重点案件, 即案情重大的恶性案件、群众关注的有较大影响的案件、公安干警涉嫌徇私舞弊而不立案侦查的案件, 检察机关要加大监督力度。

三、克服立案监督执行中的局限, 加大立案监督的实际效果

刑诉法第87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立案监督的案件有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理由和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权力, 公安机关应当说明不立案理由和执行人民检察院立案的通知。但是由于刑诉法没有规定立案监督执行中的措施和手段, 对司法实践中出现公安机关拒不说明不立案理由、不执行人民检察院立案通知或者立案后不侦查以及立案后又撤案等情况, 检察机关找不到明确的法律依据, 仅凭跟踪监督, 向公安机关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由上级检察院协调等方法, 都起不到立案监督效果。

立案监督的真正目的是保证所有应当公诉的刑事案件都能经过法定的程序。为了使立案监督工作达到应有的效果, 法律应当细化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规定, 使其具有权威性、可操作性。具体应当以下几项内容:一是审查权。人民检察院受理立案监督线索后, 公安机关应当提供相关材料, 即刑事案件受理案件、立案、破案、处理结果、治安处罚、劳动教养等案卷材料, 检察院依法对上述材料进行审查后, 提出监督意见。二是处分权。公安机关应当执行人民检察院的立案通知书, 不执行检察机关立案通知书的, 检察机关有对不执行原因进行调查、提出纠正违法、检察建议、告诫、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等权力。三是侦查权。在公安机关对检察机关通知立案的案件不予侦查的情况下, 给予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的权力。

四、克服对立案监督的模糊认识, 提高立案监督工作的水平

立案监督工作是一项新的检察业务, 检察机关在履行监督职能中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从而导致监督不力。在司法实践中, 部分检察干警在立案监督上存在“畏难”情绪, 认为刑事立案是公安机关的事, 立不立案由公安机关决定, 如果检察机关去监督公安机关的立案情况, 一是怕影响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关系, 给今后的工作带来麻烦;二是怕公安机关不配合, 公安机关中一些干警对立案监督工作认识不足, 认为是检察机关在找茬, 专挑公安机关的毛病, 存在抵触情绪;三是怕监督错了丢“面子”, 影响检察机关的声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不愿监督或不敢监督,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立案监督的力度。

8.浅谈如何做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篇八

摘要:近几十几年来,环保问题逐渐受到国人的重视,而环境质量监测作为环保工作的基础环节,贯穿于整个环评体系,做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可谓举足轻重。本文从环境监测的概念、工作现状出发,并针对环境监测的现存问题提出具体措施。

关键词:环境质量监测;现存问题;完善措施

我国的环保事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几十年来,国人从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到开始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是历史性的进步。环境监测因其可以有效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一直为国家环保部门所重视,并被视为环保的基础性工作。而当前我国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也使得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成为当前的大势所趋。本文从人员、技术和管理工作三方面,指出目前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问题。并针对以上情况,提出提高监测人员素质、重视监测技术仪器、健全管理体系等设想,为环境监测的研究抛砖引玉。

一.当前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现状

1.关于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是指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特定区域内的环境污染因子浓度进行准确测定,并观察其变化趋势,分析其对环境影响程度的科学行为,以方便相关政府环保部门进行环境监督,防止破坏环境行为的发生,惩戒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与个人。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最主要的职能是为环保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它不仅为人们了解环境质量、进行正确的环评提供了基础资料,也为政府部门制定环境管理措施、立法机构的环保立法工作提供科学而具体的客观依据。

2.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建立环境监测机构并正式投入计量认证工作,严格把关环境监测的工作质量。接下来的三十年间,我国颁布一些相关法律制度,对监测机构的工作进行了逐步细化的规范。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机构已经成功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工作涵盖范围涉及到监测工作的各个步骤和相关环节。而国内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也初步形成了,目前许多污染因子都有了相关的控制标准和监测方法。此外,相关部门还定期进行环境质量报告,公示于众。可以说,目前我国已经成功构建了覆盖城镇和农村的巨大监测网络,对我国环保事业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1.参差不齐的环境监测人员素质

目前国内虽然涌现了不少技术人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在基层环境监测机构中的大多数工作人员学历低下和道德水平低下,不能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而因为缺乏专业培训,他们的专业水平非常有限;又因为监测机构中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他们知识更新慢,难以接受新思想、新技术。以上等等因素,都使得疑难问题出现时,难以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解决。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目前我国基层环境监测机构的人员结构极不合理,复合型高级监测人才的紧缺问题尤甚。

2.监测技术的限制

一直以来,国内缺少先进的大规模仪器设备,现有监测用仪器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还要落后许多。国内监测仪器自动化程度低,监测数据也不够准确精密。而基层环境监测机构中连基本的仪器配备都紧缺,很多污染因子尚不能提供精确的监测数据。又因为没有建立一套适应性强的指标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环境监测工作往往不能正常开展。这种软硬件水平已不能适应当今环境监测的需要。

3.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工作的不足

国内监测机构缺乏自我约束意识和外部监督机制,不能形成对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足够重视。机构结构的松散使监测机构在应对污染事故时反应速度极端迟缓,预警能力低下。虽然目前有不少环境监测站通过了相关认证和评审,初步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是这种体系还是处于“脱机”状态,需要时间的磨合。日常工作和体系构建相互脱节的怪圈,使得体系的运行不成动力,反成阻力。部分监测站将监测工作的开展作为硬性目标,只为应付各种评审,使得监测工作和评审工作都成为了“走过场”。

三.做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措施

1.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

监测人员的素质问题决定着监测工作的质量水平。如今监测仪器种类繁多复杂,对监测人员的技术和道德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提高监测人员素质:一方面,要使监测数据更精确、具可信度,需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准。监测人员必须能够及时、精确地掌握环境质量情况与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可定期举行教育培训与交流会,提高监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服务水平。

2.重视监测软硬件的建设

监测仪器作为硬件设施,既要解决量的问题,又要注意做好保养工作。虽然目前有不少基层监测机构缺少仪器设备,但从国家对环境工作的重视程度来看,在不久的将来,国家必将在环境监测方面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仪器紧缺问题可望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对于保养问题,监测仪器需安置在整洁的环境,定期进行检查。对于监测软件的建设,一方面是要加大对技术沿发的投入,注重技术创新,必要情况下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则要在保证监测人员整体素质水平的情况下,注重聘请和培养高端的专业性人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3.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管理体系的构建

要实现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归根结底还是要完善现有的监测管理体系,使其正常运行,并促进其持续改进的能力。建立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的管理体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将使监测工作更加规范和有序,确保监测各环节分工明确、监测人员各司其职。此外,要建立监测机构内部自我评价、自我监督机制,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工作来评价管理体系,不断发现并解决管理体系中不断涌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形成一种高效率的自我完善机制,使体系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结语

环境质量监测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技术基础,但由于现有的主客观条件尚未成熟,仍存在些许不足,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人才、监测仪器设备的工程建设,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的工作质量,以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作者单位:仁寿县环境监测站)

参考文献:

[1]姜汉山. 浅谈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管理[J].科协论坛.2011 (10):121-122.

[2]刘泽萍. 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保证分析[J].环保前线,2011(2):47-48.

上一篇:石家庄精英中学高三第三次周测语文试卷doc下一篇:高三班主任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