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论文

2024-08-26

诗词鉴赏论文(共8篇)

1.诗词鉴赏论文 篇一

诗词鉴赏《诗词大观园》

本期解读的是疏桐倩影女士的《五律·山中寄语》。

附作品原文:

花开并蒂根,莫待逐红尘。山外诗书断,郊原草木春。

抚琴孤对客,欲语意明人。谁识今时貌,江梅点绛唇。

译文:

(山里的)鲜花都依托在花蒂上竞相开放着;可怜的人啊你莫要等到它们都飘零(逐红尘)了才懂得来欣赏啊?与山外的诗书(书信来往)已经终断,许久没有往来了;郊外的原野上草木青青,宣示作这一年春花烂漫的季节已来临。“我”弹奏出幽怨的琴音,独自地面对那些过往的山客;欲想着能将“我”心中夙愿表达给某个懂得的人听。可谁能够理解“我”今时之处境呢?但见江边红梅点点,恰似绛色的嘴唇(似乎也像在共同述说“我”心中的怨情)一般。

赏析:

起联:“花开并蒂根,莫待逐红尘。”这里作者起笔就将读者带到了一种幽怨的境界里去。一个“莫”字引领得很好,但“并蒂根”在此我觉得意义不大,有点浪费,若换作其它更有引申意义的语句更好。

颔联:“山外诗书断,郊原草木春。”这里的.“郊”不能作城市郊区来讲,不然与“山外”难相对应,应是指“她”住宅小院外的荒野之地吧。这儿看来其实不但对“莫待逐红尘”作了进一步诠释,也大有告慰那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感慨,看样子“她”心中的那位真有些不识青春的啊?

颈联:“抚琴孤对客,欲语意明人。”真可谓“知己难求”啊,更何况是“蓝颜知己”呢!不过这“孤对客”在此有点叫人犯难,与前两联的景象不够协调,感情“她”家是在山野开茶楼或客栈的呢?这“客”虽然可以理解为山中其它事物的代指,但始终给人以错觉,不如直接换郊野其它事物会更好些。

尾联:“谁识今时貌,江梅点绛唇。”这“点绛唇”本是一词牌名: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得名。但这里明显与词牌名无关,“绛”大赤也——《说文》,故可依字面来解。但结尾我感觉在整体意向上有些偏离,作者自己的解释是:“如今谁能晓得愁容,只有江梅花点缀我的唇并染红了唇,才显得美丽。”可这跟前三联似乎也找不到多少衔接的因果关系来,而且意境的氛围也处于对立面,前三联一路愁绪,这儿似乎却转得挺悠然了,感情有失粘连性,有点突兀。当然,一定要表达这样的意境也并不是不可,但至少在颈联有所转承来引领才是。再则这“江梅点绛唇”在时间对接上也与前面的“郊原草木春”不协调,梅花开时尚且初春,怎能见“草木春”呢?从时间上看见“桃红点绛唇”到也能相映衬?若要能表达出与前三联一气呵成的效果我看还是写作“落红吟绛唇”好些,这里的“落红”当然是暗指“她”这佳人的眼泪了。

总结:此作属“孤雁出群格”体。就全诗来看感情起“并蒂根”用得意义不大,另外就是结句“江梅点绛唇”意境上失粘,再则“客”可以磋商一下外,对于其它在意向及感情线的表达上还是联系紧密的,基本算是闺怨诗词上的一篇好作吧。

2.诗词鉴赏论文 篇二

这是北京市16中初二年级的诗词鉴赏课案例。16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乡。该案例的教学采用了“双课堂”模式。2015年4月16日, 市区30多位老师观摩了这节课, 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节课在龙老师引导下, 同学们分享了“虚拟课堂”中的部分学习成果, 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热情, 出现一个又一个热潮。师生在品鉴名品、共享佳作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在“虚拟课堂”中, 龙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任务, 分组寻找并赏析诗词中各种意象所寄托的情感, 探寻原因与规律;又利用一则故事, 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同学们搜寻资料, 发表见解, 互相讨论, 逐步提高, 形成本组的成果, 最后把所学所得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龙老师这个“诗词鉴赏”教学案例, 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学为主”的束缚, 使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不断地展示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案例亮点

亮点1:虚拟课堂精彩的引导

诗词创作对学生是有门槛的, 如何突破?龙老师是这样做的。她给学生们讲了个诗样的故事。小兄弟俩在初春的街巷里玩, 弟弟指着树枝上刚刚绽放的花说:“哥哥, 瞧, 花。”哥哥答:“不, 那是春天。”听完老师的这个例子, 学生们纷纷表示诗很简单, 创作一发不可收拾。他们互相帮助, 互相鼓励, 反复修改作品, 创作数量也越来越多。

亮点2:现实课堂的精彩引导

通过教师引导, 同学们进一步了解诗词写作的背景和情感, 进一步认识到好作品是对切身生活的真实感悟。以此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通过认真观察与思考, 好的作品水到渠成。带着情感看世界, 世界也是有感情的。

亮点3:作品修改

龙老师带领大家再次回顾优秀作品的成长过程, 分析修改的原由和结果, 把同学们在虚拟课堂中的互动交流与成长过程搬到现实课堂中来, 这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高度认可。同时, 强化同学们的成长印记, 使以后的学习更加顺畅。

亮点4:作品欣赏和投票

龙老师让作者带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 其他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投出自己最喜欢的三篇。这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写作成果, 让他们产生共鸣, 以点带面, 共同成长。这是对作者的一个赞赏, 也是对其他同学的一种激励, 让他们在竞争中不断的成就自我。

亮点5:重温优秀作品

学生再次朗读自己喜爱的作品, 再次强化优秀作品, 这是对学生们在共鸣基础上进一步的刺激和激励, 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同学们对诗词鉴赏的能力。

亮点6:教师点评优秀作品

龙老师带领同学们朗读和点评自己喜爱的作品, 总结出作品与生活的关系, 这是对本节课的升华。通过此环节, 学生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 自己的作品是多么地优秀, 让同学们的成就感再一次地爆棚。使得学生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越变越强。

教学反思

“用‘电子书包’上语文课, 比较成熟的一种模式, 是在平台上发动学生学习, 利用现实课堂来分享成果”。———顾德希

一、选材

迟迟未做古诗词专题, 是因为选择阅读材料是一个问题。老师做主推选, 限制了孩子们的阅读面, 他们也不一定喜欢, 不一定懂, 老师要不要讲解、用什么时间、什么形式去讲解……这都是问题。了解了“电子书包”的便利后, 我便决定只给他们确定探究的意象以及要求, 放手让孩子们进行自主学习。

二、鉴赏

通过“电子书包”自主学习, 孩子们的阅读面还真打开了, 许多从未读过的诗词都进入了探究的行列。但问题也来了:由于有些诗句是孩子们在网上按条件搜索的, 他们缺乏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所以赏析过程中出现了不够准确、不够全面等问题。借助“电子书包”平台, 我适时地参与其中, 或为同学们的赏析送鲜花、盖印章, 或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或补充创作背景帮助理解诗歌, 或做赏析示范……通过不断地交流评论, 赏析渐入佳境。例如:黄巢的一首《题菊花》在经过三十多个帖子的交流后, 他们终于实现了对该诗的准确、全面的理解, 如果在现实课堂中至少半节课才能完成。

三、创作

历来语文的读和写是分不开的, 在鉴赏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孩子们的灵感会被激发, 创作就应运而生。在赏析进行三天之后, 我提出“我们也来写写对生活的感悟”, 话音未落, 孩子们就炸了:“老师, 我们哪能写诗啊?”“老师, 这诗可不是谁想写就能写的。”我鼓励示范, 告诉他们诗歌就是用诗化的语言把对生活的感悟写下来, 写出真感情, 并举了一个例子:“花开了, 弟弟小手指着说:‘哥哥, 花!’我说:‘不, 那是春天!’”孩子们一下子就兴奋了:“这也叫诗啊?”“对呀, 写出了我对眼前景物的感受, 而且充满联想和想象, 就是诗啊。”那个周末, 老天爷成全孩子们, 先是细雨蒙蒙, 而后是擂响了第一声春雷, 接着是狂风肆虐。于是诞生了一系列与风雷雨有关的诗作, 部分孩子们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很是活跃, 不但自己创作, 还和同学交流创作感受, 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就这样, 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进来, 我也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和才华。此后, 离别、思念家乡和亲人等等题材的诗歌创作也不断涌现。

积极性就这样被调动起来了, 怎样让他们再提升一下呢?我发现有几个孩子喜欢写格律诗, 但在结构和韵律上存在问题。于是我就这两方面做了点拨, 并做了修改示范。并建议他们可以尝试填词。给了几个熟悉的词牌名。于是大家又掀起了填词热, 积极性高涨, 那个平时一提写作就发怵的小郑同学尤其积极, 发誓要在创作数量上居于榜首, 结果他真做到了。四天创作了10首不错的诗。

交流碰撞中, 结构和押韵的问题解决了, 怎样让孩子们进一步提升呢?我以吴涵的“咏春”为例, 引导孩子们给诗歌增加积极向上的元素。由一首单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变为鼓励人们珍惜春光的励志诗。孩子们在将原作和修改稿对比之后, 仿佛蓦然有了灵感, 开始创作哲理诗了……

四、展示

课上怎么安排展示学生的创作, 他们的热情那么高涨, 我唯恐伤害到哪个孩子。所以在选择作品的时候, 考虑了不同层面的孩子, 也兼顾了不同的题材, 不同的形式。意在告诉他们, 书写真感悟的诗就是好的。怎样让好作品脱颖而出呢?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 我觉得实实在在地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是最好的选择。那首后来被一致认可的《我是一棵草》在论坛上的鲜花的数量并不多, 但在现实课堂上却跃居第二。由此我才明白, 展示环节能推出好作品!

五、感悟

正如顾老师所说, 这样大的文字量如果全写到纸上, 由我来批阅, 真的是灾难啊!交流的及时性, 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 生生互动的激励作用更是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所无法匹敌的!这“电子书包”网络学习平台, 用好了可以大大地减负啊!另一个教学班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这项活动, 一堂课下来只简单交流评价了三首诗。对比中我愈来愈发现这“电子书包”在优化传统教学方面的好处!

六、后续

展示课结束了, 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没有结束:《我是一棵草》的作者, 每周都要给我发上几首小诗;吴昊也开始创作自己的诗集;魏昊对于作品没得到展示耿耿于怀, 一连写了三首诗请我帮着修改;语文课上曾远志忽然举起了手:“老师, 我现在有灵感了, 能把我的诗写下来吗?……当然能了, 我讲的内容相对于孩子的灵感来说太微不足道了, 我高兴地点头……他的新作我还没读到, 但心已经醉了!

专家点评

双课堂已成教育信息化时代的一个成功的模式, 而龙老师和她的学生们把双课堂演绎到一个近乎完美的程度。龙老师在虚拟课堂发动学生学习, 利用现实课堂分享学习成果。老师和同学在平台上互相激励, 实现了“官教兵, 兵教官, 兵教兵”的良性循环, 价值无限。这节课, 解放了思想, 发动了学生, 展示了学生的才华, 学语文的真谛得到了体现。学生在平台上是自由的、发散的, 这样才创作出好的东西, 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拿到现实课堂上分享, 把好的东西最大化。课堂上, 学生们一块儿念自己创作的诗, 全情投入, 我能看到我们的学生还保有一方纯净的心灵, 这就是这节课最大的成功。

一节好的课堂, 不能不讲, 但不能多讲。本堂课龙老师有两个点拨的亮点:一个是引导学生思考“不朽的形象在什么情景下产生的”;另一段话是在表扬一位学生的诗歌《我是一棵草》时, 老师讲了自己的感受, 让听课者感受到了龙老师是真感动, 这个最重要, 学生要听老师的真话, 真情投入的话, 不是编造的、专门讲给学生的话, 这就是讲的很精, 很好。

这节课更重要的是龙老师放手组织学生, 让学生展示真实的自己, 这会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生命印记。比如那个学生创作的《命运是不公平的》一首诗歌就是学生生命最真实的呈现。我们利用电子书包让学生成功, 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更使老师们转变教育观念有了真实的平台。

3.诗词鉴赏训练 篇三

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鉴:镜子。古时以铜为镜,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渠:代词,这里指方塘。

(1)上联是怎样具体描绘方塘的清澈明净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说理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

【注】擎雨盖:指荷叶。橙黄桔绿:秋末冬初景物。

(1)上联描写残秋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意?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称“橙黄桔绿”是一年好景?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人生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华清宫绝句(其二)杜牧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注】新丰,地名,在陕西潼县境内。渔阳,在今河北省境内,当时属安禄山管辖。探使,帝派使者探安禄山反否,使者受安禄山贿赂,言禄山不反。

(1)第四句中“破”字炼字精确而语意深沉。古乐舞曲有“入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描写的塞外风光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联是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直”和“圆”十分传神。请说说这两个字的运用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句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结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这首诗的诗眼所在。“冰心”和“玉壶”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说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句在词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它作为成大事者必经历的三种境界中的最高境界,请你说说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卖花声·怀古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1)首句“美人自刎乌江岸”,是以_______的典故反映________的历史。

(2)词人选取三则历史材料,有无辜而死的个人悲剧,有战火熊熊的众生劫难,也有戍边无归的军人悲哀,虽然角度不同,却揭示了一个共同主旨:________。

(3)整个作品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直抒胸臆,情调沉郁悲凉,“长叹”中饱含着__________的复杂感情。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周起渭

天边明月光难并,人世西湖景不同。

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

(1)两首诗开篇都赞西湖景色之美,但角度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后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描写西湖之美,请分析其在比喻上的不同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将方塘喻为明镜,用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现塘水的清澈明净。(2)诗人以清澈的塘水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读书达到的心领神会的高超境界。告诉人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

2.(1)赞美在肃杀的深秋时节,菊枝傲霜独立的品格。写荷与菊意在衬托橙与桔,赞扬它们的盎然生机和不畏严寒的坚贞气节。(2)因为寒冷培育了橙与桔坚韧的品格和崇高的气节。说明的人生哲理是,只有严酷的环境才能锻炼人,才能检验、识别一个人的风骨。

3.(1)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2)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4.(1)用来指唐玄宗和杨贵妃荒淫享乐,招致安禄山的叛乱,造成中原残破,国势衰微。(2)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荒淫享乐使山河破败的无情谴责,借古讽今,以惨痛的历史鉴戒现实。

5.(1)具有奇特、壮丽、雄浑、开阔的特点。(2)“直”字写出了荒漠无风、孤烟直上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之感。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大漠雄奇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6.(1)讽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最终没有好下场。(2)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的浩然之态。“秋后”与“清霜”语意重复。

7.(1)冷而洁,有冷于名利而洁身自好之意。(2)作者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没有追求功名富贵的欲念,坚持玉洁冰清操守的情怀。

8.(1)写对意中人多次苦寻,终于在灯火稀落的僻静之处发现了她的身影。词人以此表现自甘寂寞和孤高自赏的情怀。(2)经过多方探寻、刻苦钻研之后达到的豁然开朗的境界。

9.(1)虞姬自刎,楚汉战争。(2)连绵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只是灾难。(3)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

4.诗词鉴赏 篇四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

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

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

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

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

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

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

未还。

但使龙城①飞将在,不教胡马

度阴山②。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

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这段话批评李攀龙只知推奖此诗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说明了全诗的主旨,并没有点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归纳的全诗的主旨基本是对的,但这个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为什么这样平凡的思想竟能写成为一首压卷的绝作呢?

原来,这首诗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寻味的诗句,即开头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有什么妙处呢?得从诗题说起。此诗题名《出

塞》,一望而知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是要谱成乐章、广泛传唱的,为入谱传唱的需要,诗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见习用的词语。王昌龄这首诗也不例外。你看这开头一句中的“明月”和“关”两个词,正是有关边塞的乐府诗里很常见的词语。《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不是就有《关山月》吗?《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往往都离不了这“关”和“月”两个字。“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陇头

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例子举不胜举。看清这一点之后,你就明白这句诗的新鲜奇妙之处,就是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定词。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评诗惯用的词语来说,就是“发兴高远”,使读者把眼前明月下的边关同秦代筑关备胡,汉代在关内外与胡人发生一系列战争的悠久历史自然联系起来。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

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

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

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

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

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

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

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

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象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

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

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

广泛的共鸣。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

《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本篇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

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適、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

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

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

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

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

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

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

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次联以散调承之,文情跌宕。“与君离别意”承首联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翻译一下,那就是:“跟你离别的意绪啊!……”那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刻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离别,只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感伤!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从构

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高度概括,自铸伟词,便成千古名句。

尾联紧接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作者在临别时劝慰杜少府说: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邻一样近吗?可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象一般小儿女那样。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

5.唐宋诗词鉴赏 篇五

第一课:山水胜色

(一)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白话译文】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作者离开长安东游时,途中寄给旧友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猿声在夜中传来,江流滔滔不断,树叶萧萧而下,极写景色的寥落凄寂,同作者凄凄惶惶的心情互为衬映。后四句借景生情,怀念友人,情景融合得很自然。月夜宿孤舟,心中愁闷,自然而生怀友之情,因而热泪横流。全诗情景交融,更加突出作者对旧友的思念和失意后的愤激孤苦。

【鉴赏训练】

1、前两联作者是如何通过渲染清寥的环境来表现孤寂之情的。(4分)

答:

2、后两联侧重写“寄广陵旧游”,请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答:

(二)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白话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作品鉴赏】

这首《汉江临眺》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诗歌抓住了江南水乡的特点,首两句先写襄阳的地理位置,接着四句描绘水都风光,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其中“流”“有无中”“浮”“动”又把这山水写活了,似有醉翁观景的妙处。真不愧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手笔。末两句写出观景人的心境和对襄阳美景的赞叹。朗读这首诗,我们不禁会联想到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鉴赏训练】

1、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4分)

答: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三)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白话译文】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作品鉴赏】

这首诗作于诗人流放夜郎遇赦回来的次年,从汉口来到江西。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情更加迫切了。诗人面对着秀出南斗傍的庐山,借对庐山风景的描绘,向曾与自已同游过庐山的卢虚舟,倾吐自己居名山、做隐士的愿望。诗人浓墨重彩地描写庐山雄伟美丽的景色,希望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

(四)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白话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不知不觉就到了渝州,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

【作品鉴赏】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诗中咏月的地方,都在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诗人感到很陶醉。【鉴赏训练】

请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现的画面。(4分)

答:

(五)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白话译文】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晓,他取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烟消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一声木橹声响,忽见青山绿水。回身,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作品鉴赏】

作本诗时作者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本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名句“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尤为人称道。

这首诗取题渔翁,渔翁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的形象之上。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以外,还有渔翁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但同时,诗人又把两者浑然融化,渔翁和自然景象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共同显示着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机趣。【鉴赏训练】 鹊桥仙 陆 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陆游《鹊桥仙》中的“渔父”和柳宗元《渔翁》中“渔翁”的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和“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都是写渔夫的生活,但表现手法不同,试作分析。(4分)

答:

(六)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白话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作品鉴赏】

这首五律是贾岛的名篇。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好友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它之所以脍炙人口,主要在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首联用很概括的手法,描写了幽居的周围环境,突出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份。颔联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颈联写回归路上所见,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尾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鉴赏训练】

“僧敲月下门”一句用了什么手法?请简析之。(3分)

答:

鉴赏训练参考答案

(一)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通过日暮、山深、猿啼、沧江夜流、风吹木叶和月照孤舟等景象,渲染出清峭孤寂的环境,抒写暗淡悲凉的情绪,突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和孤独情感。

2、后两联是作者向朋友倾诉客居异乡的惆怅和孤独之感,抒写了作者思念故土和怀念友人的真挚感情。

(二)汉江临眺

1、前两句描绘出了水天一色、广阔渺远的山水远景,后两句描绘出了水势浩大、波澜起伏的眼前景象。

2、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四)峨眉山月歌

1、示例:秋夜的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上,随波荡漾。

(五)渔翁

1、“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两诗中的渔翁都过着远离世俗红尘的隐逸生活,都体现了他们清远的心境、高洁的志趣。

2、陆词该句是通过细节正面描写(或动作描写/细描/直接描写/实写)渔夫打鱼的日常生活,柳诗该句则未见渔夫,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或景物描写/间接描写/虚写)渔夫怡然快意的生活。

(六)题李凝幽居

“僧敲”句,用了反衬手法。此联写在皎活的月光下,万籁俱寂,但突然发出了几下敲门的声响,这毕毕剥剥的声响进一步衬出了月下幽居的安静,以响衬静。

第二课:边塞军旅

(一)塞上听吹笛 高適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白话译文】

寒霜落尽,胡天明澈,牧马已还,在皎洁的月光下,悠扬的羌笛声回荡在戍楼之间。请问那梅花究竟在何处落下,没想到在春风的吹拂下,一夜之间便布满了关隘山川。

【作品鉴赏】

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三四句将“梅花落”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其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来的。同时,它还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其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鉴赏训练】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结合诗句,请简要叙述。(3分)

答:

2、诗歌最后两句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

(二)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白话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作品鉴赏】

这首诗写得有色有声有情。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思乡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鉴赏训练】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4分)

答: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3、高適的《塞上听吹笛》和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两首诗都写月夜闻笛,感情基调有何异同?(3分)

答:

4、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三)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白话译文】

您难道不曾看见?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轮台的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作品鉴赏】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创作的一首雄奇豪壮的边塞诗。诗中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四)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白话译文】

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作品鉴赏】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接着,诗人又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没有人不想班师复员,可是办不到。“闻道玉门犹被遮”一句,笔一折,似当头一棒,打断了“行人”思归之念。这里暗刺当朝皇帝一意孤行,穷兵黩武。随后,诗人又压一句,罢兵不能,“应将性命逐轻车”,只有跟着本部的将领“轻车将军”去与敌军拼命,这一句其份量压倒了上面八句。下面一句,再接再厉,拼命死战的结果无外乎“战骨埋荒外”。诗人用“年年”两字,指出了这种情况的经常性。全诗一步紧一步,由军中平时生活,到战时紧急情况,最后说到死,为的是什么?这十一句的压力,逼出了最后一句的答案:“空见蒲桃入汉家。” 此诗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此诗巨大的讽谕力。【鉴赏训练】

1、“野云万里无城郭„„胡儿眼泪双双落”四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4分)答:

2、“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答:

(五)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白话译文】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城池遥望着玉门关。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金甲,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作品鉴赏】

王昌龄的边塞诗有不少篇章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这首诗便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次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第三句写战斗的紧张激烈,语言概括而形象鲜明如见。末句代战士们立誓,正面地讴歌他们的忠勇。有了前三句的铺垫,战士们的誓词分量才显得更重。

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鉴赏训练】

1、请将一、二句设想成次第展开的广阔画面。(3分)

答:

2、试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4分)

答:

【参考答案】

(一)塞上听吹笛

1、描写了一幅苍茫而又清澄的画面。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趁着月色,战士赶着马群归来,明月朗照,洒下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

2、运用了联想(想象、虚写)的表现手法。三四句虚写景,由将士所听之曲《梅花落》想到故乡盛开的梅花,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二)夜上受降城闻笛

1、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2分)①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②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③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2分,答对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给分)

2、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 “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2分,能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诗句展开分析思乡之情,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3、(1)两首诗都表达了征人思乡的感情。(1分)高诗写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意境澄澈壮阔,感情哀而不伤(乐观开朗);(1分)李诗写月如秋霜,充满寒意,夜风送来呜咽的芦笛声,意境寒冷凄清(愁惨),感情悲凉哀怨。(1分)

4、高诗寓情于景(1分),由听到的《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的情景,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中寄寓的思乡的感情;(1分)李诗直接抒情(1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望乡”直接点明思乡之情。(1分)[或:李诗叙事抒情(1分),通过叙写征人望乡,表现思乡之情。(1分)]

(四)古从军行

1、①作者通过“野云”“雨雪”“大漠”“胡雁”“胡儿泪”等意象,②从多方面刻画了边陲凄冷酷寒的环境,③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④为下文抒情做铺垫。(每点1分)

2、答案示例一:①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②“年年”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得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③如此对比,讥讽统治者穷兵黩武、草菅人命、好大喜功。(每点1分)

答案示例二: ①这两句诗运用典故,②诗人借用汉武帝为求区区蒲桃启战端的典故,③讽刺了当今统治者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每点1分)

(五)从军行七首(其四)

1、青海湖上空,浓云弥漫,绵延千里的雪花显得苍茫暗淡。(1分)越过雪山,是荒漠中的一座孤城。(1分)再往西走,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1分)

2、前两句情景交融,后两句直抒胸臆。(1分)前两句描写云海弥漫,使绵延千里的雪山也昏暗了,边关孤城矗立,荒凉孤寂的景象,(1分)表现了戍边将士艰苦的生活环境。(1分)后两句塑造了身经百战的边关将士形象,抒发了将士誓将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1分)第三课:咏史怀古

(一)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白话译文】

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作品鉴赏】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所以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无能,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可见如此剪裁,就在于它能完满地表现其主题思想。

(二)金桐仙人辞汉歌 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白话译文】

茂陵里埋葬的刘郎,好像秋风过客匆匆而逝。夜里曾听到他的神马嘶鸣,天亮却杳无踪迹。画栏旁边棵棵桂树,依然散发着深秋的香气。长安城的三十六宫,如今却是一片苔藓碧绿。魏国官员驱车载运铜人,直向千里外的异地。刚刚走出长安东门,寒风直射铜人的眼珠里。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汉月,伴随铜人走出官邸。怀念起往日的君主,铜人流下如铅水的泪滴。枯衰的兰草为远客送别,在通向咸阳的古道。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独出长安的盘儿,在荒凉的月色下孤独影渺。眼看着长安渐渐远去,渭水波声也越来越小。【作品鉴赏】

《金铜仙人辞汉歌》诗中的金铜仙人临去时“潸然泪下”表达的主要是亡国之恸。此诗所抒发的是一种交织着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的凝重感情。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四句是第一个层次,借金铜仙人的“观感”慨叹韶华易逝,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诗中直呼汉武帝为“刘郎”为“客”,表现了李贺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精神。中四句为第二个层次,用拟人化手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的酸苦惨凄情态,亡国之痛和移徙之悲跃然纸上。特别是“酸”、“射”两字,把主观的情和客观的物完全揉和在一起,含义极为丰富。末四句为第三个层次,写出城后途中的情景。“衰兰”一语,写形兼写情,而以写情为主(因愁苦而“衰”);“天若”一语,设想奇伟,意境辽远,感情深沉,司马光称为“奇绝无双”。末联进一步描述了金铜仙人恨别伤离,不忍离去,而又不能不离去的情怀,感人至深。

(三)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白话译文】

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是昭君怨恨。【作品鉴赏】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这是《咏怀古迹五首》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说明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鉴赏训练】

1、结合具体诗句谈谈王昭君“怨恨”的具体内容。(3分)

答:

2、杜甫咏怀古迹,寄托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本诗借咏王昭君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怀抱?(4分)

答:

(四)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白话译文】

玉树后庭花的旋律不再,天子之气也消失了。敌人攻入都城,围兵景阳楼,戍楼空无一人。六代以来达官贵人的坟墓旁远远近近长满了树木,六代的宫殿也长满了荒草。只有石燕不管刮风下雨,仍在云端飞翔,江豚不管白天黑夜仍在风浪中出没。六代的杰出人物都离去了,只有这金陵的景物多么与洛阳相似啊。【作品鉴赏】

这首怀古七律,在选取形象、锤炼字句方面很见功力。例如中间两联,都以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的变化,手法和景物却大不相同:颔联采取赋的写法进行直观的描述,颈联借助比兴取得暗示的效果;松楸、禾黍都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植物,石燕和江豚则是传说里面神奇怪诞的动物。这样,既写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形象,又烘托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至于炼字,以首联为例:“残”和“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染出陈亡之前金陵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合”字又以泰山压顶之势,表现隋朝大军兵临城下的威力:“王气终”则与尾联的“豪华尽”前后相应,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读来令人不禁怅然。【鉴赏训练】

1、本诗描绘了哪些画面?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

2、这首诗歌“浑写大意”“涵盖一切”,试从总体上作具体分析。(4分)

答:

(五)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白话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作品鉴赏】

吴乔《围炉诗话》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读到这里时,读者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个尽人皆知的故事。“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骑”知,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这样写,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全诗不用难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六)乌

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白话译文】

活着就应该作人中豪杰,死了也应作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过江东。【作品鉴赏】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鉴赏训练】

乌江

(李清照)

(朱淑贞)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主西关。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注:朱淑贞生卒年代稍早于李清照,正处于南北宋交替时期。

1、这两首咏史诗有哪些相同点?(3分)

答:

2、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首?请用简要的语言说明理由。(4分)

答:

【参考答案】

(三)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1、(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王昭君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被远嫁匈奴,在北方沙漠之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死后还留在这远离故土故乡的异域土地上。

(2)“画图省识春风面”,虽然美貌宫中第一,但却不为君王所知,未能得到君王的宠幸,在匈奴单于来向大汉求婚的时候,被君王选中外嫁异域,自此便远离故国故土,远离故乡的亲人,生活在与汉族截然不同的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之下。

(3)“环佩空归月下魂”,昭君至死都未能回归故里,死后又被葬在塞外,因此,诗人只能想象昭君的魂魄乘着月色从千万里之外归来,她要看看自己的出生地,看看自己几十年未见的亲人。但一个“空”字,又让诗人不得不戳破这美好的幻像,越发感慨于昭君的悲剧人生。

2、本诗借咏王昭君来抒写诗人自己的怀抱。王昭君一生的悲剧性和杜甫的何其相似。杜甫尽管有抱负也有实现抱负的才干,尽管二十年如一日地践行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始终不被重用,没有一展抱负的平台与机遇。杜甫一生四处漂泊,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走向,无法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哪怕只是安定的日子也不可多得。杜甫晚年更是颠沛无告,漂泊无依,思乡而不得归,思亲却不得见。因此,“昭君怨”又是“杜甫怨”,琵琶曲诉说的何止是昭君一人的怨与恨!

(四)金陵怀古

1、选用松楸荒冢、禾黍残官、石燕拂云、江豚吹浪等画面,抒发了对风云变幻、王朝兴替的感慨。

2、首联追述隋兵灭陈的史实,并抓住了金陵由胜转衰的关键;颔联从大处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尾联照应开头,抒发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

(六)乌江

1、吟咏对象相同,都是写的项羽;(1分)作品风格相同,都写得慷慨豪放,都是“金刚怒目”式的作品。(2分)

2、(1)更喜欢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李清照赞扬(咏怀)项羽,是对当时宋王朝屈膝金人,偏安江南,不思恢复故土,却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的强烈嘲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掷地有声的千古名句,不仅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美,也是李清照热爱祖国,反对异族侵略的感情流露。(4分,“赞扬”1分,“嘲讽”1分,“反对异族侵略的感情”2分)

6.冬至诗词鉴赏 篇六

(一)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的“至日”,是冬至的意思。呼应标题“冬至”。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起源于春秋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B.诗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颔联、颈联中的“形容独老”“杖藜”表现了诗人在长期漂泊后的年老孤独,与回忆曾经出仕入朝的得意形成鲜明的对比。

C.全诗通篇对偶、叠词妙用,“年年”对“忽忽”,表现时间飞逝,又是一年冬至,而长期漂泊的自己仍然有家难回、穷愁潦倒、困苦不堪。

D.古人常谓心为方寸之地,尾联“心折此时无一寸”,表现了诗人因冬至这样的特殊的日子自己还孤独漂泊而感伤无限。“三秦”借指他的家乡,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答案】D 【解析】三秦借指长安,即朝廷所在,而不是杜甫家乡,杜甫家乡在河南。2.前人评价说“常为客”三字为一诗纲领,即全诗诗眼,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8分)

【答案】同意这样的评价。(1分)这首诗是一首羁旅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挫折和流离他乡的伤感与迷茫之情。(2分)首联描写了诗人多年来作客他乡,生活穷困而愁苦不堪的情态。颔联写诗人漂泊江上形容憔悴,因为远在天边,每到冬至非常思念家乡亲人。颈联写诗人只能在雪后拄着杖藜面对山沟,想起带着鸣响的佩玉上朝,散朝后离开皇宫的往事。尾联写每到此时,心里感伤无限,十分迷茫,四联都围绕着“长为客”而展开,所以是全诗诗眼。

(二)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5分)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呆坐的神态,用“灯前”引出“影”,“伴”又将“影”与“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苦坐的“身”,显得孤单寂寞。(5分)(2)作者通过想象中的画面,即冬至深夜,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之情的。诗的语言质朴无华。(6分)

(三)冬至日遇京使(唐)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尊前岂解愁家国,辈下惟能忆弟兄。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①双鲤:信函,代指书信。两块木板,刻咸鱼形,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②一阳生:借指节气冬至。《史记》:“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③辇下:借指京城。④姜被;借指棉被。《后汉书·姜肱传》载,姜肱与兄弟友爱,常共被而眠。⑤晏裘:借指衣服。春秋时晏耍以节俭力行著称,着苴布之衣、麋鹿之裘。

赏析:这是一首书寄怀弟之情的亲情诗。

杜收只有一个弟弟,兄弟友爱,曾因照顾生病的弟弟而弃掉监察御史和吏部员外郎的官职,可见杜牧对弟弟的关心。这首诗寄托了杜牧对弟弟情深意切的关心,这种关心,作者是通过最简捷朴素的生活层面加以表达的。作者善于运用对气候、环境的感受来表达思念骨肉的忧愁、惆怅。首联点明了节令,冬至到了,气候转冷了,不知远方的弟弟境况如何?写封家书问候一下吧。时令的推移,引发了感情的起伏变化。颔联把两种感情加以对比,烘托对弟弟的殷切思念。一杯苦酒,默坐独饮,非但无以解忧,反而顿生愁绪无数。这种愁闷,不是遥远的国家之忧,而是更有直接的切肤之感的骨肉之痛。颈联更是表达了一位敦厚的兄长对弟弟关心的无微不至。作者以自身的感受来推测亲人的处境:天冷了,不知多病的弟弟是否知道保重自己的身体?是否知道添衣加被?这种关心之情着实感人。尾联愈加显示了兄长的心情之沉重。飒飒的寒风已让作者深感不安,更何况是冷雪呢?即使不是雪,难道雪天的到来还会远吗?思念关切之情演变为更深的惆怅焦虑。本文层层推进,逐渐加强对亲人的关切之情。

(四)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①吉禅寺即后来的广福寺,寺中牡丹最盛,在宋时,是一个名刹。此诗亦古代诗人描写冬至的诗虽然比比皆是,但在民间流传最广、最通俗易懂的恐怕就是《九九歌》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意思是说,从“冬至”之日起,冬天算正式到来,“九九歌”就是根据人们根据对寒冷的感觉表现出气候的变化。待“九九加一九”之时,冬天就算过完,春天真正到来了。熙宁五年作。②《月令》:“冬至水泉动”,是说从冬至日起逐渐转暖。《逸周书》:

“十有一月,微阳动”;阳,指暖气。③荄(音gai)草根。

赏析:苏轼是一个很怪的人,他一生几经波折,大起大落。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乐观。关于冬至,古今文人骚客着墨不少,大多以悲凉哀咏为主体,冬之将至,未免悲意怆然。但苏轼没有,一句“不是花时肯独来”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心意。虽然寒风已临,梨花欲飘。但在凄冷的秋末冬初来回味无花时的怡然,这样的心境,恐怕也只能是苏轼能达到。

(五)冬至(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赏析:好一个喜庆热闹节日:击乐声声,阳气回升,葵影移动,寒梅花开。

(六)满江红〃冬至(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赏析:虽是寒冬季节,山谷里却早已萌生了春意,蕙草初生新叶的香气就像袅袅的笛音若有若无地在山谷里弥漫开来(熏通薰,即蕙草,又叫零陵香,一种香草)。明天早晨的太阳升起后就可占侯新一年的年景了,(明年)肯定是丽日纤云、天气清和的好年景。不要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病上药里,每到节气时应该赋新诗。我这不是强颜欢笑,而是大自然的造化所陶醉,可惜我终究不能免俗。

7.诗词鉴赏之四读法 篇七

从盐城市近三年中考对古诗鉴赏的考查情况来看, 分值一般在5~6分, 2011年考查《雁门太守行》, 2012年考查《登岳阳楼》和《望洞庭》, 2013年考查《峡口进友人》,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选材由课内走向课外, 由一首诗的赏析到两首诗的比较阅读。一般课外的诗歌相对简短, 有些是小学课本上或课外推荐的古诗, 《雁门太守行》《登岳阳楼》是初中课本中的古诗, 《望洞庭》出自小学课本, 这也体现了九年一贯的教育方针。从考试的题型来看, 有这样的几种:选择题 (近两年相对少了) 、描绘写景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心境、从多角度赏析名句等。

而不管以什么样的题型出现, 读懂诗歌才是关键。我们要指导学生反复咀嚼古诗给我们传达的内容、提供的信息, 从而准确解读古诗。因此读懂才是以不变应万变。我认为要想理解古诗, 必须强调四读:读诗题, 明确所提供的信息;读作者, 了解其创作风格;读注释, 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 走近诗人, 理解其心境;最关键的是读诗句, 找出描写的意象, 抓住重点字词, 品析其语言特色。

一、读诗题, 明信息

读标题是读懂一首诗的第一步, 也是切入点。往往标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写作缘由等。《蝉》《孤雁》这些诗题概括了写作内容, 《钱塘湖春行》告诉我们写作的时间和地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些诗题揭示了写作缘由。我们还可以从诗题推测出诗人暗示的内容。如《蝉》, 通过对蝉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为人处世的态度, 进而可以明确作者“托物言志”的手法。再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类送别诗, 往往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的劝勉。只有读懂了诗题, 才能明确诗人所暗示的信息, 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诗歌所传达的内容。

二、读作者, 定风格

不同的作者所写的作品往往风格各异。往大处分类, 唐代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流派。杜甫就是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登岳阳楼》《春望》等传达的就是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生活在晚唐时期的诗人“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 在诗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统治者的控诉。宋代词人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 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表现了他的雄心壮志, 语言风格粗犷豪放。陆游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留下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 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表达了作者主张抗金, 收复失地, 统一中原的爱国情操。把握一般诗人的创作风格, 也是读懂诗意的前提。

三、读注释, 知背景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人创作的作品往往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特别是一些课外的诗歌, 内容下面补充一些注释, 往往会向读者介绍诗人创作的背景, 给读者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 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如元稹的《西归绝句》, 从前面两个方面, 即文题和作者, 我们还无法读懂内容, 但是注解介绍了本诗作于元和十年 (815年) 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这个注解向我们传达了重要的信息, 作者被皇帝召回京, 全诗洋溢着兴奋喜悦之情。对于考题中出现或补充的注解, 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些信息来读诗, 从而分析诗人的情感。

四、读诗句, 品语言

朗读诗句是读懂诗歌内容最关键的一步。找出诗句中描绘的意象, 如崔颢的《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此联为著名的写景名句, 往往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这样的题型首先要让学生找出诗句中的意象:汉阳的树木, 茂盛的小草。其中“晴”字表现天气晴朗, 鹦鹉洲是地点。把这四个要素结合起来, 组合成一段优美的语句即可。如:天气晴朗, 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 鹦鹉洲上的春草茂盛。另外, 品味语言也是重要的题型之一, 如品味语言特色, 赏析名句中的字词。语言风格主要有这样几种:平淡清新, 如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作往往语言清新自然, 平淡无奇, 如诉家常般向读者娓娓道来;雄奇壮阔, 豪放刚健, 如以王维的《使至塞上》为代表的边塞诗。

8.古代诗词鉴赏备考初 篇八

一、 了解考核要求,熟悉往年考题,弄清有关概念

《考试说明》明确提出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对往年的试题稍做分析,不难看出:内容应是指诗词主旨、形象、风格、意境等;语言则包括字、词、句的解释,炼字炼意的理解;表达技巧当指修辞和表达(描写、抒情、议论等)。了解这些,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复习也就有了针对性。而集中训练讲评该部分的高考题,则让学生增加了感性认识,消除了畏惧心理。基础薄弱的学生,还需弄清有关概念,排除一些存在于题干理解方面的不必要的干扰,如:

意象:“意”属于人的主观意识(物象),“象”则指客观事物(景象)。“意象”就是诗人借以寄托感情的物象。

意境:是作者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清简平淡、王维的诗中有画、李白的清新俊逸、杜甫的沉郁顿挫。

流派:指学术思想或文艺创作方面的派别,如宋词有豪放(特点:不拘泥于传统离愁别绪,意境开阔,音韵灵活)和婉约(特点:委婉含蓄、艳情多、严格遵守音律)两大流派。

二、 积累相关知识,明辨手法

鉴赏诗词,须辨清手法。就诗章内容而言,有写景抒情的,一般是先写景而后抒情,而情景间的表达关系,则可分为即景述怀、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情景相生等。此外,诗词的形象性和抒情性还借助于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如:比、兴、夸张、拟人、对偶、衬托、反复、重章叠唱、以动写静、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托物言志、映衬烘托等,这些手法及其作用,必须在训练中加以分辨理解。

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倒装: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衬托: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三、 反复咀嚼,消除文字障碍

诗词语言的特点是形象、凝练、极富表现力。古人历来追求“一字传神”。贾岛的“推敲”家喻户晓,而“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则使画面生动、具体、有动感,古人誉为“境界全出”。此外还有“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等脍炙人口的佳句妙词。读者越是反复咀嚼,越是能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

鉴赏诗词,还常见到这种现象,不少名篇佳句,有的字词如按现代汉语的常用义去理解,是无法领略原诗句的妙处的。鉴赏时要摆脱思维定势,力避以第一印象去解释。因此,扫清文字障碍除了反复咀嚼品味外,还要做到:

(1) 对上下文有关语句的含义理解清楚;

(2) 把握语句的相关性,对上下句的有关内容形成整体认识。如王昌龄《从军行》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中的“穿”只有理解为“磨穿”、“磨破”才能更好地表现戍边将士在艰苦环境中的豪情壮志。

又如:①梦啼妆泪红阑干。②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呜。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④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⑤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⑦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①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②班马:离群之马。③个:这样。④恨:遗憾。⑤坐:因为。⑥何当:什么时候,并非“用什么东西当做”。句意是企盼把良马当良马对待。⑦可怜:可爱,表达诗人对月出后明净江天的喜爱之情。并非“可惜”,“怜悯”的意思)

四、 善于联想想象,深入体味诗词意境

诗词的概括性决定了读者在阅读时必须进行主观再创造,它是以个人的生活经验、审美体验通过想象去补充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借助于联想想象,鉴赏者就能深入体味诗词的意境。

如写尽旅人孤寂情怀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们看到的是一幅落寞单调的秋景和作者凄凉断肠的情怀。试想一想,枯藤、老树、昏鸦,是什么样的景物?毫无生机,多让人感伤,眼前“小桥流水人家”却又透露出一股清新、淡雅、幽静的生机。两组景物对比,越发勾起思乡之情,而古道是如此荒凉,西风是何等萧瑟,瘦马呢,又是那么的疲惫,偏偏太阳又西坠了,此时此景,岂不令人断肠!如果没有抓住意象,不借助联想想象,又怎能领略到作者表现出来的深切的孤寂和思乡的哀愁呢!

再看柳宗元的托景言志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人迹罕见茫茫冰雪之中,一位身披蓑衣头戴笠帽的渔翁独自一人在寒江的雪中垂钓,一位无所畏惧、敢于顶风抗雪的斗士形象不就活生生站在你面前吗?孤舟独钓恰恰折射出渔翁的落落不群、孤独寂寞,而渔翁的孤傲不正是诗人清高傲世不甘寂寞又无法摆脱的孤独情怀的寄托!从中不难看出读者的联想、想象在鉴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词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的“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五、 适应考核趋势,强化书面表达

高考越来越加大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核,反映在诗词鉴赏方面,其题型除了常见的选择题外,还有简答题。因此千万不要忽视书面表达在诗词鉴赏中的重要作用。

经过一定的鉴赏训练之后,考生对于一首诗词,往往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形诸语言,思维却往往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就可能缺乏逻辑性、条理性,甚至有悖自己的思想。因此,在进行复习时,应注意加强诗词鉴赏方面的书面表达训练。虽然这种训练可能会招来“程式化”、“套路化”、“应试教育”等讥讽,但是,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往往更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答卷。

六、 掌握应试技巧,加强考前指导

首先要认真感知,读完诗词后,继续阅读选择项,借助选择项,回头对诗词进行二次理解。同时要联系诗人的背景、经历,注意诗词的题目、诗词下面的注释说明。

其次为比较質疑,目前设计的题干都是选出错误的一项,共2题8个选项,考生可以结合其中6个正确选项推导判断出所需答案。当然,两道选择题有时会出现相互矛盾的说法,考生就得注意以全诗内容为依据,辨明哪是对的哪是错的。还得单项核对,也就是把选择项与诗句逐一核对,理解其特定语境中的内涵、指代对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寻找其破绽之所在,去掉那些无中生有的、似是而非的、张冠李戴的选项。解题时要防止出现脱离具体作品这一特定语境的“替代”、“偷换”、“错位”、“硬套”、“兼用”的错误。如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可并非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渔家傲》就该归入豪放一类。不能以其总体风格替代具体篇章的分析,否则就是犯“替代”的毛病。

上一篇: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的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改革开放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