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24-10-04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4篇)

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

一、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从上学期的教学观察与测试结果看,这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习惯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多。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师生习惯于接受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风气尚未形成。作业习惯抄袭,勤思好问的少。从抽查的情况看,学生对要理解记忆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读题、理解题意的能力弱,综合分析题目信息,确定解题思路、方法的经验不足,答题书写随意,格式不规范。综合评估本班教学成绩明显低于去年班级。为此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要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努力提高综合成绩,尽量缩小与去年学生差距。

2、教材情况: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新授课程主要有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实数。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

二、目标要求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综合成绩镇前五。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挂图,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7、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二

一、全面解读教材, 读准教学目标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带有寓言性质的童话故事。从文章内容上看, 文章分为两部分, 前半部分是讲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铁罐自认为坚硬, 看不起陶罐。后半部分是讲许多年之后, 陶罐出土成为珍贵文物, 铁罐却化为泥土, 不复存在。从表达形式上看, 课文主要通过两者对话发展故事情节, 这是本文表达特点。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从教材选编意图上看, 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 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明白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基于以上的全方位解读, 我将教学确定为以下几个目标:

1.随文认读“陶、懦、辩、恼、耻”等生字, 从语境中理解“奚落、轻蔑”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 利用段意归并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 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并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练习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二、多“变”熟读文本, 读出课文框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有所感悟, 培养语感, 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笔者通过“三读”来达到这一目标。

“一读”:自由读课文。以自由读开启熟悉文本之初, 学生通过初读, 认识人物角色, 了解故事的发展和结果。

“二读”:轮读课文。以开小火车的方式, 每个学生读一个自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有所了解, 以便进行之后的教学调整。

“三读”:默读课文。学生边默读边思考:课文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主要意思从文中寻找相关语句。最终将两部分内容结合, 即是课文主要内容, 从而总结得出此概括方法为“段意归并法”。

该环节主要以“多种变化的读”为主, 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 教给学生概括文章的方法——段意归并法。笔者紧紧围绕“生本课堂”原则, 充分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自我体验, 集体参与, 有效互动。

三、分层朗读感悟, 读到言语收获

为什么要选择对话作为该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呢?一方面是因为课标年段目标要求, 三四年级以句段训练为主, 对话学习打破了篇的限制, 适合进行片段训练。另一方面考虑到教材特点。课文中有不少神态描写作为两者对话的点缀, 这使文本的表达效果大大增强, 使人物特点鲜明可见, 人物态度跃然纸上。

(一) 关注语言内容, 感受人物态度

对课文第一部分 (第1~9自然段) 的对话学习, 充分体现了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

1. 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

文中铁罐是如何奚落陶罐呢?轻声读, 请细读铁罐奚落陶罐的话语, 出示关键词, 并引导理解:懦弱 (找近义词) 、轻蔑 (表演) 、恼怒 (释义) 教师引导:铁罐第一次是傲慢的说, 第二次是轻蔑的说, 第三次是恼怒的说, 到第四次, 铁罐可能会怎么说? (火冒三丈、气急败坏、暴跳如雷……)

2. 体会陶罐的“谦虚”。

面对铁罐这样的奚落, 陶罐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请用同样的研读方式体会陶罐的语言。

3. 分角色朗读对话。

对话内容的学习, 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 换位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 层层牵引, 学生能够调动自身的积累, 这是“生本课堂”。

(二) 聚焦关键词语, 体会人物品质

第一部分对话 (1—4自然段) :

课件展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不敢, 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们抓住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语言、神态的词句, 就体会到了铁罐傲慢的性格, 陶罐谦虚的性格, 以及它们的情绪和态度。

(三) 揣摩言语内容, 合理补充提示语

在逐步引导学生抓关键词, 得出感悟的过程中, 同步出现以下表格内容。对于段落中没有出现的神态和语气关键词, 其实学生在说感悟的过程中已补白。

在表格的清晰对比下, 学生对两条脉络的把握十分清晰。教学的导向,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语言, 关注写法, 而不是关注情节。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 以生命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在生本课堂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技能, 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 对教学的组织起到把持、调控的作用, 在不违背生本理念的前提下, 令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宁翠娥.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J].教育与教学, 2012, 06.

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在对修订后教材的学习以及新旧教材的对比中,笔者明显地感觉到教材修订者在修订过程中除了要体现修订后的课标的精神之外,还饱含着他们对当今数学教育的一些思想,于是据此提出几点教学的建议.

1. 去繁就简,化虚为实,强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从“有理数”定义的回归,到“足球赛”系列题以及“量桌子”的题的删去,再认真研究这次增加的那些例题和练习题,我感觉到教材修订者内心在追寻着“去繁就简、化虚为实,强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相对于有理数的词源性定义来说,其描述性定义更简单,学生更容易懂,进而,学生更容易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关于“足球赛”的系列题,实践证明,学生确实难弄懂,甚至不少老师也难弄懂.笔者曾经仔细研究过旧教材中的4道题,感觉要给学生讲明白确实不容易,而这些题从本质上看,无非就是“正数和负数”的应用.此次删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量桌子”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动手操作,是“生活数学论”的体现.然而,学生该选用多长的尺子?如何才能使测量尽量精确?精确到哪级单位更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学生练习时不愿意做的根源,所以这道题很少有教师布置给学生做,也很少有学生自主做,结果便成一道“虚”题.然而,这道题本质只是“正数和负数”的应用,这次教材修订者更换的另一道题,相对来说,更接近数学本质一些.

再比如这次修订教材《习题3.2》增加的第4题(附题目如下),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建立方程并且解方程,为了强化学生对数学本质(方程思想)的理解.

4. 用方程解答下列问题:

(1)x的5倍与2的和等于x的3倍与4的差,求x;

(2)y与—5的积等于y与5的和,求y.

因此,在七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理解教材的修订意图,教材已经删去的绝对不要再“捡”回来,教材中如果还有学生学起来感觉困难的,也可以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只要保证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数学内容的本质.所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实践证明,对于数学教学,只要学生掌握了数学的本质内容,他们往往就能解决相关问题.

2. 重视经验,促进思考,落实“四基”教学

从贯彻了“基本活动经验”的新思想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教材修订者已经将“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的新课标理念融入其中.那么,如何把握“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事实上,我们通过教材的修订来加深理解.以《2.1整式》这一节的修订为例,原教材编排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单项式,第二课时学习多项式;修订后的新教材重新编排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2道例题和4道练习,让学生充分获得字母表示数的经验,第二课时学习单项式,第三课时学习多项式.由此看出,重视经验就是要充分设计恰当的数学活动,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通过丰富的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经历建立相关的经验.

就“四基”而言,名词是新的,但教学并不陌生,我国多年来的数学教学都在实践“四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被誉为我国数学教育的优秀传统,无需赘言.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一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追求,以七年级数学上册为例,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都重视对“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内容的教学.至于“基本活动经验”,因为10年前新课改之初“建构主义”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已经在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只是在“四基”提出之后,我们要把“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更加有意识地创设丰富的、质优的数学活动,要保证学生自主地、高效地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促进思考.

3. 对各章教学关键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

基于对修订教材的学习与感悟,笔者结合自己的点滴经验对各章教学的关键点、重点和难点提一些具体的建议.

(1)教学《第一章 有理数》的关键点是“正数和负数”的充分理解,要让学生视“负数”与“正数”一样容易理解.因此,需要创设让学生获得“负数”经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重点是“有理数”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在适量的计算活动中去积累经验,要引导学生分析具体题目,选择合理的运算律并确定合理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尽量避免“蛮干”与“死算”.难点是关于分数的计算,分数的计算在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计算难点,学习有理数时,依然是难点.

(2)教学《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的关键点是获得“用字母表示数”的经验,要让学生视“字母”与“数字”一样容易理解.因此,在本章第1课时的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并积累丰富的字母表示数的经验.重点是“单项式”与“多项式”概念的理解,以及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多项式的项与次数的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明晰概念教学以便让学生充分地理解.难点是代数式运算时的去括号步骤,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去括号法则并在适量去括号的练习中获取经验.

(3)教学《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点是深刻理解“等式的性质”,它是正确解方程的基础,在解方程过程中,“去分母”、“去括号”和“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的理论依据都是“等式的性质”.因此,在本章《等式的性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经历等式的变形,并积累丰富的等式变形的经验.重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这既是前面所学“有理数”和“整式的加减”的综合运用,也是后面学习“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的基础,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足够丰富,教学中要让学生适量训练,积累丰富的解方程的经验.难点是解应用题时寻找并建立“等量关系”.学生解应用题有几重困难,首先是“选择”用列方程解应用题,在他们心里,做应用题会选择小学所学的列算式法和初中所学的列方程法,而不太适应列方程解应用题;其次的困难是设未知数,在他们看来,题中的未知量不止一个,不知该设谁为未知数;而最为困难的就是寻找并建立“等量关系”,哪怕在教师看来存在很明显的等量关系,但因为学生缺乏方程思想,所以难以找出等量关系.本次教材修订,我注意到修订者有意识地重新编排了应用题的部分例题和练习题顺序,而且增加了一些难度更适宜的题.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寻找并建立“等量关系”,让他们通过问题的解决不断地建立“方程思想”并获得丰富的经验.

(4)相对来说,《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修订的内容比较少,关键点是通过《几何图形》来认识图形并建立“空间观念”.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引导学生“看图”和“说图”,看图是为了建立空间观念,而说图更有利于建立空间观念.重点是“几何符号语言掌握和运用”,要始终如一地加强几何符号语言的学习和准确运用.难点是线段和角的知识中涉及“分类讨论”的问题的解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刚刚接触这种数学思想,比较难适应.

4. 在教学中严格落实“减负”

这次教材修订我个人觉得较满意的地方就是增加了部分例题和练习题,以及重新编排了部分例题和练习题的顺序.新教材中的现有例题和练习题都是经过“历史积淀”和“精心打磨”过的,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只要能够引导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课本上的内容,完全能够保证“四基”的教学与落实,没有必要再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教师们不但要认真落实“减负”措施,还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四

一、教材编排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二、教学目标

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三、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学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 树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 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第二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秋天的美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

(1)利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语言非常优美、生动,有些词语对于大家来说比较陌生,特别是《古诗三首》的字词比较难理解。学会用查字典、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学时,给足时间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理解词语。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第三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话”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童话的主要内容,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想象的能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2.本单元重点:

(1)感受童话中生动有趣的形象。本单元的四篇童话,都塑造了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如《去年的树》中信守诺言的小鸟;《那一定会很好》中牺牲自己、把方便献给大家的大树;《在牛肚子里旅行》中遇事冷静、见多识广、机智的青头;《一块奶酪》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教学时,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鲜明的形象,体会童话给予我们的启示。

(2)学会讲故事、演故事、编写童话故事。

每篇童话都非常生动有趣,易于把握内容,学完后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最好会演一演故事。还要在了解童话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提示词语来创编童话故事。

第四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预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童话故事,学会预测故事情节,续编故事。

2.本单元重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 阅读的乐趣。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安排了与预测有关的内容。《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练习根据故事情节预测故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练习续编故事接下来的情节,《不会叫的狗》训练预测故事的结局。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预测训练。

第五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观察”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学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2.本单元重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事物的。本单元的两篇课文都安排了与观察有关的内容。《搭船的鸟》要求我们学习作者抓住翠鸟彩色的羽毛和身手的敏捷的特点来观察和描写的,《金色的草地》要求我们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描写,发现蒲公英早上和傍晚 会合拢,中午的时候会张开。张开的时候,遍地是金黄色。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析作者的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第六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风光”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和《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学会课文围绕一个意思去写的方法,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本单元重点:

(1)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描写了美丽的景色,很多片段都有关键句,根据这个句子可以理解课文大致内容。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全文的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是一个段的关键句。《海滨小城》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小城的街道更美”都是段落的关键句。《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就是全文的关键句。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抓住这些关键句去把握文章的内容。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去写。学会文章中关键句的作用,学会在关键句的引领下,写作。这样的关键句可以是整个文章的中心句,也可以是一个段落的中心句。

第七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

2.本单元重点:

感受课文的生动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描写了大自然的美妙,语言生动、优美。《大自然的声音》写了风、水以及动物带给我们的美妙声音。《父亲、树林和鸟》描写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树林的美景。《带刺的朋友》写了一只刺猬月下偷枣的情景。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生动,积累语言。

第八单元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爱”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司马光》《掌声》《灰雀》和《手术台就是阵地》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故事,感受人物的仁爱之情,学会理解课文的意思。

2.本单元重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安排了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的练习。《掌声》中的“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英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灰雀》安排了练习“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重点要求是“默读课文,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5.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五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2、正确认识和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3、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4、会直观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

难点:知道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会直观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准备同样大小的圆形纸、长方形纸,绳子,水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情景导入

二、研究二分之一

三、导入其它的几分之一

四、练习

五、比较大小

六、拓展

1、(课件动画展示)星期天,小红和小明去郊外野餐,看看他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课件出示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如果你是他俩,你打算怎么分这些食品呢?(结合学生口答,老师出示:2个苹果

1瓶矿泉水

半个蛋糕)

这三个结果中哪个结果比较特别?

“半个”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数,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分数。(板书:分数)

1、那么什么是分数呢?

(边说边课件动画演示切蛋糕)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一份就是它的(老师指着左半个蛋糕,在蛋糕上出示分数)。老师指着另一半蛋糕问:那这一份呢?(学生回答后,动画出示分数)也就是每份是它的。就是分数。

说说是怎么得来的?(指名说,老师小结,并课件出示文字,再互相说说,并结合口答板书)

2、在我们桌上有一些纸片和绳子,你能找到它们的吗?

你是怎么得到的?

归纳:不管怎样,只要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2份分,每份就是它的。

3、刚才小朋友们找到了,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来表示。

最后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你觉得是几分之一?你怎么想的?

你觉得还可有哪些分数?(指名学生口答并板书出分数)

今天所学的分数有共同的地方,谁发现了?小组里讨论。(指名说)

1表示什么?横线下的数又表示什么呢?

像、、......这些分数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请大家自学P100。

交流,结合回答板书:......分子

......分数线

......分母

我们认识了分数,那下面的图形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书本P101第1题)

最后一幅变为

同样涂色部分,为什么分数变了?

1、刚才我们折出了圆的,你还能折出圆形纸的几分之一?

和你的同桌折的要不一样,并把一份涂上颜色,说说你是是折的。

2、同桌比较涂色部分谁大谁小?分数谁大谁小?

(师选二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比)

3、看这张圆形纸(师出示八分之一),你认为贴在哪里好?为什么?

4、(师选四分之一,不给学生看到)四分之一你认为放在哪里好?为什么?

拿出圆形纸,验证。

(课件)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吃吃西瓜的故事,思考:四分之一与六分之一到底谁吃的更多?

6.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六

[教学目标]

1.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在编制、记忆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逐步培养观察、推理、分析的能力。

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经历5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

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我们都进行口算练习,看到你们表现得那么出色,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谁敢和老师进行一下PK。

2.师生比赛

口算:

3+3+3+3+3= 9+9+9+9= 7+7+7+7+7= 8+8+8=

6+6+6+6+6= 6+7+8= 7+8+9=

师:老师完胜呢!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吗?那是因为老师有一个秘密武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师:没错,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3.出示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福娃)

师:老师去商场购物,看到这些福娃很不错,老师想买一些。如果我买2盒,会有几个福娃?能用算式表示吗?

师:5?也就是表示2个5。(出示点子图)那么5?就等于10。

师:买3盒呢?会有几个福娃?4盒?5盒?10盒呢?算式怎样表示?

二、探究建模

1.观察后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算式都是和谁有关?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补充课题)

2.编制口诀

师:既然我们要学习的是口诀,那什么是口诀呢?看来很多同学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对!口诀就是让我们便于记忆,能很快帮助我们算出乘法得数的口令。熟记口诀,我们就不用每次算乘法时还用加法或看点子图来计算了。有谁知道关于5的乘法口诀的吗?

师:真厉害!你刚才第一句说的什么?

你知道“一五得五”说的是这里的哪个算式吗?(板书:一五得五)

这里的“一”和“五”指的是?“得五”的意思是?

师:在编制口诀时,通常我们会把两个乘数中较小的数放在口诀前面。那5?=10和2?=10,编制口诀的话,前两个字是?3?和5?呢?(师板书:二五、三五)

师:如果让你们来编制剩下的口诀,你觉得自己能编制出来吗?

哦!信心满满,那我们赶紧来试试吧。翻开课本52页,请补充完整例1。

3.记口诀

师:大家自读5的乘法口诀,你们发现了一些规律了吗?

师:同学们的发现还真不少,口诀的特点基本都说到了,可以看出同学们这节课都学得很认真,但老师还得强调一点:当积是整十时,直呼出几十,积是十几或几十几的,要按数的读法读出来。

师:现在同桌之间比一比,谁能先记住5的乘法口诀。同位互记口诀,展示评价。

4.师生对口诀

师:都背得挺熟练的,那接下来我们进行对口诀,现在我们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组来比赛,我说口诀的前半句,你们来说积,看哪一组反应最快,声音最响亮。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这么辛苦地记这些口诀,那口诀有什么用啊?

师:好,那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会不会用5的乘法口诀来计算乘法算式。

1.P53第5题。

2.P53第2题。

3.P52第2题。

四、回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1.背5的乘法口诀给爸爸妈妈听。

2.和家长对口诀。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1?=5 一五得五 5?=5

2?=10 二五一十 5?=10

3?=15 三五十五 5?=15

4?=20 四五二十 5?=20

5?=25 五五二十五

7.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点

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厘清文脉络,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教学过程

一、交流旅行经历,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你们喜欢旅行吗?为什么?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旅行?

2.揭示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

板书课题,并指导书写“旅”:左窄右宽。右下部分先写撇,再写竖提、撇,最后写捺。

3.提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呢?在牛肚子里旅行和我们平常的旅行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围绕“旅行”这个词做文章,让学生分享生活趣事,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可稳定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自读要求:

(1)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在容易读错或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2.学生自读后交流反馈,教师指导认字词。

8.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八

1.在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在复习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三、教学难点

渗透学习方法

四、教学具准备

练习小篇子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内容。这个单元包括哪些内容呢?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口算:用乘法口决计算再添0,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笔算:从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究新知

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4×60=(说算法) 80×5=(注意0的个数) 103×4=(十位要加进位数)

2.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订正

(3)全班交流

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第1个问题你选择什么方法?

(2)第2个问题你怎么选择笔算呢?

(3)第3个问题可以估算吧吗?

(4)小结:我们要根据问题和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考虑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时候必须用准确值。

(三)拓展延伸

1.快速抢答争第一

(1)出示题目:

(2)学生抢答

2.认真观察填表格

(1)出示题目:

(2)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

(3)根据规律填数: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观察、计算,大家发现了第一行的数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全。

3.趣味数学找规律

(1)观察: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9.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二、学情分析

本课人文性比较强,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低年级孩子对大自然、小动物等充满着无言的爱,在他们内心里世界万物都是美好的象征,真、善、美是他们的全部。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文语言的优美,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并学以致用,应该利用课文中的空白,满足学生表达的愿望,让学生在表达中悟情、明理,让学生的情、作者的情与教者的情相互交融,达到一致的境地。

三、设计理念

首先,由小作者的美好愿望入手,通过重点字词的理解,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朗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喜读、爱学。接着,通过角色转换,感悟真爱,引导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培养审美意识,进行小练笔,学写诗歌,发挥孩子的想象。最后小结,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中却不能实现太多的愿望,这需要孩子从身边做起,关爱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那么我们的大自然会更美,小动物们的生活会更好,一些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疾病也会远离。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感悟。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五、教学重难点

认识9个生字,能背誦课文,渗透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思想。

六、课前准备

收集《神笔马良》的故事。

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有用相机拍过照吗?假如,现在给你一个照相机,你最想拍什么呢?

师:孩子们,虽然只是假如(师板假如),可都是你们美好的心愿呀!

(出示题目:假如)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2.分节检查课文,正音。教师指导读准“缩着身子”、“遥远”、“寻食”、“哭泣”、“健康”、“操场”等难读的词语。

3.学习最后一段。

4.生自由读课文:书上的小朋友用这枝神笔给谁画什么了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愿望用心读一读。

2.交流(以下教学依情况而定):

★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小树在冬天里是怎样的?

现在你就是冬天里的小树,你站在寒冷的冬天里,你最想要什么?

自由读第一小节,理解“缩”、“缩着身子”并做做动作。

3.说说“缩”的反义词,并积累词语“伸缩”。重点落在: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4.带着自己的感情读第一小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小朋友,小鸟在家里等待,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指名说。

(2)理解“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五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天黑了,饿呀,怕呀,鸟妈妈还在遥远的地方寻食,小鸟只能呆在家里……

(生: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重点落在: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这上面。

(3)带着感受去读第二小节(自由读、男女生读)。

八、教后反思

1.紧抓训练主线。通过紧抓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以读为主,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运用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有太阳和没太阳、有食物和没食物、健康与不幸的比较,让孩子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课文。从情出发,喷发爱心。诵读课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

2.重视学生个性培养。通过故事的形式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挖掘孩子的内心,朗读这首诗时,孩子产生许多共鸣,小鸟挨饿的痛苦,鸟妈妈寻食的艰辛,很容易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孩子无私奉献的感情。孩子对大自然、对小动物、对自己的朋友有种无言的感情,由此自己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

10.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附加题 篇十

1、有99块巧克力,最少拿出()块后可以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人分()块。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33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4=280÷()=()÷6=800÷()

4、在方框里块上适当的数:

5、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围成圈做游戏,琳琳前面有9个小朋友,琳琳的后面也有9个小朋友,一共有_______个小朋友做游戏。

6、一个数加上8,再乘8,再减去8,再除以8,结果是9,这个数是()

7、要使□57÷7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A.9 B.8 C.3 D.7

8、被除数去掉末尾的0就与除数相等,被除数与除数相差243,除数是_______

9、在除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就与被除数相等,除数比被除数小189,被除数是_______

10、到广场放风筝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270人,那么儿童有()人,成人有()人。

11、班长要将22块橡皮擦和33支铅笔平均分给参加打扫教室卫生的同学,结果橡皮擦多1块,铅笔少2支,参加打扫卫生的同学有()人。

12、学校合唱队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6倍,如果合唱队一共有49人,男生有()人。

13、三年级男生共有252人,女生有234人,如果每9人一组做游戏,可以分成()组。

14、玩具厂生产720把水枪,每袋装6把,可以装多少袋?每箱装4袋,可以装()箱。

15、某旅馆7人房间每间105元,5人房间每间90元,这两种房间哪种便宜?三(1)班有学生45人,他们该怎样住宿最便宜,且不浪费床位?

16、有100位学生排成一个方阵,要使每行每列人数一样多,每行应该排()人。

17、买3个篮球和4个足球一共458元,买4个篮球和3个足球一共368元,买1个篮球和1个足球一共()元。

18、丁丁6天看了246页书,照这样的速度,看完这本书还需要2天。这本书一共有()页。

19、喜糖铺里新进了一批水果糖,每箱有152粒,一共有6箱。现在要重新包装成每袋8粒,这些糖一共可以包()袋。

20、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棵树。21、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棵桃树。

22、参加数学竞赛的某同学的准考证号是一个四位数。已知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十位数字是百位数字的3倍,并且这个四位数各个数字的和是15,这个同学的准考证号是()。

23、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共96个,按先5个红的,再4个白的,再3个黑的排列着,如图:

试问:黑珠共的几个?

24、一个书架有3层书,共有270本,从第一层拿出20本放到第二层,从第三层拿出17本放到第二层,这时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原来每层各有()本书。

25、学校里组织兴趣小组,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舞蹈队有24人,合唱队有()人。

26、七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岁。

27、一块长方形地,长为60米,宽为30米,要在四边上植树,株距6米,四个角上各有一棵,共植树()棵。

28、明明过生日,同学们去给他买蛋糕,如果每人出8元,就多出了8元;每人出7元,就多出了4元.那么有多少个同学去买蛋糕?这个蛋糕的价钱是()。

[分析]“多8元”与“多4元”两者相差8-4=4(元),每个人要多出8-7=1(元),因此就知道,共有4÷1=4(人),蛋糕价钱是 8×4-8=24(元).

29、按规律填数:

(1)1、3、5、7、……这个数列从左向右数第10项是()。

(2)7、10、13、16、……这个数列从左向右数,第41项是()。

30、用一根绳子测井深。把绳子折三折再去量,井外余3尺;把绳子折四折去量,则距井口1尺。绳长是()尺,井深是()尺。

31、商店有水彩笔和铅笔一共163支,如果水彩笔拿走19支后,水彩笔的支数就正好是铅笔的5倍.原有水彩笔和铅笔各()支。32、22、一张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72厘米,3张这样的长方形纸片恰好可以拼成一张正方形纸片(如图所示),拼成的正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3、一桶柴油连桶称重120千克,用去一半柴油后,连桶称还重65千克。这桶里有()千克柴油。空桶重()。

1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十一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风筝》,让我们再次走进并感受那份难以忘怀的风筝情怀。

通过预习课文,还记得课文写了关于风筝的几件事吗?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谁来说一说? 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童年时期和小伙伴们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情。

二、品读感悟

一个小小的风筝,到底记录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8页,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文中的我们在做风筝的过程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并用“——”画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学生汇报)都说会读书的孩子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在这句话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学生会说“高兴、喜悦、兴奋、激动等”把这个词板书。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指命读

幻灯片出示句子:

①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②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3.“憧憬”你是怎样理解的?想象一下现在我们就在做风筝,你会边做边想些什么?(风筝会很漂亮、风筝会飞的很高……)我想同学们说的可能正是作者和小伙伴们所向往的美好和希望,这就是“憧憬”。是不是想一想都会觉得很快乐?所以呀做出的来风筝就算什么都不像,我们依然很快活。这样我们就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又理解了“依然”这个词。齐读这句话,读出我们做风筝时快活的心情。

我们在学习做风筝这一段时候,先画出表示人物心情的句子,再用一个词语概括了人物当时的心情,最后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了人物的情感。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的3-5。看要求 幻灯片出示:默读课文(1)用直线画出放风筝、找风筝时表示人物心情的语句。

(2)用一个词语分别概括放风筝、找风筝人物当时的心情,并把这个词语写在相应的自然段旁边。

学生汇报放风筝,说词语(表示心情的,激动高兴喜悦一类的,你随机板书。)

相机整理句子: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师:“翩翩飞舞”翩,左边是扁字,右边是羽毛的羽,扁而轻的羽毛飞起来会什么样的呢?我们通常用来形容蝴蝶,在伙伴的眼里这什么都不像的风筝就是我们眼中五颜六色的蝴蝶一样翩翩飞舞,谁在再来读一读。(指名读)通过你的读,我感受到了风筝的飘逸和伙伴们快乐的情怀。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来读一读。

师、我们拼命的奔跑,快活的喊叫,我们会喊叫什么呢? 学生说。(比如:幸福鸟,飞吧!带着我的名字飞吧!幸福鸟,飞吧!让全世界人都看到你!找两三个同学说即可)师:作家在小时候积累了很多古诗,它可能还会喊: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把古诗打到课件上。)他还会喊:谁作轻鸢壮远观 似嫌飞鸟未多端。

师:我们越喊越快乐,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刮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我们大惊失色,风筝飞走了。现在是什么的心情呢?请看大屏幕小组合作要求:组内讨论,并完成老师的填空。幻灯片:1.组长起头,组内齐读句子。a、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 2

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2.组内合作学习完成填空:风筝飞走了,我现在心情非常(),文中最能表达我现在心情的词语是()。

师:(垂头丧气)低着头,精神不振。形容失望懊丧的样子是啊,我们心爱的“幸福鸟”飞走了,我们耷拉着脑袋,心情低落、失望懊丧。同学们,你们自己练习读一读,一会找人展示读。(指名读)师:这只让我们牵肠挂肚、寄托了我们这么丰富情感的风筝到底有没有找到呢?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出示课件:课文的最后一段:“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贾平凹并没有写下去,用一个省略号给我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如果他要继续写下去,会写什么呢?

学生会说(找到或没找到)

师:如果找到,一定是这样的心情。(出示表快乐的词语,学生读: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欢天喜地、欣喜若狂)

师:如果没有找到,心情会是这样的(垂头丧气、愁眉不展、心如刀割、心急如焚、伤心不已)

我们就当回作家,用上老师推荐给大家的词语,把文章续写1-2句话。学生读

找两个同学即可,一个找到的,一个没找到的做代表。

师:找到风筝当然快乐,悲伤一扫而光,如果没找到,心中依旧充满希望,不管风筝有没有找到,做风筝、放风筝的这份快乐永远留在孩子们的心中,所以,作者在文章的开始写到:出示第一段,学生读。总结:小小的风筝确实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欢乐与小小的伤心。作者更是用细致的心理描写将这份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串成了一条快乐夹杂伤心的线久久萦绕在我们心中。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孩子都怀有 3

一颗美好的心,一颗憧憬的心,在风筝上放飞我们的理想和希望。

三、写字指导

指导书写“精、希、却、依、拼命”

1.指明读准字音,说一说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出示:精、却、依、却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希 上下结构

(上紧下疏)命(半包围结构)2.重点观察“精、希压线笔画,师师范写“精、希” 3.学生描一照二写三。

板书

风筝

最大的快乐(红字部分是最后孩子读完第一自然段你才板书)

做风筝

高兴

放风筝

激动

找风筝

12.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十二

(一)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三)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能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能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二、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三、教学准备

PPT、微视频、自主学习任务单。

四、教学过程

(一)板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这落花生啊,其实就是我们常见常吃的花生,那你知道它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吗?谁来说说?(学生交流)是的,这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同学们请看,花生在地上开花,花败之后形成子房柄,子房柄钻入土里发育成果实,这就叫落花而生。所以,花生又叫“落花生”。明白了吗?

(二)检查自主学习效果

1.课前大家都进行了自主学习,词语会读吗?(出示词语)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两个小组展示、评价)?全班齐读。

2.大家来看这个字“茅”,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拿起笔,在练习本上写两个。

3.通过预习,你知道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学生汇报,师板书:种花生 收花生 吃花生 议花生

哪个自然段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哪些自然段写了吃花生、议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1

吃花生 议花生2—15

(指着板书中的数字)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一:学生能说得有详有略。

预设二:学生说不出。引导:大家看,种花生和收花生只用了一个自然段,其余的自然段都是写吃花生、议花生的,这就是有详有略。

那文章重点写的是什么?(学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叫详略得当。

(三)品读文本

1.我们先来看第一自然段,(出示)谁来读?大家看这个词“居然”,什么意思呢?种花生收获了是很平常的事情呀,怎么就意想不到呢?(学生谈理解)透过这个词,你能体会到“我们”心情如何?

大家再看这四个词(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读一读,平时词语和词语之间一般用顿号隔开,在这里为什么用逗号呢?如果我换成顿号,谁来读一读这四个词(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再来读一读原来的,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用逗号不用顿号了吧?对啊,这4个词语代表着4个过程,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花生收获了,大家聚在一起吃花生、议花生,他们在议论花生的什么?(学生交流)请大家默读6~15段,画出描写花生好处的句子。(学生读文、交流句子)花生的好处很多,可父亲说有一样最可贵?(出示第10段)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句子中有个词“爱慕之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一见桃子、石榴、苹果就产生爱慕之心呢?生谈理解。(出示图片)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桃子、石榴、苹果吗?那花生呢?(出示花生图片)我们来看文中怎么说的?找到描写花生的句子再来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花生的果实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鲜红嫩绿吗?它没有华丽的外表,它并不好看,用一个词形容:朴实无华(板书)。花生不但没有华丽的外表,它还矮矮地长在地上,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从这里你又体会到什么?默默无闻(板书)花生虽然不好看,但它仍然默默奉献着自己的果实,正如父亲所说(引读: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就是花生的最可贵之处。

老师有一个问题,既然要说花生的好处,为什么父亲还要提到桃子、石榴、苹果呢?(生说)这是对比的写法,是为了衬托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可贵品质。

3.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生:他在赞美像花生一样的人。

师:像花生一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生:是有用的人。

师:文中是怎么说的呢?生说。(出示第13段)

什么叫“体面”?你们看,老师今天特地穿了一件白衬衫,好看吗?这就叫“讲体面”。那什么是“只讲体面”呢?我们能不能“只讲体面”?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学生交流。

是啊,我们应该做有用的人,引读: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正是因为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他,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四)学习写法,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篇课文作者借助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其实这是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大家请看微视频(借物喻人)。你还从身边的哪些事物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1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十三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1)自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词语:

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1)做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板书:依然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放风筝。

重点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板书:拼命

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三、拓展想象

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板书:10风筝

做风筝高兴

放风筝高兴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体验

找风筝难受

14.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 篇十四

11+22=

60×9=

8×51=

564-12=

456+45=

30×4=

81÷9=

70÷7=

45-23=

12+24=

420÷6=

100×26=

2400+300 =

5600÷7 =

320+780=

400×5=

209×4=

8652+36 =

9×12=

4020×10=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是9厘米的正方形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两盒玻璃球,甲盒比乙盒少19个,小明从乙盒中取出5个球,送给小花3个,剩下的放入甲盒,这时乙盒个数是甲盒的2倍.甲、乙盒原来各有玻璃球多少个?

3、王老师带了8000元钱,买一台电脑用去了6387元,买一台打印机用去986元,还剩多少元?

4、三、四年级同学一共收集树种65千克,三年级同学收集6袋,每袋5千克,四年级心理学收集了多少千克?

5、电视机厂第一天上午生产电视机274台,下午生产196台,如果第三天生产510台,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生产多少台? 456-12=

879+54=

13×3=

270÷3=

730-459= 157+405=

360×2=

280÷7=

640-181=

559+67=

38×4=

360÷6=

350-90=

2657+79=

380×5= 72 ×2=

×9 =

–87=

– 96=

384 –312=

1、家具厂上个月生产单人木床1500张,双人木床1850张,铁床2500张,铁床比木床少生产多少张?

2、手帕厂原计划八月份生产手帕3280打.采用新的生产流水线后,生产的手帕运走了2960打,还剩875打.比原来计划增产多少打?

3、少先队员割草.第一小队割草46千克,第二小队割草54千克,第三小队比第一、二小队割草总数少39千克,第三小队割草多少千克?

4、第一养鸡场养鸡2670只,第二养鸡场比第一养鸡场少养980只,两个养鸡场一共养鸡多少只?

5、食堂九月份烧煤300千克,十月分比九月份节约用煤40千克.两个月共烧煤多少千克?

120×4=

480÷8=

160×6=

12×7 =

900÷10= 160×5=

480+321=

300-299=

1000-72=

180×5= 689×5≈

5430÷9≈

3976÷8≈

2080×4≈

263×8≈

240+372 =

578-525 =

577-149 =

89×10=

899-220=

1、冬冬和明明帮老师搬书,一共有26本书,冬冬先抢着搬了一部分,明明不服气,抢走一半,冬冬又从明明处抢回一半,明明不肯,冬冬还他5本,这时冬冬比明明少搬2本,问最初冬冬准备搬多少本?

2、甲乙两船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在距A地700处第一次相遇,两船继续航行,到达对岸后返航,在返航途中,距乙地400处,第二次相遇,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

3、洗衣机厂九月份上半月生产洗衣机845台,下半月生产968台,八月分生产1560台.九月份比八月份多生产多少台?两个月共生产多少台?

4、张大伯家有8袋化肥,每袋重50千克,用去31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5、饲养小组养灰兔75只,养的白兔是灰兔的5倍.两种兔共多少只? 106×9 =

465-451=

280×6 =

213+268=

72+287= 389-350=

925+440=

985-257=

165-42 =

2300-409= 528+323 =

1100×5=

555-377=

298+4590 =

220×8= 1970-289=

415×9=

500-251=

666×3=

288×9=

1、饲养小组养灰兔75只,是白兔的5倍.这个饲养小组共养兔多少只?

2、一个小组有9个工人,同时加工塑料封面,平均每人加工 105个.把其中的850个装在箱子里,还剩下多少个?

3、商场有白汗衫8箱,每箱560件.有花汗衫2600件.花汗衫比白汗衫少多少件?

4、一箱桔子重15千克,一箱苹果的重量是桔子的2倍.8箱这样的苹果重多少千克?

5、供销社收购鸡蛋1300千克,收购的鸭蛋比鸡蛋多2500千克.收购的鸡蛋和鸭蛋共多少千克? 269+987=

570-381=

1500-711=

420×2=

990÷3=

770÷7=

660÷3=

960÷3=

180÷9=

659+15=

560+114=

206×6=

380×6=

844+123=

700÷7=

744+158=

288+999=

183+695=

2340+606=

212+297=

677-499=

1、书法小组有6个同学,每人每天写24个大字,照这样计算,一星期,这个书法小组共写多少个大字?

2、玩具厂每个工人每小时可以制作6个玩具,9个工人工作小时,可以制造玩具多少个?

3、缝纫小组有8个工人,每人每天做4套衣服.6天可以做衣服多少套?

4、一个网球约重60克,一个少年排球的重量是网球重量的4倍.9个少年排球重多少千克?

5、一只蜻蜓一小时最多能吃840只蚊子,照这样计算,4只蜻蜓2小时最多能吃蚊子多少只? 660÷6=

800×2=

500÷5=

3×800=

420÷7=

3×220=

480÷4=

589+33=

420-20=

93÷3=

645-936=

2008-2000=

615×5=

385×7=

170×5 =

7371×4=

507×8=

162-85=

437×6=

4500×36 =

1、童装厂九月份计划生产童装2060套,结果上半月生产1208套,下半月生产1395套,超过计划多少套?

2、同学们去植树.三年级3个班,每班种 45棵,四年级种的棵数是三年级总数的2倍.四年级种了多少棵?

3、一个小组生产一种 零件.前5天平均每天生产125个,第六天生产135个.这个小组一星期(五天)生产这种零件多少个?

4、第一小队参加学校劳动,每人每次搬砖6块,9人4次可搬砖多少块?

5、林场有2800棵杨树,柳树比杨树多1500棵,松树比柳树少120棵.松树有多少棵?

880÷4=

1200-299=

111×7=

808-46=

7950+51=

810÷9=

0×85=

70÷7=

1478×2=

5×900=

416×6= 3656×4=

800177=

142×4=

788-336=

75+217=

415+2120 =

78×7=

150-48=

360+1578 =

918-97 =

1、学校举行美术作品展览.一、二年级展出48幅,三年级展出的图画是一、二年级总数的2倍.三个年级共展出多少幅?

2、供销社采购了一批书包.红书包有65只,黄书包的只数是红书包的2倍,花书包比黄书包少30只,花书包有多少只?

3、菜场运来西红柿和黄瓜共重400千克,其中西红柿4筐,每筐38千克.黄瓜有多少千克?

4、新风村修一条路,平均每天修150米,修了4天,还剩80米没修.这条路长多少米?

5、电视机厂第一天装配电视机215台,第二天上午装配108台,下午装配136台.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装配多少台? 238×6=

876×3=

417×6=

753×5=

2×178=

439+460=

248+8970=

375×5=

67×6=

3940-120 = 450-75=

268+29=

315-345 =

948-13 =

560-124 =

756+235=

1780-264=

485+121=

7178-777=

149+789=

1、水果店有苹果64千克,梨是苹果的4倍,把这些梨平均装在8个筐里,每个筐里有多少千克?

2、电影院楼下有8排,共有428个座位,楼上有9排,每排28个座位,楼上比楼下少多少个座位?

3、印刷厂计划每天印1350本书,实际5天印了7000本,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印多少本?

4、提高题:

a.一幢六层楼,每层之间有20级楼梯,从楼下走到5层,要走多少级楼梯?

b.在一道减法算式中,已知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100,那么被减数是多少? 80÷4=

100÷2 =

100×4 =

240÷6 =

360÷4 =

560÷7=

78+32=

280+60=

740-300 =

210×4 =

63÷9=

506×4=

561×4=

642-206 =

72+240=

25+276=

63÷7=

50×6=

420-80=

1、有48个学生参加三项体育比赛,但参加的每项活动的人数不一样,而人数都有一个数字 “6”,参加三项体育比赛的各有几人?

`

2、龙龙和亮亮去公园玩,想买门票,但钱都不够,龙龙缺4元8角,亮亮缺1分,两人钱加起来仍不够买一张门票,公园门票多少钱?

3、三个人同时吃3个西红柿,用3分钟吃完,六个人同时吃6个西红柿要几分钟?

4、有10张卡片,正面朝上,每次翻动6张卡片,经过若干次翻动,卡片能否都反面朝上?

5、小张买了24瓶汽水,每4个空瓶可以换1瓶汽水,小张共能喝到几瓶汽水?

300×5= 2400÷3= 15×3= 400÷4= 9×500=

40×8= 20×7= 20÷5= 90÷3= 64×2=

782×5= 906×3= 104×5=

745×5= 497×7=

250×4= 612×3= 436×4= 312×2= 1、4×4ׄ„×4(25个4),积的个位数是几?24个2相乘,积末尾数字是几?

2、桌子上摆了很多硬币,按一个一角,两个五角,三个一元的次序排列,一共 19枚硬币。问:最后一个是多少钱的?第十四个是多少钱的?

3、三、四年级共植树108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22棵,求三、四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4、丽丽在一次测验中,数学和语文共得192分,数学比语文多6分,丽丽的数学、语文各得多少分?

5、甲、乙两生产组共有车床136台,如果甲组给乙组12台,则两组的台数相等,问两组车床各有多少台? 198×9= 9×80= 72÷8= 6×19= 949—260= 127+834= 31+779= 58×6= 800-75= 90×4 = 206+103= 2080-106= 39×5= 75×7= 204+498= 277×8=

(1)1 1(2)3 4(3)2 1 2(4)1 2 2 × 3 × 4 × 2 × 5

1、按要求画线段。

(1)画一条长45毫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1分米短3厘米的线段。

2、王大爷要用三根分别长为3米、4米、5米的竹竿为一个篱笆(一面靠墙),连接处为50分米,围成后篱笆有多长?

3、游泳池长200米,小明游了2个来回,有没有1000米?

4、翁老师每天从家骑自行车7分钟到学校,他每分钟大约骑200米。翁老师的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

5、玉环到杭州约260千米,小明一家要去杭州玩,他们早上7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1时能到达吗? 50×2= 400×6= 22×3= 54÷9= 460-80= 23×4= 57×0= 41×3= 8000×5= 5000÷5=

240÷8= 230-40= 240×2= 290+90= 130×4=

9300+311= 1008×5= 280÷4= 0+128= 300×0= 1、19个25连加的和是多少? 2、246里有几个6?

2、一个数的10倍是8700,这个数是多少?

3、甲数是60,是乙数的3倍,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4、774除以那个数的商是9?

5、两个加数都是750,和是多少? 6、527比284大多少? 7、746加上什么数得1000? 8、326比一个数小44,求这个数?

9、已知减数是157,差是86,求被减数? 11、728的4倍是多少? 900÷3= 25×4= 56×2= 24×5= 15×4= 50×4= 310×7= 980×7= 40×2= 105×4= 30×2= 120×3= 9000÷3= 0×200= 40÷4= 2000×4= 21×3= 50×4= 100÷5= 80÷4= 63÷9= 1000×7= 300×5= 240÷6= 500×9= 8000÷2=

1、小丽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由于粗心,把个位上的 4 看作7,十位上的 8 看作2结果和是306。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2、一根铁丝剪去一半,再减去余下的一半,还剩14 分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分米?

3、小红、小丽、小华三人分苹果,小红得的比总数的一半多1 个,小丽得的比剩下的一半多1 个,小华得10个。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4、三只笼子里共养24 只兔子,如果从第一只笼子里取出4 只放到第二只笼里,再从第二只笼里取出3 只放到第三只笼里,那么三只笼里的兔子就一样多。原来三只笼里各养了多少只兔子?

5、有种水草每天能长一倍,8 天能长满一池塘。长满半池塘要几天? 750×9=

326×5=

72÷8 =

308×6=

265×7=

387×8 =

230-40=

800×2=

240×2=

352×7=

2769+647=

481×2=

567-567=

560×7=

736×2= 1100-271=

2506-840=

1481+3027 =

1800×4=

210×7=

31、一个数的5倍加上6 减去10 再除以9,得4。这个数是多少?

32、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8 错看成5,个位上的7 错看成1,结果求出的错误的差是236。正确的差是多少?

33、某人乘火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一半时开始睡觉,当他醒来时发现火车又行了睡时剩下路程的一半,这时离乙地还有100 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4、妈妈从副食店买回一些鸡蛋。第一天吃了全部的一半又一个,第二天吃了余下的一半又2 个,第三天吃了3 个,恰好吃完。妈妈买回多少个鸡蛋?

35、有甲、乙、丙、丁四篮苹果,如果从甲篮拿出10 个给乙篮,从乙篮拿出 2 个给丙篮,从丙篮拿出20 个给丁篮,从丁篮拿出 14 个甲篮后,四篮苹果的个数相等,已知四篮共有苹果120 个。原来四篮各有多少个苹果? 1040×5=

1206×8=

1356×7=

2080×3=

246×3=

56×5=

9020×3=

174×6=

327×5=

118×7=

384×8=

352×4=

871×3=

524×6=

76×4= 2400×3=

150×3=

804×4=

9×500=

40×8=

1、聪聪住的这幢楼共有 6 层,每层楼梯 20 级,她家住在五楼,聪聪每次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自己住的那一层?

2、小红家住六楼,她从底楼走到二楼用 1 分钟,那么她从底楼走到六楼要用多少分钟?

3、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料锯成 5 段,每锯一次要用 3 分钟,一共要用多少分钟?

4、时钟 3 点钟敲 3 下,6 秒钟敲完;6 点钟敲 6 下,几秒钟敲完?

5、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参加队列表演,有 32 人参加,每 4 人一行,前后两行间隔 2 米,这个队列全长多少米?

43×5=

602×4=

64+486 =

942-100=

64×4=

35×6=

42+36=

37×8 =

187-211=

795-214=

192+233=

256-145=

245+889=

1547+255=

1470-266=

266×3=

796×3=

123+456=

789+156=

1、某工厂厂庆,在一条长 40 米的大路两侧插彩旗,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 22 面,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多少米?

2、小玲家养了 46 只鸭子,24 只鸡,养的鸡和鹅的总只数比养的鸭多 5 只。小玲家养了多少只鹅?

3、一个筐里装着 52 个苹果,另一个筐里装着一些梨。如果从梨筐里取走 18 个梨,那么梨就比苹果少 12 个。原来梨筐里有多少个梨?

4、某校三年级一班为欢迎“手拉手”小朋友们的到来,买了若干糖果。已知水果糖比小白兔软糖多 15 块,巧克力糖比水果糖多 28 块。又知巧克力糖的块数恰好是小白兔软糖块数的 2 倍。三年级一班共买了多少块糖果?

264+159=

892-537=

763-386 =

72-29 =

406+369=

683+258=

359+432=

81÷9 = 460+177=

698-245=

456+299=

542-128= 853+109=

630×7=

550×9=

900-473=

1、甲、乙两箱共有水果50千克,若从甲箱中取出6千克放到乙箱中,这时甲箱还比乙箱多2千克,求两箱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2、一口枯井深 230 厘米,一只蜗牛要从井底爬到井口处。它每天白天向上爬 110 厘米,而夜晚却要向下滑 70 厘米。这只蜗牛哪一个白天才能爬出井口?

3、食堂运来一批大米,吃掉 24 袋,剩下的袋数是吃掉的 2 倍。食堂运来大米多少袋?

4、甲、乙、丙三人原各有桃子若干个。甲给乙 2 个,乙给丙 3 个,丙又给甲 5 个后,三人都有桃子 9 个。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桃子多少个?

5、、三座桥,第一座长 287 米,第二座比第一座长 85 米,第三座比第一座与第二座的总长短 142 米。第三座桥长多少米?

208+342= 03-589=

99×8 =

235+178= 605×3=

45×9=

369×2=

258+493= 45×9=

198-98 =

741-159 =

54÷6 = 78×3=

1005×3 =

996×2=

256×7=

365×5 =

150×4=

328+172=

1、有甲乙两人,甲收藏图书有 600 本,乙收藏的图书本数是甲的 3 倍。甲乙两人收藏的图书相差多少本?

2、学校饲养小组养了 18 只黑兔,养的灰兔的只数是黑兔的 3 倍,养的白兔的只数比灰兔多 12 只,学校饲养小组养了多少只白兔?

3、商店里有红气球 54 个,黄气球 24 个,花气球和黄气球的总数比红气球少 8 个。有花气球多少个?

4、文峰超市运来雪碧 80 箱,运来可乐的箱数是雪碧的 3 倍,运来芬达 180 箱。三种饮料共运来多少箱?

5、强强去外婆家,如果他来回都步行要用 90 分钟。如果他去时步行,回来时乘车一共 用了 58 分。他回来时乘车要用多少分钟? 516-123=

347×4=

2762-762=

75×6=

451+549 =

34+306 =

720÷8 =

1865-468=

3689+498 =

169+584=

345+255=

257×4=

4×38 =

256+389=

567×2=

3700×1=

1、铅笔长18厘米,钢笔长1分米23毫米,哪种笔长?长多少?

2、一根8米长的铁丝,对折3次后,每段铁丝有多长?

3、用一根长3米的彩带,剪成同样长的5段,每一段刚好做一个蝴蝶结,做一个蝴蝶结大约需要多长的彩带?

4、一本故事书厚4厘米,5本这样的故事书厚多少厘米?合多少分米?

5、李叔叔要把2米长的木材平均分成4段做木凳,每段有多长? 4厘米=()毫米

80毫米=()厘米;

6分米=()厘米 70厘米=()分米;

3分米=()毫米

400毫米=()分米;5米=()分米

20分米=()米;

6米=()厘米 900厘米=()米;

2分米=()厘米=()毫米

5分米=()厘米

9米=()分米=()厘米=()毫米 床长约2()

儿童漫画书宽约2()小华身高130()学校操场一圈200()一根跳绳长2()一个杯子高10()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一幢楼高12()一个别针长34()

乐乐家离图书馆3000米,合()千米 汽车每小时行驶60()

1、小星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几小时?

2、一封信昨天17:00从邮箱取出,到今天7:00到达目的地,这封信经过了多少小时到达目的地?

上一篇:制作编写超级批处理病毒病毒防范下一篇:自信助人成功励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