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该怎么读(共11篇)
1.轻声该怎么读 篇一
大学,究竟该怎么读?
—读《北大批判:中国高等教育有病》有感
“批判”、“有病”多么犀利的字眼,让我骇然的同时也暗暗替作者捏了一把冷汗。中国高等教育存在问题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谁那么不客气,竟拿北大开刀?中国高等教育究竟有什么病?带着疑问我细细地读完了整本书。
《北大批判》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书中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作者薛涌,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后在耶鲁大学历史系修完博士课程,对于中西方教育都有深刻的理解。作者号称“反智先生”,近年来在国内媒体上颇为活跃,撰写大量评论,许多言论颇富激烈性、争议性。难怪他对北大的批判一针见血。《北大批判》是针对中国教育积弊的力作,也是作者薛涌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书中详细分析西方大学教育的种种先进的理念与实践,从而对比分析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种种缺失,力图为改正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献计献策,诸如“讨论班制度” “砍掉泛滥成灾的博士课程”“历史文学和精英教育”等等,以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竞争。
整本书共分六章,因为不是一本学术专著,各部的内容逻辑就不讲究连贯和一致性,读者可以就自己的兴趣,择取读之。书中很多地方都给我很大启发,这里只结合书中给我影响最深的部分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当我们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脱颖而出顺利踏进象牙塔时,真可谓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相信大部分大一新生对于大学生活都是满怀期待的。然而,现在大学生生活现状却让人担忧。在现今的大学校园里,“无聊”“郁闷”成了大学生的口头禅。“大一不知道该干什么,大二知道干什么却不想干,大三想干却没有时间了,大四有时间却毕业了”,流传已久的顺口溜似乎成了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可见很多人对于大学四年该怎么度过是很迷茫的。大学学什么?郑也夫先生有一篇演讲稿“大学教育教什么?”,归纳为三个方面:读书、写论文和思考,理工科还要加上实验。薛先生对“大学学什么”提供的答案正与郑先生的答案相呼应。
首先是读书。很多大学生认为文学,特别是历史,是“无用的”,而薛先生却认为大学里读写“无用”的书,往往能成为有用的人。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明,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辩。可见一些看似“无用”的书对人的思维及人格完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你在现在的大学校园读中国历史,读白居易,读李白,肯定会有人送你一句话:这人疯了。也难怪,当文学院的人都不读诗了,当历史学院的人连简单的史实都说不上来的时候,你还能要求其他学院的学生去读诗读史吗?我经常去课室或者图书馆自习,很少看见有人阅读除了教科书之外的书,有也是时尚杂志而已。大学四年读下来,除了那几本教科书之外什么书都没看,你的视野能有多广呢?就算你把每一本教科书都读熟读透,你也只不过懂了冰山一角而已,何况你未必有去弄懂它呢?教科书教会你的只是一门技能而已,而那些“没用”的书教给你的是一种批判性思维,让你一辈子受益无穷。
其次是论辩。在薛先生的书中,提到一个观点:“什么是大学的核心?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disputation(论辩)。这种“论辩”,并不一定是公开的口头辩论,而更多的是在心灵中默然进行的是非辨析,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精神努力。”论辩意味着对同一论题形成正面和反面两种观点,通过辩论逼出真理的逻辑。可是论辩的前提是什么?是独立自由的思想和对真理的主动性求知。首先,没有独立自由思想,结论都给限定了,怎么可能进行心灵的是非辨析呢?比如高校的期末考试特别是文科的,考试的时候只要你把书本的内容默写出来就可以了。大部分考生都会写很多,因为老师是按点给分的,错了的部分并不会扣分。也就是说学生根本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对于知识他只是囫囵吞枣,并没有细细咀嚼。这样的学生只是考试的工具而已,他怎么会去论辩呢?如果他不按点写,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天马行空的陈述一番,但老师找不到点给分啊?那怎么办?谁敢冒这个险?其次,追求真理需要主动性。我们都习惯了高中的学习模式:老师在讲台上讲,而我们要做就是把老师讲的内容无条件的装进我们的脑。如果你去高校的教室走一圈,你同样能发现这种情况:在一间阶梯大教室里,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的讲,讲台下面坐着一百多个无精打采的学生,偶尔低头抄抄笔记。这就是典型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都很怕被老师点到回答问题更别说主动举手跟老师辩论了,所以课堂气氛一般都是死气沉沉的。只是机械的接受,只问“是什么”而不问“为什么”,这样怎么能逼出真理的逻辑呢?只有进行心灵的是非辨析才能触类旁通,否则就只是单单背了几本教材而已。
再次是读和写。在薛先生的书里,读和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通过读和写和世界建立联系。前面已经谈到了“读”,这里不再赘述。薛先生说的很对,什么都写才是什么都想。你在写的过程就是想的过程。但是许多高校却不重视读和写,学生自己也不注重读和写。基本上老师不布置作业,学生是很少写的。就我而言,也是这样的。大一大二两年,写的东西是很少的。大抵写完之后也就忘了,因为没有去思考。看看周围的同学也是没有几个写的,几乎看不到他们动笔。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知道学而不知道思考学了也罔学,做学问需要反刍。写的另一个方面是为了表达自己,与世界建立联系。许多大学生不注重培养自己写的能力,到毕业的时候连求职信都写不好,用人单位又怎么用你呢?
最后是well-rounded person。大学对学生最大的训练是教他或她怎么当一个“君子”,也就是well-rounded person(饱满的全面发展的人格),这样的“君子”所指的,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品格:有独立的道德判断和意志,有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知道怎么应付挑战,怎么自我发展,怎么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君子应不屈不挠,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清华的校训说明教育的第一
使命是人格的完善,而非技能的培养。然而现实中,许多人都把大学当做技校来上,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的去完善自己的人格。于是大学生道德缺失的事件屡出不穷。闹得沸沸扬扬的“药家鑫事件”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更让人震惊的是他的同门师妹的言论:“我要是他(药家鑫),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药家鑫事件中的死者)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太可怕了受害者维护自己的利益怎么成了不要脸的事了?药家鑫师妹的言论让我们再次见识到了不少年轻人对于生命的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和对异类生命的摧残的严重倾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在培养社会精英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
孟子曰:“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这句话是说当你确立了对你的心灵而言是最重要的东西后,就不会让那些琐碎之务喧宾夺主地占据你的心胸。所以还在迷茫的朋友们,为自己的人生树立一个方向吧!待你大学四年毕业后,再回首,也就不枉这四年了。
2.轻声该怎么读 篇二
一、品神奇的语言, 呈现诗意画面
读神话类故事文本, 首先要品读它的语言, 而它的语言与其他类课文有所不同, 既通俗易懂, 又回味无穷, 充满想象的张力, 能让读者产生神奇的感觉, 带来诗意的享受。因此, 我们在引导学生品读这类教材的语言时, 必须着力于读出语言背后所蕴含的画面, 寻找那一份诗意。例如《开天辟地》这篇教材的第二自然段出现了十五个“一”, 通过对比品析, 我们会发现, 这些“一”除了语调不同外, 语势、语意、语境也各不相同, 这些变异了的“一”整合在一起, 不仅产生了不同的画面, 更呈现出韵律美, 读起来抑扬顿挫, 回味无穷。这一段还有这样一句话:“轻而清的东西, 冉冉上升, 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 渐渐下降, 变成了地。”这句话连用了四组反义词和一组近义词, 这些词语意思很直白, 但内涵却很丰富, 其中“冉冉”和“渐渐”不仅表示天地形成时间与速度之长, 而且隐含了许许多多盘古开天辟地中艰辛的过程性画面。再如第四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 天升得极高了, 地变得极厚了。”初读这句话, 觉得通俗易懂, 没有什么可回味的, 再读, 又发现其中韵味无穷, 极高, 究竟怎样高?极厚, 究竟怎样厚?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产生丰富的画面。同时, 全文运用了对仗、排比、夸张、比喻、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 虽然这些知识不必要求掌握, 但我们可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相关句子, 体会这些句子的特点, 感受其中的美与诗意。
二、读神奇的故事, 理清行文结构
神话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课文体裁, 它之所以吸引学生, 主要是因为故事情节的神奇性吸引着孩子们的好奇心, 这个神奇性不仅表现在故事的内容上, 还体现在它的行文结构上, 而行文结构的神奇性学生难以理解, 需要我们重点指导。《开天辟地》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天地化生万物的故事。初读课文就能理解这个故事内容, 细读课文, 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的行文结构就像放电影一样, 按照背景—人物—事件—结局的顺序展现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三个场景, 而这三个场景又是主要描写了盘古的五看一行。五看为:睁眼一看, 周围一片黑暗, 感到很难受, 于是翻身坐起来;借着光线侧身一看, 有一把板斧和凿子, 于是猛劈猛凿, 大为快活;劈后上下看, 轻而清的东西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变成了地, 十分欣慰;天地分开后细看, 天地每天都在变化, 于是头顶天, 脚踏地, 撑在天地之间, 随天地变化而变化, 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倒下时远看, 天地不再合拢, 于是含笑倒下, 死而无憾。一行为:临死时, 他用自己的身躯化生万物。如果学生理清了这些特点, 对故事的阅读就会更有深度。
三、看神奇的人物, 领悟英雄形象
儿童对神话有一种天然的渴望, 他们崇拜英雄, 向往神奇, 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为具有神奇本领的英雄, 学生读神话故事, 常常被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所吸引, 为主人公的神奇行为所折服, 但对主人公形象的把握却不够准确, 因此, 解读人物形象应该是这类课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开天辟地》中的盘古这个人物无论是生还是死, 无论是睡着还是醒了都十分神奇, 这样一个神奇人物从一万八千年的昏睡中醒来后呈现给读者的就是一个神勇无比的英雄形象。课文主要通过盘古醒后三个方面的行为来表现这个形象:第一, 从开辟天地的行为描写中呈现他的勇:盘古与天地同生, 一坐宇宙就裂了一条缝, 可见他力大无穷;看见身边有斧子和凿子, 立刻就猛劈猛凿, “大鸡蛋”也破碎了, 可见他敢作敢为, 卓有成效, 完全是一个勇士。第二, 从撑天地的过程想象里闪现他的忍:天地分开后, 为了不让天地合拢, 盘古头顶天脚踏地撑在天地之间, 一撑就是几千万年, 他不累吗?在这漫长的岁月里, 他可能会经历怎样的苦难?炎炎夏日, 烈日当头, 他会怎么撑?寒冬腊月里, 风雪皑皑, 他又会怎么撑?漫漫长夜, 一片黑暗, 他还会怎么撑?面对这么多的苦难, 他会怎么想?通过这一系列的发问, 学生很容易走进他意志坚定、矢志不移、坚韧不拔的内心世界, 看到一位忍者的形象。第三, 从死后化生万物的行为中凸显他的壮: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 就含着微笑倒下了, 面对生命的终结, 他是如此坦然, 视死如归, 用自己的身躯从容化生出世间万物, 造就一个美丽的世界, 充分展现了一个壮士的形象。
四、学神奇的文化, 放飞美好心灵
神话故事之所以会流传至今, 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故事性, 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一扇通向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窗户。我们在研读神话故事时, 要着力打开这扇窗, 关注文化的因素, 注意思考故事蕴含的精神, 给孩子一份心灵的震撼。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第一, 从人物行为的观察中寻找文化的踪迹。盘古透过一丝微光, 发现身边的斧子和凿子, 于是拿起斧头和凿子就猛劈猛凿。盘古这一举动, 很自然地让孩子感受到想干就干, 而且要大刀阔斧地干, 从而受到雷厉风行的做事文化的熏陶。第二, 从人物行为的发问中发掘文化的因素。盘古头顶天, 脚踏地, 一个人孤独地撑了几千万年, 他不累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快要倒下了, 却为什么还含笑?通过这三个发问, 学生就很容易发现盘古为了战胜自然, 创造新天地, 不畏艰辛的创造精神和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 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第三, 从人物踪迹的寻找中感受文化的魅力。盘古倒下了, 它是神, 是不死的神, 它在哪里呢?在辽阔的大地上, 在奔腾不息的江河里, 在我们的生活中。盘古就是天地, 天地就是盘古, 盘古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盘古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不仅是人虽死而精神不死的美好愿望, 更是天人合一经典文化的传承。
3.书,该怎么读 篇三
读书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学习书中的某些东西,而是读书这个过程,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的心静了下来,认清了自己,而学习只是额外的礼物。
把读书当成一个乐子,就像和你喜欢的一个人在聊天,就像你喜欢的一个人在给你讲故事,千万不要和你不喜欢的人聊天,最好不要和人格有问题的人聊天。在此基础上,没有必要说非得要看什么什么书,随意一些,读不下去的书不如不读。
好书的选择
读不懂的书不如不读,读得头昏脑涨一点儿没有兴趣的书除非是非看不可,否则千万别死磕,这会让你对读书丧失兴趣。
打个比方说:从你第一次接触女人就让你接触大把凤姐之类的女人,之后你会对女人丧失兴趣,看看好多人高考完之后的表现,把各种书撕烂,说:以后再也不用读书了。
怪木西西本人选择读书的两个标准:第一、感兴趣。第二、价值不低。
比如怪木西西喜欢武侠,但是读的武侠也仅限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大家的作品。
从简单的,感兴趣的书读起,然后循序渐进,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从金庸的武侠小说读起,怪木西西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对古代经典书目产生了兴趣,对《史记》《道德经》《孙子兵法》还有国学、佛学之类的书也产生了兴趣,而且能慢慢读懂;从古龙的武侠小说读起,怪木西西也对现代诗歌,西方经典诗歌产生了兴趣,也能欣赏一二,这就是所谓的触类旁通吧!
读的书多了,一些诘屈聱牙的专业书籍也会慢慢能读懂,很多书看似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其实阅读就是那么一回事。
《罗辑思维》中罗振宇曾说,读书的选择,不是选择书,而是选择人,如果某人的观点很好,就可以查看某人的很多书,和某人推荐的很多书,西西在这里不以为然,刘德华、周杰伦、王菲、张国荣唱的很多歌曲都是经典歌曲,但是能说他们的每一首歌曲都是好歌么?
只要找到一本书,按照上面的方法细细读来,就能做到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找到更多好书。
没有必要读完一本书
随便问一个朋友:这本书怎么样?
朋友回答:这本书还没有看完。
读书,不是为了把某本书看完,而是读到这本书中的哪怕一个故事,一个观点,一句话,一个词语,千万不要在读书之前就给自己下一个魔咒:“这么厚的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
把很多书当成一本字典去读,需要的时候翻一翻就好。
《恰同学少年》里有一段对毛泽东读书的描写,相信很多人在电视中也看过这样的桥段,很多人在油灯下通宵读书,身边总是放很多本书,他们哪能一晚上就读完这么多书啊,他们更多时候是用来查阅。
不过现在有了互联网,有不懂的地方、想深入了解的地方,直接百度就好。
借助互联网这个工具来读书
读书中,遇到不懂的段子,想深入了解的地方,不懂的词汇,马上求助度娘,千万不要只在书本上做个问号的笔记就好,等着读完全本之后再回来一次性解决这个问题。
千万不要搁置问题,我的读书经历告诉我,搁置很多情况下意味着永远搁置,有好的词句,段落,马上做笔记,抄下来(以前一直用的摘抄本)、收藏(现在更多阅读电子书,直接用有道笔记保存起来)
读书重慢不重快,欲速则不达,让你有成就的地方不是你在两天时间里读完一本书,而是你用很长时间,真的把这本书读懂了,读透了,触类旁通又了解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读书时候胡思乱想怎么办
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子的,反正西西是这样的,读书的时候总能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冒出来,不要认为这些想法是在干扰你,其实这是读书的一种境界,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效果。有一种佛家的说法叫空杯,只有把杯子里的水倒掉,才能装进新的东西。讀书的主要目的是能让我们的心灵静下来,看清自己,这个过程就是做到了空杯,这时候你才能产生自己的想法,甚至顿悟。
比如你做题,做了一下午题了,头昏脑涨,有一道题就是不会做,这时候你死磕是没有用的,你试着出去打一场篮球,大汗淋漓,回了教室之后你忽然就思路清晰了,这道题会做了。
再比如,你手头有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没有一点办法去处理,怎么也想不通,这时候你试着去喝杯咖啡,说不定你会能想通它。
读书就是这个道理,在读书过程中,你产生的想法,思路、记忆、联想,可以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有这个想法的时候,马上记录下来,在读完本章之后就扩展它,完善它。注意,这里要提醒一下,一定要读完本章或者本节,不要看到一句话有了想法就马上去扩展,这样的话就真的是分心不能看书了。
最后以父亲给我的一句忠告结尾:读书,读的不是内容,而是那种感觉,在读书中把心静下来,静下来才能看清自己,一个人只有看清了自己,才能活的有意思。
(摘自360doc个人图书馆)
4.福字该怎么读和它的解释是什么 篇四
部首: 礻
部外笔画: 9
总笔画: 13
五笔86: pygl
五笔98: pygl
仓颉: ifmrw
笔顺编号: 4524125125121
四角号码: 31266
郑码: wsjk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798F
汉字首尾分解: 礻畐
汉字部件分解: 礻一口田
笔顺编号: 4524125125121
笔顺读写: 捺折竖捺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横
福字的基本解释:
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气。享~。造~。祝~。~利。~音。~相。作威作~(原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形容滥用权势,横行霸道)。
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万~。
祭神的酒肉:~食。~酒。~物。
保祐:“小信未孚,神弗~也”。~荫。~佑。
姓。
〈名〉
(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blessing;happiness]
福,祐也。——《说文》。按,本作祜也。
安利之谓福。——贾谊《道德说》
师其类者谓之福。——《荀子·天论》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礼记·祭统》
受茲介福。——《易·晋》
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降福既多。——《诗·鲁颂·閟宫》
全寿富贵之谓福。——《韩非子·解老》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又如:福泽(福分;福气);福无双降,祸不单行(好事不多,祸事不少。特指接连遇到不幸);福缘(福气);福寿(幸福长寿)
祭祀用的酒肉 [sacrifice]
为人祭曰致福。——《礼记·少仪》
凡祭祀之致福者。——《周礼·膳夫》。注:“谓诸臣祭祀。进其余肉,归祚于王。”
又如:福礼(祭祀用的供品);福酒(祭过神明的酒);福食(供祀神用的食物);福脯(祭祀用的干肉)
用于书信中,表示良好祝愿 [used in letters in conveying good wishes]。如:福安;福体;福躬(旧时书信中对尊长的敬语。指安吉的身体)
姓
〈动〉
赐福,保佑 [bless and protect]
亦其福女。——《诗·鲁颂·閟宫》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福田(佛教认为积善可得福报,犹如种田就会有收获一样);福柄(指作威作福的权力);福神(能赐人幸福的神灵);福善祸淫(赐福给为善的人,降祸给作恶的人)
亦作“拂”。行礼。上身稍微前倾,双手重叠在偏右方向上下移动 [salute]
刘姥姥便知是 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红楼梦》
通“副”( fù)。相称,符合 [match;fit]
邦福重宝,闻于傍乡。——《史记·龟策列传》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张衡《西京赋》
又如:福德(符合道德准则);福望(符合众人的愿望)
★ 赴字该怎么读和它的解释是什么
★ 喘字该怎么读和它的意思是什么
★ 豆字的读音是什么和它的解释
★ 缎字的读音是什么和它的解释
★ 祷字的读音是什么和它的解释
★ 蛾字的读音是什么和它的解释
★ 殆字的读音是什么和它的解释
★ 殿字的读音是什么和它的解释
★ 怖字怎么读和它的意思是什么
5.炊字该怎么读和它的意思是什么 篇五
部首: 火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8
五笔86: oqwy
五笔98: oqwy
仓颉: fno
笔顺编号: 43343534
四角号码: 97882
郑码: uoro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708A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火欠
汉字部件分解: 火欠
笔顺编号: 43343534
笔顺读写: 捺撇撇捺撇折撇捺
炊字的基本解释:
烧火做饭:~事。~烟。巧妇难为无米之~。
〈动〉
(形声。从火,吹省声。本义:烧火做饭)
同本义 [cook meal]
析骸而炊之。——《公羊传》
一人炊之。——《汉书·枚乘传》
先炊之属。——《史记·封禅书》。注:“先炊,古炊母之神也。”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杜甫《石壕吏》
又如:炊米(煮饭);炊人(厨子);炊妇(煮饭的妇人);吹家子(古代军中掌管炊事的人);吹沙成饭(比喻徒劳无功)
6.呃字该怎么读和它的解释是什么 篇六
部首: 口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7
五笔86: kdbn
五笔98: kdbn
仓颉: rmsu
笔顺编号: 2511355
四角号码: 61012
郑码: jgyy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5443
汉字首尾分解: 口厄
汉字部件分解: 口厂?
笔顺编号: 2511355
笔顺读写: 竖折横横撇折折
呃字的基本解释:
呃 [è]
气逆上冲作声:~逆(因横隔膜拘挛引起的打嗝儿)。
呃 [e]
〈助〉
用在句末,表示赞叹或惊异的语气。如:红霞映山崖呃!
另见 è
呃 [è]
〈名〉
鸡叫声或笑声 [crow]
呝,喔也。从口,戹声。字亦作呃。——《说文》
“按:呝喔双声连语。状鸡之声。”
良游呝喔。——潘岳《射雉赋》
又如:呃喔(禽鸟鸣声);呃呃(亦作呝呝。笑声);呃吓(笑声)
气逆作声。打嗝 [hiccup;hiccough]
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朱震亨《丹溪心法》
7.踮字该怎么读和它的解释是什么 篇七
部外笔画: 8
总笔画: 15
五笔86: khyk
五笔98: khok
仓颉: rmiyr
笔顺编号: 251212141321251
四角号码: 60161
郑码: jiij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8E2E
汉字首尾分解: 足店
汉字部件分解: 足广卜口
笔顺编号: 251212141321251
笔顺读写: 竖折横竖横竖横捺横撇竖横竖折横
踮字的基本解释:
跛足人走路用脚尖点地:~脚。
提起脚跟,用脚尖着地:~起脚看。
〈动〉
提起脚跟,用脚尖着地 [stand on tiptoe]。如:踮踵(踮起脚跟)。亦指踮脚轻行。如:踮步(蹑手蹑脚的样子)
踮字的常用词组:
踮脚 diǎn jiǎo
8.瞠字该怎么读和它的意思是什么 篇八
部首: 目
部外笔画: 11
总笔画: 16
五笔86: hipf
五笔98: hipf
仓颉: bufbg
笔顺编号: 2511124345251121
四角号码: 69014
郑码: lkjb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77A0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目堂
汉字部件分解: 目⺌冖口土
笔顺编号: 2511124345251121
笔顺读写: 竖折横横横竖捺撇捺折竖折横横竖横
瞠字的基本解释:
直看,瞪着眼睛:~视。~然。~目结舌。
〈动〉
瞪着眼看 [stare]
瞠,直视也。——《集韵》
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庄子·田子方》
又如:瞠瞠(张目直视貌)。又指惊视
9.吊字该怎么读和它的解释是什么 篇九
部首: 口
部外笔画: 3
总笔画: 6
五笔86: kmhj
五笔98: kmhj
仓颉: rlb
笔顺编号: 251252
四角号码: 60227
郑码: jli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540A
汉字首尾分解: 口巾
汉字部件分解: 口巾
笔顺编号: 251252
笔顺读写: 竖折横竖折竖
吊字的基本解释:
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丧。~孝。~唁。凭~。
慰问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
悬挂:上~(自缢)。~灯。
把毛皮缀在衣面上:~皮袄。
提取,收回:~销执照。
中国旧时钱币单位,一吊为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币数量。
〈动〉
(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 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同本义 [mourn]
弔,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敺禽。——《说文》
知生者弔,古弔辞曰,如何不淑。——《礼记·曲礼》
敬吊先生。——贾谊《吊屈原赋》
又如:吊纸(在死者灵前烧纸吊祭);吊问(吊念死者,慰问生者);吊死(吊慰死者;自缢而死);吊祠(吊唁祭祀)
引申为慰问 [condole]
人皆吊之。——《淮南子·人间训》
有君不弔。——《左传·襄公十四年》。注:“恤也。”
肃请得奉命吊 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资治通鉴》
又如:吊民(慰问遭受不幸的人);吊伐(吊民伐罪。慰问穷苦的人);吊恤(安慰抚恤);吊水(慰问水灾的受害者);吊临(灵前哭吊,吊唁)
凭吊;伤怀往事 [visit…and ponder]。如:吊悼(凭吊、悼惜);吊古
悬挂 [hang]。如:吊闼(可以吊起的窗扇或门扇。闼:小门);吊挂(一种悬挂起来供欣赏的陈列品);吊猴(耍滑,捣蛋)
在牌戏中 [用特殊的一张或一组牌] 迫使对手方出牌 [draw]。如:接连吊三圈主牌。如:吊主
求取 [seek for]。如:吊名
提取 [draw out]
即于狱中吊出秋公,立时释放。——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又如:吊案(提取案卷);吊卷(提取文卷);吊查(提取查阅)
通“掉”。落下[fall]
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吊在地上都听得见响!——《老残游记》
又如:吊了稍(吊稍。指没了钱,银子用完了);吊下(掉下);吊谎(掉谎。说谎)
〈形〉
哀伤,悲悯 [sad]
中心吊兮。——《诗·桧风·匪风》
又如:吊影(独居无伴,对影自怜)
善;良好 [good]
无敢不吊。——《书·费誓》
不吊昊天。——《诗·小雅·节南山》
昊天不吊。——《左传·哀公十六年》
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左传·昭公二六年》
〈量〉
10.连读变调与轻声产生的年代 篇十
第一部分描写顺平(高于铺)话中由轻声引发的逆向连读变调,发现其中有些字单念无别变调有别,且与古音清浊对应.第二部分根据这种连读变调探求轻声产生的年代,结论是中唐至北宋时期.
作 者:孙景涛 Sun Jingtao 作者单位: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香港,九龙 刊 名:方言 PKU CSSCI英文刊名:DIALECT 年,卷(期):2005 27(4) 分类号:H1 关键词:方言 汉语史 连读变调 轻声 清浊★ 汉语拼音变调规则
★ 轻与响活动方案设计
★ 与天使轻语诗歌
★ 硕博连读申请书范文
★ 舟山方言童谣
★ 天津方言歇后语
★ 初夏与时光轻语散文
★ ABB式词语读音变调
★ 七大方言地调查报告
11.傣字该怎么读和它的解释是什么 篇十一
部首: 亻
部外笔画: 10
总笔画: 12
五笔86: wdwi
五笔98: wdwi
仓颉: oqke
笔顺编号: 321113424134
四角号码: 25299
郑码: nckv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50A3
汉字首尾分解: 亻泰
汉字部件分解: 亻?水
笔顺编号: 321113424134
笔顺读写: 撇竖横横横撇捺竖捺横撇捺
傣字的基本解释:
〔~族〕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名〉
(形声。从人,泰声。本义:傣族,我国少数民族名) 同本义 [Dai nationality] 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古代或称掸、金齿、白衣、白夷、摆夷等。人口约83.9万(1982)。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德宏、西双版纳、耿马、孟连等地。语言属汉藏语系僮侗语族傣语支。多事农业,善植水稻
关于傣的造句:
1.傣族的寺庙艺术与传统美术教育
2.傣族的禁忌与宗教有关。
3.傣语歧义结构分析
4.近十年国内傣族研究
5.傣族药用植物盆架树中的三萜
6.云南孟定傣族的传统手工造纸
7.云南傣族与小乘佛教
8.傣家竹编竹编是傣家人擅长的工艺。
9.豪华标间,西双版纳傣园饭店预订
【轻声该怎么读】推荐阅读:
信息处理与现代汉语轻声的论文07-23
该怎么写简历06-27
店长该怎么做11-01
征地合同该怎么签08-01
初三英语该怎么学好09-03
我们该怎么样理财?06-23
妈妈的感言该怎么写08-27
病假请假条该怎么写09-18
孩子害怕考试该怎么办07-19
面试自我介绍,该怎么说最好?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