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现状调查

2024-09-21

中学德育现状调查(共8篇)

1.中学德育现状调查 篇一

中学生德育论文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时期,特别是处在青春发育的初高中学生,正由儿童向成人过渡。他们思想单纯,爱好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可塑性大。但由于中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 德育教育 心理健康

众所周知,中学德育即狭义的认为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地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一、中学生的德育现状令人深思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青少年抢劫案件令人触目惊心。例如,网上披露某校一学生由于在考试中5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砍伤,某学校学生为在网吧上网,没有钱就抢劫等等。

2.厌学学生日益扩大

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3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的现象。

3.思想严重腐蚀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商品经济、西方各种思潮和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以致言行上有些“出格”了,甚至出现部分学生生存观念发生改变,缺乏精神支柱,思想空虚,品德下降。

4.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尤其近些年出现“富二、三代”

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脏话臭话随口流露,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

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淡薄

现在的中学生只知享受,不思进取: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只知爱幼,不知敬老:只知爱己,不知爱国。缺乏民族自尊心,仁爱之心者比比皆是。

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另外,是学校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部分教师对学生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是“眼不见为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美其名曰:“此乃新形势下的生存之道”。长此以往,思想品德教育形势显得十分严峻。

二、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1.从学校的整体改革入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首先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全局。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从整体上深化教育的改革。使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模式转到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轨道上来。改变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始终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首要任务,坚持进行教育改革,形成整体的育人环境,增强德育的实施。

其次应从教师做起,“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现在,很多教师总认为把教学质量搞上去就行了“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诸多问题不关心,所以应提倡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学校要不定期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内容,做到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并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研究,从而加强学校思想教育。第三,德育除了专门的思想政治课外,还应在其它学科中加以渗透。针对学科特点,政治课教学一定要结合当前形式,要在教育教学中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顺便启发他们学习的必要性与目的,从理论的角度帮助学生弄懂一些道理。

2.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德育网络

中学要优化德育工作环境。要加强协调,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逐步形成一个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具体地说,要抓好三个方面:一要优化学校主环境,二要改善家庭小环境,三要净化社会大环境。其次是构建德育工作网络。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职能作用。这是提高德育工作质量,促进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的根本途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工作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切工作的核心,一位学生的德育的优劣可能会关系到他一生的命运。不重视德育的教育是没有远见的教育,也是危险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德育工作,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3.转变德育观念,更新德育内容

中学德育首先必须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念,摒弃形式主义,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针对学生情况,分层次地确定德育的内容和整体规划。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中学阶段各年级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学校德育工作还要把创新意识融入其中,这样才能在德育整体教育上有所突破。在教育思想上体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教育要求上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内容上从小到大,由此及彼,相互渗透,在教育方式上抓住主渠道,凸现主环节。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的心理健康环境

首先要抓校园文化建设,这是心理的隐形教育,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体活动,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其次要抓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应成为心理医生,要有比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掌握理论武器。平时,教师要多与学生亲密接触,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近学生的心灵,解除师生间的心

理屏障。总之,教师应以良好的形象,细致地疏导工作消除学生眼中的“信任危机一,真正成为学生信赖的好朋友。

德育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学校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以“三个面向”的要求为指针,以创建一流教育为总体目标,以正确处理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为指导原则,把德育研究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才能使他们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国家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2.中学德育现状调查 篇二

一、中学生德育现状

1、象是大人, 不是大人: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学生营养过剩, 身体成长发育快, 有的一进初中就好象是大人了, 因此他们的表现也有“大人”风格, 但是他们年龄并不大, 阅历不够, 很多事情又显现出不成熟的一面, 往往是事情过后, 经老师教育后才知道后悔, 所以长大了并未成人。

2、求知欲强, 积极上进:

但这种同学又不是很多, 在班上不占主导地位。有部分“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学生也未必能持之以恒, 不受其它方面的一些负面影响。 (这方面不是本文多叙的内容)

3、不思进取, 争强好胜:

我们这里是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中学在一起, 一些同学在小学就不努力学习, 贪玩耍。刚进初中时有一种新鲜感, 好奇心, 努力一阵子时间稍微长一点对老师了解了, 学生熟悉了, 环境熟悉了就生懒惰之心。不思进取, 不努力学习, 不勤奋读书, 以贪玩为乐。其实能力平平, 却偏要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能行, 替人打抱不平, 显示自己有能力, 争强好胜是部分同学的通病。这种学生在初中各个年级都存在, 各个班级都有, 男同学中要多一些。

4、爱好吃穿, 崇拜明星:

就我校超市而言, 每天卖的零食很多, 校门口一家人专靠卖学生零食维持生计, 食堂的小食品生意非常好, 学校垃圾堆中小食品零食包装袋占一半以上, 而学生身上的名牌衣服更是普遍了, 使用的手机档次高, 同学间相互攀比, 有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 却在消费方面在同学面前充“硬汉”, 部分学生对明星更是崇拜得入迷, 收集他们的资料不惜父母血汗钱, 平时对明星的欣赏如痴如醉, 个别同学上课也偷听明星歌曲, 走路、上厕所也听MP3、MP4。

5、异性交往, 界限模糊:

受外界的影响。 (如电视杂志等) 小学生中就出现了对异性超过正常的交往现象, 到了中学, 对“情”“爱”之类的理解, 无师自通, 但是他们的交往中, 界限模糊, 有的没有界限, 有的不注意界限, 作出各种各样的荒唐事。如我校初三年级的一位男生追求初二的一位女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该男生不思进取, 热衷于对女声的交往, 如痴如醉, 上课无精神, 经常课堂上睡觉, 自己不上晚自习而经常在上晚自习的女生教室外等候, 该女生也是半推半就。这只是表面上较为突出的一例, 而暗中学生早恋的程度不一, 不是少数。最近, 初二的一男生和初一的一女生私自在县城内玩耍通宵, 之后老师问及此事, 学生显得平静, 无所谓, 反而觉得老师爱管闲事, 不知此事做得正确与否。

6、宽容自己, 行为极端:

对自己宽容, 对别人严格, 吃不得亏, 爱占便宜, 行为粗野, 动辄打人, 替人打架, 这方面上届毕业的张伟便是一个例子。其他部分同学中打乒乓球罢台, 站在乒乓台上不以为然, 损坏公物不以为耻, 破坏水龙头, 推倒厕所里的设施, 破坏阳台上的栏杆, 小刀在课桌上雕刻, 墙上蹬脚印, 用各种方式骂老师, 上课不带书籍, 不认真听课, 不做作业, 有的不想上课就随意旷课, 装病, 请霸王假, 吸烟, 喝酒, 打牌赌博, 打游戏, 大有人为, 有的也成为办公室的常客, 老师批评教育也是家常便饭, 有的因屡次违纪而请家长, 家长都不好意思到学校见老师了, 如此等等, 不一而论。

7、以强欺弱, 暴力待人:

本届学生中个别对学生强行索要钱财, 强行叫人给自己买东西、做作业、做清洁卫生, 别人稍有不愿, 就要遭受不同程度的挨打待遇。这种“霸气”使得班上同学有口难言, 或者是敢怒不敢言, 不敢给老师报告。笔者班上有一位叫张某的同学便是典型的一例, 是一个十足的“土霸王”, 当然被老师、家长帮助教育后, 目前稍有改变。

二、本地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充分发挥学校团支部主阵地的作用:

团员带头, 充分利用班团队会, 板报, 手抄报, 校会, 法制教育, 使学校形成一种正气, 恩格斯说过:“只有热爱家乡, 才能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前提是了解家乡, 从学生实际出发, 用事实说话,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可开展一些爱家乡, 爱祖国, 陶冶学生情操的有益活动。

(1) 走进乡土历史, 创建德育基地, 接受传统教育:我们县有石壕红军烈士墓, 记录了当年红军长征中的部分故事, 綦江有烈士陵园, 里面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綦江籍烈士事迹;学校周围也还有参加过长征, 抗美援朝的老革命前辈, 这些都是本地不可多得的德育资源, 也是学校德育的宝贵财富, 学校完全可以组织部分学生去参观, 回校后给同学们宣讲, 更可以请老红军, 老前辈到校作报告, 对学生进行传统的革命教育,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不能忘掉光荣的革命传统。 (2) 走进当地名人, 倾听名人声音, 接受名人教育:请本地在外的名人到校谈他们的成长经历, 把出生在本地, 曾经就读于本校, 现在在本地很有影响力的大学生, 成功人士, 典型军人等人的经验、经历展示给学生, 并附上照片和对学生的寄语, 鼓励同学们向他们学习, 比如初中在我校毕业的中国人民大学生陈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设计操作的参与者王彪, 沈阳军区空军飞行员陈雄伟等等。上个月, 陈雄伟给初二、初三两个班

见面讲他的经历, 对同学们就是很大一个鼓励和鼓舞。 (3) 走进生活, 走进大自然, 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我县自然景观较多, 人文景观也不少, 如古剑山, 丁山湖, 白云观, 东溪古镇, 中峰生殖器图腾, 清溪河及其河边的阴阳合, 西部齿轮城, 渝黔高速公路和待建的渝黔高速铁路等等, 所有这些可专门介绍给学生, 也可以带部分学生就近参观, 通过介绍、参观, 使学生增长知识, 增加切身体验, 陶冶情操, 健全人格,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以此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4) 走进本校典型事例, 以身说法, 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典型事例, 本校太多, 可抓几个举一反三。比如“早恋“的危害, 打架的危害, 破坏公物的危害, 行为举止粗野的危害, 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危害, 烟、酒、赌的危害等等, 可用这方面的例子, 使学生知道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哪些事该做, 哪些事不该做, 从而学校形成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正气, 学生中有良好学习氛围, 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 (5) 走进本地公安派出所, 请民警,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记得几年前, 我校曾请过当地派出所所长到校对全校学生进行过一次法制教育, 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 使学生深受教育, 哪次活动非常成功, 起码学生中形成了“犯法的事不能做”的观念。这种活动完全可以经常开展, 因为学生都是“法盲”, 用身边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行之有效。

3.中学德育工作现状与对策 篇三

一、 目前中学品德教育的现状

1.德育内容陈旧、单一,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

(1)品德教育的内容没有与学生的思想发展同步

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的不断变化以及环境的不断变迁,学生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不同的阶段所表现出的心理思想完全不同。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要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内容,促使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有非常强烈的理想主义、主观主义色彩,把目标定得高、大、全,选择内容远离学生生活,要求学生去实现理想化的目标,致使学生感到难以达到。而一些本是贴近学生实际的德育目标,如孝顺父母、尊敬教师、团结同学等,又没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导致教育的随意性、表面化。如每年组织进行的学雷锋活动,本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最好载体,但是,由于不少教师对学雷锋的真正内涵认识不清,导致教育方式、方法无法为学生所接受,致使效果差强人意。其实,学雷锋的根本是要达到助人为乐的精神,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是一个人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如果能对这一精神更加细化、具体化,把目标定得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不同。

(2)品德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严重脱节

中学品德课认识的严重错误导致教育效果不佳。中学品德课最重要的教育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感,产生品德内化,并将这种道德知识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而现在的品德课却异化为考试的工具,成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敲门砖。因此,课堂上教师讲知识要点,学生则背条条框框。这样的品德课怎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2.品德教育的途径异化、窄化,难以达成教育目标

在中学各科的教学中,通常人们认为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直接手段,也是最主要的途径。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重在让学生掌握一些纯粹的理论知识,理解并背诵一些概念、原理。这种教学,无法让学生在具体鲜活的社会现实中受到思想的教育,也不能回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这样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忽视了它最主要的目标,忘却了它的根本任务,主次不分,轻重倒置,与其他文化知识混为一体,怎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中,都有“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基本上是学科本位思想占主导,不愿花些时间来给学生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使有些科目渗透思想教育,也是生硬地结合,通常是上课即将结束,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的思想。这样贴标签式的教学,将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割裂开来,形成两张皮,不仅不能让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反而让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产生负效果。

3.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社会现实与学校德育反差较大

当前,社会上的精神文化垃圾仍然存在,扭曲了人们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念。网络在为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提供最大的可能性、为我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其中也携带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因素,缺乏有效监管的地下黑网吧使未成年人泡吧成瘾,致使一些学生学业荒废、精神空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现代社会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较高的生活水平和一些比较超前的意识,这本无可厚非。可是这些超前的意识也逐渐波及学校。学校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地方,这些超前的思想意识迅速向学校“蔓延”,逐渐影响到学生那本应很“纯洁”的思想,使得学生过早出现了和他们的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行为就变得逐渐成人化,一些本不该出现在学生身上的新潮行为,渐渐出现在学生身上。如讲究生活的奢侈、追求高消费、喜欢穿着奇装异服、过于成人化的打扮、语言行为的过分社会化等,这些都对中学生的言行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也使那些本应该把心思花在学习上的学生过早地走向社会。社会环境负面影响较大,德育环境急需净化。

4.家长教育自由放任

目前,部分家长本身就不能率先垂范,或留恋于酒吧、舞厅、赌场,或集中精力于自己的事业而疏于对子女的教育,于是部分学生在家里放任自流、在学校里得过且过,整天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社会离异的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留守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父母往往把对孩子实施德育的义务推给学校和社会,而自己却放手不管或是相互推脱,在学校,这些学生往往很难和其他同学相处,缺少伙伴的关心,再加上缺少父母的关爱,就特别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教师做的思想工作在这些学生身上往往收效甚微,由于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这些孩子很容易走上邪路,不能像其他学生那样健康地成长。由于家长的自由放任,学生缺乏必要的理想教育、美德教育、法纪教育。

5.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社会评价片面化

新课程改革把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注重学生智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可是目前“一卷定终身”的情况未彻底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在短时期内很难有彻底的转变。

6.教育软弱乏力,德育工作低效化

社会不净、家庭不管、学校不力,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软弱的主要原因,担负着重要职责的中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常常显得无助和乏力。一方面,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孤军奋战、孤掌难鸣。在道德认识方面,社会对学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的教育,学生在社会和家庭接收的信息经常与学校的教育不同步也不合拍,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常常被社会的负面影响销蚀。另一方面,学校自身也存在教育偏位、德智失衡的问题。在升学率占主导的今天,学校不得不把抓教学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领导和教师知道德育的重要性,但时常是做起来有心无力,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很难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德智失衡已成为普遍存在并严重影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现象。并且,学校德育工作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德育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对老一套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并不感兴趣。德育的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对重说教的灌输式教育常常产生逆反心理。德育的施教者与学生之间存在某种隔离,德育工作者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力量因此被削弱。endprint

二、中学德育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1.以新课改为契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新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又体现时代的要求,使我们明确意识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样是一大基本任务,而且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全局,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改变评价体系,不能以教学质量单方面来考核,要优先考虑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培养,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要体现以“德”育人,为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明确在新课程中德育的内涵。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首先要从理念上改变,要把德育工作切实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其次,必须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念,摒弃形式主义,增强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变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始终把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首要任务,坚持进行教育改革,形成整体的育人环境,增强德育的实施。从整体上深化教育的改革,使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模式转到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轨道上来。

第三,要针对学生情况,分层次地确定德育的内容和整体规划。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学段各年级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同时,学校的德育工作还要把创新意识融入其中,这样才能在德育整体上有所突破。在教育思想上体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教育要求上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内容上从小到大,由此及彼,相互渗透,在教育方式上抓住主渠道,凸现主环节。

2.加强中学教学中的德育管理

(1)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变德育的自然渗透为自觉实施

育人意识,首先是个教育思想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师,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能只教书不育人。

(2)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的能力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第一,有丰富的知识,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知识贫乏既谈不上教好书,也谈不上育人。第二,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和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能力。第三,掌握寓德育于教学中的规律,具有有机渗透德育的能力。

3.优化育人环境,多维联合,形成德育网络

新的课程改革,是一场全国性的教育革命,它不只是教育工作者的事,而且是全社会都要关注、共同努力去做的事业。德育工作为首,更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要加强协调,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逐步形成一个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 要建立健全学校、家长、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全社会人人都知道新课改的目标,让新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4.农村初中德育现状与对策的调查 篇四

转载

标签:分类: 教研论文

教育杂谈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改革开放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经验,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农村初中的德育教育能否取得预期实效,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从三个方面阐述现阶段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经验、途径、措施:

一、我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二、我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和对策思考。

三、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农村初中德育现状对策措施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坚持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对于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接班人,确保几代人为之奋斗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确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就我校中学生养成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一点点粗浅的想法,仅供参考。

一、我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1、端正教育思想

思想道德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根据个体道德的生长规律,通过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反复训练,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凝聚为道德品质的培养方法。为此我们在全校开展了确立正确办学指导思想的讨论,使全体教师明确思想道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进一步具体化,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能靠空洞的说教,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还要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遵纪守法,爱老师,爱同学,爱父母,进而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的品质。

2、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实施养成教育的基础工程,学校从加强师德、师能、师表建设入手,开展了“有一颗事业心、讲一口普通话、写一手好文章、练一手好书法、装一肚好学问、学一套好教法”活动,既工作中不仅要研究学生,还要做学生的表率。

3、在德育的常规管理中,深化德育创新。

写评语,这是班主任教育常规的重要环节。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品德评语,读来乏味,少有激情。学校要求班主任从“尊重、理解、激励、发展”的要求出发,倡导教师书写体现个性化、时代化的学生评语。在书写评语的过程中,倡导二个“务必”:务必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撰写有针对性的评语;务必用赏识的眼光观察学生,写出真实性的评语;抓住三个“环节”:抓班主任的学习提高,丰富班主任的教育内涵;抓评语草稿领导查阅制,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抓家长的信息反馈,改进学校的教育工作;努力做到“四忌”:一忌评语公式化;二忌评语脸谱化;三忌评语公文化;四忌语言贫乏化;“四宜”:宜用第二人称;宜有针对性;宜语言多样化;宜发挥集体教育的力量。从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的前提出发,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挺直腰杆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骄傲。

3、抓好养成教育

抓养成教育从“制度约束,行为养成,品质内化”三个步骤做起。学校提出“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指导思想,遵循“知——情——意——行”这一道德形成规律,突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学校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解为《教室一日行为规范》,对学生上课、自习、考试、开会、用餐、休息等方面的日常行为进行具体规定,一项项练习,并记入《学生操行档案》。学校非常注重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和环境,让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成为育人的课堂,将学生外在的行为内化为优良的品质,养成教育真正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我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和对策思考

值得思考的是,几十年来,国家从来都是把德育放在中小学工作首位,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其投入声势在全世界都不逊色。然而,效果之差同样是惊人的。诚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1月17日通知,即《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所说:“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从科学的视角审视,由于脱离实际,由于追求“高、大、全”,许多德育工作不但未培养起下一代的良好道德,反而制造了太多太多的麻烦,并为今天的改革开放制造了重重障碍。譬如,在明礼诚信方面、在遵守公共规则方面等等,中学生的形象已经在社会上出现了危机。家访时,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到家时,学生对老师爱理不理,对家长满嘴怨气,没一点礼貌,这都是:

1、由于受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暴力电视剧的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无人照料及单亲家庭子女的增多,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再加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某些薄弱原因,使一部分青少年胸无大志、不思进取、缺乏理想信念、害怕艰苦、贪图享受、不劳不学、游手好闲,经常深入不健康的网吧,甚至目无法纪,导致违法犯罪。

2、学校在教育上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致使个别教师对学生缺少关爱,在教育上重教轻导、重训轻管的现象依然存在。

3、由于部分家庭出现重养轻教、重男轻女、重优轻劣的思想致使部分家庭出现子女教育环境差,单亲子女无人管教的现象,严重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4、不良文化场所依然个别存在,不良文化场所是滋生未成年人犯罪的“温床”网吧等不良文化场所充斥着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等不良文化,特别是网吧经营者在利益驱使下,仍存在非法收留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问题。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三、改进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及建议

第一,从基本道德素质抓起。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全体公民的基本要求,当然也是未成年人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教育部近日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是未成年人中的最大群体———中小学生最起码、最基础的规范。未成年人道德素质养成自然要从这些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要求的培养抓起,我们要使他们人人皆知、人人践行,将这些规范作为自己生活的基本准则。

第二、健全学校教育机制,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创建文明学校、创建平安学校、绿色学校和素质教育合格学校活动,促进学校作风、学风、校风建设。一是巩固提高教育的两基成果。依法动员适龄青少年入学,依法控制学生的辍学率,让每个学生有书读,读得好,不把“问题生”推向社会。大量的犯罪资料和事实表明,未成年人不在学校学习,就可能在社会学坏。因此,须加大力度,控制学生辍学。

二是加强和促进德育工作,广泛深入和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五爱基本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结合法定节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

义的重要日子,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教育活动。学校在每年的“公民道德宣传日”组织好面向未成年人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养成教育的培养必须从学校的老师自身做起。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应该成为教育的座右铭。学校全体职工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未成年人发展。完善学校班主任制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当班主任。班主任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必须加强各学校的班主任建设。

四是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各校中学要加强团组织建设,把中学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总体布局,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做团的工作。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把对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纳入教育行政部门评估范畴。充分利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教育未成年人,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

五是加快校园文化建设。让校训、德育内容上墙,做到墙上有字、广播有声、教育有形,丰富校园内的设施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六是建立“家长学校”,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纲络,充分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3、加强完善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5.中学德育现状调查 篇五

你好,同学!这份问卷是由学校德育办组织进行的调查。我们希望你能如实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这份信息对学校制定德育计划是很有价值的,并且对你必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内容,你的积极参与对这次调查结果非常重要。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问题,并根据你对所述问题的理解,将答案填入括号内(填序号),谢谢合作!

一、选择题

1、升国旗时,我们面对国旗肃立,你认为„„„„„„„„„„„„()A、我们一定要行注目礼 B、我们没必要行注目礼

C、无所谓,这点小事不必太认真

2、中国台湾目前的生活条件比大陆好,你认为台湾和大陆统一„„„()

A、很有必要 B、没有必要 C、无所谓

3、如果班级要组织某项活动有一半以上同学支持而你反对,你会()

A、积极参加活动 B、不愿参加活动,但也应该参加 C、不参加活动

4、学校要开运动会,你会参加吗„„„„„„„„„„„„„„„„()

A、我如果感兴趣就参加 B、如果需要我,我就参加 C、一般不参加

5、上课时间,如有同学反复打扰你,你会选择„„„„„„„„„„()

A、当堂打他(她)或骂他(她),因为理在我这边

B、举手向老师汇报

C、下课再说

6、自习课有同学在班中大吵大闹,你会怎样对待?„„„„„„„„()

A、我会去阻止 B、我会向班主任或课任老师反映 C、不关我的事

7、开学了,学校操场长满了杂草,你认为最好的处理方法„„„„„()

A、学校请小工清理 B、学校分配到班级由同学们清理 C、任其自然

8、在家里,你经常做家务吗?„„„„„„„„„„„„„„„„„()

A、经常 B、很少 C、不做

9、你饭盒里的饭吃不下了,你一般怎么处理?„„„„„„„„ „()

A、重新蒸一下,下一餐再吃 B、倒到指定的地方 C、倒在地上

11、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内容,你认为„„„()A、必须完全遵守 B、有些小事不必遵守 C、写在纸上的东西,不必遵守。

12、你乱扔过瓜皮果壳和纸屑等废物吗?„„„„„„„()

A、这是常有的事 B、偶尔也会 C、没有

13、你如果在社会上无缘无故给别人打伤了,你首先选择()

A、上法院(或行政机关)告他 B、“以牙还牙”,叫朋友给我出气

C、和他私了,让他赔偿损失

14、班干部的产生,你认为应该由„„„„„„„„„„()

A、同学们选举产生 B、老师指定 C、无所谓

15、你相信世间有鬼吗?„„„„„„„„„„„„„„()

A、不相信 B、相信 C、不知道

16、你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他(她)„„()

A、是否成功地赚到了足够的钱 B、事业上是否获得成功

C、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

17、老师当众批评你,而你认为是被冤枉的,你会选择„()

A、不服气,必须当场辨别清楚,哪怕是争吵也在所不惜

B、不服气,事后再和老师讲明情况 C、批评就批评了,算了

18、校园里有桂花树,花开时,满园飘香。这时候,你会„()

A、经常走近桂花树,欣赏欣赏 B、没有人的时候会偷偷折一枝

C、有人时,我也会折几枝

19、和父母亲发生矛盾,你是如何处理的„„„„„„„„()

A、会和父母亲争吵 B、会和父母亲讲清理由,但以父母亲意见为主

C、一声不哼,赌气

20、如果有同学骂我绰号,那么我„„„„„„„„„„„()

A、一定要骂回来,决不吃亏 B、我会好好劝告他(她),实在不听报告老师

C、暗暗报复

21、在街道上吃香蕉,香蕉皮你怎么处理„„„„„„„()

A、扔在地上 B、扔进垃圾桶 C、吃到哪扔哪

22、考试时,老师因故离开考场,你看见有人作弊,这时候你会()

A、保持平静心态,继续答题 B、抓住机会作弊

C、看看他人的反应,在作决定

23、教室过道上,有纸屑、果皮、饮料袋等垃圾。你看到后会怎么办()

A、视而不见,与己无关 B、用脚踢到旁边 C、拾起来放到垃圾桶里

24、你认为我校学生的品德表现如何?„„„„„„„„()

A、较好 B、一般 C、差

25、你认为对同学们的纪律教育应该是„„„„„„„„()

A、越严厉越好 B、宽松一点好 C、不需要

26、你认为父母对你要求最严格的是(),班主任对你的期望是()。

A、没有

B、学习成绩好

C、思想品德好

D、成绩和思想都要好

27、当你做错事时,教师对你通常采用的教育方式是(),你希望教师采用的教育方式是()。

A、讲道理

B、埋怨、责怪

C、或打或骂

D、不问不管

28、你欢迎老师家访吗?()你认为老师家访的目的是什么?()

A、欢迎

B、不欢迎

C、无所谓

D、告状

E、为完成任务

F、跟家长交换学生情况

29、你会代表班级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吗?„„„„„()

A、会

B、不会

C、随便

30、当班级获得荣誉时,你的感觉是„„„„„„„„„()

A、很高兴

B、自己出了力就高兴

C、无所谓

31、当同学向你提出求助时,你会„„„„„„„„„„()。

A、如果是好朋友我会帮助他

B、尽力帮助他

C、不予理睬

32、当你答应了别人的事情而又办不到时,„„„„„„()A、你会向对方表示歉意,并说明情况 B、告诉对方无能为力 C、无关紧要

33、当你无意中拾到100元人民币时,你会„„„„„„()

A、用来购买书籍和学习用品 B、交给老师或警察或寻找失主 C、放回原地

34、你读书的目的是„„„„„„„„„„„„„„„()

A、掌握本领,报效祖国

B、为了今后的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C、完成义务教育任务

D、完成父母亲的任务

35、当你有属于自己支配的钱时,你会„„„„„„„()

A、购买喜爱的玩具或小饰品 B、购买学习用品或课外书籍

C、将一部分捐给希望工程或资助有困难的同学 D、将它存起来

36、放学回家以后„„„„„„„„„„„„„„„„()。

A、看书做作业

B、跟小伙伴一起去玩

C、经常帮父母做一些家务事

37、你上学、放学时,经常„„„„„„„„„„„„()

A、自己步行

B、自己乘车

C、大人接送

38、你班每月组织()次主题班会。

A、无

B、一

C、二

39、你班思品评价是否按自我评价、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的程序进行的?()

A、没有搞思品评价

B、按此程序进行

C、没有按此程序进行

40、你班是否有同学去网吧上网?„„„„„„„„„()

A、无

B、少数人

C、多数人

二、问答题

6.小学生德育教育活动现状调查报告 篇六

调查目的:

为了让每个孩子能够度过一个快乐的学校时光,与同伴一起分享美好童年的乐趣,在活动参与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通过“中国梦”和“三德教育”的系列活动的开展,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此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德育教育活动现状,把握新时期学生的新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为更有效地引导小学生建设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供依据,为我们课题组研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研究》提供资料。调查对象:

实验小学四、五年级学生 调查方法:

主要抽取了四、五年级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共设计了六道选择题,每道题的答案可单选也可多选。调查时间:

2015年9月22日 调查分析:

(1)喜欢参加的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45%的学生认为是“升旗”,69%的学生认为是“班会”。65%的学生认为是“开学典礼”;33.5%的学生认为是“家长会”。

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班会”和“开学典礼”活动,一部分学生对“升旗”和“家长会”活动不感兴趣,对升旗的意义认识不到位,爱国热情不够高;不明确家校联系的重要性,怕自己的表现让家长知道,担心老师和家长沟通后会得到家长的批评和斥责。而对孩子的教育光指望学校,老师想实现很好的教育,那是很难完成的,只有学校,社会、家长三者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教育目的,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2)参加活动的态度

数据显示:98%的学生表示积极主动; 4%的学生表示不情愿,;2%的学生表示同学劝说;没有学生表示“逃避”。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学生对活动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乐于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小学生那种道德情感冷漠现象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大部分学生还是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因此,德育活动的多元化有利于每个孩子的成长。

(3)活动中最希望得到的表扬

调查结果显示:84%的学生认为是“老师”,31%的学生认为是同学,55%的学生认为是“家长”,8%的学生认为是“亲戚”。

由以上数据可知,表扬能给人以信心,表扬能激发一个人的兴趣,表扬能改变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那一次次的表扬。特别是老师以及家长的表扬最受孩子们的青睐,在孩子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次的调查中,了解到老师给予学生的表扬是他们最大的期盼,家长的称赞和鼓励同样是学生特别渴望得到的。(4)生活中帮助自己健康成长最主要的人物

数据显示:90%的学生认为是“老师”,78%的学生认为是“家长”,38%的学生认为是“同学”,0.8%的学生认为是“电视”。

由以上数据可知:大多数学生意识到老师是自己生活中帮助最主要的人物,家长也是重要角色,只有少数认为是同学和电视。

(5)比较喜欢参加的德育活动

调查结果:25%的学生喜欢“看电影“,65%的学生认为是“上班会”,49%的学生认为是“入队仪式”,37%的学生认为是“打扫卫生” 从以上数据可知:“上班会”是他们多数人喜欢的德育活动,把班会课看作是很重要的课,是受到德育熏陶的良好舞台,是受到思想洗涤的良好阵地。而“看电影、打扫卫生、入队仪式”却是少数人喜欢参入的德育活动。

(6)参加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数据显示:79%的学生表示“帮助大”,11%的学生表示“帮助小”,33%的学生表示“没帮助”,8.5%的学生认为耽误学习

7.中学德育现状调查 篇七

随着高校和高中扩招, 近半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1]。这必然对学生的德育课学习产生影响。因此, 全面了解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状况, 就成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个课题。

现有的学习动机测量工具能从不同角度测量学生的学习动机, 但大多数量表测量的是具有普遍性的学习动机, 即不分大、中、小学, 或不分学科的学习动机, 不适宜直接用来测量中职学生的德育课学习动机。

2 调查对象及方法

2.1 调查对象

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2006级和2007级护理、药剂、中西医结合等专业10个班的487名学生, 其中男103人, 女384人。分班进行问卷的集体施测。共发放调查问卷487份, 回收有效问卷473份, 有效回收率为97.13%。

2.2 研究过程及工具

我们研究了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行为主义动机理论和学习动机的认知论等, 确定了问卷的理论基础。参照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主修的学习动机诊断测验 (MAAT) 、英国罗切斯特大学研制的内部动机量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孙煜明研制的学生动机归因量表、美国圣·埃德华兹大学研制的自我效能量表、挪威心理学家T·Ggesme和R·Nygard共同编制的成就动机调查表等量表, 编制了“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问卷。

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问卷包括内外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成败归因、成就动机4个分问卷, 采用李克特式5点量尺。内外部学习动机分问卷共18道题目, 自我效能分问卷共8道题目, 成败归因分问卷共24道题目, 成就动机分问卷共8道题目。

2.3 数据收集

问卷均在课堂中进行集体施测, 由任课教师简要说明研究目的、内容和要求后, 下发问卷, 请学生独立认真做答, 当场回收并核查。

2.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3.1 效度分析 (见表1)

由表1可知, 对问卷进行KMO检验和球形 (Bartlett) 检验后, 各维度的KMO值为介于0.686~0.844之间。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分析, KMO取值大于0.6就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显著 (χ2最小值为626.804, 最大值为1 691.053, 相伴概率均为0.000) , 因此拒绝其零假设, 适合于因子分析。碎石图显示经因子分析后提取的因子是合理的, 各维度的因子累积贡献率均大于50%, 反映了原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各因子的因子负荷介于0.442~0.915之间, 有较高负荷值 (大于0.4) , 反映出该量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3.2 信度分析 (见表2)

表2表明, 本研究采用折半信度和内在一致性信度进行测定。问卷各维度的折半信度系数介于0.797 2~0.869 4之间;通过计算克隆巴赫一致性信度系数得到同质性信度, 问卷各维度的内在一致性系数均在0.60以上, 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4 价值

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信度, 达到了测量学的指标要求, 能从多方面对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进行有效测量, 为全面了解中职学生的德育课学习动机状况、提高教学效果和加强教学管理提供有力帮助。

5 调查结果与分析

5.1 内外部学习动机分问卷的统计结果 (见表3、表4)

注:每因子平均分为各因子平均数除以相应的题项数, 满分为5分 (下同)

表3显示:课程观平均分为4.37, 处于较高水平;情感平均分为3.61, 处于中等水平;努力平均分为2.67, 处于低水平。从总体看, 内部学习动机各因子的平均分为3.65, 处于中等水平。

表4显示:外部奖励平均分为2.97, 考试压力平均分为2.84, 教师影响平均分为2.89。从总体看, 外部学习动机各因子的平均分为2.90。这表明, 无论从总体看, 还是从外部奖励、考试压力和教师影响看, 都处于低水平。

5.2 自我效能分问卷的统计结果 (见表5)

表5显示:学习行为平均分为3.48, 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学习能力平均分为3.90, 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总体看, 自我效能各因子的平均分为3.64, 处于中等水平。

5.3 成败归因分问卷的统计结果 (见表6、表7)

表6显示:能力归因平均分为3.25, 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努力归因平均分为3.88, 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外部原因平均分为2.81, 处于较低水平。从总体看, 成功归因各因子的平均分为3.22, 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这表明, 学生在德育课学习中获得成功时, 产生的是努力、能力等个体自身的归因, 而较少进行自身以外的归因。

表7显示:能力归因平均分为2.63, 处于较低水平;努力归因平均分为3.49, 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外部原因平均分为2.30, 处于较低水平。从总体看, 失败归因各因子的平均分为2.80, 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 学生在德育课学习中失败时, 产生的是努力归因, 而较少进行自身以外的归因。

5.4 成就动机分问卷的统计结果 (见表8)

表8显示:避免失败平均分为3.18, 处于较低水平;追求成功平均分为3.51, 处于中等水平。从总体看, 成就动机因子的平均分为3.34, 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 学生德育课的学习动机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如何用教学策略、心理干预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中职学生,德育课,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8.中学德育现状调查 篇八

一、目的和意义

了解德育现状,如法纪、道德、思想、心理等。

分析学校德育的实施状况及教育效果,获得反馈信息。

了解课题组制订的德育目标是否具有层次性、针对性。

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兴趣,提高德育内容的实效性、可接受性、趣味性。

二、问卷与座谈调查统计

(一)最关心的问题的调查

1.政治方面。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依次是“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占71.47%)、“知道或掌握邓小平理论”(占46.93%)等。

2.思想方面。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依次是“国内外大事”(占52.13%)、“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占48.13%)、“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占41%)、“如何获得最佳学习方法”(占36.43%)等。

3.道德方面。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依次是“了解和学会交际”(占76.4%)、“自觉运用各种场合的文明礼貌用语”(占35.33%)、“多为别人或集体做好事”(占26.6%)等。

4.法纪方面。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依次是“国家政策、法律知识”(占50.87%)、“养成一两个生活上的习惯”(占48.13%)、“人身安全”(占46.53%)等。

5.心理方面。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依次是“如何使生活更加充实”(占54.7%)、“学点个人特长”(占36.13%)、“将来干什么最好”(占30.47%)、“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占27.42%)、“参加集体活动,广交朋友”(占24.26%)等。

(二)德育内容与途径的调查

要求学生在15项活动中选择3~5项最感兴趣的活动,选择2~3项最不感兴趣的活动,其结果是:

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依次是“体育活动”(占71.73%)、“文艺娱乐活动”(占69.2%)、“社会调查活动”(占57.8%)、“科学技术活动”(占53.53%)、“参观访问活动”(占51.8%)、“心理咨询活动”(占48.8%)等。

学生最不感兴趣的活动依次是“评选班级模范活动”(占36.46%)、“少先队或团课、党课小组活动”(占28.7%)、“义务劳动”(占27.26%)、“社区服务活动”(占25.47%)等。

(三)课程外其他活动的调查

认为有必要参加其他活动的学生占68.8%;愿意参加但学习任务重的学生占48.67%;认为应自己支配课余时间的学生占18.7%。

三、对统计结果的具体分析

1.法纪方面。学生非常关心国家政策与法律,重视学校德育,认为“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成人”是“成才”的前提。

2.心理、德育管理与评价方面。学生基本上认可学校德育管理的方式,如卫生、纪律检查等,更倾向于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方式。

3.道德方面。学生对人际交往的知识很感兴趣,部分学生关心结交异性朋友。学生普遍认识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4.德育途径与方法方面。学生喜欢实话实说,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可以加强德育实效性。

由此可见,学生都能以国家利益为重,重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爱好交往,追求人生意义,喜欢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课外文体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不喜欢说教,不喜欢评选先进个人和班级的活动。

四、启示和对策

学校、家庭与社会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影响。

德育形式应灵活多样,以学生为本。

利用学生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参与德育的兴趣。

要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上一篇:土木工程管理毕业论文下一篇: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