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手工教学中学生创作灵感的培养

2024-06-17

劳技手工教学中学生创作灵感的培养(精选3篇)

1.劳技手工教学中学生创作灵感的培养 篇一

【关键词】设计;设计理念;灵感;创意

灵感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活动的结果,所谓创新必须无前例,也就表示着灵感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新颖性,独特性。教学中要结合灵感的新颖独特的特点,培养学生大胆进行创新思维,经常进行意想训练。只有大胆地、长期地创新思维才会产生灵感。

一、教学中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是设计的需要

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要想做好设计,需要的是什么,然后,要想清楚怎样才能让自己具备所需要的东西,最后,在学生做设计时,能把他们所具备的东西在设计中完美的展现出来。具体的过程如下:

(1)在做设计时,需要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是设计者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所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好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设计的精髓所在,而且能令作品具有个性化、专业化和与众不同的效果。然而设计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理念,然后根据各方面的因素,穿插起来,达到自己理想的概念。做设计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2)有了理念以后,学生就要有灵感,有了灵感,学生才能从中汲取他们设计的东西。也就是说,有了设计的第一步。但是灵感不是你凭空想象就能有的东西,它需要你有很多的阅历,去不断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你可以置身与大自然中,对于自然生物的形态来汲取你的灵感;你也可以在生活中,对于人们生活中的状态和未来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向往来汲取你的灵感;你也可以在影视剧中的某个场景和某个画面,你印象很深刻的地方,汲取你的灵感。灵感有很多,你得自己不断地去发现和观察。

(3)有了灵感之后,学生还要有创意,要让你设计的东西不断地去创新,不断的根深蒂固。它不是你永远在别人的设计上东改改西抄抄,然后成为你自己的设计,它需要你自己想到的东西,你自己的思维创作,这样你才会走得更远,走得更长。

二、加强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方法

学校在艺术设计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的能力,激发创作灵感。

1.让学生产生好奇心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不断的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不断的问为什么,同时让他们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好奇心。而好奇心時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的和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

2.加强学生视觉的刺激

刺激分为平面化法和三维设计。一是平面化法,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如下:把一个班的人按进行实验,一组采用不完整的纸张进行绘画设计,另一组采用矩形的纸张进行绘画设计,结果显而易见,利用不完整纸张的同学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绘制的作业相比之下要精致许多,另外残缺的部分完全成为了发挥想象力的指挥棒,有接近70%的同学可以利用残缺边缘,那就是在立体的物体上进行创作,如同清朝时期的鼻烟壶一样。我们找来一次的形态设计出自己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残缺纸张增加了视觉刺激,开阔了思维的空间。二是三维设计。看到题目就很容易想象到这个方法的原理性的纸杯、鸡蛋壳、木盒等随处可见的“垃圾”来,只要能在上面着色都可以是我们利用的工具。把材料发给同学们作为设计的载体,同学们看到手中的绘画材料后,首先想到的并不是画什么,而是怎么设计才能把一个蛋壳一个杯子变得更美丽、各有特色。这样大家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复合材料的创作来。并且我发现在绘制作业的时候大家都极为小心,生怕把蛋壳、杯子等物品弄碎,所以在绘制时很小心,注意力也加强了,虽然完成一幅作品的时间有所很长,但是在大家对作业的兴趣非常浓厚,从中还练就了耐心和稳定的手法,可谓一箭三雕。

3.加强学生听觉的刺激

听觉的刺激是声音。声音是空气的振动,但最后的一个阶段变为液体的波动。声波的波动越大,其声音越强,波动越小,声音越弱。从最强到最弱之间可分辨的声音非常多。振动越快或音波越短声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人在传达活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利用听觉进行的。如谈话的语言、门铃声、电话铃声、钟声等。利用声音传达可以面对面地直接进行交流,如果在相距很远的地方,也可以让别人传达口信或使用电话间接地进行传达,所传达的信息通过大脑的再次整理就得到了我们需要的信息。

4.加强学生行为刺激

当人们看到美味可口的标牌时,不由自主地就会感到饥饿。在盛夏看到有卖冰棒、冰水时,你就会想去买,在看到风景优美的地方的时候,你就会想去走一走,看一看。这都是一种行为的刺激,而要让你产生这种刺激,都是人们设计出来的,不是靠你自己去凭空想象的。

5.要提供学生的空间

在进行设计时,我们需要笔、纸、颜料、计算机和一个适当的空间。看看现代的平面设计的特征:“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在商业社会中需要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的平衡,设计与美术不同,因为设计既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潢。设计课程又与别的课程不一样,它不是你只要呆在教室里,认真看着书,并且熟记知识点就可以的。它需要一个空间,让你去想,去创作,老师应该让你们更多的走出校园,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外面的新事物,让你们去找寻灵感。

6.要不断让学生开发自己的思维

设计是需要思想的,思维的。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不时的播放有关设计的影视或者图片给学生看,并且讲解。通过别人的设计,了解别人是怎样做的,别人在做设计的时候,会抓住那个点,会在这个点上,做怎样的设计。老师还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多拿一些物品给学生展示,问学生能够想到什么,并从这些东西中汲取灵感,去做一些创作。这样不断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去打开他们的思维,在以后的创作时,也会萌生出许多想法。

7.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

设计是策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在平面设计中你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你的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设想和计划。而现在90%的平面设计都是由电脑来完成,如果基本的电脑常识都不熟练,那就不要谈什么设计了。所以单单有了设计的思路,没有过硬的基础能力也是空想。在教学中,多开设一些电脑教程,把一些设计的软件教授给学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尽量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导,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而且使学习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对比,迁移、构思,从大胆的奇思妙想中进行设计的整合,从具体的动手实践中体验设计理论的含义,才能加深对图像的理解。

8.加强提高老师的教学素质能力

一是要提高教学素质,老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明显的不同特征,来进行教学,而不是按部就班。当学生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时。老师不应该去打击他们想法的不切实际,要做好引导作用,更要不断的去鼓励他们的想法,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信任你,有想法了就会和你一起交流。这样,他们才有好的创作灵感。

二是要不断扩展知识面。老师在学生心中是具有引导力的,不管是从知识传授上还是从思维引领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做设计最初的时候老师就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学生从老师身上学习怎样来做设计,所以他们要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就不会让学生原地踏步。这样不仅能丰富老师的知识,也能让学生学到更多,同样也让学生在做设计的时候也受到一个知识面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姚建平.艺术设计教学中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6

2.劳技手工教学中学生创作灵感的培养 篇二

【关键词】地方特色资源;写作素养;学生;创作灵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可由于写作水平提高难度较大,往往被广大语文教师“冷落”和“歧视”;部分教师虽然也重视写作训练,可他们习惯于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统一指导,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作文结构僵化单一;“三点一线” 的生活,把许多学生的活动空间固定在课堂上,学生的视野受到限制,作文内容千篇一律;繁重的课业负担,致使许多学生无暇顾及校外的精彩世界,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 缺乏起码的感受和体验,作文情感虚假,矫揉造作之风盛行。

要改变写作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就要大力引导学生走向自然,深入社会,让学生亲自去观察、体验,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镇江地区,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为学生的写作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金山之绮丽,焦山之雄秀,北固山之险峻,为学生观察山川风貌提供了平台;南郊“城市山林”,山岭环抱,林木幽深,东郊圌山峰峭壁,奇石嶙峋,为学生了解自然提供了场所;岳飞、韩世忠抗金,赵声推翻封建帝制,为学生爱国教育提供了教材;镇江锅盖面、东乡羊肉等风味独特,美名远扬,为学生写作探究提供了便利;镇江的跨越发展,造福人民的巨大成就,更为学生的写作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这些丰富的地方特色资源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大量的新鲜血液。

一、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写作素材

“社会实践”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激发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2012年春我校组织了“东乡之行”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探访了“赵声故居”,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还登上了圌山最高峰,磨练了意志;最后大家还来到了“郁金香公园”,清澈的湖水,娇艳的郁金香,让同学们的心灵受到洗礼。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漫步在山林中,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美好,阳光像母亲一样,伸出双手爱抚着那青翠欲滴的小草、灌木,一片生机勃勃。草儿挺起嫩绿的身子,花儿抬起艳丽的笑脸,给人一种青春的活力。”“来到郁金香公园,远远就传来哗哗的流水声,出于好奇我走上前去,一首生命的赞歌浮现眼帘。巨大的喷泉冲向天幕,在阳光下银光闪闪,像一条美丽的丝绸。我俯身用双手捧起湖水,慢慢喝了下去,多么甘甜的水啊!”

社会实践激活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作文恢复到了生活的本源,因而拥有了鲜活的生命之水,学生也因身处现实情境,在自然、浓烈的情绪中自由地表达、创造,写作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二、多彩的地方“风土人情”,点燃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地方风土人情,蕴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元宵节放烟花、点花灯,端午节吃粽子、挂鸭蛋,清明节踏青、祭祖先,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都极具参与性、观赏性。只要学生参与其中,在浓浓的生活氛围中定能捕捉到鲜活的写作素材。如清明节刚过,周彦玢同学就在周记中写道:“那天,我们一家来到爷爷的公墓,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如一块深邃的蓝宝石,仿佛要将人吸纳进去,让世人倾尽一生也无法领悟出其中的玄奥。偶尔几只不知名的鸟儿掠过长空,一闪即逝,徒留下落寞的印记,成为无法破译的密码。一排排松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似乎在相互传诵着墓主人身前的那段传奇。”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作者的文字就不可能这样真实感人。

其实,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蕴含着大量地方特色资源,只要教师善于渗透,学生也会从中汲取到许多创作的素材,如讲授《端午日》一文前,我们先引导学生调查当地的端午习俗,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三、镇江的“跨越发展”,充实了学生的写作宝库

写作教学,不能把学生“囚禁”在教室里闭门造车,应适时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匠心独运的古朴建筑,驰名中外的特色产业……面对这些鲜活的素材,学生自然乐于表达,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会情真意切。大港“体育公园”落成后,成了许多男生的“假日乐园”,我因势利导让他们写写在公园的感受,有个男孩这样写道:“双休日,最让我流连忘返的就是体育公园了,那里景色宜人、美不胜收,清澈的人工湖垂柳依依,嫩绿的草坪更是一片‘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景象,当一缕缕阳光照在身上,一阵阵泥土的清香扑鼻而来时,约上几个好友打一场篮球,那心里甭提多快活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转型升级,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教师善于运用这些资源,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还能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在一篇反映《家乡巨变》的作文中,我的学生这样写道:“这里曾是一片易涝易旱的荒地,如今变成了‘田成方、渠成网的农业生态园;这里曾是一块砖瓦厂的废地,如今成了‘厂林立、路成框的工业集中区;这里曾是一望无际的滩涂地,如今成了新区经济增长点……十多年来,新区大地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变,唱响起一曲曲慷慨激昂的大地飞歌。”

四、独特的“饮食文化”,拓展了学生写作空间

镇江的饮食文化闻名全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镇江香醋、东乡羊肉、镇江锅盖面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善于调查研究,就能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一位学生调查了镇江锅盖面后,这样写道:“……面店老板让我用劲捏一捏,我照着他的要求试了试,软软的,黏黏的……一根根面条就像被牵了线的木偶,变得弯弯曲曲。呵!刚才还那般柔顺的面条瞬间成了一个个调皮的大“S”,我仿佛变成了一个神奇的魔术师。”

“东乡羊肉”风靡全国,为大港地区的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写作资源。有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天气太冷了,妈妈说去喝羊肉汤吧……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汤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是冬令食补的佳品……一个大铁锅里烧了大半锅羊肉汤,灶膛里燃起熊熊大火,锅里的羊肉和辣椒不时地翻滚,冒出蒸腾的热气,羊肉香味便四处弥漫……”可以设想,如果学生没有查阅资料的习惯,没有独特的生活体验,怎能写出这么真挚感人、有理有据的作文?

五、鲜活的“生活场景”,丰富了学生的写作源泉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的不确定性,蕴含了丰富的写作源泉。这其中,家庭生活就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薛倩在《我的风景》一文中这样写道:“……那一次老爸喝多了,血压飙升。老妈和他大吵了一架,可是第二天他们却像没事人一样,照旧是一副‘你侬我侬架势。原来是老爸再三向老妈保证后,老妈才破涕为笑,善罢甘休的。这不,老爸又系着小巧可爱的围裙,和老妈挤在厨房里洗碗了,这是我生平看到的最美的风景。”

由于生活的差异,每个家庭的布局也各不相同,这为孩子们写作活动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张雨涵同学看来,书房的那套茶具就是她“最美的风景”,茶杯上的那幅优美的画卷,最令她梦牵魂绕:“一片翠绿草坪,点缀着色彩缤纷的野花,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端坐中央,她手抱一把琵琶,面带微笑,蝴蝶在她身旁翩翩起舞,像是为她弹奏的天籁之音沉迷。她身后,是一条宁静优美的湖泊,湖边停泊着一艘玲珑的小船。多美的一幅画面呀!”

写作的过程就是学生心灵的成长历程。丰富的地方特色资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为他们的写作活动提供了源头活水。只要教师善于开发,敢于开发,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一定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3.劳技手工教学中学生创作灵感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兴趣 设疑 猎奇 直观教学 表现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32-01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可見,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劳技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劳动技术素质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值得劳技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和做法。

一、以新颖、别致的方式引入新课

课堂教学的引入,如同戏曲的“引子”、影剧的“序幕”,精彩的引入能起到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所以上课一开始,教师应以新颖、别致的方式,如展示有创意的实物,巧妙提问,讲述生动有趣的实例等,把学生带入一个新奇的境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的欲望。例如,工艺制作《实用结与艺术结的制作》一课,教师在课堂上可先展示几只精美的艺术节和实用节,如各种大小不同形式各异的中国节,吊矿泉水的吊索结、家中导线的缩绳结等等,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对制作实用结与艺术结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教学编扎工艺《小花篮与兔灯的制作》一课,上课一开始,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精美的小花篮和兔灯,告诉他们是某班同学的作品,你们想不想拥有一只?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只?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开场白”,或设疑,或激趣,无疑会使学生进入“受激发状态”,积极、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

二、介绍现代科技成果

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人类共有的天性。青少年学生尤其不例外,他们对周围世界特别是最新发生的事情,不但好奇,而且还怀有积极探索的欲望。根据学生这种求新猎奇的心理特点,教师有必要本着“知识点源于教材,具体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的原则,结合有关章节,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科研成果。例如在讲花卉无性繁殖时,可介绍“组织培养”、“克隆技术”等相关知识;讲营养元素时,可介绍无土栽培技术;讲光合作用时,可适当讲解温室栽培技术对提高作物产量的意义;讲优良品种时,可介绍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和太空育种等;讲地膜覆盖栽培时,可介绍“再生纤维共混膜”;讲浇水管理时,可介绍“节水灌溉”技术。事实上,每当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连最“淘气”的学生也会凝神静听,学习兴趣倍加浓厚。

三、使学习材料直观化

课本中的学习材料本身是有意义的,但往往比较抽象或一时不被感知,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学习材料直观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和运用直观教具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观察、思考、探索转化。例如在上《走进园艺世界》一课时,教师首先投影展示生活中精美的园艺图片——各种花卉、盆景、插花、园林植物、建筑小品、山石水体等等,然后再播放一段配乐园艺视频,让学生感知的材料由静到动、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变,因而更能引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同学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气氛。

又如上《插花》一课,在介绍插花材料时,教师用录音机播放婉啭的鸟呜,潺潺的流水声,如同鸟儿在身边歌唱,溪水在身边流过,美丽的花草就生长在周围。在学习插花的形式时,教师将几种不同形式的插花摆放在讲台上,要求学生担当花店“营业员”角色,向顾客介绍、推销自己的“产品”。同学们个个兴奋不已,争着对照实物描述插花的特点、风格。由于学生在学习时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饶有风趣地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结果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由此可见,恰当地使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和投影、幻灯、录像等直观手段,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引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能使学生产生认真、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教师便抓住了学生,学生又抓住了教材,因而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众所周知,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求胜心理,所以适当地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可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教包装工艺《包装盒的制作》一课,教师介绍完操作要领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制作比赛,划线时,看谁线划得准确,裁剪时,看谁裁得到位细致,粘贴组装时,看哪个小组做得整齐,最后要看哪个同学的作品美观实用。上述竞赛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学生技术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而且活化了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自始至终充满着乐趣。

五、让学生学以致用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教师应引导他们拿到生产、生活实际中加以运用,这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学习盆景制作技术后,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以大自然为课堂,组织学生到野外挖树桩,找石料。制作材料备好后,教师要求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盆景的设计与制作。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才能,制作出一盆盆造型奇特、极具观赏价值的盆景作品。又如学习花卉施肥技术后,教师安排学生调查自家花卉的施肥情况。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家庭花卉施肥存在着种类单一、用量不合理和施法不当等问题。于是,不少同学针对存在的问题,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向家人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施肥效果。再如学习过安装日光灯后,对于家庭当中常见的日光灯不亮的故障,学生都能大胆尝试去维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心理体验,而这种心理体验会进一步使学生对劳技课的学习产生稳定而持久的兴趣。

上一篇:欢迎学校新生入学的欢迎词下一篇:客服人员的五种素质及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