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卢玉婷)

2024-07-17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卢玉婷)(精选6篇)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卢玉婷) 篇一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中的第一课时。这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建简单,是对分数在相同分母的情况下进行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下面是我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计算方法的练习机会,同时帮助小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突出了以下一些特点: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运算图式。新课标所要求:问题来自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也应当由学生自己去探究与体验。本课以分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借助画图或折纸,边涂、边想、边算,凭借已有的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在头脑中逐步积累并建立起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表象。在经历了一番操作和探索之后,学生已能用自己朴素的言语对运算方法加以表述。借助直观图形来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同时也在探索、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

2、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主动学习。

本课在设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的例题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作为教学题材,从学生熟悉的分吃西瓜的情境出发,让学生从中提炼出与分数有关的数学信息,并且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主动地提出数学问题,明确了本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老师则顺水推舟地引领学生去主动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设计,改变了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传统做法,所有的例题和部分练习题都出自于学生之口,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解决自己提出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与成功的乐趣,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让学生在恰当的生长点上顺利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和认了分数及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在新授课之前先练习了四道题,复习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算理,又在复习分数的意义中引入猜测,通过习旧引新,承前启后;再通过故事作为切入点,创设亲切、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卢玉婷) 篇二

一、教学前, 对算理的分析思考

思考一:何为算理

顾名思义, 算理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 是指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 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整数加减的算理算法学生已掌握得比较熟练, 但算理往往是在算法之前懂了即弃的东西, 而算法在后继学习中反复使用, 形成了技能, 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 所以对于算理学生往往难以表达, 不习惯表达, 也无须表达, 因为常用的是技能而不是算理, 它不具有操作性。

思考二:如何看待算理

对于算理的理解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要掌握, 是不是在同一个时间内同时掌握的, 笔者不这样认为, 因为计算是程序性的知识, 可以允许有些学生不理解算理, 但一定要掌握算法。当然也允许有些学生迟一些悟到算理, 因为算理太抽象了, 连教师都难以弄明白的东西让学生在一节课里搞明白确实有点高要求。

思考三:, 学生会从哪些方面思考

对于这一式子, 学生可能会从分数的意义这一角度思考, 这是为什么?第一, 它是没有错的。因为为什么等于5/8, 学生很自然会从5/8表示什么意思来表达, 或者多说一点, 把2份和3份合起来是5份, 5份就是5/8。因为离学生最接近的分数知识是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面的分析, 学生无法从分数单位这个角度来解释加法。那么教材为什么非要从分数单位这一角度来思考分数的加、减法?笔者认为原因有两个:第一, 分数加、减法是小学阶段最后一种数的加、减法运算, 它与前面的整数、小数加减法算理一样。学习的过程有积累成多, 又要走向化归找本, 把小学阶段的加、减法压缩成一个包, 便于记忆。第二, 为下一节课找到计算的方法作铺垫。只有把分数加、减法纳入到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 才能找到计算的方向。

思考四:要引导学生明白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要让大部分学生明白分数单位也是计数单位, 它同个、十、百、千一样。只要分数单位一样, 就直接把个数相加、减。从2份、3份、5份过渡到2个1/8、3个1/8、5个1/8, 理解5份怎么就是5/8, 因为1份是1个1/8, 5份就是5个1/8。5个1/8是怎么来的, 就是2个1/8和3个1/8合起来的。其实这些知识学生已储备充足, 前面已经学过分数意义、分数单位、分数的组成等。但不知道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分数加法, 如果不从这个角度分析分数加法也不影响学生对本节课同分母分数的计算。但是我们还需要把分数的加、减法纳入到整数、小数的加减法中, 让学生明白它们的算理是相通的。这样, 既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 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那么如何使学生在知道结果的基础上明白法则背后的算理呢?

二、教学中, 对算理的分析理解

(一) 形式上迁移, 初显算理

迁移在心理学中, 它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整数加、减法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过去已久, 因为算理往往是在算法之前懂了即弃的东西, 而算法在后继学习中反复使用, 形成了技能, 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所以课始先安排自主练习。

【片段一】复习旧知

200+300 0.6-0.2 (2/8) + (3/8)

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200+300=500 2个百+3个百=5个百

0.6-0.2=0.4 6个0.1-2个0.1=4个0.1

在回顾整数和小数的算理之后, 学生很顺利地说出了分数加法的算理。但此刻完整准确的算理表达并非是学生对算理充分理解后的高度概括。更多的是模仿, 也就是说, 教学到这里还是远远不够的。

(二) 多元化思考, 诠释算理

根据教材将分数加、减法内容安排在分数的意义、通分等之后, 按照现实起点, 学生往往会根据最近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学生还是会自然而然地用分数的意义来解释, 而教材编排教学目标是根据分数单位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了了解学生的原生态现实起点, 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画出来。

【片段二】, 你是怎么想的?用图表示出来。

反馈:画3个圆的学生上来汇报。

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 取其中的2份, 再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 取其中的3份, 合起来就是5/8。

师:合起来应该是5份, 5份跟5/8有什么关系?5份为什么就是5/8?

生:因为1份就是1个1/8, 5份就是5个1/8。

师:数一数是不是5个1/8, 5个1/8是怎么来的?

生:就是2个1/8和3个1/8合起来的。

反馈:画一个圆的学生上来汇报。

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 先取其中的2份, 再取其中的3份, 合起来就是5/8。

师:2份、3份和题目 (2/8) + (3/8) 有什么关系?

生:2份就是2/8, 3份就是3/8。

师:2份和3份合起来是5份没错, 那一份到底有多大, 能否用一个数来表示?

生:一份就是一个1/8。

师:谁能结合图用上1/8说说 (2/8) + (3/8) 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反馈:画一条线段的学生上来汇报。

师:不管是画一个圆, 还是画了多个圆, 都表示把2个 (1/8) +3个1/8=5个1/8。当然, 不仅可以画圆, 还有线段, 其他图形都可以。

面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极其相似的想法, 我们的教学不能回避, 而要正视学生的想法有没有道理, 思考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千万不要急于统一到书上的那种想法。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来理解分数很正常, 因为分数的意义学习时间离学生最近。再者, 学生往往会根据5/8表示的意义来替代加法的算理。

回顾教学, 我们不难发现课始的教学实例, 学生一开始对的解释是纯属是一种模仿, 在真正探究的时候又会把真实的想法表露出来。所以我们要放慢教学脚步, 站在学生的角度跟他们同时思考共同前进。

(三) 全方位沟通, 化归算理

分数的计算是小学阶段最后一种数的运算, 学生对小学阶段的所有计算需要有个整体认识。在学习分数加、减法之前, 学生从最简单的整数加、减法逐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及小数的加、减法等。随着年级的升高其学习内容也不断丰富, 而算理只有一条。因此, 这节课肩负着沟通化归、减轻记忆负担、融会贯通的重任。

【片段三】

200+300 0.6-0.2

师:计算这三道题目, 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点?

生:每一道题目的加数、减数、和或差的计数单位是一样的。

师:在计算的过程中, 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生:计数单位不变, 个数相加减。

师:重新算一算这三道题目。

生:200+300, 0+0=0、0+0=0、2+3=5, 等于500;

0.6-0.2, 6-2=4、0-0=0, 等于0.4。

师:怎么就不用计算就可以呢?

生:8是分母, 分母不变。

师:分母也是一个数, 为什么可以不参加计算呢?

生:1/8表示的是分数单位, 也就是计数单位, 它不参与计算。

师:那么你们觉得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小数加、减法到底一样还是不一样?

生:不一样, 整数、小数每个数都要参与计算, 而分数就不是这样了。

生:其实是一样的, 都是计数单位不变, 计数单位个数相加减。

师:真棒, 我们能把小数、整数、分数的加、减法进行很好的比较沟通, 明白了算理, 那么有关分数的其他加、减法题目是不是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呢?

【片段四】

尝试计算:

师: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

生:发现所有的分母都没有参与计算, 也就是说分母是不变的。

师:谁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简单点。

生:分数单位不变, 个数相加减。

生: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减。

师:讲得很有道理, 打开书看看, 书上是怎么说的?一起读读。

【片段五】

1.算一算。

2.连一连。

在练习设计注重新知巩固的同时, 又要涉及知识的延伸点, 如。

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异分母分数的加法等, 把课堂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 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整体性。

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卢玉婷) 篇三

教科书第80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使学生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温故练习

1.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出示图片)

(1)比一比,辣椒和土豆谁种得面积大?黄瓜和番茄谁种得面积大?

(2)比一比茄子和青菜谁种得面积大?

(3)选两个条件,提一个数学问题。

一类: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要约成最简分数。

一类: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这几题与其他题不同在哪里呢?(我们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叫做异分母分数,这些都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揭示课题:我们就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课堂助学

1.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

(1)教学例1:

例1.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其中种黄瓜,种番茄。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①师:你认为结果是多少?

④师:如果每次计算异分母分数都去画图,会很不方便,能不能用算式表示计算过程呢?

学生交流:可以先通分变成同分母分数。

师:请同学们用通分的方法试一试,填一填。

答:种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 。

师:异分母分数加法由于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2.教学异分母分数减法

(1)明桥小学的同学们打算在秋天的时候,把这块长方形试验田的种青菜,种菠菜。青菜的面积比菠菜的面积少几分之几?

师:认真读一读,你会列式吗?

师: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师:展示学生作业,并交流。

(2)明桥小学的同学们爱吃番茄,他们打算明年把这块长方形试验田的种黄瓜,其余的都种番茄。番茄的面积占这块试验田的几分之几?

师:认真读一读,你会列式吗?

师: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师展示学生作业,并让学生交流。

师:你会验算吗?

3.回顾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 ),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 )。

三、同步训练

1.填空:建议放在同步训练第一题。

2.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帮助改正。

3.练一练。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四、课堂小结

总结: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的结果要(检验)。

五、当堂检测

1.先在算式下面的图形中涂一涂,再写出得救。

【教后反思】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任何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只要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就能发现,到处都是数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引下,设计“计算教学‘生活化”’的设想,试图通过将现行教材中枯燥的分数计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取之于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学习和发展数学。

在“改造内容”的同时在情境的创设上注重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情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为复习作铺垫,与课标提出的“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数的运算教学要求相吻合,能有效地利用情境中的信息,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去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温故预习部分,通过提供大量的图片信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将原本简单枯燥的计算,变得活泼、生动,易于学生接受,也符合了学生的思维特点。

对课的结构作了一些大胆拓展,以具有开放结构、富于真实意义的数学活动为主,以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解答例题时采用猜想—验证—说理—总结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探究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时,我给予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尝试计算、小组讨论、充分交流,初步领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于教学的难点:为什么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我利用课件演示,用直观的图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分数的分母不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这样能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

4.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四

设计目标:以整数的加减法为依托,使学生明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理。通过猜测、设想、尝试等方式,逐步探索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总结计算方法,并能对结果会灵活处理。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难点:体会感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分数的概念: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什么叫分数?

2、填空:(1)

5/8的分数单位是()

(2)

4/9()个1/9

(3)

4/7是4个()

(4)

3个1/5是()

3、引导:很早以前我们就学过整数加减法,那么分数的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呢?我们今天先来研究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4、5月8日是小明的生日,那一天,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准备了一个大蛋糕,小明可高兴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一家人吃的很开心, 小明的爸爸吃了3块,占整个蛋糕的3/8 ,小明的妈妈吃了1块,占整个蛋糕的1/8。

问: 你能说说这里的两个分数的意义吗?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或者是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生可能:

1、爸爸妈妈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2、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3、还剩几分之几?

师: 不错,看来同学们对分数有了一定的掌握。

(达到复习分数相关知识如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大小比较、分数与除法关系、最简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的目的,沟通分数间知识的联系,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分数加法的意义和算理

(1)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不少的问题,我们来看这两个问题。(出示:爸妈一共吃了多少块?爸妈共吃了几分之几?)

师:第一个问题谁来说说该怎么解答?(生: 3+1)为什么用加法?你能说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吗?第二个问题呢?(生: 3/8+1/8)你能说说为什么用加法吗?请你比较一下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生答)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师:刚才我们用3/8+1/8来计算两人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谁知道这个算式的结果?为什么会等于4/8?

生可能: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3/8个,就是吃了8份中的3份,妈妈吃了1块,就是吃了8份中的1份,合起来就吃了8份中的4份就是4/8。

也有可能:分母是一样的,只需要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

师:已经有一部分的同学知道了道理,不过,还有一部分的同学光听文字叙述可能还是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同学都学会。那么请明白其中奥秘的同学想想办法,尝试用比较直观的方式,将你们所理解的理由展示给大家看。讲给班上的同学听听?行吗?

那么,还有不太理解的同学,请你先独立思考一下,或者和你的同座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学生验证,老师进行个别辅导。

(3)根据学生汇报整理出:

可能:方法一: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得出3/8+1/8=4/8小结:图示法

师:通过看图,我们可以看到,3/8里面有几个1/8,1/8里面有几个1/8,合起来是几个1/8?这个1/8就是3/8和1/8的什么呢?(分数单位)板书:3个1/8+1个1/8=4个1/8就等于4/8。

方法二:1个1/8加上3个1/8等于4个1/8,也就是4/8,小结:分数组成法

师:你能利用分数的组成来解释,真棒!

方法三:1/8=0.125,3/8=0.375,0.125+0.375=0.5=5/10=1/2,小结:转化法

师:能将分数转化成小数,用以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很有想法。

方法四:在前面某一方法的基础上,观察得出: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重点说明意义:

(1)这道题分子为什么能直接相加呢? 两个加数分母相同,即分数单位相同。(2)和与两个加数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板书: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3)同桌互相交流一下分母不变,分子相加的原因。

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出示: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师:刚才大家已经明白该怎样计算同分母的加法,现在我把规范的格式写一遍,希望大家在做作业的时候能够用规范的格式做作业。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掌握的比较好了,可以在算式后面直接写出结果。

2、认识分数减法的意义和计算算理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加法各部分的关系,你能利用这些关系从 3/8+1/8这个算式中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吗?(生答)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一组的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生答)从它们的联系,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分数减法的意义吗?(归纳分数减法的意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这两个减法算式的结果,你能说说它们的结果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可以这样算?你能说说理由吗?

师: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下分数减法的意义。

(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整数家减法的含义是一样,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只不过一个是整数,一个是分数而已。)

师:那么,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时,只需要把什么相减就可以了?(生答)

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看书,完成书中填空

3、小结:你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强调: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在意义的教学中我主要是用了迁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整数加法的意义的复习得出分数加法的意义,而减法的意义则是通过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然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归纳得出来的。在算理的教学上,由于学生在四年级的学习中对分数的加减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因此,在加法的计算中就直接让学生说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验证来说明结果的正确性,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加的有意义。)

四、练习巩固:

1、计算:

2/9+5/9=

6/7-2/7 =

7/8-5/8 =

3/4+3/4=

指名口算,在计算第三题和第四题时引导学生发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判断

(1)、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4/5+4/5=8/10()

(3)、1/9和2/18的分数单位相同。()

3、智力陷阱:

小明和他的同学陈静都喜欢课外阅读。小明一天看了《皮皮鲁和鲁西西外传》的1/2,陈静一天看了《淘气包马小跳》的1/2。两人一天共看完了1/2+1/2=2/2=1(本)。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4、开放天地:

师:你看夏天就快到了,为了解渴今天小红家买了一个西瓜,小红要把它分给爸爸、妈妈和自己三个人吃。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分这个西瓜呢?(学生说想法)

师:我们来看看小红她是怎么分的呢?(课件出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小红吃了其中的4/8,爸爸吃了其中的2/8,妈妈吃了其中的3/8,可能吗?为什么?)

(练习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既有强化算法的计算练习和判断练习,又有开放的欣赏练习,通过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了学生的数感。而且在开放题的练习中让学生受到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

四、作业:

5.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案教学设计 篇五

陈桥小学:杨胜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交流中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把结果约分。难点是:掌握算理概括计算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趣味填空

4个()+5个()=9个()9个()-5个()≠4个()小结: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设计意图:明确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一般常识。(二)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1、出示主题图(单位改为块)让学生提出问题

梳理:爸爸和妈妈一共吃几块?爸爸比妈妈多吃几块?还剩几块?(妈妈吃的是爸爸的几分之几?爸爸吃的是妈妈的几倍?作为拓展,重点研究前三个问题)提出问题后学生口答列式,并说出列式的依据

设计意图:回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为迁移到分数加法的意义做准备

2、改问题中的单位为张再让学生列式并说出列式的依据(出示课件)以张为单位,爸爸和妈妈吃的不足一个单位,引导学生想到了用分数表示分别是1/8和3/8

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提问:想想整数加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吗?(学生发现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相同,都是求和或求差)

设计意图:单位由块变成张,使计算有整数过渡到了分数,在数量关系没有变的情况下凸显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是相同的

(三)分组合作,探究算理

1、猜猜结果得多少,小组合作验证自己的猜想(4/8或4/16)根据学生汇报整理出

方法一:动手折纸的方法,得出1/8加3/8=4/8。方法二: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得出1/8+3/8=4/8

方法三:结合直观图1个1/8加上3个1/8等于4个1/8,出就是4/8 方法四:1/8=0.125,3/8=0.375,0.125+0.375=0.5,也就是1/2

2、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第三种方法分数组成的思路与已有经验更能有效衔接

设计意图:这里安排小组合作突出算法多样化,目的是促使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既拓展思路,又沟通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对比树立优化意识。

3、规范计算过程 师:首先怎样用算式表示3个1?8加1个1?8得4个1?8(教师板书规范的横式写法)然后比较刚才得出的计算结果,4/

8、1/2,哪种计算结果更简洁?借助直观图,学生感受到4/8就是1/2,体会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合理性和简约性。

4、巩固算理、总结法则自己尝试独立计算第二道题比说出思路后进行一组计算比赛内容是书后做一做1和2的前四道(订正时强调约分)

(1)观察这些算是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请做得快的学生向同伴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3)提问:问什么分母不变?(分数单位没有变)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第一关:

5/8+1/8=

7/9+2/9 =

4+1/4 =

1-11/30=

2、第二关:问题3

1-3/8-1/8 =

3、第三关:辨析题

张玲和陈静都喜欢课外阅读。张玲一天看了《皮皮鲁和鲁西西外传》的1/2,陈静一天看了《蓝猫3000问》的1/2。两人一天共看完了1/2+1/2=2/2=1(本)。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上述练习题的设计由简到难、步步提升。既巩固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又兼顾了计算中的不同情况。而辨析题的设计既可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中单位“1”的理解,又可对以后学习分百应用题作铺垫。

(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采用问话的形式总结:同学们,说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要点:

1、法则

2、为什么分母不变?

6.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卢玉婷) 篇六

解决一步计算减法问题。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减法计算,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总结、概括加减计算方法。先让学生观察算式中的分数和计算结果,发现分母相同;再观察、讨论计算过程,使学生知道: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在学生利用分数的意义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的基础上,总结概括计算方法,是对学生已有数学知识经验的提升。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计算能力。解决两步计算问题。

(1)教师谈话,并提第(3)个问题,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试一试。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教师参与交流,使学生学会连减和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同分母分数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在自主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在展示、交流个性化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学习新的计算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对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给予鼓励。考查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使学生能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分数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通过本题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宣誓大会活动总结下一篇:白羊座学习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