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笔记(精选6篇)
1.红星照耀中国读后笔记 篇一
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则是一张张照片,令我印象最深的则是红军总司令朱德,照片中的他满脸笑意,十分和蔼。
记得文中有写到朱德很爱护他的部下,他常常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并且十分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由此看出,朱德总司令是个平易近人的人。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朱德十分关心他人。从他妻子的描述中更能看出朱德总司令天性极端温和,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和蔼可亲。
他忠诚谦虚,服从指挥共产党,所以能够对红军保持严密的控制。朱德对“文职”领导的忠诚和服从是原因之一。朱、毛的联合不是相互竞争,而是相辅相成的。朱德没有任何政治野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布命令。这是革命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朱德是“三军”统帅,是红军稳定的象征。
正如文中所说的,“反正朱德不是圣人,但是在他的自己人中间——在穷人,毕竟他们占中国人民的绝大多数。他是个深受爱戴的人,他在一段的时间内曾经高举解放的火炬,在那些为中国的人权自由而斗争的人中间,他的名字已经永垂不朽。”
2019《红星照耀中国》阅读心得
《红星照耀中国》应该属于一本记实文学,斯诺开篇抛出了80多个未获得解答的问题,估计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斯诺,也吸引着他开始这场冒险之旅,从北京到西安,按照周恩来给他规划的路线行进,接触到当时几乎所有的高级领导人,并逐一采访,积累了详尽的资料,这些资料解答了斯诺的所有疑问。
斯诺是为宣传和报道中国革命而生的,是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
1936年6月,斯诺带着无法理解的关于中国革命和战争的无数疑问,开始了西北红色区域探险之旅。经历4个月的旅行,斯诺心中的疑惑得到解答,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的魅力所折服,对中国共产党产生深厚的感情,以至于用了后半生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继续探索和报道:1939年再次回到延安,1942年回到中国、解放后三次来到中国并受到毛主席和周恩来的接见,1972年,他在弥留之际对中国派去的医疗小组说了一句:“我爱中国!”,
经历井冈山斗争和万里长征的共产党人,已经非常成熟,革命斗争经验丰富。
文中记载了当时共产党人对形势的看法:全国人民日益要求全面抗日,逼迫蒋介石除了采取战争外没有别的出路,这场战争不仅是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而且是一场革命运动。“因为在中国打败帝国主义意味着摧毁他的一个最强大的根据地”,而且中国革命本身的胜利与反对日本侵略的胜利是一致的,在这场战争中,只有最广泛的动员群众,发展一致高度政治和的,在最先进的革命领导之下才能获胜;读后感·革命战争进程的影响因素有:国内因素、有美英法德等国家的政策、以及苏联是否参战。
从我党当时对形势的把握来看,高瞻远瞩,准确预测了革命战争的进程和方向,放手发动群众,领导群众,最终获得伟大胜利!这一切都与井冈山的斗争、万里长征的斗争经验是分不开的。
2019《红星照耀中国》阅读学习
红军成功地突破了第一道碉堡线以后,就开始走上了它的划时代远征,长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做出不懈努力,表现了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红军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种红军英雄气概也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红军说到长征,一般都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福建最远的地方出发,一直到遥远的陕西西北部为止。陕西和福建相隔几千里,加上一些世界最难通行的小道,还有敌人的突围和偷袭,可以说,这是一次可歌可泣的远征。
中央红军在出发时,大约8.6万人,33244支,但平均每支枪不到56发子弹,即便有刀补上,但还有很多人是赤手空拳和敌人战斗。
在经过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的征途中,红军损失惨重,到最后长征结束,也就剩下8000人。
每每听红军老爷爷讲起当年红军远征的故事,总会想起红军们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却又炯炯有神的眼睛,帽子上的五角星红的发亮,枪上的红布条随风飘扬。
读《红星闪耀中国》,更真切感受到,红军远征的困难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饿得不行就啃树皮,煮皮鞋,嚼石子……脚上惨不忍睹的血泡和老茧,路上倒下的红军越来越多……
可是,红军战士却以乐观、坚定的态度和团结的精神面对,他们互相扶持,互相帮助,至死不愿拖累战友,正是这样,长征才得继续和成功!读后感·多少战士为解放事业而倒下!多少战士为战友的牺牲而沉痛不已!多少战士忍痛前行,不想离开!身躯的劳累和伤亡却丝毫不影响他们精神和希望的传递,这正是红军的伟大之处,正是长征的伟大之处啊!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困难都是磨炼。
红军们给我们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创造人类奇迹的精神。
长城万里,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肉筑成的;祖国的今天,又是由多少英雄的牺牲所成就的!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不畏不惧,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
2019《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体会
这几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本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作者埃德加·斯诺,他是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来到**的中国在报社工作,常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以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身处其中所经历的,触发了他写作的欲望。他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我们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让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这本书共12章节,语言平实,他没有添加过多的修饰性的词汇或者一些美化的文笔,即使朴实无华,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血有肉,带着鲜明的特点。其开头一章开始就用反问句强调着红色中国。此后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但在这么多的章节中,其中第4章节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一个共产党员的来历。主要讲述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改变以及成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他诞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其童年就倍受母亲的疼爱,与之恰成对比的是,父亲对他则格外严厉。自幼受父母双方的影响,毛泽东铸就了特殊的个人秉性。父母不仅给了毛泽东的生命,而且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所以其年少时就产生了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吃上饭的朴素愿望,立志为大多数中国穷苦人民谋得幸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毛泽东决定改造中国,打倒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算在那些压迫的环境下,他还是笔直前行,秉持着他内心的初衷,去实现内心抱负。他用着火一般的热情与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其实我觉得换一个角度来看,他牢牢地抓住了别人放弃了的梦想。人生大幸不是你拥有了什么,而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每天忙碌的我们,很少有机会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但当你去想一想时,一个想法在你的脑海里闪过的时候,你可能会就觉得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念头。所以这就是自己和那些人的区别,其实伟人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天才,而是在人生之初他们就固守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执着,那份微光。
所以正是中国共产党,才能让我们现在身处美好安逸的生活中,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们,这高尚的品格是我们一生需要去学习努力的。既然前辈都能在不被刻苦艰难的环境磨灭棱角,不仅秉持着自己内心的追求和梦想,还去实现。那么对我而言,虽然我做不到他们一样的伟大事业,但就现在而言,读后感m.simayi.net我应该在工作上坚持着一颗奉献自己,努力工作,在岗位上尽心尽责;思想方面上自己还有诸多不足和可以发展的空间,知识阅历需要更加丰富,对国家大事更加关心,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在生活上充满对世界的好奇,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保持着和他们一样坚定的内心和耐性,去守护自己的初心,积极乐观的去面对这个世界。怀揣着爱国之心,不辜负党对我们青年人的期望。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一个之前未知的中国革命,也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我看到的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成长史更是对当时的人民、当时的社会一种生动的描述。所以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铭记他的伟大、他的不易,铭记那些为了党甘愿献出自己的一生,甚至是生命。我们应该去学习他们骨子里的那份对初心的坚持,去继续着属于自己的一段“红色之旅”。
2019《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感想
无奈:是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执行了当时的共产国际的错误路线。当时的中国共产党相当于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所有的行动基本听从于共产国际。列宁领导的伟大的十月革命,通过工人武装的形式,首先占领了苏俄的主要大城市,进而占领了全国,最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一成功的革命模式,被当时狂热的王民、李德照搬到了中国,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坚决执行,导致了最后的失败。红军只能进行战略大转移——长征。
决绝:红军想战略大转移,但国民党不干,他们不但在数量上数倍于红军,而且在武器资源上也绝对优势,他们在苏区的周围建有大量的碉堡群,要想突破,没有悍然赴死的决心,没有坚决、果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是没有成功的可能的。当时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几乎所有红军以及他们的家属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革命理想就是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中国,为这不惜抛头颅、洒尽最后一滴鲜血。
伟大的胜利,伟大,不光是行程的伟大,二万五千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且是路线政策的伟大,这是在遵义会议中,红军痛定思痛,重新认识到了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实情,并且选出了最了解中国国情的毛泽东主席来领导他们,这两者导致了最后的伟大胜利。
我们学习长征精神,首先应该学习红军坚定的革命信念,这是支撑到胜利的最大保证,我们平时做事,学习要有坚强的信念,不达目的不罢休。另外要学习长征灵活的战术,我们在应对困难时,要灵活机动,善于开动脑筋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后要学习红军战士为了实现目标,舍弃一切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什么困难也不会难倒他们。
2.“红星照耀中国”之信念篇 篇二
第一次公开播放《通往延安之旅》、《战斗中的中国》等珍贵视频资料;
第一次公开黑白纪录片《延安使命》、史沫特莱手迹和采访记录稿、博斯哈德拍摄的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亲笔签名的照片等档案材料;
第一次公布了中央档案馆珍藏的毛泽东与斯诺、史沫特莱、贝特兰等人关于时局问题的谈话记录和《救国时报》、《解放日报》等刊登的斯诺、爱泼斯坦等外国记者的采访报道及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名单、欢迎海报等。
1936年6月,一位名叫埃德加·斯诺的美国记者怀着对中国以及中国革命的无数疑问,走向荒凉的西北高坡,去寻找那些当时还不为世人所知的红军战士。经过四个月的孜孜探求,他找到了答案,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于是,世界知道了在灾难深重、内忧外患的中国,有一群怀抱崇高理想,为四万万同胞而奋斗的革命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响亮名字——中国共产党人。此后,又有多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记者,走进红色根据地,走向抗日最前线,去探究中国革命的真相、去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的足迹。他们用笔、用镜头将清贫而廉洁的共产党员,装备低劣却坚持奋战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一线的革命军队呈现在世人面前。
自去年9月27日起,在上海外滩中山东二路9号,市档案馆的三楼展厅里,以埃德加·斯诺所著《红星照耀中国》书名为主题的档案展,通过展示100多件(册)档案文献和200多幅珍贵图片带我们感受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激情年代。据悉,之后展览还会走进京津。
当年外国记者对红色中国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客观报道,已成为值得永远铭记的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本刊将分六期带您重温历史,让我们一起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英勇顽强、可歌可泣的非凡历程中得到深刻启示,更加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与信念。
其中位于展厅开始处的外国记者,就是埃德加·斯诺。
中共领导层对斯诺造访十分重视,安排被称为“红色牧师”的董健吾与斯诺接头。曾任苏区保卫局领导人的邓发亲自与斯诺见面,联络相关事宜。首先,斯诺到达了当时苏区的首府保安(今志丹县),和毛泽东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斯诺写道:“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两三点钟才休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就养成了勤奋的习惯,“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
此后,经过长途跋涉,斯诺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望县,再折回保安,又从保安返回西安。在苏区,斯诺采访了许多共产党的领导人,除毛泽东外,还有周恩來、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以及林彪等人。在他的笔下,周恩来具有“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彭德怀“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他们在与斯诺的交谈中,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
斯诺接触的那群经过长征的普通红军战士也让他着迷,他这样写道:“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种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一种自信的感觉。……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斯诺看到: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已经在他们辖区的全体民众中,造就了坚如磐石的团结,因为苏区的每个人都自觉自愿地为他们的利益和他们所认为正确的东西而战。这就是共产党人坚定的政治信念的基础。
斯诺看到:毛泽东住的窑洞里,仅有的一顶蚊帐还算是“奢侈品”;周恩来睡的是土炕;彭德怀穿着用降落伞布缝制的背心;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线绳系着断了脚的眼镜——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吃苦耐劳精神。
3.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篇三
1936年,中国革命与战争最凶猛、最危险的时期,埃德加斯诺孤身一人冒险穿越南京国民政府军队的新闻的封锁,长途跋涉来到西北苏维埃地区寻找红色中国,他把自我一路上的所听、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了下来,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的成长历程。
70多年后的今日,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里的青年,我仿佛跟着斯诺回到了那个充满硝烟的年代。我看到了中国革命事业的鲜血历程,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在黑暗中探索向前,他们如磐石般的团结、如钢铁般的意志,他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放下私人恩怨心系国家与民族,他们的命运同时代紧紧相连,他们的生平历史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丰富的横断面,他们用人生书写着历史,历史也成就了他们。
在斯诺笔下,我认识了这样的周恩来:他面容清瘦,长着一脸黑色的大胡子,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领袖自信的混合产物。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在民族觉醒里受的教育,使他从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转向了社会革命运动的组织者,他在巴黎帮忙成立中国共产党,1924年回国时,已是个著名的革命组织者,他26岁就成为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他的才气与谋略使他成为一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
在斯诺笔下,我认识了这样的贺龙:他是敌对党报纸上的“劣迹昭著的贺龙”,一个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的“土匪头目”。经过农民大屠杀看清了国民政府后,他毅然地投向共产党。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使他完全同情穷人、了解穷人,在群众中很有号召力,长征路上有成千上百的穷人跟着他加入红军,他的部下宁可与他一齐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他是一只老虎一样的军队首领,强壮有力、不知疲倦,让敌人闻风破胆。
在斯诺笔下,我认识了这样的毛泽东:他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他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是一个十分精明的知识分子面孔。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动力。他博览群书,精通中国旧学并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徒步走遍湖南全省,使他了解广大农民的根本诉求。他明白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却又勇敢无畏的人民,才是能够产生复兴中国的动力的所在。他对中国当时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仅有对外实行反帝政策、对内实行土地革命,才能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他做了十年的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税吏的财产,而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
在斯诺笔下,我认识了这样的彭德怀: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作风。他年少的经历是一段斗争史,被继母赶出家门后当过放牛娃、做矿工、当鞋匠学徒、到烧碱矿做工、修水渠......他坎坷的经历使他有着坚毅的品格。他是行伍出身,先后在湖南、江西进过军校,毕业后,因才能出众迅速提升。他办事真的会同士兵委员会商量,在湘军中被称为“自由派”军官。他对红军的战略、战术有诸多的思考,为什么
采取游击战、如何有效开展游击战、如何发展游击战......他说我们的胜利是因为人民的支持,我们可是是人民打击压迫者的拳头。
所有这些对革命领袖的叙述,都自然而然逐渐脱离了“个人经历”的范畴,不着痕迹地升华为一个伟大运动的事业的历史。他们在此当中处于支配的地位,但你已看不清他们作为个人的存在,而是与革命的进程、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崛起融合在了一齐。
中国共产党从几百个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年轻的革命者到建立起一支有好几万工农所组成的军队,到一九三零年成为政权的争夺者,到一九四九年建立了新中国,再到此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把共产党人身上最宝贵的品质遗失。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我们每个人的梦都和伟大的中国梦紧密相连。
作为一名最普通的地质工作者,工作的枯燥和辛苦也曾使我迷茫。刚毕业时报效祖国的活力,随着日复一日的地质工作慢慢模糊,脚下是走不完的山路,手里是一把略带锈迹的地质锤,白天爬山跑线,晚上案头描图,夏天烈日当头时恰恰是我们野外工作的最佳时期,在汗流浃背与酷热难耐中坚持清醒的专业头脑是一种挑战,许多次感觉自我难以再坚持下去。
看到斯诺笔下一幕幕的革命历史片段,一个个鲜活的共产党人,我惭愧不已,他们在物资无比匮乏的情景下坚持革命,他们有的大字不识,但他们心中有信念、身上有光芒,他们从废墟中兴起了革命,他们用赤手空拳打下了江山......如今的生活是完美的,能在和平年代用自我所学服务祖国确也是一种幸福,哪怕只是祖国地质事业中微不足道的一笔,我也要倾尽全力。
4.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 篇四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它主要讲述了美国作者历经千难万险访问红区的事情。从他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将领的情况。爱德加斯诺在旧中国采访生活了,他曾表示:“我一定将所见所闻向世界人民宣传,让人们都知道这个未知之地的谜底。”在这13期间他游历中国各地。系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统治红区的欣欣向荣,也看到了国民党统治白区的破败萧条和人民生活的百般疾苦。然后他运用平实、质朴的文字把一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的呈此刻了这本书上。
在这之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朱德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他非常的和蔼。 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在长征中,朱德把马给走累的同志骑,自己大部分步行。
5.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优秀 篇五
合起书页,我激动澎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脑海里依然浮现着一代革命英雄人物的传奇人生,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部光辉灿烂、彪炳千秋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一串红色的记忆。
如果中国现在没有解放,或许我们还生活在充满了枪炮声,战火喧嚣的环境当中。可是,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宁静安定的环境里,国泰民安、生活幸福。这一切都来自革命前辈的努力与坚持,可以说,我们如今的生活是用革命战士的鲜血换来的。为了缅怀革命前辈的遗志踏寻他们的足迹,我翻开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
这本书可以说是当今最客观,最真实的一本书。作为访华记者,埃德加斯诺即没有国民党对共产党的那种憎恶与恶毒,也没有对共产党的盲目崇拜,他写这本书是没有带着任何的个人感情与个人偏见,所以,他的看法可能是最真实的。
在书中,中国的革命已经被国民党反动派刻意曲解,这已经不是一段真正的历史,这段历史已经受到了扭曲,就像斯诺还没进入共产党根据地之前,他一直认为共产党就是所谓的“赤匪”,而领袖毛泽东就是“土匪头子”。
进入根据地后,他才认识到自己简直是大错特错:共产党是一支为百姓服务,为解放奴役中的中国而奋斗的英雄军队。毛泽东是一个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的学者,更是一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对生活充满激情。除此之外,还有头脑冷静不屈不挠的周恩来,百战百胜的林彪,令地主乡绅闻之色变的贺龙。更有一大批为了革命可以抛头颅撒热血的英雄好汉。他们用火一般的热情、钢铁一般的意志,斩去了旧中国的毒瘤,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相反,国民党反而更像是一群土匪,他们对日本侵略者做出不抵抗政策,却对同是中国人的共产党赶尽杀绝,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把中国社会搞得乌烟瘴气,却派人把自己美化成“抗日英雄”,而土匪般的过去,才是他们真正的历史。
6.“红星照耀中国”之文化篇 篇六
1944年5月,该参观团抵达延安。到延安之前,在外国记者们的想象中,延安或许是个弥漫着强烈军事氛围的堡垒。而身临其境之后,他们却发现,延安人民的生活竟如此丰富多彩。在延安逗留时间较长的两位外国记者冈瑟·斯坦因和哈里森·福尔曼,除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进行深入采访,还对延安的其他方面情况作了广泛的了解,其中激发起他们强烈好奇心的便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人民文化教育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与尝试。
冈瑟·斯坦因发现,边区的小学、中学、大学只是中共区域内教育系统的一小部分。除此以外,军队、民兵、工厂、合作社、医院、剧院、报纸,这些组织也都有教育作用。“边区好像一所大的学校,老老少少都热心学习,如果可能的话,还热心于教别人。”斯坦因用“全民就学”来概括延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氛围。这种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公民教育方式,比起学校教育,能够传达到更多的人,传播知识的方式也更为具体。此前,面对边区90%以上的文盲群体,中共曾尝试推行“拉丁化拼音字”及“强制教育”政策,但都由于过于激进且脱离群众而收效不佳。经过不断摸索,中共改用“全民就学”这样的教育游击战术,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不嫌弃任何原始的不正统的方法,利用群众运动使“认字”在边区成为普遍的活动。“有创造力的先驱发明了认字的新方法,如农民把字写在板子上,放在田地的一端,一边耕作一边认字。因此,80%的老百姓现在至少认识三四百字。而一年前不识字的人,现在都能读《群众报》,甚至快能读《解放日报》了。”斯坦因说。
此外,延安大学也不能不提。斯坦因在延安时,延安大学已与行政学院合并,校址设在行政学院原址南门外。大学下设行政学院、鲁迅艺术学院、自然科学院、医学系、短期培训班。在斯坦因看来,延安大学反而比重庆区域那些更正规的大学更符合中国的需要。“我对于延大最初的印象是先生学生都结实强壮,而在重庆的大学生几乎都是富有人家的孩子。”当时的延大校长周杨对斯坦因说:“学生的思想必须以服务大众为指针,在思想方面必须对一切问题采取科学态度。作为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的民主与科学,参照现代世界的发展情形来讲授,是一切学生一般教育的基本科目。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新中国造就干部和负责任的工作人员。”另外,延大的教育特点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高等教育与人民大众的需要相结合。斯坦因在他的著作中总结道:“延大学生具有战时中国需要的更多的实际知识。对于人民需要什么,怎么和人民合作,他们的认识好得多。他们有更好的机会来协助打仗和社会进步。”
延安特有的文化艺术生活也是记者们感兴趣的。在西方记者们所拍摄的照片中,有许多是关于延安的“红色剧社”。为这些剧社输送新鲜血液的就是鲁迅艺术学院。鲁艺的教育方针是:团结与培养文学艺术的专门人才,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事业。学院开办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系,在当时有300多名学生。这些学生主要来自前线,学习两年后,会再回到前线去组织戏剧表演、音乐演奏类的工作。毛泽东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到人民中间去,必须竭力去了解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了解你们。应该运用那些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熟悉的形式。人民的传统音乐、美术、文学和戏剧应作为表现新的战争内容的基本模式。新的形式应以此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因而,学生们在鲁艺所学的课程也必须是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艺术形式。
另外,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对于发展新的艺术形式所做的尝试也获得了惊人的效果。以秧歌剧为例,文艺工作者将真实的战争故事与传统秧歌结合起来进行创作,还有如公共卫生、保护儿童、牲畜饲养等共产党提倡的革新思潮也是秧歌剧题材的丰富来源。人民群众毫不犹豫地接受并爱上了这样的宣传形式。秧歌剧生动的表现形式也让福尔曼印象深刻:“我曾见过许多秧歌剧,它们都强烈地吸引着我。它们与中国别处所见的许多戏剧完全不同。剧本的写作和演员的表演训练都适合在几乎没有道具和舞台效果的情况表演,因此,秧歌剧能在最小的村子里表演。”
在延安的知识分子就是在延安的艰苦条件下,不断探索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工作方法,去践行他们为国奉献的理想。他们克服了自身可能会存在的主观、理想主义、轻视农民等弱点,与人民群众同食共寝,同农民打成一片,真正深入了解自己国家的人民,他们的努力与成果也终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尊敬与赞许。作家陈学昭女士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或许道出了所有在延安的知识分子的心声:“在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如此亲密的关系,文人学士从来没有这样深入到中国农民群众的最底层。”
年轻的共产党领袖在窄小的窑洞里领导着这场伟大的战斗。
——罗曼·卡尔曼
罗曼·卡尔曼【苏联】(1906-1978),生于敖德萨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是新闻片与纪录片的著名摄影师。受父亲的影响,他从拍摄花边新闻、葬礼以及一些政界高官开始,成为一名摄影记者。后来对摄像产生兴趣,在25岁时,就已成长为苏联电影界的新宠。1938年,罗曼·卡尔曼被纪录片厂派往中国,集中报道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他一生坚信事实不过是一段没有讲好的故事,而他所能做的就是将这个故事讲得真实一些、准确一些。
共产党是靠踏踏实实争取人心,而不是靠任何夸夸其谈的政治哲学获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是靠唤起人民内心的希望、信任和爱戴,不是靠空谈大道理而赢得人民对他们事业的支持。
——杰克·贝尔登
杰克·贝尔登【美】(1910-1989),二战期间美国知名的战地记者,作品多反映中国的抗日战争及中国的解放战争。1933年,杰克·贝尔登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作为一名水手,他来到了上海,学会了汉语,并对中國有了较深的了解。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杰克·贝尔登受聘于美联社,开始为《时代》杂志撰稿。与其他不会讲汉语的外国记者不同,杰克·贝尔登可以与中国人直接交流,而不只是转述官方的消息。他与中国有关的代表作是出版于1949年的《中国震撼世界》。
nlc202309040406
链接
卡尔曼:到延安才感到舒服、自由
1939年5月14日晚,延安军民齐聚北门外组织部大礼堂,正急切盼望着鲁迅艺术学院编排的三幕话剧《冀东起义》开始演出。突然,一个外国“大鼻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尽管在当时,这里已有不少人接受过斯诺、史沫特莱、贝特兰、博斯哈德等外国记者的采访,八路军军医院驻地也有柯棣华、安德华、巴斯华等印度医生,但是这位风尘仆仆的不速之客,还是让在座的观众感到一丝惊奇。在众人嗡嗡的议论声中,“大鼻子”快步走到前排,很快找到了熟人。人们看到,跟他握手、拥抱并大声交谈的,是鲁迅艺术学院的编译部主任萧三。萧三用中文向周围的同志介绍,这位来自苏联的外国友人名叫罗曼·卡尔曼,职业是电影摄影师,从重庆来,今天刚到延安。
1936年8月22日,罗曼·卡尔曼以《消息报》联络员的身份进入西班牙拍摄内战。他在炮火中拍摄的影片《关于西班牙事件》被送到莫斯科放映,获得空前成功。1937年8月,由于卡尔曼在西班牙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为他颁发了一枚列宁勋章。
1938年9月,罗曼·卡尔曼再次以《消息报》记者的身份投入到战争前线,而这一次的目的地是中国。他的足迹遍及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陕西等11个省份,总行程约2.5万公里,拍摄影片资料1万多米。1938年10月卡尔曼到达武汉时,正值武汉大会战,在战火中他坚持拍摄到10月25日。他拍摄了战时武汉的景象,敌机轰炸工人住宅区,中国军队撤离武汉等。接着卡尔曼转赴湖南,拍摄了前线士兵的战斗生活以及日军俘虏营的生活情况。他在广西拍摄了新安旅行团小演员的抗日戏剧活动,在广州拍摄了广东抗日游击队的活动。12月,卡尔曼到达重庆,拍摄了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四川的许多地方。1939年5月,卡尔曼突破国民党封锁到达延安,拍摄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及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许多珍贵资料,其中包括毛泽东一天的活动。回国后,罗曼·卡尔曼编辑了两部反映中国人民对日抗战的纪录片《中国在战斗》与《在中国》,将中国抗战的真实情况介绍给苏联人民及世界人民。他还根据自己的拍摄经历写作并出版了一本“电影记者笔记”《在中国的一年》,谈及自己在中国的经历时他写道,“这是我最近几年采访拍摄中最艰巨最复杂的一次。战火烧遍我不熟悉的国家的广袤土地,拍摄同时我得研究这个国家,它的风俗习惯,它的斗争方法,并估计事件的发展变化,学习艰难拗口的语言。”而书的扉页上则清晰地注明:“作者仅以此书献给英勇的中国人民。”
罗曼·卡尔曼与萧三神交已久。萧三早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曾与毛泽东同学。他和哥哥萧瑜以及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并在《湘江评论》上发表过小品散文和诗歌。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随后回国参加革命。在苏联期间,萧三写了不少诗歌,宣传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在苏联有一定的知名度。萧三1939年春刚刚从苏联回国,所以卡尔曼一见到萧三就急切地说:“埃弥·萧,原来你在这里。本想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一定要认识认识你,谁知道今天在这里见面了。”卡尔曼还由衷地向萧三感叹:“来中国八个月了,到延安才感到舒服、自由,什么话都可以说啦。”
在愉快而热烈的交谈中,话剧不知不觉开演了。人们静下心来欣赏鲁艺学员们的演出,萧三则不时用俄语向卡尔曼介绍着剧情。因为两人晚上各自另有安排,看完话剧第二幕,他们提前退场,两人相约第二天在鲁艺见面。
5月17日,萧三在鲁艺请卡尔曼吃午饭,并向他介绍吕骥、沙可夫等同志。这天,卡尔曼拍摄了鲁艺举办的展览会、鲁艺学员开荒生产以及学校周边的树林、文庙等景观。5月21日是星期天,当天下午1时新中华报社和青年记者联合会在北门外王家坪举行了一个联席会议欢迎卡尔曼,萧三作为翻译陪同卡尔曼参加会议,会后又陪着他参观了风景秀丽的枣园。第二天下午,延安抗日軍政大学副校长罗瑞卿宴请卡尔曼。这是一次别致的宴会。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针对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提出了“自己动手”的口号,招待卡尔曼的食品来自抗大合作社,而抗大合作社里的各种食品、用品则大部分是学员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卡尔曼亲身感受到了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的成效。
在那几天里,卡尔曼去了延安城周边很多地方。他曾经渡过延河去桥儿沟参加工人学校开学典礼,在清凉山拜访解放日报社,到远离延安约40里的拐茆村参观八路军军医院。另一次较远的参观、拍摄活动,是去安塞托儿所,由于逗留时间较长,当天夜里他就住在当地。通过这些参观访问,卡尔曼拍下了不少珍贵的影片素材。
5月25日晚上9时,卡尔曼前往杨家岭拜访毛泽东。在此之前,正如卡尔曼发表于1939年7月8日苏联《消息报》、8月28日《新华日报》翻译转载的“毛泽东会见记”一文中所提到的,虽然他到延安的初期还没能见到毛泽东,但是在他参观过的所有地方,“在大学,在学校,儿童保育院,在每一个场所,都能感觉到这个天才的组织者的精神”。这次在简陋窑洞中的深入谈话直到午夜12时才结束。毛泽东向卡尔曼全面、精辟地分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和前途。第二天,正逢“抗大”三队请毛泽东讲关于战略战术的军事辩证法,卡尔曼得知这一消息赶忙去了会场。虽然报告仅有短短一小时,却给卡尔曼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写道:“他(毛泽东)的演讲充满了明了的例子、大众的言语、格言成语,常常引得全体听众哈哈大笑,在他的听众笑过之后,他自己才开始微笑。”毛泽东作完报告后,卡尔曼请他站在一个大土台上向群众讲话,并把这一场景拍成影片。在离开延安前的一天,卡尔曼再次特意到杨家岭拍摄了毛泽东一天的活动情况。他不仅记录了毛泽东看文件、写文章等工作情形,以及工作之余的散步、休息情形,还拍摄了毛泽东与农民交谈以及在“抗大”三周年纪念大会上检阅队伍的情形。这些珍贵的电影文献资料,其中很多场景成为经典,广为流传。
1939年6月3日,罗曼·卡尔曼告别革命圣地延安,启程前往西安,临行前又拍了许多照片。在短短20天的时日里,他拍摄了延安的方方面面。卡尔曼十分珍视他在中国拍摄的纪录片,希望“有朝一日,胜利了的中国人民会在复兴的国家的档案中找出这些影片来”。74年后的今天,罗曼·卡尔曼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2013年6月9日,“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中的三段珍贵视频十分引人注目,其中的一段,正是罗曼·卡尔曼所拍摄的,反映延安军民生产、生活的《中国在战斗》节选。
(据《中国档案报》)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笔记】推荐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笔记10-17
红星照耀中国导读及06-17
红星照耀中国朱德事迹08-14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随笔09-29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感悟10-17
红星闪耀中国读书习题07-30
红星闪闪照我心读后感07-21
小学生《闪闪的红星》读后感600字11-10
用理性之光照耀语文教学07-04
红星美凯龙融资创新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