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青团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共7篇)
1.论共青团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一
论和谐校园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和谐社会是全世界人民都向往的生活,更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在国际形势日趋多变的今天,要有力应对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首先要把国内事办好,要依赖我们全国各族人民的精诚团结,集中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和谐社会的任务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和谐社会中我们的民族是具有活力的。要建设和谐社会,使我们的民族更具竞争力,先进文化的建设则不容忽视。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导,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的创新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尤其是不良的文化的渗透正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高等教育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而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如何建设和谐校园,把自己培养成有和谐意识的国之栋梁在大学学习中尤为重要。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在建设和谐校园中与同学和谐相处,与老师和谐相处,与我们刚刚接触到的社会和谐相处,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以后构建和谐社会必要的准备。
随着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要统筹城乡发展,使乡村的孩子和城镇的孩子一样享受受教育权。在这项政策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弟和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如何与这些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学和谐相处是我们每个大学生都面临的问题。与同学和谐相处,首先要尊重,欣赏他人的优点,在相处中互相学习各自的长处。我们今天学习如何与我们的同学和谐相处,就是在培养走向社会后如何与其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只有在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谈合作,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尊重知识,尊重老师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另一个基础。只有师生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发挥学校的作用,从而构建和谐校园。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仅能传播知识,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会把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传播给学生。我们要认真向老师学习对待知识严谨的态度从而培养自学能力。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而我们不可能永远在学校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尊重老师学会自学。这对我们日后离开校园自主学习至关重要,因为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先进文化,而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与时俱进发挥自己的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是培养我们和谐思想和协调能力的地方。我们的校园内外充斥着各种诱惑,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定力,认真接受思想教育,认识我们的国情,客观的看社会,对社会和政府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尽自己的努力培养自己的和谐意识协调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准备。
2.论共青团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二
和谐社会,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是千百年来人类长期向往的生活目标之一,更是中华民族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继党的十六大首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之后,针对目前我国所处的黄金发展、矛盾凸显的特殊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实质涵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孕育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一颗明珠,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健身气功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汲取传统气功精华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新功法。健身气功锻炼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自我身心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领悟自然生命、宇宙人生以及万事万物的演化规律。这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一词中,由“和”与“谐”两个字组成。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和也,有协调、顺和、无冲突之意。《现代汉语词典》对“和谐”一词的解释是“配合得当和匀称”。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在我国的传统思想中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讲究“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是指自然界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所谓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是一个融政治、经济、文化、人的全面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为一体的综合目标。具体来讲,可分五个层面:从个人的面来看,是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从社会层面来看,是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比较合理,绝大多数人能分享社会成果,能够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社会;从经济层面来看,是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相对安康的社会;从政治层面上看,是民主政治比较健全、政通人和、稳定有序、充满活力的开放社会;从法制的层面上看,是法制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和谐相处,安居乐业的社会;从文化层面上看,是社会团结、文化繁荣、诚信友爱、道德风尚良好,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社会;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 健身气功的界定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数千年来我国人民以它来强健体魄,陶冶性情,丰富生活,培育精神,扬我国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健身气功融汇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中医学、美学、兵法学、养生学等多种文化思想和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精深的养生、健身理法,成为我国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民族传统健身项目之一。
1996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体委、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气功管理的通知》中第一次提出来“健身气功”这个概念。该通知明确提出“社会气功是指社会上众多人员参与的健身气功和气功医疗活动”。随后指出,“其中群众通过参加锻炼,从而强身健体、养生康复的,属健身气功”。1998年,国家体委颁布的《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认为,“健身气功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气功锻炼,从而强身健体、养生康复的活动”。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健身气功管理暂行办法》将健身气功定义为,“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健身气功是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在继承传统、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本着科学求实、严谨规范、群策群力、打造精品的原则在2002年推出的面向大众的4种健身功法(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五禽戏)。2003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将健身气功设立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97个体育项目,为推动群众性健身气功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 健身气功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4.1 健身气功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以人为本”的目的是唤醒自身的主体意识,重视自身价值,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塑造自身的形象,提高自身的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随着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人们的身体尤其是精神和心理容易产生疲劳,易造成精神紧张、神经衰弱及心理疾病。从事健身气功锻炼可有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松身心,舒展身体,促进人体内脏器官机能的改善。
4.1.1 健身气功促进人身体健康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人处于激烈的竞争和高速的生活节奏中,人们的室内工作时间增长,体育运动减少,导致了人的异化,各种生理、心理疾病呈上升趋势。而人自身的健康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调整,将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健身气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动作柔和缓慢、运动量适中,运用呼吸吐纳的方法进行锻炼。进行长时间的健身气功锻炼对改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对增进食欲、消除疲劳、改善睡眠、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力和脑力、提高人体的工作效率和耐力等都有比较好的作用。
4.1.2 健身气功促进人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在充分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也随之袭来,现代人中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人数也急剧增加。由于工作紧张、生活压力、适应障碍、心理失衡等因素,心理问题已经存在于社会的各类人群当中,诱发出抑郁症、自闭症、臆想症、精神障碍等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可以导致自杀。经常参加健身气功能够调节心情,缓解压力,化解不良情绪,同时给人带来青春的活力和生活的乐趣,心情愉快。
4.2 健身气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是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任何东西代替不了的,这是天人和谐的基本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的传统,不论儒学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上下与天地同流。”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着人们去探索自然,亲近自然,效法自然,开发自然,最终实现天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本体论的体现,也是健身气功的和谐观。健身气功以调整阴阳协调脏腑为纲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呼吸精气,活动筋骨,锻炼内脏,使人体阴阳调和,五脏有序,达到形神兼备,内外兼修,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健身气功注重个人作为人类社会整体之一员的行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在进行健身气功锻炼时,它不需要专门或特殊的场地,活动方便,能够避免由于高科技在现代体育中运用时所产生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问题。健身气功能够使人们从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中解脱出来,投身并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快乐,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3 健身气功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是辨证的统一,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没有离开个人的社会,也没有离开社会的个人。个人不是生活在荒山上,更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单独生存,只有与他人、群体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也不能没有个人而单独存在。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是人进行活动和实践的客观条件和环境,也只有在这种客观条件和环境中人的活动和实践才能得以进行,作为人的人性才能得以实现。可见,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和社会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环境塑造人,也塑造人的健康品质。因此,人身心的健康和谐,促进了人际和谐,更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从事健身气功锻炼,可以使人们的身心在工作之余得到及时的调整和放松,从而避免酗酒闹事、打架斗殴、赌博等危害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从事健身气功锻炼,可以充实人们的闲暇生活,分散和转移尖锐的社会问题,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使社会成员在祥和的环境中充满创造活力,在体力和精神得到恢复后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5 结语
和谐社会,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想追求,是千百年来人类长期向往的生活目标之一,更是中华民族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健身气功作为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以健身为目的,以较为和缓的形体活动为基础,身心状态趋向于调身、调息、调心合一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所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谐的整体宇宙观,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理念,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全面协调发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0):34.
[2]邱丕相,石爱桥,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9):38.
[3]李浩.论民族传统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搏击.武术科学,2007(10):7778.
[4]郭琴.和谐社会与休闲体育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1):4951.
3.公共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篇三
[关键词] 矫正点 关键点 着力点 瞄准点 和谐社会
一、公共文明是和谐社会的矫正点
1.大背景下的公共文明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大公民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文明程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我们仰望苍穹,拷问良知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在汹涌澎湃的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公共文明在一些方面丧失了其拥有的活力和热情,可谓:官德失廉、公德失心、业德失范、人德失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给社会带来了五个削弱:削弱了政府的威望和凝聚力,削弱了社会配置资源的效力,削弱了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削弱了社会财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削弱了人心向善的亲和力。
2.公共文明下的大背景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格局可以用两个“化”和两个“安全”来概括。所谓两个“化”,一是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化趋势明显;二是政治与文化发展多元化。在地球村这个家园里,一元化与多元化并存。所谓两个“安全”,一是传统安全,二是非传统安全。两者相互交织,增大了世界的动荡性和不稳定性。面对两个“化”和两个“安全”以及公共空间的扩大,在走向未来的漫漫征途上,“人类需要探究一些具有当代意义的、由社会发展和公共生活所引发的重大问题。”[1](P001)
我国所处的社会大背景,是四个“化”和四个“深刻”。所谓四个“化”,就是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所谓四个“深刻”,就是我们面对的是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关系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2]
3.时代呼唤公共文明
“在以上的社会背景下,新世纪新阶段公民道德面临三个非常深刻的转变:一是从小生产的观念向近代大工业观念的转变;二是从 ‘质而少文’向‘文质彬彬’的转变;三是从自私利己的思想向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转变。”[2]
现时期,全国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斗志,意气风发、昂首阔步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一个多元的社会,一个宽容的社会,一个善治的社会,一个有序的社会,一个公平的社会,一个诚信的社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3]现代社会所需的高层次、高质量、高要求的公共生活,呼唤着与时代相适应的理性的文明素养和情怀来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
二、公共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点
1.公共文明的内涵
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组织与公众以及公众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4]这就表明:文明是人类摆脱愚昧无知、任意妄为的社会历史进程,是社会自我调控能力增强的表现。公共文明是人们在社会共同体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一种最简单、最起码的美德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思想道德基础。
以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实质内容的公共文明有着丰富的内涵:首先,它体现为公民的诚信谦恭、礼貌待人、服务大众的思想和意识;其次,它体现为公民的海纳百川、虚怀若谷、气吞山河的胸襟和态度;其三,它体现为公民的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甘于奉献的状态和气质;其四,它体现为公民的认真负责、平等相处、合作共事的导向和行为。
2.公共文明的功能
公共文明是公民对公民角色的公共性本质及其责任和价值诉求的体认、理解、认同与把握,是公民对其自身狭隘的超越,是公民个人在智能和情感上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5]公共文明具有广泛性、直接性、现实性的特征,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首先, “窗口”功能。公民是整个社会联系之网中的重要一环。公民对社会的接触和感受,往往首先来源于公共领域,通过公共领域道德状况的直接体会和感染,公民就会了解社会及其机关组织的精神文明的状况。可以说,公共文明是社会精神风貌的显示器,是透视人类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的窗口,是文明状况本身的晴雨表。
其次,辐射功能。公共文明涉及到方方面面,可以辐射到相当宽泛的社会领域,给人以活的表率,给广大群众以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第三,互动功能。公共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极为紧密,公共文明搞好了,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反之,会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公共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在时代和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公共文明内涵特质有了深刻的变化,其内容也应相应加以调整,而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应着力加强的地方。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乃阴而抱阳,冲气为和”(《道德经》第42章)。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主张天人合一。“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6]P36这天、地、人三气应相互协调,“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6]P148方能“并力同心,共生万物”。[7]P148这些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地位平等,并无贵贱之分,具有同等价值;人类不应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看作是大自然的主人,而对自然妄加作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根同源,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万物是人类的朋友,自然是人类之母,栖身之所,故应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升华为道德的关系。人应尊重自然,关爱自然。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生态问题,我们应该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树立整体意识、平安意识、保护意识和节俭意识,反对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追求“道法自然”,报答大地母亲的养育之恩。
2.泛爱万物的人道观
孔子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论语·学而》)意思是说,我们应该把对自己父母的亲情之爱,步步推广出去,以至于爱天下人民,达到“泛爱众”的目的。孟子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了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仁民而爱物”,即不但要爱人,而且还要爱物(物即有生之类,主要是动物)。他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意思是: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却不用仁德对待它;对于百姓,用仁德对待他,却不亲爱他。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3.持续有序的安全观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传统的军事威胁和大规模的核战争危险性进一步下降,但民族宗教冲突、恐怖主义、生态环境恶化、能源匮乏、人口增长过快、金融动荡、粮食安全、传染疾病流行、毒品泛滥、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上升,传统军事威胁与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呈现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趋势。“在安全主体方面,国家不再是唯一的安全主体,各类组织、个人及人类整体也被纳入安全主体的范围。”[7]中国政府明确提出“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补、平等、协作”,体现了一种相互的安全观。[8]P67—76个人作为安全主体之一,在公共安全领域也应有良好的文明精神气度和行为取向。一要有传统的忠义观,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孔子说:“忠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死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左传·文公二年》说:“死而不义,非勇也。共用之谓勇。”二要有现代的安全观,安全文明,从我做起。自觉遵守安全道德,是当代社会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当今社会,一个人的行为不仅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而且很可能危及到他人的安危甚至子孙万代的幸福,对人类的整个安全造成伤害。
4.以人为本的善治观
政府不可能是万能的,无所不管的,不可能把社会的方方面面管理得井井有条。任何政府都是“有限的政府”。政府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在一个水平或连结的平台上,与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政府间组织等紧密配合,通力合作,实行公共治理。法治和善治是公共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法治国家的法治包括两个基本面向:一方面,法治强调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至上性。政府组织和行政人员应当在法定职能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物,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循法定程序而行,实行政府行为的法治化。另一方面,政府应当积极关注民众和社会的需要,并对此予以积极回应和满足,政府行政管理必须以保障和促进民众利益为依归。这是法治行政的基本内容,也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基本要求。”[9]P69
“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10]P8-9
四、公共文明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瞄准点
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又是公共文明的客体。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培养具有公共文明品格的人。公共文明具有超越于“私”之上的特质,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自发生成于个人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公共文明的途径有:
1.外在的道德教育
公共文明是理性化的情操,它的培养更依赖于教育,其方法有:环境熏陶法、言传身教法、因材施教法、音乐感化法、个人示范和典范诱导的方法,以及集体和社会影响的方法等。
2.内在的道德修养
为广大公民提供实践的机会、条件和平台,鼓励公民积极投身于公共生活领域,在社会关系中体验感受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行为范式,从而产生感性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整体意识,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整合和提升为公民公共文明理念,内化为公民的公共良知,形成为指导公民文明行为取向和生活态度的公共情感、公共意志和公共信念。
参考文献:
[1]江涛.公共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2]陈瑛.如何看待当今公民道德状况[N].光明日报,2007-09-13.
[3]俞可平.和谐社会面面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4]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龙兴海.大力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N].光明日报,2007-08-28.
[6]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肖兴利.国家安全观的重构——可持续安全观[J].云南社会科学,2007(1):15-19.
[8]苏浩.亚太合作安全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9]万俊人.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论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四
本文通过对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图书馆的关系的论述,分析了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探讨了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履行其职责.
作 者:苏红 作者单位:开封人民警察学校图书馆,河南・开封,475001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251 关键词:和谐社会 图书馆 和谐文化
5.作风建设与和谐社会党课讲稿 篇五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这是陈云同志在1980年做出的重要论断。
党风即党的作风,是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世界观在党的工作与活动中的表现,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
作风问题,是大至一个党、小至一个党员,在自己的思维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风格特点,包括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等。它反映的是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研究问题、用什么样的态度学习理论、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下从事工作、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将自己的理想和主张付诸实施,以及向外部世界展示什么样的形象和特点等问题。
分析理解“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从党的发展历史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更坚强的重要法宝”;二是“从党所肩负的执政使命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三是“从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永立不败之地、永受人民拥护的关键所在”。
第一个要点:从党的发展历史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更坚强的重要法宝。
我们党自创立之日起,就一直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我们党之所以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一个极其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在28年浴血奋战中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
毛泽东曾自豪地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我们党之所以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功伟绩,一个极其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传统。
我们党之所以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一个极其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更加重视作风建设,把党的作风问题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予以加强。
邓小平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
江泽民同志强调,“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带头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2001年9月,中国共产党为建立良好的党风,专门召开了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针对当前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比较突出和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纠正措施。其基本内容是: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搬照抄、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闭幕后不久,就率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重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要求全党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光荣传统,牢记“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领导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临行前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毛主席向同行的战友们提出了这样一道题:“我们是共产党进北京,还是李自成进北京呢?你们把这一道题讨论好就可以了。”
遥想当年,毛主席提出的“进京赶考”这一历史命题,虽然已经过去58年了。然而,这场“进京赶考”实质上仍在继续进行之中。
我们党8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证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政治优势和鲜明特征,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
第二个要点:从党所肩负的执政使命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我们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加强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实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需要我们付出艰巨努力,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予以贯彻落实。
如果作风不实、不正,就会影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就会干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进程。例如,党内有人已经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改为“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和自我表扬”这新的三大作风,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
另一方面,新党员大量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这既给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又给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担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员的干部队伍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清醒地看到,领导干部身上滋生不正之风的现实危险性在增加,一些领导干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铺张浪费、奢靡之风盛行,等等。
以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为例,就存在许多问题。一次,一名要求补交养老金的失业人员找到某市劳动局请求支持。经办人员先后6次教他回70多里外的乡镇去补办补充材料。使这位失业人员整整跑了6趟乡下。为什么经办人员不一次性教他补充齐材料呢?至今他也没有想明白。
以上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势必损害党的执政能力,势必损害党的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只有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改正错误,提高办事能力和工作水平。
第三个要点:从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看,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永立不败之地、永受人民拥护的关键所在。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端正作风就是要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做人民群众之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红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充分说明了我党我军对群众关系的重视。
“六项注意”的第一项注意“上门板”
现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早叫“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那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亲自为工农红军制订的。“六项注意”包括“上门板,捆禾草,买卖公平,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其中第一项注意就是“上门板”。红军打的是游击战、运动战,居无定所,官兵们只能天当房,地当床,风餐露宿。于是,老乡家的门板常被他们借来当铺板。当时,一块门板别说对老百姓,就是对红军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产。因此,毛泽东制定纪律:借用老百姓的门板后,出发前一定要及时归还。后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期间,又在“六项注意”后边加了两项:“大便找厕所,洗澡避女人。”红军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人民群众一看就知道红军是真正为穷苦人闹翻身的军队,于是积极参军参战,帮助红军打胜仗。
反之,如果一个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自私自利、贪图享受,置人民和国家利益于不顾,群众就不会支持它、拥护它。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之所以相继失去政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群关系,导致严重脱离群众,最终被人民所抛弃。
苏联解体前不久,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苏共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认为苏共是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是代表党内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调查结果揭示了一个无情的现实:绝大多数苏联人并不认为苏联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这是导致苏共解散,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有人总结说:布尔什维克党2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20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近2000万党员的时候,却丧失了政权。
苏共的悲剧告诉我们,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基础。党要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果党放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然会脱离人民群众。党一旦脱离人民群众就必然会丧失执政地位。于是,江泽民同志多次告诫全党:“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人心向党,政党必然生机勃勃;人心背党,政党必然凋零败落。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党执政时间越长,越要从严治党,越要加强作风建设,这已成为共产党执政的一条铁的规律。
第二个部分:党员要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
【范文网】
重点讲四个方面:“加强学习,夯实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努力实践,取得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依靠群众,实现作风建设的根本好转”和“完善制度,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一个方面:加强学习,夯实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
胡锦涛同志把“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作为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第一条,充分体现了加强学习在作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只有把加强学习当作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当作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方式,用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及各方面的有益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才会有好的作风。
但是,当前有些党员不是在学习健康向上的理论,而是学一些封建糟粕的东西。例如,有的人就热衷于学习李宗吾撰写的《厚黑学》和现在由“厚黑学”派生出来的《商场厚黑学》、《官场厚黑学》等等。“厚黑学”宣扬的是“性恶论”,反对“性善论”。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三字经》中,第一句话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传。”意思是说,人出生之初,秉性本来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对孩子不严加教育,孩子的善良秉性就会改变。人性健康发展的方法是重在教导。教导人专心致志,始终不懈地向真、善、美发展。《三字经》的这个开场白,讲的是人性向善的表现。而李宗吾的《厚黑学》则宣扬“性恶论”,认为“自私自利是人的本性”。
李宗吾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的重庆写下《厚黑学》的。其目的就是揭露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黑暗。历史发展到社会主义时代,而少数人还用《厚黑学》的“性恶论”观点来解释世界,未免太悲观了。如果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人手捧《厚黑学》,时时谈论厚黑论,夜夜想做厚黑人,这样的社会将会变成一个怎么样的社会?
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强才能作风正。因此,要善于把加强学习与增强党性、升华思想、陶冶情操紧密结合起来,以科学理论武装自己、衡量自己、检验自己,认真查找思想上的不足、作风上的差距,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树立良好风气的模范。
第二个方面:努力实践,取得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
作风建设重在实践。实践是检验党员作风的根本标准,也是锤炼党员作风的关键环节。
党员的优良作风,首先体现在行动上,体现在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上。广大党员应当用踏踏实实的实践锻炼来磨练自己、提高自己,养成优良作风。提出思路、制定政策、作出决策,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贯彻中央精神和上级指示,落实工作思路和决策,上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为民排难解忧。
党内生活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方面,加强作风建设离不开积极健康的党内生活锻炼。广大党员应自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从一定意义上说,日常生活也是一种实践。广大党员应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良好作风,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努力培养优良的生活作风和高尚的生活情趣,在各种诱惑面前站稳脚跟,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第三个方面:依靠群众,实现作风建设的根本好转。
相信和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它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改进党员作风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揭示的一个真理性结论。毛泽东、邓小平、陈毅在回忆淮海战役胜利时,多次讲过:“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的确,在淮海战役中,老百姓的口号是“最后一把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实践已经证明:没有人民群众就不可能有我们党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领导地位,关键在于她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将自身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统一,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近几年来,少数党员干部,尤其是赋有执法职能的公务员,脱离群众的现象比较突出,如不及时纠正,任其蔓延发展下去,后果是十分危险的。现在,执法人员的理念是:“执法为主,服务为附”。被执法对象绝大多数是人民内部矛盾。这些被执法对象的理念是:“服务为主,执法为附”。两者理念不能一致,导致了一方说:“执法难”。另一方则说:“‘公仆’来到群众中,转眼变为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演变为全心全意为人民币服务”。有群众反映,现在少数执法者是为人民币而执法的。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党员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到群众中去,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批评和呼声,善于从实践中、从群众身上汲取营养,以群众的反映和意见为镜照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努力加以改进。
党员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衡量作风建设的成效,人民群众满意的作风就努力坚持,不满意的就坚决克服;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自觉坚持政务公开、党务公开的各项制度,提高权力运用的透明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在群众的支持和监督下不断提高作风建设水平。第四个方面:完善制度,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键要靠制度保证,着重从完善党的建设的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
据英国历史学家查理.巴特森写的《犯人船》一书记载,1770年,英国政府宣布澳洲为它的领地。谁来开发这个不毛之地呢?当地的土著居民人数不多,且尚未开化,只有靠移民。当时英国人主要向美国移民。于是,政府就把判了刑的罪犯向澳洲运送,既解决了英国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又给澳洲送去了丰富的劳动力。运送罪犯的工作由私人船主承包,这种移民活动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末。
开始时英国私人船主向澳洲运送罪犯的条件和美国从非洲运送黑人差不多。船上拥挤不堪,营养与卫生条件极差,死亡率高。
第一种做法是进行道德说教,让私人船主良心发现,改恶从善,不图私利,为罪犯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一句话,依靠人性的改善。其结果是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种做法是由政府进行干预,强迫私人船主富有人性地做事。这就是由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最低饮食和医疗标准,并由政府派官员到船上负责监督实施这些规定。官员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与船主同流合污,分享利润;一种是坚决执法,自己或亲人的生命受威胁。在无法无天的海上把那些不识相的官员干掉,扔到海里。其结果又以失败而告终。
很显然制度的选择对事物最终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关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邓小平曾经明确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要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形成科学合理、完整严密、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为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保障。同时,强化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保证做到有章必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第三个部分:发扬优良传统作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去年10月8日至11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党的作风建设也将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讲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二是“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三是“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第一个方面: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我们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搞不好,必然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个别地方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和谐与稳定带来严重影响。
人民群众看社会是否和谐,不仅看党的方针政策是否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更直观的是看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否端正,是否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改革涉及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必然会带来一些矛盾,这要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把握和解决。
实践证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个方面: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党的作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重要渠道。
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党的作风建设,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
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看,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通过深化改革、发展民主、强化监督,用制度和法律规范权力的运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入发展。
从发展先进文化的角度看,党风政风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只有通过加强教育和管理,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水平和廉洁从政意识,才能促进全社会形成诚信友爱的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抓好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第三个方面:党的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人民群众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力量源泉。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证明,执政党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反之,社会就会缺乏活力,矛盾丛生,甚至导致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特别是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全党全国在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原则问题上高度一致,能够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政治保障。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够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能够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作风保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能够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同志们,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促进力量。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我们必须坚持、发扬和光大。
6.论缩小贫富差距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篇六
一、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
(一) 相关数据分析
对贫富差距现状的界定分析, 主要是从当前学者们比较认同的基尼系数分析与统计局的数据对比分析中反映出来。
1.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 我国总体居民基尼系数在1994年达到峰值0.389后有一定下降 (1996年至1998年分别为0.375, 0.379, 0.386) , 到2006年又回升到0.397。
而社会学家的调查数据显示差距更大:1980年基尼系数约0.3, 1988年也只有0.382, 但到了1994年的0.434以后逐年攀升, 2005年为0.456, 2006年0.457, 2007年0.458, 每年增0.1个百分点。
2.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统计数据显示, 2006年城镇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是20%最低收入组的5.6倍;农村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是20%最低收入组的7.2倍。
3.农村内部差距扩大的同时, 城乡差距逐年拉大。
1978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2124, 1994年到了0.32, 1999年又上升到0.3361。从实际收入看, 以2007年为例,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 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 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
(二) 基于社会发展现实矛盾的分析
1.政府财富增长过快。
2007年世界银行发布了2份极具震撼力的报告。第1份关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报告指出, 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第2份报告涉及中国, 在2001年至2005年间, 中国经济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但最贫穷的10%人口的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从1995年到2007年, 去掉通胀成分后, 政府财政收入增加5.7倍, 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加1.4倍, 农民人均纯收入才增1.2倍。在中国, 超过76%的资产是政府拥有, 民间只有不到25%的资产。因此, 在政府过度占有社会财富、支出不受纳税人有效监督的情况下, 纳税人事实上在用自己的血汗钱供养着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
2.社会财富通过权力寻租越来越集中。
《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灰色收入》研究报告指出:高收入阶层中存在大量隐性收入, 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 而不是国家统计局统计的9倍。城乡合计, 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 而不是按国家统计局统计推算的21倍。在中国城镇高收入居民中存在大量灰色收入, 这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
二、缩小贫富差距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 社会不和谐因素也在不断增加。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目标, 就必须按照公正原则, 形成合理的分配体系, 努力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社会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 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经济和谐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 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
实证表明, 在收入差距过大的国家, 经济增长率趋于缓慢。中国自己的发展经历也显示了这一趋势。首先, 贫富分化会导致需求不足、消费疲软, 容易形成经济萎缩。其次, 贫富分化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从产业结构变动与发展的角度看, 收入差距过大, 财富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必然会出现产业发展自动围绕小部分人的需求倾向。有限的资源及资金将主要流向奢侈品生产部门及相关服务部门, 形成畸形扩张。
(二) 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阶层和谐的重要标志
从利益关系方面讲, 贫富两个阶层间常常存在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中, 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的作用下, 改革的成本和代价并不是由全体社会成员来共担, 也不是根据各个利益群体的获益多寡来承担。往往是居于竞争劣势地位、承受能力脆弱的贫困阶层承担了更多的改革成本和代价, 为改革发展和富裕阶层的崛起换取了时间和空间。和谐社会则要求社会各阶层之间应该具有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确切而言,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应当具有如下标志:第一, 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第二, 各个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第三, 社会各阶层之间应当保持着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如果能通过制度设计建设起实现互惠互利的公正规则逐渐缩小两极分化, 就能实现各阶层之间的团结和有效合作, 避免产生不满、抵触甚至是反抗的恶性互动, 营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三) 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
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历来是社会不稳定的潜在根源。剥夺理论指出, 利益被相对剥夺的群体可能对剥夺他们的群体怀有仇视心理。当弱势群体将自己的不如意境遇归结为获益群体的剥夺时, 社会中就潜伏着冲突的危险。犹如“木桶效应”, 社会风险最容易在承受能力最低的社会群体身上爆发, 从而构成危及社会的稳定。近期, 改革的成本和收益的不均等, 分配领域中的不公正、非法的现象已经引发了许多冲突, 如农村对非法收费的反抗, 城市领域的劳动纠纷、社会犯罪等。如果不能将改革的利益均等地加以分配, 一旦富裕阶层与受损阶层之间的差距变得不可接受, 整个政权的道德基础就将发生动摇。而只有实现社会公平, 缩小贫富差距, 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融洽协调, 整个社会才会和谐稳定。
三、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建议
从根本上说, 贫富分化的扩大绝不是市场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必然结果, 世界上有不少市场经济国家的财富和收入分配是较为平等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政府的制度安排问题。事实表明, 经济增长本身并不能自动解决不平等问题。
相反, 不平等制度的扩大会妨碍市场化改革和未来经济的长期增长。贫富分化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分配和再分配制度领域里的公平、公正问题, 这一问题反映的是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存、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并存的局面。顺利推进社会优化和社会转型, 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一)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规范市场行为
分析公众对贫富分化的心态可以发现, 大多数公众不满或仇恨的并不是贫富的分层现象, 更多的是对富人致富的途径和方式的质疑。权力寻租、裙带资本主义、腐败和非法致富, 造成了民众强烈不满。这主要是由于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使得一部分人能够违法经营以及权力市场化, 导致经济秩序混乱。因此, 要严厉打击各种非法方式获取非法收入的行为, 堵塞非法收入的来源渠道;要完善和规范生产要素市场, 使按资本、技术等要素分配的行为趋向合理化;要完善人力市场, 包括经营者市场和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既要加强立法, 健全经济法规, 又要严格执法, 加大对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打击力度;既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也要运用政治法律等“看得见的手”, 以此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缩小贫富差距。
(二) 合理运用税收制度加大调节力度
税收是国家执行收入再分配的基础和支柱。有效的税收行为, 可以对先富阶层实施一定的限制, 又可为再分配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 我国采取通过对高收入者征收调节税, 来对低收入者进行转税支付方法的调节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尽管实行了新的个人所得税法, 但在征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是起征点过低, 缺乏对收入监控的基本能力, 处罚等手段也相当无力, 致使高收入群体的偷逃税现象极为普遍, 导致对高收入者缺乏有效的调节。鉴于这种状况, 目前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建设居民收入监测制度。一方面可利用纳税信息, 另一方面则可利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相关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推算出收入的绝对额。同时, 还应利用价格指数、工资指数、实物耗费指数等来监测居民收入的相对变动状态。建设相对科学、全面的居民收入监测体系的重要作用, 还在于为我们准确划定调节对象提供基础资料。
二是要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 适当提高起征点。同时, 应健全和完善征管配套措施, 包括加强现金管理;尽快实现不同银行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在个人存款实名制基础上, 对个人金融资产、房地产及汽车等重要消费品也实行实名登记制度;建立健全海关、工商、劳务管理、出入境管理、驻外机构等部门向税务部门提供有关人员经济往来和收入情况的制度等, 有了这些制度的保障, 综合与分类相结金融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三是要改革税收征管制度, 合理增设新的税种。我国现行的税收征管办法是由税务部门直接向纳税人征收, 这样收税人和纳税人之间缺乏监督, 容易造成偷、逃、漏税现象。要建设和推行个人申报制和税务代理制, 形成纳税人、代理人和收税人三方相互制约的机制。同时, 适时开征股票交易净收入所得税、遗产税、赠予税、个人财产税、奢侈消费税以及垄断企业特权经营企业特别税等, 形成收入再分配机制, 使地区、行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趋于合理化。
(三) 拓宽就业渠道, 优化就业环境
国家应把提高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这一方面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解决二元结构矛盾, 减少低收入人群, 提高贫困者收入的有效途径。解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 需要从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环境两个方面进行。拓宽就业渠道应该是选择以增加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 实施就业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行动计划。具体而言, 一是充分挖掘国有企业, 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潜力, 发展多种经营, 盘活企业闲置资源, 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 安置富余人员, 减少推向社会的下岗人员;二是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是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 尽可能兼顾能够有效扩大就业的工程项目;四是拓宽国内跨地区劳务市场和国际劳务市场。
优化就业环境, 一是在宏观环境方面, 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就业计划和目标逐步落实。二是要健全完善城乡统一、内外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三是要为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提供及时充分的就业信息、就业培训服务。四是制定实施推动就业的优惠政策。
(四) 建设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7.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篇七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刘诚
一、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坚持民主法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六个原则之一,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六项措施之一,阐明了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社会保障法治不仅是工具、手段,而且是理念、目标。国外的经验教训也充分说明,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与社会和谐存在密切联系,社会保障法治建设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如英国作为最早进行社会救济立法的国家、德国作为最早进行社会保险立法的国家、美国作为最早进行社会保障综合立法的国家,其立法无不源于社会矛盾的剧烈,其立法也都达到了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效果。
(一)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一方面,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1)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本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特征的社会。(2)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核心内容。(3)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一个重大的主题。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其主体要素——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4)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前提。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特征。但离开了公平正义,社会的安定有序就无法得到保证。[1]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一种客观要求。社会公平体现在经济利益方面主要是社会成员之间没有过分悬殊的贫富差别,即所谓“不患贫,患不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机制与竞争机制相联系,必然形成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不均等,甚至相差十分悬殊,强者成为富翁,弱者陷于困境。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就需要运用政府的力量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通过社会保障措施,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收入进行必要的再分配调节方式,将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适当转移给另一部分缺少收入的社会成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会公平目标的实现。[2]关于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公平的关系,罗尔斯在其代表作《正义论》中也有专门研究。他把公平的机会均等看作是这样一套体制,他们保证使具有同样动机的人得到同样的教育和文化的机会,并根据与有关部门任务和工作相当的才能和努力,使各种职位所有人开放。[3]并且,从代际正义角度研究了社会保障问题,提出“最大限度地提高地位最不利集团的期望,就是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应该达到的标准”。[4]
由此可见,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有效实现社会公平,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二)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利益分享”和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更加注重公平,但注重公平不等于忽视效率。如果没有效率,陷入物质匮乏,则社会矛盾的加剧不可避免。因此,发展和分享应该并重。实际上,社会保障制度兼顾了发展与分享,既通过分享解决了社会稳定的问题、又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促进消费解决了经济发展的问题。社会保障制度既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又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助推器”;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利益分享”和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社会保障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安全体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系,它通过对没有生活来源者、贫困者、遭遇不幸者和一切工薪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或工作岗位后,给予救助,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消除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以维护社会稳定。因此,社会保障又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减震器”。“铁血宰相”俾斯麦在解释政府为何要为工人搞社会保险时直言不讳地说:“一个希望得到养老金的人,一般不会好斗,而且易于管理。” [5]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客观上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效果。
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对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维护社会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助推器”;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促进公平的价值,对效率也有重要价值。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实践已经证明、并且必将进一步证明,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较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有效率、并且具有持续性。[6]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力地保证了贫困者的生存权、也保障了其受教育的权利。因此,不仅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均等,也极大地促进了人力资源素质的整体水平,从而对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缩小贫富差距,可以促进消费,从而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必须平衡,没有消费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与需求的支持,生产与供给就不可能持续进行。经济危机的历史说明,只有提高收入水平从而扩大需求,才能使经济平稳增长。
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讲是为广大人民能够享受更好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若广大人民群众不能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经济发展就失去了意义。历史经验证明,“利益独占”造成社会经济差距扩大,从而加剧社会矛盾;“利益分享”通过缩小社会经济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利益分享”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实现形式,它突破了“利益独占”的传统思维的束缚,主张把建立全社会的利益分享机制,作为克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7]建立利益分享机制,以促进社会和谐。
(三)社会保障与法治建设密不可分
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说明,社会保障与法治建设密不可分;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均是立法先行的。英国在爱德华三世统治时期1349年就通过了《济贫法》,[8]德国则在1883—1889年间相继通过了《健康保险计划》、《工伤事故保险计划》和《退休金保险计划》,美国1935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社会保障法》为名的法律。《社会保障法》被看作是“新政”的“奠基石”,减少了社会冲突、稳定了社会政治经济秩序。二战之后,有较长一个相对稳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定的和平发展时期,应该说各国的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从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是依法建立起来的,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当代各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很重视社会保障法治建设,这是由公共权力的法定性(法无授权则禁止)和社会保障产品的公共性(政府都是责任主体)决定的:国家对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只有通过立法才能公平地确定并公之于众,国家对需要保护的特殊群体给予帮助只有通过立法才得以强制施行。因此,在现代法治国家,国家制定和实施的社会保障措施都被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综上所述,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与社会和谐存在密切联系,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保障法治建设通过有效实现社会公平而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实行利益分享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思想存在偏差
目前,尽管中央已经充分认识到过去指导思想的偏差,正花大力气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但在社会保障领域,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指导思想仍然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混淆了市场与政府的分工,政府责任不到位与越位并存,突出表现在把应由政府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承担的责任错误地当成企业和个人的责任而推向市场。二是混淆了国民经济效率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效率问题,混淆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公平原则)与市场制度的原则(效率原则)。三是重效率轻安全,忽视了社会保障制度安全网的功能。四是忽视了社会保障制度与相关制度的配套协调问题。五是片面注重立法数量,忽视立法质量;重视义务(第一性义务)方面的规定,轻视法律责任(第二性义务)方面的规定,导致法律的可实施性差、许多法律规定流于形式。
(二)立法工作严重滞后
纵观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无一例不是立法在先。如德国在1883年就颁布了《劳工疾病保险法》,尔后于1884年和1889年分别颁布《劳工伤害保险法》和《残废和老年保险法》。[9]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无一部专门的社会保障法律。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理应首先立法,但至今尚没有一部社会保险方面的法律出台。仅从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方面看,社会保险费拖欠、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是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现象严重,一些效益好、有缴费能力的企业也大量拖欠养老保险费,既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又削弱了养老金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问题不断发生,最近的上海社保基金案,充分说明了立法滞后的危害性。此外,由于社会保障立法滞后,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障争议案件的处理,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三)公共卫生体系脆弱、义务教育制度收费
公共卫生体系脆弱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漏洞。我国社会保障改革过程中,由于片面强调个人责任,混淆了国家责任与个人责任的界限,导致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2002年末至2003年上半年发生的SARS事件,充分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费短缺、设备落后,体系不健全(有的省竟然没有传染病防治机构)。农村公共卫生问题更为严重,不得不依靠计划生育体系开展SARS防治工作。目前,尽管状况得到改善,公共卫生体系脆弱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义务教育收费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问题。底层人群代际传承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义务教育制度则是解决底层人群代际传承、实现底层人群摆脱贫困的关键,也是底层人群向“上”流动的最重要机制;义务教育是实现机会平等的前提,如果没有义务教育,劳动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就已经丧失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因此,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推行免费的义务教育。不仅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已经推行。如,墨西哥实行10年免费义务教育,包括一年学前教育,不需缴纳学费和课本费;印度实行8年免费义务教育,免费范围通常包括学费、教科书、校服、午餐等(私立学校也可免费就读);连卢旺达也实行了9年免费义务教育。[10]但我国多年来却一直实行收费的义务教育。如浙江省政府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2003年通过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学校可以向学生收取杂费、代管费”,“接收借读学生的,可以收取借读费”。[11]除了合法的收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乱收费。
(四)社会保障实施机制较弱
社会保障的实施机制包括行政执法、司法、争议解决的仲裁以及法律监督等。实施机制弱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法律中缺乏明确的责任规范和有效的制裁措施。目前突出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是社会保险基金缺乏有力的保护,刑法没有将其列入保护范围。目前,社会保险基金的拖欠和挤占、挪用、截留问题相当严重。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拖欠社会保险基金。许多企业因经营不善,严重亏损,无力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存在攀比思想,因此也拖欠。另一方面,社会保险基金的挤占、挪用和截留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但现行刑法缺乏保护社会保险基金的规定,致使社会保险基金得不到有力的保护、违法行为得不到有力的惩罚,结果问题越来越严重。[12]
三、加强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保障人权的重要手段,也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有效措施。任何社会保障制度比较成熟的国家,都是通过社会保障立法,使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确立;通过社会保障法的实施,使社会保障活动得以规范;通过社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会保障法的修改,使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完善。因此,我国应该加快社会保障法治建设,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法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其发展趋势,目前中国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主要应该做好以下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端正指导思想
从目前存在的问题来看,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解决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低效率问题,也要解决政府责任问题;既要解决政府越位问题,也要解决政府缺位问题。此外,加强法治建设不同于法律数量的简单增加;立法质量问题更加重要。应该更加关注立法技术,切实提高立法质量。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保障全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为基本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全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应明确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不把社会保障责任推给个人和市场。我国社会保障法治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效率原则,即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效率为核心、以不伤害国民经济效率为限度。二是公平原则,即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时坚持公平优先。三是安全原则,即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支付能力。四是协调原则,即社会保障制度与相关制度配套协调、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状况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相适应。五是实用原则,即更加关注立法质量问题,切实保障立法的可操作性、避免立法流于形式。
(二)尽快制定社会保险方面的法律
目前,应该尽快制定社会保险方面的法律。社会保险制度禀承积少成多、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保险精神,在劳动者遇到生育、伤害、疾痛、残废、老年、死亡等事项时,依法支付保险金。制定社会保险法的必要性在于,一方面,社会保险法是社会保障法最重要的子法,居于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从我国现实需要来看,目前社会保险领域问题严重,迫切需要解决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和安全问题,切实解决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此外,如果没有关于社会保险问题的法律,在发生纠纷后司法难以介入,即便介入也因无法律依据而无法真正解决纠纷。
考虑到目前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方面仍然存在方法论方面的巨大分歧,[13]并且一部综合性的《社会保险法》具有法典的性质、而我国社会保险理论和实务界的力量还不足以制定法典,当前应该分别立法。即首先制定《工伤保险法》和《失业保险法》,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先由地方立法进行探索,待时机成熟再制定法律。
(三)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善义务教育制度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任何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都是国家责任,因此,各级政府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一责任。首先,应该迅速建立健全各级传染病防治机构,并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在此基础上,应逐步增加公共卫生投入,特别是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尽快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应该切实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事业发展。为此,需要完善相关立法。鉴于现有的《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无法完成这一使命,需要另外制定《公共卫生法》,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以保障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义务教育制度既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2006年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从教育立法层面上纠正了过去的失误,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但这一修改仍然不能保证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需要相关配套立法的支持(特别是有关条款的细化工作,需要有关法规和规章的配套)。譬如,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这一规定就需要进一步细化。
(四)完善司法保障措施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严格公正的司法和执法就没有法治。因此,应该建立相关的社会保障法律责任制度,强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施机制。首先,应明确规定违法责任。在没有保护性规则的情况下,单纯的调整性规则没有意义——权利只有在存在救济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享有,义务只有在有制裁或制裁威胁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履行。义务(第一性义务)需要法律责任(第二性义务)来保证履行。其次,应严格执法。法律制定得再好,如果不能有效实现,社会保障法治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完善社会保障法治,不仅立法要跟上、司法和行政执法也要跟上。司法和执法机关应恪尽职守、公正司法和执法,保障有关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认真执行。为此,应强调社会保障法律规范中的法律责任的承担。除在社会保障法律中规定法律责任外,还应在刑法中规定相应的处罚条款。对严重违反社会保障法、特别是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挪用、挤占、截留等非法侵占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人,应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
注释: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法律系教授、法学博士。
[1]参见江文富:《保障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载《光明日报》2007年2月9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2]龙翼飞:《社会保障与法治建设》,载《光明日报》1998年12月21日。
[3] [4](美)约翰·罗尔斯著,谢延光译:《正义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304页、第312页。
[5]参见龙翼飞:《社会保障与法治建设》,载《光明日报》1998年12月21日。
[6]笔者不赞成“可持续发展”这种说法,因为这种说法源于“罗马俱乐部”对人类前途的悲观判断,认为资源将耗尽。实际上。资源既具有有限性、也具有无限性;现实可利用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而未来可开发资源是无限的,特别是智力资源。
[7]参见李炳炎:《利益分享: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载《中国改革报》2007年2月15日。
[8]《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4月第1版,第121页。
[9]参见史探径著:《世界社会保障立法的起源和发展》,载《外国法译评》(京)1999年第2期。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10]见《免费义务教育,各国在行动》,载《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16日。
[11]需要说明的是,收费具有普遍性,并非只有浙江。这里引用浙江地方政府规章,只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
[12]参见贾俊玲:《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初探》,载《经济法研究》第l卷(杨紫炬主编),第369页。
【论共青团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推荐阅读:
高校共青团工作信息化建设及其途径的研究08-02
高校共青团建设07-05
共青团工作简报06-24
大学共青团工作汇报06-26
高校共青团工作发言07-02
共青团市委工作要点07-26
共青团青年工作08-13
对共青团工作的建议06-15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定位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