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美企业文化(精选8篇)
1.中、日、美企业文化 篇一
美、日、中地方税制比较
市场经济要求法制化、规范化,要求公平竞争条件,要求打破地区分割,形成全国统一市场;要求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这些内在要求,只有实行分税制才能得以实现。分税制的实质和主要内容是要建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独立的税制。因此,凡是实行分税制的国家,都十分重视中央与地方两套税收体系的建设,并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我国从9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分税制改革为核心,将进一步促进税制改革及政府机构改革,促进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虽然94年的税制改革,使我国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方税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由于理论上的不成熟和实践上的经验不足,我国的地方税制还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成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客观上要求我国财税体制向国际惯例靠拢。国外地方税设计与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是很好的借鉴。
世界各国按不同政体,大致可分为联邦制国家和单一制国家两类。由于各国具体情况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历史传统以及政治经济体制各异,其财权集中与分散的程度亦不尽相同,地方政府治税理财的方式也是各具特色。我国市场经济建立,分税制模式都取自于美国、日本一些国家的成功做法,下面就美、日、中地方税制作一比较分析。
一、美国地方税制及其特点
1、美国的地方税制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美国宪法把美国政府分为联邦、州、地方三个级别。与三级政府相适应,税收也实行三级管理。各级政府都有明确的事权和独立的征税权。其基本特点是:
第一、税种上划分联邦税、州税和地方税,自成体系,各级政府都有“当家”税种,主要税种同源分享。联邦税收体系以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三大直接税为主体,辅之以消费税、遗产和赠与税、关税;州政府的税收体系是以销售税、总收入税为主,辅之以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消费税、遗产税以及其他税种;地方政府的税收体系以财产税为主体,辅之以销售税、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种,以及规费。州政府主要收入来源是销售流转额征收,占州政府的58.3%。这种税直接对工商企业的商品或劳务的生产和销售流转额征收,其优点是州政府可用较低的名义税率和保证费用得到大量收入,征管效应强,为州政府提供了稳定的税源。由于固定资产代表一种相当长远的资本投资形式,因而能成为地方政府一个丰富的税源,所以财产税在地方政府收入中的比重达75.98%。上述三级税收体系表明,美国各级政府之间划分税种并不是绝对的,一些主要税种由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源,采用税率分享的办法划分收入,这是美国分税制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三级政府同时开征的税种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薪工税、销售税、消费税等;由联邦和州政府共同开征的税? 钟幸挪?驮?胨埃?nbsp;由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开征的税种有财产税。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地方税收入(州和地方政府税收)占税收总额的比例大致保持在40%左右。
第二,税收高度分散,地方政府独立行使归属于本级政府的税收立法权和税收管理权。主要体现在:①联邦、州和地方三级议会都可以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税收制度。联邦税收由联邦自己立法和执行;州税收由州政府立法;地方税收由地方政府立法。这就使得美国形成了统一的联邦税收制度和有差别的州及地方税收制度并存的格局。②各州和地方的税收政策差异甚大。例如,在50个州中有7个州根本不课征个人所得税,即使在同一个州内,税权也不统一。在纽约州,纽约市课征个人所得税,而州内的其他小镇则不课征;销售税是州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平均占州政府收入的30%以上,但具体到各州却又不同,有的高达40%以上,有的只占8%左右;房地产税全国各地不仅税率高低悬殊,且估价方法也不一样。③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各有一套税务征管机构,征管方式也各具特色。联邦财政部设国内收入局,其机构分布全美各地征收联邦税收;各个州、各个城镇、市区等地方政府也设自己的征管机构,征收各自的税收。这样,一个纳税人经常同时向几个税务机构交税。各州的征管方式也不同,有些州委托联邦国内税务局代征个人所得税,有些州由州税务局代地方征个人? ?盟昂凸?舅?盟埃?褂械氖侵莺偷胤椒终鳌?nbsp;
第三、多样化的共享税源协调方式和自上而下的补助制度。为协调好三级政府同复杂的税源共享关系,美国主要通过税款代征、税种补征、税收扣除、税收抵免、税收免征等方法来加以调整;为弥补州和地方政府用本级税收收入冲抵本级支出的不足,美国实行自上而下的补助金制,即联邦对州和地方发放的联邦补助金,以及州对地方政府发放的州补助金。
二、日本的地方税制及其特点
日本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地方行政区分为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两级,日本税收也分中央、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三级管理,但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较小,其特点是:
第一、税种划分为国税、都道府县税种和市町村税,每一级政府都以两种税为主体税种。日本地方税分为都道府县税和市町村税两部分。中央与地方税划分由国会负责,地方税的划分原则是以事权划分为基础,以受益原则为依据,各项税种之间上下兼顾。按现行税制结构,日本共有59种税,其中属于都道府县税的有15种,属于市町村税的有17种。各级政府的税收体系均采取双主体结构。国税以个人所得税和法人所得税为主体,都道府县税以居民税和事业税为主体;市町村税以居民税和固定资产税为主体。究其原因,是这几种税受外在因素影响较小,收入稳定,能基本保证各级政府的主要支出需要,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格局基本呈三分之二与三分之一的比例。
第二、税法由国会制订,内阁为实施税法而制定政令,都道府县和市町村等各级地方政府根据政令制订条例。日本在税收管理体制上,偏重于中央集权,税收立法权都归国会,各税法都要经过国会批准,地方有独立管理地方税种的权力,但要受国家制定的《地方税法》的限制,地方政府征收的税种原则上只限于《地方税法》中所列的法定税种。不过地方政府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时,可以在法定税种以外开设普通税,但该税的开征和调整必须经过地方议会讨论通过,并经中央政府批准。地方税的大部分税所实行的正常税率(标准税率)都由地方税法规定,但是对一些特定的税
种,如都道府县税中的事业税、汽车税,市町村税中的居民税和固定资产税等税种,都规定了税率的上限。还有一些地方税有全国统一的法定税率,地方不得自行改变,比如车辆购置税、煤气税、事业所得税等就属这种情况。此外,地方税中还有一些税种,法律上没有规定其税率,由地方自行决定,如法定以外普通税等。
在税收征管上,日本的税务机构分国税系统和地方税系统,三级政府都有自己的税务机构,各自征收本级政府的税收。
第三、独特的税收调整制度。在日本,税收虽然大部分由中央政府征收,但大部分收入都由地方政府使用。为此,日本有一套独特的税收再调整制度,以弥补地方税收收入的不足。该制度由国家下拨税、国家让与税和国库支出金三种形式构成。
三、我国地方税制及特点
九四年实行分税制以来,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我国一直实行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政权分为中央、省、市(县)三级管理,中央税、共享税以及地方税的立法权都要集中在中央,以保证中央调控经济的需要。税收实行分级征管,中央税和共享税由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共享税分享部分,由中央税务机构直接划入地方金库,地方税由地方税务机构负责征收。
第一、比较彻底的划分税种办法,主要税种归中央,零星税源归地方。建立中央与地方两大税务体系。中央财政的固定收入包括关税、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外贸企业出口退税,除1993年地方已经负担20%部分列入地方上交中央基数外,以后发生的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
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包括: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交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个人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业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的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税和赠予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等。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资源税按不同的资源品种划分,陆地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证券交易税中央与地方各分享50%。
第二、税收高度集中,地方机动权力较小。
我国税收立法权比较集中,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传统的体制在市场经济建立初期也难以完全扭转。中央税、共享税以及地方税的立法权都要集中在中央,以保证中央调整经济的需要。无论是中央返还共享的地方税部分,还是税收法律和主要政策包括开征权、征税范围等,均由中央政府统一规定。具体条例由财政部或国家税务总局制订。地方政府只能按国家的税收政策及法令执行。但地方也有一定机动权。比如车船税、房产税的开征、停征由省人民政府决定。部分地方税种的减免按一定权限报省级税务机关审批。
第三、组织机构。九四年实行分税制以来,设置了中央税务系统,即省市县设有国家税务局,实行垂直人员及垂直经费的管理,负责中央部分税收收入及共享税的收入;设有地方税务系统,实行人员垂直管理及经费的横向管理,负担地方税的.收入。
三、几个国家税制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各国的地方税制也各有千秋。从这些国家地方税制的比较研究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1、从税制的总体结构看,上述几个国家都注意了地方税制在整个税制中的重要地位。国外地方税制主要从效率与受益的角度考虑,税收管理级次划分清楚、简明,注意把各级政府的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即以税收自身特征与性质来划分各级政府的税源,每级政府都有自己的税收,以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确定税收收入分配的份额。各地的公共需求由地方政府提供,而地方政府的财力和地方税收紧密相联系。这样既体现了税收管理的科学性,又能充分调动政府治税理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地方税具有以下特征:①收入稳定。各级政府都有“当家税种”,地方税收收入不随景气变化而上下大幅度波动,具有相当固定收入来源。②增长灵活。地方税收可随着本地区人口、所得的增加或通货膨胀而相应增长。我国地方税尤重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要求第三产业结构比例上升,地方税增长前景广阔。③税负公平。税收中性要求:富者多缴税,穷者少缴或不缴,体现受益原则。我国个人所得税比重日益增大,是地方税潜力很大的税种,公平原则突出,关键在于如何管理执行。④稽征方便。地方税的建制考虑了地方政政府的税收行政能力及课征技术,体现了税法严肃性。
2、从地方税的划分标准和方法来看,充分考虑了不同税种的性质与功能。并兼顾了地方税收入规模的需求。一般以这样几条原则为依据:一是效率原则,以组织税收收入的效率之高低为依据,如财产税、土地税被划分地方税,因为地方政府对当地情况较为了解,便于征收管理,且征收成本较低;二是充裕原则,助以税基为特点。凡税基、税源只涉及地区范围的税种划归地方,税基不能流动或难以流动的税种也归地方;三是适应原则。即以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为依据。划入地方税的一般都是对经济发展较小,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税种。
在地方税的划分方法上,大体有三种形式。①彻底的税种划分,划清中央和地方税,互不干扰。如日本属此类型。②含共享税划分。将部分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种,如我国增值税,征收由中央税局负责,分配上中央与地方各占50%。③税率分享。就是对税源采取比例分配方式。美国采取的就是这一办法。
3、从地方税的税种结构上看,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主要税收来源一般均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要税种;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地方税收来源主要为流转税及个人所得税为主。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及个人所得税收入将越来越成为地
方税收来源。
4、从税收管理权限上看,绝大部分国家税收管理级次划分都保持和政权级次相一致,但集权与分权程度相异。各国一般都是通过宪法、财政法或地方财政法、地方税法等,明确规定地方政府的职责,在此基础上,按事权定财权,以税种划分为基础,确定各级政权的征税权。不论政体如何不同,征税权相对集中于中央是各国的共同特点,中央掌握重要税种的立法权、解释权、开征停征权等。但在集权与分权程度及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别,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完全分权模式,即地方税的管理权限全部下放给地方政府,包括税收立法权和其他各项管理权限;第二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央集权模式,国家全部税收,包括地方税的全部立法权、解释权均属于中央,地方政府只负责日常征收管理;第三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介于两者之间的中央与地方适度分权的模式。地方税法的制定权和解释权归中央,但地方有较大的机动权,如税目税率调整权、税种开征停征权,以及减税权等。
在税收征管方面,各国都设立了一套或三套税收征管机构,有相对独立的地方税务机构,实行垂直领导与同级领导相结合,各级政府各自征收自己的税收,互不交叉。
5、从地方财源结构看,一般而言,税收管理权限相对分散的国家,其地方税收入的比重相对较高,反之,税收管理权限相对集中的国家,其地方税收入的比重相对较低。由于地方税只是地方政府收入的主体部分,分税并不是国家财力的彻底分配,而是国家全部税收收入基本的或初始的分配。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不可能通过一刀切的办法予以割断,因此,为了使税权集中与事权分散的矛盾得到缓解,大部分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税收调整制度,以弥补地方财力的不足。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在这一问题上可能出现的不规范、不公平的主观倾向。
2.中、日、美企业文化 篇二
美国企业人力资本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以社会教育为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制度。其具体表现有:
(一) 企业大量的培训工作是由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协助完成的:1、大型企业自办高等教育。2、收办学校。主要目的是让学校直接为公司输送合格工人。所谓“收办”, 就是公司与学校建立较密切的合作关系, 公司为学校提供财政援助, 并把自己的影响深入到学校教育内部, 学校则为公司培养出合乎公司要求的新工人。3、与学校签定供需契约。主要目的是保障学校毕业生的就业, 以促进学生努力学习。4、委托培训。美国企业附近的大学、社区学院、专科学校受企业之委托, 为某企业专门开课, 教授与该企业生产专业技术相关的课。
(二) 企业实行专业化人才培训制度, 培训内容主要是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内容具有针对性。企业在选择员工培训内容时很注意其与企业发展战略和所面临的问题的关联程度, 培训的产生、运转和发展完全由企业发展战略和所面临的问题所制约、所决定。
充分满足不同员工对培训的需求。美国企业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员工由不同的培训机构采取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培训。
培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美国企业的员工培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其注重把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让员工能够学以致用。
(三) 任职前培训与就职中间培训两种形式相结合;
(四) 培训的途径与方式多种多样。美国企业的培训除常见的教学和辅导外, 还采用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研讨会、公文筐测验、管理游戏、工作转换等途径和方式。
与此同时, 许多美国公司都为员工设置了“快车道”的职业发展方案。对于有发展潜力的员工, 公司通常在其职业生涯早期就给他们指派各种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如果能够胜任就会迅速被企业晋升。
二、日本“通才型”的员工培训制度
(一) 日本的企业内教育非常发达。很多人将企业内教育和终身雇佣等作为日本企业成功的法宝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日本的企业内教育一般都有长期的、严密的培训计划。培训大多是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组织和实施的, 如对经营人员、管理人员、监督人员、一般职工以及新来的职工等都有专门的培训计划。其次是在培训的形式上以工作时间在车间内进行的在岗培训为主要手段, 脱产或脱离岗位的集中培训只是作为辅助性手段。
在培训中, 员工不仅要学习技术方面的“硬技能”, 而且还要学习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 人际关系和行为准则等很多“软知识”和“软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的特点是, 只有员工继续在本企业就业时, 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发挥作用, 帮助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 职务轮换制度是一种日本特色的培训方式。日本企业有计划地按照大体确定的期限, 让职工轮换担任若干种不同工作的做法, 从而达到考察职工的适应性, 和开发职工多种能力的双重目的。职务轮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新职工巡回实习。2、培养“多面手”职工的轮换。3、培养经营管理骨干的轮换。4、活跃思想的轮换。5、其他轮换。企业需调整某些部门的年龄构成、或职工出现不能适应工作的情况、或需加强、或合并某些业务部门等等, 都可能相应发生职务轮换。
三、德国国家和企业共同提供培训
(一) 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制度。这是德国企业与职业学校密切配合、实践与理论同时并举的职业教育制度。它是德国企业员工培训的主要形式。在德国的学徒工培训中, 学校、企业各自负有明确的责任。企业负责学徒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知识培训。徒工培训的基础教育为三年, 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大约60%是专业课程, 40%是一般课程。
德国的这种“双轨制”培训体制和模式, 能够学用一致,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和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培训制度与就业制度的衔接, 从而使大多数的年轻人在就业前学到一门从业技能和知识, 为他们今后就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也极大地降低了德国青年人的失业率, 维护了社会秩序。
(二) 以能力为本位, 加强关键能力培训。企业除了承担徒工的培训任务外, 还十分重视对在职人员 (包括各级管理人员) 进行继续教育和再培训。一方面他们认为工业现代化使工作岗位对人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每个人要适应所从事的岗位工作, 就得不断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再培训, 以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增强就业转业的竞争能力。同时企业主也认识到职工素质的优劣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极为重要, 因此他们在对职工进行再培训方面舍得花本钱。
三、韩国企业内部办大学
以“人才第一”为基点, 注重对员工的培训。韩国的优秀企业大都以“人才第一”为基点, 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研修院或利用产业教育机构培育优秀人才;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为拥有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 还建立了相应的人才储备系统, 或是从销售额中提取一定的比例, 持续进行教育投资。此外, 韩国的优势企业还普遍重视员工的海外研修工作, 以促进员工的自我开发。
韩国企业大学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大学不对外招生, 入校学习的都是本企业集团所属企业的在职职工。二是企业大学的学员都是边工作, 边学习, 不脱离工作、生产岗位, 学习时间都在下班之后。三是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依据本企业经营的需要, 需要职工掌握什么知识, 就设置什么专业, 讲授什么课程。四是学员学习期间的费用全部由所在企业支付, 不加重职工的经济负担。五是获得企业大学毕业资格的职工, 其职级和工资大都有所提高。在职培训是在不脱产、不离岗的情况下, 利用工余时间进行培训的一种方法。
摘要: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企业人力资本已经越来越凸显出其不可动摇的地位。各个发达国家大型成熟的企业均有一套完备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美, 日, 德, 韩四个发达国家企业各具特色的人力资本机制, 以期许能为我国企业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本机制提供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机制比较
参考文献
[1]、湛新民:《新人力资源管理》,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王坚/蒋青云/陆雄文:在华日美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比较研究 (企业管理研究, 200501)
3.中、日、美动画艺术之对比 篇三
本文从中日美三国动画的各自的特征以及各国文化对动画的影响等方面对三国的动画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主要从其艺术特征、审美创作风格、视觉和听觉方面分析,也与其每个国家特有的特色文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动画;艺术;中国
动画艺术是艺术家们通过技术、手段而赋予画一种生命的艺术形式。动画不同于一般的动画片。它属于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摄影、漫画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是通过把人物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分解后画成许多动作瞬间的画幅,再用摄影机联系拍摄成一系列的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但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运用三维软件制作的动画越来越多,使动画更加逼真生动。
一、中国的动画艺术
中国动画具有民俗性和传统化。中国动画是以中国神话、童话、民间传说等的动画形象构成,全然土生土长,别无依傍。而且在描写现代生活的动画中,从服饰习俗到环境描绘都纯然是一派中国气概。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和提纯。中国动画具有大众性和多样化。中国动画种类多样化,包括剪纸动画、折纸动画、水墨动画等形式,其中水墨动画是中国动画中最具代表性的类型。中国动画具有教育性和思想化。中国动画的诞生深受中国社会现状的影响,其中万氏兄弟最具代表,为了明确的教化性忽略了应有的含蓄与幽默。但中国动画重视以健康内容引导观众,这也是中国动画比较突出的优良传统。
第一部人画合演的动画片《大闹画室》1926。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35。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41。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1947。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58。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1961。第一部折紙动画《聪明的鸭子》1960。
二、日本的动画艺术
日本动画具有视觉的唯美性。不仅每个人物形象都有美化到极致的外貌,而且都有着精美的画面和精细的绘画。天真而有点调皮的樱桃小丸子,美丽而不乏气质的美少女战士,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唯美化的日本动画形象。日本动画具有民族的渗透性。无论是早期的日本动画还是现在的日本动画都有乡土气息,也就是日本的本土文化。榻榻米风格的建筑无所不在、漫天飞舞的樱花、男孩节的鲤鱼旗等中都有体现。在不断的整合和设计中,形成了日本特有的民族艺术。日本动画具有题材的多样性。他们大胆的思考想象,用新的理念和手法,把现实中不可能的转为现实表现出来,不受客观的限制,因此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大量作品。
第一部动画片《芋川椋三玄关·一番之卷》1917。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力与世间女子》1933。第一部动画长片《桃太郎的海鹫》1943。第一部木偶片《瓜子姬和天之邪鬼》1963。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白蛇传》1958。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动画片《铁臂阿童木》1963。
三、美国的动画艺术
美国动画注重科技的应用和质量的追求。在动画的创作中,时常会出现不惜百额投入,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来打造动画大片的行为。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达到完美的画面效果。动画可以创造梦幻的世界,但也不能逃离客观现实。而在美国的动画人物造型中,可以随处的找见时尚的印记,玛丽莲梦露式的金发、红嘴唇、雪白皮肤大眼睛等。美国动画注重英雄主义的表现,而且多以大团圆结局,极少悲剧性结局。美国动画造型突出,善恶分明,注重细节的描绘。使动画角色散发着雄奇之美,即使是女性造型和儿童形象都无不健美挺拔,散发着阳刚之美。美国动画注重吸收各国文学著作,然后从中取材,呈现出多元化。美国动画注重造型的时代性和夸张性,还注重细节的刻画。动画形象都进行了大幅度的夸张,大手、大脚、大眼、大头,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
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1937。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1928。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1907。
四、总结
中国动画充满了新鲜的创意和新鲜的故事,这是相比于其他国家的最大优势。现在的我们在技术和硬件设施上与日本、美国相差并不大,但在动画的形象描绘和人物表现上却有着很大的差距,缺乏创造力。日本动画在人物的描绘和故事的创作上有着自己特有的本土气息,有着活跃的思维,以宫崎骏、手冢治虫为代表。美国动画拥有着独特的迪斯尼模式的动画艺术、幽默滑稽和立体性思维。三个国家在动画艺术上各有千秋,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学习和借鉴各国的动画艺术,创造属于我国本土的动画艺术,实现国际化。
【参考文献】
4.中日美文化差异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篇四
一、企业文化的形成
企业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经济元素,企业是一个经济、技术和心理的复合体,而企业文化则是这个复合体的“魂”。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要弄清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必须首先了解文化是什么,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文化,英文为culture,源自于拉丁文cultivate,原意是“栽培”、“耕耘”、“培养”的意思,culture也就是在cultivate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今天说一个国家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说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而是指一种区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冯友兰语)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区别于其他民族、国家的地方。
一个民族之所以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正是因为他们独特的文化。可以说,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样重要。有经济学家提出企业制度创新、企业经营战略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等四个方面的创新,这四个方面都很重要,但是四个方面中唯有企业文化创新才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根本。
先进技术的采用可以让一般的企业制造出以往一流企业才能制造的产品,产品之间的差异已经不是企业之间的最大差异,企业文化是划分和区别企业优劣的新标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生产可乐类饮料,在产品的品质上并无太大差异,快餐界的“双雄”麦当劳和肯德基所提供的快餐也并无二致,海尔的冰箱同其他企业生产的冰箱一样用来冷藏食物„„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所以领先其他同行,麦当劳、肯德基之所以引领快餐业,海尔之所以能够“新鲜全世界”,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产品具有高品质,更在于它们的企业文化所表达出形象符号已经成了业界的代表和象征。所以说,二流的企业做的是产品,一流的产品做的是文化,诚哉斯言!
一种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并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长盛不衰。日本、美国等经济强国之所以保持快速的经济发展,除了先进的技术,企业文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中美文化差异
美国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也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从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号” 邮船从普利茅斯登陆算起,截止到2010年美国历史只有390年;从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算起,美国的历史更短,只有234年。因此,美国文化的根基只能立足于300多字的《“五月花号”公约》和《独立宣言》。美国文化是从英国移植的,本质上属于英国文化体系;但在美国经历二三百年的发展,丢掉了英国文化中优秀的成分,加入了许多流浪、冒险、草根、牛仔、快餐等因素。所以与英国文化相比,美国文化明显劣化。
美国文化是可以尽数的,有自由女神像、华尔街、百老汇、麦当劳、NBA、可口可乐、希尔顿、万宝路、迪士尼、硅谷、感恩节、超人、白宫、橄榄球、爵士乐、星巴克、沃尔玛、好莱坞、哈佛大学、芭比娃娃等等。这些文化符号混杂了政治的、商业的、科技的、宗教的、体育的和意识形态的元素,没有一个是纯文化的,只能归结为泛文化的集合体。这些泛文化的东西能在全球流行并引导时尚潮流,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但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魅力,而是依托美国强势的硬实力推广的结果。
美国文化发展到爱默生才真正实现了本土化,才真正有了自己的特色。随着现代主义的盛行,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开始走向世界。由于具有现代性、通俗性、娱乐性,贴近人性,美国文化得到许多国家的年轻人的认同。但是,在欧洲人的传统思维里,美国是个从欧洲母体出走的庶子,是没有文化的。他们认为,美式文化是一种市场语境下的文化侵略。
文化包含一个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深层的心理积淀,说到两个民族情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本质上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由于文化的不同,会产生思维模式的不同;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又会产生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的不同,就像两个不同的根系会生长出两棵不同的大树一样。对中美文化差异加以比较,辩证地认识中国文化的优势和劣势,科学地评估美国文化的优点和缺点,深入剖析美国战略行为背后隐藏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发展路线,提出中国和平发展的对策,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中美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九个方面: 第一,中国文化的古老性与美国文化的现代性。第二,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美国文化的多样性。第三,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与美国文化的经济性。第四,中国文化的两极性与美国文化的多极性。第五,中国文化的内向性和美国文化的开放性。第六,中国文化的阶级性与美国文化的草根性。第七,中国文化的人文性与美国文化的科学性。第八,中国文化的集体性与美国文化的个体性。第九,中国文化的人民性与美国文化的宗教性。
三、中日文化差异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他与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日本人也曾经那么热情深入地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并把中国语言和文化引入到了日本本土,日本的每一样东西,每一种习俗,似乎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上的日本曾经毫无保留地学习和沿用了中国的语言和习俗,又逐渐发展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特有的文化。首先是中日两国的文字。中国的文字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经过夏商周朝战国时期的发展,到汉唐时代,经济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文明进入了辉煌时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当时的日本,通过朝鲜半岛,接触到了中国发达的文化,通过派出使者等方式,对中国的文化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吸收着,日本的假名和汉字便是来源于中国的文字
二是中日的礼仪文化。中国的礼仪主要来自儒家思想。儒家学派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影响。儒家思想的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而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日本人强调和,这种思想的本质与中国儒家思想是相一致的,人人安守本分的说法更是直接来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而中国人讲客观事实,所以用客观陈述句来讲,这些都是中日之间表达的差别。明白这些,反而会使我们更容易理解我们所提倡的文艺复兴的口号,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在我们心中更加根深蒂固。三是中日两国不同的饮食习惯,日本目前已经被誉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各国营养专家都认为,日本人的长寿与其传统饮食以及烹调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本人的餐桌上,雪白的米饭、碧绿的生菜、红色的鱼片、橘色的胡萝卜,无一不是清爽可口而且都最大量地保持了食物本来的味道。日本人习惯吃和食,和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本质只有三种日常食物:米饭、日本酱汤、时令蔬菜。
而一谈到中国饮食文化,许多人会对中国食谱以及中国菜的色、香、味、形赞不绝口。中国人爱食用粗粮,粗粮的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做饭时喜欢加入葱、蒜、盐、酱、醋、辣椒等作料,能起到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虽然两国的饮食习惯大不相同,但都各有各的好处。
现今,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国际地位也在不断地上升,喜欢并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也与日俱增。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外国知识的同时,如果也能够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外国的文化,那么,在将来进入企业之后,将一些外国的先进管理知识方法带入并融合进自己的企业,就更加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了。
四、启示: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如同民族文化一样具有特色和个性,企业文化不能够模仿,而只能内在地生成;可以借鉴,而不可照搬照抄。
中国企业文化是在中国文化传统框架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这种爱好和平的情愫就蕴藏在泥土的芳香里,由于中华民族主要从事的是农耕,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周期,因此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在性格上不可能像挥舞着圆月弯刀到处抢掠的游牧民族那么好战。久而久之形成了中华民族内敛平和的民族性格。这种农耕民族的性格在生产上要求的是集体作业,其所形成的家族生产模式最终凝练成“伦理”二字,因此,中国的传统企业文化是重伦理,重集体合作。
应该说中国的企业文化有自身的合理性,但是,集体主义蜕变成“大锅饭”之后,就会形成权责不明,互相推诿的风气。这种干好干坏一个样做法,非但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反而是企业发展的惰性力。
当传统阻碍了进步,就应当把眼光放到域外去找寻能够推动进步的东西。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上,我们学的是欧美的东西。与其说是“塑造”,不如说是舶来——打破“大锅饭”,打碎“铁饭碗”,强调个人,鼓励创新。但是,我们的错误是在泼洗澡水的时候,把水盆里的婴儿也给倒了出去。由于欧美的企业文化不是中国的,所以来到中国后又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顽症,在引进竞争机制的同时,也同时把我们宝贵的集体协作精神给抛弃了。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具有差异性,任何一般化的、雷同空洞的企业文化无法为企业提供发展的动力。美国麦克唐纳快餐公司创建了“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企业文化;松下电器公司的企业文化所体现的是“先造就人才,兼营电器产品”的松下宗旨;微软公司尊重员工在创造过程中的失败;日本的一些企业采用“零库存”管理„„同样的成功,却是不同的方式。
我国的海尔以创新著称。为了鼓励创新,海尔甚至将创新的项目以创作者的名字命名,可以说是别出心裁。张瑞敏这样阐述海尔的企业文化:“海尔的企业文化概括成两个字:创新;概括成四个字:不断创新;概括成六个字:永远不断创新。”创新是海尔文化的核心内容,就像人的血液,激荡着整个肌体;就像电流,驱动着整台机器。
5.中、日、美企业文化 篇五
蓝蓝的天空上飞着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它们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炫耀着它们的美丽。
几朵洁白美丽的白云从小鸟们的身边飘过。小鸟们惊奇的望着这些变幻多端的彩云。
一棵棵美丽的大树上,有许多啄木鸟正在忙忙碌碌给树治病。它们一会儿飞到这儿“笃笃笃笃”,一会儿飞到那儿“笃笃笃笃”,好像在找病因。
远处群山挺着它们高大的胸膛,像是几位英勇无比的将军。
绿油油的小草伸着懒腰,像是刚刚睡醒的小朋友,非常可爱。
一朵朵五颜六色的小野花在太阳的照映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小河里,清澈的河水倒映着旁边的小草、野花和天空。
这时,河水有了几道波纹,这是为什么呢?哈!原来,有几条调皮的小鱼在玩耍。
6.中、日、美企业文化 篇六
新版《九年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教学目的”明确提出了“……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素质培养新要求。感知古诗中蕴藏的色彩美,深入探讨古代文人色彩运用的深层文化内涵,不但有利于我们加深理解古诗中的写景题材作品的独特题材特点,还有助于在古诗教学中,走进传统文人雅士的心灵深处,以色彩的感知为突破口,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审美品位。
近代实验心理学认为:色彩的经验类似感动或情绪的经验,诗人对色彩的把握不亚于画家,虽然反映形式不同,但通过语言的描写,可以唤起读者相应的色彩联想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色彩的感知在诗画欣赏中的主要意义。苏轼称赞王维十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中国古诗与国画的这种亲密关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最深厚的历史根源,是一种共同的文化品位在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方面的典型体现。“丹青”是两种色彩,但一度成为中国国画的别称,古代画家特别重视颜色的点化运用。因此,克服孤立学诗的惯性审美模式,以一种颇具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非常态视野,由画及诗地培养学生对古诗中色彩美的审美感知能力,则有望把初中写景题材的古诗教学,带入更加广阔的传统文化领域。现在以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相关古诗为例,试分析诠释中国古典写景题材诗歌独特的调色技巧,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趋向如下:
从民众的受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程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的本质就是封建知识分子阶层的精英文化;从文化的历史沿革审视,则打上了深深的儒家学说印记。表现在写景题材古诗的创作方面,诗人对色彩的把握与调动,其审美心态具有明确的文化排他性,与一般的民间审美情趣差异非常明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北朝民歌《敕勒歌》)是一种对生活中自然色的客观把握,体现出民间对色彩的朴素把握与认识,明显有别于文人雅士的审美趋向和思维定式。“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的`《渔歌子》)虽然是一首唐末文人创作的曲子词,但纯粹是客观劳作图景的真实写照,毫无些许传统文人山水诗“诗言志”的迹象,色彩斑斓,反映了作者对色彩的自然取舍。与同题材的作品柳宗元的《江雪》和关汉卿的《大德歌・冬景》,差异迥然。对景物色彩的自然把握,是民间创作或客观再现民间生活内容的山水诗,最典型的有别于文人创作诗的独特的色彩选择方式和审美趋向。
有别于对色彩的自然把握,文人雅士对于写景题材古诗中的色彩运用和取舍,都鲜明地反映着传统文人的具有文化排他性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趋向,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特殊色彩的巧妙摄取。古代文人生活范围有限,基本自绝于日常劳作,往往通过很敏锐的摄取生活中最曼妙的单一色调,以增强诗作的生活性内涵和诗情画趣。“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以黄色的相容,通过动静、隐露辩证诠释生活的瞬间情景,让人忍俊不禁,富有诗情、诗趣和诗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山行》)审视深秋枫叶的独特色调,体现出作者对秋色、秋味、秋韵的抽象思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7.中、日、美企业文化 篇七
第 三 期(总第221期)
福建联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
2008年2月14日
新春贺佳节
齐聚谋发展
2月3日(农历廿七)上午,公司总部四周飘舞的彩旗庆祝着公司2007年的丰收,大门口两对红灯笼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多功能厅祥和的音乐抒发着联美人内心的欢悦!今天,公司在总部多功能厅举行2008年春节团拜会,公司领导薛建国、洪荣美、叶新辉、姚玉林、吴兴先,与一年来辛苦奋斗在省内外施工一线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欢聚一堂,以佳节盛会为平台,对一年来的工作认真回顾总结并共谋企业前景。
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薛建国在致辞时,首先代表公司领导班子向奋战在全司各个岗位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向离退休老同志并通过职工向各位家属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薛董事长说,感谢大家一年来的辛苦换来了联美的繁荣,企业目前发展势头很好,我们要继续保持这一良好势头,就要自加压力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企业通过内部资源整合现已组建成为联美建设集团,这样企业的发展战略就更加宏伟了,鉴于目前企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要求与会人员积极发表自己对企业今后发展的感言和看法。做为公司第一个站出来试行公司项目承包责任制的项目经理刘荣第一个发了言,接着,陈坚、赖仁康、温金德、顾新生、刘起场也先后做了发言,他们分别从经营效益、成本管理、技术改进、房地产管理、施工交底与监督责任落实、工程开发技巧、施工与开发成本控制差异等方面详尽
1 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公司领导认真倾听来自施工经营管理一线的意见建议和建言献策,并对他们的发言一一进行了点评。接着,薛董说,我们能把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经过十年的艰辛努力,企业呈几何倍数向前发展,连续两年创下亿元利润,成为福煤系统年创利超亿元的三家企业之一,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共同努力,我们的事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发达!他还充满信心地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做了布局筹划,对企业人才培养工作、规范物业运作等工作提出新要求,并强调了节日期间的安全事项,布臵了节后应着重落实的工作重点。
团拜会上,公司总经理洪荣美、副总经理叶新辉、姚玉林、公司党委副书记吴兴先、公司助理调研员魏宝霖也先后向公司广大职工表达了新年的良好祝愿,赢得阵阵掌声,整个团拜会春意融融,洋溢着喜庆和谐的气氛。(党群部)
公司2007年度考核工作结束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所属单位、项目部班子、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检查各自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从2007年12月10日至2008年1月10日,公司共抽调10位同志组成3个考核组,分赴各基层单位开展了2007年度考核工作。对41个被考核单位、项目部班子及105名中层干部进行考评,其中有39个被考核单位被定格为满意,并有6个单位因工作成绩比较显著,受到公司通报表彰;此外,有18名中层干部被评定为优秀。
考核组每到一处,即按照考核目的、内容和步骤,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查阅资料、评价反馈等方式和手段,对各单位、项目部领导班子建设、执行公司制度、公司中层干部履职和党风廉政建设、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职工收入及党员发挥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检查和考核。考核组共召开15场述职报告会,听取了27个单位、项目部班子及成员的述职报告,对各单位、项目部班子工作及成员履职情况、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及廉洁自律情况进行了民主测评。同时,对中层后备干部进行了民主推荐。另外,考核组还审阅了14个单位、项目部班子及成员的书面工作总结和述职报告。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努力,考核组对各单位、项目部班子和成员的德、能、勤、绩、廉综合素质做出分析评价,2
◇◇并总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优点:一是班子团结有战斗力,能较好地落实公司的“三个”责任制,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显著增强,绝大部分单位完成了公司下达的责任目标。其中:实现效益比较好的有:联盛公司、美伦B区项目部、邵武项目部和三明项目部。二是各单位、项目部都能按照公司有关要求,做到守法经营,规范运作。围绕公司年度总体工作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树立了公司品牌。如:桂林分公司。三是各单位、项目部负责人市场意识明显增强,注意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主动承接工程项目,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尽职尽责。如:漳州项目部通过努力承接了东升花园项目,为公司试行项目管理新模式开了先河。四是在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团结协作方面,各单位、项目部班子都能较好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团结协作,分工负责,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在重大事项决策上,能做到集中研究,集体讨论决定。如:材料采购、班组选用和大额资金使用等,均能按公司的有关规定规范运作。五是在落实党风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业方面。各单位、项目部能认真执行公司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管理规定及要求,本着勤俭办企业的精神,自觉做好廉洁自律工作,办事公开透明,考核中未发现违规违纪的情况。六是公司勤奋敬业和勤俭办企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和光大,煤建六个矿建项目部,远离城市,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但大家没有被困难所折服,而是通过默默的奉献,彰显出公司特别能吃苦和特别能战斗的情怀,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使项目部的工作走上规范管理的轨道,取得良好成效。七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各单位、项目部能按照“一岗两责”的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两个作用,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主动关心职工,稳定职工队伍。如:煤建三明项目部在创造良好业绩的同时,主动增加员工收入,注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教育,进一步调动了专业人员的积极性,构建了比较和谐的工作氛围。同时,考核中也发现仍有部分单位、项目部班子民主管理意识较差,存在太过注重项目成本效益而对职工关心不够、过于追求承包利益而对员工的工资及福利发放不规范、个别中层干部工作不够细致、工作方法不得当等不足,职工评价满意度较低。
公司要求,在新的一年,各单位、项目部班子及成员要针对本次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反思,树立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和服务意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企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人力部 党群部)
8.《内经》的文化美 篇八
《内经》的文化美美在何处?这就是它的思想美、理论美、医术美和文字美。
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基石,试看《内经》的语言是何等的精炼、丰富而且规范,《内经》的文字是何等的优美而富有文采。
一、建立了独特的中医基本概念
首先,《内经》建立起了一套精当而独特的中医学基本概念,如:阴阳、经络、气血、正邪、六气、五味、藏府、虚实、标本、病机、寸关尺、浮沉滑涩、望闻问切等。这些概念构成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最基本元素与内涵。没有这些概念,就没有博大精深的中医学。
《内经》对这些概念的表述十分准确到位,几乎不可移易。如所谓阴阳的概念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像这样的概念,可谓千古名句,将传之万代而不朽。又如它对“精、神”等的定义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这里它一连讲了十个概念,都是讲得很到位的。再如“气、血”的概念,它这样写道:“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像这样的描述多么生动形象,而又简明扼要。
《内经》所创立的中医学的基本名词概念还有许多,如:肾气、阳气、阳明脉、任脉、太冲脉、天癸、营气、少火、壮火、五脏、六腑、经隧、逆从、正治、反治、热因热用、君臣佐使,等。拿今天的话来说,这些概念在医学领域都属于原创,有其专属性。
二、《内经》的思想美
《内经》是传经布道之书。在其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道”字凡五见;在其他篇章中也多有出现。传经论道,以“化”成天下。这个“道”就是养生却疾之道,这个思想就是所谓“法自然,致中和”的思想,这是中医学的本质与灵魂,也是中医学的优势和生命力所在。
请看,它所提出的“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不美吗?它所谓“提携天地,把握阴阳”的思想不美吗?它“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以预防为重的思想不美吗?它所主张的天人相应,“善言天者,必应于人”的思想不美吗?它提出的“亢则害,承乃制”、“阴阳不测谓之神”和“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思想不美吗?它所谓“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匠无鬼神,独来独往”的思想不美吗?它所提出的“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的思想不美吗?——总之,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内经》中就已经基本形成或树立,你能说它的文化不美吗?
三、《内经》的理论美
《内经》用极富有感染力和文采的文字,记录下了沿用近两千年、迄今仍堪称先进的中医学理论,是文字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首先,它对人的生理和病理作了精辟的论述及高度的概括。
生理方面,如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按:像这样一幅内景图,描述得如此清晰,即使在今天用最现代化、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也很难显示)。
病理方面,如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胃不和则卧不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等。
其次,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内经》也创立了一套执简驭繁、行之有效的方法。
它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来考察、分析病情,强调人要“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此处所谓“一”,就是人与自然界的有序、和谐与统一,如脉象随四时的转变而变化就是其一。它以阴阳为纲,提出四诊合参,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它用“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即用类推、目察、意识、指别等方法来揣度病情。如说:“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颈脉动,喘疾咳,曰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五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见者也”。它还提出了“法天则地,从容人事,治求中和”的治疗学思想,强调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且初步建立起了藏府病机和六淫病机的理论,如所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等。
总之,《内经》从整体角度、功能角度和运动角度把握生命规律所建立起来的中医学理论,是已经被抽象化了的、形而上者的“道”,是经得住临床实践检验的。所以,王冰说它“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因而它是“真经”而可以垂范后世的。
谈到中医的理论,这里不能不谈到《内经》所提出的“玄生神”的问题,也不能不谈到现在有人提出要“让中医走下玄坛”的问题。
我认为,我们大可不必谈“玄”色变。“玄”的本意是深奥难解的意思,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尤其是涉及到人的生命活动问题)本来就如此,不是都一目了然,也不是都能说得或解释得一清二楚。中医正因为“玄”,才充满了神奇奥妙,才值得人们推崇学习,才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中医。《内经》理论之美,也正在于此。
四、《内经》的医术美
《内经》的医术比较全面地反映在中医诊断治疗学中,可以说,《内经》为中医诊断治疗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它提出“法天则地”作为养生却疾治病的总原则,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总纲领,提出“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的总治则,提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作为辨证论治的核心,提出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固护元气思想,提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的谆谆告诫,特别强调“养之和之,静以待时”,“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的.中医学治病观。由于有正确的中医理论指导,《内经》的医术无疑是很高明的。它对任何疾病似乎都有相对应的破解之法,也充分估计了病情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因而治疗手段也决不单一,而是“适事如故”,包括正治、反治、外治等。如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应当说,《内经》对于治病祛疾来说,是充满了理论自信的,也是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五、《内经》的文字美
《内经》的文字美,在前面建立了中医学基本概念一节中已有所述,如对阴阳、气血的解释等。这里,仅从它对病情的描述之生动形象,善用比喻,善用排比句归纳,读之朗朗上口等亦可作说明。如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肾热者,色黑而齿槁;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夺气也;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红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赭;头倾视深,精神将堕矣;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综上,《内经》的文化,就是古人所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医学上的实际体现。因此,《内经》所观察的不仅是人,而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即天地人三才的文采。
文化的最大作用,终极目的就是“化人”,即“教化人心”。《内经》的文化亦如此,即对中医人的教化。事实证明,正是《内经》的优秀文化,教化了、哺育了一代代有作为、有出息的中医人。现在有人提出要“让《内经》走下‘神坛’”,然而这能办得到吗?历经几千年的考验和无数代人的实践,证明了《内经》的文化符合人们养生和诊治疾病的客观规律与需要,是行之有效的“道”。它已在历代中医人心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和典范。因而其丰碑地位不可替代,也不会被颠覆。
概言之,《内经》的文化,就是中医药文化,就是“执中无权,犹执一也”的文化,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文化,就是“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的文化,就是“致中和,法自然”,就是“化不可代,时不可违”。
【中、日、美企业文化】推荐阅读:
企业文化中哪些经典的语录07-05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七大典型败笔07-26
企业管理中的“儒家”文化之我见10-14
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08-01
企业文化的作用及如何塑造企业文化09-30
什么是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的意义11-07
企业文化传统文化07-30
企业管理企业文化06-25
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09-03
企业文化与区域文化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