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剖析材料(共8篇)
1.作风建设剖析材料 篇一
作风建设剖析材料
有庆一小:杨云成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始终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注意为人师表,廉洁从表,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时时处处以一个人民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教书育人,关心集体,团结、尊重同事,恪尽职守,严谨治学,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文化业务素质及教育管理水平,自我认为认为是一名思想定、思想健康、品德优良、作风正派、业务过硬的教育工作者。
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了目前加强学校行业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民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通过学习县局有关行风建设文件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条例法规,我认真剖析,概括起来,我存在以下一些欠缺的地方:
一、爱岗敬业上做得不够。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错误思想,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以致群众对学校工作满意度不高。
二、工作拖沓,主动意识不强。有时对待一些中心工作抱着糊弄的态度,不愿深入,存在求稳怕乱思想,不愿接受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墨守成规,遇事不愿多想,心想反正上有领导,领导咋说我咋办,肯定错不了。许多工作到推不掉时才仓促动手做。
三、工作协调性差。总认为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不必劳驾他人,一人受累一人顶,到头来吃的苦多,犯的错多,弄得自己受屈,他人埋怨,没注意到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
四、平时不注意自身形象,不拘小节。说话随口无心,想说就说,不分场合、对象,谈话不注意方式方法,易与同事造成一些隔阂。
五、关心、帮助他人做得不够,与他人的谈心交流、沟通较少,做了许多自认为是不错却得不到别人理解的事。
六、情绪易激动,言行有时过激,自控能力不强。
2.作风建设剖析材料 篇二
但是, 拓展性材料的选择并非可以随心所欲, 更不能喧宾夺主。笔者就以我校青年教师执教的《渔歌子》为例进行剖析, 来谈谈对古诗词教学如何引用拓展性材料的一些看法。
[案例呈现]
一、了解作者, 揭示课题
1. 出示诗题, 读题, 正音。
2. 说说词与诗的区别。
(师出示关于诗、词区别的术语)
3. 介绍作者姓名由来。
二、诵读词文, 初感词义
1. 学生自由读。
2. 指名诵读2次。
三、词中赏画, 深入感悟
1.“不须归”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说不须归?
2. 张志和不仅是词人, 还是一位画家。 (出示颜真卿的评价“词中有画, 画中有词”)
3. 他的词就是一幅画, 这幅画中有什么景物? (学生上台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相应位置写下9种景物)
4. 老师这儿有几个填空, 你们能填吗?可以填颜色, 也可以填样子。
出示填空: () 的白鹭、 () 的西塞山、 () 的细雨……
5.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呢?你们想看吗? (出示《渔歌子》画面flash)
6. 指名读词2次。
7. 全班齐读。
8. 读着读着, 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赶紧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9. 交流练笔。
四、走近山水, 融入山水
1. 如果你置身其中, 你愿意回去吗?张志和呢?你从哪里知道的?
2. 齐读“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3. 他哥哥对他的不归有些着急, 写下了这么一首词。
(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 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4. 师生合作, 采取三环叠唱的方式对读兄弟俩的词。
第一环, 师引读:“太湖水, 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生对读:“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第二环, 师引读:“狂风浪起且须还。”生对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第三环, 师引读:“且须还。”生对读:“不须归。”
5.张志和留恋青山和绿水, 自称是江波钓徒。
(出示《唐书·张志和》传:“志和居江湖, 自称‘江波钓徒’, 每垂钓不设饵, 志不在鱼也。”)
看了以后, 你们又有什么想说的?
五、主题拓展, 互为比照
1.《渔歌子》文笔清新, 后代文人墨客对此推崇备至。
(出示苏东坡的《浣溪沙》、黄山谷的《浣溪沙》)
2. 你们发现了什么?
六、在《渔歌子》歌声中结束课堂教学
[剖析]
无疑, 这位教师有着“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 (《课标》语) , 努力突破就句论句、琐碎讲解的古诗词教学的藩篱, 但遗憾的是教学资源的过度开掘, 各种信息的轮番轰炸, 使学生与听课教师应接不暇, 而本应唱主角的古诗词学习却惨遭出局, 成了配角。笔者认为, 拓展时教师的心中必须如明镜般悬着四大意识, 才能将拓展落到实处。
一、目标意识———书市万卷适我取
课堂中小练笔的失败宣告了教学的失败。学生写得并不尽如人意, 大部分都是简单直接的古译今, 语言干巴巴的, 鲜有想象的成分。回顾教学过程,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很是花了一番心思, 在练笔这一教学环节前还特意作了系列铺垫:完成“ () 的鳜鱼、 () 的桃花……”的填空练习, 观看录像……那么, 为何教师的苦心造诣却化作一江春水向东流呢?
细一思量, 我们不难发现, 导致练笔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目标意识模糊。执教者自己尚不清楚要通过拓展材料达成什么目标, 学生又怎会有可喜的身心变化?录像的播放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它化静为动, 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直观、形象的视听文字, 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体验, 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推敲的环节没了, 想象的翅膀折了, 那本该神游万仞的体味大打折扣。同样, 填空环节的设置也没有多大的实际作用:怎样的鳜鱼呢?除了填“黄色”“肥美”外, 还有另外的答案吗?如此练习, 形同虚设罢了。
笔者认为, 练笔的主要目的就是扇动学生想象的双翼, 再现诗词的意象。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不在于拓展材料呈现的多少, 而在于吟诵美读是否到位。借助各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 (杨再隋语) , 找到作者感情的源头, 摸准作者感情的脉搏, 与作者产生共鸣。
由于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还比较简单, 所以, 教师适时、适度的启发引领必不可少。如“桃花的颜色怎么样的?树枝上的桃花全开了吗?风儿吹来, 桃花又是如何舞蹈的?流水清澈吗?你听到它的歌声了吗?”此类插话,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学生变成了作者, 仿佛置身其中, 诗词中的客观对象就主观化了, 练笔也就变得精彩纷呈了。
笔者认为, 教师不能依样画葫芦地将教参上、网上找来的资料甩卖给学生, 应作深入的理性思考:自己所选择的材料有没有实际价值?学生会从中产生些什么真问题, 又会得到些什么收获?
二、方法意识———拓展有路巧为径
古诗词短小精练、意蕴丰富, 为我们选择拓展性阅读材料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该如何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 使它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是我们需三思的。
1. 拓展在理解阻塞处
该教师无疑是一位认真的教师。他在大量查阅资料后, 引进了张志和的生平简介、张志和哥哥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同时代颜真卿等名人对张志和的评价。为体现“原汁原味”, 教师在引进资料时, 还选择了引用原文 (古文) 。众所周知, 课堂教学倡导“深入浅出”, 链接资料主要是为了起沟通作用。然而, 教师却忘记了学生读古文有障碍啊!生僻难懂的古文, 让学生深感学习古文的滞涩, 学习古诗词变得兴味索然。此番南辕北辙的做法, 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笔者认为, 教师不应该在此环节引用古文, 而应用平白易懂、简洁直白的话将作者的生平娓娓道来, 使学生在心理上对作者产生亲近感。
2. 拓展在比较品评处
古诗词学习不是孤立的, 读古诗词时, 链接引入其他古诗词, 可以出现多种意义的互照互证, 丰富意象, 加深理解。
在教学中, 该教师引入了后代诗家骚人仿《渔歌子》的体式、意境或词句而翻出的新作。这无疑是可喜之举, 因为教师是从写作的角度出发的。同一主题、不同特点的词进行对照阅读, 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神韵”, 感悟模仿的魅力。试想, 当学生吟诵着苏东坡的“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又怎会感受不到模仿对写作的重要性呢?模仿对苏轼这样的大文学家尚且有效, 又遑论在写作道路上才起步的他们呢?然而, 让人颇为遗憾的是, 由于课堂容量过多, 时间太紧张, 教师没有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品读, 拓展材料在屏幕上“虚晃一枪”就匆匆谢幕。
3. 拓展在文体把握处
相对古诗而言, 词较为少见。学生以前只接触过白居易的《忆江南》, 对词知之甚少。面对教师从网上搜集来的关于词的知识, 学生也只是一知半解。“纸上得来终觉浅”, 假如教师不想将课堂教学的着眼点落在语言的品评上, 可以把目光投注在对词的文体特点的感知中。
教师投影出示张志和的另外四首《渔父歌》, 让学生任选一首学习。那么, 学生在学法迁移中, 在品读感悟中, 将会自然而然明白关于词的一些基本知识:原来同一词牌的词格式、字数都一样,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三、尺度意识———乱花迷眼我独清
《渔歌子》通篇仅二十七字, 以画入词, 以平白如话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水墨淋漓的“烟波垂钓图”。也许是觉得就词论词、课堂容量太小的缘故吧, 教师将各种拓展性内容引入课堂。
那么, 学生在这节课中真的收获良多吗?恐怕效果并非尽如人意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教学环节:授课教师出示了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 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在简单地告诉学生这是哥哥怕张志和不回家而作的一首词后, 师生双方开始了三环叠唱式的对读。
课堂上书声琅琅, 学生读得声情并茂。笔者不禁为自己的才疏学浅感到汗颜:“草堂松径已胜攀”何解?问听课教师, 他们也一脸茫然。课后问学生, 自然也是一问三不知。既然不知其意, 怎么会应对自如, 读得如此有声有色呢?学生倒也直接:“这很简单。找到相同位置的词句与老师对着读, 再摇头晃脑一番, 韵味自然就来了。”听课教师面面相觑:原来聪明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学习方式, 是在揣测教师的心意。这样的课堂, 学生与静思默想基本“无缘”, 和潜心会文几乎“绝交”, 有的只是热热闹闹地回答教师的问题。而教师呢, 游离诗词、旁征博引, 走马灯般将拓展材料一一展示给学生。于是, 诗词成了引文, 而课外拓展反倒成了教学的主题。
任何事都讲究“度”, 拓展也同样如此。教师文本拓展上的过“度”直接导致学生在其他方面无法达到教学的度。因此, 教师要“精选”拓展性材料, 去粗取精、披沙拣金, 突出教学重点。
四、生成意识———润教细无声
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张志和, 教师引用了《唐书·张志和》传:“志和居江湖, 自称‘江波钓徒’, 每垂钓不设饵, 志不在鱼也。”这时, 一个思维活跃的男孩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然张志和志在山水之间, 就没必要拿不设鱼饵的钓鱼竿装作钓鱼的样子。那多累啊!”另一生立刻接过话茬:“别人怎么会知道他有没有放鱼饵呢?还不是他自己宣传的?他这样做, 是想哗众取宠。”教师一惊, 面对有些失控的场面, 面对钻入“死胡同”的学生, 教师着急了, 开始含糊其词地搪塞:“哦, 是吗?关于这一点我们下课再作探讨, 现在继续上课。”
其实, 张志和这一招学的是姜太公, 愿者上钩。果然, 张志和成功地吸引了唐宪宗的注意力, “唐宪宗 (李纯) 图真求其人不能致。” (《唐书·张志和》) 面对皇上的找寻, 张志和躲了起来, 也许, 他认为唐宪宗的诚意度不够, 也许, 如画的风景让他忘却了官场上尔虞我诈的烦恼, 让他深深地陶醉其间……张志和一改初衷, 寄情于山水之间, 整日吟诗作画。志和志不在“鱼”, 因此无“饵”就是有“饵”, “斜风细雨不须归”, “归途”自存心间。因此, 课堂上那两个插嘴的男孩还是颇有些见地的, 教师完全可抓住这一宝贵的生成性资源, 收获意料之外的精彩, 教师可作此反应:“是啊, 张志和从受尽恩宠到备受冷落, 他自然想以独特的举止来引人注目, 让皇上为失去自己这样的人才而后悔。然而, 张志和在唐宪宗四处寻访他时却毅然选择归隐, 不再入仕。是什么原因使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呢?”话至此, 学生不难体会到张志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已到达“不须归”的程度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 要时时牢记自己的职责, 以适当的、水到渠成的点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词的主旨。
3.深度剖析金属材料热处理的新工艺 篇三
【关键词】热处理;新工艺;激光;真空;形变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对机械零件、模具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金属热处理作为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工艺之一,往往是金属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由于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组成,只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结构等来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因此它具有其他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在汽车、拖拉机、机床等制造中,需要热处理的金属零件多达70%~80%,而在模具和滚动轴承中,金属热处理基本上达到了100%。因此它越发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业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激光热处理
激光自从问世以来,以其相干性和单色性好,能量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其一系列潜在绝大价值已经引起了各个部门的重视,特别是在航空军工等领域,激光更是被视为新一代制导武器。随着激光理论、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臻完善,激光热处理已经显现出了其独特的优点和效果,已经广泛应用于材料的切割、焊接、热处理等领域,是一种有望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新型热处理工艺手段。
1.1激光热处理工艺的热学分析
激光照射金属工件表面可以快速加热工件,其输出功率P可以用功率密度?祝和光斑面积S来表示:P=?祝·S(S=πd2/4);其中功率密度可以达到109W/cm2,远远大于普通的热源(约107W/cm2),且激光光斑面积可以小至10-5cm2,为普通太阳光最小光斑面积的1/100。因此激光的输出功率可以达到普通热源的104倍。
一般来讲激光辐射在材料内部产生的热处理过程不仅与辐射功率密度有关,而且与作用时间有密切关系。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可以控制辐射功率密度和辐射时间来控制能量的输入,从而进行相变强化、非晶态化、重熔合金化等处理。
1.2激光热处理工艺及其优点
总体来讲,激光热处理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可以用于加工高熔点、高硬度等特性的金属材料。由于激光能量密度高,能量傳递方便,可以对高熔点等材料进行局部强化热处理,单位时间单位表面积内能量快速积累从而达到高效热处理的效果,特别适合对于一些常规热处理难于加工的零件进行处理,比如工件的盲孔底部或者复杂工件的孔内壁等,通过激光热处理可以有效的对这些复杂的区域进行热处理,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时候激光热处理的优势就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
(2)激光加热时间短,对材料区影响小。由于激光能量极高,对于一般的工件,在若干毫秒(ms)的热处理时间内就能达到普通热处理的效果。在这么短的热处理时间内,工件的变形小,热影响区小,可以达到局部热处理的效果,特别适合一些高端精密仪器的加工。并且它属于非接触式加工,可以避免接触工件而引起的工件的污染。
(3)激光技术可以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或CAM)等系统结合,可以实现加工过程的计算机自动化,易实现自动化控制,可以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
2.真空热处理
真空热处理是指在低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进行的热处理工艺,它是真空技术与热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热处理技术。它可以实现其他常规热处理工艺过程所涉及到的过程,但是其热效果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被视为一种具有潜在巨大应用价值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2.1真空热处理的应用
真空热处理可以实现无氧化、无脱碳、无渗碳等效果,另外还可以去掉金属工件表面的磷屑,能够达到表面光亮净化的效果,因此近年来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从真空退火的应用延伸到真空渗碳等应用方面。
2.2真空退火
对于金属工件来讲,退火可以改变晶体结构、组织结构,消除组织应力等作用,利用真空退火还可以防止脱碳、除气脱脂、蒸发氧化物从而提高金属工件的表面光亮度和力学性能。实践表明,真空退火时,金属工件的光亮度与体系的真空度、退火温度等有关。对于结构钢来讲,在700~850℃,真空度为133.3×10-2Pa时,平均光亮度为60~70%;然而当真空度提高的话光亮度可以提高到70~80%。因此在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加以选择。对于各种不锈钢来讲,只有在高于133.3×10-3Pa真空度条件下退火才能使光亮度达到70%以上。
2.3真空化学热处理(真空渗碳)
随着热处理工艺的不断发展,真空化学热处理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真空化学热处理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金属工件的各项综合性能。在真空化学热处理方法中以真空渗碳工艺较为经典,它是在真空淬火和高温渗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热处理工艺。它具有渗碳时间短、作业条件好等优点,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2.4真空热处理的优点
真空热处理工艺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真空脱气作用。当金属工件表面的氧分压小于氧化物分解压力的时候,金属工件表面的氧化物等杂质就会自动脱附,从而达到净化表面的作用。这样可以提高材料表面纯度,从而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和耐腐蚀性。
(2)能耗小,生产成本低。经粗略计算,真空热处理工艺的能量消耗约为常规热处理的50%。
(3)淬火变形小。在真空热处理中,由于加热速率缓慢,工件内外的温差小,因此热应力小,变形小。
(4)和常规热处理工艺相比,真空热处理工艺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更好。这样有利于进行试验性的可行性评估和分析,实验的真实可靠性更强。
(5)操作安全,自动化程度高,适合于工厂大规模加工与生产。
3.形变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的热处理工艺方式,是在形变强化和热处理强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在生产研究过程中发现,当金属工件在同时受到形变和相变时,奥氏体晶粒发生细化,位错密度提高,晶界发生畸变,能够达到单一形变或者单一相变所不能达到的综合强韧化的效果。形变热处理的方法很多,一般来讲,根据形变与相变过程的相互顺序可以将其分为相变前形变、相变中形变、相变后形变等。近年来,在形变热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又发展起来了一些复合形变热处理方法。它是将形变热处理与化学热处理、表面淬火工艺等结合起来而派生出来的。从这些快速发展的复合形变热处理工艺我们可以看出热处理工艺作为一种新型的热处理工艺所体现出来的独特优势和生命力。
形变热处理的优点:
形变热处理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它将金属材料的成型与材料最终性能有机结合起来,简化了生产的过程,节约了能源消耗。
(2)它塑性变形与热处理工艺过程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材料的最终性能得到大幅提高,达到了单一形变强化和相变强化所达不到的效果。通过形变热处理这种新型的工艺方式,可以使材料的综合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4.结语
金属材料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的重要支柱行业,在机械制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运用热处理,了解其作用和特点是非常重要的。热处理的新工艺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涌现,给制备高端、精密仪器带来了希望。■
【参考文献】
[1]张玉庭,等.简明热处理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作风效能建设剖析材料 篇四
一、参加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情况。
自从开展机关效能作风建设活动以来,我能够按照省、市、县委和本办的安排,积极参加学习,认真查找问题。在学习方面,无论是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会,还是领导干部集体学习会,我都按时参加,从不缺席。除了集体学习外,个人还坚持自学。学习之后,及时撰写心得体会。在坚持学习的同时,查找实际工作中和个人思想中的问题和不足,努力纠正。从自身做起、从点
滴做起。同时积极配合领导班子做好本单位、本行业的机关效能建设,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行政干部。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政治学习不够,学习标准不高。平时只满足于读书、看报,参加单位集中组织的学习多,自学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更少,钻研不够,联系实际不够,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因而不能准确把握形势。
2、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存在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缺少创新意识,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没有很好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
3、自我要求不严,主动超前少。在理论学习中,没有很好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没能及时用科学思想分析出现问题的原由,及时纠正主观认识上出现的偏差。自我要求不够严格,缺乏工作的主动性、进取性,安于份内工作,经常是处于奉命行事,落实任务,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处理矛盾。
三、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析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自已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各种新知识的学习不够。认识不足,对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够,思想上存在着重工作轻学习的顽疾,同时错误地认为自已是一名领导干部,学点自已有用的东西,能指导部门工作和搞好自已的本职工作就行了。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作崇,放松了学习,影响了自已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对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从客观上讲,刚从一个地方新调到一个地方,情况不属,对工作思路不清,重点不突出,但从主观上讲,一是自已没有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和更好地运用市场经济理论,更没有把这些理论贯穿到实践中去。二是思想不解放,对司法行政工作没有新思路,新思想,没有创新开发,顺着前人的路走下去,不敢大胆地去闯,说到底是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
四、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针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加以改进,时时开展自我批评,认真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务实,开拓进取,从自身做起,做群众的贴心人。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要求领导干部要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之一就是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这充分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今后我不仅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科学理论,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还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和各业务知识。进一步增强法纪观念,增强法纪意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加强党性煅炼,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以百折不饶、知难而进的勇气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2、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水平。要不断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工作的能力;要热爱司法行政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深入钻研,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要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开展工作,处理问题,把工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为领导决策出谋划策,献智献力;加强与同志间的思想交流,做到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以诚相待。正确对
待权力、金钱、名利,时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堂堂正正做人。在思想作风上坚持以民为本,常怀爱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谋为民之事,切实肩负起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重任。在工作作风上坚持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满腔热情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在领导作风上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分民忧,解民怨,让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在功名得禄方面坚持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行动上要增强奉献意识,不计得失,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克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努力做到勤政廉洁。
5.推进作风建设剖析材料 篇五
按照党委中心工作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并围绕作风建设推进主题,我对本人在党性修养、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批评,欢迎各位领导能够给予批评帮助,我将以积极诚恳的态度虚心接受,认真整改。
我于2009年6月23日任党委委员、,经过2年的工作和学习,取得了一定进步,同时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学习《党章》和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党性党风和思想作风存在的问题
(一)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主要是对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认识不够,总认为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离我们还很遥远。目前,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活已基本满足需求,至于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和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是我们下一代或几代人奋斗任务。自己作为镇党委委员、镇人武部的负责人,认为只要干好本职工作,抓好人民武装业务工作,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就行了,其它事就与本人无关了。这说明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还不深刻,还缺乏深层次理解和认识。
(二)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细致
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活动,缺乏全面系统的学习和领会。认为自己只要在人武业务上能拿下来就行了,不需要再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业务知识了,至于对政治理论学习与从事的业务工作关系不大,有时间就学一点,没有时间就放一放,就是学习也为了应付差事,从主观上忽视了对业务和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抽出一定的时间精力,而精心地坐下来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知识,更没有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的精神,有时学习浮在表面上,学的不深,学的不透,没有探索精神,满足于一知半解,没有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知识的辩证关系,以致使自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深刻,对科学发展的的深刻内容理解不深,缺乏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把学习理论与改造世界观结合起来,没能把学习理论与推动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没能真正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深刻含义,以致影响自己的工作。
(三)宗旨意识淡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由于本人缺乏深入系统的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政治理论,以致使自己的宗旨意识淡薄,工作作风不扎实。自己虽然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一些认识和理解,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完全做到。自己认为不迟到,不早退就行了,做好日常的工作就是干好本职工作,没有从主观上深刻地去理解它的深层次的意义,没有认真负责的做好自身的工作,对于繁杂的基层工作事物,有时就是打个电话问一下情况就完了,没有真正把要落实的任务放在心上。这说明自己为人
民服务的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意识还比较薄弱。
(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作为共产党员的应有义务,也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标准。自己认为:自己入党已十年了,也能按时交纳党费,参加组织生活,也没有做过违法乱纪的事,总觉的自己做的不错。因此,放松了党员的标准要求和自我修养,也放松了对党章和党的有关知识的学习和领会,没有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以实际行动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抓稳定工作的工作力度不够大,对基层面对面宣传教育抓的不够。在稳定具体的工作上,存在认识还不到位,工作措施力度不大,创新不够,治本的办法少,对各族群众面对面的党的宗教政策宣传教育不够,这反映了我本人能力还不足,工作没有做到位,维护社会稳定的新举措办法少。
(二)对基层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工作指导帮助不够。作为人武部门负责人,在来察尔齐镇一年多的时间内到村少,走到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更少,到基层实地开展国防教育和指导民兵预备役建设工作不够,对基层的民兵预备役建设工作情况掌握的不够,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困难和群众的愿望了解的少,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也不够。
(三)在做好镇党委、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参谋助手的作用发挥不足。主要是工作方法少,不够大胆,工作还欠缺魄力,认为其他领导干部来乡时间长、年龄大,自己各项工作很多方面需要他们的配合和支持,指出问题多了,担心影响工作关系,有明哲保身的思想和消极的人际观念。
(四)“双语”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基层农村,双语的沟通是做好当前工作的关键,也是凝聚人心、加强团结、提高工作的保证。但目前我个人双语较差,双语口语仅仅限于基本能够沟通,在专业术语上学习还不深入,日常学习流于形式,致使工作被动,导致工作困难重重,沟通不畅。
三、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源:
(一)政治敏锐性还不强。对近年来反分裂斗争取得的成绩估计过高,存在局面控制的平稳就行和自满松懈的思想。对群众面对面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深;有的工作走了形式,没有真正把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去很好地落实。在新疆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是各族党员领导干部最大的政治,我们如果不这样认识问题,就会犯严重的错误,也是政治上不坚定、不成熟、不清醒的表现。
(二)理论功底不扎实,理想信念产生动摇。放松了对理论的学习,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是理论素质不高的总根源。没有深刻领会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学习深度欠缺,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念、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够。在思想上产生一些模糊认识,行动上造成一些偏差。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出现片面性、盲目性,难以有效地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群众观念有所淡薄。思想工作作风上,主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还没有牢固树立起来,公仆意识淡薄。群众观念、群众意识较差,不能扑下身子、深入村、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不能主动为镇党委、政府想办法,出主意,解决实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这些都是宗旨意识淡漠的表现。在工作中,往往是批评别人多,做自我批评的少,看不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四)思想解放缓慢,观念滞后。对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理解不透,对维稳工作和民兵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找不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拿不出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的好办法,这说明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够,事事瞻前顾后,谨小慎微,拼搏精神减退。主要是思想不够解放,开拓前进的意识有所淡薄,对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及自治区七届九次全会、地县三级干部会议精神理解的不深刻,措施不到位,思想政治工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五)对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从关系执党生死存亡的高度去认识和对待这方面的问题,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因而在不自觉中降低了标准,放松了要求。对自己要求不严。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针对自己在政治思想上、党性党风上、宗旨意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人要从以下方面整改。
(一)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这是一名共产党员所必备的条件,对以往的模糊认识及困惑不解的问题,通过这次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的学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后要继续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把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与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基本纲领而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
(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加强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规党法的学习理解,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增强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大局,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同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三)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牢固对立各民族大团结是做好稳定的前提和保证的意识。7〃5事件以来,使我从更深层次来认识到了反对民族分裂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的长期性、尖锐性、复杂性。尤其是通过近年来反分裂斗争实践,使我更加认识到反分裂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是残酷和激烈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心慈手软。我作为一名维稳干部,更感到维稳任务的艰巨和重大。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我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敢于冲在反分裂的第一线,始终与民族分裂分子做坚决的斗争。
(四)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反对和抵制以权谋私,坚持克己奉公的思想,自觉增强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发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关心同志,自觉帮助同志,热情对待当事人,自觉做人民的公仆,坚持发扬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履行党的义务,踏踏实实工作,清清白白做人。
(五)加强业务及双语的学习。切实以良好的作风、扎实的精神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加强双语学习,学以致用,尽快的用流利的双语推动和促进自身的本职工作。
6.“作风建设年”剖析材料 篇六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XX单位从3月开始开展
作风建设年
活动。活动中,我们突出班子ji体和领导成员这个重点,通过深入广泛征求意见和学习调研,认真查找班子和干部在作风、纪律、履职等八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市作风整顿办的要求深刻剖析了原因,并紧密结合机构编制工作实际,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市
作风建设年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部署,为切实了解全体干部职工在履职尽责和工作纪律等八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办认真开展了
作风建设年
征求意见活动,通过设立征求意见箱、公开电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深入基层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广泛地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
(一)思想作风方面
1、对
作风建设年
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不够系统深入。个别党员干部没有从内涵上真正把握精神实质,认为只是走过场。
2、个别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个别党员干部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缺乏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不善于主动创新,不敢承担责任,不愿冒风险。
(二)履职尽责、工作作风等方面
1、党性观念不够强。个别党员干部党性不强,不思进取,能力素质还有待提高。
2、干劲闯劲不够足。个别党员干部缺少敢闯敢试的勇气,想率先、敢率先、能率先的工作激情和责任感不够强,习惯于按部就班走程序,开拓进取不足。
3、工作作风不够实。个别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不够,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不够,对基层和群众困难感受不深。
4、宗旨观念不够强。个别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漠,不能真心诚意察民情、解民忧、纾民困。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思想解放不够。习惯用老办法,老经验来处理工作,不能勇于打破老框框、老套路,胆子不够大。思维缺乏超前性,工作缺乏创造性,行动缺乏开拓性,虽有不甘落后的思想,但思路打不开,眼光放不远,步子迈不大,离创新发展的要求有差距。班子虽有干好事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够,创一流的新点子、新办法不多。
(2)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组织纪律意识有时不强,个别同志时有不按时上下班现象。个别同志有畏难情绪,工作中遇到矛盾能绕就绕、遇到困难能让就让,不敢得罪人,缺乏勇气。对于工作效果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缺乏工作热情,安于现状。
(3)理论学习与联系实际不够。大多数同志有学习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客观上总是强调事务多、任务重,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急用现学的现象,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4)为群众服务始终保持热情做得不够。有的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对原则性的问题缺乏内心细致的解释,态度生硬,忽视了来办事同志的感受。尤其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如遇到需重复解释的问题时,显得没有耐心,以致自己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淡化,未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我们要按照市委林书记等领导在全市
作风建设年
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认真强化干部作风,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大力整改,以实际行动、实际效果体现开展
作风建设年
活动的成效。
1、强化学习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坚持终身学习,通过学习和不断实践,提高思想境界,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学习科学文化技术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
2、强化朴素意识,坚持克勤克俭。办领导班子成员要率先垂范,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强化优良工作作风,完善工作制度,大力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增强党纪观念和法制观念,永远保持领导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为我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幸福追赶作出新贡献。
3、强化宗旨意识,牢记服务观念。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的终身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加强党的宗旨意识教育,真正做到从思想上、组织上完全入党,做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4、强化政治意识,提高班子素质。进一步提高班子的政治素质,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努力强化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和应对复杂问题的本领,牢记党的组织原则,确保政令畅通。
5、强化先进意识,发挥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工作激情,进一步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以
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转变思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7.绿色小区建设中的误区剖析 篇七
1 对“绿色住宅”丰富的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
绿色住宅是一个很时髦的话题。有些开发商不遗余力地在住宅小区种树、种草, 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率, 有的小区提出了“立体绿化”的概念。这一切无疑改善了小区的环境, 提高了小区的品质和质素。但是, 我们发现, 部分住宅小区有意或无意地把概念简单化, 只在“绿”字上下功夫, 认为绿色住宅就是“小区有绿地”、“绿化率高”的住宅, 就是绿化率高, 容积率低的小区, 就是高档的、豪华的生态小区。其实, 绿色住宅概念内涵还包括着对人居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住宅小区的高绿化率仅仅是绿色住宅的一大特征, 而不是其全部内涵。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所以发展“绿色住宅”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一系列标准规范, 以正视听。
“绿色住宅”具有明晰的内涵, 它蕴含着一种新的居住文化, 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人类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根据国际绿色建筑协会的定义, 绿色建筑的评定包括能源、水、声、光、热、绿化、环境、绿色建材及废弃物处理等九大系统。在住宅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这九大系统的各个方面, 合理安排组织住宅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 使住宅和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笔者认为, 绿色住宅强调人居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实现持续高效地利用一切资源, 追求最小的生态冲突和最佳的资源利用, 满足节地、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寿命等目标, 形成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理想的居住地。
作为全方位、立体环保工程的绿色住宅, 土地资源的节约与新型建材、新型墙体的采用也是其构成内容。只有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 将小区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通过设计小区内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多种物态因素, 使物质、能源在小区生态系统内部有次序地循环转换, 并与自然生态相平衡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的居住环境, 这样的小区才说得上是绿色小区。[1]可见, “绿色住宅”不仅仅是指绿化率, 其内涵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的全方位的环保工程。这种住宅具有居住功能完善、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健康和节能的显著特征, 更因其在环境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与消费群体需求三方面取得统一而成为未来住宅开发的新趋势。
2 盲目跟风, 淡化地域特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建筑界的创作思维日趋活跃, 水平也明显提高, 这是加强了与国际建筑界, 尤其是与西方建筑界的交流分不开的。但是, 目前为求建设速度和环境效果的速成, 在最具领域感的居住建筑设计中以洋为贵, 以洋为高, 到处是不伦不类的“洋”住宅, 盲目地崇尚国外建筑风格, 诸如“欧陆风格”、“法兰西风情”、“东南亚风情”等, 还有近年来新兴的日本和韩国风格。其实在这些林林总总的风格中最欠缺的, 也是最应受重视的中国传统民居风格, 所以这就造成了很多住宅建筑千人一面、缺乏地方特色和个性。笔者认为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拿来主义”并没有错, 关键是“拿来”以后要更新, 不要全盘照抄, 要以所处的环境、对象分别对待。地中海风格、东南亚风格等其实与本地的风格未必吻合。
同样, 由于设计缺乏原创而造成的另一个问题, 是住宅的立面设计和环境设计缺乏个性和识别性, 同时又违背了建筑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环境。“绿色住宅”讲究的是因地制宜,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由于国情的不同, 国际上一些有关“绿色住宅”的标准在我国往往并不适合。如果照搬套用而不问其所以然, 就会贻笑大方, 阻塞了中国住宅设计的创新之路。[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除了设计人员本身的业务水平外, 业主与有关部门对设计人员的创作缺乏尊重, 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国的住宅小区设计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事实上也证明它是一种比较适合城市规划的模式。但是, 每个城市都应有其独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建筑形式。我国南北、东西差异较大, 历史文化底蕴都很丰富。各国的建筑作品是与其本土文化分不开的, 如果我们一味跟着西方建筑的潮流走, 拾人牙慧, 那么我们的作品只能停留在一个低层次的创作上。住宅小区的个性十分重要, 无论是居住区的建筑造型还是景观的空间布置, 都不能千篇一律。即使是同一发展商开发的小区也应该表现不同的特色, 不应原样“克隆”。如何设计出具有现代化的、具有地域性的住宅?应根据其所在地段、城市大环境确定其主题定位, 把现代居住理念和地方文化特色有效地结合, 突出体现出地方文化内涵, 这是住宅建筑创新的发展方向。另外, 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民居的解读, 如北京的四合院、重庆的吊脚楼、上海的石库门等。要知道, 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荫、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 比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更合乎中国的实际。我们可以将汉阙、牌楼、碑亭、影壁、泮池、小桥流水、华表以及雕刻等加以合理运用和精心设计, 去修饰居住区的环境, 在品味传统居住方式的同时, 创造出人与自然共融的生活意境。
3 设计没有针对性, 片面追求豪华配置
由于经济效益的驱使, 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宁愿开发所谓高档住宅区, 甚至是别墅区。同时, 在住宅建筑的材料运用上一味追求豪华的效果, 使用高档石材、高档面砖, 不但使住宅的立面缺乏唯一性和认同感, 同时也增加了购房的费用。其实, 将外环境包装辉煌, 对住宅使用的帮助并不大。片面追求套型面积的大型化, 却不善于创造较高的适用性与舒适性。从使用上讲, 住宅是人们生活起居必备的场所。其内部的起居室、主次卧室、书房、厨房和卫生间等只要能满足适用安全卫生、美观舒适的要求, 达到文明住宅的标准即可, 太大了会造成浪费。片面强调装修的豪华, 把商业性的宾馆装修手法用到家居上, 反而失去了家的温馨和个性。另外, 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师偏重于高档住宅设计, 中低档住宅设计往往不如人意, 缺乏深度。设计师不愿意投入过多精力进行新的方案设计。由于住宅设计内容较为重复, 许多设计师都宁愿套用已有的方案, 这样不但节约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在设计上一般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同时, 住宅户型大同小异, 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使住宅成为约束人们的生活机器。住宅体系的小开间模式仍在沿袭, 其室内空间被固定、封闭。住户不能根据各自的条件和特点进行二次设计和施工。同一住户也无法根据人口的变动对住宅进行改造, 形成“终身制”的住宅。典型的住宅设计中, 户内空间较单调呆板、客厅与餐厅分区不明显, 狭长的走道仅为纯功能空间。阳台的实用性较差, 对客厅的采光及景观有一定的影响, 大多数的客厅都连着阳台, 整个空间的采光都被阳台挡住了。
“绿色住宅”并不意味着一定是高房价的富人专利而与寻常百姓无关。建筑应反映出其逻辑关系和本质功能, 它最根本的功能就是为人服务。应避免片面追求豪华的“宾馆”式装修, 坚持营造出“家”的氛围。另外, 建筑师在设计绿色住宅时还要面对材料的选择。绿色住宅需要环保的新型建材, 也就是环保和科技含量高的材料。新型材料包括材料本身的结构强度、物理强度、环保、节能和无辐射等。对于住房装修, 高档装修并不一定好, 过去的住宅墙体有呼吸的功能, 可以吸收和释放水分和热量, 加一层木板, 使这一功能减弱。大量装修材料的运用, 污染可能产生的机会更大。建筑师在建材上的选择应该更加趋于理智和成熟, 要注意了解新材料在功能上的变化, 关注新材料给现代生活带来的一些符合现代生活理念的东西。同时, 将设计与环境、文脉结合, 与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结合, 设计出经济、独特和美观的住宅。
4 绿化质量不高, 重人工轻自然
在住宅小区的环境中, 绿地景观环境是居住者对居住区外环境的第一认识。一些开发商对生态的理解仅仅是认为多种草皮, 追求片面“高绿化率”。实际上, 草皮不但成本高, 而且造氧量低。在绿化配置中, 许多住宅小区中的绿化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物种, 而是追求观赏性、稀缺性的名贵品种, 轻视易生长、环保效益显著的经济性品种, 甚至花费巨资把一些百年树木从别处甚至从国外移来, 还要不断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持其正常生长, 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相背的。强调控制住区轴线, 导致硬铺装挤占了已经不多的绿地, 而绿地施以大面积草坪, 点缀几株灌木, 或用大量的棕榈树。其实, 棕榈树的遮阳和绿化效果低, 真正用途不多, 投入又大。如果从人性化的角度设计, 种一些普通的树木, 既能达到遮阳的效果, 又有观赏性。
还有一些小区的绿化不讲绿地性质与功能, 把小区绿地做成了城市公园, 片面追求环境建设的观赏效果。结果是大面积的硬地广场、一年中难得喷几次的喷泉广场, 纯观赏性的建筑小品占据了大量的绿化面积, 绿化设计重点放在观赏层面, 造成了“中看不中用”的尴尬局面。因此,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多种植高大乔木, 增加常绿树种, 采用乔、灌、草、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复层绿地结构。另外, 引进树种要遵从自然规律, 考虑当地气候因素。各国或各地乡土树种各有不同, 应正确贯彻适地适树和生态园林的原则。绿色住宅的绿化不是简单地种植花草树木, 还可以以点线面、垂直绿化相结合形成富有变化的多层次空间景观, 利用底层架空、屋顶, 退层阳台以及山墙等形式多样化的立体绿化方式, 从而有效地增绿地面积和公共活动空间。事实上, 相对于人工环境而言, 自然环境具有其独特的乡村魅力和天然的近人优势。小区环境建设中应逐步从追求超前铺张的人工环境, 转向对丰富多彩的自然的欣赏与追求。[3]
5 难以形成真正的建筑节能设计理念
建筑节能工作在我国虽已经开展了数十年之久, 但进展缓慢。其基本原因往往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经济的问题。从理论上说, 节能建筑可以卖较高的价位, 但实际上做起来还有不少障碍。开发商误认为建筑节能会大幅度提高建筑成本。其实, 建筑节能是复合技术, 并非因为使用了节能材料或技术就一定会增加建筑成本。许多推行建筑节能的住宅小区仅仅是在政策法规的压力下不得不为之, 对节能方面的考虑不是太多。这种情况是由于过去对建筑节能普遍不重视;另一种情况是绿色住宅的设计需要跨专业的知识, 如对能源的设计需要对当地的自然能源比较了解, 需要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应用的知识, 而我国还缺乏这种多元化的设计人才。不应该仅从表面来讨论生态和节能, 我们现在使用很多高科技手段和巨额投资去解决节能问题, 本身就是种不节能。节能最有效的措施是用低技术措施, 从建筑设计上节能。假如能做到采光和通风都很好, 那么就不用开空调和开灯, 就节约了能源。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自然能源, 相对于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的成熟 (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 , 其他自然能源的开发技术尚不成熟, 只局限于公用事业的应用上, 而不能在取得经济效益情况下为单个家庭独立应用。在全国面积推广绿色住宅需要各种新能源开发技术进一步成熟并且家庭化。[4]
在绿色住宅小区的考评中, 我们发现住宅建筑设计最突出的问题是节能效果差, 主要表现在墙体保温隔热性能差、门窗玻璃面积大、外墙面积大、因此能耗大。绿色住宅必须具备良好的日照、通风、采光。然而, 设计者往往为了规划构图的美观采用不恰当的围合方式, 牺牲了建筑朝向。另外, 规划设计不注重主导风向, 没有开阔的地域影响小区的自然通风。高层住宅集中的区域风动现象和热岛现象严重, 小气候受到破坏。这也是目前我国住区规划的一个明显缺陷。高层高密度在城市是最常见的形式, 其解决方法常为目前的塔式建筑。由四到八户分享面积, 这就带来很大一个问题:本来高密度, 通风采光不太好, 采光面给每户的主要用房分掉了, 里面大部分空间是通过人工的能源来解决, 根本谈不上节能, 包括通风和照明。开发商在委托设计时, 要求做到明厅、明厨、明卫, 以利于销售。于是设计师常常利用开凹口来达到上述要求, 将需要采光的厅、厨、厕用开凹口的办法来直接采光通风。这种常用的做法若处理不当, 也会带来不良后果。如有的凹口开得又长又窄。虽然从图纸上看似乎满足了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要求, 但实际效果不理想。在进行平面设计时, 不少建筑师喜欢将厅、卧的窗台降低, 窗向外凸, 这样能使小空间看起来大一些, 视线更加开阔。但这也应因地制宜, 不能盲目生搬硬套。窗向南外凸, 或朝景观较好的东、西面外凸, 确定能把室外景色引入室内, 取到赏心悦目的效果。若是朝北面外凸, 增加了窗面积, 这样会造成冬天更冷, 夏天更热。开发商为了追求高容积率的建筑利润, 房屋间距甚至低于日照间距标准, 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设计效果。
6 忽视了人区的人性化关怀
为了追求气派, 不少居住小区大量运用草坪, 加上硬质铺地、广场泛滥, 或设有下沉式广场、喷泉水池、雕塑, 宏伟有余而亲切不足, 真正人们能够使用的且对人的健康有帮助的不多。这种环境设计并没有针对人性化去设计, 没有真正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考虑进去, 而且初期投入大, 将来的环境维护费用高, 在人力、物力方面造成浪费。居住区绿地从用途上说是供人休憩的, 而现在所铺设的草坪多为不耐践踏的种类, 人们根本无法直接进入活动, 草坪铺设过大, 挤占了人们的休息活动空间, 使居民只有“望绿兴叹”了。这几年流行大面积水景庭园, 有的庭园水域面积达5 0%以上。这对于景观来说是非常好的, 但如果小区的空间本身较小的话, 搞大量的水体就会使人们活动空间变小, 除了道路就是“一片汪洋”, 老人、儿童到哪里活动?是否安全?另外, 在住区的规划设计中, 设计师首先考虑的是建筑如何布局, 然后才是交通组织规划和住区环境的营造, 这就难免忽略了交通组织和游憩系统的重要性。很多住区规划缺乏对它们的研究, 公共设施不足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尤其是停车设施少, 许多居民不得不把小汽车停放在居住区的道路上, 有的甚至占用了活动场地。另外, 户外活动空间系统不完善, 组织不合理, 缺少层次感和亲切感, 同时由于住宅大多采用行列式或周边式, 使住区空间显得呆板, 缺少特色, 更没能形成有效的围合空间和提供居民交往场所。由于邻里间缺少交流, 即缺少了居住文化。尽管绿化率较高的住宅在楼市中所占的比重已越来越大, 但是使房地产升值的不是绿化数量的简单增加, 而是与住宅小区人文环境匹配的协调型生态景观。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增加邻里的交流平台。
总的来说, 住宅是为人而设计的, 人性化住宅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师应有的态度, 更是实实在在的贯彻和实践。人性化设计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它要求建筑师有真切的生活体验、敏锐的感受力和强烈的理解力, 以及对空间和人性尺度的准确把握, 更重要的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设计者常说“以人为本”, 但诠释却大不相同。真正关怀人的环境设计应注重环境功能, 充分考虑老人、儿童的可参与性, 并为之提供充足、安全和有亲和力的空间, 如今, 住在单元集合住宅内的居民之间感情淡漠, 缺少相互关心和帮助。住宅楼幢如能设置交往空间, 就能增进邻里生活融洽, 创造居民相识环境, 但这个公用交往空间往往被忽视或是舍不得花钱去设置。如果在单元入口适当扩大面积, 形成居民交往和休息的门厅, 这在人流集中的高层住宅尤其重要;扩大楼梯平台为居民之间增加交流的机会;将高层外廊局部扩大, 使儿童有游嬉、成人有接触、老人有休憩的场所;底层架空为居民提供相互交往和了解的可能性等, 人与人之间关系就能密切。为了真正具有使用价值, 这类交往空间里还应设置座椅, 配置绿化, 安排游乐设施, 使居民感受到这个辅助空间给他们增添了情谊、温暖、祥和的大家庭气氛。
谈到住宅设计, 不能不提及我国的建筑师冼剑雄。1 9 9 8年, 他获得了中国建筑学会“全国青年建筑师奖”。近年来, 他设计的住宅多次获得广东省和广州市的优秀设计奖, 并获得广东省优秀建筑创作奖。他在住宅设计上的创新理念备受人们关注。他提出了“院宅”的设计概念, 即将阳台变成内花园, 将厨房、书房、阳台和其他用房都围绕着花园布置, 花园使用的效率高, 也可以变成户外花园。在他的住宅设计中, 很好的运用了这种“院宅”式的设计, 如时代玫瑰园、东山雅筑、中海荔湾等, 均受到住户的高度赞赏。如何将内部的空间设计的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是他所追求的。这种“院宅”形式将成为人性化户型设计的新趋向。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即空间人性化、环境生态化以及生活个性化。空间人性化是指其住宅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人性化生活模式提供丰富的空间;环境生态化是经绿色庭院空间为核心所组成的户内空间, 打破了原来各功能用房空间孤立的关系, 使公共空间呈半开放性, 户内、户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交融的状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显得和谐舒畅;生活个性化是指其半开放性的庭院使户内形成一个丰富的流动空间, 为人们多元化的生活模式提供多种的可变性, 以适应住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和文化取向。
7 结语
住宅从作为人类赖以栖身生存的场所到今日成为具有生活、工作和休息等功能的建筑物, 从数量的要求到质量的提高, 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绿色住宅小区是我国住宅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应该正视绿色小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优化设计理念及设计手段, 推动绿色小区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C H F
摘要:本文从六个方面分析当前住宅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强调领会绿色住宅的内涵;规划设计宜反映地域特色;应有针对性;还应提高建筑绿化质量、实现建筑节能和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等。
关键词:绿化小区,地域特色,住宅设计,绿化,建筑节能,人性化
参考文献
[1]谢浩.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家园”.建筑, 2001 (6) :41~42.
[2]李湘洲.谈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几个问题.中外建筑, 2004 (6) :33~35.
[3]房仕瑜, 魏毓洁.城市住区开发环境建设问题.城市开发, 2004 (10) :46~49.
8.作风建设剖析材料 篇八
关键词:凹凸镜;和合思想;社团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27-1
一、活用凸面镜,放大活动内容
首先,继承传统文化,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社团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社员是经招聘或教师推荐,这使得学生自主参与程度更强。就以我们“丝语文学社”为例,我们每学期都会通过以海报招聘、教师推荐——这两种方式吸收新社员,我们的社员来自三至六年级的各班,有刚刚开始学写作文的“丝语新苗”,也有已经初出茅庐,在报纸上频频发表、小试牛刀的“作文能手”,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家都有着一个共通点:就是对文学的热爱,是兴趣让学生、让师生走到了一起。我们以学校中的点滴生活为载体,以实践、赞美为主要途径,利用校本教材《读书采蜜手册》,开展多角度的经典诵读,利用每次周五中午四十分钟的活动时间,我穿插进行古诗文的推荐活动,这里面有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也有这几年学校力推的传统经典《弟子规》、《三字经》,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一项项活动丰富了社员们的阅读积累,加强了生活体验,让每一个社员成为文学创作的经历者,让鲜活、传统经典的习作资源成为社员们写作的源头活水。
其次,加强与现代经济生活的联系,让练笔更休闲。孩子们写作,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和树立信心,要让他们从写作中感受到驾驭文字的乐趣,使他们能够热爱写作,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创设一个轻松的环境,让他们写“天性之文”、“禀赋之文”,写自己喜欢的文字。我们在平时阅读课或者习作课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虽然也想拓展,也想捕捉这些“亮点”、“闪光点”,但常常碍于班级中的大多数,只能眼睁睁让它转瞬即逝,但在社团活动中不然,我们可以尽情地指导孩子们用“凸镜”无限放大,及时评价,引领更多的学生走进这“精彩的文学世界”。
二、善用凹面镜,缩短师生间、学生间沟通的距离
第一,将网络“引入”社刊出版,让发表途径更加多元,缩短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孩子们在社团活动中走进生活、积累生活经验,进而体验生活。于是,我利用学校信息化装备建设如火如荼,校园网迅猛发展,点击率节节攀高的“红利”,适时地在原先每月一期纸质社刊《丝语文学报》的基础上,开发出外挂校园网的电子版《丝语文学社报》,每期都置顶发布,这样既节约了学校开展社团活动的经费付出,也让孩子们的习作能够通过网络传播得更广,我们还结合大学生村官开发的新浪微博、微信平台,将学生发表的作文,以微信的方式及时发送到家长手机上,表示祝贺,并且将社团最近开展的活动写成140字的简讯,以图文并茂的信息传送到手机微信平台,这样家长能够在家点击鼠标或者轻轻滑动手机,就能看到自己孩子的习作、活动的照片,用孩子固有的“发表意识”激发社员们投稿、写作的兴趣。
再者,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辅导的方式更便捷。鲁迅先生早在新文化运动之初,就一针见血地提出“拿来主义”并不是一味地排斥传统,肯定现代,而是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要打破学校间不同社团的壁垒,加强学科间的练习,为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提供广阔的文化背景,使学生从不同社团间吸取丰富的营养,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我们将莫比乌斯圈这一神奇的数学现象“搬”到社团活动中,并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校园中的其他社团活动中,我们的文学社员往往有时还兼任集邮“雅韵”社团的成员,“《吴江日报》小记者社团”的成员还是我们丝语文学社的宣传部长。
三、妙用反光镜,夯实基础,开门办社团
不管采取凹面镜,还是凸面镜,它们都有一个基本共性,能透视自己,反射别人,根据这一原理,我调整了原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闭门写作”的办社策略,转型升级为“走出去”和“请进来”双向驱动,开门办社团的策略。
通过这一年的努力,主动与区诗词协会、《盛泽周报》编辑部、黎里古镇委员会、平望镇党委机关报《莺湖报》、邻居学校“绸都少年文学社”建立起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聘请了诸如:汝悦来、王慧君、金晓琴一大批校外吴江文学界、教育界的专家为顾问,借助学校的兄弟社团——心语驿站“少年邮局”,将每月出版的《丝语文学报》寄送至各友好单位,同时也收到了兄弟单位寄来的《莺湖报》、《绸都少年文学报》、《秋鲈诗词》等刊物,在交流中共进,让孩子们面对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为孩子们打开阅读的视野的一扇小窗。
转眼到了7月,又是一个毕业季,一大批老社员带着他们对文学的无比眷恋,即将离开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回顾与“丝语文学社”孩子一年来生命成长的过程,我觉得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我们最初筹办“丝语文学社”的出发点之一:写经历、写体会、写自己的真实生活,但是对儿童进行作文指导不仅仅限于关于“写”的推动,“读”和多彩的文学世界更是写的源泉。反光镜里照出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五颜六色的背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夯实社员的文学基础,才能反照出来,促进学生的文学基础。
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是以方法改进为入手的。想象,是孩子们最擅长的方式。激发孩子的作文,有时不就是靠写作——这一种方式,可以动手画一下,让思维得以飞扬,原本那些讨厌写作,甚至厌恶语文的孩子,参加我们社团活动后,竟然化腐朽为神奇。
【作风建设剖析材料】推荐阅读:
作风建设活动个人剖析材料06-21
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个人剖析材料11-24
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个人剖析材料06-25
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效能建设的个人剖析材料11-23
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整顿自我剖析材料10-22
党员干部作风剖析材料10-20
干部作风治理剖析材料10-29
银行机关作风整顿剖析材料08-02
端正工作作风自我剖析材料10-05
作风纪律教育整顿个人剖析材料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