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2024-08-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共9篇)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篇一

XX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

校园活动方案

全校各单位:

今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为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充分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商丘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我校决定与商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非遗进校园展演、展览等活动。

一、活动目的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旨在让大学生在感知、体验中了解商丘本地的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在传统民间文化的滋养中,培养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是为了让多种民间艺术走进校园,将不同的艺术精品和非遗保护成果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突出民俗,突出特色,突出原生态,展示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新成果,让广大师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二、活动宗旨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的自觉、自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活动主题和口号、主题: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2、口号:保护文化遗产,创造美好生活;为文保员点赞,向守护者致敬;文化遗产无价宝,需要你我呵护好。

四、主办单位

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团学活动发展中心

五、活动内容、时间及场地安排

、非遗成果展

以图文方式介绍和展示我市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让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间:6月12日-14日

点:智博广场

责任单位: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

2、传统美术类—剪纸展览

征集我市省、市、县传统美术类-剪纸项目作品,充分展现我市剪纸艺人所表现的民间民俗情趣、艺术特色以及剪纸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间:6月12日-14日

点:勤政苑一楼展厅

责任单位: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

3、泥塑、剪纸、面塑、玉雕、刘腾龙毛笔传统制作技艺、冷谷红葡萄酒传统酿造技艺等部分非遗项目现场技艺展示使广大青少年零距离、亲身参与、亲眼观看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间:6月12日上午9:00-12:00

点:智博广场

责任单位:党政工作综合办公室、公共艺术教学部

4、豫东坠子展演

现场演唱,让学生欣赏和感受我市传统文化的魅力。

间:6月12日下午3:00-6:00

点:明德讲堂

责任单位:团学活动发展中心、公共艺术教学部

5、皮影戏展演

呈现商丘独具特色的皮影艺术,增强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间:6月12日晚上7:30-9:00

点:大学生生活区广场

责任单位:团学活动发展中心、公共艺术教学部

六、活动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有关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日宣传工作,确保文化遗产日活动安全顺利开展,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号召全校师生广泛参与,感知、体验文化遗产的魅力。

2、传播理念,积极引导。各有关单位、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宣传平台,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传播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使文化遗产日主题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励公众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XX年6月2日

商丘工学院办公室

XX年6月2日印发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篇二

关键词:数字化,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历史社会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精神文化与技艺传统。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生态普遍恶化、民间艺术传承脉络脆弱、民间文化资源严重流失,非物质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壤正遭受越来越大的破坏,一些依靠口授心授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大量传统文化艺术已经消亡或濒临困境。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我们必须运用新型的手段和方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使其传承下去,现代数字化档案管理中就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本人结合自己的档案管理和非遗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利用数字化档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档案以下现代的记录技术与新型载体,使其具有了特有的功能与特点,与传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相比它能为我们提供很多方便。

1.直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要保护的是一件事物或事件形成的过程而不是具体物体。比如一个传统手工技艺项目是要将一件艺术品的制作过程进行保护传承;再如,一个宗教信仰类项目是要将整个宗教仪式的过程保留下来。传统的保护方式只有通过文字记录并不能直观地反映整个过程,而运用现代技术可以用数字声像设备将整个过程完整的记录下来,为后人的学习传承提供更直观的资料,可以使其更好的传承下去。

2.易保管。传统的档案是以纸质材料为主,辅助一些声像档案,如照片、磁带等。但是这些材料的保管条件比较苛刻,许多珍贵的非遗档案由于缺乏技术设备和合格的保管条件,正面临着日渐损毁的严峻局面。一些地方保存的珍稀剧种录像资料,已经成为无法播放的黑带,许多老艺人过世,多数剧目无法重新录制,如不尽快开展数字化抢救工作,过去花费巨资收集的珍贵档案资料将会消失。而数字化档案大大减轻了保管工作,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可以长期保存,因为他的信息是无触式的,不存在磨损,不会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水分及有害气体的影响。我们可以将过去的纸质材料、胶卷、磁带所记录的内容全部转换成电子文件保存于电脑硬盘或者光盘等存储介质中。这样可以把这些珍贵的材料以最保真的方法长期完整的保存下来。例如:早在195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研究员专程到无锡用钢丝录音机采录了华彦钧(瞎子阿炳)演奏的二胡曲目,但是阿炳于当年12月去世,当时采录的曲子就成为了千古绝音,如果对当时的录音保管不周,那么伟大艺术家的经典音乐就将失传,然而现在我们通过电脑录音技术将当年的磁带转换成数字化信息变成电子文件,大家只要买一张CD,甚至从互联网上就可以下载到艺术家当年的经典音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信息可以比传统方式更为安全和长久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3.易查询。电子档案与传统纸质档案相比,易查询的特点可谓特别突出。如果我们要查询一个内容用纸质档案去查如果对这些内容一点不了解,那就必须一点一点、一本一本的档案去查找,而运用数字技术,只需要在电脑上输入需要查找的名称,点两下鼠标就可以很方便、快捷地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将收集到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分类输入电脑,建成较为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这样不论是对我们还是对我们的后代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4.便于交流推广。我们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字化的同时,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到网络这个虚拟但无比广阔的平台,这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而巨大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欣赏到各种独具特色和风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能感受到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精神气韵。早在1996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建筑学院和VSMM国际学术机构联合建立了虚拟遗产网络(VHN),它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贡献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承担了该组织多个重大项目。2006年6月9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个国家级门户网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正式开通。作为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国家级专业网站,其较全面地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满足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人群。随着网站建设的不断深入,内容的不断丰富,我们也将逐渐建成展示我国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网上数字博物馆。

利用数字化档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许多优点,但是也有一定得局限性,下面提出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1.真实完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重要的是保证它的真实性。数字化档案却有易复制和易删改性的缺点,在电脑已经普及的今天,人们只要点一下鼠标就有可能改变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资料。当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完整性除了在后期保管中要求工作人员有高度的敬业精神,防止篡改资料外,更重要的是采集建档时的真实性,不仅仅是保证对资料进行完整真实的记录,而且对于记录资料的环境也不能擅自更改。比如:有很多传统音乐是在特定场合特定地点来演奏(唱)的,它的音律只有在当时那种环境下才是完美的,如果我们把它搬进录音棚进行录音并加以后期制作,那样可能音乐会更好听了,但已经改变了它的真实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对采集到的资料真实、完整、全面的记录。

2.长期存取的问题。由于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档案的存储寿命大大超过了读写它的计算机软硬件的生命周期,若干年后,我们现在使用的设备可能已经完全被更新淘汰了,为了解决这些因硬件、软件过时导致的问题,我们必须对数字化档案长期存取所依赖的技术环境进行保护,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软、硬件档案库。当然,市场化经济的今天,要求电脑开发商将过时的技术保存下来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所以我们必须建立统一的数字格式,这样,即便是设备更新后,我们也只需要保存一种技术,便可以查询。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向发展,但是总体来说大多是零敲碎打,各自为政,不成气候,对本身工作的帮助也不大。这就需要我们通盘合作、整体规划、齐心协力。通过国家、政府的力量建立统一的数字格式,建立各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以便于后人查询。日本最著名的数字博物馆计划就是由IBM东京研究所与一日本民族学博物馆合作的“全球数字博物馆计划”,主要是支持网络环境中数字典藏资料的检索。这使各个博物馆成为日本有形文化财产和无形文化财产保护、研究和教育的基地。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且已得到政府的大力重视,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已经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只要我们共同协作,一起努力,并且不断地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下去,我们的传统民族瑰宝一定会不断地发扬光大,跟上并超越世界潮流,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赵春晖《浅谈当今档案数字化建设》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⒇

[2]赵德美、吴兴菊《数字档案长期存取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机电兵船档案2009,[1]

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篇三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极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面对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语境,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介入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使其得到有效的诠释、展示和传播,保持各民族文化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多样性,充分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当下世界各国政府正在积极探索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理论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分类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该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5类,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市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目前该分类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威标准。

(二)文化数字化植入

文化植入是植入理念运用的较高层面,文化植入不是像植入式广告那样植入产品信息或品牌形象,而是植入一种文化,通过文化在一定的载体中的嵌入与渗透,传播一种精神层面的内容。深受我国部分观众喜爱的韩国长篇电视连续剧《大长今》,是一个借助影视剧植入大量韩国文化的典型案例,这些韩国的传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植入受众的大脑中,会逐渐使受众的思想、行为、消费、价值等观念受到影响。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文化内容缺乏趣味性

载体缺乏吸引文化消费的功能与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产品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纪念品等主要是通过产品创意设计,将抽象的民族文化符号固化在实体产品中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多以静态的方式融合在实体产品中,内容缺乏趣味性、娱乐性与深度体验功能。文化旅游景区等载体形式虽然有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现场展示,有的项目游客都可以参与其中体验,但都受到表演时间、空间、景区经营成本等因素影响,体验项目的便捷性、实时性受到挑战。

(二)景区实景舞台剧创作成本高

体验费用高造成文化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矛盾。实景舞台剧是一个综合展示和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容的新的载体形式,但在前期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投入资金巨大。如《印象西湖》总投资超过1亿元,此类大型实景舞台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化载体形态,虽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能起到积极作用,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受众只能从直观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而很难深入解读并品味到真正需要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神”。

三、黎族打柴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析

(一)黎族打柴舞生成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一定的媒介,在人类的早期阶段,文化的传承是通过人口流动,借助面对面的交流形式与语境得以实现。黎族打柴舞也同样不例外,在这种面对面式的打柴舞传承过程中,既使得长辈向后辈进行文化“儒化”,又使得传统的权威得以维持。如今存在于郎典村丧葬仪式上的打柴舞传承方式就是这种人类早期“面对面式”传承的遗存。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传承方式不再依赖于特定的场,而是通过可移动的媒介物,超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传承。让更多的人认识打柴舞,同时使打柴舞在传播过程中更具有形象性。

(二)现代黎族打柴舞传承困境分析

当代黎族打柴舞主要面临着传承人断层的、文化传承场正在消失以及功能转换的困境。传统上的黎族哈方言支系打柴舞传承的时间是丧葬祭祀时“做八”的第三天至下葬的前一天,建国以来,经过历次运动整改,黎族哈方言地区丧俗不断简化和汉化,绝大多数村寨已减去了跳打柴舞这一程式。此外,黎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改变该地区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的同时,也使得依存于这些传统之上的黎族打柴舞的文化传承空间大为缩小,成为黎族打柴舞传承面临的又一困境。

(三)黎族打柴舞数字化传播与保护策略

打柴舞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是解决传承问题的重要方式。国家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在学校教育中有效传承打柴舞的制度保证。各学校应该在国家民族政策、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根据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发课程资源,将打柴舞引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进行传承,紧扣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脉搏。

各学校应该与本学校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积极推动学校的打柴舞教学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参与到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各项比赛,以及一些公益性演出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可以考虑将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电子传媒教育方式相结合,利用网络、录像等教学工具,进行打柴舞的教学。对于海南地区,特别是海南黎族地区的学校,应该积极利用地缘优势,将打柴舞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结合在一起。

四、结语

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来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空间将会进一步面临严重的威胁,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合理运用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打柴舞是我国海南岛世居民族黎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黎族人民上千年的历史记忆与聪明智慧。随着黎族地区的发展,使现代黎族打柴舞面临着传承人断层、缺少文化传承场和功能转换的传承困境。

【参考文献】

[1]罗琳.少数民族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审视[J].民族论坛.2013,(08).

[2]张世均.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07).

[3]陈华文.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4]乔健.试说费孝通的历史功能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5]董艳.民族文化传承对智力发展的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2014,(06).

[6]罗章,张诗亚.山歌教育与土家族群经验的成长[J].民族教育研究.2012,(06).

[7]巴战龙.裕固族学校教育功能的社会人类学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3,(06).

[8]张琨,龙碧波.黎族“竹竿舞”对大众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J].辽宁体育科技.2015,(06).

[9]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04).

[海南教育厅重点课题 HNKYZX2014-09]

作者简介:

王国库,海口经济学院学生。

4.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四

2、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

3、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

4、白蛇闹许仙传说(鹤壁市淇滨区)

5、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遂平县)

6、柳毅的传说(卫辉市)

7、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辉县市)

8、邵原创世神话群(济源市邵原镇)

9、汉族叙事长诗《郭丁香》(固始县)

10、愚公移山传说(济源市)

11、赵氏孤儿传说(温县)

12、大禹神话传说(禹州市)

13、王莽撵刘秀传说(西平县、遂平县)

14、灵宝黄帝传说(灵宝市)

民间美术(9项)

1、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市)

2、黄河澄泥砚(郑州市惠济区、孟州市、陕县)

3、汴京灯笼张(开封市)

4、柘城李秀山泥塑(柘城县)

5、农民画(舞阳县、汝南县)

6、虢州石砚(灵宝市)

7、秦氏绢艺(滑县)

8、方城石猴(方城县)

9、民间剪纸(陕县、灵宝市、卢氏县、辉县市、鲁山县)

民间音乐(13项)

1、板头曲(南阳市)

2、中州筝派(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筹音乐(许昌市)

4、司马懿得胜鼓(温县)

5、超化吹歌(新密市)

6、唢呐(沁阳市)

7、大铜器(西平县、遂平县、郏县)

8、河南盘鼓 武陟县、开封县)

9、官会响锣(项城市)

10、轧琴(舞钢市)

11、信阳民歌(信阳市)

12、郑王词曲(沁阳市)

13、西坪民歌(西峡县)

民间舞蹈(13项)

1、火龙舞(孟州市)

2、苏家作龙凤灯(博爱县)

3、高抬火轿(沁阳市)

4、齐天圣鼓(灵宝市)

5、回民秧歌(项城市)

6、大仵民间舞蹈(柘城县)

7、跑帷子(汤阴县)

8、花挑舞(固始县)

9、艾庄铜器舞(许昌县)

10、豫西狮舞(洛阳市大里王狮舞、巩义市小相狮舞)

11、麒麟舞(兰考县、睢县)

12、火绫子(商城杈伞舞)(商城县)

13、双人旱船舞(临颖县)

民间戏剧及曲艺(28项)

1、豫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2、曲剧(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3、越调(周口市)

4、大弦戏(滑县、濮阳县)

5、罗卷戏(汝南县、滑县、内黄县、通许县*、范县、邓州市)

6、目连戏(南乐县)

7、道情(太康县)

8、宛梆(内乡县)

9、四平调(商丘市、濮阳县)

10、大平调(濮阳县、滑县、延津县)

11、皮影戏(灵宝市、罗山县)

12、杠天神(新蔡县)

13、怀梆(沁阳市)

14、河洛大鼓(洛阳市)

15、河南坠子(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16、王屋琴书(济源市)

17、灶书(固始县)

18、丝弦道(平舆县)

19、锣鼓书(三门峡市)20、清丰县柳子戏(清丰县)

21、河阳花鼓戏(孟州市)

22、二股弦(武陟县)

23、光山花鼓戏(光山县)

24、南阳曲艺(南阳市)

25、扁担戏(新蔡县)

26、扬高戏(三门峡市)

27、二夹弦(开封市、睢县、滑县、延津县)

28、落腔(内黄县、辉县市、长垣县、淇县)体育竞技及杂技(2项)

1、东北庄杂技(濮阳市)

2、心意六合拳(漯河市、淮阳县)

手工技艺(13项)

1、杜康酿酒工艺(伊川县、汝阳县)

2、钧瓷烧制技艺(禹州市)

3、镇平玉雕工艺(镇平县)

4、泥咕咕(浚县)

5、棠溪宝剑铸造工艺(西平县)

6、汝瓷烧制技艺(宝丰县、汝州市)

7、唐三彩(洛阳市)

8、汴绣工艺(开封市)

9、太平车制作技艺(平舆县)

10、五里源松花蛋制作技艺(修武县)

11、武陟油茶制作技艺(武陟县)

12、东岸桃核雕花工艺(上蔡县)

13、宝丰酒酿造工艺(宝丰县)

民俗节庆(6项)

1、“重阳节”民俗(上蔡县)

2、大营社火(陕县)

3、浚县民间社火(浚县)

4、打铁花(确山县)

5、地坑院民俗(陕县)

6、东西常骂社火(灵宝市)

文化空间(10项)

1、马街书会(宝丰县)

2、伏羲太昊陵祭典(淮阳县)

3、浚县正月古庙会(浚县)

4、老子生日祭典(鹿邑县)

5、帝舜传说(濮阳县)

6、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新郑市)

7、洛阳关林朝圣大典(洛阳市)

8、嫘祖祭典(西平县)

9、火神祭祀(商丘市睢阳区)

10、中岳古庙会(郑州市)

民间知识(8项)

1、少林功夫(少林寺)

2、太极拳(温县)

3、八卦符号文化(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4、洛阳牡丹栽培技艺(洛阳市)

5、洛阳水席(洛阳市)

6、开封又一新糖醋软熘鲤鱼焙面(开封市)

7、开封马豫兴桶子鸡(开封市)

8、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开封市)

中医中药(5项)

1、洛阳正骨(洛阳市)

2、百泉药会(辉县市)

3、针灸铜人(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4、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焦作市)

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篇五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联系实际,不拘泥“给定材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总字数800-1000字。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被誉为“民间文化抢救人”的作家在看完贺兰山岩画后,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一发自内心的感概,不正是在警示人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的延续,需要后人来保护和传承。传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是我国强大的文化武器。中华民族的崛起,需要全民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非遗”的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发动全民一起行动,也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统筹、规划。然而,一些社会现状仍令人堪忧。当一些古老、特色的的当地传统文化渐渐被当代人淡忘,而外来文明却成为年轻人追逐的趣味时;当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表面政绩,发动全县资源“申遗”,而不顾之后的保护导致文化的衰落时;当传统的文化与习俗成为电视屏幕上孩子们看到的影像和记录时......我们已经遗失了过去的记忆,忘记了我们的“根”在何处。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发动全民的力量。首先,要提升民众对文化保护的意识。这不仅要在宣传上下足够的功夫,还要在教育上灌输保护“非遗”的重要性。政府部门、文化部门要把“非遗”保护作为一个战略性的目标来规划,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社会上一些民众破坏和侮辱“非遗”的现状,让民众理解文化的魅力,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政府要扶持民间组织的文化团体,民众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中,那么“非遗”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科学的统筹和规划。当地的政府和文化部门,要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科学正确的保护方案,对“非遗”施行有效、可持续地保护。一方面,政府要咨询相关文物专家们的意见,统筹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政策和执行上做好统一的部署;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征求“非遗”传承人和了解这一内容的民众的想法,把政策真正落实到社会当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民族财富。作家们常在作品中提及的古老戏曲、剪纸和传统的习俗和文化,不能只成为后人翻阅名著时遐想的片段,应是一

6.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篇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历史传承价值:历史传承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价值准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价值主要表现在:1.从根源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集团或个人的创造,面向该集团并世代流传,它反映了这个团体的期望,是代表这个团体文化和社会个性的恰当的表达形式”。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这些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是包括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

科学认识价值:科学认识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识价值主要表现在:1.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的保存和反映。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识价值还指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含量和内容,有较多的科学成分和因素。

审美艺术价值:审美艺术价值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能深深打动人类心灵、触动人类情感。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文化艺术创作原型和素材,可以为新的文艺创作提供不竭的源泉,当代许多影视、小说、戏剧、舞蹈等优秀文艺作品就是从其中孕育而出的,很好地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再造功能,充分利用了其审美艺术价值。社会和谐价值 社会和谐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主要表现在:1.人类是群居的社会化动物,个体都有一个适应集体、融入社会的过程;而社会或族群也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变成它的合格的个体,标准和方法就是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掌握这个社会或族群的文化。2.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撷取、展示、宣扬其中的美好向善的伦理道德资源和内容,将会极大地助益于我们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

经济开发价值: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条件的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价值主要表现在:

7.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篇七

1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即是“通过录入、扫描、摄影、转录、摄像等方式,将非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加工转换成数字资源,并建立数据库进行储存、管理与共享的整个流程。”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主要特征

1.2.1 服务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核心是服务。文化遗产的图片、资料、传承技艺的数字化,随时可以储存、复制,特别是将文化知识转化为成批量的资讯信息,使文化知识的价值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2.2 共享化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各种信息数字化为信息复制和加工带来了极大便利,以网络为平台,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自由交流,使得文化的传承发展不断扩大,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机制。

1.3 西藏非遗文化保护

西藏非遗保护工程启动以来,西藏自治区坚持以“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为战略目标,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指导方针,从符合西藏实际、具有西藏非遗文化特色保护出发,在政府主导、社工作会参与的政策支持下,西藏非遗工作取得很大成绩[1]。

1.3.1 西藏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

西藏自治区非遗工作十年来,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统筹保护,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场所有113处、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自治区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2个[2],扶持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开展。

1.3.2 西藏非遗文化生产性基地的建设

藏药、唐卡、藏香等国家级项目顺应市场需求,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展示为主的龙头文化企业有拉萨娘热乡民族风情园、娘热乡民间艺术团、雪巴拉姆藏戏队、拉萨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公司、西藏唐卡画院等[3]。

1.3.3 西藏非遗文化保护的模式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保护与传承规律,西藏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有:文化援藏为主的“尼洋阁”模式、基层政府主导的“勒布沟”模式、跨境文化传承的“斗玉—准巴”模式,使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2 唐卡文化数字化保护的意义

唐卡记载了西藏的历史、文明和发展[4]。唐卡文化融合西藏文化独特性及藏传佛教神秘性的特点,不仅展示了西藏藏族画师精湛的绘画技术和西藏本土矿物颜料的珍贵性,而且也是藏族人民对本民族文明的传承、传播、保护和发展[5]。

文化数字化是“充分利用各种IT技术将文化遗产转化成数字化形态,并以文化遗产为资源来进行生产,进而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产业数字化模式,将使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和传承,其具有实现文化遗产的重现、再生和利用(研究、传播和展示)的优势,并能够全方位体现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及后辈对文化遗产继承的权利。[6]”

2.1 唐卡文化价值

2.1.1 历史价值

唐卡传承人是唐卡绘画技艺的持有者,是唐卡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主体。唐卡绘画技艺的传承主要靠手口相传,凭长期实践经验和体会才能掌握。

2.1.2 文化价值

唐卡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借助于数字信息和网络技术,加强唐卡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形式的保存和保护,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和文化价值上的认同,能够被人们接受,有利于推陈出新[7]。

2.2 唐卡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1)唐卡文化数字化保护是营造良好的活态氛围,是基于生产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2)唐卡文化数字化保护对唐卡文化传承的影响。纯手工的绘画技艺,是西藏传统唐卡文化深厚的积淀。唐卡文化数字化保护可以供人们查阅、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唐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唐卡文化数字化的思考

3.1 打造数字化唐卡文化

我国的博物馆早在20年前就已开始了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中国博物馆学会于2003年11月成立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国家文物局已将数字博物馆的研究正式立项[8]。目前,我国数字博物馆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实现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在于利用计算机技术收集、整理、保存、加工和展示各类文物信息,在应用软件研发和局部信息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9]。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要受到保护,尤其对于少数民族群与土著的文化,要给与足够的尊重与特殊的保护,如同自然界的一个物种从地球上消息一样,濒危文化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它无法复制,无法克隆,也会从人类社会消失。[10]”传统唐卡文化融合了西藏文化的独特性和宗教文化的神秘性,适合用数字化手段对唐卡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利用[11]。

3.2 数字化的平台助推唐卡文化

围绕唐卡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展示,开展基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唐卡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实现全方位的唐卡文化资源数字化展示,打造全新的唐卡文化资源数字化营销新业态,延长唐卡文化产业链,推动唐卡文化产业的发展。

4 结语

唐卡文化数字化保护,在优化唐卡文化传承方式及传播渠道的同时,将赋予唐卡文化更多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人将通过数字化技术,去直观感受唐卡绘画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而去深刻体会唐卡画像制作背后及其画面之上所发生与所宣讲的每一个故事,挖掘和展示唐卡丰富而深厚的文化资源,创造文化旅游新体验,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冯骥.非遗十年,来看看这些你也许不知道的西藏非遗保护[N].西藏日报,2015-6-12.

[2]马小燕,仇任前.与保护工作同步:十年来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N].中国民族报,2015-6-19.

[3]冯骥.我区非遗保护工作综述[N].西藏日报,2015-6-12.

[4]于小冬.藏传佛教绘画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5]张丽莹,王聪华.唐卡文化传承创新的APP界面设计构架[J].西藏科技,2015(12).

[6]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8).

[8]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辨析——对原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辑刊,2008(9).

[9]赵秀琴.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0(9).

[10]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篇八

一、同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同安自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同安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区自2006年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以来,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普查工作,挖掘了大量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目前,我区共有闽台送王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习点)1个,莲花褒歌、车鼓弄、厦金宋江阵、汀溪珠光青瓷烧造技艺等省级非遗项目4个、同安薄饼传统习俗等市级非遗项目14个,省级传承人5名,市级传承人19名。

在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凸显出一个明显问题: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随着电视、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及运用,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改变,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现代文化,冲淡了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面越来越窄,濒临失传。

二、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新型保护模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无意间从我们身边流失,在这种情况下只靠自然传承的方式已经无法实现保护与发展,我们必须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数字化平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获得一个崭新的强大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搜集、整理、保护和利用。

(一)利用数字化平台有效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1、利用数字化平台建立全新的资源搜集模式

厦门市同安区于2006年、2009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非遗普查,共搜集“非遗”项目线索3531条,调查项目1067个,编纂整理出版了《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同安分卷》九册。建立了以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多种手段记录下来的非遗资源档案,收集了一大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和资料。据统计,这次普查走访群众6万余人次,普查的文字记录量达11.9万字,拍摄图片4000多张。但即便如此,仍然有部分普查线索、图片、录像、录音等资料,还分散在基层文化机构中,由于条件有限,很多资料无法妥善保存,散失、损毁的现象不可避免。如果这些珍贵档案得不到及时科学保存,将使普查失去意义,今后的保护工作也将失去重要依据和基础。

而今年正在进行的全国宗祠文化普查,就使用了数字化平台,其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各区普查办每周将完成的普查资料、数据复核后上传至“闽台宗祠文化系统平台”,普查中征集的族谱、牌匾、乡规民约等资料,也逐页扫描,上传至调查平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十分明显,不仅大大减少了普查、管理的人力、物力成本,还通过统一标准和格式,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质量。

2、利用数字化平台建立系统的资源储存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传承就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配合,我们可以用分类储存的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记录,比如:用A、B、C、D、E、F、G、H、I、J分别代表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又如,用B—1代表传统音乐类的第一项“莲花褒歌”。分类的储存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它能让整个庞大繁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清晰,也有利于检索和统计。分类储存的办法能为非遗理论研究提供很多的素材和基础数据。比如,在研究本区民间信仰中的福德正神信仰时,可根据编号统计出本区有多少村落有此信仰,范围、数量等一目了然。当然,数字化的非遗平台也是建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的。只有实地考察才会将鲜活的非遗项目进行数字化的采集和分类处理。

(二)利用数字化平台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搭建互联网平台

首先是搭建官方网络平台。例如在政府网、文化馆网站上开设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栏。将非遗项目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归类上传,让广大群众可以随时查阅。与此同时,重视民间网络的宣传力量,如文化馆可将非遗文化制作成系列专题,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宣传普及,网民可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了解接受。例如厦门音像出版有限公司就将本市的所有非遗项目的简介及图片通过微信平台推出,网友纷纷转载,对非遗的普及起到很好的作用。

2、建立立体多维的数字化展示平台

如何生动展现流传千年的民俗、工艺?这不仅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科学保存、保护,也关系到保护工作的持续开展。传统博物馆式的单一陈列展示,已经很难满足时代的需求。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脆弱性和局限性,在展览时必须十分注重自然环境,而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民间信仰、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也无法通过物品陈列展示出来。采用数字化展示平台就可以突破上述限制,其所兼具的记录、保存、展览、搜索和共享等功能,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规范和安全管理,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的新天地。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不单纯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把其变成“活化石”,还能利用数字技术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生态,包括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人文环境等组合的立体多维空间,挖掘其现代价值。

(三)利用数字化平台探索非遗发展新思路

1、探索传统艺术动漫化

布袋戏起源于闽南漳泉,以手掌套布偶演出得名。但如今传统布袋戏由于缺少演出市场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传入台湾的布袋戏却迅速发展,从走乡串里的野台戏发展到电视布袋戏,再到自设片场每周发片租售,目前已经成为地方标志的“台湾意象”。纵观台湾布袋戏的发展过程,动漫化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将布袋戏搬上电视,从而快速传播,长足发展,是布袋戏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芗剧、高甲戏等都可以借鉴布袋戏的发展过程,在保留其个性的前提下以动漫化的形式搬上荧屏。既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接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可以将非遗项目以另一种形式留存于世。

2、探索“网络演出”新形式

将传统民间艺术通过网络进行现场实时展示。可建立网络演出线上平台,将歌仔戏、宋江阵、车鼓弄、莲花褒歌、闽南童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播放。把互联网线上平台和传统演出线下平台相结合,探索“网络演出”新模式。

利用互联网络,把非遗表演视频放在了“非遗视频网站”上展示,这种展示方式的新特点是不受地域限制,能够把民间艺术表演迅速分享给远在世界各地的朋友,网络和演出融合在一起,是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网络演出既可以作为传统演出的延伸,也可以作为传统演出的一种推广形式。

数字化技术造就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消费方式和审美倾向等。数字化时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弊有利。对于处在数字化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该把握数字化时代给我们创造的机遇,同时又积极迎接挑战,构建数字生态保护模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盼盼.数字化时代的民俗文化传播与保护[J].中国商界,2012年8月,第8期.

[2]王琳.数字化时代“网络演出”新机遇——“明星艺苑”利用数字技术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探索[OL].明星艺苑,新浪博客,2014年4月24日.

[3]周锦章.数字化平台与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J].求是,2011年3月.

9.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篇九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达到87万项,可见我国在非物质遗产资源上是多么的丰富。

但近年来,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呈现令人堪忧的局面,如何保护逐渐消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历史保护的重要课题。

笔者通过对重庆巫溪“巫文化”的现状分析,来试图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些策略方法,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一、何谓“巫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 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巫文化”则指的是我国古代巫咸国区域的特定文化遗产,是当时低下社会生产力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文化风俗,以“巫”为其文化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占星、占卜等类型的宗教活动,是先民朴素世界观和精神寄托的一种再现,其遗风遗迹主要集中在现在的巫溪等地。

巫文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巫师这个特定时间特定职业所衍生出来的文化。

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人们的思维水平受限,对虚无缥缈的“神”有某种敬畏之心,巫师作为神与人沟通的媒介,成为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

比如说巫师为了能和神沟通,必然需要掌握大量的天文历法知识,为了满足虔诚信徒“驱鬼治病”的愿望,所以需要掌握相关的药物原理。

诚如民俗大师乌丙安所言:“古代的巫师因占卜需要,长年观测天象,收集了大量天文知识,并摸索出了四季规律,中国农历、节气划分与此密不可分。

巫师为‘驱鬼治病’,曾遍尝百草,并发明简单的制药方法,这对中医影响深远。

同时,古代一些文学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与‘巫文化’有关。”

巫文化产生之后,通关大量的战争和部落迁徙活动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巴楚文化开始融合。

而后在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巫文化正式融入华夏文明的范畴,但始终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特性,虽然期间也融入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内涵,但本质还是以“巫”为特色的文化传承。

巫文化内容丰富多姿,是人类童年时期的精神印记,具有众多文明滥觞的研究母题,它的“天人合一”、盐文化、药文化、巫歌巫舞文化等等,都极大的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拓深了人类文明的广度。

二、巫文化的现状

在我国的.历史变迁之中,巫文化因为其诡异虚无的内质而饱受压制,很多人都将巫文化简单的概括为“装神弄鬼的把戏”,这种偏见一直延续至今。

但随着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人开始对巫文化背后的积极意义展开探索和发掘,这个沉睡千年的华夏文化终于获得了再生。

巫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是人类早期文化的重要表现,更是华夏文明的根基,中国人类学会会长叶舒宪表示:“中华的传统中,最重要的、根最深的就是巫文化。

”,政府成立了重庆华夏巫文化研究院,带动了巫文化研究的热潮。

但热闹过后,还是难掩巫文化渐渐消失之痛,其存在问题主要如下:

一是政府的介入度仍是不够。

巫文化作为我国古文明的悠久文化,光靠几个热心学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政府部门应该首当其冲的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但是现实中,政府部门对巫文化的保护常常是走过场、打官腔、互推诿,不仅没有认真的普查巫文化中整体遗留情况,对其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也是视而不见,申报巫文化为华夏正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基本没有。

二是国家对巫文化的资源保护投入匮乏。

对巫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没有真正发掘,一方面对巫文化仅仅只是停留在初级的带动旅游业上做文章,只是追求短时利益,让本该成为保护的巫文化,反而成了谋取利益的工具,急功近利之风导致巫文化的破坏和扭曲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对巫文化的保护工作一直没有纳入国民经济规划之中,毫无系统保护措施,资源投入过低,保护观念陈旧。

三是缺乏现行法律的保护。

文物保护法仅仅是针对有形的物质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系统科学的界定,让保护工作的开展没有法律支持。

三、巫文化保护的措施

巫文化的保护无疑是我国文化延续上的重大事件,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项目,需要我们在认识上提高紧迫感。

这样一种沉淀这民族、历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的保护直接关乎我们民族文化的兴衰,是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巫文化的保护:

一是在立法上加强对巫文化的保护。

不断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广泛借鉴外国先进的立法规范,将以巫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法律的保护体系之中。

二是加强宣传力度,让民众参与到保护行列之中。

公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公众的文化素养高低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程度的高低。

为什么当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这么力不从心,就是公众在态度上压根不觉得这是一件大事,错误的认为跟自己生活毫无关联,这是非常可悲的现实情况。

作为我们共有的文化记忆,尤其需要我们自己亲身参与进来,护守自己的根,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文明传承。

所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如果不能引起广泛的传播,很容易就陷入淹没无闻的境地,我们应该在教育体制上、社会影响力上多做文章,带动国人从根本上转变以往漠视的态度。

三是推进巫文化保护的体系建设。

不仅要搞好普查工作,还要建档建章建制,形成一系列的保护流程,对巫文化的管理、维护、研究都应该形成长效机制,国家加大资源投入,保护程度纳入地方政绩考核,并培养出一支相关的人才队伍。

对于巫文化的神秘和其中的丰富内蕴,怎么能不让我们现世之人心动神往呢?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内蕴和底色,巫文化无疑是支撑着一个国家文化厚度的重要基石,标识着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只有不断弘扬和继承以巫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让国家文运昌盛,才能让民族屹立不衰。

而要做到弘扬和继承,首先是要巫文化走入公众视野,走出去是为了将文化传承不衰,千万别让流传了千年的巫文化在我们的手上消失殆尽。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

[2]王继英,《巫术与巫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

上一篇:商务职场礼仪之求职信和求职电话礼仪下一篇: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