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梅花鹿课堂实录(共8篇)
1.一只梅花鹿课堂实录 篇一
《梅花魂》课堂实录
(一)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梅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花,也是中国的国花。古往今来,关于梅花的诗词歌赋也有很多。王安石的《梅花》就是其中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PPT展示)
师:从诗中,你体会到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
生:坚强、不惧怕严寒、纯洁 ……
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与梅花有关的。
出示课题:梅花魂
(二)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1、自读《梅花魂》这篇课文。注意以下几点:(PPT出示)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看一看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从这些事中你看出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2、检查自读
(1)字词学习。
缕缕 幽芳 漂泊
葬身
腮边
唯独 灵魂
手绢 华侨 梳理
衰老
欺凌
大抵 抹净
能书善画
风欺雪压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生读后纠正 大抵(dǐ)、抹(mā)净、低头折(zhé)节等字的读音。
并请读错的同学再读一读,并且同桌互读。(2)集中解决难写的字:魂、衰、葬……
师:注意魂的偏旁,和魄的区别,“鬼”的上面是一撇而不是刀字头。
注意衰和哀的区别,中间有一横
葬下面是开少一横
幽字的笔顺是先写一竖,再从左到右写的撇折、撇折、点,左,最后写外面部分。
强化记忆,再读词语
(3)这读第二段,注意难读的句子。
这位同学注意到了“颇负盛名”、“腮边”这些字词的读音,还有三句古诗,也能读顺,看来昨天回去是做了预习工作。
(4)接下来,再读13段,注意重要的字词该怎么读怎么写。
4、读通课文,概括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呢?
吟诵诗词、不禁流泪,弄脏梅图、大发脾气,无法回国、痛苦流涕,临别之际、送我梅图,离开当日、赠我梅绢。
师:文中一共写了外祖父生前的五件事,从这些事中你们看出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外祖父很想念祖国,思念故乡
喜欢墨梅,热爱祖国
……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从这五件事中,我们看到了外祖父身在异乡,非常的思念祖国、热爱祖国。那在这五件事中,有几件是写到外祖父哭了?(三件)那这些事情和外祖父思念祖国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看看外祖父第一次哭。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师:在“吟诵诗词、不禁流泪”这件事中,我们从哪可以看出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感情,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
(1)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冷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师:为什么读到这些词句,外祖父就流泪了?从那些字词中可以看出?
生:外祖父哭是因为读到思念家乡的诗歌。
师:这些诗说的是什么内容呢?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写的是诗人在异乡,九九重阳节也不能回家,每到逢年过节就更加的思念自己的亲人。
生:“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写的是:草到了明年春天还是会绿的,而游子你明年还会不会回来呢?
生:“无边思雨细如愁”写的是自己的愁绪就像漫天飞舞的细雨。
师:这两句中哪些字中勾起了外祖父的思乡之情呢?
生:这两句中的“归”和“愁”字。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外祖父,你也身在星岛(星岛就是现在的新加坡)当你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候,你心里会想到什么呢?
生:想到自己的亲人,想到和他们一起过节的时候很快乐
生:还会想到自己的家乡,身的在异国很孤单,特别是过节的时候,就很想家。
生:想到自己就像这诗里一样,非常渴望回到祖国。
……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这些诗句让外祖父想到自己,想到自己归不了故乡,勾起了外祖父满腔的乡愁,所以禁不住就落泪了。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一读这句话。
(2)这一段中还有没有别的句子也可以表现出外祖父的思念祖国的感情?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的教我读唐诗宋词”
师:为什么外祖父不教我别的,而是教唐诗宋词呢?想一想他们产生的国家和年代。
生:因为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国的,外祖父教我这些,说明了他热爱祖国。
生:唐诗宋词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所以要教。
师:外祖父是怎么教我的?
生:一遍又一遍
师: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教呢?
生:因为外祖父想我记住这些诗句。
生:因为外祖父要我记住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这些。
生:因为外祖父希望我像他一样热爱祖国。
师:看来这句话也是表现外祖父热爱祖国,思念故乡的。请以为同学来读一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师总结:在外祖父教我的这些诗句中,是不绝的乡思和无边的愁绪,读诗的人何尝又不是的呢?看来同学们的体会很深,现在请大家一起带着外祖父的这种感情来读一读这一段,体会这中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思乡,爱国之情。
同桌互读、指名一人读、然后全班齐读。
师总结:
这浓浓的思乡之情,就这这字里行间传递传来。那么外祖父的另外两次哭,又是如何表现出他眷恋祖国的情感的?这些和梅花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作业练习:
认真书写本文的好词佳句,背诵文中的诗词。
2.一只梅花鹿课堂实录 篇二
师: (出示ppt) 请一位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屏幕上的这些词语。
探出头来抖刷翎毛含笑倾听
翻身跌了下去衔上巢去仰望
滴落
(指名领读,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读出词语之间的间隔。)
师:谁能提示大家哪些生字在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点什么呢?
生:“含”笑的“含”上面是个“今”字, 不要写成“令”。
生:“仰”字的右边不能写成“卯”。
生:“仰”字的右边也不能写成“印”。
师:我明白你们说的意思了, 咱们一起来一边说着笔画名称, 一边书空。 (师生书空“仰”字)
生:“滴落”的“滴”右边不要写成“商”。
师:这个提醒太重要了, 我们一起再来书空一下这个字。 (师生书空“滴”字)
师: (出示ppt) 接下来我们再来读一组短语, 如果你能把这几个短语读好了, 别人的眼前就能看到画面, 耳朵就能听到声音。谁来试一试?
高高的树枝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赞美的歌声
(学生读, 教师相机指导。)
师:你们看, 这是多么具有生命力的画面啊, 让我们把这些短语放到课文中去读一读, 体会体会。 (指名读)
师: (结合学生的朗读情况点评) 读书时要静下心来, 不要着急, 眼、口、心一致, 你就读好了。
二、整体入手, 理解内容
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现在打开你的学习单, 看第一题, 请你读准字音, 在横线上填写本课的生字, 填好后读一读, 如果你都填写对了, 课文主要讲的内容你就明白了。
(师生订正)
师:课题是《一只小鸟》,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只小鸟呢?现在请你默读课文, 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把你想到的那个“怎样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写在课文的旁边。
(生默读, 画批。师巡视。)
师:好, 我们先写到这儿。一会儿我们怎样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呢?王老师先来给大家做个样子。 (出示)
这是一只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鸟。它的羽毛还未丰满, 不能远飞。
这是一只_______的小鸟。___________。
师:谁能照着这个样子说说你学懂的内容?从哪儿读出来的, 你不用讲;从哪儿读出了什么, 也不用讲。
生:这是一只快乐的小鸟。每天在巢里啁啾着, 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师:你知道“啁啾”是什么意思吗?
生:是“叫着”的意思。
师:你很会发现啊, 这两个字都是口字旁, 所以你判断它和“叫”有关系, 的确是这样的。不过说得更准确些, “啁啾”这个词过去是用来形容小孩说话的声音的, 现在用来指鸟叫的声音。那你想一想, 在课文里是形容谁说话的声音呢?
生:小鸟。
师:是的, 小鸟就像孩子一样和老鸟说着话, 它们在说些什么呢?如果王老师就是老鸟, 你们就是小鸟, 你会跟我说什么呢?
生:您今天高不高兴呀?
师:你好像没有称呼我哦。
生:您是长辈。
师:哦, 是爸爸或者妈妈对不对?那你重新来和我对话。
生:妈妈, 您今天高不高兴啊?
师:哦, 我的宝贝儿, 我今天特别的高兴。你看灿烂的阳光, 葱绿的树木, 大地上一片好景致。我的孩子, 你开心吗?
生:当然了。
师:你为什么这么开心呢?
生:……
师:哪只小鸟来告诉妈妈, 你为什么开心?
生:因为我也和您一样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啊!
师:你真是一个会感受生活之美的小宝贝。
生:我也很开心, 因为有您和爸爸在我身边呀!
师:谢谢你, 宝贝。妈妈听了你的话, 觉得特别的温暖。有什么能比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更幸福的事情呢?
师:哪位同学能够通过朗读把鸟儿的快乐传递出来?
(一生读, 教师相机指导。)
生: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鸟。它探出头来一望, 看见了那灿烂的阳光, 葱绿的树木, 大地上一片好景致。 (师板书:可爱)
师:真好。就这样来汇报。你能告诉我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了小鸟的可爱吗?
生:探。
师 :“探出头 来”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伸出头来。
师:那作者怎么不写“伸出头来”, 而写“探出头来”呢?
生:“探”有点小心翼翼的意思, 显得小鸟特别胆小, 而且可爱。
师:说得好!那谁知道什么叫“景致”?
生 :“景致”就 是景色的意思。
师 : 那么 , “好景致 ”就是———
生:好景色。
师:这只可爱的小鸟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觉得特别的享受, 特别的舒服。谁能再来读一读, 表达出这个意思?
(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段)
生:这是一只爱唱歌的小鸟。它天天出来歌唱。 (师板书:爱唱歌)
师: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这是一只爱唱歌的小鸟。它天天出来歌唱。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和柔美, 唱的时候, 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师:是的, 小鸟唱歌赞美大自然, 大自然含笑倾听着小鸟的歌声, 这多像一幅画啊!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眼前的这幅画面, 你会用哪个词语呢?
生:美好。
生:生动。
生:和谐。
师:这只爱唱歌的小鸟, 就用自己的歌声表达着它和自然之间的美好与和谐。请你们用朗读把这样的感受表达出来。
(生有感情 地朗读相 关语段)
师:我们继续汇报。这还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呢?
生:这是一只惹人喜爱的小鸟。树下有许多小孩子, 听见了它的歌声, 都抬起头来望着它。 (师板书:惹人喜爱)
生:这是一只非常惹人喜爱的小鸟, 它天天出来歌唱, 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声, 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师:我好像听懂了你要说的意思。因为小鸟歌声动听, 所以小孩子们都喜爱它, 因为小孩子们喜爱它, 所以想把它捉回家去养, 是吗?
(生点头)
师:孩子们, 课文里有很多的文字来讲鸟儿的可爱、快乐、歌声动听, 我们也能感受到鸟儿的生活是美好的。你能把这些段落读好吗?请你自己先来练习读第1和第2自然段, 然后读给大家听。
(生练习读, 展示读。)
师:刚才有人说孩子们想捉住小鸟, 是因为它太可爱了, 歌声太动听了。对于孩子们的做法, 如果从小鸟的角度看, 你觉得它会 是一只怎 样的小鸟呢?
生:这是一只很惨的小鸟。
生:这是一只很不幸的小鸟。
生:这是一只很可怜的小鸟。
(师板书:惨不幸可怜)
师:这个意思, 你们又是从哪里读懂的呢?
生: (朗读) 它正要发声, 忽然“啪”的一声, 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 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 接住了它, 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师:事情发生得这么突然, 要怎样读才可以表现出当时的情形呢?
(学生再读, 教师相机指导。)
师:它的血仅仅是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了吗?还滴到了哪里?
生:滴到了我们的心里。
师:是啊, 这是让人多么揪心的一幕。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情景和我们的心情表达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同学们, 请你们现在看看老师的板书,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为什么开始它那么快乐, 后来就变得可怜了呢?
师:是啊, 我也有和你们一样的问题。谁知道是怎么回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生:是那些小孩子。
师:小孩子怎么了?
生:他们射那只小鸟。
师:王老师还是不明白, 孩子用弹子射小鸟, 是因为想把它捉回去养, 喂水, 喂米, 他多爱小鸟啊!
生:可是, 小鸟不是属于他一个人的, 他带回家去了, 别人就不能和小鸟在一起了呀!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好办, 那就让小鸟轮流住在小朋友家呗!
生:可是, 他们把小鸟捉走了, 小鸟离开了爸爸妈妈, 特别孤独, 会伤心的。
师:那我还有个主意, 把小鸟的爸爸妈妈一起捉回去, 它们生活在 一起不就 不孤单了吗?
生:可小鸟是属于大自然的, 它应该获得自由, 应该让它回归到大自然, 大自然才是它真正的家。
三、拓展阅读, 提升认识
师:是啊, 小鸟是属于大自然的, 我们怎么能据为己有呢?有的时候我们以为得到才是拥有, 其实给他自由、给他属于自己的生活, 才是真正的拥有。你们学得太好了!王老师奖励你们一首诗歌, 这首诗歌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请你们自己来读一读。 (出示台湾陈雯雯的诗歌《养鸟须知》, 略。)
师:喜欢这首诗吗?
生:喜欢。
师:你最喜欢哪几句?请你读给大家听。
(学生选择诗句进行朗读)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小鸟应该养在哪里呢?
生:养在天空里, 养在雨后的电线杆上, 养在阳光洒满的草坪上, 养在乡村和城市的林子间。
师:总而言之, 小鸟不应该养在我们的家里边, 而应该养在广阔的———
生:大自然里。
师:好极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冰心。你们知道冰心是谁吗?
生:冰心奶奶的原名叫谢婉莹, 她曾经写过很多书。
师:真不简单, 这位同学知道冰心的原名叫谢婉莹, 叫她“冰心奶奶”, 为什么?
生:她好像很老了。
师: (出示ppt) 冰心1900年出生, 1999年去世。因为她活了将近一个世纪, 有人管她叫百岁老人, 所以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 都习惯叫她冰心奶奶。她的《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等散文集、诗歌集, 深受人们的喜爱。这篇文章是冰心20岁时写的, (出示冰心的两张照片) 你们看, 这是冰心年轻时的样子, 这是她老了以后的样子。你们觉得什么时候的冰心最美呢?
生:我觉得冰心奶奶不论年轻和年老都美。
师:那我就不理解了, 人老了牙齿都掉了, 头发也白了, 脸上还有皱纹, 怎么会美呢?
生:我觉得她虽然老了, 但是她的书里保留的还是她年轻时候的东西, 让人觉得她仍然年轻。
师:这个话题很有意思, 书里保留的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什么可以永恒呢?是容貌吗?是生命吗?
生:我觉得“思想”可以永恒。
师:是什么样的思想让你觉得这个人老了也美?
生:对动物的爱, 还有善良的心。
生:我认为一个人美不美不在外表。她有一颗爱心, 是一个善良的人, 她什么时候都是美的。
师:你真有思想。人们说“文如其人”, 冰心奶奶的作品里包含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她在《寄小读者》这本书里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我小时曾为一头折足的蟋蟀流泪, 为一只受伤的黄雀呜咽;我小时明白一切生命, 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你们懂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什么叫“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呢?
生:不管是动物还是什么, 都和我们人类一样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命和我们一样是平等的, 是值得尊重的。
师: (竖起大拇指) 说得太好了!动物的生命也值得去尊重和呵护。那我们今天学了《一只小鸟》这篇课文, 是不是就明白了只应该去保护鸟儿呢?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首诗歌, 特别有意思, 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读。 (出示方素珍的诗歌《收获》, 师生齐读。)
师:这首诗歌让你明白了什么呢?
生:如果你捞走了鱼宝宝, 它的爸爸妈妈会很想念它。
师:那如果你捉走的是鱼爸爸和鱼妈妈呢?
生:鱼宝宝会很想念它们, 会很孤单, 会失去父爱和母爱。
师:是的, 动物也是有生命的, 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 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情感, 就像花儿开放、鱼儿戏水、鸟儿鸣叫……它们说着我们无法听懂的语言, 它们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因此, 让它们回归到自己的世界里, 享受属于它们的自由和快乐吧。下课。
【评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建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痼疾所在。然而, 告别“分析”, 加强“指导、引领和点拨”, 究竟怎样才能在课堂上扎根呢?近日, 观摩王文丽老师执教《一只小鸟》, 颇受启发。
一、借用填空搭梯子, 朗读汇报重指导
《一只小鸟》是冰心先生笔下一篇清新隽永的散文。鉴于前两个自然段文字优美, 很多教师在执教此课时都不约而同地将重点放在前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上。这样处理, 其实是割断了文脉, 顾此失彼, 有损于学生正确地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而王老师执教此文, 在“读生字———读短语 ———读重点段———语境中写生字”的认读环节结束后, 她直接抛出“这到底是一只怎样的小鸟?”这一问题,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 并把想到的那个“怎样的”写在课文旁边。如此贯穿全文的设计, 留给了学生完整的阅读空间。这样的大手笔, 既是对文本的尊重, 更是对学生的尊重。
带着问题默读、批注之后, 学生怎样汇报自己的阅读感受呢?每个学生都站起来说说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那个词语, 你一句, 我一句, 同时还得解释为什么是这个感受, 课堂岂不又变成了众说纷纭的“分析”了?想必王老师早已料到这样的局面, 因此, 她先给出示范, 让学生借助固定的发言格式, 通过朗读充分表达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感受。由于“不分析”“不解释”的约定, 课堂上学生们朗读汇报的时间充裕了, 机会增多了。于是, 学生读得酣畅, 品得充分, 感受自然也深刻。而王老师则在认真倾听的同时, 耐心地指导学生朗读, 争取让学生“读出画面”“读出感情”, 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获得阅读的成就感。
繁琐的分析就这样消失了, 朗朗的读书声充盈着课堂。
二、依托情境巧对话, 情感体验需激活
《一只小鸟》写作的时间距离现在较远, 因此文中出现了不少诸如“啁啾”“树隙”“斜刺里”等一些现在不常用的词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生僻词呢?王老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拿出词典去查阅, 而是将词语放置在语境中, 在师生对话的言语交际过程中描绘出词语的画面感, 最终使每一位学生对词语的内涵心领神会。
应该说, 依托文本创设情境, 进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是很多语文老师都惯用的阅读教学策略。但是在本节课上, 王老师的不同体现在两点:其一, 她凭借敏锐的专业视角将文本情境与词语理解紧密结合在一起, 符合词语学习的认知规律;其二, 她将对学生的信任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没有做任何解释, 直接以“如果王老师就是老鸟, 你们就是小鸟”将情境对话的任务交给学生, 而没有苦口婆心地拆解任务:先想想老鸟会怎样, 小鸟会怎样, 它们是在什么情境下对话等等。这种对专业的敏锐直觉和对孩子的充分信任, 使得王老师的课堂语言简洁精当, 令“分析”无容身之处。
三、群文互读逐层推, 朗读感悟妙点拨
《一只小鸟》结构清晰, 文字清新, 并不晦涩难懂。但是, 多次的教学观摩我们都发现, 学生最后的阅读感悟仅仅停留在“爱护小鸟, 爱护小动物”上, 而不能触摸到“生命平等、尊重并呵护生命”等内涵。带着这样的疑问观摩王老师的课堂时, 不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纵观整节课, 王老师是通过恰当地引入资料, 形成互文阅读, 进而提升学生阅读感悟的。在课堂上, 王老师先后引入了几则资料, 每一则都有不同的用意。陈雯雯的《养鸟须知》旨在解决如何对待小鸟的问题;冰心先生的简介及文字则在启示学生万物皆有生命, 应该平等对待;方素珍的《收获》则引导学生由鸟及万物, 都应尊重, 王老师与学生共勉的那段话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短时间内, 一组资料紧密而有序上阵, 可见王老师备课之精心, 也足以反映她平日阅读范围之广。因主题相近, 又有教师引导, 学生读来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感悟课文的内涵。
四、三次落笔在引领, 积累运用要兼顾
回顾王老师整节课的设计, 她一共安排了三次落笔书写, 分布在阅读的不同环节中, 很好地实现了读与写、积累与运用的结合。
导入新课的认读环节, 在学生能够读准生字、读好短语并读通重点段落后, 王老师让学生打开学习单, 完成在语境中看拼音写生字的任务。嵌入生字的这段话, 其实正是王老师精心摘录并重组的课文主要内容。将生字书写与了解主要内容结合在一起, 学生们在依托语境完成书写任务的同时, 其实又重温了一遍课文内容, 可谓一举两得。
由认读进入感受细节、深入理解的核心环节后, 王老师又通过“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引导学生阅读全文, 让学生将自己读出的“怎样的”写在课文旁边。这实际上是在要求学生从自己的词汇储备中选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来概括自己的阅读感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 任务本身的确有一定难度, 但是由于王老师在陈述任务时的语言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抽象的任务被化为具体可行的行为引导, 所以学生顺畅地进入了阅读批注的学习过程中。
3.一只梅花鹿课堂实录 篇三
生:老师好!
师:(出示白鹭鸶图片)这是一只……
生:白鹭鸶
师:白鹭鸶是一种喜欢群居的水鸟,全身雪白,体态优雅,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白鹭鸶有关。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一起读课题。
生:22 最后一只白鹭鸶
师:读着这样一个课题,再来看这幅图,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他为什么成了最后一只白鹭鸶?
生:刚才说了,白鹭鸶是一种喜欢群居的水鸟,其他的白鹭鸶到哪里去了?
生:白鹭鸶快灭绝了吗?
师:会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文本。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125页,先自己把课文读一遍,在了解故事的同时,注意读准生字词。
生:(学生自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我来检查一下生字词能不能读准。(大屏幕显示,指名读)
生:山猪潭 坪林村 搬家 水域 售屋中心 遗失启事
师:“坪林村”的“坪”是后鼻音,“林”是前鼻音,这个词不太容易读,我想听你再读一遍!
生:坪林村
师:真不错!再请一个同学来读这些词。(指名读)
生:山猪潭 坪林村 搬家 水域 售屋中心 遗失启事
师:全班齐读!
生:(齐读)山猪潭 坪林村 搬家 水域 售屋中心 遗失启事
师:“山猪潭坪林村”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请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看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指名读)
生:坪林山脚下,有一个山猪潭。潭边的坪林村住着几十户人家,他们的祖先引潭里的水,将潭边坡地开发成水田,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过得平静的日子。
师: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景象?
生:我看到了一座高山,还看到了一个水潭,还有一个小村庄。
师:再看仔细一些,山是怎样的?水潭又是怎样的?
生:山上长满了树,郁郁葱葱的。
师:哦,你看到了一片绿色的山林,真美!(板书:绿色的山林)
生:水潭很宽阔,水很清澈。
师:天空呢?
生:天空是蔚蓝的。
师:所以潭水……
生:也是蔚蓝的。
师:你看到了一个蓝色的湖泊。(板书:蓝色的湖泊)还有同学看到了一个小村庄。
生:我想到了陶渊明的《桃花园记》,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园。
师:确实很美!只有这些吗?还有一些特别的景致,这里虽然没有描写到,但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里还有一些特别的景色。
生:我还看到了一群白鹭鸶在天空飞翔。
师:你真幸运,还看到了一群白色的鹭鸶。(板书:白色的鹭鸶)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知道了,这个地方有(指向板书)蓝色的湖泊,有绿色的山林,还有白色的鹭鸶,真是一幅色彩艳丽、美丽和谐的山水田园画呀!想去看看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大屏幕出示动画,教师配乐有感情地介绍)坪林山上,绿树成荫。坪林山脚下,有一个山猪潭,潭面宽阔,潭水清澈明亮,映着蓝蓝的天,闪着迷人的蓝色。潭边的相思林碧绿幽深,鸟语花香。潭边的坪林村住着几十户人家,他们的祖先引潭里的水,把潭边坡地开发成水田,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过着平静的日子。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群白色的鹭鸶,他们也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在这里安了家,常常在潭边捕鱼,或在田间漫步,也过着平静的日子。美吗?
生:美!
师:由于这里环境优雅,建筑商计划在这里建一座最高级的山庄。这个消息传来,住在潭边的鹭鸶们都议论纷纷,心里很担心,打算搬到更偏一点的地方去。鹭鸶们担心什么呀?同桌之间也议论一下。
生:(议论)
师:刚才你们这些鹭鸶们都在“议论纷纷”,你们在议论些什么呀?(指名说)
生:他们会不会把这里破坏掉啊?把树砍了,或是把这里的水弄脏。
师:哦,你在为这里的生存环境担心。你呢?(指名说)
生:他们要是把这里的环境破坏了,我们以后还可以在这里生存吗?
师:你在为我们将来的生存状况担心。你呢?(指名说)
生:他们这些人会不会捕杀我们啊?
4.听《一只梅花鹿》反思 篇四
宋玉玲
听了张艳菊的《一只梅花鹿》一课,感觉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教学环节十分紧凑,对于我来说确是一堂极好的课,给我的收获也很大。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一只梅花鹿在饮水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样子很美丽,特别是自己漂亮的双角,但是在欣赏自己角美丽的同时,也抱怨自己的腿太干巴,但恰恰是这四条干巴的腿,在它遇到危险时,挽救了它,让它获得重生。课文情节紧凑,前后对比分明,语言优美,在生动的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张老师整节课都是以“词语分析”为主,目的是让孩子们从词语中体会梅花鹿的双角怎样怎样的美丽,腿怎样怎样的干巴,但干巴的腿却挽救了自己的情景。开始导入时说“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然后出示词语,让孩子们抓住些许词语叙述这篇课文所讲述的内容,从而让孩子们明白这篇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但这节课若是以朗读为主兼抓住重点词语则更好了。要知道“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江艳芝老师,纪霞老师分析的好,在教学中采用一读促讲的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孩子们自读自悟,努力突出读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使孩子们在读中领悟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而张老师这一点做得不够到位。其实,这已经是一节很不错的课了。纪霞
老师说:“若能再为孩子们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在梅花鹿遇到危险时,此时此刻,梅花鹿会对她的腿和角说些什么?引导孩子们朗读,通过读进而感悟课文中所引发的道理,让孩子们明白梅花鹿的角和腿的优点和缺点。”可以采用各种朗读方式,以读为主,读中品味,读到孩子们感觉自己就是那只梅花鹿时,他们自然就会明白梅花鹿的角的美丽和腿的干巴的实用价值,此时老师再适时引导并告诉孩子们“实用也是一种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5.《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分析:
《一只梅花鹿》选自《伊索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一开始只喜欢漂亮的皮毛和美丽的角,而抱怨干巴的腿,等到狮子追来的时候,美丽的角差点要了它的命,而难看的腿却让它死里逃生。文章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教育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美丑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通、读懂课文,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培养学生正确的美丑观念。
难点:理解“美丽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所蕴含的寓意。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先生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你转身离开时,它却突然变成一个哲理,严肃认真。”那么在本文这只爱美的梅花鹿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故事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寻找答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8课《一只梅花鹿》。(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高山密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梅花鹿,一开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腿),当狮子扑来时,鹿(有力的长腿)帮助他死里逃生,而(美丽的角)却险些使它丧了命。
(三)、品读课文,体会寓意
1、让我们走近这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看看它美在哪?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课文1——9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让学生图文结合,更好的理解这段话。(适时板书:角 美)
嗬,这身栗红色皮衣油亮油亮的,上面的斑点雪白雪白的,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外套了!我的身段那么匀称,简直可以做模特了!梅花鹿美滋滋地想着,又看看头上的角,更加赞不绝口:“嘿,我的角精美别致,好像美丽的珊瑚!如果像猴子那样顶一个秃瓢儿,真该羞死人另外。”
(1)首先学生自由读这几段话。
(2)接着讨论思考:梅花鹿先赞美自己的外套,接着赞美自己的身段,还赞美了自己头上的角。连声赞叹,一直都没停歇,用文中一个词语形容就是——赞不绝口。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梅花鹿对自己的角格外满意?(更加赞不绝口)“赞不绝口”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你曾经对什么事物“赞不绝口”呢?用上“赞不绝口”说一句话。
(3)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带着自我欣赏、陶醉的情感再读这几句话。
2、梅花鹿正沉浸在自己的美中,忽然一阵微风吹来,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出示课件)它不由自主地看到了自己的腿时,表情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让学生自由朗读,寻找答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腿 丑)并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了解到梅花鹿的情绪低落,从而理解了“没精打采”的意思。并且能用“没精打采”说句话。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有感情的读这段话。
3、正当梅花鹿因为自己的腿而没精打采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1、12自然段。注意读出惊心动魄的场面。
(1)边读边思考思考:在危急时刻,美丽的角带来怎样的麻烦?“被树枝挂住了”猜猜看,会有什么后果?如果不是这四条干巴的腿,梅花鹿又会怎么样呢?引导学生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看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2)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11、1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小鹿在面临生死考验时,长腿发挥的巨大优势。
4、关键时刻,难看的腿救了小鹿一命,那么此时的小鹿会说些什么呢?齐读最后一段话,联系课文小组结合讨论,说说对“美丽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句话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不能只看外表 更要讲究实用)
(四)启发对话----感悟其中的哲理
1、从梅花鹿的言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如果你是这只梅花鹿的朋友,你会对它说什么?在学生众说纷纭之后。我适时点拨:“如果我是这只梅花鹿的朋友,我会对它说:“梅花鹿呀,如果你失去了双角,你会失去美丽;但如果你失去了四条腿,你将失去生命。”从而使学生豁然开朗。
2、如果你是这只“爱美的梅花鹿”,经历生与死的考验后,你是 喜欢自己的角,还是喜欢自己的腿呢?为什么?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明白:“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应该珍惜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这一深刻哲理。
(五)延伸拓展,引向深入
1、同桌间交流一下学习了课文后的感受,说一说:生活中有类似这样的人、事、物吗?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复述课文,同桌讲讲,再推选同学到班上讲。
3、介绍《伊索寓言》,(出示课件)请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角 美丽 不能只看外表
28、一只梅花鹿
腿 丑 更要讲究实用 课后反思:
6.一只梅花鹿课堂实录 篇六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美的梅花鹿》,通过读课文我们发现,故事的主人公的确是一只(生:爱美的梅花鹿。)那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二:指导朗读:
(一)、赞美
1、赞美外套和身段:
师:谁先来说一说,你是从哪里看出他爱美的?
第七自然段
(1)生汇报
(2)填空读:请大家把空白处填完整再读一读。(课件)
(3)理解“匀称”
(4)师范读。
(5)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读一读?
评价:你可真是一只爱美的梅花鹿。
2、赞美角:
(1)虽然梅花鹿赞美自己漂亮的外套,匀称的身段,但这些还不是让他最满意的,让他最满意的是--(生:角)从哪个词语最能看出来?(板书:角--赞不绝口)
(2)理解“赞不绝口”:“赞”是指夸赞,谁愿意夸一夸咱们班的( )。(如果学生不能对其赞不绝口,可以夸老师。)
(3)那么这只爱美的梅花鹿是怎么对自己的角赞不绝口的呢?(指生读)
(4)比喻句:这段话里有一个比喻句,你们发现了吗?把( )比作( )。
(5)出示珊瑚图片之后,师:漂亮吗?用什么词语能形容他们的美丽?(板书:精美别致)
(6)我们身边还有什么东西是精美别致的?说一句话。
(7)有着一对如此精美别致的角,真令人羡慕啊,现在你就是这只爱美的梅花鹿,你要怎么去赞美这精美别致的角呢?(指生读)
(8)师可以范读,再指生读。评价:你可真是一只爱美的梅花鹿。
(9)在这句话里,除了感觉到梅花鹿对自己的赞美外,你还读懂了什么?
不光是赞美自己,还瞧不起别人,看来这还是一只(生:骄傲的梅花鹿)让我们一起骄傲地说(齐读)他可真是一只(生:爱美的梅花鹿)
(二)、抱怨
1、文中还有什么地方能看出这只梅花鹿爱美呢?
2、回报第11自然段,为什么?板书:腿--美中不足
3、这句话用了一个什么修辞方法来表达小鹿对自己腿的不满意呢?(反问句)(出示课件)这句话什么意思?改成陈述句行吗?(出示课件?
4、看来,梅花鹿对自己的腿真的很不满意,用文中的话说他已经开始抱怨(板书)谁愿意替小鹿来表达心中的抱怨?(指生读)让我们一起来替他表达心中的抱怨(齐读)
(三)、遇险
1、过渡: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发现,梅花鹿对自己的角大加赞美,而对腿却很不满意,可是后来,小鹿为什么说出了这样的一段话呢(课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他的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请大家闭上眼睛,跟随老师走进密林深处去看个究竟。
2、师范读12--16自然段。
3、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孩子们,看过动物世界吗?看过猛兽追赶猎物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吗?对于弱者来说,那将是生与死的考验。谁愿意读一读课文的12--16自然段,争取通过你的朗读牵动所有人的心。
分段读,体会心情变化,指导朗读。
5、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这只爱美的梅花鹿会想些什么呢?
6、看,被他抱怨的干巴的腿让他死里逃生,而被他赞美的精美别致的角却即将送掉他的性命,此时的梅花鹿已经是后悔莫及了,只能哭泣着说(齐读)
三、领悟寓意
1、这只梅花鹿到底美不美?哪里美?(板书:实用也是一种美)
2、故事讲到这里,好像还没有结束,这只爱美的梅花鹿他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假如真的能够狮口逃生,小鹿今后还会怎样的去看待自己的腿和角呢?
3、总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只是我们要以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4、课的最后让我们来做个说话练习。(课件)选择一个话题说给你身边的同学听。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就先上到这里,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大家对文中所蕴含的哲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板书 爱美的梅花鹿
角 赞不绝口 丧命 实用也是
精美别致
腿 美中不足 救命 一种美
抱 怨
7.梅花魂教学实录 篇七
“同学们,你们会吟诵毛泽东主席的《咏梅》吗?”教师满眼含情地问学生,随即轻轻吟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明白这首词的学生和老师一齐吟诵起来。电子大屏幕上一幅意境悠远的梅花图,衬着《咏梅》一词,美伦美幻。吟罢,大屏幕上又出现了一幅在厚积的冰雪下怒放吐艳的梅花照片,学生们惊叹道:“好美呀!”
老师深情地陈述:“看,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屡屡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老师轻指课题,学生们齐读。
“能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吗?”老师问。
“‘梅花魂’指的是梅花傲霜斗雪的品格。”一名同学答道。
“有不同的吗?”老师环视一周。
“‘梅花魂’指梅花的精神。”又一名同学站起来回答道。
“那请同学们认认真真的细读去全文,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梅花的精神’或‘梅花的品格’,把它们画下来反复读一读,把感受写在旁边。”
学生们纷纷动起来,或读、或画、或写。老师巡视着。
一会儿,学生们次第举手回答:“我是从第十三自然段的描述中感受到梅花的品格的。”
看到学生们把焦点聚集在第十三自然段上。老师鼠标轻点,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它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一段话。
“细细品读,把自己的感受谈出来。”老师提出要求。学生细读、揣摩。
“老师,我从这段话中明白:梅花是中国最有名气的花,因为她开在寒冷的冬季,很坚强。”
“老师,梅花不畏寒冷,不怕风欺雪压,自古就有许多名人赞扬她。‘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夸的就是梅花。”
老师道:“的确,梅花坚强的品格人人称赞,让我们用最美的语言赞美她。”师生齐读上面的话。指名读这段话,力求读出自己的理解。
“老师,我认为外公不仅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因为课文中还写道‘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象这梅花一样。’”
“你真会学习,都读读这段话,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们轻声读着,读着…
“老师,我读懂了,外公是在赞美具有梅花一样品格的人。”
“你感受得真好,还有不同见解吗?”
“老师,我感觉外公是在赞美有梅花品格的中国人,在赞美有梅花品格的中华民族。”
“从那些语句感受到的?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几千年来……”
“老师,我也有同感,因为在描述梅花时,作者用‘她’而不用‘它’,可见在作者眼中,梅花是有生命、有品格的。”
“同学感受得真好!放开声音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学生们放声读文。
“谁能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上面这段话。
“在你们的心目中,哪些人具有梅花的品格呢?”
“英勇不屈的江姐,‘红梅赞’那首歌唱的就是她。”
“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小英雄雨来……”
“所以,外公说‘几千年来,……”师生同读。
“外公景仰有梅花品格的英雄人物,更对后辈寄予无限的期望。”师边说边出示并读出来:“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师生配合读第十三自然段,感受华侨老人对祖国的崇敬向往之情。
“此时,你怎样理解‘梅花魂’?”
“老师,在外公眼里,‘梅花魂’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国!”
“外公把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寄托在墨梅图上,所以他珍爱墨梅图。”
“你真的感受到了老人那颗拳拳爱国心了!”老师由衷地赞叹道。“老人把对高洁的梅花,英雄的人民,可爱的祖国的深情寄托在那幅墨梅图上。”
老师深情地说“再读读全文,让我们贴近老人的心,从那些地方你还能够感受到老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生读全文。
“我从第三自然段的‘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一句,感受到外公对墨梅图的珍爱,不允许任何人玷污她。”
“在外公的眼里,这墨梅图仅仅是一幅画吗?”
“在外公的眼里,墨梅图是祖国的象征。”
“祖国岂能容人玷污!所以,当‘我’弄脏墨梅图时,甚是宠爱我的外公竟大声斥责母亲。”老师慷慨激昂“都读读这段话。”
生读第三自然段。
“我感觉到在外公的心中,梅花既是祖国,祖国如梅花一般美!”一名学生叹道。
“我从4—11自然段感受到外公思念祖国却不能回国而悲哀、落泪,所以更加珍爱墨梅图,想祖国的时候,就看看墨梅图。”
“我有个问题,外公为什么不回祖国呢?”
师说“是呀,外公为什么不回祖国呢?”
“我明白了,因为‘外公年纪太大了’,所以不能回去。”
“漂泊一生的游子,却不能回归祖国,只能把对祖国深深的思念寄托在欣赏祖国的名花—墨梅图上。老人的一颗爱国心呢!”老师叹道。
生不语,默默读4—11自然段,感受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之情。
“老师,我读懂了第二自然段的资料,因为老人思国却不能归国,所以每每吟颂到思乡的诗,便会落泪。”
“让我们都读读那些思乡的诗吧!”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当老人吟诗落泪,外孙女笑话时,老人说:‘莺儿,你小呢,不懂!’在老人眼里,外孙女不懂什么?”
“老师,我认为在老人眼里,外孙女不懂老人是多么想念自己的祖国呀!”
老师深情道“一位漂泊他乡的老华侨,时时、处处、事事都流露出对祖国的思念!多少次魂归故里,这梅花魂也高扬了老人的赤子魂!”(板书:赤子魂)
“老师,我也感受到了。在莺儿他们即将归国的时候,外祖父又把绣着血色梅花的手帕送给莺儿,这是让她把自己的一颗心带回祖国去呀!”
“孩子,老人的心你懂了!”老师深情地说。“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谈谈感受。”
“每当我看到外祖父给我的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帕,就会想起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想起外祖父深深的思乡情。”一位学生谈道。
大屏幕上打出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的资料。“都读读,你体会到什么?”
“老师,第一自然段写由梅花想到葬身他乡的外祖父,最后写由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帕想到外祖父的.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联系很紧密。”一名学生答道。
“是呀,梅花、祖国、赤子心,这样的写法叫‘首尾呼应’,使课文结构严谨,意味深长。更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华侨老人对祖国的那份情。”
(课文学到那里,师生都被老人那颗赤子心所感动。)
师:“在国外,象老人这样爱国、思国的人岂止他一位?”
“老师,我看过一部电影《海外赤子》,描述的就是一位愿意报效祖国的海外华侨。”
“老师,我明白李四光、钱学森等科学家都曾留学海外,但最后都克服困难回来报效祖国。”
师:“是呀!多少海外赤子,他们不管在怎样的境遇里,都心系祖国,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呀!”
“老师,我想为大家唱首歌‘我的中国心’表达我对华侨老人的敬意。”音乐响起,学生都深情地唱起了那首影响了一代人的歌《我的中国心》。
老师声情并茂地:“梅花,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魂—高洁、坚强的象征,中华民族之魂。她让多少漂泊他乡的游子魂牵梦萦。多少次,魂归故里。那拳拳深情怎不让祖**亲动容。她也在呼唤‘回来吧!漂泊故乡的游子!’”
课上完了,教室里响起了歌曲—《故乡的云》,低低的、缓缓的。“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呦,别在四处漂泊……”
评课:
《梅花魂》是一篇文质兼美,中心含蓄的课文。它透过记述一位华侨老人珍爱中国的名花—墨梅图,表达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与热爱。课文篇幅较长,分别记述了“吟诗落泪”、“脏梅斥母”、“不归痛哭”、“赠墨梅图”、“赠血色手帕”五件事。没有直抒胸臆的表白,但在字里行间都浸透着老人思乡的泪、爱国的心。如何让生活在北方,没有见过梅花、很少接触华侨的学生透过学习课文,感受到华侨老人的心,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本课教学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爱梅之情。
一幅精美的墨梅图寄托了华侨老人的爱国心。在老人眼里,英雄的人民、可爱的祖国都如同梅花一样高洁、坚强。所以,欣赏梅花的美丽和品质对学习文章很有帮忙。北方的孩子很少见到梅花,但对描述梅花的诗却都略知一些,精致优美的教学课件展示了梅的美丽与风骨,营造了赏梅、赞梅的氛围,把学生带入梅的情境中,为学习课文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二、精学重点,解梅外之音。
课文的重点是第十三自然段。透过华侨老人倾心滴血的一番话,道出了在老人心中,傲霜斗雪的梅花有如不低头折节的中华民族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从而讴歌了顶天立地的中华民族。梅花魂既是中华民族之魂。学懂这一自然段,文章的灵魂就把握了。教学中,透过学生自读、导读、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课文的主旨,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瞻前顾后,深谙思乡情。
课文除第十三自然段的其他部分字字含情,浸染着老人深深的爱国情感。只有充分感悟了每一个动人之处,一位漂泊他乡、深爱祖国、日思夜想、无奈难归的老人,每日应对墨梅图倾尽无限思国情怀的老人,才会形象丰满、活脱脱的站在学生面前。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了第十三自然段,感受老人爱国情怀的基础上,采取了自读自悟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不难体会老人时时、事事都不忘祖国的情怀。从而感受到思国之情无时不萦饶着老人寂寞的心。
四、拓展延伸,歌颂赤子魂。
8.《梅花魂》优质课教学实录 篇八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渎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教学难点:
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2.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教师板书“魂”字.)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
3.揭题释题。
a.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b.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心中的困惑。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效果。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发脾气。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
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三、合作交流。
1.讨论交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应。)
2.过渡: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3.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4.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二、读“三哭”.感悟真情。
1.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
(共有三处:教我读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
2.学生读第2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第一次哭时的情感。
a.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b.体会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c.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3.探究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体会他无法回到家乡的伤感。
a.教师朗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b.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1)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2)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
◆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梅花”?
◆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学生交流之后指导朗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着什么?(外祖父把梅花看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4.在何情况下,外祖父第三次掉泪?读一读,深人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a.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朦胧)
b.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
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
三、品语句,升华情感。
1.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
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
深深的眷恋.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和外祖父为作者送行的有关语句。
2.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
含敬意朗读课文中首尾两段。
四、归整体,理清层次。
1.读到这里,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呢?
2.尝试分段,说说每部分的意思。
五、重积累,延伸拓展。
1.把文中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
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3.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板书设计:
6梅花魂
(民族魂)
黯然泪下分外爱惜失声痛哭
【一只梅花鹿课堂实录】推荐阅读:
梅花 其九,梅花 其九王冕,梅花 其九的意思,梅花 其九赏析11-02
梅花鹿和小姑娘作文800字10-28
梅花作文小学07-14
梅花绝句其一11-06
梅花的清香作文06-27
吹画梅花小结06-28
【热门】描写梅花作文06-28
梅花的诗句赏析08-11
赞美梅花的范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