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

2024-10-31

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共16篇)

1.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 篇一

甲型H1N1流感防护知识(5)

9.甲型H1N1流感与人禽流感的区别 从这两种疾病的传染源来说,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患者或者隐性感染者;而人禽流感(H5N1)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 与甲型H1N1流感相比,人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也要复杂一些,它可以经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密切接触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而感染,还可通过密切接触了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等而感染.

作 者:湖南省农业厅应急办公室 作者单位:刊 名:湖南农业英文刊名:HUNAN AGRICULTURE年,卷(期):“”(11)分类号:关键词:

2.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 篇二

关键词:铁路旅客,甲型H1N1流感,知识,态度

2009年5月11日我国出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病例以来,疫情正在从东部向西部,南方向北方,城市向农村蔓延[1]。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疾病,人群基本不具免疫力普遍易感[2]。铁路是流动人口密集场所,也是甲流这一新发传染病的高危区域,因此,加强铁路甲流的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铁路旅客的甲流知识与态度,吉林铁路疾病控制所在2010年春运期间对沈阳铁路局管辖的几个车次旅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乘坐长春至北京(D21/D22),吉林至北京(T271T272),吉林至宁波(K75/K78),山海关至长春(4238/4239),北京至图们(K215/K216)列车的2332位乘客。

1.2 方法

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2332份,有效填答率93.3%。多阶段整群抽样对每列车随机抽取10节车厢,选中车厢抽取25人。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Epi Data 3.1双录入核查后,转入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

2.1 甲流知识和态度基本情况

对5个知识点(传染途径的知晓;易感人群的知晓;临床表现的知晓;个人防控措施的知晓;发现异常反应人的上报程序知晓)全部回答正确被定义为甲流知晓,知晓率27.2%(635/2332)。个人防范措施的正确率最高为87.3%;易感人群的正确率最低为30.9%。62.7%的旅客对于个体患病后的治疗比较有信心。

2.2 不同类型旅客对甲流知识和态度的情况

2.2.1 不同性别

女性高于男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χ2=0.264,P=0.607)。人群是否普遍易感、防控甲流的问题,女性正确率均高于男性;传染渠道、发现异常反应上报,男性正确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对治愈的信心高于女性(χ2=316.141,P=0.000)。

2.2.2 不同年龄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10.699,P=0.030)。21~30岁人群对发现异常反应后上报的认同率最低。年纪越大对甲流患病后得到治愈的信心越低(χ2=12.551,P=0.014)。

2.2.3 不同文化程度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0,p=.199)。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人群信心最低,硕士以上学历信心最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9.294,P=0.026)。

2.2.4 不同职业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24.540,P=0.000)。发现异常流感样反应上报,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业者的正确率最高。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业者群体的信心度最高。

3 讨论

在单项知识点的调查上,本研究关于"甲型H1N1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回答正确率(65.3%)低于曹若湘对北京8个区县居民的调查结果(90%以上)[3];本研究关于"甲流是否普遍易感"的传染性问题的回答正确率(30.9%)也低于曹若湘的数据(中小学生和职业人群认为其极易传染和比较容易传染的比例合计分别为82.9%和82.4%,而社区人群则为71.2%)。本研究发现,高学历、年轻人对甲流的风险意识不强,发现异常反应的上报意识也不强,但对甲流的治愈体现更强烈信心,对甲流的忧虑较年长者和低学历者要低。因此,本研究提示我们应加强对高学历、年轻人对甲流风险意识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需加强对年长者和低学历者的甲流治愈信心的培育,降低他们对这种新型传染病的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

[1]杨小兵,张皓,蒋静,赵鑫.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策略[J].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9,37(4):193~1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行版第二版)[EB].http://61.49.18.65/publicfiles/businehtmlfiles/mohyzs/s3586/200907/41719.htm,2009-07-10.

3.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 篇三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起初在各种报道中被称为“猪流感”(swine influenza)。在中国媒体报道中,还一度使用了“人感染猪流感”“人类感染猪流感”等词。“猪流感”一词使得公众谈猪色变,误以为暴发的疫情缘于接触生猪或食用猪肉,甚至一些国家不必要地下令屠宰生猪,影响了猪肉贸易。农业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此表达了不满。随后,全球对猪流感一词表示质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认为按照以往以发源地为流感命名的传统,将其称为“北美流感”更加合理;巴西的猪肉生产商要求世界卫生组织改称这种病毒为“墨西哥病毒”或“北美病毒”;而欧盟委员会则直接将病毒重新命名为“新流感病毒”。

为避免误导公众,世界卫生组织4月30日在日内瓦宣布,将停止使用swine influenza这一称呼,而改称为influenza A(H1N1)。中国卫生部4月30日迅速作出反应,将“人感染猪流感”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

用“猪流感”来指代本次疫情是不确切的。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群发性猪呼吸系统疾病,一般只在猪间传播,很少传染给人类。在这次流感疫情中,墨西哥最初报告的病例来自该国东部韦拉克鲁斯州某村庄,附近坐落着墨西哥最主要的生猪饲养基地。该患者以及墨西哥随后报告的感染者经确诊感染的是A(H1N1)型流感病毒。这种病毒是猪所患流感中最常见的亚型。从一开始,各国政府卫生部门以及媒体均称这次流感为“猪流感”。 但随着疫情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表示,迄今还没有证据表明这次流感在猪身上发病,也没有证据表明人是从猪身上感染了这一病毒,各国病例均为人际间感染。另外,病毒分析表明,这次的流感病毒实际上集中了猪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特征,是一种基因重组的新病毒株。虽然猪流感病毒在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把目前出现的流感简单地命名为“猪流感”是不准确的。

中国卫生部确定的“甲型H1N1流感”与influenza A(H1N1)是相对应的,“甲型”根据中文表述的惯例。流感病毒根据内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可以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可感染人、禽、猪等多种动物,可引起全球性的大流行,威胁最为严重。根据病毒表面的两种蛋白质成分——血凝素(hemagglutinin,H)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可进一步将甲型流感病毒区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发现的H亚型有16种,N亚型有9种,此次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别属于H1和N1亚型。

在中国卫生部将本次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后,有些媒体使用了“甲流”“甲感”“猪瘟”等简称。对此,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明确表示,“甲型H1N1流感”是法定名称,没有简称,也不允许简称,如果随意进行简称,就不是特指这个病了。

用“甲型H1N1流感”取代“猪流感”来指代此次流感,科学、准确,避免了误导。另一方面,媒体使用简称,也反映出“甲型H1N1流感”这一学名字数较多,同时又包含了字母和数字,似乎不易于在公众中的传播。

4.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教案 篇四

————凡全桃

冬春季是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尤其是九月份新学期开学以来,我省部分学校相继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病例,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为确保全校师生身体健康,现将有关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和注意事项告知给各位同学。

甲型H1N1流感疫情是一种由新型A/H1N1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季节性流感类似,包括发热(腋温≥37.5℃)、咳嗽、喉咙痛、四肢酸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甲型H1N1流感和普通的流感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基本类似,它只是一个新的病毒亚型,所有的人对它缺乏免疫力,所以,它较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这一病毒有变异。该病毒致病力较弱,所导致的病症与普通流感相似。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可有效降低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风险,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已问世,为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如果不幸染上了甲型H1N1流感,也不用恐慌,因为我们有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省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轻症病人,只需要在家隔离治疗,症状较重的病人需到医院隔离治疗。慢性疾病或基础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疾病的学生,如:心脏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一旦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孩子在患病期间,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如果出去,应带口罩。

如果家中有人出现流感症状:

— 将病人与家中其他人隔离开来,单独居住一个房间;

— 照料病人时应用口罩等遮盖物遮掩住嘴和鼻子,遮盖物使用后应丢弃至垃圾桶;

— 与病人接触后应用肥皂彻底洗净双手,病人居住空间应保持空气流通。

— 多休息、加强营养。

— 密切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一旦病情出现转重迹象,应立即到医院诊治。

为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预防疾病,希望孩子们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2、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3、充足睡眠,勤于锻炼,保证营养。

4、家里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除上课外,减少聚集性活动,尽量避免到超市、电影院、网吧、KTV包厢等人群拥挤的场所。

6、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接触时一定要带口罩。

7、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向班主任和家长报告。并及时到医院就诊,轻症病人可以在家隔离治疗,症状重的应到医院隔离治疗(就医时应戴口罩)。

5.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 篇五

甲型H1N1流感考试试题A卷

(适用于医疗机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传染期为()。B A 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 B 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 C 发病前2天至发病后10天 D 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7天

2、本次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感染人数最多的人群是()。

A A 青壮年

B 老年人

C 儿童

D 妇女

3、可用于确定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检查是()。

D A 胸片检查显示肺炎

B 血清甲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阳性

C H亚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D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4、在甲型H1N1流感疫点中对手与皮肤的消毒,用(D)碘伏溶液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时间1 分钟~3 分钟。

A 0.2% B 0.3% C 0.4% D 0.5%

5、卫生部推荐甲型H1N1流感的抗病毒治疗首选药物为()。

A A 奥司他韦

B 利巴韦林

C 无环鸟苷

D 干扰素

6、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天。

C A

B

C 7

D 14

7、可选用清洗、擦拭、喷雾和浸泡的方法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一般选择浓度为500 mg/L—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D A

5分钟

B

10分钟

C

20分钟

D

30分钟

8、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检测,原则是先由省级及以下疾控机构进行初步检测,阳性标本送(D)复核。A WHO

B 相关研究机构 C 医学院校

D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天。

B A

1-2

B

1-7

C

5-10

D

10、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D A 急救中心(120)

B 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 当地人民政府

D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我国卫生部2009年第8号公告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

传染病,并采取

甲类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需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还有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目前推荐甲型H1N1流感的抗病毒治疗疗程为

天。

3、目前WHO将甲型(H1N1)流感的警告的级别定为 级。

4、甲型H1N1流感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

呼吸道传播。

5、因为可以诱发Reye综合征,禁止将含

阿司匹林的药物应用于18岁以下患者。

6、甲型H1N1流感病毒包含有 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

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食用熟猪肉不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

2、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重要措施之一。(√)

3、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

4、病人一旦被怀疑为H1N1流感病毒感染,应马上由家属陪同,多人监护,并送进医院(×)

5、对疑似甲型H1N1流感及临床诊断病例按程序在2小时内上报区卫生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甲型H1N1流感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病。(√)

7、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和确诊病例应进行就地隔离治疗,强调早期治疗。(√)

8、病毒分离的方法敏感性高,可用于早期诊断甲型H1N1流感。(×)

9、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10、流行性感冒患者血常规化验结果为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白细胞相对增多。(×)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传染期

传染病患者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可作为隔离病人的依据之一。

2、甲型H1N1流感

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呼吸道等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3、隔离

为了控制传染源,将处于传染期的患者或疑似患者按照病种采取隔离治疗直至度过传染期。

4、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 患者有流感样临床表现,发病前7天内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史或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地区或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但需进一步检测排除既往已存在的亚型。

五、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请列出甲型H1N1流感的确诊病例标准。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real-time RT-PCR和RT-PCR)。(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2、简述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分类处理原则。

(1)疑似病例:安排单间病室隔离观察,不可多人同室。同时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检查。及早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2)确诊病例:由定点医院收治。收入甲型H1N1流感病房,可多人同室。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甲型H1N1流感考试试题B卷

(适用于CDC及卫生监督所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至今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血凝素(H)有(C)个亚型。

A 9

B 12

C 16

D 32 2.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传染期为(B)。A 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 B 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 C 发病前2天至发病后10天 D 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7天

3.所有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均应该采集(B)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A 血液、脑脊液

B 呼吸道、血 C血、尿

D 血、尿、便

4.流行性感冒是由(B)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A 甲、乙两种

B 甲、乙、丙三种 C 甲、乙、丙、丁、戊五种

D 甲型H1N1 5.甲型H1N1流感临床标本应按照(A)包装要求运送,并用干冰运输。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6.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C)天。A 3

B 5

C 7

D 14 7.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应及时对可能污染场所的(A)进行严格消毒处理。A 环境和物品

B 鼠、蚤 C 蚊、蝇

D 蟑螂

8.在甲型H1N1流感疫点中对手与皮肤的消毒,用(D)碘伏溶液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时间1 分钟~3 分钟。

A 0.2%

B 0.3%

C 0.4%

D 0.5%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由(A)负责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公布。

A 卫生行政部门 B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C 医疗机构

D 卫生监督机构

10.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检测,原则是先由省级及以下疾控机构进行初步检测,阳性标本送(D)复核。

A WHO

B 相关研究机构

C 医学院校

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我国卫生部2009年第8号公告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

传染病,并采取

甲类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2.甲型H1N1流感病毒包含有 猪流感、禽流感 和

人流感

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

3.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和确诊病例时,于 2小时 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下的“甲型H1N1流感”。

4.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7 天,观察期间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5.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送至

定点医疗机构

进行为期至少7天的隔离治疗。

6、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指定场所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

2.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100℃条件下30min方可灭活。(×)

3.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猪传染给人,人与人之间基本不会造成传播。(×)

4.所采集的呼吸道标本应保存在4℃条件下,保存时间不应超过一周(×)

5.发现可疑病人应在1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6.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7.对报告的所有甲型H1N1流感病例立即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居住地及家庭背景、发病和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暴露史、旅行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

8.开展对甲型H1N1流感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诊断和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和暴发,以便及时开展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隔离,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医学观察,加强病例管理和救治,适时、适度启动必要的人群和社会干预措施,减缓疫情播散速度。(√)

9.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监测主要适用于以下阶段的病例发现、报告和诊断:(1)我国出现输入性的散发甲型H1N1流感病例;(2)输入病例导致我国出现本土的有限传播,但病例有明确的感染来源,或散发病例间有明确的流行病学联系,尚未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

10.所有甲型H1N1流感的疑似病例均应及时采集呼吸道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

四、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20分)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大流行

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不仅其发病率超出当地历年平均水平,而且跨越国界、洲界传播。

3.潜伏期

从病原体入侵机体至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间隔的时间。

4.病死率

某病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占的比例。

五、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简述对甲型H1N1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

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具体包括: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或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或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或可能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或物体的人员等。

在判定密切接触者,分析其感染发病的可能性时,要综合考虑与病例接触时,病例是否处于传染期、病例的临床表现、与病例的接触方式、接触时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及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和物体的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6.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 篇六

为提高我辖区内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治能力,以应对艾滋病疫情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早治疗,切实保障辖区内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旗卫生局文件精神,结合我辖区内实际情况,举办了辖区内卫生技术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们制定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班的通知》并下发到各村及卫生院各科室。

二、打印《艾滋病防治知识》30余份下发至各村卫生技术人员及卫生院医务人员手中。

三、此次共培训防保所人员5人,村级乡村医生11人,卫生院医务人员13人。

通过此次培训加强了我辖区内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控能力,加大了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将通过此次的培训,进一步加强辖区内医务人员防病治病能力,为我地区的卫生、预防、保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南台子卫生院

7.甲型H1N1猪流感的防治 篇七

1 流行特点

各个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本病毒都有易感性。本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 天气多变的秋末、早春和寒冷的冬季易发生。本病传播迅速, 常呈地方性流行或大流行。本病发病率高, 死亡率低 (4%~10%) 。病猪和带毒猪是猪流感的传染源, 患病痊愈后猪带毒6~8周。

2 症状特点

本病潜伏期很短, 几小时到7d, 自然发病时平均为4d。发病初期病猪体温突然升高40.3℃~41.5℃, 厌食或食欲废绝, 极度虚弱乃至虚脱, 常卧地。呼吸急促、腹式呼吸、阵发性咳嗽。从眼和鼻流出粘液, 鼻分泌物有时带血。病猪挤卧在一起, 难以移动, 触摸肌肉僵硬、疼痛, 出现膈肌痉挛, 呼吸顿挫, 一般称之为打嗝儿。如有继发感染, 则病势加重, 发生纤维素性出血性肺炎或肠炎。母猪在怀孕期感染, 产下的仔猪在产后2~5d发病很重, 有些在哺乳期及断奶前后死亡。

3 病变变化

猪流行性感冒的病理变化主要在呼吸器官。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的粘膜充血、肿胀, 表面覆有粘稠的液体, 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充满泡沫样渗出液。胸腔、心包腔蓄积大量混有纤维素的浆液。肺脏的病变常发生于尖叶、心叶、中间叶、膈叶的背部与基底部, 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界限, 颜色由红至紫, 塌陷、坚实, 韧度似皮革, 脾脏肿大, 颈部淋巴结、纵膈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肿大多汁。

4 防治

8.理智看待甲型H1N1流感 篇八

不是世界末日

流感大流行之所以听起来可怕,首先是因为在历史上,它确实造成过可怕的后果。人们议论最多的便是1918年暴发的、造成全球几千万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其次,流感大流行通常是由一种新出现的或者以前的人未曾感染过的病毒引起的,人体对这种新病毒没有免疫力,再加上其传播范围广、速度快,而疫苗的研制和生产又很难立即跟上,所以容易造成许多人感染甚至死亡。

不过,流感大流行的严重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1957年和1968年也发生过由新病毒引起的流感大流行,但与1918年的那次相比,这两次流感大流行的强度却轻得多,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少得多。

此外,从概念上讲,流感大流行指的是流感的影响范围,而不是严重程度和死亡人数。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和专家近日多次强调流感大流行6级警告的真正含义,指出这主要是指病毒的持续人际间传播范围超出北美之外并使大部分国家发生疫情,而与疫情本身的严重程度无关。

世卫组织负责卫生安全和环境的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明确表示,宣布流感大流行到来与流感大流行的严重性完全是两回事。流感大流行的严重性主要是指人感染病毒后出现严重症状甚至死亡的概率高低,对特定人群(如孕妇和儿童等)的影响程度高低等,而甲型H1N1流感的最终严重程度目前尚不可预测。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表示,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升至6级绝不是说“我们面临着世界末日”。她强调,澄清这一点非常重要,要不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不可掉以轻心

恐慌虽无必要,但也不可掉以轻心。毕竟历史上发生过像1918年那样的悲剧。而且世卫组织官员反复强调的是,反复性和不可预测性是流感病毒的显著特点。

近来,墨西哥的疫情似乎出现缓和迹象,而且总的死亡人数也不算太多,但世卫组织专家和官员始终强调保持高度警惕和加强监控。他们提醒,病毒的传播范围仍在扩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南半球进入冬季,病毒南移并引起流感暴发的危险不得不防。而且随着病毒不断传播,其发生变异以及威力由弱变强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福田敬二曾表示,世卫组织当务之急仍是对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保持高度警惕,严密监控病毒的发展动向,世卫组织同时也不断提醒各成员国继续加强防范态势。他强调,要想知道疫情形势如何发展和演变,唯一的办法就是全世界持续加强监控,而且所有国家都应参与进来。陈冯富珍也表示,流感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不可预测性和欺骗性,“我们不应过度自信,人类不能给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其他病毒结合和变异的机会,这是我们保持高度警惕的原因”。

吸取历史教训,全球通力合作

历史教训表明,当一种新型传染病发生时,其危害常常是全球性的,特别是全球高度融合的今天,情况更是如此。不过福田敬二指出,同样的因素在使疾病构成威胁的同时,也使世界可以迅速地调动起来,包括人员和资源,使世界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危害。他说,当世界能够把资源放在一起,并进行充分的协调与合作的时候,确实是能够遏制疾病暴发并防止疫情蔓延的,这也许是以前全球抗击非典和禽流感等传染病留下的最宝贵经验,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9.预防甲型H1N1流感 篇九

新华网华盛顿4月25日电(记者任海军)一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造成至少20名墨西哥人死亡,另有4000多名疑似病例,美国也发现11人感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官员25日表示,阻止疫情蔓延可能为时已晚,但对个人而言,勤洗手、尽量不到人多的地方是避免感染这种病毒及其他流感病毒的有效手段。

美疾控中心代理主任理查德•贝塞尔对媒体说,流感可以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传播,因此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该掩住口、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流感病毒可以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上存活一段时间,有可能通过手传播到嘴、鼻、眼睛上,因此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

贝塞尔说,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儿”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个有效方法。他还建议,突然出现发烧38℃以上、咳嗽或者肌肉疼痛等症状的患者应立即就诊,已经感染流感病毒的人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外出旅行。此外,家中应常备抗病毒药物。

10.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 篇十

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内地蔓延,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呢?哪些预防措施是有效的呢?从今天起,我们将为你提供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常识。

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严重的会导致死亡。症状和其它流感类似,一般是高热、咳嗽,浑身没力气。

2、它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感染者说话、咳嗽或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就会被感染。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用场所传播最快。还可能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茶具、餐具、毛巾等方式间接传播,通过手接触最多,所以要勤洗手。

3、什么人更容易感染?

和普通流感不同的是,甲型H1N1流感主要攻击群体是25岁至45岁的青壮年。另外,慢性病患者和孕妇的自身抵抗力低,也要多加防护。

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

针对目前甲型H1N1流感仍在广泛传播,福建省卫生厅提醒,尽量减少室内聚会,尽量避免与有流感症状者密切接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的人员,不要带病上班、上学,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诊治,并尽量避免外出或到人群集聚场所活动。

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经常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清新;保持空调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洗隔尘网;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不要随地吐痰。

讲究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保持充足的睡眠,定期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过度紧张、疲劳,不要吸烟。

11.食疗高招对付甲型H1N1流感 篇十一

◆美国:饮食推荐上了宣传海报

关键词:生蒜、海产品、酸奶、橄榄油、韩国泡菜

美国媒体和有关卫生部门把增强机体免疫力摆到了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新鲜大蒜有抗细菌病毒的作用,切碎了以后立即食用的效果最好。此外,还应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要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动物肝脏、海产品。维生素D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有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研究人员还表示,一些富含益生菌的食物也应多吃,比如酸奶,益生菌除了对促进人体胃肠道健康有明显效果以外,还有抗感染、消炎的作用。 媒体报道,橄榄油也被认为是加强人体免疫力的好帮手,早晚各食用一勺新鲜的橄榄油,会明显增强机体抗病毒的能力。

此外,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最新报道称,食用發酵食物,特别是韩国泡菜,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有显著效果,建议民众每天吃中饭或晚饭时喝一小碗用泡菜做的汤。而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比如蛋糕、冰淇淋、可乐等则被认为是“遭鄙弃的东西”,这些食物对人的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

◆澳大利亚:也对大蒜青睐有加

关键词:鱼肝油、骨头汤、椰子油

营养学家认为,鱼肝油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能降低人类感染各种病菌的机会,再配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够增强对抗流感的能力。 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还表示,饮用骨头汤也能提高人类免疫力及协助排毒。同时专家认为,椰子油的抗流感功效比较好。将相同分量的椰子油、芝麻油和橄榄油混合后保存在隔绝空气的瓶子里,用作沙拉及其他菜肴的调味料。如果一时买不到椰子油,也可以将香蕉、芒果、菠萝、橙子、椰奶用搅拌机混合均匀做成椰子奶昔,每天饮用确保健康。 此外专家提醒,人们常会忘了喝水,而缺水会造成人体疲乏,免疫力降低,这时需要补充水分,也可以饮用果蔬类果汁。除了以上建议,专家和美国方面一样,也提出多吃生蒜,每天步行30-45分钟,可降低一半患流感的概率。

◆法国:每天要吃五种蔬果

关键词:土豆、牛肉、蔬菜、水果

去过法国的人可能都知道,土豆是法国大餐中必不可少的一道主食,烹饪方法多样,而和土豆类似的红薯,由于其显著增强人体皮肤抵抗力的神奇功效,也越来越受到法国人的青睐红薯中富含的维生素A对皮肤有重要作用,而皮肤正是人体抵抗细菌、病毒等外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

法国人对牛肉也青睐有加,牛肉是人体补充锌的重要来源。锌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白细胞的生长,进而帮助人体防范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侵袭,在饮食中非常重要。人体即便是轻微缺锌,也会增加患传染病的风险。

12.甲型H1N1流感40例护理体会 篇十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40例甲型Hl Nl流感确诊病例中, 男19例, 女21例, 年龄2~70岁, 平均 (24±3.17) 岁。在40例患者中, 高血压4例, 包括l例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患者。按检测渠道, 机场检疫14例 (发热9例, 咳嗽7例) , 入境后发病转诊26例。根据患者来源, 有8例来自美国, 3例来自英国, l例来自墨西, 11例来自香港, 3例是从韩国回国。发病距入境时间l~3d, 均未超出潜伏期 (1~7d) 。

1.2 临床特点

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咽痛和咽干。40例患者中, 3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 其中高热6例 (≥39.1℃) ;8例自起病始终无发热现象。所有患者体温在3~4d恢复正常。其它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头痛、喷嚏、鼻塞、流涕、乏力、咯痰等。

1.3 治疗及转归

给患者给予奥司他韦75mg, 口服, 1次/12h, 结合中药清热解毒治疗。患者住院期为1~7d, 病毒检测示患者在使用抗病毒之后l~15d转阴, 病毒平均转阴时间为5d。4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消毒隔离

我国已对甲型H1N1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并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过程中, 要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 (1) 设隔离病房, 将患者安置在具有较好通风条件的隔离病房内, 甚至是在负压病房内进行隔离; (2) 每个隔离病房均设有专用的洗手池、卫生间, 有速效手消毒剂及感应式洗手池, 均配有血压计、皮肤消毒盘、听诊器、体温计、手电筒、记录单、笔、压舌板、利器盒、医疗废物容器、标本转运带等配套物品, 实行专人专用。在隔离病房门外备有个人防护用品的工具车, 盖容器, 内放15%的过氧乙酸溶液, 对需要的可熏蒸物品进行消毒。

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应和蔼可亲, 关怀体贴, 鼓励病人与疾病作斗争, 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要真诚关爱、体贴入微, 这样更容易拉近护患关系, 使患者心理、生理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状态。对于外籍人员, 语言不通是护理工作的最大障碍。医护人员应加强英语口语的学习, 逐渐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医护人员应该经常询问被隔离患者有何需求, 要尽量满足患者的正当需要, 并且教会其使用简单的体态语言的能力, 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还要印发医学观察告知书, 使隔离者了解采取隔离措施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使他们理解和配合隔离工作。了解隔离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为他们准备适合口味的饮食, 以及为每1位被隔离者准备洗漱用具, 主动与他们交谈, 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 例如可以给隔离者提供书籍和报刊打发时间, 通过了解外界的信息来解除寂寞孤独感。

2.3 密切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持续进行动态心电监护, 并作好记录。如, 入院时患者最高体温达39.7℃, 并持续高热, 应给予物理降温。并且, 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体温, 观察体温变化, 监测频率为1次/3h。在遵医嘱采取降温措施时, 要避免降温过快引起虚脱。还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保证液体量的补充,

观察静脉输液速度。退热后一般出汗较多, 要为患者更换床单及被褥, 指导患者及时更换病服,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高热者因大量出汗, 水分过多消耗, 故要让患者多喝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饮料 (量在2000m L以上) 。住院期间, 根据患者口味, 医院应为其安排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并提供新鲜水果。操作过程中, 护理人员力争做到轻、稳、准, 克服急躁情绪, 还要将暴露时间尽量减少到最小限度。

3 结语

人类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 因此, 采取隔离救护的措施是目前主要的救治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还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重点是稳定患者情绪, 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便更好地配合医护工作。

我院经过严密的医学观察和周密的护理, 收治的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且全体工作人员无1例继发感染。整个护理工作井然有序, 消毒隔离未给患者造成额外的伤害和痛苦, 患者无院内感染及护理并发症发生。

摘要:目的:总结甲型H1Nl流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收治的40例甲型HlNl流感患者的住院临床和护理资料。结果:40例确诊患者病原学检测连续二次阴性, 流感样症状消失≥3d, 临床情况稳定, 体温正常, 无并发症, 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发热期间做好病情监护, 正确采集标本, 注意用药后的病情观察, 加强心理护理, 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流程及健康教育等措施能有效控制甲型HlN1流感院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甲型HlN1流感,院内感染,消毒隔离

参考文献

[1]胡神.发热隔离病房的护理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 (9) :37-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I流感诊疗方案[S].2009年试行版第1版, 2009.

[3]贾琴, 刘迎春, 李红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隔离病区工作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 (10) :33-34.

13.甲型H1N1流感预防方案 篇十三

组 长:

副组长:

办公室:

联络员:

组员:

各班主任为晨午检信息报告责任人。

二、工作职责

1、以校为单位,在各校范围通过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印发告家长书等形式,广泛宣传甲型H1N1流感及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的认知预防能力;

2、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定完善应急预案;

3、全面排查掌握全校师生身体健康状况,加强值班,完善并启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流程,落实疫情日报制度;

4、全面协调各级各部门,积极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教室、办公室、功能室等人员集中活动区域的督查、消毒、管理和监测;

5、各校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负责人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疫情情况,并向全校通报。

三、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避免前往人群密挤场所;

2、广大师生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4、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烹制猪肉食品必须达到71℃以上)

5、一旦发现染病,立即就诊,并尽量避免接触他人,控制传染范围。

6、认真做好教室、图书室、食堂、厕所等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消毒与清洁卫生工作,消除可能发生传染病流行的条件。停止一切多人聚集的外出活动,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

7、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集中进行一次彻底清扫,对垃圾死角进行彻底清扫,对厕所、漱洗水池、食堂餐厅等地方进行重点卫生监管。

8、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切实落实各项卫生防疫措施,确保食品在采购过程中的卫生安全,消除疾病发生与传播的源头。

四、疫情监测、报告

1、疫情的监测

各班班主任负责开展流感的日常监测工作,认真做好晨检、午检,对生病缺勤的孩子要进行追踪和确诊,要密切注意从外地归来的流动人口的亲属,及时准确上报疫情。

2、疫情的报告

(1)、各班应每天上报一次疫情(包括零报告),直至上级通知解除。各班信息员发现疑似疫情后,立即上报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工作办公室,并做好记录;

(2)、学校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工作办公室接到信息后立即核实,如发现疑似病例同时上报学校预防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并第一时间上报县教育局;

(3)、发现疫情时要逐级及时上报,对瞒报、谎报、缓报疫情而造成疫情扩大、流行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严肃处理。

五、应急处置

发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时,必须立即向学校领导小组报告,接到报告后领导小组应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按要求向上级报告,同时应采取以下积极措施:

(一)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第一时间向卫生、教育部门报告,包括发病时间、地点、对象、人数等有关内容。

(二)立即停止学校群聚活动,停止可能造成流行的一切活动。

(三)在上级各部门未达到前,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将病患人员隔离。

(四)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学生,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人员分散隔离,和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

六、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阳光体育锻炼。

14.预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方案 篇十四

预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方案1

目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形势严峻。5月13日我市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全面部署防控工作。5月14日上午10:00市教育局召开了预防甲型H1N1流感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南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省、市、市教育系统防控工作的有关精神,特制定南济七中甲型H1NI流感预防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预防措施,开展甲型H1N1流感及春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家长了解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强化防范意识,树立可防、可控、可治的信心,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稳定。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未雨绸缪。当前,我校正处于中考、高考等工作的紧张阶段,在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各部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及其他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力戒麻痹大意思想。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制,明确职责,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成立 “南济七中南济七中甲型HINI流感预防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积极配合卫生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病意识,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三)强化防范措施,阻断传染病传播的渠道。

1.严格执行晨检和因病缺勤诊断追踪制度。晨检工作对于学校传染病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施学生进班体温问询制度,密切注意学生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师生有传染病症状(如发热、咳嗽等)等异常情况,班级立即上报卫生室。卫生室造册登记。如出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做到马上在第一时间向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采取有关防控措施。

2.认真做好教室、图书馆、食堂、公寓(宿舍)、厕所等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消毒与清洁卫生工作,消除可能发生传染病流行的条件。近一段时间学校将适当减少大型室内集会活动。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学校各种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在做好常规性卫生清扫的基础上,集中进行一次彻底清扫,对墙角、楼房死角及堆放杂品等垃圾死角进行彻底清扫,对厕所、漱洗水池、食堂餐厅等地方进行重点卫生监管。

4.强化对食品、自备水源和自产水的管理。在源头上抓好、在加工过程中做好、在销售过程中确保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卫生,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不发生食品和饮水卫生安全事故。

5.在外事活动中树立预防意识。近期有接访和外出等外事任务的学校,要事先采取有效地防控措施。

(四)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阳光体育锻炼。我校将重点开展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到“班班有讲座、人人皆知晓”,提高学生对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使全体师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对甲型H1N1流手足口病、风(麻)疹、水痘及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增强防病保健意识。学校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向家长进行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争取家长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提醒家长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按医学要求进行隔离治疗。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课间到室外进行适量活动,积极开展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力。

采取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树立“可防、可控、可治”的信心。学校校园网、校园广播、宣传栏开辟专题进行防控知识的宣传,通过多渠道开展积极的宣传教育,克服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做到“紧中有序、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五)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六)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和专、兼职卫生人员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防控工作的专业技术水平,发挥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骨干、带头作用。要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控和报告工作,定时统计晨检监控情况,认真做好师生因病就诊缺勤的登记、统计和追踪调查工作,按照传染病防控要求做好传染病疫情日报工作。

三、组织领导

(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南济七中甲型HINI流感预防领导小组,设立南七中甲型HINI流感预防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和疫情报告人确保24小时的通讯联络畅通。

(二)加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尤其是应急物资储备的保障力度。学校在物资、技术等防控方面加大保障力度,准备充足的消毒器材、设备,保证防控工作的需要。

(三)制定工作方案,按照要求定时报告情况。

预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方案2

为进一步落实省、市、区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要求,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特提出加强此项工作的意见。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成立XX高级中学预防H1N1流感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各年级组主任、各班班主任

校医:XX

2、责任要求

①各分管领导按校党政领导分工一览表要求负责一块、一个年级、两个教研组。

②各部门中层按分管领导要求具体负责有关工作。

③各年级组主任负责本年级具体工作。

④各班班主任负责督促学生每日晨检并向校医室报告。

⑤校医室负责橱窗、屏幕、广播等形式宣传、晨检、午检并作零报告。

二、主要措施及预案

1、再次“致家长一封信”,要求家长协助,发现有可疑症状第一时间立即上报至学校。

2、迅速纠正学生在校外摊点吃东西的现象,并制止将食物带进校园。

3、食堂严查、严把猪肉等食品进食堂。

4、宿舍门窗白天一律打开通风,夜晚后门打开通气。

5、为各班配备体温表、消毒灯,并进行晨检、午检和消毒。

6、班主任负责督促生活委员每天向校医室零报告,校医室负责每天向区疾控中心零报告。

7、校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必须保证信息畅通,组长、副组长必须做到二十四小时开机。

8、努力做好校园防护工作,若发现感冒发烧同学,由班主任立即通知家长带其到医院治疗;若有疑似现象必须第一时间报告到学校,学校上报至教育局,同时按医院的要求进行救治,并对与之接触者通知其家长带回居家隔离。

9、严格控制师生外出活动,特别是到人群密集的处所和活动性大的场所活动,学校原则不在报告厅召开学生大会。

10、校医室每日做好资料、整理好资料和台帐,随时做好接受上级检查和督察的准备。

XX高级中学

XX年XX月XX日

预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方案3

春秋季节是甲型H1N1流感的高发期,为了有效防范其传播,提高防控能力,消除甲型H1N1流感的危害,确保师生安全,尤其是儿童的身心健康,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市、县教育局、市卫生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中心校关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部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1、宣传和普及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甲型H1N1流感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认真落实晨检制度,每日进行晨检,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甲型H1N1流感不在学校内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5、建立学校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处理机制,迅速、积极开展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有效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切实维护教育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在校园和班级宣传普及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知识,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防控,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提高师生的`防控意识。

2、建章立制,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疾病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3、加强领导,高效运转。

全体教职工参与到该项工作中,细化职责分工。做好预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加强人力、财力、物力储备,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具体措施、制度: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设施储备。

学校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对该病的防治工作。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大队部、卫生室成员组成领导小组。

2、具体分工。

校长全面负责,调动全校所有力量确保此项工作高效落实。一旦发现疫情,校长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情况。

副校长和卫生教师负责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晨检,隔离有疫情人员和密切接触病人的师生。

教导处负责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及时沟通,加强宣传工作,稳定家长及师生情绪。

大队辅导员协同班主任负责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开展适当的活动,加强纪律、卫生的检查评比。

全体老师都要参与到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工作中来,全体教师要熟悉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措施要点,要细致的观察学生,利用自己任教学科向学生进行相应的宣传教育,要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在校期间的观察工作,发现异常要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并由班主任逐级汇报。

3、学校设立了专门的隔离室、隔离教室。将心理室作为隔离室,社会室作为隔离教室。钥匙配备两把,由校长、卫生室老师各负责一把。卫生室配有防护服,一旦发现疫情及时使用。卫生室还备有消毒手套、防护眼镜、口罩、体温计、消毒液、喷雾器、香皂等。学校及时完善设施储备。

4、加强知识普及,家校携手预防。在学校开设宣传栏,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培训,向全校学生进行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教育课,并通过学校、班级宣传栏以及老师向家长讲解的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校携手做好预防工作。

5、突出做好晨间检查工作。

晨检工作实行三落实:一落实人员,二落实时间,三落实地点。

⑴人员安排:

周一刘振峰、张建丽、张爱荣

15.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 篇十五

(一) 目的

为做好生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 保障生猪生产健康发展,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特制定本预案。

(二) 工作原则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 在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 按照预案规定和职能分工, 做好甲型H1N1流感感染猪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控制和扑灭等应急管理工作, 及时发现, 快速反应, 严格处理, 减少损失。

(三)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编制。

(四)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出现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本预案将根据生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情况和对该病的研究进展情况, 以及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流行趋势情况及时进行修订。

二、应急监测

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农业部指定科研单位和实验室参与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工作, 负责病毒分离鉴定。与周边国家接壤的省份要密切监视边境地区的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动态。

三、预警

(一) 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专家, 根据疫情监测和排查情况, 提出形势分析和评估报告, 预测生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可能性和发展态势, 拟定相应对策。

(二)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及时向社会发布生猪甲型H1N1流感监测情况。

四、疫情报告和确认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生猪突然发病, 体温高达40.5℃至41.5℃或以上, 出现发热、咳嗽、流浆液样鼻液, 以及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的临床特征时, 应立即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 立即派员进行临床核查和流行病学调查, 怀疑可能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 在2小时内报至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确认为疑似疫情的, 在2小时内报至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并采集临床样品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或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确诊。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或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确诊结果, 确认生猪甲型H1N1流感疫情, 并对外发布。

五、应急处置

检测发现生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 立即按照《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规定, 启动重大 (II级) 应急响应机制, 必要时启动特别重大 (I级) 应急响应机制, 按规定开展处置工作。

(一) 疑似疫情的应急处置

1.对发病场 (户) 实施隔离、监控, 禁止猪、猪产品、饲料、垫料、污水等有关物品移动, 并对其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必要时, 采取封锁、扑杀等措施。

2.疫情溯源。对疫情发生前7天内所有引入疫点的猪、相关产品来源及运输工具进行追溯性调查, 分析疫情来源。必要时, 对原产地猪或接触猪群进行隔离观察。

3.疫情跟踪。对疫情发生前7天内以及采取隔离措施前, 从疫点输出的猪、相关产品、运输工具及密切接触人员的去向进行跟踪调查, 分析疫情扩散风险。必要时, 对风险猪群进行隔离观察。

(二) 确诊疫情的应急处置

1. 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

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疫点: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一般是指患病生猪所在的猪场或其它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如为农村散养, 应将自然村划为疫点。

疫区: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的区域划为疫区。疫区划分时, 应注意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 (如河流、山脉等) 。

受威胁区: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5公里的区域划为受威胁区。

2. 封锁

由疫情发生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人民政府在接到封锁报告后, 应在24小时内发布封锁令, 对疫区进行封锁: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 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 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必要时, 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可设立临时监督检查站, 执行对生猪及其产品的监督检查任务。

跨行政区域发生疫情的, 由共同上一级兽医主管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发布封锁令, 对疫区进行封锁。

3. 疫点内应采取的措施

(1) 扑杀所有的生猪, 销毁所有病死猪、被扑杀猪及其产品。

(2) 对生猪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3) 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猪舍、场地进行彻底消毒。

(4) 出入人员、车辆和相关设施要进行消毒。

(5) 禁止无关人员与生猪密切接触。

4. 疫区内应采取的措施

(1) 必要时, 经专家评估, 可扑杀疫区内所有生猪, 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同时销毁相应的生猪产品。

(2) 禁止生猪进出疫区及生猪产品运出疫区。

(3) 对生猪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4) 对所有与生猪接触过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猪舍、场地进行彻底消毒。

(5) 禁止无关人员与生猪密切接触。

(6) 必要时可使用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批准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进行紧急免疫。

5. 受威胁区内应采取的措施

(1) 对所有生猪开展疫情监测, 掌握疫情动态。

(2) 关闭疫点及周边13公里区域内所有生猪交易市场和生猪定点屠宰场。

(3)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源分析与追踪调查。追踪疫点内在发病期间及发病前7天内售出的所有生猪及其产品。

(4) 防止无关人员与生猪近距离接触。

(5) 必要时可使用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批准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进行紧急免疫。

6. 解除封锁

(1) 解除封锁的条件

疫点、疫区内所有生猪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完毕21天以上, 监测未出现新的传染源;在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 完成相关场所和物品终末消毒。

(2) 解除封锁的程序

经上一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审验合格, 由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人民政府申请发布解除封锁令, 取消所采取的疫情处置措施。

(3) 对处理疫情的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翔实的记录, 并归档。

7. 人员防护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确保参与疫情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 必要时服用抗流感药物。

六、保障措施

(一) 物资保障

各地要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做好诊断试剂、消毒用品、封锁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等防疫物资储备。

(二) 资金保障

对应急处置所需隔离、免疫、扑杀、无害化处理、环境消毒等防控经费予以充分保障。

(三) 技术保障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协同有关科研单位做好诊断技术和试剂研究、病毒基因序列分析等工作, 对各地有关人员开展技术培训。

国家有关专业实验室和地方各级兽医诊断实验室逐步提高诊断监测技术能力。

(四) 人员保障

各地应组建应急预备队, 具体实施疫情应急处置等工作。

各地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机构应协调各成员单位依照本预案及国家有关规定, 共同做好生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

七、附则

(一) 各省 (区、市) 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根据本预案,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制定本预案实施方案。

(二) 本预案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16.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 篇十六

本方案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其他教育机构及其他部门举办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学生夏令营和冬令营等参照本方案执行。

一、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

(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

在学校内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二)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散发病例

在学校内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但未发现与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急性起病,发热[体温≥37.5℃],或有明显的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者。

(三)学校出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

1周内,在同一学校(或同一校区、高校同一学院)发现10例及以上聚集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且其中至少有2例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二、职能分工

按照属地化管理、联防联控的原则,在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监督和指导所辖学校、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格局。

(一)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完善防控预案;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报全国及行政区域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根据疫情变化情况,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

(二)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技术层面具体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并与辖区内学校建立信息联动机制;负责辖区内学校疫情分析报告、病例诊治、流行病学调查;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按照卫生部相关防控方案和技术文件,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负责指导学校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各项防控措施。

(三)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等部门,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督促学校落实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制度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配合卫生部门,严密监测行政区域内学校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并适时做出预警;指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紧急应对和处置甲型H1N1流感疫情;检查督促行政区域内学校落实各项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协调解决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所需的物资、经费等保障;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四)学校。在卫生部门指导下,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制定本校的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并落实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人;具体落实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各项措施;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必需的场所、设施、人员等;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五)其他相关部门。在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依据各自职责,全力支持和做好相关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三、防控措施

(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

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要积极开展以下常规预防措施:

1.制订应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预案、工作方案,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

2.组织校医或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参加上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

3.加强疫情应对物资准备。学校应在厕所(洗手间)、食堂、宿舍、教室和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配备充分的洗手设施。

4.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和教职员工都知晓甲型H1N1预防知识,包括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以清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要扔入垃圾箱;不随地吐痰;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锻炼身体;自觉监测自我健康状况,有病及时就医,不带病上课等。倡导师生保持健康行为,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5.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的卫生与通风,特别是教室每一课间都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6.积极开展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学校的环境清洁工作,尤其是厕所(洗手间)、食堂、教室、宿舍、浴室和会议室等公共场所。

7.坚持晨检制度。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应每日开展晨检,特别是新学期开学或长假返校后一周内应强化晨检工作。高等学校要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寝室长等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要求其暂停上学,并及时就医。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症状消失24小时后,且晨检无异常即可正常上学,无需出具医疗机构相关证明。

8.做好学生日常缺勤登记,及时了解缺勤原因。一旦发现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缺勤异常增多的现象,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9.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联系机制,明确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

10.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按照当地政府及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部署,在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下,积极配合卫生部门组织开展本校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接种应坚持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具体参见卫生部现行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

(二)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散发病例

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散发病例后,应在强化各项常规预防措施的同时,采取以病例管理为主的防控措施,严防疫情传播。

医疗卫生机构应采取以下卫生防控措施:

1.指导患者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采取居家(在校)休息治疗或住院治疗。

2.做好患者居家和在校休息治疗的医学指导和病情跟踪工作。

3.指导、协助当地学校加强晨检工作,加强学校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诊治可疑病例。

4.原则上不必对散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者)进行判定、追踪、登记和医学观察。

5.接到学校发现5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的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并采集患者标本送至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开展检测。

学校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学校应对病例做好登记。

2.加强与居家休息治疗患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告知患者减少与其他人员的接触,必须接触时应戴口罩。

3.高等学校应在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下划分独立场所,安排无条件居家的患者自我休息治疗,减少与其他人员的接触,如必须接触,应做好防护如戴口罩。学校应指定专人照顾其日常生活,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患者的相关治疗工作。患者一旦病情加重,应及时住院治疗。

4.居家和在校休息治疗患者症状消失后24小时,且晨检无异常即可正常上课,无须出具医疗机构相关证明。住院的患者应持有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出院证据方可上课。

5.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等可正常上课、上班,但学校应要求其进行健康状况的自我观察。观察期限自最后一次接触病例后5天,一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告。学校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6.出现确诊病例的班级在加强晨检工作的同时,应增加午检,以及时发现、报告可疑病例。

7.1周内,学校发现5例及以上有关联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8.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三)学校出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

学校出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应在强化上述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强化疫情监测、病例管理、感染控制、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减少大型聚集活动等综合防控措施,减轻疫情危害。

医疗卫生机构应采取以下卫生防控措施:

1.对暴发疫情中发现的确诊、临床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例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参照上述散发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管理。

2.对出现轻症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并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等,无需采集标本进行检测,可指导其采取上述散发病例的管理措施;指导密切接触人员中出现重症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或密切接触人员中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高危人群及时就医。

高危人群指患甲型H1N1流感后可能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的人群。包括:妊娠妇女;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指导、协助当地学校加强晨检工作,指导发生疫情的学校开展晨午检和疫情日报、零报告。

4.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措施信息,加强区域内的信息公布和通告工作,配合教育部门强化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稳定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情绪。会同教育部门做好媒体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

学校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如健康告知书、宣传材料、电话、短信、黑板报等)做好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宣传教育工作。

2.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在做好每日晨检和缺勤登记的同时,应增加午检,并每日向当地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晨、午检和缺勤登记结果。高等学校应加强晨检工作,健全宿舍、班、院(系)、学生处和校医院等学生健康状况信息收集报送渠道。

3.加强学校的环境、玩具、教学用具等的清洁工作,尤其是厕所(洗手间)、食堂、教室、宿舍、浴室和会议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

4.学校出现暴发疫情期间,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尽量减少大型聚集活动。如必须举行,尽量在室外举行;如在室内举行,必须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采取有关防控措施,如保持良好通风,避免使用中央空调,同时尽可能缩短人群聚集的时间。社团和学生团体应尽量避免参加校外的活动。

5.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不得向任何机构提供场所举办各类培训活动。

6.停课措施。疫情达到以下标准时,可采取停课措施。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全校,由一个学校到多所学校等。

(1)班级停课。

①如班级当天新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达5例及以上,或发现当天内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累计达30%及以上,该班可实施停课,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②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学校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并采集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通知学校继续实施停课,停课期限一般为7天。排除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学校可根据卫生部门建议予以复课。

③班级停课由学校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同决定实施,同时报上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④高校班级停课由高校自行决定。

(2)学校停课。

①如一所学校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休息治疗的学生过多而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专家组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会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报请当地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同意后实施全校停课措施。

停课期限一般为7天。停课期限满后,如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需症状完全消失24小时后方可恢复上课。

②如当地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强度或疾病严重程度有明显增强趋势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专家组风险评估结果,会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报请当地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同意后实施疫情所在地学校停课措施。

(3)各地可根据当地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科学研判,酌情调整班级和学校停课标准。

(4)停课期间管理。

①停课前,除应告知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外,应让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学校应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每日报告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

②中小学校停课放假后,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学生的校外管理,学生应减少外出,并避免校外的聚集和其他集体活动。高校停课后,要加强停课学生的在校管理。

上一篇:2011年本学期的学习计划下一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建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