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亲子阅读点亮孩子的启蒙教育

2024-10-04

让亲子阅读点亮孩子的启蒙教育(精选12篇)

1.让亲子阅读点亮孩子的启蒙教育 篇一

孩子的出现,带给了我很多的惊喜。他就在不觉之中闯入了我的生活,也闯入了我阅读的世界。其实,一开始他似乎不是真的想阅读书籍,而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亲子阅读书香白沙,他告诉我,要和他一起看一个月的书,内容随我定。

一起读什么书好呢?我想到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反正小学阶段这些内容是必须掌握的,不如乘此机会让孩子做做功课,我的动机也许太过功利了吧。于是,我把书放在饭桌上,有空就会和孩子一起阅读,我们常常进行交流,有时候我给他解释内容,有时候他会提出好多问题。为了让孩子多掌握知识,我会尽力把内容解释得透彻些,我给孩子讲诗人的寂寞与离愁,诗人的亲情与友情,我自认为这些讲解感动了我自己,也同样感动着我的孩子,可事实却让我哑然。有一次,下雨天,孩子快乐地跑着,张大嘴让雨水落到嘴里,边吃边快乐地喊:“妈妈,我吃到云了,我吃到云了!”原来,前几天孩子刚学过来鹏的诗――《云》,但是当时我给他的解释是对如此夏云的憎厌,因为“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顺便也给他讲了云的形成。无心插柳之举,却让孩子印象深刻,而重点的内容他却早已弃之流水。也许这就是孩子与大人的不同,在他们的脑海里,少了功利,少了目的,而多了快乐,他们是为快乐而阅读的,他们的阅读也是快乐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对自己进行了反思,觉得亲子阅读还是不要有太强的功利性才好。于是,我不像上课一样地教孩子,真正和孩子成为朋友,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环境。时间在阅读中飞逝,孩子的快乐却像热带植物一样快速地成长着。记得有一次,我们去杭州的一个公园,孩子老远看到一只白白的大鸟,马上就高兴地背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一打听,原来是鹤。我们夫妻相视而笑,耐心地给孩子作了解释,可是绝不责备孩子的莽撞,相反,还鼓励孩子诗歌记得牢,因为我们知道孩子的阅读新芽刚刚吐绿,是需要加倍呵护的。

一起学完了诗歌,我正愁于如何选择第二本阅读的书籍,也是机缘巧合。有一次晚饭后,我给孩子讲我小时候,夏天的夜晚在院子里纳凉,听爸爸给我讲聊斋的故事。当时虽然害怕,但还是禁不住诱惑,听完一个还想听一个,那时,总担心在黑暗的某个角落藏着一个很凶的鬼……。我的话引起了孩子的兴趣,他就缠着要听鬼故事,而且再三强调自己的胆子很大。于是,我就买了本青少年版本的《聊斋》,买来了,孩子不敢一个人看,总是拉着我的手,一起看。事也凑巧,有一天晚上我们正看着《聊斋》里的一个故事,当看到“突然,从窗口跳进了一个很小的纸人”的时候,门突然开了,孩子吓得一下子叫了出来,使劲抱住了我,真是巧呀,原来是小舅舅来了。我笑盈盈地问:“还想看吗?”孩子直摇头:“以后晚上不要看了,以后晚上不要看了!”我心里一阵窃喜,有谁的亲子阅读像我们那样,是抱着阅读的,也许在孩子长大成人后,还会记得曾经的一幕――原来,阅读还是需要勇气的,也能锻炼一个男孩子的勇气。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和孩子一起开始了神奇之旅。我们舒展着想像的比翼双翅,在阅读的梦幻之境里翱翔。我似乎忘了我曾经是个寂寞的阅读人,我们不知道为何而飞翔,但我们却分明感受到了飞翔的快乐。

2.让亲子阅读点亮孩子的启蒙教育 篇二

阅读是一生的计划。在婴幼儿时期, 父母一直是鼓励孩子阅读的主要力量。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电视、电脑等电子媒体冲击的影像社会中能成为喜欢读书、喜欢想象、喜欢思考的人, 就要培养孩子对书的兴趣, 帮助他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亲子间情感与言行的互动, 让孩子亲身体验、亲自发现阅读的乐趣, 那么阅读的快乐是不会轻易为其他快乐所取代的。

一、婴幼儿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 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上也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史斯克兰·吉利兰用诗一样的语言告诉我们“亲子阅读”在儿童一生发展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国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大力推广全民阅读, 指出:“每个孩子都是失去翅膀、落入凡间的天使。阅读, 将让书籍成为心灵的双翼, 让孩子重新变成我们身边真正的天使。”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将幼儿园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其中语言领域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在教育内容与要求里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 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 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儿童早期就应该开始的一项系统工程, 工程的起点就是家庭。亲子阅读对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激发婴幼儿的阅读动机是非常有益的。幼儿阅读时, 可以欣赏美丽的图画, 了解新鲜的事物, 阅读有趣的故事, 并从中丰富心灵, 延伸幻想, 满足好奇, 刺激求知, 阅读将带给幼儿精神上的满足, 也发展幼儿欣赏、观察、判断、表达、记忆等各种能力。亲子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强调亲子间互动的阅读方式, 它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但在今天这个由电视、网络所构筑的世界中, 孩子与书籍的距离好像越来越远了, 因此, 强调早期阅读, 倡导亲子阅读刻不容缓。

二、婴幼儿亲子阅读现状及问题

笔者通过对陕西省咸阳市385名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 目前在“亲子阅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 家长普遍重视, 但对亲子阅读的价值理解存在偏差。

经过调查得出, 约80%的家长认为早期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对阅读的把握和理解不正确, 他们过于强调将阅读活动作为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手段或工具。许多家长简单地认为“阅读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有好处”, 认为阅读只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 将早期阅读简单地等同于识字, 功利性地追求识字率, 而忽视对孩子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对亲子阅读的认识急功近利。在调查中发现, 城市里有家长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普遍重视, 但很多父母对幼儿早期教育充满功利性的期望。为了让孩子认字识数, 进行各种所谓智力开发, 都是以能够进入一所好小学为目的的教育, 使得婴幼儿的阅读内容枯燥乏味, 严重违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压抑和伤害, 过早地失去了快乐的童年。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认为, 儿童阅读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推动。很多家长、幼儿教师、小学教师没有认识到儿童文学对于儿童来说是粒幸福的种子, 没有认识到阅读对于儿童一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只是盯着教科书和考试。

(二) 缺乏科学的指导策略。

一方面是由于家庭缺少正确的阅读观所导致的, 一些家长只追求阅读的效果, 使孩子对阅读活动失去了它本来的魅力, 减弱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另一方面在于父母缺少对阅读过程的指导。对家庭亲子阅读指导现状的调查发现, 许多家庭指导行为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父母行为的情绪化现象很严重。调查结果显示:25—30岁年轻父母的表现尤为突出, 占60%;30—40岁的父母占25%;40—50岁的父母占15%。虽然各个年龄阶段比例有悬殊, 但有共同的表现就是家长兴致好了、情绪高了就陪孩子看看书, 不高兴、没兴致时就不理睬孩子的要求;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 他们对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认识不够, 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方式, 不能针对性地开展指导, 也无法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质量。另外, 家长的参与程度两极分化, 要么父母处于主动地位, 孩子处于被动地位, 简单应付、方法枯燥, 或看、或听、或讲, 缺乏科学的指导;要么家长有阅读意识, 幼儿有阅读兴趣, 但亲子阅读的时间不能保证。

(三) 阅读材料的选择存在盲目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在给孩子选择阅读材料的问题上, 不少家长带有很大的盲目性。70%以上的家长只是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选择, 或者是看别的家长选择买什么书自己就买什么书, 较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意愿, 而且在为孩子选择图书时更多的是从智力开发的需要考虑的, 范围较小;有近20%的家长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孩子的购买欲望, 幼儿喜欢什么就拿什么, 不听取任何意见;只有10%左右的家长在为孩子买书时能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特点等。

(四) 家庭环境不利于亲子阅读的开展。

经调查发现许多家长只重视成人的“导读”和“代读”, 或实施命令式的阅读, 忽视孩子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或“放羊式”的阅读, 缺乏共读的指导, 忽略与孩子进入动态式或互动式阅读。另外, 在访谈中, 问及家长关于亲子阅读的态度时, 他们都说亲子阅读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 给孩子准备了专门的书桌、丰富的书籍等。就在他们陈述完自己的意思时, 呈现在我眼前的却是这样一个场景:爷爷在看电视, 电视的音量很大;爸爸拿着一本图画书和孩子在沙发上看, 刚给孩子讲两句电话就响了, 爸爸离开接电话去了;妈妈接过爸爸手中的书接着给孩子讲, 马上就要将这个图画讲完时, 妈妈好像想起来厨房里还烧着水, 于是她就快速地跑进厨房里又跑出来继续讲, 其实到了最后孩子已经没有在听了, 自己玩自己的。然而, 妈妈却这样告诉我:“你看, 这孩子就是这么的不听话, 特别爱动, 一分钟都坐不住, 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了。”这次亲子阅读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很简单, 首先电视声已经打扰到孩子, 再就是爸爸妈妈的相继离开把孩子仅有的耐性磨完了。如今大部分家长为孩子设置了专门的书桌, 增加图书阅读区, 但是真正能够利用的却很少, 家长注重知识轻能力, 重计划轻支持, 在像这种氛围创设表面化的家庭里根本不可能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三、婴幼儿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 发挥家长的指导作用。

“给孩子十本书不如给孩子一本好书;给孩子是本好书不如给他一个好的阅读方法;给孩子十种阅读方法不如给他一个可以和他分享阅读的爸爸妈妈”。作为亲子阅读客体的家长影响着亲子阅读的效果, 他们的社会阅历、受教育的程度、社会经济地位、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程度和对亲子阅读的态度影响亲子阅读的效果。因此, 作为亲子阅读的客体的父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1. 转变观念。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 家长承担着主导作用, 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 关注早期阅读, 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确立正确的亲子阅读意义。亲子阅读旨在丰富婴幼儿的阅读经验, 培养婴幼儿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兴趣, 让婴幼儿形成敏捷的、缜密的、深刻的思维, 而不是让孩子认识多少字或者记忆多少内容。因此, 家长在指导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时要做到合理指导, 与孩子达成共识。注意阅读兴趣的培养, 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根据孩子的发展注意对其听觉、视觉、口语的训练, 联系孩子的生活经验, 在讲的过程中知道什么时候该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设身处地地讲故事。家长注意阅读讲述时语言艺术和情感的转换要明显, 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注重亲子感情的交流, 尊重孩子的阅读意愿, 并利用孩子的兴趣, 不断改变指导策略。

2. 注重过程。

亲子阅读要乐在过程, 家长和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互动, 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在乐中阅读的情境。亲子阅读的过程是一种享受快乐的过程, 因为家庭阅读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 比如边欣赏动画边讨论, 边听音乐边看书, 随时相互提问题或者回答问题, 它是一种良性阅读经验获得的过程。同时, 亲子阅读过程是一种爱的传递过程, 当孩子坐在父母腿上或旁边一起看一本书时, 这种肌肤相亲密切的互动方式, 不仅会使婴幼儿产生安全感、信任感, 而且会使他们产生对阅读的渴望。亲子共读不只是简单的家长读、孩子听式的陪读, 而是一种高标准的有关阅读技能、技巧的行为方式, 它能够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和强烈的阅读兴趣, 发展孩子语言智力方面的能力, 真正达到早期阅读目的。亲子共读是引导婴幼儿进入阅读天地的最佳方式。在亲子共读时, 家长应该倾注全部感情, 全身心投入, 不仅要注意引导孩子观看画面, 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 而且讲述时所提的问题要恰当且富有启发性, 进而引导孩子去思索、去想象。

3. 贵在坚持。

亲子阅读贵在坚持:万事开头难, 但是在亲子阅读这一方面就不同了, 由于受时间、金钱、精力等因素的影响, 许多家长都是刚一开始做得很好, 很有耐心地陪孩子看书、给孩子讲故事, 但是时间一长, 由于生活中的各种原因, 家长就失去了耐性, 不再把亲子阅读当成分内之事, 什么时候想起来了、什么时候有时间了再做。而且家庭的亲子阅读指导行为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家长行为的情绪化很严重, 兴致好、情绪高了就陪孩子看看书, 不高兴、没兴致时就不理睬孩子的要求。因此亲子阅读贵在坚持, 只要家长坚持做, 就会达到早期亲子阅读预期的目的。

正如柯南 (1994) 所说:“幼儿虽然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图画书的某些画面意义, 但是要独立读懂图画书却是很困难的。这不只是指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中那些文字他们还不认识, 要准确地读出图画所描述的和所表达的内容也是不容易的。所以, 幼儿欣赏和接受图画故事仍需成人的帮助。”因此, 在早期亲子阅读中, 家长一定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 让早期的亲子阅读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 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是开展亲子阅读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婴幼儿读物应该是最浅显、最通俗易懂的, 用大号字印刷, 有许多插图。家庭中的儿童读物以图文并茂或者是图画为主的图书居多。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层次认知水平选择购书, 书应该体现其年龄差异与特色。而许多家长在购买儿童读物时, 考虑最多的还是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科学知识的掌握, 违背了尊重儿童自身发展规律的特点, 自然会影响亲子阅读的效果。孩子在不同的生长时期, 应该阅读不同的书籍。

0—3岁;绘本。绘本是图文并茂的文学形式。儿童绘本中的字符语言具有简练性、提示性、补充说明性、诗歌韵律性、儿童口语化表达等特点, 而它的图幅语言也具有色彩儿童化、角色拟人化及有真善美的画面内容的特点, 因此非常适合0—3岁的幼儿阅读。

3—4岁:动物童话。适合这个时期婴幼儿的童话书内容, 最好是以和孩子差不多大的幼儿或是动物为主角的生活童话较恰当。

5—6岁:神话故事。神话故事中, 有着对与错、善与恶等的分辨和选择, 孩子们在阅读这些故事后, 价值观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图画书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本书, 是“上帝”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像新西兰图书馆员多罗西·怀特所说:“图画书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 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图画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 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 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

(三) 优化阅读环境。

婴幼儿的注意力极其容易分散和转移, 因此阅读环境影响着亲子阅读的效果。丰富的物质环境和和谐的心理环境, 有助于儿童形成持久的阅读行为与习惯。为婴幼儿营造一个丰富的物质环境和和谐的心理环境,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为幼儿布置阅读天地,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家中, 家长要为孩子开辟一块属于他们的阅读天地, 准备一个专门的摆放图书的小书架, 便于他们随时取和放, 同时准备一些小道具。婴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的特点, 当他们看到书架上那些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引人入胜的图书时, 就会产生深厚的兴趣并主动把书拿出来, 主动要求家长讲给他听。正是在不断地听与看的过程中, 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孩子慢慢地走进书的世界。

2. 建立学习型家庭。

21世纪不仅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时代, 更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因此, 创建学习型家庭是一种必然, 就是为了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家长从自身做起, 家长要热爱读书, 这也是家长自我超越的一种表现, 不断自我超越的家长会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在建设学习型家庭时, 家长要容忍孩子的幼稚和过失行为, 让孩子从心理上能够接受早期亲子阅读, 其实这就是家长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的一种具体表现。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安静地坐下来看书需要一个很长的逐步养成的过程。三岁的幼儿最多只能坚持到五分钟, 三岁以下的幼儿坚持的时间可能会更短, 所以家长不能对幼儿妄加评论或指责, 否则不仅无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反而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早期阅读目的重在为婴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经验。为了使孩子对阅读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兴趣, 家长应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 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阅读活动。家长可以带他们去图书馆、看书展、逛书店, 在那里聚集着许多爱看书的人, 包括小朋友, 浓浓的读书氛围会使孩子受到感染, 进而选择自己喜欢看的书, 学着和其他人一样认真翻看。长此以往, 孩子就会懂得如何从书上获得知识, 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徐雪珍, 施为萍, 马福生.让孩子在阅读的海洋中遨游—亲子阅读指导的研究.上海教育科研, 2005 (3) :91-92.

[2]张萍.亲子阅读指导有效性策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 2006 (10) :91-92.

[3]谢倩, 杨红玲.国外关于亲子分享阅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 2007 (3) :58-59.

[4]杨丽娟.当前亲子阅读的误区及解读[J].当代学前教育.2010 (5) 36-39.

[5]高燕.亲子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J].江苏教育科研.2010 (7) :35-37.

[6]周兢, 朱从梅.母亲在亲子阅读中的语言运用特点分析[J].幼儿教育.2006 (9) :48-50.

[7]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5.

3.让阅读点亮孩子的精彩人生 篇三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却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几本书罢了。”可见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外阅读必不可少。其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当其冲。那么,到底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以下笔者将从三方面来谈一谈。

一、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1.巧辟班级图书角,资源共享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开发和利用学生家庭的图书资源,我特意让学生在班级后面开辟了一个“阅读乐园”——图书角。每学年开学初,我都会向他们推荐好的书目,并发出阅读倡议“捐1看50”,学生都积极响应,每隔一段时间还会进行更新。图书角上还有班级学生定期更换的书法张贴的诸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积累成就辉煌”等温馨标语。这样小小的一方“图书角”,成为学生阅读的小天地,在这里,他们播种了阅读的兴趣,收获了阅读的乐趣,真可谓“小天地有大作为。”

2.注重榜样引领,形成风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其对书的酷爱,使书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老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众所周知,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学生的每一根神经。一个老师出口成章,博览群书,学生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被感染。因此,老师不管是在午间阅读时,还是在图书馆阅览时,一定不要只是监督者,更应该蹲下身来与孩子一起阅读,老师阅读时的一颦一笑一蹙眉,都会不知不觉地感染学生,学生也会不知不觉地走进书中,徜徉书海,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3.倡导亲子阅读,家校共进

有人曾说过:“父母亲读书的声音是孩子童年最美好的音乐”。亲子阅读是在任何公共场所中的阅读都无法替代的,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对于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每学期开学初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都会向家长们阐述课外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并向他们推荐本学期的课外阅读好书目,特别推荐一些适合亲子阅读的书目,让他们有章可循,再定期评选书香家庭,并发给奖品或奖状,给予肯定,形成你追我赶的读书氛围。这样家校共进,学生阅读的时间,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就有了保障,久而久之,他们阅读的兴趣就会逐步培养起来。

二、注重课内外阅读的有效链接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一大版块,课外阅读既是课内阅读的拓展延伸,又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因此,开展课外阅读要立足于课内,着眼于课外,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适当的手段与形式让学生在课内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从而激发其阅读有关文章的渴望与需求。

1.把阅读放手于课前预习中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做什么事,事先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结合我校的“先学后教 反馈矫正”的相关课题,我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常规的自学生字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之外,更强调了学生在课前要去阅读与教材相关的作家生平,时代背景,特别是读一些人物故事或者是一些与教材文本主题相关的课外资料等。如,了解了周总理的生平事迹,理解了他的远大抱负,再来学习《一夜的工作》,就更能深刻感受到周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再如,课前我先让学生去阅读有关居里夫人的故事,搜集她在科学上的发明发现,了解她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后,再带着学生走进《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许多原本觉得棘手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这样学生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就会产生强烈的表现欲,当老师给予他们展示平台时,他们就会因为之前的知识储备而自信满满,课堂学习也事半功倍,从而激发了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2.把阅读渗透在课堂学习中

“语文教材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了它去开其他的书库。”不言而喻,语文教材实际是一座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教学中,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挖掘,进行恰当补充,才能丰富教材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林海音的作品《冬阳 童年 骆驼队》时,我适时结合课后“资料袋”,在补充原著片段的同时,放映了电影《城南旧事》的一小段视频,学生意犹未尽,我趁热打铁,推荐他们课外去阅读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学生都已跃跃欲试了,阅读的种子也已在悄然发芽。

3.把阅读延伸到课后拓展中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拓宽课外阅读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如,学完了《少年闰土》,我就推荐学生去读鲁迅的小说《故乡》;学完了《金钱的魔力》,我就推荐学生课外去读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学完了季羡林的《怀念母亲》,我就启发学生课外去阅读《留德十年》,了解季老对第二故乡德国以及德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只有这样,强化积累,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才能厚积薄发,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三、建立丰富的激励评价机制

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对于阅读的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平时,我充分地利用学校设计的那本《我的阅读记录簿》,让学生及时地记录自己阅读的内容和收获,同时也有家长的督促和评价,最后,我再根据学生的积累情况和家长的评价进行总评,得星最多的前几名将被评为当周的班级“阅读之星”,并能得到老师奖励的神秘小礼物,学生对此还是乐此不疲。与此同时,还会开展“读书交流会”,办班刊,内容主要是学生的优秀习作(很大一部分是学生的读书心得),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成果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得到肯定和鼓励,他们感受到了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更加自觉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

当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老师应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让学生从广阔的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让阅读点亮孩子的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闫运芳,王敏子.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2(01).

4.让亲子阅读点亮孩子的启蒙教育 篇四

湖南卫视亲子类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至今让观众们回味无穷,风景秀丽的野外、难得一见的明星亲子跟拍,换来了打破纪录的高收视率,还在一片“零差评”的叫好声中,“亲子热”蓄势待发。爸爸去哪儿亲子真人秀成为了亲子教育的教科书,“爸爸”角色的本位回归成为了大家热议的对象。而自2008年上市以来就一直以亲子为品牌调性的高端洗涤品牌--去渍霸Kispa来说,也借力爸爸去哪儿亲子话题,进行了一场亲子营销。

作为爸爸去哪儿亲子活动的一个支持者,高端洗涤品牌去渍霸Kispa,也是一直在助推亲子互动。除了成为《爸爸去哪儿》合作商外,去渍霸Kispa在过往的营销传播上,都是以亲子互动为主要情感输出,广告片让中国好爸爸黄磊代言,还植入了文章《小爸爸》电视剧。作为去渍霸Kispa主要的传播平台的官方微博,主要围绕一个爸爸(趣智爸)和一对子女(邋遢孖宝)生活上的趣事与粉丝们互动,在话题设计多样,包括邋遢孖宝与趣志爸、潮爸宝典、天天故事宝、BB成长录、趣志家族语录等,树立父亲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性。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彰显了去渍霸Kispa对父亲和子女们关系的关注。这次成为《爸爸去哪儿》合作商后,去渍霸Kispa官方微博在节目期间改为名“去渍霸-爸爸去哪儿”,还特别推出《霸霸,去哪儿》漫画,吸引更多节目粉丝关注,使粉丝数量在短短一个半月之内就增加了10万,微博平均评论转发量增长200%,微博日访问量最高达34万之多,将爸爸去哪儿亲子活动的话题更好地延续下去。

5.让课外阅读点亮学生的心灵 篇五

泗洪县界集小学裴启奋泗洪县董沟小学高超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新课程把课外阅读摆在学好语文非常重要的位置,《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要求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因为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的累积与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只有善于学习并终身学习的人,才不会被淘汰。而这种学习能力的形成,在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

一、课外阅读的练兵场——阅读市场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营建一个良好的阅读市场。

1.构建主题阅读。

我们学习的课本是按照主题编写成组的,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构建主题阅读。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以课本为出发点,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教学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后,推荐学生阅读一组写人的作品,组织主题阅读,《我要做个好孩子》、《细米》、《绿山墙的安妮》、《红岩》等书出现在孩子们的手中;教学六组描写动物的一组文章后,布置学生翻阅与课文相关、相近的文章、资料等学生开始阅读,学生很快找来了《狼王梦》、《动物趣谈》、《狼和狈的故事》、《第七条猎狗》、《斑羚飞渡》。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阅读兴趣大增。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再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或类似的书,使知识纵横沟通。

2.构建课外阅读大卖场。

要想让学生兴趣浓厚的一直阅读下去,教师还应开展课外阅读一系列的活动。在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一是在读书活动中,各班级应多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故事会、演讲比赛、调查报告、书签制作、小小报、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辑等。二是中高年级学生须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形式各班自定),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读书笔记交流活动。三是举办读书交流会。每学期每班举办一次“课外阅读博览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活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心中的感受,使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运用能力,在班上形成良

好的读书氛围。四是每学年按年段举办课外读书竞赛。低年段以背诵古诗、名人名言、成语、讲童话、寓言故事等为主;中、高年段以背诵优秀诗文(段)、讲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介绍长篇名著、谈读后感等为主。每学年末学校将根据师生们读

书的具体情况表彰读书先进,评选校园“十位课外阅读标兵”和“优秀读书集体”,以

及百名“优秀小读者”。

二、课外阅读的千面佛——个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珍视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并为之

营造与之相应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上正确的轨道,在纠偏、匡误的过程

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演绎自己的个性化行

为呢?

1.注重阅读主体的独特体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作品由不同的人可以解读出不同的结果。

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时应结合实际,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重个性

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

独特的感受。如在学生阅读曹文轩的纯情小说《细米》后,曹可凡同学解读出了细米的桀骜不驯与刚强,李晶晶同学解读出细米的腼腆而又淘气,杨思雨同学解读细米的瘦小

而又胆大,陈国擎同学解读出细米的淳朴憨厚与坚定执着。少年细米这一艺术形象在同

学们的头脑里不断的生成。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生成体验是关键,必须让学生亲自品,亲自悟,并通过联想和想象,激起自己的生命意识,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

2.讲究方法,发展个性。

坚持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课外阅读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

阅读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如一位教师在指导阅读施耐庵的《水浒传》,先组织学生自读文本,欣赏小说中的不同英雄的传奇故事,感悟小说中人物的勇敢、机智、洒脱与睿智。欣赏完小说之后,教者开始进一步引导学生做更深层次的探究,并提出“小说中的诸位英雄为什么都报国

无门?”“好汉们为什么那么痛恨朝廷?”“英雄们的为什么都是一样的结局?”等深层次的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究,从而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阅读能力。2.3、3.鼓励学生读写结合。

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手段促进学生主动走进课外阅读,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阅

读并写作,从写作入手的方法便会起到这样的作用。一些构思精巧的小说,为了让学生

有兴趣阅读,可以布置续写的作文。那么学生在阅读小说时便会仔细揣摩小说构思,认

真体会小说创作风格,才能续写得形神兼备。对于一些意境优美的散文篇章,可以尝试让学生改写。针对教材中的一些篇章,还可以布置学生先写一篇同题目的文章,然后将自己的文章与教材篇章对照,并鼓励学生评说教材篇章的长处与短处。

6.亲子阅读心得体会孩子 篇六

一、怎样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书

书的选择很重要。要针对孩子的阅读心理,选择好亲子阅读的书,保护好孩子阅读兴趣,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书。

二、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尽早给孩子阅读。

2.每天至少要有个固定的读书时间。

3.从几个字、几行字开始逐步成长,慢慢增加。让她感觉有熟悉感,从而喜欢它。

当然,以上这些应建立在,读她们感兴趣的书基础上,如果不够引起她们的注意,她们会自己保护起来、封闭起来,不学了、不想要了,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地方去了,大人也会无可奈何啊!

三、培养孩子的良好的阅读方式

1.首先,给孩子几分钟的时间静下来,再作故事的讲述。

2.让孩子一起参与阅读,给孩子书本拿在手里,感受一页一页轻轻翻书的享受,养成爱书的好习惯。

3.读书时家长都要先读:书的名称、书的作者~~~等,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读书要有始有终,安静地读完。当然也要注意书内的情节变化,带感情色彩,有抑扬顿挫感,要充满爱心。让孩子感受书里故事的氛围,快乐并开心的阅读。

7.让亲子阅读点亮孩子的启蒙教育 篇七

问:我每天工作很忙,回到家里疲惫不堪,但是孩子常常要求我给他讲故事。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讲故事吗?如果一定要讲,能不能给孩子买个收音机?收音机里的故事不是比我讲的好得多吗?

张梅香

答:我们提倡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是因为故事是有影响力的,而故事真正的影响力在于你的传递,而不是收音机。

第一,故事带来阅读乐趣

没有一个人天生会对文字感兴趣,可是如果有一个你敬重的人、所爱的人给你讲故事,你就会发现知识带来的乐趣。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掌握知识,学习当然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而拥有阅读能力是学习知识的第一步。你渴望孩子带着各种能力去探索,首先要在他童年时帮他打开书本,开始阅读。这是很重要的起步。

第二,故事拉近亲子关系

入睡前,你和孩子在一起读书、对话,是让孩子感觉最温馨的时刻。离家后,孩子对家的感觉是什么?正是父母给他讲故事时的感觉。你带他去香港的迪斯尼乐园他都忘记了,但是他会记得你是怎样带着他在故事中徜徉的。

当孩子对你说,你给我讲故事吧。而你说,我给你买一个录音机吧。你不明白,孩子要的,是你给他讲故事,而不是收音机给他讲故事。孩子需要的是有温度的陪伴。

第三,通过故事,让孩子学会抒发情绪

我们常常通过书中主人公的经历,反观自己的人生。人生是条单行线,阅读可以最大限度地让你从中借鉴别人的经验。生命历程,你我都一样,所以在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到引起共鸣的地方。很多时候,孩子是敏锐的观察者,但是他常常需要成人的引导。而此时,你会发现,书本是很好的老师,它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能力表达情绪的大人。

第四,通过故事,为孩子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

你希望孩子拥有好的品质,好的思考力、判断力,但是这些东西都是非常抽象的。怎么才能让孩子感受并去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和孩子一起感知。如果你不主动给孩子的精神世界栽上绿树,那他就有可能受社会上的不良影响,让精神世界长满野草。

富养孩子教育大忌

问:我辛苦打拼多年,为的是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当我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终于能缓口气的时候,才发现孩子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好。相反,富裕的生活让他有了不少坏毛病。请问,我该怎么办?

李鸣悦

答:有个牧场主让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苦工作。有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牧场主回答:“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有个养猴人,他不把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地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办法要去吃,并为此整天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把东西从树洞里够出来。

别人批评养猴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养猴人却说,放在树洞里的食物并非美味,平时把它摆在猴子面前,猴子连看都懒得看,更不会去吃。只有用这种办法去喂它,让它费劲,它才会去吃。你越是让它够不着,它才越会努力去够。正因为猴子很难得到树洞里的食物,所以在得到后,才会觉得是美味。养猴人告诉我们:是珍惜,把不好的东西变成了好的东西。

由这两个小故事联想到如今的家庭教育。现在,我们不少父母爱孩子的做法,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了“龙”,而恰恰是把孩子培养成了“虫”,主要原因就是爱的方式不对。比如,娇生惯养,过分疼爱。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但许多家长不顾客观实际,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处处溺爱,使孩子成了养尊处优的“小皇帝”。

殊不知,这不是爱,而是害。优裕的生活培养了孩子的懒惰,消磨了孩子的意志,扼杀了孩子的奋斗精神,无益于孩子成才。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补上重要的一课——对孩子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具体而言,家长应注意如下几点:

1.该碰的钉子要让他碰。孩子单纯幼稚,假如家长时时处处都替他考虑得美满周到,就好像鱼儿生下来就为它套上了救生圈,后果会怎样呢?

2.该绕的弯路要让他绕。家长提供的捷径孩子未必买账,即使走在捷径上他也不一定能踏实,反而会对自己设计的路念念不忘。而且没有过程的结局、没有挫折的成功,就像凭空给了中国足球队一个世界冠军的称号,又有什么意义呢?

3.该受的苦要让他受。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幸福都来之不易。否则,他就不会珍惜、理解,导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4.该动的脑子要让他动。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应该给他一定的空间,一来可以锻炼他的应变能力,二来也可以让他懂得生活的甘苦。

圈划点批阅读要领

问:进入高三已经半学期了,经过半学期的学习,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的语文成绩提高不快?高三语文究竟应该怎么学?

潘可

答:语文学习无非是听说读写,但是和外语的听说读写的要求不同,语文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要求更高。这种语言运用能力一方面基于对汉语的语言表达特点的深刻领悟,另一方面也基于中国文化的浸润。所以,进入高三后,不可急功近利,忙于寻找所谓的解题秘籍或者陷入题海。相反,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培养自己的汉语运用能力,除了按照学校的语文复习的一般进度完成复习任务外,在提升阅读能力方面,我建议:

深入到文本中去,体会语言在表情达意过程中的意趣,提升语言的理解能力。

从高考的角度来看,现代语文一般要求能够阅读较复杂的文本。与中考相比,文本本身的阅读难度增加,考查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更复杂,但是概括起来无非是内容、形式以及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联这几方面。从能力上说,特别关注理解、概括、分析、迁移、评价等能力的考查,而所有这些能力的核心是语言的感知能力。因此,应该在这个方面下大力气。

如何才能够有效改善语言的感知能力呢?很多人说学语文应该多读。多读固然不错,但是读多少才算多、高三有没有时间多读都是问题。所以,我的意见是精读。每周可以挑一篇议论性、说明性的文章或者一篇散文,仔细读。所谓仔细,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是心态沉静,要能够沉浸到文字中去。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不妨挑一些不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文字去读,培养耐心。在阅读中,一定要养成圈、划、点、批的习惯。圈,那些表明结构关系的词语,比如“首先”“然而”等,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文章思路;划,那些具有字面以外深意的语句,这样便于判断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点,便是对文中具体运用了一定的写作手法的地方或者能看出作者写作动机的地方适时评点;批,就是将感悟及时记录下来。这样的训练古已有之,目的是通过外部刺激,强化深入文本的能力。一旦能够深入文本,真正用专注的心态去分析、揣摩文本,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也就有了可能。

从古代诗文的角度看,当务之急也不是做题,而是积累阅读经验,真正将古诗和文言文当成文学作品来读。现在,有的人在复习时喜欢搞归类,根本无视诗歌的具体抒情特点,忙于为诗歌穿靴戴帽。这样做,对于提升古诗文阅读能力并没有多大帮助,有时候反而会起副作用。我建议,还是要在深入阅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阅读诗歌的经验。至于文言文,重温课文,在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基础上,做到字字落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手淫不必呵斥

问:有件事令我烦恼不已,我发现5岁的女儿竟然有手淫行为。开始,我严厉阻止过几次:“那地方不能随便碰,会被人耻笑的。”每次她都答应得好好的,可没过多久,她又偷偷地手淫。后来,我忍无可忍,用尺子打她的手,希望她记住这个教训。她哭得很厉害,很长一段时间确实没有再犯。可最近,我发现她又躺在床上来回触摸。我和她父亲平时工作忙,不能总盯着她,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她改掉这个坏毛病。

胡梦

答:看到孩子手淫,即使最开明的父母也会心神不宁。其实,这并非个案。通常在三四岁的时候,孩子就会发现对自己进行性刺激能愉悦自己,虽然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孩子在幼年,怀着好奇的心理触摸生殖器官,感到一种朦胧的快感,这不同于成年人的性行为,只是对自己身体的探索和好奇,是正常的。如果家长对此表示出焦虑或者有严厉的制止行为,则会在无形中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即“这种行为是严重错误的、见不得人的”,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产生自卑情绪。父母的强行禁止,反而会使孩子对生殖器以及相关的性问题产生神秘感、羞耻感和恐惧感,这对他今后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有的孩子反而会通过更频繁的手淫获得快感,缓解内心压力。

第一,建议家长停止责备、打骂,增加陪伴女儿的时间,多和她交流,让孩子获得情感满足。

第二,鼓励女儿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多和小朋友交往,培养她的兴趣爱好,多参加群体游戏,把精力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减少独处时间,逐渐淡化孩子对生殖器的关注。

第三,帮助女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孩子因躺在床上无聊而抚摸生殖器。

第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孩子的性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让孩子养成每天睡觉前清洗生殖器的好习惯。另外,不要给孩子穿过紧的衣裤,以防因摩擦和挤压等刺激诱发手淫。

【编辑:杨子】

8.亲子共读-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篇八

我们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工薪家庭,每日为工作劳碌,回到家只想看看电视,玩会电脑,渐渐的孩子也和我们一样每天惦念的不是电视剧里面的情节,就是电脑里面的游戏。随着孩子的年纪越来越大,出现了情绪暴躁、睡眠不好、做事情不专注等等情况。我们才真正意识到电视和电脑对她的伤害有多大,通过和老师的沟通和阅读家教方面的书籍,我们开始着手培养孩子的阅读的习惯,在亲子阅读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些适合我们家庭的读书方法。

一是我们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和读书氛围。家里专门购买了一个书柜用来放置书籍,孩子知道是专门为她买的书柜后非常高兴,书柜的建设并不难,难的是要和孩子一起读书,要“言传身教”,一开始,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后,先写作业,我们忙别的事情,也不开电视和电脑,到她写完作业,我们就拿起杂志或者报纸专心致志的看,起初孩子总想看电视和电脑,我们就让她看一会,既不强制她看书,也不理她,孩子天生有很强的好奇心,看见爸妈那么专心的看书看报,就会认为书里面有更好玩的东西。渐渐的她就会凑到爸妈跟前,要求一起读书,就这样我们把孩子引到了读书的这条道路上。

二是不仅让孩子好读书,还要让孩子读好书。现在书籍市场良莠不齐,经常有不好的书籍鱼目混珠,作为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看书,首先就要先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出发点,找一些充满童趣的书籍,和孩子共同阅读,一起在书中感受故事的精彩,词语的优美,体验大自然的美妙,探索科学的新奇,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慢慢的孩子的知识面变得开阔起来,思路也活跃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耐心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或者提出一些问题让

孩子自己来思考,就这样经常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观点和看法,哪怕她的想法有失偏颇,也不粗暴的否定,毕竟很多事情,本来就没有绝对的答案。我会尽量解释,有时候激烈的讨论,彼此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如果争执不下,我们还会一起查找其他书籍或者上网查找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孩子一直兴趣盎然,我们也随着增长了一些没有关注的知识,一起享受到了亲子阅读带来的乐趣。

有很多父母常常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孩子沟通,我以前也存在这样的困惑,经常是我买给孩子的玩具或者书籍,都不是她想要的,甚至经常不知道与她说些什么,怎么能让她高兴。通过和孩子一起读书,与孩子一起讨论书中人物的种种表现,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可以通过书中主人翁待人接物的态度来教育孩子,我还了解了孩子很多的想法和需要,和孩子的心灵更加的贴近,让我们一家人的情感更加亲密。

9.让亲子阅读点亮孩子的启蒙教育 篇九

因为自己也是一个母亲,同时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和学校的学生时,时常会有困惑:现在的教育急功近利,一年级要读二年级的学业,二年级要读三年级的学业……纷繁的早教机构、亲子教育无孔不入,婴儿出生后就面对了一个竞争如此残酷的社会,父母时刻被提醒着要为孩子的教育早作准备,让孩子学得快、学得多,恨不得一夜成才。父母们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难免会浮躁、会困惑——教育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种快餐消费呢?吃快餐的确能管快管饱,但是最终的结果必定是消化不良、恶性循环。

孩子不是我们实现自我理想的工具,不是社会竞争激烈的牺牲品,如果他们长大后回忆起他们的童年时能感到快乐,就足够了。

当宝宝跌倒时,不要急着上前扶他,看着他如何笨拙地从地上爬起;当宝宝搭的积木倒塌了,不要急着帮他拾起,看着他如何不厌其烦地重新搭建;当宝宝不原意和别人分享玩具时,不要急着教育他把玩具递给别人,看着他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学会与人共处……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同他一同体会成功的喜悦,享受这样的过程,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其实,孩子在不经意间,已经长大。

10.关注孩子教育的亲子日记 篇十

昨天,我告诉儿子将来一定要超过他的这个哥哥,我儿子自信告诉我一定能。我的这个侄子是博士。现在是我们这个家族的骄傲。

儿子昨天早晨,儿子去学习时提醒我后天学习小组该到我家了,可见他是多么的期待,害怕我哪里做的不周,提醒我提前准备,我让他放心,儿子长大了。

他的妈妈刚刚提醒我把日记写了,我写日记成了我们家最重要的事!

教师点评:给孩子一个榜样是很好的教育,多鼓励他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11.妈妈的亲子日记:教育孩子的感悟 篇十一

他走到我跟前说:“妈,这次我语文考90分”.我一听,说“行,还不错。”我说儿子,每次考试要记得错在哪里,就在哪里改正,坚决不犯同样的错误,要是屡考屡错那还有啥意义!没意义。他好象没太听明白我说的话,还可能我表扬的话说的太少了,只轻描淡写的说了句,“行,还不错”,其余的大部分话说的是出现错误的坏处,他显得不高兴,哼!头往边上一扭,很生气的样子,“也不表扬,鼓励一下!”

这时,我立马意识到我可能表扬的少批评的多了,于是我说:“儿子,你这次考的不错,考的好,妈是希望你记住错误的根,下次不再犯这样的错,下次考的更好不是更好吗?”我的语速放慢而且平和而且面带微笑的对他说,他好像明白了,脸也由阴变晴。

12.让亲子阅读点亮孩子的启蒙教育 篇十二

不过,既然为人父母,如果连这些好与不好都不敢面对,又怎能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来回看这几年自己与孩子共同的成长经历。

我们家闺女今年已经6岁,很早就和孩子爸爸商量好,只要这一个孩子,所以我所有的育儿经验,也只有从这个闺女身上汲取了。稍稍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以下两点吧:

第一点,陪伴。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我的理解是:所谓陪伴,不是说父母要舍弃自己的所有社交,只用来陪着孩子,而是说,在你陪伴孩子的时间里,你要专心致志地陪伴她。

我自己小时候是在母亲的棍棒教育下长大的,母亲对我的管教极其严格,甚至可以称得上苛刻。我读小学一年级时她便要教我二年级的数学,如果我答不出来,便是棍棒伺候。童年母亲的强势教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有了孩子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对我的孩子坚决不会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于是,刚开始几年,我对我孩子几乎是采取放养的方式,只要她开心,身体健康,其他的我就没有过多的干涉。慢慢地,我却发现孩子有了一些坏的毛病,例如,她不知道从何时学会了吐口水,学会了动不动就抢别的小朋友的食物或玩具,学会了故意搞破坏引起我的注意……我意识到,再不干预纠正,孩子的性格或思想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偏差了。孩子做了那么多叛逆的行为,最应该检讨的就是父母,因为父母平时对孩子陪伴不够,陪伴不够关注,才会导致孩子出此下策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于是,我下定决心:此后无论再忙(其实多忙都是借口,有空玩手机,怎么会没空陪伴孩子呢),我都会在跟孩子一起的时光里,很专心地陪伴她,很耐心地聆听她的高兴与伤心。我告诉自己:要确保闺女在玩得尽兴时,只要一回头就可以看到妈妈关注她的目光,而不是看到妈妈在低头玩手机……此外,我还会跟孩子一起看一些具有教育性的动画片,借助动画片里她喜爱的角色,告诉孩子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我的孩子现在六岁整了,我不要求她更多,只希望她先把性格和行为习惯培养好。孩子愿意学画画,我就给她报了画画班,孩子不愿意学跳舞,就算身边所有人都说女孩子应该学跳舞,我也没有强迫过我的孩子。比起其他会跳舞会弹琴的孩子,在这方面她肯定不是出彩的,但她健康,自信,有礼貌。我觉得这样就挺好,干嘛要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人家孩子的长处比呢?

我跟孩子更多的是闺蜜式的相处,逛街时吃什么饭,买衣服时喜欢什么款式,我都会很正式地咨询孩子的意见,而不是命令她,要她无条件服从。孩子常常会很高兴地跟我说:妈妈,我们是好朋友!说真的,这时候,我由衷地感觉:不是我陪孩子,而是我的小公主在陪伴我,很贴心,很暖……

第二点,父母要有“自己”。父母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后才是父亲或母亲的角色。我们一定要先自身优秀起来,把自己的生活过得精彩,然后才能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很幸运有我的父母可以帮我分担一下照顾孩子的起居,使我能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去投入我的工作,也有足够的自由去参与自己喜欢的户外运动。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妈妈,我没有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我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也投入了不少。现在,孩子一看见我整装待发,就会很骄傲的说:妈妈又要去爬山了!我坚信:一个自信、活力四射的妈妈,给孩子带来的,肯定是更正面的影响!

我教育孩子的经验也就只有这些了,希望群主收货,让我蒙混过关。

上一篇:2017三年级数学四边形下一篇:坚守诚信自律演讲稿